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范文

2024-09-14

中人范文(精选11篇)

中人 第1篇

我第一次用“一边……一边……”造句, 兴致勃勃地将老爸造了进去。我说:“我的爸爸一边走路, 一边睡觉。”又说:“我的爸爸一边吃饭, 一边唱歌。”我自以为很得意地将我那特立独行的老爸, 生动地写进了句子, 并期盼得到老师的一朵漂亮的小红花。这样造句的结果, 是语文老师犀 (xī) 利射过来的目光, 几乎将她厚厚的眼镜片击穿了。她在讲台上嘲弄地问我:“你爸爸是不是得了梦游症啊, 竟然可以一边走路, 一边睡觉?”又说:“你爸爸唱歌的时候, 没将一嘴的饭粒喷到你脸上吧?”

我并没有被老师的嘲笑打倒, 依然将我的生活搬进句子。我用“欣欣向荣”造句时, 说:“我五岁的弟弟长得欣欣向荣。”老师便问:“你弟弟是植物人吧, 否则怎么跟庄稼用一个形容词呢?”我用“况且”造句, 说:“我们家门口是长长的铁轨, 每天火车经过的时候, 都会发出‘况且况且’的声音。”老师便问:“火车快把你们家房顶给震塌了吧?”

幸好我是一个脸皮厚的孩子, 在语文老师的百般讽刺下, 依然“欣欣向荣”地生长着, 丝毫不被那给我和同学带来哈哈笑声的句子所阻碍。很多年之后, 我混迹于文字圈, 隔三岔五地给报纸写豆腐块, 竟然名声传到了小城, 又恰好被我的那位已经头发灰白的语文老师一次次看到, 于是便从同学处辗 (zhǎn) 转听到她对我的推崇, 说:“一看到那些独特的遣词造句, 就觉得欣慰, 总算没有枉 (wǎnɡ) 费了老师的苦心教导, 能够将文字运用得如此娴 (xián) 熟且独具特色。”

当我的第一本小说集终于出版的时候, 语文老师第一个打电话给我父母, 说无论如何一定要一本我签名的书, 这样有才华的学生, 让她这当启蒙老师的脸上有光呢。

我战战兢 (jīnɡ) 兢地将书寄出的时候, 心里便没有一刻的安宁, 像是又回到了小学课堂, 被掌握我语文试卷生杀大权的老师给瞪视着, 心里的十几只小兔子, 闹腾吵嚷着, 直将我的思绪搅成一团乱麻。

我很快接到了语文老师的电子邮件, 说:“真不愧是我教出来的学生, 瞧以下这些句子造的, 简直让人拍案叫绝呢!‘一群孩子从公园的小路上穿过, 就像田野里欣欣向荣的玉米, 在风里列队穿行。’欣欣向荣这个词, 几乎可以让人看得见孩子们红润的脸蛋, 闻得到新鲜的植物的芳香呢。‘哥哥下了床, 踩着凉凉的月光, 一边轻飘飘地走路, 一边闭着眼睛, 继续他床上幽深的梦。’这样两个现实中本来不可能的动作, 用‘一边’连接起来, 那冰冷的荒原气息, 即刻鬼似的, 附到人身上了呢。‘火车擦着铁轨, 每日都将那况且况且的声音, 穿越窗户, 传到他行走不息的梦中。’况且一词, 将车轮与铁轨碰撞的声音, 描摹 (mó) 得多么准确呀!”

这样的夸赞, 不知为何, 我一边红脸看着, 一边却又像是那个总被语文老师批判的笨学生, 在人的笑声里, 有想要钻到课桌底下的羞愧。似乎, 20多年的光阴, 不过是作文本上的一个方格, 我的躯 (qū) 壳已经跳了过去, 灵魂, 却留在了原地, 迟迟不肯与我同行。

蝴蝶梦中人 第2篇

很多人说,成名太早会给接下来的路带来很多困扰,这句话用在金铭身上显得格外受用。从小便

夜成名的金铭,出演过早期诸多琼瑶经典作品,《婉君》、《青青河边草》、《鬼丈夫》……很多琼瑶的经典剧作中都能窥见金铭的身影,而金铭也因当时的机遇而红遍大江南北。

印象中仿佛金铭依稀还是小时候青春可爱的模样,然而看着琼瑶剧已经长大的我们却忽略了小童星也要长大成人的道理,金铭也正是在这匆匆岁月中一夜长达。

今天再次见到金铭的时候,心境与感悟都已经彻底转变。

成长的烦恼于金铭而言是别有一番滋味,对于过早取得的成绩,金铭有很多时间都是在困惑与思索的,很多人都在遍问那些曾经有的东西,期盼或者要求金铭再次赋予他们一模样的辉煌,于是便有了后来对于成长的困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影响着金铭的困惑也慢慢解开疑团。金铭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慢慢变得豁达了,我的心境也慢慢转变了。人不可能永远都是幸运的,也不可能一辈子都沉浸在曾经拥有的美好中,我便是如此。以蓟有过的,或者已经得到的都是对于我的恩赐,今后我依然会努力,但却并不会再因为自己的纠结与外在的压力而让自己心力交瘁。我依然会努力生活,依然会好好演戏,把握机会,努力走好以后的每步。

天生购物狂

如果说有什么事情让金铭情不自禁,那估计非购物莫属了。金铭对于购物的痴狂绝对是旁人无法比拟的,但是金铭同时又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这点也极其符合天蝎座的特征。金铭说,她最喜欢在纽约淘各种宝贝,奢侈品、小玩意、各种配饰、化妆品等等,虽然天蝎的理性一直左右着她,但是一旦开了闸,金铭的购物欲望便如洪水般不可抵挡每一年,她都会空闲出一段时间,来调试自己的心情,没有工作,没有其他的安排,只是让自己充分地放松,而这个充分放松的时间,金铭多半会飞往纽约,孝受难得的休闲时光。

飞行中人的错误浅析 第3篇

人的错误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按照“感觉-判断-行为”模型, 或按照人体引发的不同阶段人为错误可分为决策性人为错误和操纵性人为错误, 前者涉及人的认知能力和理论水平, 经验以及态度;后者涉及技能和训练效果, 人的心理稳定性、应急承受力和行为倾向等。也有进一步的分类方法, 即:1) 感觉认识上的错误;2) 判断过程中的错误;3) 行为过程中的错误。

按照人为错误产生原因把人为错误分为三类:即随即错误、系统错误、偶发错误。1) 随机错误 (Random Error) :由于人的行为、动作的随机性引起的人为错误。2) 系统错误 (System Error) :由于系统涉及某方面的问题或人的不正确状态引起的人为错误。3) 偶发错误 (Sporadic Error) :由于人的偶然行为引起的人为错误, 它往往是难以预料的。

从系统功能的发挥上, 还可以将人为因素分为以下四种类别:1) 发挥所具备的功能;2) 错误的发挥了所具备的功能;3) 按错误的顺序或错误的时机发挥了所具备的功能;4) 发挥了不具备的功能。

二、人的错误的预防措施

(一) 改善座舱设计, 增强座舱监督仪表 (人——硬件)

人处于座舱中, 对飞机进行操纵监控。座舱里的仪表设备成为飞行员飞行的依据。除了飞行操纵仪表设备, 飞行生活用具同样对飞行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飞行操纵中以姿态仪为中心, 飞行的姿态控制完全从中体现出来, 所以人们习惯的是对着姿态仪飞行。然而有的机舱由于座椅的位置或高低, 很容易使人侧视姿态仪。从而引起在侧视的情况下, 带着向侧视方向的坡度而认为是平飞的错觉。要预防这种错误的产生, 就要从姿态仪和座椅上着手, 如是使用电子姿态仪, 制作可调节座椅等一系列手段。这种对机舱设计的不断改善, 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人犯错误的可能。这一点从现代运输机对近地警告系统 (GPWS) 装置的大范围应用上也可体现出来。

(二) 相应增加操作的繁复度 (人——软件)

简单的操纵给人的感觉是不易发生错误, 意识上不重视, 使简单的操纵在反复多次的动作后, 很容易跟着感觉走, 引起认为错误。研究表明, 对于简单重复性任务的操纵过程中, 人犯错误的发生率是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这样的犯错误率在民航中是不能接受的。减少错误发生率最有效的手段是交叉检查, 机组整体的出错率就会大大下降, 可靠度就可以大大提高。另外可以通过对操纵的复杂化来引起人的高度注意, 从而达到减少错误发生的目的。人们一味的简化飞机的操纵负担, 不断的加入自动化设备, 这样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操纵动作的简化和对机械的依靠。然而一旦发生什么特殊事故室, 简单的操纵给人带来的松懈不能立即转变成对事故的高度注意, 这样便不能及时把事故正确处理, 使本可避免的事故, 因人为的错误成为实际事故。

(三) 加强机组配合, 开展驾驶舱资源管理 (人——人)

这是飞行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事故的高发环节, 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错误, 减少事故率, 每个人都是不稳定的因素, 可能随时发生变化, 更何况是两个或更多个人组合起来的机组, 可以说是一个不稳定的火山, 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因此人们要进行合理有效的配合协作、正确的管理才能使其稳定的发展。现代运输机的驾驶更加强调机组的协调与配合。必须开展机组资源管理 (CRM) , 其核心是强化机组的协调与配合, 最大限度地发挥机组的整体功能。机组成员之间应当进行信息交换以达到信息共享、协调配合互相提醒, 及时纠正错误。如果机组缺少合理分工、协调配合、充分的交流, 可能造成机组之间的操作矛盾, 不了解对方的操作意图, 后果是十分危险的。所以交流和协作的好坏或驾驶舱资源管理的好坏是对飞行安全的保障起决定性的作用。

(四) 对座舱环境舒适度的改善 (人——环境)

座舱的环境可影响到人的意识水平和决策水平, 当你在一个阴暗暖和的环境中待一段时间后, 你就会觉得很困, 虽然你的睡眠已经很充足了, 但在这种环境中对人的影响就是引发人的困觉, 又如当人长期生活在高噪音的环境下时, 人容易引起脾气暴躁, 精神难以集中等很多不利于飞行的因素, 这无疑会增加飞行员出错的几率, 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减少这方面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环境的改善, 为飞行员营造一个良好的飞行空间, 确保飞行的安全进行。

(五) 人对差错的重视程度

在实际工作中, 人们往往认为犯点小错误无伤大雅, 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觉得只要不犯原则性的大错误就有机会改正或根本无须改正, 并对小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这种作风在一般时候由于没有造成大的损失, 被错误的造成者和监督者忽略掉;但有时, 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共同影响下, 引发了事故串, 造成了无法挽救的事故。所以, 对任何人为差错都应重视, 千万不要忽略小的差错, 对后果小的差错不调查或不认真调查, 这会对以后的工作留下无穷的隐患。当发生了重大事故时再来重视, 为时已晚, 且其代价也实在太昂贵了。

(六) 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水平和身体负担能力

飞行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 在执行飞行任务时飞行员的工作特点为, 工作压力大、责任重、要求的知识面宽、依赖交流程度高、应变能力还要强。如此高技术性的工作, 不但要求要有强健的体魄, 更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否则,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 就无法镇定、冷静、准确、及时的进行操纵, 所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所以, 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中就应该着重加强飞行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锻炼, 使其能够在特殊情况时, 处乱不惊, 以最迅速、恰当的方式来处理险情, 保障飞行安全。

(七) 提倡无惩罚制度

人没有愿意被处罚的, 如果报告当事人所面临的是处罚时, 就很难从当事人那里得到真实的情况, 因而也就很难发现差错的苗头。我们了解和调查的根本目的是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而不是别的目的, 这一点对于管理者尤为重要。要正确运用“无惩罚报告”和“无惩罚报告”一般用于差错以下的事件, 对于“事故征侯”以上的事件, 必须用“四不放过”进行严肃处理。

(八) 开展人为因素的研究和运用

套中人(教案) 第4篇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公开课)

2.学习小说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三、课前预习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熟读文本,列出小说情节提纲

3.找出别里科夫身上套子的具体体现?

四、授课过程

预习内容展示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剧

作家与莫泊桑(法)、欧·亨利(美)并称为世界文坛三大短篇之说之王 一生写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

《第六病室》《套中人》《万卡》等后期转向戏剧创作,写过十多个剧本

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写作风格独特,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以简练的手法、幽默讽刺的笔调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

2.写作背景

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阶级斗争日趋激烈,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和工农运动高涨,新事物不断涌现 整个俄国处在革命的前夜,沙皇政府为维持其腐朽、黑暗的反动统治,对人民实行高压政策,禁锢人

民的思想,扼杀一切新生事物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一方面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另一方面也十分惶恐不安

(二)理清脉络,把握小说情节结构

第一课时 导语:

文学作品中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已成为生活中的代名词了,如你真是条变色龙(见风使舵),你典型的孔乙己(要面子、忠厚、迂腐),他活脱脱一个诸葛亮啊(聪明),还有一个——你千万别成了别里科夫啊,(幻灯2)这是为什么?别里科夫又是什么的代名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流传了近一个世纪的名人

一、剖析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

题目中最关键的是哪个词?(套)那就让我们从这个“套”字入手吧!

1问(1)看图(看图说话),先请一位同学起来描述一下我们的主人公

(2)某某同学刚才描述的实际上就是主人公身上哪方面的套子?(外表上的)

(3)除了外表上的套子,别里科夫还极力想把什么藏在套子里?(思想)思想上的套子又有哪些体现呢?(3段—6段)

(4)对于套子,书上有一处很精彩的描写,我们齐读一下(58页1011段)

总:可见这个人浑身上下,里里外外,时时背着套子,处处带着套子(幻灯3)2问(1)奇怪了,为什么这个人总想把自己装进套子里呢?小说中怎么解释的?

(2)这里提到一个词“现实”,现实怎么了,有些什么东西让他如此憎恶、害怕?

启发:结合背景,当时社会上涌现出很多什么,如马克思主义思

潮、男女骑自行车,开茶楼等等

明确:(新事物),也就是说别里科夫表面上憎恶的是现实,实

际上憎恶的是新事物

(3)憎恶新事物,言外之意喜欢——(旧事物),说明这个人(顽

固守旧、胶

柱鼓瑟),而这里的旧结合背景应该指什么?(旧制度下的旧思想、旧形 式等等)

总:因此别里科夫把自己装进套子里的根本原因应该是以上我们分析的这几点 吧,哪位同学起来总结一下?(憎恶新事物、维护旧制度、顽固守旧)(幻灯3)3问(1)别里科夫身上的套子对周围有影响吗?(肯定有!)

(2)齐读58页第一段,也可让同学自己找,然后读

可见这些套子紧紧地束缚着周围的人(幻灯3)

(插):为什么“别理科夫”能辖制全校甚至全城10至15年之久?

明确:这句话暗含了作者的用意:别里科夫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的代表,是旧势力的代表,因此这句话暗示了旧势力的顽固,新生力量的薄弱,当然这里的薄弱是星星燎原之火式的薄弱,只是暂时的其实文中还有一个细节暗示了旧势力的顽固,就是别里科夫乒乒乓乓滚下楼梯之后,完好无损这一细节,也暗示了旧势力不是那么容易被动摇得很好有的同学注意到了,解读文本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3)这是对别人的影响,对自己呢?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板书“婚姻”)

(4)有同学在预习中质疑过这样一个问题——别里科夫生活中发生了那么

多事,小说为什么把他的婚姻作为主要情节?

4问(1)婚姻失败后只一个月,别里科夫就死了,病死的?意外身亡?还是另有其因?拿出本子,你给比里科夫诊断一下,并出具一份死亡报告

(2)某某读一下你的诊断书 / 某某你的诊断结果是什么?/ 某某你是怎 么诊断的?

评价:笑死(最直接原因)、吓死、饿死(注意到人生存的一个最根

本条件)、抑郁死、丢死、气死、(看来同学们都有当医生的天分)

启发:所有这些死因的背后有没有更深层的死因?我们刚才分析了什

么对他的影响之大?

总:套子!所以杀害别里科夫的元凶应该是谁?(套子)(幻灯4)

5问(1)别里科夫死了,三所学校的人去参加了葬礼,假如你也去了,你会怀

着怎样的心情?

总:一句话——让我欢喜让我忧啊!

6总结:(1)你的心情其实就是对别里科夫人物形象的总结你既高兴又有些伤感,说明他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哪位同学起来总结一下?

(2)一方面他用旧制度的条条框框束缚着我们,是旧制度的维护者,我们觉得他可恶,因此这样一个人死了是一件大块人心的事;另一方面他在束缚别人的同时又把自己给束缚死了,又成了旧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所以我们又觉得他可怜(幻灯5)

(3)现在我们知道了,别里科夫应该是什么的代名词啦?(可恶而又可怜的胶柱鼓瑟、胆小多疑的人)

二、正确认识人物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1问:我们由套子入手分析了人物,下面让我们再回到套子这里的“套子”是个比喻义,是个形象的说法,它的本意可以用哪几个词来替换它?

明确:束缚、禁锢、枷锁、桎梏、笼子等等

板书:套子——束缚(即旧制度下的旧思想旧形式等对人们的种种束缚)2问:因此契诃夫塑造这个“套中人”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吧?哪位同学起来说一下,结合背景?

明确:揭露旧制度对人们的束缚,唤醒人们的自由意识,呼唤人们挣脱束

缚,追求自由这就是“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了(幻灯6)

3问(1)别里科夫身上有这么多套子,我们身上有没有?前后4人一组,找一 下我们生活中的套子,选出一个代表做好记录,准备发言

(2)如:①学校的校规、校纪

②法律法规

③办事要托关系走门子

④时下生活中的很多车奴、房奴、卡奴

⑤父母的爱

⑥心理上的束缚:自卑、自闭、自负、恐惧等

⑦体形上的套子、年龄上的套子

⑧父母的爱

总:看来我们真的不堪重负了,都成了老黄牛了

4问:怎么办?(挣脱束缚)都挣脱吗?看一首小诗——《风筝》(幻灯7)

齐读,这是风筝埋怨线束缚了自己,风筝该不该挣脱线的束缚?我们该怎 么对待刚才我们找的这些生活中的套子?

明确:有一些束缚,如法律法规、校规校纪、衡量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等

等,这些套子不但不能挣脱,而是应严格遵守,而且这些用“套子”界定 也不是很妥当,应称为“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自卑啊、保守 啦、走后门啦等等,这些不合理的套子是应该大胆地挣脱的(幻灯8)总之,要正确、合理的对待生活中的“套子”,这就是百年之后,我们再来认识别里科夫的最现实的意义吧!

第二课时

一、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一)幽默的讽刺手法的运用

1.请同学找出文中典型的带有幽默的讽刺性的句子

2.分组讨论这种手法的作用

3.老师总结

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

(1)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2)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3)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二)细节描写的作用

1.同学找细节描写的例句

如:摔下楼梯、哈哈哈大笑、笑之后的心理描写等等

2.分组讨论其好处

3.老师总结

这些细节和《守财奴》里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更好的刻画

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五、课外训练

1.《基础训练》和《新课堂》

六、课后反思

优点:

1.课堂教学设计目标切中肯綮,明确有效;教学过程简练流畅,环环相扣,收放自如;学生活动设计新颖,“死亡报告”尤为一大亮点;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巧妙恰当能够教充分份地体现出新课改的精神环环相扣、简练流畅、收放自如、亲切自然

不足:

1.应有设计的主问题,如:快速把握情节、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别里科夫、死亡报告、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现实生活中别里科夫的意义等,这样既有预设,又有生成,否则预设太多,空间太小

2.最后用“束缚”代替了“套子”,应再回到套子更好

当心邮件“镜中人” 第5篇

在笔者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笔者的朋友近期收到了大量被退回来的垃圾邮件。这些垃圾邮件貌似是从他的电子邮件帐户中发送给了无效的电子邮件地址,然后又退回到所谓的“发件人”。但这个“发件人”地址是我朋友平时很少使用的一个帐户,在他浑然不知的情况下,这一账户被用来发送垃圾邮件给别人。

最初他以为是自己的密码被黑客窃取了,但是,后来尽管他重置了这个电子邮件帐户的密码,垃圾邮件照样源源不断地涌入进来。

怎么会这样?这些邮件真的是我那个朋友发送的吗?还是说,这些邮件的真实发件人通过技术手段伪造了别人的地址?我们如何才能阻止这种烦人的行为?难道惟一的防范措施就是注销这个电子邮件帐户,然后注册一个新账户吗?

邮件也有“头”

如果你面临这种情况,首先应该确认自己的电子邮件帐户或者电脑是否中了病毒或者木马。不过,最有可能的罪魁祸首是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头”。电子邮件头是电子邮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有详细的基础技术信息列表,如邮件发信人地址、发送邮件的时间以及在邮件到达收信人过程中所经过的电子邮件服务器地址等内容。垃圾邮件发送者可以在“电子邮件头”中更改电子邮件的发件人地址,冒充垃圾邮件是由其他电子邮件帐户所发送的。这使得任何被收件人所退回来的电子邮件都会进入到伪造的发件人收件箱。伪造的发件人地址就好像“镜中人”,看起来一模一样,实际上却有着本质区别。

垃圾邮件对电子邮件中的“邮件头”弄虚作假,以便欺骗垃圾邮件过滤器蒙浑过关。这个伎俩能让垃圾邮件看起来更加可信。一般人在收到素不相识的人发来的电子邮件时都会比较谨慎,而收到熟人发来的电子邮件时则会放松警惕。

Fidelis安全系统公司威胁研究和服务主管Will Irace认为,笔者朋友的例子很有可能是遭遇到了伪造“电子邮件头”的情况:“如果他确信自己已经更改了邮箱密码,那么这极有可能是垃圾邮件发送者伪造了他的地址,而不是真正从他的帐户将电子邮件发送出去。”

迈克菲公司云计算和内容安全产品解决方案高级营销主管Melissa Siems补充说:“大多数电子邮件帐户受到伪造的可能性大于其受到攻击的可能性,而且二者紧密相关。如果用户频繁使用的发件人地址被伪造的话,那么有可能用户的电脑曾经遭到恶意软件、网络钓鱼或者Rootkit攻击。”

屏蔽IP地址并不可行

被退回来的邮件有时会在“电子邮件头”里面含有一些详细信息,这有助于识别邮件的真正来源。然而,垃圾邮件常常来自于被僵尸网络感染或被木马劫持的电脑,因此,要查出真正垃圾邮件发送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果我们能够在“邮件头”中查看到发送垃圾邮件电脑的IP地址,那么也许能够确定邮件来自何处。然后,我们就可以联系提供邮件服务的服务提供商,请对方屏蔽这个IP地址。从短期来看,这也许能阻止我们正常的发件人地址被伪造,但从长远来看,这根本是白费力气。一方面,邮件服务提供商也许需要大量证据举证才能去屏蔽某一IP地址,或者其根本无法屏蔽;就算邮件服务提供商可以做这种操作,但是也无法阻止垃圾邮件发送者用另一台IP地址完全不同的电脑来伪造发件人地址发送垃圾邮件。

因此,如果你手上有很多平时用不到的电子邮件账户,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注销这些账户。当然,如果这是企业电子邮件帐户以及使用了多年的重要个人电子邮件账户的话,注销这个帐户显然是不可行的。

做好预防工作

还有什么好办法去应对“伪造发件人”的情况呢?

遗憾的是,对于伪造发件人地址这种龌龊事,现有的技术防护手段基本上无能为力。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好方法就是预防类似事件的产生:尽量避免垃圾邮件发送者收集到你的电子邮件地址。Irace以调侃的口吻给出了一些忠告,就是用户能够“预防”电子邮件地址被恶意收集:“在论坛里看到好资源,很多人立即就回帖说‘楼主好人,发我一份’,然后在网上留下自己的邮件地址,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千万不要随便与别人共享自己的电子邮件账户。” 即使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在网站或者论坛上公开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也应该在使用后删除这些信息。

体育中人文精神的构建 第6篇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 其产生和发展已有数千年历史。人文精神作为贯穿和支配人们, 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完善人自身的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 它是历史长河中长期积淀的产物。《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 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其本质是对人类实现自身的、身心全面价值的追求, 是对人的生存价值的关怀, 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切, 它深深根植于历史与现实的人的实践之中。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 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 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文化精神。人文精神, 包含了对道德行为、道德修养、道德信念、道德人格的看重与追寻, 对自由、平等和正义的渴望与呼唤, 对人的关注与尊重以及对人的主体性的企盼与高扬。

体育人文精神强调体育的人文价值, 强调体育的真、善、美, 强调体育应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 是贯穿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 它对人类从野蛮到文明, 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人文精神是体育发展的驱动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为核心的理念是“人文奥运”, 它对人的本质的、感性的探索是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回归, 北京的“人文奥运”正体现了当代体育精神与西方现代人文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也将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提供重要契机。“人文奥运”将是北京奉献给全世界的“新奥运”。在现代社会, 体育精神不管是与西方现代人文思想, 还是与中国传统文化, 已经不可避免地交融。体育精神已经是人文精神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二、体育在实现“人文精神”中的作用

学生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社会适应能力、道德伦理等形成的关键时期,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 新旧价值观、人生态度等悄然影响着学生, 中学教育必须创建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教育新体系, 在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具有“求真”和“务实”的科学精神的同时, 还应具有对未来社会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批判精神和正确态度或能力。对在校学生来说, 必须做到基础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统一、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全面提高与个性发展统一、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统一、体格健壮与心理健康统一。换言之, 也就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高度统一, 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要求。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 随着人们对其本质和功能内涵、外延认识的拓展与加深, 深刻地意识到其中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的崇高境界, 对冶炼人的性情、意志、个性,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价值无量。 (1) 教育导向作用。当今体育是以育人为先, 在此同时才健体。其体育精神、体育文化 (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 可导引学生的思想, 规范学生的行为, 磨炼学生的意志, 塑造现代意识, 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娱乐调节作用。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体育, 是活跃学生生活, 调节紧张、单调的生活节奏, 增添生活情趣的最直接最佳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参与娱乐休闲活动的同时, 可提高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工作能力、艺术欣赏能力, 增加文化素养, 在寓教于乐中实现育人的目的。 (3) 充实情愫作用。体育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情感体验, 顺应了现代人对情感的多方面要求。在大众体育项目里, 学生可以得到对集体、社团的依赖感和信任感。在娱乐体育项目里, 学生可获得愉悦感和欣快感。在竞技项目中, 学生在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的体验中, 享受着各种复杂情感的冶炼。 (4) 激励凝聚作用。体育竞赛活动中的胜败, 直接关系着学校、团体、组织及个人的荣辱和威望。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挑战, 去创新, 去竞争。整个活动过程充斥着激励学生不断挑战人类极限的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

三、体育人文精神构建的主要思想

(1) 充分认识体育的人文价值, 重视体育的人文性。例如我们在观看体育比赛时, 关心比赛结果的同时更应该用心去欣赏体育健儿的英姿和用心去体会各项目所折射的内涵以及由此辐射出的文化底蕴, 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和体育欣赏能力。 (2) 无论在体育还是体育训练、体育比赛中, 都应注重体现人文精神, 更加向人性化发展。要把传统教育、训练、比赛的模式转变为现代的、新型的模式, 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手段, 尊重科学、注重人性、传播人文, 尽量使教育、训练、比赛一体化。这样才能进一步避免运动员伤病的产生和一些体育比赛丑闻的再现, 使体育人文精神发扬光大。 (3) 要树立构建“人文体育”的现代体育观的信心, 使体育在正确轨道上快速发展。“人文体育”的现代体育观有它的历史根源, 它也是体育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在“与时俱进”的大好形势下, 我们必须有信心更新观念, 锐意进取, 使体育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四、体育人文精神构建的教育模式

(1) “责任感”教育模式。现代学生基本以独生子女为主, 在责任感方面相对比较弱, 因此在课中创设情景让学生完成任务, 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交流, 这种交流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交流, 而且还包括学生之间交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 理解他人, 从只关心自己转到关心他人, 能够考虑别人的处境。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尝试活动的乐趣, 挖掘个性锻炼意志, 使学生从内心知道怎么去参与、怎么去努力, 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 做对社会有利的事。在任务完成后给学生反省的时间, 让他们自我思考, 反省过后让学生自己决定该怎么做, 或者小组讨论决定该怎么做,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进行评议。

(2) “目标”教育模式。当代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目标的设置更要体现这一特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模块、自主选择教师, 然后教师以夯实体育基础和熟练掌握体育技能为根本, 以拓宽知识面、培养广泛适应能力为手段, 将人文精神教育过程贯穿到体育全过程, 促使人文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意识, 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根据学生特点、所选模块学习内容, 制订出总的和分阶段学习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心评价标准。例如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体育实践内容即锻炼方式、体育竞赛、体育社会活动, 针对实践内容提出具体任务、相关要求及目的, 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实践。

(3) 与校园文化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举行体现学生特点、具有文化品味的各种课外竞赛或活动, 如举行模块体育比赛、体育游戏等, 做到专业性与大众性结合、娱乐性与教育性结合、健身性与竞赛性结合、经常性与定期性结合。活跃师生生活, 缓解紧张情绪, 提高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工作能力、艺术欣赏能力。

摘要:用文献和逻辑分析方法, 讨论了现代体育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及结合当代学生自身的特点, 提出将人文精神贯彻到体育过程, 实现现代体育人文精神重建的基本设想。

关键词:体育,体育人文精神,构建

参考文献

[l]钱杰, 姜同仁.中国高等体育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l]钱杰, 姜同仁.中国高等体育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楚廷.大学人文精神构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2]张楚廷.大学人文精神构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空管工作中人的差错管理 第7篇

关键词:人的因素,空管中人的差错,人的差错管理

二十世纪发明飞机以来, 航空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航空科学技术在同飞行事故作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 通过提高航空系统的硬、软件的科技含量, 以及强化选拔、培训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已使得航空发达国家的事故率已经降到了这样一个程度———人类作为个体的固有缺陷, 如决策的稳定差、数据处理能力低、错觉、信息交流的错误率居高不下等等。已成为导致航空事故的主要原因, 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及不安全隐患不断重复出现并成为导致航空事故的最主要因素。

1972年, Elw yn Edw ards教授提出了SHEL概念, 它是由人为因素的基本元素———软件 (Software) 、硬件 (Hardware) 、环境 (Environment) 和生命件 (Liveware) 首位字母所组成。Frank Haw kins先生于1975年将之发展为用一个修改的带有相互配合界面的图形来形象地表达这个概念。

人是空管运营行系统中最主要的因素, 作为人的因素这门学科重要的一个原因, 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平时的管制岗位上容易出现脑力和身体疲劳, 如果长期处于高脑力劳动强度的氛围当中, 所患相关疾病的比例高于一般群体, 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也逐渐降低。长时间处于这种高强度的氛围当中, 必定会对工作失去信心和责任心, 工作中势必会对空管安全带来危险, 造成不必要的人为因素差错, 如何才能缓解工作中带来的压力呢?这就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搭配和协调, 来达到对工作的一个满意度。

空中管制员又名空中警察, 职责就是确保空中飞机的安全, 尽量使飞机能按时按点安全的到达目的地机场。这项工作不仅具有很高的风险性, 也需要很强的技术性, 管制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空管安全。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管制员, 需要经过多年的院校学习, 毕业之后到岗位实习, 经过半年以上的业务培训和学习, 考取相关的管制执照, 还需通过熟练掌握特情处置、英语陆空通话及相关管制技能, 才能在岗位上站有一席之地, 发挥自己的作用!随着现在国内或国际航班量的增加, 飞行安全任务也随之加重, 所以对业务水平要求就更高, 这也要求老管制员和新管制员的搭配和协调要求更高。对于新老搭配的原则, 需要根据工作能力强弱、习惯、性格与性质来搭配。新管制员的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 不要过于敷衍、摆花架子, 要发挥”传帮带”精神, 使新老交替管制工作正常的开展, 如果处理不当, 会导致新老交替的步法停滞不前, 这对保证空管安全工作是极其危险的。因此, 作为管制员的业务培训这项工作, 对管制员的自觉学习能力尤为重视, 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 自我总结经验, 来提高管制员的管制技能, 以及应变能力。

每一位管制员在管制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都各有优点和缺点, 管制员实施控制交通管制工作, 离不开特定的工作环境, 管制员工作环境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管制员服务质量, 所以建立一个在管制指挥工作中既分工明确又是互补型的班组显得尤为重要。同时, 合理的班组搭配能充分发挥出团队的智慧和力量, 尽量减少人员之间的矛盾和摩擦, 尽量避免或减少人为的差错, 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弥补个人的不足, 创造出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在长期管制工作的实践和事实证明, 在我们班组内部, 对友情彼此都十分看重,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班组里面相互协调、轻松的工作, 减少工作压力, 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空管运营的正常运行。

作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第8篇

所谓人文精神, 是一种意识、观念和态度, 它强调人的价值的重要性, 强调人的精神追求 (即对真善美的追求) , 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一个具备人文素养的人, 才是一个热爱生命, 善待自然的人;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的社会, 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的国家, 才是一个充满自由、富有活力、善于创新的国家。因此, 我们要在作文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文来源于生活。有情调的生活易让人触动, 日子在我们心中便是美好。情调是什么呢?虽然很难诠释它真正的涵义, 但是, 追逐情调并不是追逐一种物质上的满足, 而是一种心理的宽慰, 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思维情绪的升华。没有情调, 生活就没有颜色。同样, 我认为学生的作文学习中要是有了“情”调, 那么习作也就变得轻松快乐了。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内心感情

在写作过程中, 因为创设的作文情境, 学生的精神活动处于积极的主动的探索状态;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当前学生的阅历、体验还不够丰富, 他们所积累的素材还有一定的局限, 而创设情境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没有题材可写的状况, 帮助他们克服对作文的恐惧心理, 使他们爱写、乐写、主动写。创设情境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课文内容补白, 补出精彩。

补白式写作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怀疑、寻找和发现课文内容的空白, 并加以补充的一种写作训练方式。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健康的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者空白格式塔刺激物, 就会在潜意识中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成为完美结构的倾向, 从而引起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对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写作大有裨益。课文中“不确定性”和“空白”存在的地方很多, 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那些高度概括或者省略了的空白, 精心设计, 启发学生想象, 指导学生对作品空白处进行挖掘、填补。这既可以完整全面地把握内容, 披文入情, 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

要把语文阅读部分中的课文材料作为写作训练的一个切入口, 让学生在充分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激发他们“乐意表达”的欲望。比如我在《守财奴》教学设计中就增加了一个环节, 设计如下:

学完全文后, 葛朗台对金钱的执著和吝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以葛朗台的亲人或朋友的身份给他留下一段忠告。要求形式新颖, 最好能像作品一样具有耐人寻味的讽刺效果。100字左右。

这一填补空白的设计引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他们蠢蠢欲动, 跃跃欲试。10分钟后, 我让同学们相互交流。学生精彩的文字流淌在笔端, 灵思闪现, 让人过目难忘, 一段段精彩的忠告赢得了阵阵喝彩,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 对课文观点“反弹”, 弹出高见。

反弹琵琶, 就是在思考问题时, 运用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 在不违反科学常识、时代精神的前提下, 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地思考问题, 勇敢地打破认识常规, 得出全新见解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是对思维定式的一种“反动”与“逆转”, 往往独辟蹊径, 标新立异, 使得文章见解新颖独特, 熠熠生辉。反弹琵琶是作文创新、展示个性的一条好的途径。只要多注意积累素材, 勤于思考, 运用发散性思维, 就能够把固有说法、常规认识打破, 表达出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主张。

3. 课文人物点评, 评出灼见。

短评式写作就是对所读作品本身、作者本人和作品人物进行评价, 指出其优劣成败或功过是非或独特感受的一种写作形式。这类短评写作一般可以分为人物短评和事件短评。人物短评可以从人物的身份、外貌、习惯、性格、思想、命运、影响等方面进行;事件短评主要是从事件的过程、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评述。

二、在语文实践中领悟、分析, 培养语感及悟性

作文教学离不开语言表达, 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 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 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 我们要积极创设语感情境, 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 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 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 使主体的“神”与客体的“形”融为一体, 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 分析琢磨”。

化学课程中人文教育因素探析 第9篇

分析化学课程中的人文要素,挖掘化学的教育价值,对于人类、社会以及个体人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对人类生存、社会文明、个体地位与命运的关怀,则正是人文精神教育的实质与精髓。

1 化学概念规律的建立体现着化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历史,因而理解与追求真善美也就成为人文精神的典型表现之一。对化学课程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追求自然界的真。所谓“真”就是客观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化学史表明,许多化学概念规律从最初的提出到最终的确立都经历了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比如:从波义耳的燃素说到拉瓦锡的氧化说,从德贝莱纳的元素组到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等。在概念、规律建立以后,接着就是将它们应用于社会,而“善”正是这一应用的尺度。善是人的主观目的,是在主客体的实践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概念,意指客观事物的社会功利性质。凡是对人、对社会、对人类、对环境有益的应用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最终将被否定,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对于“美”,在化学领域,“美”经常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而起作用。比如:门捷列夫坚信元素之间存在着和谐、统一、对称,凭借对元素间自然美、内在美的强烈追求,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化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既有极富个性化的表现(不同的方法与途径,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应用),也有非常明确的共识:真的,一定是善的、美的;美的,一定是简单的、对称的、和谐的;而善,则既要以真为依据,又要以人与社会为本。

2 化学的发展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哲学是人类所有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当然包括对自然科学的概括与总结,而自然科学是哲学的重要基础,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它的发展对促进哲学的发展起了而且还将起重要作用。

古代化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经验素材。原始人类很早就利用火,并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学会了借助于火制陶、酿造等等工艺流程,这些物质的制造与使用,促使古代哲学物质观的形成。

近代化学促进近代唯物主义的发展和原子论的传播。“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近代化学奠基人波义耳,通过自己的化学实践和理论,把机械唯物论哲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拉瓦锡的燃烧氧化学说推翻了唯心主义的燃素说是唯物主义又一胜利,他用自己发现的质量守恒定律进一步阐明了物质是“不能无中生有地创造”的客观存在。道尔顿则首先确定了各种元素不同的原子量,从而奠定了近代化学理论赖以建立的不可动摇的基石,捍卫并推进了以原子论为思想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理论。

现代化学的成就,进一步丰富了马列主义自然观。现代化学家们,今天已用化学手段人工地制造出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和核酸,再一次证明化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观的确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的形成和发展中,化学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经过宇宙化学、元素演变化学的研究,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日益清楚了。

近几十年来,在原子—分子层次上,对各种粒子,其中对离子、自由基、配位体、胶粒和生物大分子等的深入研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及它们的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而元素周期律向核素周期律的发展,进一步揭示了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与物质世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从而大大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内容。

3 化学家自身常常就是充满人文精神的典范

很多化学家不仅在化学研究领域闪现着自己的人格魅力,还常常活跃在其他领域中,致力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他们运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反对战争,保卫和平,关注社会、人民、正义和公正,使科学家的道德显示着耀眼的人文精神光辉。如:被誉为“炸药之父”的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一生热衷于炸药事业。他发明了雷管、炸药、无烟火药、黄色炸药等,为开矿铺路、疏浚河流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为了表达热爱和平和自然科学的愿望,临终前写下遗嘱,把自己的巨额财产作为基金,用于奖励在和平或自然科学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曾在一次大战期间亲自用X射线为伤员作诊断,她的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儿和女婿,在二次大战期间都是积极的反法西斯战士。

4 化学实验蕴含着科学的研究方法

化学课程的发展经历了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化学概念、理论、规律都是科学家在实验的基础上, 再经过科学的概括和思维得到的。实验是重要的推动力和基石,也是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譬如,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实验历程等。科学家在不畏艰难、勇于奉献,追求真理,大胆假设、推理、实验、探究、总结,形成了科学的探究的方法, 养成了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5 化学的成就及应用对人类精神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人之资亦快乐 第10篇

我们都被欺骗了很多年。不过,我却没有五雷轰顶。我以为这应该是一个常识。有人愿意相信“人生而平等”,但是我却从来相信人生而不平等。美丽若是平等,这世界一来无趣,二来也无所谓美丽,整容医院全关门;出身若是平等,人便无向上的动力,拼爹固然可耻,可是薪尽也就不必火传;智力若是一样,十三亿神州尽尧舜,要多可怕就有多可怕。

所以我自然很服那些天才,而后明白自己原本也就是一个中人之资,而且我猜想这个世界上多数的人也就是中人之资,天才和蠢蛋都是少数。获得这个资讯的意义在于,我热爱苏东坡,可是我不会把自己逼成苏东坡,因为他是天才,所写的东西总能够准确地传达胸臆;我的哲学启蒙是波普尔,可是他是个数学和哲学的双料天才,你把我砍成8段重新拼起来也达不到;我最佩服的历史学家是史景迁,他运用材料的乾坤大挪移,鬼斧神工,我永远也达不到。所以如果我要用99%的汗水去置换那1%的天分,结果就是在把自己搞成过劳死之前,我大约是一个四流的作家,八流的哲学家和五流的历史学家。所幸,我只是一个做媒体的人。

我曾经多次引用过波兰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电影《薇娥丽卡的双重生命》中的一个故事。波兰小城克拉科夫有一个美丽的音乐女教师薇娥丽卡,她拥有一副天生适合歌剧的嗓音,尤其是高音。可是,她所有天然的条件都受制于另外一个致命的缺陷,她有先天性心脏病,无法承受高音的压力。但是她终于还是进了她热爱的一部歌剧《神曲》中担任女高音独唱。在首演时,在她到达了高音之后,倒地身亡。

世界上多数人的痛苦皆来自于个体追求与自身条件之间的不匹配。因此我们于是用所谓99%的汗水这样的说法来欺骗自己和他人。在职业生涯之中同样是如此。资讯的发达总是使我们目眩于看似触手可及的成功,而并不能知道自身的条件是否“先天性心脏病”。

薇娥丽卡的矛盾在于她自身的条件与自己的热爱形成了致命的冲突,但多数初出茅庐的职业人所面临的问题却在于自身的选择。每个人从大学之中跨出时都拥有改天换地的豪情,并且坚信自己属于扎克伯格、马化腾和马云这一属,而根本罔顾自我的偏好与热爱。当我们在微博上关注的成功人士在喋喋不休地谈VC的时候,其实他就好数钱;喋喋不休地谈技术的时候,其实他就是个极客(geek);喋喋不休地谈古董,其实他从小就爱捡石头。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每一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心头之好。这不一定和我们自己的专业有必然联系,因为很多人在高考选专业的时候都是“盲婚盲嫁”,如果要知道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是什么的话,其实只要知道自己在校园里花了最多时间做什么就明白。

每一种职业都需要坚持,而并不热爱的职业,从来谈不上什么坚持。

回到中人之资上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并不代表着它的报偿就必定丰厚,上天从来未曾像父母或者老师那么慷慨,允诺努力就意味着丰收。因此,认清自己是中人之资的意义在于不必像薇娥丽卡那样,把自己逼到过劳死和亚健康的行列之中。

凡人无以理解天才的欢乐与苦痛,而天才也未必不会羡慕中人之资者的自得。因为对于我们这样的人而言,每看一本书的若有所悟,就是一种至高的享受,而每获得一次的进益,都实在而可感。这并非意味着对于自我的放纵与废黜,而是,因为在自己所喜欢的领域中行进所获得的满足,就好似知识本身在悠远历史中的积攒一样,它未必能够改换世界的门庭,但是它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来源。

这个社会最粗鄙的面相之一,就是为所有的人树立了一些标准化的偶像,比如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和马化腾。我并不否认这些人在各自的领域中都能够让世界更加美好,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他们的偶像作用仅仅取材与他们账户中资金的数目。成功被简化成为数字化的呈现,而幸福仅仅是标准化的删削。

我一点儿也不是仇富主义者的同盟,更不是平均主义者的拥趸。一方面那些人的道路未必值得期许,而他们终将腐朽在进化论的废墟之中;另一方面我对于成功的定义远比这些社会法定的偶像要复杂得多。因为在我看来,那些天才的使者,比如苏东坡,莎士比亚,牛顿和巴赫,才可以被定义为成功的宠儿。因为他们丰富化了人类的心灵,并且改变了这个世界的面相。那些依靠俗媚庸众的需求,以此积攒毫无技术含量财富的人,不过是地球上的速生林,速生而速朽。

标准化偶像最为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消解掉了我们每个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幸福的感觉。因为一个热爱会计的人,可以从数字的组合中需找到拼装魔方般的乐趣;一个奔跑在前线的记者,在追寻真相中迸发生命的热情;一个每天窝在房间里设计游戏的人,可以体验在虚拟厮杀中的豪情万种。每一种生命体验都可资珍贵,都独一无二,都无可替代。

我当然并非反对财富、地位和权力,这个世界从来都由这些东西构成。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乐趣都删削成如此,那么我们这些中人的生命就毫无价值了。他们拥有他们所拥有的快乐,我们拥有我们所拥有的快乐。如果他们所拥有的快乐要挤占我们所拥有的快乐,那么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厮杀。

我的意思是,我们必须要反叛和抵抗那些独裁的成功主义伦理,因为他们的庸俗化,必定会侵蚀和改写我们本来高尚的灵魂和幸福的涵义。

中人之资不是鸵鸟式的逃遁和消极地抵抗庸俗的侵袭,而是建立起自我强大的屏障。这种强大的屏障,既不是对于财富的抗拒,也不是对于成功的追求,而是在自我满足中去寻找自己的世界中的位置。

浅析《洞中人》中的戏剧冲突 第11篇

戏剧冲突是一种体现在完整的戏剧动作当中的矛盾产生, 发展和解决的艺术表现形式, 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在追求各自目标时所产生的矛盾斗争。戏剧冲突是戏剧构成的基本因素, 它是剧作家经过了精心处理的、典型化的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作品中的体现。人物的意志、欲望都能产生戏剧冲突, 是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因, 而且戏剧冲突常常在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中展开, 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性格及动作的相互作用。戏剧理论家布罗凯特尔说过:“一个剧本要激起并保持观众的兴趣, 造成悬念的氛围, 就要依赖冲突”。戏剧冲突来源于生活矛盾, 但又深刻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 特殊的生活矛盾才能构成独特的戏剧冲突, 而独特的戏剧冲突能使剧中的人物个性突出, 情节曲折多变, 表现出生活的特质、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在陶菲格·哈基姆的著作《洞中人》中就有明显的冲突性, 下面将从人与时间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三方面来分析冲突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一、《洞中人》中的人与时间的冲突

陶菲格在谈论自己的这部作品时, 曾说:“《洞中人》实际上是聚礼日在清典寺里反复诵读的《古兰经》篇章的‘艺术性对话', 所以我不隐瞒, 当我写这个剧本的时候, 我读了《亡灵书》、《圣经》、《旧约四福音书》和《古兰经》并且深受《古兰经》的影响。”他借用了《古兰经》中的山洞故事, 山洞故事主要描述了真主的无所不能, 它能使人死而复生。而陶菲格·哈基姆就把这个故事衍化成“洞中人”, 洞中的人物在时隔300年后, 起死回生, 但因找不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而最终选择死亡的情节。在剧中人与时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牧羊人复活了, 走出山洞, 却找不到他的羊群, 而羊群又是他的财富, 财富是组成生活的必备因素, 失去了财富就意味着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能力。穆尔什奴思念着他的妻儿, 妻儿是他的亲人, 他却发现他们早已离开人世只剩下一块墓碑, 而他的家也已经被繁荣的武器市场所取代。家是他的归宿, 当他的家人和归宿都不在了, 他对生活便彻底绝望了。买什里尼亚牵挂着他的恋人 , 经过一系列对话和内心挣扎后, 他却发现眼前的这位公主早已不是他的恋人, 他的恋人300年前就已经去世了, 真相大白后, 他不得不承认现实, 回到了山洞。财富、家庭、爱情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位主人公为了追寻自己的生活目标与时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们与时间的冲突一次次的凸显, 并逐步激化, 最终在买什里尼亚与公主的对白中达到了高潮。买什里尼亚对公主的爱是热切的, 为了追寻他的爱情, 他不断地与时间作战, 不断地说服自己, 试图通过逃避时间来战胜它, 即使在牧羊人和穆尔什奴相继死去, 他还做着垂死挣扎, 对自己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我们不是在做梦, 不, 时光才是梦。至于我们呢, 则是真实的。时光是消失的影子, 而我们却是长久存在的。时光是我们的梦, 我们让时光成为梦幻……我向耶稣基督保证:我坚信复活, 因为我有爱情。”时间把买什里尼亚和老公主分开, 并且拒绝让他回到旧时代, 这让与时间做过顽强抗争的买什里尼亚最终认识到, 他无法跨越时间鸿沟, 时间拒绝把它的指针向后拨动, 虽然三位主人公从历史中逃脱出来, 但马上遭到了时间的报复。时间作为强大的力量战胜了他们, 但是在剧本的结尾, 时间并非绝对获胜, 在最后一幕中, 作者的一个戏剧性的安排, 让故事发生突转 , 在三位主人公回到洞里的一个月后, 小公主也来到了山洞里, 她已被买什里尼亚对老公主的深情的爱所打动, 并且爱上了他, 向他坦白了她的爱意并在他身边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戏剧性的场面中, 人物的感情又像是战胜了时间, 这种超越时间的爱情重新唤起买什里尼亚求生的欲望, 正如文中他说:“是的……我不想……我不想死……主啊, 救救我吧……这是……幸福……我们战胜了……时光, 感情战胜了时光。在《洞中人》中, 主人公为了追寻自己的财富、家庭、爱情而与时间产生了冲突, 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通过一次次的交锋, 使冲突逐渐深化, 到最后冲突大爆发, 之后又逐渐减弱, 随着情节的结束而告终。

二、《洞中人》中的人与社会的冲突

(一) 信仰冲突

作者以真实历史背景冲突─信仰冲突为开端, 拉开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帷幕。通过三人的对话得以展现:

叶姆里罕:底格亚奴斯国王是基督教的大敌, 但他却不知道他的两位大臣就是基督教徒。

穆尔什奴:这个下令屠杀基督教的人, 连自己的女儿是基督教徒都不知道。

叶姆里罕:大人, 请您宽恕。国王是怎样知道两位大人的秘密的?是靠耍阴谋还是有人告密?

……

穆尔什奴:你那封倒霉的信中只有你我两人的名字。真是倒霉, 这是第一封信, 也是最后一封信。

剧中的两位主人公, 两位大臣买什里尼亚和穆尔什奴都信仰新兴的基督教, 而罗马国王则信仰当时盛行的多神教。由于信仰不同, 他们遭到国王的追杀, 被迫逃到了山洞, 直到他们醒来, 但时间已过去300年, 基督教已取代多神教成为当时罗马帝国的国教。在这一矛盾冲突中, 剧作家运用了一个巧合, 买什里尼亚第一次写信给公主, 而那封信凑巧的落到了国王手里, 而且信中也提到了穆尔什奴的名字, 以及他们要去参加复活节的内容, 由于那封信他们也卷入了这场冲突, 而这场冲突也在他们见到了同样信奉基督教的国王才得以结束。

作者在第一幕就安排了信仰冲突, 虽然冲突并不激烈, 但它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为剧本渲染着一层宗教气氛, 同时也有力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二) 文化冲突

随着信仰冲突的结束, 故事情节的发展, 主人公们从历史来到了现实, 三人在洞中沉睡300年后, 发现整个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从山洞走到宫殿的路和来的时候完全不同, 三人来到宫殿后, 发现国王和士兵们的服装都很奇怪, 他们从来都没见过, 衣服变漂亮了。

穆尔什奴:陛下, 您这么快就把服饰和外观都改变了, 改变异教徒—底格亚奴斯统治的一切。以致使您基督式的执政与底格亚奴斯的统治迥然不同。是啊, 现在人们的服装多漂亮, 这一切您只用了几天就完成了, 真叫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当他们与国王进行交谈时, 他们认为这个国王疯了, 国王也觉得他们说的话不可思议,

国王: (指着穆尔什奴) 问格里亚斯, 你能听懂圣徒说的话吗?

可见国王并不明白他们所说话的意思, 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 他们的交流出现了障碍, 买什里尼亚和穆尔什奴说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事, 而国王说的是300年后的事, 时代不同, 背景不同, 自然说话的内容也不同, 二人说的是历史, 而国王和格里亚斯说的是现实, 所以导致双方都不能理解对方, 出现了交流障碍。正如牧羊人所说:“那些穿着奇装异服的人们带着惊异的面容围观我, 看着我, 一定有人会认为我来自魔鬼的世界, 每到一处人们都用警惕的目光盯着我的一举一动, 我不能和他们当中任何人交流。真要交流, 我断定也不会得到回答, 只能得到疑惑惊恐的目光。我猜想, 他们当中不会有人给我一点儿食物, 我会饿死的。无疑, 他们一定认为我是个不吃不喝的人。毫无疑问, 假如我要住下, 决不会有人和我做邻居。”洞中人在洞里沉睡了三百年, 在这漫长的300年中, 社会规范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语言、习俗、观念、行为都改变了很多。当主人公们发现自己的希望已破灭又无法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 便选择放弃, 逃离这个社会, 回到山洞。主人公们从历史回到了现实, 由于时间的障碍, 古代的文化与现代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从而导致文化冲突的产生。而这一冲突也暗示着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三、《洞中人》中的人物之间的冲突

在剧本的第一幕中, 就描写了买什里尼亚和穆尔什奴之间的冲突, 两人围绕是否走出山洞展开:

买什里尼亚:我要出去。

穆尔什奴:哎呀!你到哪儿去?

买什里尼亚:难道你还是要我在这里再过一夜吗?

穆尔什奴:再过两三夜!直到我们的生命从残暴的国王—底格亚奴斯那里得到保障。

买什里尼亚:不行, 我不能再等了。

从两人对话可以看出买什里尼亚太想见公主, 执意出洞, 却受到穆尔什奴的阻拦, 穆尔什奴认为外面情况尚未明确, 安全起见, 不允许买什里尼亚出洞, 但买什里尼亚太爱公主, 这种爱已经超出他对自身安全的考虑, 两人因意志差异而导致了矛盾冲突, 买什里尼亚对公主爱的情感和穆尔什奴考虑问题的理智产生了冲突, 为了三人的安全, 穆尔什奴决定让牧羊人先去打探消息, 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不激烈, 但它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这一矛盾冲突以三人走出山洞而告终。

人物之间的冲突最激烈的时刻则体现在买什里尼亚和公主之间的对白。在第三幕中, 当买什里尼亚见到公主时, 冲突就开始了, 由于公主的长像酷似买什里尼亚的恋人老公主宾利斯卡, 买什里尼亚便误认为眼前的这位公主就是他的恋人, 却遭到公主的否认, 虽然两人只是短暂碰面, 但矛盾冲突不断, 双方都站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中说话, 无法理解对方的意思。

买什里尼亚:我也不明白, 我所认识的宾里斯卡天真、温柔、纯洁、心地善良、忠贞不渝。我可不知道她还会装腔作势, 行为乖谬, 背信弃义。

宾里斯卡:那你认识我?

买什里尼亚:宾里斯卡, 你要当心, 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宾里斯卡: (吃惊地) 你是谁?这样对我说话。好像过去你就认识我, 或者竟是我的丈夫。

由于误会不断升级, 最后买什里尼亚忍无可忍, 终于情绪大爆发, 两人间的冲突也达到了高潮。到最后当他得知眼前的这位公主并不是自己的恋人时, 他才知道是自己误会了对方, 而自己的恋人已死 (下接第20页) 了300年, 真相大白后, 买什里尼亚几乎疯狂, 尽管如此, 但他还是不愿接受事实, 在皇宫内一次次徘徊, 似乎想寻找昔日恋人留下的痕迹和他们约会的情景在这一幕中, 剧作家运用巧合, 误会等带有偶然性的特殊表现方式, 对剧情进行了出奇制胜的艺术处理, 在买什里尼亚和公主的冲突中, 作者塑造了两个同名同貌的女主人公, 老公主早已去世, 他把长相酷似老公主的小公主安排在买什里尼亚复活后的那个朝代, 并且让他们相见, 从而使买什里尼亚对小公主产生误会, 进而引发矛盾冲突, 这种由巧合和误会引起的冲突, 不仅使情节跌宕起伏, 而且还使矛盾冲突达到了一个最高潮, 不仅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个性, 还起到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艺术效果。在买什里尼亚和公主之间的这场冲突中, 小公主的内心已经被买什里尼亚对老公主深深的爱所打动, 并悄悄地爱上了买什里尼亚, 在买什里尼亚返回山洞后, 小公主也随他来到了山洞, 和他一起进入他的世界。剧作家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冲突, 不仅使剧情曲折有致, 也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买什里尼亚的坚忍、不放弃、不服输、敢于与时间斗争的坚强品质以及忠于爱情的美好形象, 以及小公主为爱牺牲的精神。

四、结语

陶菲格·哈基姆以人与时间的冲突为主线, 同时穿插了人物与社会的冲突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其中人与时间的冲突是核心, 贯穿全剧的始终。剧中的三位主人公在山洞里死而复生, 最终又选择重回山洞, 选择死亡, 时间能使人死而复生, 也能置人于死地, 这揭示了时间的不可战胜性。人物不断地追寻自己的生活目标而与时间产生了冲突, 这一冲突也突出了戏剧的主题, 但是作者在剧本最后安排公主宾里斯卡对买什里尼亚的爱情表白并追随他而死的行为, 又像是在传达着爱情超越了时间, 这不仅给悲剧的结尾增加了一丝凄美的色彩, 而且它也引起了读者对人与时间斗争的思考, 人与时间的斗争, 到底谁最终获胜, 这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摘要:戏剧冲突是戏剧的基础和灵魂, 是社会生活矛盾在舞台上的反映。埃及著名现代派文学家、戏剧家陶菲格·哈基姆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完成四幕剧《洞中人》, 作品充分运用戏剧冲突的功效, 围绕人物与时间的斗争展开, 并穿插现实和理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本文将从人与时间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以及人物之间的冲突这三方面来分析这些矛盾冲突的原因和作用, 从而加深对这部剧本的了解。

关键词:陶菲格·哈基姆,《洞中人》,戏剧冲突

参考文献

[1][美]布罗凯尔.胡耀恒译.世界戏剧艺术赏析─世界戏剧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7.

[3][埃及]陶菲格·哈基姆.洞中人[J].张景波译.外国文学, 1986 (2) :75-91.

上一篇:校内外实践下一篇:课程教学计算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