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

2024-09-21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精选12篇)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 第1篇

翻开高中信息技术教材, 里面的理论课不少, 笔者的学校选修的是《网络技术应用》, 其中更是有大量的理论知识, 并且很多都是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被这样抽象又有点枯燥的知识所吸引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和同仁们一起探索研究, 下面是笔者总结出的几个方法。

一、根据课堂内容, 选择合适的情境导入

德国有位学者打过这么一个比喻。他说, 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 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 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 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 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 犹如汤之于盐, 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 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 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

由此可见情境的重要性。对于一堂比较枯燥的理论课, 情境的导入就显得更为重要, 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课堂中来。比如《网络技术应用》2.1节《域名与域名的管理》, 本节主要介绍什么叫域名、域名的基本结构、命名规则以及域名的管理。从学习内容看这是一节纯理论课, 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 做一个成功的导入呢。我在上课的时候从一个网上著名的域名案例“开心网之争”说起。很多学生是有玩开心网的经验的, 或者是玩过类似开心网的一个社区网站, 这样一个网站遇到了域名的问题, 会给网站带来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讲解案例的时候就不知不觉的将什么是域名, 域名管理的重要性灌输给了学生, 这次的情境导入从课堂上来看是成功的, 学生完全不觉得“域名的结构”这些内容的单调, 而是发现了原来平时上网用的网址中有那么多的玄机, 而且对一个网站来说域名也是很重要的。

二、创设真实的环境, 将理论融入实践中

一堂课有了好的开头还不够, 随着教学过程的开展, 当我们遇到无法解释的抽象问题时可以通过身边形象的例子来进行说明。比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网络的带宽经常被信息技术老师比喻成一条高速公路, 马路越宽可以走过的车辆越多, 这些车辆就好比一个个数据包。比喻法、举例法是我们在上理论课时用的最多的方法。这里我再提一个教学方法, 实践法, 就是创设真实的环境, 将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去。

信息技术课上的理论知识有很多就是对计算机知识的一些讲解, 有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创设一个真实的环境, 将枯燥的理论融入到实践操作中去。在《网络技术应用》模块1.2节讲到了网络安全,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病毒, 认识防火墙等网络安全知识。对于这块内容的教学, 我以前采用的方法是制作一个PPT, 把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概念, 传播途径都放在上面, 然后介绍一些有名的病毒, 列出他们的传播渠道, 表现形式或危害。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完成了教学大纲上的教学目标, 但是不生动, 较死板。

在一次教师培训中, 借鉴到一位老师的方法, 非常值得推荐。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病毒环境, 可以到网上搜索制作一些简单的小病毒, 比如黑屏或者木马,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病毒的影响, 并且教学生怎么去除掉这个病毒, 这个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学生对病毒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了一个实践操作, 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拓宽自身知识面, 为上课积累更多的资源

《信息技术基础》这本教材的第一课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王爱胜老师的《欢乐课堂, 信息技术第一课》, 这个案例被收纳在了教师备课素材当中, 可见它的经典性。我们想要在第一堂信息技术课上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生动的、能吸引他们的好印象。可是我们的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却特别简单———“什么叫信息”, “信息有哪些特征”, 这些内容可能三两句话就讲完了。可是王爱胜老师融入了很多的元素, 通过这些元素引出了信息及其特征。

我在网上也搜索了王爱胜老师的博客, 发现他之所以能上好第一课并成为案例, 除了认真专研外, 也与他知识面广有很大关系。所以信息技术老师平时要无时不刻地积累自己的知识, 为上好课做准备。

信息技术本来就是一门知识更新很快的课程, 举个例子, 数学教师教学生1+1=2, 直到他退休, 仍然是1+1=2。但是信息技术不同, 十几年前我们学DOS系统, 现在大家都在用Windows系统了, Windows系统还不断在更新, Windows7里面的界面已经和Windows XP有很大不一样。作为一名教师, 要不断地学习,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更是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如果我们不更新自己的知识, 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除了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外, 我们还要博采众长, 多学习其他老师的经验, 多看看书, 多关心热点内容, 将自己知识学得杂一些, 这样才有可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 第2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而且出了这个校园信息技术也无处不在。老师和学生都有心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学生也想在外漏一手或者fashion一下。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师生之间的教学却是困难重重,特别是信息技术理论教学这一块。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对实践课的教学有很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而对理论课教学存在很多困惑:学生不感兴趣,不愿听老师讲解,在信息技术理论课堂上,有的学生小声说话、有的想心事……,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差,教学效率低。怎么办呢?在看完《无所不在的信息》和《欢乐课堂》案例中,王老师将学习融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寓教于乐。让我进行了一下的反思,下面是本人的几点愚见。还望指教。

一、运用多媒体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的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课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大家的一个问题。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讲,教材中涉及的有些事物、现象、情景、过程等涉及理论原理,学生无法看到,问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决办法。而实践操作是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如何突破这一困惑呢,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有效解决了由于不易观察或操作不够规范而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基于理论知识比较枯燥,而多媒体形式变化多端,丰富多彩,让学生脱离课本的魔咒,面对焕然一新的图片更加容易接受。

二、运用任务驱动法。它使学生的活动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注意力集中到整个目标的完成上。学生就会在目标任务的指导下,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教学内容,并提高了各种能力。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应当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并排版操作,讲程序设计时任务就更容易设计,一个联系实际的编程题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任务,可布置一个生动活泼的编程题目如VB中的自动绘图,PASCAL中的时钟演示等题目。下面就如何以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谈一下几点体会。

一、用趣味软件辅助教学初学计算机,有些练习较为枯燥。比如指法的实际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对指法练习丝毫没有兴趣,有些学生甚至流露出反感的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时选用了金山打字通等练习软件。这些软件是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用它们练习指法,声情并茂,可同时欣赏精彩的画面,聆听优美的乐曲,直观而形象。其它软件如给图软件、智力游戏软件、金山画王、五笔打字等,趣味性比较强,学生更易于接受,何乐而不为呢?

三、兴趣教学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一切的开始,始于兴趣。然而我们忽视了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堂纪律。在我们学校学生在机房上课,对于他们来说就像脱缰的马,兴奋莫名。没有好的课堂纪律就不能保证好的教学质量。其二,我们要设置故事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 第3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理论课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144-02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理论课是整个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并将其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实践技能。然而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枯燥乏味,学生对理论学习感觉单调,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对此,教师应分析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的特点,深度挖掘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的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理论课的特点

(一)理论知识点繁多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涉及的知识面广、点多,有基本的概念、原理,有网络基础知识,有程序设计,等等,信息技术理论课各个知识点相对独立,模块性较为突出。理论知识点看似简单,实则抽象难懂。它虽然不像别的学科那样联系紧密,但各个知识点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学生学习完某一个知识点之后,也能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在教学时就要讲究方式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知识并应用知识。

(二)理论知识内容抽象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概念,教师较难用言语表述出来,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如计算机病毒、网络协议、开放式系统互联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概念的含义不甚理解,也不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些概念、定义较为抽象,因此学生更愿意选择学习操作技术,并对此感兴趣,而不去理会相应的理论知识。

(三)学生基础不同,教学存在困难

有的教师认为,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实际上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存在差异,如操作技能的差异、学习经历的差异、学习态度的差异等。教学时,信息技术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一时之间难以完全接受,由此教师感到任务繁重。基础较好的学生会觉得所学内容过于浅显,有的甚至是熟悉的知识,因而学习兴趣不大。种种因素导致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进度、确定教学重难点方面出现困难,从而影响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原则

(一)以课标理念为指导,以考试大纲为参考

首先,课标是教师实施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它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做了规定,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和引导作用。因此,教学信息技术理论课时,教师要依据课标的要求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开展评价,掌握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其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会考或等级考试的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教师要以考试大纲为参考,在备课时重点把握学生考试时需要掌握的理论内容,同时结合信息技术会考或等级考试的内容、试题特点、试卷结构等,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评价,使学生通过考试达到毕业要求。

(二)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学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特点、个性需求等,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对重点内容进行精讲,多进行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其次,教学抽象难懂的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接触与学习相关的具体形象的事物,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使新知与旧知建立起联系,从而抽象出相应的知识概念。另外,教师还要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以教材为依据,拓展课程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程不仅有教材,而且还是相应的辅助教材,如教参、视听材料等。教学前,教师要熟读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结构,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必要时可对教材里的内容顺序进行调整,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还可以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由于信息技术教材版本多样,教师在教学中可多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视听资料或教学网站,整合教学资源,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三、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建议

教学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师纯粹地讲解理论知识,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未必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时,教师必须学会分析学生的学情及信息技术理论课的特点,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以课标和考纲为依据,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引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具有使文字、图像、声音一体化的特点,能够将抽象、枯燥、难懂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具体,信息量且大,有利于节约教学时间。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交互性、动态性、集成性等特征,给人以多种感官的刺激,教学时巧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快速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例如,《算法和算法描述》这章节内容有算法的概念、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描述算法的过程等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是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教学时可玩趣味游戏“狼菜羊过河”,同时要求学生给出过河方案,最后呈现“狼菜羊过河”的动漫视频,让学生进行观察,推断过河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正确,从而体会算法的作用,了解算法的概念及特征。再如讲解《初始人工智能》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通过播放人工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视频,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这一概念的了解,还可以出示机器人、智能家居等图片或影片,让学生对什么是人工智能有一个直观的感知,进而对新知识和新技能产生兴趣。

(二)采取案例故事法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理解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抽象空洞,假如教师脱离实际,只讲解理论知识,恐怕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理论知识时,教学内容要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融入相应的案例、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譬如,教学《信息技术基础》第一节内容,要理解信息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需求,教师可讲解心理学案例“感觉剥夺实验”。而讲解“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大要素时,也可以引入“生存实验”案例: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生存实验,要求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的衣服,只能携带3样物品,每样物品不超过两公斤;每个队员均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的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并在一个月内从森林里走出来。最后提出问题:队员带哪三样物品最合适?像这样,将信息技术理论知识通过有趣的案例或故事展示出来,使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不仅使学生感悟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开展综合活动,促进师生互动

在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中开展讨论、辩论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而且有助于师生间的互动。因此,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理论课教学的课堂“动”起来,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比如,学习“信息技术与社会问题”这一内容,对于如何合理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围绕“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个主题,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演讲比赛或辩论活动。学生在参与一系列活动过程中,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了倾听,懂得了如何评价他人的观点,更学会了反思。不仅懂得了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如何安排上网时间,而且对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使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落实了教学目标。

(四)操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要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理论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在讲解理论知识时给学生设计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应用的意识及应用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材里有很多实践操作活动,如资料查询、软件操作、表格填写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实践操作活动。以教学《汉字的编码》为例,教师讲解了3种汉字编码方式及其作用之后,可以提供一些资料给学生,同时安排学生上机操作,给学生安排相应的练习,如:学习郑码输入法、体会形码的输入、如何利用TrueType造字程序学习造字并设计个性签名,等等。由于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展操作活动,学生在操作中经历了发现、体会、总结等过程,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掌握了汉字的编码及意义,有的学生甚至掌握到了编码的技巧,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学习起来自然觉得有趣,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五)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在开始教学信息技术理论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情况,充分掌握学情及学习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要在学生达到课标要求的学习目标基础上,设置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根据细分的教学目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结对子”,基础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本组基础较弱的学生,共同完成活动任务。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如基础题、提高题、探究题等,也可以有必做题、选做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取得的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强调理论性、实践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教师要注重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教学,依据课标要求及学生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对策,努力提高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的效率。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 第4篇

一、差异教学的内涵

华国栋在他的《差异教学论》中指出:“差异教学是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 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 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由于学生在性格、学习兴趣、态度、学习风格、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 差异教学就要在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速度、学习方法上的不同要求, 促进其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差异教学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看到学生的共性, 更要看到差异性, 并且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多元人才。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信息技术差异教学的启示

1983年, 美国的认知和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 每个人都至少具有以下八种智能: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及表现形式不同, 因此, 每个人的智力特点都各不相同。教学的任务不是去辨别哪些学生聪明, 哪些学生不聪明, 而是要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势智能和潜在智能,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其智能的发展。

这一理论为差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益启示。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形成“差异发展”的教学观, 从差异出发, 为了差异发展, 实施有差异的教学, 激发学生的强势智能, 提高其弱势智能,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 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 要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与动机, 帮助学生挖掘和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智能, 实现全面发展。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差异教学策略

1. 学习形式分组化

虽然信息技术教学在机房进行, 但教师只是把课本上的内容搬到了大屏幕上, 其教学形式的本质没有变, 依旧是教师在讲台上讲, 学生在下面听, 这种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动。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智能优势和劣势, 教师应当在完全掌握学生智能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组, 以达到智能互补的效果。就信息技术而言, 有的学生身体运动智能较好, 在学习中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但可能逻辑思维较弱;有的学生数理逻辑智能较强, 对学习算法编程比较轻松, 但可能在空间智能上存在劣势, 不懂得如何对网页进行布局。那么, 教师就可以把这些学生分在一组, 具有不同智能优势的小组成员通过合作, 借助彼此的优势, 取长补短, 不仅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 还能改进自己的弱势智能。在学习过程中, 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也会促进学生人际关系智能的提高。但是, 这种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2. 教学目标层次化

想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教学目标不仅包含学习目标, 还要包含能力目标, 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八项智能。单一的目标无法满足具有不同智能水平的学生, 因此, 必须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使教学目标真正发挥其作用。以“文本信息加工”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例, 可设置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 (1) 基本层次-能利用Word软件的常用工具对文字、段落进行设置; (2) 中间层次-会在Word中制作一份电子小报; (3) 最高层次-能将Word中的操作迁移到其他文字处理软件 (如WPS) 中, 利用其他文字处理软件也能制作出电子小报。在这一教学目标体系中, 对于基本层次, 要求所有学生必须达到, 大多数学生也都可以达到中间层次, 而最高层次, 可能暂时只有少数学生可以达到, 但教师要鼓励达不到的学生, 努力向最高层次目标靠拢。

3. 教学方式多样化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策略强调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因此, 教师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使智能优势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以“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集成与交流”的教学为例, 该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制作一个“菁菁校园”专题网站, 其中涉及图片、视音频的采集加工, 动画制作, 文字编写, 视音频合成, 网站开发及发布。教师通过该任务将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 图片、视频的采集来自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 让学生自己拍摄获取素材, 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信息环境, 从而也激发了他们对这一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具有自然观察智能优势的学生可以亲自操作拍摄校园图片, 而音乐智能较强的学生可以上网下载完成音频的采集, 文字编写工作可以让言语智能较强的学生完成。在网站设计阶段,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网站案例, 让学生借鉴学习, 最终完成网站的布局设计。该环节不但满足了那些身体运动智能较强的学生动手的需求, 也使那些空间智能较好的学生有了用武之地。此外, 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观摩、讨论等多种方式开发学生多种智能, 给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 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 还提高了教学效果。

4. 评价方式多元化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科目, 不参与期中期末考试, 这也为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提供了契机。多元智能理论提倡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新的多元评价方式。尊重差异的评价不以成绩高低论优劣, 强调识别学生的智能强项和弱项, 以评价结果为依据, 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提出建议, 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智能强项, 提高智能弱项。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学生会做出很多作品。针对这些作品, 教师不能一概而论, 要从多方面进行评价。以网站设计为例, 教师可以从内容介绍、色彩搭配、结构布局等多方面分项评价, 同时, 可以采用小组互评和自评的方式, 用多维的评价标准来进行多维的评价。

总之, 面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要全面接受学生的差异,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努力探索差异教学,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树仁.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8) .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 第5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发挥了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使教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变得声情并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容量水平。

运用信息技术,形象生动,有利于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运用,不仅充分运用资料,视频,扩展教学内容,还通过视听结合,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如在讲解食指的《相信未来》时,可以通过图片,背景资料,把学生带入到那个混乱不堪的年代,更有利于他们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

信息技术可以节约时间和空间,提高传授与训练的速度,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往往由于板书,重复讲解等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使学生课上练习少,课外作业负担加重。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就节约了授课时间,加大了练习容量,并且加强了练习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强化,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它与传统教学理念之间还应存在一个缓冲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手段和教学目标的关系。任何手段都是为目的服务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必须服从于课时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乃至服务于学生发展这一最高目标。因此紧紧为教学目的服务,在一定的教学目标、内容下,在教学计划中对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选择,使某种媒体对应于某一教学活动,以充分发挥出它们的功能,达到最大的效用,而不必要用的地方,则坚持不用,以免喧宾夺主,流于形式。所以,根据每堂课的目标需要来设计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是获得事半功倍之效的关键。

(二)正确处理好手段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在教学系统中,包含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四个要素。作为整体的各个部分,它们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要保证手段的应用取得最佳效果,必须研究系统中各其它要素及其组合,不能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内容是动态的,还是静止的?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这些问题对手段的选择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教学系统整体的一部分,仅仅注意到自身的因素是不够的,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手段与媒体,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正确处理手段与教学策略的关系。一堂课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中,不要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善,而要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理解所学知识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上。一节课是让学生从探求知识过程得出结论,还是从结论出发去分析成因?是用启发性教学,还是用分析归纳法教学或讨论总结法教学?选择的手段和媒体要和这些因素有关。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时机的根据是教与学,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教学策略的需要而定。运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仅有熟练的应用技术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为支撑,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效果,促进教学的发展。

(四)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作为一个崭新的教学手段,多 1 媒体教学以它的独特性、先进性、高效性,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但并

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而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虽说传统的教学模拟不具备以上优点,但数千年来的运用和改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精华部分。实践证明,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在教学中切不可一味地追求“高科技”,误认为没有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就不是一堂好课,应该看到,不管什么课,只要教学媒体运用恰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就是一堂好课。

信息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弊端。比如,信息技术是作为现代教学的辅助工具而出现的,为教学活动注入了不少活力。但不能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不能由过去的“人灌”变为现在的“机灌”,如果信息技术的演示代替另外一些学生的主动思考,那学生就不会得到真正的知识。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板书逐渐被多媒体取代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时常见的现象。这一现象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如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很多学生不做笔记,原因就在于屏幕变化太快,很多学生感到“来不及”,或者会因记了笔记而耽误听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和粉笔,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所无法代替的。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 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教学理论与实践

一、新课标下用现代媒体技术优化历史课堂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作为高中教学重要的一环,必须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新的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出现和应用,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带来新的希望。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把历史教学中的视频、图象、资料等相关资讯有机地结合到历史教材中去,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技术和课程的优化和整合,摆脱以往历史教学中“纸上谈兵”的困境,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历史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推动学生素质发展的目标。

二、新课标下运用现代媒体技术优化历史课堂的方法与策略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和大屏幕显示技术的日益完善,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使得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许多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改善了教学效果。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需要探索的地方。

1、加强认识,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媒体的辅助,把精心设计好的教学内容传授或灌输给学生。在整个教学中,教师是主动的,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它的优点在于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认识和调整,这样才能自如地与学生进行真正的知识交流,扮演好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教师的功能更应集中体现在如何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把“智能”转化为“智慧”,教师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真正体现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的现代教学思想。

2、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

首先、教师应针对所讲授的课程分析教学内容,理顺该课程知识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再编写脚本。教学内容的选取、表达和组织要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表现形式要具有吸引力。课件设计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易于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规范,教学内容及其表达方法符合学科的基本原理。媒体多样,选材适度,配置合理,创意新颖,构思巧妙,节奏恰当。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运用合理,文字醒目,画面简洁清晰、和谐,色彩协调、自然,注意利用色彩对比突出主要内容。屏幕区域设计安排要求突出主体,屏幕显示的内容要集中,不要太多、太杂,句子文字不要过长,排列要有序,语言要精练,意义要明确,操作要简单、方便。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达到其它教学手段不易取得的效果。

3、把握好课堂信息量的前提下使用多媒体优化课堂

使用多媒体授课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画图、板书等工作量,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运用得好,把握恰当,能够增大课堂信息量,加快教学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在利用多媒体授课的教学实践中,稍不注意,就会发生课堂信息量过大、教学进度太快,学生在听课时思维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没有足够的时间理解、消化、吸收,没有时间记笔记,以致于许多学生因无法跟上而对多媒体教学失去兴趣的情况。对于最初接触多媒体授课的学生,教师一开始应尽量讲慢一些、透一些,经过一定的适应期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信息量、加快教学进度。

4、扬长避短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注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堂好课是教师精心设计导演而成的。在使用多媒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集文本、图表、动画、视频、音乐于一体,生动形象的优势,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通过示意、写实、虚构、拟人等表现形式,以多姿多彩、有声有色的画面,给学生以鲜明的直观感、动态感。利用多媒体手段变静态为动态,变深奥为简明。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白己的意见,从而引起讨论,并进行交流,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递,由学生自身积极构建所学的有关知识。同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得以体现,形成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过程,以达到强化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的目的。对一些逻辑性较强、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推理、证明的教学内容,当然应该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采用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5、使用多媒体授课,一切手段都应有助于教学内容的表现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 第7篇

一、紧扣课本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中, 接触最多的就是教材, 这也是我们的学习核心, 它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逐步逐层地讲解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应用、常用软件的学习和操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创新”等四大方面, 首先要牢固掌握最基础和最核心的知识, 才能做到前后互联。

例如课本中介绍的“计算机的发展和构造、结构及组成、使用注意事项、基本的操作”等, 这都属于计算机本身的基础知识, 关系到以后的计算机应用, 需要牢固掌握。

此后, 我们学习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及“常用软件的操作和使用”, 像“Office系列办公软件 (或WPS) , 输入法学习”等, 这是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掌握, 达到这种程度, 教学中可以协同跟进、提高能力。

例如, 学习了“Word, Excel和PPT的知识和操作后, 教师要及时跟进, 形成知识模块, 要求学生用以上三种软件, 分别编辑一篇文稿、一个列表、一个幻灯片等, 写入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同时提升能力, 寓教于乐, 潜移默化。

二、稳固理论学习,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本模块指的是,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发挥和独创, 步骤就是理论的稳固, 同时跟进实践操作。

例如教材中的“网页制作和编程基础内容”, 像“选择结构和结构程序的基本简单设计”等, 这两部分内容就是理论应用于实践操作的最好的课程例子,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的需要, 让学生制订出符合要求的网页, 一个简单的编程等等, 将实践操作及时跟进, 稳固理论学习,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 就是知识的模块化学习, 包括“知识和知识应用的能力”“理论学习和理论操作能力”等。教师在课堂中只要不断更新改进, 就能获得更多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实录.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5-06.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 第8篇

进入21世纪后, 教育信息化全面进入了社会各个领域中, 各级各类的信息技术教育人士也认识到提高和改善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且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教学的学科理论和领域。

然而我国的教育教学地区差异性较大, 各地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呈现出不同的现状情况。为此, 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现状调查指标体系成为了当前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调查的依据, 然而目前我国已有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相关的研究, 有成功之处, 也有不足之处, 本文简要分析目前已有的相关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调查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然后再浅析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调查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1 存在问题

第一、指标提出的视角不规范, 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学评价指标是指评价目标分解出来, 并能够反映评价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化、行为化的主要因素, 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依据, 也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准则和参照”[1]。因此, 教学现状调查指标体系是对教学现状或状态进行分析的一个活动过程, 是指导教学现状调查的标准体系, 在教学现状调查方案中, 指标体系的标准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居于调查步骤的核心位置。但目前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调查没有统一标准的调查指标体系作为依据, 绝大多数提出的调查指标体系均是根据教学经验或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 由经验提出的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建立的广度、深度和维度方面无法得到把握。

第二、调查分析方法不科学, 没有统一的理论依据。目前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的研究方式都是自行设计一些调查问卷之后就直接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一方面问卷的有效性及信度无法得到肯定, 另一方面问卷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得不到很好的控制, 且问卷设计的来源、理论依据得不到证实。没有理论依据设计的调查问卷是不科学的, 同时也是不合理的。因此, 设计调查问卷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用以证实问卷的有效性及信度, 以保证问卷的质量, 使调查结果有据可查, 有理可依。

2 理论基础

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1948年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由考试专家提 出的。主 要代表人 物有布卢 姆、克拉 斯沃尔 (D.R.Krathwohl) 等人。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 (cognitive domain) 、情感领域 (affectivedomain) 和动作技能领域 (psychomotor domain) 。他们的教育目标分类强调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 它是一种教学目标分类, 从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目的来看, 即是对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可操性、可测性和层次性特点, 能很好指导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因此, 对教师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能力状况和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把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作为构建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调查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从而了解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分析得出影响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因素, 以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向前发展。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和相关教学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中影响很大, 因此借鉴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对构建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调查指标体系并以此理论作为探究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调查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3 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关注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规定的课程总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一步说明了分目标。它突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及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同时体现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新特点, 确定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相整合的培养, 规定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内容, 表述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有利的课程结构形式, 并培养学生在学习实践生活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围绕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 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查指标体系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归属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以此作为教学现状调查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 既响应了国家“十二五规划”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 也顺应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发展的时代要求。

总之,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 促进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高, 就需要分析各个学校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各个学校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全面的标准体系——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调查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设计与确定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作为支撑, 但理论基础和依据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研究者的认知改变而改变, 为此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体系, 以探究出各个时期教学现状调查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并在今后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摘要:为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对我国基础教育提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全面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查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标准来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建立调查指标体系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目前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规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建立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调查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指标体系,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代汉, 何新凤.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2]王吉庆, 黄纲.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8) , P7.

[3]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部分) =M8.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关于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思考 第9篇

一、精心选题,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理论课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 就会显得枯燥乏味, 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差, 教学效率偏低。因此,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导入课题, 教师在选择时要注意谢绝拿来主义, 最好是选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话题。例如关于容量换算问题, 假设直接跟学生讲授1GB=1024MB, 1MB=1024KB……笔者发现学生当场都能记住, 但时间相隔仅一周便有一定程度遗忘。因此, 笔者尝试在引入课题之前先问学生一个问题:“一首mp3音乐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学生答是4兆左右。再问:“同学们家里的网络带宽是每秒几兆?”, 得到答案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同学家里网络带宽为4兆。最后问:“那么按照理论只要1秒即可下载完一首音乐, 用你家的计算机能完成任务吗?”。接下来通过一首mp3的容量是4MB, 而网络传输速度是4Mbps引入1B=8b……最后学生弄清楚了理论上最快下载时间为多少。甚至笔者在一堂课上遇到一个学生说电信部门混淆概念欺骗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借题发挥, 向学生详细地解释清楚问题的本质所在。

因此, 在问题选取过程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和真实需要将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话题是需要教师去精心准备的。所以笔者的体会是教师一定要开阔自己的眼界, 做个有心人, 将问题在恰当的时候巧妙地应用到信息技术理论课堂中去。

二、理论联系实践, 实践回归理论

实践出真知, 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可以通过动手实践来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 让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 又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且,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记忆久远, 不易遗忘。以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为例 (虽说我们苏教版教材并无这样的教学内容, 个人认为还是有必要向学生讲解一下) 。在课堂上笔者向学生展示了一台硬件齐全的计算机, 然后请不同的同学对机箱内部件进行分拆, 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系统构成的同时向学生们展示对应部件, 如硬盘、内存、显卡……通过展示实物, 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而不是机械式的被动记忆。同时笔者又向学生解释清楚, 内存是主存储器, 应和外存储器分开, 更正同学们平时所说“你的mp4内存是多少G?”这句犯理论性错误的话。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从本质上区分出内存与外存的概念性区别, 提高了教学效率。

理论联系实践的最大好处是直观明了, 一看就能明白。如在讲解程序设计模块交换两个数据值教学内容时, 通常的算法是“t=a, a=b, b=t。”笔者在课堂上也给a、b赋值并一步一步演示但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后来笔者尝试将a、b比作两个有同学座位, t为空位, 接下来请a位同学到t位, 再请b位同学到a位, 最后t位同学到b位, 学生看后一下子就理解了数据交换的原理。

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可以深入学习理论知识, 提高教学效率。同样, 在学习完理论后可以借助于理论知识再回过头来深入了解实践操作的意义。在实践操作中, 分类汇总一直是重点和难点, 相当多的学生汇总前不排序, 导致考试时做题停滞不前, 影响学生心情。教师在讲解时可重点讲授分类汇总的概念, 应把它分开理解, 是分类基础上再汇总, 而分类的话必须要借助于排序。通过强化理论概念来提高实践操作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了解实践操作都有其理论依据, 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

三、注重课堂用语, 增强教学效果

合理规范的课堂教学用语是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若教师用语规范, 表达清晰、流畅, 则势必会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效率。反之, 若教师语言组织能力差, 前言不搭后语, 则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合适的事例和教科书中的概念、原理都要通过语言表达交流使学生接受掌握。信息技术理论课中有部分概念较难理解, 要想使学生尽快理解则必须用心组织教学用语。对于一些纯理论性的教学内容, 如何表达, 为什么要这样表达, 怎样表达学生更易接受是教师必须要精心准备的。例如在介绍计算机开关机次序的时候, 如果仅仅按照教科书上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开机时先外设再主机, 关机时先主机再外设。”学生往往会记不住次序, 也不知道为什么。笔者将主机比之于“懒汉”, 它总是迟到并早退, 很简洁的一个比喻学生立刻就记住了开关机次序,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详细地向学生介绍这样操作的道理。

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用语的组织与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用语要简洁、明了;二是注意语速要适中;三是注重师生间交流互动;四是要不吝赞美之辞;五是对课堂状况要收控自如。课堂教学用语若能做到以上几点, 则必定会使学生和教师合拍, 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助推器。因此, 在精心备课选题的基础上再配上合理规范的教学用语必定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课后及时反思, 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无论教师备课多么充分, 教学设计多么完美, 都要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才能体现出其效果的优劣, 课上的再好总有其不足之处。我校要求所有教师在每节课上完以后在教案上写出课堂反思, 总结成功之处, 更要重点写上存在问题的环节、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之于实践操作课, 信息技术理论后进行反思更为重要。实践课讲得不彻底还可以借助于示范演示来弥补, 而理论课讲得不充分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对理论概念理解不透, 而教师又无法讲解清楚, 则务必影响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一是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二是教学道具是否合适;三是讲课用语是否妥当;四是用时安排是否恰当;五是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六是教学效果是否上佳。基于这六个方面来考虑, 对信息技术理论课进行教学反思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教师经常进行理论课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 它帮助教师在以后的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对讲授内容作适当调整, 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真正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

总之, 只要教师研究透信息技术新课标, 不安于现状、固步自封, 要积极进取、争攀高峰。平时要积极充电, 多学习, 多思考, 精心备课, 认真上课, 用心反思, 完全可以把信息技术理论课上的很精彩, 打造出丰富多彩的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摘要: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操作练习为主, 辅之以教师的示范操作及对操作要点的讲授。对于一些理论知识, 很过情况下是一笔带过。往往教师讲解的不充分, 学生学得不精细。本文就新课标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提出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理论课,效率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皮连生.现代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李艺.张义兵.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分析[J].教育研究.2002 (11)

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第10篇

一、理论课的教学必须融入学生的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学科,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着密切而广泛的应用,这就为理论课教学时融入学生的生活元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理论课上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对照本宣科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甚至是厌恶的。因此,教师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元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理论课教学就会事半功倍。这样的课堂肯定是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有趣味,切合学生喜好的信息技术课堂。这样,枯燥的理论知识将变得有趣,学生会学得更加有劲。例如:在进行网络和信息安全知识教学时,我用现实生活中形式种种的网络诈骗和信息犯罪实例来教育学生注意网络信息安全;在进行接入因特网方式的理论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先观察家里的因特网(宽带)接入方式,需要哪些硬件设备和软件设置,然后让学生观察学校的办公室电脑的因特网接入方式,需要哪些硬件设备和软件设置,最后让学生说出观察的结果。这样的理论教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网络的观察,得出结论。这样的理论课教学不是教师照本宣科,而是通过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的鲜活的应用实例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会有浓厚的兴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巧用形象的比喻,使枯燥的理论知识通俗化、形象化

在信息技术中,一些专业术语和名称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就不容易理解,而且非常反感。教师巧用形象比喻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生活化、形象化,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巧用形象的比喻,可以把高深莫测变成通俗易懂,使学生易于理解且记忆深刻。如果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那么能使学生在愉快欢乐的课堂气氛中不知不觉就增长了知识。例如我在教授什么叫IP地址时,先提问:“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如何才能确定自己的身份呢?”有的学生说用姓名,有的学生说用身份证。我进一步提问:“姓名真得能确定人的身份吗?身份证上哪一项可以一下子确定我们的身份呢?”学生回答:“身份证号码。”我话题一转:“在网络中的任何一台电脑,它也有一个身份标识,大家想想是什么呢?”学生齐答:“IP地址。”这样,得出IP地址是因特网中电脑的唯一身份标识,IP地址就是网络中电脑的身份证。

我通过这个切实学生生活实际的比喻,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易懂,学得有趣,学得开心,学得积极,使学生记忆深刻。学生上这样的理论课,兴趣高涨,再也不会开小差,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三、充分利用实物(现场)演示和多媒体模拟法,使抽象理论知识直观化

对于枯燥理论知识的教学,如果教师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就会很反感,教学效果将会很差。教师恰当地利用实物(现场)演示法和多媒体模拟法,可以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达到化解教学难点和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生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时,首先带学生参观学校的网络中心,向他们介绍学校网络中心的各个硬件和设备名称,以及各个硬件和设备存放的位置和一些简单功能,使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讲到网络的一些专用设备时,如:服务器、路由器、双绞线,我将准备好的一些实物让学生观察,让他们对这些专用设备建立直观的印象,这样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说教,使教学有趣,使学生学得有劲。

在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对于有些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师是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学生听起来也很费劲。如果教师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恰当地运用到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当中,往往会起到画龙点晴和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对网络通信工作原理、分组交换技术的原理通常都很难理解。但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的形式模拟网络数据包的传递、数据分组、传输,以及重组的全过程,可使学生对网络通信工作原理、分组交换技术的原理一目了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以利用其制作虚拟的现实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模拟法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用直观、形象的动画来演示,可增强理论课的趣味性,使学生学得就有趣、积极,课堂教学效果就好。

总之,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绝不能照本宣科,教师应当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生活化、通俗化、直观化,使得信息技术理论课易懂,有趣,生动,这样才能充分吸引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浅析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 第11篇

一、注重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理论课知识点基本都是“原理”、“概念”等等,如果教师一开始照本宣读,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不是不愿意去认真听,而是这些原理、概念离他们比较远,他们听不明白,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比较低。教师在引入的时候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为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比如:学习信息技术必修模块《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一节典型的理论课时,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讲信息的获取过程有哪些,学生不一定能理解,我结合身边的例子,查找明天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来回答如何才能得知天气情况,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学生回答“电视”、“报纸”、“电话”、“网络”等。引入获取信息需要哪些过程?最后学生总结“获取明天的天气情况”属于“定位信息需求”;“网络,电视,报纸,电话等等”属于“选择信息来源”;“用网络查找天气情况”属于“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天气晴好”属于“评价信息”。这样把生活中的例子应用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有亲切感。

二、根据前后知识点,设计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一章每一节与前后知识点都有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联系前后知识点,让学生温故知新。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花几分钟来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知识点,这种方法无可厚非,肯定是好的。但是我们可以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把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不用刻意的花时间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回顾,这样既使得学生不必害怕老师让其回答问题,又能让学生回顾前面的知识点,还可以引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营造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轻松自在。

比如:在学习信息技术必修模块《3.1信息加工概述》时,我就采取了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利用前面所学的搜索引擎查找钓鱼岛的历史及钓鱼岛的主权问题。因为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每个学生查找的结果不一样,那我们要对所查找的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分析等等,这样就引入了这节课的内容——信息的加工。在讲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时,我让学生利用初中所学的WORD知识,编辑一个关于钓鱼岛的电子小报,很多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做的不那么美观,我乘机给他们讲解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我们要学习的文本信息的加工,到那时我们可以对电子小报进行美化。在此过程中,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了计算机加工信息的一般过程。

三、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适当动手操作

在上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时候,很多教师认为理论课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不需要操作。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师可以深挖教材,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既让学生加深印象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各种技能。

比如:在学习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基础的时候,组成网络的硬件设备时,让学生自己在机房中去发现有哪些网络设备,并了解设备的作用,比如网卡,交换机,网线。在讲把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网线,连接网线,设置网络参数,连接网络。

四、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喜欢“一刀切”,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这些学生,讲授同样的内容,势必会造成优等生不愿意听,不愿意做,后进生听不懂,不会做的现象。无法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在这里我们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既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又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

比如:在学习信息技术必修模块《1.1信息及其特征》时,我便组织学生在掌握信息定义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习形成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总结信息的一般特征。组与组之间进行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产生竞争意识。

五、进行适当的评价

通过对学生适当的评价,教师可以掌握学生这节课学习的情况。理论课的评价跟实践课有区别,实践课可以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来进行评价总结,理论课却不行。在进行理论课评价的时候,可以把评价和课堂作业相结合。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编写的本节课的同步练习来完成。学生既可以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习的情况,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练习的成绩来获取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好的练习也可以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合理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进步。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上仅是本人在理论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希望各位同仁能有更多更好的方法,使得学生像喜欢上实践课一样喜欢上理论课。

信息技术课程新理论综述 第12篇

●信息技术素养 (InformationTechnology Literacy)

一直以来,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关于师生信息素养的界定、分类、测量、培养策略及途径的研究。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 是与信息素养概念相对应而提出的。关于信息技术素养, 国内外研究者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和解读。一些国际组织以及国家的研究机构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文件, 界定了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每个研究组织或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其对信息技术素养的理解。本文特别列出了以下几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信息技术素养的界定与说法。

为了明确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在1997年成立了一个信息技术素养委员会, 并且在1999年公布了一份题目为“信息技术通晓” (Being Fluent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的报告, 提出了信息技术通晓 (Fluency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为FITness) 这一概念。美国全国研究院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把信息技术素养分为基本技术素养和流利技术素养, 基本技术素养是指“基本熟悉技术工具, 如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和网络浏览器等”, 流利技术素养则是“人们了解信息技术, 并能广泛、创造性地将其应用于工作和日常生活中, 知道信息技术何时能帮助和促进用户解决问题”。

美国威斯康星州公共教育部于1998年制定了《美国威斯康星州信息技术素养学术标准》, 并于1999年10月及2000年11月更新。提倡公民应该跨学科地应用知识, 发展个人的观点和综合思维能力。界定信息技术素养是学生自己或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利用工具、资源和各种系统来获取并评价来自于各种媒体的信息, 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进行明确交流、信息决策和建构新知识和新体系的能力。《威斯康星州信息技术素养学术标准》建立并定义了本州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在这个标准中, 将信息技术素养分为信息素养、媒体素养和技术素养, 并进行了详细陈述, 并详细阐述了合理运用媒体和技术的技能, 理智地运用信息的技能, 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态度, 以及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该学术标准由媒体与技术、信息与咨询、独立的学习、学习的团体四个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对学生应该知道和能够达到的水平进行了描述。

2001年,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简称ETS) 设立了一个ICT素养小组, 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检查ICT素养尺度的必要性, 使之能够在国际上应用;二是开发能够测量ICT素养的工具。ETS在2002年公布了一个名为《数字变革:ICT素养的框架》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 Framework for ICT Literacy) 的报告。他们定义ICT素养 (ICT Literacy) 为“使用技术、交流工具和网络去获取、管理、整合、评估和创造信息, 为了在知识社会中行使职责”。这个关于信息技术素养的定义为各国的研究者所认可, 也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在这个报告中, 将信息技术素养分为六大部分。 (1) 获取 (Access) :知道怎样搜集信息, 并知道确定一个从数据库定位信息的策略。 (2) 管理 (Manage) :将信息组织进现在的场景中。 (3) 评价 (Evaluate) :对信息的质量、相关性、可用性、有效性、权威性、偏差和时效等反思并做出判断。 (4) 整合 (Integrate) :提炼、总结、判断和比较来自不同数字化资源的信息。 (5) 创造 (Create) :通过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分析、应用、设计、创造来产生一个新的信息。 (6) 交流 (Communicate) :传输不同的信息给各种个体或群体。

信息技术素养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不同于信息素养。一些学者提出要将信息技术素养替代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广泛地讲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学习、工作中寻找信息、吸收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及发布信息的能力, 强调的是信息, 而信息技术素养同时还强调技术手段。如果说信息素养主要描述针对各种类型媒介的信息的查询、评价、使用能力的话, 那么信息技术素养则直接针对数字化资源的查询、评价和应用能力, 可以认为完全是针对信息技术环境的一种基本素养, 因而可以说它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进行高级学习和认知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从策略划分的意义上来讲, 信息素养更像是“弱方法”, 而信息技术素养则是属于“强方法”, 而且更具可操作性。

●数字化素养 (Digital Literacy)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普遍感觉到信息时代不仅仅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工具, 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系列的数字化素养。以色列公开大学的学者于1994年提出了数字素养的概念框架, 认为数字素养应该包括五方面内容:图片—图像素养, 指学会理解视觉图形信息的能力;再创造素养, 指创造性“复制”能力;分支素养, 指驾驭超媒体素养的技能;信息素养, 指辨别信息适用性的能力;社会—情感素养, 倡导在数字环境下, 人们要有批判性能力和分析能力。

2011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教育中的数字化素养》 (Digital Literacy in Education) 报告。该报告认为, 在信息社会中, 数字化素养比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更重要。数字化素养主要包括数字媒体的使用、信息处理和抽取、为了共享和创造知识而参与社会网络, 以及一系列的专业计算技能。

●媒介素养 (Media Literacy)

媒介素养是指给公众传授有关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知识, 其目的是增进公众对媒介产品的理解, 培养正确对待传媒信息的态度, 增强对媒介信息的识别能力、过滤能力、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特别是随着网络等媒介的迅速普及, 人们认识到需要批判性地对待媒介, 才能够辩证地看待媒介。概括地说,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 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计算思维 (Computational Thinking)

从最初的信息技术课程开始起步之时, 人们就是以程序设计文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论。那个时候, 人们认为“程序设计是人类的第二文化”。研究者们后来逐渐挖掘程序设计作为教学内容的价值, 又提出了“算法思维”的思想。但是,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以上提法的局限性, 特别是在操作软件内容受到质疑之后, 在努力寻求一种能够打通程序设计与操作软件之间联系的理论。2006年3月,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 (Jeannette M.Wing) 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上给出并定义了计算思维的概念 (Computational Thinking) 。这一理论自从被提出, 迅速得到了世界各地研究者的认同。特别是在国内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 人们逐渐将计算思维作为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指导理论和主要内容。国内的陈国真院士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国际上, 人们也逐渐将计算思维的思想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 试图以计算思维为核心内容的计算机科学课程代替传统的以操作软件为主的信息技术课程。目前, 在英国正在进行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 计算思维得到了广泛推崇。

那么, 到底什么是计算思维呢?周以真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最根本的内容, 即其本质 (Essence) 是抽象 (Abstraction) 和自动化 (Automation) 。计算大师Dijkstra说:“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电动机的出现引发了自动化的思维, 计算机的出现催生了智能化的思维。周以真教授更是把计算机这一从工具到思维的发展提升到与“读、写、算”同等的基础重要性, 成为适合于每一个人的“一种普遍的认识和一类普适的技能”。

但是, 计算思维也受到了一些专家的质疑。他们认为任何新工具的出现都可能导致思维方式的变化。那么, 互联网和Google已经“稀里糊涂”地深刻影响并改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这可是数不清的计算“机器”和计算“人”的有机大联合, 是计算的“组合爆炸”和“指数升华”。说不定在弄清“计算思维”到底是什么之前, 讨论就不得不转到“网络思维”, 或更恰当地说, 转到“万维思维” (Web Thinking) 了。

上一篇:旅游驱动力下一篇:隐含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