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化范文

2024-07-25

都市文化范文(精选12篇)

都市文化 第1篇

1 都市农业对都市农业文化的要求

都市现代农业是三次产业融合的特殊业态, 已经不局限于一产, 还涵盖了种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生物农业等二、三产业, 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1 发挥都市农业文化的社会信息功能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 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旅游、文化传承功能”。都市农业发展主要是依托都市自身优势,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结合现代农业特点, 延长传统农业产业链, 提升农业附加值,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市农业文化依托于人类社会环境, 是都市农业的“社会遗传密码”, 实施着传递社会经验从而维持都市农业历史连续性的功能。都市农业文化不仅充当都市农业历史经验的记事本和储藏室, 而且可以对它们进行复制和交流, 都市农业经验一代又一代地传递, 从而使都市农业历史的发展呈现出连续性的特点, 把都市农业和人本身按一定的方式不断地创造出来。

1.2 发挥都市农业文化的教化培育功能

农业文化传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形成、保持和弘扬自身优秀的文化传统有着重要意义, 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演进, 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都市农业文化通过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社会行为方式等手段, 促进农业发展与都市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理解都市农业文化的教化培育功能时, 必须区别都市农业文化与非都市农业文化的不同教化培育功能。非都市农业文化实施着不同于都市农业文化的行为规范, 体现出与都市农业文化或多或少背离的倾向。都市农业文化与非都市农业文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协调并存, 但有时二者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体系的发展和创新。

1.3 发挥都市农业文化的发展动力功能

鉴于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结合都市农业服务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 都市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 我国都市农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丰富经验, 围绕消费文化, 都市农业以本地资源为依托, 逐步形成了怀柔栗花节、平谷桃花节、大兴西瓜节、昌平草莓节等庆典活动, 推动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没有都市农业文化, 就不可能产生都市人的高级需要, 也不可能有新的更高级的都市人与自然的中介形式以及新的活动模式的产生, 不会有立足于高科学发展基础上的都市农业文化产业和都市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 就失去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动力。

1.4 发挥都市农业文化促进都市自我认识、自我意识的功能

都市人的参与是都市农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因而都市人的行为、人类社会环境的变迁对都市农业文化有着深刻影响。从都市农业文化的角度来认识, 认识总是反映各都市心态结构的认识。而都市的自我认识, 总是都市之间都市农业文化交往的产物, 只有在与其他各种都市农业文化形态的比较中, 才深刻地唤醒都市的自我意识。马克思指出, “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 才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一个都市的自我认识历经三个阶段, 即由物质都市型农业文化到行为都市农业文化, 再到以精神心态为核心的精神都市型农业文化。只是在经历了都市之间的各种冲突, 包括物质都市型农业文化、制度都市农业文化和精神都市农业文化的激烈冲突后, 一个都市才获得较全面的自我认识的升华。

2 都市农业文化对都市农业的作用

都市农业文化体系所涵盖的清新空气、开阔视野、优美环境、淳朴民风、绿色食品及有益身心的体力劳动的理念, 吸引人们特别是城市居民享受到都市所没有的农业文化消费, 刺激农业资源的充分发挥, 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稳定社会, 同时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市农业文化是都市人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体现都市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整体看来, 通过以下三方面实现都市农业文化推动都市农业的发展和创新。

2.1 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当前都市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型期, 和其他行业相比较, 存在规模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的优势不明显、农民素质相对较低, 产业化程度作用不够等因素, 超越了生产功能的文化、教育要求, 还需要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等建设。“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 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都市农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如果不能与时代、与生活、与群众建立联系, 那么其价值就不能得到体现。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真正变为“第一生产力”, 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 并转化为人力资本。都市农业文化能培养都市农业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 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使蕴藏在人民群众中无穷无尽的创造力迸发出来。首先是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深入研究。从社会发展理论来看,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要素, 从文化、农业文化、都市农业文化等多个层面深入的进行资源整合, 为都市农业产业理论、产业体系、产业链等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次是加大基层人才的专业培训。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体系, 通过专业技能培训, 解决生产技术问题, 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 引导基层从业人才掌握都市农业的科学技术、管理技术、装备技术等。再次是加大低端都市农业的转型。面对市场需求, 调整相关产业的转型发展, 使低端农业产业向技能型、创业型、服务型转变, 提升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2.2 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都市农业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现代农业体系, 其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示范引导和宏观调整, 也需要都市农业文化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是人为的, 也是为人的。“人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必须源于都市型现代农业, “为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必须更好地造福都市型现代农业。因此, 推进都市农业文化的创新、发展, 就需要从“文化自觉”的高度, 在都市农业生产、局面都市生活中积极践行;反之, 通过都市农业文化的参与, 注入都市农业文化的内涵, 才能提升和发展都市农业。

在现阶段, 我们要顺利推进都市农业的发展和创新, 就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 必须从挖掘传统农业文化资源入手, 紧密结合都市农业建设的实际, 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 打造独具特色的都市农业文化。首先是弘扬生态农业文化:农业领域进入了生态农业文化时代, 需要坚持自然生态优先原则, 加紧建设生态文化和生态农业文化, 走生态文明的道路, 体现人类生存和发展追求的目标。其次是可持续发展理念:都市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其生产发展不仅要在经济方面, 而且要发挥不同的地域优势, 在生态、资源利用、社会进步等方面都能实现, 使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次是都市农业文化要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 培养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 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 求同存异, 共同发展。

2.3 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思想保证

在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 局部存在重经济轻环境、重局部轻整体、重利益轻民生等非理性的观念仍旧存在。都市农业文化是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是使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都市农业文化, 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都市农业文化。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是一个都市的根、一个都市的魂, 其力量深深熔铸在都市人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影响着都市人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

首先是推进都市农业发展思路: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要依靠“两个创新”, 一个是科技创新, 一个是体制创新。要围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结合都市农业发展实际, 顺应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新目标、新要求, 实现都市农业与都市特色的现代农业有效对接, 推进都市农业的发展。其次是提升都市农业品质:面对经济全球化, 都市农业仅靠市场的自由发展, 是难以保证其健康发展的。要深化法律培训, 提高法律意识, 在各层面形成良好的法治思维氛围, 抵制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进一步提升都市农业的品质, 着力提高都市农业和都市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再次是在化解诸多社会矛盾的过程中, 违反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与观念被模糊了价值判断, 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凝聚人心、激发活力;要充分发挥优秀精神产品对人们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 对人们精神的抚慰和激励作用, 对社会矛盾的疏导和缓解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云才.都市农业何以成为香饽饽[N].人民日报, 2014-05-11 (09) .

[2]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53.

[3]华玉武, 李刚.都市农业发展与葡萄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

发展都市文化 提高城市品位 第2篇

——对“品位都市”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区第八次党代会首次明确提出将“打造都市文化特色区”作为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的五大目标之一,并创造性地提出实施包括品位都市在内的“两强两品”战略,这些都为我区文化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从城市及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都市是城市历史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当代都市主要是一种金融、商业与消费中心,其中包括文化的生产与消费。都市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具有现代性、先进性、多元性、创新性、开放性、包容性和本土性等特征。都市文化特色就是都市文化的个性,最能体现都市魅力,应该成为都市文化发展的方向。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现代化核心城区的宏伟目标,现代化核心城区必然是宁波大都市建设的核心,承载大都市的核心功能,包括都市建筑、都市文化等核心内容。因此,“打造都市文化特色区”的目标符合现代化核心城区发展定位,也符合城市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要求。

城市品位代表城市的品质和档次,是一个城市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综合反映,具体体现在城市形象、城市管理、城市功能、城市历史人文等多个方面。因此,“品位都市”建设应当将提升城市品位作为最重要目标,贯穿城市建设和发展各项工作。城市文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体现城市品位的重要方面。因此,发展都市文化是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城市品位、建设“品位都市”的重要内容。发展都市文化,提高城市品位,可以着重在 “五个文化”上下功夫:

一是提升精神文化,塑造城市灵魂。精神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体现在城市精神、思想观念、人文素质等多个方面。因此,品位都市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继承和发展新江东精神、深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等多种途径,塑造城市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可以将精神文化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充分发挥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以有形的文化产品之“体”,塑造城市精神之“魂”。

二是培育主题文化,展示城市形象。城市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特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城市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建筑,特色景观,特色精神的总和,它是一个城市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标准,它决定城市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区围绕社区文化、节庆文化等主题,打造了社区文化艺术节、摄影节等一批文化活动品牌,但与周边先进城区相比,我区还没有形成能够体现城区形象、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主题文化品牌。《实施意见》提出以“海商起点、创意未来”为主基调,实际上就是江东主题文化的主口号,这一提法较好的涵盖了江东 “千年古港口、百年老工业、创意新未来、都市主核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汇历史和现代于一体,集文化与商业于一身,融传统与创新于一物”的特点。

三是挖掘历史文化,丰富城市底蕴。文化是一种积淀,一种传承,对历史和传统进行深度挖掘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我区虽然拥有庆安会馆、七塔寺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与海曙等城区相比,我区历史文化资源显得较为稀缺,可供开发利用的空间相当有限,而且操作利用难度很大,效率低。我区发展历史文化也存在一些优势,如以和丰纱厂旧址为代表的丰富的近现代工业遗存,以庆安会馆为代表的独特的海商文化传

统。要对各类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保护、深度挖掘、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保护城市历史,延续城市记忆,增强城市底蕴。

四是发展现代文化,增强城市功能。现代文化引领城市的未来发展,比如深圳,从过去的文化沙漠成为如今的“设计之都”靠得就是大力发展现代文化。我区发展现代文化具有坚实的基础:一是发达的现代产业经济和综合实力为发展现代文化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是创业创新的理念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为发展现代文化提供了思想动力;三是全社会重视、企业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为发展现代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群众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潜在的文化需求为发展现代文化拓展了巨大空间。我区发展现代文化需要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以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突出公共文化建设、管理、使用等环节,切实提升文化惠民的幸福指数;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文化科技创新为导向,依托大平台,打造都市特色文化产业,切实提高都市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化 都市化 文化研究 都市文化研究

一、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理念

席卷全球的城市化进程正对当今世界产生至为重要、深刻与全面的影响。从学理上讲,社会学一直将城市化定义为一种城市居民增长的人口现象。另一方面,尽管城市化包括城镇化、城市化与特大城市(都市)化三种形式,但依托于规模巨大的人口与空间、富可敌国的经济生产总量、发达的交通与信息服务系统而出现的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无疑代表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最高环节,对人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当代城市化进程称之为“都市化进程”(Metropolitanization Advancement)。如同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日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与中心一样,依托于其上而出现的不同于农村、城镇、中小城市的都市文化模式,对当代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首先,大都市不仅是经济、金融、商业、信息技术的中心,在精神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等方面同样具有霸权地位,并主导着当今世界文化市场的消长与盛衰。其次,依附于大都市而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从其一出现就是全球性的主流话语,并迅速地淹没了不同国家、地区固有的也许已延续了上千年的地方经验与价值传统。正如斯宾格勒说“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 一样,对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当代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而言,完全可以将之引申为“当代世界文化,即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最高代表,都市文化本身即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高环节,在它内部已摄含了前此各低级阶段如乡村、城镇、中小城市文化的要素与精华,因此当代国际化大都市为我们在更高的历史阶段、更全面的整体视角及更深刻的本质层次上研究城市文化提供了现实对象。在当代,不是一般地研究城市文化——历史上的城市文化或当代普通城市的文化,而是只有把研究对象放在作为中心及最高环节的大都市文化模式上,才能在深刻的思想意义与直接的现实意义上把握住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与规律。这是在当代研究都市文化的重要性所在。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城市化水平低,农业文明传统沉重,以及它们作为物质基础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观念、方法、工具等方面的制约与局限,使中国当下的都市文化研究显得相对贫乏,远不能满足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这是由于受西方大都市群理论影响而开辟出的新方向。尽管它好的一面是使都市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对象进入到社会科学的学术视野,但由于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都市文化结构及其人文精神层面很少触及到,即使注意到文化要素,它们一般也停留在文化产业等实用与商业层面,对其深层的文化价值重视不够。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与前者相反,这些研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影视、广告、网络、流行文化与时尚等都市的审美外观或文化幻像上,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社会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它们往往割裂都市审美文化外观与产生它的经济社会基础的内在联系,因而也不能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

二、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

当下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各有不尽人意之处。对于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其问题主要是失之于“实”,忽略了都市的文化层面或文化的精神价值内涵,这是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表现。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其问题则在于失之于“虚”,它们掩盖了都市文化繁华表象背后的本质或深层结构,充其量只能生产出各种时尚化了的知识与趣味。由此可以得出两点认识:

(一) 尽管两种话语都可以揭示出当代都市文化的某些侧面或局部,但又都是不全面的,因而不可能指望依靠两者之中的任何一者去建立一门具有相对严密的学科形态及较为纯粹的学理价值的都市文化理论;

(二) 这也带来积极的启示,即,要想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必须在努力吸收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等学术资源的同时,又能够通过理论创新在这两大话语谱系之间建构出一种对话、交流的知识生产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结构与学科框架上为当代都市文化学科的诞生准备好充足的条件、奠定下坚实的基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座桥梁,以打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在分类框架与学术传统上固有的各种障碍。

从中国当代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实际状况特别是就中国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具体语境看,我们认为,只有文艺学、美学最适合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桥梁,这可以从原理框架与经验研究两方面加以阐释与论证。

从原理框架的角度,其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中国文艺学从一开始就不是只关涉原理与知识生产的纯学术,它的一个具有理论基础性质的命题即“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尽管初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从逻辑上严格考究,则直接混淆了“文学”与“人学”在本体存在、知识谱系与学科形态上的重要差异,以是之故,在文艺学近百年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中,与“文学”关系最密切的形式、审美、文学语言、文本结构等纯粹学术问题是相当边缘化的,相反却是作为“人学”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直接表现的阶级性、社会性、意识形态、生产与消费等外部研究一直是主流话语。对此中是非尽管难以一概而论,但这种学科形态与学术传统,给中国文艺学赋予了相当浓厚的社会科学属性与功能,则是无须做更多论述的。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在文艺学与经济学、社会学之间并没有过于森严的学科壁垒。在当代都市化的背景下,由于“文学”之“文”已发展为“都市文学”或“都市文化”,而“人学”之“人”也摇身一变为与农夫、小家碧玉等传统生命主体很不相同的“都市人”,因而从中推出“都市文化学是研究都市人的学问”,也是不存在学理障碍的。其次,从美学学科的原型结构看,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审美(判断力)一直是知识(纯粹理性)与伦理(实践理性)之间的桥梁。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序言中,也把这个“判断力原理”称为“谜样的东西”。对此正如劳承万的阐释:“构成谜的是矛盾的双方。一方面,判断力是一个‘先验原理’,它能够‘运用于对世界本体的认识’,‘同时开示着对实践理性有利的展望’,这似是逻辑理性之类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能对主体产生‘愉快及不快情绪’,尽管不是直接的关系。康德补充说,‘从这些概念(即认识中的诸概念——引者)永不能引申出一个对于愉快及不愉快情绪的直接结论来’。……这就构成了审美判断的特殊性质。” 引申一下,如果说纯粹理性是一切社会科学最必要的主体条件,实践理性是一切人文学科最深刻的价值基础,就不难推出,以判断力为学术对象与起点的美学研究——它一方面与认识论的概念、逻辑等有联系,另一方面又与伦理学的欲求、价值等相牵连——正是关注主体价值建构的人文学科与注重经验事实阐释的社会科学之间最具合法性的中介与桥梁。从学理上讲,以文艺学、美学为中介,正可以使文艺学固有的“社会—人生”意向与美学固有的“悟性—理性”意向,在当代都市化进程中开拓出新的知识境界与前沿学科形态。进一步说,以文艺学、美学为中介,在都市文化的学理架构中实现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建设,在充分保留前者的人文价值与后者的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互动,既有助于社会科学摆脱其僵硬的实证本性而变得灵动,也可为人文学科飘邈的审美天性提供真实可靠的地基。在这个新的学术空间中,实现科学性、人文性、审美性的良性循环与互动,催生出一门以当代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人文社会科学来,其现实意义也是自不待言的。 从经验研究的角度看,中国文艺学、美学与都市文化研究的学科亲缘性,不仅不偶然,相反还是以相当深厚与为数众多的经验研究为根基的。从学科背景上讲,中国都市文化研究与西方有很大不同,西方都市文化研究主要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在中国,尽管在学科分类上都市文化研究最应纳入的是社会学之下的文化社会学或其他学科下的艺术设计、城市建筑等,但由于中国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特殊性,从一开始它就与中国文学、特别是其文学批评、文艺学、美学等结下不解之缘。一些西方的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学者,之所以对中国文学学者研究都市文化想不通,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三、当前都市文化研究的特点与学术渊源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也进入到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首先,中国现代化的核心更明确地定位在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上。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不仅像北京、上海、广州等近现代大都市日新月异,一些新的中心性城市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出来。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与城市化开始淡出,各种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乃至于建设世界级大都市群,开始成为中国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这为都市研究的深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其次,都市生活方式与都市文化模式逐渐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中心。在都市的新天地中,生存的物质条件与精神环境的巨变,使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精神趣味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化。都市化进程带来的新经验、新思想及新问题,也在寻找一种可以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与中国当下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创新显然滞后了许多。而正是由于都市文化研究本身在学科上的空白,才为在文化研究中获得一定研究经验与方法工具的中国文学介入这个新的学科领域提供了契机,其在逻辑上仅是把研究对象从“文化”进一步确定为“都市文化”而已。

从文学学科背景出发研究都市文化,只是晚近十年才发生的学术转型,现在从任何角度做评价都为时过早,因而,这里仅就其发生过程中的特点与学术渊源略作说明。

当代都市文化研究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地缘性。当代都市文化(文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如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原因是这些城市本身及所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且与国际大都市的交流与联系十分密切,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文学研究者,出于对当代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的亲身体验与学术敏感,率先开拓了以国际化大都市为学术背景的中国文学研究新方向,使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空间与有机构成部分。

总之,与西方的城市(都市)研究主要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不同,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正在当代中国文学学科的理论建设与学术发展之中。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现代化运动中,中国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及其成果构成了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原始发生形态;而晚近十年开始的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社会发展目标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则为中国文学研究从文化研究转向都市文化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与学理契机。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再到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转型,其现实原因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德]斯宾格勒著,陈晓林译. 西方的没落[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2][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3]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劳承万. 审美的文化选择[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6]孙逊. 都市文化研究: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N]. 光明日报,2005-9-13.

[7]刘士林. 江南都市文化历史源流及现代阐释论纲[J]. 学术月刊,2005,(8).

水墨艺术“邂逅”都市文化 第4篇

中国水墨画的传统题材中, 多见山林、花鸟、鱼虫, 而少见都市人群和城镇集市。即使画人物, 也逃不出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和士人肖像的围墙。20世纪以来, 出现了一批以人物为主要题材的画家, 笔下主要表现的是舞台人物、领袖、农民、战士或少数民族妇女, 这些人物的选取大多陷入了“代表性”的艺术漩涡之中。这类画家对这些“代表性”人物的歌颂是发自内心的, 但是这种真诚背后的“脸谱化”表达, 将现实真实和思想真实生生地掩盖了。因此, 有着复杂思想与人事背景的都市生活则不能进入他们的画面, 普通的都市人群就更难以进入他们的视野。

但是, 随着现代都市文化的兴盛, 传统水墨艺术在绘画题材和表达方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 水墨艺术呈现出独有的绘画语言和艺术特色, 表现了当代城市生活景象及都市人的精神情感。现代设计师钟爱水墨独特的视觉语言, 他们通过外在形式传达出内在精神气质, 并将水墨从传统的绘画领域延伸到现代设计领域。如靳埭强的作品中就将中国传统的水墨元素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的设计作品带有很强的“中国味”, 特别是他设计作品中的那一抹渲染开来的水墨红是很多后来者望而不及的。设计师们将水墨元素解构或创新编码成图形符号, 用现代设计手法加以创新, 形式多样地运用到广告设计中, 这种方式既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又能很好地传达广告信息。现代水墨艺术以解构传统绘画语言和消解传统审美意蕴的方式, 表现出其审美的现代性, 不论是实验水墨的晦涩与距离, 还是都市水墨对现实生活的回归, 事实上都已经表现了对启蒙现代性的文化批判功能。

二、都市文化的现代性

都市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而出现的先进的社会组织形式, 都市文化正是伴随都市兴起而出现的新型文化形态。当诞生于农耕时代的水墨艺术邂逅现代都市文明时, 我们是该将其摒弃, 还是以其新的面貌融入都市文化?面对这一难题, 身在都市文化大背景下的当代水墨艺术无法回避, 必须要认真考虑生存在现代都市中的“都市问题”。

对于水墨艺术和都市文化, 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二者是物质对应物质、形式转换形式的问题。应该反映的是水墨画家与他的生存现实和文化环境所发生的种种联系, 及其对他所产生的种种影响。都市水墨面对新的文化类型应该作出相应的思考和回应, 应该表现的是生存于都市环境中的群体的生存困境和焦虑。都市水墨应该是传统水墨的一种现代方式, 应该是具有都市人文内涵和都市形式趣味, 并与都市文化相匹配的一种新的文化类型。

三、水墨艺术与都市文化的“邂逅”

论及“水墨”与“都市”的问题, 人们会不自觉地想到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命题, 并将其作为评判水墨的重要标准。“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固然没有错, 但是我们该如何理解其中的“时代”问题?此处的时代并不是我们理解的时间概念, 而是指“时代中的人”及“时代大环境”。论及“水墨”与“都市”时, 我们常常会忽视“水墨”与“都市”的关系, 而将其自主转化为“传统”与“现代”的问题。因为人们常常认为, 笔墨只适合生存于“传统文人时代”的情境中, 而今时过境迁, 传统文人已不复存在, 水墨的价值就随之变迁。

纵观整个20世纪, 水墨如何追求时代的问题被不断地认识与深化, 但追究就是一个形式的问题。林风眠曾经在《东西艺术之前途》一文中谈到水墨是人们闲暇时创作的笔墨游戏, 与时代生活是相脱离的。近代有很多画家从方法论和形式语言方面来解构或扩展其内涵, 远有林风眠、吴冠中等人, 近有徐冰、谷文达等人。都市的繁荣复杂给画家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领域, 可以画人, 可以画景, 可以描绘, 可以抒发, 可以具象, 可以抽象, 可以赞扬, 可以批判。例如朱新建的水墨人物画, 他是最早表现都市人形象的水墨画家之一, 他描绘的是现代都市女性的个人意绪情态, 诸如怀春、思念、感伤、爱欲等等, 表达出当下人们渴求爱与情的人性真实。

在都市文化的冲击下, 更为重要的不是你是否使用笔墨工具材料, 是否遵循笔墨原有的规范形式、方法和内容, 而是水墨所承载的精神性能否趋同于当下人们的精神状况。很多的观者、艺术家及评论家都普遍认为, 面对快速的时代节奏与商业文化的喧嚣, 水墨似乎很难表现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现代生产等象征秩序、力量与速度的题材, 所以很多艺术家靠改变水墨的语言形式来迎合环境的变化。面对具体的新事物, 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新的水墨表现方法, 而不能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新题材与旧题材的区别不是有无新的水墨精神和新意, 关键在于画家有没赋予题材新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的体现不是片面追求“色彩创新”、“形式创新”、“技法创新”, 真正的艺术“创新”是笔墨结构表现力的提升、主题思想的新意和独辟蹊径的审美境界和格调。

参考文献

[1]吕澎.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2000[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0.

[2]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M].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0.

[3]范迪安.当代文化情境中的水墨本色[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4]鲁虹.现代水墨二十年[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说出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繁荣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传统节日的一些风俗;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材料研读,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生活和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搜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体会其风格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比较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生活和当代市民文化生活的相同点和差别,从而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品读宋词、元曲,感受其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瑰宝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部分图片和刘永《望海潮》中描写杭州的词句。)

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的都市生活具体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

讲授新课:

(屏幕展示学习目标)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著名都市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

宋元时期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的城市有哪些?

2.北宋的大相国寺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大相国寺繁华的表现有哪些?

(出示图片:北宋的大相国寺)

(2)如果你是宋人,要去热闹的地方游玩,你会去哪儿?你能玩到哪些项目呢?能看到什么呢?

3、社会生活

(1)主要群体: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2)主要表现:瓦子、勾栏、杂剧、节日

(图片展示瓦子和勾栏的定义)

想象一下你在瓦子都可以进行哪些休闲娱乐活动?

(图片和诗词展示杂剧、节日)

二、宋词

词是宋代最主要的文学样式,就如唐诗一样,宋词为我国古代文学史这幅长卷书写了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

请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词的含义

一种新体诗歌,句子长短不一,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2.词的形成与发展

唐代已经出现,五代到两宋得到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

3.词的内容

开始多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才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学生阅读教材抢答问题)

4.代表人物、作品及风格

(用表格形式归纳相关知识点)

5.赏析三位词人的代表作

6.问题探究:

(1)为什么他们三人词的风格有所不同?

(2)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宋朝,词的内容呈现出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名家辈出的原因是什么?

三、元曲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元曲的组成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2.杂剧的含义

杂剧是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

3.概况及代表人物

(1)概况:元代杂剧作家有200人左右,最优秀的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

(2)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

(学生阅读教材抢答问题)

(简介《窦娥冤》)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学生阅读教材,解决下列问题。

(1)性质: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内容: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

(3)书名含义: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成都市市口街名文化探究 第6篇

我生长在成都,也到过北京、西安、杭州这些中国的著名城市,虽然现在城市的建筑日渐趋同,但是透过一个个的街名、巷名,还是能感受得到每座城市的独特文化:老北京的皇家气派和胡同味儿,西安古城的直爽大气,江南名城的婉约诗意……每天,当我行走在成都,这座我生长的城市,穿过一条条大街小巷,眼前掠过的一个个街巷的名字,却让我感到它们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掀起它神秘的面纱,才能探寻其中的秘密。

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3000年前那神秘的金沙遗址,到诗圣在成都定居时留下的杜甫草堂,再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那象征着科技与经济建设的天府广场,历代先民众志成城,让这座千年蜀都氤氲着历史的芳香。据历史学家们考证,成都作为城名,从公元前311年筑城至今,历代都没有变化。成都这个“成”字的名称来源于古老的巴蜀图语,是干栏木结构巢居的象形。成都城市的布局在秦汉魏晋时期已成型,分成了“大城在东,少城亚以其西”的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像这种两千多年城名不改,城址不迁的历史文化名城并不多见。深厚的历史文化滋养下的成都,使其街名文化也颇具特色。

成都市的地名共有1337条,大多是街道名称。[2]这些街道的命名方式错综复杂,相互交汇在一起织成了这个城市的历史层理、精神脉络和总体风貌。成都的街道有以方位、数字命名的,如东大街、南大街、二道街等;以姓氏家族、地域命名的如张家巷、王家巷、宁夏街等;以祠庙宫观命名的,如三官堂街、五岳宫街、红庙子街等;还有以吉祥语命名的兴隆街、春熙路、长顺街等;以名人古迹命名的,如状元街、文翁路、中山街等;以市场作坊命名的,如盐市口、牛市口、骡马市街等;以故事传说命名的,如五世同堂街、点将台街等;以官署、衙门命名的,如督院街、提督街和总府路等;以风物特色命名的如泡桐树街、槐树街、半边街等……而在所有的街名文化中,以市场作坊命名的市口街名最能反映成都的经济文化特色,可以让我们管中窥豹,从一个小小的切口去品味和理解成都的城市文化性格。

市口的形成是物质生产繁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史书记载在清代末年,成都附近的三十余县都有各类交易市场,使川西一带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通过层层市场汇集在成都集散。根据季节和传统习俗,成都市内月月兴办有内容各异的特色货市,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吸引着来自全国的商人,贸易极为繁荣。成都当时的商业已有51个行帮,现存的以市口命名的60多条街道,主要是在清代形成的。这些街名涉及的市口种类繁多,有以油盐柴米等交易命名的盐市口、米市坝、海椒市、棉花街;有以牛马等牲畜交易为中心的牛市口、羊市口、肥猪市、鸡市街;有以特色手工业商品命名的珠宝街、金丝街、锣锅巷、烟袋巷、暑袜街;有以手工作坊命名的染坊街、浆洗街、打铜街、坛罐窑街……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消费的各个方面。

在成都的所有市口当中,有些著名的市口更是经久不衰,至今留存,其背后所隐藏的历史之谜也引人入胜。例如盐市口,顾名思义应该是买卖盐的大市场,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食盐历代都是政府全面控制的物产,实行专卖,不属于集市贸易的大宗产品。光绪五年(1879年),清政府才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官盐店。由于这里自古就是繁荣的市中心,本来就人口密集,所以盐店生意兴隆,常常有大量的人来这里排队买盐,久而久之,这里就被形象地称为盐市口。至今这里依然是成都的商业经济中心。又如骡马市,在清军攻入四川之后,八旗子弟驻扎在现宽窄巷子中。由于清军多骑兵,所以有大量的马匹需要安放、喂养、收购,因此在皇城和少城之间,就形成了大量与马有关的市口,如骡马市、西马棚街、东马棚街等等。同时因为成都是西南片区的经济中心,需要大量的马匹来运送货物,为了方便,其他地方的马市、骡市也向这里靠拢,最终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集市区——骡马市。再如牛市口、肥猪市、海椒市、米糠街等,亦如其名,这些地方是贩卖各种家禽、粮食作物、生活杂物的地方。由于渐成规模,在平民百姓中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也被按其商品门类加以了命名。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肥猪市的旁边有一条桓侯巷,这里曾经有一座张飞的寺庙。因为张飞在桃园三结义之前是杀猪的,所以肥猪市和桓侯巷就结下不解之缘,每当交易成功之时总有屠夫前去拜祭。还有染坊街、浆洗街、打铜街、坛罐窑街等,是由于相同行业的小型手工作坊聚集在一起,既生产又销售,商人和居民采购货物都十分方便,形成小商品集散地。此外成都还有纱帽街、珠宝街、金丝街等独特的市口名称。这些市口所卖的东西同它们的名字一样,为一些奢侈品和官员专用品,这都是普通百姓们难以接触到的。看到这些街名,当年浮华都市的各色人等便犹如一部部生动的活报剧,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以市口作为街名的街道数量如此繁多,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成都历史上商业的繁盛。成都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传统,可以上溯到远古。早在传说中的蚕丛、鱼凫的英雄时代,成都平原就已经是当时中国西南重要的文明经济发展中心,三星堆、金沙遗址的考古成果就是重要的证据。到了秦汉魏晋时期,成都平原已有“天府之土”的美称,据记载其农业发达程度超过了富庶的关中,城市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的经典“重城”格局。从东汉时期出土的画像砖上可以看到,城内有专门的市场和店铺,文献上也说汉元鼎(公元前116年—前111年)时“城有两江十八门,四百余闾”。其丰富的物产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西南边陲和中原、东海重要的物品集散地。《盐铁论·通有篇》所谓“求蛮貉之物以眩中国,徙邛笮之货致之东海”,说的大概就是成都。汉代的成都不仅是西南的经济中心,也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第一大商业重镇。到了唐宋时期,成都城内有东市、南市、新南市、西市和北市,城外有草市;不同的时节还有灯市、花市、蚕市等,锦江还兴起了夜市,城市还由市坊制向自由集市发展。这时的成都已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有“扬一益二”之说。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成都。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当时商业经济的发达。

宋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两次战乱,曾两度中断了成都的发展。尤其是在明末清初的三十多年间,四川境内战乱频发,加上灾荒、瘟疫不断,造成人口锐减。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人口统计,经历大规模战乱之后,四川仅余下9万余人。成都城市也凋敝零落,曾经是闹市之中的西御街竟然成为老虎出没之地。清王朝建立之后,颁布了一系列移民优惠政策,长达数十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由此拉开序幕。川西平原在移民的重建下,再度成为物产丰茂之地,成都也因此得以重新繁荣,市口林立。

清末民初,随着城市格局和性质的变化,百货行业的发展,传统的农贸集市逐渐由市内迁向城市周边及县城。新中国建立之后,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推行,大多数的市口逐渐消失。但时代的变迁并没有将历史的旧痕彻底抹去。春熙路步行街初建之时,珠宝街、金丝街的商家大都举店迁移到春熙路上,以吸引更多游客。透过这些古香古色的店名,那些古老的市口文化似乎又重新获得了传承。

成都的这些市口街名,如同一条无形的链条,串联起昨天和今天,穿越于历史和现实,成为一道道无比亮丽的风景线,让这座千年古都魅力四射,时尚而又典雅!

注释:

1.袁庭栋:《成都街巷志》上卷,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年版,第1页。

2.参见1983年成都市地名领导小组第一次正式颁布的《成都市地名录》。

纽约的广告与都市文化 第7篇

美国广告业兴起之初, 广告人主要把关注的中心放在生产者和产品上。到了20世纪后半叶, 社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产品变得越来越丰富的时候, 广告业迎来了鼎盛时期, 即所谓的“创意时代”。美国广告界出现了诸如大卫·奥格威、威廉·伯恩巴克和李奥·贝纳这样的天才广告人。20世纪70年代后, “定位”理念和品牌形象塑造理论开始占据上风。近几年, 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美国整个广告业的发展速度放缓, 其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广告媒体收益下降, 网络等电子媒体广告支出加速上升。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广告业开始思考新的发展方向。

作为美国广告的风向标, 麦迪逊大道与都市文化的互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麦迪逊大道的广告是纽约都市文化的“篡改者”。从麦迪逊大道的历史来看, 广告是纽约社会整个活动领域的最丰富和最忠实的写照。广告以一种理想化的形式构建社会标准、情境与生活方式, 使受众对广告产品产生认同。广告拥有微妙和意义深远的反映社会文化价值的方式, 即广告的传播方式、广告概念和创意的表达方式, 这种“广告的语言”深深嵌入了这座城市的文化活动之中。在广告中文化、人种及性别的形象同社会安排及权力结构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麦迪逊广告的说服力量来源于那些才华横溢的广告人, 他们运用广告话语权, 将文化、消费和娱乐结合在一起, 用品牌代言人把产品知识和个人成功结合在一起, 并将情境消费演绎为必要的和适当的都市存在方式。除售出商品, 创造无所不能的消费经济之外, 麦迪逊大道的广告艺术还篡夺了传统上群体成员所扮演的社会化角色。无论是1920年麦迪逊大道的广告业刚刚兴起, 还是近年来广告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广告本身传递的意识形态注定成为都市文化的“篡改者”。

麦迪逊大道的广告在纽约都市文化中的地位。1.麦迪逊大道的广告文化属于纽约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把文化分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 那么广告文化具有大众文化的特征, 应属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以大众为市场, 以获取商业利润为主要目的, 主要通过大众媒介为传播, 具有商业性、消费性、无深度、可大量复制等特点, 是一种商业化的消费型文化形态。” (3) 在麦迪逊大道里“广告对有智之士呈现一个多少真实的通俗文化的想象, 赚到了他的憎恨与中伤” (4) 。成功的广告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它的文化水准不会升得太高或降得太低, 通常都符合它所针对的人们的教育水平。麦迪逊大道的广告人敢在广告创意上突破传统, 但是他不敢尝试可能将他与客户的市场切断关系的文化标准。2.麦迪逊大道的广告文化创造了纽约都市文化的不安定性。麦迪逊大道的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活跃于纽约都市, 虽然大多数的广告必须保留它公众的文化标准, 但是广告的商业目的是为了增加销售, 因此必须创造都市文化中的不安定, 或者营造一种文化认同来激活消费者的购买冲动。“在纽约人看来, 或许广告应该为文化做点事, 但是它并没有做, 纽约广告业确实能做的就是对公众品位做小小的改变。” (5) “无病呻吟”或者是“自鸣得意”的广告语言构成纽约广告文化最主要的成分, 同时成为都市消费话语的主导, 引导着纽约的消费, 也促成了纽约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麦迪逊大道里的广告大师们——用激情书写专业神话。1.广告大师们的价值观具有鲜明的美国个人主义特点。个人主义, 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它深深根植于美国的社会历史之中。“个人主义价值观之所以称为美国文化的核心, 包括一系列更为具体的内容。其中有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 (6) 对于美国广告业标志性人物伯恩巴克、里索、霍普金斯、奥格威等广告大师而言, 广告领域的独创性、自主性、专业性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理想。智威汤逊的创始人里索认为“广告不是马戏团中的插科打诨, 也不是一种企业, 而是这个行业中一种超然的力量以及一种可与法律或医学地位相提并论的专业。”纽约为广告公司提供了自由宽松的商业环境, 麦迪逊广告人怀揣执著的广告信仰, 为广告事业倾注热情。他们崇尚创意自由, 乐意展现个人才华, 用激情书写了一个又一个销售神话。美国广告行业在这批创意狂人的带领下逐步拨开云雾, 成为拥有专门学科知识、规范的操作流程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主流行业。2.麦迪逊大道里注重实效的企业文化。“广告公司必须对广告主推销它服务的价值;媒体必须对广告公司与广告主两者推销它们身为信息传送者的潜力与效率。这个业界就其整体而言, 是为了对消费大众推销货物而存在的。” (7) 可见, 广告公司的使命就是销售, 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行业信仰正是纽约企业奉行实效主义的体现。为此, 每一个广告公司都有自己达到目的的一套行事风格。例如扬·罗比凯提倡创作人员按照自己的思路创作, 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智威汤逊喜欢运用个人和集体的经验解决客户的问题。麦肯·艾瑞克森公司着重于“动机广告”, 进行全方位市场营销。李奥·贝纳公司相信“每种产品都存在其固有的吸引人之处, 一旦找到了, 它就是最吸引人、令人信服的广告素材”。BBDO则戏称“你可以识别奥美广告或达彼思广告, 但是你认不出BBDO广告, 我们从每家公司那里撺取长处。没有一种BBDO广告风格, 对此我感到骄傲, 这证明我们认真对待不同客户的问题” (8) 。

麦迪逊广告与消费文化互为依存。广告是一种带有明确销售目的的传播方式。广告创意的内在动力就是用文化的力量引导消费。所以广告不但是在宣传一种商品, 同时也是在兜售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关于广告和消费文化的关系, 从麦迪逊大道的发展中可以概括为:第一, 麦迪逊大道的广告影响着纽约消费文化的变迁。可以这么说, 如果没有广告, 纽约的消费潮流也就不会那么明显。麦迪逊大道的广告与纽约的消费文化有着一致的目标, 即争取更多的受众成为它们的追随者。向每一个人宣传消费需求和消费回报是广告的使命, 只有当消费潮流日趋明显, 并形成主流文化的时候才能唤醒众多潜在消费者, 并控制他们的消费行为, 从而使他们对整个社会认识的方式、思维模式以及信仰都发生变化。麦迪逊大道的发展历史证明, 广告文化可以改变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一旦广告文化被消费者接受, 他们就会按照广告主的意愿来理解社会, 广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生活观和大众信仰。例如, 伯恩巴克的甲壳虫广告成功转变了纽约人的汽车消费观念, 掀起了一场朴实无华的汽车消费风潮。第二, 纽约都市的消费文化是麦迪逊大道广告赖以生存的土壤, 消费文化既是社会成员的行动标杆, 同时也是广告宣传的文化载体。只有在主张“观念消费”和“符号消费”的都市文化语境中, 广告宣扬的概念才能被视作一种文化, 并被大众当做参照系来指导消费行为。一旦广告中宣传的观念或符号被大众认可, 观念和符号本身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溢价, 例如品牌消费就是品牌标志成为文化代表所产生的聚众效应。因此, 麦迪逊大道的广告和纽约消费文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治.J.兰克维奇[美]著, 辛亨复译:《纽约简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第4页。

[2][4][7]马丁.迈耶[美]著, 刘会梁译:《麦迪逊大道——不可思议的美国广告业和广告人》, 海南:海南出版社, 1999年版, 第5页, 第354页, 第12页。

[3]宋玉书、王纯菲:《广告文化学——广告与社会互动的文化阐释》,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1页。

[5][8]威雅[美]著, 夏慧言、马洪、张健青译:《颠覆广告——麦迪逊大道美国广告业发家的历程》,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第320页, 第57~58页。

上海都市文化与咖啡厅设计 第8篇

而在上海, 类似此类主题创意建筑设计还基本上没得到推广, 许多景观设计师有着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力和创意, 但甲方功利的要求和实际施工技术的限制了设计师们的思想空间。尽管如此, 在咖啡厅景观设计中, 上海依然能够以其独特的都市文化来诠释这个能够散发无限创意想象的商业空间。

都市文化的概念与上海都市文化元素

1、都市文化概念

都市文化是一个外在与内在并重的城市全方位凸显, 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都市形态特征, 是城市居民与外部公众都对这个都市内在涵养、实力与外显活力、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这些感知包括人们对都市的印象, 都市建筑、街道的历史人文, 城市语言, 都市商业体验、都市艺术种类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点。

2、上海都市文化元素

盘点上海文化元素就不得不提张爱玲, 她《传奇》中有自己的说法:“书名则传奇, 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遍人, 在普遍人里寻找传奇。”因此, 现在的上海既有国际时尚的都市文化, 也有温馨而平凡的老上海文化。

(1) 老上海文化元素:

上海其实是个水乡, 春天杨柳布满池塘堤岸;夏天荷花飘香;秋季还有桂花与大闸蟹为伴, 冬季亦能感受到飘雪的晶莹, 这是老上海温暖而平静的生活, 弄堂、邻里、留声机、美女图、黄浦江、外滩、租界建筑、百乐门等等都是老上海人记忆的深处不可磨灭的烙印:

(1) 弄堂——这一上海特有的市民居住方式之所以为千千万万上海人所喜爱和留恋, 这样一种城市空间给邻里交往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因为它具有浓烈的人情味。

(2) 城皇庙、豫园——都说“到上海不去城隍庙, 等于没到过大上海”, 可见老城隍庙在上海的地位和影响, 这里没有太多的张扬, 只有平凡老上海的色彩。在湖心亭茶楼里坐上一坐, 沏一壶上好龙井;或是在豫园里闲庭信步, 看到的将是老上海历史的沉淀和宁静。

(3) 《良友》画报——《良友》伴随了一代老上海人的成长, 从1926年创刊至1945年10月停刊, 20年间, 共出172期。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中国军政学商各界之风云人物、社会风貌、文化艺术胜等等无不详尽记录。

“夜上海, 夜上海……”的歌声更是传遍大江南北, 老上海的生活就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 每个人的存在是不可替代的老上海文化元素。老上海的故事太多了, 文化元素更是数不胜数, 由于文章篇幅关系, 以上五个例子也只是冰山一角。

(2) 新上海都市文化:

如今的上海焕发出崭新的耀眼光芒, 是目前中国的商业之都。繁华的街道, 淋漓的高楼, 梦幻的灯光, 时尚的气息, 迸发出这个城市的创意活力。南京东路, 南京西路, 淮海路, 徐家汇, 浦东陆家嘴等商业中心带动着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

(1) 海派文化——“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文化, 例如上海丰富多彩的建筑;上海饮食除了本帮菜, 不仅荟萃了川、粤、京、鲁、江浙、淮扬等地特色菜系而且汇聚起散发着欧美情调、各国风味的西餐馆、咖啡厅等。

(2) “潮”时尚——“潮”这个字近年来成为诠释上海时尚流行的最新词语, 上海是个很“潮”的大都市, 人们的思想“潮”, 商业展示“潮”, 小姑娘小伙子穿着“潮”, 连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也很“潮”, 看来上海的时尚之都并不是浪得虚名。

(3) 地铁文化——上海地铁是目前中国线路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上海体育馆站的《生命的旋律》、人民广场站的《万国建筑博览》等大型壁画, 将一个个钢筋水泥铸成的地下宫殿, 装饰得典雅大气, 凸现上海文化特色, 令来来往往的过客们都不禁瞥上一眼。

上海都市文化对商业景观的影响和效益

多姿多彩的上海都市生活衍生了多姿多彩的都市文化元素, 当然, 上海都市文化对商业景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效益, 笔者提出以下三点:

1、

创造开放的商业景观情境——“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文化, 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海派文化是开放性、创造性多元性的代名词, 这种文化带给了我们开放、创新、平衡和沟通的榜样, 商业景观发挥创意的目的在于, 创造足够开放的情境, 重新思考各项潜在可能, 突破现实的禁锢, 将历史的、文化的传统转化为新的产品;重新构想、衡量资源, 用创意的商业景观重新点燃城市商业活动的热情, 并从一个新鲜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商业资源。

2、

都市商业景观与新的竞争能力——上海商业行业竞争可以说是非常激烈的, 竞争的源头现在都在以另一个层面上体现出来, 这里还包括了一个都市商业景观文化的深度与丰富度, 而商业景观文化又从何而来, 答案显而易见, 就是从都市文化中演变和延伸而来。上海都市文化对商业景观的影响的感悟与质量视为其核心的一部分, 将这种都市的文化意识带入新的竞争能力中, 发展上海商业空间景观的语言能力。

3、

都市文化元素成为商业景观新的创意来源——上海不仅充满着老上海的文化历史, 也充满着浓郁的现代文化色彩, 将这些文化元素富裕一个厅室、一间小店、一栋建筑物、一群建筑物、一间整修过的仓库, 一片休闲绿地, 一条街道等商业空间, 帮助这些地方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创意特点。因此说, 上海都市文化元素其实就是一个源源不断地创意源头, 设计师们将这些元素和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融糅起来, 定能创造一个优秀的商业景观。

现在的上海越来越繁华, 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小资, 本文就上海都市文化特点来讨论白领们最常去的文雅小资情怀之地——咖啡厅的景观营造如何融糅上海的文化元素。

上海都市文化在咖啡厅设计中的演译

1、咖啡物语

“咖啡”一词源自希腊语“K a w e h”, 意思是“力量与热情”。当欧洲人第一次接触到咖啡的时候, 把这种诱人的饮料称之为“阿拉伯酒”, 然而非洲才是咖啡的故乡。在欧洲, 咖啡文化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化形式了, 例如在奥地利的维也纳, 咖啡与音乐、华尔兹舞并称“维也纳三宝”;在意大利, 咖啡已经成为生活中中最基本的因素;在法国, 没有咖啡就像没有葡萄酒令人抓狂。

在中国, 喝咖啡对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消遣, 更是一种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憧憬, 咖啡和茶已经成为现代人对生活心态的缩影。在上海, 小资们和开发讲究的不仅是咖啡本身的品质和味道也注重咖啡厅的环境和情调, 因此, 上海主题咖啡厅的景观设计并不是模仿法国人的浪漫格调、优雅情趣, 也不是表现美国人的自我超脱, 而是表达一种专属于上海风情的情怀故事环境。

2、咖啡厅景观故事

提到咖啡, 每个人都会想起星巴克, 走在上海的人民广场, 你将会一个绿色的圆形标志, 标志上一个女神的图案, 微笑着述说着一个来自美国的奇迹。不论在北美还是在中国, 星巴克都显示出美国咖啡馆特有的格调和气氛;在上海星巴克咖啡厅也越来越深入时尚人群的心中, 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约会洽谈的首选之地。不仅如此, 在全世界, 星巴克是一种美国时尚文化的象征, 星巴克咖啡馆的装修装饰无不体现出浓厚的美国时尚文化的景观故事, 最近, 星巴克被评为世界上最受时尚女性欢迎的十大品牌之一, 这恰恰证明了时尚就是对美国咖啡馆特色的绝佳诠释。

1 8 8 4年咖啡在台湾首次种植成功揭开了咖啡在中国发展的序幕。在中国, 人们越来越爱喝咖啡, 随之而来的“咖啡文化”充满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咖啡已然就是现代生活的时尚化身, 咖啡屋咖啡厅成为人们交谈、休憩、独处的空间, 人们来到每一家咖啡馆, 都应该被带进某一个故事中, 成为景观股市的一个必不可缺的元素, 这才应该是咖啡文化最引人入胜之处。

3、上海都市文化如何融入咖啡厅设计

上海有一种“神奇”的气质, 能够让人瞬间在现代时尚和历史传统两种气质中穿梭, 大到外滩、浦东新区、新天地的地标建筑, 小到田子坊般弄堂, 无论是现代式的海派韵味还是修旧如旧的小资情调, 都是上海的“神奇”, 因此说上海独特的都市文化元素已成为景观创意设计源源不断地灵感来源, 同样, 上海咖啡厅设计亦是如此, 例如上海田子坊的咖啡馆, 原本一条并不起眼的上海弄堂, 经过景观设计师的贴身打造, 以“老式石库门”改造而来的建筑群, 比“新天地”更多了几分生活气息与上海风情的地方。因此, 笔者归纳出几个上海都市文化元素融入咖啡厅设计的议点:

(1) 地景式咖啡厅景观

地景式咖啡厅景观设计的第一层含义正是从土地角度出发, 以大地为基点建立起的或是开放, 或是围合半围合的咖啡文化空间景观, “景观”这个词, 不只是“景”, 也不只是“观”, 它的意义绝不仅是表面的东西, 而在于它背后深层的功能和内涵, 事实上, 上海咖啡厅景观是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反映, 更是人类内心与灵魂的感触。其另一层涵义是“导演空间与戏剧景观”。戏剧与导演之所以能跟景观相联系, 原因全在于艺术是相通的, 戏剧是表演艺术, 而景观是环境艺术和生活艺术的结合。而咖啡厅正是个发生故事, 营造戏剧的绝妙之处:小情侣的温馨甜蜜、老两口的亲情关怀、小姐妹的闺房话语、商务洽谈的成功谈判等等, 人与人的相处, 只要有情节就一定能够发生故事。上海人们的生活点滴就是一幕幕戏剧, 稳定而丰富的上海都市文化能提供给我们富足而深远的想象素材和原料, 建立起具有故事戏剧景观效果的地景式咖啡文化空间, 从而美化城市居民的生活的心灵, 丰富人们的生活姿态。

(2) 上海专属咖啡风情

星巴克咖啡带来的时尚气息席卷了全球, 上海作为中国的时尚之都, 更是在星巴克的重点营销区域。而上海本土时尚文化元素同样也能够创造出上海专属的咖啡风情。上文提到的田子坊绝对是这方面的经典, 十几年前这里是一条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路, 现在, 田子坊将老上海的弄堂文化和上海的艺术气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成了年轻一族的和艺术一族的“朝圣”之地。特色的弄堂咖啡厅, 将上海人家的生活点滴与对优雅小资情调的追求无意中流露出来, 自然而不做作, 营造出上海弄堂文化元素专属的咖啡风情。

再如上海的新天地, 其集中了咖啡馆、露天酒吧、艺术橱店等富有现代时尚生活气息的商业场所。中西融合、新旧结合, 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 建筑内部, 则按照21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相比起田子坊更多了一份时尚的现代感。

(3) 创意咖啡物语空间

每一段历史和文化都需要自身创意的形式, 现在我们需要的, 是致力将不同领域的上海都市文化元素创意整合起来, 融糅入开飞艇景观设计中, 并从中找出议题与解答。正如把咖啡文化空间的营造看成是设计师和使命一起参与的导演空间和戏剧景观一样, 这也是一种创意。同时, 创新又使得景观在同一空间中得到提升, 这一切模式的转变, 想法理念让人觉得彷若脱胎换骨。当然, 焕然一新的咖啡物语空间更符合白领丽人心中的小资情怀。

例如日本京都的独立酒吧咖啡厅, 每当客人走进这座咖啡厅, 就立刻会被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 似乎跨越了时间的阻隔, 来到另一个年代——20世纪40年代。独立咖啡厅的前身是一家报社的总部, 由于年代久远而西安遭废弃, 但值得庆幸的是, 景观设计师将其看作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和创意设计后, 这座独立咖啡厅就诞生了。如果一定要一个最恰当的词藻来形容这个独特的创意的咖啡馆, 那就一定是“再循环”, 因此说创意和历史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4) “实验性”与“创造性”咖啡厅的融通

“实验性”咖啡文化空间主要是指设计师在设计咖啡厅景观形态中对执行环节的理性把握, 而“创造性”则是对即将生成的地景式咖啡景观的感性描述和体会, 两者在上海咖啡厅景观设计的方向上是一致的, 通过对咖啡馆景观基础功能设施的确定, 可以掌握实现该咖啡文化空间景观形态的制造环节。例如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塘鹅咖啡馆, 位于住宅区和一条繁华的街道之间, 它的独特的地理位置烘托出其独特的风格, 一眼看去, 这座咖啡馆就像是一旧就车厢, 洋溢着列车上轻松和谐的气氛, 达到了“实验性”的理性设计, 又不失“创造性”的创意设计。

“创造性”的咖啡厅景观设计需要更多的细想和修养沉淀以及活力无限的想象力和思绪, 这就需要我们把握住上海都市文化中方方面面的元素, 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灵感转化成可行的咖啡厅景观符号, 达到“实验性”与“创造性”商业空间的融通。

上海主题咖啡厅的创意设计

鸦片战争后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 上海并没有专门为咖啡而专门设立的咖啡馆, 咖啡一般是在西餐厅里销售。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出现了不少咖啡馆, 其中最有名的咖啡馆名字叫做‘沙利文’和D D S。2 0 0 0年后的上海, 咖啡馆有上百家, 可以把他们分为欧式, 日式, 怀旧的和老咖啡馆四类。而如今, 随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名声越来越响, 许多外国品牌的咖啡厅也入驻上海, 例如星巴克、上岛等等。而一些虽然店铺小巧却很有味道的主题咖啡屋也如雨后春笋般呈现, 这里由于篇幅关系, 笔者仅举三例说明:

1、小小花园咖啡厅——位于徐汇区康平路220号的小小花园咖啡厅近来在小资女人的心目中排名上升, 这座以花园休闲为主题理念的咖啡厅融糅了上海惬意生活的概念:老洋房、旧家具、整排的原版书籍、慵懒的猫咪, 还有不间断地悬浮在空气中的爵士乐, 像极了欧洲某处不知名的小镇, 温暖而美好。小小的空间装饰的特别有风味, 仿佛爱丽丝梦游仙境。这也是上海都市文化元素的一种:慵懒的假日生活, 将小姑娘心头点点思绪蔓延开来。以此类内心戏剧丰满景观效果的咖啡厅设计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创意。

2、女仆咖啡馆——女仆咖啡馆是日本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餐饮型态。店内的装潢和餐点, 和一般咖啡馆差异不大, 最大的卖点则是在于女服务生都穿著女仆的服装, 并且称呼客人们为“主人”。透过这种角色扮演般的演出方式, 女仆和客人间的互动。在老上海本帮文化中, 女仆装扮这一概念是几乎不存在的, 而海派文化将日本动漫元素引进, 将其作为咖啡厅景观创意的一种类型营造起来, 既具有年轻时尚的动感, 又不缺景观喜剧效果, 可谓一箭双雕。

3、Books Tearoom书房咖啡馆——位于青浦区朱家角景区的这座书房咖啡馆弥漫着一种咖啡的浓香和书籍的书香味。因此, 不难猜到, 这家咖啡屋的创意理念是以书籍为都市文化元素凸显其特点的。咖啡馆有一整面墙摆满了书籍, 太阳光线透过玻璃窗轻轻地撒进来, 试想在这么一个阳光午后, 听着留声机里播放的怀旧音乐, 翻着几页老上海的书画, 静静地独享这一美好的片刻, 该是一件多么有情调的事。

综述

上海都市文化隐含着这座城市独特的内涵与韵味, 如张曼玉旗袍般华丽而又怅然的《花样年华》, 如周润发惊心动魄的《上海滩》, 以及张爱玲那永远回不去的《半生缘》, 上海就是一个生活大舞台, 每天都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而这些舞台上的任何一个元素, 都能造就上海专属的咖啡厅创意景观, 不论是老上海文化元素:弄堂、石库门、城皇庙、南翔小笼, 吴侬软语;还是新上海的时尚:海派文化、“潮人潮事”、地铁文化、饮食文化等等都构筑成了上海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景观风景线。

当代都市情感剧的文化研究 第9篇

都市情感剧, 指的是以现代人的恋爱和婚姻经历为主要内容, 表现和挖掘在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迷茫和困惑的电视剧。它反映的主要是社会人伦关系的重要内容——夫妻关系以及亲子关系, 因此从题材上讲, 应当说是包含了部分家庭伦理剧以及言情剧。近年来, 随着表现内容的丰富、表现手法的多样和剧集数量的不断增多, 这类剧越来越受到关注, 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们以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纠葛、婚恋故事为主题, 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等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 并做出不同的道德和价值判断, 从而折射出现代人以恋爱观和婚姻观为核心的感情观和价值观的变迁。这些电视剧不同于青春偶像派的言情剧, 走的是以理言情的路子, 在关注现代人情感需求的同时, 努力挖掘情感与责任、婚姻与道德等情感所具有的社会内涵;同时, 由于所涉及的内容与伦理关系和传统的家庭伦理剧相比要相对简单一些, 伦理教化色彩也并不十分浓厚, 而代之以亲和力和感染力, 这也成为它能够同时吸引从青年到中年甚至老年等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原因。

当下我国都市情感剧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

马尔库塞在《审美之维》一书中指出:“艺术的使命就是让人们去感受一个世界。”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社会工业化步伐的加快, 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大都市, 成为中国人通向外来文明的窗口, 同时由于工业化的逐步深化和商业的发展, 也带动了国内其他中小城市的崛起, 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都市商业文明开始迅速兴起。都市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所在, 都市文化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文化的重要阵地。新生的电视剧艺术也敏感地体察到了这个新兴世界的脉搏, 感应到了这个新兴阶层的需求, 一大批反映改革大潮中城市和市民生活变迁的电视剧迅速涌入人们的视野。同时, 对于文学和艺术来说, 都市的形成不仅以都市的经济发展为标志, 更重要的是, 新一代的都市人出现了。这是一个伴随着现代化交通、通信、印刷和传媒一起成长起来的高智商的人群。城市人是复杂的,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机遇、陷阱、矛盾、选择、困惑、失落与希望。他们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也有在艺术形象中寻找认同的需求。都市文化的土壤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丰厚, 人们对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情感生活作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反映其情感需求就成为日益迫切的事情。这些都为以都市人婚恋和情感为题材的电视剧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都市情感剧发展反映出我国当下受众婚姻伦理观念的嬗变

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在为人类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 也在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第二、第三次科技浪潮, 为现代人带来的绝不只是发达的网络技术、高效的通信手段和充裕的物质生活, 人类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受到的冲击才更为巨大和深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 人们在拥有越来越多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深深体会到了精神生活, 尤其是情感生活的匮乏。人们需要从艺术中汲取营养, 吸取经验, 有时甚至希望从艺术作品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与之相伴随, 在商业化与世俗化的进程中, 人们的情感世界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荡。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使婚姻和情感的内容、地位以及表达方式都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区别。我们向来引以为豪的家庭稳固、婚姻稳定, 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白对婚姻家庭的幸福期望值不可太高。神圣的爱情受到挑战, 家庭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危机。艺术创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传播的需要和社会的呼应。中国人的家庭和婚姻已经成为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再也无法隔绝于世界之外, 被纳入现代艺术的视野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反映家庭、婚姻问题的电视剧也因此备受关注。这些作品往往不是简单地去演绎一个“陈世美”或移情别恋的模式, 而是深入到伦理、文化的更深层次, 表现当代社会在现代观念与传统观念多重制约下的男女两性性别心理意识及其复杂多样的情感问题, 其中不少都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比如《蜗居》, 以海萍、海藻姐妹俩的情感生活与所需求的生存空间之间的矛盾作为故事主线, 内容涉及房价、反腐、外来人员融入城市的艰辛等极具时代特点的话题, 把当下民众所面临的区别以往时代的困惑一一展现, 使观众在关注人物命运的同时, 也开始审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价值取向。在当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一时成为社会性的话题。

都市情感剧对当下受众审美心理的精神抚慰

电视剧从兴起到今天,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 就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 除了有社会的土壤、契合大众的需要外, 还与其自身的特点及创作者的努力分不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大众娱乐、大众消费的呼声渐涨, 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 人们渴望在疲劳的工作之余, 获得情感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愉悦, 大批的言情剧应运而生。” (1) 这类电视剧从兴起伊始, 就主要以爱情、亲情、友情这些人们最熟悉也最渴望的感情为讲述对象, 表现形式不拘一格, 喜剧、悲剧、闹剧, 有的以曲折的故事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观众, 为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有的则以情感人, 滋润观众心灵, 成为一剂抚慰心灵创伤的良药。

人类的爱情、婚姻生活是艺术表现的永恒题材, 美好的爱情、完美的婚姻、幸福的家庭是人人心中的渴望。婚恋题材电视剧兼具言情剧与家庭伦理剧的共同特点, 既具有时代感, 同时又具备与传统因素的契合点, 对观众有一种“圆梦”的吸引力。把叙事的焦点集中到婚姻家庭, 也让它与电视剧本身的家庭收看方式相符合, 更能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同时, 由于“该类题材的电视剧与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政治敏感度不强, 因而也就在创作上赢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 是电视剧国情化、地域化、叙事化特色最重要的表现领域” (2) 。

都市情感剧的发展也体现了创作者们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近年来, 电视人对这一题材进行了深入挖掘, 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中国人的婚姻危机和情感危机, 充分表现了他们高度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他们的努力下, 以都市人情感为题材的电视剧正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元化的创作风格以及直面现实的精神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结语

任何艺术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电视剧艺术作为一种现代新兴的艺术门类, 对于当代社会生活更有着最为敏锐的嗅觉, 它关注的焦点, 往往就是社会的焦点和热点。处在这一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 既是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 同时也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见证, “一方面, 我们可以从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语境来观察和阐释这一时期的影视文化, 另一方面, 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一时期的影视文化来理解和分析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语境” (3) 。我国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的巨大变革, 使得以婚姻伦理精神为核心的我国婚姻伦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呈现出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并存的情况。正是这种变迁, 使得以表现现代人婚姻情感为核心的婚恋题材电视剧, 从创作理念到价值取向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综观近年来数量庞大的电视剧创作, 在内容、题材、主题上对社会生活的强烈关注和贴近, 创作视角的平民意识和强烈的现实主义再现风格, 成为当下都市情感剧的特征。

摘要:近年来以婚恋为题材的都市情感剧很受观众欢迎, 比如《金婚》、《双面胶》、《蜗居》、《王贵和安娜》、《婚姻保卫战》。这些电视剧在取得了骄人收视率的同时, 还引起了社会话题的热议。随着媒介重心的转移和视觉文化的强势崛起, 中国电视剧逐渐摆脱了对小说等文学作品的依附, 获得了强势话语权和独立主体的地位, 成为当今最广泛和重要的叙事艺术之一, 其社会文化地位已是今非昔比, 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成为时下最具影响力, 负载社会文化意义最多的艺术样态。而情感剧热播的背后, 恰恰折射出的是现代中国人婚姻城堡里种种不可言说的问题, 记录的是中国人婚姻伦理文化变迁的无奈与希冀。

关键词:都市情感剧,婚姻伦理

注释

1曾庆瑞:《通俗电视剧艺术论——世俗生活的神话》,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戴清:《多极分化异趣共生——2003年现实题材剧盘点》, 《当代电影》, 2004 (3) 。

陕南都市茶文化旅游项目研发 第10篇

关键词:陕南,都市茶文化,旅游项目,旅游开发

陕南北靠秦岭, 南倚巴山, 独特的地理位置, 孕育出独特的文化。茶文化是陕南文化的重要瑰宝, 历史悠久, 丰富多元。作为茶马贸易的中心, 陕南茶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及外向性的特点。近年来, 陕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商洛、安康、汉中等地已经形成了一个联动的经济圈,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契机。旅游是现代人消费的主要种类, 发展旅游业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一个优质的旅游项目, 不仅仅要有优质的基础设施, 而且要包含优质的文化。茶文化, 作为陕南地区的传统文化, 得天独厚, 非常适宜作为陕南旅游的主打项目。但是如何利用好这笔宝贵的历史资源, 仍旧需要科学的研究与策划。

1 陕南茶文化旅游资源

陕南自古以茶闻名, 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将陕南列为天下七大茶区之一。唐宋以来, 陕南茶一直是贡茶, 历代文人多有赞誉。谈及陕南茶文化资源, 其所具有的深度和广度是非比寻常的,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生态资源。陕南茶区的生态资源非常丰富, 汉中、安康、商洛都是著名的产茶区, 优越的气候条件为优质茶品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同时也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茶区内常年云雾缭绕,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适合各个年龄层的人旅游休闲。茶区内空气清新, 含氧量高, 适宜发展为生态休闲度假区。由于工业及环境污染所引发的生态危机, 东部地区生态资源稀缺, 而陕南的原生态环境可以说是其旅游业最大的一笔财富。

二是茶马贸易。茶马贸易始于唐代, 宋代最为鼎盛, 清中期由于大小金川战役而衰落。作为西南最大的茶源地, 陕南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茶马贸易的起始站。从陕南出发, 一条贯通中亚的茶马古道, 在脚下延伸, 对于任何一个游客来说, 这都是非常神奇的一种体验。茶马贸易不仅促进了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也让陕南文化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征。在陕南, 游客可以找到各种文化的遗存, 既有三国两晋的汉中文化, 又有茶马古道的贸易文化。茶马贸易不仅让中国茶走出国门, 也让陕南的茶文化走向世界, 其影响力遍及中亚, 西亚及欧洲, 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一种多元的茶文化, 这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

三是文人茶文化。在茶文化中, 文人茶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粹之一。陕南地理位置独特, 交通发达, 风景优美, 自古是文人揽胜的必经之地。唐宋以来, 关于陕南茶的诗篇数不甚数, 名篇辈出。唐代诗人薛能有诗曰:“野色生肥芋, 乡仪捣散茶。”唐代时, 为了便于运输, 茶被制成茶饼, 因此在饮用前需将茶捣开。唐代诗人岑参有诗曰:“庭树纯栽培, 园畦半种茶。”此诗描写的是茶树的种植。唐代时, 金川已经是重要的茶产区了, 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茶树的习惯。宋代文人文同有诗曰:“好寺名园遍游尽, 惟攜茶具赏幽绝。”可见, 茶园风光的独特与迷人。明代文人王九思有诗曰:“使君题玉版, 仙茗自金州。”明末陕南安康文人刘应秋有诗曰:“雀舌经春长, 阴岩初吐芽。”雀舌是一种茶名, 产量极低, 极其珍贵。清代陕南紫阳茶开始闻名, 文人谢申有诗云:“合补《茶经》鹦鹉绿, 须添砚谱鹧鸪斑。”其中“鹦鹉绿”形容的就是紫阳茶的色泽。文人叶世倬有诗曰:“自昔关南春来早, 清明已煮紫阳茶。”清明前后是新茶的上市时节, 是品茶最好的时机。茶诗不仅是宝贵的文化资源, 同时也是重要的文献, 在记录和说明陕南茶文化方面, 其所具有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历代关于陕南茶的诗文还有很多, 不一一赘述, 对复兴、弘扬陕南茶文化来说, 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优质的文化资源为陕南发展茶文化旅游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及文化基础, 但是如何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 还需要深入分析及采用适合的开发策略。否则, 盲目开发有可能造成破坏, 影响可持续发展。

2 陕南都市茶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策略

在文化开发上, 保护与利用往往存在着悖论。在一般人看来, 保护总是会带有一定的破坏性。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只要深入分析文化的特性, 采用适合的开发策略, 文化开发与文化保护就可并行不悖。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项目, 全国各地既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

在都市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上, 应当认识到普遍性和特殊性。所谓普遍性是指茶文化旅游具有一般旅游所具有的普遍特征, 即休闲娱乐。但它也具有特殊性———以文化为主题, 为核心, 而非一般的休闲娱乐, 包含文化传播、文化教育等功能。

在都市茶文化的开发上, 还应当意识到其特殊性。都市茶文化是基于都市生活产生的, 具有高度的都市性。都市茶文化与传统茶文化有所不同, 都市茶文化的商业性更重, 偏向于消费。传统茶文化是一种文人文化, 古人注重文化感悟, 所谓“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因此在都市茶文化项目的开发上, 应当取长补短, 将传统茶文化有机地带入现代都市。

茶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 一种具有高度生命力的文化。在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上, 应当充分注重这种特性。现代人生活节奏快, 压力大, 急需要一种可以休憩心灵的文化, 一种日常生活的文化, 其中茶文化是最佳的选择。弘扬茶文化, 不仅有利于保存传统茶文化, 而且有利于现代人的健康, 为都市人的生活增添乐趣。

在陕南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上, 应当注重都市与乡村的联动。陕南地区的城市与茶产地距离较近, 且传统茶文化遗留较多, 其都市茶文化兼具物质性和精神性, 对都市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来说, 陕南地区的茶文化资源更加具有弹性和层次。在项目开发上, 可以采用几种策略:一是注重主题的差异性即品牌性。陕南地区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城市的生态性比工业型及商业型城市要好很多。在茶文化旅游的主题定位上, 应当将生态游作为核心, 突出茶文化的生态性。二是注重文化资源整合。茶文化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 它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性与兼容性是非常良好的。在茶文化的开发上, 应当注重茶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茶文化, 不是将茶文化从其他文化中提取出来, 而是打造出一个整体性的文化产品, 开发是以保护为前提的开发, 不是以破坏为代价的开发。注重文化的整体性, 有机性, 才是文化开发的关键。三是生态保护型开发。文化不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文化的产生和人的活动有紧密关联。在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上, 应当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人的重要性。茶文化旅游开发不宜采用拆建的做法, 应当尽可能地保留原貌, 尤其不应当过度商业化。在开发过程中, 应当充分利用地方人力资源, 听取当地人的意见, 盲目开发即便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商业利益, 最终只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四是规范化管理及服务。茶文化旅游是城市与乡村联动的旅游, 乡村基础设施较差, 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从而吸引城市居民。作为一个优质的项目, 必须配套优质的服务及管理。从调查情况来看, 陕南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还未能充分满足茶文化旅游项目的需要, 必须加强相关方面的培训, 例如茶艺培训, 茶文化培训等。

3 陕南特色都市茶文化旅游模式

目前成熟的旅游模式有很多, 选择哪一种主要看地方现有的资源。从一些失败的案例来看, 之所以失败恰恰是没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文化是不能强行移植的, 没有根基的文化注定不会有生命力。陕南茶文化具有极高的深度和广度, 适合多种模式的旅游项目。同时陕南地区的都市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具有相似性和关联性, 可以采取联动发展的模式, 共同打造陕南茶文化品牌, 共享茶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具体做法上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生态旅游模式。陕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优越, 动植物资源丰富, 极适合生态观光旅游。陕南安康的紫阳县, 自古是著名的茶产区, 所产的富硒茶, 营养价值极高, 享誉海内外。茶区内生态环境良好, 适宜开发成休闲度假区, 集茶区观光、民俗体验、茶艺表演、特色产品采购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二是历史文化游。以汉中为例, 其是三国文化的中心, 历史悠久, 文化资源丰富。中国茶文化, 源于汉代, 成型于两晋, 三国时期可以说是茶文化成型的过渡时期, 在汉中仍旧保留着古人饮茶的方式, 可以说是活的茶文化。以汉中为中心, 设计一条历史文化探源之旅, 可以将周边的旅游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 形成联动态势, 实现共赢的局面。三是文化体验游。茶文化是一种活的文化, 它源自于中国人的生活, 仍旧是当代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茶文化体验旅游, 是保存茶文化, 弘扬茶文化的重要手段。陕南茶文化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多样性, 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多层次的体验。在旅游项目开发上, 应当注重突出文化, 用文化来带动游客, 具体做法上可以将茶艺表演、民俗表演、品茶论茶、采茶制茶等融为一体, 打造全方位的体验旅游项目。四是节庆主题游。节庆是全人类共有的一种文化活动, 以节庆的方式开展旅游, 在打造旅游品牌方面具有优势。在节庆旅游项目的开发上, 三地应当形成一股合力, 打造具有陕南特色的茶文化节, 同时筹集资金, 选择适宜的地点, 打造茶文化主题公园, 为陕南茶文化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 陕南都市茶文化旅游是具有高度可行性的项目。在项目开发上, 应当尊重旅游项目开发的一般规律, 深入调查现有的文化资源。同时, 应注重资源的保护, 采取保护性的开发手段, 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暴向平, 薛东前, 郭瑞斌.陕西省旅游文化产业实力差异及空间结构构建[J].干旱区地理, 2015 (1) :190-198.

[2]侯晓丽.陕西汉江走廊休闲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 2015 (5) :63-67.

[3]余谦, 陈绪敖.陕南特色农业资源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 2015, 27 (3) :31-34.

[4]陈绪敖, 查芳.基于产品差异化理论的陕南旅游产品定位与开发策略[J].林业调查规划, 2015, 40 (2) :134-138.

都市文化 第11篇

一、大众参与性

“狂欢”理论源于巴赫金对欧洲历史文化与文学的研究,集中在中世纪的文学研究中。在他看来,民间广场的狂欢节是“彻底非教会和非宗教的”,“在狂欢节期间,人们只能按照它的规律,即按照狂欢节自由的规律生活”。纵观欧洲狂欢节文化,会发现有如下特征:(1)无等级性,即所谓消除等级差异,不分高低贵贱一律平等参与其间。(2)宣泄性,用各式各样的笑来摆脱现实重负的心理宣泄,无论是纵情欢悦的笑,还是尖刻讥讽的笑,抑或是自我解嘲的笑等等,均有异曲同工之妙。(3)颠覆性。在狂欢节中,人们可以无拘无束颠覆现存的一切,重新构造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无等级性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等级制度的颠覆,心理宣泄则是对现实规范的颠覆。(4)大众性。狂欢活动是民间的整体活动,笑文化则更是一种和宫廷文化相对立的通俗文化。“在这里,节庆性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形式。”可以说,狂欢的条件是大众的参与和铲除差别。从这个意义上看,以大众化、通俗化和民间化为指归的艺术创作均可被视为具有狂欢特征。《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奥运向前冲》、《奥运宝贝向前冲》、《智勇大冲关》等节目正是以其广泛的大众参与性呈现出狂欢色彩,但又由于时代科技的发展而具有了崭新的狂欢面貌。

发端于200s年的《超级女声》已连续举办了三届,随后而来可谓姊妹篇的《快乐男声》举办了一届。节目涉及面之广,参与人数之众,节目收视率之高,参与手机短信投票观众之多以及情绪之狂热,所引起的社会反响之大,可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每一场节目都掀起全民性狂欢。

对于《超级女声》与《快乐男声》而言,大众参与性不仅是指从海选起参与比赛的选手人数众多,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与粉丝众多,更重要的是,普通大众可以通过短信支持自己喜爱的选手而直接参与到节目中,这样一来,比赛场地、电视和短信这三个有形和无形的载体穿越时空隧道,共同支撑形成了一个狂欢时空,这与狂欢节的狂欢场面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差异,在狂欢庆典上,人们是真实地聚集在一起,在全民参与的活动空间里,暂时取消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等级关系,恢复自然的人性状态。《超级女声》等电视选秀节目是通过现代的传媒手段在虚拟的传媒空间实现狂欢,呈现了别样的狂欢形态。虚拟,是指大众的参与并非真正地聚集在一起。而是在各自分散、互相隔离的情形下,通过电视和手机等现代传播手段,在现代传播制造的一个虚实交加的空间中实现狂欢。

如果说《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名声大震》、《舞动奇迹》等节目对选手有一定要求——需要具备一定的才艺的话,大型户外体育趣味节目《奥运向前冲》、《奥运宝贝向前冲》、《智勇大冲关》则可以说是真正的“大众参与”、“全民同乐”,报名者无特殊要求,只要随机抽中则可以成为秀上一把的选手,在这里,体育竞技已经成为其次的重心,参与才是真正目的,选手们不是在比赛,而是一场自我勇气与能量的释放,他们各显其能,身着古装、旗袍、花仙子等各色服装,在冲上赛道之前来一把“才艺秀”。在这里,与其说是竞赛,不如说是个人的特色表演更为合适。观众们最为关注的不是结果,而是放松地欣赏选手们各具特色的出场。竞技在选手与观众的考量指标中淡化,更多成分是一场娱人娱己的表演,这种双向的放松心态造就了浓郁的狂欢气氛。

我们看到,这是一种与原始的狂欢节场面有别的狂欢形态,这种通过现代传播而形成的大众参与性具有强烈的现代意味——人们已经脱离了小农时代的交往方式,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借无形的科技技术而轻易达到广泛的大众参与效果。这显然是一种包含了现代文明发展因子的现代都市的狂欢仪式。

二、脱冕与加冕

巴赫金认为狂欢节最主要的仪式是“笑谑地给过往加冕随后脱冕”,这一仪式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狂欢节的所有庆典上,“加冕本身便蕴含着后来脱冕的意思,加冕从一开始就具有两重性”,因此,“它还说明任何制度和秩序,任何权威和地位都具有令人大笑的相对性”。在巴赫金看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实际上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正统的、官方的、教会的、国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必须遵循一定的秩序、等级和一系列道德律令,必须服从于福柯式的权力话语规则;在这个世界里,现有的制度被神圣化、合法化和固定化;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是不自由的、异己的、非人的,而狂欢节为人们在整个官方世界的彼岸建立了第二个世界和第二种生活,这一世界是彻底非教会非宗教的,完全属于另外一种存在领域。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摆脱了占统治地位的真理和现有的制度,取消了一切等级关系、特权、规范和禁令;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演员和观众之分,一律按照狂欢节自由的规律生活;在这里,人回归到了自我,并在人们之中感觉到自己是人。可见,在巴赫金那里,第二个世界和第二种生活成了狂欢节的真正本性所在。通过皇帝和小丑的位置互换,通过神圣的脱冕方式达到了颠覆原有传统的社会格局和文化面貌的效果。

在湖南的电视娱乐节目中,也可以寻觅到脱冕与加冕的狂欢色彩。但与狂欢节上皇帝和小丑位置互换的程式不同,湖南电视娱乐节目是以这样几种方式来演绎脱冕与加冕的。

1通过对多重身份的转换完成脱冕与加冕。《快乐大本营》、《名声大震》、《舞动奇迹》等节目,参加的嘉宾均为有一定名气的演艺界人士。但我们看到,嘉宾们在这里均被还原成了普通人,《快乐大本营》中,嘉宾如普通人一般参与游戏,甚至成为被作弄的对象;在《名声大震》和《舞动奇迹》中,半数嘉宾实际上是反串式参赛,即非歌星的演艺人员参加歌唱比赛,非舞星的演艺人员则参加舞蹈比赛,他们分别接受短时期的专业训练,然后进入赛场。从专业角度上看,脱下本行业光环,进入另一个行业赛场的嘉宾们,其技艺与普通人无异。对其技艺的脱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明星角色的脱冕,对既有身份的脱冕。

《越策越开心》中,主持人拥有多重角色,既是主持人,又是节目表演的演员。汪涵、马可与陈英俊、YOYO等人客串表演情景小品,成为节目中的经典瞬间,而且,在情景小品中,男主持人反串女陸。这种身份的不断更换、性別的不断转换,正是狂欢节中广场表演的特点。

《奥运向前冲》有这样一批人气骤升、几成网络红人的选手,他们以超人、蝙蝠侠、蜘蛛侠、黄飞鸿等造型现身,且在赛道上身手敏捷表现不俗。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选手同时具有多重身份:普通人、选手、造型角色,这几重身份在瞬间不断转换,呈现出狂欢节的脱冕与加冕效果。选手以经典造型现身赛道,在比赛的时空里被加冕,比赛结束,随着真实身份的还原进行脱冕。

2通过话语与情感完成脫冕与加冕。在《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中,我们看到,现场评委对选手所采用的评判语言具有这样一种特点,即以往大型电视歌手比赛中那种就事论事、不带个人情感倾向的纯粹式评判已难觅踪迹,替而代之的,是一种不隐藏个人情感倾向的、介乎亦师亦友的评判话语。而且,评委之间会因为某个问题而在节目现场争执。选手在角逐中失利离场时,评委也难过动情……评委与选手之间已突破往常的严肃界限,而显现出略带亲呢化的趋向,而狂欢节广场因素就是突出地表现为由取消等级而来的亲呢化。

这种充分情感化的、呈现个人特色的评委风格招来人们热议是自然的,也是正常的仁智之争,个中曲直是非不在本文论述之列。这里要论述的是,这种充分情感化的、呈现个人特色的评委风格,实际以对高高在上的评委角色的解构,完成了评委身份的脱冕,以及评委与选手既定关系的脱冕。

3通过对微言大义程式的解构完成对“载道”的脱冕。《越策越开心》是一档收视率颇高的脱口秀节目,“策”是长沙方言,相当于北方神侃之意。策,就是天南海北的聊,没有一定主题,其目的就是让观众“开心”——这就是《越策越开心》充分娱乐化和轻松化的旨归。其中尤以情景小品为甚,这些情景小品摆脱了传统小品的思想和主题升华模式,而倾向于一种“无厘头”式的演绎方式,即无主题式的纯搞笑风格,这实际上以对微言大义程式的解构来完成对“载道”的脱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在文艺创作中强调思想高度和主题升华,毋庸置疑,这自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我们看到,当这条规則强调到极限就反而给文艺创作带来一定程度的束缚,成为文艺发展的绊脚石。比如,主题先行和牵强附会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稍嫌严肃和沉重使得文艺的娱乐和放松功能得不到完全实现。但在另一个方面,全然抛弃思想高度和主题升华,这种纯粹的文艺风格自然是轻松了,但如何防止其流于肤浅和低俗,又是人们得提防再三的话题。《越策越开心》正是这样一个“让我欢喜让我忧”的栏目。

这些脱冕与加冕的具体方式与狂欢节不同,但它们在颠覆这个目的上是一致的。当然,如果说狂欢节的脱冕与加冕始于对权威和地位的讥讽。那么,这些娱乐节目中的脱冕与加冕则远离了这种主旨,而是承载了对平凡生活的超越、对日常烦恼的忘却的娱乐功能。

三、狂欢化广场语言

与狂欢化相关的是“广场性”,“广场性”包括诅咒、骂人、耍泼、赌咒、发誓、吆喝、吹牛、欺骗等广场语言,将整个世界进行滑稽化、粗俗化、卑琐化、物质化、肉身化、色情化的广场体裁,随心所欲、不拘形迹的广场式交往,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广场气氛,构成了一种在民间集市和节庆活动中特有的文化征象。狂欢化,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或符号系统。它讽刺摹拟一切高级体裁的语言。这个语言中的词语和形式具有双重指向性和巨大的象征概括力量。狂欢化的广场语言是一种独特的、具有非常丰富的象征意义的语言。在狂欢式的节庆生活中,人们暂时取消了一切等级差別和隔阂,交往的距离缩小,言语交往形式也亲昵化、自由化,言语礼节和言语禁忌淡化,甚至带脏字,说些不体面的话。这些广场语言“都是官方言语的反面,当它们达到足够的数量,就会对整个语境和言语产生颠覆性影响,即言语被转移到了言语规范的对立面,言语摆脱了规则和等级的束缚而变成了一种针对官方语言的特殊语言。”

湖南电视娱乐节目中的语言就具有这类广场色彩,这在《越策越开心》中有集中的体现,节目呈现出很丰富的狂欢特色。

1民间笑谑语言。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首要原则是重视人类的笑文化。《越策越开心》在此方面与巴赫金不谋而合,它的终极目标和最高追求就是“开心”。节目不尊崇传统主持语言的经典,采用大量的湖南村言俗语,更注重语言的休闲性、娱乐性和消遣性,其幽默品格带有浓重的湖南民间诙谐文化特色。在节目中,充满喜剧性的插科打诨和幽默诙谐,寓庄于谐,寓理于趣,常令读者忍俊不禁,兴味无穷。民间笑谑语言已被许多作家所重视,如果戈理就曾打算出版一本《俄语释义词典》,他认为,“在我们社会里那种远离乡土和民众精神的一样生活中,固有的俄语本来的意义都被歪曲了,有些被强加了别的意义,有些则全被忘记了。”与东北等其他地方一样,湖南也是一块充满民间笑谑文化的土地,这些民间笑谑文化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因为地域的相隔和方言的差异而大异其趣。湖南的民间笑谑文化被大量地吸收融入进各类艺术创作中,如乡野风情的湖南花鼓戏,独树一帜的奇志大兵相声表演。《越策越开心》也将这种与方言交织在一起的湖南民间笑谑文化带人节目,并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节目在脱口秀节目中别具一格。

在大陆的地方电视台,方言频道及栏目占半壁江山的当数广东省及广州市各电视台,这与珠江三角洲的文化历史地理及粤语的特殊性有渊源关系,具体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列。我们看到,在这里,粤语已经是官方与民间合一的方言,因此,新闻类、访谈类、娱乐类等频道及栏目中,粤语作为一种方言,除表情达意外,并未承载太多戏谑成分。而在其他省市电视台,基本上是普通话一言堂,而方言多在小品、戏曲等文艺节目中以戏仿搞笑的形态出场,从而达到一种喜剧效果,如东北方言、四川仿言、湖南方言等的运用。

《越策越开心》中湖南方言的运用既与广东省市电视台的粤语频道情形有别,也与专门的文艺节目中对方言的运用不一样。节目是普通话与湖南方言无固定规则地交叉运用,在情景小品尤有集中的表现。节目中的湖南方言也不一定是省会长沙方言,而是选取湖南一些更偏更小更具喜剧色彩的地方方言,运用中尤其突出某些来源于民间,不登大雅之堂、但又为大众所熟知颇具搞笑意味的语词,包括地名、俗语、歇后语等,如“马栏山”、方言版“喝杯白酒,交个朋友”……这种运用正是节目与民间笑谑语言的结合。显示了现代传媒与民间笑谑文化的有机融合。

2“傻瓜”、“小丑”形象。《越策越开心》中的陈英俊,他在情景小品中出演的一般是憨傻可笑的、具湖南特色的市民和村民形象,如同狂欢节中亦庄亦谐的“聪明的傻瓜”、“悲剧的小丑”形象,憨傻而独特的行为和语言与其他人精明的行为和语言形成一种对峙的张力。

骗子、小丑和傻瓜是狂欢节上的主要人物,是狂欢仪式的主要承担者和组织者,也是狂欢精神的主要体现者。他们以独特视角审视现实,以插科打浑的方式说出

生活的真相。巴赫金认为,在所有高级的、严肃的、规范的语言里,都积淀了一种高调语言,充斥其间的是虚伪和谎言。作为揭露的力量而同它们抗争的是骗子清醒、风趣而狡黠的头脑,是小丑讽刺模拟式的嘲弄,是傻瓜并无私心的天真和正常的不理解。这类人物无意于遵守现有的生活秩序,却又不敢明目张胆地与之对抗,只能采用一种低姿态来与之周旋,最终的任务是戳穿人与人关系中任何成规、任何恶劣的虚伪的常规。

文学作品中的这类人物可谓数不胜数,正如狂欢节上的这类人物进入文学作品后会有或多或少的艺术加工和艺术变形一样,《越策越开心》中的陈英俊所展示的也是这类人物的变体——一口地方塑料普通话,浓重的乡村语词穿插其中,角色天真憨傻。当然,我们看到,陈英俊所演绎的“傻瓜”与“小丑”形象并未承载狂欢节上类似角色揭示生活真相、戳穿虚伪常规的既定任务,而只是以其幽默谐趣取得一种狂欢节角色的喜剧艺术效果。

以上这些狂欢化的广场语言,体现出与湖南民间笑谑文化和湖南地方方言的紧密胶着状态,从而彰显出独特的地域艺术风貌。

四、巫楚文化与湖湘文化浸淫下的狂欢特质

上面分析了湖南电视娱乐节目的狂欢特征,虽然这些节目未必受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影响而创作,但是正如著名学者钟敬文所言,“狂欢是人类生活中具有一定世界性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民族和国家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狂欢活动,中国也概莫能外。当然,“‘狂欢一词,我国过去在学术上还不曾作为术语来使用”,但是,“中国文化中的狂欢现象,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看,都是存在的。”诸如民间灶火、迎神赛会中的传统活动和民俗表演,“与世界上的狂欢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也呈现出华夏民族的特殊之处。再进一步而言,湖南地方的狂欢现象也是存在的,它与世界上的狂欢活动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之处。

艺术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地域文化的温床,诚如丹纳所说,“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品的种类;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环境用重重障碍和不断的攻击,阻止别的品种发展。”那么,电视娱乐节目之花何以在湖南这块土地上格外鲜艳?我们认为,娱乐节目的狂欢化特征与巫楚文化和湖湘文化有不解之缘,都市狂欢是实在形态,而湖南地域文化是内存精神。

以下试从巫楚文化和湖湘文化两方面论述湖南地域文化对于湖南电视娱乐节目的影响。

首先,巫楚文化以它的祭祀狂欢特质和宏富的想象力为湖南的电视提供艺术基因。

湖南的艺术深受巫楚文化的影响,电视艺术也莫能外。人类的远古文化与原始宗教和图腾巫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充满神巫性,这与原始时代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蒙昧的知识水平是对应的。而巫风在楚地尤盛,楚文化具有浓郁的原始宗教意识和神州色彩。这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吕氏春秋·异宝篇》说:“楚人信鬼。”《汉书·地理志》说:“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楚辞章句》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等等。信巫重鬼、好为淫祀,这使楚文化在内质是成为一种“巫鬼文化”、“祭祀文化”。信鬼奉神崇巫的习俗,极大地影响了楚地后人的精神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巫祭祀呈现日益民间娱乐化的趋向。唐代元稹《赛神》诗云:“楚俗不事事,巫风事妖神,事妖结妖社,不问疏与亲。年年十月暮。珠稻欲垂新。家家不敛荻,赛妖无贫富。杀牛贯官酒,椎鼓集顽民。喧闹里阊隘,凶酗日夜频。”这首诗中所描绘的是巫事活动中楚地人们不问亲疏、不论貧富、日以继夜、高歌狂舞的场面。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云:“荆湖民俗,岁时会集或祷祠,多击鼓,令男女踏歌。”这些古籍都生动记载了远古以来的楚民对于巫事活动的热情,和击鼓喝酒、载歌载舞的情形。随着时代的推移和文明的发展,这些神巫祭祀活动日益淡化了信巫重鬼的原初目的,活动的重心从内容转向形式,而更多表现出民间娱乐的成分。如据湘西《永绥厅志》载,苗族祭鬼活动有“七十余堂之多”。苗族的巫——苗老司,颇有楚巫的古风,他们在祭祀或其他庆典活动中所唱的一首长达一万四五千行的古歌《加》(音译),名法上长短错综,喜用“兮”音放在句中或句尾,类似楚辞;他们还要唱傩愿戏,跳傩愿舞,既娱鬼神又兼娱凡人,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兼娱鬼神与凡人——这便是神巫祭祀日益民间娱乐化的生动描绘。

虽然源头各异,但从形式上看,这些神巫祭祀活动活动与西方狂欢节有一定程度的相通之处。其一,二者都需要通过民众集聚的仪式化来达到目的。在目的上,狂欢节自然是为了纯然的狂欢,而神巫祭祀活动在后来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民间娱乐倾向。其二,二者都是以特定方式让参与者进入另一个虚幻世界。狂欢节为人们在建立了第二个世界和第二种生活——彻底非教会非宗教的,完全属于另外一种存在领域。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摆脱了占统治地位的真理和现有的制度,取消了一切等级关系、特权、规范和禁令。神巫祭祀活动则让参与者进入一种迷幻的人、神、鬼共存的世界。其三,二者都通过脱冕与加冕来完成仪式。狂欢节是通过皇帝和小丑的位置互换,通过神圣的脱冕方式达到了颠覆原有传统的社会格局和文化面貌的效果。而神巫祭祀活动则通过巫师——神鬼——凡人的多重角色转换,来达到神鬼人对话与沟通。神巫祭祀日益民间娱乐化是神巫祭祀活动与民间狂欢的特殊结合形式,是远古而来的神巫祭祀活动在现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盛行巫风、神奇诡谲的楚地文化也孕育出了独特风貌的楚地艺术。就文学而言,楚文化孕育出了一代代“狂欢文学”作家,屈原的《九歌》即是将主祭的巫师所唱的迎神、娱神和送神等祭歌加工改编而成,不乏神巫化狂欢色彩……而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当以沈从文、韩少功、残雪等为突出代表。当然,这些狂欢文学又带有明显地域特色和个人特征,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以节庆、婚嫁和丰收等富有民族特色的嬉闹杂耍的狂欢场面,和以生死和肉体为核心的狂欢化意象,以及鲜明的狂欢式话语系统,呈现出一种乡土“类狂欢”形态。以《马桥词典》、《爸爸爸》为代表的韩少功小说世界则以民间话语对官方话语进行脱冕、疯言疯语对正常话语进行脱冕,而形成一种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狂欢效果。以《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等为代表的残雪小说世界,则是以人物的呓语、独特的意象完成对现实世界的颠覆,以一种精神迷狂式的狂欢形态来完成作者对于人性和现实的理性拷问。

文章所论的湖南电视娱乐节目就是沿袭巫楚文化狂欢遗风的一种特殊的都市狂欢形态。这对于在巫楚文化的母体文化中生长发展的湖南电视而言,受巫楚文化的影响是自然而然的。但我们看到,这种都市狂欢形态已经全然远离了巫楚文化中神巫祭祀的特殊内涵,但其中的民间娱乐精神却显现出家学渊源般的内在关联。这

也绝非是古老的楚地民间娱乐文化在现代时空的重演,而是楚地民间娱乐文化与现代传媒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具有其特殊的现代形式和现代意味。而深受楚地这种民间娱乐文化浸染的湖湘人们也为湖南的电视娱乐节目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受众基础,这也是全国省市电视台中,湖南的娱乐节目能够引领风骚,并显示出强劲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湖湘文化给湖南电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行动的推力。

湖湘地区属于楚文化的覆盖区之一,楚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源头。在潇湘大地上生发、丰富和演变的湖湘文化,成为楚文化重要一支。湖湘文化既保留了楚文化驰骋想象的浪漫基因,又在特定地理环境和历史演变中融入了积极、理想的独特品格。神奇诡异的楚文化与经世济民的现代湖湘文化也呈现出渐行渐远的不同风格。在相对封闲和荒蛮之地诞生的楚文化,更多体现原始率真的一面;而逐渐成为庙堂文化代表之一的现代湖湘文化,则更多体现其治国安邦的一面。

湖南电视“成功的秘密,就藏在湖湘文化的精髓之中:心忧天下,敢为天下。”这种自我总结是有相当道理的。“湖湘学派具有注重经世实用的传统。湖湘学者坚持认为,儒学与佛学、道学的最大区别在于,佛、道所追求的‘道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感、脱离了人民的实际需求,而儒家的‘道则是和日用伦常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不仅要求学者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同时还要具有管理国家的知识才能。”尤其近代,湖湘大地人才辈出,湘军统领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从湖南走向世界,成为较早沐浴欧风西雨,倡风气之先的一代人物。毛泽东等人则开创了中国的新天地……在小康社会、市民社会逐步形成的转型时期,社会对大众化、世俗化文化迫切需要,以变革求新、立于时代潮头著称的湖湘人,敏锐地把握住时代对文化的需求,创办出一系列有影响的娱乐节目,湖南电视娱乐节目应运而生。

当然,在如今全球化的语境下,随着交通和信息的畅通发达,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会单纯只受某一种文化的影响。但通过分析,湖南电视的娱乐节目与湖南地域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有踪可寻的。

巫楚文化与湖湘文化浸淫下生长发展的湖南电视娱乐节目,以其生机和活力丰富了中国电视文化的多元构成。但其中也不乏重复化和低俗化的苗头,如何真正在电视娱乐节目的精神内质上进一步提升,防止低俗化和庸常化。这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后续课题。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第12篇

1. 都市报文化新闻概论

文化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属于较为基本的类型之一, 能够为促进新闻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 (2) 。在新闻报道中, 关键在于找准其中的特性, 这样才能找出具有价值的新闻报道题材。都市报文化新闻从定义上比较关注的是都市报和文化新闻这两种特性。都市报指的是都市报文化新闻中需要首先体现出来的一种属于都市报的个性特点, 它和相关的党报性质的文化新闻是相互区别的。都市报所面对的是市民, 所以其题材应该主要涉及到城市生活, 在报道中应该更加强调新闻的服务型和可读性。在都市报新闻报道中, 文化新闻是其中非常主要的方面, 需要严格遵循这一原则。因此, 都市报相对党报来说更加通俗易懂, 并且能够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 受众范围广。而文化新闻所要体现的特点是文化个性。文化能够涉及到人类所有的文明活动, 其中涉及到物质和精神等各种类型。传统型的文化新闻大都关于文艺新闻, 具有不同的教育和生活等各种价值。

2.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的问题

2.1 文化品位低

在都市报文化新闻中, 娱乐新闻属于较为受欢迎的一种新闻种类。但是, 很多都市报为了博取群众的眼球, 不断超越娱乐的底线, 大肆暴露一些明星的隐私和丑闻, 甚至包含很多色情和暴力的元素, 导致越来越多的绯闻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娱乐新闻也就代替了文化, 都市报的文化品位急剧下降, 久而久之招致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满。在相关的学术界也不断对于娱乐新闻进行了批判, 指责其文化品位降低, 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文化氛围。另外, 现今的文化信息量十分少儿单调, 文化知识点很少, 涉及到的文化观点也是十分单一, 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消极作用。

2.2 文化新闻单调化

以上谈到, 在目前的都市报文化新闻中, 娱乐新闻更多地受到了受众的喜爱, 所以娱乐新闻也就逐渐占据着都市新闻的主导地位, 文化新闻逐渐走向了边缘化。文化新闻本质上涵盖的文化范围十分宽广, 但是娱乐新闻在长期的时间内都依然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这使得报道的格局出现单一化, 文化新闻走向单调化。娱乐新闻主要报道的内容涉及到影视演艺等一些大众娱乐行业的相关信息, 其传播的内容通俗而且轻松带有娱乐气息, 大大满足了市民的娱乐消遣的需求, 因此也就迅速地成为了文化新闻的主要部分, 原本严肃并且高雅的都市新闻逐渐单一化。

2.3 缺少报道理念

都市报文化新闻的发展在近年来不断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 缺少了报道的深刻理念。现代社会中的主要文化形态是大众文化, 大众传媒也成为了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大众文化一般在内容和思想方面都比较通俗化, 其消费性十分强, 主要涉及的是感官上的刺激, 正好符合了大众的消费需求。但是, 这种大众化的文化新闻传播对于文化新闻本书的发展却是十分消极的。都市报文化新闻逐渐缺乏了报道的深刻理念, 这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面。

3. 创新策略

3.1 提升文化品位

由于如今的都市文化新闻在品位上跟不上发展的需求, 所以应该提升文化品位, 在通俗的基础上进行高雅和通俗的结合, 达到立足通俗并且雅俗交融的状态。因此在提升文化品位的方面, 新时期的都市报文化新闻应该主要解决雅俗共赏的问题。都市文化新闻肩负着构建城市精神文化的使命, 在传播文化信息的时候, 要进行文化教育和审美方面的熏陶, 具体的内容可以涉及到文明健康和先进文化等内容。

3.2 题材多样化

都市文化新闻还需要在选择题材的时候尽量追求多样化, 且还需要在大文化的基础上来建立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城市文化体系。传统的文化报道主要涉及到的是文艺新闻, 范围较为狭窄, 所以在新时期的都市报文化新闻中, 应该将题材偏向多元化, 创新思维, 挖掘新颖的新闻亮点。

结语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是全民性的任务,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应该创新发展, 为促进祖国的繁荣富强增添力量 (3) 。笔者主要讨论了目前都市报文化新闻的现状以及创新的策略, 希望能够为促进我国的文化建设提供建议。

摘要:都市报文化新闻的发展能够为促进城市生活的发展和经济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帮助。都市报文化新闻的发展主要和文化新闻以及都市报相关, 是影响都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讨论新形势下都市文化新闻创新, 为促进文化建设提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都市报,新闻,文化创新

注释

11 朱铭佐.晚报都市报:明天在哪里?[J].新闻战线.2010 (03)

22 邓妍.都市报文化新闻的市民视角[J].青年记者.2010 (21)

上一篇:设备调度下一篇:管理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