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标准范文

2024-08-17

机械制图标准范文(精选12篇)

机械制图标准 第1篇

1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开课时间】第1和2学期

【学时/学分数】230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授课对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

2 课程定位

2.1 课程性质

机械制造业有有机加工、热处理、装配、钣金、焊接、维修等多类工种。高端技能型人才在工作中, 应根据图纸要求运用各种设备及工夹具完成机械零件的下料、加工、测量、装配和设备的维护、维修等工作。能否看懂图纸和各种技术要求, 对设备的正确操作、加工及装配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在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中, 其工作岗位逐渐向管理与技术岗位的迁移, 在设备的技术改造、工装设计与新产品研发中, 要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图纸, 其绘图能力则成为核心技能。本课程就是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而开设, 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

2.2 主要任务

本课程主要是针对制图员、工艺员等岗位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基本技能, 形成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从而能熟练阅读较复杂的机械工程图样, 并能应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正确绘制机械图样;同时, 掌握Auto CAD二维、三维绘图基本指令和操作, 顺利完成二维零件图绘制, 为学生后续学习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等专业课程服务, 为机械零件的设计、加工、安装与维修等技能训练奠定基础。另外, 机械制图有严格的国家标准, 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能逐渐养成严谨和一丝不苟的工程意识和专业精神, 为形成一个机电类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课程衔接

该课前续课程无, 后续课程为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CAM应用技术、普车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操作。

3 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 将知、技、能的培养融入整个学习过程中, 强化学生的读图、绘图、测绘能力的培养, 能够顺利完成中等复杂程度图纸的的识读, 能够使用软件顺利完成进行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装配图绘制、测绘工作。培育学生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的精神。具体包括以下目标:

(1) 能够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及装配图;

(2) 能够熟练使用Auto CAD软件按照国家标准绘制零件图及装配图;

(3) 能够熟练测绘中等复杂零件, 并使用正确的表方法进行表达;

(4) 具备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 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具备独立制定计划并完成任务, 并对完成的成果进行展示、分析、评价、总结的能力;

(6) 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

(7) 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4 课程设计思路

4-6人一组组成团队, 以完成生产中常用的减速器、球阀等项目全套图纸的工作任务为载体, 设置为六个学习情境, 在每个情境中, 分若干子情境, 从对减速器等机构的拆装、测绘等真实任务入手,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将基本知识点贯穿于整个工作任务中, 采用六步教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学习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接合的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图形绘制和实体造型训练, 获得基本的工程图样绘制的能力和识读工程图样的能力。整个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调动学生积极性, 注意教学中联系机械制造的过程和造型基础, 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 可有效提高学生读图的应用技能提高。通过生产实践, 帮助学生理解模型与图样之间的关系并初步了解机械零件的制作加工过程, 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6 教学参考书

机械制图教材的选用:杨老记主编《机械制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Auto CAD教材的选用:杨老记、梁海利主编《Auto CAD2008 (中文版) 工程制图实用教程》。UG教材的选用:黄开旺主编《UG产品造型实例教程》;郑福禄, 等主编《UG NX产品造型设计实例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7 教学基本保障条件

(1) 工业用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10套、配套图纸10套;

(2) 专业绘图室、绘图机房 (计算机60台, 按照相应的绘图软件) ;

(3) 测绘工具10套。

8 考核标准

通过国家高级制图员考试者即为合格。以上课程标准经过两学年度的实施, 由于实施一体化教学,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学习效率良好, 两届学生高级制图员通过率95%。此课程标准可作为实施《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课程教学的实施者较为成熟的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赵晓霞.浅析《机械制图与CAD绘图》课程标准的制定[J].职业时空, 2008 (11) .

机械制图标准 第2篇

UDC 621.71:744机械制图.4:621.84齿轮画法GB 4457.4-84Mechanical drawings代替GB 133-74Conventional represeritation of gears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图样中齿轮的画法,

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齿轮画法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 第3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42

《机械制图》课程研究的对象是机械图样。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和从事生产实践中,时时要涉及到机械制图知识,要与各种图样打交道。学生掌握的情况和熟练程度,不仅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而且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职业技术素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信心

(1)深刻领会教材,掌握内容实质,提纲挈领,去粗取精,通过各种方式,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而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就将学生置于一个重点与难点起伏跌宕的教学气氛中,不仅提高了他们接受知识的效率。而且使他们保持了学习注意力,学习兴趣也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同时,由于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生动形象、有趣味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智力活动,这样也使学生与老师之间达成了一种互动。教与学相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空间直线与投影面的夹角时,我们就没有必要将直线与三个投影面的夹角都一一进行讲解,而是只讲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在学生已经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自己动手总结出图解三个夹角的规律。教学实践证明,授课内容精练,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对于保持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率。第一,多媒体计算机可以生动、形象和充分地提供图文声像等信息,使教学内容动静相兼,视听组合,它所创造的这种特殊的教学气氛,不仅能将大量的,多样的信息有目的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Autocad,,Solidworks等软件具有的很强的三维实体造型功能,课前对复杂的形体作必要的编辑处理,课堂上随时调用,这比在黑板上画轴测图来得直观、快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第二,一些好的教学课件极大地弥补了教学模型的不足,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也产生产了很大的帮助。比如,CAI课件集图、文、声于一体的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人机交流界面,在计算机上实现空间形体的立体展示,以灵活、方便的人机交互方式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如讲基本体的投影或截交线时采用动画的方式一步一步画出来,移去靠近观察者的被截切部分,将其放到三面投影体系中,并将三投影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则三个视图清晰可见。这样营造了多方位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空间概念。CAI的画面色彩丰富,三维动画的效果直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复杂形体的不同方位的相贯线形状和投影等,这无疑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

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需要对机械制图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对于那些交叉重复、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该删减的要删减,该简化的要简化;而对另外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对学习提高有用的相关知识,有些要加强,有些要补充。比如,现在都采用计算机绘图,那么对绘图工具、绘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图纸、标题栏的设置,字体的书写,常用的几何图形如等分线段、等分圆周、椭圆等的绘图方法等只需作简单的介绍即可。在作图上,手工制图的精确性也不需太高,所以手动制图的精确性训练也可以减少。但对其它方面如: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点、线、面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轴测图的画法;基本体三视图及表面上找点;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尺寸的标注等这些内容应该系统讲解,全面掌握。还有,虽说手工制图的精度要求降低了,但徒手绘制草图的训练要加强。当我们临时需要绘制一个零件图时,就需要通过实际测量徒手绘制,最后一点,计算机绘图的内容要补充、完善;计算机绘图的训练要加强。《机械制图》课本中关于计算机绘图部分的内容单一、笼统、不够细化,特别是立体的三维实体造型内容根本没有。而三维图形可以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使用三维显示的工具,可以从各个角度来现察图形,这一点对于学生根据平面图形想象物体的空间结构非常有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并得到应用。为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制图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改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与各种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启发性,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标准、识图及绘图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设备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是机械识图的必备条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画出各种物体的三维图形(采用CAXA制造工程中的三维实体造型比在黑板上画轴测图要快得多),这些图形可以在空间任意放大、旋转(在黑板和挂图上是不能实现的),能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它的形状结构,再根据投影原理画出它的二维图形,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再者这种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制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學生的自信心。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说是教学中的一个最大改进。

2、《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

CAD技术是现代化制图的需要,它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摆脱手工绘图的功能,但仍需要有机械制图知识的支持。目前基本上所有的职业学校已将《机械制图》与CAD作为一门课程来教。以CAD为主,《机械制图》为辅,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在讲CAD时与《机械制图》结合起来,时时不忘《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用CAD带动《机械制图》,每讲一节CAD时,对机械制图作相应的简要介绍,尤其是要按照机械制图知识建立三维立方体图形去体会CAD作法,在CAD作图完成即初步检验图形,并应留一定量的作业,全部要用CAD来完成,最后训练出来的是能够结合机械制图且熟练掌握CAD的人材。

3、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紧密结合

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尽快将所学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特别是标准件,常用件和零件上的一些工艺结构在课堂上不易请清楚,在现场讲解可一目了然,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带学生到工厂去参观,对学生进行生产认识教育,使学生不公会画图还要知道它真正的零部件是什么。

四.结束语

探析《机械制图与电气制图》教学 第4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与电气制图,技校,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与电气制图》是高等职业院校电气工程类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随着学科之间和学科分支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发展, 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级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向着更加全面、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对专业技术的要求也不是单一的、狭窄的, 而是多学科的、宽广的。

1 当前《机械制图与电气制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强调课程的基础性而忽视学科的发展性

该课程不仅要解决元器件的形体表达问题, 而且还要解决电气图的表达问题。通过这些方面的教学, 逐步提高学生认识元器件的能力和识读电气图的能力, 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如果没有解决好这2个问题, 或者只重视一个, 都将会严重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从目前教学实际执行情况来看, 元器件识图这一环节解决得比较好, 而识读电气图这一环节比较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点:第一, 元器件在电气图中的作用比较模糊, 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大障碍;第二, 综合分析电气图的能力不强。如果要很好的解决识读电气图这一环节的问题, 必须需要结合实际, 加大训练力度。特别是要通过典型的电路训练, 积累经验, 再由典型电路向外延伸, 从而全面提升电气图的分析能力。

1.2 强调课程的独立性而忽视学科的交叉性

电气图是各学科知识的交叉结合, 是各种信息的整合。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 如:电工与电子两方面知识的交叉联系;同时在教学环节中还要注意前面所学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1.3 强调课程的理论性而忽视课程的实践性

在教学环节中, 《机械制图与电气制图》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但是, 《机械制图与电气制图》本身的课程性质就决定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动手性。因此, 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能力, 这不仅满足课程本身性质的要求, 也满足社会、企业对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的要求。

2《机械制图与电气制图》教学方法探讨

2.1 教学方法要适应不同专业情况, 具有灵活性

为了让各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为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对汽修、电工、电脑专业均开设《机械制图与电气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程。但是每个专业对该课程的知识要求不同, 侧重点不同, 因此, 在使用相同教材的基础上, 需要根据专业情况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 真正让有助于发展学生本专业领域内的知识能力, 而不是千篇一律。

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 应将重点放在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电路图的识读, 该专业学生学习的关键是看懂零件图与装配图, 并能与相应实物联系或想象出空间图形, 由此接受新知识, 创造新产品。所以, 上课除用模型外, 还要用一些简单的汽车零部件实物与挂图进行反复练习。理论联系实际, 真正起到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而电路图则是主要与汽车电气部分的电路图相联系, 汽修专业的学生只有熟练掌握电路图的原理、作用与画法, 才能提高汽车电气维修的水平。

对于模具专业的学生, 需要掌握的技能涉及钳工、车工等图样的加工问题, 则培养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能力应当成为教学重点。电气部分则应注重机床控制线路、电力拖动等内容, 以便为机床维修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电工专业的学生, 电气符号、电子电路、电力控制线路等专业图示的认识与绘制能力很重要, 因此, 电气制图是本专业的学习重点, 同时教学过程中需结合该专业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例如, 收音机、电视机等电路图的识读, 不但要学会分析原理、作用, 而且还要能根据实际电路图进行电器的组装、调试。而机械部分只需要对简单图样能够进行识读, 对实物与平面图的相互转换要求相对而言不是很高。

2.2 教学方法需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层次

大部分技校生整体素质不高, 文化基础理论水平较差, 对基础专业理论理解存在一定难度。而《机械制图与电气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程比较抽象, 学习掌握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但很多学生还不具备立体几何的概念, 空间想象能力较差, 所以应该根据技校生的实际情况, 授课教师在进行点、线、面教学之前, 应该补充一部分立体几何的内容, 从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另外, 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总结, 随着学生学习时间的增长, 学生接受能力普遍增长。例如, 通过第一学期就上《机械制图与电气制图》的汽修、模具班与第二学期上的电工班、第三学期上的电脑班之间比较, 此门课程开设越早, 学生接受力越差, 空间转化为平面、由实物画图样、再由图样想实物的能力就越低。对于课程开设时间晚的学生而言, 知识结构在不断变化, 空间想象力也有所提高从而接受力普遍加强, 学得也比较轻易, 学生不但可以很快掌握所学内容, 还可以联系实际, 授课时增加深层次内容。

2.3 教学方法需具趣味性、创新性

为了避免制图课的枯燥无味, 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 提高上课兴趣, 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新创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邵娟琴.《机械制图》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策略[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

[2]张燏.现代教育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建设中的应用[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

机械制图标准 第5篇

表1-11985年起实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与现行国家标准对照

1985年起实施的国家标准

现行标准编号现行标准名称分类标准编号基本规定*GB/T4457.1-1984GB/T14689-1993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及格式*GB/T4457.2-1984GB/T14690-1993技术制图比例*GB/T4457.3-1984GB/T14691-1993技术制图字体*GB/T4457.4-1984GB/T17450-1998技术制图图线GB/T4457.4-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GB/T4457.5-1984GB/T17453-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面区域的表示法GB/T4457.5-1984机械制图剖面符合基本表示法*GB/T4458.1-1984GB/T17451-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GB/T4458.1-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GB/T17452-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画法GB/T4458.6-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画法GB/T4457.4-2002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1部分:图样画法-GB/T4457.2-2003技术制图图样画法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GB/T4458.2-1984GB/T4458.2-2003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GB/T4458.3-1984GB/T4458.3-1984机械制图轴测图*GB/T4458.4-1984GB/T4458.4-2003机械制图尺寸注法GB/T16675.2-1996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1部分;尺寸注法*GB/T4458.5-1984GB/T4458.5-2003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GB/T15754-1995技术制图圆锥的尺寸和公差注法*GB/T131-1983GB/T131-1993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作为对《机械制图》方面的标准化状况和整体把握,可参照表1-1。表1-11985年起实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与现行国家标准对照

1985年起实施的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教学体会 第6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课程

《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数控专业、模具专业这些机械类专业和近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是专业的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及专业的入门课程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经常把它比作一门“语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不懂外国语言的中国人和一个不懂中国语言的外国人在一起交谈,他们的交流情形是怎么样的。《机械制图》于初学的学生而言,就是一门“外国”的语言,在本人从事职业教育近十年的时间里,我发现即使是名列前茅的在校学生都没能完全把握《机械制图》这门课程。这种现象值得所有职业教育工作者去深思。我也带着这个问题,从教师自身的教学出发,结合本人多年的《机械制图》教学实践,对《机械制图》教学进行了许多的思考和探讨,体会很深刻。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安排合理的教学课时

相信凡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课程的课时欠缺,实际安排教学课时远远少于课程所需的教学课时,即使是《机械制图》这么重要的课程也不能幸免。在课时远远不足的情况下,教师们也只能无奈的对课程内容进行削减。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使学生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前提就是教务部门安排合理的教学课时,依据有以下:①《机械制图》是专业的基础课程,所包含的章节并没有说削减就能削减的教学内容。②《机械制图》是开设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这是学生刚刚从普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的起步转型阶段,而且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他们需要时间去适应专业教学,更需要时间去喜欢上自己的专业。③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绘图,这只能在课堂完成。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勉强没有幸福,强拧的瓜儿不甜”,对于《机械制图》的教学更是如此。如果《机械制图》教学要靠教师一味的灌输知识点,一味的逼学生去学习,收效必然甚微,更可能适得其反。教师很有必要去培养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这也是任何课程展开教学的第一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机械制图》产生了兴趣,主观性的想去了解、掌握《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机械制图》,不断的练习、思考、想象、讨论、下问。我相信,所有《机械制图》教师在教学中都希望能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为此,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我在授课的时候,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说,我在授课时向学生展示实物零构件、提供工件设计图纸作为参考、播放绘图员绘图视频。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这样他们在学习《机械制图》的过程中始终兴致勃勃,而我的教学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课程基础

在《机械制图》教学的过程中,本人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正在讲授的绘图过程需要运用到之前已经讲授过的投影作法,学生却对这些投影作法一脸茫然。这就是没有打好课程基础所导致的恶果。一门课程的章节编排是有逻辑的,课程的基础一般是编排在开始的章节,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课程靠后的章节往往要综合运用到前面各个章节的知识。《机械制图》的基础也是编排在开始的章节,即是制图的基本知识和点线面的投影,《机械制图》教学要特别注重这部分内容,试问一个连制图基本知识都不知道的人如何制图?同时,学生对三维形状和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正是从《机械制图》课程的基础部分开始逐步系统的形成,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对学生能否轻松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因此,我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十分注重课程基础。

四、精讲多练

在我参考的许多论著中,《机械制图》教学中最常用到的是精讲多练法,这个方法也贯穿在本人的《机械制图》教学过程。精讲,就是要求教师控制好讲授时间,讲授过程抓住课程要点,抓住学生绘图的错误环节,一击即中。多练,更多指的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绘图,让学生在教师的眼皮底下绘图。在本文中,我提倡的精讲多练法具体做法是:教师先讲——抓课堂要点讲;学生再练——按照教师布置,在课堂进行练习;教师观察——观察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这些错误往往是普遍的);教师再讲——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环节讲;学生再练——按照教师指导之后练。精讲和多练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一方面只有教师做到了精讲,学生才有时间做到多练。另一方面只有学生做到了多练,教师才能在观察学生的绘图过程中发现错误环节,从而针对这环节进行精讲。

五、模型教学

师生们普遍都认为《机械制图》很抽象,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然而模型能使抽象变为了直观。模型教学是《机械制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使本来是空间想象的存在变成了现实,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就是惊喜。比如,我讲授《机械制图》第十章第三节展开图的时候,在课前用纸皮做了一个斜口直四棱柱管模型,课堂上我直接用剪刀沿着模型的棱柱把模型剪开,斜口直四棱柱管的展开图立马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无不惊呼原来展开图如此简单。由此可见,模型教学是最直观的,给学生的视觉冲击是最强烈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必须要得到传承。

六、多媒体教学

左手手提着挂图和小黑板,右手捧着大小模型和绘图工具,这就是多年以前我去上《机械制图》课程的真是写照。然而近年来,《机械制图》教学应用了多媒体,教师的一切都变得轻松灵活了。《机械制图》课程里所有的图纸都储存在课件里,教师再也不用提前在小黑板上绘图然后提着它去教室,也不再需要在教具室里和其他教师抢挂图。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应用于《机械制图》教学,不但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而且提升了教学质量,效果相当显著。比如,在设计《机械制图》教学课件时,我把幻灯片按照绘图步骤分页,每一个步骤一个页面,而且在每个页面显示对应的绘图步骤说明,这样的话绘图过程就会一目了然,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路也会十分清晰。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在《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件的使用绝对不能翻页过快,否则,再好的课件也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也不会达到它的预期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标准 第7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在高职教育中, 对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培养、专业知识的更新和专业技能的锻炼是至关重要的几个方面。而专业技能是建立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的, 专业知识有是以专业基础知识为依托的。所以, 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是提高高职教育技术质量的一个根本。《机械制图》是一门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 由于各种机械结构总是以图样的形式来表达的, 所以《机械制图》担负着技术交流中语言的角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要培养起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 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来说, 学生学起困难, 空间想象能力培养较慢, 动手能力不强, 遇到新问题就束手无策;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法单一, 形式枯燥等诸多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 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作如下初步探讨:

一、切实提高对《机械制图》的深刻认识

目前, 有部分人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提升, 常规的《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过时, 甚至很可能会被淘汰。计算机绘图将取代传统绘图, 因此《机械制图》可以不学或者不那么重要的去学。针对以上情况, 本人认为:首先, 无论是计算机绘图还是手工绘图, 所遵循的绘图原理没有变, 所利用的绘图方法没有变。还是要“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所有的计算机绘图过程, 也同样要利用这个准则。计算机绘图只能说是一种工具, 而这种工具的根源是《机械制图》中的相关的原理和方法, 计算机绘图只是《机械制图》一个方面的表征而已;其次, 高职毕业生毕业后面向的工作岗位都是设计、生产、加工的一线位置, 在这些位置需要很熟练的读懂图才能去准确无误的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而读图利用的方法和原理也同样是《机械制图》中所讲的图形形成的原理, 所以, 要想把图样读懂, 必须清楚这个图是怎么画出来的, 是用哪种方法表达的。所以《机械制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二、培养学生兴趣与启发式教育并举,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和学习的动力。这种潜在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以后, 便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推动他们以满腔热情地去钻研所感兴趣的知识。当然潜在的兴趣激发出来不等于他将来一定会把所要学的知识学懂。其主要因素就在于他是否能持之以恒, 克服一切困难钻研下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学懂。

《机械制图》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图示能力, 读图能力, 以及空间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要首先培养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的去接受知识, 并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获得表象的感性认识的同时, 也要引导他们对实物进行比较对照, 分析与综合, 归纳与演绎同时进行。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力, 这是学好制图的重要环节。若没有空间想象力就不可能学好这门课。教学中用三视图教具、画立体图、教室一角、书本及书桌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作教具, 帮助学生在脑子里建立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比如我们在讲投影的时候, 就可以利用教室这个空间来作为一个模型, 讲解每一个面上的图形的形成原理, 可以把黑板当成是正平面, 把地面当成是水平面, 把学生右侧的墙壁当成是侧平面, 拿一个手电筒去照射一个零件, 看每一个面上的影子, 这样来说明每一个面上的投影的形成原理。这样做可以启发式的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 思考问题。

三、各种教学手段并用, 增加课堂生动性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手段采用在黑板上画图讲解,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图线的表达以及绘图注意事项, 学生可以很好的领会。但对于复杂的图形的绘图过程理解起来要相对吃力, 此时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比如, 多媒体课件、挂图、实物模型等, 就可以很形象的把复杂问题表达清楚, 而且通过这种集文字、图像、实体和动画于一体的教学手段, 可以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很有活力的氛围, 激发学生去主动参与和思考。比如在讲螺纹和齿轮的时候, 可以通过动画形式, 利用生动的彩色图像, 把复杂的零件的加工过程以及机器的装配过程看的很清楚, 这样学生对零件以及装配体的认识就会很深。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四、加强实践锻炼,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高职教育中, 以实践操作能力为第一要务。所学到的知识要为实践操作服务, 《机械制图》的学习也是一样的, 在把理论知识学习完后, 学生要多练, 要巧练, 才能深刻的领会读图和制图的方法和步骤。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尽量要选一些能够提高学生绘图能力的, 并且占用时间又较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有针对性的去训练, 所选习题要有很强的思考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广泛性, 防止学生生搬硬套, 同时要反复的去练, 这样才能“熟能生巧”。通过大量的课上练习和测验, 正规划图、徒手画图相交叉, 多种形式练习相结合, 使学生尽快完成由画图到看图的飞跃。

五、结语

在高职教育中, 对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 《机械制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这个课程的讲授中,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非常的重要, 要找对方法, 找好方法, 抓住关键点, 全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这样才能吧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机的集合在一起,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优秀的教学标准不能仅局限于教师讲了多少、学生学了多少, 而应更多地关注教师如何引领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 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这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李丽, 吴红丹, 德淑敏.在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中突出创新设计能力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2]张丽荣, 吕恒志.制图课程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机械制图》教学反思 第8篇

一、《机械制图》在人才培养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 担负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的重要任务, 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在机械类人才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任何关系机械类人才培养的改革都离不开《机械制图》教学的改革, 《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后续课程改革的成功和整个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

二、改革传统《机械制图》课程的必要性

人类已进入21世纪,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 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 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发展越来越明显, 社会对高级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更加全面, 不仅要懂专业技术, 还要会管理, 对专业技术的要求也不是单一的、狭窄的, 而是多学科的、宽广的, 因此增加新的课程和新的内容已是必然的趋势。但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 要增加新的课程和新的内容、必须首先压缩传统课程和传统内容的学时, 并且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全面改革, 为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人才创造条件。

《机械制图》课程学时为各门技术基础课之最, 一门技术基础课占这么多学时, 显然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制图的产生和日益普及, 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因此《机械制图》课首先就要解决好既要减少学时、又要增加内容的矛盾。怎样实施改革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必须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实践。

三、《机械制图》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根据学校教学改革的方针,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总方案的要求, 学生不仅要达到传统《机械制图》课的最终要求, 还要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内容和计算机绘图的技巧, 以及公差与配合在图纸上标注的有关内容。要完成教学任务, 如何进行教学才能保证质量, 必须通过认真的分析, 制定出科学的实施办法。

(一) 改革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传统方式。

我们对机械课程学时居高不下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教学上把空间想象能力、空间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放在了画法几何上, 通过点、线、面的投影及其相互位置关系, 作图直观性差, 学生难掌握, 效果又不好, 而且与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样的联系又不是很紧密。经过分析, 我们决定改变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逻辑思维能力的方式, 改变以前的直观性较差的点线面及相互位置关系的定位、定量投影作图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于主体的直观性较好, 所以既大大降低了难度, 且能紧密地与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相联系。加强投影制图教学, 既减少了学时、又降低了难度、且加强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能力的培养的效果, 可以说是一条捷径。

(二) 把计算机绘图既作为教学内容又作为改革传统《机械制图》的手段。

根据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总要求, 计算机绘图的内容, 由过去的选修变为必修, 并且讲课和上机相结合。如果只从学时上看, 它确实是一个负担, 但我们认真分析后, 不仅把它作为必须掌握的内容, 而且把它作为改革传统《机械制图》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压缩学时的一种有利措施。

《机械制图》学时居高不下的另一个原因是要通过大量的手工仪器绘图训练来提高绘图技能技巧和图面质量。由于有了计算机绘图这种现代化的先进手段, 一方面, 手工仪器训练可以适当削弱, 压缩出一部分学时。另一方面, 计算机绘图的三维绘图和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可以进行三维曲线、曲面的绘制, 还可以组合造型, 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形体分析方法和训练空间构思能力,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节省学时, 又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还能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内容和技术技巧。

(三) 改革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机械制图》, 由于直观性较差, 抽象难学, 因此老师讲课特别多、特别细, 又是模型、又是挂图, 没有模型和挂图就画立体图, 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没有主动积极思考的余地, 尽管老师讲得很卖力, 学生的掌握情况与老师的期望值仍有很大差距。现在学时压缩了, 内容增加了, 我们必须改革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 对于本课程关键的、有关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内容必须仔细讲清楚;对于应用性的和信息化的知识只讲它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进行引导性讲解,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来解决。这样看起来讲话的速度不快, 但每堂课给学生的信息量并不少, 知识面同样很宽。

(四)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的传统教学手段是粉笔、黑板加模型图, 由于画图费时多, 一节课讲授的内容很少, 一些图只为了作某些说明, 画了十多分钟只讲3~5分钟就不用了, 挂图和模型由于是事先定制的, 成本高、灵活性差, 使用时有很大的局限性, 而且计算机绘图这种内容, 不在计算机上讲很难讲清楚, 既费时效果又差。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CAI课件等, 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加大信息量, 同时又能形象直观地加强教学效果。

四、实施效果

一是压缩了学时, 提高了效率, 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拓宽了专业知识, 为新课程的开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方式, 加强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效果。由于CAI课件, 多媒体素材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计算机三维造型等内容的学习, 和以三维型状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及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加强,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从抽象走向直观, 学生感觉轻松, 提高更快。三是计算机绘图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积极性, 对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绘图融入《机械制图》中, 使每个学生都亲自体会到计算机绘图的方便、快捷和高质量, 从而对学习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四是计算机绘图, 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绘图的技能技巧, 为后续开设的现代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计算机绘图的学习, 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绘图的技能技巧, 为后续的CAD、CAI等现代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总之, 应用现代的计算机绘图技术改革传统的《机械制图》收到了既压缩学时, 又增加了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内容, 改变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了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 对于课程教学大有裨益。

五、结语

机械制图标准 第9篇

一、现今中职学生的特点

(一) 年龄较小

现在的学生, 都是在6周岁时就开始上学, 初中毕业也不过才15岁, 还有一些春招学生, 在初三下学期就入学中职, 极个别的才13周岁多一些。

(二) 社会年龄落后于实际年龄

在独生子女和双子女的现今, 孩子是家庭里的中心, 他们独立了解社会的机会极少, 能独立自主去进行社会生产活动更是不可想象的, 因而, 他们与十几年前或更早的那些学生相比, 社会年龄远远落后于实际年龄。

(三) 知识基础差、接受能力差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 都是考取高中、重点高中无望, 没能力去挤高考独木桥的, 他们有的是中考落榜, 还有的是根本就不参加中考, 早早放弃上大学的想法的。这些学生, 有些掌握了一些初中的基础知识, 有些连小学的基础都没有打好, 可以说是知识基础差、接受能力差, 知识基础差别大, 更有一些喜动不喜静的个别学生。

二、安全至上, 零件小型化

对于这些年龄小、知识基础差、接受能力差的孩子学生, 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至上, 十几公斤的零件掉落, 碰到人就是骨断筋折。以往的《机械制图测绘》, 普遍选用各类的减速器、车床尾座、机用虎钳等, 也有采用铝制减速器模型的, 这些机械设备虽然都具有典型性, 但不是体积重量较大, 就是同真实生产有差别, 经多次讨论和论证, 机械设备小型化, 机械零件小型化是较适合的。

1) 机械设备小型化可以避免搬运不便而产生的意外。

2) 机械设备小型化使设备的拆装变得简单, 大幅减少了手锤、錾子等工具的使用。

3) 机械设备小型化使绘制草图、零件图更容易, 减少使用大图幅图纸和较多的尺寸换算。

用齿轮油泵 (CB—B25) 作为机械制图测绘的主体, 正是小型化的思路的一个体现。

三、够用即可, 不追求难度

《机械制图测绘指导书》可以由测绘要求、机械设备拆解、工件测量、绘图等几个教学模块组成。整个教学内容以学生够用即可, 不上强度, 不上难度, 争取让全体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 掌握测绘知识。

(一) 测绘要求

测绘要求包括测绘过程中的操作安全要求和测绘任务的要求两部分。操作安全要求, 重点强调实训实习中心对实习过程的安全要求、机械拆装操作规范和要求、零件测绘操作规范和要求;测绘任务要求, 则要求测绘过程中做什么, 怎么做。

(二) 机械设备拆解

认识机械拆装的主要工具, 掌握拆解过程, 能独立拆解齿轮油泵, 对工件进行标记, 清除影响测量结果的油渍、锈蚀。

(三) 工件测量

要对零件进行测量, 就要了解测量工具, 会用测量工具, 钢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都要能熟练使用。测绘过程, 就是对工件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的过程, 要保证能全面收集到工件的数据, 就必须对工件绘制草图;在测绘中, 宜选用坐标纸绘制 (标准计算纸) 作为绘制草图用纸, 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也都是不不可少的工具;绘制草图要做到内容完整、表达正确、尺寸齐全、要求合理、比例匀称, 并具有与零件图相同的内容。

(四) 绘图

齿轮油泵的零件虽然不是很多, 但要把全部的零件图及装配图都绘制出来, 还是需要较多时间的, 因此, 在测绘任务要求里就不会要求全部绘制, 而是要求绘制出装配图和某几个关键零件, 或只绘制几个关键的零件图。绘制选用1:1的比例, 在A4图纸上绘制。按照要求绘制图框、标题栏、明细栏, 准确选择绘图基准, 做到线型正确、粗细分明、连接光滑、图面整洁;认真进行尺寸的标注, 保证不遗漏一个尺寸, 不重复一个尺寸, 填写好标题栏、明细栏。

四、“知识拓展”, 引导个性化发展

课程的设计是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为前提的, 在2.5+0.5模式下, 对于一些求知欲强, 领悟能力强的学生, 加入了知识拓展内容, 以保证学生在新学制下能吃饱。知识拓展部分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学教师课后辅导, 也可以是组成兴趣小组, 统一学习。拓展的内容包括液压泵的原理、分类及其基础知识;箱体结构的特点功能、分类、设计要求、加工技术;尺寸、偏差、公差、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孔轴尺寸的极限偏差查询及计算等;齿轮的种类及其传动形式、传动类型;装配图的作用, 装配图的内容, 装配图表达方案, 装配图画法的规定等。这些拓展内容包含了机械制图、液压传动、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加工技术、机械基础等课程的内容, 对学生“预习新课、复习旧课”, “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摘要:零件测绘是对实际零件进行尺寸测量、绘制视图和综合分析技术要求的工作过程。中职学校的《机械制图测绘》,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安全地进行操作, 并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现今的中职学校的学制有多种模式, 2.5+0.5模式的新学制将成为主导, 在新学制下, 要结合现今学生的特点, 设计出合理的、适应新学制的《机械制图测绘指导书》。

关键词:中职学生,新学制,安全,掌握知识,知识拓展

参考文献

[1]王幼龙.机械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兰建设.液压与气压传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机械制图标准 第10篇

在一次市里组织的Auto CAD制图比赛上, 我校派出的选手最先完成了比赛, 可结果成绩却不理想。通过分析, 问题主要在理论成绩和制图质量上:理论分得分率只有50%左右, 补画三视图竟然有人一分未得, 而且出图质量也不高, 而这些都是机械制图课程中涉及的问题。竞赛学生都是百里挑一的, 他们尚且如此, 更何况其他学生。由此可知, 现行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在传统的教学中, 这两门课程是相对独立、分开授课的, 两门相关联的课程单独授课, 导致内容重复, 课时增加, 学习负担重, 教学效果差。因此, 我们应将这两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构建机械制图与Auto CAD制图课程新体系,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现状分析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 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制图基本知识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CAD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面临了新的挑战, Auto CAD等众多绘图软件的广泛应用, 极大地提高了绘图的质量与效率, 而且在图纸的重复利用、图形文件的保存和管理等方面也比手工绘图更加方便。虽然两门课程有各自的优点, 但是对现状而言, 在教学上两门课程都存在着各自的弊端:首先, 这两门课在教材内容上存在着多处重复;其次, 机械制图的教学可能会更突出培养学生手工绘图的能力却不容易让学生便捷地去感受空间几何元素, 而Auto CAD制图因为方便绘图却使得学生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制图基本原理和知识的理解, 导致学生只懂绘图却不知其原理, 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就目前而言, 教学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对计算机绘图感兴趣, 而对手工作图不肯用心学, 并且随着生源素质的不断下降, 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极大的冲击,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很难达到既能利用手工作图和识读工程图, 又能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绘图的培养目标。因此, 我们急需对机械制图与Auto CAD制图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大胆地整合。

三、课程整合的主要构思和实践

1. 教材内容的整合。

对机械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程而言, 应打破传统的教学内容, 重新选择课程内容, 设置有效的教学实训环节, 突出该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 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知识, 跟上技术发展的要求。出于这种考虑,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对部分内容进行“瘦身”, 删掉部分章节的内容, 以提供更多的课时用于实训环节。整合后内容包括:

(1) 制图基本知识:包括课程的基本要求, 制图的国家标准等。 (2) Auto CAD基础知识:包括用户界面、设置绘图环境和图层、基本命令等。 (3) 几何作图:绘图工具的使用, 基本作图方法等。 (4) 平面图形画法:通过平面图形手工抄画, 再上机讲解Auto CAD制图中的绘图和编辑命令, 进行计算机绘图。 (5)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该内容可基本省略。将这些内容放到基本几何体投影中结合讲解, 利用CAD中的三维造型工具, 构造空间形体, 再由学生进行平面图形绘制, 完成二维到三维的过渡。 (6) 组合体视图及尺寸标注:包括截交线、相贯线以及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可利用CAD三维造型工具中的布尔运算进行切割和相贯, 通过实体的构建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 (7) 图样的基本表示法:包括剖视图、断面图及其他表达方法的应用, 并进行Auto CAD机件表达方法的上机练习。 (8) 标准件和常用件:包括螺纹连接, 齿轮、键、销连接等, 以及上机绘制标准件和常用件。 (9) 识读零件图:包括视图选择、尺寸标注、极限与配合、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读图方法, 以及上机绘制零件图并进行文字、尺寸、形位公差及粗糙度等标注。 (10) 识读装配图:包括简单装配图的画法、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明细栏的识读, 并以上机绘制装配图为主要内容。 (11) 简单零件测绘:强调综合技能的训练, 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零部件测绘中, 手工画出草图, 再用Auto CAD绘出整套图纸, 并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

2. 教学方案的整合。

在以往的教学中, 一般我们都是先开设机械制图课, 然后再开设Auto CAD制图, 这样的课程开设虽然有一定的承接作用, 但是对两门课程的内容融合上就存在了缺陷。基于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引入一种“交叉式”的教学方案, 就是前期先由一个教师对两门课程独立授课, 机械制图主要涉及投影原理、基本工具使用和国家标准等, AutoCAD制图教授相关作图技巧和指令, 而后将两课程结合教学。这样就可以使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机械制图中的空间想象力, 而且也有助于学生能够更透彻地在Auto CAD制图中掌握绘图基本知识。但是“交叉式”的教学方案更适合于前期的教学, 对于后期的教学我们还需要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 有相关专业的教师共同整理资料, 能够尽可能将两门课程有机结合, 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将其直接运用于教学。比如, 在最后的零件图与装配图绘制中, 我们可以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案, 利用Auto CAD先出图, 然后再根据已经出的图纸让学生手绘临摹, 这样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很多, 而且底子不是很好的一些学生也都能够完成任务。这种方案就充分把两门课程结合了一起, 有效而且实用。

3. 教学实践上的整合。

两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完成标准的工程图纸绘制和出图, 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一方面, 机械制图是Auto CAD制图的基础。Auto CAD绘图不能脱离专业课程的学习而独立进行, 只有在全面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投影规律、表达方法和国家制图标准规定基础上, 才能应用Auto CAD画出符合要求的机械图。因此, 在平时的Auto CAD制图教学中, 我们必须注重对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的回顾和复习, 比如对一些形位公差的认识和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 Auto CAD是促进制图教学的有效工具。在制图学科中引入Auto CAD, 并不是用计算机来代替人的思维, 而是甩开图板, 利用计算机这一先进的现代工具来推动机械制图的教学, 这大大缩短了以往手工作图占用的大量时间, 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理论探索, 教师更可以利用轴测图、三维图形变换、幻灯片文件等功能展示空间形体及空间到平面的转换过程, 有利于突出机械制图的重点, 分解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及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让学生更多地见识软件的功能, 培养学生对Auto CAD制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机械制图的组合体视图教学中,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Auto CAD的三维绘图环境, 绘制一些立体图, 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图形的三维形状,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力, 能更直接地绘制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Auto CAD课程学习的兴趣。

4. 教学评价的整合。

以前两门课我们都是分开进行评价的, 但是现在我们应该依据两门课是为了培养学生识读和用计算机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 并注重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这样一个课程目标, 对两门课整合后必须要做一个更加有针对性的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首先, 我们应该建立起以能力为核心, 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其次, 我们应该将机械制图与Auto CAD绘图有机结合, 以实践操作为主、笔试为辅, 通过手工绘图作业、平时上机练习、笔试及利用Auto CAD实际上机绘图等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后, 如果有条件的话, 可以校企结合, 把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零件拿过来让学生自己设计并绘制出图, 做到学以致用, 并以此作为学生综合评定以外的一个补充。

四、注意的问题

第一, 课程整合不是随意地将内容结合, 不可牵强和死搬硬套, 要注意内容之间结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二, 以就业为导向, 立足实际, 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更多地融入一些企业元素,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将学生培养成既有理论又重技能的技术工人。第三, 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更加严格。对于老教师而言, 必须要熟练掌握电脑绘图软件, 而对于年轻教师而言, 更应该在绘图原理上下足功夫, 做到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 任课教师要掌握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 并能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有更多的创新。

总之, 机械制图与Auto CAD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反复和逐步完善的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除了CAD技术已在工程图中普遍应用之外, Pro/E、UG、Solidworks等更为先进的软件的应用也将越来越普及, 今后制图课程的改革也应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而变化, 对相关课程作进一步整合,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学到更多、更有用的先进技术和技能, 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和顺, 汪勇, 徐宏.三维建模技术与工程制图[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4 (3) .

[2]李玉笄.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改研究[J].水利科技, 2006 (1) .

机械制图阶段教学探究 第11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 阶段教学

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技术基础课程。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机械、化工或建筑工程等都是根据图样进行制造和施工的。它是设计者表达设计意图、制造者指导生产、使用者用来了解结构性能的重要载体,是交流传递技术信息、思想的媒介和工具。因此被称为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尤其是机械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若不能熟练地掌握和灵活运用这门语言,在专业的空间里就如同耳聋口哑,既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也无法理解别人的思想,可谓是寸步难行。

笔者通过近十年的制图教学发现,机械制图的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若不结合实际,就会变得空洞、毫无研究价值;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学习方法及学习效果呈阶梯式形态。鉴于实际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机械制图》应针对不同年级分层次教学,并与实践紧密结合。

一、初级学习阶段

对于刚刚踏入职业院校的新生来说,全新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模式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尤其是机械制图与中学所学科目差别较大,不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法都与以往的学习不同。它不是单纯的记忆型知识获取方式,也不是套用公式的学习形式,而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对于新入校的学生要求转换学习方法来适应这门课程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习需要任课教师的悉心引导,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引导学生的水平对学生学习本门知识起到重要作用。在这个学习阶段关键是让学生从认识这门课到喜欢这门课,继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这对后续知识的学习非常关键。

对于一年级的教学,笔者主张采取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新型多媒体等教学方法为辅。传统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作用,在计算机绘图快速发展的当今,有不少人认为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教学实际,但是笔者认为打好基础十分关键,比如学会使用常用的绘图工具锻炼基本绘图技能,熟悉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等。在这个阶段必须严格要求,给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笔者更加注重对基本知识及基本绘图技能的锻炼。基本知识是学习的基础所在,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用最传统的方法在黑板上教学生画出每一条线,甚至是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目的在于让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使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轻松应对。例如“线型的应用”这一基本知识点,通过牢固掌握每种线型的应用和画法,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正确、清晰地画出来,而不至于模糊、混淆。

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上课老师讲课时听得明明白白,但是课后练习时总会出现各种问题、笔者将这种现象称为“眼高手低”。其实这也正是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欠缺的反映。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配备相应的教学模型、挂图,提高学生们的感性认识,增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度,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面提到过,机械制图的学习离不开与实践的联系,建议一年级的学生多留意身边的事物,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总结”的好习惯,学会从身边的点滴中积累。例如,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体,如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教师对该部分知识只需稍加点拨就可轻松掌握。

二、中级学习阶段

学生通过初级阶段的学习,对制图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已经熟悉,并通过实践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时展开对投影法的讲解也就变得水到渠成。正投影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三视图的相关知识是重中之重,后续的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作图、组合体等知识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在本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并重。传统教学方法继续巩固学生的绘图基本功,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则可以开阔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空间想象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

另外,建议学生多接触实际模型。这对于实际经验少、空间立体感缺乏的学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境中学习,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感觉到机械制图的学习充满乐趣。

要做到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集合,需要将实训中所用的零件表达图样引入到理论课堂中来。这样既可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又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制图知识的灵活性非常强,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同一个零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达,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辩论,论证自己表达方法的可行性,不但可以掌握相关知识,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

“多看图、多思考、勤动手”也是机械制图学习的重要方法。在中级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要多让学生接触图样,从中总结积累相关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要做到积极引导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物体用所学的知识表达出来,学生就会逐渐地理解相关知识应该如何应用。例如,对于内部结构复杂的机件,如果采用视图的方式来表达,其内部不可见的轮廓线会产生许多虚线,不便于看图和标注尺寸;若改用合适的剖视图方法表达,则能避免上述缺点,表达效果更合适。再例如,引导学生画出空间物体的平面图形,再由平面图形想象空间形体。如此反复训练能够让学生牢固掌握空间形体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规律,逐步培养其空间想象力。

学习制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比如太空泥模型制作、板图绘制、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等等。竞赛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参与活动的能力,更会带动课堂的学习气氛,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三、高级学习阶段

随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不断积累,制图知识的学习逐步深入,学生们的学习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学生面临的是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阶段——识读、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本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对机械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有较完整的认识体系,具备查阅相关标准、技术文件的能力。笔者认为,本阶段的学习应加大与实践的结合力度,在课堂组织形式上也应该多与实际贴合,引导学生对学校实习设备进一步地观察、拆装,做好相关零部件的测绘工作。积极组织学生深入相关企业单位的生产一线,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制图知识重要性的认识,还可以更加深入地做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计算机绘图知识也是本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计算机绘图技术日渐成熟,要求学生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目前广泛使用的绘图软件,与手工绘图形成互补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绘图精度,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例如SolidWorks,由于其易学易用、性价比高等特点,逐步成为机械设计领域的主流设计软件之一。该软件以其高度智能化、直观生动的交互界面和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为机械行业提供了高度集成化和广泛适应性的设计方案。任课教师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该阶段的学习。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积累,笔者发现这个阶段的学习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多数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加之其年龄、心理等特点,使他们表现出了对计算机绘图的强大学习兴趣。

以上所述初、中、高三个学习阶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都需要任课教师的悉心引导。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贯穿于每一个阶段,三个阶段环环相扣使得机械制图成为一门集科学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全新课程。在每个阶段都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机械制图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信心和收获。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心得 第12篇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初学机械制图, 既感到陌生, 又感到好奇, 教师可以通过多举些例子来说明机械图样的作用和地位, 消除学生的陌生感, 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学习机械制图, 教师必须从一开始要求学生掌握制图的国家标准, 树立标准化的意识。国家标准是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发布的, 是技术领域的法规。学生只有全面掌握、认真学习和贯彻制图国家标准中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注法等一系列的规定, 重视图面质量, 杜绝不规范制图, 只有这样, 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从严要求自己。

机械制图的实践性很强, 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知识点的导入环节, 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例如在讲解正投影法及点、线、面的投影时, 教师就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导入。如举人的影子为例, 太阳作为投射中心, 人作为参照物, 地面作为投影面, 太阳光线作为投射线, 在一天的不同时刻, 人影不断发生变化。如果条件允许, 还可以利用投影仪, 将投影仪打开, 在幕布前放置一块三角板, 投影仪的镜头作为投射中心, 三角板作为参照物, 幕布作为投影面, 镜头里发出的光线作为投射线, 当移动三角板的位置和改变放置的状态时, 学生会看见幕布上影子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这样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心投影法的缺点, 进而引导出机械制图中常用的正投影的概念。在学生掌握正投影的概念后, 教师很容易利用书本、粉笔、三角板等普通的教学工具讲解点、线、面的投影特性及相互间的衔接关系。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活跃、直观的气氛中逐渐理解和掌握应有的知识点。现实中, 我们常常发现很多教材的章节安排不够合理, 衔接的不够好, 机械制图也不例外, 这就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授课内容, 注意知识点的衔接、过渡和推进, 逐渐增加教学难度, 使学生不会产生厌学情绪。例如在机械制图传统的教材中, 通常会将平面立体、平面立体上点投影、曲面立体投影、曲面立体表面取点、立体相交等知识点分裂出来, 但这方面知识点多, 分裂后知识的衔接不够好。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 可以重新安排知识点,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曲面立体投影为例, 教师可以集中讲述其中的圆柱投影和切割部分, 以圆柱投影→圆柱表面取点→圆柱表面线投影→沿线切割后投影→沿多个平面切割后投影为线索, 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不会觉得难度太大, 同时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对于刚刚从初中毕业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 学生只有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知识, 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 因此必须尽快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通常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1) 模型:教学模型是根据教学需要和便于学生理解某些抽象的概念而设计制造的仿真模型, 它把实际事物通过放大、缩小、归整、假设甚至合理的夸张制成理想化的简易模型, 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物结构的形状。模型是立体的, 它直观地反映了空间形体, 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讲述, 很直观。现在很多学校都买进了制图课程中用到的整套的教学模型, 大大地方便了教学。如点、线、面的投影、基本体、组合体、截交、相贯、剖视图、断面图、装配图等知识时, 恰当利用模型, 一定能把制图课讲解清楚、直观。 (2) 现场借物:所谓现场借物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现场的实际条件, 借助现场的一些设备、器材, 化抽象的投影、投影关系为直观的视觉印象, 降低问题难度, 帮助学生产生空间想象。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 在讲解到投影面时, 可以借助教室里的现有物体帮助教学, 把教室地面、黑板面、学生右手边墙面分别看成正投影面中的H面、V面、W面。再比如利用粉笔头、铅笔、三角板可以演示不同位置的空间点、直线和平面;利用学生的座位关系, 演示空间两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等。 (3) 多媒体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 在机械制图中采用多媒体技术, 开发集成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的电子教案, 开发网络课件, 建立丰富的立体模型库, 形成完善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最终实现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能力的培养。除了上面列举到的三种教学方法之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挂图、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零件测绘等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力。

纸上谈兵是根本学不好机械制图的, 在教学中经常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听到这样的声音:“制图不就这回事吗, 很简单, 不用练习, 看看就行了”,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 凡是这样想法的人是学不好制图的。机械制图教学必须加强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 一定要让学生亲手做作业, 让其在作业中发现不足,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绘图的准确性、正确性。在学生的实习中, 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 带领学生读懂图纸和技术要求。学生通过自行验证所学的知识, 巩固在课堂上所学了知识, 读懂各类图纸表达的含义,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经验,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不断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

摘要: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贯彻制图的国家标准, 精心设计和安排知识点,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加强学生技能训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方法,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思忠, 等.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J].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2]王幼龙.机械制图[J].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与时俱化下一篇:制播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