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利建筑范文

2024-08-10

小型水利建筑范文(精选7篇)

小型水利建筑 第1篇

尽管是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 但设计过程如果对工程细微处没有认真仔细的把握, 只会事半功倍, 甚至造成严重的设计失误, 但在设计细节上很容易被专业设计人员所忽视。如许多小型水利工程在进行设计时, 对洪峰流量计算, 由于无法得到完整的水文资料, 或者根本就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进行估算, 这样对设计最终成果造成巨大而深远的负面影响。

(1) 在计算洪峰流量的过程中, 如果缺乏相关的水文资料, 就只能通过各种计算参数来进行, 如查表、查图和绘制曲线等方法来实施。在设计过程中, 对相关参数进行核实, 力求准确。一般来讲取值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在计算结果上带来很大的不同, 对于一些敏感的设计参数更要仔细核实力求准确无误。

(2) 在实施量测过程中要认真对待, 从而提高对流域干流平均比降和汇流面积计算时的精确度。如果能够使用大比例尺寸的地形图时, 应尽量的采用大比例地形图, 这样能够更进一步的减少测量误差。

(3) 在山区和城镇小型水利工程建筑物设计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技术参数, 在根据初始条件和适用条件先来假定一个参数, 在通过计算这些假定的参数后, 还要进行取值合理性的检验, 尽量做到每个参数都是准确可靠的取值参数。

(4) 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水利工程建筑物进行细致分析。举一个关于拦河坝 (专业称为溢流堰) 为典型设计的例子。由于在山区河流一旦发生洪水的情况下, 其流速往往比较急, 而且持续时间不长, 在进行山区小型的溢流堰的设计时, 就要考虑到小型堰体较矮的特点, 不能盲目设计一个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大形态的堰体, 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认真注意。溢流堰在整个设计过程中, 将堰前的水深值取一个为A的值, 进行大中型水库、大中型拦河坝溢流堰 (溢洪道) 的设计过程中, 由于其库容大、回水面积和过断流面积较大, 可以忽略行近流速V≈0, 则堰前水深H可以近似地等于堰上水头H。小型堰忽略行近流速V则不妥。水利工程设计一定要根据客观的环境情况来对设计方案进行定位。

2 安全高效的设计

(1) 安全和高效。投资小型水利工程资金不需要太多, 建设规模也较小, 所以通常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把安全放在首位, 而对工程造价没有合理的预算, 这样也会造成建设资金的浪费。不能因为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较小, 就不仔细的进行资金预算, 从而降低工程的投入产出比。

(2) 根据客观地形, 合理的选择建筑物型式及枢纽布置型式, 要认真的对环境进行核查, 最终确定合适的设计方案, 做到准确无误完成好设计任务;

(3) 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 涉及的诸多参数有一定的取值范围, 应在满足安全和高效的条件下, 参数所选的数值, 做到工程量最小, 投资最少。

(4)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做多种方案的比选, 全面综合考虑, 选择出最优方案。在对不同方案的比选中, 可以多参考其他成功的设计案例, 从而尽可能减少设计失误, 做到准确完成设计工作。

3 工程外形与周边环境相和谐

(1) 小型水利工程在修建过程中不仅应充分考虑工程安全与经济两方面的问题, 同时还应兼顾工程外形象美观。审美观在不同建设地点有不同的要求, 就小型水利工程建筑而言, 在设计时应注重工程形象与周围环境相和谐。不仅是工程本身建筑物各个部位或者枢纽工程与周围自然环境都要保持和谐, 与周边的其它建筑物之间也应该保持和谐。同时, 应注意在色彩方面、款式类型等风格, 根据地域的不同、民族习俗差异, 科学选取;

(2) 工程位于城镇或城镇近郊时则应该使工程形象与小城镇的建筑风格或建筑理念相协调。工程形象应该与周围的人文环境相和谐。工程位于不同地区应该更多的考虑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元素, 使工程能够体现出不同地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工程形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使得人文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能更好地体现出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智慧。

4 人性化为工程的重要核心

工程设计应充分彰显人性化的本质, 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山区小型水利工程实施的现场情况比较复杂, 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工程都建设在偏僻遥远的山区之中, 在没有和原有设计理念相冲突的情况下, 设计者应首先考虑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从而不至于让工程设计流于形式化, 在设计理念应更多的让位于工程在实际操作中的适用性, 做出适当的变通, 可以让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的笑话。工程设计者在工程完工之后还要做相关的回访工作, 在每一年的主汛期之后, 去走访工程所在地的政府以及相关的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了解工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情况, 根据相关单位提供的具体数据, 对照分析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或做出修整设计方案, 最终使我们设计的工程能够让广大群众真正从中受益。

5结论

做好山区小型水利工程设计, 是让广大群众的切身受益的事情。通过把小型水利工程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得更好, 让水利工程真正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这才是水利工程设计者工作中的最终目标。

摘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水利工程设计者而言也是一件为民谋福的事业, 需要工作人员去孜孜不倦的努力工作直机关。

关键词:水利工程的要求,设计环节,要求

参考文献

[1]吕宁江.山东省小型农用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手册[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10.

探讨农村小型水利管理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 管理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社会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我国,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北部,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建设新农村,水利要先行。

1、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组)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趋增多。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一般在10万到50万元之间,少数超过50万元。所以这些工程都是由县上报批,国家补助建设,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能建的批,不能建的也批,甚至有的工程只是变更名字几次立项国家补助,但有的确急需解决,却迟迟不能批准。造成重复投资或无效投资。

2、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人员资质普遍不高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设计工作一般由县级相关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县级的设计单位,技术投资很少,资料缺乏。知识、技术更新缓慢,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得不到应用。

2.2职能复杂但不具备资质

国家规定:设计单位接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技术服务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2.3设计不规范

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水利建筑給人们的印象大部分是粗老笨重。

3、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队伍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问题。工程施工不进行招标,议标,基本上是由某些人或项目村组确定施工人。更谈不上有施工资质,都是临时拼凑。造成有能力干的干不上,无能力干的能干上的现象。施工人员技能差,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工程施工无监理。政府质量监督也很少。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4、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大多数受益为乡(镇)、村、组。工程建成后由他们自行管理。管理经验少,特别是运行管理人员多为村民,业务知识贫乏,无一整套的科学管理办法。县级管理部门,重建轻管,缺乏对工程管理的指导,对工程效益的发挥程度不做跟踪调查,造成其不能良性运行,隔几年就毁坏,又向上级申请项目投资。

5、改进措施及建议

5.1工程项目立项审批

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审批程序进行。按照切实可行的原则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审批部门要组织3名-5名专家或技术人员进行论证。形成书面报告备案,参加人员签名并负责。对申报的非专业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概不予审批。

5.2要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构

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问题已经存在多年,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水利部门多年来一直是建设者角色,工程处数多、面广、受益范围小,难于管理。水利工程大多属于公共设施,工程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和公共效益,公益性很强。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决定了工程的建设需要公共的投入,需要代表公共的机构或受公共机构委托的组织去管理。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应起主导作用,不管是哪一类水利工程,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都不能或缺。要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制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案,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必须改变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经费缺乏、人员缺乏、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瘫痪局面。

5.3制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案

掌握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是搞好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足够的力量扎实搞好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调查工作,对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详细的登记造册,对调查资料进行统汁、分析、研究,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作出评估,制定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方案,指导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要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程产权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使用、管理、维护,理应有一个明确的责任主体。凡属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应由政府部门加受益群体进行管理,以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凡属盈利性小型水利工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一库一策,一塘一法,不能搞一刀切。各工程均应配备管理员,由县级水行政部门根据效益和补助标准统一发放工资。

5.4努力增加资金投入

水利工程大多属于公共设施,工程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和公共效益,公益性很强。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决定了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公共的投入。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各级政府应把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来抓,制定政策增加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投入,保持水利投资稳步增长,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允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

6结束语

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基层水利部门多数集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职能于一体,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质量教育、提高检测水平、搞好建后管护等,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保证体系。只有做到上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得到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应有的效益。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 第3篇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工程招标,质量管理,监理

水利工程施工, 是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的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 这是因为施工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够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项目标, 是否能够发挥出最为理想的工程效益。当前, 我国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能力有了相当的提高, 但是也要看到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将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小型工程建设的质量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甚至出现了重大的事故。因此, 工程建设者们一定要采取具有可行性的措施, 从而提升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能力, 并且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具体来说, 笔者认为应当认真抓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1 全力以赴地做好工程招标工作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队伍的总体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此, 选择好施工企业是建设优良水利工程之基础。有鉴于此, 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 从而选择综合素质比较好的施工企业能够参与到工程建设之中。因此要注意考察以下内容:一是施工单位的人员组成, 其中包括了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各个工种工人如何招聘、数量多少、业务技术的类别以及水平等。在工程从业人员进行素质审查的过程中, 应当着重考察该单位是不是具备了完成本项工程的各项条件;二是施工单位的设备情况。要重点考察施工企业是不是具备了完成本工程一定需要的各项设备;三是施工单位的工程施工经验。要重点考察施工单位是不是有建设此类工程的相关经验及其业绩;四是施工单位的经济能力以及信誉状况, 还要对投标企业的经济情况以及信誉状况加以调查与评估。在一样的条件下, 应当那些经济实力与信誉比较理想的企业, 要依据招投标的程序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企业。不管工程量是多还是少, 在确定施工单位之后, 双方均应签订合同, 从而体现出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与履行的义务等, 并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等关系, 让施工企业能够在施工当中能够切实遵循。

2 积极落实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主要牵涉到建设、监理、设计以及施工等。建设企业作为主体, 具备了能够协调各方对于小型水利工程质量实施全面督查与管理的责任与权利。各方均应予以全面配合, 从而积极提高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创建出质量更为优质的水利工程。具体应当在施工中落实好以下环节的工作:一是科学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计划, 并且制定出施工技术方面的规程。工程施工中的各方均应依据国家相关施工规范, 按照本工程的具体特点、施工企业实际状况等因素, 确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及技术规程, 并在施工当中严格加以实施;二是要建立起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等四个方面所共同构成的质检领导机构, 并由建设企业来负总责。在施工过程中, 应当对小型水利工程分阶段、分部, 依据程序加以检查与验收。施工企业应当设置专职的质检人员, 负责进行施工自检, 对施工文件进行填写与编制, 并且及时地向质检领导机构汇报相应情况。每一步以及施工中每一个阶段都一定要履行好手续, 才能进入到下一步的工序之中;三是要在施工过程中真正将质量控制放在第一位, 并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施工企业应当自觉地坚持以质量为准绳的观念, 质检领导机构则要以对工程高度负责的责任感来严格把好质量关。

3 充分发挥监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是尽量提前开展监理工作。目前, 大部分小型水利工程都是在施工即将开始才匆匆忙忙地组建本工程监理部的, 但是, 实际上在开工令颁布以前所进行的质量控制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在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招标之时, 在施工企业进场实施资质复核之时, 在施工准备过程中的重要决策之时, 均会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发挥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实践经验已经充分证明, 在工程施工初期出现监理失控, 将加大工程监理的难度;二是妥善处理好监理企业和施工企业相互间的关系。应当说, 工程监理人员所负责的质量控制体系应当建立于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承包企业质量保证机制的基础之上。如果缺少了一个体系健全的、运行良好的工程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监理人员就会很难有作为。所以, 监理人员实施质量控制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应当在工程开工令发布以前, 就认真检查施工承包企业是不是有一个健全完善的质量保证机制, 能够很好地行使自身指导、监督以及检查等各项职责;三是监理人员应当在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实施进行监控。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体系一般都是由多个环节共同构建而成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松动, 均有可能产生失控。因此, 绝对不能将控制点只是设置在工程完工之后的验收这最后一个控制手段, 而是应当在工程建设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当中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应当经常性地检查承包企业的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值班工程师等是否坚守在岗位上, 施工记录是不是真实而完整的, 工程施工现场是不是在正常运转。工程监理机构必须要实施严格分工, 做到各负其责, 责任到人, 从而切实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4 结论

总的来说, 工程质量是决定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成败的最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 满足业主单位所规定的各项具体要求, 必须强化质量控制工作。小型水利工程质量之优劣不但严重影响到施工企业在经济上的效益, 而且也将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社会信誉。有鉴于此, 在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 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工程质量控制关, 从而让小型水利工程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持家.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J].新疆农垦经济, 2005 (8) .

[2]刘亨忠.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农田水利, 2007 (9) .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第4篇

鹤岗市水务局

摘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建筑能否安全运行,如果施工质量控制的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水利事业的发展。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上面还是有一些问题,影响着整体的施工质量,这是相关管理部门和施工部门亟需解决的。本文分析了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近年来,我国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整体水平还不是很稳定,增速也不快,相关的部门也没有建立更加完善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工程施工的时候没有对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优良率偏低。长此以往,将对人们的经济利益造成较大损失,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质量控制

对工程的建设成果进行监控就是质量控制,通过这一环节来判定施工质量是不是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标准,还要依据质量计划去编制质量控制的内容。针对那些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地方,寻找到有效的规避措施和预防措施,制定出质量验收、不合格返工等控制方案。总体来说,质量控制也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整体施工环节都要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如果发现影响施工质量的地方就要及时去整改,使其达到相应的标准,从而使质量控制的作用发挥出来。

实际的施工阶段,通常都是以动态的质量控制为主,然后以施工前的预防控制为辅,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办法,在施工前指导,施工过程中检查、施工之后的验收这几个环节中把握好质量控制。所有的质量依据都要用数据来证明,以书面为质量合格的依据,对于一些重点部位和重要的工序来说,进行动态控制是非常有效的。在施工阶段,要注意控制重点部位的质量,工程技术人员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对现场的所有施工环节都进行仔细检查,控制好每个环节的质量。在工程施工时要全方面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实现施工质量的全面控制。还要加强施工质量的监测工作,在重点的部位上设置监控点位,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二、质量控制目标

所谓质量控制目标也就是通过质量控制使工程能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主要从计划范围内的工程规模入手,还有工程实际投入要小于产出,经济效益更加明显;在施工期间最好控制好没有任何事故发生,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要高效合理地区配置资源。在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是很重要的,是工程质量的有力保证,也是工程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工作使命,所以一定要明确其目标。

三、质量控制失控的环节

1、质量意识

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所有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要有足够的质量艺术,尤其是工程的管理人员和责任人,要明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意识到工程质量有所保障的关键就在于此。

2、质量责任制

水利工程项目中,要落实工程质量的管理体系,并明确各项施工质量的要求是什么,依据施工质量设计计划去开展工程的施工。同时,工程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清楚自己在工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并承担一定的质量责任。

3、施工人员的素质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还在于工程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不管是施工管理人员,还是一线的施工人员都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所以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还要加强工程参与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开展培训教学课程,使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施工水平都有所提高。

四、做好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水利管理单位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在全县水利管理工作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承担着所辖乡(镇)的水利规划、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防汛抗旱、工程的管理等大量公益性工作,但现状管理单位以经营性为主,人员经费、办公经费、维修养护经费等长期无来源保障。由于缺乏运行管理经费,导致水管单位向恶性循环发展,管理水平底下。大多数管理单位人员都忙于承揽水利工程建设来维持单位的简单运行,有的甚至无精力来抓水利管理工作,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1、质量教育

要对全体工程建设成员进行质量教育,使全体成员明确质量是工程的生命。

2、标准化

从工程可行性研究到工程完成,都要有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标准化体系。

3、质量信息

质量信息反映工程质量和各项管理部门的基本数据和情况。在工程实施中,要及时了解工作实施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的信息。应准确、完整、系统地进行工程质量全面监控,对渠道及其建筑物,控制断面几何尺寸不允许超出偏差范围;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光洁度达到设计要求;伸缩缝的宽度、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对工程质量不能有消极作用。若发现质量问题,对问题形成的原因应及时让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使出现的问题在萌芽状态时予以解决。完善施工人员施工日志制度,把施工日志列入正常的质检范围。

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工程质量的优劣,施工单位起重要的作用,工程开工时首先审查施工单位是否有相应的资质、丰富的施工经验、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既无资质又无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工程质量常常不被重视,应拒绝进入建设现场,以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针对项目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技术等情况,确保质量控制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订出质量控制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正规化。

1、对项目所需的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控制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等均满足质量要求。如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規范、标准要求,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自检人员组织整改。

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在项目开工前,建设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监理方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质检部门专职质检员签字认定。另外,质量控制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常检查、跟班旁检,随机抽检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六、结语

工程质量的优劣,对工程能否正常运行关系重大。工程质量的优劣,同时也严重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影响工程建设单位的信誉。可以说,工程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是参与工程建设各方面共同利益之所在。因此,做好工程质量控制是有关各方共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工程参建各方共同努力,做到工程建设各环节、各方位质量控制,才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的优良率,才能让工程建设最大效益化,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婕.浅谈加强基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建材与装饰,2012(2)

[2] 韦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如何实施质量管理.民营科技,2011(11)

小型水利工程质量控制 第5篇

水利工程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安全”是指工程满足运行稳定, “适用”是指工程满足使用功能, “经济”是指工程投入的费用较少, “美观”是指工程形象符合美学要求。

1 国家的有关规定

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 控制工程质量、工期、造价, 提高经济效益, 国家自八十年代中期起,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中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措施, 已显示出较强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

1.1 工程建设质量分工负责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由项目法人 (建设单位) 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 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 质量监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

1.2 注重科技进步和质量管理

有关工程建设的单位都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 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 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 努力创建优质工程。

1.3 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

大中型水利工程以及配套和附属工程, 要按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地方小型工程, 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2 基层水利常见的问题

基层水利部门是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的主体, 肩负的任务既虚又实, 常见存在的问题有:

2.1 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

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 (区) 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 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 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 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 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 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 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 亘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 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2.2 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

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 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

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 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 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 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2.3 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

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 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侓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 建设资金较为紧张, 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 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渋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 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笨重。

2.4 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

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 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 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 凭直观印象下结论, 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 更缺乏监测人才, 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3 几点建议

鉴于基层水利部门的现状, 短期内在县 (区) 内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水利设计、水利监理单位也有难度, 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 不能含糊, 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工作。

3.1 开发人力资源培养行家里手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人才去深造, 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 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对县 (区) 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 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 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 并能统揽全局, 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 加强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 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使他们也能独当-面。

3.2 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 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 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 我们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议论, 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俗话说“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质量管理决不能因小而不为。如果因陋就简, 虽然一次投入较少, 但将来的运行费用高, 使用寿命短, 结果并不节省投资, 反而有可能劳民伤财。

县 (区) 级水利部门需要综合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 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 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设计要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规程、技术标准的要求, 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 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在工程施工时, 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 用经济手段制约建设各方,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的目的。

3.3 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 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 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 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 该孬就孬, 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 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 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首先, 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 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 不合格的不使用。其次, 加强施工质量检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 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工序实施旁站监理, 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

3.4 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永续利用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 注重向管理要效益, 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 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 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 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质量包括“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方面, 只有四者全优, 才是真正的工程, 小型水利工程也必须遵照执行。上级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严, 而基层水利技术现状远远不适应形势的变化。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 “纵向”即自始自终 (全过程) , “横向”即全面覆盖 (大、中、小型) , 小型水利也不例外。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 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基层水利部门多数集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职能于一体, 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质量教育、提高检测水平、搞好建后管护等, 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保证体系。

摘要:县 (区) 以下水利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的工程多以小型为主, 工程质量管理常常不被重视, 参与建设的各方资质较低或根本无资质。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横两个方面, “纵”即自始至终, “横”即全面覆盖, 不能因小而不为。县 (区) 级水利部门因处特殊位置, 兼有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 需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 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保证体系。

小型水利工程质量控制 第6篇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议

县 (区) 以下 (简称基层) 水利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的工程多以小型为主, 参与建设的各方资质较低或根本无资质, 许多工程由村或农民自营, 工程质量管理常常不被重视, 其做法多数欠妥。虽然这类工程单项规模小, 但总体数量多, 我们也不可忽视其质量。

水利工程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安全”是指工程满足运行稳定, “适用”是指工程满足使用功能, “经济”是指工程投入的费用较少, “美观”是指工程形象符合美学要求。

1 国家的有关规定

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 控制工程质量、工期、造价, 提高经济效益, 国家自八十年代中期起,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中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措施, 已显示出较强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

1.1 工程建设质量分工负责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由项目法人 (建设单位) 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 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 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

1.2 注重科技进步和质量管理

有关工程建设的单位都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 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 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 努力创建优质工程。

1.3 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

大中型水利工程以及配套和附属工程, 要按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地方小型工程, 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2 基层水利常见的问题

基层水利部门是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的主体, 肩负的任务既虚又实, 常见存在的问题有:

2.1 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

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 (区) 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 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 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 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 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 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 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 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 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2.2 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

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 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

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 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 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 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2.3 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

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 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 建设资金较为紧张, 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 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 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本重。

2.4 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

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 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 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 凭直观印象下结论, 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 更缺乏监测人才, 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3 几点建议

鉴于基层水利部门的现状, 短期内在县 (区) 内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水利设计、水利监理单位也有难度, 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 不能含糊, 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工作。

3.1 开发人力资源培养行家里手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 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 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对县 (区) 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 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 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 并能统揽全局, 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 加强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 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3.2 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要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 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 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 我们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 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 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俗话说“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质量管理决不能因小而不为。如果因陋就简, 虽然一次投入较少, 但将来的运行费用高, 使用寿命短, 结果并不节省投资, 反而有可能劳民伤财。

县 (区) 级水利部门需要综合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 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 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设计要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规程、技术标准的要求, 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 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在工程施工时, 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 用经济手段制约建设各方,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的目的。

3.3 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 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 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 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 该孬就孬, 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 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 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首先, 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 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 不合格的不使用。其次, 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 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 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

3.4 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永续利用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 注重向管理要效益, 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 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 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 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 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4 结语

浅析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第7篇

关键词:财政补贴;农田小水利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它对于农作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国季节性气候明显,雨季时雨量较多,旱季时又有可能几个月不下雨。农田小水利正是解决我国地区频发的干旱或洪涝的有力武器。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农业的发展,特别是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保障。针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问题,2005年,中央财政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民办公助”方式支持各地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破损严重,以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滞后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了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步伐,中央于2009年提出集中资金投入,连片配套改造,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期望彻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近年来我国各地频繁大范围的干旱洪涝灾害,暴露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排灌效益低下,无法承担较大的旱涝风险。

目前,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主要都是修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有些甚至修建于古代,往后就很少有投入和修建工程了。尽管三十多年前,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体系。但是随着几十年的时间变迁和风雨洗礼,大多数农田水利设施已经滞后且由于年久失修,这些设施的排灌效益日益低下。在近几年我国各地干旱洪涝频发时,农田水利设施却在关键时刻掉链子,难以派上用场。

(二)财政投入有限,配套资金不足,“最后一公里”的建设缺位。

尽管我国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深,但是相对于主体的大江大河治理、气象事业的发展以及大量形象的水利形象工程的建设,真正落实到农田小水利的资金是微乎其微的。同时由于许多项目的建设都是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配套投入的,而地方的“吃饭”财政根本无法补足此项资金,对农田小水利建设带来了阻力。实地调查中不难发现,尽管国家投资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和沟渠,但是却因为政府和农民双重失力,最终导致很多地方没有实现水流到田间地头。

(三)管理体制不健全,政策推动缓慢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小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水利工程基本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建设管理模式,跟不上日益变化的水利投资和建设的大趋势。造成的后果就是前期建设较完善,后期维护无保障的局面。许多农田小水利没有专业人士进行管理和维护,农民自身由于技术不足以及维护意识的缺乏,更是对它们不管不顾。因此,许多农田小水利只是徒有其表,不能很好的发挥效率,进而造成对农田小水利的投入犹如小石子沉入大湖,收效甚微。

一、对我国农田小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可行性的理论分析

对于我国农田小水利建设的投入,关于是市场还是政府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众所周知,“农田小水利工程”是典型的公共商品,即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而非私人需要而生产提供的商品,具有它具有显著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商品的供给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完全由政府提供、完全由市场提供和市场政府混合提供。混合供给是指在政府的指导监督下,公共商品的生产提供由市场来进行安排,即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笔者认为农田小水利这一公共商品采取完全由政府提供的供给模式存在着其合理性、科学性。

从公共商品的效率角度考虑,公共商品采用混合供给模式可以达到效用最大化,单纯地由政府提供和单纯地由市场提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效率和公平失衡,最终也会导致效率的缺位。但是农田小水利的供给采用完全由政府供给的模式理由如下:第一,作为一项投资数额大且投资回收周期长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较高,一般的市场主体都不愿意介入,只能由政府出资主导;第二,政府主导可以保证相当高的行政效率,有利于工程前期的大规模施工建设早日完成;第三,我国许多地区农户的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如果引入市场机制,就会向使用水利设施的村民收取费用,这必然会导致村民的负面情绪,对水利设施的后续使用和运营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从该公共商品的使用效率来看,由于公共商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公共商品往往面临着使用频率高但使用效率低的窘境。如果无法对公共商品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那么公共商品就无法最大发挥作用。现阶段我国的许多地区,甚至一些国家农田小水利建设重点县的使用效率仍然较低,相当一部分的水利设施是出于闲置状态。通过实地对农田小水利建设重点县农民的走访,村民大多数对这种惠农政策是相当支持的,但也少数人表现出担忧。其理由主要包括两点:一是以后使用水利设施进行灌溉收费的问题,二是这些水利设施使用寿命及占地的不良影响。

二、国家出台规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资金运行

2009年6月24日由财政部和水利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的部委文件。该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来源问题。文件要求积极整合资金,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五部委《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05]50号)要求,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政府投资和财政预算,千方百计增加投入。省级财政部门要按照2005-200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尽快建立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并切实增加资金投入规模。中央财政将把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作为中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分配的一项重要因素。各地在切实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加强资金整合,进一步拓宽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渠道。

三、对于农田小水利现状的改善给予的几点基本建议

首先,正如上面分析中提到的,现阶段下的农田小水利资金投入仍然存在着中央财政能力有限,地方自身配套补助不足等等问题。因此,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形成混合供给模式值得我们试验。于完全政府提供和完全市场提供两种模式的局限性,最优的解决方案便是适当适时适量引入市场机制,特别是市场价格机制。向使用设施的村民收取一定费用,这既是符合市场的普遍规律,也符合公共商品的成本补偿机制。村民既然消费了公共商品,就应该对供给方予以适当的成本补偿。建议在与村民充分协商商讨的基础上,适当引进社会资金进行后期农田小水利设施的维护,费用的制定要公平、公正、公开,可采取村财政补贴与村民缴纳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减少双方的负担。

解决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后,便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农田小水利顺利发挥其功效。首先,政府应该联合水利局以及相关部门,给予农田小水利设施建成后的技术支持以及提供维护、保修服务。唯有完善了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农田小水利的全部价值。因此,可以说建立“售后服务”机制是必须且迫切的。其次,激发农民的维护农田小水利意识,促进农民的及时表达意愿,降低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交易成本,形成农民参与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监督机制。第三,针对地方政府的问责机制以及绩效评价机制,是提高农田小水利工程资金投入效率的强有力保障。出现严重的干旱或洪涝时,对地方政府一把手进行行政问责,从制度上保障了当地政府对农田小水利的建设的重视。同时,成立专门的额绩效评价小组,定期对地方的农田小水利的效率进行规范性的实地勘察,并形成正规的绩效评价规则,完成绩效评价报告。这些资料的建立都是对以后年的农田小水利建设以及改革意义非凡。

制度的建立只是规范化上的突破,将制度落到实处,我们需将视角缩小,把思路细化,每个层次的资金使用都要做到精细完整。第一步是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将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准公益性专业化服务队伍三个机构统一在一起,形成规范的服务体系。第二步是解决运行维护费用问题。解决运行维护费用问题,首位的工作是要有定额和标准,组织编制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定额,对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建立工程长效管护机制和促进工程良性运行具有重大意义。第三步是明晰和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和使用权,解决管护主体问题,建立长期有效的责任机制,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得以可持续利用。

四、结语

我国在近几年的支农、助农进程中,逐渐提高了对农田小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农田小水利的改革号角已经吹响。但是农田小水利的建设和修护尚处在起步阶段。许多省份的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得到了很好的加强建设,但量大面广、遍布乡间的小型农田水利形势却十分不容乐观。现阶段正在实行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可以看作是改革中里程碑式的发展。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对农田小水利重点县的全面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迅速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和管护水平,全方位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提高农田的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总结的说,加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从整合资源、完善机制两大方面着手,结合各地的特点,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并且要借鉴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规划好工程的总体效益时,也要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等关键性问题,切不能只做面子工程,要将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解决农民的水利问题,实现“旱可灌,涝能排”,让广大农民摆脱望天吃饭的状况。

参考文献

[1]倪羌莉.当前农村水利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31.

[2]郑风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刻不容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何定位农田水利建设[N].经济理论与实践.

[3]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部委文件财农[2009]92号.

作者简介:

上一篇: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下一篇:居住区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