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宜居性

2024-07-26

城市街道宜居性(精选5篇)

城市街道宜居性 第1篇

1 街道的作用及类型

街道的作用首先要满足交通承载的功能需要,这是它最初存在的意义,又要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人们提供户外生活休闲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根据道路功能的偏向性,大体可以将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几类:主干线、次级交通道路、连接型街道和小街巷以及住区道路等。城市主干线和次干线主要承载城市的快速交通功能,道路较宽,车流量较大,车速较快,这种道路一般噪声较大,污染较严重,不适合人们步行、穿越和停留。如图1所示为北京二环快速路,路面宽阔,可能因为很多立交桥的原因,路中间没有绿化隔离带,一般设有单独的公交车道,即使到了夜间,路上还是车水马龙,路两旁有宽阔的绿化带和护城河来消减车行的噪声。连接型道路和小街巷,一般作为主干线和次干线的分支,连接在人们的生活区域。这类街道空间与人们的生活连接比较紧密,即我们通常定义的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宜居街道。这类街道是一个多义空间,也是最能够创造宜居环境和交流空间的场所。大部分这样的道路人车混行,更宽一点的路,空间划分设施最多不过是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人行道与车道之间的2 m~5 m宽绿化隔离带(大多数情形下仅有行道树),由于受到追求开敞空间的强烈愿望的驱使,隔离带中的绿化配置方式通常为:花边式矮篱,间隔点植大小灌木,其余以图案修剪式或自然铺陈式低矮花灌木填充;另于人行道边种植行道树。这种方式的绿化配置形式丰富、视线通透,行道树在夏季尚能很好的遮挡烈日。

如图2所示,这是连接住区和主要干道的连接型道路,其中图2有单独的人行道,夏天,这种路面与主要干道的温差可达4 ℃~6 ℃,树木起到了很好的降温消尘消音的作用。而且,在这种连接型道路交叉口一般没有红绿灯,很少发生堵车和交通事故。甚至有部分车道,画出一部分停车位,变为单行道,解决了老城区缺少停车空间的问题。

2 宜居步行空间营造

街道的宜居性和活力创造从根本上来说是依赖于对步行空间的设计。很显然,无法单纯地用“人行道”一词来概括步行空间的丰富涵义,也并非能供人行走的场地一概呼之为步行空间。容纳步行交通只是其第一属性,而承载城市公共交流、休闲生活,促进城市活力是要积极维护和营造的第二属性,并且在相当多的区域和场合,第二属性尤为重要。步行空间在交通空间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应该得到强调。因为步行空间系统犹如人体的毛细血管一般分布于各种尺度的城市空间中,全面容纳人们的步行交通和公共生活。只是它们没有像广场和开放绿地那样集中、个性鲜明而容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步行空间具有远超出“供人行走”这样单纯的功能性涵义,因为它和广场一样同属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并占据更大的比重。步行空间更是街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在许多汽车城市得到有力的反证,失去步行空间的街道也就失去了以行人为主导的公共活动,街道沦为汽车通道。只有提供优良的公共步行活动环境,才能鼓励和促进人们更多地通过步行活动来参与亲身交流的公共活动,在人与人的亲身接触与摩擦反应中重新觅回丰富的情感;才能平衡社会科技发展带来负面的隔离影响;才能构筑新社会中紧密的人性关系。

步行空间的组成元素以及位置等因素,影响着步行空间的活力和宜居性,进而影响整条街道的活力和宜居性。一般来说,步行空间构成元素可分为:行道树,地面设施,服务设施,信息设施,安全防护设施,景观设施等。这些因素往往是活动和空间的趣味所在,人们聚集在此对彼此感兴趣的事物和话题进行交流。这样的空间多呈块状或面状分布,大的变成广场,小的就是节点,它们依附于主要的街道空间,共同形成多样化的街道空间体系,有时,这样的空间往往也是一种过渡空间,是不同类型空间的连接纽带。

1)从单个的点状的元素来看,行道树的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利用它依靠、遮阴、辨别空间位置等等。树不但能提供阴凉的环境,而且可以作为一个空间的点状中心,满足人们心理依靠的特点,为交流和各项社会活动提供舞台,如图3所示,人们依赖树提供的阴凉休息,学习。2)景观节点是促成人们停留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类停留主要以休闲方式为主。街道景观是动态的景观,随着街道线型、坡道、走向的改变,人们对街道空间的印象亦会步移景异,好的街道景观固然需要统一的界面,但如果只是一味单调的重复,街道景观就会缺乏生机,所以还需要设计一些节点,界面的断缺处或转向处、街道的交叉口或会集处,往往是节点所在,就像一曲完美的乐章少不了几处高音和高潮,变化丰富,趣味盎然的街道景观也需要精彩的节点设计。结合休闲设施的景观节点,体现空间的随意性和亲和力,如图4所示,结合台阶的小矮墙就成为一处休息的好地方。

3 街道的载体作用

一般来说,除了日常交往和休闲,社会活动中的公共集会,表演,演讲等的活动都是在街道的节点上进行的,“街道是没有屋顶的城市客厅”。文化产生与社会群体的活动中,无数人的复杂联系与活动积累了文化,而文化引导着个体人的社会生活。因而人们的步行空间这一公共空间的活动内容、形式、特点均会受到一定地域文化的引导和约束,并且在步行空间的物质形态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物化”。在国外,传统的城市文化生活场所中,城市广场虽然是包括许多重要性活动在内的社会公共活动的发生地,但是广场活动往往与政府政治或宗教目标有着密切瓜葛。更多普遍性、世俗性的市民文化活动更多地源自街道。同时城市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活动更是与街道息息相关的,街道可以说是商业活动的衍生地。中国古代没有所谓的城市广场,而是强调街道的线性形式空间,地方习俗如新年的舞狮舞龙拜年活动、大规模的祭祀,红白喜事都是以游街的形式和民众发生关系。

街道的人性化设计,要从最细微处着手,体现对行人的关怀。通过有效设计各项步行空间环境设施,营造适宜开展丰富多彩的城市公共生活的人性化街道步行空间,提供行人停留活动空间以及促进行人与人交流的建筑空间联系的设施,以便在满足街道步行交通活动的各种人性需求的同时,尽量支持多样化的街道休闲、交流公共活动。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是建构在城市设计、街道空间设计、交通空间设计、环境设施设计等综合基础上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需要贯彻整体有机的设计方法。同时,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建设,也是进行整体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最关键的部分,是一条重要的城市整体人性化建设的线索。

摘要:通过对街道空间人性化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建设宜居街道,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必要性,提出了改善整体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进行城市整体人性化建设的线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街道类型,步行空间,宜居性,载体作用

参考文献

[1]Cliff Moughtin.Urban design:Street and Square[J].Architec-ture Press,1995(129):129-130.

[2]J.Jacobs.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D].New York:Random House Press,1961:23-60.

[3]彭钢.城市街道活力的营造[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钟文.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城市街道宜居性 第2篇

一年来,双江街道的宜居云阳建设工作,在县委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县宜云办的直接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升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完善服务设施为主线,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围绕不断满足市民对宜居的追求和向往,逐步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狠抓工作重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县委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09年全街道实现新增镇区人口4125人,新增镇区面积45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53人,新增竣工房屋面积16.13万㎡,分别是当年计划的117.86%、112.5%、158.83%和115.21%。新增绿化面积9694亩,铲除“城中村”农作物483亩次,拆除乱搭乱建1386㎡,清除“牛皮癣”万余张。

今年截止10月底,完成新增镇区人口3380人,新增镇区面积37.6万㎡,新增竣工房屋面积18.4㎡,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18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96.37%、94%、96.84%和103%。年底完全能够完成目标任务。

二、积极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区基础设施 2010年,双江街道积极把握全县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契机,加大背街小巷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共筹措投入整治资金266.5万元,其中县财政140万元,争取县级部门帮扶69.5万元,街道自筹41.6万元,市民投劳折资15.4万元,实施建设工程项目23个,其中10——40万元项目6个,10万元以下的17个。现已建成莲花三巷标准小区和三合宫广场,其余工程正在施工建设中。下月底将全部竣工。已实施的23个项目共硬化裸土6250㎡,修建小区道路750m,恢复(新建)排水(污)沟管1350m,新增绿地3500㎡。

三、竭力推行物业管理,建立小区(楼院)长效保洁机制

在今年四月全街道的城市管理工作大会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明确提出了重在解决居民小区(楼院)环境卫生问题的普及物业管理制度的工作目标任务。全街道上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狠抓落实,到9月底胜利实现了物业管理全覆盖目标。全街道共有入住楼院683幢,物管覆盖率100%,其中规范化物管133幢,占总楼院的19.5%,备案登记业主委员会168个,登记率24.6%,由于物业管理的全面普及,使小区(楼院)的卫生保洁工作得到了真正落实。

四、坚持以人为本,狠抓城市管理

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狠抓城区清洁卫生和市容市貌的整治工作。一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新增保洁员9人,现达到49人,并调整工资,由原来的350元/月、人调整到520元/月、人,以强化落实保洁责任,确保背街小巷整洁。二是组建成立街道城管执法队,有队员14人,主要负责违章搭建物的拆除和社区清扫保洁工作的监管,全程参与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三是扎实开展以“五乱”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今年5—10月共拆除违章搭建物891件,清理垃圾和居民废弃物1200余处3000余吨,整治卫生死角582个,铲除“城中村”农作物330亩次,清除牛皮癣13500余条。

五、创建基本无煤街道,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为进一步巩固市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建设成果,我街道扎实开展了基本无煤区创建工作。

一是研究制定了创建基本无煤街道实施意见,明确创建范围、验收标准、实施步骤、工作要求和责任分解。

二是成立了基本无煤街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工作领导。

三是多次召开创建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四是全面清查燃料使用情况,找准存在的问题。五是与县环保局联合制发禁煤通告,依法整治和取缔使用非清洁能源。目前,我街道街边无煤区创建工作已进入总结验收阶段,即将迎接市环保局的检查验收。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小区连接道路路灯、果皮箱等设施不完善,建议市政管理部门加大投入。

2.因用地红线外无责任单位和联建牵头人不负责,造成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建议继续采取由政府出资为主,社会资助为辅的方式进行完善。

3.因规划设计等原因,形成极少数卫生死角难以整治。建议采取工程技术措施清除。

七、2011年的重点工作

1.进一步规范和提升物业管理质量。促进物业管理人性化,管理规范化,不断提高市民对物业管理服务的满意率。

2.不断巩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全面完成整治目标任务。

3.继续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为广大市民提供整洁的人居环境。

4.扎实开展基本无煤街道创建工作,切实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5.切实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促使经济繁荣、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文明和谐和市民安居乐业。

35个大中城市的宜居性综合评价 第3篇

通过研究国内外有关城市宜居性水平构建的文献,本文选取10个指标,构成评价35个大中城市宜居性的指标体系。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1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X12指标通过各市环保局、各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网上资料查得。

二、数据的预处理

1. 逆指标的处理。

在上述12个指标中,人口密度指标是逆向指标,逆向指标的数值越大代表城市环境越差;其余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正向指标数值越大代表城市环境就越好。学者刘新华通过对比研究表明不对逆向指标进行处理会导致结果偏差较大,从而提出两种逆向指标正向化处理的方法:一是把逆向指标的数据加负号;二是把逆向指标的数据取倒数。本文采取将人口密度指标数据取倒数的方法。

2. 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本文所选指标数据量纲不一致,数量级变化差异较大,故先用SPSS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进行因子分析。

三、因子分析

1.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大部分相关系数都大于0.3,表明各指标变量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可以从中提取若干公共因子。同时进行KOM检验,KMO=0.725>0.7,巴特利特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286.909,对应的概率值p=0.000<0.01,因此可放心地使用因子分析。

2. 公因子的提取。

通过分析,提取了4个公共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到77.258%,所以认为这4个因子较好的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3. 因子旋转。

旋转前的因子载荷矩阵中很难用原始变量来解释各个公共因子的含义,因此通过因子旋转后得到数据,通过方差极大值法进行正交旋转后得到的向0、1两级分化的数据,此时公共因子与原始变量的关系比较明确。由结果可知每个公共因子分别在不同指标上具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因此根据因子载荷矩阵输出的结果将指标划分为4类,并结合前述评价指标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对各主因子进行命名。

第一个公共因子F1在X1、X4、X5、X6、X7上的载荷系数较大,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可将F1命名为“生活便宜水平”;F2在X2、X3、X8上的载荷系数较大,,而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可将F2命名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F3在X9、X10上的载荷系数较大,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城市居住环境以及城市对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因此可将F3命名为“环境保护因子”,;F4在X11、X12上的载荷系数较大,主要反映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因此可将F4命名为“空气因子”。

4. 计算因子得分。

由前文知,四个公共因子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35个大中城市各市的宜居性水平,单独使用某一公共因子并不能对各城市的宜居水平做出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分数是因子得分的线性组合,并将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公共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则定义各城市的综合评价分数为:

每个城市的综合得分F反映了该市宜居性水平的高低,按照综合分数的大小将35个城市进行排序。从实证分析结果可看出,不同城市在“生活便宜水平因子”、“城市经济水平发展因子“、“环境保护因子”、“空气因子”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根据综合因子得分,将35个大中城市划分为3类,即综合得分F>0.3,属于I类城市,反映城市宜居水平居上,包括深圳、厦门、北京、广州、上海。综合得分0.3>F>-0.5属于II类城市,反映城市宜居水平居于中游水平,包括天津、太原、西安等28个城市。综合得分F<-0.5的城市属于第III类,反映城市宜居水平相对落后,包括兰州、郑州、拉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市,导致城市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一系列令人堪忧的问题,而如何营造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宜居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得出了结论:各城市的宜居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城市宜居性水平与经济的发展大致呈正向相关关系。进而本文基于我国实际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各城市的宜居性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

城市街道宜居性 第4篇

城市宜居性这一概念最早源于David L.Simith所著的《宜居与城市规划》, 这本书主要从物质和环境角度定义了宜居性的内涵。196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总结满足人类基本生活要求的条件后, 提出了宜居环境的四个概念。目前, 关于城市宜居性的评价研究主要从对居住环境的客观实体的评价和对居住环境的主观认知的评价两方面进行, 前者通过GIS软件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定量评价居住环境的优劣程度。后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 对居民进行调查从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国内学者吴良镛最早于1990年进行了人居环境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建立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之后, 宁越敏建立了包括居住条件、生态环境质量、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三大类20项指标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周志田等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等6大类63个具体指标的中国适宜人居城市评价的指标体系。这些评价体系多是从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客观指标入手对城市居住环境进行评价, 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参考价值, 陈浮等以南京为例, 通过社会调查统计方法对城区代表性居住区进行了综合评价。张文忠等建立了宜居城市的系统评价体系, 与空间数据相结合, 对北京进行了社会调查分析。

本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构建一个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 与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比, BP人工神经网络法是更接近于人类思维模式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从城市的经济水平、城市生活舒适性、社会和谐度、环境健康性和社会安全性五个方面的内容入手,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问的形式, 向城市管理等各方面的专家和资深从业人员广泛征询意见, 构建一个体系较科学完整、指标较精炼实用、以城市宜居性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构成。

3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城市宜居性的评价模型

3.1 基本原理

人工神经网络是模仿生理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而设计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大量的人工神经元以一定的规则连接成神经网络,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及各连接权值的分布用来表示特定的信息。神经网络分布式存储信息, 具有很高的容错性。每个神经元都可以独立的运算和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并输出结果, 网络具有并行运算能力, 实时性非常强。神经网络对信息的处理具有自组织、自学习的特点, 便于联想、综合和推广。神经网络以其优越的性能应用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控制工程、信号处理、联想记忆等极其广泛的领域。1986年D.Rumelhart和J.McCelland等发展了多层网络的BP算法, 使BP网络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的神经网络。

BP网络是一种按照误差反向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基于BP算法的二层网络结构包括输入层、一个隐层和输出层, 三者都是由神经元组成的。输入层各神经元负责接收并传递外部信息;中间层负责信息处理和变换;输出层向外界输出信息处理结果。神经网络工作时, 信息从输入层经隐层流向输出层 (信息正向传播) , 若现行输出与期望相同, 则训练结束;否则, 误差反向进入网络 (误差反向传播) 。将输出与期望的误差信号按照原连接通路反向计算, 修改各层权值和阈值, 逐次向输入层传播。信息正向传播与误差反向传播反复交替, 网络得到了记忆训练, 当网络的全局误差小于给定的误差值后学习终止, 即可得到收敛的网络和相应稳定的权值。网络学习过程实际就是建立输入模式到输出模式的一个映射, 也就是建立一个输入与输出关系的数学模型:

Xi (t=1) =fi[ui (t+1) ] (1)

标准的BP算法是一种梯度下降学习算法, 其权值的修正是沿着误差性能函数梯度的反方向进行的。这种算法可以写成公式 (2) 的形式:

其中XK为第K次迭代各层之间的权值和阈值向量, EK为第K次迭代神经网络的输出总误差, undefined为第K次迭代总误差曲面的梯度, a为学习速率。网络的实际输出值yi与要求的目标值ti由公式 (3) 求出总误差, 带入公式 (2) 中, 便可以逐次修正权值及阈值, 并使总误差向减小的方向变化, 直到达到要求的误差性能为止。

3.2 模型的建立

通过问卷调查, 获取不同专家对各指标重要性评判的信息, 采用利克特5级量表法, 根据各评价指标重要性的得分, 计算出权重系数, 从而得到不同专家对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的判断。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 随机生成30组项目的评价指标评价值, 指标的评价值5、4、3、2和1分别代表优秀、良好、一般、及格和差。依据专家对指标权重的判断, 计算出项目的专家评价值 (见表2) 。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模型的算法的实际操作过程过程为:

(1) 确定BP网络结构参数。

本文所选用的城市依据性评价的指标一共有19个, 在本次神经网络的设置中, 各层神经元节点数设置为19。采用3层BP网络结构, 输入各评价指标值。同时, 根据经验优化关系, 我们可以计算出隐含层节点数L= (qn) /2 (L表示隐含层节点数, n表示输入层节点数, q表示输出层节点数) , 即隐含层节点数为9。输出层只有一个神经元, 是一个代数值, 取值范围是[1,5], 表示对城市宜居性综合评价的结果。分值越高, 表示该城市宜居性水平越高。

(2) 建立人工神经网络。

以Matlab为工具, 建立一个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神经元节点数分别为19, 9, 1的人工神经网络, 选用trainscg训练函数、初始化网络的权值和阈值, 设置网络学习精度为10-6。

(3) 网络训练。

网络设置完毕以后, 将表2中前24组数据当成学习样本, 输入到设置好的网络中, 通过不断执行迭代过程, 最终经2834次训练, 网络收敛, 达到预定学习精度10-6, 得到了能够准确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的内部神经网络, 结果见表3。

(4) 网络验证。

通过上述学习样本得到了神经网络, 现在再将表2中后6组数据作为校验数据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 对网络准确性的验证, 同时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见表4)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 综合评价结果与专家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说明得到的神经网络所反映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的, 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城市宜居性的评价。

(5) 网络存档。

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存档, 它可以作为一个城市宜居性评价的有效工具, 当我们遇到类似的问题时, 只需输入待评价项目的指标得分矩阵, 启动网络, 由计算机进行运作, 即可得到评价结果。

4 案例分析

山西省太原市是一个重工业城市, 近年来, 政府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致力于城市面貌的改善, 取得的明显的效果, 现对太原市杏花岭区的城市宜居性做出评价, 采用专家评判方法, 对各个指标从优至劣划分优秀、良好、一般、良好和不及格5个等级, 分别给以5、4、3、2和1分。该项目的各项评价指标得分见表5。

将表5中的数据输入保存的神经网络模型, 经网路计算, 得到太原市宜居性综合评价得分为3.0245, 表明宜居性总体水平一般, 该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太原市的实际情况, 证明基于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可以应用于城市宜居性评价。

5 结语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模型, 通过神经网络提炼, 反映了城市宜居性评价中各个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结果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降低了城市宜居性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影响, 是解决城市宜居性评价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实践检验, 该模型应用于城市宜居性的评价, 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宁越敏.大都市人居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J].城市规划, 1999, 23 (6) .

[2]周志田, 王海燕, 杨多贵.中国适宜人居城市研究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1) .

[3]陈浮, 陈海燕.城市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研究[J].人文地理, 2000, (4) .

[4]张文忠.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J].地理科学, 2007, (1) .

[5]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6]潘大丰, 李群.神经网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9, 15 (2) :105.

[7]董爱华, 闵洲源.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筑废料管理评价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1) .

[8]谌丽, 张文忠, 李业锦.大连居民的城市依据性评价[J].地理学报, 2008, 63 (10) .

城市街道宜居性 第5篇

关键词:绿洲城市,宜居性,综合评价,奎屯市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 20 世纪联合国人居环境大会提出: “相对人类而言, 城市是其适宜的居住地”。自此以后, “宜居城市”的概念被国际广泛认可。“宜居城市”体现了一种综合概念, 是将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个复杂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结合, 使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 实现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平衡, 最终实现“人—城市—自然”的和谐[1,2]。绿洲城市是干旱区人类生产生活的中心, 特殊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减轻该区域的生态压力, 对绿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新疆属于我国内陆地区典型的干旱区, 形成了特殊的微地貌形态———绿洲, 约占国土面积的8%, 聚落发展多数伴随绿洲而生, 城市聚落人口约占新疆总人口数的44% ( 2012 年末) , 绿洲地区高密度的人口分布, 使其生态环境更加脆弱[4]。干旱区绿洲之所以产生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 其原因是盲目追求快速化的经济发展与掠夺式的资源开采, 使原本敏感的绿洲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同时加大了干旱区绿洲的保护难度。截止到2012 年新疆城镇化率已达44.5% , 绿洲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 因此建设宜居绿洲城市对整个新疆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现阶段对绿洲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洲城市的空间组织形态、城市化机理、区域生态环境响应及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方面, 对干旱区绿洲城市的宜居性评价研究较少[5]。为了正确认识干旱区绿洲城市在人类宜居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探讨增强绿洲城市宜居性对策, 客观科学地评价干旱区绿洲城市的宜居性程度, 是改善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基于城市化与生态化的综合维度, 以典型绿洲城市奎屯市为例, 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 对奎屯市的宜居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为提升奎屯市城市的宜居水平、提高其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保护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6]、改善绿洲城市居住环境和建设宜居城市提供科学依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 1 数据来源

绿洲城市宜居各指标统计数据来源于2006—2012 年《新疆统计鉴》、《奎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奎屯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一些相关部门的资料。问卷调查共发放200 份调查问卷, 回收问卷199 份, 回收率为99%, 有效问卷样本数195, 回收合格率为97%, 基本能满足本次研究的需求。通过对问卷数据做数理统计分析, 并结合居住居民的主观感受, 总体反映奎屯市的宜居性。

1.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主观评价 ( 调查问卷数理统计进行主观分析) 与客观评价 ( 各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相结合、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对研究区宜居性的客观指标数据进行分析, 以反映宜居性建设的总体水平。同时, 城市是否宜居, 还取决于城市中不同群体市民的感受程度与评价等级。因此, 本文通过社会问卷调查, 了解奎屯市居民对城市宜居性的满意度和各重要程度的主观评价, 对客观数据评价结果进行补充, 得到其分析结论。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 (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也称主分量分析, 是一种通过降维来简化数据结构的方法, 即把多个变量 ( 指标) 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 ( 综合指标) , 反映原来多个变量的大部分信息。提取出的几个因子, 即主成分F1, F2, …。当累积变量主成分个数的累计贡献率达90% ( 即主成分能反应原来变量90% 的信息) 时, 则可通过所提取出的主成分因子分析原始指标之间的联系和数量关系, 及其关系的密切程度, 从而认定每个主成分所承载的原始指标, 即数据解释。

根据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ωi ( ωi= θi/ Σθi) 及各主成分各主要指标的得分系数, 构建出评价模型:F = ΣωiFi, 其中Fi= ΣσX'。式中, F为宜居城市综合得分值; ωi为第i个主成分得分权重; σ 为第i个主成分的得分。该方法是在干旱区绿洲城市建立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对所选取的每个指标做线性变化, 筛选出与城市宜居性直接相关的少数几个因子, 用较少的指标来代替原来整个指标体系。主要以每个指标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汇总, 通过精确计算各指标所构成的协方差矩阵、协方差特征根, 用方差贡献率客观精确地计算各标准化指标的权重, 避免了主观化的权重判断, 减少了重叠信息的影响程度, 使权重的分配更加科学合理, 从而能全面、具体、准确地反映奎屯市城市宜居性程度, 评价结果更加科学[7]。

社会问卷调查法: 主要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结合市民的主观感受来总体反应奎屯市的宜居性, 对奎屯市的宜居性进行实证分析, 问卷调查侧重居民对宜居城市的主观评价。

2 指标体系构建

干旱区绿洲城市宜居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是建立在对所选研究区的准确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8], 指标的选取对评价研究区城市宜居与否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因此,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的筛选不但要全面客观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 而且选取的指标要能准确表述宜居城市的现状和问题。本文结合奎屯市的现状, 参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和《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构建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最高层为目标层, 代表宜居城市系统所要到达的终极目标, 其评价值是由二级指标体系所包含的子系统确定的, 用以反映绿洲城市整体的宜居程度[9]。二级指标体系为宜居城市系统的三个子系统, 分别为经济、环境、社会三个子系统, 三级子系统又包含了反映绿洲城市经济状况、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生活环境共28 个指标来共同反映绿洲城市的宜居性程度[10]。

3 奎屯市宜居性分析与评价

3. 1 指标数据采集及标准化处理

本文选取28 个评价指标对奎屯市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本文通过SPSS17. 0 经KMO数据检验, 通过检验共25 个指标, 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11], 见表2。用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8、X19、X20、X21、X22、X23、X24、X25代表各指标。标准化 ( zero - mean normalization) 也叫标准差的标准化, 指标数据最终符合标准正态分布是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最明显特征, 其得分为Z分数 ( 标准化分数) , 其函数表达式为:。式中, σ为所选指标数据的标准差, μ 为所选指标数据的平均值。

2006—2012 年各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值, 显示出了各指标在7 年间的动态变化过程。一方面, 对该过程在不同年份间的纵向观察与比较, 得到每个指标在宜居城市建设中的变化趋势; 另一方面, 通过横向指标间的比较, 由变化程度的大小得出不同指标对宜居城市建设的影响程度。通过上述综合分析, 以找出奎屯市宜居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做出相应的改良措施。

从表3 可见, 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94. 561%, 即前三个主成分能承载整个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变量94. 561%以上的信息。因此, 将前三个主成分分别记做F1、F2、F3, 对初始因子的载荷矩阵进行旋转, 使各主成分因子和原始变量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分配, 能更好地解释各主成分的意义, 在此得到旋转后的载荷矩阵 ( 表4) 。

综合表3、表4 可知, 第一主成分F1的方差贡献率为68. 552%, 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 F1在X2、X4、X7、X8、X9、X10、X11、X14、X15、X16、X17、X18、X20、X21、X22、X23、X24、X25指标的载荷较大。因此, F1可由以上18个指标表征, 称为“城市社会生活指标”, 反映出奎屯市城市社会生活环境是影响城市宜居性的主要因子;第二主成分F2的方差贡献率为18. 022%, 是次要的影响因子, F2在X1、X3、X5、X6指标的载荷较大, 因此F2由以上4 个指标表征, 可称为“城市自然环境指标”, 反映出奎屯市自然环境是影响城市宜居性的次要因子; 第三主成分F3的方差贡献率为7. 987%, F3在指标X12、X13、X19的载荷较大, 因此F3由以上3 指标表征, 可称为“城市经济发展指标”。

根据上述载荷矩阵表4 及各指标因子的数据标准化处理, 通过各主成分所表征的各指标标准化值, 得到三个主成分在7 年间的主成分得分, 再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加权汇总, 得出奎屯市城市宜居性得分F: 即F = ( 68. 552% × F1+ 18. 022% × F2+ 7. 987%× F3) /94. 561。根据上式经运算得到所提取的三个主成份得分和城市宜居性指数得分见表5。由表5 可知, 2006—2012 年奎屯市的宜居性指数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宜居性水平从- 0. 816 ( 2006 年) 增长到1. 199 ( 2012 年) , 且宜居性指数在7 年间的变化较平均;2012 年奎屯市的宜居性指数最高, 说明奎屯市的宜居性水平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3. 2 奎屯市各指标数据宜居性评价

从所提取出的城市社会生活环境指数、城市自然环境指数、城市经济发展指数来看: 第一主成分———社会生活环境质量指数呈持续增长态势, 从- 1. 391 ( 2006 年) 增长到1. 374 ( 2012 年) 。其中, 第一主成分在所承载的社会与生活指标中, 人均占有道路面积、排水管道密度、城市燃气普及率、人均住房面积、万人拥有教师人数、万人拥有病床张数、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医疗保险覆盖率等指标得分都呈明显的增长态势, 表明奎屯市2006—2012 年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基本上满足了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 因此奎屯市在宜居城市建设中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在现有社会保障的基础上, 应进一步拓广社会保障的范围, 充实社会保障的内容, 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以促进奎屯市宜居城市的长远发展。第二主成分———自然环境指数波动较大, 先由2006 年的0. 881 起伏变化到2012 年的1. 134。近年来奎屯市人居社会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 由第二主成分所承载的大气中固体悬浮颗粒的日平均浓度、大气中NO2日平均浓度、交通干线噪声均值、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的变化都较大。总体而言, 奎屯市人居环境在缓慢改善, 城市绿化的指标值处于增长态势, 这与奎屯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所做的绿化工作强度和力度基本一致。而大气中NO2的日平均浓度呈增长态势, 可能与独山子乙烯化工厂的废气排放有密切的关系。第三主成分———经济发展指数, 其先由2006 年的-0. 266 增长到2008 年的1. 793, 后又下降到0. 661。这主要是由于2006—2012 年三产占GDP的比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文化教育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等指标变化趋势成正弦函数, 7 年间经济发展指标总体表现为增长态势。这表明近年来奎屯市的经济发展势头有所增加, 但需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其宜居性建设提供雄厚的资金基础,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建设宜居城市的优势潜力。

通过以上三个主成分的分析可知, 奎屯市在7 年间的宜居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社会保障基础基本上能满足奎屯市居民的需求, 但在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方面还没有很好地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因此, 找到奎屯市宜居城市建设的症结所在, 并从长远角度来考虑奎屯市宜居城市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3. 3 居民满意度调查与城市宜居性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 从居民评价城市宜居满意度出发, 以探讨奎屯市城市宜居性主观评价与居民社会属性关系, 以及不同人群对宜居性感受的差异, 是对城市宜居性综合评价研究的一个补充, 也是为解决城市居住环境问题和建设宜居城市提供依据。本次调查选取了居民对城市宜居性的主观评价指标包括环境宜人性、生活便宜性、居住安全感、居住归属感, 对居民的城市宜居性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对问卷答案设计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满意程度选项, 相应的量化分值为10、8 、6 、4 、2 ( 表6 ) 。本次调查回收所有调查问卷, 排查无效问卷, 经复核编码, 将问卷数字化, 形成最终的数据库, 5 级量化转化成十分制, 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对调查主体的性别、年龄层次、职业等的初步分析, 表明样本基本符合要求。对居民满意度的社会调查问卷共设计21 题, 问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与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调查可分为两部分: 公共安全度因子、居民对人居环境的满意度因子。居民对人居环境的满意度因子又包括: 社区内配套设施、城市整体及住房周边生态环境、城市市政质量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城市道路交通六个方面。其中, 通过对宜居性评价级别量化, 并分别赋分, 对195 份有效问卷做数据处理得到市民对奎屯市宜居城市的满意度。本次问卷通过数据处理后, 得到奎屯市人居环境的满意率见图1。

由图1 可知, 在宜居城市分析与研究中, 奎屯市的社会邻里关系的满意率较高, 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和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度较低。尤其是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普遍较低, 可能是因为电影院、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以及体育馆、广场等体育设施不能满足奎屯市居民的需求。对奎屯市的市政质量建设, 如市政服务质量、科学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政务公开、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满意度, 居民持一般态度的较多。其次, 对社区内配套设施、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市政质量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持非常满意态度的人数约12% —15% , 多都处于满意、一般的态度。但从调查来看, 奎屯市居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率不高。总体来说, 居民对奎屯市的宜居性满意率还是较高的。

由图2 可知, 奎屯市居民认为城市的大气环境及水体环境、食品安全、社区物业服务的满意度较低, 而对邻里关系的和谐度、公车站点分布、商业服务设施、城市社会治安状况、教育的满意度较高。邻里关系的和谐度满意度为8. 04, 处于较高的满意度, 与城市其他满意度的差值较大。食品安全、大气环境、水体环境满意度分别为6. 06、6. 08, 最高满意度与最低满意度的差值为2, 通过条形图可见奎屯市市民在感官程度上的城市宜居性水平的满意度。

3. 4 综合评价

从近7 年来的城市宜居性综合指数得分可见, 奎屯市的宜居性水平呈增长态势, 但从2008 年之后宜居的程度有变缓的趋势。通过分析, 2006—2012 年奎屯市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社会治安、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大大增强了奎屯市的宜居水平。但在城市的自然环境方面, 大气中NO2日平均浓度、SO2的日平均浓度呈增长态势。在城市宜居性满意度来看, 奎屯市居民对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尤其是城市的大气和水体环境的满意度较低, 为6. 08, 这是制约奎屯市宜居性建设的重要因素。

4 奎屯市宜居城市建设与优化措施

基于奎屯市宜居城市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必须抓住干旱区绿洲城市的特点, 参考国内外宜居城市建设中的经验, 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原则, 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 近期与长远, 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 甄选出符合奎屯市发展的多样化的人居环境模式, 创建出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生态宜居城市[12]。因此, 在提升宜居性方面需要考虑一些具体的措施。

4. 1 构建绿色经济体系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重点发展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产业[13],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奎屯市现有条件和发展优势, 重点发展物流、会展、旅游、金融、文化等现代化产业, 充分利用奎屯市“欧亚通衢第一埠”与阿拉山口二类口岸的交通枢纽优势, 逐步把奎屯市建成商贸服务网络齐全的西部国际贸易中心, 同时将奎屯市建成“金三角区域商务中心及新型的工业城市”, 发挥出伊犁州《区域发展规划》中奎屯市所拥有的“圈”、“级”地位, 开拓市场, 进一步增强辐射能力。

4.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原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进一步加大城市对外交通的便捷程度, 完善城市商业服务等级体系, 提高各级城市商业服务区的无缝化覆盖率和城市道路面积率, 扩大市政设施 ( 给排水、供电、燃气、电信等) 覆盖率, 大力发展城市文化, 建设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 改革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 实现基础服务设施的需求保障, 以保证奎屯市社会经济正常运行, 同时也能为奎屯市的宜居性建设发展蓄积能量, 增添后劲[14]。

4. 3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因地制宜地搞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不断增强市民生态环保意识, 依托奎屯市生态环境绿化的资源禀赋, 加快推进生态型城市各项建设[15];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不应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通过各种手段搞好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强化对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 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制定和完善绿色城区发展规划、低碳城区技术指导,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碧水·蓝天”[12]。在防治污染的同时, 加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如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整治、酸雨控制、烟尘粉尘治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理等工程, 通过提高公园和公共绿地的绿化水平等措施, 提升城市的生态宜居功能性。

4. 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不断完善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障体系、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残疾人保障体系,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使住房供应体系保持价格总体水平基本稳定[16]; 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充实社会保障内容, 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 以提高各社会保障标准[6]; 积极推进奎屯市家庭服务业创业孵化基地、乌尔迈克社区加工生产型创业就业基地、西华园电子商务社区建设; 开展各种技能培训, 寻求不同的创业就业模式, 以促进就业, 增加收入, 提高生态宜居城市指数。

5 结语

上一篇:皮革鉴定下一篇:农村初中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