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生命化教育审思

2024-07-04

语文生命化教育审思(精选8篇)

语文生命化教育审思 第1篇

语文课程的特质为实施生命化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汉字思维内涵的多层次性、汉语言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汉语文阅读的多解性, 最能引发学生的爱好和兴趣, 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最能促使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多向发散, 最能培养学生回旋喷涌的思辨力和创造力。从教学的对象来看, 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是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语文学习的本质是“习得”的过程, 它必须建立在对学习素材的充分感知的基础上, 通过一定的情境进行经验的联系和扩展, 完成语言意义的理解和建构, 然后通过适当的方式强化进行语言的规范和积累, 最后在实践运用中实现内化和掌握。从教学的内容来看, 语文教学所凭借的语言材料, 既包容古今中外, 涉及天文地理, 又包含作者的知情意理, 喜怒哀乐, 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文学作品是作者感情和个性阅历的凝结, 是人类精神的结晶。我们阅读每一篇文章, 都是在感受一个独一无二的精神宇宙。只要我们立足课堂, 深入挖掘教材, 实施生命化语文教育是大有作为的。

一、真情关注学生, 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语文课堂“人本”思想的体现,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关注学生全体, 也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是我们教育的对象, 都是活泼的人, 发展的人, 有自尊的人。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我们的每一位学生, 使他们在爱的教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要因势利导, 将知识和能力、品质教育有机结合, 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我相信, 只要对学生不放弃, 尊重每一位学的发展, 我们的学生就会拥有一股“信心给我力, 送我上青云”的豪气。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地增强, 其中让我高兴的是有一些学生把“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等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传统的语文教学, 教师占主导地位, 学生只是被当作被动的倾听者, 而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引导者。教学是双向的活动, 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信息技术发展使得教师不再拥有绝对的知识, 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这势必要求教师放下架子, 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 使学生与课文作者对话, 与文本对话, 与教师对话, 与同学对话。通过与作者的对话, 学生可以了解写作意图, 感悟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感、个人气质、审美理想等等;通过与文本对话, 学生才能走进文本世界, 全方位、多层次探讨文本内涵, 才能完成从感知到获得情感共鸣进而领会文本奥秘的飞跃;通过与教师对话, 在问答交流中, 参悟文理、文意、文趣, 提高鉴赏能力;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的对话, 让学生学会倾听与吸纳, 学会宽容和沟通, 学会协作与共享。

二、深入挖掘教材, 实施生命化语文教育

1. 认识自我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然而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并非易事, 有的学生对自己估计过高, 容易骄傲自满, 产生自大心理。有的学生对自己评价过低, 自信心不足, 同时, 他们往往又过于敏感而自惭形秽, 于是在学习上甘居中游、下游, 缺乏进取精神;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惭愧、羞怯、畏缩、低人一等的感觉。如何消除这种自觉低人一等的自卑心态呢?结合《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 我教会学生总结道:“维纳斯的手臂残缺了, 这似乎成了一种遗憾, 然而, 因为她的善良、她的正义、她的质朴典雅、她的高洁精神, 她仍然能够被公认为女性雕塑中最美的一座。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 你们也一样有着自己的缺点和长处, 但只要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扬长避短, 认识自我, 必能开辟出一条走向成功的幸福之路。如果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一味地自卑, 那么自己所想和所谈的只是不好的消极的一面, 因此自己会永远感到怏怏不乐, 这样的言论在社交场合大煞风景, 常常与人格格不入, 以致失去尊重, 失去幸福。如果能全面地认识自己, 树立自信, 我们就不会怨天尤人, 不会吹毛求痴, 也会与人和谐相处, 由此受到他人的尊重, 体验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当然, 盲目的自大和骄傲也是不可取的。一部分学生听后, 深受启发, 认为那种自我否定、自轻自贱简直就是自寻烦恼, 决定真正地审视自己, 重新塑造自己。

2. 珍爱自我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学习压力很大, 有的学生稍遇挫折失败, 就怨天尤人, 情绪低落, 丧失信心。为此, 必须引导他们珍爱自我。在讲到《我与地坛》一课时, 我说:“史铁生二十岁时双腿残废, 受到命运的沉重打击。他苦闷过、绝望过, 他想过死, 但在长期深沉的思考中, 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终于战胜了消极颓废的人生观, 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像史铁生这样的人很多, 在文革时期, 有位年轻的女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干重活。开始她心里无法承受巨大的落差, 每天以泪洗面, 痛不欲生, 后来, 她渐渐改变了, 以至于几年的苦难似乎没有给她留下任何痕迹。人们不解地问她为什么, 她笑着说:‘很简单, 因为我每次割稻都是按4/4拍割的。’女音乐家之所以能拯救她自己, 正是因为她学会了自爱。珍爱自己, 不是要对自己溺爱放纵, 而是在困难面前不自暴自弃, 在选择面前不鲁莽退缩, 在失败面前不怨天尤人, 认识现实, 分析自己, 认识自己, 不放弃梦想, 树立自信。只有学会珍爱自己, 阴霾的天空才会变得晴朗。为自己找一条正确的道路, 为自己在风雨中撑起一把伞坚定不移的保护!学会生活, 学会坚强, 虽然‘学’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但学会后就受益匪浅。同学们, 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就要认识到生命是有限的, 是美好的, 应该懂得珍惜自己, 让生命发出光彩啊。”

3. 相信自我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万物皆非完美, 有的学生只是在某些方面不如人, 却夸张放大自己的缺点, 否定自己, 把自己看得一切不如人, 唉声叹气, 悲观失望。2001年美国心理学会递交的国会年度报告中曾指出:20世纪的历史, 我们最大的悲剧不是令人恐怖的地震, 不是连年的战争, 甚至不是原子弹投向日本, 而是千千万万人活着然后死去, 却未意识到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巨大潜能。结合教案资料中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内容, 我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 虽然我们不是北大的学生, 但我们有成功的基础, 因为人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在教学《报任安书》一文时, 我对学生说:“司马迁忍受了人生的极辱, 终能‘隐忍苟活’, 原因就在于他还有一个未实现的梦———完成《史记》。没有坚强信念的人, 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相对于司马迁来说, 我们同学们所受的苦难是大海一粟, 微乎其微的, 而我们部分同学都为此失望, 为此痛苦, 失去了奋斗的力量, 整日消沉颓靡, 郁郁度日, 这不是我们青春少年的风采啊!你们甘愿就做一个没有志向的碌碌无为者, 虚度光明吗?我想信你们还有梦, 美好的梦, 对吧?!那就重拾起那一份应有的勇气和信心吧, 相信自己!”

4. 战胜自我

著名学者傅雷说过:“人生就像钟摆, 总在幸福和不幸之间来回摇摆。”面对生活中的诸多坎坷, 怎么办呢?在讲到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 我引导学生:“海伦·凯勒虽然两耳失聪, 双目失明, 丧失了正常人拥有的许多权利和美好生活, 但仍然以微笑面对厄运, 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 以杰出的成就显示了一个残疾人的生命价值。而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一点小挫折和失败又算得了什么呢?中考我们可能失利了, 但我们还有很多机会, 况且, 一次考试失利并非坏事, 要正确对待之。只要我们对自己有信心, 分的原因, 勇于实践, 就没有什么能打败我们。”在教学《丹柯》一文时, 我教导学生:“在困难面前众人恐惧了, 退缩了, 他们失去了勇气, 失去了信心, 甚至甘愿做奴隶了, 丹柯心中也很清楚, 前面的道路异常艰险, 但他有着与众不同的义无反顾的勇气和那一份执着的信念。正因如此, 他才能带领族人走出泥沼, 走出森林, 走向广阔的大草原。我知道你们一部分同学在也处在一定的困境中, 学习成绩难以赶上去, 但你们就甘愿像族人一样‘老是坐着想’而不愿向前勇敢地迈出一步吗?你们难道不愿做丹柯这样的英雄吗?所以, 同学们, 请你们相信自己, 用实际行动移开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吧!不能再把大好的精力浪费在思想的消极郁闷积极因素上了, 否则只能后悔一辈子!”

三、尊重学生个性, 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积极因素, 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 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 而且要育人;要育人, 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 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 有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 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 承担社会责任, 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些正是人性正常的需要, 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特别是对那些高层次的需要, 我们应尽力创造条件, 使其有满足的可能, 这样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 而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着想、为社会尽义务, 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 他才会充满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对即使看起来这方面需要不强烈的学生, 也一定要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 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找寻和激发人性需要, 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同时, 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体验课文教学中传递出的人性。如《边城》为人类的“爱”字作了恰如其分的说明, 教师通过引导赏析, 能使学生领略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变形记》用荒诞的手法记叙了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的故事,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其变形的根源, 能使学生了解认识现代西方社会人的异化, 人性的异化, 人际关系的异化, 由此引发学生对人性的理性思考。

另外, 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 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 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 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社会并不需要每个学生都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诗人等。国家需要80%以上的学生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普通工作者、劳动者, 这样想来, 我们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 发展他们的特长, 就不用逼着100%的学生去按统一的模式进行高难度训练了, 同时又能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 通过不同的途径, 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不断增强自身素质。

总之, 语文教师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用心关注学生, 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 才能使语文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使语文教学更为完善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个体生命的挚爱。

摘要:课堂是流动的生命, 语文课堂要体现的不仅有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 而且应该有对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教师应依靠生命化语文教育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生命体验, 对生活的关注、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情感的珍视, 最终实现师生的互动发展。本文从课文教学要用真情关注学生, 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深入挖掘教材, 实施生命化语文教育;尊重学生个性, 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实施生命化语文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语文教育,生命化,策略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维鼎.语文课程初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2]潘涌.课程范式与语文教学走向解放[J].教师之友, 2005, (8) .

[3]薛为春, 薛鹏.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教育[J].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5, (3) .

[4]吴家梢.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儿点认识[J].经济问题探索, 2004, (8) .

生命教育和生命化教育的区别 第2篇

冯建军教授认为:生命教育在教人珍爱生命,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方面,是有特定指向的。而生命化教育相对来讲,比较宽泛,它是在生命的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这里的生命,是具体的、有鲜活个性的现实人。生命化的教育强调,教育必须以生命为出发点,教育过程中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的发展和要求,不断地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引领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创造而富有个性地发展。生命化的教育,是真正“人”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也是最体现人性关怀的教育。生命化教育,以生命为基点,关注生命,创造生命适宜成长的条件,使教育真正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地。“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是生命化教育核心的表达,也是生命化教育的最高境界和追求。

语文生命化教育审思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命化

生命化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让学生懂得生命可贵的道理,懂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尊重每一条生命的存在,在学习中掌握求生技能,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在认识事物能力、判断价值取向能力上还存在较大的动荡性,这一阶段很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帮学生找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能力,重新思考生命的真谛。

一、学习与生活实践连接

生活是学习的来源,让学生充分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找寻学习的快乐。如在学习《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让学生观察操场上的体育器材,单杠、双杠、篮球场、足球场等,回到教室后让学生人人发言,将刚才看到了什么介绍给其他同学,共同分享学生的世界。加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在大自然中体会生命的真谛

大自然使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热爱大自然,关心大自然的一切变动,从大自然中找到自我,体会生命的存在。当我们学习完《鸟的天堂》一课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校园内的树林中,让同学深亲身体验在树林中快乐,鸟儿们快乐的歌唱,蝴蝶在翩翩起舞,花儿们竞相开放,大自然物种间其乐融融的现象,激起学生对大自然中生命的敬畏,更能体会到我们自身生命的可贵,教育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界的每条生命。

在学习《将心比心》课程中,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教师要充分对教材内容进行升华讲解,教育学生将心比心的道理,让学生懂得互敬互爱是优良品德,让生活中多一份关怀,少一份争吵,多为对方着想,让我们之间多份宽容与理解,少一份抱怨与嘲笑,用纯净的心灵去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感悟生命的伟大,为珍爱生命打下坚定基础。

总结

情境模拟设置与教师的感情投入是生命化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榜样,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乐观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身边的学习氛围中找到生命的气息,做好祖国教育界的辛勤园丁,为祖国培养健康、活力四射的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丁成瑞,书要读—加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一点体会[J].江西教育,1980(01).

[2]刘萍.论语文教学的生命价值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11).

生命化教育与语文主题教学的关系 第4篇

关键词:生命化教育,主题教学,存在关系

生命化教育以生命为教育的基点, 认为教育就是要遵循生命的特性, 不断地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 促进生命的完善, 提升生命的价值。而主题教学, 是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 互相协调和整体发展;是知识体系的内在和多重整合, 联系。

一.生命化教育

1.生命化教育

1993年5月, 张文质受《教育评论》之托, 对黄克剑先生做了一次以“教育的价值向度与终极使命”为题的访谈。黄克剑先生提出“教育是对人的成全”的话题。8年后, 张文质对黄克剑先生作了一次以“回归生命教育”为题的专访。这一次访谈奠定了生命化教育的理论基石。2001年, 张文质在此次访谈的基础上, 梳理出“生命化教育“的精神内涵:其一, 生命化教育是对可能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其二, 生命化教育是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 是培育“内在而真实的力量”;其三, 生命化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 对人个各不相同的特性的由衷尊重;其四, 生命化教育是人的心灵觉悟的教育;其五, 生命化教育是范本教育。

2.发展现状

冯建军在《生命化教育》一书中, 将生命化教育分纳在六个方面, 主要是, 生命化德育、生命化学校生活、生命化课程、生命化课堂、生命化班级管理与生命化教师。把生命化的容括更广泛的涉及到教育的多个方面。同时, 黄瑞夷老师在他的《粘连作文》与《作文教学的趣味去境界》两本书中, 就以实际的教育实际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命化教育实践。现在, 更多的一线教育者, 研究学者等都加入到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实践中。

二.主题教学

1.主题教学

窦老师将主题教学定义为是从生命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 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 是语文知识;其二, 是文化底蕴, 人文情怀;其三, 是学生个体理想与精神成长, 是围绕一定的主题, 充分重视个体经验, 通过多个文本之间的碰撞, 在强调过程的生成理解中, 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

2.主题教学的具体践行

窦桂梅老师提出的“主题教学”在她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在扩大学生的篇章阅读量上, 本着“学好教材, 超越教材”的理念指导, 六年里, 带领学生积累了300多首古今诗词, 1000多条成语, 100多个寓言故事, 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除此之外, 窦老师还积极的开展课堂实践活动, “立足课堂, 超越课堂”。课堂上, 窦老师鼓励, 帮助每位学生找到“好孩子”的感觉, 鼓励他们思考, “尊重老师, 超越老师”。

三.生命化教育与主题教学的存在关系研究

1.同的精神追求

生命化教育理论的前提和依据是“回到中国的语境, 回到教育的立场, 回到具体的学校, 回到具体的个人。”生命化就是生命的在场, 要求个人的所言所行都必是具体的生命活动;而范本教育是要求受教育者直面生活, 直面经典, 用最直接的方式和最情愿的方式去体会生活, 去阅读书籍;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 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 是教育价值的最终皈依。

主题教学强调语文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 教学生在书本中感悟语文, 感悟人生, 在生活中感悟语言, 感悟生命。是从生命的层次, 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 充分重视受教育者的个体经验, 唤醒学生, 感染学生, 让学生“入境”, 感受文本内涵———“典范方位范”。

2.共同的价值目标

生命化教育就是个性化, 个人化的教育, 始终指向一个个永难穷尽的生命个体, 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全且富有个性的人为最终目的。生命化教育以成全所有生命为价值导向, 使教育沐浴于人性的光辉之下。

主题教学则是首先通过整合人和自然, 社会的关系, 由个及类, 由类及理, 个性与共性相融, 形成立体的主题内容;然后积累人和母语文化的密切关系, 形成文化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最后, 用自省的方式使自我得以确立, 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汲取营养, 发展自我。

3.共同的生命化教育场域

语文写作教学的生命化 第5篇

一、“生命与教育”关系内涵的历史演变

西方“生命教育”的提出最先是由于对暴力、艾滋病的抵制,对珍爱生命的倡导,至20世纪末基本普及。而在中国大陆,直至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才被引进,叶澜是领军人物。1997年她发表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第一次“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她认为:“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其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最后,要进入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探究。”紧接着,叶澜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基础教育的改革实践,于2004年提出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继叶澜之后,很多人开始着眼于有生命的课堂教学,王鉴将课堂定义为“知识课堂”和“生命课堂”,并将生命课堂的特征概括为:“课程是开放的、多元的;教师成为研究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王鉴的观点和叶澜实际上是一脉相成,但概括出了“生命课堂”的概念。类似观点还有,冯建军老师提出的“生命化教育”、艾诗根提出了“生命化课堂”等。

总结国内对于生命与教育关系的提法主要包括:“生命课堂”、“生命化教育”、“生命化课堂”,虽无统一名称,但对生命与教育关系的定义都源始于叶澜,并都强调区别于国外的“生命教育”。总体可概括为,生命化课堂教学必然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体现以下几个特征:首先,课堂是构成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一部分;其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多元的;最后,教学的过程是生成的。

二、生命化教育理念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及不足

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三种倾向。第一种:侧重作文的生成过程。对写作前的兴趣激发、写作过程中的技巧指导、写作后的评价都设计了详细的步骤。第二种:侧重对生命化作文的展望。虽表达了对生命课堂的构想,但往往缺乏具体实践策略。第三种:侧重对作文教学过程的构建。这部分研究考虑了写作教学活动的多方面因素,并提出了较细致的实施方法。

现有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三。第一、研究不成体系。生命化教育理念和写作教学结合的研究还未成趋势,既无权威的论著,也没明显的研究源头。第二、概念的空泛化。缺乏对生命化作文教学内涵的阐释,而代之以空泛的诸如“用生命写作”的口号。第三、内涵的窄化。现有研究,存在几个窄化内涵的危险:教师生命价值的关注被边缘化;无意识的“主知”教育,情感、意志等目标成为认知目标的附属而浑然不觉;课堂的生成性研究被忽略。

三、对未来写作教学的展望

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我认为让生命化教育落到语文写作教学实处,要宏观把握和微观着手相结合。具体构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构建写作教学的三维目标。一是情感目标。区别于为完成认知目标而服务的伪情感目标,该目标关注的是学生对己、对事、对他人的健康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控制力的发展。二是能力目标。该能力不是写作能力,而是构成一个人的生命发展的多种必备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等。三是认知目标。不单为考试服务,而且为写作能力的发展、为学生个性的表达与交流服务。

第二、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一方面促进教师的转变。首先,实现由无生命的“蜡烛”向有生命的“人”的转变。教师应当爱生活、爱自己、爱学生……让自己的情感价值、审美趣味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实现由“教书匠”向“科研者”的转变。教师要做思想的独立者,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最后,实现由“权威者”向“启迪者”的转变。教师要多一份包容,让学生成为会思考的个体。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的转变。首先,学习态度的转变。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学会感悟生活和关心时事。其次,学习内容的转变。学会取材于生活,有意识地从阅读和影像中汲取创作材料。最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写作前后,允许小组讨论与评价,实现思想的碰撞交流。

第三、创建生命课堂。一要关注师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知识与能力的喜悦,让教师感受到教学的快乐。二要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的三维目标,结合具体学情,设计目标明确又有弹性的教案,时刻关注课堂的生成性。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审思与重塑 第6篇

1. 情感教育知识化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和教育评价观影响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把教育活动简单地看作是一种纯技术活。在这种理性思维模式的主导下,教师在设计和安排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时,更多地从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应试能力去考虑,而对小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则重视不足。

2. 情感教育功利化

目前,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教育功利化反映在情感层面就是情感认知的功利化。换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则有的教师也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但其情感教育目的并非单纯,而是服务于其他目的的。如在实施情感教育时,教师主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以促进认知;或者出于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通过营造和谐的情感环境和情感氛围,来进行情感教育。显而易见,教师把情感教育单纯地当成了一种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方式,而忽略了情感教育原有的本真追求。

3. 情感教育形式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实现好的教学效果,也煞费苦心地收集了大量的情感素材,使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了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但在这种表面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中,既看不到教师带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也欣赏不到教师引导学生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因而,盲目地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效果,而不管时机、不分场合、不切实际地营造的教学情境,反而让学生失去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只为了形式而形式的教学,情感教育流于形式,教育教学的情感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二、重塑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对策

1. 挖掘教材情感元素培养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容,包括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道德美、人生美等。如《丰碑》《钱学森》《诚实的孩子》等课文蕴含着道德美;《金色的秋天》《我爱三峡》《草原》《桂林山水》等课文体现着自然风光美;《可贵的沉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等课文蕴藏着社会美。因此,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不仅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情感内容,更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把握和体验文本中传达的特殊情感。

2. 善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情感氛围

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多媒体技术,集直观性、趣味性和综合性于一体,有利于新知识的呈现与获取。由此,要想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情感的丰富性、深刻性,须善用多样化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信息量,激活学生的情感。所谓多样化的多媒体技术包括视频图像、音响、图形、幻灯、挂图、录像、录音等。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教学伊始,教师先播放一段由著名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经典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欣赏视频上优美的草原风光图:蔚蓝的天空,茫茫的绿色草原,洁白的羊群,柔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场面充满着诗情画意。

3. 运用多样化阅读方式升华情感

生命化教育与生命教育之比较 第7篇

1993年, 著名哲学家黄克剑和教育学者张文质对话时, 提出了教育的三个向度: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从此一种以生命整治学问, 以生命统摄教育, 以生命成全每一个具体、健全的生命为旨归的新的教育理念开始进入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

2001年, 一项命名为“生命化教育”的课题实验, 正式在福建省城乡学校以及全国各地的学校渐次展开。

生命教育的研究源于人们对死亡的思考, 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死亡学的研究, 1959年心理学家赫尔曼《死亡的意义》一书的出版, 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大众对死亡问题的研究兴趣和关注。与此同时, 美国又在学校开展死亡教育课程, 新课程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教育分支科学, 后来发展为生死教育。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是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 他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 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通常认为, 最早提出“生命教育”概念的是1979年在澳洲悉尼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 该中心目前己经发展为一个国际性机构, 属于联合国“非政府组织”的一员, 主要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治, 让孩子远离毒品, 给他们一个正向而积极的生命大起点。该中心认为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 培养他们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创设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是防患于未然之道。这一概念一经提出, 即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影响迅速扩大。

20世纪九十年代初, 生命教育在台湾一些学校和个别地区推行。自1997年起, 民间机构连同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再度关注生命教育的发展, 制订了一连串的计划, 包括课程计划。2000年台湾“教育部”成立生命教育委员会, 并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21世纪初, 香港也开始重视生命教育。2001年12月天主教香港校区出版了《爱与生命》教育系列, 对于婚姻的意义、家庭生活的真谛、贞洁的德行、性教育、人际关系和生命的意义提供了有关素材, 并建议将这些内容纳入到有关科目之中。2002年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明确提出以生命教育整合公民教育及价值教育, 并在多所学校推广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课程, 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 增强抵抗逆境的能力。

2004年5月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2004年12月, 辽宁省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 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 标志着中国大陆生命教育已经取得合法地位并进入推行阶段。

(一) 生命化教育与生命教育比较

生命教育与生命化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但许多人对他们的区别并不十分了解, 为此, 笔者从它们的概念、特征、内容、目标、原则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见下表) 。

(二) 生命教育与生命化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

1. 生命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

(1) 各个学科如何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 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发掘生命教育课程资源, 更好地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

(2) 对深化教师生命教育理念及如何结合一些优秀、典型的课堂教学个案对教师进行培训的研究。

(3) 生命教育研究中德育建构的研究。

2. 生命化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

(1) 在教育过程中, 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教材的设计等方面确定以人的生命得到提升作为教育目的, 使教育目的实现生命化。

(2) 人的生命具有未特定性、自主性、创新性的特点, 因此我们应当以生命的提升作为教育目的。教育史上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主要有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它们是辨证的相辅相成关系。虽然教育归根结底要受到社会的制约, 但最终以人的生命得到发展为契合点。

参考文献

[1]张伟.人的和谐发展需要生命化教育[J].教育评论, 2007, (1) :7-8.

[2]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Z].2005.

[3]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4]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5]王东莉.生命教育与人文关怀—青少年教育的终极使命[J].当代青年研究, 2003, (6) .

[6]黄建春.论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实施[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内部资料) , 2005.

[7]陈婷.关于我国中学生命教育问题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内部资料) , 2005.

[8]张娜.生命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内部资料) , 2004.

[9]牟忠彦.生命教育观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内部资料) , 2004.

让语文教学走向生命化 第8篇

一、生命化是教学目标而不仅是方式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教育的目的是让其能生存于社会, 让其生命价值最大化。生命化教学更适合作为广义的教学目标存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

最近看了BBC视频《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 中式学校》, 这是2015 年英国拍摄的关于中、英两种不同教学方式比较的纪录片。中国5 位优秀教师赴英国博航特中学进行教学实验, 中国教师在一个月的时间内, 对博航特的几十名初三学生 (基础不一) 进行传统的中国式教学 (大班制) , 一个月后科目考试, 结果令人震惊。中国式教学班级各科目平均分高出英国式教学 (小班制、按基础分班) 班级10 多分, 因此博航特中学也在考虑建设中式学校。虽然这经过了媒界剪辑, 视频真实性程度有待考证, 但作为教育研究依据对比纪录片, 这也值得我国教育界思考。

将生命化教学作为目标, 而教学方式则可以根据具体国情、学情进行创造性地调整。在英国中学, 课堂教学不必进行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知识灌输。学生学业负担小, 是因为英国政府福利政策好, 学生无升学压力和生存压力, 小班制的实验式、探究式教学都是符合英国国情的, 而中国中学则不然。中国大学, 生命化教学方式可以普遍应用, 因为大学生没有高考压力、有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人格心理, 所以教学方式要适合国情和学情。

二、教学过程中带入个体生命体验

现代语文课程教学, 更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在授课时, 首先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 学生思考的过程是掌握知识的过程, 也是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其次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 学生的智力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 (超前性或者滞后性) , 同样的问题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容易, 但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也许就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和表达个体体验。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是语文教学中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节省大量教学时间, 利于创造高效语文课堂。

教学不能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 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变为生存能力, 必须要有“体验”的参与。因为“在体验世界中, 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 充满着生命意蕴和情调”。教师应在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带入个体生命体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与教学内容对话, 了解教学内容、建立教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构建间接知识和真实生活世界的联系, 将自己原有的生命体验和新的内容相结合, 产生一种新的体验, 最终发展为社会生存能力。

三、编制生命化的语文课程

皮亚杰的儿童智力结构说将儿童的智力发展分为四个不同水平的连续阶段:感觉运动智力阶段 (0-2 岁) 、前运算智力阶段 (2-7 岁) 、具体运算智力阶段 (7-12 岁) 、形式运算智力阶段 (12-15 岁) 。他指出:“一切理智的原料并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能吸收的, 我们应考虑到每个年龄阶段的特殊兴趣和需要”。布鲁纳在皮亚杰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主义课程论, 他认为, 课程内容体现的认知结构要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一致。

生命化的课程内容应符合不同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特点。如在小学语文古诗的选择安排上, 应选取形象鲜明的古诗, 便于学生对具体意象的感知, 像杜甫《山行》、柳宗元《江雪》, 诗中鲜明的意象符合小学阶段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像曹植《七步诗》、孟郊《游子吟》等诗则放在中学语文课本里面较好, 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是比较发达, 更容易理解诗中的内涵与主题。

上一篇:综合预防下一篇:答疑系统的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