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分析范文

2024-07-24

临床应用分析范文(精选12篇)

临床应用分析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做烤瓷牙修复的患者50例, 共200颗牙,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25例。研究组年龄27~58岁, 平均 (36.0±3.4) 岁;男15例, 女10例。对照组年龄26~60岁, 平均 (47.0±3.2) 岁;男16例, 女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美国烤瓷用Vera Bond镍铬合金和钯银合金, 德国Vita瓷粉, 中国高频制造机, 法国VGIN烤瓷炉。按临床要求备牙, 制取模型, 所有修复体由技工室专人统一制作。研究组采用钯银合金修复100颗, 对照组采用镍铬合金修复100颗。

1.3 观察指标

满意率根据本科室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包括专科护理能力、服务质量、修复效果、有无发生并发症等内容, 总分100分。≥90分评优;80~89分评良;60~79分评中;<60分评差。满意率 (%) = (优例数+良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修复体效果比较

研究组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如今, 烤瓷牙是现代较为流行的一种修复技术, 在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最为广泛。这种修复技术不仅为患者减轻了牙缺损所带来的痛苦和功能障碍, 也改善了患者牙齿的美观, 从而坚定患者的信心[3]。钯银合金是目前最为新型的烤瓷牙成分, 其中钯元素可以抑制银的硫化作用, 从而提高合金的抗腐蚀性, 改善了牙齿的光泽度。钯银合金中钯元素的含量在50%~60%, 银元素的含量在28%~40%, 并且还掺杂了少量锡和铟等微量元素, 准确把握钯银合金烤瓷牙的各金属成分配比对于其后期效果至关重要。

从本研究结果看, 应用钯银合金作烤瓷牙修复体尚未发生牙冠脱落和瓷断裂, 说明钯银与瓷的结合力符合临床要求;而在镍铬合金中, 均出现了牙冠脱落和瓷断裂, 更说明了钯银合金与瓷的结合力优于镍铬合金。钯银合金修复体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铸造困难、价格偏贵等。并且, 对于钯银合金的烤瓷牙需要选用与其硬度相匹配的打磨工具, 否则合金表明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孔隙和粗糙面, 影响钯银合金表面的光滑度。

综上所述, 钯银合金作烤瓷牙修复体逐渐替代了以往的镍铬合金, 其物理性质及机械性能均优于镍铬合金, 更被市场所需求, 同时, 也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 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钯银合金烤瓷牙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做烤瓷牙修复的患者50例, 共200颗牙,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25例。研究组采用钯银合金作烤瓷牙, 对照组采用镍铬合金作烤瓷牙, 比较两组烤瓷牙修复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钯银合金做烤瓷牙修复体效果显著, 且物理性质及机械性能均优于镍铬合金。

关键词:金属烤瓷合金,牙修复体,钯银合金,镍铬合金

参考文献

[1] 张文禹, 王燕一.钯银合金对磁共振成像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18 (2) :171-174.

[2] 刘晓红.3种不同合金基底烤瓷与牙龈健康关系探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 (24) :3002.

4K高清技术应用金融安防应用分析 第2篇

一、优势与前景

图像清晰度对于视频监控而言,无疑是最关键的特性,在银行安防应用中更是如此。4K应用在银行安防会给我们超清晰的视觉效果,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超高清晰度可以更有力的督促柜员的操作规范是否合规,同时为日后纠纷事件提供更清晰有力度的影像资料证据。丰富的细节,不用为了看清不同区域而架设多台摄像机,同时也节约了投资成本。

二、困难与挑战

虽然4K在图像清晰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银行安防应用推广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网络传输带宽:网络传输带宽一直是银行安防系统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传统银行安防监控系统的网络宽带一般为2M,如果传输4K,至少需要6M-8M,甚至更高的带宽,这就要求银行必须先投入成本提升网络传输带宽;

编解码能力及存储容量的困难:4K分辨率甚至有超过八百万的像素,因此,对编解码、存储等均有非常高的要求。编解码设备在处理4K码流的时,需要更多的计算处理能力;对于4K码流,在存储相同时长的码流时,需要存储设备具有更大的存储空间;

画质处理能力:4K分辨率的视频监控图像,画面中的物体像素数比以往更多,使得细节呈现更加充分,为视频画面处理技术提供了更保真的视频处理图像,因此,需要有更好的画质处理技术与更大的计算能力处理这些更丰富的细节。

三、专家建议

4K是一个全系统工程,从前端摄像机、网络传输到后端解码、存储及显示,均需要配套的4K产品,每一个环节必须满足4K的要求,才能将4k带来的超高清效果完美呈现出来。

4K作为超高清技术,需要在技术层面具有强力的支撑:

画质处理的技术:目前“2K转4K关联补偿技术”正在兴起,画质转换技术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观看体验;

芯片解码能力:目前新兴的H.265编码有着可确保视频画质、降低体积、便于传输等好处。

药学服务临床应用分析及探讨 第3篇

【关键词】药学服务;临床药师;用药咨询;处方点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93-01

药学服务指的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实现改善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标。[1]

我国药学界在90年代初就接受了药学服务的概念,随着国家药品监督体制的健全和完善,“三医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学服务的研究成为现代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药师从处方调配工作转向以患者为主的全程化服务。药学人员不仅要有药学专业知识,还应增加更多更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同时药学人员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交流沟通能力。

药学服务的主要实施内容:①开展药学咨询和评估,确保合理用药。②与医师、药师、护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医疗责任,参与临床用药过程的咨询和决策。③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④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临床疗效,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保证患者用药有效,经济。⑤定期为医护人员及病人进行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1重视窗口药学服务

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信任程度。药师是药学服务的直接实施者,药师要以扎实的专业知识,热情的服务态度,科学、严谨、耐心回答,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问题。

1.1用药咨询用药咨询就是药师用现代系统的医学和药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直接与病人交流,为病人提供药品信息服务,指导患者安全用药,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开设专门药物咨询窗口,药师综合药物基本药理知识、适应症、不良反应、药物间相互作用、用药常识、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多项内容,为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药物可能潜在的不良反应,还可以利用药物经济学知识,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向患者推荐疗效好、费用低的药品,让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1.2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医院药师应积极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应定期出版药讯、专门制作《合理用药宣传手册》或利用医院的公共平台进行发布,内容应包括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及药物的特殊服用方法等,使患者及其家属切实感受到药师的服务。

1.3退药服务在实际工作中,退药的现象时有发生。患者退药原因有很多,如药物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价格因素、转院、死亡等等。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减少药品资源的浪费,只要患者的要求合理,我们都应予以办理退药。服务窗口的药师要为患者详细讲解退药流程,这样不仅提高了药房的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2处方点评

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医院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处方点评制度。

2.1处方点评的内容有处方书写格式、开具处方使用通用名称、药品用法用量是否合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处方和临床诊断是否符合、是否有配伍禁忌、药物的经济性、特殊药品的使用评价、是否合理用药等。

2.2评价方法有临床药学可每个月抽查一天门诊处方,对评价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处方评价,有问题的处方进行处方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要在药讯上面发表。每季度按卫生部的要求随机抽取100张门诊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重点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通用名的开具情况。每月7日以前,评价结果要上报医务科和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由质量管理办公室进行处罚和奖励。目前开展处方点评的力度还不够,要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与交流,力争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处方质量。3参与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是一个关系到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全局性问题。医院药师负责药品不良反应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评价、上报、反馈等工作,并将国家、省不良反应中心反馈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传递给临床科室,开展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的宣传、咨询、教育、研究,其目的是及时发现、正确认识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有效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危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医疗质量的提高。4治疗药物监测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在药代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现代化的分析手段,测定血液中或其他液体(尿液、唾液等)中药物浓度并取得有关参数,探讨药物的体内过程,为临床用药科学化、个体化、合理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药物疗效,避免药物中毒反应。监测药物可选择治疗指数小、毒性反应强药物动力学个体差异显著、具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的药物、有效治疗浓度已经确定的药物、血药浓度与药效关系密切的药物、治疗失败会带来严重后果的药物以及长期用药、合并用药的患者,医院药师紧密结合临床开展治疗药物监测,结合药效学、药动学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用药情况和病人体征,制定和调整给药方案,既可以减少药源性疾病又可节约卫生资源[2]。治疗药物监测是临床药物治療方案设计与个体化给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是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是临床药物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5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

5.1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审核用药医嘱或处方,参与临床医师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监护,使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5.2临床药师参与日常性医疗查房和会诊,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协助临床医师做好药物鉴别遴选工作。在实践中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对用药难度大的患者应实施药学监护、查房、病历书写。

5.3临床药师提供药学信息和咨询服务,宣传指导合理用药,参加临床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用药信息及咨询服务,宣传用药知识,指导患者安全用药。

5.4临床药师结合临床药物治疗实践,进行用药调查,开展合理用药、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并且协助临床医师做好各类药物的临床观察,尤其是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并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临床药师进入临床后,应摒弃以前单纯以药品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建立医药全方位的思维模式[3]。6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院药学模式的转换,药师从幕后调配药物到以病人为中心开展药学服务临床功能转变,药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大程度保障患者用药利益,相信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深入,药学服务的价值会表现得更加具体、完善,药师的重要性会日趋明显。参考文献

[1]戴倩丹.论药学服务模式与和谐医患关系构建[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7):127-128.

[2]吴永佩,颜青.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药房,2008,19(20):1588-1590.

DR临床应用分析 第4篇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放射科片库中常规X线片与调P A C S系统中DR照片各1000, 例进行照片影像质量评价;收集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120例肺部有病灶病例, 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胸痛、胸闷不适为主要症状。

1.2 成像设备

DR系统:荷兰飞利浦公司Digital Diagnost System。激光打印机:DRYSAR5500P, 配套DRY MEDICL FILM打印胶片;X线机:日本岛津S H L M A D Z U型照片机, 自动冲洗机:德国C O M-PACT型, 配富士感绿胶片显影定影药水;CT机:GE公司Hispeed NX/Ⅰ。

1.3 方法

对120例肺部有症状病例, 都行常规X线照片与DR检查, 并与C T检查比较证实进行分析, 结果证实D R相对于常规X线检查对肺部病灶检出率及特异性都有提高。

2 结果

两种不同成像技术方式对病灶检出结果对比:常规X线照片因图像信息记录在胶片上固定不变, 无后处理功能, 而D R系统有强大后处理功能, 影像医生可根据诊断需要调节窗宽/窗位, 根据不同图像信息观察病灶形态、边缘及内部结构特征等, 以提高对疾病的定性定量诊断, 其检出结果比较见表1。

3 讨论

DR照片图像清晰: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有较强的后处理功能系统, 提供了较宽的影像动态范围[2], 其范围可达1∶10 000, 高密度分辨率, 可达1000万像素, 对于曝光条件过高或过低的影像信息, 都可通过调节后处理功能系统, 从而得到一张影像清晰的DR照片。另外, DR照片不再采用传统的显定影药水方式冲洗照片, 而是采用激光打印机, 通过温感效应打印照片, 打印胶片在日光下不会曝光, 消除了多种主、客观影响照片质量的因素, 消除了潜在伪影[3]。120例肺部病灶数字化及常规照片与CT检查结果比较:本组120例肺部病例通过数字化、常规X线及CT检查对比, 结果显示DR系统比常规X线照片对肺癌的检出率提高约10%, 对肺癌检出率特异性提高约20%, 与CT检查比较证实。常规X线照片因图像信息质量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较多, 图片信息质量不如DR照片好。由于DR照片图像信息质量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又加之图片影像信息的可随调性, 以及图片影像层次分明的清晰显示, 给影像医生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依据[4], 所以, DR照片对病灶的发现及病变定性检出比常规X线片都显得更加优越。因此, DR系统的临床应用, 不但提高了对疾病诊断的能力, 而且为广大患者的病情治疗赢得了时间。

数字化照片节省时间、空间, 获取结果快捷。DR系统投照一个病人的时间只需常规X线照片时间的1/3, 因为DR系统不需装御片, 就可连续对病人投照, 节省时间;DR的图像信息资料可刻录在光盘上, 不像常规X线照片一样需要庞大的片库, 节省空间;查找病人方便快捷, 常规X线照片无此条件。DR系统还能容纳更多的照片病人, 成像时间也短, 为病人及医务人员节省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力, 减低了劳动强度, 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等。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 (DR) 摄影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0例肺部有病灶病例, 行数字化及常规X线摄影, 将其两者病灶检出结论与CT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肺癌检出率提高10%, 肺癌检出率特异性提高20%。结论数字化比常规X线片图片影像质量及肺癌检出率和特异性都有提高。

关键词:数字化X线摄影,常规X线片,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旭.我国医用X射线机的发展[J].世界医疗器械, 2000, 6 (5) :67~70.

[2]刘泓.数字化X射线摄影国际发展趋势新技术及临床应用[J].世界医疗器械, 2000, 6 (8) :40~44.

[3]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会.全国放射科QA、Q C学术研论会纪要[J].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3, 27:134~138.

临床路径总结、分析 第5篇

创伤外科·ICU

目录

创伤外科2010年临床路径总结改进………………3

创伤外科2011年临床路径总结改进………………5

创伤外科2012年临床路径总结改进………………7

创伤外科2010年临床路径总结改进

我科对常见病及中医优质病种制订了常规临床路径,并 按路径指导这些病种的中医治疗,要求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 中尽量使用中医药参与,对于本科中医临床路径要求全程按 路径实施,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也积累了一些教训,本 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讨论,以尽量完善方案,现就我科常见 病及临床路径的疗效及特色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对原路径 做如下修订。对路径的实施作出总结。一:进一步提高 认识,努力继承发掘发扬整理中医药路径。通过对路径的实 施,全科的医生基本掌握了常见病的中医临床路径,并用 此路径指导治疗,使中医疗参与率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 广大患者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使部分年轻患者也乐于 接受中医药治疗。二:实施路径一年多来,在中医药治疗参 与率提高的前提下,临床疗效也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医药 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本科室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三: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中药对部分常见病 的疗效也存在明显不足,需要不断总结和优化临床路径,及 时进行完善和取舍。所以,我们进行经验总结后,对于骨盆 骨折制订进一步不同的改进措施,现叙述如下:

骨盆骨折:骨盆骨折是我科传统的中医治疗的优势病路

径,我们在使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性骨盆骨中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对于老年患者避免了保守治疗时 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褥疮、坠积性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同 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近年的实施过程中,对传统的 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良,在去年路径的基础上对原手术路径 做出了进一步的修订:对于创伤比较严重,出血多且危机生 命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患者,先期行骨盆外固定架固定,及时治疗大出血、抢救生命等对症治疗。有效的降低患者 亡率,提高治愈率。

我科运用中医药及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骨盆骨折有明显 的路径,在本地有较大影响,通过试行路径后,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提高中医参与度,对于骨折早期中医证属内伤瘀血 时,症状表现为:骨盆部剧痛,明显肿胀,腹部胀满,按之 痛甚,大便秘结,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干,脉弦实。诊 断病机为:瘀热互结。中医治法:攻下逐瘀,理气活血。方 药:桃仁承气汤或加味承气汤。外治用消疲止痛膏、双柏散 三色敷药或紫荆皮散等。疗效确切。

创伤外科2011年临床路径总结改进

我科对常见病及中医优质病种制订了常规临床路径,并 按路径指导这些病种的中医治疗,要求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 中尽量使用中医药参与,对于本科中医临床路径要求全程按 路径实施,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也积累了一些教训,本 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讨论,以尽量完善方案,现就2011年 以来我科临床路径的疗效及特色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对原 路径做如下修订。对路径的实施作出总结。一:进一步 提高认识,努力继承发掘发扬整理中医药优势。通对方案的 实施,全科的医生基本掌握了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并用此方案指导治疗,使中医疗参与率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广大患者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使部分年轻患者也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二:实施方案一年多来,在中医药治疗参与率提高的前提下,临床疗效也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本科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中药对部分常见病的疗效也存在明显不足,需要不断总结和优化临床路径,及时进行完善和取舍。所以,我们进行经验总结后,对于骨盆骨折制订进一步不同的改进措施,现叙述如下:

骨盆骨折:骨盆骨折是我科传统的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病 种,我们在使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性骨盆骨折中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对于老年患者避免了保守治疗时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褥疮、坠积性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近年的实施过程中,对传统的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良,在去年路径的基础上对原手术方案做出了进一步的修订:对于创伤比较严重,出血多且危机生命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患者,先期行骨盆外固定架固定,及时治疗大出血、抢救生命等对症治疗。有效的降低患者死 亡率,提高治愈率。

我科运用中医药及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骨盆骨折有明 显的优势,在本地有较大影响,通过试行临床路径后,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中医参与度,对于骨折早期中医证属内 伤瘀血时,症状表现为:骨盆部剧痛,明显肿胀,腹部胀满,按之痛甚,大便秘结,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干,脉弦实。诊断病机为:瘀热互结。中医治法:攻下逐瘀,理气活血。

方药:桃仁承气汤或加味承气汤。外治用消疲止摘膏、双柏 散、三色敷药或紫荆皮散等。疗效确切。

创伤外科2011年临床路径总结改进

我科对常见病及中医优质病种制订了常规治疗路径,并 按路径指导这些病种的中医治疗,要求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 中尽量使用中医药参与,对于本科中医临床路径要求全程按 路径实施,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也积累了一些教训,本 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讨论,以尽量完善方案,现就2012年 以来我科临床路径的疗效及特色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对原 路径做如下修订。对路径的实施作出总结。一:进一步 提高认识,努力继承发掘发扬整理中医药优势。通对临床路 径的实施,全科的医生基本掌握了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并用此路径指导治疗,使中医疗参与率明显提高,同时也提 高了广大患者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使部分年轻患者也 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二:实施方案一年多来,在中医药治 疗参与率提高的前提下,临床疗效也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 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本科室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三: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中药对部分常 见病的疗效也存在明显不足,需要不断总结和优化诊疗方 案,及时进行完善和取舍。所以,我们进行经验总结后,对 于骨盆骨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股骨颈骨折制订进 一步不同的改进措施,现叙述如下:

一、骨盆骨折:骨盆骨折是我科传统的中医治疗的优势 病病种,我们在使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性骨盆骨

折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对于老年患者避免了保守治 疗时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褥疮、坠积性肺炎等一系列并发 症,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近年的实施过程中,对传统的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良,在去年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对 原手术方案做出了进一步的修订:对于创伤比较严重,出血 多且危机生命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患者,先期行骨盆外固 定架固定,及时治疗大出血、抢救生命等对症治疗。有效的 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我科运用中医药及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骨盆骨折有明显的优势,在本地有较大影响,通过试行方案后,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提高中医参与度,对于骨折早期中医证属内伤瘀 血时,症状表现为:骨盆部剧痛,明显肿胀,腹部胀满,按 之痛甚,大便秘结,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干,脉弦实。诊断病机为:瘀热互结。中医治法:攻下逐瘀,理气活血。方药:桃仁承气汤或加味承气汤。外治用消疲止痛膏、双柏 散、三色敷药或紫荆皮散等。疗效确切。

二、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我科 传统的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病种,我们在使用手术切开复位内 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对 于老年患者避免了保守治疗时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褥疮、坠 积性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近年的实施过程中,对传统的方法进行了不断改良,在去年

方案的基础上对原手术方案做出了进一步的修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手术方案,”FPNa治疗股骨粗部 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骨折固 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尤其适合 老年患者。

我科运用中医药及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骨盆骨折有明 显的优势,在本地有较大影响,通过试行方案后,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提高中医参与度,特别是术后按骨折分型中药辨 证施治方面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中医学认为骨折早期手术 加重创伤的机制主要是局部经脉受损,血溢脉外,积于肌肤,形成局部气滞血瘀,瘀阻经脉,故早期治以活血化瘀,消肿 行气止痛,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中后期由于骨折及手术损 伤气血,气血失和,元气虚弱,肝肾亏虚,故治以壮筋骨、补气血、补肝肾,方选接骨汤加减、舒筋散加减。观察表明 中药对骨痂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疗效确切。

三、老年股骨颈骨折:老年股骨颈骨折是我科传统的中 医治疗的优势病病种,我们在使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对于老年患者避 免了保守治疗时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褥疮、坠积性肺炎等一 系列并发症,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近年的实施过 程中,对传统的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良,在去年临床路径的 基础上对原手术方案做出了进一步的修订。对陈旧性股骨颈

骨折不愈合、或兼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但无明显变形者或青 壮年股骨颈骨折移位明显者行内固定并植骨术,取得良好的 治疗效果。

产钳助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第6篇

【关键词】 产钳;产术;应用效果

现今,已有几百年历史的产钳术仍作为当今妇产科解决难产手术的重要手段。由于剖宫产手术的感染率和麻醉过后的风险率均相对较高,产钳术对解决局部头位难产以及降低剖宫率存在重大意义。产钳术可最大程度上保护孕妇和胎儿,是重要的解决难产分娩方式[1]。由于产钳术具有诸多微创、分娩时间较短、恢复快等优点,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高中位产钳术的危害性较大,所以地位和出口产钳术已作为降低剖宫产风险率的有力途径,现将本院收治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1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分娩患者3390例,其中阴道分娩患者存在1248例、产钳助产患者50例,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为28.4岁,情况均属于单胎、头位、初产妇,孕周期间为36-42,新生儿体重为2850g-4270g。

1.2 方法 实施产钳术共五步:①为孕妇的外阴道实行消毒杀菌,铺垫无菌湿巾,利用导尿管将尿液排除保障膀胱内部处于空置状态;②为阴部双侧的神经阻滞进行麻痹,保证盆地得到彻底放松状态,对阴道进行进一步检查,主要检验阴道的松弛度、宫颈的开放度、患者羊水是否破裂、盆腔内坐骨棘是否处于突出状态、坐骨切迹的宽度以及骶骨的弧度等方面;③确认胎儿的胎头位置、先露部位的高低形态和胎儿体积的大致范围,并反复确认是否存在产钳牵出的可能性;④为患者会阴部位施刀,根据常规方法安置位置,反复确认、检查产钳位置的准确性,为胎儿心跳、心率等方面进行听诊保障其心跳正常,将胎儿牵引、娩出;⑤手术完成后,对产妇的阴道进行相关检查[2],尤其是阴道和宫颈部位要仔细查看,确保其未受感染并检查胎头有无挤压、刮伤现象和血肿、颅内出血等创伤。

1.3 产钳术指征 产钳术存在胎儿窘迫、宫缩乏力、胎头下降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等指征,本案例中,存在胎儿窘迫现象的患者25例、宫缩乏力5例、胎头下降停滞2例、第二产程延长的人数为18例。

2 结 果

存在產钳术母体软产道损害现象的患者达16例,依据损伤部位进行分类,主要有宫颈裂伤(3例)、会阴Ⅱ度裂伤(4例)、阴道后壁舌形裂伤(4例)、阴道壁顺沿切口向上裂伤和向直肠位置裂伤(5例)。由于产钳术造成新生儿皮肤刮伤以及出现夹痕现象存在25例,有2例胎儿由于窘迫、产钳位置不准确而导致其眼眶下表皮出现了较深的压伤现象,经过初步检查未出现骨折、前房出血现象且经过住院期间的恢复其压痕已完全平复。出现产后出血现象患者4例,主要由宫缩乏力和第二产程延长施术所引起,经对子宫的收缩和输血等治疗,使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抗感染效果显著。产褥病患者2例,患者的体温均于5日内高达38℃甚至以上,经过抗感染治疗,恢复患者体温到正常值。患有尿潴留的患者达3例,其中2例患者由于第二产程延长则进行产钳术,由于患者于术后的排尿存在障碍,使用听水声和明穴位注射方案最患者实行导尿管排尿方案。

3 讨 论

产钳术的成功之处在于准确掌握胎先露位置的高低、胎头矢状缝和骨盆出口前后径所构成角度,更取决于胎儿的体积和母体骨盆具体状况及阴道各项检验数值等。产钳术对母亲以及胎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钳占用了盆骨部分空间进而将胎头经线无限扩大,提升了对骨产道和软产道的压制率导致二者相继受伤。若裂伤情况较严重,会导致产道充血、子宫下段破裂等现象。产钳在产道中所占空间较大,使得胎儿承受产钳与产道的双面压力,可导致其出现窒息、颅内出血和头皮血肿等现象。在产钳术进行后,要及时对新生儿的身体加以检查,若出现窒息等不良状况须立即进行抢救。对于母体而言要进行软产道常规检验,如果出现裂伤需按照解剖层次进行依次缝合工作;若软产道内存在血肿堆积情况,必须要将其及时清除或是利用阴道尾纱帮助强制止血。随时监测产妇的脉搏、血压、呼吸等指征的相应变化,对其面色、尿量、大便等进行监控,预防隐蔽性产道充血、失血性休克等现象的产生。在胎儿分娩前要搭建静脉通道,在胎儿的前肩分娩出世时,应立即将缩宫素放入子宫进而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频率,免受失血性休克之苦;对于产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需为其保留尿管,避免产程过长造成的膀胱受压导致组织缺血坏死产生生殖道萎靡现象,此做法还可帮助膀胱功能的快速恢复与正常运行[3]

产钳术作为协助分娩的重要技术,是人类文明的大跨越,应用产钳术等系列阴道助产手术能够降低剖宫产的风险几率,为孕妇和新生儿提供最为安全的分娩方式,产钳术的应用对于解决局部头位难产以及降低剖宫率存在显著功效。

参考文献

[1] 许晔.168例头位产钳术的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09(12):52.

[2] 王永珍,李茉,步仰高.重新评价产钳术在阴道助产中的地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03):63-64.

气囊助产的临床应用分析 第7篇

我院于2009年引进KCB-I型全自动助产仪应用于临床助产, 至今已有上千例产妇采用气囊助产。现收集我院近一年内采用气囊助产与未采用气囊助产的初产妇的产程, 产后2h出血量, 新生儿阿氏评分等情况进行比较, 以进一步验证气囊助产对产程, 产后出血, 新生儿等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9.7-2010.7年在我院经阴道分娩初产妇1235人, 采用气囊助产615例, 未采用气囊助产620例。观察组应用气囊助产, 对照组不使用气囊助产, 其它产程中处理相同。两组研究对象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研究对象无严重内科合并症、气囊助产禁忌症、羊水过多, 宫颈Bishop评分≥7分, 胎心监护正常, 单胎, 头位, 无头盆不称, 无骨产道软产道异常。

1.2 操作方法

气囊助产在宫口开大3cm以上实施单扩法。术前嘱孕妇排空膀胱, 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碘伏棉球消毒外阴及阴道, 消毒铺巾后, 行人工破膜后扩张阴道。先扩张阴道上段2次, 直径8cm, 持续3-5min, 再扩张阴道下段1次, 直径6cm, 持续3-5min。

气囊扩张术实施过程中及破膜后及时观察胎心, 产程中尽量保持有效宫缩至分娩结束。两组孕妇若无有效规律宫缩, 必要时可予以5%GNS液500ml加入催产素2.5U静滴以保持有效宫缩。

1.3 观察指标

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的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6软件统计,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气囊助产对产程的影响

气囊组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 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2.2 对新生儿影响

气囊组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均高于对照组,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气囊组新生儿窒息率0.98%, 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2.25%,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注:P=0.03

2.3 产后2h出血量

产后2h出血气囊组 (176.45±75.4) ml, 对照组 (222.91±67.41) ml, 气囊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少, P<0.00,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气囊助产对产程的影响

气囊助产术利用气囊充分扩张模拟胎头的机械作用, 逐渐扩张宫颈和阴道, 在胎头下降之前将产道扩张开, 降低分娩阻力, 减轻产妇痛苦。主要作用机制[2,3]:第一, 通过机械性刺激促进宫颈成熟, 降低胎先露下降阻力;第二, 通过子宫阴道反射引起内源性缩宫素释放, 使宫颈软化、缩短、扩张, 加强宫缩, 缩短产程;第三, 机械性扩张阴道的同时压迫直肠前壁, 引起产妇非随意的向下屏气, 迫使胎先露下降。综上所述, 气囊助产缩短产程, 具有理论基础。

本研究结果显示气囊助产组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 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本研究结果显示气囊组新生儿平均体重大于对照组, 进一步说明气囊助产的有效性。马建婷等人[4]随机对照研究亦显示:气囊助产能够有效缩短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通过缩短产程, 可增加产妇阴道分娩的信心, 减轻分娩痛苦, 降低剖宫产率。人工破膜是促进产程进展的一种方式, 能够有效缩短产程[5]。本研究中气囊助产前胎膜已破或已行人工破膜, 因此可能影响了该研究的可信度, 但有研究显示[6]破膜后行气囊助产较单纯行人工破膜能够明显缩短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因此, 气囊助产缩短产程的效果是切实存在的。

3.2 气囊助产对产妇的影响

通过气囊助产可缩短产程, 降低子宫收缩乏力的机会, 减少产后出血量。本研究中分析了气囊助产对产后2h出血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气囊助产组较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减少, 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亦有研究显示[7]气囊助产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

气囊助产减轻了孕妇对分娩的恐惧心理, 降低了剖宫产率。我院自2009年7月引进气囊助产后与上半年相比剖宫产率由55.59%降至45.28%, 明显下降。此外多个研究亦显示[3,4,5,6,7]气囊助产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与阴道分娩相比, 剖宫产对孕妇机体打击更大, 发生产后出血、感染机会增加, 但往往由于对漫长产程的恐惧, 很多孕妇没有手术指征的情况下要求手术结束分娩, 这不仅对产妇身体有影响, 同时也增加了经济负担, 过多耗费医疗资源, 因此, 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十分重要。

3.3 气囊助产对新生儿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 气囊助产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生后一分钟Apgar评分, 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与软产道充分扩张、第二产程加速、娩头顺利、无滞产发生有关。气囊助产缩短产程, 减少胎儿在产程中受压时间, 因此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同时其它学者的研究结果[8]也证实了这一点。

研究中, 气囊助产组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 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分娩产程短于对照组, 产后2小时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 更能够显示气囊助产术阴道分娩的优势。

4 结论

目前气囊助产已在全国多家医院引进使用, 多位学者的研究证实气囊助产能够有效缩短产程, 减低分娩过程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研究亦证实这一结论。气囊助产术在缩短产程, 降低剖宫产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经济成本, 同时节省了医疗资源, 有利于有限医疗资源更合理的使用。因此, 气囊助产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气囊助产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9.7-2010.7间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共1235例, 气囊助产组615例, 对照组620例。结果 气囊助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 气囊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少于对照组, 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囊助产能够有效缩短产程, 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减少产后2h出血量, 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的信心,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助产术,气囊助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德智.非药物性促产程进展方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4, 10:204-205.

[2]郭长胜, 国晓梅.经阴道气囊助产缩短产程[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1, 26:266.

[3]田永杰.气囊助产76例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 1998, 7 (2) :177-178.

[4]马建婷, 邵华江, 陆杏仁, 等.气囊仿生助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0, 11 (4) :254-258.

[5]邱海花, 钟玉旋, 蓝彩旋.活跃早期人工破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31) :102-103.

[6]李代先, 贺小维.人工破膜加气囊助产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2, (6) :3-4.

[7]邵华江, 马建婷, 陆杏仁, 等.气囊助产改善阴道分娩质量的临床价值[J].浙江医学.2006, 28 (7) :117-119.

我院医院制剂临床应用分析 第8篇

关键词:医院制剂,用药分析,医院制剂,地位

近年来, 随着药品生产和流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国家对医院制剂配制准入标准的提高, 医院制剂总体上呈萎缩状态[1]。但医院制剂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服务仍然起着巨大的作用,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 《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 应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未供应的品种。现我院制剂室生产制剂注册44种, 其中中药制剂26种, 西药制剂18种, 包括大输液、中药制剂、内服液体制剂、外用制剂、胶囊制剂。中药制剂紫河车胶囊、三胶扶正合剂等都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8年全年完成总产值超过360万元。为了解医院制剂在药品消耗中的作用和地位, 笔者对我院最近1年医院制剂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我院医院信息系统 (HIS) 中提取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门诊和住院患者用药记录, 分类统计医院制剂的品种、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所应用的医院制剂均由本院制剂室生产。

1.2 方法

将医院制剂按西药制剂、中药制剂分类, 分别统计其在门诊和住院患者用药中的权重。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医院制剂应用的整体情况及特点

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应用医院制剂44种52个规格, 销售金额合计361.64万元。所应用的医院制剂以大容量注射剂、中药制剂和胶囊剂居多, 中药制剂品种广, 涉及临床各科别, 门诊和住院患者在制剂类别和用药途径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医院制剂应用的整体情况详见表1、表2。

注:与门诊患者比较, *P<0.05

2.2 制剂品种分析

44种医院制剂表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 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医院制剂占全部医院制剂总销售金额的43.47%。销售金额列前10位的医院制剂中均为口服制剂。大容量注射剂虽然用量较大, 但由于价格低廉, 总销售金额排序并不靠前。国产血竭胶囊用于外科跌打损伤、淤血作痛、外伤出血等;三七粉胶囊功能主治为散淤止血, 消肿定痛;全天麻胶囊主治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搐;甘露清咽合剂主治急慢性咽炎和扁桃体炎;紫河车胶囊功能主治为温肾补精, 益气养血, 用于虚劳羸瘦、骨蒸盗汗、咳嗽气喘等;祛寒温胃胶囊主要应用于消化内科, 治疗慢性胃炎所致的恶心、腹涨、胃纳不佳等;三胶扶正合剂主要应用于肿瘤科, 用于放、化疗造成的白细胞下降, 免疫力低下及中晚期肿瘤患者。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医院制剂品种及用量详见表3。

3讨论

我院医院制剂的应用量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12.28%, 所应用的44种制剂可分为3类: (1) 临床有需求, 但市场无供应的品种, 如紫河车胶囊; (2) 经长期临床验证有确切疗效的特色独有制剂, 如甘露清咽合剂、香砂六君合剂; (3) 自主研发的新药, 如三胶扶正合剂、桃丹芪术合剂。这些制剂虽然单品种用量不太大, 但的确满足了临床科室和患者的需要, 在较长时间内都难以完全被商品药物替代。总之, 医院制剂当前面临很多挑战, 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还是有其存在的空间[2], 笔者认为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根据自身优势与特点, 医院制剂的发展应当成为医院发展的一个产业, 其创新发达会增强医院综合实力;敢于创新、勇于攀登是医院制剂发展的方向;开发中药制剂研究和新药研制是医院制剂生存发展的前提。根据当前疾病区域动态和药学领域局限, 潜在药物开发与研究项目有:肝病、恶性肿瘤、皮肤、骨科、妇科等用药, 充分发挥临床医师用药的特效经验, 积极开发新剂型、新制剂, 在实践中寻找创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皈阳, 郭代红, 徐红, 等.我院医院制剂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 2007, 18 (32) :2497-2499.

老年患者麻醉临床应用分析 第9篇

关键词:老年患者,麻醉,临床分析

麻醉在手术中是必备的阶段, 而我国老龄化的加剧, 增加了医院手术中老年患者的数量, 使选择麻醉方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老年人体质不同、个人承受程度不同, 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患等, 所以在麻醉中选择何种麻醉更安全更有效或各种麻醉方式优缺点值得探讨。本研究对我院133例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的处理及并发症的控制进行临床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就诊的133例需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麻醉方式进行手术。其中男78例, 女55例;年龄60~82岁, 平均年龄 (72.12±10.02) 岁。手术包括:急诊手术18例, 胃肠肝胆外科手术68例, 胸外科手术15例, 泌尿外科手术12例, 骨科手术10例, 脑外科手术10例。133例患者均合并有内科疾病, 其中最少1种, 最多6种, 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搭桥后、肺气肿、肺心病、陈旧性脑梗塞等。

1.2 研究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种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组39例、局部神经阻滞组31例、全麻组63例。各组麻醉用药、操作均符合麻醉学标准。手术期间均给予呼吸血氧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检测心电图、检查肝肾功能, 询问患者术中术后疼痛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别计数和计量资料, P<0.05提示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种麻醉方式中, 硬膜外麻醉39例, 心率下降21例, 血压下降24例, 血氧饱和度下降20例, 疼痛1例。局部神经阻滞31例, 心率、血压呈现上升趋势, 疼痛发生较多。全身麻醉63例, 心血管系统变化不等, 心率、血压下降上升均有发生, 血氧饱和度下降6例, 总体异常变化较少。三组中异常变化经过相应处理, 均逐渐改善,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三组比较全麻组较其他两组比较血流动力学变化小, 镇痛效果明显,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麻醉的成功与否是手术过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必备条件, 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 任何一种麻醉方式都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 身体素质差、病理生理学改变、机体各系统功能减退, 常存在多种基础性疾病, 因此在麻醉之前应纠正合并症, 待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方可进行, 并在术前检查凝血、肝肾功能等, 根据这些指标选择相应的麻醉方式与麻醉药物。老年患者存在呼吸系统疾病, 在应用镇静剂或其它麻醉药时, 需要缓慢给药, 剂量宜少, 以免出现呼吸抑制,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

临床中麻醉方式包括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蛛网膜下腔联合腰麻、全麻, 各种麻醉方式各有其特点。硬膜外麻醉的优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较少, 但老年患者穿刺困难, 需要观测镇痛效果, 且难掌握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蛛网下腔麻醉的优点是小剂量的麻醉药物即可达到镇痛效果。全麻的优点是麻醉药物剂量可控制, 能够有效镇痛, 充分供氧, 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1,2]。本研究对硬膜外麻醉、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全麻进行比较, 硬膜外麻醉组, 心率下降21例, 血压下降24例, 血氧饱和度下降20例, 疼痛1例。局部神经阻滞组心率、血压呈现上升趋势, 疼痛发生较多。全身麻醉组心血管系统变化不等, 心率、血压下降上升均有发生, 血氧饱和度下降6例, 总体血流动力学稳定。与相关报道相似[3,4]。还有研究表明老年患者麻醉中常见问题表现在血压、心率的波动, 手术后可诱发心律失常;同时存在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下降以及硬膜外穿刺困难, 气管插管困难, 苏醒延迟等[5]。针对全麻患者气管插管困难的问题, 有学者采用喉罩方法与气管插管进行对比, 结果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组间有差异, 喉罩置入者减少了强刺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6]。而关于麻醉中心血管稳定性至关重要, 应选用对血压、脉搏、心率影响的药物, 有研究采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微泵入起到较好效果[7]。确保手术循环血量的稳定对术后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并以防止休克的发生, 临床采用限制性或目标导向容量管理, 降低心肺并发症[8]。同样呼吸管理在麻醉中也至关重要, 大量麻醉药具有抑制呼吸的作用, 应避免使用促进腺体分泌的药物, 手术时防止患者误吸[9]。老年患者麻醉后苏醒期有其特点, 表现在麻醉恢复时间长、可出现精神异常等症状、体温降低、呼吸减缓, 临床上对苏醒期应加强护理[10]。本研究也具有以上特点, 经过护理, 加快麻醉药物在体内的代谢, 补液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患者均在3天内彻底苏醒, 术后肝肾功能有异常表现, 可能与老年人药物动力学缓慢、代谢慢有关或患者本身存在的原发病有关, 故在临床上针对老年人应选择非肝肾代谢药物或肝肾代谢少的药物。本研究通过对比, 全麻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更适合老年患者麻醉。

参考文献

[1]陆利君.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6B) :155-156.

[2]李健.老年患者麻醉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 2010, 6 (16) :191-192.

[3]孙建国, 王伟华, 蒙卫国, 等.老年患者麻醉98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5) :1046.

[4]刘建喜.对我院80例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探讨[J].中外医疗, 2011, 12 (34) :79.

[5]贺为阳.110例老年患者麻醉问题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 18 (5) :103-104.

[6]周峰, 刘洁, 杨海涛, 等.高血压病老年患者麻醉应用气管插管或新型喉罩置入的血液动力学反应[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2 (4) :435-437.

[7]冼明海, 梁荣鑫, 廖益永.老年患者麻醉中心血管稳定性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9) :65-67.

[8]王天龙.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容量管理[J].北京医学, 2012, 34 (8) :638-639.

[9]米卫东.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呼吸管理[J].北京医学, 2012, 34 (8) :636-637.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分析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调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各药房使用中成药的品种,按各种药的功能与主治及临床应用进行统计分类,并对药理作用明确的各类药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西药品种有1216种。中成药有208种,占所用品种的17.1%,其中内科类163种,占中成药的78.37%,外科类9种,占中成药的4.33%,眼、耳、鼻、喉科类8种,占中成药的3.85%,皮肤科类3种,占中成药的1.44%,妇产科类12种,占中成药的5.77%,骨伤科类21种,占中成药的10.1%。其中有36种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占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使用中成药的17.31%。

2.2 分析

2.2.1 内科类

内科类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的中成药以及抗肿瘤中成药。

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其药理作用为:活血化瘀,通脉养心。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4]。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闭塞性脉管炎等症。

用于尿路结石的五淋化石丸,有利湿通淋,化石止痛的作用,解决了西医只能手术方法取石的不足。同时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用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乳糜尿等。但须注意的是双肾结石或结石直径≥1.5cm或结石嵌顿时间长的病例忌用。体外抗菌实验证明,本品对淋球菌有直接杀灭作用,故对淋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康莱特注射液的抗肿瘤作用:处理可诱导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对K562细胞,本品可阻滞细胞周期中G2+M时相细胞,减少进入G0、G1时相细胞,并导致S期细胞百分比下降,从而减少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本品能抑制肾癌细胞,下调促癌基因bcl-2的表达,上调抑癌生长基因P53表达。对于已耐药的肿瘤细胞,本品可恢复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本品能明显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加快血管进入衰退期;还能降低血清TNF-α及IL-1的水平。配合手术前使用,可有效的抑制和杀灭癌细胞,防止癌细胞的扩散与转移。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具有一定的抗恶病质和止痛作用。可用于原发性肺癌、原发性肝癌、放化疗不良反应、癌性疼痛、恶病质。

2.2.2 外科类

康复新液有效成分中的肽类、多元醇类具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血管新生,加速坏死组织脱落,迅速修复各类溃疡及创伤创面。具有抗炎、消除炎性水肿的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细胞及血清溶菌酶的活性;可使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回升,调节机体的生理平衡。上皮细胞的再生是创面愈合的基本条件,而新生修复组织的结构重塑和构建是伤口愈合的关键。该药用于金疮、外伤、溃疡、瘘管、烧伤、烫伤、褥疮之创面。其还具有通利生脉、养阴生肌的作用,内服用于淤血阻滞、胃痛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以及阴虚肺痨,肺结核的辅助治疗。

2.2.3 眼、耳、鼻、喉科类

金嗓散结丸具有清热解毒、散结利咽、通络消肿、活血化瘀、疏风清肺、润燥、利石化痰的功效。用于声音不扬或嘶哑、声带充血、肿胀;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该药有效的解决了在西医中对声带小结等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与后遗症等不足,但声带小结肌肉纤维化因考虑手术治疗。

2.2.4 骨伤科类

云南白药胶囊的作用:(1)止血。(2)活血化瘀:有一定的对抗大鼠毛细血管急性血栓形成的作用,不会出现血管内异常凝血。(3)抗炎:对佐剂、角叉莱胶、异性蛋白、化学致炎剂及棉球肉芽肿等致炎因子造成的动物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4)愈创:可明显促进小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生成,从而使血管生成加快,有利于伤口的愈合。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等所致的咯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

3 讨论

许多中成药的药理作用明确,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因而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联用合理,往往会收到很好的甚至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有的中成药减小了西医中手术及药物带来的风险,如云南白药有效止血并且防止血栓形成,避免了西药止血带来的产生血栓的风险;而中成药在妇科应用中,克服了西医只能用激素来解决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的不良反应;中成药还对西医治疗中的不足进行了弥补,如康复新液对褥疮治疗的显著作用,优于西医对褥疮的治疗。

随着中成药使用频率的增加和治疗范围的拓宽,产生新的不良反应在所难免,联用不当可出现相互消弱药物性能乃至损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后果。如金纳多注射液不宜与小牛血提取物混合使用;含甘草制剂长期服用可使机体钾排出量增加而致缺钾,如果与强心苷药合用,可诱发强心苷中毒,如果与噻嗪类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合用,可发生严重低血钾症。一些中成药注射液在使用时应严格按说明书选用溶酶并且单独用等。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生理特殊性,根据儿童年龄与体质量,选择相应剂量、恰当的药物和使用方法,必须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总之,使用中成药一定要遵循中医理论,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剂型、合理的用量及用法,同时也要注意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这样才能做到中成药的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了解中成药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应用中的使用情况。方法 统计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各药房中成药的品种,并按各种药的功能与主治及临床应用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内科类占78.37%,骨伤科类占10.1%,妇产科类占5.77%,外科类占4.33%。中成药品种占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药品种的17.1%。结论 中成药在综合性医院的临床用药中占有一定比例,在临床上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关键词:中成药,临床用药,药理作用,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瑶华,李端.中国常用药品集(中药篇)[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591-1643.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2-695.

[3]王利英.康复新液浸渍用于开放性外伤切口205例[J].中国药业,2011,22(10):68.

左金丸不同配伍比例的临床应用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 左金丸;配伍;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3-134-01

左金丸出自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火六》,方由黄连、吴茱萸(6∶1)组成,又名“回令丸”“萸连丸”“茱连丸”等。此方虽然简单,适用范围却很广,是治疗肝经火旺、胁肋胀痛、嘈杂嗳气、呕吐吞酸、口苦咽干、舌红、脉弦数等症的名方[1]。近年来,临床医生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对左金丸中黄连、吴茱萸的配伍比例进行了适当调整,辅以其他药物,治疗脾胃功能性失调引起的胃炎、消化性溃疡、肠道疾患、失眠、胆囊炎等多种疾病,扩大了左金丸的临床应用范围,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方解

左金丸中黄连性苦味寒,清泻肝胃之火,是方中君药。吴茱萸,性辛热,温肝降逆,为佐药。黄连配伍少量吴茱萸,可以使黄连泻火而无苦寒败胃之弊。两药一苦降一辛开,寒热并用,主辅相成,疏泄肝胃逆气,深得配伍要义[2]。其配伍之妙,《医方集解》有言“肝实则作痛,心者肝之子,实则泄其子,故黄连泻心火为君,使火不克金,金能制木,则肝平矣。吴茱萸辛热,能入厥阴肝,行气解郁,又能导热下行,故以为反佐。一寒一热,寒者正治,热者从治。”

2 临床应用

2.1 脾胃功能失调相关疾病

左金丸的传统用法较为简单,只用于“肝经火旺”所致之症。现在临床通过调整左金丸中黄连、吴茱萸的用量比例,辅以其他药物,常用于治疗多种与脾胃功能失调相关的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溃疡、呕吐、便秘、痢疾等。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可以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同时配伍旋覆代赭汤,具有降逆止呕的功能,也可以清脾胃郁热[3]。临证中按患者情况,若将黄连、吴茱萸比例设为3∶1,意在减缓黄连苦寒之性,可以治疗肝火犯胃引起的较轻胃脘痛患者,可直袭其上炎之火,又不至苦寒败胃;黄连、吴茱萸两药1∶1配比,则多用于治疗肝火犯胃之胃脘疼痛,呕逆而伴素体中焦虚寒、脾胃虚弱[4]。陆永才使用左金丸(6 g,2次/d)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呋喃唑酮片(100 mg,3次/d)为对照组,治疗2周,停药4周后复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64.7%,对照组为24.2%,左金丸疗效明显优于呋喃唑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黎明[5]使用加味左金丸(黄连4.5~6 g,吴茱萸1.5~6 g,制大黄10 g,丹参15 g)治疗尿毒症患者呕吐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于顽固性便秘,使用加味左金丸(黄连3 g,吴茱萸5 g,枳实12 g,防风9 g)治疗1个月后便秘消失,无复发。以川黄连10 g,吴茱萸3 g,条子芩15 g,广木香10 g,花槟榔10 g,建神曲20 g煎服,治疗痢疾有良效。对于肝胃郁热所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用左金丸合用四逆散取得的疗效明显高于吗丁啉(P<0.05)[6]。

2.2 其他疾病

除了以上疾病,左金丸还被用于失眠症等其他疾病的治疗。对于西药安眠药治疗无效的重症不寐患者,以左金丸(6∶1)再配伍清肝解郁、镇静安神、清热泻火中药(黄连12 g,吴茱萸2 g,柴胡、蒲公英、墨旱莲、女贞子、五味子各 12 g,丹皮、黄芩各9 g,龙胆草6 g等)服药10 d后,症状改善,睡眠正常[4]。有学者对左金丸(6∶1)比例疗效病理研究发现,该方中单体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在治疗大肠癌方面,改善症状,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疗效[7]。何本鸿[8]使用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制成糖衣片)治疗胆囊炎、胆结石,以苯丙醇胶丸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古来左金丸均用于“泻肝火”,今人对其配伍比例进行了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扩大了其临床用途。本研究中的黄连、吴茱萸之所以能够治疗各种脾胃功能失调相关疾病及失眠症、胆囊炎,关键在于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正确地辨证施治。所以,对于古方,应“师古而不泥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体质情况,灵活调整药物的配伍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扩大古方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1.

[2] 李盛青,刘明平.左金丸药理与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5):471.

[3] 邓秀娟,谭宇军.旋覆代赭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5):25-26.

[4] 李平,楚更五,张军会.左金丸不同配伍比例的临床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4):341-342.

[5]毛黎明.左金丸加味治疗尿毒症呕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20(4):27.

[6] 球延,余鲴源.中药治疗肝胃郁热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5(3):l73-175.

[7] 常金荣,陈蔚文.左金丸及其主要单体对大肠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2011,2(7):37-39.

[8]何本鸿.左金丸治疗急性胆囊炎[J].湖北中医杂志,2000,22(7):33.

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分析 第12篇

1手术麻醉用药

1.1小儿基础麻醉及术前用药:一般对患者采用0.05 mg/kg的咪达唑仑, 0.02 mg/kg的阿托品以及3~4 mg/kg的氯胺酮进行肌内注射能够取得显著的镇静效果[2]。但是在肌内注射对小儿患者的刺激较大, 因此可以改为口服4~6 mg/kg的氯胺酮以及0.02~0.04 mg/kg的阿托品, 那么在15 min内就可以使小儿保持安静, 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Funk等研究发现, 咪达唑仑联合小剂量氯胺酮使用, 能够在不延长恢复时间以及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前提下能够使小儿术前用药的成功率增至90%。

1.2局部麻醉和部位麻醉的辅助用药:单次静脉小剂量氯胺酮能够产生显著的镇痛效应。在学龄儿童的眼肌手术中可以采用氯胺酮镇静止痛配合局麻, 氯胺酮的首次剂量为400~500μg/kg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 然后采用25~35μg/ (kg•min) 的速度能够将镇静等级维持在2~3级。这种局部麻醉的方式能够让患者按指令转动眼球, 能够显著提高斜视矫正术的质量[3]。

1.3全麻诱导:单独使用氯胺酮进行静脉注射, 大约20~30 s内就会起效, 3~5 min就会达到高峰, 但是同样能够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如果在使用其他全麻药诱导时同时联合使用小剂量的氯胺酮, 这样能够在取得良好诱导效果的同时, 能够防止出现血压、心率的大幅度波动的情况。宋青等报道了对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180例患者在手术麻醉诱导时合用小剂量氯胺酮, 麻醉诱导较为平稳同时血流动力学状态也较为稳定, 这对避免围手术期低血压和心律失常造成的心肌梗死及心肌缺血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4]。

2抗炎及抗感染休克作用

受到应激、感染或者其他非感染因素的影响, 机体首先会表现出TNF-α、IL等的急剧上升的状态, 能够激活中性粒细胞并将其吸引到炎症部位, 然后引发蛋白质和其他炎性介质的释放, 并进一步诱发一些细胞活化从而导致更多炎性介质的释放, 从而导致机体产生过度炎性反应, 有研究表明氯胺酮能够抑制此过程中的炎性因子[5]。Roytblat等和曹德权等均证实, 采用1 mg/kg的氯胺酮也使显著降低炎性因子。

3扩张支气管

异丙酚与氯胺酮联合使用能够舒张患者的支气管, 能够大大降低气道反应性, 对治疗哮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胡春旭等研究中对内科治疗无效的例严重哮喘发作患者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治疗后均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Petrillo等对常规治疗无效的10例哮喘持续状态患儿给予1 mg/kg的氯胺酮静注, 然后以12.5μg/ (kg•min) 维持1 h, 经过治疗后患儿的临床哮喘评分以及平均呼吸频率均显著降低, 并且血氧饱和度和最大呼气流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4疼痛治疗

氯胺酮与小剂量的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 取得的镇痛效果会比单独的镇痛药效果好。有相关学者对小剂量氯胺酮镇痛的给药途径进行了研究, 认为氯胺酮肌注适合短时间的使用;而如果要选择静脉注射, 则需要使用小剂量范围的上限剂量时氯胺酮才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但也会伴随着一定的精神性不良反应。Lauretti等研究中, 对重度疼痛的癌症患者给予80~90 mg/d的吗啡不能缓解时, 再给予患者0.5 mg/ (kg•h) 的氯胺酮能够取得显著的镇痛作用, 并且无不良反应。

5抑郁症治疗

氯胺酮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Barman等研究表明, 采用0.5 mg/kg的氯胺酮能够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显著改善并且药效能够持续72 h。Kudoh等研究发现,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整形手术时, 在全麻诱导时加用1 mg/kg的氯胺酮能够对患者术后抑郁状态进行显著改善, 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6结束语

氯胺酮属于NMDA受体拮抗剂, 目前此药已在手术麻醉用药、扩张支气管、抗炎及抗感染休克作用、疼痛治疗、抑郁症治疗中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但同时因其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所以如何减弱氯胺酮的不良反应也成为众多医药学专家、学者所研究的重点问题[6]。希望随着临床实践以及研究的增多, 氯胺酮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摘要:氯胺酮是一种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剂, 因其具有作用迅速、兴奋循环、麻醉时间短、抑制呼吸轻微等诸多优点而在临床中进行广泛引用, 它是目前现代临床医学应用的各类麻醉药物中具有多项药效于一体的静脉麻醉药物。本文通过对氯胺酮在手术麻醉用药、扩张支气管、抗炎及抗感染休克作用、疼痛治疗、抑郁症治疗这几个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来对氯胺酮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氯胺酮,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电波, 温中扬, 罗群秀.氯胺酮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 2010, 16 (21) :10-11.

[2]党盛武, 徐杰.氯胺酮联用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海峡药学, 2012, 24 (11) :86-87.

[3]米卫东.氯胺酮麻醉汇编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及存在问题[J].临床麻醉学杂志, 1994, 10 (2) :94-97.

[4]沈通桃.小剂量氯胺酮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3, 24 (6) :343-347.

[5]冯波, 张慧锋, 李妍.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及滥用危害[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5, 26 (4) :223-224.

上一篇:鱼梁洲生态开发项目下一篇:数学文科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