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形势范文

2024-09-15

就业创业形势范文(精选12篇)

就业创业形势 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扩招,就业形势,转变观念

1 就业形势的严峻及造成原因

1.1 高校连续7年跨越式扩招造成就业难

从1999年起, 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2005年,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已经达到1998年的4.7倍, 毛入学率为21%, 高等学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人, 规模居世界第一。 而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预计到2010年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将达到3000万人左右, 比2005年增加438万人。教育部表示小幅度的增加还将继续, 今后几年招生增长幅度将维持在3%~5%之间。与这串逐年加大的数字相伴而生的是,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手拿本科、专科文凭徘徊在用人单位门前, 久久难以找到工作的机会。

1.2 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相比供大于求

据统计2000年至2005年,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2006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高达410万, 2006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是5年前的三倍, 而从调查的企业2006年招聘大学生的人数来看, 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同步。在调查的企业中, 只有35.39%的企业表示2006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 而且还有28.03%的企业表示2006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 所以从用人单位来看, 2006年招聘大学生人数只是有小幅增长, 远远落后大学生人数的增长。

1.3 我国各个地区的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 生活条件也较好, 发展机会较多, 学生毕业时优先考虑这些地方, 而中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 生活环境也比沿海差, 虽然需要大量的毕业生去支援建设, 但只有少量学生愿意前往中西部地区。调查显示, 无论从2006届毕业生对就业区域的选择来看, 还是从在校大学生对预期的就业区域的选择来看, 都呈现相同的趋势:大学生对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青睐, 直接导致了东部地区人力供给的相对过剩;而对于广大中部、西部地区来说, 人力资源供给相对较少, 对人力的需求相对较多, 区域性人力供求矛盾显著。

1.4 高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

高校在扩招时, 对社会需求考虑不多, 主要扩大了那些不需要太多投入的专业, 如新闻、中文、法律、会计, 从而造成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什么专业好就业, 各个学校就一窝蜂地办这个专业。同时, 在投入较多的工程技术类专业上, 各校扩招的幅度都不大, 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非常紧俏。

1.5 我国的教育存在着重视理论学习、轻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

现在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毕业就能马上顶岗工作、产生效益的人员, 招聘广告上写着“工作经验X年”, 而我们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和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不强, 不能完全适应这一需要。大部分学生在校阶段, 死啃书本, 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 缺乏动手能力, 这与很多企业要求能立刻上岗工作有相当大的差距。

2 大学生如何改变就业观念, 提高就业率

2.1 大学生自我评价的转变, 应摆正自己的心态

毕业生应调整好心态, 放低架子, 虚心学习, 在能力没达到时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些, 更务实些。主要是平衡眼高手低的心态。心态要端正, 从基础做起。毕业生在首次就业时, 要有好的心理素质, 不要期望太高, 即使不如意, 可作为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

2.2 大学生就业时应摒弃功利性

据报载, 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招聘147名收费员, 有1600多人报名, 而大学毕业生就占700多名!收费员, 即在高速公路道口收取过路费用的工作人员。这是一个技术性要求很低的工种, 该公司的招聘简章学历要求仅为高中。但就是这样一个职位, 令相当多的大学生趋之若骛。而从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中可以看出, 无论在校大学生还是2006届毕业生都对三类用人单位感兴趣:外企、国企、政府机关, 三者所占比例接近70%, 可见大学生就业选择上“扎堆”现象突出, 可预见的未来是“公务员热”将继续升温。这种现象折射出现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功利性。

2.3 大学生就业应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 选择西部和基层是解决就业的新渠道

大学生往往把目光盯在东部沿海城市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政府部门, 造成所谓的“结构性失业”。学校应广泛宣传国家制定的有关高校毕业生去西部地区、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 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 正确处理社会需要和个人成才的关系, 服从国家需要, 勇于到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去锻炼成才,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鼓励学生改变就业的地域性局限, 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西部, 服务基层。大学生到基层为农村基层输送了人才, 补充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 储备了“生力军”。同时促进了青年人才的成长, 有利于锻炼干部, 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有利于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也促进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2.4 大学生就业时不要过分重视经济待遇, 更应看重发展前途

现在的毕业生进入了一个怪圈:一去参加招聘会或是面试, 张口就问待遇如何, 目光短浅, 而忽略了一个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具备能提供培训机会、有职业发展的前景, 能将个人的能力得到施展和提高的这样的条件。大学生就业时不能只注重于眼前的经济利益, 而应该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就业机会, 将每个就业机会作为提升自己职业素质的途径。

2.5 树立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观念

据调查, 近一成大学生最想自己开公司或合伙开公司, 自己当老板。大部分有这种观念的大学生都想先打工, 原始积累, 再自主创业, 开商店、酒吧、公司等。目前国家的宏观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等学校在逐步重视自主创业, 社会需要自主创业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 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因此自主创业是未来就业的一大趋势。

3 学校应注意的几项工作

3.1 学校应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加强就业指导力

学校要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择业水平,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根本。大学生就业能力既包括专业知识水准, 更包括思想道德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择业水平则反映大学生自身职业生涯的设计和专业发展能力, 以及联系社会、推介自己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通过高校的日常教学活动来实现的。要通过各种措施, 使学生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 使大学生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更具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3.2 学校应全方位拓宽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途径

就业把握就业形势,提升自身素质 第2篇

08级日语一班

作为一个即将跨入大四的大三生,既要明确整体的就业形势,又要明确本专业就业前景。更重要的是要在明确形势的情况下提升自己的就业素质。我是日语专业的学生,更应该重视日语专业的就业情况。在明确日语专业的就业情况下,提高自身的日语能力。

首先是大学生的整体就业形势

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才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接着是日语就业前景

现在在中国日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高级日语翻译,资深日语翻译,根据用人单位不同其日语要求也不同,一般日企的要求就是日语一级。还有一种JIEST日语考试,其实它是日本民间组织创办的,好像没什么说服力,但在国内现在这个比较流行。我觉得最好的就是日语国际能力考试。抛去民族感情的因素,客观的说,日本确实是个科技领先,名企众多的国家。在数码时代的今天,年轻人手上都篡着几件日货:卡西欧的手表、电子词典、计算器,佳能、索尼、尼康的相机摄像机。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日本一直稳居第二,同时由于地缘关系,大量的日企在中国投资建厂。日企不像欧美企业,不管母语是什么,都拿英语当办公语言,小日本的英语也不好。日企吸收了大量的日语专业毕业生,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外企是小语种学生的主要毕业去向,大概就是受日语就业情况的影响吧。现在开设日语的院校也是非常之多,达到了227所,快赶上英语院校的一半了;日语的想找份工作不难,想找份好工作不简单,很多都是在日企做文员。

我认为日语的就业前景很好,但是有个前提:愿意到日本工作。日语人才的就业地点无非是一在中国、二在日本、三在欧洲和美国。

1)在中国就业,那么前景一般:日本的企业和欧美企业相比,工资普遍不高,除非你做到高管。你看看招聘网站和报纸上的日企职位就知道了:营业担当啊,销售啊,客户服务啊,很普通,少有像欧美企业那样招聘那么多经理、主管的。因为日本在亚洲的先进地位,和明治维新以来深入人心的国策“脱亚入欧”,他们很少放高级职位到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来。而且,日企普遍加班,这一点你应该有所耳闻吧。所以说,由于日本企业在华投资巨大,在中国找一份日企的工作不难,但是如果你想在日企之谋求高薪、高职,则不是长久之计

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从具体实施来看,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大一做起,并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行动计划。比如,一年级为试探期,这一时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但由于学习任务繁重,不宜过多参加实践活动;二年级为定向期,要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最好在课余时间寻求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进行社会实践,以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三年级为冲刺期,在加强专业学习、寻求工作和准备考研的同时,把目标锁定在与实现自己的目标有关的各种信息上;四年级为分化期,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出路有了明确的目标,这时可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检验已确定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补。

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其运行规则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有很大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得“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表示出冷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他们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

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就业创业形势 第3篇

关键词:就业;创业;问题;对策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劳动力总供给都远远大于总需求。因此,就业问题是一道摆在国人面前的难题,就业问题不仅在总量上存在困难,而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问题也很突出。如何扩大就业,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解决好就业问题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关键。

1 就业、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技能人才短缺加剧了就业压力

社会上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普通型、知识型人才过剩,技能型人才短缺,新成长劳动力的技能基本属于空白,远不适应企业的需求,人岗不匹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技校生供不应求。二者形成的反差,就是这个问题的集中反映。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这些新形势、新情况对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来讲,既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负担。

1.2 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度大

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对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及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1.3 性别歧视导致就业难度加大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也较为突出,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性别歧视主要是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主要体现为:一是用人单位在录用名额中明确规定男性。二是用人单位即使录用女性也会提高用人标准,实行与男性相异的双重标准。三是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还会限制女性应得的基本权利,如生育权、婚姻权等。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给就业工作蒙上了一层不公平的阴影,对解决就业问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4 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

由于经费和人员配备方面的原因,导致基层的就业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不够畅通,用人单位、劳动力市场和劳动者三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各级劳动力市场缺乏信息共享,处于区域分割、各自为战的状态,跟不上劳动力大范围、高速度流动的就业需求。

2 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

2.1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首先应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大农民工就业力度,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在农村成立一批农业合作社、工厂、农场等组织,吸引大量在城市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同时,减少农村工厂的税收,调动农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相关部门还可以在人口密集的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和休闲农业,为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地方政府还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一些技术和形式创新。对农村地区的年轻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引导农民进行网上创业,通过网络实现农产品的生产、预定和销售,发挥年轻劳动力的潜能与优势,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

2.2 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对于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毕业生是我国目前一个非常庞大的就业群体,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提高我国的就业率有着关键的作用。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国家应完善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工作制度。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地区工作,以缓解落后地区人才缺乏的现状,以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对于下基层的大学生,国家应该给予适当的补偿,以此调动大学生工作的积极性。第二,加强中小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扶持力度。中小企业对毕业生留用的,可以适当完善见习补贴政策,签订长期劳动合同的,奖励社会保险补贴。第三,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引导计划,扩大高校毕业生获得补贴的范围,灵活掌握大学生毕业基金的流向,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保障。第四,支持大学生灵活就业,鼓励大学生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为他们提供各种社会保险和人事服务。对于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或是技术性强的专业生也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补贴。这样,有效缓解了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压力。

2.3 帮助困难人群实现再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困难人群实现再就业首先要确定困难人群的范畴,政府人员鼓励其进行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并加强管理和政府帮助。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招用困难人群,国家会给予适当的补偿。比如,对灵活就业且交付保费的,按比例给予补偿,企业跟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且交付保费的,限时给予补偿,对确实难以就业人员,政府可通过协调作用,给予安排一些公益性岗位,保证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科学设定公益性岗位总量,适度控制岗位规模,制定岗位申报评估办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安排就业困难人员,不得用于安排非就业困难人员。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在岗情况的管理和工作考核,建立定期核查机制,完善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扶持政策期满退出办法,做好退出后的政策衔接和就业服务。此外,相关人员还要加强和完善残疾人员就业政策支持,保证残疾人的就业比例,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加大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奖励制度,使企业加强用人比例的透明化。加强残疾人灵活就业和帮助再就业,确保每个家庭都能达到最低生活保障,使困难人员都能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为国家减轻负担。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3 小结

茅盾曾言,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针对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首先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各大产业吸纳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其次要采取积极政策措施,广开就业门路;再次要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开展靈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最后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实行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就业问题,百姓才能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富强。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J].四川劳动保障,2013(08):41-43.

就业创业形势 第4篇

一、新形势下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培训工作的各种矛盾突出。

现在的形势发展变化很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队伍状况也有一定改变,对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各地的安置培训部门没能从现实和未来发展情况来全面的分析,更加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无法切实做到完善教育培训内容、改进教育培训方式、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优化教育培训队伍、加大教育培训投入等等,存在着培训质量和效益矛盾,进而无法真正帮助转业干部顺利实现由国防和军队建设人才向党政人才和经济社会建设人才的转变。

2. 没能组织开展个性化就业创业培训。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培训时没能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全面的分析,来确定其培训内容,会出现有的专业只有个别军转干部需要培训,培训机构为了节省经费就不组织这些军转干部接受培训。培训基地都是选择规模大、专业设置好的来开展培训,无法通过各种渠道,针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个性化培训需要来开展,这样也就无法实现培训的实效性。

3. 就业创业培训不够灵活多样。

各级军转安置部门没有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素质状况、择业意愿、培训需求以及联系方式等进行调查摸底;各地人社部门没有发挥其职能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职业资格等培训;没能按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需求,开展相应的“订单式培训”,更无法满足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在不同的创业阶段得到不同的创业培训;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培训新形式开展教育培训,为军转干部提供终身学习服务等等。

4. 培训工作没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教育培训,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重要工作,需要集聚各方面的力量来完成。除军转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配合、相互支持外,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以及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教育培训资源,应吸纳到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来。但是,在现实培训工作中没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统一的一个整体,从而达到中央宏观指导、地方分类实施、各类院校积极参与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

5. 政策扶持不到位,创业率不高。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由于年龄偏大、市场经验不足、经营管理知识欠缺、缺少启动资金、人脉资源单薄等,这就使得他们更为需要政府、社会各方力量对其的关心、鼓励和支持。然而目前,大多地方没有把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纳入全社会的扶持创业就业政策范围,为他们争取诸如小微型企业创业优惠政策、小额免息等特殊优惠政策,也没有提供更多的这方面的培训。

二、探索新形势下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培训工作

近年来,各地在自主择业干部培训工作上做了很多尝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笔者认为,自主择业军转教育培训工作应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方法。

1. 政府、社会要大力为就业创业铺路搭桥。

政府对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要落实各项待遇政策,要把他们纳入全社会扶持创业就业政策范围,要积极与大中型国有企业及优质私营企业联合,通过发放安置政策宣传材料、建立长期人才供求关系等多种形式,建立连接企业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双选平台”,既拓宽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就业渠道,又能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渴求,达到双赢、互惠互利的目的。同时还要为他们争取诸如小微型企业创业优惠政策、小额免息和贴息贷款等特殊优惠政策,与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共建,争取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项目入园孵化政策等,为他们就业创业和工作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另外,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由于年龄偏大、市场经验不足、经营管理知识欠缺、缺少启动资金、人脉资源单薄都是掣肘因素,这就使得他们相比其他群体更为不易,注定会面临更多曲折。因此,社会各方力量要更加关心、鼓励和支持,构成他们成功的坚实后盾。

2. 要大力鼓励自主择业干部成为创业创新的时代主角。

各地要以实训班的形式,手把手给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传授经验。通过军地部门联合开展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实训,引入新兴创业培训模式,充分调动创业成功的军转干部企业家、地方投资人的积极性,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就业创业扶持工作带入“大众创业”时代潮流。对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来说,参加项目路演,一方面,可以展示自己的项目,与投资者充分交流,快速对接项目,减少融资之路上的波折;另一方面,也是在离开军营后,迈出了人生和事业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在这里,他们不再是军官,而是创业大潮中冉冉升起、亟须支持的新生力量。

3. 要大力开展个性化就业创业培训。

要充分发挥各地人社部门职能优势,开展专业技能、职业资格,满足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融入社会的精神需求,还可以依托培训联盟开展“订单式培训”,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在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如,在适应性阶段,应开设创业优惠政策专题辅导讲座,详细介绍创业优惠政策和操作方法,系统讲授创业模式、项目选择、风险管理等基本理论;在创业初期,应引入针对小微型企业经营者的创业培训课程,帮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系统学习知识和技能,理清创业思路等;这样才能满足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需求。

4. 要大力开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创业培训。

各级要通过向企业发放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安置政策宣传材料,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人才供求关系、召开就业洽谈会、招聘会和特长干部推荐等形式,为军转干部提供就业咨询。同时,通过调查摸底将每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素质状况、择业意愿、培训需求以及联系方式等录入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人才库。根据不同的特点,与军旅企业协作搞好就业创业培训,可以联合建立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带薪培训基地等,部队军转机构和地方军转培训中心联合企业举办就业创业培训示范班等等,开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创业培训。

5. 要大力利用网络开展就业创业培训。

要把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纳入人才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整体规划,变“静态管理”为“动态服务”,实施拓展自主择业干部创业就业空间的“网络”工程,积极当好“网络红娘”。积极推进军转网络远程教育发展,做好前移网络培训、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网络培训,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全方位开展军转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网络课堂可以针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需要,建设开通军转安置信息网、军转干部微信公众信息平台,与相关部门互联互通,网上开展创业就业咨询、发布创业项目和就业信息、军转干部推荐、组织人才交流等活动,这样会更好、更便捷地为广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服务。

做好军转干部的就业创业培训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这是中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强军目标的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对裁减军队员额30万期间的军转安置工作,中央将做专门部署,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全力落实好军转安置各项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落实安置任务和促进军转干部作用发挥,把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就业创业培训工作作为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重要抓手,统筹规划,加大力度,加强建设,力争取得新发展新突破。

摘要: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以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加快,军转干部安置的任务越来越重,有关部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完成军转安置和教育培训各项任务。当前,应做好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教育培训,从而走出一条新路子。对当前自主择业军转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工作。

就业创业形势 第5篇

今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比往年要严峻得多.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不少企业的招聘计划被冻结或缩水,对原本就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中国就业形势现状.今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比往年要严峻得多。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在09年GDP增长速度保持8%都很难了,这和国家的财富有很大关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预计,本次经济危机的出口下降导致的非农就业减少为1763万,其中服务业664万,制造业969万。首当其冲的是金融行业。原本风光无比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等金融机构,几乎都大幅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而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外资银行也放缓了发展步伐。同时,地产、汽车、广告等实体经济受到波及。石油石化、能源、矿产、出口贸易、物流类也前景不明。与此同时,美国由于经济的恶化而大幅缩减了进口,使中国进出口贸易开始呈下滑态势,未来的形势也不明朗,预计明年情况将进一步恶化,贸易物流类企业的招聘需求将有所下降。由于市场萎缩,需求下降,不少高科技企业今年也缩减了招聘计划,尤其是硬件和软件外包、芯片制造等行业。同样,通讯和互联网企业也放缓了扩张的脚步。

二解剖中国就业问题

总结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陷入了低谷,国内中小企业大批外企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大幅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从而使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这一情况无疑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带来新挑战。

2高校扩招影响:2008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

3学生就业渠道不畅: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4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一些私营企业用工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

5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

7学生仍然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

三关于提高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1政府: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政府可从不同角度如供给,需求等方面发展我国创业投资金的思路.,可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

2学校:搞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首先,教育理念必须从“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向“素质本位、人格本位”转变,让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要变就业教育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以及相关的创业能力。就业教育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而创业教育则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由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对创业教育的不断开展,高校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样不仅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能为其他人提供就业岗位。再次,要变单纯的精专业教育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大专业教育。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大学生都应该有较为广博的知识。

3用人单位:

⑴企业应善于创新,强强联手,延伸优势,吸收更多人才.⑵不应过分关注文凭。不应存在性别歧视和生源地域歧视等。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应该能找到能与自己企业工作能力相称的人才.另外许多优秀女生的做事能力并不比男生差,能为企业争取较大的利润。⑶不要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应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4大学生:

⑴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同时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失去信心。遇到挫折后应冷静思考,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争取在下次中取得胜利,迎接新的挑战。另外还要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⑵应多元化选择就业单位和就业地区。去外企工作,做一个白领,是多年来许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但在目前岗位需求总量萎缩的形势下,大学生们的择业思路需要转换,期望值需要调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单位同样也是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另外大学生应该放低心态从低层做起.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⑷放远目光,提早做好市场调查与预测行业的现状,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各种渠道途径,了解就业形势,认识自我,搜集就业信息,规代好末来.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

⑸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⑹继续深造,重组知识。面对当前金融风暴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大学生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继续深造,以避开就业的低谷,为将来就业市场的回暖做好准备。

大学生就业虽然严峻,但我们也不用担心,因为社会是不会淘汰有能力的人,只有社会残渣才被社会所遗弃,自然界的优胜劣汰法则同样在社会中存在,只要我们是社会的优良品种就不会被社会抛弃。

参考文献:

王林萍 田美玉 国际金融.-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祁型丙 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包晓间,刘昆山 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日韩篇-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刘苍劲,谈方 形势与政策(学习指导).-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如何看待我国的就业形势 第6篇

文■张永军

近两年在判断我国就业形势时,多使用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这一指标,并据此认为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不错。而本文分析,近两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与城镇净增就业人数、农村向城镇转移就业人数等指标的变化发生背离,值得深入研究。近几年我国就业形势好转,与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全面准确判断就业形势还需要参考其它指标。根据目前人口变化趋势,2017年之后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将开始朝着有利于求职者的方向变化,结构性劳动力短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应未雨绸缪。

一、城镇新增与净增就业人数的关系出现转折值得注意

按照2004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的《城镇就业人员变动数据测算暂行办法》,我国关于城镇就业人数统计,有三个相关的指标,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与城镇净增就业人数。城镇净增就业人数等于报告期末与报告期初城镇就业人数之差;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则等于报告期内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减去自然减员人数,自然减员人数是指退休和工伤等原因减少的人数;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反映一段时间内城镇新就业人数之和,但目前并不公布。近年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每年都公布数据,城镇净增就业人数可根据相关数据进行推算。

根据上述定义和方法,我们考察了近年来城镇净增就业人数的变化,并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进行了对比,我们发现了三个现象。一是2010年以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年创出新高,但城镇净增就业人数逐年下降,两者走势出现背离。二是2011年以前(包括2011年)我国城镇净增就业人数大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百万人以上,但2012—2013年我国城镇净增就业人数开始小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如2013年城镇净增就业人数为1138万人,比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10万人相比少162万人。三是2010年以来农村向城镇转移就业人数连年减少。这与城镇净增就业人数的走势一致,但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创新高的走势不一致。

根据上述《城镇就业人员变动数据测算暂行办法》,2012—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大于城镇净增就业人数,也许可以用年内再就业人数较多等因素来进行解释,但问题在于2011年之前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小于城镇净增就业人数的现象又无法解释。由于目前相关部门公布的劳动力和就业数据有限,研究机构无法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建议相关部门披露更多的数据,并组织开展相关研究。

二、就业形势好转与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关系密切

根据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近两年我国就业形势出现了好转。相关部门给出的解释是,这与我国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密不可分。一是尽管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下降,但我国每年经济新增规模比前些年明显扩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再者,近两年我国服务业增长快于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强于工业,这是就业形势好转的重要原因。

但这些因素并不能解释就业形势的全部变化。例如,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12、2013年我国GDP年度增量要小于2010、 2011年,这与2012—2013年城镇净增就业人数小于2010—2011年是一致的,但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两年创出新高是不一致的。

根据我们的分析,近几年我国就业形势出现好转,与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关系密切。从劳动力供给方面来看,由于人们初次就业的年龄并不统一,需要用某个年龄段的人口来准确反映待就业人口的规模。根据我国教育制度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忽略死亡(此年龄段人口死亡率只有0.4‰左右)的情况下,我们估计了15岁—25岁年龄段人口数量及各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的数据,这个年龄段涵盖了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大专毕业生、大学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毕业生的人数;同时还按照2010年各年龄失业人数考察了各年龄经济活动人口的失业率,据此我们推算了2005—2013年各年度新增劳动力和上年末结转的失业人数;结果发现,2006—2011年期间,除2008年为900多万之外,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和上年末结转的失业人数都在1000—1200万人之间,但2012年与2013年分别下降到约680和290万人,就是说2012年和2013年新增和结转的寻求就业人口都比上年减少300万人左右。另一方面,我国进入退休年龄的人口却在增加。根据同样的资料,我们考察了处于退休年龄高峰期的男性55—65岁和女性50—60岁年龄段的人口,将我国城镇人口死亡率和各年龄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情况考虑在内,2012年和2013年处于该年龄段的人口分别增加340和430万人,进入退休阶段的人口,2012年和2013年分别比上年增加约100和50万人。两者正反相抵,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影响在350-400万人,对于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00-1300万人左右的规模来讲,这样的变化已经足以对供求平衡状况产生较大影响。

正如我们上面所分析的那样,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出现好转,与人口及劳动力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关系密切。需要注意的是,依照目前趋势分析,2017年之后,我国进入就业年龄段的人口数将进一步下降,而进入退休年龄段的人口数将进一步明显上升,我国总体就业形势可能将开始朝着有利于求职者的方向变化,但即便到那个时候,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结构性劳动力短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三、就业人数跨部门转移的态势值得关注

2013年就业统计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2010—2012年我国工业和建筑业两个部门净增就业人数在700万人左右,但2013年突然变为下降71万人;2010—2012年服务业净增就业人数分别为475万人、950万人和408万人,此前五年都在800万人以下,2013年突然变为增加1946万人。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规模尽管确实扩大了,但变化幅度远远低于就业人数的增速。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2013年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扩大范围,服务业企业的税负明显减轻,一些原本纳入工业统计的企业转为服务业,不过这些企业大多都是小微企业,产值占服务业总值的比重并不大,但影响到大批人员的就业,使得就业数据发生突变。

四、判断经济形势不能只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等少数几个指标

前些年,我国判断经济形势时存在过于看重GDP增速的倾向,近年来正在努力纠正这种倾向,比较重视就业等方面的指标,但也不能矫枉过正,过于看重就业而忽视其它方面的变化。尤其是在我国就业统计体系不太健全的情况下,根据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等少数几个指标对就业形势本身做出准确判断尚且困难,如果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整体经济形势的判断,就容易产生误判的风险。

关于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本的例子就很能够说明问题。尽管日本经济二十年来没有多少增长甚至是处于停滞状态,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但日本由于进入到少子化、老龄化阶段,日本人口和劳动力总量持续下降,就业并不存在多少问题,失业率常年保持在4%左右的低水平,金融危机时也不过5%左右。我国未来人口和劳动力的变化有可能类似于日本的情况,我们要避免出现日本经济那种状况,就要早些做准备,而且要趁现阶段具备较快增长的潜力,尽可能实现经济的中高速增长。

就业形势的判断不仅涉及到对明年经济形势的判断,也涉及到“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上述几方面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在完善统计体系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并及早谋划,提出整套的应对措施。■

就业创业形势 第7篇

关键词: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应对措施

中文专业是一个具有较深厚历史积淀的传统老牌专业, 也是一个传统的就业强势专业。曾几何时, 中文专业一度是一个热门的专业。而今,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 中文专业就业形势也日渐严峻, 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开始面临着一种尴尬的择业境地。面对中文系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局面, 很多人不禁要问:中文专业毕业生“过剩”了吗?

一、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社会挑战

1. 毕业生总量上升, 市场需求量减少。

高等教育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和近几年的连续扩招, 使得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高。200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559万, 2009年增长到592万, 而2010年又增加38万, 达到630万人。与之相反, 原来一直是接收大学毕业生主渠道的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 由于持续的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 近年来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大大减少。尤其是2008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劳动合同法后, 企事业单位雇用劳动力更加慎重, 加之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人员再就业, 岗位竞争更加激烈, 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 就业政策调整, 就业难度加大。

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从“统包统分”到“统分与自主择业相结合”再到“双向选择”的调整和变化。近年来, 师范生就业政策也逐步放宽, 在很多省份已取消了师范与非师范的界限, 毕业生全部进入市场“双向选择”。这样一来, 原本可以回原籍由地方教育系统“消化”的中文师范生也被卷入市场, 同非师范生共同竞争职业岗位。此外, 由于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教师岗位竞聘要求更加严格, 凡进必考, 大大增加了中文师范生就业的难度, 师范生初次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3. 岗位吸纳量小, 需求层次提升。

一个单位招聘文秘人员一般是1—2个, 就这1—2个文秘岗位, 有的单位还不一定要中文专业学生, 反而可能会聘用一些有其它专业背景, 具备一定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的毕业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层次的提高, 市场不再过于强调“专业对口”, 而更加青睐掌握本专业的同时习得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专业、学历与技能、经历之间, 用人单位更看重实践技能和经历。一项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的调查显示:在大学生选择对就业“作用非常大”的前5位因素中, 实用技能和实践经历排在榜首, 占全部因素的58.5%。

4. 相近专业涉足, 岗位竞争有加。

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企事业单位文秘、中小学语文教师、新闻记者编辑和广告公司文案等。近几年来, 档案专业的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档案部门就职的为数甚多。在一些单位, 有的尽管是作为档案专业人才招进的, 也并非仅仅做档案业务, 大多要兼职从事文秘或人事业务。而新闻专业的出现与发展则为新闻企事业单位、广告公司培育并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僧多粥少”, 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竞争加剧。

5. 市场经济升温, 中文就业遇冷。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 尤其是所谓教育产业化的定位宣传, “中文无用”的论调渐渐流行起来, “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不好找工作”成了最流行的观点。于是, 一些大学的中文系更名为人文系, 还有一些干脆不办中文系, 改为新闻或广告系。与此同时, 一些有着中文背景的专业, 如旅游管理、商业文秘、新闻学、广播电视主持人、广告、编辑出版等新专业又开始红火起来。

二、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冷的内在原因

1. 高校中文专业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对滞后。

在课程设置方面,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 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 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 开设一些选修课。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 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在实践环节上, 由于一些高校不重视, 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学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动手实践能力差, 不能较快地适应社会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 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一味地注重学术型、研究型中文人才的培养, 与市场需求脱轨。现行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很多弊端, 严重影响了新型中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 必须尽快进行改革, 切实建立一套有助于突出从师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型课程体系。

2. 中文专业就业服务力度欠缺。

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立有招生就业处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还更多地停留在学校层面, 没有深入到下面各个院系, 并且这种就业指导和服务基本上是宏观方面的, 而针对某个专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就更显欠缺和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学校和院系应该根据当下的就业形势, 提前对学生开展就业相关的服务, 提高服务的前瞻性、计划性、针对性。这种服务包括实习单位的介绍、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观念的教育和个人自我价值的肯定等鼓励性服务。

3. 毕业生就业心理存在偏差, 自身观念亟待转变。

许多中文专业的学生没有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 自身期望值过高, 好高骛远, 不切实际。

三、高校中文专业应对形势的对策

1. 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规划专业, 合理设置课程。

如何加强和改进中文专业建设, 高校应该首先有一个科学的定位。北大注重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中文人才, 不能所有的高校都一拥而上, 争相效仿。层次比较高的院校在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基础上, 可适当增加一些应用类课程, 层次较低的院校则更须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要给中文专业一个合理定位。中文专业是培养什么人才的?如何培养人才?在中文专业建设方面, 一是有一个规划科学、思路清晰、体现高教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建设规划;二是强调教学计划的作用发挥, 明确培养目标, 优化课程设置, 在人才培养上体现社会需求;三是保障措施要科学有力;四是教学条件要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五是要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的建设, 实习基地要进一步明确, 切实发挥“基地”聚合效应;六是要突出中文专业建设的特色, 以特色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

2. 以培养中文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通才”含义的理解也有了新的内涵。现代社会对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愈来愈高, 对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不仅要求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而且要求必须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 要求从事者知识水平高、内容新、实用性强。这就是现在所说的“T”人才或“图钉式”人才, “—”代表广博宽厚的基础知识, “|”代表精深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中文专业特点, 中文专业的教学应采取“中文+x”的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现在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学分制, 以学分制的实施为契机, 开设中文专业选修课程。人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因此首先中文系学生应该对历史和哲学有所了解和掌握。其次可开设一些中文应用性强的科目, 例如影视评论、公文写作、新闻学、编辑学、广告策划等方面的课程。最后可开些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演讲与口才、人际交往与沟通等技能型课程。中文专业必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实用性紧密结合, 与时俱进。必须将中文作为一种工具, 古为今用。广东教育学院的做法是, 在学好经典文学的基础上, 增加了演示、编辑、文秘、计算机等实用型课程。同时, 还通过各类选修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强化中文专业就业指导, 增加就业服务力度。

深化对中文学科的专业认识, 以就业为导向, 不断强化就业指导, 增加就业服务力度。学校应根据当前日益严峻的中文就业形势,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就业相关服务。其中包括专业自身认识和就业前景分析, 就业形势分析, 就业观念教育和个人自我价值的肯定的鼓励性服务包括实习单位的介绍。要在做好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基础上, 强化各院系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辅导活动, 另一方面实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以此来拓宽就业渠道, 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

4. 学生要做好职业定位,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积极转变观念, 主动迎接挑战。

职业定位是职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合理的职业定位有助于个人未来职业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通过分析和确定自身的知识、技能、兴趣、动机、态度等个人特征, 以及可以获得的选择和机遇后, 设立职业生涯目标, 制定达成这些目标的行动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的发展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探索、建立、成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活动, 它贯穿于一个人终身的职业过程。中文专业毕业生, 应该在广泛了解和深入分析本专业的前提下, 对自己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定位, 在此基础上, 从大一开始就应该对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要转变传统落后的就业观念, 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 必须与时俱进, 积极转变观念, 主动适应挑战,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做复合型的中文专业人才。学生应该构建深厚的文化底蕴, 厚积薄发, 为成长成才、实现人生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应强化素质拓展, 打造专业能力, 提升综合素质, 提高自己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应利用一切可能, 进行职业实践。因此, 在今天中文专业毕业生实际上并没有过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随着中国入世后发展步伐的加快, 社会上对中文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依然很大。但并非单一型的中文专业人才, 而是需要具备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素养, 又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晓声.中文有什么用?——梁晓声答中文选修课学生问.中国教育报, 2003年4月22日, 第7版.

[2]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导论.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3, 第2版.

[3]郑洁.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2) .

[4]独之秀.中文类各专业就业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2) .

[5]林春田.大学中文教育改革与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7) .

[6]朱碧穷.新形势下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加强应用写作教学的探索思考.现代语文, 2008, (8) .

就业创业形势 第8篇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形势,原因,对策

一、当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及就业形势分析

2016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765万人, 较2015年增加16万人, 就业总量再创新高,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高校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对毕业生需求量增长的速度滞后于毕业生人数增长的速度,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要求的不一致也导致整个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

1. 失衡的区域经济发展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社会对毕业生需求量增长的速度滞后于毕业生人数增长的速度,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要求的不一致也导致整个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受经济大环境影响, 企业尤其是外企不断提高招聘门槛, 缩减招聘计划, 社会上需求较多的是销售和计算机程序员等低端职位。较比往年钢铁、化工、材料等传统工科类专业及示范类专业应聘受限。

2. 毕业生求职意向及心态的变化情况。

从工作性质上看, 毕业生仍愿意选择公务员、大型国企等稳定性较强的工作, 并且愿意到所学专业对口的单位就业。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的学生比例较比往年有所增加。在行业的选择上, 部分大学生热衷于热门行业, 不愿意干技术活, 不愿意到基层受苦、怕脏怕累。从选择就业地区看, 更多的毕业生还是愿意选择到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城市或省会城市就业;但也有部分毕业生能够认清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 转变就业观念, 更加理性地面对就业问题, 愿意到二、三线城市或基层地区工作, 以此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就业筹码;少部分毕业生受当前中日两国关系影响, 对日资企业存在抵触情绪。

3. 部分行业和企业减少招聘计划, 岗位需求和岗位质量有所下降, 招聘条件有所提高。

在全球经济增速普遍放缓, 经济复苏势头减弱的情况下, 我国经济也受到影响, 许多大型国企不同程度地缩减了招聘计划, 使今年岗位需求明显下降。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的过程中, 更加重视工作经验, 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性性别歧视, 同时更倾向于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的毕业生。通过调研发现, 煤炭开采、服务业等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变化不明显;计算机和软件类随着准入门槛的增高, 需求有所下降;房地产业、钢铁业受国家经济调控政策以及国际相关行业影响, 导致相关产业链条中的各岗位需求明显下降。另外, 部分企业提供的薪酬和待遇较比往年有所降低, 同企业同岗位的岗位质量同比去年有所下降。

4. 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够适应。

当前, 大部分高校发展面临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不对称的问题。根源在于, 一方面高校办学与行业、企业、社会融合度不高, 导致高校内部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针对性不强, 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 高校办学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在层次、规格、类型、特色等方面需求匹配度不高, 科学研究没有形成针对企业需求提供服务的有效机制。高等教育整体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 贡献率偏低。引导高等学校转变办学观念和办学方式, 推动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社会深度融合, 提供适应对路的各种人才和科研成果, 已是高等学校深化改革的当务之急。

5. 受政策制度等制约较大。

通过调研了解到医疗类高校普遍认为当前经济形势对医疗行业影响较小, 用人单位需求量没有明显变化, 但用人单位门槛越来越高;师范类毕业生受总量大、人事招考制度限制及毕业生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文史类高校普遍认为本校今年就业形势和签约情况同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少数文科类高校认为略有下降;服务行业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小, 企业没有明显缩水的现象, 尤其是酒店业、快速消费品行业的需求量较去年相比有增无减, 此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较容易, 但流动性较大。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 加强毕业生择业观教育, 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

一是高校应广泛搜集、挖掘高校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 通过组建宣讲团、开展报告会和校友母校行等活动, 用鲜活的事例、学生身边的人物教育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二是加强宣传教育, 研究政策措施,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向学生推荐一批环境条件较好的中小城镇, 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到小微企业就业, 回乡创业, 为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作出贡献。

2. 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高校应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加强创业指导服务;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参与科研成果转化的学生跟随项目创业就业;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 辅助大学生创业;构建以政府基金为基础、广泛吸纳高校和社会基金参与的资金支持体系,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 提升高校创新创业能力, 促进更多的大学生成功创业。

参考文献

[1]刘铸, 刘献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2]邓三英.大学生就业形势、原因和对策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 2004 (23) :127-129.

就业创业形势 第9篇

一、高校创业指导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

1. 侧重于理论

就现阶段来说, 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主要侧重于理论教学以及相应的创业讲解等, 不具备一定的针对性, 使得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就业形式。并且, 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 由于不具备一定的监督机制, 不能保证就业指导课程得到有效落实。

2. 不具备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现阶段来说, 我国高校毕业生只有40%有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让高校毕业明确自身专业技能以及自身的个性、特点等, 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但是, 目前来看, 某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不具备扎实的工作能力, 导致工作专业化程度低, 就业指导教师自身的专素质较低, 没有就业工作经验, 不能从实际出发和同学, 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 从而导致就业指导工作仅存在于形式, 并且, 相应的教学形式单一,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具备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大学生创业意识较为薄弱

就现阶段来说, 我国高校毕业生不能正确认识到创业指导的重要性, 不能积极投入到创业的行列, 出现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校教师不能积极的对学生得进行创业指导, 使得学生思想较为闭塞, 不能及时的获取相关信息, 从而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

二、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措施

1. 政府部门重视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

针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现状, 如果高校毕业生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找到相应的工作, 政府部门应该依据实际情况积极组织相应的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 政府部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大学生在社会经济中的所占据的比重, 其次, 加强对互联网的应用, 保证相关资源的共享, 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和大学生进行有效交流, 通过相应的交流, 政府部门能够了解大学生实际状况, 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 积极的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指导, 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创业意识, 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2. 加强专家队伍的建设

就现阶段来说, 我国高校创业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 创业指导队伍的流动性较强, 并且相应的指导不具备可行性, 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 应该积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的师资力量建设, 积极的培养一些专业的人才, 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就业指导工作质量。首先, 应该从思想上对创业指导教师进行培训, 保证其能够胜任创业指导工作。其次, 应该组织相关的讲座、主题活动、研讨会等, 加强对教师的责任感的培训, 从而能够保证良好的工作质量。最后, 教师还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 在网络上学习一些先进的指导思想, 明确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 在指导过程中, 将相关的思想理念传输给学生, 保证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3. 政府部门加强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投入

在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 资金的一直是困扰相关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创业指导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 如果不具备充足的资金来源以及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 就会使得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 我国政府部门应该依据现阶段的实际的状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机制以及资金管理机制, 拨付专项款项对大学生创业指导活动进行支持, 才能有效的缓解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创业状况。

4. 加强对培训方式的创新

在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 传统的培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就现阶段来说, 远程教育已经逐渐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尤其是在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因此, 在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 应该打破传统培训方式的限制, 加强对远程教育的利用, 通过网络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此种方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还能节约时间, 能够更好的为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进行指导。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在严峻的就业形式下, 积极对高校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创业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 教师应该积极从实际情况出, 依据现阶段创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有效的措施,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袁进霞.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践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普教版) , 2014, (2) :52-54.

[2]罗瑜, 尹丰, 何飞等.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 2016, (11) :180-181.

就业创业形势 第10篇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中心思想是体现以共青团中央, 教育部, 全国学联为主共同加强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及“三个代表”,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同开展的一项教育方针, 主动配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资源利用, 尤其是青年人才资源的利用, 更加高效地提高青年大生就业创业能力, 以及提高青年大学生全面综合素质。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给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创造了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在新形势下, 就业创业教育逐渐地被高等学校所重视。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分析

首先, 大学生创业缺乏创业经验。创业经验的缺乏是目前大学生在创业时遇到的第一个障碍。由于大学生一直在学校学习, 对外面的世界和市场经济不够了解, 致使大多数大学生空有一腔抱负, 在实际操作时才发现自己把一切看得太简单, 学到的知识无用武之地。

其次, 大学生创业缺乏创业素质。大学生想要创业, 只有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 对待事物客观的判断力, 积极的态度, 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不怕输的创业精神等, 这些都是一个合格的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 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业教育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 使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环节。首先,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 国家和社会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压力明显增大, 要想在激烈的就业创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必须有足够的实力, 这些实力的培养就来自各大高等院校。所以, 高校应该努力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全面实施,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也随之拉开帷幕。新教育大纲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本, 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高等院校就业创业教育正是迎合经济市场需求, 是当前国家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再次,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手段。高等院校之所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学生毕业以后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市场需求。而大学生要想满足经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首先就要加强对社会大课堂的认知度, 掌握了解当前经济状况, 并且可以很快地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里, 从而可以看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应对社会的需求能力。

最后,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对于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而言, 除了知识的储备, 还要有对待事物客观的判断力和积极认真的态度等一些基本素质。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综合品德思想, 坚定意志, 对所学知识合理运用, 并且掌握相应的技术技能。

三、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 有效的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一) 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 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

各大高校可以多邀请杰出校友、知名专家学者到学校为学生作成才报告、就业创业经验交流, 通过各种成才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 帮助大学生增强就业创业意识, 通过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等就业创业类活动, 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意识。

(二) 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 培养大学生的客观判断能力, 社会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是一种考验人的意志和智慧的活动。各大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社团和社会工作类素质拓展活动, 在活动中锻炼大学生的客观判断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技能培训类素质拓展活动, 可以培养大学生全面综合掌握社会需求技能,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三) 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

知识与技能都是有形的一种资本, 意志与精神都是无形的一种力量, 大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创业当中不可或缺的是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素质拓展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活动, 各大高校可以组织开展各类素质拓展活动, 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让学生真正的感受一个集体的力量, 激起奋斗热情, 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总结

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加快, 由于国内人口基数过大, 人才就业压力每天都在增加,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技能成为大学生就业关键问题。加强高等院校在就业创业教育上的发展, 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素质, 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所学专业技能, 大学生素质拓展应用将在未来高等院校教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文献

2011专业就业形势排行榜 第11篇

麦可思(MyCOS)是中国最专业、最全面,并具有第三方dE_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为中国众多高校、各级政府教育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大学毕业生和高考生提供教育咨询服务。自2007年以来,麦可思每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

最新一次调查中,总共收回约100万份有效调查试卷,共覆盖2599所高校、分部、分院,其中“211”院校为116所,非“211”本科院校(部)为930所(包括分校、二级学院本科),高职高专院校为1553所(部);共调查了1182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521个,高职高专专业为661个;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区);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75个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57个职业,占全国所有职业分类的97%。囊括了全国所有行业分类。

就业创业形势 第12篇

1 经济转型形势下物流人才供需分析

1.1 经济转型形势下, 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

在新的经济转型形势下, 以低廉的人力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传统物流将向更快、更高的高端物流发展, 对物流人才的要求也更趋向高端, 那些具有战略思想、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电子商务物流、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受到热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指出:“‘十二五’期间, 我国物流行业每年需要新增一线操作技能人员约110万人, 而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人数约40万, 远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尤其是中高端物流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可以预见,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入, 与之相适应的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必然逐年增加。

1.2 经济转型形势下, 物流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依然严峻

与经济转型形势下物流企业人才难求的现象相对, 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不容乐观。笔者对往年就业数据进行调查, 我国物流类专业大学生平均每年的就业率仅70%多一点, 而且还存在“被就业”、“低就业”、“转行业”等情况。

由此可见, 物流人才市场已出现严重的错位现象, 一方面, 市场需求到处都招不到“有用、可用”之人, 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相关的行业就业岗位, 供需矛盾突出, 物流人才存在巨大的供需矛盾。

2 经济转型形势下物流人才就业难点及原因分析

对当前我国物流整体行业发展形势及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和症结表现在:

2.1“此供非彼求”, 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普遍存在

物流专业是2001年在我国高校刚刚确立的新兴学科。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尚缺乏前瞻性, 一般是社会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然而, 物流是发展非常迅速的行业, 其对物流人才的要求不断更新。缺乏前瞻性的教育, 必然造成了学生培养的滞后性。四年时间培养的学生, 早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2.2 物流毕业生就业定位存在偏差

物流行业要求员工熟悉物流行业实际, 往往要求毕业生先从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仓库工作人员等一线工作做起。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仍抱有精英心态, 缺乏对自身客观、科学的评价, 缺乏就业—择业—创业的职业规划, 就业时往往定位过高, 出现了“眼高手低”, “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2.3 物流毕业生缺乏相关工作经验, 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从近几年来校招聘物流人才的用人单位反馈意见来看, 多数用人单位认为, 物流专业毕业生理论知识不扎实, 实际动手能力不强, 对于具体的物流技术操作、社会实践等一片茫然, 以致在走到工作岗位时无从适应, 不能较快地进入工作角色。

3 经济转型形势下, 促进物流毕业生就业的举措

针对经济转型形势下, 物流人才供求矛盾新趋势, 学校、企业、学生应共同应对, 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的现象, 实现“校、企、生”三赢。

3.1 高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高校是物流人才培养的摇篮, 为物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面对经济转型形势下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的现状, 高校需要调整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方面的策略。

3.1.1 清晰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应着眼于培养系统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 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知识, 懂得进出口贸易专业操作、电子商务物流, 具备物流系统设计、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物流管理能力, 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3.1.2 注重学生物流实践能力培养

首先, 改变教学方法, 提升课堂理论学习的效益。打破过去一张嘴、一支笔从头讲到尾的“填鸭式”授课模式, 融入交互式教学、启发式教学, 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通过案例式教学、模拟教学等, 运用多媒体, 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其次, 调整授课内容,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以实验和现场观摩教学为主, 积极利用物流管理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 通过互联网访问现代知名物流企业网站, 聘请国内外物流专家和企业资深物流经理进行各种形式的讲座,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深其对物流行业的理解与发展趋势的把握。

3.1.3 加快物流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传统物流经济向新经济物流转型的人才队伍, 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一方面, 要加大教师科研力度, 组建教学团队, 以教促研, 教研相长, 夯实教师的理论功底, 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另一方面, 要通过在职教师培训、进入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 使教师掌握物流行业的最新动态。

3.2 企业积极搭建平台

3.2.1 适当降低“现时利益”的关注度, 放眼“长远利益”

过去, 我国物流业处于传统物流发展阶段, 需要大量的一线操作人员, 许多企业往往过多的强调“现实利益”, 倾向选择身体素质良好、具备吃苦耐劳精神且对薪金要求不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对于掌握了大量基础理论知识, 相对缺乏实践性工作经历, 且人力成本较高的专业大学毕业生往往望而却步。随着经济不断转型, 对于物流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 知识水平较差的农民工往往呈现出后劲不足现象, 而具备行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则具有很强的职业可塑性, 能不断适应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因此, 用人企业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增强物流人才储备意识, 放眼“长远利益”。相信, 通过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岗前培训教育, 假以时日, 必然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3.2.2 校企合作, 实现大学生的毕业、就业有效衔接、无缝对接

大中型企业应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采取“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方式, 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入职培训等环节, 此举既降低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和风险, 又能提高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有效衔接。同时, 企业要积极提供教学实践基地, 增加顶岗实习的机会, 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促进毕业生及早融入社会, 融入企业, 实现毕业生就业与企业用工的无缝对接, 从而达到双赢模式。

3.2.3 为物流人才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帮助其实现自身价值

不少毕业生反映“揣着白领的文凭、干着蓝领的工作”, 物流企业要引导、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在职培训, 通过举办技能交流培训或是短期培训班来提高员工的技能。同时, 可以通过举办企业内部技能比赛或知识比赛推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其实现自身价值。

3.3 学生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综合实力

3.3.1 认清形势, 调整心态,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使其把未来的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 摒弃“非高薪企业不去, 非国家大企业不进, 非发达城市不考虑”的就业心态, 以积极平和心态, 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思想。同时要帮助大学生积极开展学涯导航, 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 及早做好准备, 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

3.3.2 立足物流专业, 夯实知识储备

经济转型形式下, 成为一名合格的物流专业人才, 必须具备以下知识结构:宽厚的基础知识, 包括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原理、经济法学等;扎实的专业知识, 包括国际物流学、仓储管理、物流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电子商务等。

3.3.3 注重非学历认证, 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

经济转型形势下, 物流业持证上岗的趋势会更加突出。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 物流专业毕业生应根据自身情况, 适当考取诸如BEC商务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物流师证、报关员证、单证员证、驾驶证等, 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同时, 提升综合素质, 包括个人气质修养、沟通交流能力、创新能力、英语听说能力等。

摘要:经济转型形势下, 物流专业毕业生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 同时社会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经济转型形势下物流专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找出物流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的症结所在, 并提出了高校、企业、学生共同应对, 实现“校、企、生”三赢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经济转型,物流人才,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叶伟媛.经济转型背景下新型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 2012 (6) .

[2]钟晶灵.“用工荒”与“就业难”——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现象分析[J].云南电大学报, 2012 (3) .

[3]胥洪娥.苏州经济转型过程中物流人才结构的研究[J].企业家天地, 2010 (9) .

[4]史晓原.“物流热”背景下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物流科技, 2011 (9) .

上一篇:配电网应用分析软件下一篇:共同犯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