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法治功能

2024-08-18

新媒体的法治功能(精选9篇)

新媒体的法治功能 第1篇

在新媒体时代,作为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法治宣传的司法机关、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要适应这种新变化,尽量做到能够让社会公众乐于接受,愿意接受,自觉接受,增强法治宣传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1 主动使用新媒体进行法治宣传是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治意识的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司法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期待越来越高,司法公开的愿望越来越强,对于法治宣传也越来越需要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

法治宣传是增强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作用,提高普法实效。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作用,对于包括微信、微博和客户端的新媒体要主动利用,积极适应。能够通过新媒体开展的法治宣传,就尽量通过新媒体去完成。

一是新媒体法治宣传是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必然选择。

2011 年4 月22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从2011 年到2015 年在全体公民中组织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并要求全社会各机关、单位、团体和各类组织,都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开展自身以及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司法机关既是国家法治的实践者,也是宣传者,司法机关直接从事司法办案工作,对于法制的理解应该比普通公民更加深刻,因此,对于法治宣传也更能够做到到位,当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带来,过去那种发发文件,组织一两次讲座的做法已经不能跟上形势的需要。法治宣传要做好做实,发挥法律的引领教育作用,就需要对于新媒体的宣传作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新媒体的“新”在于其传播的信息更多的是受众主动接收愿意吸取的,这样就比传统被动接收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再加之,新媒体还注重便捷的互动交流,这样也能拉近受众与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在开展法治宣传的过程中,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完全有必要在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方面下功夫,提高法治宣传的实效性。

二是新媒体法治宣传是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必然选择。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其信息传递快捷、交互功能强等特点,深受年轻一代网民的青睐,可以说,新媒体已然开始左右舆论导向,成为舆情发布的重要平台,但新媒体也存在着过于开放,难以管控的缺点,因此,在开展法治宣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这些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取得话语权和主动权,及时引导公民正确认识法律方面的问题,提升法治意识。

2 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新媒体法治宣传需要做好“三突出三注意”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之所以广受欢迎,就在于其方便、快捷、互动性强,利用新媒体这一优势进行法治宣传,对于增强法治宣传的实效性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如何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好法治宣传呢?

笔者以为,就要做到“三突出三注意”,即:突出新媒体的即时性,突出新媒体的交互性,突出新媒体的传播性,注意加强对于新媒体进行法治宣传的研究利用,注意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利用,注意加强对于新媒体法治宣传的引导。具体而言,就是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法治宣传时要做到快速便捷,例如,运用微博方式进行以案说法,就能体现新媒体的即时性特点,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利于互动和传播的特性,拉近法治宣传者和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让受众群体在一种寓教于乐,相互沟通的方式中接受法治宣传教育。当然,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法治宣传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新媒体自身的研究,研究如何运用新媒体来进行法治宣传的具体方式方法;此外,我们也要注意不能因为有了新媒体就完全放弃传统媒体在法治宣传中的作用,而是应该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找到融合点,充分发挥新旧媒体的优势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例如,传统的法治宣传方式中的法制讲座、法律咨询等并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彻底失去作用,相反,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法治宣传仍然可以融入其中发挥更好的教育作用。同时,开展法治宣传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还应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有所侧重,例如,对普通公众的法治宣传与对领导干部的法治宣传就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做好“三突出三注意”是对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现实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3 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新媒体法治宣传要以创新为先导,注重实效为核心,全力完成“六五普法”教育工作

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法治宣传中的重要作用,还需要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能够创新观念,敢于尝试,并且注重最终实效。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就要求各级组织高度重视法治工作,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是将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其地位和普及性,同时,在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创新性,创新就要与传统的做法有所不同,有所改进,有所提高;创新就要求在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中打破常规,敢闯敢干,勇于实践。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5年2 月3日发布的2014 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49 亿人,接近总人口的一半,这么大的一个群体每天都会通过网络接收大量信息,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又在不断地升级换代,已经发展到创新2.0 下的新形态和新业态,可以说,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为此,坚持用创新的眼光来推进法治宣传工作,就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融入互联网之中,通过互联网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当然,以创新法治宣传教育为先导,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放在实际效果上,怎样判断这一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是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呢?这里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受众的接受程度,事实上,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可以说是长期都在开展,从一五普法到现在的六五普法,但这种普法活动的效果到底如何就很难说了,一些单位在开展普法过程中只是想着采用一些诸如举办法制讲座,搞个模拟法庭,组织到法院参观等就认为达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其实是一个误区,普法宣传除了要有比较适合受众的教育内容以外,还需要有较好的载体和形式,可以说飞跃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媒介和平台,但还需要将互联网技术具体运用到法治宣传之中,深入研究互联网技术中的沟通服务机制,将其沟通服务渠道加以集成化处理,提供方便快捷的宣传路径,包括微博、微信、网路视频等,推进互联网成为法治宣传中的一个重要桥梁,为此,就需要在使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法治宣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法治宣传的形式和内容,形成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在法治宣传中的优势,增加阅读量和转发量,达到传统宣传方式所无法实现的大容量、快捷性和亲和力的作用。

2015 年既是“六五”普法的收官之年,也是即将到来的“七五”普法的开启之年,如何做好“六五”的收官和“七五”的开启,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加强新媒体时代的法治宣传实效性研究,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作用,为此,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主体部门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就需要充分研究将新媒体应用到法治宣传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依法治国建设中的引领和助推作用。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科技高度发达,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由此衍生的新媒体时代推动着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的法治宣传必须要研判受众对象的接受和认知方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提高法治宣传的实效性。

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功能浅析 第2篇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推陈出新,传统媒体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与挑战。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已经成为民众表达自己意见的主要途径,它的监督功能正在逐渐得以彰显。文章通过对新媒体的研究,揭示了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功能。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功能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0-0029-01

舆论监督通常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即以新闻为媒介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解释并促使其尽快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它是现代民主国家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民众渐渐在舆论监督中产生了话语权,这种变化引发了对新媒体时代监督功能的思考。舆论监督

1.1 舆论

舆论是大多数人在社会生活中对某一社会现象或者社会事件公开表达意见的集合。舆论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息息相关。舆论可以发挥相应的政治作用。

1.2 监督

监督即监视、监察,它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量。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监督大多都将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当成后盾。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一定的强效性、随意性以及广泛性。

1.3 舆论监督的定义

舆论监督是在保持了舆论与监督两者各自特点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新意义的良性贯通融合。舆论监督是指将民众的意见集结成一种舆论,然后对舆论中的现象或者事件进行监督,进而促使相关部门尽快解决。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民众既是舆论的发起者,也是监督的执行者,因此可以将舆论监督看成是民众监督[1]。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功能研究

2.1 新媒体的研究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一词。这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媒介与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来对新媒体进行界定。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某些层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1)类型变化。新媒体的类型主要包括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两种。手机媒体是将手机当成信息收集与展示的工具,完成信息传播过程的媒体。随着手机传播功能的发展,手机媒体渐渐成为新媒体中的第五媒体;而网络媒体则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对信息进行交流和传播的系统。网络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随着现代社会民主化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普及,网络媒体渐渐承担起舆论监督的功能[2]。

2)理论变化。传统的传播理论认为,媒体的研究框架是媒介扩散论和媒介决定论。然而这种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现在的传播理论将网络概念当成结构中心,建立了一种转化模式。

2.2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现状

新媒体时代平等的话语权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热情,使舆论监督进入了新阶段。

1)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泛化。新媒体以技术为依托的特点使其无视了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制约,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泛化。

2)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灵活模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方式更加生动灵活,使得舆论报道过程变得更加大众化、形象化、生活化,进而加强了舆论的影响力以及感染力。

3)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效果。新媒体时代具有将信息瞬时传播的特点,因此,网络上常常会因为某一热点问题掀起舆论狂潮,当这种舆论狂潮出现之后,相关部门就要采取行动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解决。因此,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具有不容忽视的效果。

2.3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特点

目前,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自由与政府控制、公民权利、司法权威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舆论监督需要在度的水平上适可而止,在量的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要平衡舆论监督与政府控制、公民权利、司法权威之间的关系,舆论监督就要做到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前提,实现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完美结合[3]。加强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功能的措施

随着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功能的发展,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第一,民众的情绪性言论较为常见,无主见群体的情绪很容易就会受到这些情绪性言论的影响,形成非正常的舆论暴力;第二,信息的准确性难以核实,虚假信息的泛滥很容易使民众出现极端行为或者思想上的混乱。因此,需要对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功能进行相应的调整。

3.1 健全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功能的保障机制

一套完整的新闻法体系可以使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功能发展得更好。监督不力是目前新闻舆论监督机制不完善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监督不力使舆论监督出现了盲区,而舆论监督只有在获得全部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监督目的[4]。

3.2 加强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功能的自身建设与监管

要加强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功能:第一,要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进行加强,并建立健全的网络立法;第二,网站要使其编辑增强法律意识;第三,要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对主流网络媒体加强建设;第四,应该鼓励民众提升自身的网络素质,使其自律机制加强。

结论

舆论监督是一种社会形态意识的独特体现,它是辅助社会发展以及制约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新媒体时代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功能的研究,使其舆论监督实现更为平稳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论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功能 第3篇

(一) 新媒体的定义

截止到现在为止,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 依然未得到统一的说法与观点。苏宏元总结道:“新媒体即是基于数字化技术, 以电脑 (或以电视或手机或其他终端) 为载体, 以因特网为传播平台, 打破了个人传播与大众传播界限的互动性强的传播形式 (媒介) 。”学术界已有的许多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阐释。我个人以为, 新媒体是指:依赖于新兴发展的数字网络技术而产生的向大众传播信息的手段和工具。这就是我对新媒体的理解, 本文对新媒体传播功能的研究, 主要从这一定义展开。

(二) 新媒体与新闻传播

就拿网络来说, 网络作为新媒体的代表之一, 正在以其自身不可阻挡的魅力吸引着大量的受众。20世纪40年代, 计算机问世。20世纪60年代末时, 美国的国防部资助建成了阿帕网。1970年的前一年, 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研究院的4台计算机完成联网。这就向全球宣布了网络世界的到来。正好是《纽约时报》公司主席及出版人的阿瑟·苏兹伯格, 这位传统媒体的巨人, 是新媒体的践行者。从此以后, 网络便因为它本身独有的魅力, 让更多人喜爱它。目前绝大多数的美国人通过上网的方式获取新闻。在我国, 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相应的新闻网站的开辟以及微博、微信、智能手机等用户的增多, 正表明我们的新媒体正在以其不可动摇的地位影响着新闻传播, 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

(一) 传播环境复杂化

现在的社会正在以从来没有过的速度向前发展,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新闻传播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首先, 媒体界本身的发展就是不同的, 使得新闻传播也不同。越来越多形式的新媒体活跃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机构加入新闻传播的行列, 使得新闻传播犹如置身于一个大染缸, 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中生存。此外, 外部的生存环境也不简单而千变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 难免会有许多社会矛盾及社会问题的产生, 这些事件通常涉及大众的财产及生命安全, 这些新闻事件迫切的需要被大众了解与知晓、他们十分关注事件进展与结果。

(二) 传播功能多样化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 宣布了新闻传播的角色不会是单一的。新闻传播正在以其新媒体赋予的新形势, 扮演着越来越多的角色。阿尔温·托夫勒描述:“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传播渠道数量倍增, 而新闻传播媒体的服务对象逐步从广泛的整体大众, 分化为各具特殊兴趣和利益的群体。”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更具有人性, 照顾着我们大众的需求, 发挥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历史性变革

(一) 改变了新闻传播的线性结构

在新媒体产生之后, 传统的简单的新闻传播结构受到极其严重的打击与改善。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传播媒介的服务方式和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使很多以前无法办到的现在都变成了“轻而易举”。基于这种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 我们的新媒体能够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无论何人在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接收到新闻。

(二) 极大地促进了新闻自由

新媒体的产生, 使得大众可以便捷地将新媒体运用到参与舆论监督中, 进一步帮助媒体完成舆论监督的使命。例如, 2014年4月初, 一段反映温州苍南县广播电视台台长受贿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 引起大量转发。事件发展之后相关部门比重视, 并且介入了调查。在4月3日, 苍南县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做此处置公告:根据初步核实结果决定, 对吴为民予以停职检查, 待进一步查清有关情况后, 将依纪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并及时公布。类似这样利用新媒体实现舆论监督的案例还有许多, 都是舆论监督得以实现的最佳佐证。

(三) 新闻传播本身的特征及内容得到飞跃性发展

(1) 时效性加强。在传统媒体时期, 我们的新闻必须通过媒体工作者进行采编, 然后经过复杂的排版、印刷, 最后才能通过纸媒或者是广播传播出去, 复杂的制作流程及制作过程大大地放慢了新闻传播的速度与效率。 (2) 自主选择性加强。我们可以利用手机躺在床上参与新闻传播、我们也可以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浏览新闻、我们还能在商场里或是大街上的电视屏幕里浏览新闻, 我们亦可以在公车上捧着平版电脑观看新闻视频, 这些自由的形式都是新闻传播较强自主选择性的有力体现。在新媒体时代下, 公众可以自主、自由地选择多种媒体参与新闻传播, 也可以随意地选择地点与场合关注新闻, 还可以自由地选择在任何自身方便的时间段内参与新闻传播。

四、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一) 缺乏专业人才队伍

在我国, 2000年和2005年政府分别出台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规定》, 在规定中明确这样表示:只有传统媒体创办的网站, 通过申请、审批才有新闻发言的权力, 其他网站都不具备采访与首发新闻的权力, 它们的新闻只能转载传统媒体或新闻网站信息内容。新媒体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尚属于一个较新的事物, 尚在摸索中前进, 相关的教育事业及人才培养还没有来得及完全配合上, 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而完善的系统。

(二) 跟风现象严重

新媒体作为大众传媒的一部分, 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的发达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畅所欲言, 由此也加大了我们本身信息暴露的可能性, “网战”、“人肉搜索”就是最好的体现。不同的‘网络暴力’事件最终都会导致悲惨的结局, 往往会给网络暴力事件中的主体造成极其严重的心里阴影, 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 有的还会付出生命作为代价。

(三) 虚假新闻泛滥

对于新媒体虚假新闻的泛滥, 有一例十分贴切的案例, 2000年3月29日11:07, 《中国日报》网站发布了一则简短的编译新闻:中国日报网站消息:美国有线新闻网CNN3月28日报道说,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参加一个慈善活动时遇害逝世。在这之后的短时间内, 引起了国内各大新闻网站的激烈转发, 在新闻界也掀起了巨浪。但在新闻发布半个多小时以后, 该则新闻却被证实为假新闻。新媒体传播虚假新闻的速度更加的快速、涉及面更大, 更能在短时间内引起非常大的影响。

五、结论

新媒体是一个大的范围, 涵括了许多手段、工具与载体, 新闻传播也是一个大的课题。由于社会、新媒体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未来, 相信新媒体或者是新闻传播又将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功能”这一课题是人来永恒的课题, 对于以后的新闻传播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摘要:新媒体使新闻传播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的面前, 灵活多变的传播形式及网络技术、移动终端的发达, 使得公众能够自由地参与新闻传播, 同时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正是这种互动性的实现, 使新闻自由变成现实, 我们广大公众有工具和平台去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 进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移动终端

参考文献

[1]谈敏, 石宏伟, 代珊, 等.新媒体视域下伦理传播的困境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15) .

[2]胡晓慧.作为新闻的微博[D].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 2012.

新媒体的法治功能 第4篇

姓名:程昌忠 学号:100112041

一、新媒体中微信微博的功能特点

1、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微博、微信是当下发展最快的新媒体形式,与传统的新闻网站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传播速度和便捷性。从传播途径来看,微博微信能引起人们的广泛传播和欢迎,证明它满足了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比如思想需求、心理要求、审美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需求等。从表现手法上看,发表微信、微博的方式方法非常便捷,受到的限制极少,大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分享身边发生的新鲜事物或者关注焦点,并抒发自我情感以及对社会事件的看法。随时关注、发送微博微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因此,简单的交流形式迅速转化为快速、高效的传播模式。

2、无可替代的便捷性与及时性

随着3G、4G网络和WEB2.0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企业个人,只要有介质(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都可以无限畅聊微博微信。微博微信事实上因其便捷性和及时性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公司企业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快速发布产品相关信息,完成不同层次的营销目标。南非世界杯期间,伊利与新浪微博深度合作推广“营养舒化奶”,在“我的世界杯”模块中,让用户可以披上自己支持球队 的国旗,在微博上为球队呐喊助威,把“营养舒化奶”的特点与世界杯元素相结合,借此打响品牌知名 度,让球迷产生品牌联想,快速形成市场占有度。活动期间,在新浪微博的世界杯专区,有两百万人参与活动,相关的博文也突破3226万条。这种影响力和参与规模是传统的线下活动难以比拟的。

3、传播效果更加明显化和丰富化

企业运用新媒体的网络传播模式,创造企业的品牌价值,并以增强盈利能力为主要目的。在企业品牌的传播中,方式方法也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才能加强消费者的品牌认知、认同,并最终催化为购买意愿。从传统的销售模式我们可以看出,评估产品品牌价值和传播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大量人工去收集分析数据,才能最终确定。而在新媒体的形势下,传播效果可以更加明显化,企业可以更加 直观的判断品牌营销效果,通过分析管理微博微信的相关数据,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调整方案 策略,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完成多样化、全方位的营销和品牌传播。

二、运用

随着微信微博的逐渐普及,很多学生也开始运用微信微博进行学习和研究。从众多学习微信微博的实践运用可以看出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 在线学习笔记 微信微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提供写与录的平台,供人们去记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写下自己的感想,抓住一瞬间的思绪。微信微博已经成为在线学习的好帮手,另外它还具有共享性。这使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更具有意义,通过共享资源,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这样就可以记录到自己的微信微博上面,随时可以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微信微博作为新型的在线学习笔记,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受。

② 学习巩固的平台

微信微博的出现为网络教育下的学习提供了便捷。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学习的平台,学生及时记下自己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从而进行总结、评价和及时改进。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逐渐养成良好地思考习惯,促进自身知识的积累。

③ 教育叙事研究的工具

微信微博作为叙事研究报告的交流平台,将过去以书面为载体的叙事研究架构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实现了叙事研究的新发展。我们可以方便地把撰写地教育叙事发表到微信微博上,也可以在别人的微信微博中阅读浏览教育叙事,这样资源共享。这样作者和读者之间进行方便的交流沟通,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智力火花。

④ 研究性学习日志

通过把研究性学习的进度、学生体会、教师指导建议和外界资源链接等放在微信微博上, 更便于学生对知识、资源的筛选、管理、搜索和分享。这样能够反应出学生的整个学习进程和各个学习阶段的进展,便于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

⑤ 学生电子档案

学生可以用微信微博记录自己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情况,其中包括学生自己的创作内容、资源的链接、文档、图片、声音或视频文件等,在微信微博中,通过构建电子档案袋,能够反应出学生的整个学习进程和各个学习阶段的发展过程,从而进行过程性评价。此外我们还可以用微信微博进行个人知识管理、课堂协作、主题阅读、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等。

微信微博的出现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得人们将重新审视教育信息化的许多认识,随着它的日益普及化,它也必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

⑥ 建立微信微博联盟

微信微博为我们在网络上搭建了一个自主的空间,我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对自己的微信微博进行建设。如何把志趣爱好相同的微信微博ger们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那么就需要建立“微信微博联盟”,把研究方向相同的微信微博ger组织起来,这样大家一起探讨共同的话题,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正如北师大庄秀丽博士所说“每一个微信微博,都是跳动着的一颗生命,是闪烁着的一束火花。生命彼此感应,火花彼此碰撞„„”在这样的深度交流中,作为一个微信微博ger,我们的发展、提高才会逐步深入。建立微信微博联盟的形式有很多种,就教育微信微博来说,可以建立校园微信微博联盟、课题微信微博联盟、区域微信微博联盟、班级微信微博联盟等。无论何重形式的微信微博联盟,除了搭建相应的微信微博系统以外,更重要的是对联盟的管理。

微信微博的优势使之与学习叙事、学习反思、学习研究有一种天然的契合——各年级各学科的学生,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微信微博(微信微博)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学习心得、课题研究、课堂笔记、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听课时间等),促进学习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

微信微博是教师和学生个人的电子文档,它可以写感悟、记日记、收资料、存文件,既可以是学生的文件夹,又可以是教师的备课本;微信微博是教学反思工具,随时记下教学得失,思考改进方案;微信微博是教学活动中交流与协作的工具,可以作为教师和学生课后在网上的交流平台,也可以是教研组、教研室的虚拟教研平台,在网上探讨、交流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微信微博可以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平台;微信微博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评价工具;微信微博可以作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

通过微信微博联盟的建设可以把散落在互联网中的个人微信微博组织起来,建成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促使我们的研究更有深度。

三、微信微博应用与学习的现实意义

微信微博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可以让一个普通人随意写下自己看到、听到或者想到的信息。如果学习者看到很有价值的信息,也可以随手摘录到微信微博中,日后就可以更好地加以整理和利用。所以说微信微博就是一个写作和记录的过程,而在“写与录”的同时,学习者会调动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这样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含义在写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建构起来,形成自己稳定的认知能力。可以说,微信微博是更精细的学习、思考与工作记录,透过每日的资料整理与书写,不但会改善写作能力,也会改善思考能力。我们每天阅读很多数据,若不能够进行实时整理,写下心得,印象就会越来越模糊。

随着微信微博的不断积累,学习者还可以在阅读自己的微信微博过程中复习或者品味自己过去所写的内容,修正自己理解的偏差,从而产生更多的体会和感受。这样的过程不断持续下去,就形成了一个终身受用的学习习惯。微信微博还具备“发布、分享”的功能,它让学习者把自己的学习与周围的群体交流结合在一起,形成强有力的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

长期进行微信微博研究的黎加厚教授说:微信微博的教育意义在于将互联网从过去的通讯功能、资料功能、交流功能等进一步强化,使其更加个性化、开放化、实时化、全球化,它把信息共享发展到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生命历程共享。

随着学习微信微博的大规模普及,将在传统基于课堂学习的”教堂式学习模式”之外,催生出一种新型的“集市式学习模式”,给新时期的教育注入新的动力。

四、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革新远程教育,通过这些软件,可以对学习者自我思考的显性记录过程,可以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甚至学生与社会之间都可以变成一个开放的沟通社区,使得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学生互享其他同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得。此外,他们相互之间也可以通过这些软件建立更加多样化的交流,这不但可以降低远程学习的孤独感和隔离感,更有可能引发远程教学模式的革新,及以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式会逐步转化到以项目或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可以根据科目类型与教师共同确定一些有意义的研究项目,研究的过程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动态记录,并可最终形成论文成果,这样的模式转变已经在国外出现,并会把远程教育真正引导到高质量和高学历的层次中。

其实,新媒体时代仍属于第三代远程教育的范畴。第三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和优势是双向交互,即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人机和人际的相互交流和交互作用,从而既可以加强师生间交流和集体教学活动,更可以大大激励和促进个体化学习和同学或小组间的协作学习。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轻松地实现同步(实时)和异步(非实时)通信,从而使教与学更加开放、灵活、多样化且个性化。像造纸术、印刷术、无线电广播等具有革新意义的信息技术发明推进人类文明一样,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技术浪潮将为人类的终身学习充分创造随时随地的学习条件和知识资源共享的环境。

总之,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软件的应用,能够为远程学习者提供方便的交互机会,能创造出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社会意义建构的社会,从而有效地提高远程教育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应变学习和感悟学习的能力,其对远程教育的影响力是不可估摸的。五﹑微信微博的教育应用前景展望

新媒体时代不可小视广播的陪伴功能 第5篇

广播媒体在人们生活诸多方面的陪伴功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广播的情感陪伴

广播因其情感陪伴功能成为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家园。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但同时面对的选择和诱惑也随之增加, 人们难于取舍, 困惑由此产生;社会变革更使人们的压力陡然增加, 人们需要倾诉出来, 使压力得到释放。这时, 广播情感倾诉节目便悄然登场, 成为陪伴人们的精神家园。在各大城市晚间的广播节目中, 总少不了一档温馨的情感倾诉类节目。这类节目的参与度高, 热线异常火爆。在参与节目中, 生活中的痛苦得到倾诉;生活中的抉择得到点拨。而那倾听一族, 更是在电波里感受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增长着自己的人生智慧, 丰富着自己的人生阅历。沉沉夜色中, 电波的陪伴使无数的心灵得到慰藉。可以说, 这么多年来, 无论新媒体怎样迅猛的发展, 总有那如约守候的人们, 在城市夜晚那温馨的电波陪伴中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广播对老年人的精神陪伴, 成为老年人的快乐家园。目前,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经历了广播的辉煌时期, 对广播有着深深的眷恋。而如今, 在这物欲横流的喧嚣年代, 子女们因忙于太多忙不完的事情而忽略了老人, 太多的空巢老人需要精神的陪伴。如今, 很多电台专门开设老年广播, 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办节目。从关注老年人的衣、食、住、行, 到陪老年人在节目中聊天, 老年人在电波的陪伴下心灵得到无限慰藉。在节目中, 主持人陪老年人谈趣事、讲笑话、赛歌喉、猜谜语, 同老年人心贴心地交流。广播也因此成为老年人的精神陪伴, 快乐家园。

2、广播的安全陪伴

夜晚, 广播的安全陪伴, 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随着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加, 夜晚抢劫出租车案件时有发生。谁来保障夜间出租车司机的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率先建立全国首家“空中的士安全网”, 在的士司机最需要的午夜开办《沸腾四更天---的士大联盟》节目, 有力地保护了司机的人身安全。经常, 主持人老程会接到这样的电话:老程, 我要去某地拉活, 现在就出城了。如果真的失去联系, 别忘了告诉我家人我的去向。就这样, 带着一份亲人般的信任, 司机放心地上路了;在吉林市, 常有这样的景象:几十辆、几百辆出租车和广大市民一起会同警方听着“都市110”直播节目在大街小巷布下天罗地网, 对犯罪分子围追堵截, 最终使犯罪分子无路可逃, 束手就擒。江城上空传出的“平安电波”经常感动得江城市民侧夜难眠。

3、广播在重大灾难时的应急陪伴

在汶川大地震中, 地震毁坏了所有的通讯设施, 灾区人民第一时间听到党和人们的声音是通过手里的收音机;还记得雪灾最困难时期, 市民从箱子底找出收音机保持与外界的联络。此时, 无线电波取代了一切现代的通讯工具。在2010年发生在吉林省的洪水灾害中, 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第一时间把广播送到灾区人民的手里, 让广播陪伴他们度过艰难的时光。

4、广播的服务陪伴

在媒体日益彰显人文关怀的今天, 广播以其贴心的服务陪伴成为人们的生活依赖。小到失物招领、寻亲问路, 大到协调职能部门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 无不在广播的贴心服务中得到解决;在城市道路上有一个流动大军, 他们对广播服务陪伴的依赖性日益增强。他们就是城市中的有车一族。广播的全天候的服务陪伴让他们受益匪浅:交通路况信息、违章车辆信息查询、交通法规知识、车辆保养知识以及各类新鲜资讯等都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很多出租车司机说:一天十几个小时在出租车这个狭小的空间里, 唯一的陪伴就是这广播了。如今, 广播细致入微的服务陪伴已经延伸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摘要:在现代高科技引领媒体多元化的今天, 广播, 这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传统媒体竟被冠以“弱势媒体”的标签。殊不知, 广播媒体的陪伴功能却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广播在人们生活诸多方面的陪伴功能、广播陪伴功能广泛的社会意义、广播陪伴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广播陪伴功能的作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说明:新媒体时代不可小视广播的陪伴功能。

浅议新环境下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 第6篇

在之后四十余年的媒体发展道路中, 议题设置理论发挥了实践意义。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媒体行业里, 对议题设置理论的充分理解和有效运用, 能更有效地整合注意力资源, 充分实现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功能。然而, 在新环境下, 这里尤指在智能手机兴起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被不可逆转的技术浪潮裹挟向前。在与新媒体的分庭抗礼中, 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已悄然转变。

一、传统媒体的角色转换

旧环境下的媒体议程设置功能, 通常被理解为媒体工作者对新闻内容重要性的排序。由于技术的限制, 可供选择的新闻内容少, 加之受众对媒体的反馈滞后, 传播话语权被牢牢掌握在主流媒体手中。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往往决定了大众对事件关心的优先顺序, 就像在一片黑暗中, 媒体的光芒照向何处, 大众便翘首瞩目于何处。

新媒体发轫之后, 信息透明度逐渐加强, 传统媒体主导议程的能力依然不减。它对报道内容和角度的严密把握, 使其不仅能决定想什么, 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众怎么想。在如“两会”、公共政策等事件中, 主流权威媒体控制了重点议题, 其他媒体尤其是BBS、门户网站、微博等与中央权威媒体的关注力保持着高度一致。即使在与公众利益关系并非如此紧密的领域, 如娱乐节目, 传统媒体也牵引着新媒体的目光。以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为例, 在微博上相当长时间内被视作“热点话题”。

给传统媒体带来实际影响力的是那些反映社会矛盾与冲突的事件。近些年来, 涉及贪污腐败、环保安全、执法不当等方面的消极社会现象多以网络作为首个爆发平台, 在海量微博用户和平台运营者的协力合作下, 热点话题演变成群体话题, 最后成为全民议题。以2013年上半年年轻官员屡屡被破格提拔为例进行分析发现, 案例的爆发通常来自网络舆论场, 通过微博发布或论坛发帖的形式暴露出来, 网络用户大规模关注、转发、讨论, 之后传统媒体与官方同时介入调查, 最后事情得以解决, 相关责任人被惩处, 舆论消散。在这个路径中, 即使是普通的微博使用者, 也与新闻媒体一样, 具有参与、引导、传播新话题的能力, 传统媒体的主导能力已被大大削弱。

除此之外,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传统媒体甚至完全无法参与新闻事件, 而只能担任某个议题或议题属性的搬运工, 有学者称之为“对个人或机构已定议程的夸大或合法化”。比如在2008年伦敦奥运会中, 腾讯与宝洁以“奥运父母汇”为主题展开了深度合作, 其中有一项活动是将16个奥运健儿家庭请到伦敦制作电视访谈节目, 让运动员得奖后能第一时间向父母感恩, 而父母则分享奥运冠军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节目内容被国内超过100家主流媒体报道提及, 转载超过1000次, 成为当年奥运新闻报道中极具影响力的传播案例。这样完全由商家制造并成功引领公众注意力的新闻事件在近年来屡见不鲜, 传统媒体只能当其在网络上达到一定热度之后才有所反应, 而且也难以再重回到对该新闻事件“过程”与“悬念”的控制中。

由此可见, 在新传媒环境下, 传统媒体在议程主导者、参与者和旁观者之间不断转换角色, 与基于互联网的外在世界一起, 共同参与了对受众注意力的设计。

二、三方群体的背后较劲

对事件的选择与排序构成了媒体的议程设置工作, 这个流程过去是在媒体内部完成的, 然而技术变革带来的狂风骤雨使得这一工作的稳定性和流畅度遭到极大破坏, 更多角色参与其中了。

首先是公众角色。过去, 由文字、语言和图像操控的传统媒体, 输出的是内容组合。正如唱片时代, 团队精心制作, 确定主题曲之后打包销售一样。在新传媒时代, 媒介产品不只是文字图像搭建的可视化内容, 而是公众与互联网平台的全面互动关系, 这种关系实际上是赋予公众对注意力进行自我设计的能力。公众通过时空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自我设计, 一方面, 厕所、公交、餐厅里的碎片化时间都可加以利用;另一方面, 新媒体不断细分的内容, 包括游戏、设计、财经等各方向, 以微信产品提供的公众平台为例, 满足了公众对感兴趣内容的订阅、互动的需求, 各个异质性群体能够在虚拟世界里随时聚散。当公众也能够决定自己注意力被投向何处时, 就好比每人都有了一支手电筒, 人不再是简单的“光亮的接受者”, 而是“光亮的使用者”, 从“受众”变成了“用户”, 能够照亮自己预知、应知而未知的领域。

其次是企业。在选择报道什么或者不报道什么上, 传统媒体的权威性竭力要求他们与经济利益保持干净的联系, 而现在商家却找到了另一个合适路径进入大众视野, 这是网络技术给他们带来的有效成果。通常, 在具有极大社会影响力的公共事件上, 比如奥运、春运、环保等, 只要商家能寻找到符合主流价值的切入点, 将网络影响力最大化, 策划出明显具有社会导向功能的营销活动, 就恰好击中了传统媒体的箭靶。上文所说的“奥运父母汇”即是如此。

最后是媒体。这里包括完全基于互联网土壤萌生的全新媒体, 也包括由传统媒体成功转型的新媒体。他们设置议程的方式是基本一致的, 即通过头条推荐、定时推送、组合推送的方式设计用户的注意力。比如打造专业人问答社区的“知乎日报”, 它的封面标语是“每天三次, 每次七分钟”, 每天10条左右的信息按时推送;视频网站则是在首页上将具有热度的视频组合排列;腾讯新闻在其社交产品移动端的推送则是早晚各一次, 每次四条;微博还有自己的话题推荐榜。头条是什么, 何时更新, 运营者们有自己的逻辑。

以前我们认为“新闻是框架”, 公众通过这个由新闻媒体设计的“窗口”去了解世界, “窗口”有多大, 朝向哪个方向, 是由传统媒体的内部结构决定的。现在, 这个框架被打破, 凡是新媒介的用户均不受限制地参与了新闻网的建构。

三、媒体议程设置的新方向

新传媒环境下, 媒体议程设置功能面临着明显的变化, 无论是主体、设置模式、影响方式还是效果, 都与以往截然不同。但议程设置本身, 依然与媒体的权威性、品牌价值、专业素养一起构成媒体的话语影响力的主要因素。

以市场化媒体为例, 在这场技术变革中, 议程设置功能不再单纯是新闻事件重要性的排序, 在某种程度上, 它更意味着作为传播形式的本身, 即代表用户和媒体产品之间的关系强弱, 所以, 媒体在“想什么”和“怎么想”方面的能力应逐步转移到以用户为中心的应用场景设计上。

具体来说, 这样的应用场景包括三种。首先是内容推送。前文已举例说到当前新媒体在推送上的不同方式, 它们的规律是在用户碎片化的时间里提供“短、平、快”的内容, 通过加强阅读的便利性、可读性来收集用户大量的空闲时间注意力。这个入口的形成, 在培养用户媒介接触习惯上功不可没。与此相比, 曾有传统媒体采取官网上线、发行纸质媒体电子版甚至采用付费新闻这样的方式, 试图在网络世界里拥有自己的声音。实践证明, 这样的措施对转型成功并不具有明显的因果联系。而且, 它试图改变受众经年累月业已形成的媒介接触习惯, 这恰好与尊重用户体验的互联网思维背道而驰。

其次, 组织阅读。议程设置理论认为, 大量媒体在同一时间段内报道同一议题, 会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认可该事项的重要性。根据学者提出的议程设置功能的“铺垫效果”和“溢出效果”, 受众趋向于将不同内容的议题或者不同时间出现的议题在心里产生联系。由此推之, 实现相关阅读需求将极大增加用户的使用黏性。在这一点上, 有的媒介产品采取了内容分类的方式, 以专栏、小组的形式吻合用户的兴趣;有的以高时效性的方式快速更新原有议题, 避免用户沉默或流失;有的利用智能搜索工具, 利用关键词即可方便用户随时的信息捕捉。

最后, 互动功能。用户对媒介产品的互动行为可分为两种, 一是表达自我意见, 即评论;二是通过各种平台之间的连接进行分享。在评论的基础上, 出现了“点赞”这样流行的交流方式。在传统理论中, 传播者是议程设置的主体, 传播对象的影响力极为微弱。但在网络世界这个真正的“大众传播”环境下, 对个人特质的忽视必然带来用户和媒介产品间关系的脆弱和断裂。从这个角度出发, 媒介产品的用户先要有自己的账户, 并以这个账户对媒介内容进行参与、关注或者保留, 这是强化用户和产品关系中必须的一步。然后要学会使用数据, 产生新的价值。当公众的主动性提高, 从单一的接受转变到对各个媒介产品的使用, 人人皆成为传播主体之后, 则是人人都可以在大众媒介上留下“足迹”, 构成自己在虚拟平台上的影像。用户的年龄、性别或者兴趣、个性乃至最近关注的潮流动向都在这个介质上投下了独一无二的影像, 如何使用这个影像则在于媒体运营者的想象力。

四、结语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 “媒介即信息”, “信息”是不变的, 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文字到语言到图像, 每一种媒介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 从而创造出独特的文化符号。这番观点放在新环境下的意义在于, 起到告知、引导、教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传播活动是不变的, 但是它不得不遭遇技术变革带来的又一轮符号暴力。从议程设置理论来看, 即需要实现从“内容”到“用户”的转变, 打造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强关系。总之, 新传媒时代下各种传播主体最终会融为一体, 不管源起何处, 在这里都是一视同仁的媒体形态, 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一个完整平衡的媒介生态圈将由此显现。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 (译) , 译林出版社, 2011.

[2]盖伊·塔奇曼.做新闻[M].刘笑盈 (译) , 华夏出版社, 2008.

[3]孙玉胜.十年[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新媒体的法治功能 第7篇

1 报社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1.1 过分追求独家新闻报道

报社作为我国传统媒体承载平台, 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当下, 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所以作为报社, 需要不断对自身问题进行分析, 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传播效率, 捍卫主流媒体的地位。目前报社新闻传播出现的首要问题就是过分注重独家报道而非新闻内容的创意创新[1]。当今消息以及信息的来源区别相差不大, 甚至在许多消息内容方面都有着极强的相似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 报社要想使得自己的新闻内容有一定的关注度, 就必须要进行必要的策划而非只是追求独家性。

1.2 缺乏与受众的互动性

报社新闻传播过程就是利用报纸, 将文字图片进行发表, 构成新闻内容。而受众通过查阅与翻看获取新闻消息。实际上报纸本身就是单向传播的媒体, 所以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本身是被动的。因此困扰报社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导致受众本身在获取新闻内容的时候, 相对被动。另外受众在接收到新闻信息之后也难以实现反馈, 这就会使得受众参与度较低, 从而使得报社这一主流传播途径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阻。

1.3 传播渠道相对单一

相比较新媒体而言, 报社传播渠道相对单一。如果长期这样下去, 将不利于报纸传播新闻信息的影响力。一般而言一份报道如果只是通过报纸发布, 就会使得原有的新闻报道内容轻易地被湮没在大量的信息中。所以传播渠道单一不符合新媒体环境之下对报社的要求, 也无法满足当前信息高速发展背景之下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要求。

1.4 出版周期受限导致传播速度受阻

纸媒最大的一个缺点, 就是会受到出版周期的限制。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条新闻涌入人们的视野。而报纸如果按照出版周期进行发行, 那么其呈现的内容很有可能早已成为过时的新闻, 读者对其可能早已知晓, 这就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所以这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闻价值受损, 也会造成新闻传播速度降低。

2 新媒体环境下报社新闻传播功能变化

2.1 新闻编写报道注重策划力度

新媒体背景下, 人们每天都处于海量信息的包围之中, 所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这会对媒体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这就首先需要新闻编写者不仅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独特性、独家性, 更应该在新闻编写过程中注重策划力度的拿捏。尤其是当今, 各报社之间信息获取的途径基本相似, 所以报社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 使得其报道的新闻获得更多的关注度, 就必须要在策划以及内涵方面多下功夫。报道策划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新闻报道的价值与水平, 同时也决定了新闻报道之后获得的社会反响。因此在充分尊重新闻本体的前提之下, 还应该对新闻事件加以详细评析, 将不同角度的看法与观点融入到新闻报道当中。这样的新闻内容将会更加客观且具有权威性, 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增强新闻事件本身对公众的影响力。

2.2 增强传播互动性以丰富传播内容

由于纸媒本身是单向传播的媒介, 所以报社在未来的发展中, 必须努力改善报纸单向传播的现状[2]。而这最好的方式就是将报纸与其他传播媒介结合起来, 既是对技术的创新, 又是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有机结合的做法。比如可以以报社为单位, 建设相关的网页, 或者公众平台, 现今比较热门的公众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报社可以将报纸上发表过的新闻内容同步发表到微博上, 使得受众在阅读之后可以在微博下方留言, 对事件进行评析, 从而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报社自身还可以开发属于自身的手机客户端 (app) 供读者下载, 这样读者就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获取新闻内容, 充分体现新媒体为读者阅读提供的便利。而这恰好弥补了传统报纸作为新闻传播平台的弊端, 为读者提供了交流互动的机会, 自然而然也就增强了人们的参与度, 提高了报社新闻的影响力。报社自身网页的打造实际上是辅助报纸的最佳方式, 通过网页以及平台的建设, 将更多观众和读者吸引过来, 让大众可以在看完新闻之后及时的进行评析。此外还可以就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甚至向报社反映一些身边发生的现象, 以期寻求关注与解决。让报社提供的平台真正成为人们互动的媒介, 使得报纸这类传统媒体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以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3 扩大传播渠道以扩大受众范围

传统媒体中, 报纸具有很强的新闻内容生产优势, 但是在当今报社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 建立和打造全新的传播平台, 与传统报纸媒介结合, 尽可能扩大报社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例如一份报纸中的一则报道, 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出来。如可以利用互联网、电视、电台等其他媒介, 实现对新闻内容大力宣传。同时还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向读者传递新闻内容, 读者可以登录该报社app自行搜索当天的新闻, 也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器客户端找到该报社新闻版块进行新闻搜索。这样就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获得新闻的途径, 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要求。而且这样的合作方式也可以避免媒体之间争相报道重复性新闻, 造成了新闻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不符合大众对新闻获取的要求。

2.4 注重数字技术对新闻报道速度的影响

新媒体作为全新的技术, 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出现。报社将报纸嫁接到数字技术层面, 这可以保证新闻在第一时间呈现在受众面前, 充分体现出新闻的时效性特点。我国已经有一些报社开始尝试将传统媒介发展为电子报纸, 但是电子报纸本身普及程度也不高。而电子号外在我国相关媒体行业, 都只是一种尝试。虽然说号外可以减少印刷, 也简化了发行步骤, 甚至可以将新闻报道速度提升许多, 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受到了许多限制。故而报社在新媒体大背景之下, 要想获得长久发展, 必须要将传统报纸嫁接到数字技术层面之上, 以改变传统报纸传播速度较慢的特点, 为报社新闻传播工作开展做出努力。目前人们使用最频繁的数字技术产物就是手机, 所以报社可以将app开发作为重点, 加大力度对手机客户端中新闻信息进行完善, 供读者进行信息获取, 同时也促进报社新闻传播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论

新媒体环境之下报社新闻传播功能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但这并不能抑制报社的发展。报社应该客观针对现状进行分析, 通过不断拓宽传播渠道、不断丰富内容策划以及不断引入新技术, 实现对自身传统媒体的发展, 以期在未来的媒体行业发展中依旧占据重要地位, 与新媒体一起促进我国新闻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摘要: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 新媒体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产物, 新媒体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媒环境, 也因此改变了报社新闻传播的原有功能。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之下, 报社新闻传播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且就其未来发展与改进方向提出建议, 以期为相关新闻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报社,新闻传播,功能

参考文献

[1]岳山, 张静.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的功能转变[J].新闻大学, 2015 (2) :106-113.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的角色与功能转型 第8篇

一、引言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2008年2月,国家文物局就发布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截至2013年,全国实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已达2500家左右。2015年2月,《博物馆条例》发布,在博物馆的设立条件、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给予非国有博物馆和国有博物馆以公平对待。上述政策为各类博物馆在新阶段为公众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创造了更多机会。

在国际领域,由于认识上的不统一,各国有关博物馆的定义仍存在分歧。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会议将博物馆定义为“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博物馆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潘思文提出,具体到博物馆行业,新媒体表现为视频、投影、互动体验、语音服务等多媒体技术。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处理,令文物展品本身及相关资料呈现出“虚拟”的视觉效果,使展品更具感染力,并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以最终实现展览的宣传目的。1张晓云认为,科技既是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手段,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过去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显著区别之一。22012年4月,IBM宣布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合作,建设欧洲第一个智慧博物馆。智慧博物馆是以数字化为基础,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构建的,以全面感知、互通互联、智能交互为特征的新型博物馆形态,体现为智慧管理、智慧保护和智慧服务。新媒体时代的科技腾飞为博物馆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提供了新的观念与技术。

二、新媒体时代博物馆的角色与功能创新

1753年,大英博物馆成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以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为代表的世界博物馆,经历了从传统博物馆向现代博物馆的转型。传统博物馆是收集、展示、研究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搜集、保存、修护、展览、教育、研究等功能。为适应新媒体时代日益多元的文化消费需求,博物馆的角色和功能定位也正悄然发生变化。具体而言,创新主要发生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博物馆的展陈形式创新

传统博物馆导览主要依靠说明牌、电子讲解器和专业人员讲解,说明牌、电子讲解器仅以文字、声音两种途径向参观者传递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专业解说人员相对短缺,难以做到一对一讲解,不能满足参观者的个性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参观者的参观体验。进入新媒体时代,博物馆在导览形式上纷纷创新,推出数字导览系统,方便观众在博物馆参观中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了解展品信息,还可通过增强现实技术,“看”到复原的遗址、重现的场景,获得深度的历史信息。例如,国家博物馆推出的“文博任我行”手机自助导览软件,由点播导览、场馆地图、线路推荐、国博商城、观众体验区、我要支付等多个版块组成,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像等多种手段,集导览、教育、消费多项功能为一体,大大丰富了参观者的的文博体验。

博物馆的展陈形式,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变得声形并茂,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动态的《清明上河图》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它生动地展现了画中人物的市井生活情境。多媒体技术还被广泛运用于一些场景复原的展陈手段中,如在首都博物馆开展的“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通过投影等多媒体技术,以皇城为背景并融入老北京特色建筑元素——胡同及四合院,来烘托展出的文物。在线下展陈形式不断创新的同时,线上展陈形式也日益完善,智慧博物馆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实现虚拟参观、网络虚拟展示,即采用三维全景、高清摄影、互联网快速浏览等技术,让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游历主要博物馆。

(二)博物馆的互动设计与体验

博物馆中的互动设计通常是指观众与展品、观众与观众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主要是运用各种手段和媒介来激发参观者的想象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参观者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发现、思考,从而对特定的知识产生兴趣,将被动的参观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最早的博物馆互动设计出现在1937年法国巴黎大学举办的发现宫中,它首次打破了传统科技馆静止不动的陈列模式,向人们提供了可以自己手动操作的实验设备。3新媒体时代的博物馆通过互动展览,为参观者营造出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体验空间,以人机交互为主要特点的多媒体技术是博物馆互动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这类应用如地面投影、电子翻书、智能化导览系统等。许多博物馆网站也融入了互动体验功能,如提供与展陈主题相关的小游戏,通过与访问者的互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博物馆在移动终端的传播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打造“智慧服务”。在移动终端为公众服务,包括信息推送、社交分享等,是新媒体时代博物馆推出的全新举措和未来发展方向。例如,博物馆推出的社交分享可以方便观众,随时随地用手机或电脑分享精美艺术与文物,分享参观体验,结识兴趣相同者。

追溯博物馆发展史,早在20世纪末,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便率先在博物馆展示与传播领域大范围引入新技术,不仅建立起了适用于不同年龄和兴趣群体的网站、社交平台,还开发了多款移动设备应用程序,集知识性、互动性、娱乐性为一体,开辟了观众参与的新天地。4近年来,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博物馆也越来越重视新式社交平台的作用,频繁利用微博、微信等互动软件传播信息,挖掘受众喜好,如将最新文博动态和展览信息发布到网上,并有专人对受众评价作出及时反馈,从而更好地完善博物馆的运行与管理。一些博物馆推出了支持苹果系统或安卓系统的主题应用App,以满足大众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观看展品的需求。

三、新媒体时代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由于国内博物馆对于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还不成熟,相继暴露出一些问题,引发了一些顾虑和担忧,例如博物馆当前的互动设计中主要强调的是人与展品之间的互动,很少涉及人际互动,再如,从设备利用的角度来看,一些装置结构和周围环境不能很好地协调,有些设备甚至因为可操作性较差而被长时间搁置,使得设备成本与效益无法匹配,还有评论者担忧公共博物馆的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会威胁博物馆传统展览的地位,影响博物馆言论的权威性。针对上述问题,对新媒体时代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出下几点建议:

(一)新媒体技术运用要以“人”为核心

智慧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相比,其一大亮点就是智慧博物馆能够更加和谐地处理新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使之始终为“人”这一核心服务,不会喧宾夺主。尽管博物馆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还欠成熟,暴露出一些问题,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公众的参观体验,利大于弊,因此仍应积极运用其为博物馆未来发展服务。在实体博物馆中,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能够展出的展品往往只是其藏品的一部分,新媒体技术能够帮助公众“看到”那些未经展出的展品。例如,数字敦煌博物馆基于对敦煌壁画的保护、展示目的,研究设计出了三维展示系统,这套系统可以让观众在虚拟环境中感受更为精彩的敦煌壁画。5另外,无论技术怎样发展,文化(人文文化和自然文化等)遗存始终是博物馆吸引游客的灵魂所在,要把传统的参观方式与博物馆智慧管理系统、智慧服务系统等有机结合,为参观者提供艺术化的、舒适的、印象深刻的参观体验。

(二)博物馆事业与休闲文化产业和谐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社会中普通人闲暇时间的增多及消费能力的增强,我国的休闲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消费者对博物馆项目建设中休闲元素的需求不能不引起博物馆管理者的注意。出于这样的考虑,艺术化的场馆设计、舒适的休息区、高品质的创意产品商店是世界著名博物馆的必备之物。例如,人们想到卢浮宫,贝聿铭先生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入口就映入脑海,据贝聿铭回忆,“我们当时的难题之一是如何将宫殿改建成现代化的博物馆。卢浮宫内的展览空间规模庞大,但缺乏基础设施的空间,譬如机械设备、艺术品储存、饭店、咖啡厅和商店等。”6越来越多的参观者希望,在欣赏文物的同时彻底放松精神,得到心灵的愉悦和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博物馆的参观行为和休闲体验是完全分不开的,休闲文化产业的恰当介入,将为我国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助力。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博物馆在其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博物馆角色与功能的创新,既是构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媒体时代技术与观念革新的必然趋势。与传统博物馆相比,新媒体时代博物馆的自我定位与功能设计更加多元化,在观念层面,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网上博物馆概念被提出和采纳;在实践层面,借助新媒体技术,博物馆在展陈形式、互动设计、移动终端传播等方面均有新的尝试与突破。在未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新媒体与博物馆的深度融合将为公众开启随时随地、个人定制化、互动、体验式的全方位文博之旅。

关键词:博物馆,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博物馆

注释

11.潘思文.《论博物馆与新媒体应用》.浙江文物,2013年1月.

22 .张晓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的博物馆事业》.参见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年8月3日.

33 .汤善雯.《互动设计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44 .冯伟夏,黄迅.《浅谈新媒体与在博物馆数字展示中的应用》.包装世界,2015(02):76-77.

55 .黄秋野.《博物馆中的数字化展览及展示技术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新媒体的法治功能 第9篇

自2004年北京林业大学把安全逃生纳入课堂教学以来, 安全教育课程在全国高校逐渐得到落实;2010年国家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要求广泛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切实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在政府引导下,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正是在安全教育逐步开展的这十年中, 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 成为在校大学生的新的学习交流平台, 在展开本文的分析之前, 我们首先应对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 做一个简单描述。

1) 高校安全教育现状描述。总体来看, 至少到目前为止, 我国还未形成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 大多数高校面对安全问题, 处于“出了问题, 后解决”的尴尬境地, 并未充分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例如王能武 (2008) [1]认为“部分高校没有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 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也没有这方面的完整的教材, 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资金投入, 大学师生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钟玉坤 (2010) [2]认为“学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学校各级学生安全管理机构未建立或不健全。”相关的安全教育政策没有切实有效的落实到学生个体上, 同时, 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也是近二十年起步, 研究资料较少, 研究周期较短。对于发现高校安全教育问题与提出解决措施的研究, 还需进一步补充与实时更新。

当前, 大多数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形式主要集中为安全教育讲座、消防演习、寝室安全检查等传统教育方式, 学生普遍表示形式过于单一、老套。而高校负责安全教育工作的队伍主要由学校保卫处人员与辅导员组成, 缺乏教学经验, 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传统的安全教育形式面临覆盖性、持续性、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2) 新媒体方式对当前安全教育工作带来变化。新媒体传播方式在近十年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并催生了众多新媒体形态, 诸如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网络视频、博客、播客和时下火热的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其特殊的信息传播方式与丰富的传播内容, 得到在校大学生的接受并影响到其日常生活。

但是由于新媒体方式是近几年新兴产生, 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应用并不广泛, 它对于高校安全教育信息传播有一定帮助, 但是目前对于新媒体的功能与应用挖掘并不充分, 其进一步的功能还有待探索, 因此本文将着重发掘新媒体在高校安全教育中所可能发挥的功能并对其应用提出建议。

1 新媒体在高校安全教育中发挥作用

如前面所述, 新媒体在高校安全教育中可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这是由其传播特点决定。在探索新媒体在安全教育中可能发挥的功能前, 首先需要了解其特点。

1.1 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特点

在新媒体传播方式特点上, 学者有不同看法, 如王婉妮 (2014) [3]认为“新媒体最为显著的特点即数字化的传播方式。”邢长敏 (2009) [4]认为“集成性性充分体现了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多样性特点。它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传播手段与传播方式于一体。”

总结几家学者意见, 新媒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即时性。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的传播, 对于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发布, 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 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2) 互动性。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它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发布者向受众传播信息, 受众被动的接受, 没有信息的反馈。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 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 而且可以进行互动。

3) 多样性。与传统媒体相比, 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 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将普通文字转化为多感官信息传播方式, 更容易激发受众接收讯息兴趣。同时新媒体提供的内容又可以被选择, 很好的满足了受众多样化的需求。

4) 开放性。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 新媒体的传播成非线性的网状。受众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跨越时空与网络上任何人交流, 信息的传播覆盖面也被无限放大, 实现信息24小时发布, 这也使受众能够有渠道的参与信息的传播当中, 提高信息传播有效性。

1.2 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安全教育方式在覆盖面、有效性等方面存在不足, 新媒体技术可以利用自身特点, 弥补传统安全教育方式的问题。

在人人拥有移动终端的时代, 新媒体可以确保将安全教育知识传达到每一个学生, 打破传统安全教育方式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 保证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同时新媒体将传统说教的安全教育知识转化为大学生更愿意接收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高校安全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另外, 新媒体的即时性, 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安全知识, 如网络诈骗、人身防卫手段, 紧跟社会热点, 保证安全教育教学的持续性。

1.3 当前新媒体在高校安全教育中应用

目前, 部分高校开始将新媒体方式运用到安全教育当中, 例如开设“平安校园”微信账号、微博账号, 在公众平台发布安全教育知识, 急救知识宣传视频;利用LED大屏幕在校园滚动发布最新校园安全信息;在节假日前向学生发送节日安全注意事项短信等。

这些应用结合了新媒体的特点, 创新了安全教育的方式, 用新颖的表现形式代替了传统说教式的安全教育方法, 让学生更愿意接受。同时新媒体的即时性也能在校园安全突发事件中, 第一时间将最新信息传递到校园每个角落。

但是在目前形式下, 新媒体在高校安全教育中并未充分发挥功能, 在信息的传播中依然是学校发布-学生接收的单向传播, 缺乏互动性;并且新媒体传播方式并未在各高校进行运用, 使用范围较狭窄;同时安全知识的表现形式单一, 信息平台匮乏, 在实际安全教育工作中, 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2 新时期新媒体在高校安全教育中有效应用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在新时期对于新媒体在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应不断开发创新,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 在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中进行以下应用。

2.1 利用即时性特点, 开发新媒体技术校园安全教育平台

目前, 小部分高校开始着手在微信微博上开设校园安全给公众平台, 应当推广这一举措, 在各高校都建立相应的新媒体平台, 定时更新安全教育知识讲解, 根据社会热点以及时节调整安全教育内容。

2.2 利用互动性特点, 开发校园安全APP, 增强与学生互动性

将现有的微信微博平台资源, 整合成为系统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 (APP) , 在应用程序中包含最新实用性安全教育知识教学, 如心肺复苏、火灾逃生、防身术等, 并配以视频、动画等形式。另外开辟学生论坛板块, 让学生能够与其他在校学生一起参与到安全教育知识学习的讨论当中, 并发表自己看法, 高校可以根据信息反馈, 及时调整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与方式。

在校园突发安全事件时, 第一时间在APP上发布, 可以即时传递到学生个体, 有助于学生及时应对。

2.3 挖掘新型安全教育形式, 提高学生参与度

1) 开发安全知识小游戏, 提高学生参与兴趣。高校可以将安全教育知识融入到益智游戏中, 通过一个又一个情景设置, 让学生模拟紧急情况应对方法, 在闯关中得到相关知识的学习, 也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可以定期举行线上PK赛, 评选出安全知识“百事通”, 给予一定奖励, 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安全知识的学习当中。

2) 举办安全教育主题微电影大赛, 提升学生参与度。高校安全教育在新时期需要继续创新形式。通过拍摄微电影的形式, 让学生自主学习到安全知识, 并转化到拍摄作品中, 加深自身对于安全事件印象。微电影的方式, 更贴近学生需求, 可以将获奖作品在校园平台播出, 起到进一步宣传作用。

2.4 将传统安全教育内容与新媒体传播方式紧密结合

1) 在新媒体平台上, 对已有的教科书式安全教育知识进行推广。我国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已开展近二十年, 相关经验丰富, 知识内容广泛, 我们需要在新时期将丰富的知识发布到新兴媒体平台上, 用新颖的表现形式将实用知识生动的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更易接受与提高学习兴趣。打破传统教科书式教育模式的呆板老套印象, 提高安全教育知识接受度。

2) 名人安全知识广告投放, 吸引学生关注。高校安全教育需要吸引学生关注度。建议高校可以借鉴韩国教育部的做法, 请明星拍摄相关安全知识公益广告, 并进行校园投放, 利用明星效应, 吸引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兴趣, 以及提高自身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

3 结论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进入了新的阶段, 新媒体的功能能够弥补传统安全教育方式的一些不足, 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导, 在新时期, 需要进一步开发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继续推进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与持续性, 让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得到安全知识的学习。

摘要:高校安全教育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 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教学内容。新媒体技术在近十年中飞速发展, 传播信息速度更快, 覆盖面更广, 为高校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法。本文针对新媒体在高校安全教育中发挥的功能与应用进行简要概述, 对新时期新媒体在高校安全教育中的新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安全教育,大学生,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能武.高校安全教育研究[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3) .

[2]钟玉坤.当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 .

[3]王婉妮.网络新媒体特点及其现状分析[J].今传媒, 2014 (12) .

[4]邢长敏.论新媒体定义的重构[J].新闻爱好者, 2009 (20) .

[5]蒋娜红.高校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 .

[6]刘皓, 樊强.新媒体技术在公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4 (7) .

[7]孙宜君, 王建磊.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当代传播, 2012 (1) .

[8]高琳.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现状和对策分析.科技文汇, 2011 (9) .

上一篇:成功源于热爱下一篇:分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