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好高校的校园文化

2024-07-02

建设好高校的校园文化(精选8篇)

建设好高校的校园文化 第1篇

一正确处理好领导、教师、学生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关系

领导、教师、学生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三大主体, 也是高校廉洁教育的三大目标群体。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

第一, 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 领导是关键。领导干部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可靠的制度保证。同时,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气, 做好榜样, 不仅自身做到廉洁自律, 廉政勤政, 而且要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 亲自抓、重点抓、抓落实。在做好学校短期计划和长远规划的发展目标的同时, 还要对廉政文化建设作出具体规划、落实措施, 求真务实, 抓出实效。

第二, 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 教师是主角。承担教书育人神圣使命的人民教师, 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和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知识水平, 教师的政治素养与行为立场, 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 自觉对照、认真实践、当好主角。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创造出学生易于接受和喜闻乐见的形式, 这样才能扎实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第三, 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 学生是主体。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要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他们、研究他们、理解他们、引导他们, 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创造力, 让他们在亲身参与的实践中走向道德的成熟与完善, 让法制意识与规则意识深入他们的思想, 进而转变为自觉的行动。要让学生通过必要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自觉投身到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努力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 从而达到弘扬优良传统文化, 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 防微杜渐, 从自身做起的目的。

二浓厚的校园法制氛围是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前提第一, 学校应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硬件保障。如在图书

馆增加该工作和研究领域的相关报刊、书籍, 提供最新资料, 充分利用校刊、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橱窗等宣传渠道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和廉洁教育, 使广大师生了解中外廉政建设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

第二, 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会为重要平台, 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和廉洁文化教育。学生会应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在学生会下建立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委员会、学生权益服务中心、学生宿舍管理小组、学生食堂监督小组等学生组织, 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第三, 要积极发挥学生社团在营造校园法制氛围中的作用。如可成立以法制宣传或廉洁教育为主题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 可在活动日开展与廉洁文化教育内容相关的讲座、论坛、辩论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第四, 要大力营造学校各类学生组织内部廉洁、清明、和谐、守法的氛围, 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团队事务和财务状况公开制度, 使广大学生了解学生组织的运作状况和财务状况, 使学生对学生干部建立信任感。同时通过建立和执行公开制度, 培养学生干部的廉洁意识和服务意识。

三发挥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是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

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 高校应将廉洁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针对大学生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接受能力较强、善于独立思考等特点, 要科学安排廉洁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把法制教育、法律宣传与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的毕业教育中加强法制教育和廉洁教育, 将廉洁教育纳入到法律基础必修课程中, 将课程成绩直接与综合测评挂钩, 做到法制教育、廉洁教育全程化。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的过程中, 要重点加强法制教育和廉洁教育, 为党组织的新鲜血液接种“廉洁疫苗”。

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要遵循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客观规律。廉洁教育的内容, 应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特征有所区别。第一, 应注重理论学习, 要有一定深度。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 掌握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的基本观点。尤其要深入学习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论述,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廉政建设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 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反腐倡廉的问题。二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反腐倡廉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 从而克服反腐倡廉工作的浮躁心理, 坚定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决心, 树立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三要认真学习我国各项法律法规, 充分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把法制教育与廉洁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四要学习古今中外廉政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从中汲取精华。第二, 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是课堂教学要紧密结合实际。要结合我国反腐斗争的实践, 分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源、危害和一般规律。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果进行案例教学。二是教育中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针对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提出的疑难问题, 进行分析、讨论和解答。特别是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要尽量一起讨论分析,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教师对法制教育和廉洁教育的认识、态度及思想水平, 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效, 因此要切实加强对教师的法制教育和廉洁教育, 有效确保教师在从事法制教育和廉洁教育过程中发挥正确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四将廉政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是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

第一, 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贯穿反腐倡廉的内容。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十分丰富和多姿多彩的。我们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 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实现校园文化活动与廉政文化活动的融合。如在学校组织的党建纪念活动中, 精心安排党风廉政教育的内容, 做到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在学生日常文化活动中, 有目的地安排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 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结合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阶段性工作重点, 集中举办廉政文化活动, 举办党风廉政图片展览、廉政格言警句有奖征集、影视片展映、专题理论研讨会和专题文艺晚会等一系列活动, 利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把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 把欣赏性与教育性结合起来。

第二, 要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营造以廉为荣的氛围。在舆论环境建设上, 校园广播、电影、报纸、网络、橱窗等舆论阵地要整体联动, 既要开展反腐败理论教育, 又要对“拒腐防变”典型大力宣传褒扬, 还要对腐败案件进行剖析, 力争在校园内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声势。在物质环境建设上, 校园内如茵的草坪、盛开的鲜花、寓意深刻的雕塑, 都能起到陶情养性、愉悦身心、净化心灵的作用。特别是其中警醒励志、求真求善的景点, 更能使人领悟人生的真谛, 让师生在享受美好生活的过程中纯洁心灵、去除“贪”念、养成“廉”心。同时, 要重视校园精神氛围的营造。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一方面, 校园舆论环境、物质环境中表现出和隐含着一定的精神文化, 对人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 校园精神为校园环境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高校校园精神一般表现为科学民主精神、爱国奉献精神、坚持真理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坚持和发扬这些精神, 就可以弘扬正气, 抵制歪风, 培养师生的浩然正气,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三, 要在校园政治文化建设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政治文化是指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所形成的文化。高校师生关注世界大事, 关心政治, 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参与性较高。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 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政治表现和适宜的政治活动舞台, 是学校乃至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要重视用党的政策理论教育和引导入党积极分子, 帮助他们牢记党的宗旨, 端正入党动机, 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人生理想。二是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 支持学生关注政治热点事件, 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认识、经受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第四, 要对大学生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 构筑廉政文化扎根学生的深厚的思想基础。做好教育工作, 不仅需要能力和知识, 更需要道德和良心。具体说来, 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要与大学生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相结合, 促进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 相互促进。

五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要引导大学生学以致用,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自觉遵纪守法, 从自身做起, 从现在做起, 培养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情操, 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使良好的廉洁意识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培养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顶得住压力的良好品质。目前高校要特别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通过学习增强大学生的纪律观念, 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习惯, 自觉抵制诸如考试违纪作弊等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仅是提高实践技能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要把认识社会放到重要位置。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进行廉洁教育是个很好的机会。如我们可以将廉洁教育作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成立廉洁教育小分队, 到社会上宣讲廉洁知识;选派学生到机关、企业、社区、街道进行挂职锻炼, 让大家到社会舞台和实际岗位上去感受和体验廉洁从政的要求。总之, 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初步的廉洁从政实践锻炼和实际体验, 并引导大家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中坚持原则, 做到客观公正、秉公办事。

参考文献

[1]党家政.浅谈廉政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06 (4)

[2]金银焕.建设廉政文化推进廉政建设[N].光明日报, 2005.8.2

[3]葛慧君.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GB/8213/51460/52413/3718687.html

管理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常规工作总结 第2篇

我们知道,文化虽然可分为三块内容,但其中,这三类的“文化”又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渗透的。也就是说,物质的文化可以延伸到行为和精神层面,行为的文化可以物质和精神层面,而精神的文化更离不开物质的载体和行为的体现。比如,谈到物质文化,必然涉及使用这个物质所引发的行为以及相关的精神影响;再如,文学、艺术都是人类的精神产品,但如果没有具体的物质载体(如书本、舞台等等),这些精神也难以传播。也就是说,无论说到哪一类的文化,都无法脱离与之相关的其它两类文化。因此,文化建设的过程就需要思考,如何将这三方面的内容相互融合?

第二,过度重视精神和层面形象层面,忽视了文化建设的制度和行为层面。

这个问题其实是上述问题的延伸。很多企业的所谓文化建设,就是提炼总结一些理念,然后去“宣”和“贯”,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就能够让员工记住、让员工执行;此外,很多企业也做了形象设计和实施;再就是员工的关怀,过过生日、发点儿咸带鱼什么的。所以,许多的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只是关注了精神层面和物质形象层面的,对于行为与制度的东西关注不多,或者压根儿认为这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事儿。同时,即便在精神层面的“建设活动”,也仅仅流于宣传教育的形式。

说到企业文化的建设,我经常打一个比方,一个人有病了,你是仅仅从精神上鼓励他、替他遮盖病容?还是督促他去医院,赶紧治病救人?我们都知道,重要的是后者。企业文化也是一样的。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毛病,就是败坏文化的重要来源,企业有毛病时,仅仅教育和遮盖是没用的,必须从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去发现病情、分析原因,找出治病救人的办法。同样,一种新文化的产生,也是一个从实践中“做”出来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喊”出来的,无论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都是如此。

所以,只重视所谓思想教育、物质形象和简单的生活关怀,是我们许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的误区。长此以往,一些从业者认为,这些活动就是企业文化的常规活动,但做来做去还是无法产生良好的“文化建设”的效果,弄得自己也不满意,员工觉得你虚虚呼呼、可有可无,领导也很不高兴。

建设好高校的校园文化 第3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由各具特色的子系统构成的, 辅导员扮演着对学生政治上的引导者、思想上的教育者、行政上的管理者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等多重角色, 所以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在进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时要遵循整体性与最优化的原则。

根据辅导员队伍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要进行辅导员队伍建设, 发挥队伍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队伍整体与辅导员个体的关系

系统由要素组成, 一定要素的组合秩序反映了一定的系统功能, 但是系统不等于诸要素的简单相加, 即各要素构成的系统, 其整体功能往往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综合才表现为整体的性质。而且存在于系统中的各要素不是独立发挥作用, 它要受到其它系统要素及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虽然高校辅导员队伍是由不同的对象组成的, 但是他们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一分子, 其目标、功能及其存在方式均具有整体的有机统一性。从系统目标的整体性来看, 各辅导员的目标都是致力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 各辅导员无论从事何种具体工作, 有何具体目标, 都必须服从于这个总目标;从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来看, 表现为各辅导员在管理、教育学生等方面共同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从系统目标和功能的关系来看, 目标和功能是系统的本质属性, 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子系统, 不可能离开整体目标和相应职能而孤立存在, 整体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要素功能的保障, 要素功能的实施有赖于整体目标的指引。因此整体性是辅导员队伍的最显著特征, 是加强队伍建设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系统是由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综合的整体, 这种系统整体具有新的性质, 而这种新的性质决不是组成该系统的诸要素的个体性质的线性加和, 就是说整体大于它的部分之和。辅导员的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力, 有赖于整体, 因而处理整体与要素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保证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使分散的要素有机结合形成整体效应、组织效应。辅导员队伍要发挥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应, 就必须以队伍的建设为依托, 对学生从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学生的需要;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 通过各种方式, 使辅导员队伍形成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从而把无序的个人行为通过队伍建设滤去杂波, 整合为有序的教育行为。此外, 强调系统的整体性, 并不否定要素的个性和功能。整体和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辅导员个体能力的提高, 有助于队伍整体能力的发挥;同样, 辅导员队伍整体的思想教育能力的培育, 有助于各个成员个体能力的释放。

处于系统之中的要素, 其性能受到该系统整体的制约和规定。要素作为系统的组成部分, 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系统之中, 由于其与系统的其它要素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这就使得要素的性能和系统的性能具有质的一致性。高校辅导员队伍要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发挥和提高整体效应, 既取决于辅导员队伍系统自身的客观条件, 又依赖于队伍组织及其成员主观的运筹水平, 因此, 需要引进系统管理学原理和原则, 建立辅导员队伍特点的管理系统, 对组织内部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组织化程度和对外部环境的灵敏度。

二、辅导员队伍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凡系统都有结构和功能, 就是说系统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所谓结构是指诸要素在系统范围内的秩序, 强调的是各要素构成系统的方式。相同或相近的元素, 按不同结构组织起来, 系统的功能就会有优劣高低之分, 甚至会产生性质不同的功能, 这是结构在起着关键作用。结构性原则就是从揭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入手, 指出优化系统功能的基本途径。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组成来看, 它的结构主要表现在专、兼职辅导员构成, 兼职人员来源构成等方面。结构内部各个辅导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对辅导员进行制约, 使他们所发挥的作用, 不同于孤立存在时的作用。功能是指系统受外在环境刺激后, 所做出的整体反映能力。结构和功能是相互依存的, 结构决定了功能, 功能是结构的表现形式。不同比例结构的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一定的差异性。合理的结构促进系统功能的优化, 不合理的结构造成系统功能的内耗。只有通过结构的合理化, 才能实现辅导员队伍功能的优化。所以处理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就是要确定最佳的专、兼职辅导员比例, 兼职人员来源构成, 以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三、辅导员系统与所处学校环境的关系

系统论观点认为, 系统不是孤立和封闭的, 而是开放和相关的。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表明:第一, 系统正是在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中维持自身和不断发展, 系统通过引进“负熵”才能维持和更新自身的结构, 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第二, 系统处于封闭状态, 其结构就不能维持和发展, 并不可避免地要导致结构的解体和混乱无序。第三, 如果系统在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中引进的是“正熵”, 系统也要解体和混乱。系统的环境相关性原则, 不仅是自然界发展的规律,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任何系统都处于自身规律与普遍规律双重制约之中, 存在着母 (系统) 子 (系统) 的相关性、要素间的相关性、与环境 (上一级系统) 的相关性。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既要遵循自身的特殊规律, 又要遵从它所隶属的更高级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乃至学校、社会系统的规律, 并从环境中吸收“负熵”维持自身的有序性, 与环境更好的融为一体, 有效的发挥自身的作用。

首先从整个辅导员队伍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关性来看, 辅导员队伍是开放的体系, 如自觉接受学校的管理, 成员之间相互交流, 共同提高;吸收成员, 争取更多方面的支持力量;克服自身缺点, 完善队伍建设等, 通过从环境中吸收信息、要素、能量, 使辅导员队伍整体的有序性和自组织性得到提高。其次从辅导员队伍内部的相关性来看, 要不断完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组织体系、思想体系、制度体系、信息体系等构成的上下联动、便于控制的一整套运行体制, 以更有利于系统能通过相互交流、信息网络等途径, 实现系统内部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最大化, 并与外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最后, 从辅导员个体与环境的相关性来看, 辅导员个体是队伍整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学校环境对辅导员个体的影响, 从而更好地发挥每位辅导员的基础性作用。每位辅导员具有在上级组织的垂直领导下, 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共同努力, 发挥最优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7

建设好高校的校园文化 第4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创新教育

一、以文化自觉推动文化校园建设

美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把大学校园文化看作大学定义中不可或缺的内涵, 因为大学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育人功能。就创新教育而言, 期待着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文化环境成为一种柔性机制。

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 是以知识为基础, 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创新人才培养, 与此相适应的柔性机制的内涵, 本质上是追求创新教育的大学文化氛围, 即大学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它渗透于大学的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的各个方面, 就物质文化而言, 包含了高水平的结构合理的学科建设与专业课程结构;善于治学育人的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图书馆、实验室、校园网;还有物化层面的校园本身应具有文化的品位与格调, 蕴含人文精神的其育人功能。校园的建筑、景观、园林、标识、设施都应以形象的、艺术的、美好的内涵, 给人文精神的关怀, 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而达到文化育人。大学校园文化从根本上说它是表现在融会、渗透、弥漫于大学内的建筑、环境、制度、理念、传统、精神, 人际关系乃至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之间, 以高品位, 高格调, 高层次的文化建设和文化自觉, 从而形成的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 即:大学文化或大学精神。先进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感染力、辐射力、凝聚力、竞争力, 能产生强烈的引导作用并左右人生方向。

为了建设大学校园文化, 要倡导学人文化自觉, 在文化育人功能高度上促其文化觉醒, 自我认识文化的地位、历史, 自我提升文化的创新与包容。费孝通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一种“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 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费孝通所言及的文化, 阐述的民族文化, 以及如何走向世界的大文化概念, 我们论及的文化, 是依附社会主导文化, 而又衍生于社会主导文化, 针对大学特殊群体的一种文化。韩明涛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定义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 通过历届传承和创造, 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在社会发展到今天, 人们对大学文化功能有了更新的视角, 文化强烈的育人功能, 有着不亚于学科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影响, 不然难以理解雅斯贝尔斯何以将其“创造性”文化生活列为真正的大学需要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所以我们倡导文化自觉, 是要形成人们共识与觉悟, 使其觉悟到文化的作用;其目的是取得在文化转型或变化的自主能力, 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 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 从而提高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可以说, 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人们的文化自觉, 人人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创新者, 着眼于整体建构, 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多方面, 渗透在教学、科研、课内、课外一切实践环节, 使科学与人文同重、融合、交流, 使大学文化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处在文化熏陶之中, 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正是大学文化育人功能。作为大学, 应该建立由大学理念识别、大学行为识别、大学视觉识别为内容的大学形象识别系统, 以建构独特的大学文化, 铸就大学之魂, 凝练、弘扬大学精神, 以学生和社会的认同, 使之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

二、建设科学民主的课堂教学文化环境

课堂是学校最主要的教育载体, 也是最能感受和证明一所高校文化魅力的场所。课堂教学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而课堂文化则充盈于课堂之内、师生之间。课堂文化是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课堂风气、规范、心理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综合体。课堂对学生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文化的性质与功能, 然而, 现今高校课堂文化这种作用的良性发挥却受到严重困扰。

民主平等的课堂化是现代社会民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体现, 彰显了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基本权利和应有地位的关注尊重, 是对传统课堂文化的一种超越。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文化, 就要在课堂教学的着眼点与着力上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新教育需要一种科学民主的课堂文化环境, 是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的集中反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 必须破除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师生对权威盲目崇拜, 营造一种勇于质疑、批判、创造思维的课堂文化, 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超越意识。实现从以教为主, 回归到以学为主, 要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习思考技能、学会学习的能力。如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从学生一入学, 大学主要努力的方向就是, 使他们能够参与发现, 解释和创造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这一切, 只有在科学的民主的课堂文化中才能产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教育质量受到质疑, 教育教学条件不足, 经费投入不够, 师资水平不高等等, 很大程度将限制这种课堂教学文化发展与实施, 但这是创新教育必须坚持的操守和价值理念。

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文化, 就要在课堂中开展教学互动, 构建课堂“对话文化”。教师自觉地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条件。教师要从学术神坛走下来, 从相对固定的角色状态中走出来, 重构心智状态, 自觉成为思维的激励者、引领者, 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进行知识建构和学术交流的场所。教师要善于营造课常师生对话的氛围, 平等、民主、公正的交流和沟通, 引导学生去发组织、管理和创造知识。不仅要让学生放声地讲, 还要学生能静心地听, 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在课堂上彼此碰撞、激荡、擦出思维的火花, 启迪他们的思维, 培养独立的思考。

三、建立宽松、宽容、自由的人文教育环境

创新教育需要一个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精神的核心, 其内涵中是赋予教授更多的自由权力, 是因为他们在某些学科领域受过学科研究训练具有独特研究能力, 而创新教育的主体—学生, 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离不开自由的教育环境, 即不能忽视学习自由, 也是学术自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大学教授协会1964年发布了关于学生的学术自由声明, 明确表示:“学术机构的重要特征就是自由探究和自由表达, 教学自由与学习自由是学术自由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学生的批判能力和独立追求真理的精神应该受到鼓励。”之所以有这种学习自由, 使人们对教育不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规律。因为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源于大学生个性发展, 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创造潜质, 必须要有宽松的自由环境和宽容失败的态度, 才能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才成长的空间。这样, 创新教育本身就要适应不同特征的学生发展需求, 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建立以完善的学分制和选课制, 给学生更多跨专业学习自由选择空间, 大胆破除教育环境中的“整齐划一”、“规范性”、“同一性”束缚学生兴趣, 影响个性发展的管理制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5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修养,人文修养,艺术修养

高等学校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同时也是传播和发展高品位文化的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任务, 同时也承担着传播、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使命。鲜明的目标指向、强烈的时代气息、先进的传播使者、丰富的创造源泉共同构成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点。随着21世纪的到来, 高校校园文化自身的深化非常重要, 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导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那么, 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呢?具体有以下几点:

1. 把握校园文化的政治导向。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既要考虑青年学生的思想热点, 满足其心理需求, 又要重视校园文化的政治导向, 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 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题、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因此, 必须旗帜鲜明地突出主旋律, 和党的教育方针保持高度一致, 坚决抵制消极的、腐朽的文化侵袭, 抑制低俗文化趣味。

2. 把握校园文化的社会价值导向。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 必然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强烈影响, 它往往是高校精神面貌的“晴雨表”, 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一旦成为时髦, 那么校园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就会水土流失。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正确把握社会价值导向, 把共产主义人生观, 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在校园文化之中, 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是校园文化的使命和任务。

3. 增强校园文化的系统性, 规范性, 加强管理, 动态地构建校园文化。

学校领导者和教育者应将其纳入学校总体发展战略中去考虑, 对校园文化要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 以达到持续的整体功效, 尽量减少盲目性, 更不能任其自流。校园文化建设要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 遵循大学生成长的规律, 组织好各类娱乐型、学术型、科技型等活动, 办好各种报刊、墙报、广播、协会等, 以形成健康有序发展的局面, 并且发挥学生社团, 尤其是校社团联合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 学生社团活动在造就“精英”、培养创新能力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是校园文化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

4. 坚持开放型和选择性相结合。

社会文化是校园文化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和源泉, 校园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离不开开放。不吸收最新信息, 不学习中外先进文化, 校园文化就如一潭死水, 难以清澈迷人, 难以获得丰富养料, 难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和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 开放的校园文化, 必须对外来文化有选择地借鉴吸收, 对社会文化中消极的因素应当具有防御能力, 防止腐朽思想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渗透蔓延。

二、不断渗透人文精神, 提高人文素养

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 也成为大学校园中教育者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感情世界和想象力得以丰富和发展, 让他们用全新的、国际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未来和整个世界。通过在高校中广泛开设人文课程, 创建优良的校风学风, 举办人文讲座, 阅读人文书籍, 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等方式, 不断渗透人文精神, 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必将成为21世纪高校营造良好人文环境的重要手段。

首先, 这是高校加强人文修养的有效途径。开展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生动、丰富、健康、文明的人文氛围;同时提倡文理相通, 充分揭示科学活动和科学事业的人文规律, 并将此列入教书育人的活动范围。在想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中, 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如探索精神、批判精神, 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态度等, 从而培养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其次, 在人文修养中, 优良的校风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 并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使教师诲人不倦, 呕心沥血;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学风, 学而不厌, 精益求精。此外, 教师的人文修养显得极为重要。教师要做教书育人的典范, 要不断更新观念, 增加知识储备, 用自身良好的人文素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学生。

三、加强艺术修养教育,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素质教育中起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文化、艺术活动, 把高雅艺术引入校园文化, 以提高大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文艺对人民大众的教育功能。优秀的文艺作品, 可催人奋进, 陶冶情操, 塑造健全、高尚的人格。艺术教育将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深远影响。

艺术是以人类的情感和想象为特征来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 不仅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 而且在人们的精神领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艺术这种’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特殊效果, 是别的课程无法的替代的。

另外, 广大师生对艺术的普遍热爱, 为高校进行艺术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各种艺术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充分运用, 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高校应积极加大校园内的艺术投入, 多开设艺术类的选修课, 请著名的艺术家演讲, 安排绘画、舞蹈、音乐等高雅艺术进校园, 让高雅文化进课堂, 多点、多面、多层面地进行艺术教育、授课。教师讲课时也要注意追求艺术感染力, 讲述知识的同时, 让学生欣赏到讲课的艺术。高校应通过一定的方式, 加强对各科学生参与适量艺术创作实践的指导,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鉴赏水平, 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艺术素质, 提高校园文化整体的艺术品位。

参考文献

[1]徐通模.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走向对21世纪中国大学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1 (1) :9-13.

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第6篇

高校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 既受社会大文化系统的影响, 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高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承、适应、批判、选择的社会活动, 创造文化更是它的特殊功能, 其建设不仅反映出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 更反映出高校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高校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文化状态和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文化特征是高校整体面貌的体现。

1.精神文化。

校训、校歌及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形成了高校独特的传统和精神, 它是由高校的历史、地域文化的影响, 学科特色以及优秀师生的品格、气质、生命力和创造力共同孕育的, 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独特、鲜明的个性和办学理念, 反映着追求和信念, 也是高校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包括高校制订和实施的一切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 体现了社会大文化对高校的制约和影响, 反映了高校文化的共性, 同时也以管理和经营形态体现了高校各自的办学理念, 反映了高校文化的个性。

3.行为文化。

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等行为包含了高校办学实践、校园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是办学理念、精神状态的动态体现, 也是高校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折射。一大批学者、教授以其品格、气质及惊人的创造力,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员工, 其行为为人所仿效和传颂, 直至成为高校历史的组成部分, 构成了高校行为文化的精髓。

4.环境文化。

优秀的高校环境文化包括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环境及文化体育设施, 既是高校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场所, 又是区别于企业、农村、机关等单位的物质特征。清洁、优雅、整齐、有序的环境, 不仅可以激发师生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高校的环境文化还包括营造的学术氛围、育人氛围和舆论氛围。高校作为文化的生长点和传播点, 自始至终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学术自由的原则, 营造浓厚的学术环境和健康的文化环境。同时, 高校也积极利用其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景观建设文化教育基地, 建设“第二课堂”, 举办各类文化讲座, 促进师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融合, 实现高校文化层次的提升和飞跃。

二、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1.社会文化个体转换的中介作用。

作为观念形态上的社会文化, 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 它使人日益成为社会认可的个体。社会文化对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文化的“折射”表现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校园文化就是社会文化作用于青年大学生的“中介”。校园文化的“中介”或“折射”作用, 在于它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社会的观念、原则和价值规范等体现在自己的文化结构中, 以集体荣誉感、集体舆论、校风传统等支配每个成员的行为, 产生潜在的教育作用, 使之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社会文化认同。

2.满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需要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生活主人的一种需要。青年大学生强调精神世界充实, 对学业、事业成功的渴求高于其他需要。随着观念不断更新, 他们愈来愈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一大批敢想敢做、富于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因此, 他们致力于开拓知识领域, 提高文化素质, 改善智能结构, 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现代科技知识讲座、读书报告会、学术研讨会、科技文化艺术节、运动会、创办刊物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青年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 为青年大学生发展、表现和确认自己的知识和施展创造才能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3.创造新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创意的文化, 它为文化发展孕育新的种子。校园文化人是高层次的文化群体, 有着巨大的文化创造力。他们是文化的创造者、贡献者, 是文化建设的主人。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形成了创造新文化的不竭源泉。校园文化开放性特征, 使校园具备了各种文化意识发育所必须的较为宽松的环境, 成为了多种文化意识的温床。在这里, 观念容易更新, 新思想更容易产生。

4.社会文化变迁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具有积极能动的反作用。它通过自己培养的人才对社会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但加固原有的社会文化, 而且推动并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作为优秀青年代表的部分大学生、研究生, 不断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 走向社会的各个重要岗位。因此, 校园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不仅随着青年大学生这一载体的源源流出而渗入今天的社会文化, 而且, 它将对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逐渐积淀为一种文化心理。而随着青年大学生社会作用的日益扩展, 使社会文化的发展跃入新的层次。另一方面, 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力, 它的新观念、新思想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辐射, 渗入民族文化之中。由此可见, 校园文化在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成效。目前, 高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主要表现是文化活动繁多, 而且主要偏重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很少把这类文化活动纳入学校长远规划, 这势必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 削弱其作用, 也使校园文化不能形成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的特征。校园文化作为附属于高校的一种社会性文化, 在不同的高校应该显示不同的特色, 这一点除清华、北大等为数不多的综合性著名高校外, 几乎都未能具备。高校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界和高校主要领导要对校园文化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 真正予以重视。真正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

2.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

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决定着它不是哪一个或几个部门所能建设得好的, 更不是仅凭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部门的努力就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也不只是让在校大学生受益, 而且能使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因此, 高校必须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浓郁丰厚的校园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氛围, 需要依靠高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只有使校园领导者以及服务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负有的责任, 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从整体上摆脱目前的这种状况。校园文化全员共建, 要求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3.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意义。

一般情况下, 高校校园文化包括三个层次, 即物质文化层次、制度文化层次和精神文化层次。其中, 物质文化层次和制度文化层次处于较低层次, 精神文化层次属于较高层次。浓郁的校园文化精神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规章制度来保证, 但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目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应该突出精神文化意义, 对校园文化中精神因素的作用要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使得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层次的建设拥有明晰的目标。校园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探索, 制度层次的建设已渐趋饱和, 并已开始显示出重复建设的苗头。我们应努力发掘现有的物质文化设施和制度文化的精神文化意义, 防止校园文化仍然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 使新时期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发挥出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廉永杰.世纪之交, 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思想教育研究, 1997 (6) .

建设好高校的校园文化 第7篇

一、体育文化建设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意义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是以校园为空间, 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 以身体练习为手段, 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 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文明孕育体育, 体育促进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自我意识的加强, 体育成为追求健康的最有益、最有效、最有趣的方式。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 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把各种有益于师生成长的文化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渗透到体育活动中, 达到积淀、整合、提炼的目的, 反映学校广大师生的健身目标、健身理念以及健身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与群体参与意识。校园体育文化精神一旦形成, 势必会对全体师生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 形成一种强大的校园体育氛围。

(一) 体育文化在和谐校园中的意义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 具体延伸到和谐校园, 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状态, 是一种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 是学校教育各个系统以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 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 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在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 坚持依法治校, 建立起以人为本、和谐运转的学校管理机制,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从单个团体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来看, 高校在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直接起着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 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的作用。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高校理应担负起培养构建和谐社会的合格人才的重任。而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校园是推进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营造浓厚体育文化氛围, 创造学校师生健康的体育培养目标, 对和谐校园的构建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

(二) 校园体育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在维系学校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资源, 以人为本, 让师生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去了解社会, 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尊重事实、崇尚理性的精神, 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方面。先进的校园体育文化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 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 也是大学文化的接受者。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要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涵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 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2]。

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校园体育文化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高校体育教育始终把体育片面理解为身体教育或增强体质, 把体育混同于一般的体育锻炼。学生对此也认识不足, 错误地认为参加体育活动要花时间, 会影响学习, 而没想到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会使自己始终有着充沛的精力去更好地学习的道理。由于认识不到位,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没有放到重要位置。

(二) 体育设施陈旧, 无法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由于受教学条件制约, 在一些条件差、师资力量缺乏的学校, 由于场地器材不能满足需要, 使学生获取体育项目的技术量少。还有一些高校由于近几年的连续扩招, 经费投入不足, 而校园体育场地的发展周期较长, 体育场地和设施陈旧、落后, 体育场馆面积普遍不足, 也面临着运动场地、体育设施达标, 而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生锻炼需求的情况, 使学生远离了运动场地, 失去了锻炼的兴趣和爱好。这与长期接受外来体育文化影响, 并希望能在较为理想的运动场上体验到自己校园的体育文化的大学生间形成了矛盾, 制约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三) 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 并以此增强体质。他们大多是技术型、训练型的, 科研能力普通较弱, 工作随意性较大, 一专而不多能。根据对我国体育教师队伍的调查分析, 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我国体育教师队伍较为普遍地存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不高, 学历层次低, 知识结构单一而且陈旧, 教学水平低, 缺乏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简单、陈旧, 科研能力不强等状况。从整体上来看, 体育师资队伍与其他学科相比, 普遍存在学历低、知识面不宽的现象, 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3]。

三、对策建议

建设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体育这种特殊教育方式, 加快和谐校园建设, 不仅会间接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 而且会更好地体现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作用。体育的本质决定了体育在建设大学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 体育的健康品质特性时刻影响着和谐校园建设。

(一)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程, 需要全校师生员工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趋于完善。因此, 必须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项目的规划。在校园总体建设的框架内, 规划好校园师生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必须的场所, 在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建设上, 应从本校的传统、培养目标出发, 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文化环境。在这样的体育文化环境中, 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 促进学生体育观念的改变。

(二) 加大对体育设施投入

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是开展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近几年来, 虽然不少学校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 但仍然满足不了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需要。学校一方面应按有关标准, 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同时要勤俭办体育, 加强对现有场地、器材的管理, 提高使用率;要开放所有场馆设施, 合理配置和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 多途径解决体育经费不足的矛盾。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

广大师生在学习和工作之余的体育活动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观念, 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非常有利。高校应通过校、院系运动会、体育文化节以及各种小型多样、生动活泼的师生员工喜爱的活动丰富他们的闲暇生活。另外, 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师的人力资源和学校的场馆资源等, 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时代特点广泛开展校园体育俱乐部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俱乐部的建立, 可以让广大学生结合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等选择项目参加锻炼, 这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 举办体育知识讲座, 组织观摩体育比赛, 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学校应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竞赛, 以吸引更多的师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观赏美国NBA篮球比赛,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 还需要广泛的体育宣传。要充分利用体育活动场所书写体育锻炼标语, 悬挂体育明星画框;在校园内建体育雕像等设施, 拓宽学生的体育文化视野, 陶冶学生的情操, 启迪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树立“体育是一种文化”的理念。同时培养积极健康的体育精神, 如爱国主义精神、拼搏进取精神、竞争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摆放介绍规章制度的架牌, 规范体育活动行为;在器材陈设处要介绍科学锻炼方法, 提高体育锻炼效率;要建立校园体育网, 报道校园体育动态, 宣传体育健康知识, 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能陶冶师生的情操, 塑造人们美好的心灵。而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能够使人们在形象、生动和切实的体育实践中, 受到该时代、该社会的思想文化的熏陶。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体育教育环境, 能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机制, 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 是建设文明校园的需要, 也是完善人格的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多讲一点尊重, 多一点爱心;对自己要多一点自律, 加强自我修养, 学会“修己以敬”[4]。总之,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 和谐可以团结力量, 和谐也可以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王艳云.探析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9) .

[2]周立, 李曼.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 .

[3]陈媛媛.当前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 .

建设好高校的校园文化 第8篇

随着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发展,简单的以“80后”、“90后”的时代区分作为研究学生群体行为的代名词显然已不能适应群体发展的多样性,新时期下的高校校园中也出现了基于不同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新群体。

近年来,我们经常能在校园中听到“御宅族”、“飞特族”等新兴词汇,它们代表着在不同新文化导向下积极或消极的价值取向所影响的一批学生。与此同时,一个践行“吃健康食品、用节能产品、过和谐生活”理念的族群———“乐活族”,也正在高校中逐步发展壮大。

“乐活族”所“尊奉”的“乐活”理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保罗·雷和他的研究团队在15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8年所著的《文化创造:5000万人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原文中的表述为“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健康和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以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创造出的“LOHAS”经中文化音译后便有了“乐活”这个新名词,同时也包含了快乐生活的积极韵味。在研究中,保罗·雷指出人们开始“热衷于改变及提升个人价值观、社会认同感以至他人世界观”[1],从而催生人们在生活交往和消费中采用既考虑到自身健康同时对他人和生态环境负责的方式,由此形成“乐活”理念,它所关注的基本范畴是“健康、快乐、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所代表的生活态度是乐观和包容。

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过重压力所引起的心理问题,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生活的价值、重构生活的模式。“乐活”———这种健康的生活理念一经提出,便受到了欧美等国的欢迎。《天津日报》2006年4月1日的报道指出:在美国1/4的消费者是“乐活族”,预测10年内这个数字将增加一倍。[2]

国内自近些年引入“乐活”的生活理念以来,逐渐获得了主流媒体及年轻人的认同和追捧。《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等各大媒体都把“乐活”列入2007年度新锐词语[3]。作为全球视野下的一种时髦的生活风尚和新价值观念,国内“乐活族”的崛起植根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成形于青年一代对于传统生活方式的反省与推陈出新。随着“乐活”理念在国内被不断的推广,国内“乐活族”群体逐渐壮大,其中国化的意义也逐渐得到了明确。

“乐活”理念中提倡的“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的境界不谋而合,同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相得益彰,成为远离心灵烦恼,维持共生共荣的经典注解。而中国文化中“乐和”的理念也成为“乐活”中国化的肥沃土壤,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和健康环保视野的开阔,“乐活”连接起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发展之桥,使国人能更全面的关照自我与爱护生态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应避免“中国化的乐活”理念走入矫枉过正的误区,成为新时代的乌托邦或来去匆匆的潮流时尚。

二、“乐活”理念的倡导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新时期风靡全球的生活方式,倡导积极乐观心态和有机健康生活方式的“乐活主义”逐渐成为年轻人标榜的文化潮流。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乐活主义”在大学校园方兴未艾。合理驾驭“乐活主义”,发挥其积极因素,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投身公益活动,对丰富大学生个人内涵、增强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经济飞速发展,尽管丰富了物质生活,但由此而引起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小觑。如不少年轻人沉迷于网络世界带来的虚幻、享受物质上的感官刺激缺乏沟通能力和评判是非的标准。而扎根于和谐社会土壤的“乐活”理念则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荣。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乐活”无疑能带来一种达观、包容、理解的社会心理效应。倡导“乐活”理念,能有效的缓解部分大学生对时事冷漠、责任心淡化的现象,再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实践,还能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学习人际关系的相处之道,端正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将自信与自律更好的结合起来,自觉地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创造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乐活”价值观的引领,积极营造“乐活”的校园氛围同时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倡导节能环保的时代主题下,含有时尚因子的“乐活”符合大学生追求新颖的心态,促生大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思考与反思,从而激发他们改变不良现状、创造新成果的动力。同时,积极健康的“乐活”理念也能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大大丰富校园文化,体现出在时代背景下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自我成长的诉求。

三、高校校园推行“乐活”理念的途径和方法

1.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乐活”理念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帮助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思潮日渐趋于多元化,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意识在不断地增强,传统的单一导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难以较好地发挥作用,批判吸收多元文化所带来的不同价值取向有助于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促进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开展。倡导和谐、健康、可持续的“乐活”理念能较好地引领新时代校园文化蓬勃发展的方面,将其作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时尚生活方式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有机的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强化乐观积极的主流意识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同时也能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觉成为“乐活族”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良好的学生价值观念导向体系的形成。

我们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乐活”理念作为一种行为导向而非单纯的理论说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角色,同时应避免在教育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思想误区,主要体现在将“乐活”等同于脱离实际的偏激生活观念等。

2. 在大学文化特色中融入“乐活”理念

大学文化是植根于学校发展定位而形成的独特风格理念。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到铭记于心的校训格言,无不体现出大学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和感召,成为凝聚师生的重要力量。不同学科种类的高校往往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各具特点的校园文化,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的形成。自改革开放以来,学生个体受外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文化所体现的不仅是一种传承,而且是一种“与时俱进”。作为新文化的潮流先锋———“乐活”不仅时尚而且积极健康,其社会性是正面的,因此将大学文化与“乐活”理念相结合,对学生将有积极的深远影响,不仅使校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得以繁荣和发展,而且紧贴时代,使得大学文化历久弥新。

如果说“乐活”理念将给予大学文化新的活力,那么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也将会通过与“乐活”相结合而越发突出。我们应该逐渐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提倡投身社会的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和谐统一的可持续理念下不断完善自我、增强素质、提升品位。

3. 在主题活动中贯穿“乐活”理念

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在校园中推行“乐活”理念,对于大学生“乐活”价值观的引领有着重要的作用。

(1)围绕重要时代主题推行“乐活”理念

由于关注度的增加和参与率的提高,围绕重要的时代主题开展、推行“乐活”理念活动,往往收效更佳。

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本身就是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最好诠释,在世博会的筹办和进行过程中,抓住历史机遇,通过开展演讲、歌咏比赛及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并将它们与“乐活”理念完美结合,引导大学生探讨“乐活”和城市生活方式,提倡大学生养成节能减排、爱护环境等“乐活”行为,引领大学生参与到和谐环保城市的建设中去。此外,一些国内、国际重要的纪念日也是开展主题活动的理想时机,如世界无烟日、世界地球日、植树节等。

(2)发挥社团在推行“乐活”理念中的作用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校园文化的主力军。由于其有组织自主性强、学生参与率高等特点,可以成为推行“乐活”理念的重要力量。比如体育类社团组织的体育竞技活动可以唤起学生对自我健康的关注;文艺类社团组织的文艺节目和演出可以唤起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公益类社团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环保类社团开展的节能环保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要用好这一支队伍,不仅要有与“乐活”相结合的社团宗旨和规章,而且要有身为“乐活族”的管理人员,这样才能推动社团持续健康的发展。

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应注重将“乐活”理念融入我国国情,并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通过主题活动不断强化“乐活”理念的实践教育,提升大学生对社会发展和个人规划的理性认识,培养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乐活族”,这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的时代举措。

参考文献

[1]Paul H.Ray, Sherry Ruth Anderson.The Cultural Creative:How50MillionPeopleareChangingtheWorld[M].New York:Three Rivers Press, 2000:329-333.

[2]左雪松, 夏道玉.从马克思建构活动方式命题轮“乐活族”的兴起[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9, (1) .

上一篇:价格预测模型论文下一篇:生物絮凝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