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2024-06-2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精选12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第1篇

一、建党九十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第一阶段: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到1949年

马克思主义思想于19世纪初从西方传入中国, 经过五四运动是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 1921年, 毛泽东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专门组织, 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这一阶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初步的探索实践,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思想。

第二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是学习和普及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完成恢复生产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必要的物质文化条件。1956年9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之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不仅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成果, 更是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容。

第三阶段:从1956年到1978年

1957年夏的“反右”斗争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发生了扭转。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内, 由于受“两个凡是”方针的束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继续遭到了“左”的影响和限制。1978年三中全会的召开结束了此前二十多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徘徊不前的局面, 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继续前行扫清了障碍。

第四阶段:从1978年到1982年

1978年以来, 邓小平又先后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为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拥护。

第五阶段:从1982年到2002年

1983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的历次代表大会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这一理论成为邓小平理论, 并写进党章, 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行动指南。2002年,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写进党章, 从此, “三个代表”和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一并构成了党的指导思想,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容。

第六阶段: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

为更好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领导紧紧围绕“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的历史课题,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党的十七大把十六大以来在改革开放领域所取得的理论成果概括为科学发展观, 并创造性的提出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理论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1立足中国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 立足中国国情就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推进, 脱离中国实际,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遭受严重挫折, 因此,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我们立足中国现实。当今的现实就是改革开放3O年来的发展、经验和成就。只有当这一基础被充分揭示出来时, 才能真正有效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2重视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大众化的前提, 这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体现。从毛泽东到胡锦涛,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都很注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 并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3培育人民群众的理论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国具体国情、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 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它不仅是党的指导思想、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支柱, 也是人民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其宣传和普及既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需要,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4加强理论成果向实践的转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掌握广大人民群众进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要坚持“三贴近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使推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收到实效。

摘要:中国共产党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尝试论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六个阶段及其基本经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1]冯莉, 程伟礼.从全球视野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06)

[2]张正光, 何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49—2009年) :两个30”年的比较与启示[J].理论导刊, 2009 (04)

[3]罗会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30年的回顾与总结[J].社会主义研究, 2008, (06)

[4]杨鲜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J]湖北大学学报, 2008 (0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第2篇

[日期:2009-05-11] 来源:作者:一九九九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15%”的目标。国家计委新近公布的《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中国将在2005年进入高等教育的初级大众化水平,学校在校人数将由2000年的1100万增加到1600万,在校人数将增至6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以上。大众化教育理论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办学层次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1813所,本专科在校生达到909.73万人,其中普通高校1041所,本专科在校生达到556.09万人,比上年增加122.9万人,增长28.37%,校均规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由上年的3815人增加到5289人,其中本科院校由上年的5275人增加到6916人;社会力量举办的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1200余所,注册学生98.17万人;2000年高职195.16万人,在校生419.78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由1999年的10.5%提高到2000年的11.5%。我国2001年共招本科、高职(专科)学生464.21万人,比2000年增长23.21%,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就招生268.28万人,比2000年增长21.61%,全国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达1175.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3.3%左右(为世人所公认的15%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指标),我国目前正处于从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进程中。

当下,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中,民办高等教育的在校生已3分有1,而且其比例肯定在不断地增长,公办的普通高校的资源,虽一再努力扩大,但扩招之势,已显出后继乏力,而民办高等学校正在蓬勃兴起,2005年上半年17所民办职业学院新获晋升本科民办高等学校,正蓄势待发,大有挑起13.3%向15%冲刺这项历史重担之势。民办“高等学校”是1983年普遍兴起的,那时被称作“拾遗补缺”的“助学机构”,1996年民办高校被称作“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到2000年,民办高校的在校生已经发展到3分有1,现在民办高校已经义不容辞地挑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重担。据估计,到2010年民办高校的在校生,将达到总在校生的二分之一。

众所周知,按照习惯,我国的高校分为四个层次,虽然民办高校还被列在第四层次,第一层次是被教育部确定的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9所高校,它们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它们都是研究型大学,完全隶属于教育部,它们是使无数青年学子竞相折腰、朝暮期盼的神圣殿堂;第二层次,进入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高校,它们基本上是国家重点大学,其中不乏部分在国内有较高声誉,某些学科享誉于世的大学;第三层次,拥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它的数量较多,类型各异,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还拥有较多数量的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少量的博士学位授

予点。它们是我国培养中间层次人才的主要力量;第四层次,除以上之外的其它高等院校。它们数量特别庞大,包括没有独立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各类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等,它们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坚实基础,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生力军,它们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应用型人才、职业型人才。专业设置灵活,是他们的优势和特色,社会上称它们为“三本”或“高职、高专”等等。当下民办高等学校还处在这个范畴之中。的专业设置,大多是以“社会急需”、“热门”、“有出路”为取向的。他们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应用型人才,职业型人才。大众化教育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到了民办高校的肩上,他们的容量、潜力极大,从在校学生人数看,大有超越公办大学的趋势。人们普遍认为,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是应该并存的,这是社会的要求。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促使高等教育自身结构产生变化。我国部分学者担心,随着数量的扩张,忽视教育质量标准,势必导致教育质量的滑坡。也曾有人对美国大学教学状况进行过调查,“教育目标上的混乱,是美国大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招揽学生,同时受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的驱使,许多本科院校丧失了使命感,对其应负的使命认识不清”。他们还曾担心,美国大学这种现象在处于大众化进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中,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担心随着大众化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出现失控现象。其实这些担心大可不必。

教育质量,向来就是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认识,也向来就有学术性和职业性两种倾向,就质量而言,它是高等学校永恒的话题。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问题而确立不同的质量观。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们不能习惯地用学术性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与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质量。反之,我们也不能以职业性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与要求学术性教育,由此而警叹,当今“高等学校毕业生还不如一名高级技师”。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大众化的阶段,大众化的本身就是以包括精英教育在内的多样化质量标准为生存条件的。我们不应该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很明显,一把尺子怎能把包括研究生层次,本专科以及偏向学术性的精英型高等教育和注重职业型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统一规范成一个质量标准。从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多样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主要是要处理好学术性和职业性的关系,总体上走学术性与职业性协调发展的道路,纠正低估职业性高等教育的偏向,着力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步伐。

高等教育学术性和职业性两种价值取向对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它们又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两者应当并重、融合,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许多民办高校,已充分地认识到学术性与职业性并不是非此即彼,绝对排他。在全国的高教系统中,在某一系统的高教中,甚至在同一个民办高校中,或同一高校的某些专业中也可努力实现学术性与职业兼容的局面,这是民办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第3篇

近几年来,通过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正在接近15%,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15%。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处在从精英型开始向大众型转变的大众化初始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占适龄人口比例达到15%及以上和50%以下的水平。它将带来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和高等教育功能与理念的一系列转变。教育公平的思想,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在理念上的一个重要基础。有学者甚至指出:教育公平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逻辑起点,失去公平高等教育大众化将成为虚构的进程。从1999年到2004年,通过“扩招”“双轨”到“并轨”等一系列措施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正在超速进行,教育公平在这一过程中也随之凸显,成为焦点问题而倍受社会的关注。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凸显的不公平现象

1.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下的不公平问题

教育收费制度实施以来,使不同家庭教育支出占其家庭收入的比例差异增大。

教育部2002年下发的《关于调整普通高校学费标准的通知》表明,一般专业一般高校学生学费的上限为每年4200元;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重点高校的上限为5000元;理工科专业一般学校的上限为4600元,重点学校的上限为5500元;外语、医科类专业一般学校的上限为5000元,重点学校的上限为6000元。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人均年收入是:2001年城镇居民平均6860元,农村居民平均2366元。然而在中国,农村是教育的主体,在大学生中有60%来自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从1999年底约1.4万亿元的农村居民储蓄额来看,平均每位农民的储蓄仅为1500元,三口之家不过4500元左右的储蓄,仅够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以上只是按一般收入计算的,农民子女上大学的困难可想而知。一年所需5000元左右的学费为这些低收入家庭的子女进入大学设置了一堵难以逾越的屏障。

以2000年高校学费的最低标准4200元计,按照我国人均收入统计数据,它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5854元)的72%,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2210元)的190%。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中的能力支付原则要求:从教育中获得好处和利益的人,按其能力大小提供教育经费。现实是,从所负担高校学费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看,反而出现负担能力低的家庭相对负担教育经费更多的现象,与能力支付原则不符,由此显出不公平。

2.高等教育出口处“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导致的不公平

1999年各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教学质量的下降。数量与质量成为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的一对新矛盾。人们发现,如果不能上好学校、学好的专业,大学毕业后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就没有竞争优势。于是上大学的矛盾变成了上好大学难、学好专业难的现实。在高等教育中,投入不足和大量资源的浪费同时并存,成为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的新问题。目前,高等教育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扩大供给的问题,而是如何扩大有效供给。如果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如果为适应市场需要有一部分学生今后将不得不改行,这是对高等教育资源、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的高等教育又怎么能说是公平的?高等教育效率的本质应该是“出口”的效率,只有培养大量适应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才是真正的效率,也才能达到真正的公平。

二、建立完善体制,实施有效政策,实现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概念,可以区分为形式上的高等教育公平与事实上的高等教育公平;高等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高等教育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资源配置公平;高等教育的理念公平、规则(制度)公平与行为(做法)公平或者高等教育的事实公平、做法公平、制度公平及道德公平等等。在这些不同维度的高等教育公平中,笔者认为,规则或制度的公平是最根本的。它也是整个高等教育公平的核心所在。

1.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法治化为基本特征,市场、政府和高等学校密切配合、相互制衡和共同促进的一种体制。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讨论中,由于过分地夸大了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阻碍了对高等教育如何在更深层次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探索。目前,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进行积极回应,等等,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绊脚石,也成为了影响高等教育公平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在现在和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就是继续建构和不断完善能够有益于市场经济长足发展的高等教育体制,保持高等教育对市场的积极回应,提高高等教育体制的弹性与活力,有效动员和利用一切高等教育资源。为此,建立高效率、分层次和多样化的办学体制,多渠道和多形式的筹资体制以及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自主自律型管理体制,不失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双赢”的高等教育政策的明智选择。

2.完善我国教育收费政策

首先,建立学费标准听证会制度,确定科学合理的学费标准。高等教育收费是应该的,但究竟应该收多少学费,一直是高等教育收费政策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由于高等教育服务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学费是高等教育成本的一部分,它不应等于成本,更不应高于成本,学费标准确定的依据应是高等教育成本和学生及其家庭的现实支付能力。但学费标准确定的这两大依据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各方利益的矛盾,政府更多关注的是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以及财政支付能力,学校关注更多的是教育成本,学生及家庭关注的是其对学费的支付能力。因此,可采取学费听证会制度克服上述困难与矛盾,确定学费标准。

听证会可在中央与省一级政府进行,听证会可由政府有关机构代表(教育、计划、财政和税收)、高等学校代表、学生及家庭代表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会前应由政府有关机构提供高教成本、居民收入和高教供求等信息,由中介机构或专家学者提供可供选择的多种学费实施方案。通过听证会上各方代表的充分讨论协商,提供一种或几种方案,最后按照属地原则,由省一级地方政府决定。

建立学费标准听证会制度,确定科学合理的学费标准,并以高等教育立法作保障,让付费者具有知情权,是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

其次,采取差别学费政策,实现教育机会公平。由于学校声誉(名牌与一般)、学科专业(热门与冷门专业)以及学校所处地方不同等原因,收费的标准也往往有所差异。因为各种学科专业的培养成本不同或未来的就业前景和收入不同,加之各国地方高校的经费往往来自地方税收,所以,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学科专业对学生收取不同标准的学费。一般地说,名牌学校和平均教育成本高的学校,在未来劳动力市场中竞争性较强和收益较高的专业(一般是热门专业),收费标准应较高,以使教育成本与预期收益对应,较多的预期收益应付出较高的成本。为实现教育机会公平的目标,当条件具备时也可对同质同类别同专业的学校按学生家庭收入水平不同,实施差别的学费政策,保证贫困学生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

再次,营造良好的资助政策环境,保障教育公平。收取学费的政策离不开配套的学生资助政策,否则就达不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目标。事实上,许多国家在提高学费的同时,也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财政资助。目前,我国高校逐步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简称“奖、贷、助、补、减”。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贷款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学生资助方式。

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政府应承担一定的风险,管理成本一般也应由国家承担。近期,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大大放宽了助学贷款的条件,激发了金融部门和教育部门的积极性。新办法允许助学贷款可采取无担保(信用)助学贷款和担保助学贷款方式,学生贷款的路子畅通了许多。再加上取消证明人的连带责任和简化手续等条件,高校的胆子无疑会大一些。财政贴息政策也将解决许多后顾之忧。由于财政贴息的承诺,商业银行纷纷与各大学校联系。此外,针对目前助学贷款回收机制不完善,应该健全和完善贷款回收机制,建立通过社会保险机构回收资金的制度。

3.改良高等教育过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多维审视 第4篇

1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产生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于1973年向OECD提交了题为《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的著名论文,一般认为这是世界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产生。在这篇论文中,马丁·特罗以毛入学率为指标,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分段理论。他认为: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向大众的过程,这具有历史必然性。高等教育不仅会变成大众享受的权利,而且会变成一种普遍的福利,最终必然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从美国和战后西欧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出发,马丁·特罗指出,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下的水平时,是一种精英型的高等教育;达到15%以上的水平时,就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在达到50%的水平后,标志着高等教育开始向普及化方向转变,也就进入普及化阶段。(2)马丁·特罗还进一步阐释: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美元时,高等教育一般处于“精英化”阶段;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3000美元之间时,高等教育开始转向“大众化阶段”;而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0美元以上时,高等教育才开始转向“普及化阶段”。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提出后,不仅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且国际高等教育界迅速作出了回应,此外,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接受了他的理论,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等)也把他的理论作为向发展中国家贷款的一个重要依据。应该说,马丁·特罗的理论为人们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当然,马丁·特罗在对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规律总结时指出,“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所谓“质的飞跃”,包含了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观、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概念蕴涵了量的增长到质的变化的发展观,只顾量的增长而不顾质的变化是不可取的。

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确立与实施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国家决定1999年大学扩招。自此,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我国开始实施。自政策实施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发展迅猛,高校招生规模与在校生数量连续几年保持持续上升趋势。197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1999年升至10.5%,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我国提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达到36%,2020年达到40%。

3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

3.1 盲目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众化以多样化为基础,多样化是大众化的最终结果。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规模大”的精英教育,所有高校无一例外走上了规模扩张道路,但高等教育院校结构、形式和类型缺乏多样性。

3.2 政治动员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基于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民主思潮三大理论基础的推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上呈现出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总体表现出一种国家的战略和政府的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实施高校扩招政策的直接动因是拉动经济增长与扩大内需,这也是高校扩张政策的最终政策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是由上而下政治动员推动的。

3.3 利益驱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我国许多学者为15%的量化指标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当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核心涵义,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将之应用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衡量标准,以至于中央和地方政府把15%的毛入学率作为“十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实现目标,甚至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业绩”标准,“入学率演变成为教育领域的GDP”。

4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矛盾与出路

4.1 大众化教育模式与精英教育模式的矛盾

对于大学这一教育机构来说,精英的大学教育与大众化的大学教育之间确实存在着不相容性。精英型大学教育倡导者认为,大众化会使大学变成一种“失去的天堂”,招生规模扩张导致大学门槛降低和学术水平下降,使大学的自治受到影响,对精英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构成威胁等等。面对这种矛盾,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须保持传统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地位,这些大学将继续致力于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而大众化则主要面向一些职业性的、非学术性的高等院校来实施完成。与此同时,传统的精英大学在其高等教育系统中仍然占据至尊地位。两种不同的大学教育并行不悖,各按其职能和特色不断发展。各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很多,如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开放大学、法国的短期技术大学、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日本的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等。(3)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依靠传统大学扩招来实现的实际,因此在今后的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必须多样化发展,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与结构优化相结合,构建分层次、分类型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

4.2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与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的矛盾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也经受过财政危机的困扰,它们普遍采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办法。据研究数据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捐赠已成为高教成本分担的主渠道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捐资、政府拨款、学费收入并列成为重要经费来源,这一发展趋势在高水平大学体现得尤其突出。在中国,自90年代后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呈下降趋势的同时,高教学费、有偿服务和社会捐资的比例在逐年扩大,显示出了与国际高等教育相同的发展趋势。当前,可行的筹资途径包括:鼓励高校提升社会捐赠收入以及资产投资收益,加强高校资本运营能力;鼓励高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以此筹措更多科研经费,最大化发挥高校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功能等。开拓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渠道能有利于缓解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困境,但要解决当前高等教育经费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落实公共财政的投入责任。

4.3 增加学生数量与保证教育质量的矛盾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不适用于大众化阶段,应建立相应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在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过渡后,其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亦发生了调整。尤其在美国,把不断满足广泛的、多样性的社会需求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目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正如美国高等教育家克尔所言:“试图把大众化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的学生都容纳在精英框架之内,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错误。”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4)并建立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估制度。

4.4 教育机会均等与入学者能力和资格差异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入学者在能力和资格上的差异很大。针对这一矛盾,西方国家一般采取了相当灵活和极富弹性的高校招生制度,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院校针对不同情况的适龄青年或成人采取不同的入学政策,既有研究型大学的“严进严出”,也有教学型大学的“宽进严出”,更有各种短期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宽进宽出”。

4.5 毕业生人数剧增与就业市场吸纳能力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实现迅猛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有学者提出质疑“高等教育大众化可能会造成大量大学毕业生过剩”,(5)从理论上看,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在大众化阶段,将面向培养社会大量需求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从实践上看,20世纪50-6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正是由于这些国家“大量发展应用性、职业型高等教育,适应了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进而又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与科学文化水平,使社会能容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虽然大学生成倍增加,但并未发生大量毕业生失业的现象”。(6)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年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总量为9890万人,只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33.7%。其中高级技师、技师429万人,高级工1810万人,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3%。因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应当成为我国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所在。

摘要:自1999年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迅速推进,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议论和持续关注。本文首先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缘起出发,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实施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若干矛盾,为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特殊性,矛盾

参考文献

[1]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36.

[2]MartinTrow.Problemsinthe Transitionfrom ElitetoMassEducation[A].Martin Trow.Policies for Higher Education[C].Paris:OECD,1974.

[3]阎凤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变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8):1-7.

[4]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1(5):8-13.

[5]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第5篇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就是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把握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为此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深入总结中国人民的独创性经验,不断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必须以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时代化包括内容时代化、形式时代化、话语体系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必须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方式,更好地阐明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第6篇

摘 要:科类结构是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横向结构,它反映高等教育人才的种类和学科结构的发展特点。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发展状况是否良好,决定了高等教育功能能否正常发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四化”协调发展进程的加快,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处在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和文化创新的高等教育,既迎来了发展良机,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关键词:河南;高等教育;科类结构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四化”协调发展进程的加快,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处在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和文化创新的高等教育,既迎来了发展良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应对社会发展需求

1.把握河南经济社会大跨越的重要时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布局结构和形式结构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目前河南省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教育结构都发生着变革。201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把“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在河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河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现状,而且要分析河南省高等教育结构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研究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遵循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和规律

第一,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高等教育的调整过程和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都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对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管理和调整要有一定的超前性。高等教育要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基础上,使科类结构调整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受教育者的需求。

第二,把握好规模与结构的关系。2013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河南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对其科类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处理好内部和外部的关系。高等教育要发挥其在科类结构调整中的主动性,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既要深化内部结构,又要协调外部资源,以实现绿色发展。结合河南省发展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依据“河南需求、国内一流”的要求,既要充分考虑现有师资队伍、办学条件、专业建设现状等问题,又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等问题。

二、规避相关风险隐患,凸显河南本土特色

从近十年的数据变化情况来看,河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因此,要规避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促进河南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1.坚持规模适当,增速稳定,避免走进“量大从优”的误区

第一,增长速度的合理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招生总规模的角度看,河南省高等教育年度招生人数呈整体增长的趋势。在招生人数整体增长的同时,增长率也有个别年份突增突减的情况。2009年以前河南高职高专教育招生规模的增长速度明显较快,自2009年以后总体规模有缩小的趋势,招生规模的峰值出现在2008年。自2002年起河南本科招生规模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增长幅度在2005年略有下降,且2004年之前的增长速度低于2007年之后的增长速度。

第二,各科类的合理分布是高等教育理性调整的重要保障。从分科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科的招生规模均有显著增长。截至2012年,全省本科教育覆盖11个学科门类的318个专业,占目录专业的59%,布点数达到1890个;专科教育覆盖了19个学科大类的398个专业,布点数达到2010个,相比于2002年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河南省高等教育各学科的招生规模均有显著增长(除哲学外),截至2010年,工学、医学、管理学三个学科门类的招生规模所占比例相比2002年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其他学科尽管招生的绝对数在提高,但其在总体招生规模中所占比例却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2.坚持全面发展,突出重点,避免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

第一,重点发展农学相关学科。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又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农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河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农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林院校在招生规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结构等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形势对农业专业人才的要求。

第二,提升医学相关学科的发展质量。目前河南省医学类招生规模扩张速度相对较快,但专业布点以及专业建设情况并没有很大改变。相比于社会的强烈需求,医学人才培养点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无法满足其要求。因此,应适当增加专业布点、增强专业建设,以培养出更多的、水平更高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医学专门人才。

第三,控制相对“冷门”学科的发展。据分析,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门类的本科毕业生对其对应产业的预测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加强重点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的同时,要适度控制这些学科门类的招生规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避免结构性失业。

第四,走好专业群发展的道路。在推动实施重点特色学科专业提升计划的同时,加大传统专业改造力度,寻找增长点,做“精”生命科学类专业,做“强”工科类专业,做“大”现代服务类专业,做“活”信息类专业。

三、着力强化改革发展,综合提升服务水平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以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现状为基础,结合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改革。

1.优化专业结构,推动产业发展

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与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与第二产业偏离度较小。因此,第一产业相关专业在本科培养层面应注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调整,在专科层次应适当增加专业布点及专业分类;与第二产业相关度较高的工学类专业毕业生受到了人才市场的广泛认可,应加大发展力度,发展较高的服务和引领市场的能力;第三产业相关专业应重点避免不顾硬件情况及软件实力而一味迎合市场需求开设专业的情况,努力发挥最大能力促进河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合理调整和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2.整合教育资源,提升专业质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新技术和全面型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目前正是三大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利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科研优势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一方面利用河南省已有的一些重点学科的优势学科发展其边缘学科,快速高效地发展交叉学科,同时改进传统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结合三大国家战略实施需求,引进人才,建设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学科。

3.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优势专业保护

2013年,河南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仅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仅6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59个,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9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因此,我们要集中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的力量,加大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建设和保护力度。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科基础较好的高校、科研与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单位的引领作用,重点引进和培养好相关学科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加强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资源统筹和整合。

4.努力做到权责对等

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在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发展上的权利应与其在专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中承担的责任相对等。这样才能减少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的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人才市场结构性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颜松漳.广西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分析[D].南宁:广西大学,201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第7篇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资本论》大众化应成为中国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亟待加强

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胡锦涛同志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习近平同志也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所理解、所接受。”[3]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其本身也是把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与共同愿景相结合的大众化阐述,契合了大众生活、大众表达与大众实践。

然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十分丰富,学者们对此并未形成完全一致的认识,特别是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仍需要强调清楚。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众化亟需加强。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要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狭义的,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因为无论是从理论渊源还是从理论内涵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都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大众化两个方面。就目前的现状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众化亟需加强。

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在整体学习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运用。长期以来,国内对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划分都存在争议。对待这一问题,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与本质的批判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当然应该以整体性学习为前提,从这一角度看,三个组成部分的划分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长期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宏大而深刻的社会科学体系,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进行整体学习和完全把握有一定难度。因此,大众可以在掌握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有选择性地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学习。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实用主义或庸俗化的割裂理解与运用,而是从可操作的角度,通过针对性的学习与运用来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以及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在现阶段,尤其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7月8日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就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4]

再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回顾历史我们知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之所以能把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和大众化,就是因为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在实践中传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之所以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以兴业强国,正是以从党内到民间掀起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为突破口,而真理标准的讨论与辨析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核心世界观的一次大众化传播,其直接结果就是我们找到了“事实就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从而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征程;当前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是我们最大的实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是我们最新的历史条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现实理想,我们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大众化。

(二)《资本论》大众化迫在眉睫

《资本论》自出版以来,100多年间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几百个版本,作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成为影响人类发展史的重要著作。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恐慌和经济危机,世界开始重读《资本论》。因此,《资本论》的大众化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所谓《资本论》大众化,即《资本论》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1)大众化的第一要义不是通俗、不是宣传,而是为群众所需要。《资本论》大众化的目的是用《资本论》的理论来指导大众的实践,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深化理论、发展理论、普及理论。

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比较,《资本论》大众化的紧迫程度更为强烈,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终结论盛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斗争激烈。《资本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剩余价值论为核心理论,比马克思的任何其他著作都更直接与更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它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危机阐述了“两个必然”的历史趋势。而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眼中,这正是他们对《资本论》横加责难的首要原因,其理由无非是《资本论》所描述的是19世纪中叶的欧洲资本主义现象,并不能印证“两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在国内则表现为否定社会主义改造、否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等,而苏联解体及东欧剧变的社会主义现实挫折更是让历史终结论者找到了“有力证据”。由于《资本论》大众化进行相对缓慢,大多数青少年对《资本论》的理解极其片面,很容易被历史虚无主义及历史终结论者利用。

其次,新自由主义占据社会思潮的有利地位,急需对其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新自由主义主张“三化”,即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这“三化”看似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实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原则与指导思想背道而驰。新自由主义在当前具有很大市场,主要表现为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批判与否定,学界已对此进行了诸多批判,但要从根本上驳倒新自由主义,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入手,必须以《资本论》为理论基础。同时,《资本论》大众化进展的缓慢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大民众对新自由主义本质的认识与批判。

再次,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资本论》的关系来看,要想真正学通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必须学好用好辩证思维方法,尤其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充分并且完美地使用了这一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从各个角度坚持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都在使用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遇到了挑战,从而导致不管是卢卡奇之后的文化批判路线,还是斯威齐、巴兰、阿格里塔等人的经济批判路线,最终都没能真正触动资本主义批判的最深层。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有许多种,为什么包括左翼经济学家在内的一些理论家都试图运用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呢?答案很简单,在马克思、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去世之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而要解释这些新情况,从理论上讲,只有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贯彻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才有可能准确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所出现的新现实。换言之,只有把理论研究的精力集中在对“抽象”是如何通过“中介环节”而在“具体”中得以转型的问题上,才能获得对资本生活过程的科学解释。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必须建立在对其本质的认识而非对现象的表述上,否则会或多或少地走向经验主义。而要真正运用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其对抽象的认识必须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历史性抽象,而非站在经验主义之上的经验归纳。

二、《资本论》大众化研究的现状及《资本论》大众化进程滞后的原因

对于《资本论》的中国化,学术界的理论成果颇丰,而对《资本论》大众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并不多。其中,宋涛、顾海良编著的《画说<资本论>》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画说<资本论>》图文并茂地、通俗地介绍了《资本论》,全书分为四册,以通俗的绘画形式再现了《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和科学体系,但也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没有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求进行理论宣传;没有与当今时代背景、经济现象结合起来分析;没有利用当前最快捷、群众普遍接受的数字化、网络化等直观形式。

造成《资本论》大众化进程滞后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资本论》自身逻辑结构的复杂性是其大众化进程滞后的客观原因,而读者自身思考的不足是主观原因

《资本论》以商品为逻辑起点,以资本为中心范畴,按照“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的整体逻辑结构来安排各个范畴的逻辑顺序。《资本论》共有三卷:第一卷从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本质和生产过程;第二卷在第一卷基础上,进入了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总过程去考察,进一步研究了社会生产总过程理论。只有掌握了《资本论》的逻辑结构,才能真正地学好这一巨著,从而进一步上升到大众化,而要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复杂的逻辑结构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

当然,读者自身思考的不足也是《资本论》大众化滞后的主观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除了价值形式那一部分外,不能说这本书难懂。当然,我指的是那些想学到一些新东西、因而愿意自己思考的读者。”[5]可见,读者自身的主观努力与思考也是很重要的。

(二)《资本论》的学习、研究没有与其他经济理论、自然科学理论相结合,是其大众化进程滞后的重要原因

《资本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是推动其大众化的重要动力。学科交叉有利于创造性成果的产生,当今世界许多科学前沿上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文理相互渗透是《资本论》大众化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我们也在不断加强交叉学科的建设,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政治学与教育学的交叉,自然辩证法也是一门交叉学科,但总体来说力度不够,直接影响着《资本论》大众化的进程。

(三)《资本论》大众化理论成果偏少是其进程滞后的历史原因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处于被动状态,多数学者研究的是西方经济学,这就造成《资本论》大众化理论成果一直偏少。而好的通俗读物对一种理论的大众化传播又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20世纪30年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就起到了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良好效果,特别是在把青年人引向革命之路、引向信仰马克思主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而现在却很缺乏这种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特别是《资本论》普及读物,这对加快《资本论》的大众化进程极为不利。

(四)《资本论》的学习、研究与当今时代联系不够紧密是其大众化进程滞后的现实原因

《资本论》要实现大众化,一方面需要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方法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及文本的普及、宣传和教育;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使《资本论》为群众所需要,即《资本论》能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中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我们对这一目标的学习与认识主要集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角度,而实际上无论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是加速经济结构的调整,无论是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还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无论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还是让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等等,都能从《资本论》中得到直接而深刻的启示。显然,现阶段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

(五)《资本论》传播的信息化、网络化特征不明显是其大众化进程滞后的直接原因

网络经济时代下,《资本论》通过网络途径进行大众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目前,国内也有通过网站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例,但这些宣传既没有突出《资本论》的大众化,也没有鲜明的特色,在内容上多数是复制粘贴,雷同现象明显,而且就现有网络信息来看,主要是平面信息,缺少立体信息和多样化信息。传播渠道、平台、方式上没有与时俱进,没有体现当下的时代特点,没有与当代青年及大众的接受方式相匹配,这些是《资本论》大众化滞后的最直接原因。

三、加快《资本论》大众化进程的五个策略

(一)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加快《资本论》大众化进程的根本保证

理论的大众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普及性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更何况面对的是《资本论》这样一部鸿篇巨著。因此,《资本论》的大众化与群众自身的学习与思考密不可分。可以说,广大群众自身的学习态度与方法是决定《资本论》大众化成效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形成学习之风、思考之风,一方面,理论研究者及时准确地传播《资本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丰富和发展《资本论》提供新素材,同时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和思想水平。

(二)大力推进《资本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加快其大众化进程的重要突破点

把《资本论》与其他经济理论联系起来,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大力发展交叉学科,扩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覆盖面,增加《资本论》的内涵,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例如,在信息经济时代下,网络经济理论已经成为当下经济理论中的重要一支,如果把《资本论》经济理论与网络经济理论相结合,一方面有利于两种经济理论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能引起更多人关注进而学习《资本论》,因为对青年而言,网络经济理论要比《资本论》经济理论更容易接受和愿意学习,这对《资本论》大众化而言是有益无害的。事实上,网络经济学和《资本论》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人民大学的杨志教授认为,网络具有二重性,即技术网络和经济网络,两者的相互作用与连接形成了网络经济。[6]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5]生产方式二重性与网络二重性有一致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既是技术网络又是经济网络。[6]再如,始于2007年底的这场金融危机及其诱发的一系列的问题必将加速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我们正处在这一历史转变的关节点上,“循环经济学”可以成为《资本论》理论和其他经济学理论融合的又一个很好的突破点。目前,“绿色创新”、“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碳交易其实质就是控制碳排放、实现绿色经济的一种制度安排,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制度的剖析是很深刻的。所以,加强《资本论》与其他理论的联系是《资本论》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大力加强《资本论》大众化理论成果的创新力度,加快创新进程,力求大众化理论成果的语言形式通俗化是加快其大众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把晦涩难懂的中国哲学经典和纷繁复杂的中国古代历史演绎得通俗易懂,有力地推动了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语言是理论传播最重要的载体,理论传播不能说教,《资本论》大众化要用通俗化的语言,把精英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缩短《资本论》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让所有的人民群众都能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

(四)加强《资本论》与当今时代特征的联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加快其大众化进程的基本着力点

《资本论》大众化的目的是用《资本论》理论来指导大众的实践,因此用《资本论》来解释当今世界经济现象、指导当今的经济发展、增强其现实意义,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所需要,指导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资本论》大众化的宗旨。《资本论》大众化要充分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重大经济事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把大众化普及教育与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结合起来。例如,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陷入经济危机之中,失业率急剧上升,劳资矛盾进一步暴露。对于这种重大经济事件,各种理论都对此进行了解释,有的认为是无管制的市场和无限制的投机导致危机,有的认为美国的消费模式是经济危机的成因,等等。而《资本论》研究者则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资本论》对于经济危机爆发根源的理论,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来科学揭示这场危机的深刻本质和根本原因。马克思曾指出,“理论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因此,学者在用《资本论》解释经济现象的时候务必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要一针见血,这样才能体现出《资本论》与其他经济理论的不同,增强《资本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同时,《资本论》大众化还要做到与各个社会群体的实际相结合。《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但是在《资本论》大众化的过程中,其受众肯定不仅限于工人阶级。对于人们群众这个整体而言,其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兴趣爱好、社会阶层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每个个体对《资本论》的需求也不一样,特别是在当前这样一个思想观念多元化、利益格局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对大众化对象群体的细分是必不可少的。而这种对受众群体的细分并不意味着要将《资本论》实用化、庸俗化,而是使其更好地指导各个群体的具体实践,切实做到《资本论》为群众所用。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求,把理论宣传与各种关注点、兴趣点结合起来,通过影响大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文化元素,使群众潜移默化地产生认同感。

(五)《资本论》大众化与信息化、网络化紧密联系是加快《资本论》大众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资本论》大众化既是对大众的教育和引导,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渗入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为推进《资本论》大众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可以提高《资本论》理论、思想传播的时效性;二可以扩大《资本论》理论传播的覆盖面;三可以把《资本论》大众化与全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紧密结合,用最新的理论来丰富、发展《资本论》。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等一系列专业网站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大了成绩,但是没有将《资本论》大众化传播专门列示。目前门户网站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也不利于使理论真正掌握群众,并且各网站在资源共享、共同开发方面十分欠缺。今后《资本论》大众化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大众传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实现各网站资源共享、相互合作;二是更多地制作立体信息,减少平面信息,对《资本论》进行数字化开发,从而更直观地传播《资本论》;三是信息资源应体现群众的切身需求,对群众的生活、工作能给以切实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6.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3]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10388826.html,2009-11-17.

[4]习近平.党委政府要用好政治经济学[EB/OL].http://www.gmw.cn/sixiang/2014-07/10/content_11905890.htm,2014-07-10.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

[6]杨志,赵秀丽.网络二重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新解[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8,(7):8-12.

[7]何绍斌.从《百家讲坛》的成功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武汉学刊,2008,(6):43-4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第8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 我国意识到知识经济对市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 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高等教育建设更加重视。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为企业输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社会需求下, 各高校纷纷扩招, 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 大众化进程逐渐加快。但是,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仍不平衡, 受教育人数还仍需增加, 传统教育方式不足以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基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的远程教育应用于高等教育中, 以此克服时间、空间障碍, 扩大教育范围, 促进师生交流, 为人们提供自我学习平台, 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

一、远程教育、高等大众化

1. 远程教育概述。

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 , 指的是借助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 师生进行非面对面的教育。在远程教育中, 教育与学生在空间、时间上是分离的,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媒体, 开展有组织的教学, 其中以自学为主, 助学为辅, 学生并可在自学的过程中, 通过信息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 反馈学习问题, 促进教育的完整性。远程教育为无法进入学校而想要接受教育的人们提供学习平台, 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与传统的高校面授教育相比, 远程教育具有分离性、开放性、灵活性、交互性、共享性特点。其中, 分离性即教师学生相分离, 开放性即教育面向所有人, 任何有教育需求的人们都可通过一定程序进行网路学习, 并可选择任何学历教育、专业。而灵活性, 指的是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内容与时间, 学习者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决定学习内容,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进度。交互性即学生与学习、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 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信息互动, 学生之间的相互分享、协作。而共享性即是网上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 在网上上传某一课件、资料, 网上所有学员便可对其利用, 共享这一资源。

2.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特罗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 他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进行划分, 认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占适龄人口15%的为精英教育, 人口占15%~50%时, 高等教育则发展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当人口超过50%时, 则为教育普及化。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而言, 它不仅是指人口数据指标, 更要求提高教育质量,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需要在数量发展的基础上, 提高质量标准, 改进教育方法, 发挥教育功能。高等教育大众化特点包括:第一,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多, 规模大。第二, 高等教育学校、办学主体多样化, 不仅有公立高校, 也有民办高校, 投资主体增多。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更加多样性, 对人才的培养更加多元。第三, 进入高等院校的门槛降低,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 只要有接受高等需求, 便可进入高等院校。第四, 经费来源多元化, 不再单一依靠国家拨款, 可利用社会利用进行办学, 通过社会捐款、银行贷款、学校创收等方式进行经费筹集, 增加学校经费收入。

二、应用价值

1. 满足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由于我国人口较多, 而人们具备的基础知识不足, 教育设备也不够完善, 大多数人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存在困难, 尤其对于偏远地区的人们而言。在传统教育模式中, 由于时间、地点的限制, 高等教育很难扩展到偏远地区, 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利用远程教育模式, 突破空间、时间限制, 通过互联网, 将最新的课程信息传递给学习者, 为更多的学习者提供接受教育的平台, 创作学习条件。同时, 对于远程教育而言, 可根据不同地区学习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课程内容, 提供个性化的课程学习, 并为学习者提供虚拟的实践平台, 为学习者提供锻炼机会, 使学习者的动手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以便使学习者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此外, 远程面向的人群扩大, 不同人群具有不同的需求, 高考落榜者、在职人员、下岗人员等对学习内容的要求不同, 远程教育可通过开展课件教学、技术培训、资格考试培训等方式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并为高等教育需求者提供不同专业课程, 帮助他们进行进修。

2. 实现教育资源交互共享。

在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远程教育通过网络传播教育资源, 根据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利用远程教育模式, 教学资源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成本低、见效快, 充分弥补了传统模式下纸质课本成本高、接受面窄的不足, 推动了教育大众化。通过远程教育, 学习者可随时接受最新信息, 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源。此外, 远程教育通过多媒体技术, 课件内容更加丰富, 图、声、像并茂, 且可利用网络技术随时检索所需信息, 利用资源, 实现学习的主动性, 实现资源的跨学校、跨区域传播。通过远程教育, 学习者充分享受优质的教师资源, 由于远程教育具有师生分离的特点, 在教育开展中, 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全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传播到全国各地区, 打破学校限制, 使偏远地区的学习者接受高质教育。同时, 通过网路技术, 不同地区的学生、教师进行网上交流, 学生可向教师提问问题, 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相互交流课程意见, 分享教学、学习资源, 实现教育的平等性、大众化。

3. 促进个性化教育。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中, 推进个性化教育是重要内容。在传统教育中, 教育模式单一, 忽视对人全面发展的关注, 学生的动手能力差, 个性化发展不足。利用远程教育模式, 为学习者学习条件, 学习空间, 学习者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学习内容, 满足自身不足。远程教育是一种自主性学习、灵活开放的学习方式, 利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根据远程教育特点, 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状况, 合理设计课程内容, 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对于学习者而言, 通过互联网, 主动查阅书籍资料, 从数据库中学者感兴趣的课程, 组合不同资料信息, 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由于资源的可保留性, 学习者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自主探询学习内容, 使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独立性得到培养。此外, 由于多媒体信息资源丰富性、互动性, 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 进而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并通过与教师、学生的沟通、交流, 发现兴趣相同者, 相互学习、弥补不足, 发挥自身潜力。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第9篇

关键词:大众化进程,中国,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反映的是高等教育中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和组合方式[1]。它受到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往往体现着不同的特点。研究选取中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作为分析的背景,对两国在类似阶段中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各自的发展特点与规律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一、中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大众化发展进程

(一)中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外延划分是多元的。我国学者大多把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分为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也有学者将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博士研究生教育进行分别研究。

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表现得更为多样化。1642年,哈佛学院开始授予学士学位(Bachelor Degree),开创美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第一个学术学位,为本科教育拉开序幕。发展至今,美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副(准)学士(associated degree)、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有学者在研究中将美国的副学士学位与我国的大专层次等同,实际上二者既存在联系又有区别。副学士学位只是读完2年初级或社区学院的资格证明,不是攻读学士学位的必经阶段。因此,美国高等教育层次基本上还是3级学位层次结构。

考虑到中美两国高等教育自身特色与可比性的问题,同时也受到数据限制,研究侧重对中美高等教育的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进行比较研究,分别选取高等教育机构数、毛入学率、在校生数、招生数、毕业生数等作为原始分析数据,数据来源分别为《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8-2001,2003-2007)、《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2)和美国教育统计中心发布的《120年美国教育统计年鉴》(120 Years of American Education:A Statistical Portrait)[2,3,4]。

(二)中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

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学生数量持续增加。1978-1998年的20年间,增长趋势缓慢(见图1)。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开始急剧扩充,毛入学率从1998年以前的10%以下迅速攀升至2007年的23%。如果按照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理论进行划分,我国已经在2002年迈入大众化的门槛(见图2)。

从1636年哈佛学院的创办开始算起,美国高等教育已经走过400多年的历史。从高等教育机构数与在校生数的变化情况来看,以20世纪20年代、70年代为两个节点,大致呈现三个波段阶梯式的稳步增长趋势,如图3所示。

从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发展曲线上(图4所示)可以看出,美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46年以前的精英化阶段、1946-1971年的大众化阶段、1972年至今的普及化阶段。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总体趋势是大体稳定的,但在部分时段内的增长出现波动。如果对比各时段毛入学率的增长幅度(图5所示),可以发现,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在20世纪20-50年代呈现的波动最为剧烈。而这一时期,就是美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如上分析,美国与中国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规模、历程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无法简单地进行直接对比。研究选取毛入学率作为比较的标尺,将中美高等教育在毛入学率大体相当时段内的层次结构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以期分析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中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自身特色。20世纪20、30、40年代是美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阶段发展的特殊时期,规模增长与变化幅度相对较为明显和剧烈。而我国高等教育1998年正处于精英化发展阶段,2000年是规模增长较为迅速的时期,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大众化的门槛,发展速度相对放缓。这三个时段,不仅在毛入学率水平上大体相当(见表1),也能反应中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基本规律。

二、中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比较分析

(一)各层次发展规模与增长幅度

1998-2007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招生规模基本呈逐年增长态势(见图6),各层次规模增幅都较大。从三条曲线呈现的走势来看,本科层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主要部分。

取1998年和2007年各层次的招生数进行计算,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招生增长率分别为331.91%、562.06%和344.92%,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各层次招生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65%、23.37%、18.04%。硕士生的招生规模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博士生和本科生。

根据计算得出各层次每年的招生增长率(见图7),10年中,在总体规模不断扩充的大趋势中,硕士生层次的规模扩充速度最快,其次为博士生层次,最后是本科生层次。1998-2001年,各层次规模发展进入最快时期,表现为规模和数量上的突变,各层次年均增长幅度均远远高于10年的平均水平。2001年之后,本科生层次增长幅度相对平缓,而硕士生和博士生层次在2003年又形成增长的小高峰,之后逐渐回落。2003年以后,各层次招生相对放缓,幅度逐年递减,趋于理性,更加平稳[5]。

由于中美教育体制和统计口径的差异,本研究选取美国授予学位数作为与中国招生数相应的高等教育规模统计指标。如图8所示,在美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不断扩充的过程中,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规模都得到稳步提升。从三条曲线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呈现的走势来看,20世纪20-50年代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中,由于本科的基数较大,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力军仍然是传统的本科生层次。

取美国1929年和1950年各层次授予学位数进行计算,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招生增长率分别为252.75%、288.69%和179.25%,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各层次招生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51%、7.02%和5.27%。硕士生规模增长速度最快。可见,在大众化阶段,硕士生教育较有活力。

通过比较不同时段各层次的增长率发现,在高等教育精英化与大众化发展阶段中,美国高等教育各层次规模增长的幅度变动比较剧烈,层次结构特点体现为研究生层次比本科层次更有活力,时段上呈现三个比较明显的快速发展期,即20世纪的20、40、60年代,同样有三个较为明显的回落期,即20世纪的30、50、70年代。进入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之后,各层次增长的幅度明显减弱,并趋于缓和(见图9)。

(二)各层次比例关系

从1998年至2007年,随着高等教育整体规模和数量的扩张,我国高等教育各层次之间的结构比例也一直在变动:10年间本科生比重逐渐缩小,由1998年的91%缩减到2007年的87%;研究生比重逐渐扩大,特别是硕士生层次占的比重增加最为明显,由1998年的7.6%增长为2007年的11%;博士生层次比重较为稳定,在中间的部分年份达到2%,其余时段在1%以上。1998-2007年中,研究生教育,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在绝大多数时间段内表现得比本科教育更为充满活力。从本科生与硕士生、博士生相对的比重变化趋势(见图10)中还可以发现,随着研究生规模的逐渐扩充,本硕比、本博比、本研比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

通过选取美国从19世纪70年代至今的各层次毕业生数,分别计算不同时期本科、硕士、博士的比例发现,随着美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和普及化方向发展,本科在三个学位层次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硕士与博士呈现着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精英化阶段,本科比重一度达到90%以上,进入大众化阶段的20世纪50年代,本科比重降到86%,到20世纪70年代进入普及化阶段时,本科比重下降为73%,随后稳定在69%左右。而硕士比重由精英化阶段的10%以下,上升为27%以上,博士比重由精英化阶段的1%以下,上升为2.7%(见图11)。本科与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比重也均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2)。

将能够对应的时段内中美层次结构比例的部分数据进行比对后发现(见表2),中美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的各层次比重变化趋势与幅度各不相同,但在进入到大众化阶段后,无论是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比重,还是本研比重的具体数值,都较为接近。

(三)分科类的层次结构

研究分别选取我国1998年、2007年不同学科门类毕业生数的层次比例作为分析样本(部分学科因数据问题无法比对),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分析(见图13、14)。

经过对比1998年和2007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各科类毕业生数的层次结构在近10年间呈现如下特点:除了文学、理学、管理学这三个学科门类毕业生数的层次比例基本没有变化之外,其他学科的本、硕、博比例均呈现着较为类似的变化趋势,即本科生比重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硕士生比重出现不同幅度的上升,博士生比重基本平稳。其中,历史学变化的幅度最为明显,本科生比重由1998年的87%下降到2007年的74%,硕士生比重由1998年的10%上升到2007年的22%。这说明,在大众化进程中,不同学科的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数量,逐渐受到学科自身的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影响与制约。理论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人才培养的层次重心逐渐上移,而像文学、管理学、理学这样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出现与其他学科相反的变化趋势,正说明这些学科发展的重心仍然放在研究生层次以下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从2007年的数据看,历史学、医学、农学的重心偏高,本科生比重均不足80%。农学与医学是典型的应用性学科,但研究生比重较大,特别是博士生比重偏高。

中美高等教育学科门类的划分标准并不一致。受到数据的限制,研究选取1959年美国高等教育各学科毕业生数进行统计分析(见图15),按照本科生比重是否达到80%作为分界点,将这些学科分为两类:(1)9个学科毕业生的层次结构表现为重心偏低的特点。这其中既有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文学、社会科学,还有作为应用性学科的图书馆学、健康科学等。商务与管理、健康科学这两个学科人才培养的重心最低,研究生数量最少。(2)7个学科表现为重心偏高的特点。既有基础学科的生命科学、物理、心理学,也有应用性学科的外语、农业等。其中,教育学毕业生中本科生仅占70%,是重心最高的学科。相对而言,基础学科与应用性学科之间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本科生与硕士生的比重,而在于博士生的比重。基础学科的博士生比重较大,凸显了学科自身特点所决定的研究取向,而大部分应用性学科的博士生比重较小,受经济社会需求的影响较大,更侧重应用型的本科生与硕士生教育。

三、中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比较的结论

1.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基本模式来看,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历程各不相同,如果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开始算起,我国从1997年到2002年,用了短短5年时间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到15%。而美国从1925年至1946年用了20年实现了这一过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在一系列政策与制度变迁的强力推动下,呈现的短期内急速的“跨越式增长”,而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也有着复杂的社会与时代背景,却相对体现为一种“渐进化”的过程。

2.在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由于本科生的基数较大,中美高等教育的重心仍然是本科教育,但研究生教育在量上的增长幅度普遍较快,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的绝大多数时段内,表现得比本科生教育更富活力。

3.在大众化进程中,总体变化的程度与趋势不尽一致,但在毛入学率达到22%-23%的时候,中美高等教育各层次的比例却较为接近。与美国相比,中国在1999年扩招前,本科生层次相对研究生层次占的比重过大,经过10年扩招,中美本科生与研究生层次比重大体相当,虽然不能直接得出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在大众化阶段实现总体优化的结论,但至少可以说明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出现类似的发展趋势。

4.经历10年的发展变化,我国高等教育不同科类的层次结构呈现出,理论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人才培养的重心上移,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的人才培养重心下移的趋势。这一规律与美国1959年不同科类毕业生层次结构呈现的情况相类似。中美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研究生教育。美国部分应用性学科致力于实践性、动手性较强的硕士生人才培养,博士生比例往往较低,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则侧重于博士生层次。而我国部分应用性学科的硕士生与博士生比例都比较高。

总之,在不断适应与满足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的同时,我国用了10年时间达到了美国用了20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幅度,而且层次结构的发展变化呈现了较多与美国大众化阶段相类似的规律。这些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层次失重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不同学科门类人才培养层次的失重现象。问题的出现有着较为深刻的原因。我国大众化进程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实现了量的扩充,随着量的增长,以前掩盖着的结构问题会被放大,同时也会引发许多新问题的出现。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尊重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协调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社会、经济、人口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对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做好规划,同时从制度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最终建立起长效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

参考文献

[1]闫亚林.高等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15-16.

[2]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8-2007)[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008.

[3]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0)[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Thomas D Snyder.120 Years of American Education:AStatistical Portrait[M].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1993.

网络文化下大众审美化进程窥探 第10篇

从网络词语的产生到草根变身网络红人, 从各种事件所谓的“门”风波到当今风靡各社交网站的“晒”现象, 从网络艺术的繁荣到对艺术经典的恶搞, 网络文化在解体并重构原有网络环境的同时也极大程度地对当代文化生活造成了影响。综观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即互联网技术特征所导致的网络文化形态的变化以及对于其他媒介文化成果的冲击, 这便是文化大背景下传统文化的解构和变异的过程, 具体表现为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从而产生的以网络视、听为主之外的触感、体验等新的文化消费方式;其二体现在网络文化对大众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 具体来说即网络文化接收者们在吸收了网络时代大环境下的文化成果后所表现出的自身的思维意识、思想观念以及审美状态的变更, 也即审美方式的变化、审美能力的变化、审美诉求的变化和审美趣味的变化。网络时代的大繁荣, 着实让网民们真正体会到了“网络无所不能”的强大力量, 而网络的普及与应用, 是否真正实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要求, 这便是此次课题探寻的主要意义所在。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最早由费瑟斯通在1988年4月《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报告中提出, 在倡导消除艺术的权威性与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之余, 他还着重强调了充斥于社会日常生活之中的符号与影像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促进作用以及它们对人们物质欲望的激化。表面上看, 在以数字代码、编程符号、影视图像为核心动力的网络时代, 网络文化的种种现象恰巧就印证了费瑟斯通对于这一时代文化消费与审美呈现的判断, 但单凭这一点就认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现似乎难以立住脚。毋庸置疑, 互联网所拥有的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使文化的传播方式以及人们接触文化的途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与审美最为密切相关的艺术为例, 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无需欣赏者花费精力、物力, 只需点击鼠标便可尽收眼底, 有时相对于身临其境却无法静下心来近距离欣赏的游客来说收获更为丰富, 可以说, 网络成全了大众对艺术的自由观赏。再以当下盛行于网络的文学作品为例, 不难发现, 作为受众, 其文艺阅读和观赏, 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便利、低成本和多选择性, 除此之外的文艺创作和评论更是打破了过去由专业派或学院派垄断的格局, 呈现出了平民大众活跃介入文艺创作、传播、鉴赏和评论的态势。因此, 对于美的追求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尚活动, 也不再是知识分子、文化精英的夸夸其谈的专利, 而是每个人都触手可及的东西, 审美活动在今天早已超出了纯艺术、文学的范围, 从这一角度来说网络确实实现了美的民主化, 实现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

然而任何问题都各有其利弊的一面, “当平民大众成为网络上审美活动从创作到接受全过程的主体力量之后”, 当任何受众都能尽情享受网络环境带来的民主自由之时, “由此孕育并催生出来的审美意识就要与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经典的审美意识发生冲突, 并进而冲击、消解、颠覆社会中既有的以主流传媒为代表的权威性审美观念和标准”。这种冲突来源于对精英式经典文化的轻视以及对于表面化、粗俗化、泛化与瞬时性的审美趣味的追求。究其原因, 一方面, 对于网络文化中的创造者来说, 其所要实现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实际上是通过市场的消费原则以及互联网传播的便利, 与审美的诗意和激情对于大众日常生活的调动和重新编排”。另一方面, 对于网络文化的接收者来说, 市场原则的介入则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美学问题不可避免地从超越物质的精神美感转向直接表征物质满足的享乐快感。同时,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自身的带动下, 更加速了网络文化市场化、网络文化经济化的脚步, 而网络文化也通过其独特的大众化优势回应着消费经济的召唤, 在实现消费市场以及传统文化向消费文化转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璀璨文化的泱泱大国, 数千年前的古人在对美的人士上便早已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见解。“美善统一”可以说是先人对美的功能的认识, 其中“善”指的是对人有用, 有利, 有益的功利价值, 它不仅包括伦理学意义上的人的道德行为, 还包括各种社会事物的功利价值。强调“美善统一”意在强调“美”的教化感悟功能, 对于“美”的体会理解可以对“善”进行更好的把握, 而对“善”的教化恰巧也促成了对“美”的认知的提升。正是基于此才有了《论语》中孔子所追求的“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人伦境界, 以及《毛诗序》里“故正得失, 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 成孝敬, 厚人伦, 美教化, 移风俗”的对“文以载道”一词的经典诠释。但随着互联网的急速发展, 信息正以难以预料的速度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扩散, 而由此带来的信息膨胀和过度消费就无疑导致了大众审美的瞬时性以及审美能力的浅层化和表面化, 人们来不及过多的探寻一件事物的原委便急于投身于对另一事物的了解, 这样也就谈不上对美的挖掘与欣赏, 更谈不上美所能及的教化功用, 久而久之大众也就逐渐降低, 甚至失去了审美的能力与发现美的敏感性, 或许这与真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已背道而驰。

无论美学中所提倡的马克思式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审美化能够实现到何种程度, 还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进程何时得以实现, 其实现终将是以对“美”的高度认识与深度体验为标准的, 也是在正确的审美追求以及对艺术美的理解之上才能得以最终实现的, 虽然当代的美学界定没法完全超越中国古代哲人对“美”的诠释, 即便不能用美来提升人们的人格、道德, 不能使其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也应以一定的制约机制加以约束, 才能使得审美化最大程度的实现。

我们尝到了这个时代网络带给大众以民主的眼光审视世界, 用审美的心态感悟文化的甜果, 但也经历着新兴媒介下深度审美模式的消解与匮乏。如何才能变文化的创造与接收之间的张力为动力, 两者互相推动、互为影响, 使两者交替攀升才是网络时代下日常生活审美化如何实现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也是美学作为一门具有哲学高度与深刻内涵的学科如何将网络文化与网络审美置于哲学美学这一高度应重点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1]http//www.cnnic.net/hlwfzyj/hlwfzzx/qwfb/201402/w020140226599021768966.pdf

[2]巫汉祥.《网络时代审美意识的变异》.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2) .

[3]王琴.《互联网时代审美意识的嬗变》.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0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刍议 第11篇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问题

收稿日期:2009-12-03

作者简介:赵岩(1983-)女,河南周口人,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这一崭新的命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1.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早在1841年马克思就指出,理论要发挥作用,就要说服人,就要为群众所掌握——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其改变世界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普及,作为推动中国革命第一位的政治工作,并亲自深入工人、农民中进行宣传讲解,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掌握了人民群众,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和最后胜利。”[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活动,积极推动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认识和更加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认识论基础。江泽民同志也同样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强调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可见,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动员、领导群众和赢得人民群众支持与拥护的政治优势。可以说,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前提的。因此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坚定不移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2.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

新世纪新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涌现出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使得意识形态领域争夺激烈,并呈现出多元的态势。对此,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我们党是执政党,欲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信仰,使马克思主义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冲突中不断得到提升和加强,就必须努力使之大众化,即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理解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这一质的飞跃,并赋予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以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实践已反复证明,积极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更是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

3.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时代发展和理论创新都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所以,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人民群众,使其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认识真理、掌握真理、实践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自觉性和科学水平,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坚持和发展。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宣传普及活动贯彻到群众中去,并进而转化为他们投身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内在动力,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二、探索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的路径

欲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需要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探索和创新“大众化”的路径。具体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1.理论人才专业化

为回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另一方面,更要培养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队伍,从而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要采取切实的举措,通过科研经费、进修学习、出版成果、社会舆论等方面予以积极的支持,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尤其要营造一个能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优秀中青年理论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理论语言通俗化

列宁曾经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注重理论语言通俗化,把深刻的道理寓于广大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经验之中,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得明、听得懂、学得进,切实成为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工具。为此,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运用群众自己的语言及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入耳入脑,潜移默化中为广大群众所熟悉、理解和接受,不断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和亲和力。

3.理论内容现实化

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按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需要”的原则,紧密结合广大群众生活、工作的实际,把理论教育与不同社会群体的关注点、兴趣点结合起来,把大众化的普及教育与广大群众自身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老百姓生产生活的角度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从广大群众最常见、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入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解答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老百姓最关心的实际问题,“让群众从内心感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在他们身边,能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3]这样,群众信任自然也就普及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4.普及途径多样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坚持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活动:除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相应课程,确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外,在社区可借助社会科学普及、公益性讲座、大型图片展等形式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在乡村则可以通过典型案例、政策宣讲等形式,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企业,则可通过政策咨询活动,与企业职工进行面对面理论交流;通过答疑解惑,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在服务之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5.宣传手段现代化

21世纪,文化传播的媒介化趋势日益凸显,网络传播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鉴于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传统的宣传手段外,更要充分考虑和利用互联网、电子媒介、手机等现代传媒工具,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以加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广力度和普及速度。尤其要借助现代传媒传播迅速、影响广泛、便于交流、互动的优势,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网站,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教育与党务政务、政策法规等信息服务结合起来,及时、准确地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工作举措等,以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

[2]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人民日报,2008-01-01(2).

[3]秦岭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考 第1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用通俗质朴的语言表达,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阐述, 实现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拟就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的原则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几个方面作出探讨。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改革开放以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 但是相对来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做得不够。在当代, 马克思主义要不要大众化?无疑, 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来讲, 还是从目前中国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来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都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一项工作。

1.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使其理论为工人阶级所掌握, 成为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已被实践反复证明, 但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理论魅力, 还必须经过通俗化、具体化, 才能被人民大众理解, 并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才能为人民大众所感受, 也才能推动理论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就是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同时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发展马克思主义。

1.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 由于政府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 对社会发展重视不够, 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 由此造成一系列社会不和谐的事件。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 十几年来, 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攀升:1993年发生约0.87万起, 2005年上升至8.7万余起, 2006年9万余起, 2010年逾10万起。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也反映了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正遭遇信任危机。造成部分地方政府公信力缺乏的原因是多样的, 但最主要在于部分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在运用其手中的权力时, 未能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不能做到以人为本。说到底, 他们未能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只有政府官员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落实马克思主义的要求, 他们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政府也才能提高其公信力。

1.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帮助人民群众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当代中国, 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以及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 一部分民众对中国是否真正在搞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如何使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动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能够向人民群众阐明为什么中国必须走这样的发展道路而不能走别的发展道路, 使其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不是社会主义的倒退和消失, 相反却是当代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唯一道路。而且,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还能够极大地提升人民群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和能力。这是因为, 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人民群众能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些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助推器。

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的原则

2.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近代史上的中国屡次遭受外来侵略, 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由于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所以它一经共产党人宣传, 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根本上说,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大众化”, 是因为其基本原理具有真理性和阶级性, 就是说既反映了客观规律, 又是为广大群众谋利益的。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但是, 这并不能否定其中超越时空仍然具有真理性的一些基本原理, 因而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 要坚持这些基本原理。另外,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还能够防止人们思想多元化和价值观多元化中的一些不利倾向。

2.2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紧密联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闪耀真理的光芒, 就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就必须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大众认同、接受和运用的过程, 也是马克思主义掌握中国大众以及借助大众展开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大众化才能实现中国化, 二者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过程的两个相互关联的侧面, 在性质和程度上都内在相关。

2.3坚持层次性原则, 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包括领导干部、普通党员、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广大工农群众等不同层次人群。不同的群体在知识结构、思维习惯、心理状态方面有不同特点。因此,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 制定不同的目标和计划, 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同时针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宣传教育方法, 比如, 在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时, 可以运用专业化的语言, 在教育目标上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还要求他们能在实际的工作中践行理论的要求;对于青年学生, 可以将专业性语言与一般性语言结合起来, 在教育目标上主要要求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对于广大工农群众, 则要运用通俗化的语言, 在教育目标上主要是让他们认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党和政府应该结合现实情况, 制定中长期规划, 切实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1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 由于各种原因, 目前国内民生问题突出, 比如收入分配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这些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果不努力加以解决,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无从体现, 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更是无从谈起。因此, 党和政府必须坚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 努力做到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

3.2建设一支从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的专业化队伍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之一是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换成适合大众理解和掌握的形式。这一工作需要专业素质很高的从业人员。虽然当前我国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人员很多, 但是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很少。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科研人员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工作, 出版一些群众读得懂、愿意读的通俗读物,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还要求建设一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队伍。在建设这一队伍时需要注意:首先, 要加强这支队伍的培训工作, 使其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理论创新能力, 掌握一些必备的宣传知识和技能;其次, 要鼓励这支队伍深入了解群众, 根据群众思想特点和心理认知水平, 探索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最后, 还要提供各种必要条件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 使其能够专心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

3.3采用隐性教育方式

一般来说, 教育的基本方式有两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隐性教育具有如下特征:第一, 教育者传递信息方式上的隐蔽性。这种隐蔽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有意识地将一定的思想观念、知识渗透到特定的活动中, 但其方式并不明显, 没有显性教育的公开性、直接性特征;二是教育者自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实施教育。这主要表现在教育者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无形之中对受教育者起到了示范作用。第二,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隐蔽性。就是说受教育者实际上受到了教育, 但他自身并没有意识到。由隐性教育的特征可以看出, 它比显性教育更为有效, 因为这种方式不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抵触。所以,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 要更多地采取这种方式。

3.4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 信息传播的媒介很多, 除传统的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手段之外, 还有手机、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工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取得实效, 就必须充分运用这些传播媒介。具体来说, 一是要继续发挥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的重要作用, 使它们成为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二是要发挥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作用, 通过新闻时评、专家讲座等形式宣传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三是要建设一批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专门网站, 积极占领网络宣传教育阵地。

总之, 为有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就必须从各方面、采取各种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4) .

上一篇:婴儿床设计下一篇:烘焙工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