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期刊范文

2024-09-18

医学专业期刊范文(精选10篇)

医学专业期刊 第1篇

关键词:医学期刊,编辑人员,医学知识,自我培养

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 目前我国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有4 386种, 其中医学期刊949种, 占21.64%[1]。编辑出版高质量的期刊必须具有高素质的编辑。这就要求医学专业期刊编辑人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不仅包括编辑知识, 还包括医学知识。医学期刊编辑即使经过比较系统的医学知识的学习, 因缺乏临床经验, 所学知识没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也就不能真正地掌握。现代医学学科分工越来越细, 发展日新月异, 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以及边缘学科的发展, 使得医学编辑在学校里所学的医学知识就比较单一[2]。而编辑走上工作岗位, 不可能脱产进行学习, 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应抓住各种机会学习, 不断地充实自己, 努力积累与提高自己的医学知识。

1. 医学知识是医学期刊的编辑必须的专业背景知识

医学期刊编辑的是与生命相关的医学知识, 但现在, 在许多人看来, 医学期刊编辑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 也就是说, 医学期刊编辑还没有使自己成为整个医疗体系中举足轻重的部分。甚至有些人认为, 只要具备一些医学常识和编辑知识的人都能成为医学编辑[3]。李贵存老师认为, 一名优秀的医学期刊编辑的知识结构至少应该包括医学知识、编辑专业、中文能力、外语水平、沟通能力和数字化技能6个方面。作为医学期刊的编辑, 其医学知识是最基本的知识要求[4]。还有作者认为[5,6], 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应具有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素养, 应在某一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编辑工作者如果曾长期从事本专业科研、教学工作, 直接接触或从事本专业最新的科学研究, 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 就会有助于选题、组稿工作, 有利于判断稿件的学术内涵和价值, 鉴别论文中得到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有利于做好文稿的编辑加工, 从而提高刊发论文的质量。总之, 如果一名医学期刊的编辑没有医学知识的背景, 将很难理解稿件中的医学术语、读懂专业稿件及与专家、作者、读者进行沟通。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不参与临床实践活动, 不继续学习医学知识, 即使是有医学专业背景的编辑, 知识也会慢慢老化, 跟不上医学发展的步伐, 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日新月异的。因此, 医学期刊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重医学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对于医学研究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应该了解和熟悉。只有这样, 医学期刊编辑才能洞悉学科发展的热点, 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 才能在组稿、审稿等环节上得心应手, 编辑出具有时效性、前沿性的高质量的期刊。

2. 医学知识自我培养、自我提高的途径

2.1 参与查房

目前, 我国的大多数医学期刊都是由医学院校或其附属医院所承办, 这为医学期刊编辑参与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实践是医学理论得到应用的最好保证, 医学期刊编辑深入临床, 参与医疗实践活动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最好方法[4,5]。编辑人员时间安排上相对灵活, 在不影响正常编辑工作的同时, 可以根据自己所编辑的医学期刊的专业的不同, 参与临床相关病房的查房活动。查房工作一般都是由该专业副教授以上的人员担当, 他们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有的还是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在查房过程中, 他们不但会针对某一病例进行详细的讲解, 还会讲解很多相关的知识甚至该领域的一些新进展。同时, 对某些疑难病例会反复进行分析和探讨。参与查房, 医学期刊编辑不但能巩固所学的医学知识, 锻炼临床思维, 还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同时, 也能及时了解该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因此, 有条件的编辑应该争取经常参与临床查房工作。

2.2 参与学术活动

科研院所、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经常会有各种学术活动, 医学期刊编辑在不能经常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情况下, 可以经常参与这些学术活动。如笔者所在的《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所办, 盛京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素以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闻名于东北地区, 许多学科在国内、省内享有盛名。医院不定期举行大、中型的学术会议, 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医院讲座。我院还开设了“每日中午讲座”, 邀请临床各专业的老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讲座。这都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医学知识的机会, 笔者就经常参加院里举办的各种讲座, 并自觉受益匪浅, 同时, 笔者还利用听讲座的机会, 与专家进行沟通与探讨, 并成功地为杂志约到一系列稿件, 如“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的相关稿件。因此, 医学期刊编辑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机会,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2.3 从专家的审稿意见中学习

审稿是编辑的日常工作之一。在日常的审稿工作中做个有心人, 多思考, 善于总结, 也能丰富与提高自身的医学知识。专家审稿时, 对稿件内容的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发表价值、写作水平等做出了详细评价, 倾注了大量心血, 是宝贵的资料。编辑人员对专家的审稿意见应认真研读, 对于不懂和不明白的地方, 应勤于向专家请教, 多翻资料, 这样日积月累, 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审稿能力[6], 还能不断地积累自身的医学知识,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如笔者就养成了看专家的审稿意见做笔记的习惯, 对审稿意见中的精华及时记录下来。这样以后看有关医学资料的时候, 勤翻审稿意见笔记, 对有些问题即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因此, 笔者认为, 专家的审稿意见是宝贵的资料, 善于利用, 能增长自己的见识, 丰富自己的学识。

2.4. 养成经常阅读专业书籍的良好习惯

笔者始终认为, 做一个编辑不难, 做一个好编辑却不易。目前在期刊界, 编辑素质参差不齐[9]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固然有很多原因, 可与一些编辑的不努力、不作为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编辑认为自己的工作不过是改改错字和标点, 理顺理顺文章的表达, 加工加工语句, 用不着下什么功夫就能应付每天的工作, 那就永远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

业精于勤荒于疏, 科技期刊编辑应该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 将日常审阅的每一篇稿件都作为学习的资料, 勤翻教科书, 勤查资料, 养成经常阅读专业书籍的良好习惯。滴水穿石, 日积月累, 专业知识的累积会使编辑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3. 结束语

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与水平决定期刊的命运[10]。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 不但要有强烈的事业心, 对编辑工作的热爱和奉献精神, 良好的思想政治和品格修养, 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编辑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 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宏韬.我国医学期刊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学杂志.2002, 11 (3) :5-7.

[2]赵邦, 潘明志.医学科技期刊应加强对青年编辑能力的培养[J].右江医学.2005, 33 (5) :550-552.

[3]王荣兵.论医学期刊编辑的专业主义精神[J].编辑学报.2009, 21 (1) :78-80.

[4]李贵存.医学期刊优秀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编辑学报.2008, 20 (4) :375.

[5]罗景, 胡忠, 赵漫红.论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素养[J].编辑学报.2008, 20 (4) 350-351

[6]陈小华.论编辑的科研经历对科技论文初审的影响[J].编辑学报.2006, 18 (6) :460-461.

[7]汤亚玲, 梁新华, 王晴.从事医疗实践是口腔医学青年编辑成才的好途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 19 (1) :141-142.

[8]蔡玉琪.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利用专家审稿意见提高审稿能力[J].编辑学报.2006, 18 (6) :462-463.

[9]游苏宁, 陈浩元.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06, 18 (4) :81-82.

医学期刊编辑素质分析论文 第2篇

1政治素质

作为科技期刊编辑,一谈到政治素质.有些人往往认为是“过时”和“不切实际”的。其实,这种观点是十分片而、错误的。提高期刊编辑的政治素养,决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空洞说词。叶圣陶同志说过,作者写出来的东西一发表,一定体现了他的知识水平、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试想,一个胸无大志、精神颓废、生活糜烂、百无聊赖的人,怎么可能会编辑加工出催人进取、积极向上、给人以科学指导的作品。当前,尽管绝大多数科技期刊在进行学术交流、传播科技信息、发现培养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大多数的编辑部、编辑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仍然比较艰苦。如果没有一种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高尚思想,没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科技期刊的编辑们就难以敬业爱业,甘于奉献。编辑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期刊编辑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献身科学精神、求实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同时还要具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具备这些,才能安于本职工作,牢牢把握办刊宗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的创作态度,编辑出优秀的科技期刊。

2扎实的专业知识

科学性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没有严谨的科学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科技期刊就没有了生命力。编辑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对本学科、本专业较深的学识功底,才能把握住文章的科学性、创造性,辨别真伪,提供更准、更新、学术价值更高的科技信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期刊成为科研的“龙头”,成为高科技竞争中重要的传播媒体。21世纪,随着学科的细化,学科间、行业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已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并且将会进一步跨越单一学科或专业,向多学科、多行业扩展。因此,编辑不仅要在本专业、本学科中具有较高的造诣,还应兼收并蓄,多学习一些相邻、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综合性知识,即既“专”又“博”。

3业务素质

深厚的中文文字功底是一名优秀编辑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具有扎实的文字基础和良好的文学修养,才能掌握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不写错别字,并熟练运用标点符号;才能在遣词、造句、语汇的丰富以及语法、修辞、逻辑的运用方面准确无误;才能有坚实的文字表达能力,对常见的成语、术语,通晓其来源、含义和用法,语句通顺流畅,文字严谨精炼;才能合理调整文章的段落结构,使主题突出,脉络分明。编辑学可以说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目前的科技期刊编辑大多是“半路出家”,受过正规编辑专业高等教育的人为数甚少。因此,编辑除在老编辑的传、帮、带下虚心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技能外,必须还要刻苦钻研,认真、系统地学习些编辑学知识,熟悉编辑理论和规范标准,逐渐充实、提高自己。

4创新意识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网络化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技术手段的换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飞速度。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而且将越来越短。科技期刊编辑知识的老化会影响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期刊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这就要求编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还要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科学性、创新性是科学期刊的生命力体现,编辑要像新闻工作者那样,善于捕捉最新科技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了解科技前沿及有关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掌握国内外学科的发展方向,熟悉科技队伍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目的地组织到最有创新性、学术价值高的稿件,准确地筛选稿件,并恰到好处地加工稿件,使科技期刊起到科研导向作用,推动学科的开拓与发展,始终走在时代前例,立于不败之地。

5掌握现代化编辑出版手段

医学期刊编辑的心理特征分析 第3篇

关键词:医学期刊;编辑;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15-01

医学期刊编辑的心理特征是指医学期刊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特有的心理现象。医学期刊编辑人员的心理与其他人员的心理相比,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并存在影響心理特征稳定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医学期刊编辑工作和实践过程中的编辑行为和编辑个性的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文从感觉、能力、气质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医学期刊编辑的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它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开端,也是人类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医学期刊编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审阅和编辑加工医学论文等,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论文表多、图多、符号多、公式多、数字多等成为医学稿件的特点。这不仅直接导致医学期刊编辑人员在视觉识别上繁杂、难辨,而且,国家和各级期刊主管单位对图表、符号、公式、数字等均有规范标准,这也给医学编辑增加了专业化上的辨别难度。因此,在对医学稿件的感觉方面,医学编辑应高于其他人员,为此我们以某高校期刊社和某医学会系列杂志的50名医学编辑为研究组,条件相似的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的45名非医学编辑为对照组1,06级医学编辑专业的19名本科生为对照组2。分别观察两个对照组与研究组人员在编辑加工同一医学稿件和非医学稿件(中文类)时所用的平均时间和平均纠错量,见表1。

表1 三组加工同一医学稿件和非医学稿件在时间和纠错量上的比较

组别 人数平均时间

(分钟)平均纠错量(处)

专业知识类图标数字类规范化类

研究组医学稿件50211598

非医学稿件 18607

对照组1医学稿件4538736

非医学稿件 15709

对照组2医学稿件19311059

非医学稿件 20407

表1可见,研究组较对照组在医学稿件的编辑加工上所用的时间短且发现的问题多,尤其是在专业知识和图表数字两部分上;而在非医学稿件的编辑加工上所用的时间和发现的问题相差无几。说明医学编辑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已形成了对医学稿件具有敏锐洞察力的感觉特征,并且这种特征明显高于非医学编辑和新入门的医学编辑。

二、医学期刊编辑的能力

医学期刊编辑的能力是指直接影响医学期刊编辑活动的效率,使医学期刊编辑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编辑人员的个性心理特征[2]。它通过编辑实践发挥和体现出来。

结合文献,我们认为医学期刊编辑的能力由公共知识+专业知识构成。但医学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科学,对编辑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应该要求更高。目前存在大量医学期刊编辑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影响了医学稿件的质量及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我们以某医学会系列杂志下的275名医学编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专业背景构成,临床、医技和护理分别为28人、36人、77人),文科52人,理工科33人,其他49人。可见,目前的医学期刊编辑队伍中,临床及相关专业的人员虽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但比重仍偏低,而且主要以护理专业居多,这可能与护理工作脏、累、回报小等工作性质有关。而理工科及其他专业的人员占据了较高的比重,他们存在知识结构单一、不合理的问题。当然这种说法可能有其片面性、不客观。因为一部分医学编辑在工作中通过实践和自修等多种方法弥补了一些知识的空缺,但这只是一小部分人,大多数人的现有知识结构还不完善,如对英文的掌握程度、对操作的熟练程度、对新知识的更新情况等。

在知情同意原则的基础上,对15名医学期刊编辑进行不记名个人深度访谈,访谈时间为20~40分钟,平均31.2分钟。为保证资料真实可靠,进行现场记录和录音记录,访谈结束后进行归纳、整理,并根据各种能力出现的频数,分析出主、次能力的要求。根据访谈情况结合自身的编辑经验,总结、归纳出医学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几点能力。第一鉴赏审核能力。第二语言文字能力。第三人际交往能力。此外,还需具备高度的职业敏感能力、学习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等。

三、医学期刊编辑的气质[3]

医学期刊编辑的气质是指医学期刊编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方面的动力特征。通过深入编辑部进行实地观察发现,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有不同特点,对编辑工作的影响也不同,具体表现为:多血质的人开朗好动,反应敏捷,可塑性强,意志易变。这类人在编辑工作中比较热情,组稿、公关能力比较强,然而在编校方面则缺少耐心与韧性;胆汁质的人直率热情,精力充沛,主动性强、可塑性差,易激动,易受外界影响。这类人比较擅长与作者沟通、组稿、策划,在面对人情稿、关系稿时易受影响,意志不坚定;粘液质的人以安静为主,稳重,有耐心。他们能静下心来钻研每一篇稿子,校对的差错率也低。即使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也能自己调整编辑节奏,不为外界的不稳定因素所影响,这种气质在编校工作中是最难得的。但应注意克服和防止懈怠懒惰、固执守旧、消极不振的弱点;抑郁型的人性情孤僻,行动迟缓,多愁善感。虽然他们在编辑工作中也比较认真、负责,但由于敏感、多疑,容易受到伤害和挫折,因此应该多用积极的情绪鼓励他们。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学期刊编辑粘液质所占的比重居多(68%)、抑郁质次之(37%)。认为这可能与医学稿件艰涩、难懂、枯燥乏味有关,因为要想使其坐得住、钻得进,对其气质类型是有严格要求的,而粘液质的人是最适合做编辑的人选。目前的医学期刊编辑部满足了编校人员对粘液质气质类型的需求,但在其他工作的开展方面仍需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因此,期刊社应注意调整气质结构单一的情况。

以上是在结合编辑实践的基础上,对医学期刊编辑链条上的几个显著心理特征进行的简要分析,主要是为了解医学期刊编辑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及不足,以更好的指导今后的编辑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编.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20-25

[2]李建新,郭立群.编辑能力研究[J].编辑之友,1994,(1):31-32

医学专业期刊 第4篇

关键词:医学期刊,编辑专业素质,培养

0 引言

怎样才能做好一个编辑呢,他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专业的基础性的东西一定要扎实,自己相关专业的水平一定要过关,要掌握恰当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解科学的最新发展,具备对前沿学科的洞察能力,在这一点上国内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科技期刊的编辑大都具有专业知识和科研学位,他们在从事编辑工作的同时,也都自己当着学者,因此具有很强的审阅稿子的能力,专业知识扎实,对邻近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都比较熟识,而国内的科技期刊的编辑大都只是科班出身,他们只是在文字编辑方面有自己的特长,但对所涉及的学科知识方面就显得不是那么专业了,据调查,在国内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编辑不足10%。

1 宽厚扎实的医学知识有利于提高稿件的审编质量

几个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划的选题,组稿,审稿和编辑草案。在规划之前,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收集信息的主题,如果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是不能有效地识别,采集,处理信息的。

除据专业的编排规范标准做删除额外的,更专业的素质,是掌握甄别信息的使用,以选出在当前的热点领域,发现困难和新问题,完成规划的主题的。

编辑在选择稿子的时候,要注重当前专业知识的发展趋势,可以就一些深入性问题与专家和学者进行对话和交流,因为他们对最前沿的东西有比较了解,也只有彼此互相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一些新的、具有创新意义的问题,这样做有利于编辑写出质量比较高的文章来。

编辑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学科前沿信息将它进行初审,初步判断文章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设计合理,是否具有专业水平,并发现其在文章写作方面是否有抄袭、引用不当等问题,并发现专业性差错,及时纠错,把好质量关,保证论文的写作质量。

编辑要控制自己的专业知识,信息和相关内容的边境检查结果一审手稿,确定初始的文章,科学(包括的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性,实用性,设计的合理性,研究和深度,并发现,专业的错误,和重复的学习,使用不当和剽窃问题,但不包括穷人草案,保留了良好的草案,严格的质量检验。

编辑在组织临床类的稿子时,应具备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不一定要求有多高的造诣,但一定不能只是个“门外汉”,只有了解了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才能对文章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才能写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且具有可读性的水平比较高的文章。

编辑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对文章进行编辑和校对,而是在编辑文字的同时也对作家的作品进行完善,充实他作品的内容,帮助作者顺利的完成他论文的写作。所以说做编辑不是一项死板的工作,不能简单的依照某些固定的准则,对文章进行机械性的校对和更改,而应依据实际情况,对文章加以充实和润色,是文章更为完善。

如(1)帮助作者补充文章中的文献。有很多作者喜欢引用外国文献,但他们不知道,其实国内也有好多优秀的文献,这些文献不仅内容经典,也更加适合文章的引用,因为它们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中国的特色,应列出有代表性的中、外文文献供作者参考。(2)纠正文中的差错:科技名字术语错误。如“谷丙转氨酶”更名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3)补全研究内容:如图表中某些符号或基因序列中某些碱基的正斜体,作者疏于加注释,研究方法介绍不清,结果中缺乏对照组的资料等,对此,必须与作者交流,弄清原因,进行增删。

2 运用医学知识以提高论文设计和结果的可信度

作为医学期刊编辑,应掌握一定的循证医学知识,它与传统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都有密切的联系。期刊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和印装质量3个方面,而内容质量居于核心地位。

例如,目前最常见的统计学方法运用不当为t检验滥用,将多组间的方差分析用多次t检验代替。当应用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后,结论也常发生改变,这样避免产生错误导向,使医学期刊所刊载的内容能准确反映并正确指导临床工作。

其实,写全具体的统计学方法,如计量资料的t检验常用的有“配对设计的t检验”和“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方差分析常用的有“成组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伍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χ2检验也常有“四格表χ2检验”、“行列表χ2检验”和“列联表χ2检验”等,这样既能体现出课题设计的方法,又能反映出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是否正确。

3 提高编辑的专业英语水平以保证英文部分的编校质量

前英语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语言,同时也成为国际性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用语;因此,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必须加强英语学习,不仅要学习公共英语,而且更要提高对科技英语的运用能力,尤其是科技英语的写作与翻译水平,掌握科技英语在学科专业中的表达习惯[6]。这样才能发现并纠正英文摘要、英文题目等处的错误,还可发现外文文献引用是否恰当。此外,编辑还要翻阅大量外文资料,以掌握相关的科技动态,这也要求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4 编辑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4.1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善于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编稿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因为在组织文字的同时,我们也会接触到其他学科的东西,看到许多新的观点,这些知识涉及各个领域,包括医学、建筑、文化等等,对于我们的研究,如对一个问题或一个新的疾病的治疗方案,技术的突破或新技术的发展进步新的视角,新的知识点,应该指出的是积累分类归档。这不仅加深了印象,同时也方便日后访问和使用。

4.2 在医学的领域里,处处都是实践的东西,在医学方面如果不参与从事临床工作,就很难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因此,编辑应定期去医院参与医学工作,多接触医护人员,与他们多交流,探讨病例,这对提高编辑的写作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

4.3 向书本学习

(1)教材。它提供了比较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若经系统认真的学习,就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进一步学习的能力。(2)专著。就某一方面,专著比教材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有基础医学的,有临床医学的,有医学分子生物学(包含实验技术)方面的,也有循证医学的,都值得我们学习、了解与掌握。这是增加、丰富专业基础知识与邻近学科知识的一条捷径。(3)同类期刊。阅读国内外同类期刊的述评、综述、标准、指南或共识、国际交流与学术动态等栏目文章,可以了解本学科的近期发展状况。

4.4 多与各方面的学者专家接触

4.4.1 要积极把握与专家学者交流的各种机会,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如参加一些学术性交流会议,多与专家学者们接触。这对我们编辑提高写作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4.4.2 参与编辑部的经验交流会议。在会议上,编辑们互相交流工作上的各种经验和心得体会,指出文章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出改善这种不足的新方案,对如何提高文稿的质量,编辑们各抒己见,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4.4.3 多听研究生论文答辩。

4.4.4 积极参加本单位举办的与专业相关的讲座和学术报告。

4.4.5 多与作者交流。作者要想写这方面的章,肯定是事先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的,在这方面也是小半个专家,编辑就文章中的一两个问题及时向作者请教,这对写作工作是有很大工作的。

4.4.6 申请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可在导师的直接或间接引导下,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很大提升,而且知识结构也将得到改善与更趋合理。若如此,编辑人员在编辑实践中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学识水平的同时,选题、组稿、审稿、编稿的能力也会提高,工作变得得心应手,更容易与作者、专家对话,从而提升编辑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编辑要争取成为所编期刊专业的内行。

因此,编辑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朱红梅,张大志,游苏宁等.医学期刊编辑的学科专业素质及其培养[J].编辑学报,2007,19(3):228-230.

[2]陈燕,沈剑虹.资源整合:学术期刊应对策略之一[J].编辑学报,2003,15(5):361-362.

[3]潘光友,胥良,汪善荣.科技编辑如何培养和提高审稿能力[J].编辑学报,2004,16(4):296-298.

[4]傅淑娟,钱文霖,单晓巍.临床经验性论文的优化对策[J].编辑学报,2003,15(2):93-95.

[5]王晴.循证医学在临床科技期刊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3):182-183.

[6]吴洋意,吕晓明.医学期刊实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医学信息,2010,23(4):840.

医学专业期刊 第5篇

开发医学信息资源,提高医学期刊利用率

(深圳市人民医院图书馆,广东581020)

【摘要】 在管理期刊工作的实践中,探讨了如何提高期刊利用率的策略,根据馆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关键词】医学图书馆;期刊工作;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 B

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主体,不仅要为医疗、教学和科研管理人员提供文献信息,还要担负起培养医务人员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的重要责任。随着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图书馆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手工式卡片检索、编目、采访、流通等逐步由计算机所代替,文献信息储存及传输形式也将改变,逐步被计算机管理而取代。医学期刊是传递医学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新颖,传递信息速度快等特点,是处于现代医学信息技术渗透最深,影响最大的前沿。它能及时、充分反映我国医学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向和新水平,也是科研、临床医疗、教学的主要信息来源,又是医学图书馆开展医学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

医学期刊是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中之重,如何积极开发医学信息资源,提高医学文献的利用率,有效地深化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实现以收获为基础的模式向提供为基础的模式转变,更好地服务于医院临床、科研、教学是我们图书馆员值得去学习及探讨的课题。1 医学期刊工作的特点

医院图书馆收藏的期刊,仍是临床医务人员获取医学及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如今,网络期刊又以每年高达万余种的优势,以知识信息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拥有Interet知识大众的爱戴,因此,我们在管理体制上,继续以自我封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必定难以发挥医院图书馆的整体效益。1-1 专业性强

医学期刊,主要阅览对象是临床医务人员,而各个临床专业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又有所区别,各个相关专业有各个学科的核心期刊,每位读者前来查找期刊的目标很明确,所以需要三次文献的服务。1-2 快速与时效性强

印刷型期刊出版效率快,读者对期刊信息的时效性越来越注重。在工作中就可以发现,当年的现刊利用率是最高的,过刊入藏后,特别年代越往前的过刊,越少人问津,这就证明时效性是信息的第一生命,“学过境迁”,再科学、准确的信息也失去利用价值。指导采购、认真选刊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前提 2-1 选择期刊的重要性

服务于教学、科研、临床的医院图书馆,在订购期刊时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加强选择期刊种类的力度。期刊工作是一项学术很强的工作,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主要环节,是建立高质量馆藏,满足读者需求,用好图书馆采购经费的关键。所以,医院图书馆应根据医院本身发展状况、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等特点,以及了解医院重点科室的发展现状,制定采访原则,合理地甄别、选择和订购期刊。

医院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源,仍是医务人员获取医学及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每年集中在邮局订购前,采访人员及期刊管理人员要及时沟通,期刊管理人员可以把发现的问题及读者查阅期刊频率高的期刊推荐给于采访人员考虑订否。目前,我馆中文医学期刊主要从邮局订购,由于院领导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医学期刊订购保持400多种以上,逐年递增,相对满足了临床医务人员查阅文献资料的需要。根据我馆的采购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2 核心期刊:

由于核心期刊一直被视为高水平、高质量的期刊,而核心期刊的定位相对复杂,但它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①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期刊目录(医学部分)为订刊核心。②较多刊载某一学科的文献。③刊载的文献水平较高,反映该学科的发展状态。④深受本学科读者关注并基本能够满足其需要。⑤本院科教科指定的期刊。如;国外医学类;中华医学类;医科大学学报类;此类期刊所载论文质量相对较高,信息密度大,出版周期稳定,利用率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近年来作为晋升更高一级职位的必须条件之一,文章必须在此类级别的刊物上发表,所以,我馆相对偏重此类期刊的订购。2-3 综合性期刊:

常言道,没有书,就没有读者,没有读者就没有效益。反之,有书而没有读者利用,同样也是无法产生服务效益的。我们选择了核心刊外,也选择部分涉及各个专业和综合性较强的期刊,利于各个不同学科的利用,如;医师进修杂志、临床荟萃、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期刊,以满足读者对医学专业理论的需求。2-4 重点学科期刊

对于本院的重点学科,采购人员到科室收集科主任及相关人员的意见,有目的的选择学科最需要的期刊作为订购重点。2-5 调查法

通过下科室咨询有关专业的专家、教授提供的信息为依据,在筛选刊物时,因为他们对专业性强的学术期刊水平质量了解得比较系统,并且了解教学、科研、临床、医疗工作的重点,知道何时,何阶段增加何内容,根据他们的意见列出必定期刊。有他们的参与,不仅可使馆藏文献的专业性更为明显,同时还给馆里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因缺乏医疗专业知识水平,对所订购的期刊缺乏了解而失去订购的实用价值。通过专家咨询及读者调查,选刊工作更有针对性,那类刊应少订或不订,同时也避免漏订或误订,保证了馆藏书刊的质量。医院图书馆本身就是以临床医疗期刊作为特点、重点的订购及馆藏,订购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对历年订购的刊物了如指掌,根据本院的学科专业来确定刊物的收藏范围。提高期刊利用率的关键是加强期刊的管理

期刊管理是图书馆业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其管理科学化,并有效地提高期刊利用率,必须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3-1 基础工作到位,方便读者查阅

新刊到馆后有专人负责登到,登到时要注意期刊的刊号、刊期、频率以及创刊、停刊、复刊、该刊名等变更情况,有改名的应及时变更,盖章后上架,对于现刊登到,尽量及时完成,当天与读者见面。3-2 开架阅览,分类排架

我馆采取开架阅览的模式。开架阅览不仅利于读者直接、方便、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架上挑选自己需要查找的期刊,而且可以同时阅览与其它学科有关的学科资料,对需要大量、反复查阅资料的读者有利,而且在按分类排架同时,再按汉语拼音字母字顺给予排架号排架,这样更加方便读者迅速查找需要的期刊,按分类缩小了查找相关学科的范围,节省了时间。过刊我馆目前采用的按汉语拼音字母字顺排架法,此种排架法对于专业及小型图书馆非常有利。3-3 健全期刊目录体系

为方便读者查找期刊,我馆编制了《中文期刊馆藏目录》及《现刊排架目录》,把相关学科的每一种刊物及种数,以及每年订刊的变更充分显示给读者,起到正确引导读者查找资料,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提高期刊利用率的策略,加强基础搞好期刊管理工作

期刊管理是图书馆业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管理只是手段,利用才是目的,这是开发期刊资源的基本原则。开发期刊资源必须加强基础,搞好期刊管理工作,必须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本馆1996年使用深圳大学开发的图书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以来,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不断完善在期刊采访、编目、著录、收集、整理、开发,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对期刊变更、频率改变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漏订、误订给期刊利用带来影响。4-1 实现资源共享

我馆是综合性医院图书馆,在订购期刊的同时,可以考虑与专科医院协调。如心血管医院侧重订购心血管方面的刊物,种类齐全,我们可以作为馆际互借,这样可以节省资金,同时还提高了期刊的利用。它可使馆藏资源由一馆发挥作用变为本地区、本系统发挥作用,以有限的经费,最大的限度满足读者的需要,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为有效开发利用医学信息资源打好基础。4-2 加强期刊自动化管理,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采用先进设备,实现期刊工作自动化管理,使期刊工作网络化、标准化、规范化。这是开发资源,提高期刊利用率的重要途径,过去完全依靠手工摘录的采购、采编、查重、库藏等业务工作将由计算机操作代替,使期刊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光盘检索代替手工检索,读者只需确定课题范围输入微机,花少量时间便可迅速完成所作的文献调查。所以实现自动化管理是期刊工作服务手段的变革。如;在馆内配置扫描仪,为远程读者提供网上全文服务,在网上开展信息咨询,动态信息发布,知识导航和定题服务,建立期刊文献检索系统等等,进行馆际协作,利用网络化联合采购,联合编目方式,形成一个馆际见的有机整体,共同满足读者对期刊文献的需求。4-3 健全网络化服务

医院图书馆要满足读者对信息需求内容的专业性强、实用性强、时效性强,就必须提供方便,快速,高效的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网络化服务。目前我馆已建立局域网,使用了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数据库,中国科学院开发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e)》,外文Silverplatter公司的Medline检索系统300种国际医学全文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开发使用,很受读者欢迎也为他们节省了时间。4-4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期刊管理人员是期刊管理与服务的关键。医院图书馆应有一批能搜集、整理、翻译、检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员。期刊利用率高低与期刊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知识深度及广度直接相关。不具备一定的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无法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① 加强思想教育,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责任心及有严谨细致工作作风的专业管理人员。具备图书馆业务知识同时也要学习医学专业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到敬业、爱业、乐业、勤业,无私奉献,淡薄名利,甘于寂寞,以平常心,做平常事。这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② 对工作人员要有计划的进行继续教育及在职培训,知识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扩充以防止老化或停滞不前。

1,李捷斌,提高医院图书馆期刊利用率,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J].2000,9(3)38-39 2,南存兰,中文医学期刊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医学情报工作[J].2001,22(6)49-50 3,李希凡,图书馆读者概论[M].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4,仲超生,网络环境下的高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图书馆论坛[J].2002,22(3)25-26

DEVELOP MED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USING RATE OF MEDICAL PERIODICALS(The Library of ShenZhen People Hospital ,Gongong 581020)

Abstraet:

In the Practical Work of Running Periodicals,Sun up the Strategi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Using Rate of Periodicals Acoovding to the Library Situation, Provide the Reders With High Quality Information Services Using the Modern Scientific Technoloies.Key Words: Medical Libraries;Issues Work;

如何加强医学期刊编辑工作 第6篇

1. 市场定位是办好期刊的前提

期刊的市场定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宏观定位, 即期刊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市场目标和选题特色。二是微观定位, 即在同类期刊中, 根据自己的读者群来选定期刊的风格、体例、装帧设计等。根据《中国医院管理》的情况, 期刊的市场定位有以下几种策略选择。

(1) 填补空白, 不断开拓

正值上世纪80年代初期医院管理还是一门新科学, 国内第一本卫生软科学期刊创刊了, 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受到广大读者与作者的欢迎。随后, 该刊又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将刊名更为《中国医院管理》, 得到了更多读者与作者的认可。

(2) 你有我新, 独树一帜

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 随着期刊业和卫生软科学的发展, 我国已有十几种卫生软科学学术期刊相继出现, 且栏目设置等大同小异。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 医学期刊与时俱进, 稳中求变, 形成了鲜明、独特的风格。实践使我们体会到, 激烈的竞争并不足惧, 只要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冷静清醒的头脑, 就可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3) 不畏强手, 敢夺阵地

上世纪90年代以后, 卫生软科学领域期刊迅猛发展, 很多期刊因地处北京, 从而占据了地利的优势。医院管理期刊利用创刊早、发行量大等优势, 积极组约相关部门领导和知名专家的稿件, 以期刊的内在质量取胜。现在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学术年会, 更加巩固了自己的学术地位, 占领了市场份额。

2. 选题开发是办好期刊的基础 (1) 坚持方向, 守土有责

期刊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繁荣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因此, 开发选题首先要从大局出发, 明确方向,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争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 明确目标, 科学定位

选题开发要明确目标, 确定读者对象, 明确以某一层面或某一方面的读者要求为前提。

(3) 持之以恒, 注重实用

市场定位以后, 开发每一个选题都要针对既定的市场需求, 切忌目标分散, 游移不定。所开发的每一个选题和选定的每一位作者, 都尤如一块阵地, 要以此为基础, 逐渐扩大地盘。同时, 还要保持选题的实用性和系列性。只有具备实用性, 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 才能有生命力;只有成系列, 才能提高期刊的品位。

(4) 增强责任, 注重导向

医院管理期刊在选题开发上注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积极贯彻一系列卫生改革文件的精神, 受到读者的欢迎。

3. 作者队伍是关键

有了明确的市场定位, 有了好的选题之后, 关键就是作者队伍的建立和稳定。如果没有优秀的作者, 即便选题再好, 由于写出的文章先天不足, 再有能力的编辑也难以编出精品。期刊之间的竞争, 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作者的竞争。只有拥有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的作者队伍, 期刊才有可能出精品, 才有可能形成特色。所以, 期刊编辑部要将作者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和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这项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同类期刊中发现优秀作者, 扩大作者队伍

我们必须坚持浏览同类期刊, 在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同时, 还可以从中发现适合给本刊撰稿的优秀作者, 并将他们发展为自己的作者, 以保证期刊高质量的稿源。

(2) 以满腔热情培养中青年作者

在卫生事业的发展过程中, 一批创刊时期的骨干作者已相继离开了工作岗位, 而一批又一批的中青年医院管理者脱颖而出。发展新作者是事业发展、期刊生存的需要。只有做好发展工作, 作者队伍才会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壮大。对那些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已颇有名气的中青年专家, 一定要主动联系, 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团结一些青年学者。同时, 对那些很有热情但缺乏经验的作者, 要热情相待, 了解他们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特长, 帮助他们按期刊质量的要求修改、整理论文, 提高写作水平。

(3) 加强与科研单位的联系

要了解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课题与学术带头人的情况, 及时将其中的骨干发展到作者队伍中来, 以保持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发展后劲。

(4) 优先发表著名专家学者的稿件, 充分发挥名人效应

4. 编辑加工要制度化、规范化

(1) 加强制度化、标准化和职业化

制度化:就是要严格执行现有的三审制, 建立一整套监督机制, 把审稿工作作为编辑工作的重点来抓, 使之真正成为衡量编辑工作业绩的关键。

标准化:就是期刊在政治、思想、文化、语言文字、编排体例等方面制定出一整套的衡量标准, 让编辑在审稿时有据可依、有标可参。

职业化:应采取考试录用的办法进行编辑的资格认证。用资认证的办法, 使编辑少而精, 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编辑就会脱颖而出。

(2) 提高审稿质量, 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审内容:就是在政治观点和学术水平上把关。第一, 要看稿件的思想观点是否符合党在新时期的有关方针政策;第二, 要看立意是否新颖, 能否占领学术阵地的前沿;第三, 经验是否有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对大多数读者是否有可操作性。

医学期刊网络化刍议 第7篇

科技期刊网络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期刊网络的发展有了新的飞跃。全球的医学期刊纷纷上网,提供了比传统纸质杂志更丰富的内容和更智能的服务,如成立于1995年的英国医学杂志(BMJ)网站已成为生物医学网站的典范。而我国的生物医学科技期刊网络化刚刚起步,作为网络化重要内容的网站建设也是如此。

1 期刊网络化的意义

期刊信息化包含期刊的组稿、编辑审稿、校对、发行网络化,实现读者、作者、编辑、审稿专家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编辑部工作办公自动化。

期刊的本质就是为需要的人——读、作者提供需要的东西。期刊的编辑出版离不开作者稿件支持,高质量的稿源是一本期刊成功与否的关键,网络化为作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投稿方式,既可省去编辑与作者间往来成本费用,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读者需要的东西如何传递到读者中去,这就是传播的途径、方式和手段问题。所以,关键的问题是加强与读、作者的沟通和联系。传统的订阅、邮递、索取、分发一直是纸质期刊与读者联系的主渠道——不管是收费还是免费。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期刊与读者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将期刊网络化无非是为期刊开设了一个24h营业的门市部。这个门面的开设的成本很低而读者拜访便捷,并且越来越成为人们习惯的方式。所以目前来说,估计没有人在反对甚至是不理解期刊网络化的趋势。因此,协助传统期刊实现网络化的技术和软件是越来越多,上网的期刊也是日益普及。如果你的期刊还没有实现网络化,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你已经落后了。

2 电子期刊与期刊网络化

电子期刊和期刊的网络化有联系但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电子期刊,是指基于网络而创办的期刊,包括是基于网络技术、网络阅读习惯和网络信息需求。而期刊网络化,是指传统期刊借用网络技术扩大期刊的发行和传播范围,扩大期刊的影响力,网络只是其利用的工具。二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那就是:二者都是以期刊的功能为基础,借助品牌和信息来满足读者的需求,增加自己的影响,同时网络期刊和网络化的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相互转化。也就是说,网络化的期刊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为网络期刊,可以是纯网络的,也可以网络和纸质并存。而网络期刊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在网下发展。

3 医学期刊出版的现状

目前,我国医学期刊实现网络化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完成,即利用主办单位网站或权威性科技网站以及建立独立网站。

3.1 依托主办单位网站者,检索较为困难,发布的信息较少,为读者的网络阅读及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3.2 利用国内权威性科技网站者主要依托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中国期刊网,一般可通过输入刊名再利用超级链接的方式进入期刊主页得以浏览。大多数可提供全文检索内容,但各家期刊情况不一,但是出版时间一般要滞后于印刷期刊,部分期刊只能提供少量过刊的全文检索,且期刊信息只是部分简单的搬上网,尚未形成印刷版与网络版,编辑与读者的互动。

3.3 目前,国内医学期刊建立独立网站者较少,近几年我国网上科技期刊有了较大发展,如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均可提供全文检索并形成规模。但是绝大多数期刊还是停留在将期刊信息和论文简单“搬”上网阶段,资源没有得到整合,与读者互动界面不好,吸引不了读者。

目前我国医学期刊网络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上网的形式较单一,无网络特色,多为纸型期刊的简单复制。(2)网页内容单一,信息较少,缺乏特色。(3)不能及时对网页更新、维护和建设。(4)缺乏编者与读者,纸型期刊与网络期刊,网站与网站之间的交流互动。(5)智能化服务尚需提高。(6)网站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

4 信息中心应有举措

本中心以建设上游医学信息中心为奋斗目标,又是西部惟一直辖市,信息化建设与目标定位和应有的水平不相适配。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力量薄弱,还处于初级阶段。且不论期刊的营销策略如何,需要的自有网站也在期待建设中,中心就本身还只是暂借市卫生局网站平台做一些宣传工作。而且期刊的投稿、编辑校对、审稿等工作还基本依靠的是传统的邮寄、手工等方式。

医学科技期刊是医学科技创新、发展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区的医学科技期刊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医学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标志之一。期刊信息系统项目对于主办学术期刊的科研单位来说,学术期刊具有对外宣传窗口和科研成果交流平台的双重作用。宣传窗口的方式主要以纸质媒体的形式实现,科研成果在读者、作者、编辑、审稿专家之间的互动交流主要通过邮寄、电话、传真或E-mail等方式实现。传统的窗口作用和交流功能在影响范围、时效性、互动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应该努力实现网络化、信息化,提高稿件编辑处理的办公效率,缩短出版周期;互动交流在线化,读者、作者、编辑、审稿专家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互动和实时在线交流。

保证投入,通过服务器等网络硬件购置、建设,以及通用操作系统等软件的集成实现编辑部网络物理服务平台,保证网络安全高效;在网络平台上逐步实现网上发布平台,办公自动化平台,编辑、读者、作者、专家的协同作业平台等;采用分阶段分目标实施的方法,可以在某段时间集中主要力量完成主要任务,将降低项目实施风险,提高成功把握。

建立自有的、数据完整的期刊服务网站。实现作者、读者和编辑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努力让网络化、信息化为期刊的改革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医学期刊常用词汇直接用缩写 第8篇

磷酸盐缓冲液 (PBS)

变异系数 (CV)

磁共振成像 (MRI)

血红蛋白 (Hb)

核因子-κB (NF-κB)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凝血酶原时间 (PT)

凝血酶时间 (TT)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红细胞沉降率 (ESR)

体重指数 (BMI)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重症监护病房 (ICU)

心脏监护病房 (CCU)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一氧化氮 (NO)

辅助性T淋巴细胞 (Th)

精制结核菌素试验 (PPD)

丙氨酸转氨酶 (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甲型肝炎病毒 (HAV)

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抗-HBs)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抗-HBc)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抗-Hbe)

干扰素 (IFN)

白细胞介素 (IL)

肿瘤坏死因子 (TNF)

医学期刊常用词汇直接用缩写 第9篇

磷酸盐缓冲液 (PBS)

变异系数 (CV)

磁共振成像 (MRI)

血红蛋白 (Hb)

核因子-κB (NF-κB)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凝血酶原时间 (PT)

凝血酶时间 (TT)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红细胞沉降率 (ESR)

体重指数 (BMI)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重症监护病房 (ICU)

心脏监护病房 (CCU)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一氧化氮 (NO)

辅助性T淋巴细胞 (Th)

精制结核菌素试验 (PPD)

丙氨酸转氨酶 (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甲型肝炎病毒 (HAV)

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抗-HBs)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抗-HBc)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抗-Hbe)

干扰素 (IFN)

白细胞介素 (IL)

肿瘤坏死因子 (TNF)

重视医学期刊指南类文章策划 第10篇

1. 选题的指导思想及背景

近年来, 为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以中华医学会为首的各医学专业委员会不断推出一大批经大量科研试验及临床实践总结得出的指南。指南的出现源于循证医学, 它们集中了新近最佳的临床科学研究和专家意见是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指南的推出, 为临床一线工作者带来了权威的临床指导, 为其临床实践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在“面向临床, 突出实用,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为提高广大临床外科医生诊治水平服务”这一指导思想之下, 我刊紧紧把握外科学术前沿脉搏, 对外科专业相关临床指南极为重视, 并专门辟有《指南与共识》栏目, 对外科专业相关临床指南深入进行报道。

近年来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临床诊治例数不断攀升, 客观上需要更为规范的诊治流程和指南, 以减少在不同级别和地区医院可能出现的治疗不足、不规范以及过度治疗现象的发生, 这在国内的需求则更为明显。但甲状腺癌的诊治历来争论颇多, 其中既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特殊临床生物学特性的因素, 又有不同学科和地域对于其理解差异的环节。如何科学地建立在循证医学上加以统一并规范, 困难很大, 但始终备受关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一文的选题策划, 始于我刊2011年第5期关于“甲状腺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组稿工作, 历时半年方完成。当期曾邀请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高明教授为我刊专题笔谈栏目撰文。高明教授时任中国抗癌协会头颈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邀请他撰稿时获悉以其为首的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甲状腺癌学组正在拟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并已经有了初稿。2010年10月, 由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甲状腺癌学组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将之前的“指南讨论稿”进一步完善并宣讲。根据经验, 该指南的推出必会对外科临床起到重大指导意义。因此, 这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兴趣, 力邀其将该指南投给我刊。

2. 组稿的实施及反响

在获得该指南初稿后, 笔者迅速将该指南发送相关专业编委进行审阅, 获得了大量审改建议。鉴于指南的学术权威性质, 我刊慎重听取了各方意见, 并将这些意见进行汇集, 发送给以高明教授为首的国内十余家肿瘤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的专家, 期间不断电话沟通, 邮件往来, 综合参考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CCN) 和美国甲状腺协会 (ATA) 指南的部分内容。经过为时半年的反复讨论和修改, 最终于我刊第10期获得发表。

该指南不同于以往以文字描述为主的形式, 而是大量采用了图表形式进行说明, 形式生动活泼, 内容一目了然。该指南以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疾病进行分类, 以诊疗过程为主线,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做了系统、权威的阐述。尤其对某些手术指征, 根据众多专家的建议, 提供了指导性的临床数据。

本指南的推出, 迎合了广大普外科医生的迫切需求, 急读者所急, 想读者所想。稿件一经发表, 引起广泛的良好反响。不少读者致电我刊编辑部, 欲索取该文的电子版, 也有读者发信表达对该指南的认识以及对某些细节的不同见解。查阅中国知网数据库 (CNKI) , 该稿自发表至2013年4月总下载频次685次, 并被各学术期刊多次引用, 充分表明了其临床实用意义。

3. 编辑体会

3.1 医学期刊编辑要紧紧抓住本专业的学术前沿动态

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开阔自己的视野[4]。还要以杂志平台为基础, 与专家队伍建立良好的关系。我刊多年来秉承“面向临床, 突出实用,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为提高广大临床外科医生诊治水平服务”这一办刊宗旨, 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发行量一直位居我国普通外科学专业期刊之首。以此为基础, 我刊拥有了忠诚于刊物的优秀的专家作者队伍, 并不断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沟通关系[5]。对这一优势, 今后还要牢牢把握, 并不断深入挖掘。

3.2 版面形式要敢于进行突破

在充分体现刊物整体风格基础上, 采用适宜的版面形式, 对于一篇稿件来讲, 有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本文大量采用图表形式进行说明, 形式生动活泼, 内容一目了然, 更有利于读者阅读和获知。

3.3 注重专业媒体的学术导向作用

引领先进的医学潮流, 指导和推动临床医疗工作, 是我刊的最终目标。临床指南的实用价值, 不言而喻。但应充分重视指南的权威性、导向性, 切不可冒进, 仓促发表。否则, 势必影响刊物信誉, 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组建权威的专家编委队伍提供学术支持, 是发挥学术导向的重中之重。本指南的成功发表, 得到了国内十余家肿瘤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的专家的学术支持, 也得到了我刊众多编委的大力支持。

医学指南类选题策划的实施, 需要积极审视和发挥自身优势, 以杂志为平台, 以学术为纽带, 充分调动广大编委的积极性, 让其学术优势真正为我所用, 这也是科技期刊编辑选题工作的关键所在[7]。

参考文献

[1]余瑞萍.编辑做好选题策划.编辑学报, 2011, 23 (S1) :47-49.

[2]吉玲.科技图书的选题策划与营销对策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10, (11) :150-151.

[3]吴洋意, 田利国.医学技术类期刊组稿策略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为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 (2) :144-147.

[4]吴华英, 蒋忠诚, 韦复才, 等.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掌握学术动态的重要性和途径.编辑学报, 2013, 25 (1) :87-89.

[5]吴洋意.医学期刊应重视编委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国科技信息, 2009, (2) :155-156, 159.

[6]刘杨, 吴洋意, 刘晖, 等.发扬定位特色优化期刊选题.中国科技信息, 2010, 41 (8) :142-14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医学专业期刊】相关文章:

医学专业07-26

医学本科专业06-02

医学专业教育06-12

高职医学专业06-20

医学专业就业06-21

非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论文04-22

医学专业课程05-11

口腔医学专业06-30

康复医学专业08-06

核医学专业09-15

上一篇:地质岩心钻探下一篇:中央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