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

2024-05-20

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精选8篇)

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 第1篇

1. 品种与种薯

(1) 正确选用品种。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合当地栽培条件, 商品性好的各类专用品种。

(2) 种薯选择及处理, 种薯在播种前15~20天进行严格挑选, 标准为:薯块完整, 无病烂、无冻伤、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的幼嫩薯块, 淘汰尖头, 有裂痕、薯皮暗淡的薯块。

2. 种薯催芽

播种前15~20天将冷藏或经物理、化学方法人工解除休眠的种薯置于15~20℃黑暗处平铺2~3层, 当芽长0.5~1厘米时, 将种薯逐渐暴露在散射光下壮芽, 每隔5天翻动一次。在催芽过程中淘汰病、烂薯和纤细芽薯。催芽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雨淋、霜冻。

3. 切块

提倡小整薯播种, 如播种时温度转高, 温度较大, 雨水较多地区, 不宜切块, 必要时, 在播前4~7天选择健康的、生理年龄适当的较大种薯切块, 切块大小以30~50克为宜, 每个切块带1~2个芽眼, 切块后立即用含有多菌灵 (约为种薯重量0.3%) 或甲霜灵 (约为种薯重量的0.1%) 的草木灰拌种并进行摊晾, 使伤口愈合。

4. 整地

深耕, 耕作深度约20~30厘米。整地使土壤颗粒大小合适。并根据当地栽培条件、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进行作畦或平整土地。

5. 施基肥

根据土壤肥力, 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氮肥总用量的70%以上和大部分磷、钾肥料可基施, 农家肥和化肥混和施用, 提倡多施农家肥, 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每生产1000千克薯块的需肥量:氮肥5~6千克, 磷肥1~3千克, 钾肥12~13千克。

二、播种

1. 时间

根据气候条件, 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播期。一般土壤深约10厘米处为7~22℃时适宜播种。

2. 深度

地温低而含水量高的土壤, 宜浅播, 播种深度约10厘米。

3. 密度

不同的专用型品种不同播种密度。一般早熟品种每公顷种植60000~70000株, 中晚熟品种每公顷种植50000~60000株。

4. 方法

人工或机械播种, 降雨量少的干旱地区宜平作, 降雨量较多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宜垄作。

三、田间管理

1. 中耕除草

齐苗后及时中耕除草, 封垄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除草。

2. 追肥

视苗性追肥, 追肥宜早不宜晚, 宁少勿多, 追肥方法可沟施、点施或叶面喷施, 施后及时灌溉。

3. 培土

一般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3次。出苗后进行第一次浅培土, 显蕾期高培土, 封垄前最后一次培土。

4. 灌溉和排水

在整个生长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出苗前不宜灌溉, 块茎形成时及时适量浇水, 块茎膨大时不能缺水, 浇水时忌大水灌溉。

四、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坚持以“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2. 农业防治

(1) 针对主要病虫控制对象, 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

(2) 测土平衡施肥, 增施磷、钾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适量施用化肥。

(3) 合理密植, 起垄种植, 加强中耕除草, 高培土, 清洁田园等田间管理, 降低病虫数量。

(4) 及时发现病株并清除, 远离深埋。

3. 生物防治

利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0.3%印楝乳油、0.38%苦叁碱乳油、72%农用硫酸链霉素、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防治病虫害。

4. 物理防治

露地栽培可采用杀虫灯以及性诱剂诱杀害虫。保护地栽培可采用防虫网或争灰膜避虫以及性诱剂诱杀害虫药剂防治。

5. 药剂防治

(1) 用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施预防晚疫病, 每7天喷一次, 连续3次。

(2) 用70%农用链霉素粉剂4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青枯病, 每10天灌根一次。

(3) 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 喷2~3次可防早疫病菌。

(4) 用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4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可防蚜虫。

(5) 用0.38%苦叁碱乳油500倍液, 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或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 用少量水溶化后和炒熟的棉籽饼70~100千克拌匀, 于傍晚撒在幼苗根附近地面诱杀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五、采收

甘肃中部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 第2篇

【关键词】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

甘肃中部地属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区,水土流失严重,年平均温度6.3℃,昼夜温差10~15 ℃,属一年一熟农作区,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年降水量在480mm左右,并且主要集中在7、8、9三月,其自然条件特别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定西是中国马铃薯的三大主产区之一,有着“中国马铃薯之乡”和“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美称,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总产量450万吨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现将该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根据定西的自然条件、市场需求,品种选择应依据旱地、二阴区及川水区区别对待。旱地应选外销薯及加工型的高淀粉品种,如陇薯3号、新大坪、大白花、渭薯1号、渭薯8号等;二阴区应选菜用型及高淀粉品种,如陇薯系列;川水区应选上市早及薯条、薯片、全粉加工型品种,如克星6号、克星12号、费乌瑞托、台湾红皮、大西洋、夏波蒂等。

2 整地

马铃薯种植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灌便利、富含有机质的土地种植为好。整地要做到深耕细耙,使土壤细碎、地面平整。遵循“秋耕要深,春耕要浅”的原则,在秋季深耕30~33cm,而在春季适当浅耕。这是因为深耕可以起到消灭杂草,接纳雨水和熟化土壤的作用;而春季浅耕是提高地温和减少水分蒸发的有效农艺措施,同时可为结薯提供疏松的土壤。

3 种薯处理

严格挑选无病毒、经过储藏的薯作为种薯,处理方法为:(1)挑选优质种薯,将种薯置于室内干燥、通风处均匀摊开。(2)切芽块。每个芽块的重量最好达到50g,最小也不能低于30g。大芽块是丰产栽培的基础。一般在种植前7~10d进行切块。(3)切块消毒。种薯切块后可用0.20%的达科宁药液(50kg加100mL药剂)喷射消毒,喷湿即可;也可用草木灰涂切口,晾干后进行催芽。

4 科学施肥

测土配方是马铃薯在选用良种的前提下,获得高产高效的保证。生产1 000kg鲜薯需5kg纯氮,2kg的P2O5,10.6kg的K2O。施肥应以种肥为主,追肥为辅。种肥以缓效性肥为佳,如农家肥(有机肥)、尿素、二铵、过磷酸钙、硫酸钾等;追肥应施速效性肥,如硝酸铵、硫酸钾等。

5 适时播种

马铃薯播种期因品种、气候、栽培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确定播种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薯块形成膨大期与当地雨季相吻合,同时应避开当地高温期,以满足对水分和温度的要求。二是根据品种的生育期确定播种期,晚熟品种应比中早熟品种早播,未催芽种薯应比催芽种薯早播。三是根据当地霜期确定播种期,以便避开早霜和晚霜的危害。四是间作套种应比单种早播,以便缩短共同生长期,减少与主栽作物争水、争肥、争光的矛盾。根据以上条件,我市一般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适宜播种期。

6 播种密度

马铃薯的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水肥条件、种植方式和生产目的而定。一般早熟品种宜密,中晚熟品种宜稀;瘠薄地宜密,肥沃地宜稀;旱地宜稀,密度一般为3 800 ~4 000株/667m2;水地宜密,密度一般为3 800 ~ 4 000株/667m2,;商品薯宜稀,种薯宜密。

7 田间管理

7.1查苗补苗

出苗后立即逐块逐垄检查,发现缺苗、漏苗立即补种,补种时可挑选已发芽的薯块进行整薯播种。

7.2中耕施肥、培土

结合中耕培土施肥,可以清除杂草,疏松土壤,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和薯块的形成膨大所需养分,避免薯块暴露地表变绿,降低产品品质。苗齐后应及时中耕除草,平种或垄种垄高不足者在现蕾期施磷、钾肥培土至20~30cm,以利增加结薯层次,多结薯、结大薯。

7.3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的病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等。

7.3.1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在播种前或播种时用杀虫剂处理土壤。

7.3.2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主要有环腐病、黑茎病等。选用无病薯块做种薯,选用2a内未种过马铃薯甚至茄科作物的地块种植。在切种薯时一旦发现有病害,不但要剔除病薯,还要对切具用高锰酸钾或高温消毒。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用石灰处理土壤,杀死土壤中的残留细菌。

7.3.3真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等,靠气流传播,因此防治方法除了用无病害薯做种薯外,还应注意田间预防。

7.3.4病毒病害

病毒病主要有X病毒、Y病毒和卷葉病毒等。选用抗病毒品种,最好用脱毒种薯生产商品薯,生产商品薯时应在开花现蕾前喷施杀虫剂,防止蚜虫等昆虫传播病毒,开花后不再防虫,生产种薯在全生育期都要防止蚜虫的侵袭。

8 收获

植株大部分茎叶由绿转黄并逐渐枯萎,当80%的地上茎叶枯黄萎蔫时开始收获。注意剔除腐烂,适当晾晒,避免机械损伤,适时储藏。

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 第3篇

1. 品种与种薯

(1) 正确选用品种: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合当地栽培条件, 商品性好的各类专用品种。

(2) 种薯选择及处理, 种薯在播种前15~20天进行严格挑选, 标准为:薯块完整, 无病烂、无冻伤、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的幼嫩薯块, 淘汰尖头, 有裂痕、薯皮暗淡的薯块。

2. 种薯催芽

播种前15~20天将冷藏或经物理、化学方法人工解除休眠的种薯置于15~20℃黑暗处平铺2~3层, 当芽长0.5~1厘米时, 将种薯逐渐暴露在散射光下壮芽, 每隔5天翻动一次。在催芽过程中淘汰病、烂薯和纤细芽薯。催芽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雨淋、霜冻。

3. 切块

提倡小整薯播种, 如播种时温度转高, 温度较大, 雨水较多地区, 不宜切块, 必要时, 在播前4~7天选择健康的、生理年龄适当的较大种薯切块, 切块大小以30~50克为宜, 每个切块带1~2个芽眼, 切块后立即用含有多菌灵 (约为种薯重量0.3%) 或甲霜灵 (约为种薯重量的0.1%) 的草木灰拌种并进行摊晾, 使伤口愈合。

4. 整地

深耕, 耕作深度约20~30厘米。整地使土壤颗粒大小合适。并根据当地栽培条件、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进行作畦或平整土地。

5. 施基肥

根据土壤肥力, 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氮肥总用量的70%以上和大部分磷、钾肥料可基施, 农家肥和化肥混和施用, 提倡多施农家肥, 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每生产1000千克薯块的需肥量:氮肥5~6千克, 磷肥 (PO) 1~3千克, 钾肥 (KO) 12~13千克。

二、播种

1. 时间

根据气候条件, 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播期。一般土壤深约10厘米处为7~22℃时适宜播种。

2. 深度

地温低而含水量高的土壤, 宜浅播, 播种深度约10厘米。

3. 密度

不同的专用型品种不同播种密度一般早熟品种每公顷种植60000~70000株, 中晚熟品种每公顷种植50000~60000株。

4. 方法

人工或机械播种, 降雨量少的干旱地区宜平作, 降雨量较多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宜垄作。

三、田间管理

1. 中耕除草

齐苗后及时中耕除草, 封垄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除草。

2. 追肥

视苗性追肥, 追肥宜早不宜晚, 宁少勿多, 追肥方法可沟施, 点施或叶面喷施, 施后及时灌溉。

3. 培土

一般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3次。出苗后进行第一次浅培土, 显蕾期高培土, 封垄前最后一次培土。

4. 灌溉和排水

在整个生长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出苗前不宜灌溉, 块茎形成时及时适量浇水, 块茎膨大时不能缺水, 浇水时忌大水灌溉。

四、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坚持以“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2. 农业防治

(1) 针对主要病虫控制对象, 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

(2) 测土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适量施用化肥。

(3) 合理密植, 起垄种植, 加强中耕除草, 高培土, 清洁田园等田间管理, 降低病虫数量。

(4) 及时发现中心株并清除, 远离深埋。

3. 生物防治

利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0.3%印楝乳油、0.38%苦叁碱乳油、72%农用硫酸链霉素、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防治病虫害。

4. 物理防治

露地栽培可采用杀虫灯以及性诱剂诱杀害虫。保护地栽培可采用防虫网或争灰膜避虫以及性诱剂诱杀害虫药剂防治。

5. 药剂防治

(1) 用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施预防晚疫病, 每7天喷一次, 连续3次。

(2) 用70%农用链霉素粉剂4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青桔病, 每10天灌根一次。

(3) 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 喷2~3次可防早疫病菌。

(4) 用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4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可防蚜虫。

(5) 用0.38%苦叁碱乳油500倍液, 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或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 用少量水溶化后和炒熟的棉籽饼70~100千克拌匀, 于傍晚撒在幼苗根附近地面诱杀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五、采收

早熟马铃薯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第4篇

一、选种与种块处理

选用中薯1号、中薯2号或早大白等品种。品种选定后, 先剔除病虫薯块, 再进行晾晒, 1月上中旬分切, 然后消毒催芽。切块时, 先纵切后横切, 要求切块大小均匀一致, 每个种块留1~2个芽, 1千克种薯切50块左右。切好的薯块先用清水冲洗几次, 再用50%多菌灵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浸泡15分钟, 捞出晾干后埋入湿润的沙土内催芽, 催芽温度保持在15℃左右, 一般20天左右、芽长2厘米时即可播种。

二、整地播种

马铃薯忌连作, 喜疏松、土层深厚、易于排灌的沙质壤土。在土壤封冻前, 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3 000~4 000千克、磷肥50千克、硫酸钾15千克, 深耕后起垄, 一般垄距80厘米, 垄面宽40~50厘米, 垄高15~20厘米, 每垄种2行。2月上旬, 将催过芽的薯块在垄上按行距15~20厘米、株距20厘米定植, 定植深度以10厘米左右为宜。适宜的播种深度可避免冻伤或晒伤薯块, 增加结薯层次, 有利于提高薯块产量和品质。定植完成后, 用宽70厘米的地膜覆盖于垄上。

三、建棚和扣棚

先用长4米、宽6厘米的竹片搭成高1米的拱棚, 再用宽4米的无滴膜进行覆盖, 每拱棚覆盖3垄。播种覆地膜后及时扣棚, 再用土将棚膜周边压紧使棚面平展, 棚两侧每隔1.5米打1个木桩, 最后用14#铁丝或压膜绳将棚膜压紧固定。

四、加强管理

1.温度掌控。扣棚后, 一般白天保持棚温16~20℃, 夜间12~15℃。前期可在中午开小口放风;3月下旬后, 当气温达到20℃时, 每天9:00开始放风, 15:00时闭棚;进入4月份, 当外界气温白天在20℃, 夜间在12℃以上时, 可全天揭膜通风。

2.肥水管理。播种结束后, 先顺垄浇1次透水, 但水不能漫过垄;苗出齐后再浇1次水, 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冲施尿素10千克;此后根据墒情每15天左右浇1次水。在蕾薹期, 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千克。拆棚后, 喷2次0.2%磷酸二氢钾溶液, 每次间隔7~10天。

3.病虫害防治。危害马铃薯的地下害虫以金针虫、地老虎、蛴螬为主, 应注意及时加以防治。翻地前可用50%辛硫磷1 500倍液或每667平方米用5%毒死蜱颗粒剂5千克处理土壤。苗期应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潜叶蝇, 可用70%吡虫啉+4.5%高效氯氟氰菊酯2 000倍液或25%阿维毒死蜱8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地老虎幼虫时可用毒饵诱杀。毒饵配制方法:先将5千克饵料 (麦麸、豆饼、玉米碎粒等) 炒香, 而后用90%敌百虫30倍液0.15千克拌匀, 再适量加水拌湿, 每667平方米撒施毒饵1.5~2.5千克, 在无风的傍晚撒施效果较好。防治地老虎成虫时, 可用白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配制糖醋液进行诱杀, 在成虫发生期放置于田间即可。

病害应重点防治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环腐病、软腐病。未发病前, 用80%代森锰锌、75%百菌清、70%甲基硫菌灵等预防性杀菌剂, 配合0.2%磷酸二氢钾溶液, 每隔7天整株喷洒1次, 可预防大多数真菌性病害。防治早疫病、晚疫病时, 可交替使用58%甲霜锰锌600倍液、72%霜脲锰锌600~800倍液、80%烯酰吗啉1 500倍液等, 每隔5~7天用药1次, 连用2~3次。在马铃薯病毒病发病初期, 可用20%盐酸吗啉胍500倍液+0.000 1%羟烯腺嘌呤600倍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锌肥肥液, 每4~5天用药1次, 连用3~4次。对于马铃薯环腐病、软腐病, 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3 000倍液、20%溴硝醇1 000倍液防治, 每5~6天用药1次, 连用2~3次。

五、适时收获

紫花白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 第5篇

1 制定适宜生产水平的目标产量

目标产量是栽培技术指导原则和前提条件, 如按照榆林目前的马铃薯生产水平确定山旱地目标产量为1300㎏/亩, 水浇地2500㎏/亩比较合理。

2 选好茬口、合理倒茬

马铃薯不宜连作, 也不宜同烤烟、番茄等茄科类和块根类作物轮作, 以豆类、禾谷类作物茬口为宜。

3 增施有机肥、氮磷配合

亩施有机肥4000㎏, 碳铵50㎏, 随耕翻以基肥一次性施入, 将有机肥与化肥混匀后在播种时用作种肥集中施入效果更好, 但须于种子隔开10㎝左右。沙壤土地应注意增施硫酸钾等钾肥。

4 精选种薯、认真切块

播种前15-20天, 选择高级别脱毒种薯, 置于15-20℃散射光下催芽晒种, 每隔7-8天翻动一次, 以保证出芽的均匀性, 在部分薯芽萌动时切块, 充分利用顶芽优势, 以每公斤种薯切40-50个种块为宜, 切种刀用酒精或高锰酸钾消毒, 切好的种块用甲基托布津和滑石粉拌种, 有利于减少病菌传染, 促进伤口愈合, 保持种块水分。有条件也可用25-50ɡ小薯播种, 增强幼苗抗旱抗逆性。

5 适时播种、规范种植

马铃薯在20㎝土壤温度稳定在10℃以上就可种植, 榆林市适宜播种期为北部5月下旬, 南部6月下旬。坡地沿等高线开沟种植, 沟深13-17㎝, 沟距80㎝, 每亩播种3000株左右, 平地起垄种植, 垄高15-20㎝, 垄距80㎝, 株距19㎝, 每亩播种4000株左右。

6 防治地下害虫。

播种时每亩用1%敌百虫3-4㎏, 加细突10㎏撒入播种沟内, 或撒施5%辛硫磷颗粒3㎏。

7 加强田间管理

苗齐后进行一次培土, 追尿素10㎏/亩, 现蕾前在进行一次培土, 追马铃薯专用肥15㎏/亩, 两次培土使垄高达到30-40㎝。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 可用40%辛硫磷1500倍液灌根, 每株50-100mI, 生长后期 (淀粉积累期) 一般不进行追肥灌水, 在旱情严重时, 有条件的可适当轻灌, 但在收获前15天停止浇水。

8 病虫害防治

8.1 28星瓢虫防治:用2.5敌杀死乳油和70%速杀丁乳油3000倍液喷雾灭杀。

8.2 蚜虫防治:用功夫和康福多防治。

8.3 晚疫病防治:

进入7月中旬, 每隔7-10天防治一次, 共防治8次, 用药依次为安泰生、薯疫消、柯米西达﹢杜邦易保、霉多克、抑快净、金雷多米尔-锰锌、福帅得、科佳、喷雾时加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

9 适时收获

浅谈马铃薯冬季丰产栽培技术 第6篇

一、播种时间

我区的土地分布较复杂, 一般海拔在1 200m以上至1 800m的地区, 播种时间可以选在上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采收时间为第二年的3月份。若海拔在1 800m以上至2 300m左右的地方, 播种时间应选在上年11月下旬, 在第二年的4月份采收。

二、准备好薯种

马铃薯冬季播种其生长季在冬春季节, 因为气温低, 所以应选择生育期适中, 耐寒性强, 丰产性能好, 抗病性较强的优良品种。应尽量选用四川省西昌农科所培育出来的脱毒种薯, 若在其他地方调进的薯种, 应严格进行消毒处理。最好用凉薯系列 (凉薯97、凉薯14或米拉等) 品种。

1. 薯种消毒方法

一般采用100kg薯种用一大包毒罢菌罢对50kg水, 然后将薯种放入对好的药水中浸泡30分钟, 将浸泡过的薯种捞出来晾干后再进行催芽。

2. 薯种催芽技术

冬种马铃薯一般都要进行催芽, 具体方法是:将湿度均匀的细沙先铺在较干燥的屋内, 然后将薯种分层放置, 厚度为5~6层, 并采用生火或电热器加热等办法升温, 保持温度在22~24℃之间。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 薯种在10~12天左右开始萌芽, 将已萌芽的薯种分级待播。

二、整地播种

1.整地

马铃薯在冬季播种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水方便的砂壤土田块, 一般深耕25~30cm, 并进行精细整地, 采取深沟高厢栽培。

2.开厢规格

一般采用宽窄行条栽, 宽行67cm, 窄行33cm, 窝距27~33cm, 亩植3 500~4 000株。

3. 施足底肥

施足底肥是保障冬马铃薯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因此在播种时一定要亩施农家有机肥1 500~3 000kg、尿素10kg、磷肥50kg、硫酸钾3kg作底肥。播种时不要将薯种和肥料放在一起, 以免烧苗。

4. 厢面整理

播种结束形成双行低垄或平垄, 后期理沟壅培土, 形成深沟高厢的双行高垄。在整理厢面时, 要使厢面中间略高, 两边略低, 以利排水。厢面整理规范以后, 就可以覆盖地膜了。盖膜时, 一定要注意压紧压实, 以免风吹刮膜。出苗以后应及时破膜引苗, 防止烧苗或盘芽苗。

四、冬马铃薯田间管理

1. 除草中耕

齐苗后及时查苗补缺, 保证全苗。当幼苗出土6~12cm时结合除草并进行第一次中耕, 深度为8~10cm左右;以后根据田间土壤结构、杂草生长情况和苗情再进行1次除草, 并结合培肥土壤。

2. 施肥

当马铃薯苗齐后追第一次肥, 每亩追施农家肥3 000kg、尿素20kg、硫酸钾10kg, 以后视苗情酌施追肥, 以人畜粪为主。收获前30天植株封行或开花后就可以不再施肥。

3. 灌水

冬马铃薯播种后若遇冬春干旱, 应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灌水, 使表土经常保持湿润状态。若雨水过多, 田间低洼积水, 应及时疏通沟底排水, 避免因土壤太湿而死苗。

4. 病虫防治

马铃薯丰产种植技术 第7篇

1选择优良品种

马铃薯的丰产种植需要选择脱毒种薯, 最好选择原种或一级脱毒种薯。这个级别的脱毒种薯种性强, 退化株率低, 增产潜力大。我们选择适合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品种“黄麻子”, 此品种是早熟菜用型品种, 生育期70天左右, 植株直立、株高45~50厘米, 繁茂性中等, 茎绿色, 翼直, 结薯集中, 块茎干物质含量22%左右, 淀粉含量14.5%~15.5%。旱作条件下亩产1500公斤左右, 水浇条件的可达2500公斤, 此品种早熟、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耐储运。在具体操作时要选择无病虫害、无伤冻、薯皮光滑、薯块完整、大小中等、色泽亮丽的薯块作种薯。

2播前准备

2.1选地和整地

2.1.1选地俗话说, 有好地才能打好粮, 土地是马铃薯赖以生存的基础, 也是其丰产种植的关键。首先选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涝能排水、旱能灌溉、土壤砂质、中性或微酸性的平地或缓坡地。因为土壤疏松有利于保水保肥, 加之春季地温上升快有利于发芽和出苗, 选地不要重茬, 也不要在茄果类 (番茄、茄子、辣椒) 或十字花科的白菜、甘蓝等为前茬的地块上种植, 以防止共患病的发生。其次, 种植马铃薯的地块不能选在低洼地, 因为积水潮湿的条件下马铃薯晚疫病严重, 而且地下部因透气不好而使病菌侵入块茎造成腐烂。

2.1.2整地选好地后的整地也很重要, 地整得好, 土壤的水分、养分就有利于马铃薯根系的生长发育, 从而为植株的健壮生长, 多结薯、结大薯打下基础。整地的过程是深翻 (深耕) 和耙压, 深翻最好在秋天进行, 因为翻得越早越有利于土壤熟化和晒垡, 使之可接纳冬春雨雪, 有利于保墒, 并能冻死害虫, 深翻地要在30厘米左右。

2.2种薯处理

种薯若不处理会出现出苗不齐、不健壮等现象, 且出苗晚, 所以需要种薯处理。

2.2.1晒种将种薯摊开为2~3层, 摆在光线充足的房间或日光温室内, 使温度保持在10~15℃, 让阳光晒着并经常翻动。

2.2.2催芽播前40天, 在温床或火炕等地方把已经切好的芽块和湿砂分层堆积, 即1层湿砂上边摆放1层芽块, 共摆放5~6层, 高度在0.5米以下, 堆温在15℃左右。当幼芽生长至1~2厘米并出现幼根时即可播种。催芽可以提早成熟、躲过春旱、春寒等自然灾害, 但经过催芽的种薯在播种时地温必须稳定在10℃以上, 以免烂种出现缺苗现象。芽块的大小不能小于25克, 要把薯肉都留在芽块上, 不能只把芽眼附近的薯肉带上而把其余的薯肉留下, 使所切的芽块大小均匀一致, 在切薯块的过程中进一步挑选种薯, 将老龄薯、畸形薯都去除。

2.2.3药剂拌种为防地下害虫、芽块腐烂细菌病害等危害, 切好的芽块需进行药剂拌种, 用滑石粉与甲基硫菌灵混合拌种可防腐杀菌、促进伤口愈合, 或用72%农用链霉素加入噻虫嗪拌种, 可防细菌与虫害。

3播种

3.1播种条件

马铃薯播种首先考虑的条件是地温。因地温直接制约种薯发芽和出苗, 当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时, 丹东地区一般在4月10日左右播种, 若地温低可覆盖塑料薄膜提高地温。

3.2播种方法

3.2.1施基肥每亩施农家肥2500~3000公斤, 因农家肥不仅含有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 而且含有分解肥料的有益微生物并且释放二氧化碳, 能使土壤团粒增多, 增加透气性和保水性, 有利于块茎膨大, 使块茎整齐、表皮光滑。另外农家肥无污染、无残留。

3.2.2开沟起垄做垄宽60厘米, 施入农家肥后合垄, 然后用打眼器按株距25厘米打眼穴, 眼穴深10厘米左右, 将准备好的芽块摆入穴中, 芽眼朝上, 覆土5~6厘米厚, 然后压实。

4田间管理

4.1中耕培土

在田间薯苗20%~30%拱土时仅进行中耕培土, 可使土暄、地热、透气, 还起到灭草的作用, 土要培得又宽又厚, 可避免薯块外露, 减少青头, 防止病菌感染。

4.2追肥

马铃薯幼苗吸肥量占总吸肥量的16%, 而发棵期吸肥量占总吸肥量的30%, 所以应及早补充营养, 应在出苗后20~25天进行追肥。可以撒施肥, 但注意肥不要离根太近, 要在8~10厘米以上, 防止烧苗。

4.3灌水

马铃薯苗期吸水量虽然占总吸水量的10%, 但因苗期根弱吸水量不强, 土壤中应保持一定的含水量才便于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 以建造强大的根系群和健壮的植株, 所以应及早补充水分, 以后各生长阶段都应保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使植株生长旺盛、薯块早日形成和膨大。

5收获

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 第8篇

关键词:马铃薯,丰产技术,吉林长岭,三青山镇

长岭县2011年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马铃薯高产示范田落实到三青山镇大房身村和夏家村, 涉及农户330户, 面积666.67 hm2, 高产地块单产52 581.0 kg/hm2, 中产地块单产46 579.5 kg/hm2, 低产地块单产44 290.5 kg/hm2, 加权平均单产46 758.0 kg/hm2, 超额完成高创项目的产量指标。现将高产示范田丰产技术总结如下。

1 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在马铃薯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田中, 应用3个马铃薯品种, 即荷兰7号、延薯4号和黄麻子。其中荷兰7号种植186.67 hm2, 延薯4号种植341.20 hm2, 黄麻子种植138.8.0 hm2。这3个脱毒马铃薯品种系长岭县马铃薯主推品种, 优质、高产, 市场效果好, 经济效益高。

2 种薯处理

2.1 人工精选种薯

播种前18 d左右, 将种薯从窖中取出来, 进行人工精选, 去除烂薯、病薯和非该品种特征的种薯, 提高品种质量和纯度。

2.2 种薯催芽

播种前15 d, 将人工精选过的种薯放在室内催芽。催芽方法:在室内地面上铺1层草帘子, 阻止地面吸热, 在草帘子上摆放3层种薯, 室内保持15~20℃, 窗口用布帘遮挡, 避免阳光直射, 使种薯变绿[1]。2 d翻动1次种薯, 使其受热均匀。在15~20℃和散射光的作用下, 种薯芽眼开始萌动, 待15 d后长出紫绿色的粗壮芽时, 进行切种。强芽播种可以加快出苗速度, 并且有利于苗全、苗齐、苗壮, 增强马铃薯的群体产量。

2.3 消毒和切薯块

切种薯芽块之前, 先对种薯和堆放芽块的场地用2%CuSO4·5H2O溶液喷雾消毒, 避免种薯表面带菌和场地上的病原菌传播到种薯上。用3把切刀切割种薯, 将3把切刀放在3‰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切种时, 依次轮流使用切刀, 并进行消毒, 以免病原菌通过切刀传播。只有50 g左右的脱毒种薯, 采用“半薯”切种办法, 将种薯从顶端到底部纵切为2份, 每份重量25 g左右[2]。个体种薯达到75~90 g的, 可以从顶端到底部纵切成3块, 切角为120°, 每个芽块25~30 g。种薯个体在25 g左右的, 可采用小整薯播种, 小整薯播种实行单播单管, 大芽快播种可以增强抗旱能力和延长离乳期, 有利于形成壮苗, 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2.4 干灰拌种

用干草木灰拌刚切完的薯块, 反复拌种, 尽可能使每个种薯粘上更多的干灰, 以增加种薯块自身的含钾量。干灰可以封闭薯块伤口, 减少伤口与病原菌接触的机会, 提高马铃薯植株的抗病性。处理过的种薯立即播种, 避免因薯块堆放过久而失水和腐烂[3]。

3 整地, 施肥, 播种

选择前茬作物是玉米, 垅宽65 cm, 但上一年没有施用除草剂的田块。采用三犁成垄的办法精细整地, 结合复旧垅,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卡的要求施足化肥, 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节约生产成本, 再施优质农家肥22.5 t/hm2。对于品种荷兰7号, 每20 cm播1个薯块, 而其他2个品种每25 cm播1个薯块。破茬掏墒后镇压保墒。在田间的适当位置散播一定量的种薯块, 以培养备用苗, 供补苗时用。从4月25日开始万亩示范田的整地施肥和播种工作, 到5月10日全部结束。

4 加强田间管理

在万亩示范片中, 最先出苗的时间是5月10日, 最后出苗的时间是5月21日。田间管理实行早出苗早管理、晚出苗晚管理。

4.1 铲“梦生”

播种后2~4 d铲垄台1次, 放下垄顶过厚的覆土, 使垄顶到种薯的距离为8 cm, 然后镇压保墒, 以提高垄台和种薯的温度, 加快出苗速度。

4.2 除草剂封闭

在铲“梦生”后至出苗前, 用42%恶草酮·乙草胺合剂900 g/hm2对水750 kg/hm2封闭, 杀死一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以减少或避免草荒危害。

4.3 查苗补苗

出苗时, 经常查看苗情, 在苗高3~4 cm时, 对于缺苗处坐水带土移栽备用苗, 这样移栽的备用苗不伤根[4,5]。由于备用苗和大田苗具备相同的生长发育条件, 所以田间没有大小苗, 苗全、苗齐、苗状, 达到群体高产的目的。

4.4 中耕培土

万亩示范田苗期实行2次中耕, 苗高6 cm时进行第1次中耕, 此期地下匍匐茎尚未形成, 可以合理深铲, 趟成方头垅, 回犁土深度达到10 cm。现蕾初期进行第2次中耕, 此期地下匍匐茎已经形成, 而且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 形成块茎, 进行合理浅铲地, 避免铲伤匍匐茎而影响产量, 趟地拿起大垅。苗期实行2次中耕, 可以增强土壤的通透性, 提高地温, 为根系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4.5 合理灌水

马铃薯万亩示范田主要采用喷灌, 通过灌水调节土壤水分, 使耕层土壤水分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6]。

4.6 摘除花蕾

荷兰7号只开花不结实, 不会因为种子成熟而消耗大量的养分, 可以不做摘除花蕾处理。延薯4号和黄麻子既开花又结实, 在种子生长成熟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养分, 所以需对延薯4号和黄麻子进行摘蕾摘花, 以节约养分, 促进地下部结薯和块茎长大。

4.7 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是给植株补充养分的一种施肥形式, 结薯期根系逐渐衰老, 吸收能力减弱, 田间主要农事活动是预防植株早衰, 此期叶面喷施3‰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 喷至叶背、叶面全湿, 2次喷肥间隔7 d。这样可有效预防早衰, 促使地下块茎达到生理成熟。

5 防治病虫害

马铃薯万亩示范片植株出现病害1次和虫害2次。盛花期, 12户农民在不同地块发现马铃薯晚疫病,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立即拔掉中心病株, 并带出田外处理, 病穴处用生石灰彻底消毒, 对病株周围50 m范围内的植株交替喷施50%退菌特 (三福美)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喷至叶背面全湿, 每次喷药间隔7 d, 进行预防处理, 此后没再发现晚疫病[7]。

7月上旬, 多户农民在不同地块发现红蜘蛛, 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 在红蜘蛛达到防治指标时, 用15%哒螨灵乳油2 500倍液喷至叶背、叶面全湿, 7 d以后, 再喷施35%杀螨特乳油1 000倍液1次, 要求叶背、叶面全喷湿, 2次用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8月中旬, 很多农民在不同地块发现二十八星瓢虫的幼虫, 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 在幼虫分散前用21%增效氰·马乳油3 000倍液喷至叶面、叶背全湿, 7 d后用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喷至叶面、叶背全湿, 防治效果极佳。

6适时收获

大部分茎叶由黄转绿, 继而达到枯黄, 地下块茎即达到生理成熟状态, 此时采用机械打秧, 机械收获。

参考文献

[1]李建欣, 庞淑敏, 方贯娜.马铃薯块茎贮藏技术[J].种业导刊, 2010 (12) :31-32.

[2]品种.种质资源[J].麦类文摘, 1995 (2) :68.

[3]孔俊英, 苏艳娜.国外马铃薯的生产[J].麦类文摘 (种业导报) , 2005 (5) :38.

[4]孔彦明.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11 (2) :152-153.

[5]秦海玲.东宁县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1) :137.

[6]赵锦慧, 谢瑞礼, 周金球, 等.鄂西山区早熟马铃薯丰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1) :138, 141.

上一篇:互补性视角下一篇:功能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