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把握论文范文

2024-06-18

角度把握论文范文(精选7篇)

角度把握论文 第1篇

去年秋天, 我们节目组到洮南市玉米良种场采访时, 偶然得知有一个叫田宝山的60多岁老农民, 玉米亩产1 000多千克, 记者的直觉告诉我们这是一条好新闻。我们的初衷是采写一条消息的, 但是到了老人的家后, 先拍摄满院棒大籽粒饱满的玉米堆, 然后和老人聊起了粮食的产量。如果不进行深入采访, 就可以编辑出类似《花甲老人种出吨粮田》的一条消息。但我们的记者追根问底的性格没有让我们就此结束, 我们和老人详细的唠了起来, 从良种到成熟期, 从施肥到田间管理, 老人的口若悬河让我们刮目相看。不经意间, 我们在老人的床头发现了几本书, 翻开一看, 原来是几本介绍植物营养学的书籍, 书页中还夹着几条白纸, 上面记满了诸如氮, 磷, 钾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土壤中缺少哪些微量元素, 植株的特征等。我们顿时就有了更深一步的挖掘新闻素材的想法。在交谈中得知, 原来田宝山老人年轻时就有不服输的性格, 遇事总想弄出个子午寅卯来。近几年来他在住房附近包了20亩地, 既种大田又种园子, 可是种地种园子他却都不安分, 竟然鼓捣起科学对比和新产品试种, 我们这个地区无霜期比较短, 一般情况下玉米单产都在500kg左右, 可是他却通过科学测土施肥, 适时补充营养浇水, 硬把成熟期限130天的玉米成长期向北移近了100km, 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其实, 采访到这里, 老人的玉米单产1 000kg, 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了。为此, 我们将切入点瞄准了老人的胆识和科学种田的精神上, 初步拟定的新闻题目《科学种田“老把式”》。到此, 我们并未打住, 老人说, 这里每到春天, 园子里种有几十个品种的蔬菜, 和别人不敢种的玉米品种。开始附近群众都认为我异想天开, 有毛病, 等着看笑话。可2年下来, 看到我园子里瓜果飘香, 玉米棒大籽粒饱满, 无论春夏秋冬, 他们都愿意往我这里跑。在大家的窜辍下, 我们成立了科技协会, 他们也种上了新品种, 不少人尝到了甜头, 尽管这些人只种了三五亩, 但科学种田的氛围已经形成。所以我们最终把题目确定为《“花甲科技能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全面介绍老人学科学, 用科学的精神。同时, 老人种田方法在社会上得到了承认和推广, 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 往往取决于新闻角度的选择, 而选择最佳的新闻角度必须是深入采访,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的, 只有在新、深、实上下功夫, 才能抓到“活鱼”, 也才能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找准新闻切入角度还要明确其定位, 要有鲜明的政治意识, 把握主流。在涉及党和政府关注, 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上要跟紧些, 与人民群众更近些, 时刻把握“三贴近”的原则, 在这“紧”和“近”的交汇点作为新闻采写的切入角度, 把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说到老百姓的心坎里。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能上能下, 时刻践行“三贴近的要求”。能上就是要加强学习, 对于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应及时掌握, 真认研究, 把握时代的脉搏。能下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沉下去, 深入群众, 深入生活, 深入农村, 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多观察, 多体验, 多感受, 拿到第一手资料, 倾听最真实的声音, 了解和反映党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近几年我国实施的一项实实在在的惠农政策, 它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 各家媒体也以《新农合让农民尝到甜头》等为题争相进行报道, 但是久而久之的以大量数据进行乏乏的报道, 会让观众感觉索然无味, 从而对新闻失去兴趣, 也就达不到我们宣传的最终目的。我们台记者在深入采访新农合成果的过程中了解到, 近年来医院“跑单”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跑单”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后不交纳医疗费而逃跑的现象, “跑单”几乎在每所医院都出现过, 成为了医院面临的一大“顽疾”, 少则几十万元, 多则上百万元的欠款无形中给一些中小型医院增加了负担, 但自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并且报销比例逐提高后, 农民不用在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 自然也不用再费尽心思地“跑单”, 因此市内几所医院的“跑单”现象也就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记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以《参合农民“不差钱儿”》为题对新农合进行了宣传报道, 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反响, 也起到了宣传国家政策的目的和作用。

实践证明, 只有用我们的镜头找准新闻切入角度, 把握住新闻的主旨, 才能更好的展现“我市”的风采, 聚焦发展的人气, 形成一处处想发展、促和谐、求振兴的“人气硅谷”。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有一双善于洞察的慧眼, 从中分辨出新闻潜在价值和角度的选择, 只要新闻角度的准确把握才能还事件的本真, 使事实更真实, 更贴近, 更具体, 更丰富, 更符合老百姓认识的事物客观规律, 这样老百姓才能接受和喜爱。电视新闻工作者才能成为上传下达的一条扭带, 这才是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电视新闻才具有活力, 才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甘惜分, 钱辛波, 成一, 洪一龙.新闻学大辞典.

[2]冯健.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编委会.

[3]刘建明, 王泰玄, 谷长岭, 金羽.宣传舆论学大辞典.

致辞写作为何应把握“四个角度” 第2篇

关键词:领导讲话稿 写作要求

领导讲话是领导组织公务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途径,是总结推动工作的重要载体。领导讲话稿不同于一般应用文,具有内容的针对性、表述的口头性和受众人的现场性。领导讲话稿的写作是一门艺术,写作前要领会意图,收集材料,拟制提纲;写作中要注意技巧,把握好相关问题。

下面,就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及写作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与大家作一探讨。1 抓好“三步走”

1.1 要准确领会领导意图。领会领导意图是写好讲话稿的关键。如何领会领导意图?最好是提前列好写作提纲和写作要点,尽量让领导亲自过目,这样可以抛砖引玉,知道领导想讲什么?什么方面的工作是这次会议的重点,从而较能准确地领会领导意图。

1.2 要详细搜集相关材料。一是坚持做好大事记,把自己每天所见、所思、所想以记流水账的形式记下来,尽量详细一些,防止“书到用时方恨少”。二是积累重要资料。主要是要对上级的重要通报、会议纪要和一些政策法规性的重要文件进行整理和积累,特别具有指导性的重要的文件和资料,应及时复印。三是每天要浏览上级和相关单位的网站,充分使用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优越条件,学会从网上搜集资料。

1.3 要认真拟制写作提纲。写作讲稿前先编写提纲,从全局着眼构思讲稿的内容和段落结构。编写的提纲要思路顺畅,纲目和结构清晰,层次整齐,段落衔接要注意逻辑思维,通篇浑然一体,切忌虎头蛇尾。

2 注意“七个问题”

把握制定学校规划的几个角度 第3篇

规划工作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需要认真把握以下几个角度:

一是从审时度势的角度,注重把握学校自身发展的形势和机遇。在制订建设计划中,我校用较大篇幅进行发展背景分析,力求把握形势和机遇,以确定学校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事实证明,形势的分析和把握,对学校制订建设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注重形成自身的学校文化和办学思想。学校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在建设规划中,我们较多地渗透多年来逐步形成的学校文化和办学思想,其目的是保持学校的鲜明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两年后,我校在传承和发展学校文化及办学思想的过程中,将总结形成学校文化和办学思想的新内涵。在建设规划制定、实施和总结过程中,注意积淀这种思想和文化,对学校现在和未来的影响是极大的。

三是从量化质化的角度,注重目标管理的实绩实效。制定建设目标和年度目标以及各部门行动计划时,注意量化和质化,并按部门、系部分解目标工作责任和任务。学校行动计划主要涉及要素为:具体项目任务(含量化标准),可行性(含投入核算和经费支出),确定完成时限,负责人和分管人,检查方式,评估方式等。我们在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的预设目标中,描述办学规模、综合实力、办学形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质量要求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内容,都采用了具体的数字和指标。根据目标,学校按年度制订行动计划,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及实施计划,并将目标任务按四个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和两个特色项目目标,具体分解到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在年度和总结性自我评估时,我们较多地引用量化的数字和质化的描述性语言。采用具体化描述,既能解决执行操作问题,又能解决总结评估问题,规划的效果效益也就比较显著。

四是从教育和市场规律结合的角度,注重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示范性学校是个相对概念,各类学校都能办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示范性典型。职业学校目前发展的决定因素,是要立足效益和质量,规模、结构、效益、质量之间协调发展,这是职业学校制定发展战略目标时必须坚持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学校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特别要研究教育与经济如何结合并寻找其中的结合点,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型转为经营管理型。在实践中就要用市场的观点审视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用市场分析的方法解释教育问题,将经济智慧、价值规律与教育规律有机结合。

五是从区分主要和次要矛盾的角度,将学校规划重心放在学校所需的优先发展项目上。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有的事情,如只是忙于繁杂事务,找不到方向,使学校工作老是处于应付和低水平重复的状态,显然会降低学校管理的效率。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学校当前状况,主要目的是了解学校的优势和劣势,确定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明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方向。

六是从学校共同体成员组合构成的角度,在规划制定和实施中注重发挥协同作用。学校创建规划在本质上是一个协同的过程,它把学校共同体的各种力量聚集在一起,共同勾勒学校发展的蓝图。这一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和教职工的协同作用。为此,重点强化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主观能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两级聘任制,将规划制定、实绩与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挂钩。同时形成和谐发展的氛围,争取上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通过校内外各种媒体宣传学校规划主要精神,促进学校的和谐建设和科学发展。

从多角度精准把握气候类型 第4篇

气候类型的判读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考纲要求考生学会根据气候资料分析气候类型,学会分析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学会分析特殊地区的气候成因、分布和特点。高考试题中多以气候资料、经纬网图等信息为背景资料来进行有关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特点及其产生影响的分析,主要考查对地理图表、数据的获取和综合分析能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来精准把握气候类型以提高解题能力。

一、从气候因子角度精准把握

气候的形成受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子综合影响。

1.气候因子间的相互关系

各气候因子联系紧密,相互渗透,共同影响气候类型的特征与成因等(如图1)。

2.影响气候的基本因子

太阳辐射(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子,不同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由此形成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不同温度带的气候类型。

3.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根据大气环流对全球热量和水汽的调节与输送功能,明确气候类型与大气环流的气压带和风带间的相互关系(如表1)。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南半球相反。

4.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

根据下垫面状况对气候的形成作用,明确海陆、洋流、地形、冰川等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

海洋比陆地的热容量大,受海洋影响的气候气温变化比较和缓、降水比较多,形成海洋性气候;而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海洋中的洋流对气候影响显著,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陆地上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山地、高原因海拔高而气温低,谷地、低地因海拔低而气温高。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现出“少—多—少”的变化规律。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强,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

例1(2016年高考天津文综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2、图3分别为巴西1月和7月降水量分布图。

据图2、图3说明巴西1月和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解题思路】从图2、图3的降水量分布可以直接看出,1月份巴西大部分地区降水在200mm以上,降水量多;7月份巴西大部分地区降水在100mm以下,降水量少。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南、冬季偏北;巴西领土大多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1月大部分地区受南移的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巴西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参考答案】差异: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原因: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二、从气候要素角度精准把握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要把握对气温和降水的分析方法。

1.气温的变化特点

(1)南、北半球的气温特点

7、8月气温最高的为北半球,1、2月气温最高的为南半球;北半球最冷月在1、2月,南半球最冷月在7、8月。根据最高、最低气温对应的月份判断所在半球。

(2)不同温度带的气温特点

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全年高温;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5℃,冬季温和;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寒冷,但需注意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亚寒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20℃;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10℃的为苔原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为冰原气候。因此根据最冷月平均气温可以判断所处的温度带。

(3)海陆的气温特点

大陆性气候最热月,北半球为7月、南半球为1月;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北半球为1月,南半球为7月。海洋性气候最热月,北半球为8月、南半球为2月;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北半球为2月,南半球为8月。因此根据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可以区别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

2.降水量的变化特点

降水类型有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少雨型等,根据降水量多少、季节分配确定降水类型(如表2)。

3.近似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异同点

对常见的几种相似的气候类型,要把握住它们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如表3)。

4.综合气温和降水量分析气候类型

综合气温和降水量的资料,通过气温确定温度带,再结合降水类型判断具体气候类型(如表4)。

例2(2016年高考江苏地理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

材料二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中国于2016年3月15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材料三图4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5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图5中气候资料(2)与图4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_________,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

(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_________月份。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第(1)题,从气候资料(2)看出夏季最高气温只有15℃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在0℃以下,流域内只有昌都位于青藏高原,因海拔高而夏季气温低,其他几个城市均位于热带,其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第(2)题,从气候资料(1)(2)看出,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全年高温,降水量大、季节变化明显、有干季和雨季,为热带季风气候;湄公河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大气降水是其主要补给来源,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10月至次年4月进入干季,降水补给少,河流水位不断下降,一直下降到5月雨季来临之前的4月(或3—4月)。第(3)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在季风气候区,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进入干季;加上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干旱。

【参考答案】(1)昌都冬冷夏凉海拔高(地处高原)(2)降水(雨水)水位季节变化大4(或3~4)(3)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

三、从气候分布角度精准把握

气候分布是有规律的,通过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来把握不同纬度大陆东岸、大陆内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可以借助气候分布模式图来增强理解和记忆(如图6)。

例3(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图7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解题思路】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受河流补给的季节变化影响,与气候关系密切。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为高原山地气候区,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小,河流径流量小或断流,为枯水期;上游山区因海拔较高冬季积雪量较大,在春季气温回升时融化形成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出现春汛。

法国位于亚欧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因此流经法国西部的北部支流(索恩河)受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的影响,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支流受其影响,径流量冬季大、夏季小。

【参考答案】罗纳河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四、从气候特殊角度精准把握

地球上气候的分布总的来说具有地带性规律,但受到地形、海陆分布的影响又具有非地带性规律。

对于气候的特殊性注意从地形、海陆分布两方面再结合大气环流、洋流等加以分析。

1.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1)四处回归线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的东南沿海、中美洲的东北部,它们在远离赤道的回归线附近地区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四个地区都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东北信风或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地形的抬升作用,增强了地形雨,从而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2)几内亚湾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

地处西南风的迎风坡,几内亚湾暖流增温增湿,降水多。因此,在远离赤道的几内湾北部地区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3)南美西岸的各种气候

南美西岸各种气候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了南北延伸、东西狭窄的分布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在安第斯山脉西侧沿海30°S附近向北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3°S,呈狭长的带状分布。

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山系的阻挡,各种气候不能向东深入,仅局限于沿海一带。安第斯山脉直逼海岸而且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加上这里盛行的东南信风是离岸风,使得热带沙漠气候呈狭长形延伸到赤道附近。

(4)南亚印度河下游的热带沙漠气候

南亚印度河下游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不同于周围的热带季风气候。北半球冬半年受东北季风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北半球夏半年由于索马里半岛和阿拉伯半岛的影响使印度河平原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很小;加上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物保护,形成沙漠。

(5)索马里半岛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

东北信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稀少;离岸风西南季风使沿岸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形成寒流,降温减湿,降水稀少,从而使索马里半岛沿岸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

(6)非洲赤道东部和南回归线东部的热带草原气候

东非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较弱,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南回归线穿过地区东西跨度小,东部容易受沿岸暖流的影响,降水增多,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7)南美南端(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沙漠气候

40°S以南安第斯山脉东侧形成温带沙漠气候,而没有形成地带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是该地地处西风带的山地背风坡,东西狭窄且东岸有寒流流经,降水少。

2.地带性气候的特殊分布

(1)北美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美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可达2000mm以上,比正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700~1000mm)多得多,接近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量;呈狭长的带状。

该地地处来自海洋的西风的迎风坡,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高大山地的抬升作用和海陆轮廓的影响,降水丰富;受山地逼近海岸影响呈狭长的带状。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原因是该地受陆地轮廓形状和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明显。

(3)北半球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半球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的纬度在大陆西岸比在大陆东岸的高。是因为大陆西岸受到暖流影响显著,大陆东岸受到寒流影响显著。

3.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而在南半球没有分布。原因是南半球与北半球分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的相同纬度是广阔的海洋,海陆分布造成了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

例4(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大气温度B.降水量

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

【解题思路】第(1)题,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后减少,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的差异形成了垂直气候带,植被也呈现垂直变化,显然气温、降水量、植被均与海拔有关;坡度大,雪不易堆积而厚度小、坡度小,雪容易堆积而厚度大,积雪厚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第(2)题,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冬季盛行西北季风,长白山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大,积雪容易被吹散,积雪厚度薄,使得地面下冻层厚,冻害高发。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使得雪期缩短,导致降雪期推后,降雪量减少,矮小灌木缺乏积雪覆盖,造成冻害加剧。

【参考答案】(1)C(2)D(3)C

五、能力测试

图8为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洋流

C.纬度D.海陆分布

图9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影响该地降水多的季节的盛行风主要是()

A.西北季风B.东南季风

C.盛行西风D.东南信风

4.该地可能是()

A.北京B.贵阳

C.孟买D.横滨

图10、图11分别为非洲部分区域图和内罗毕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区域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分布

C.地形D.洋流

6.到内罗毕附近的天然动物园去看野生动物,一年中最适宜的时间是()

A.2月B.5月

C.8月D.10月

从多角度精准把握气候类型

1.A从图示纬度可以看出该区域位于北半球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年较差大;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降水量年较差小;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少、年较差也小;甲地降水量年较差大,最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而地中海气候位于亚热带。

2.D从分布图可以看出等降水量年较差由东向西递减,东部降水变率大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冬、夏季风的影响,使得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向西由于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逐渐减弱,降水变少、年较差变小,因此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

3.B从图示温度曲线可以看出该地最低气温在0℃以上、15℃以下,所以该地位于亚热带;从降水折线图可以看出该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降水丰富、冬季盛行西北(偏北)季风降水稀少。

4.D从图示气温和降水情况判断出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排除了属温带季风气候的北京、属热带季风气候的孟买;从潜水水位海拔在5米左右可排除位于云贵高原上的贵阳,故该城市应是位于太平洋沿岸的横滨。

5.C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是位于非洲赤道东部的东非高原,虽在赤道附近但并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非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较弱,降水较少,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角度把握论文 第5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复习策略,命题思路,命题角度,复习效率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 高中历史和其他学科一样, 都进入了总复习阶段。那么, 怎样才能真正增强复习效果, 提高复习效率呢? 关键要针对每一个知识点, 把握高考命题思路和命题角度, 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过什么、以后会考什么等对学生的复习有指向性和目的性, 可避免学生无目的地“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果学生不知道哪儿是重点、哪儿是考点、哪儿是易混点, 则有效复习、高效学习就毫无意义可言。

本文以“十月革命”为例, 谈谈高中历史复习应如何把握高考命题的角度和思路, 才能实现有效复习, 提高复习效率和应试技巧。

一、夯实基础知识是有效复习的基础

高考复习一般有三轮, 即一轮复习, 以单个章节的知识点为主, 以掌握教材知识为主要目的, 是以章节复习为主要手段的复习方式;二轮复习以知识的系统化为主要目的, 关注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 构建知识体系, 从宏观上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三轮复习以应试为主要目的, 在一、二轮复习的基础上, 强化训练, 通过反复考测、模拟, 提高应试技巧, 从中找到不足, 最后回归教材, 高瞻远瞩, 居高临下, 关注教材的细节处, 关注教材的重难点和考点, 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简言之, 高中历史复习的目的就是夯实基础知识, 为高考奠定基础, 夯实基础是有效复习的关键。按一般复习套路, 教师把这一章节《十月革命》以提纲的形式展示, 让学生根据提纲、按照体系复习, 或许有一定的功效, 但效果不是很好。不妨让学生说说这部分的重点、难点、考点及疑点, 这是“学讲计划”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是金字塔学习理论的底座理论, 是最佳方式。

如先让学生大胆讲“十月革命的意义”:三个开创:开创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纪元, 开创了新的现代化模式, 推进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对于这一章节中的空想社会主义、《四月提纲》、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乌托邦的历史作用等, 若学生都能说出一二, 那么这个章节的知识就真正掌握了, 如果再联系实际进行拓展运用, 就更无懈可击, 知识的牢固性将坚不可摧。

二、把握命题思路和角度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基石

如果说梳理知识体系, 形成知识脉络是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的话, 那么, 把握高考命题的出题角度和考题思路, 则是有效复习、提高复习效率、促进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基石是促使学生高效复习的有效策略。

1.明确 命题的 思 路 和 角度 ———考 什么 。

对于《十月 革命》而言 , 高考题一 般从概念 的内涵、特征 、本质等方 面命题 ;或从十月 革命的历 史起因、条 件、规律、发展 趋势、影响 等角度命 题 ;或从知识 的比较、联 系、概括、归纳 等方面命 题 ;或从对十 月革命的 认识、启发 、评价新史观 等角度入 手 , 也就是说 , 命题角度 很多 , 考查形式 灵活, 问题以单选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形式出现于试卷上, 有的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有的是从历史角度分析和总结有的结合时政考查学生的创新运用, 兼顾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如果在高考总复习中, 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考察角度都了如指掌, 那么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就不再是难事, 认真分析、总结历年来的历史高考试卷, 知道每一个知识点考什么怎么考、曾经考过什么、以后还会考什么等, 则复习就会疏而不漏。

2.提高 应 试 技巧 ———把握 考过 什么 , 预 测 还 会 考 什么 。

高中历史总复习时, 无论是一轮复习、二轮复习, 还是三轮模拟训练的复习, 如果教师都能直击高考, 进行高考连接深入研究历年来各省市的历史高考试卷, 对每一个考点、考测形式都胸有成竹, 那么对学生的复习将起到主航向作用。

如《十月革命》, 2012年, 广东省文综历史考察“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 以单选题形式考测:新的学说、新的力量已经兴起, 受19世纪正统自由主义的挑战, 乌托邦式及其他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 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这里的“大炮”指的是 ()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科学社会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这道题很显然是对十月革命的意义、内涵、本质、特征等的考察。同年, 江苏单科历史也以《四月提纲》的内涵为考测对象, 也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如果学生在复习时清楚怎么考、考什么, 则预测将来考什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 预测考题是人之常情, 可以使学生练习所学分析实政, 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如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内容:《共产党宣言》已经发表了160多年,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才能焕发出新的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道题就是从十月革命的认识、启示角度命题, 结合时政预测考题, 对学生而言更有挑战性。

当然 , 在复习过 程中 , 如果对练 习题从解 题思路 , 如定时空、审立意、抓关键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 则可提高应试技巧。

高考在即, 紧张的复习和模拟考试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为了让学生高考历史考出优异成绩, 复习时找准适合的学习方法, 再加上教师的悉心指导, 从知识点的分布、知识点的考察角度到命题的思路, 再结合解题思路和应试技巧的点拨, 高考复习定会有效、高效。

参考文献

[1]庞晓.浅谈高中历史复习技巧[J].试题与研究, 2012 (4) .

角度把握论文 第6篇

新闻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誉毁忠奸, 救助类新闻报道在弘扬社会大爱的同时, 也要把握一定的尺度, 公正、客观报道新闻事实, 而不是一味地去寻找所谓的亮点和卖点。

2012年4月份, 河南襄城县7岁女孩菅萌婵和母亲被大火烧伤, 省市两级媒体联动, 为重度烧伤的母女募集治疗费用, 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 奉献爱心, 仅在许昌春秋广场组织的爱心捐款活动现场, 两天时间就收到19.46万元的善款, 并在第一时间汇往小萌婵父亲的账户上, 用于救助小萌婵, 这种社会大家庭的关爱演绎了一曲曲互助和谐赞歌。

但在各媒体的报道中都侧重于7岁女孩菅萌婵冲进大火救母, 全身烧伤面积达84%, 母亲董会影烧伤68%, 例如:《七岁女童火场救母身受重伤危在旦夕》、《7岁女孩火海救母演绎真情全身烧伤84%》、《7岁女童为救妈妈安全离开的她又冲进火场》、《7岁女童冲进火中救母被烧伤》、《女童火场救母感动许昌各界踊跃捐款彰显爱心》等。

对于年仅7岁的女童安全离开火场, 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 又返回火场去拯救自己的母亲, 在弘扬孝道的同时, 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不能过于宣扬这种行为, 特别是像小萌禅这样的7岁儿童, 因为没有专业的知识, 没有任何的防护, 这种救母行为是莽撞的,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还要向读者和观众传达一些未成人面对火情应该采取正确行为的信息, 避免盲目施救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

对于弱势群体的救助报道中, 新闻媒体依靠其独特的社会功能, 向全社会呼唤爱心, 引导慈善组织、个人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发起救援行动, 促进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更新与完善, 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 特别是涉及以弱势群体为对象的采访、报道中, 尊重受访者的隐私权应该是新闻记者时刻应牢记的职业道德操守。

2011年9月17日, 安徽省合肥市17岁少女周岩, 因拒绝同校男生陶某的求爱, 而遭到对方泼洒打火机油焚烧, 惨遭毁容, 周岩的面部、颈部、胸部严重烧伤, 一只耳朵也烧掉了, 整体烧伤面积超过30%。

2012年2月24日, 当微博上这则《花季少女拒绝求爱遭烧伤毁容, 请广大网友救救我的孩子》的信息发出后, 瞬间就引起网友广泛关注, 在短短时间内转发就高达上万。全国各大媒体也争相关注事件的持续发展, 短期内, 安徽少女毁容事件就发展成为备受瞩目的热点话题。在前期以17岁少女烧伤毁容, 呼吁社会救助为主题的报道之后, 媒体开始注目于“官二代”、“早恋”、“情变”这些流行的字眼, 进行炒作, 例如:《合肥少女惨遭“官二代”毁容南京火海美眉上自拍照鼓励》、《“官二代”烧伤少女:权力魅影与法律的缺席》、《安徽17岁毁容少女与男生合影遭网帖曝光》、《少女被毁容考问情感教育》等等, 而受众也分成两个阵营互曝隐私, 互相攻击谩骂, 事情的真相掺杂着司法不公、被毁容少女与众男生暧昧等一系列有着无限想象空间、不断刺激着人们神经的关键词。

无论施暴者有什么理由, 也不能去触犯法律, 严重伤害他人身体, 在新闻报道中, 记者应该抛开偏见和狭隘, 回归案件本身, 以公正守望者的身份, 以冷静理智的客观视点, 来把握报道的尺度, 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

一个好人未必能当一个好新闻记者, 但一个好的新闻记者必定是一个政治修养、思想修养、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过硬的人, 在对弱势群体报道中, 不仅要深入了解事件形成原因, 本着真诚、理解的原则给予关注, 给他们一个充满关怀和温暖的环境, 还要通过对事件引领性的报道, 帮助被救助者树立自立观念, 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新闻媒体以弘扬社会主旋律为己任, 在客观记录采访对象生存状态和内心疾苦的同时, 还应挖掘出闪光点, 以积极的态度、向上的基调提升当事人的形象, 不断深化报道主题, 引发社会共鸣。

2012年4月份, 河南的新闻媒体报道了鄢陵县马兰镇青年冯会超身患重病治疗无望, 最大心愿是捐献器官的事件, 年仅23岁的冯会超不幸患上了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强直性脊柱炎, 在病情逐渐恶化的情况下, 他萌生一个念头, 把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 去帮助别人。长期的病痛折磨, 6年的卧床, 冯会超苍白的脸庞上自始至终透出一股坚毅。新闻报道之后, 引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 在大家的帮助下, 他接受了康复治疗, 依然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

人们在观看这条新闻, 在感动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新闻人物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

参考文献

[1].徐生权.媒体不能对弱势群体搞“虚假救援”[J].新闻爱好者.2010年19期1.徐生权.媒体不能对弱势群体搞“虚假救援”[J].新闻爱好者.2010年19期

角度把握论文 第7篇

长期以来, 风格把握的问题就是钢琴教学及演奏中一个十分重要、复杂而又困难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 对于风格把握的错误甚至“是比弹错音、背错谱更糟糕的错误”。 (2) 音乐风格实际上是民族文化的体现, 我们在接触一部音乐作品时, 首先要理解产生这种音乐的文化, 如果缺少对音乐在文化意义层面上的理解, 是无法真正把握作品的演奏风格的。

一、从文化人类学整体论中得到的启示。

整体论是文化人类学的三个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具体到我们的钢琴教学中来看, 钢琴自诞生以来, 始终是各个时代音乐乃至文化发展的缩影。各个时期、各个民族国家的作曲家们的美学观念、追求目标、文化背景、时代特征都有所不同。他们的钢琴作品往往具有深邃的精神内涵, 这就要求我们从尽可能广阔的社会人文背景中去探究挖掘作品的音乐内涵, 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在演奏与教学中, 不仅要研究音乐本身, 而且还要研究这种音乐周围的文化脉络。应当通过对与作曲家及其作品相关的音乐以及音乐以外的文献资料的仔细研读, 从而对作曲家个人当时所处的时代特征、文化背景以及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涵义等有一个尽可能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只有这样, 才可能对作品的风格有一个基本准确的把握。

例如, 在学习巴赫的钢琴作品时, 我们应当了解到他对于宗教的信仰与对艺术的热爱是融为一体的。他的作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形象反映了十八世纪初德国普通市民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具有深刻的哲学伦理性, “以浓厚的人情味和一种新的人文主义精神充实着传袭的宗教音乐。” (3) 如果我们能够对《圣经》、对十八世纪德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文化正生活黯然无光的社会人文背景以及巴赫个人的生平传记有所了解、甚至到基督教堂去亲身体验其精神文化氛围的话, 那将对于我们演奏巴赫的钢琴作品大为有益。

再如, 在学习贝多芬的钢琴作品时, 我们应当从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入手, 对1 7 8 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拿破仑的兴亡、德国民族运动的高涨、维也纳“神圣同盟”的复辟等一系列事件有所了解, 对当时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给贝多芬的思想所带来的极大触动有所了解, 对他具有的深信人类平等, 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 憎恨封建专制压迫的进步思想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 再通过对贝多芬个人传记等相关资料的阅读, 我们就不难理解他的作品中所带有的鲜明的社会意义和深刻的哲理性。

二、从文化人类学比较方法论中引发的思考。

比较方法论是文化人类学的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具体到钢琴教学与演奏中来看,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属于它们自身特有文化特征的钢琴音乐。我们在演奏与教学中, 要善于对不同音乐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 从社会、历史、文学、艺术等发展中找出其音乐文化间的异同, “发掘出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根源, 探索出其规律性的特征, ” (4) 通过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作品的比较研究, 更好的去理解其音乐内涵, 从而更为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演奏风格。

1、对不同时期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进行比较研究。

如:可将1 7世纪钢琴音乐 (即巴洛克时期) 与1 9世纪钢琴音乐 (即浪漫主义时期) 的风格特征进行比较。1 7世纪处于宗教精神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宗教思想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的思想和言行中, 加之社会动荡, 经济落后, 人民灾难深重, 使得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和谐安宁的音乐家们, 只能到宗教和艺术去寻求解脱。所以, 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就呈现出宏伟、巨大、深刻和宗教性等特征。而1 9世纪的钢琴音乐, 由于受到当时欧洲文学艺术新潮流、新风格的影响,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中表现出了对梦寐以求而又难以实现的事物的幻想与渴望, 呈现出强调个人的感情抒发、偏重幻想和夸张手法的风格特征。

2、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进行比较研究。

如:可将俄罗斯与法国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进行比较。俄罗斯钢琴音乐与本国的民间文学、民歌及民间舞蹈密切相关, 故呈现出旋律线条悠长、气息宽广、热情而忧郁的风格特征。而法国钢琴音乐则因受到德国和意大利文化、艺术的影响, 呈现出崇尚高雅、讲究细腻、分寸适度的风格特征。

3、对不同作曲家个体的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进行比较。

如:可将同为古典主义时期的海顿、莫扎特进行比较。二人的钢琴音乐虽都呈现出明朗乐观的情绪, 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社会的态度不同, 风格特征呈现出了很大差异。海顿一生没有太大的波折, 大半时间为封建贵族官邸服务, 衣食无忧, 感到心满意足, 故其作品中较多体现了幽默、巧智、乐观和活力的风格特征。而莫扎特则不同, 他自小跟随其父在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旅行演奏, 为生活而奔波劳碌, 故他的作品中较多体现了朴实、典雅、纤巧和流畅的风格特征, 更让人体验到深切的人情味。

另外, 还可以运用其他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比较, 找出它们的相同和相异, 探究其根源。相信通过这样的比较研究, 我们对于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把握一定会更准确、更清晰、更系统。

三、结语

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新世纪,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也必将会随之取得进一步的扩大与深化。文化人类学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广泛的, 如何能够把这种方式、观念渗透、应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无疑是十分关键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去不断地思考与探究。作为一名钢琴教育工作者, 只有站在文化人类学的高视角上, 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 才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文化人类学的繁荣发展, 其观点及方法论已经渗透到了许多领域的研究当中。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钢琴教学中风格把握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与研究, 以期通过本文能使我们放宽视野, 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观念来指导我们的钢琴教学实践, 并希望能与从事钢琴教学工作的同行们产生一些共鸣。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钢琴教学,风格特征

参考文献

[1].张天彤.重视民族音乐文化观[J].中国音乐.2001年第1期.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年.

[3].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上一篇:党的知识下一篇:对比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