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范文

2024-05-15

民族教育范文(精选12篇)

民族教育 第1篇

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人口教育的简称, 定义其教育范围为除汉族外其余55个少数民族。

民族人口发展是人口数量、 质量和结构及其与社会经济、 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下, 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人口和教育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不能离开人, 没有人更不用说类文明的产生、发展和更替;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经验传递和继续都离不开教育, 人类社会持续和发展依存于教育。 教育与人口有着紧密的关连, 两者相辅相成又相互约束。

一个国家教育规模的基本影响因素是人口的数量。 一个地区教育水平高与低、教育经费多与少以及教育能否大力推广都是基于人口数量来衡量的。人口数量过大会限制教育的投资, 影响招生和升学人数甚至造成文盲率居高不下。

教育需求的多样化是由人口素质决定的。 伴随着人口素质的提升, 人们加大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力度并给予资金扶持, 教育组成模式随之更新, 教育的等级相应的得到提高。 人口的迁移和分布, 决定了迁入地和所在地的教育投资、 教育规模、教育模式和教育等级。处在不同行业的人口, 划分出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 跨行业的人员流动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受教育水平。

教育的发展, 是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办法。 生育率与教育事业成负相关, 逆向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迁移数量, 迁移距离成正相关, 充分发挥正向效应有利于人口的合理分布。 教育在职业和行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高对职业的选择性和适应性。

二、贵州民族教育现状

贵州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长期居住着苗族、 布依族、 侗族、 土家族、水族等53 个少数民族, 除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外, 其他民族在贵州均有分布。 2011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 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255 万人, 总量位居全国第四;在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量比为11.03%, 占全国第五;贵州少数民族的素质也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的发展离不开贵州少数民族人民的共同奋斗。

因此, 要更加重视民族教育, 贵州地方政府长期致力于发展民族教育, 初步构建了具有本地区特色和符合民族特点的教育体系, 全省初步形成了有初等到高等、由幼儿到成人的层级分明, 结构相对完整的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体系。 据统计, 到2006 年年底, 贵州省共有14258所小学, 少数民族小学159 所, 城市2 所, 县31 所 (含私人1 所) ;农村126 所 (其中私人1 所) 。 少数民族小学1565 班, 一年级239 班、 二年级244 班、 三年级255班、四年级265 班、五年级274 班、六年级277 班、复式班11 班。 全省小学在校少数民族生1884252 人, 其中女生846487 人; 城市小学在校少数民族生69902 人, 其中女生31307 人; 县镇小学在校少数民族生282656 人, 其中女生126305 人; 农村小学在校少数民族生1531694 人, 其中女生688875 人; 小学教职工总数是196785 人, 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80843 人, 专任教师77220 人, 代课教师7283 人, 兼任教师110 人。 贵州省2666 所中学, 其中独立民族中学109 所, 市里7 所, 县城42 所, 农村60 所。 中学的少数民族教学班共2268 个, 其中初中1368 个, 一年级475 个, 二年级454 个, 三年级439 个;高中900 个, 一年级328个, 二年级297 个, 三年级275 个。 全省中学在校少数民族生814761 人, 其中女生356073 人;城市中学在校少数民族生41842 人, 其中女生18090 人; 县镇中学在校少数民族生374862 人, 其中女生141110 人; 农村中学在校少数民族生382655 人, 其中女生144415 人; 中学少数民族教职工53067 人, 其中女教师45791 人, 专职教师48605 人, 代课教师734 人, 兼职教师142 人。

(单位:人)

三、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现状

1.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程度

根据表1 可以看出, 在小学教育中民族教育基本和汉族相当, 但是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教育中, 受教育水平较汉族水平偏低。 随着学历的升高, 贵州少数民族受教育人口逐渐减少。

2. 不同教育程度就业人口占本行业人口的比重

经济的发展对人口素质产生要求, 经济越发达, 文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口文化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体现是,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 低文化素质劳动者不可能替代高文化素质的工作。 从各种受教育程度就业人口的职业分布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受小学以下教育的就业少数民族人口中, 有90%以上是农业生产人员, 由于受教育程度限制他们很难胜任对文化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 不能适应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需要,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难度。 从上表还可看出,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 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可从事选择职业的范围就越大。

3.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地区分布

整体上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分是 “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 贵州少数民族聚集合在非城镇地区甚至偏僻地带。 以苗族为代表的民族大多靠山而居, 仡佬族居住在山谷, 布依族、侗族、水族沿水分布居多。

相比于我国经济发展, 贵州省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 这就导致其人口的城乡构成与发达省区有明显的不同, 即乡村人口多, 城镇人口少。 发达省份人口城乡分布是:城镇人口分布多, 农村人口分布少。 贵州的各个民族的世居地在农村, 从事传统的农业, 城镇化水平不高, 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同时也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今文化水平差异造成的。 少数民族人口适应和习惯了传统文化和生活, 造成了他们文化素质水平偏低, 离开自己的世居地生活各方面都得不到保障, 造成少数民族分布在农村县城居多, 城市较少。

4. 贵州主要民族 ( 人口数较多的民族) 妇女活产子数量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根据表4 可以看出, 贵州15~50 岁的妇女活产子数量与其受教育程度的密切关系。 文盲半文盲妇女活产一个子女的比重是12.76%, 多胎生育即活产三个级三个以上的比重高达56.45% 超过一半以上的妇女是多胎生育。 而受过大专及以上文化教育的妇女活产一个子女的比重高达93.56%而生育三个以三个以上的比重最低, 只有0.35%。 受教育水平对妇女生育子女数量影响最大是从初中开始, 活产一个子女数量从小学的23.53%上升到初中的48.88%, 增加23.35 个百分点, 增长了1.07 倍。 活产三个子女的比重从小学的38.33% 下降到初中的18.41%, 下降1.08 倍。 受过大专以上文化教育的妇女生育多胎的不足1% , 可以说大专以上妇女基本没有多胎生育。

通过表4 分析发现, 随着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 生育率大大降低, 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少数民族人口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单位:人)

四、贵州民族教育与民族人口的联系

1. 教育与再教育提升就业层次

贵州少数民族劳动者中, 受教育高者不仅有着广泛的工作选择权, 即使未能从事到能力所及的工作, 也可以从低就业甚至从低几个层次就业。而受教育低的劳动者, 不仅就业范围受限, 如果受教育水平处于最底层有可能会面临失业。这个时候如果劳动者无论是主动的接受教育还是被动的再教育, 都有获取扩大就业范围和更高等级就业的机会。

2. 借助教育平台推进人口合理分布

贵州的少数民族分布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城镇化低并居住偏远。 一般情况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会选择从经济落后地区到发达地区。 因为城镇化高的地区有更健全的公共服务和更多的工作机会甚至更高的薪酬。 然而受教育水平低的人迁移到城市的可能性就很低, 除了固守在农村传统作业外也没有从事较高层次工作的能力, 城市即便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也不能成为迁移的动力。 如果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要借助教育的平台增强民族地区人口的就业能力, 吸收合理的人口数量进入城镇, 科学的促进城镇化发展。

3. 伴随教育水平加深对生育思考

民族地区活产子数减少, 生育意愿低, 生育率持续走低在一定时段内可能是符合省情的, 但是从长远来看, 除了政府的主导外每个家庭内部也应该思考与家庭相匹配的生育模式, 这不仅是每个受过教育人口的义务更是为了民族长久发展传承的责任。 一般来讲受教育低家庭对孩子的抚养效用停留在养老的效用和劳动力效用, 而文化水平较高的家庭会考虑除了物质效用外的精神效用, 更多层面关注的是孩子的素质。 由于受教育水平不同, 分布地区不同, 家庭收入不同等要素每个家庭都具有差异性, 具体生几个孩子既可以满足家庭的物质需求又满足家庭的精神需要, 是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和深思的问题。

五、总结

综上所述, 贵州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提升民族人口素质的同时也渐渐的改变这少数民族传统的生育观念和生存理念, 使少数民族人口能够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工作。在推进人口迁移和城镇化的同时扩大少数民族人口的就业层面并对贵州省产业升级起着有效的推进作用, 更为少数民族人口的生存和就业提供更多的机遇和选择。

贵州省是个少数民族大省, 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少数民族人口的教育问题应该更应该加大关注力度, 在教育资源加大投入的同时还要优化分配, 鼓励支持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的同时不落下对少数民族人口进行再教育的步伐, 对待少数民族子女上学问题不止要在政策和资金上扶持, 还要设立适合贵州省省情的民族教育体系, 为民族人口素质与民族人口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孔令忠.贵州教育史[M].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4.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3]袁利平, 张进清.贵州省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报, 2007.

[4]刘灿江.贵州民族教育发展浅析[J].理论与当代.2004.

[5]石人炳, 等.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第2篇

——腾克中心校民族教育发展情况

腾克中心校成立于1913年,是一所有着九十多年历史的民族学校,民族学校教育不仅是传递文化知识的活动,更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带有双重性质。因此,我校作为达斡尔族学生为主体的民族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认同感,从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自2005年3月迁入新校址时起,我校在传承和保护达斡尔族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传递和延续民族文化;通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活动来改善作为民族学校却忽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建设彰显达斡尔族民族特色。

为了让学生了解并尊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校用图板、照片等形式介绍达斡尔族过去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生产劳作、文化体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历史上,达斡尔人在生产力不高、生产方式落后的情况下,怎么样生产、生活,为什么会形成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品质;通过展示曲棍球比赛、乌春表演、鲁日格勒舞蹈的图板,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悠久传统文化和体育竞技活动,更加热爱本民族,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

1、文化艺术活动以民族文化作为载体开展活动。近几年,不论是校园文化艺术节还是艺术展演活动都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为主,如:“民族民间广场舞比赛”、“扳棍、劲力比赛”;“达斡尔族歌曲大赛”等等,不仅让学生收到了艺术熏陶,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艺术展演活动中,孟志娟老师和学生合作的歌伴舞《四季歌》、吴永明老师的乌春表演、学生的舞蹈《鲁日格勒》等作为学校的保留节目、品牌节目曾参加过旗庆等多次全旗大型的文艺汇报演出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更以民族艺术为主要内容。我校一直成立有文艺队,合唱队,有计划地排练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如:鲁日格勒舞、达斡尔族歌曲演唱。

我校的绘画小组开展的活动也以民族艺术为主体,如:“哈尼卡制作”、“剪纸”等都是绘画活动小组的主要教学内容,活动小组的艺术作品布置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活动室。

3、作为曲棍球基点校,我校积极开展曲棍球运动项目,校曲棍球队成立于2004年,虽然开展时间短,校代表队积极参加旗举办的各种比赛,2006及2007年全旗曲棍球比赛中荣获道德风尚奖,并为上级输送了2名优秀运动员,通过参加各种比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主动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从而推动了学校体育传统项目,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三、以开展课程文化的途径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任务。

1、我校编写的校本教材,以思想教育为主轴,介绍达斡尔族的历史、人物、文化、体育、服饰、风俗习惯,在授课时,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如:讲故事,演讲,曲艺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达斡尔族的发展史,更加珍惜今天得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培养坚韧、积极向上的品质,并树立自己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2、2009年4月,我校还增加了达斡尔族语言的课程内容。达斡尔族语言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趋于消失的势态,因此民族学校有责任开设达斡尔族语言传授课,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会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会用本民族语言讲故事。

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今年,我校担任了自治区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题研究的子课题研究任务,我校申报了“达斡尔族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及“达斡尔族鲁日格勒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两个子课题,虽然处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但是已经尝试着将剪纸艺术和鲁日格勒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及学校各项活动中。此项活动的成功开展必将会打造更具民族特色的品牌学校。

五、教育教学质量取得进一步发展

学校坚持“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领先,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科研兴校”方略,建立并实施了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教、修、研”一体的校本教研制度,以及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制度,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总之,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过程。但在这个传承过程中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民族文化的创成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腾克中心校所有师生必定会拿出我达斡尔族人具备的坚强不屈的品格,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一代一代传承、发扬光大,为民族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腾克中心校

民族社会问题下的民族教育问题 第3篇

关键字:民族教育;异地借读;汉族学校

一、民族社会问题下的民族教育问题的涵义

1、民族社会问题

民族社会问题是指在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因社会关系失调,而干扰民族群体及大部分成负的正常生活,制约民族地区社会的持续发展,甚至引发民族矛质与民族冲突,需要利用国家和社会力量加以缓解的一种社会现象。当前,民族社会生活中的贫困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生态问题等是民族社会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2、民族社会问题下的民族教育问题

民族教育主要是指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教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教育模式。

民族社会问题下教育问题主要是指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民族教育作为民族社会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一个社会问题不仅与民族地区教育条件有关系,还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教育问题首先与教育观念、教学质量、以及教学资源有关系。而少数民族地区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传统的观念意识根深蒂固。少数民族成员对于教育的认识很浅薄,并不认同教育的意义。教学质量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相对于汉族地区来说较差。这方面就阻碍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需要改善当地的基本教育设施,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设施。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资源缺乏,主要集中表现在师资、办学经费等方面。

二、少数民族学生到周边汉族地区X中学借读的现状

1、X中学借读状况简介

X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性中学,师资队伍相对较好,相邻的是几个少数民族地区,有较多的少数民族人员,很多少数民族的学生选择到X中学去借读,之后返回少数民族地区参加高考,享受他们的民族政策。

2、少数民族学生到汉族地区中学借读时遇到的问题

少数民族学生要选择去汉族学校借读,他们大多还处于未成年阶段,在借读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宗教信仰不同等问题。然而,在借读的过程中是否真正的达到了他们借读的目的。借读的学生大多数是利用汉族地区教育资源的优势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但少数民族学生会随着语言的差异,教师的态度不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汉族地区X中学借读的学生遇到的生活、学习上问题,那么他们的借读目的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其他学生显现出教育的不公平。

在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条件稍好的家长会选择送子女到汉族地区的学校就读,X中学的借读学生占了百分之二十,但真正的利用了汉校的教学资源的人并不是很多。很多学生处于未成年期,对待事物的辨别能力不强,大多数同学会由于语言、宗教等一系列问题而放弃这样的资源。从X中学借读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来看,我国民族地区民族教育呈现各种问题,少数民族师资匮乏,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传承缺失。

三、少数民族学生异地借读的现象形成的原因

1、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虽然都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一些学校也修建了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但是民族地区很多学校依然没有图书室,没有现代化的各种设备,信息技术等教育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落后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分布较少,许多民族地区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还比较薄弱。与汉族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相比,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基层设施还比较薄弱。

2、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薄弱

首先表现为教师的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接受的教育知识有限。其次是教师不懂当地的民族语言,不能够更好的传授知识。第三是教师的数量不多,由于民族地区生活环境恶劣,教师待遇低,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岗位无人愿意去任职。少数民族地区有其不同的宗教信仰,教师不一定是少数民族教师,信仰的宗教不同,同样会使得教学难以进行。第四,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建立了民族学校,但是很多家长还是更青睐于汉族学校,这使得少数民族忽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使得民族学校逐渐减少,民族教师减少等。

3、民族地区教育观念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交通、信息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家长文化程度大多不高,有的甚至从未受过教育,他们不认为读书有价值,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培养。反而让他学会民族曾经的生活技巧,更多的时候他们反而认为孩子读书是浪费时间,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许多孩子在国家政策强迫下完成的九年义务教育,有的都沒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便外出谋生了。

4、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不足,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存在不均衡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的不足,直接导致教学质量,教学设施等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国家财政资金的分配资源出现问题,导致一些地区资源浪费但又有很多地区出现资金匮乏,学校的设施无法改善。从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解读学生处了解到,他们去借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X中学具有较好的教学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源,条件好的学生大量选择X中学,这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学校学生人数不稳定,教学投资得不得充分的发挥。因此,出现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存在不均衡。

四、总结

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教育问题是民族地区社会问题的典型,其具有复杂性、民族性。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重心是以发展民族文化为主,紧密围绕地区经济建设。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社会全方位共同努力。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解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新历史阶段的民族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8,2,(19):6-12.

[2]唐琪,王德清.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及对策讨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

[3]张志勇.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调整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2.11

[4]张楠,王巍.对西部少数民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9,.16

[5]葛道凯.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教育迈上新台阶[J].中国高等教育,2003.3

[6]桂卓兮,钟海霞.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12

民族教育 第4篇

一、当前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 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更为复杂

大学生以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意识增强。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更加注重本民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对比, 更加关注民族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更加关心民族形象的维护, 更加关注政治上的参与等。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增强, 强化了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关系的敏感性, 加大了处理问题的难度。

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强化。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日益凸显;大学生群体式集中关注的热情在减少;反对话语霸权, 更加希望平等交流;创新意识强, 厌烦抽象、单一的说教式传播;更为关注与个人发展实际、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短信的泛滥等使得大学生获取民族关系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 但过滤、判断、分析信息的能力不足;等等。这都为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增添了难度和挑战。

(二) 传统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遭遇瓶颈

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已形成常规模式, 但传统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呈现形式化的问题。传统的模式在教育形式上较为单一, 主要采取灌输式模式, 学生处于被动的角色, 一味地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 但是否内化吸收值得商榷;而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主张自己作为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并且, 当前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 渗透到高校, 大学生价值观念、目标追求亦纷繁各异;网络技术等流行文化为大学生开阔视野、接触世界政治文化、价值观念打开方便之门;大学生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取向日益受到各种信息传播的影响。定期常规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缺乏时效性, 同时缺乏情感的浸润、激励和陶冶作用, 缺乏情感体验、学生的互动, 要让大学生从内心真正认同民族团结教育主题, 而不限于形式主义, 是一大难题。

(三) “民族刻板印象”破坏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刻板印象”来自西方人类学“ethnic stereotyping”一词, 简而言之, 是指人们对特定的民族或其成员形成的相对简单、概括和固定的看法, 是针对某一民族形成的一种概括的带有情感色彩的相对稳定的有关道德品质、智力和身体素质的印象。民族刻板印象的内容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消极的印象往往是主观的, 不全面地反映, 也可能是人为的臆造, 在民族院校, 民族刻板印象也是存在的, 这影响了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的发挥。

二、情感教育在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 情感教育是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需要

传统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重在教育, 大多采取灌输式的方式, 把学生纯粹视为教育的对象,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与抵触情绪, 容易出现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容易, “进头脑”难;“知”易, “行”难的困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没有情感, 道德教育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可见, 在当今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思潮多元交汇、大学生思想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要把情感的沟通与交流融入进去, 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 从而引起师生们情感上的共鸣, 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 情感教育是解决当前民族团结教育瓶颈的需要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种以情感为基础和核心的教育。从行为发生学的角度讲, 形成民族团结的态度、进而具备民族团结的情感是民族团结的行为基础。民族团结态度形成的基点是真诚和信任, 由此才能产生亲近、友善的情感, 并最终通过民族交往行为反映出民族团结的状态。

“民族刻板印象”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情感交流、情感体验的不足。民族刻板印象, 其内容包括很多方面, 如体质特征、服装特征、饮食禁忌、风俗习惯、性格品质等;获得民族刻板印象的途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途径, 另一类是间接途径;一般来说, 亲身接触所获得的印象与间接得到的印象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在校园生活中可以看到诸多消极的民族刻板印象, 原因在于民族院校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民族划界意识、民族归属意识和民族自尊, 在现实生活中, 通过间接的渠道, 往往只是只言片语或一两个片段, 便产生某种片面化的民族刻板印象。当交往双方都缺乏民族常识、存在民族刻板印象又缺乏相互信任时, 容易引发各种问题。而借助以情感为基础的民族教育, 可以减少消极“民族刻板印象”的产生。通过亲身接触、情感体验与互动, 有助于积极、包容的民族刻板印象的形成。

三、运用情感教育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一) 在民族团结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理念

让情感教育在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彰显魅力, 这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有益实践。情感教育能够发挥以情动人, 以情晓理, 以情感的魅力感召大学生;情感的交融使得教育双方的距离拉近, 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从而使得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和精髓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认同, 避免流于形式。

(二) 注重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实施者的情感素质

大学教师往往是大学生生活或学习中最直接的倾诉对象和求助对象。学校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情感打动和感化教育各民族学生, 实现情感移入和人格感化;教师在传递知识、开导教育学生时, 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情感教育原则方法, 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教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实施的主体, 掌握必要的情感教育知识和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 加强情感沟通, 克服“民族刻板印象”

民族院校单一民族院系学生民族意识普遍较强, 与其他民族学生接触机会较少, 往往把自己固封在本民族的小范围内, 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容易形成消极的“民族刻板印象”, 造成一定隔阂。通过构建平台, 如单一民族院系班级与其他学院班级学生“结对子”共建活动, 实现情感沟通, 弘扬相互理解、包容和彼此接纳的情怀。

(四) 注重情感体验, 在实践中践行民族团结

通过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实践活动, 引发大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让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激发民族团结情感。如组织学生深入开展面向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的活动;以生动活泼的竞赛、讲座、征文等形式, 强化大学生民族团结情感;围绕民族重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等。

(五) 以情感人, 重视各民族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

国家、学校在采取各种方式资助各民族贫困生时, 既要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困难, 又要让贫困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爱心, 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从而赢得自信。

(六) 营造和谐与爱的氛围, 培育团结大环境

充分挖掘民族院校多民族文化元素的情感氛围。如通过“温馨家园”建设活动, 以班级、宿舍为载体, 鼓励学生营造班级、宿舍的文化氛围, 增强全班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班级号召力;如开展团结宿舍评比、宿舍民族风情展演等, 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七) 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形式, 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吸引力和情感感染力

诸如运用影像图片资料, 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习俗等, 使得学生深入认识和掌握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发掘新的教育手段, 如通过聊天、论坛、博客、飞信等形式与学生互动交流, 在网络上更容易与学生对话, 博得信任。

摘要:当前新形势下, 如何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是民族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从本质上讲, 民族团结教育亦是以情感为基础和核心的教育, 情感教育对于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模式、解决当前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瓶颈有重要作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要善于结合运用情感教育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促使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真正内化、持续下去。

关键词:情感教育,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

参考文献

[1]海秋丹.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策略[J].社科纵横, 2010, (2) :235.

[2]朱洁琼.民族团结教育可引导民族刻板印象走向积极[N].中国民族报, 2011-08-12.

[3]严庆.赋予民族团结教育润物无声的品性[N].中国民族报, 2010-05-14.

德江县民族中学民族教育实施方案 第5篇

实施方案

德江民中 2014-3-25 德江县民族中学民族教育实施方案

根据《德江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建工作的意见,为了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学校将围绕跨越式发展和团结稳定,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机地融入学校发展大局,增进全校各族师生的大团结,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特制定本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以创建工作推动民族团结事业进步和学校工作全面发展,并形成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动力,力争创建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并鼓励广大教职工争创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二、组织领导

为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创建工作的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校创建工作并达成目标,成立民族教育学校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张连武

副组长:王军、吴斌、张黔、宋天芬、熊进

成 员:何江琪、钱家喜、李进、申修飞、张进、田阳、李铨 办公室设在学校工会:由王军主席具体负责

三、创建内容

(一)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少数民族师生扶贫帮困,培养学生团结进取、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意识。

(二)民族活动开展。围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民族特色为龙头,坚持特色立校,积极构建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力求教学与民族文化均衡发展,在“9+3”、“4+2”特色教育精神指引下,组织开展内容健康,格调高尚,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如:舞蹈、音乐、篮球、书法、美术等兴趣小组活动。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每学年分春、秋两季别开展好春季学期“特长生才艺汇演”活动,秋季学期 “金秋体育节”和“地方民歌大家唱”才艺活动。既继编排好《傩舞韵律操》、《土家摆手舞》等民族舞蹈。

四、工作任务分解

(一)宣传教育 实施部门:学校办公室 主要内容: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活动;

2、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

3、开展法制、安全等宣传教育活动,构建平安校园及和谐的师生关系;

4、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事迹宣传。

(二)创建活动 实施部门:学校党建办公室、校行政、教育处、教科处、校团委 主要内容:

1、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加强党员干部和全体教职工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营造廉洁自律、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研究部署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创建工作。(校党委)

2、按年级组管理机制和新作息时间安排,加强教育教学督查管理力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校行政)

3、严格执行行政领导值班制度,接待好师生及家长来访,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和相关信息反馈,将民族政策法规和“四项教育(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纳入常规工作。(办公室)

4、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设备采购、使用及维护工作,为教育教学、校园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总务、教科处)

5、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稿好备课、课题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打造名师队伍,在继续开展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同时,将民族团结知识、民族政策有机融入相关学科教学中。(教科处、教务处)

6、切实开展好“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各族学生参观学习,举办专题报告、讲座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学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立志成才的实际行动,突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教育处)

7、深入开展“桃源铜仁美丽德江”主题教育,集中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结合“9+3”、“4+2”特色教育开展诸如“民族团结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活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校团委)

8、关注师生生活,深入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做好舆情分析和引导,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校工会)

五、督查申报

责任部门:学校工会、办公室 配合部门:各处室、年级组、班集体。

(一)督查考核的内容

1、组织领导工作。

2、各部门负责创建活动项目的计划、简报和总结。

3、创建活动的记录、资料、建档等情况。

(二)督查考核的形式

1、办公室经常性对各部门的创建工作进行专题检查、重点抽查,并及时通报检查、抽查情况。

2、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创建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通报督查情况。

(三)督查考核的原则

1、突出重点与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督查考核相结合原则。

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合理、注重实绩、鼓励创新原则。

3、重点督查考核与适时督查考核相结合原则。

4、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

5、日常督查考核结果与阶段综合督查考核结果相结合原则。

创优质民族教育 第6篇

以质量求生存,凭实干谋发展,凌云民中走过了20多年的办学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特别是近10年来,该校驶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教育教学质量跃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访问者。

优化育人环境

现年已50多岁的岑英战老师是一位当初参与凌云民中筹建工作,并一直在该校任教的“元老级”教师,他见证了该校变化发展的历程。据岑老师介绍,凌云民中建校之初,只有一栋3层9间教室的破旧教学楼,学生和教工宿舍是两排摇摇欲坠的瓦房,校园地面狭窄、坑洼,教学用具紧缺,除了几台收录机,没有一件像样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今,该校拥有平整干净的草坪、生机盎然的花园、3栋新建的教学大楼、1栋多功能综合大楼、3栋学生公寓楼、1栋学生食堂楼、4个标准塑胶篮球场、2个塑胶气排球场兼羽毛球场和1个乒乓球场,以及已达国家二级标准的各功能室和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等。

办学以来,凌云民中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民族教育的文件精神,充分依靠国家财政扶持重点向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的优惠政策,抓住“两基”攻坚、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教育对口支援工程等实施的契机,做好规划,落实项目,筹集资金,全面有序地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使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02年4月,造价88多万元、1615平方米的第1栋综合楼建成并投入使用;2004年8月,造价108多万元、2 459平方米的第1栋学生公寓楼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7月,造价201多万元、3 908平方米的第2栋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越来越密集的基建工程,显示了该校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

凌云民中以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新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该校充分发掘校园四周围墙的功用,组织师生自己动手绘制百米古今诗词文化长廊、五十米长城培德励志图、二十米中考冲刺打气墙、十米书画摄影图片展示窗。该校还对各班教室进行个性化布置,让各班根据自身特点展示特色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另外,该校还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成立书法、绘画、文学、山歌演唱、民间体育项目、民族服饰展示等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2007年起,该校与凌云县诗联学会联手,开启了校本新课程“传统诗词进校园”活动,成立了“诗教”办公室,筹建了“五指诗社”,从县诗联学会和学校语文教师中聘请“诗教”辅导员,在学校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并举办中华诗词专题讲座,对师生进行传统诗词写作指导。该校还把打陀螺、抛绣球、穿板鞋、民族服装秀等纳入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比赛项目,给各民族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也为传承各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保障。

打造团结集体

凌云县是一个多民族县份,境内有汉、壮、瑶、回、苗、侗、哈尼、黎、仫佬、水、满、高山等13个民族,凌云民中也就成了民族大家庭,维护和增强民族团结显得尤为重要。该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领导层内部、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形成了全校各民族师生团结奋进、校园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凌云民中用制度管理人,更用情感温暖人。该校每年都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通过走访、慰问、倾听师生心声,以实际行动让全校民族师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2012年4月,该校一位叫陈茂的中年教师突然病倒了,被检查出已经是肝癌晚期,不得不到市医院住院。学校领导听说后,考虑到该老师尚有孩子在大学读书,爱人工资又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于是马上在学校师生中发起募捐。师生们积极响应,纷纷慷慨解囊,最后校长亲自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到医院慰问该教师,并把师生的捐款及学校的慰问金送到该教师手上。同时,学校领导还发动学校老师轮流去探视,陪伴该教师度过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

该校还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集体创建活动,采取制作民族政策宣传专栏、发放民族团结教育资料、开展校园民族文化活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广大师生进行民族知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倡导各民族师生相互尊重。该校成立有教师代表理事会,设置校代会秘书处,上传下达,加强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信息沟通、思想交流。20多年来,该校从未出现过一起有关民族歧视、民族矛盾的事件,各民族师生互相扶助、和睦友爱、齐心协力、团结共进,使学校民族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培养优秀教师

凌云民中校长林琦认为,教师是学校民族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学校民族教育的关键环节,教师个人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成败。因此,该校特别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该校坚持实行隔周政治学习制度。每隔一个星期组织教职工进行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就师德师风建设问题作专题讲座,或针对出现的师德师风问题作随机地研究处理。

2012年上学期,林琦接任该校校长。由于当时新的治校措施尚未出台,学校各项工作显露出被动的迹象。林校长下决心转变这种消极现象,于是郑重地举办了一次师德师风讲座。在讲座中,林校长首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部门、各个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严肃地指出这些问题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危害。教师们很快转变了观念,明确了自身职责。

该校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适应性强的学习型、创新型教师队伍。多年来,该校有序开展各项校本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定期组织开展学科公开课、研讨课和竞赛课,并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每位学校领导每学期至少听课25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15节,而且要做到听课有记录,课后有反思。

为了不断提高学校校本教研质量,该校每学期以学科教研组、学科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文三理四”业务学习,即每周安排一节课进行各学科的业务理论学习活动,单周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中研讨学习,双周以学科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文科安排在星期三,理科安排在星期四,校领导分别深入各活动组进行督察和指导。同时,该校还与市内5所学校组成名校联盟,各校间保持常态化联系,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在该校,领导为教师的教学服务,老教师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服务,这种情况已成为常态。学校通过考评教师们的教学经历、教学能力、教学成绩等,确定各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单,其余教师自主选择相应科目的一位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跟班学习。该校青年女教师黎娇教的是语文,几年前才调到该校,感到压力特别大。她主动找到在全县语文教学界享有盛名的戴华老师结对,拜其为师,多方面跟班学习。只两年多时间,她就已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语文骨干教师了。

科学、扎实的教研活动,让教师走在教育探索的前沿,使教师的主体作用被较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了。目前,该校已获得两个市级重点课题,课题研究的热潮又一次兴起。

以研促教结硕果,近几年来,该校教师在各级教育教学赛事中频频获奖,教师论文及优质课比赛获自治区级或国家级奖9人次,获县市级奖87人次。目前,该校有县、市级兼职教研员2人,B类人才培养对象2人,C类人才培养对象16人,其中汤仁娜、傅佐惠等老师被确定为市级课改带头人。

凌云民中为少数民族群众创造了优质的教育。自1993年以来,该校已连续20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县同类学校榜首(2013年中考重点高中上线率已占到全县的51.3%),入学巩固率、毕业升学率连续多年达98%以上,先后荣获“百色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自治区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学校”“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并记集体二等功”等300多项荣誉。笔者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凌云民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定会得到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责编 秦越霞)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第7篇

但是长久以来, 较之传统音乐, 西方音乐在我国音乐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偏大, 久而久之, 就会使得我国民族音乐在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 甚至造成我国民族音乐失传、遗忘于世的局面。现如今, 部分学者已经提出要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倡议, 并从各个角度强调了其重要意义。结合我的教学经验, 我也认为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意义不凡, 同时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延续中国民族音乐瑰宝, 是我国音乐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

1.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弘扬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瑰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每个民族都传唱着独具一格的民族音乐。每个民族音乐都是该民族精、气、神的凝结体, 尊重和传播历史文化传统, 就是所谓的传承。

假如不了解民族音乐, 也就很难了解祖国丰富灿烂的文化与文明, 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传承与发展。但是, 近些年来, 我国民族音乐却一直让步于西方的流行音乐, 从大众休闲娱乐到专业音乐人士创作, 流行音乐似乎更受青睐。部分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甚至对民族音乐知识持一种陌生的态度。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被节奏强悍的流行音乐替代, 委婉流长的民族乐器之声被充满宣泄意味的摇滚乐器代替。无论在音像卖场, 还是在表演会场, 通俗流行音乐的占有比例越来越大。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人群中尤为严重, 如果任其发展, 那么民族音乐发展的脚步势必会缓慢许多, 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的漠然可能出现民族音乐传承链条断裂。普及民族音乐已迫在眉睫, 高校音乐专业作为音乐教育与研究的主要阵地, 传承与弘扬祖国音乐文化是其应有之义。

2.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21世纪中国音乐发展创新的需要

掌握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 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格与情感, 增强民族文化历史与情感的底蕴;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元素、音乐风格的认识和储备, 在各元素相互鉴赏、比较、总结中, 来培养多维度、跨文化的音乐视野。因此,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不仅可以使学生全方位了解民族音乐, 可以掌握各类音乐精华特色, 提高自身鉴赏和创作音乐的整体水平, 还可以推动民族音乐进一步的传承发展。

3.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和提高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 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而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音乐人才。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的民族音乐教育, 不仅能提高学生知识、技艺技能, 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和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完善自我人格。比如, 我国抗战时期产生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革命歌曲, 不仅为学生描述了抗战时期的战争场面, 也表现了抗战前辈同仇敌忾、不屈不挠、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 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

我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 它反映着中华民族历代的风格与特点, 是我国音乐中的灵魂。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 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使之成为有文化品位的“文化人”。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应遵循音乐学习的规律, 选择易于培养学生民族音乐情感的教材和教法, 比如常用的视唱、欣赏、歌曲练习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情感;也可通过讲述音乐创作背景、原因等方法为学生再现历史, 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

三、强化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内涵, 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1) 民族音乐是知识的一部分, 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具有强烈的内涵意义。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不断地累积和沉淀。而教师在民族音乐教育中扮演着引导学生、总结经验的作用, 因此教师对民族音乐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奉献以及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使传统民族音乐的接力棒传承下去, 教师需要倾其所有, 把自己积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传授知识是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的, 其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器乐、乐理、乐谱等基本知识, 还要结合曲目为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特点、作品亮点、内涵意义等深层方面的知识。教师要循序渐进, 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将自己的所学穿插到教学内容中去, 使学生在无形中可以积累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和内涵。除了教师的客观传授外, 教师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可以自愿、积极地投入到民族音乐学习中来, 比如教师可以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学习, 如让学生反复欣赏、聆听、歌咏、演奏来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方法, 激发学生积累和背唱歌曲的兴趣, 使其在大量音乐实践中, 积累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音乐是有灵动性的, 教师在音乐教学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 要以引导学生领悟音乐文化为目的, 使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和意蕴, 从而在音乐形象的感染与熏陶中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 提高文化素养。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歌唱表演、音乐小品、戏剧舞蹈等形式, 把自己对民族音乐意蕴的领悟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学生领悟消化其意蕴后, 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音乐的文化内涵, 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程度, 强化其技艺水平, 提高文化素养,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把音乐承载的文化内涵传播得更深、更远。此外, 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 要用心去感悟, 要穿透音乐, 领会音乐背后的形象, 进而领略其文化意蕴。使学生逐步形成强烈的文化意识, 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 文化素养会随之不断提高。

(2) 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培养文化美感。音乐是有情感性的,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确立音乐教学的情感目标, 再慢慢地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因素, 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最终达到以情感人, 培养审美情趣, 提升文化美感的目的。

(3) 在音乐实践的活动中扩大文化视野。音乐无处不在, 只局限于学校课本之内的音乐教学是很短浅的。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扩展各种类型的音乐实践活动, 比如让学生走到民间, 走到部队, 走到民族色彩浓郁的部落中, 与当地民众互动交流, 来丰富音乐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提高文化素养。

四、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是我们音乐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要让子孙后代了解我们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可以通过音乐教育, 引导青少年学生维护本国家、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从而更好地担当起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重任。我们要不断加强探索和研究,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让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使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永远唱响我们民族音乐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邱玥.试论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音乐天地, 2005 (3) .

民族教育 第8篇

关键词: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途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搞好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是维护祖国统一,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但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内民族分裂分子, 利用民族问题一直在国内从事破坏活动, 2008年西藏的“3.14事件”、2009年新疆的“7.5”事件, 破坏了社会安定, 扰乱了社会秩序, 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带来巨大损失。河北省是少数民族大省, 有55个少数民族成份。省内有多所多民族院校, 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如何加强多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工作, 寻找、发掘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有效管理途径, 进而确保多民族院校乃至河北省的稳定局面。课题组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

一、多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评估

课题组以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为研究样本。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是一所多民族院校, 是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荣誉称号。该院现有在校生2014人, 其中藏族学生321人 (占在校生人数的15.94%) , 满族学生446人 (占在校生人数的22.15%) , 回族学生145人 (占在校生人数的7.2%) , 蒙古族学生52人 (占在校生人数的2.58%) , 另外还有部分朝鲜族、侗族、壮族、哈尼族、白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8.36%。学生民族成分多样, 既有散居少数民族又有聚居少数民族, 是典型的多民族院校,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研究中通过问卷, 对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的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评估。其结果显示:

从民族视角来看, 蒙古族、满族、回族等民族在河北省内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得多, 民族观念淡化;而藏族同学的民族认同感比较强, 他们更愿意与本民族的同学交往, 更信任本民族同学, 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流得相对较少。从散聚居视角来看, 散居少数民族同学比聚居的更重视民族团结。从学生的政治面貌来看, 党员同学对民族政策了解较多, 更重视加强民族团结, 群众同学的民族团结有待加强;从任职情况来看, 干部同学和社团成员的民族团结搞得较好, 普通同学要差些;在宗教信仰方面, 无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同学更注重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工作做得也较好。

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方面, 发现社会实践、课堂教育、宣传引导和文体活动等都是有效的。比较而言, 社会实践和课堂教育是最有效的, 而宣传引导和文体活动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也不可忽视。在促进民族团结的活动和方式中, 学生也认为周末舞会、体育赛事、社会实践、文艺活动、社团活动、假期社会调查、辩论赛等都是有效的。

二、教学案例和活动案例分析

1. 教学案例分析

为找寻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课题组选取了民族学生公共必修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为教学案例研究样本, 通过案例的实施和学生访谈发现, 有72.3%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此课。有46.2%的同学认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民族团结教育的渗透做得好, 有47.8%的同学评价为一般。总体而言, 在多民院校开设诸如《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方面的思想政治课程是可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的。但开设此类课程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文化层次等方面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切不可一刀切, 全校一套教材。同时, 这对教师也有更高的要求, 授课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 又要有丰厚的学科知识, 还要掌握一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如能具备56个民族的相关知识, 课堂气氛会更活跃, 会得到更多学生的喜爱。此案例为制定出一套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提供了依据。

2. 课外活动案例分析

课题组组织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活动, 作为课外活动样本案例。活动共有14个自然班参加, 占全校班级的42.4%。活动开展顺利、圆满,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别出心裁。有的班级以包饺子的形式拉开活动的序幕;有的班级以民族大联欢为活动的主体;有的班级把学生带到校外, 不同民族的同学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活动中穿插诗朗诵、歌曲、舞蹈、小品等艺术形式, 结合影视资料欣赏, 使活动效果非常突出。此次活动的成功经验说明, 民族团结教育不拘泥于课堂, 不拘泥于形式, 可以让民族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沟通、交流, 增进友谊, 加深情感。但此次活动也有一些干扰因素, 如学生的积极性, 素材搜集, 经费筹集, 道具准备, 场地限制等方面, 但在辅导员的耐心讲解和帮助, 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 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上述问题都一一得到了解决。

三、多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

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民族问题的关注程度。学生对民族团结认识比较深刻的, 则民族观念淡薄一些;若学生对民族团结认识不到位的, 则民族观更强烈。在我们所做的368份有效调查问卷中, 有17名学生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持无所谓态度, 占到4.6%, 还有一名学生认为没必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在问卷中有近20%的同学不知道“三个离不开”的准确内容。可见, 确有少数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需要加强。

2. 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缺乏充分的了解和沟通

“对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饮食、服饰等”, “感兴趣, 了解较多”的学生有192人, “不感兴趣, 有一定了解”的有154人, “不关心, 也不了解”的有22人, 所占比例分别为:52%、42%、6%。究其原因, 有的学生是缺乏了解的欲望, 而有的学生是缺乏了解的途径, 为此开辟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 加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3. 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障碍

“你会主动结交其他民族的朋友吗?”其中回答“会”的有158人, “随缘”的有205人, “不会”的有5人, 所占比例分别为:43%、56%、1%。追根溯源, 我们发现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存在交往的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 甚至有一些狭隘的民族观存在。

4. 信息开放时代, 负面信息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现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学生接受信息来源很广, 报刊、网络、电视等途径都可以使学生获得信息。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 电脑、手机、多媒体网络播放器等都是学生经常使用的工具, 网络中的不可控的负面信息极易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加强网络的监控和对学生进行理性、文明上网的教育, 是十分必须的工作。

四、对多民族院校的建议

1. 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 穿插一些民族团结教育专题内容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教育的主阵地, 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在多民族院校应开设以下课程作为必修课, 如《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 同时可穿插“马克思四观两论”“民族宗教事象概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等主题报告会, 开展“宗教热点问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社会热点和民族事件解读”等专题讲座。同时还需培养、配备一支精通业务、肯于付出、熟悉政策、涉猎广泛的教师队伍。他们具有较高的把控课堂、把控学生的能力, 他们能够使枯燥的理论讲授变得生动而鲜活, 让课堂教学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在这支队伍的引领下, 必修课程的讲授与其他课程的渗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文化观。这样, 多民族校园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将水到渠成。

2. 设立和拓展多种教育平台, 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有效路径

(1) 利用宣传阵地提高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配合课堂教学,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 营造浓郁的民族团结教育氛围,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积极影响。利用校园宣传橱窗、校园网、广播台等途径进行民族政策、民俗风情的宣传, 通过在楼道内悬挂标语、图画, 利用教室内的板报等形式营造民族团结的文化氛围, 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2) 坚持办好两所学校, 即青年团校和青年党校。它们是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 提高学生政治思想觉悟, 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党、团积极分子和学生骨干的摇篮。利用丰富的影像资料, 结合通俗易懂、声情并茂的讲解, 普及党、团基本理论知识, 宣传党在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现阶段的方针、政策, 引导各族学生积极要求进步, 主动向党团组织靠拢。

(3) 认真组织好三次会议, 即每周的班会、团会和升国旗集会。它们是将民族团结教育日常化的具体体现。以必修课的形式每周固定时间安排一次班会、一次团会、一次升国旗集会。月月有计划, 周周有主题, 形式丰富多彩, 不拘泥在教室、学校, 使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真正入脑入心。

(4) 通过文体、娱乐活动加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通过“普通话加强班”,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说好普通话;成立“计算机提高班”, 由汉族学生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少数民族学生也可利用课余时间, 教其他民族的同学学习民族语言和民族歌舞。通过这些文体、娱乐活动真正达到了民族交融。

3. 合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 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体制、载体

(1) 与部队牵手, 共筑军民鱼水情。同军队院校、国防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通过走出去封闭训练和请进来集中培训, 有效地加强民族学生的国防意识, 尤其是增强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情感。

(2) 革命圣地西柏坡和首都北京可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基地。利用假期组织民族学生到西柏坡追寻先烈足迹, 举行入党、入团宣誓仪式;到北京参观长城、故宫、军事博物馆、中华民族园, 看升旗仪式, 瞻仰毛主席遗容等, 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的伟大昌盛和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恢弘气象。

(3) 设立农村社会实践基地。利用暑假组织民族学生进入实践基地, 吃在农家, 住在农家, 了解党的开放政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变化, 激励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建设而努力学习、艰苦奋斗。

(4) 创建河北省高新企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实践基地, 组织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外省的学生举行“爱在河北”等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可组织同学们参观我省的一些知名企业和旅游景区, 如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英利集团、龙江工业园区、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著名的厂矿企业、工业园区和直隶总督署、清东陵、唐山抗震纪念馆、山海关等多个人文景观、旅游景区, 每到一处便可与当地学生开展多民族学生联谊会, 加深了解, 增进感情, 感知河北, 感谢河北。

4. 整合与使用多民族院校多种有效资源, 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基本保障

(1) 不同民族的同学混合编班, 混合住宿, 同餐厅用餐, 加强不同民族同学之间的了解和交往。混合编班, 可以使他们之间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混合住宿, 可以使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朝夕相处, 互相照顾, 建立深厚的兄弟情、姐妹谊;同餐厅用餐 (回族和其他有饮食禁忌的民族除外) , 可以使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学会尊重彼此的饮食习惯, 学会尊重他人, 促进民族团结。

(2) 多民族院校的服务人员要提高认识, 搞好服务, 尊重学生的民族习惯。如食堂的炊事员、管理员要根据学生的民族习惯合理搭配膳食, 言谈举止要避讳部分少数民族的忌讳;校医、后勤维修工人、宿舍管理员以及校园清洁工等服务人员也都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工作的特殊性, 以学生为本, 关心、尊重学生以及他们的民族习惯。

参考文献

[1]李保堂、乔庆刚, 《把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当做生命呵护》[J], 《学园》, 2010. (2)

民族教育 第9篇

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关键是首先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如何传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学者们当前探讨的热点, 有些学者把目光转向了学校教育。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 人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建立在某种特定文化基础之上的,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1]学校教育传授知识的集中性、系统性使学校成为当前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2]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育理念大多体现了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即便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也大多如此。孩子的多数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 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场所。但就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现状而言, 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观, 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忽略了少数民族学生特殊的文化背景, 忽略了少数民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同时也忽略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任务。缺乏体现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教育。所以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要改变观念, 创设新的教育理念, 建设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发展并重的新型教育观。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现状

1. 少数民族同胞为传承自身文化对学校教育有所抵制

大部分少数民族同胞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很强, 意识到现代文明对本民族的文化冲击。人们认为现代学校与族群传统文化是相互抵触的, 他们认为年轻一代进入政府开办的现代学校会使族群的文化传统边缘化乃至失传, 从而在心理上抵制现代学校教育, 认为只有传统的知识教授机构 (寺庙、经堂) 的讲授方法才能保护传统文化。[3]这种抵触现代学校教育的观念普遍存在于相对闭塞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认识比较狭隘, 把学校教育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割裂起来。但是这种观点也侧面的反映出, 多数学校没有执行好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 忽略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 从而只是停留在传播主流文化的层面上。

2. 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载体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 在传承中受到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统一汉语的挑战

在民族地区, 义务阶段的学校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的, 除中高考可以用民族文字答卷的地区, 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用汉语讲课, 学生用汉字答卷, 为提高升学率, 本民族语言和文字只作为辅助性教学而出现。在现代教育体系下, 学生和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被“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牢牢禁锢, 淡化了传承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意识。很多家长以学生课业重为由, 拒绝传授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儿童是继承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 他们多数时间都在接受着学校的教育, 教学语言的统一化使得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正在走向衰亡。语言和文字是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语言文字如果保存不好, 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 其价值观, 宗教习俗等都会随之逐渐消逝。如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消失还谈何很好地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二、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关系

1. 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其必然性。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学校和学校教育是以对人的文化造就, 以文化传承、创造为主要任务, 并以文化为机制建立的文明实体, 是以文化共享为基本使命的存在。”[4]学校教育与生俱来担任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教育对文化的经久保存和传播, 直接导致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形成了一种文化的基本内核。[5]文化是一个地区精神文明的象征, 一个民族只有保护好自身优秀的文化传统, 保持其文化的活力, 才能促进本地区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学校教育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保持其活力和扩大其影响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或学校设置专门的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向学生讲述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传递着本民族高尚的精神风貌。通过这种形式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学生, 使其形成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就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学校通过课程的设置, 校园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本民族的文化, 从而不但能培养民族自豪感, 同时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适应能力, 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有促进作用

少数民族文化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的薪火相传而历久弥新。同时也能在本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促进学校的教育。通过学习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增加了生活的阅历和生活的技能, 也增长了少数民族学生历史和人文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和技能是拓展学生思维, 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素材。对学生学习文化课程有促进作用。同时少数民族传统观念里有团结、合作、互助、进取等精神, 对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校园生活有促进作用。

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学校的课程中,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教材知识的局限性, 增加了学校知识传授的趣味性。让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有利于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 它包括校风、校纪、校园环境、学校制度等一切体现学校精神面貌的文化传统。各民族地区学校通过融入本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 可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氛围, 有利于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独特、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 增加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观念如何转变

1. 从生存型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观向发展型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观转变

生存与发展始终是成对出现的概念, 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生存和发展相互依存, 相互合作, 促进了社会稳定而持续的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薄弱链条。少数民族教育一直处于“生存型”教育的阶段。国家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同胞的主体地位, 对国家作出的重要贡献, 以及少数民族特殊的生存环境以及现有的生活条件,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 让少数民族同胞上得起学, 有学可念进而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惠政策, 从而缩小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大多旨在解决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而在教育理念上却缺少特色的教育发展观。被传统工具主义教育理念影响, 基础教育以升学为目的, 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模仿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模式, 从而忽略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全面的发展。究其原因, 是由于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处于生存阶段, 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确, 目标不清晰, 措施不给力。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中小学要把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的视野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发展型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入学机会的均等, 同时也要关注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上的均等。发展型的教育观要为每个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当的教育, 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政府从保障少数民族适龄儿童“有学可上”到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转变。要保障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学校教育, 不但深入系统地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建立起继承、保护、弘扬本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责任心, 而且在根植于本民族文化基础上, 关注少数民族学生身心等各方面的发展, 提供相应的教学环境, 设置相应的配套教学设施和教学内容, 使学生做到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少数民族学生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后的发展。

2. 从同质化少数民族教育观向多元文化一体的少数民族教育观转变

很多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很多的途径和方式, 如口耳相传、大众传媒、学术会议等等。然而, 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最基本的途径。汉族文化“同质化”的趋势日渐明显, 很多少数民族儿童不会说自己的母语, 汉族歌曲却口耳相传。汉族服饰成为日常的主要服饰。在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阶段也同样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 如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同质化, 没有突出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资源配置上也出现同质化现象, 各地区教育资源配置趋向统一, 虽然体现了公平原则, 但是效率和稳定原则有待提高。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要兼顾公平、效率、稳定的原则。少数民族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多元文化教育。所以可以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有针对性地实施多元的文化教育, 让民族文化传承观念深入人心。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要增强多元文化观的教育理念, 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多元文化的内容, 让课程与自身的民族背景、民族文化以及民族价值观相联系,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适应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在培养人才上应意识到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视野的少数民族教育传承体系, 制定出一套能在中小学实施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目标, 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在中小学阶段合理有效的衔接。使学生在继承本国主体文化的同时, 也要兼顾传承本地区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使学生在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优秀文化的基础上, 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想要促进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就要在民族地区的学校开展个性化的教育。个性化体现在学校的环境要有民族的氛围, 学校的教学内容要增加体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等内容。这些课程可以以地方课程形式展现, 也可以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展现。同时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让网络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新渠道。

参考文献

[1]哈经雄, 腾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68.

[2]靖东阁, 孙振东.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出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11) .

[3]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 .

[4]李怀宇.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基于教育人类学认识[J].贵州民族研究, 2006 (4) .

民族教育立法探究 第10篇

一、民族教育法的界定

民族教育法主要是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民族地区教育平等、健康有效发展而设立的法律法规。它属于国家母法——《宪法》之下《教育法》的下位法, 与教育部门法属于同一个层次。民族教育法有别于民族教育政策, “民族教育法是民族教育政策贯彻实施的重要保障, 民族教育法是民族教育政策的具体化、规范化和定型化”, 它具有法律所特有的强制力。民族教育法的应用范围主要是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领域, 其目的是维护教育主体、教育对象及与其相关人员的权益, 同时这些法律对象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其终极目的是促进教育、文化、经济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繁荣和健康有效的发展, 促进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使其免受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左右, 而在合理借鉴的基础上沿着民族特有文化脉络前进。

二、民族教育立法必要性

法律是一个规则, 是实施对象和实施主体所共同遵循的规则, 规则的确立要得到公众的认可, 其目的是维护整体的利益, 促进整体的发展。由于法律实施对象背景的不同, 往往群体与群体之间在不同的领域中差别很大, 如果依照最求统一的法律标准必将造成两种结果:一是顾及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二是过于综合、高位而失去充分维护公众利益的效果。对于教育领域立法就是如此, 民族教育属于教育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因此, 为了更好的维护少数民族教育权益, 实现民族教育合理有效的发展, 应设立符合民族教育发展规律的切实有效的民族教育法。随着民族教育体系的系统化和完善化, 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教育问题也显现多样化, 需要设立专门的民族教育法来加以解决进而促进民族教育更快更好的健康发展。同时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开发、振兴地深入, 以及普九和教育公平发展的进一步深化, 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 其效果不能充分发挥与没有一套系统、专门的民族教育法来保障是分不开的, 尽管在《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中阐述了有关民族教育的法律条款, 但是不够全面、系统且没有具体操作性, 不利于问题的及时和有效解决。同时, 由于法律条款的分散, 不利于民族地区师生、家长等基层群体对自己就教育方面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和掌握, 不利于民族教育法在基层的宣传、推广和普及。进而影响教育政策的落实和师生权益的维护等。

三、民族教育立法原则

立法原则的确立直接影响法律条款确立的科学有效性, 不同领域的立法都要遵循立法的统一原则和自己所特有的基本原则, 作为民族教育的立法也不例外, 而且问题更加复杂。它涉及到法律、教育和民族三个领域的问题, 立法原则的确立直接影响着法律的合理性、合法性、伦理性和公众的认同性以及法律的普及和实施效果。笔者认为民族教育立法至少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法制统一原则。

民族教育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必须遵循法制统一原则。我国《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与尊严”, 另外《立法法》第四条也体现了法制统一的原则。所谓法制统一原则是指一个国家的所有法律的相互一致和彼此之间关系的协调统一。具体表现在遵循与《宪法》等上位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相一致上, 与《教育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关民族教育问题的内容相统一, 同时要与《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及《职业教育法》等同位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内容之间相互协调一致, 但是由于民族教育涉及到渊源复杂的民族文化背景问题, 因此在民族教育立法过程中避免对已有法律法规的百依百顺, 而要敢于质疑, 要实事求是的在探究过程中坚持真理, 用事实说话, 对于已有不合理的法律法规重新进行审视。这样不仅是对已有法律法规加以完善, 同时也有利于保证民族教育立法的现实价值性, 以利于民族教育法后续的实施与执行。

2. 民主平等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法律实施所公认的基本准则, 要做到法律的真正平等, 那么立法的民主平等是不可缺少的。“立法不是体现和保障个别人和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不是反映和保护个别部门个别地方的意志和利益, 也不是体现政府的意志。”而体现的应是人民的意志和要求, 确保人民的利益。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理论依据上的民主平等, 充分考虑法学、民族学、教育学、民族教育学以及教育法学等各门学科理论知识, 充分利用对民族地区的科研成果, 作为民族教育立法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尤其是民族地区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而事实并非如此, 只有通过不同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将问题分析得更加深入, 更加明了, 不但能知其然, 还能知其所以然, 在此基础上的立法才谓“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另一方面是现实依据上的民主平等, 列宁曾指出:“民主组织的原则就意味着每个公民都能参加国家法律的讨论”。因此, 民族教育立法要摒弃仅在书斋中的冥思苦想, 要与实际充分结合, 在实际调查中推敲具体法规的实际基础依据, 走进民族地区, 广泛地听取立法对象的意见。在各方意见发生冲突时, 要客观平等的进行交流论证, 权衡利弊, 切勿固步自封和先入为见。

3. 务实可操作性原则。

民族教育立法的目的是保证和维护民族教育和谐、健康、有效的发展。不是从国家行政机构的主体意志出发为了解决一些肤浅、近效问题而想当然的设立一些法律法规, 而要从民族教育的长远发展着手, 同时要与民族文化、社会等大背景的发展相契合, 把握住民族教育发展的内部特有规律, 通过立法的方式切实解决民族教育发展所遇到的和未来可预见的问题为目标。此外, 设立的法律条款要具体, 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民族教育法与《宪法》等不同, 《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 它面向全国所有人民, 规定了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益, 由于它所面向对象的广泛, 因此它是高度抽象概括的, 主要起指导性作用。而民族教育主要是面向民族教育问题, 因此必须突出其实际操作性, 把法律规定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每个职位、每个人员上, 更多规定的是法律实施主体什么是其应享有的权利, 什么是其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非法的、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这样才能确保民族教育法的作用充分发挥。

4.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民族教育立法在遵循特定原则的同时, 还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 灵活性是原则性充分实施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合理结合对问题的充分解决具有重要作用。民族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自己特有的文化根基, 对教育内容和实施方式等有自己特有的处理途径, 由于文化的渊源其中有许多问题我们还没有充分的理解, 进而对其教育的效果和作用发挥不能用主流的评价标准加以衡量。因此在法律条款设立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有理有据, 对于模棱两可的问题要灵活对待, 多留变通余地, 不能从“本本到本本”, 而要因事制宜, 促进民族教育的和谐发展。

总之, 民族教育立法对于促进民族教育发展, 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提升、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应继续加强对民族教育立法的深入研究, 采用科学合理的立法原则, 尽早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民族教育法律法规, 促进民族教育的有效提升, 实现全国教育的均衡发展。

摘要:民族教育立法问题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 就我国现实的状况来看, 一部行之有效的民族教育法的正式建立仍有待深入、全面的探究。民族教育法是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民族地区教育平等、和谐、健康、有效发展的保证。民族教育法的确立应遵循法制统一、民主平等和务实可操作性原则。

关键词:民族教育,民族教育法,立法原则

参考文献

[1]李生, 赵飞.民族教育造成与民族教育法的关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2) .

[2]黄济, 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3]李步云, 王永清.中国立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8.

犹太民族的教育传统 第11篇

遭际塑造民族,教育成就民族

纵观犹太历史,特殊的民族遭际把犹太人塑造成了一个教育型的民族。在1800多年的流散中犹太民族在犹太教上帝雅赫维指引下找到了尘世中的上帝——教育。有人甚至更进一步称,犹太民族的信仰中同时存在两个上帝:在宗教精神世界信仰上帝雅赫维(在希伯来文本中上帝有3种称谓:JHVH、EL和Elohim,“耶和华”事实上是基督教对上帝一词的一种误读,其真正的读音已经失传);在现实世界信仰教育。系统的犹太教宗教教育维持了犹太民族对上帝雅赫维的信仰,犹太教成为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一刻不敢懈怠的宗教教育也奠定了犹太民族重视教育的传统,这一传统在近现代延伸到世俗教育领域,使得犹太民族成为当今世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民族。高等教育是培养精英和尖端人才的必需,作为一个流散民族,犹太人一直渴望建立自己的高等教育。1466年,在意大利西西里岛,连能够放下一只脚的地产也被禁止拥有的犹太社团向国王约翰二世(King John II)申请创建一所犹太大学遭拒。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以来,以色列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正如流散犹太人的命运一样充满了艰辛曲折。1924年成立的以色列理工学院和1925年创建的希伯来大学都是在尚未建国,并且不断遭到阿拉伯人暴力干扰和袭击的情况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尽管如此,犹太民族高等教育之梦终于在“应许之地”变为现实并不断发展壮大。

以色列国土狭小,实际控制面积只有2.2145万平方公里,一半以上是荒山和沙漠。另外,以色列国还是一个贫油国,石油严重依赖进口。除了死海里的钾盐,其它自然资源亦极其匮乏,正如开国总理本-古里安说:“我们(只)拥有阳光、沙漠和人脑”,“我们要让沙漠开满鲜花。”这个国家西临地中海,北、东、南三面处于20多个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自1948年建国以来,进行了5次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的中东战争,每一次都成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因战争之故,以色列国防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前列。长期以来,世界的目光往往被巴以动荡的局势与和平进程吸引,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以色列的时政、军事、经济、阿以冲突等方面,教育的成就几乎淡出研究者的视野。近年来,以色列这个建国只有60余年,人口仅有760万人的“小”国,先后有三位本土自然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以色列高等教育的价值日益凸显。

建国后,以色列作为世界上安全形势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在国防安全方面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尽管如此,以色列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多年保持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在国家生存、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很难用数据去估算。在选择大学管理模式时,以色列大学的创办者们选择了德国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行政自治、学术自由,同时又吸收了英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并将犹太传统的教育思想也很好地融入犹太人自己创办的大学之中,从而形成了犹太高等教育的独特之处。

建国后犹太高等教育体系发展成为以色列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以色列政府为了强化高等教育职能,运用立法手段管理教育。1953年通过《国家教育法》,基本上从各党派手中收回了基础教育管理权;1958年,以色列政府颁布《高等教育理事会法》,将建国前已经成功运作的高等教育模式和理念用国家立法加以确立和保障。根据教育法,以色列国家是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应该说,政府完全有实力和可能收回或者限制大学的自治权力,但是以色列政府选择了继续保持建国前的大学行政自治和学术自由传统,而且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为大学的自治构建了法制安全网。很多研究者关注以色列政府高比例的教育经费的投入和高等教育的具体成就,而对以色列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传统的保持,以及国家的立法保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高等教育的成功发展不仅仅是经费投入多少的问题,更是国家如何科学行使国家管理权的问题。高额教育经费的投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可以使一个国家短时期内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但不一定是高等教育强国。管理者必须按照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避免陷入高投入、大规模、低质量的怪圈。以色列作为一个教育型国家,在极其恶劣的地缘政治环境之中,以及沉重国防开支的重压之下,其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借鉴的成功范例。

教育型民族成功之经验

犹太民族缘何如此重视教育,教育又缘何发展得如此成功呢?可以说,这既有历史传统的因素,也有现实的考量。

(一)知识分子在历史上长期占据领导地位

公元70年,罗马军队攻破了圣城耶路撒冷,拆毁城墙、焚毁圣殿。罗马人按照既定军事战略,将数万青壮年犹太人卖作奴隶,大批犹太人因此离开耶路撒冷,开始了历史上的“大流散”。中东地区因处欧亚非交界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历史上战争不断,少数民族的生存处境因军事征服变得异常艰难。曾经活跃在中东历史舞台上的很多民族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太民族在国亡、殿毁、民散的历史境遇之下,原有的世俗政权和犹太教高级祭司阶层掌控民族生活的状况不复存在,犹太民族出现了领导力量上的真空。就在群民四散、局势几近失控的历史瞬间,犹太高级知识分子作为时代精英和民族拯救者,以言论作号召、以知识为力量,迅速重新组织起犹太民族生活。约翰兰•本•撒该(Johanan Ben Zakkai)在贾布奈(今巴勒斯坦地区靠近地中海的一个小镇,古代著名的贾布奈经学院所在地)一所不起眼的经学院内,召集一批犹太教高级知识分子,以知识分子的行为方式展开一场静悄悄的文化改革,呼吁犹太人研读经文,回归宗教生活,坚定一神教信仰,史称“贾布奈革命”。

“贾布奈革命”在流散状态下帮助犹太人找到了精神和文化统一性的力量,由此也找回了濒临灭绝的犹太身份。这场革命使得拉比(犹太教神职人员,同时也被认为是犹太人中最有知识、最博学的人)阶层开始登上犹太历史舞台,并承担起民族教育和监护人的角色。在以后近2000年的大流散中,以拉比为主体的犹太知识分子一直在领导着世界各地的犹太社区,并行使着宗教、教育和文化方面的管理权。对于这个失去地理疆域的民族来说,知识分子的领导主要体现在精神疆域之内,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有:宗教经典《塔纳赫》(TANAKH)的编撰、正典化,《塔木德》(Talmud)的编撰,灵活诠释各种经文以适应现实需要,编纂各类犹太生活法典以指导民族生活,回答来自社区内部及社区以外犹太人提出的种种问题。拉比和知识分子阶层逐渐在社区获得了崇高威望,直

接影响了整个犹太民族的重视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教育神圣和至上的传统

要让每一个民族个体都恪守犹太教规,首先要让民族个体受到教规内容的教育。因此,学习犹太教律法和传统几乎成为每一个犹太人的必修课。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极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把教育的义务和责任赋予神性,这无疑是一个具可行性的做法。犹太知识分子以上帝雅赫维之口教导以色列人:“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圣经•申命记》第6章第6节)《圣经》的《箴言》第1章第7节中说“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圣经后典》的《便西拉智训》讲到:“智慧即是律法,这律法实际上也就是至高上帝的圣约,由摩西向我们颁布,成为以色列人的传家宝。”

在工业化时代,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常常带有强烈的世俗功利性,这无可厚非。但一味追求世俗功利,将会使教育变得淡然无味,最终丧失其本质。在以犹太教为民族宗教信仰的犹太民族思想中,教育在具备世俗功利性的同时,又被赋予了神圣性,“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是宇宙中唯一的神雅赫维与他的选民——以色列人立下的神人之约。这一约定将犹太民族带入了非同凡响的境界。

犹太民族坚信“世界只是因为学童的呼吸而存在”,“即使为了重建圣殿,也不应终断了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学童的城市将遭毁灭”。在以色列卫国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之时,以色列百废待兴,新生的以色列议会中,个别议员认为在国家生死未卜的时刻,应该暂缓实施义务教育。不过,绝大多数议员和民众中都认为,无论在什么时候,教育都应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独立战争的隆隆炮声中,负责教育事务的两名官员开始起草《义务教育法》,在亡国威胁尚未完全解除的境况下,1949年9月国会审议通过了《义务教育法》,规定5岁以上的儿童必须接受强制的免费教育。在国家面临强敌威胁之时,以色列国会通过的第一部法律是《义务教育法》,而不是别的应急法律。可见,以色列将教育视为关乎民族生存的大计。教育至上、教育神圣性的观念塑造了一个教育型的民族——犹太民族,也塑造了以这个教育型民族为主体的教育型国家——以色列国。

(三)紧迫的现实需求

1800多年的流散史,犹太民族遭遇了形形色色的反犹主义,对犹太人的种种限制、随意驱逐、掠夺与屠杀时有发生。一个寄居在其它主体民族屋檐下无家可归的民族,随时随地都有被任意处置的可能。近现代以来,随着解放运动的开展,犹太人开始接受主流价值观念,以期成为散居国平等的公民。与此同时,放弃犹太教和犹太身份,选择文化同化的趋势在加强,这对现代犹太民族的生存再次构成挑战。但无论何种情况下,教育似乎成为犹太人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不间断的、世代相传的宗教教育既是维系民族自信心、凝聚力的无形力量,也是使犹太民族免于被同化命运的强力纽带。生存的诉求使得大流散中的犹太民族成为古代识字率最高的民族,成为历史上最典型的崇学尚智的民族。

紧迫的现实需求和丰厚的教育回报使得以色列政府坚信:“教育的投资就是经济投资”(以色列第5任总统伊扎克•纳翁语,卸任总统后,出任教育部长,兢兢业业,传为美谈); “犹太历史的基本内容只有一条,即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以色列开国总理本-古里安语,他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以色列社会活动家、政治家)。

当代的以色列,国家生存安全是第一需求。国防的现代化、高精尖武器的国产化,特别是核武器的研制和成功制造,使得人口、国土面积、自然资源占绝对劣势的以色列,得以在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生存、发展,并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成为“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应该说,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所进行的人才培养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1973年“十月战争”中,以色列初战失利,武器弹药库存仅能维持四天;而法国出于穆斯林世界的政治压力,对以色列实行了军事禁运。结果使得以色列在战争中显得非常被动。好在当时以色列已经拥有核武器,对阿拉伯国家形成了威慑力量,才促使埃及于10月22日,叙利亚于10月24日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中东问题就地停火”的“338号决议”。须知,在以色列核武器以及其他先进武器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犹太复国主义以来发展起的高等教育为之提供的科学技术、人才资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第4次中东战争的教训使得以色列认识到,进一步发展自己独立、发达的军事工业之必要性。此后,政府对大学军事教育和科研方面的投入都大大加强了。今天的以色列,因教育带来的科技和人才产出效应使得以色列已经跻身世界科技和军事强国之列。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犹太研究所

民族教育 第12篇

民族团结教育在当前具有重要的意义:1) 有利于防止敌对势力向学校的渗透, 腐蚀青年一代的思想;2) 有利于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价值观, 为各民族提供了正确的行动指南;3) 有利于寻求解决当前我国民族现实问题的有效措施,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 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持续、稳定、科学发展, 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共荣。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主题看, 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的有三类:一是针对中小学生的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二是针对大学生的高等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三是针对一般公民的国民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对于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民族团结教育现状、民族团结教育经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三个问题, 研究的主体主要集中在西部或边疆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 而对内地民族班如西藏中职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新疆中职班等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甚少。对于高等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挑战、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的提升、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融入, 研究的办学模式主要集中民族学校, 而对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却不多。

二、研究的现状及目的

对于国民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理论总结和实践深化两类, 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具体内容看, 主要有民族团结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等, 而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典型案例的研究却很少见。本文研究的是关于内地民族班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典型案例, 主要目的在于总结内地民族班民族团结教育的成功经验, 期望通过统计分析出内地民族班民族团结教育的一些相关的规律, 为内地民族班的科学发展提供经验指导, 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基本思路

1) 开发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强调党组织的教育主体作用。提升教育主体专业性, 丰富教育手段、优化教育课程、开展教育实践与实际地文化历史相结合, 创新教育观念。比如高校应该推广《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这本书, 特别是关于新疆宗教知识手册, 内容涵盖了新疆的民族风俗、民族宗教、以及我国的民族政策等知识, 能让广大师生更好的了解相关知识。

2) 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 解决学生学习生活难题。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困难之处, 并有针对性解决。关爱学生, 帮助学生, 使他们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基本保证。具体来说, 在饮食上注意民族禁忌和喜好;在语言上, 不说民族学生忌讳的话语;在传统文化上, 尊重少数民族传统, 在他们的节日时, 举办庆祝活动。

3)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通过不同培养方式或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培养发扬学生个性, 找到自信和自我, 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 并在少数民族学生当中发挥带头表率作用。通过学校的校报、公共宣传栏、校广播台、校园网等手段, 积极宣传民族团结政策, 增强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

四、主要举措

我们可以通过网上收集资料、查阅新闻实事及实地调查访问内地民族班民族团结教育现状, 并收集大量与其相关的民族团结教育案例, 筛选其中的典型案例, 进而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案例的选取以两个出发点为原则, 第一个出发点为从民族团结教育的不同方面选取案例, 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设置、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及实践等活动、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教学及网络教学环境、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配置情况等;第二个出发点为从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选取案例, 如内地西藏班、西藏中职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新疆中职班、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等。以这两个原则选取的案例涉及面广, 研究分析出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1) 实地考察深化民族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每年的暑假组织老师、学生去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如新疆、西藏等地, 了解那里的文化历史、地貌风情、教育状况, 并与当地百姓深入交流, 感受边疆孩子异地求学的艰辛和不易, 增进民族感情, 明白自身的责任重大, 进一步强化民族团结教育责任, 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教育意识。

2) 设立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国家教育政策里设立了少数民族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政策, 学校每年通过德智体美的综合测评, 选取一些品德好、学习好、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新疆、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学生, 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 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增强了民族团结的向心力。

3) 全面展示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高校每年推广举行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服装秀、民族特色文化展示、社团活动、演讲比赛、民族知识竞赛等活动, 充分展现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 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增进了民族团结体验。

五、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考察访问、个人访谈、教育经验总结等方法, 取得相关第一手资料, 同时查阅国内外各种方面资料、研读学者与专家的研究成果, 综合分析案例、归纳总结成果, 从中取得一些经验, 对各班级进行调查问卷, 分析出一些问题, 获取一些建议, 拟出相应措施。通过对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深入挖掘案例所描述现象背后的最终原因, 比如怎样选择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如何加快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如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活动等。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分析, 我们得出了相关结论, 总结了相关经验, 这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地, 如何将这些结论、经验在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对象的地区和学校去应用。我们在总结出案例相关的成功经验和规律之后, 要反思案例中的不足之处, 以及找出我们在内地民族班民族团结教育中不足的原因, 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卫茹静.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上海管理科学, 2014.

上一篇:强化基础提升能力下一篇:视频网站模式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