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况范文

2024-08-10

环境保护概况范文(精选10篇)

环境保护概况 第1篇

管道运输 (Pipeline transport) 是用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运输方式。我国现有的长距离运输管道分别运输的有石油和天然气, 输煤管道国内还无先例。

1 管道输煤的概况及特点

1.1 管道输煤的概况

管道输煤是将煤炭破碎成细粒, 与运输介质按一定比例混合, 经磨机湿磨后形成煤浆, 再把管道埋入地表冻土层以下, 经高压泵站接力输送给用户。当前技术成熟并已付诸实践的是以水为介质的煤浆管道运输[1]。

水煤浆作为一种固、液两相的混合物, 很容易发生固液分离、生成沉淀物的现象。由此可见, 水煤浆的浓度直接影响着水煤浆的流动性与稳定性。如浓度过高会引起黏度增大, 因而流动性变差;黏度低又有利于泵送、雾化和燃烧, 却会使稳定性降低等[2]。因此, 需要根据水煤浆的实际用途, 调节其各个性质参数, 目前主要的水煤浆种类、特性及用途见表1。

一般常用的水煤浆为中度煤浆和高度煤浆。中度水煤浆中煤的粒度一般在1.2mm以下, 煤的挥发分不限, 对灰分也没有严格要求, 因此制备时不用任何添加剂;高浓度水煤浆中煤的粒度在0.25mm以下, 对煤的挥发分要求大于30%、小于10%, 制备时需添加微量的化学添加剂, 这样可以使煤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1.2 管道输煤的特点

和传统的单相流管道输送相比, 管道输煤具有如下特点[3]:

1.2.1 管道输煤的流速要求很严格, 其流速必须大于临界流速, 若低于临界流速, 煤浆便会沉积, 易产生堵管的危险。

根据经验, 煤浆管道的临界流速一般大于1.1m/s。

1.2.2 管道的最大敷设坡度有一定的限制, 这是为了避免管道停运时煤浆快速沉淀引起管道堵塞。

经试验研究输煤管道的最大敷设坡度可确定为16%。

1.2.3 为了降低煤浆输送中的阻力, 减少煤浆对弯头外侧的磨

损, 输煤管道所有弯头曲率半径一般大于18~25D, 如果地形条件许可, 曲率半径越大越好。

1.2.4 对于具有分输要求的管段, 不宜直接采用阀门调量分输, 一般需要设置配备机械搅拌装置的储浆罐缓冲。

这样可避免分段管输内流态的变化, 影响到管内的粒度级配和浓度分布, 导致煤浆的临界流速和沉降特性发生相当大的变化, 进而对煤浆的稳定性和管输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2 管道输煤的环境效益

2.1 煤炭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储运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于煤炭的储、装、运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飞扬对矿区及运输线路两侧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

据不完全统计测算, 每装卸1吨煤炭可产生煤粉尘3.53~6.41千克, 每堆存1吨煤每年可产生煤粉尘1.48~2.02千克, 不仅给煤炭发运站台周边的大气和铁路沿线两侧的房屋建筑、农作物、民用设施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也给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以及铁路行车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2.2 管道输煤的环境效益

管道输煤输送的是经过洗选加工后的洁净煤, 而且全线管道是埋于地下密闭输送, 输煤管道工程占地少, 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扬尘产生的二次污染。

输煤管道较铁路、公路运输有以下几方面的环境优势:

2.2.1 输煤管道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率小。

我国铁路线路有两种:一种是标准轨距;另一种是窄轨距。常用的都是标准轨距, 标准轨距宽1.435米, 每公里铁路占地25亩;而输煤管道除首端、中间泵站及终端永久占地外, 室外管线均是埋于冻土层以下, 仅仅施工的时候临时占地, 施工好以后回填仍可耕种, 因此十分节约土地, 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率很小。

2.2.2 输煤管道可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管道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其所经地区的地表植被、农作物可正常生长。因此, 管道在正常输煤的过程中, 对生态环境基本无不良影响。

(1) 对生物和植被的影响

管道中心两侧各5.0m范围内不能种植根深的乔木植物[4], 可种植灌木或草本植物, 植被类型虽然会有微小变化, 但并不会改变整个林区的植被类型格局, 也不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由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所以不会影响生物。

据研究表明[4], 管道埋设深度大于1.5m, 也就是大于农作物的耕作深度, 并且农田的土壤结构和肥力水平在2~3年后可恢复到初始状况。因此, 运行期对沿线的农业植被的影响较小。

(2) 对土壤的影响

管道在运行期间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小, 主要是在检修、清管排放的煤泥, 以及人工践踏或机械碾压时会对土壤产生一定的物理影响, 但是只要在检修清管时做好回收工作, 减少机械碾压, 便可使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3 输煤管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小。

管道输送是一种安全、稳定、高效的运送方式, 铁路和公路运送途中, 会产生汽车尾气及二次扬尘, 从而增加大气污染, 而管道运输则采用的是密闭输送, 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 减少大气污染, 保护大气环境。根据相关资料统计, 铁路、公路等运输过程中, 煤炭损耗率约为0.8%~1%, 而管道输煤损耗率在0.1%以下, 相比较而言, 采用管道输煤是减少损耗最有效的运输方式, 不仅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4 结束语

管道输煤是一种安全高效、洁净环保、节能省地、效益显著的运输方式。输送的是经过洗选加工后的洁净煤、全线管道系埋于地下密闭输送, 工程占地很少, 可以避免系统扬尘污染问题。因此, 管道输煤的各个主要环节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是一个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洁净环保、绿色节能、高效经济的煤炭运输方式。

摘要:管道输煤本身就是一种安全高效、洁净环保、节能省地、效益显著的运输方式。管道输送的是经过洗选加工后的洁净煤、是埋于地下密闭输送, 工程占地很少, 而且管道首、终端以储浆方式储煤, 可以有效地避免扬尘产生的污染问题。因此, 管道输煤的各个环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很小, 是一个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洁净环保、绿色节能、高效经济的环保项目。

关键词:管道,输煤,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那世平.煤炭管道运输[J].当代矿工, 1997.

[2]丁玉琪.管道输煤的煤浆制备简介[J].煤矿设计, 1983, 2:40-43.

[3]方新燕, 甘正旺.管道输煤的特点与主泵的选择[J].特种结构, 2009 (5) :105-107.

我国环境管理研究概况 第2篇

回顾了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手段,总结了国内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研究概况,并阐述了主要的研究方法.

作 者:肖江文 赵勇 罗云峰 岳超源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科技进步与对策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年,卷(期): 19(11) 分类号:X3 关键词:环境管理   环境经济学   外部性   公共物品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 第3篇

关键词:演奏乐器;概况;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27-02

龙潭八牌锣鼓是巴渝民间器乐演奏形式之一, 由于主要成套曲牌有八个,演奏乐器为锣和鼓两种,传承发展地以龙潭为主,故称为龙潭八牌锣鼓。龙潭八牌锣鼓相传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涪陵民间久享盛名,曾经在周边地区如南川、巴南、武隆、长寿、包括重庆等地具有广泛的影响。其技艺世代相传,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以刘家班和苏家班为代表的龙潭八牌锣鼓演奏最为出色。

一、地域概况

龙潭镇位于重庆市涪陵区西南部边缘,东与武隆县接壤,南与南川区、巴南区相邻。历来是涪陵区坪上区域的物流、医疗、文化中心,清代名为龙潭子场,因流经场边的溪河在此拐湾迭流,形成一深水潭,传说潭壁龙洞中藏有蛟龙而得名。龙潭镇人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镇境内有万天宫、河鲁题刻、狮子嘴岩墓群、观音阁、群乐宫、大堂寺、仙人崖石刻等多处名胜古迹。独特的人文自然环境造就了龙潭镇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项目发展及传承概况

龙潭八牌锣鼓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唐代至五代十国的孕育期,宋代至明代的转型期,清代至民国的成熟期,以及新中国成立至现在的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历程。相传自唐代形成以来,由于历史年代久远,缺乏足够的文献或其他依据。据目前健在老艺人及其相关人士的回忆和其技艺家族传承特点,重点对龙潭八牌锣鼓最具代表性的刘家班和苏家班的家谱进行考证。

相传在解放以前,每逢农闲时节,刘家班和苏家班便在龙潭河两岸摆阵比艺,轮番演奏八牌锣鼓,看谁家乐班曲目多、演奏技艺精湛,连续八天为一回合,引来远近乡民争相观看,场面盛大而热烈。在20世纪70年代,四川音乐学院组织专业人士对龙潭八牌锣鼓进行录音整理,并聘请鼓师苏培臣去学院传授技艺。目前,以刘家禄为班首的刘家班在龙潭镇及周边区县较为活跃。

龙潭八牌锣鼓的主要特色是曲牌多,表现力丰富,主要在香会、庙会和丧葬等民俗场合使用。其点子密集,旋律紧凑、明朗,声情并茂,引人入胜,在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中实属罕见。其表现形式独特,既有中华古乐的婉转悠扬,又有川东民间音乐的质朴热闹极具艺术价值。其由来、演变和传承与历史发展紧密联系,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艺术研究价值。

龙潭八牌锣鼓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掌握龙潭八牌锣鼓演奏技艺的人逐渐减少,至目前已寥寥无几,要组合成一支完整的乐队已非常困难,其曲牌现在仅留下完整曲牌20多支,处于濒危状况。发掘、抢救、保护好此项艺术,对于继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和文化艺术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群众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

龙潭八牌锣鼓因主要成套曲牌有八个,即一龙摆尾 、金鸡放草、一金 、花辽子、新十枝 、点水曲、一把伞、一匹草。这八个曲牌中,每个曲牌里又包含不同的10支打击曲子。譬如一龙摆尾曲牌里依次是一龙摆尾、二凤点头、三狮摇铃、四象翻身、五虎群羊、六豹金钱、七牛擦痒、八马过河、九猴狮洞、十猪八界10支曲子。演奏乐器主要为锣和鼓两种,传承和发展地以涪陵区龙潭为主而得名。

除了这些整套的曲牌外,还有状元图、快活山、白帝垭等散牌曲子。因多方面原因,其曲牌从最早能演奏的400多支,到现在经常演奏的仅留下20来支。

锣和鼓为龙潭八牌锣鼓的主要乐器:分别是鼓、锣、碗锣、包包锣和小钹,演奏时需5人同时进行。演奏时能够营造出一种场面典雅恢弘,乐声热情奔放而又清新悠扬的场景气氛。在长时期的流传中,由于乐班传承不同和地域差异,曾形成了多个流派,而现在仅留存的只有刘家班和苏家班两个。

龙潭八牌锣鼓主要在香会、庙会和丧葬等民俗场合使用。演奏时,鼓居中,右边碗锣、包包锣,左边小钹、锣。少数曲牌由碗锣发点,其余由鼓点指挥。鼓、碗锣、包包锣三种乐器同时演奏时叫“干鼓”,五种乐器同时演奏时叫“辽子”。“干鼓”多用于演奏曲子的前段,“辽子”多用于演奏曲子的中间和结尾。

四、重要价值

民俗价值:龙潭八牌锣鼓在涪陵民间传习已有1000多年历史,已成为巴渝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艺术价值:龙潭八牌锣鼓其点子密集,旋律紧凑、明朗,声情并茂,引人入胜,在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中实属罕见,其风格独到,乡土气息浓厚,颇具民族特色,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研究价值:龙潭八牌锣鼓曲牌多样,其风格既具中华古乐的婉转悠扬,又有川东民间音乐的质朴热闹;其由来、演变和传承与历史发展紧密联系,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艺术研究价值。

实用价值:龙潭八牌锣鼓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形式,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发掘、抢救、保护好此项艺术,对于继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和文化艺术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群众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五、濒危状况

1.锣鼓器乐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民俗日益淡化,特别是殡葬制度的改革,丧事从简,提倡注入新的文化内涵,锣鼓器乐的主要活动阵地逐渐缩小,过去那种动辄几个乐班的演奏场面不复再见。传统节日逐步由现代节日代替,龙潭八牌锣鼓在广大乡村中的展示平台日减消失。

2.一些颇有造诣的锣鼓器乐手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龙潭八牌锣鼓从最早演奏的400多支曲牌,到上个世纪经常演奏的仍有100多支,目前仅留下20来支,如再不抢救,将全部失传。其次是演奏技艺的退化,使得那些需要较高演奏技巧的曲牌逐渐失传。

nlc202309031150

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改变,对锣鼓器乐的兴趣愈来愈谈漠。随着锣鼓器乐演出阵地逐渐萎缩,龙潭八牌锣鼓表演活动也愈来愈少。锣鼓器乐的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目前难以改变。

六、保护措施和保护计划

随着龙潭八牌锣鼓纳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命名,各级相关单位都十分重视八牌锣鼓的保护和传承,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计划。

主要措施有:1.对老艺人进行走访,收集、整理了龙潭八牌锣鼓的部分相关资料,并进行归档管理;2.对龙潭八牌锣鼓曲牌进行了普查、搜集、研究和整理,初步整理复原出22个曲牌,挖掘出待整理曲牌100余支;3.支持和扶持龙潭八牌锣鼓演出活动,组织龙潭八牌锣鼓深入社区、农村进行演出,参加全区性文艺调演活动。从而提高了龙潭八牌锣鼓的影响力,对龙潭八牌锣鼓的传承、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保护计划有:1.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龙潭八牌锣鼓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乐班、乐手、乐器、乐曲及价值等全部状况。将普查所获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2.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不但抓好龙潭八牌锣鼓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抓好龙潭八牌锣鼓中八大曲牌的音乐本体研究,并把这些研究成果编纂成文本予以出版。3.建立3个龙潭八牌锣鼓器乐文化生态保护村;并对现留存的锣鼓班和艺人实行重点保护。发展女子龙潭八牌锣鼓乐队,建立各50人的龙潭农民和女子业余锣鼓器乐团。

4.在全镇所有中小学开展龙潭八牌锣鼓普及教学,不断培养新的锣鼓器乐手,从根本上解决新形势下龙潭八牌锣鼓的传承难题。5、创办以龙潭八牌锣鼓为主要内容的“民间艺术职教班”,从人才、从演奏水平等多方面提高龙潭八牌锣鼓的艺术档次。6、建立以锣鼓器乐器加工,锣鼓文艺演出等为内容的文化发展公司,加速龙潭八牌锣鼓文化产业化发展。并且全力组织龙潭八牌锣鼓器乐与群众丧俗、庙会、节庆等民俗事象相结合,以增添活动机会与场所,广泛开辟锣鼓器乐演出市场。7、建立龙潭八牌锣鼓民间艺术节,检阅和促进龙潭八牌锣鼓的传承、发展。

保护和传承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八牌锣鼓,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只有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龙潭八牌锣鼓非物质文化本身才会具有时代精神的旺盛生命力,从而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山丹县水资源概况与节约保护对策 第4篇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山丹县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社会资源, 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和使用效率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体现。山丹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 祁连山北麓腹地, 黑河流域中游, 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县, 由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600立方米, 因此在山丹县水显得尤为紧缺和重要。

一、水资源概况

山丹县地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 具有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小而集中、蒸发量大、无霜期短等特点, 属大陆性温寒半干旱气候。全县总人口21万人, 总面积5402.4平方公里, 平均降水量195毫米, 蒸发量2246毫米, 是石羊河水系和黑河水系的分水岭, 水资源主要由大气降水和祁连山、大黄山雨雪水补给, 境内主要有发源于祁连山的马营河及支流霍城河, 源于大黄山的寺沟河和大黄山浅山区的36道沟、流水口、大口子河等。全县水资源总量1.24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资源0.857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0.383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600立方米, 远低于人均1700立方米缺水警戒线, 分别是全球、全国、全省和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4%、27%、52%、48%。全县可耕地面积5.67万公顷, 耕种3万公顷, 其中有效面积2.37万公顷, 保灌面积2.17万公顷, 人均0.1公顷, 每公顷平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6000立方米, 全县灌溉水的利用率0.516, 水的重复利用率高达144%。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严重缺水, 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滞后, 造成农村有地种、无水浇的现状。虽然近年来国家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 使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 但水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水资源欠缺问题始终是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㈠水资源严重缺乏,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全县现有耕地5.67万公顷, 每年耕种3万公顷左右, 水资源与耕地极不匹配, 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 全县水浇地只能灌2轮水, 保灌率只有60%左右, 每年约有0.67万公顷农田发生旱情。水资源短缺, 不仅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而且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㈡河流来水锐减, 有效供给不足山丹县境内河流来水呈逐年减少趋势, 新中国成立初期平均来水为6.5立方米/秒, 上世纪80年代减少到4.4立方米/秒, 上世纪90年代下降为2.6立方米/秒, 进入21世纪仅有2.4立方米/秒。同时, 地表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来水量主要集中在6月~8月, 更为严重的是主要河流白石崖、后稍沟春夏来水推迟10天左右, 秋冬季断流提前10天~15天, 遇到干旱年景, 5月~6月苗灌高峰期还出现断流10天~20天的现象。

㈢地下水位下降, 超采严重由于河水供给不足, 各村社大量打井提取地下水, 导致过量和不合理开采, 致使祁家店水库以上泉水基本干枯, 祁家店灌区0.25万公顷耕地变成纯井灌区, 东乐片大量土地撂荒, 目前只耕种0.04万公顷。同时由于建设项目的拉动, 全县土地资源的开发还处在极不规范的状态, 打井开荒的现象依然存在, 加剧了水域生态的恶化。

㈣基础设施薄弱, 工程老化失修全县水利工程基本上为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修建, 存在渠系建设标准低、运行时间长、冻胀破坏严重、水的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同时田间工程配套率低, 大部分田间工程还是土渠运行, 取量水设施不完善, 灌溉效益低。

㈤产流区植被恶化, 生态系统脆弱据有关资料显示, 气温升高使祁连山冰川上移, 祁连山区降水量减少, 地表水供给不足。牲畜超载导致植被退化, 在祁连山白石崖、后稍沟产流区每年夏秋季节放牧的牛羊牲畜达2万头 (只) , 无秩序、无节制、掠夺式抢草放牧, 对产流区生态环境林草植被造成很大破坏。垦荒面积扩大, 土地承载失衡,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山丹军马场累计开垦草原3.72万公顷, 原来“风吹草低现牛羊”的风光已不存在, 现实的军马场变成了垦荒种地、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农场, 致使原有的草原失去了涵养水源的功能, 变成了水资源消耗区。

㈥综合节水机制尚未形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虽然推行了以水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多项探索, 初步形成了制度、工程、技术三大水资源配置体系, 但仅仅只是在制度创新、体制改革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节水的市场经济调节机制尚未建立, 实际节水效益还未真正显现。

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十二五”时期山丹县要以节水型社会建设统揽全局, 以推进灌区节水改造为工作重心, 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 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大力发展民生水利, 通过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努力促进用水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㈠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坚决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严格地下水的开采管理, 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加大城市节水工作力度, 推动水权水价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 以水资源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改革方向, 全面明晰各级各行业水权, 建立公平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水权转换机制、生态用水补偿机制, 形成完善的水权水价制度体系, 纵深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㈡以灌区节水改造为重点, 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加快马营河大型灌区、重点县末级渠系、水源控制工程等项目建设。围绕水利“十二五”规划项目, 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用活、用足、用好国家政策, 结合实际, 挖掘更多项目, 加快工作节奏, 加大衔接力度, 积极跟踪落实, 一抓到底, 抓出成效。

㈢以保障民生为要务, 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及小水电代燃料等项目, “十二五”期间解决6万新增农村人口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到2020年, 完成马营河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 实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水利骨干工程、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 加快灌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保粮增收;实施马营河河道整治、水土保持工程, 使水源地、生态林草地等得到有效保护与治理。

㈣加强水源地保护, 着力建设调蓄工程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 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资源管护, 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在白石崖、后稍沟重点地段划定水源保护区, 遏制人为破坏。针对全县水资源分散、水量少及河流来水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 应因地制宜调蓄工程, 有效拦蓄洪水, 对河道来水进行调节, 提高用水保证率。拟建老军大口子、白石崖石门、李桥东沟等水库, 增大调蓄水量, 提高供水保证程度。

㈤着力实施高新节水技术, 大力发展滴管工程干旱缺水是制约山丹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只有发展农业节水, 才能节约水资源, 满足生态用水。目前山丹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已达0.67万公顷, 通过配套滴灌工程, 节水约3000立方米/公顷左右, 节水效果十分显著。“十二五”期间应通过发展滴管、管灌及田间配套工程, 使全县水的利用率从目前的0.51提高至0.55, 可以节水800万立方米, 节水潜力十分广阔。

东亚概况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第5篇

整理:公安范文 来源:互联网 收藏本页 保存本文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

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教学重点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教学用具 《东西半球图》、《东南亚地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教学方法 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教学提纲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二、自然条件

1.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2.气候: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们在学习东亚区域地理时,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东亚的?(范围、地理位置、居民及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引入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东南亚的区域地理,仍然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找出它与东亚的差异,总结出东南亚区域地理特征。学习新教材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板书)

[读图] 读《东西半球图》,教师指图明确范围,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教师做简单介绍。

[提问] 从图上看东南亚位于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从海陆位置看,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正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从古至今一直是海上交通要道,马来半岛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系两大洲、沟通二大洋的“十字路口”

[读图]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教师介绍马六甲海峡。

[提问]日本把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这是为什么?提示学生可参看“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回答。(日本的工业原料依赖于进口,需从亚洲、非洲等地进口石油、铁矿石等,而马六甲海峡是它必经之地。日本向亚洲、非洲等地大量出口工业产品,同样需经马六甲海峡,它直接关系到日本经济的发展。)

[读图]读《东南亚政区图》引导学生思考,东南亚地区和东亚地区所占纬度有什么不同?哪些国家位于赤道两旁?(东亚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东南亚则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绝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位于赤道两侧。)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东南亚包括的国家和地区,参看课本附表,东南亚国家概况,做总结归纳。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东南亚的这种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呢?

二、自然条件(板书)1.地形

[读图]读《东南亚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总的看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略)教师指图介绍主要地形的分布。[教师归纳] 总的看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从中南半岛看,(教师边讲边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提问] 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做一做] 填写课本第114页表格。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板书)

[提问] 指导学生读《东南亚地形图》后问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相比较,地形有什么区别?(同样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岖,而且多火山。如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看景观图]指导学生看课本“坦博腊火山大爆发”图。[读一读] 指定学生朗读课本第115页的“读一读”。

[提问]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提示学生参看《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并注意与日本比较。

[教师归纳]马来群岛与日本群岛一样,也是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所不同的是,马来群岛处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提问]火山爆发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富多种元素,也会使当地的土壤肥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板书)

总的看东南亚的多山地形与其所在位置是分不开的。它不仅影响了东南亚的地形,也影响了东南亚的气候,我们来分析一下本区气候特征。

[提问]东南亚属于哪个气候带?提示学生参看“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图。(属热带多雨地带。)[提问]这里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这里年均温可达20℃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分在2000毫米以上。因此是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教师讲述]但由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所在位置不同,它们之间的气候也存在差异,尤其在降水上,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2.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地区——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提问]这一带纬度位置特点是什么?(赤道附近。)

[提问]这一带每天的天气变化过程怎样?指导学生读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请一学生按图分析一天的天气变化情况。(日出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地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天空云量逐渐增多;午后两三点钟,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降下大量雨水;到傍晚云量减少,天气转晴。)

[提问]这里为什么会经常产生这样的天气变化叱?提示学生可参考“降水的分布和变化”一节的内容。(马来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气压低,同时四周为广阔的海洋,水汽来源充足。日出后,地面空气受热上升,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容易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水滴,产生对流雨。)讲课过程中,绘制上升气流降水示意图。

正是由于这里有充足的热量和降水,所以可以生长终年常绿茂盛的森林,我们叫这种植物类型为热带雨林。并且这里的农作物全年可以播种,都能收获。②热带季风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季风的分布地区——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提问]什么是季风气候?中南半岛的风向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参看“亚洲东部一、七月的气压和风向”图。(季风气候是指在一年之内,随季节不同,风向有规律的变。这里一月为东北风,七月为西南风。)

[教师讲授]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吹东北风,是来自亚欧内陆的风,所以较干燥,降水少,形成旱季。6月到10月吹西南风,它来自湿热的印度洋,所以降水很多,形成雨季。[提问]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而热带季风气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教师补充]由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有雨季、旱季之分,所以这里的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

复习巩固 按照板书,引导学生回忆本课所学的重点知识。

布置作业 填写课本第116页[做一做]中表格;阅读第116页“读一读”。

(东亚概述)第二课时

整理:公安范文 来源:互联网 收藏本页 保存本文

(东亚概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说出东亚的人种、主要民族和人口分布特点。

2.使学生正确认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差异,初步形成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能力。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加深对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3.通过搜集各民族风土民情资料的活动,使学生提高搜集、整理地理资料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沿海和内陆的经济差异。教学难点

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教学媒体

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东亚地形挂图。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同学们搜集东亚地区各国各民族的风土民情资料,同学们准备得怎样?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自己准备的内容。【总结评价】刚才同学们分别介绍了东亚各民族的风土民情,如各民族的节日、不同的服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同学们准备得都很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的同学还搜集了很多图片。讲得也很精彩。这说明我们同学们平时很注意积累、整理地理资料,请同学们继续保持。下面老师用另一种形式展示,让同学们亲眼看一看这些民族是如何欢度自己的节日的。【放录像】各民族的节日。

【总结】刚才,我们看了录像,是不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声、像资料是积累地理资料的另一种方法,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试一试。

【转折过渡】根据同学们的介绍知道了朝鲜、韩国的主要民族是朝鲜族,蒙古国是蒙古族,日本是大和民族,中国以汉族居多是个多民族国家。虽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但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远在中国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派遣使者东渡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以及医学和宗教。鉴真高僧东渡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朝鲜的音乐、舞蹈在隋唐时就已传入我国。当然,现在的交往更是密切,由于长期的交流,东亚各国的文化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更相近的是我们都是黄色人种,大家说一说黄色人种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启发提问】黄皮肤、黑眼睛、黑而直的头发是黄种人的外部特征。东亚是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人口超过13亿,这些人口是否均匀地分布在东亚各地呢?请同学们计算日本、蒙古人口密度,井与我国比较,看一看有什么特点?能否说出东亚人口是如何分布的? 学生计算、回答。

【指图总结】中国人口密度为120人/km2,日本人口密度为323人/km2,蒙古人口密度为1.3人/km2。由此看来,东亚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而内陆地区人口稀少。东部沿海地区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板书】

二、东亚的人种、民族、人口分布

【启发引导】东亚人口为什么分布不均匀呢?为什么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与东亚自然环境有没有关系呢? 学生讨论、回答。【板书总结】 【转折过渡】自然环境上的东西差异造成东亚的人口分布极为不均,那自然环境上的东西差异,对经济有没有影响?请同学们看书中“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这部分内容并讨论一下。

讨论要求:(l)东、西部的海陆位置对交通有何影响?(2)东、西部的地形、气候对农业有何影响?哪一部分更 适合发展耕作业?哪一部分适合发展畜牧业?(3)总体上着,沿海和内陆经济有什么差异呢? 学生读书、讨论、回答。【出示投影列表总结】

【小结】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了沿海和内陆经济上的巨大差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而内陆地区相对较落后。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内陆地区没有发展。内陆经济也在发展中只不过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也可能有一天,内陆地区的丰富资源被开发,它的经济发展会赶上或超过沿海地区呢!【布置作业】略。

第一节 概 述(2课时)

整理:公安范文 来源:互联网 收藏本页 保存本文

第一节 概 述(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所包括的国家,掌握其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并进一步认识季风气候的成因,了解东部沿海与西部内地的差异。

2.通过亚洲东部一、七月的气压和风向图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初步学会掌握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通过对东亚自然环境特点的分析及对沿海、内陆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东亚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是重点。季风气候的成因为教学难点。教学用具 《东亚地形图》、《东亚的政区图》、《世界区域的划分图》。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和指导自学法。教学提纲第一课时

一、范围、位置

二、居民

三、地形 1.多高原山地 2.地势西高东低

3.东部海岸曲折,多半岛、岛屿 第二课时

四、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

2.季风形成的原因 3.特点

4.东西部气候的差异

五、沿海与内陆的差异 1.自然条件的差异 2.经济发展的差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指《世界区域的划分图》回答,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世界分为哪11个大区? 引入新课

[提问]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分区地理,首先学习位于亚洲东部的这个区──东亚。谁能说出为什么把东亚这个区安排在第一个分区地理中讲呢?(我国属东亚,而且东亚所包括的几个国家都是我们的近邻,和我国关系极密切。)现在我们先看一下东亚包括哪几个国家? 学习新教材

一、范围和位置(板书)

[读图] 指导学生读东亚地图,并要求学生说出东亚包括哪几个国家?所在纬度和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东亚包括中国、蒙古、日本、朝鲜、韩国。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位于亚洲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指导阅读]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24页“东亚国家概况表”,使学生对五国有一概括认识。

二、居民(板书)

[提问] 根据第六章“世界上的人类”《人口密度图》,说说东亚居民分布有什么特点?(东亚地区居民分布不均匀,西部人口稀少,而东亚东部地区属世界人口稠密区。)[指导练习] 学生完成课本中计算人口密度的“做一做”。

[提问] 根据第六章“世界人种分布图”,说说东亚的人种分布?(东亚是世界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

[提问] 你能说出东亚各国主要民族为哪些民族吗?

(中国以汉族为最多,蒙古主要是蒙古族,朝鲜和韩国主要是朝鲜族,日本主要是大和族。)[阅读课文] 指定一位同学朗读“读一读”(展示各民族的服饰图片)。[教师概括] 从人口数量、人种、民族等方面简单概括。

东亚各国的历史悠久,各国人民之间很早就进行着文化交流,他们在这个地区,共同创造着人类的文明。那么东亚这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呢?

[读图提问] 指导学生读《东亚地形图》。分析东亚地形特点。(多高原山地,平原、丘陵集中东部沿海,地势西高东低。)[提问] 这种地形特点对河流有什么影响?(大河多东流入海,地势陡降的地方水力资源丰富。)

三、地形(板书)1.多高原山地 2.地势西高东低

[提问] 读东亚地形图分析:亚洲东部沿海地区与东亚大部分地区的地形特点有什么不同?(东部沿海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受地形和陆地面积的限制,河流短小,与东亚大陆地区有明显差异。)[指导读图] 找出东亚最大的半岛和最大的群岛。3.东部海岸曲折,多半岛、岛屿(板书)

巩固新课 ①让学生在东亚空白图上指出东亚的范围、位置、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半岛和岛屿。②简要说出东亚的国家、民族和人口分布的特点。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东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各有什么特点?

引入新课 东亚特有的位置特点及地形特点对其气候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四、季风气候显著(板书)1.季风

[读图] 指导学生读亚洲东部一、七月的气压和风向图,根据图中箭头所示风向,请学生说明什么叫季风?(在一年之内,随季节的不同,有规律地转变风向的风。)

过渡 为什么东亚地区的季风显著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季风是怎么形成的。

2.季风形成的原因

[提问] 在第四章世界气候中我们已经知道陆地表面和水面在同样强度的阳光照射下,受热增温情况不一样,它们有什么不同?(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水面与陆地相反。)[提问] 用这些道理解释“东亚一、七月气压和风向图”中,高气压区和低气压区是怎样形成的?(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气温比海洋高,就形成了低气压区。冬季陆地冷却快,气温比海洋低,就形成了高气压区)。

[提问] 再请大家看图说说,东亚一、七月的气压分布和风向有什么特点?(一月陆地为高气压区,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东亚为东北风。七月陆地为低压区,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东亚为东南风)

[提问] 一般说海陆的面积越大,它们之间的气温差异就越大,气压差异也就大,因此风力也就越强盛。谁能解释为什么东亚地区的季风非常显著呢?(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又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可以说海陆对比最突出,差异也就最明显,因此东亚地区季风气候也就尤为显著。)[教师归纳] 3.特点

[提问] 根据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说明它们对东亚气温、降水带来哪些影响?(冬季从蒙古—西伯利亚吹来的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夏季从太平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温暖湿润,带来大量水汽,所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教师补充] 又因纬度的差异,东亚的季风区分为温带季风区和亚热带季风区,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月平均气温和雨季长短上。(上学生具体说明)但是否整个东亚地区都是明显的季风气候呢?

[读图] 指导学生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找出东亚地区降水在500毫米以下部分(中国西北及蒙古)并解释原因。(夏季风影响不到或影响很小。)

[教师总结] 这一带与东亚季风区的气候不同,较为干燥,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见东亚的东西部气候存在明显差异。4.东西部气候的差异

东亚的东西部,也就是沿海与内陆地区,不仅气候差异明显,其他自然要素也存在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对东亚经济发展也会产生影响,所以有必要全面地认识东亚的沿海与内陆的差异。

五、沿海与内陆的差异(板书)1.自然条件的差异 [提问] 按下表的内容,让学生从位置、交通、地形、气候等方面比较,东亚东西部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不同影响。

[教师归纳] 沿海地区:临海多优良港口,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而内陆远离海洋,高原山地较多,交通不便,气候干燥。但近些年我国西部地区开放后,特别是新亚欧大陆桥的建成,使与中亚、欧洲的陆上交通便利了许多。但总的看沿海地区的自然条件要优于内陆地区,对两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影响。2.经济发展的差异

[提问] 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经济除具上述优越的自然条件外,还有哪些有利条件?(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广阔的耕地,充足的劳动力,发达的交通及高科技等,使这里成为世界的重要农业区之一(水稻、茶叶、蚕丝),还有不少发达的工业区。而西部内陆地区则因耕地较少但草原广阔,人口也较稀少,所以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了重要地位,而工农业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远远不如沿海地区(见归纳表格“经济发展”一项)。

由此可见,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条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环境保护概况 第6篇

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含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 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 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及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本文重点介绍农业自然资源中的生物资源, 通过对四川地区几种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介绍, 来展望四川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

一、四川省农业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1. 作物资源

多熟制在四川地区有着悠久历史。在近几十年中国粮食的持续增产中, 多熟制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并成为种植制度的主体。四川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优势区域, 其具体表现是作物资源丰富, 复种指数高, 到2000年为止, 四川地区平均复种指数为180%, 比全国平均指数高出45个百分点。随着育种水平的提高, 品质高、生育期较短的农作物品种日益增多, 四川省主要作物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18.6% (其中稻谷占14.8%) , 油料占15.3% (油菜籽占14.6%) , 糖料为20% (其中蔗糖占为19.2%) , 烟叶占16.8%, 茶叶占30.5%。四川农业资源利用情况主要体现在结构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 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根据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 四川近期确定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玉米、柑桔、商品蔬菜、蚕桑、茶叶、棉花等8种农产品为重点扶持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建成柑桔、“双低”油菜、棉花等3种全国优势作物的8个优势产区, 建成西部地区有特色、成规模的优质水稻、饲用玉米、商品蔬菜、茶叶、蚕桑等5种优势作物的16个优势产区。使作物生产上的布局得到综合性、合理性的规划, 地区特色农业得到强化。

2. 园艺资源

四川省园艺植物种类繁多, 资源丰富, 产量可观。采集野生和栽培的园艺植物, 历来是山区农民副业生产的主要项目之一, 它为繁荣山区经济, 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其中经济价值较大, 蕴藏量较多, 分布广泛的就有蔬菜植物。四川作为特殊的蔬菜种质起源中心和水果起源中心, 起源的蔬菜主要有竹笋、荸荠、莲藕、茭白、辣椒、蒲菜、芥菜类、莴笋等;起源的果树主要有砂梨、秋子梨、桃、山桃、中国樱桃、木半夏、枣、拐枣、银杏、核桃、山核桃、甜橙、宽皮桔等。目前, 四川省政府主要是采取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业主开发, 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思路上, 应围绕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优化农业发展环境, 改善群众生活质量, 坚持以效益为中心, 把基础设施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和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 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目前, 四川省彭州市蒙阳镇蔬菜基地是川西平原最大的绿色疏菜生产基地, 主产青菜、蒜薹、茄子、秋莴笋、冬莴笋、西芹菜等, 四川省彭州市是全国五大蔬菜基地之一, 形成了青芹菜、蒜薹、花菜、圆叶波菜、莴笋等规模生产基地, 全市蔬菜总产量近10亿kg, 南菜北运量占全国总量的1/8。

众所周知, 北纬28°以南的国家不产落叶水果, 而28°以北落叶水果的成熟期要晚于四川, 加上四川盆地的独特地貌和气候对某些水果生长特别有利, 故四川省出口水果主要以落叶水果为主, 出口目的地最远为北美加拿大, 其中最主要销售地是东南亚地区。四川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柑橘出口基地之一。

分布于我国滇、川、藏的野生黄牡丹、滇牡丹等都是举世公认的宝贵花卉资源, 针对四川特殊的气候条件, 四川省政府制定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我国气候、品种和劳动力优势, 突出重点, 合理布局,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以依靠科技创新为手段, 突出加大花卉新品种培育力度, 加快花卉种质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树立名优民族花卉品牌, 培育拳头产品, 提高产品质量和出口创汇能力;以制定和完善相配套的政策法规标准为工作重点, 加快质量监督体系建设, 加强规范化行业管理, 引导和推动全省花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 我省主要利用四川兰花、高山杜鹃、桂花、梅花、天彭牡丹等花卉资源优势, 选育花期较长、花色丰富、花型各异、花香浓郁、抗性良好、观赏性强的花卉新品种。引进并选育一批适合我省发展的多色彩、多形态、多用途的城市园林花卉品种和高档盆花品种, 开发规模化种苗繁育和产业化配套栽培新技术。收集地方特色花卉种质资源320个, 建立特色名贵花卉品种资源圃或种子基因库。构建花卉资源评价利用体系。改良或育成新品种12~20个, 示范推广面积6 200亩。成立了全国最大的杜鹃花野生资源保护基地, 广泛引入外来品种, 在成都市温江区成立了四川最大的花卉展览基地。此外, 在成都周边地区建立了较大的花卉市场。

3. 畜禽品种资源

四川生态环境复杂, 气候差异很大, 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为四川造就了一大批优良的地方畜禽品种。1995~1999年, 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组织下, 通过调查, 发掘和整理出70个优良地方畜禽品种 (种群) 。其中既有适应特定生态环境的生态型品种, 如藏马、建昌马、河曲马、川驴、九龙牦牛、麦洼牦牛、藏羊、藏猪等, 也有独特遗传品质的珍稀品种, 如金阳丝毛鸡、藏鸡、旧院黑鸡等;既有特殊经济性状的米易鸡、建昌鸭、凉山猪等, 也有较高繁殖性能的四川白猪Ⅰ系、美姑巴普山羊;还有肉用性能良好的天府肉鸭、南江黄羊、四川白鹅、钢鹅以及毛、皮性能良好的凉山半细毛羊、丹巴黑绵羊、成都麻羊等。其中内江猪、四川白鹅、九龙牦牛、南江黄羊、天府肉鸭等不少品种以其独特的生产性状和生产性能而著称于世。

二、四川省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

1. 因地制宜, 分类管理

这是四川省政府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长环境制定的相关政策。在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中, 把畜禽品种资源分为3个类型, 对不同的类型, 采取不同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在四川省西部高原地区实施黑颈鹤保护工程;在四川、云南两省完成金丝猴种群及栖息地保护工程和虹雉等特有雉类栖息地保护。在产品开发上, 全省供销系统最大示范养猪场在四川达州建成并且投产, 最大的瘦肉型猪场在成都市双流县建成, 最大的猪肉产区在成都市邛崃建成。以优良地方猪种资源和现有的外种猪资源为育种素材, 形成了一套以杂交育种为基础, 结合分子育种技术的专门化品系培育技术。培育出适宜加工外销的高瘦肉率猪配套系1个和适宜鲜销的优质风味猪配套系1个。提出高瘦肉率猪适度规模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和优质风味猪配套生产技术各1套。

2. 综合利用资源

创新机制, 完善农业“七大体系”。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 是为现代农业从整体上构筑起稳固而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 应抓住机遇, 创新机制, 增加投资, 整合资源, 加快建设。要深化改革, 大力调动工商企业、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等社会力量参与“七大体系”建设, 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体系。

在实际操作中, 各地各部门走出了很多可行的路子, 如把传统的郫县豆瓣进行品牌包装, 组建郫县豆瓣集团;以郫县豆瓣为核心, 打造中国川菜产业化基地;又以基地为支撑, 带动周边数万亩蔬菜、食用菌等基地。这样, 规模经营的土地既为中国川菜产业化基地提供了成本较低而质量高的原材料, 同时又使农民成为集约化生产中的产业工人, 形成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之间的良性互动。

环境保护概况 第7篇

3 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与国外的差距

国际化学品管理的实践经验证明,要实现化学品环境无害化管理,需要各国建立完善的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科学明确的化学品环境无害化管理政策和策略,将化学品环境管理纳入到国家环境保护宏观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国家还需要拥有健全的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和部门间协调机制;完备的化学品测试评价实验室系统、信息管理和公示系统等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公众知情参与化学品安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其他组织积极合作,将化学品安全视为全社会共同的任务和责任。

与发达国家化学品管理相比,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及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差距。

3.1 缺乏一套综合性化学品环境无害管理的科学政策和指导原则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涉及环境保护、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目前国家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重点是控制具有易燃性、爆炸性和剧毒特性的化学品,防范这些化学品引起爆炸、火灾、运输泄漏和中毒等事故的发生。国家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仍然是预防和控制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三废”造成的第一代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硫污染、悬浮颗粒物污染、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等问题;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氨氮、重金属等废水的达标排放问题;以及城市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问题等。对于如何防治化学品生产和使用中带来的环境与健康危害尚未制定出有效的宏观战略和对策。化学品环境无害化管理也未列入国家环境保护总体战略和当前“节能减排”的议事日程之中。

我国迫切需要提出一套明确清晰的化学品环境无害管理科学管理政策和战略,需要回答和解决以下问题:(1)化学品环境无害管理在国家环境污染防治总体战略中应处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是什么?(2)化学品环境无害管理的目标和指导原则是什么?(3)化学品环境无害管理与环境污染防治之间相关性是什么?如何实现化学品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的有机紧密结合?(4)在化学品环境无害管理中,哪些种类化学品应当引起高度关注?(5)如何从众多的现有化学物质中筛选和评价确定需优先(重点)进行环境管理的化学品?(6)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化学品环境危害控制的基本原则,加强我国化学品环境无害管理能力建设?

3.2 化学品环境管理专项法规、制度不健全

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国家缺少一部化学品污染控制的专项法律或行政条例。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优先化学品测试评价制度、污染物泄漏排放和转移登记制度、重大环境危险源报告和应急预案制度等化学品环境管理制度,在我国都没有建立和实施。

目前只是根据国际化学品公约的要求,对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和《鹿特丹公约》等监控名单上的有毒化学品建立了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制度。对其他具有潜在健康和环境风险化学品的筛选和环境风险评价缺少明确的立法规定,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技术导则规范。因而,国家环保主管部门难于对引起高度关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适时采取禁止生产和使用或严格限制使用的对策。

我国现行的排污申报登记制度与国际通行的污染物泄漏排放和转移登记制度也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不能及时掌握和公布引起高度健康和环境关注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排放和污染防治信息,化学品环境管理在国家污染防治法规和管理政策上得不到充分体现。

在2007年11月召开的中国环境和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上,国际专家组提交的一份《中国化学品环境管理问题与战略对策初步研究》专题政策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1]:“建议制定一部化学品环境管理专项法律或行政条例,填补国家现行化学品环境管理立法体系在化学品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的空白”,“该化学品环境管理法律或行政条例应与风险管理的理念相一致,制定全面、科学、规范的危害性测试要求,采用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标准)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和标签,从而有助于化学品的有效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包括建立和完善以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现有化学物质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有毒化学品排放与转移登记、重大环境事故防范与应急、公共知情与参与等为基本制度的化学品环境管理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化学品的环境管理法规中风险预先防范和风险管理的思想体现不足,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相应制度予以支撑。迫切需要加强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建立、健全化学品环境管理制度的做法和经验,如优先化学物质测试评价制度、化学污染物排放和转移登记制度等。将化学品环境管理的重点放在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等有毒有害化学品上,并根据化学品环境危害和环境风险的大小,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3.3 化学品环境管理的技术规范和导则研究滞后

化学品环境无害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化学品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价。化学品的风险大小不仅取决于化学品的固有危害性高低,而且取决于人群和生态环境所暴露的化学品浓度和数量、暴露的途径、持续时间和暴露频率。风险评价的目的是鉴别、表征和定量暴露在一种化学物质或者化工过程下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带来的潜在有害影响和风险大小。在科学的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考虑到化学品管理的社会成本与效益以及安全替代产品的可提供性,做出科学的环境管理决策。

完成化学品固有危害性的鉴别、危害性评估、暴露场景评估以及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决策的社会经济影响等的每一过程和步骤,都需要有符合国际规范的管理和技术规范导则作技术支撑和指导以及凭借专家们的经验。

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化学品危害鉴别与评估、健康风险和环境风险评价以及化学品风险管理决策中社会经济分析方法等技术规范标准。而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的技术规范和导则研究工作滞后,目前尚未制定出“化学物质健康风险评价导则”以及“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价导则”等环境标准规范,也缺少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的专家支持系统。目前我国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管理决策基本上是依据一种化学品固有的危害性及其潜在危害程度大小进行管理,较少考虑其暴露场景和风险大小。

例如,我国剧毒化学品的判定指标不仅没有考虑化学品长期和反复接触可能造成的慢性毒性,特别是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等,也没有考虑化学品的生态毒性、持久性和生物蓄积性等环境危害性以及化学品使用量、使用方式等与化学品暴露直接相关的健康危害因素。

我国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制度所依重的专家评审方法也主要是在对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的基础上做出的管理决策建议。迫切需要研究制定符合国际规范的化学品健康风险和环境风险评价导则等环境标准规范。

3.4 化学品环境管理分析测试实验室不能满足要求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一批从事化学品理化性质、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数据测试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大都隶属于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的科研机构或者大型企业。例如,环境保护部认可了7个从事生态毒理学测试的实验室,可从事水生毒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蓄积性等环境危害性测试评价工作。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系统有25个健康毒理学测试实验室,可以从事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生殖毒性、安全性药理试验和毒理学实验等相关测试项目。农业部系统有五大类80多个农药测试实验室,可从事农药残留实验、农药毒理学测试实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其他部门也建立了一批从事工业产品和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评价及化学品燃烧、爆炸和氧化性等危险性检测的实验室。

在合格实验室规范(GLP)认证和监管方面,各主管部门分别对本系统的化学实验室进行管理。例如,2004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参照《化学品测试准则》和《GLP原则》,颁布了HJ/T153—2004《化学品测试导则——化学品测试方法》和HJ/T155—2004《化学品测试合格试验室导则》行业标准,并开展本系统内生态毒理学实验室管理和合格实验室检查工作。目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主管部门已组织完成了将《化学品测试准则》等同采用、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的工作。

由于我国不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目前化学品测试和合格实验室的评定、审查认证与监管未完全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品测试准则》和《GLP原则》等管理规范,大部分化学品测试实验室的测试方法、管理程序和管理要求是否符合国际管理规范尚有待调查评定。我国化学品测试实验室能力的评审认定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实验室测试能力和管理工作不能满足国内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管理的需要。因此,化学品测试结果尚不能被其他国家相互认可和接受。

由于完成化学品监控管理所需监测实验室分析能力和管理规范不足,在我国目前已生产和使用的化学品中,大部分没有进行过危害性测试和评价,不能进行适当危害性分类和标签。迫切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完善我国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及其监管体系,制订和完善我国的“化学品测试准则”和“符合GLP原则的实验室审核验收标准”等环境标准和规范,才能满足国家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以及企业检测化学品的需要。

3.5 化学品环境管理的信息支持体系严重不足

化学品信息和数据对鉴别其危害性、设定管理重点、开展风险评价和制定风险管理措施等法律法规的施行极其重要。没有数据,就无法鉴别判定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没有暴露场景数据,就不能评价化学品风险大小及其可接受性,并实施化学品环境无害管理。

长期以来,根据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有关国家标准,我国化学品危险性分类一直沿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规章范本》中的危险货物分类。化学品危险性种类只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腐蚀品等8类危险物质。对联合国GHS标准中规定的除急性毒性以外的其他健康危害性种类以及环境危害性种类没有明确界定分类标准。

自200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制度以来,根据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编制并公布的《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统计,目前我国已经生产、进口和销售的现有化学物质有45 000多种。如果按照欧盟新化学物质申报危害鉴别结果统计(在申报的新物质中危险物质占65%),我国已经生产和使用的45 000种现有化学物质中至少有25 000~29 000种是危险化学物质。而我国现行《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只列出了3 800多种危险化学品,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监管都是根据该名录进行登记或安全生产许可管理的。

上述数据表明,由于缺少必要的测试和危害数据,许多在国外作为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化学品在我国却没有实施必要的安全管理,我国化学品安全管理上存在着巨大的监管空白。

2008年起,我国已经采纳了联合国GHS标准规定的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制度,发布并实施了《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等国家标准,但是由于缺少实施该化学品分类制度所需的危害性分类信息、专业技术指南和导则规范,该化学品分类标准在国内的全面实施恐怕还需要较长的过渡期。

在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监管上,我国缺少自己开发建立的各类危险化学品安全和环境信息数据库系统,严重制约着国内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管理。许多政府主管部门仍依赖纸介质的工具书和手册查询化学品安全相关数据,安全和环境监管所需要化学品相关数据严重不足或者资料陈旧缺少更新。即使是为国家化学品安全、卫生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的机构也主要依靠发达国家建立的化学品安全信息数据库系统来查询相关信息。

目前关于国内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情况、生产装置所在地点以及化学品储存、运输和处置的详尽情况;有关人群和环境暴露于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场景和污染危害情况;有关化学品及化工产品的危险特性、毒性、环境转归以及潜在健康和环境影响等基础信息还难于准确查询获得。社会公众也难于通过访问政府部门的网站,查询到国外权威机构和自己关注的化学品的危害性分类和标志、消防、泄漏处置、安全防护和污染防治等信息数据。

迫切需要结合联合国GHS标准的实施,开展相应研究工作,尽快建立和更新我国《危险化学品名录》及其信息管理和公示系统,加快我国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管理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特别应当优先考虑开发和收集那些对我国公众健康和环境可能构成最大风险以及那些人群和环境暴露可能性最大的化学品,那些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的化学品,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或生殖毒性的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汞、镉、铅和其他引起全球关注的有毒化学品等,建立中文版网络数据库查询系统,为我国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4 化学品环境管理科技研究领域需优先开展的课题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巴西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文件中明确提出,应当逐步淘汰或禁用那些对环境或人体健康构成不可接受或无法管理风险的化学品,以及那些具有毒性、持久性和生物蓄积性且无法适当控制其使用的化学品。

2006年2月UNEP主持通过的《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SAICM)》高级别宣言中,各国环境部长承诺依照《21世纪议程》和《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在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存在的整个寿命周期内对之实行健全的管理,并努力实现最迟至2020年,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结果并考虑安全的替代品所涉及成本和效益及其可获得性和实际功效,不再生产或使用那些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不可接受风险和无法控制风险的化学品。并且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结果并考虑所涉及的具体成本和效益,尽最大限度降低那些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不可接受风险和无法控制风险的化学品的无意排放的风险[2]。

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十八款“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中指出,要抓紧拟订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循环经济、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配合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工作。完善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环境基准,努力使环境标准与环保目标相衔接。

为了履行国际化学品公约和协定的要求,实现与国际化学品管理体系相接轨,针对当前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迫切需要在今后5~10年,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大力加强我国化学品管理及环境与健康技术发展领域的相关科研工作。为此,笔者就我国化学品管理及环境与健康技术科学研究领域需优先开展的课题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4.1 化学品管理的环境标准、技术规范体系建设领域

4.1.1 管理政策和导则规范研究

(1)我国化学品环境无害化管理总体战略及相关的产业政策、技术经济政策研究;

(2)化学品危害性评估方法和技术导则编制研究;

(3)化学品健康风险评价及其技术导则编制研究;

(4)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价及其技术导则编制研究;

(5)化学品环境管理决策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其导则编制研究;

(6)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低剂量-效应与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7)GHS化学品分类方法、数据源、证据权重分析和分类实例指南研究。

4.1.2 各类重点环境管理化学品的筛查方法和名单编制研究

(8)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极高持久性和极高生物蓄积性化学品甄别标准、名单筛选和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9)实施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需监控化学污染物名单筛选和监管对策研究;

(10)重大环境危险源辨识标准制定、管理名单筛选和监管对策研究。

4.2 化学品环境管理技术支持体系领域

4.2.1 化学品环境管理信息支持体系

(11)我国高产量(1 000 t/a)化学品调查及其网络数据库查询系统研究;

(12)我国危害环境类化学品调查、名录编制及其分类网络数据库查询系统研究;

(13)我国化学污染物泄漏排放和转移登记网络数据库查询系统研究;

(14)我国重大环境危险源辨识、预警和监控管理数据库系统研究;

(15)国外重点监管危害环境类化学品网络数据库查询系统研究。

4.2.2 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体系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开发应用研究

(16)新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合格实验室体系及实验室审核与监管规范研究;

(17) QSAR模型在优先管理化学品筛选上的应用研究;

(18) QSAR模型在化学品危害性分类上的应用研究;

(19) QSAR模型在化学品暴露和风险评价上的应用研究。

4.3 与履行化学品公约和化学品污染防治与减排相关的领域

(20)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PFOS)等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研究;

(21)禁止或限制类汞、镉和铅化合物生产和使用调查及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研究;

(22)我国优先环境监测和减排的水生毒性化学污染物名单及减排控制技术研究;

(23)我国优先环境监测和减排的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化学污染物名单和减排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概述了国外化学品环境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与国外的差距,针对国内化学品环境管理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了需优先开展的科学研究领域和课题建议。

关键词:化学品,环境管理,技术支撑体系,风险评价,化学品信息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德国GTZ公司.国际合作委员会专题政策研究报告——中国化学品环境管理问题与战略对策初步研究.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7年年会.北京: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7

环境保护概况 第8篇

1 公园概况

南宁市金花茶公园,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 占地面积23.78hm2,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2010年被授予首个“中国金花茶育种研究基地”, 2014年3月, 在西班牙国际茶花大会上, 获评“国际杰出茶花公园”, 这也是广西唯一一座获此殊荣的公园。1981年始建, 坐落在公园内的金花茶基因库, 占地面积达1.33hm2, 共搜集有金花茶原种及变种33个, 繁育金花茶10万多株, 保护和扩大了金花茶的物种资源, 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保存金花茶物种最多的科研基地。

2 茶花引种保护

自1995年我园建成开放以来, 一直致力于山茶品种的引种栽培与保护, 至今南宁市金茶花公园共收集茶花原种及品种517种, 共13577株, 其中金花茶原种及变种33个:包括金花茶 (Camellia nitidissima) 、扶绥中东金花茶 (C.achrysantha) 、毛瓣金花茶 (C.pubipetala) 、箱田金花茶 (C.hakodae) 等国内和越南的金花茶;华东山茶品种273个, 包括‘耐冬’、‘八宝丽春’、‘十八学士’等;云南山茶有‘蝶翅’、‘粉天娇’、‘国楣’、‘童子面’等56个品种;茶梅品种25个, 有‘秋芍药’、‘东牡丹’、‘丹玉’等;杂交品种130个, 有‘冬月’、‘碧柳金花’、‘大庄比尔’、‘黑骑士’等金花茶及其它山茶杂交品种。

3 茶花新品种选育及扩繁

3.1 杂交新品种选育

我园开展茶花新品种选育主要以杂交育种为主, 以金花茶 (C.nitidissima) 、显脉金花茶 (C.euphlebia) 、东兴金花茶 (C.tunghinensis) 、扶绥中东金花 (C.achrysantha) 为母本, 云南山茶、华东山茶、茶梅等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从1982年开展茶花杂交育种以来至今已有30多年, 在这30多年中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终于培育出8个茶花新品种, 如:‘冬月’、‘新黄’、‘碧柳’、‘新紫’、‘睡美人’、‘回归’等。2010年, ‘冬月’、‘金背丹心’2个茶花新品种成功登陆中国茶花名录, 为中国和世界茶花繁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持之以恒地坚持科育种, 注重加大茶花科研对外交流工作。

图A示‘冬月’, 图B示‘新黄’, 图C和D分别示‘金背丹心’的正面和背面。

3.2 杂交新品种扩繁

因为茶花杂交新品种生长慢, 开花结果年限长, 且部分品种雄蕊退化, 结果率低, 有性繁殖耗时长, 数量小。为实现杂交新品种快速扩繁, 主要采用嫁接和组培等无性繁殖方法进行杂交新品种扩繁。

3.2.1 杂交新品种嫁接繁殖。

通过长期以来的经验积累, 科研工作者已基本掌握一套成熟的茶花嫁接技术。常以油茶、山茶做砧木, 采集杂交新品种的1年生枝做接穗, 在5~8月嫁接成活率较高, 其中6月份的成活率最高, 成活率可达85%。嫁接后用塑料袋套袋保湿, 并在上方遮荫, 注意水分管理, 成活展叶后除去套袋。南宁市金花茶公园现已通过嫁接扩繁茶花杂交新品种1000余株。

3.2.2 杂交新品种组培繁殖。

2011年, 南宁市金花茶公园的组培试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 随之开展金花茶组织培养研究。金花茶的组织培养主要采用直接器官发生和体胚发生2个途径, 外植体分别为金花茶当年生幼嫩茎尖和单芽、种胚。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 已获得金花茶组培的关键配方, 包括芽增殖、壮苗、不定根诱导、胚状体诱导、胚状体增殖、胚状体成苗等。最早一批金花茶组培苗已上袋栽培。

图A示无菌芽增殖, 图B示不定根发生, 图C示胚状体继代增殖, 图D示胚状体诱导成苗, 图E示由胚状体诱导分化成的完整植株。

4 今后的研究设想

4.1 继续加强茶花引种栽培和保护工作

虽然南宁市金花茶公园现已引种栽培一定数量具有观赏和科研价值的茶花, 但其种类和数量都还有待扩充完善。特别是在金花茶引种保护方面, 积极开展金花茶迁地保护工作, 这是一项长期任务。

4.2 深入开展金花茶杂交育种研究工作

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收集了金花茶物种资源及茶花品种500余个, 作为中国金花茶育种研究基地, 培养了一批长期从事金花茶杂交育种研究的工作人员, 在杂交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积累了坚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会充分利用南宁市金茶花公园在茶花新品种选育方面的独特优势, 进一步深入开展金花茶杂交育种研究工作, 争取培育出更多性状优良的金花茶杂交新品种。

4.3 不断完善茶花扩繁研究

杂交新品种的普及推广, 要依赖于成熟的快速扩繁技术。南宁市金花茶公园在茶花嫁接和金花茶组织培养方面已有一定研究并取得可喜的成果。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 要不断完善茶花嫁接和金花茶组织培养等快繁技术, 提高嫁接成活率, 实现金花茶组培苗工厂化生产, 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晓庆.中国茶花品种分类、测试指南及已知品种数据库构建[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8

[2] 舒迎澜.中国历史上的茶花类栽培[J].中国农史, 1990 (3)

[3] 梁盛业, 陆敏珠.中国金花茶栽培与开发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环境保护概况 第9篇

1 对白龙寺村现状的调查

白龙寺村因其白龙寺而得名, 现为两所著名高校外环境, 为了更深入了解、剖析这样一个有着历史背景、时代气息的区域, 对此进行了实地踏查。

白龙寺村属昆明东北角山地, 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在20世纪50年代昆明城市规划中由冲击沟填平建设而成, 其土质较差, 大部分为回填土。周边有白龙路、昙华路、昙小路, 方便了当地的居民游览世博园、昙华寺、白龙寺。村内道路因当地居民不断占地盖房, 房屋间均为狭窄街道。路边均有排放污水的明沟, 由于乱丢乱倒, 环境较差。

本地居民均为农民, 建筑大都是独院式4~5层楼房, 建筑密度大。外部用石灰水粉刷, 总体色调为乳黄色。部分建筑墙面遭严重破坏 (被乱写、乱画, 甚至粉刷材料脱落) 。无公园、中央绿地, 绿化率几乎为零 (场地特点一:环境生态危机) 。走访得知当地居民活动、娱乐、休憩都是在西南林学院家属区的休闲绿地进行, 这给学校家属生活造成一定干扰 (场地特点二:人的“生态”危机) 。

2 总体规划的期限和指导思想

2.1 总体规划的期限

本规划项目分为近期和远期, 历时5年的时间完成对白龙寺村的规划改造。从与外环境来往较少的内部密集的居住房开始改造, 再向外结合昆明市新昆明城的建设总体规划, 进行规划改造使之逐步成为针对大学生, 集娱乐、休闲、商务于一体的校外环境。

近期规划青年公寓, 大学生俱乐部, 相关绿地景观。远期规划商铺, 使其整体和谐统一。

2.2 指导思想

2.2.1 准确把握该地区的功能定位

该区域功能定位:城市要素与自然绿地和谐并存的大学生大型户外活动空间。运用“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1], 将其规划成是两所高校校园建筑的共享“前院”, 提供大学生的户外活动、文化、娱乐、休闲的场所。

2.2.2 突出创新性、概念性, 努力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尊重自然与人文环境, 关注历史文脉与地域特殊性, 引入全新的景观设计观念、生活观念、运用先进的规划理念, 进行创意设计;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该地区绿地设计[2]。设计时, 把白龙寺村规划设计意境定位为:突出“断层”, 即差距感, 使人能够对环境危机、人的“生态危机”进行反思与觉醒。寻找中西结合契合点, 两种文化的交错与撞击, 势必会产生很多新的契合点, 在未来的实践中开辟多种途径, 使园林走向多元化风格的发展道路[3]。绿地规划, 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 注重生态效益, 以提高规划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为目的[4]。

3 总体规划

3.1 总体方案构思

3.1.1 立意

根据现状调查的情况, 出现了典型的“断层”现象。

(1) 狭义。白龙寺村居民与大学生文化断层:“小学”—“中学” (断层) —“大学”。白龙寺村居民与大学生生活状态断层:“生计”—“生活” (断层) —“享受学习”。

(2) 广义指环境。校园是知识海洋里点点绿洲, 城市则是钢筋水泥的沙漠。“绿洲”—“大陆” (断层) —“沙漠”。

此规划的立意既要突出“断层”的意境, 又要缓和“断层”带来的落差, 寻找一个能有效改善“危机中的空气、水、土地”的契合点, 来连接两种不同层面人群的生活空间, 把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特有的校园户外新意象。通过此表现手法, 使该地大学生意识到属自然的“生态危机”与属人的“生态危机”。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 完善自我, 让身心得到健康向上的发展。

3.1.2 构思

针对大学生对“家”的心理需要, 规划校外建筑周围空间时, 运用较有效地方法将这些建筑看成“家”而将临近的户外空间作为具有“前廊”或“前后院”特征的地方[5]。空间创建上要尽力将这些抽象而迫切的心理需要, 运用绿化来缓和“断层”带来的落差, 总体规划出一个面向城市、服务社会的开放性结构区域, 及反映人文精神氛围的“前院”。

总规划区地形板块运用类似“七巧板”巧妙拼合法构成, 隐喻:大学生的巧妙思维, 变化无穷, 形象活跃。区域内交通道路系统整体思路是由两条主干道构成, 结合“七巧板”拼合线而成次干道, 形式上是曲折多变的, 整体构图隐喻着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断层”, 中间区域为过渡带, 故满足立意——既突出“断层”的意境, 又缓和“断层”带来的落差。

不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实现设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人类共同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3]。为改善“危机中水、空气、土地”等生态因子就从最原始时代中找寻答案, 人类景观活动最初阶段即采集与狩猎时代, 选择具有边缘结构、闭合结构和走廊等“满意景观”结构。借鉴前人, 意味对生态环境一种反思与人性的回归, 从而建立新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切合总体规划目标:改善自然的“生态危机”与“人的生态危机”。

3.2 总体规划方案设计

(1) 边缘结构景观。规划区属校外环境可称之为学校与城市间“边缘地区”, 隐喻大学生的双重身份, 即学生与社会人。意喻“断层”的两条曲折的次干道分隔区之间也存在“边缘地区”, 不同功能区之间也属“边缘地区”, 通过分析学生的基本行为, 对应秩序模式、流动模式、分布模式和状态模式, 简化出“行为场合”, 设计出大学生理想的“边缘景观”的空间[7]。使大学生在此对双重身份进行正确把握, 消除“断层”所带来的恐慌。

(2) 闭合结构景观。规划区内各个功能分区相对独立互不干扰, 均为闭合结构, 如:大学生学习空间、大学生休息空间、大学生交流空间等都由建筑、植物围合, 具一定独立性、私秘性。故看成是独立的室内环境, 进行景观营造。运用“行为环境规划”, 即是校园环境规划的基础, 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规划时要充分了解到大学校园中的学习、研究、活动、生活四大类[8]。

(3) 走廊结构景观。次干道“沿边景观”, 以调和、过渡为原则, 突出其意喻, 营造两旁景观。配合建筑空间的变化, 以丰富的绿化环境, 起伏的地势、流动的水位、林荫道路、小广场和标志性景观等引导手段与设施组织校园“前院”的景观。

4 结语

本问结合中国的大学生不完全具备社会所要求良好心理素质 (认知、理智、坚强、现实) , 借设计区域“断层”景观带来引申出大学生切身的生存环境, 及大学生内心的恐慌与反思。中心景观带以及周边景观带的完美契合点, 使不论大学生还是当地的居民时刻感受到置身景中, 情景交融。

参考文献

[1]唐学山, 李雄, 曹礼昆.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2]刘天齐, 黄小林.环境保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2000.

[3]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4]陈自新.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园林, 1998, 14 (5) :4—5.

[5] (美)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 孙鹏, 王志芳, 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原则 (第二版) [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1.

[6]路甬祥.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环境保护, 2005 (3) :18.

[7] (美) 约翰.O.西蒙兹编著.俞孔坚, 孙鹏, 王志芳, 等译.景观设计学[M].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环境保护概况 第10篇

陕西省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传统村落都面临着废弃、重建的问题,此时开展传统村落调查与评选工作已迫在眉睫。

一、传统村落调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在对各地市上报的240余个村落进行初步评价筛选之后,根据其传统村落整体风貌保留的完整程度,对通过初评的160个村落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踏勘,并协助地方作国家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下面将对本次传统村落调查的方法和最后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1.前期准备阶段

a.确定调研的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确定调研对象是否属于传统村落,整体风貌及格局保存是否完好。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村落的发展基本延续了形成时的选址特征及格局,村内传统民居建筑占有较大比例,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目前专家们统一认定整体格局形成于建国前、村内传统建筑比例在70%以上,并承载着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村落可认定为国家级传统村落。

其中,对于传统民居建筑的界定也有了不同于古建筑、历史建筑等概念的新含义,即指整体风格与旧有的民居建筑统一,用传统的材料以及传统的建造方式营建的民居建筑。也就是说,无论是新建造的民居还是旧有的民居,只要是使用了传统的材料和技术,那就属于传统民居建筑。

b.确定调查对象

首先,我们对需要调查的240余个村落进行初筛,利用卫星地图等网络图文资料,判断村落是否为传统格局,如若村落格局已经变成类似新农村建设的兵营式格局,则没有实地调查的必要。

其次,根据卫星地图显示的建筑肌理及屋顶形式 (图1),推断出传统建筑占村内所有建筑的比例, 比例过低的村落不属于本次传统村落申报范围。

根据村落格局及传统民居建筑比例最后确定需要实地踏勘调研的村落为160个。

2.实地调研阶段

根据传统村落的定义,我们以村落选址格局、传统民居建筑以及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方面为重点,利用观察记录法和访谈法对村落进行实地调研。

通过“观察记录法”对以下村落“物质”情况进行调查:

a.观察村落的选址情况,记录村落选址特色 (图2),如是否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或天地人和及风水理念,又或是蕴含着儒家礼制观念;同时,还应记录村落周边的自然地貌,如平原、沟壑、山地、盆地等。

b.观察村落的格局特征(图3),确定村内民居建筑组团及传统公共建筑的布局是否保持传统的空间形态和肌理,如空间结构、路网、水系、寨墙等;还应记录影响村落格局的重要要素,如庙宇、祠堂、书院、牌坊等人文要素(图4),或是古树、古井、古河道等自然要素(图5);最后观察记录村落街巷空间的三个界面 (图6),确定街巷空间的风貌是否保存完整。

c.观察记录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图7),包括建筑形制、建造技术、装饰特点等;观察新建民居建筑是否使用传统材料、传统技术,风格是否与旧有民居建筑统一;最重要的是,观察确定传统民居建筑占全村建筑的比例。

通过“访谈法”对村落“非物质”情况进行调查:

a.通过与村干部或乡镇相关负责人的访谈,了解村落基本信息,如常住人口、民族、村域面积、 人均收入等;同时了解村落是否已有针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性规划,是否已依托富有特点的传统建筑发展旅游业;最后了解村落是否承载着省级或是国家级的非物资文化遗产。

b.通过与村内年长者谈话,了解村落形成历史,以及村内传统公共建筑的建造年代和历史;同时了解村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手口相传的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情况。

3.调研结果分析

在对160个村落进行实地调研之后,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发现村落整体普遍存在较西南地区风貌“原真性”破坏严重,新建、拆毁现象较多,旅游业过度开发以及历史建筑修缮不及时等诸多问题。

a.根据调研数据,结合各地市的年生产总值和城镇化水平分析,发现申报传统村落的数量和该地区的以上两因素都有直接或间接地关联性:年生产总值和城镇化水平最高的西安市申报传统村落的数量最低, 仅占2.5%;相反,申报村落数量最多的安康市恰恰年生产总值和城镇化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年生产总值很高的榆林,由于其城镇化水平并不高,申报传统村落的数量也十分可观。(图8)

b.在对关中地区、陕北地区、陕南地区上报传统村落的传统建筑所占比例进行分析统计之后,发现我省的传统村落整体呈现陕南、陕北地区村落传统风貌保存较为完整,关中地区保存较差的分布特征:关中地区趋于一半的村落的传统建筑比例均在29%以下; 相反,陕北地区的大部分村落整体风貌都保存较好, 均在70%-89%内;而陕南地区由于“撤村并组”, 本来维持较好的村落在和其他村组合并之后,传统建筑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图9)

1 | 村落卫星地图(Google地图)

2 | 村落选址特色

3 | 村落格局特征

4 | 传统公共建筑

5 | 村落自然要素

6 | 传统街巷空间

7 | 传统民居建筑

8 | 调查结果分析

9 | 陕西省地区传统村落保存情况

c.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传统村落基础设施较差,居民整体经济水平低,而且相当数量的传统村落地处偏远山区尚未脱离贫困。对于这些财政收入极为有限的传统村落,保护资金是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传统村落风貌破坏影响因素及保护建议

1.影响因素

首先,城镇化快速发展是影响传统村落风貌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城镇化率逐年提高,而传统村落数量则出现截然相反的状况。直至2011年底,中国行政村的数量已从改革开放的69万余个下降至50余万个,每年平均会消失近3000个村落。虽然城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如果发展的结果是传统的文化及历史记忆的消亡,那么对于社会发展的精神层面会是极大的冲击。

其次,从当地政府至群众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保护意识。当地政府的重视不够导致保护规划滞后,保护资金也不充足。另一方面,在调研的村落中发现90%以上的村民对村落文化认识不够,传统文化观念淡薄,绝大部分村民认识不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保护建议

建议针对各个传统村落的具体情况,明确保护对象、保护范围及范围内的建筑规范,对传统村落实施保护性规划,制定传统村落的开发、改建行为规范。

首先,对于传统村落整体格局保存较好的村落, 建议实施整体保护策略,强调保护和保存传统村落格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其次,对于村落部分街区、组团保存较完整的村落,实施片区保护。将有一定规模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重点街区或院落组团进行保护,并可依托于此进行体验式旅游开发;最后,对于村落整体格局已经破坏但个别民居建筑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实施“博物馆”式保护。将这些极具地域特征的单体乡土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展现本土民居营造技艺,呈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弥补在新农村建设中,大量老村撤村合并或者城镇化发展而导致本土文化记忆流失等不足。

目前由政府发起的传统村落保护才刚刚起步,对传统村落进行深入地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是针对性的推出保护规划和政策的必要条件。笔者在完成这篇文章时正值全国第四次传统村落申报开始,陕西省新一轮的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即将展开,这对进一步挖掘现存的传统村落,保护我省丰富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尤为重要。

摘要: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中华文明之根本。保护的基本前提,就是对传统村落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以此提出针对性的保护规划和政策。本文结合第三次陕西省传统村落申报工作,介绍传统村落调查的目的和方法,深入分析调查结果,判定影响传统村落风貌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保护意见。

上一篇:中国功夫下一篇:搞好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