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胆作文范文

2024-08-02

放胆作文范文(精选8篇)

放胆作文 第1篇

一、放形式, 让学生的话源源不断

我们一般认为很多孩子由于知识贫乏、生活经验少, 难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其实, 孩子在入学前, 脑子里已经积蓄了许多词汇, 只是有的词汇正处于一种潜藏状态, 无“用武之地”, 作为教师应该珍视这一点。孩子上学以后, 就应该不拘形式, 为他们创设种种运用语汇的机会。

(一) 和作文一起游戏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游戏是孩子们最正当的行为, 让游戏渗入到作文训练中, 或者说让学生在游戏中作文, 和作文一起游戏, 玩中学写, 写中再现玩趣, 作文也就成为最轻松平常的事了, 学生有话可写, 有情可抒, 有感可发, 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 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了。

(二) 和作文一起聊天

作文是最忠实的伙伴, 天天陪伴着同学们。当你烦恼时, 可以向它倾诉;当你快乐时, 可以和它分享;当你痛苦时, 它会给你安抚;当你愁闷时, 它会悄悄地到你身边, 默默地跟着你, 让你不觉得孤独, 例如当上了大队委, 可以和作文聊聊值日的情景:“早上6:30离开家门, 踏上一条忙碌之路。一到学校, 就和值日生一起站岗……”;烦恼的时候, 和作文说说自己的心理话, 排解心中的烦恼。作文是最好的倾诉对象, 你可以尽情地对它说, 没人打搅, 没人干涉。

(三) 和作文一起幻想

儿童的心理结构是想象和幻想, 用神话般的方式来观察现实和解释世界是他们固有的心理特点。儿童一般都喜爱童话, 对童话里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在现实生活中碰到什么问题、难题或者一时弄不明白的地方, 他们就会充分发挥想象, 借助想象中的人物和情景来解决问题。

二、放内容, 让学生的话滔滔不绝

所谓“放内容”, 就是孩子们想说什么、想写什么, 应该宽松自由。只要能说出来、写出来, 各自在原有的表达基础上进步, 说什么、写什么都可以。鼓励孩子们自由自在地用口和笔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慢慢地把文章写顺, 把笔头写开。大自然中一声清亮婉转的鸟叫, 一片随风飘落的树叶, 一株鲜绿动人的小草, 一朵素白无名的小花……都可以是孩子描写的对象;生活中, 妈妈的忙碌, 爸爸的辛苦, 爷爷的好学, 奶奶的勤劳, 也都可以是孩子记述的内容。只要有心, 眼前处处是文章, 身边时时是习作。

三、放体裁, 让学生的话汩汩而出

“放体裁”就是让学生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有趣的童话、幼稚的诗歌、浅显的议论文、短小的记叙文等等, 什么文体都不限, 什么体裁都行。

(一) 续写

许多课文的结尾言已尽却意无穷, 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续写下去, 既巩固了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 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如学习了《月光曲》一课之后, 我问学生:贝多芬走后, 穷兄妹俩会说些什么, 此时他们的心情怎样?贝多芬回客店后又是怎样把这首曲子记录下来的?当时他会想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后进行续写。学生们为课文中的人物的情感心动了, 他们有感而发, 情真意切, 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汩汩而出。

(二) 改写

又如《月光曲》一课的开篇就说:“这是一个传说”。有的学生就问:“《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有没有其他的传说呢?”我就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象, 编写有关《月光曲》创作过程的故事。只要合情合理,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理想的风筝》一课的结尾, 作者说后来他一直都没有见过刘老师。我就在这里设计了让孩子们改写结尾的训练:“如果作者和刘老师见面后, 那会是个什么场面?他们会说些什么?”于是, 学生展开了丰富而大胆的想象, 这种想象又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 因为想象伴随着情感活动, 学生在展开想象的同时, 情感进一步升华, 进入深层次的思考, 他们就会努力要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三) 创作

学习了《草原》一课后, 学生经过品味词句, 对草原的美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 我又通过音乐及图片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 使学生在那些丰富而有美感的情境中获得美的感受, 产生愉悦的心情。这时, 我就问学生:“如果你是作者, 你会吟诵一首怎样的小诗来赞美草原的美景呢?”此时, 学生正沉浸在草原美的清净之中, 内心深处便萌发了表达美好事物的愿望, 他们调动了全部智慧, 选取了最美的语言来描述草原的美丽, 抒发美好的感情。十多分钟后, 一首首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小诗就诞生了。

四、放课堂, 让学生的话脱口而出

所谓“放课堂”就是指借助信息课的网络资源, 指导学生写“导游词”。随着信息技术走进课堂, 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空间。学生只需要轻轻点击鼠标, 便能登上国际互联网, 知晓天下事。学生可以在网上尽情地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神秘高远的西藏、热闹开放的海南、清新秀美的苏杭、富裕繁华的香港……从风土人情到美丽风光, 从地方特点到历史渊源, 应有尽有。我让学生选择自己熟知并向往的地点, 作为旅游目的地, 模拟导游, 写出导游词,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全班同学做导游介绍, 他们个个跃跃欲试、兴致勃勃。很多学生除了写导游词外, 还自制了导游旗子, 有的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有的还录下了录像资料。在课堂上, 他们举着导游旗, 模拟游览情境, 导游词脱口而出, 气氛非常活跃。这样, 既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既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真是相得益彰。

总之, 只要我们善于为学生创设自由创作的空间, 让他们放胆作文, 直抒胸臆, 他们一定会绘制出一道道灿烂的彩虹。

(编辑:陈岑)

2013.8 38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轻松自由、愉快畅达的心境中, 放开胆子写一些无拘无束、充满灵气、富有个性的习作, 引导他们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鲜活学生的情感世界, 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去中博会参观(放胆作文) 第2篇

九月的一天,妈妈带着我去即将召开的中博会参观,听说那里的建筑物别具壮观,勾起我急于想参观中博会建筑物的兴趣。

走过天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西省科技馆,远远望去,石材与玻璃交错组成的科技馆,显得那么雄伟。走到近处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个巨大的地球仪镶嵌在科技馆玻璃墙里,带给人遨游世界的无限遐想。科技馆前边是一系列从猿到人进化过程的雕塑,在雕塑中还记录了从石器时代到计算机时代,从四大发明到科技应用的发展行程,浏览一圈后似乎走过了一个历史进程。

在科技馆旁边,有五个灯笼形状的建筑物,它就是太原市博物馆,这五个灯笼颜色各异,前三个灯笼是大红色的,代表着中华五千年泱泱文化,后两个灯笼是棕红色的,代表三晋文化源远流长。五大灯笼之间用通体玻璃连接起来,在汾溪河畔,这五个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像一串红色火焰熊熊燃起。

绕过科技馆,走近了山西大剧院,号称“山西大门”的山西大剧院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音乐殿堂的大门,用一个一个金色音符摞在一起,就像跳动的节奏一样弹响希望之声。

再往前走,就来到山西省图书馆了,它好像把图书一层一层摞在一起,横着放的竖着放的,仿佛就是叠起的层层“书山”,象征着书籍是人类数千年文化的积累和沉淀。

走过图书馆,太原市美术馆近在眼前,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看它都有所不同,有时像一片等待收获的梯田,有时像一艘即将远航的巨轮,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在这样一个艺术殿堂里尽情享受美术给我们带来的巨大魅力。

煤炭交易中心像一个巨大的飞碟,交易中心大楼的形状上方下圆,好似古代皇亲国戚身上佩戴的玉佩,展览中心标志性的会徽上绽放的六色花瓣代表着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和山西六大省份,在交易中心四周插满了世界各国的国旗,体现了“海纳百川”的一种宽厚的胸怀,整体建筑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神鸟,展现出中博会走出六省走向世界的决心和信心!

放胆作文 第3篇

·陆婉芸·浙江省义乌市江滨小学201班·《大肥鱼》

·陈 曦·浙江省缙云县下小溪小学三(3)班·《斗感冒病菌家族》

·叶展婷·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小学三(4)班·《假如我有一个小弟弟》

·陈 琪·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三甲中心校三(4)班·《诸葛三气周瑜》

·苏建奇·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新光小学三(4)班·《熊熊特工队之森林大火》

·熊 起·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第一小学三(7)班·《老师的目光太敏锐》

·王锦鸿·湖南省浏阳市长南路小学76班·《妙趣横生的吹牛诗》

·郭雨桐·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中华桥小学二(3)班·《柔软的云》

·杨魏祥·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104班·《月光舞会》

·沈子涵·江苏省南京市致远外国语小学一(11)班·《抢红包》

·王立硕·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一(6)班·《我想要十个妈妈》

·韩宸朵·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二(2)班·《神奇的脚》

·尤小月·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小学公益校区三(4)班·《我和小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赵宸宁·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三(2)班·《雪趣》

·王佳睿·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三(1)班·《逆流而上的“瀑布”》

优秀指导奖

李文娟 刘寿华 盛仙萍 孙 闪 房英芳 岳建英 蔡凌燕 崔霞峰

钟华奇 何培琦 杨蓉莞 周京利 陆 云 包文文 李晓平 王 敏

鲍俊毅 张 勤 顾 琼 林巧铃 朱 影 李 香 王红乐 佟 亮

田 甜 龚 雪 陈卫娟 任文英 刘 姣 李志恒 傅惠芬 张延芬

楼晨晨 陈符银 马山青 李旭日 张 丽 李雨花

二等奖

·胡梓涵·浙江省台州市双语学校二(6)班·《我love妈妈》

·池晨硕·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三(7)班·《2月12日的春》

·陈熙媛·浙江省缙云县下小溪小学三(3)班·《奇绝的我们》

·楼科显·浙江省杭州市杭师大东城实验学校206班·《发芽的番薯》

·陆珂雯·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中心小学302班·《风儿》

·张语涵·浙江省杭州市临平一小将军殿校区208班·《我的幽默爷爷》

·单则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实验小学二年级195班·《今年春节我当家》

·刘子含·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十小学三(4)班·《迷人的站前广场》

·汪 瑞·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三小学三(10)班·《合起伙来“气”妈妈》

·刘胤君·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新光小学二(6)班·《云》

·林佳仪·湖南省浏阳市长南路小学76班·《我们一起“偷”春天》

·郭 郑·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大公路一校二(2)班·《“特种兵”的味道》

·李翰东·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三小学301班·《家乡的特产——牛奶西瓜》

·张一村·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303班·《金盘子溜走了》

·柳 诚·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三(4)班·《脚印的遐想》

·宋 佳·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中心小学三(1)班·《家乡秋景》

·徐 越·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三(1)班·《我的钱又回来了》

·赵睿希·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沃土文学社三(1)班·《战“痘”》

·赵昱程·江苏省南京市致远外国语小学三(8)班·《咱班的“捣蛋鬼”》

·曹杨彧·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小学公益校区三(5)班·《坐花轿》

·董一凝·吉林省洮南市一小三(2)班·《神秘的地下室》

·王文睿·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祁山小学305班·《我的“老古董”》

·黄仕金·福建省福安市逸夫小学三年级·《我家的“神厨”》

·张奕菲·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2014级10班·《植物妈妈有办法》

·宋怡诺·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曹城办六完小三(3)班·《我们炒芹菜吧!》

三等奖

河北省

·李宜择·《同桌去哪儿了?》

·马浩铭·《家庭趣事之蛋糕DIY》

河南省

·周逸轩·《年年有余》

·李武阳·《快乐的动物之家》

·谷艺涵·《有趣的天气播报》

·邹语晨·《森林音乐会》

·田光耀·《绿林仙境——小猴子开车》

·袁铭悦·《小熊开店》

·卫 来·《吵闹之声》

·张曦今·《西游之家》

·侯昕珂·《老磨,也不容易》

陕西省

·郑婉卿·《染指甲》

江苏省

·赵佑森·《“吸血鬼”日记》

·屈悦心·《故乡的卷粉》

·王 瑞·《秋天的梧桐树》

·殷钰砚·《赶走鼻炎》

·苏之俏·《孝顺的姥爷》

·李昊航·《搓汤圆》

·周宇校·《点不着的“小鞭炮”》

·吴奕萱·《四季的家园,五彩的南京》

·杨彦衡·《回忆奶奶》

·臧子博·《有趣的蔬菜》

·端乐张·《我是爸爸的小小“按摩师”》

·林 朗·《老家的烤红薯》

·颜梓涵·《有趣的职业体验馆》

·颜思羽·《偶遇“小黄人”》

nlc202309091008

·侯 凯·《找妈妈》

·杜梦文·《大意失荆州》

·周羿含·《橘子》

·路欣桐·《梧桐树》

湖南省

·黎宸灏·《“逗笑大师”小表妹》

·黄琪耀·《池塘寻“宝”记》

·阮浩翔·《我给句子做美容》

·陈 浩·《“四大才子”诞生记》

·朱婉婷·《我的同桌拖拉先生》

·暨筱蕾·《有趣的拼句游戏》

·陈彭梓健·《绿豆成长日记》

·陈鹏宇·《虚惊一场》

·罗康成·《语言的威力》

四川省

·谢诗芮·《我想》

·刘净娟·《海螺沟雪山》

·张思彤·《四季娃娃》

·沈宣州·《笋宝宝》

·何昱霄·《国象童谣》

·周晨曦·《最甜的一串冰糖葫芦》

·王国臣·《吃货购物记》

·周虹谷·《银杏树》

上海市

·沈嘉琦·《重阳节》

福建省

·蔡书浩·《幸福是什么》

安徽省

·俞泽凡·《三十年后的汽车》

浙江省

·童康宸·《春在树梢》

·林笑亦·《超级变脸公司》

·高楚涵·《跳长绳比赛》

·卢俊希·《七彩伴我行》

·郑 博·《花生宝宝》

·陈柳彤·《我的小伙伴——方思盈》

·徐艺格·《落叶之旅》

·吕正皓·《运动信用卡》

·谢劳拉·《秋风娃娃旅行记》

·薛 晨·《春天来了》

·吴婧怡·《教弟弟读作业的风波》

·马昵铌·《另类的爱》

·包瑞彤·《小树叶》

·阮琣悦·《雪》

·潘雅君·《贴春联》

·徐烽迪·《家里来了个老外》

·陈婕妤·《世界大战》

·朱毅正·《雨是鼓手》

·朱少卿·《七彩下雨天》

·赵 艺·《调皮的妹妹》

·李盛熙·《爱,是永远的天堂》

山西省

·张馨宜·《我眼里的色彩》

·戴金岑·《我喜欢的乐高人物》

山东省

·刘艺菲·《给玩具刮胡子》

江西省

·何盛霖·《妈妈,别打我了,好吗?》

广东省

·李溢辉·《未来的学校》

甘肃省

·原一心·《我们变小了》

吉林省

·田 硕·《我的记忆飞走了》

·王忠莹·《“冰”红茶》

黑龙江省

·郭子钰·《期中考试的搞笑事件》

优秀组织奖

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小学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

江苏省南京市致远外国语小学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致远外国语小学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中心小学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新光小学

湖南省浏阳市长南路小学

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

优秀奖

阮楚蓥 杨 正 夏荧若 许雨暄 周 莫 周诗扬

张 博 陆昶达 罗沛霖 蒋思语 陈温凯 周鋆禾

商友晨 王子轩 叶雨羿 徐硕阳 孔怡琳 朱函妤

刘轩志 汪轩如 金育欣 张涵雨 陈一铭 胡淞锦

蒋鑫栋 张语涵 丁佳乐 陈婕妤 夏 懿 吴 澜

贾晨恬 刘子恒 金科宇 邓雯文 黄 颖 艾宏图

陈希瑶 杨奕涵 狄禹彤 毛予菲 叶潇雅 魏兰鳕

周芸希 聂政宇 吴紫荆 王姣然 王希杰 仲闻涛

夏 磊 宦子安 孙维维 姜启承 王含悦 王欣悦

陈鑫睿 左瑞希 郑 扬 林昱彤 刘心濛 刘 好

史嘉怿 杨笑嫣 李雨墨 穆泊言 许文杰 华艺雯

宁锡文 李奕果 吉彦睿 王梓瑞 吴欣宸 王 檬

刘舒卷 陈胡睿 宋雨轩 纪永彰 刘林轩 王彦泽

李玺丞 张孙耀 何书萱 吴彦哲 王亚琪 夏 凡

周曼琪 顾恬溪 仇克豪 叶佳宁 陈昱廷 刘泽昱

胡王康 孟令仪 蒋萧翼 赵文浩 程秋怡 余晨曦

唐萌绮 王欣怡 黄钰柔 张鑫鹏 冯思睿 嵇泽熙

孟睿凯 赵浩然 叶佳辉 文思瀚 吴宗翰 田军泽

王骏辉 毛玉洁 刘一浩 赵梓荣 刘湑渊 耿梦怡

晁旖蔓 张艺蓝 赵一铭 鄢泊云 刘奕彤 沈扬越

高子妍 孙晨光 廖子恒 廖玥含 许岂闻 肖思宇

骆依忱 吴杉杉 邱宣霖 罗继卿 彭 成 李晨宇

朱欣彤 张 静 张耀扬 何博端 康鑫垚 叶道宇

张耀辉 王子杨 高嘉慧 苗雨泽 李俞夏 凤思涵

刘亦航 何一菲 高逸轩 范雨萱 何牧童 乔洲航

放胆作文 第4篇

很多老师对此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努力: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让作文成为有米之炊;指导学生多读、多写、多练, 以求熟能生巧;指导写作技巧方法, 希望学生的文章中规中矩, 能入老师的法眼。可是效果却不尽人意, 其中原因固然与我们的作文教学没有固定有序的教材教法, 作文教学无序随意有关, 也和我们指导的时机不当和方法欠妥有关。

学生写作与成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是在“学”,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所“学”的文章也越来越复杂, 这就需要老师的步步引导。但老师的指导毕竟只是出于老师的动机, 教学的需要, 是老师的“一厢情愿”, 怎样才能变成老师与学生的“两厢情愿”呢?

一、抓住时机, 先放后收

古人对于写作有个很好的理念, 叫做“先写放胆文, 再写小心文”。我们就“先放后收”, 并且以“放”为主。这一时机最好是在中学的起始年级, 初一和高一, 因为从小学升入初中, 初中升入高中后, 对学生的写作要求是有很大不同的, 有了体裁、表现方法等等诸多高得多的要求, 甚至于连篇幅字数也多了许多。如果一上来就对学生进行要求、指导, 就会让学生在写作课上一脸严肃地端起架子, 心里在想:“我要写作文了”。思想上的重视势必导致心理上的紧张, 这时, 学生就会有一种压迫感, 体会不到“一吐为快”的写作冲动与写作愉悦, 久而久之, “怕”就成为必然的了, 作文也就差了下来。所以, 这时要引导学生写“放胆文”, 慢慢地让学生从小学向中学过渡。写作时对学生少些束缚, 多些自由, 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 让学生进入放松平等的写作状态。不提或者少提写作要求, 不划定过多的条条框框, 体裁可以放宽, 形式可以多样, 内容可以随意。如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的印象, 对自己和家人的介绍, 对小学生活的回忆, 对学校、家庭、社会上一些事情的所见、所闻、所感, 都可以诉诸笔端。可以写作文、日记、周记、随笔, 目的是先让学生能够写得出来, 特别是让学生愿意写, 先让“写”成为师生的“两厢情愿”。

二、润物无声, 先写后导

学生敢于写、愿意写, 不再惧怕写作文, 对写作有了兴趣以后, 这时再进入“收”的阶段, 给他们以一定的指导。总的原则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具体做法是: (1) 态度要和蔼。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逆反心理会越来越重, 他们对父母的唠叨和老师的说教极为反感, 最喜欢的是尊重和信任。所以, 指导时要以平等对话的方式, 委婉商量的语气, “这样行不行?”“是不是更好一些?”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唠叨和说教。 (2) 随时指导, 不分时间场合。对作文的指导要随时进行, 只要有机会, 不要受时间场合的局限, 作文评讲课是最好的时机, 平时课堂教学时, 也可以针对课文中的精彩地方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用在自己的作文当中。试卷练习中用于阅读的美文也可以拿来进行写作指导。 (3) 要有序。写作教材无序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心中有序, 最好按部就班, 一点一点的把需要掌握的写作知识有序的传输给学生, 不可贪多, 一次一点, 积少成多。

先“放胆” 再“小心” 第5篇

关键词:作文 指导 升级

作为老师,我们深知,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学生语文水平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检验语文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志。况且,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从呱呱坠地咿呀学语,接触的就是汉语,上学后满眼看的是汉字,满耳听的是汉语,满口说的是汉语,通过几年的学习,连一篇像样的文章都写不出,这不能不算是老师的耻辱,也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很多老师对此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努力: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让作文成为有米之炊;指导学生多读、多写、多练,以求熟能生巧;指导写作技巧方法,希望学生的文章中规中矩,能入老师的法眼。可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其中原因固然与我们的作文教学没有固定有序的教材教法,作文教学无序随意有关,也和我们指导的时机不当和方法欠妥有关。

学生写作与成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是在“学”,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学”的文章也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老师的步步引导。但老师的指导毕竟只是出于老师的动机,教学的需要,是老师的“一厢情愿”,怎样才能变成老师与学生的“两厢情愿”呢?

一、抓住时机,先放后收

古人对于写作有个很好的理念,叫做“先写放胆文,再写小心文”。我们就“先放后收”,并且以“放”为主。这一时机最好是在中学的起始年级,初一和高一,因为从小学升入初中,初中升入高中后,对学生的写作要求是有很大不同的,有了体裁、表现方法等等诸多高得多的要求,甚至于连篇幅字数也多了许多。如果一上来就对学生进行要求、指导,就会让学生在写作课上一脸严肃地端起架子,心里在想:“我要写作文了”。思想上的重视势必导致心理上的紧张,这时,学生就会有一种压迫感,体会不到“一吐为快”的写作冲动与写作愉悦,久而久之,“怕”就成为必然的了,作文也就差了下来。所以,这时要引导学生写“放胆文”,慢慢地让学生从小学向中学过渡。写作时对学生少些束缚,多些自由,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让学生进入放松平等的写作状态。不提或者少提写作要求,不划定过多的条条框框,体裁可以放宽,形式可以多样,内容可以随意。如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的印象,对自己和家人的介绍,对小学生活的回忆,对学校、家庭、社会上一些事情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诉诸笔端。可以写作文、日记、周记、随笔,目的是先让学生能够写得出来,特别是让学生愿意写,先让“写”成为师生的“两厢情愿”。

二、润物无声,先写后导

学生敢于写、愿意写,不再惧怕写作文,对写作有了兴趣以后,这时再进入“收”的阶段,给他们以一定的指导。总的原则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具体做法是:①态度要和蔼。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逆反心理会越来越重,他们对父母的唠叨和老师的说教极为反感,最喜欢的是尊重和信任。所以,指导时要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委婉商量的语气,“这样行不行?”“是不是更好一些?”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唠叨和说教。②随时指导,不分时间场合。对作文的指导要随时进行,只要有机会,不要受时间场合的局限,作文评讲课是最好的时机,平时课堂教学时,也可以针对课文中的精彩地方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在自己的作文当中。试卷练习中用于阅读的美文也可以拿来进行写作指导。③要有序。写作教材无序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心中有序,最好按部就班,一点一点的把需要掌握的写作知识有序的传输给学生,不可贪多,一次一点,积少成多。

放胆作文 第6篇

一、给孩子生活的情境——让孩子放开想

一些老师在导入“圆的认识”时, 先是安排欣赏生活中的一些圆形图片, 然后再把圆形生活化, 让孩子说一说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或现象。这样的导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铺垫下逐步接近圆、认识圆。还有部分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学校举行投篮比赛, 20名同学站成一排, 只有一个球筐, 如果想比赛公平, 你认为那球筐应该放在哪里?这样的导入, 激发学生思考, 站成一排的20名同学距离球筐的距离不相等, 为了公平, 应该使每名同学距离球筐的距离相等, 从而引出圆。其中, 也隐含着“圆, 一中同长也”。再如黄老师是用大问题导入的:“马路上的井盖, 为什么都做成圆形呢?”这样的导入, 在生活现象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也为下一步研究埋下伏笔。

对比这3种不同的导入方式, 尽管老师都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境, 但有的仅为简单的引用, 有的却别出心裁地借用生活情境引发孩子思考其中的奥秘, 真正地实现了学习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目的。

二、给孩子创造的机会——让孩子放手画

在“圆的认识”中, 画圆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有的老师是提供材料, 让孩子根据指定的材料画圆, 这束缚了孩子的思维;有的老师是让孩子发挥想象, 利用手边的材料画圆, 敞开的方式给了孩子更大的舞台去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的老师先讲解用圆规画圆的步骤, 再让孩子尝试;有的老师先让孩子用圆规尝试画圆, 然后让孩子说一说画圆的小窍门, 借助这些小窍门再次画圆。

对比这些不同的画圆设计, 反映了放与牵不同的教学观念。牵出的孩子, 墨守成规, 尽管节省了教学时间, 紧随老师的教学思路, 却在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上欠缺实践。而放手画的孩子, 也许会碰几次壁, 但经验积累了, 技能熟练了, 且不易遗忘。

三、给孩子探究的途径——让孩子放胆做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 为了省时、省力, 直接教予名称、特征、关系, 殊不知, 这样的知识是不牢固的。只有学生动手做了获取的知识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有的老师让孩子自学课本上的知识, 再在集体汇报中, 逐一将他们的所知标到黑板上的圆中。这一过程, 绝不是简单的复述、背诵的过程。在孩子说、老师写的过程中, 还有一种理解关键字词、得出概念的过程。接着, 老师让孩子将画的圆片剪下, 让孩子用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数一数的方法, 思考同一个圆中, 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在与同伴的交流、集体的汇报中, 我们可以惊奇地看到许多思维的亮点, 教学节奏也因此紧凑起来。

在探究中, 孩子自己及同伴之间发生思维碰撞。在学习过程中, 孩子真的需要用探究的途径去导引。自主探究间, 主体地位突出的同时, 思维也随之广阔, 习得知识也更加扎实。

四、给孩子以古人的智慧——让孩子放心飞

古人的智慧是伟大的。我们今天的学习就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学习及进一步探索的, 因此, 我们一定要让古人的智慧照亮我们的课堂, 让孩子找到着力点与发展点。

针对“圆的认识”这一课, 许多老师会将两千多年前墨子的“圆, 一中同长也”、《周髀算经》中的“圆出于方, 方出于矩”引入课堂。在“一中同长”中体悟圆的本质特征——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解释生活中圆的现象;在“圆出于方”中经历圆的历史, 感受极限思想。张老师在导入“圆的认识”一课时, 引用了古希腊数学家的“在所有平面图形中, 圆最美”来引导孩子发现圆外表的光滑与弯曲之美, 开启了发现圆的内在美之旅。课的最后, 还让孩子说一说, 并揭示了“正因为圆的所有半径、直径都相等, 才确保了它上面每一个点都离圆心一样远, 从而使圆的每一处都光滑、匀称”。

放胆作文 第7篇

关键词:写作主体,植根生活,放胆写作,以写带读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在夯实写作基础的前提下, 大胆地创新, 在更高的层面上追求学生心理流程上的个性、才情的真实展现;锻造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思考力以及创造力。要创新, 就要不拘一格, 突破常规, 还写作主体以“自由”。为此, 笔者几年来, 突破了“传统型”、“封闭型”写作模式, 在写作教学中努力探讨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方法和途径, 强化写作主体的意识, 让写作主体植根生活进行放胆写作, 致力于开放性写作创新体系的建构。

一、走出课堂, 植根生活

写作是一项建立在“感知———运思———外化”三个层面上的十分复杂的情思交融的心理流程。这一心理流程的核心是“人”。因而心理流程的转化应是动态的、开放性的, 而绝非是静态的、封闭的, 其心理流程的动态转化更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传统封闭式写作教学“两周一次, 当堂完成”的“一贯制”思想, 使写作主体的整个写作过程处在一种被动、封闭的静止状态, 必然制约着写作主体的个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这种“一贯制”写作教学已把学生的写作激情和创新思维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写作圈子, 因而也难以激发写作主体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非但不能提高写作水平, 反而泯灭了个性, 扼杀了才情。怎么办?为此, 笔者在教改中革除了传统意义上既脱离学生实际, 又远离生活源头的写作教学模式, 疏通了一条创新的写作渠道———实行开放性写作, 植根生活, 强化写作主体意识。让学生走出课堂, 深入生活, 到社会大课堂里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提炼生活, 笔者一直为敞开这一片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努力着, 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广告、标语、社会调查、手抄报……各种生活中的“活”的信息走近学生, “忽如一夜春风来”, 使写作天地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植根生活这块沃土, “走出课堂、植根生活”的写作教学理念一旦让学生走出了思维僵化的误区, 冲破了性情的桎梏, 就会让他们如鱼得水, 焕发出满腔的热情。有了激情的驱使, 学生的写作思如泉涌, 语如吐翠。诚如曹冰所言:“生活是滋养情感的土壤, 情感是成长佳作的底料, 写作最终是植根在生活土壤中的果实。”

二、放胆写作, 张扬个性

“走出课堂, 植根生活”仅是为学生解读社会寻求到了“水源”或者说是“下锅之米”。我们还必须给他们一把钥匙去打开写作之门。根除形式的桎梏, 打破“文必成篇, 强调文体”的体例, 才能真正还写作之“自由”。

写作, 作为语文课的一种特殊训练, 它同数理化作业一样, 只是一种练习, 不必过分“强调文体, 文必成篇”。从生活中感悟到的东西, 从思想上提炼到的闪光点, 或是对某一问题 (现象) 的看法, 都可以形诸文字, 只要是写出了“真知识、真经验、真感受” (叶圣陶语) 哪怕只是三言两语的短文, 何必非要强调文体, 一定成篇呢?笔者主张学生的作文要突破文体模式, 让学生面向生活、思想、认识、情感、志趣、阅历以及知识实际, 用鲜活的思想自然地表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不让学生写老师指令性的命题, 而是注重写作主体的个性特点的开发和培养, 使放胆写作和张扬个性结合起来, 写放胆文是笔者一贯的主张。

写作放胆文, 就不受形式之限, 不受篇幅之限, 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 尽管挥洒写来。可以是一般文体的作文, 也可写童话故事、诗歌、小散文等, 正如向明康所说:“舍弃了人 (学生) 这个主体, 写作活动就无从谈起, 作文不可无我, 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感情, 精神境界和个性特点……大力提倡爱护‘我’, 尊重‘我’, 张扬‘我’, 就成了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仅如上所言, 而且还能借以促进写作主体主动发展, 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引导学生独具个性的心灵, 集中展现当代学生的个性。

三、以写带读, 读写结合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翼, 学习语文应以读写为重, 读写应紧密结合。“多读, 可以有效学习和借鉴, 对写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写作毕竟不是阅读的附属品, 以读促写是正确的, 以读带写是错误的”。读写从实质上讲, 前者是“吸收”, 后者是“运用”, 读写结合就是学习与运用的有机结合。笔者深信“写”应当充分利用好“读”这一“资源”, 切实做到“以写带读, 读写结合”。在实践操作中万不可重阅读、轻写作, 或者是读归读, 写归写, 将读写游离割舍开来, 只有读写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 相得益彰”。笔者在从教的实践中正是贯彻了创造性阅读和大语文阅读教学理念, 根除了单纯“继承式”阅读。正像爱默生所说的那样:“把自己的生活当做正文, 把书籍当做注释;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说话, 以一颗活跃的灵魂, 为获得灵感而读书。”“以写带读, 读写结合”的写作策略已经成为激活写作主体灵感的绿色通道, 特级教师赵谦翔说过:“一旦美文打动了学生的心, 就仿佛掀动了灵感之门的开关, 可情思泉涌, 辞彩焕发, 个性纷呈, 产生许多连作者自己也始料不及的佳作来。”

总之,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缘于此, 写作水平的提高, 激活得法自得之。笔者深信学生若能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 能常常“习得”, 坚持不过分强调文体, 不考虑成篇的放胆写作, 努力在读写结合上开拓, 将每日为文的做法落到“实处”, 定能建构一道开放性写作创新体系的特色作文之“景观”。

参考文献

[1]曹冰.《植根生活, 解读社会》.《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5

[2]向明康.《展示自我类文题快速破题演练导引》.《作文成功之路》2000.2—3

[3]阎银夫.《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与教材建设构想》.《语文教学通讯》.1999.6

衰年攻艺贵放胆 第8篇

胆气磅礴,本来是无关乎年龄的。然而年龄这东西会不知不觉地耗磨胆气和豪情,攻艺者在技艺日进,心得益夥之后,胆气则往往会与日俱退。故而,不时地对自己敲敲警钟—放胆攻艺,是极有必要的。记得七十开外的李可染先生就令我刻过“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对章。其中的深意随着自己的老迈而感悟日多。

的确,精到细密与胆气豪情是会生抵牾的。精到了往往则繁琐机巧,伤及胆气;而放胆了往往粗率不经,伤及精到,这是很犯难的问题,但正因为犯难,而知难行难,令两者融会为一,才称得上是艺术。可是对笔者从艺大半辈子的人来说,其要警惕的,乃至短缺的不是精到(当然,精到远还不够),而是日慎一日的拘谨。作品渊源有自、中规中矩,但缺少了激情,缺少了坦荡,缺少了天趣,实际上是缺失了一颗年轻的心。事实上,攻艺者,胆气是不可无的,缺少了胆气,则势必平添暮气。记得孙过庭尝论,攻艺者初求平正,复求险绝,既得险绝,复归平正。其实复归平正中是内含险绝的,倘真的失去了险绝,这平正绝非是高精尖的,且是一定被灭去了“胆”气的。

然而这种“胆气”的缺失,往往又是老手不自知的,甚至不以为然的。清人魏稼孙对至友赵之谦四十岁后的印艺就有走下坡路的疑虑,不看好。他话虽未挑明,拙以为也正包含着“胆”的因素。可见,老而不倚老卖老,老而能闯,老而能狂,则是攻艺由小成而抵大成的关键。纵观百年印林,吴昌硕暮年,艺事日繁,印多非纯为己作,当不计。然齐白石、钱瘦铁、丁衍庸、来楚生诸老,印艺衰年入妙,妙谛因人而异,而有一点则是诸老所共有的,即印作里能活剥鲜跳地看到那万丈豪情和义无反顾的“胆”。胆者,是濯古来新征程中呼啸突围的“先锋”,可贵。

放胆,不只是青年人的专利,老衰而能放胆就会生青春心,发少年狂。既有的水准、经验,加之恣肆胆气,也许能荡滌固有的套路、惯性、习气,从而,获得艺事上出乎意外的新气象。

讲放胆,不是无的放矢,撒野使泼,一味莽撞。以作风论,写意印要放胆,精工印同样有放胆的必要。放胆,讲胆气、胆量,同时要讲胆识。识者,见识、学识、通识。有识则有目标、有方向、有魂灵,这也恰如可染老晚年所崇尚的“可贵者胆,所要者魂”。

诚然,放胆也得讲度,过犹不及,成功的实践才是检验的唯一标尺。试想,能人从千寻高楼上裸跳,且轻盈地平安着地,再来个满堂彩的亮相,是何等地威武神奇!反之,放胆下跳,一命呜呼,这是配不上“放胆”的,这种不顾后果的冒失,充其量只能让人感喟于他仅仅是个“不怕死”的!不过,在艺术创作上放胆是否属于有度,却不是像跳楼般能分辨得明白的,看不明白而越诱人去要弄明白,也许这正是艺术的无穷魅力吧!

(西泠印社副社长)

责任编辑:任军伟

上一篇:企业风险投资下一篇:行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