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传承范文

2024-05-22

国学的传承范文(精选9篇)

国学的传承 第1篇

一、开发国学教材

“读经典, 习礼仪”是我校的特色教育, 如何把读“经典”与现代礼仪教育相结合是我们研究的重点。2009年, 我校选择《弟子规》《论语》《老子》 等部分篇节及唐诗宋词经典篇目, 按年级编写了六本校本教材———《中华优秀古诗文选编读本》, 每周设置一节经典诵读课, 作为校本课程列入课表。2010年10月, 我校引进新“八德”教育, 每周设置一节“八德”课作为地方课程列入课表, 让学生们“读圣贤书, 立君子品, 做有德人”。

二、开展多样活动

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经典融于活动之中, 化枯燥为快乐, 有效提升了传统经典的诵读效果和育人功能。

1. “看与听”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我校充分发挥亭廊文化、展板的育人功能, 在学生中开展“寻宝”活动, 让学生与国学知识牵手。学校精选《弟子规》《三字经》、名言警句等, 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出。每天的校园音乐还融入中国古典名曲、诗文朗诵, 把配乐唐诗朗诵设置为上、下课和放学铃声, 让国学伴着学生上课、下课, 使学生潜移默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点燃学习热情。

2. “讲与演”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班级、年级、校级“三级”讲与演活动, 让《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孟母三迁》等经典小故事融入学生脑海, 引导学生做人。师生把经典诗文或故事改编成剧本, 进行表演, 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又使学生接受了“经典”的教育。2010年6月, 学校开展了“咏读传世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比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展与赛”活动。我校在师生中开展诗文书画创作, 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 培养和彰显自身的创造能力。通过活动, 我们共收集改创诗文三百多首, 评出了小诗圣、小诗仙、小画家。

4. 践行 新 “八 德 ”教育 系 列 活 动 。新 “八德 ”的内容是“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就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 特点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在德育教育层面, 我们具体规范了当代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八个德”“八个根”“八个成才方向”和所应接受的“八个教育内容”;在法制教育层面, 从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法律警示教育和法制基本常识教育;在教育范围上,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立体化。新“八德”教育是国学教育的子系统, 是国学教育的具体化, 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机整合, 并为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坚持以德为先、立德树人”战略主题提供了较好的内容、方法和途径。2010年10月, 我校启动并实施新八德教育,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得到了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的支持和认可, 同时也赢得了家长的赞誉。

三、注重三个结合

1. 国学教育与教师、家长培训相结合。

我校制定了适合教师、家长学习的培训内容, 定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班和家长学校培训班, 聘请营口市老边区司法局副局长王起顺为教师和家长做报告, 传授教子良策。学校组织优秀教师和家长为家长学校授课, 交流家教方法, 向家长推荐相关书籍, 如《家庭教育演讲录》《国学小常识》《弟子规讲解》 《幸福人生讲座》等书籍和光盘。通过学习, 老师与家长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 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国学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为了保证国学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我校将国学教育纳入校本课程, 开设国学教育课, 构建国学课的授课模式。通过每周一次的国学课程和新八德教育地方课程, 学生在国学教育中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 国学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突出一个宗旨:即让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特色气息。整个校园突出新八德教育主题, 设置了标语、孔子像、宣传板等。教学楼的文化主题分别是经典格言、经典赏析和习惯导航, 并通过活动激活校园文化, 使之变成会讲故事的老爷爷、大伯伯, 为同学们讲述一个个蕴含道理的好典故……

四、建立三个机制

为深入推进国学教育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我校建立了国学教育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学校层面由教导处负责监督、评价, 班级层面由班主任负责监督、评价。学校要求“经典诗文诵读”要做到三“不”:不以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孩子, 注意个人的纵向发展;不是所有的经典诗文都适合诵读, 特定年龄的孩子应该读特定的内容;不刻意追求学生读懂, 力戒“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注重熟读成诵、意境感染、品味积累。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校建立学生诵读激励机制, 定期总结奖励。遵照“只奖励, 不强求”的原则, 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能力, 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五、国学教育成果

通过近三年的国学教育实践,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国学力量的巨大和儿童潜能的无穷, 也让我们看到了开展国学教育的果效。

学生在变化———

我校学生现已熟诵《弟子规》全文及《论语》 《笠翁对韵》、唐诗宋词的部分篇章, 表达能力在逐渐提高, 思维和记忆力明显增强。学生阅读经典, 不知不觉增长了许多自然知识、历史知识、科学知识和名人励志的故事。诵读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妙词佳句, 使很多孩子聪明而有灵性。

学生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他们比以前懂事了, 对家长更加孝敬了, 对老师更加尊重了。校园里没有了打架、争斗的粗鲁行为, 有了更多的和谐与微笑、文明与向上的校园风气。

教师在转变———

我校的教师和学生一道享受着读经典的快乐, 浮躁之气少了许多, 务实聪慧愈发彰显, 教师的品行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教师之间团结友爱、相互理解, 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家长的心声———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 开展新“八德”教育活动, 家长们发现自己孩子的行为有了很大的变化, 有的说:“自从校园里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 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主动帮我们做家务, 整理自己的房间, 比以前听话了, 好管了。学校做了件大好事呀!”从家长的话中, 我们体会到了弘扬传统文化带给学校的办学效益。

从国学到新“八德”, 一路走来, 城区一小在不断地成长, 各项工作得到了省、市的认可和有关领导的关注。从2010年开始, 学校被评为新民市中小学养成教育示范校、沈阳市中小学德育特色学校、沈阳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单位、沈阳市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学校、辽宁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家长学校实验工作先进实验学校、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中国学校法制教育行动的研究》实验基地学校、中国教育管理创新示范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学校等。

国学传承 第2篇

一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以《三字经》为代表的国学著作推到风口浪尖。对待传统文化精粹,批判性的吸收自无过错,但令众人费解的是,何为“精华”,何为“糟粕”,这取舍标准从何而来?

对待经典著作,我们究竟需要原汁原味的风貌,还是“经”于求精的教育洁本?国学传承,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一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以《三字经》为代表的国学著作推到风口浪尖。对待传统文化精粹,批判性的吸收自无过错,但令众人费解的是,何为“精华”,何为“糟粕”,这取舍标准从何而来?

对待经典著作,我们究竟需要原汁原味的风貌,还是“经”于求精的教育洁本?国学传承,下一步该何去何从?民间国学班的生存之困宜宾城区中心路一条巷子进去,向右拐,上二楼,一套四室一厅的住宅里,若不是那墙壁上悬挂的字画标语,你难以想象,这里就是宜宾市场上第一家民间国学培训机构。没有任何的证照,负责人张代英说,教育部门对此还没有严格管理,“现在市面上有几家培训机构有证?好多都是租一套房就开始招生。”

采访当日不是周末,因此房间里显得格外冷清,目前,有20多名学生在此学习国学,对于这个数字,张代英曾一度大失所望,现在学会宽慰自己:人少,教起来不那么吃力。但这,并非她开办国学班的初衷。

2008年6月,张代英和丈夫李忠军来到宜宾,准备开办一所国学经典诵读中心。当年6月14、15日两天,他们在酒都剧场开了两场报告会,与会者多达二三千人,但结果却只有30来人报了名。

“之前我们在成都开这样的报告会,来听报告的70%的人都要来报名。”张代英说,起初她给自己的定位是,只要有10%的人报名就算成功,“最开始还在想,要真的是有几百人报名,教学的场地还不好找呢”。

但仅有1%的报名率,让夫妻俩大失所望。其他几个股东见势撤资,这个“烫手的山芋”只有让李忠军夫妇摊着,“30人还是要教,以后生源会多起来的。”那时,他们的教学场地设在青少年宫的一间教室,悬挂着孔子画像,颇有几分古韵。

一年后,场地搬迁到信义街的教师进修校,生源也一下跃升到100多人,张代英回忆说,那是国学班的鼎盛时期。但好景不长,一学期后前来诵读国学的学生减少了,一些家长觉得,这玩意学起来没多大意义,还不如去学一门兴趣班实在。面临生源下滑,有老师给张代英出主意,换个教学场地,这样会节约一些成本。有人推荐租一套住房,“这像啥话?国学就应该有独特的味道,不能和其他培训班一样。”起初,张代英不同意。但后来仔细一盘算,最终还是在中心路一套住宅里扎下根来。

来宜宾快3年了,不仅没打开市场局面,还每况愈下。如今,李忠军早已经离开宜宾,去了宁波,“那边的国学机构做得好,还出现了国学私塾,宜宾根本不能比。”张代英说,她如今留在宜宾“过一天算一天”,当哪天没了生源,她也将离开这里。

要洁本还是原貌?

从2006年9月起,南溪县前进小学就开始推行国学古典经文诵读活动,其间,有过赞赏,有过非议。

“任何事物都有褒有贬,总体来说,我们推行这项活动4年多以来,成效明显。”1月7日上午,南溪县前进小学副校长朱红平说。作为12册校本教材《国学启蒙》的编委之一,朱红平感到这几年间,学生们的记忆力、理解力、写作水平都有很大提高,校园人文气息更浓,学生互帮互助行为有所增强。

最近,学校举行了一次征文活动,与2007年那一次活动相比,有天壤之别。“学生们文采飞扬,引经据典,连我们老师都感到意外。”朱红平随手拿起一篇学生作文说。

以一年级的《国学启蒙》为例,《三字经》原文照搬,让孩子们诵读。“娃娃刚进小学,好多字都认不到,这样认‘天书’不是害了娃娃吗?”有家长颇有微词。

朱红平说,原文里的每个生字都有拼音,还备注了文意以及有趣的小故事,孩子们会有些字不认识,有些意思不能理解,但这不是关键,只要反复诵读就会形成印象。

自从山东省教育厅要求国学经典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一时间,争议声此起彼伏,国学关注度骤然升温。有消息报道,有学校遵照上级旨意,删除了一些所谓“糟粕”,比如,“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昔孟母,择邻处’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删除,这句话是说明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而不是片面理解成此举会推高学区房房价。”朱红平说。

《三字经》中有这样些话,“三纲者,君臣义”、“君则敬,臣则忠”,有人认为“三纲五常”是一种封建产物,与当今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基调不相吻合,应当予以删除。

对此,朱红平的观点是,“这些东西确实是现代社会要摒弃的,但不能因此就一删了之,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告诉他们,这种思想的历史演变,要让大家明白,现在赶上了好时代,大家更应该珍惜,不能让历史重蹈覆辙。”

朱红平觉得,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应该尽量用原汁原味的原貌去让孩子们诵读,“删除不是唯一的,而是应该让古代与现代协调融合,迸发出积极的、符合当今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意义。”朱称。

在前进小学校长、《国学启蒙》主编陈代兵看来,对待传统文化,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精神很有必要,“这个观点一直都在提倡,简单说就是

‘经’于求精,从经典中寻求更有积极价值的精华。”陈代兵称,在编选这本教材时,也进行了部分删减,比如《弟子规》中的“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这就要求得太过了,与现代生活不符。

有点“糟粕”又何妨?

任何一本著作,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国学教材亦然。

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命题,诚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小张说,《弟子规》中有一句“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讲的是要尊敬家长,不能直呼其名,“我现在也就这样做了,但是我看电视里的外国片,外国小朋友和家长之间就可以直呼其名,多随和的,我都搞不懂该咋做了。”小张有些犯困。

小学5年级学生徐彤记忆深刻的是《弟子规》里那句“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句话说明父母的兴趣爱好是多么的重要,“现在社会讲究平等,我的地盘听我的,为什么非得要全听父母的呢?”徐彤说。

诸如此类的还有,“朝起早,夜眠迟”,古代要求“晚睡早起”,而现在提倡“早睡早起”,等等。

“这些都不能称之为糟粕,只是一些与当今社会的行为习惯不相匹配,顶多算作一些瑕疵。”朱红平认为,教育本来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如果凡事都要求一蹴而就,那又要教育来做什么呢?

家长章女士说,自己儿子学习国语一年多,现在说话无意间就会冒出一句文言文,文绉绉的,觉得有点“耍宝”的意思,“为了背而背,又不去理解意思,万一这句话是一个不好的,这对娃娃影响会很大的哦。”章女士有些担心。

朱红平倒觉得家长的担心有些多余了,“娃娃在不断成长,要允许他适当出错,只有他亲身经历了一些失败,才会更深刻的体会,这比旁人给他灌输一千遍更有意义。”她以自己的小孩举例说,经常告诉孩子某些事不能做,但娃娃反而好奇心加重,偏会去做,但最终尝到了苦头,最后他就自然明白了其中道理。

不可神化,也无需贬低

张代英说,前来学习的学生一进门就要给老师深深的行鞠躬礼,老师也会同样回敬。在教学期间,学生统称老师为“先生”,曾经她还想让孩子们身着统一的古代汉服,又回到古时的感觉。

“来学国学,并不是要求能背下来就了事,关键是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张代英说,曾经有个长期被宠爱的孩子第一次进课堂,就不能接受给老师鞠躬,后来孩子的父母来了,不停给老师鞠躬,最后孩子被感动,终于给老师鞠了一次躬,让父母感慨良多。

学生家长王玉林就觉得,现在的娃娃德育工作不到位,公交车上经常看到学生不给老人让座的情景,“先学会做人,再谈成才。以前我也觉得学国学有点迂腐,但现在不这样认为了。”王玉林的女儿还在读幼儿园,来参加国学培训有一学期时间,“以前是不咋喊人,现在却很爱打招呼了。”王玉林说。

前进小学一学生家长张先生说,学校曾搞了个“给父母洗一次脚”的孝道活动,儿子以前是家里的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没想到还真的就主动给自己洗了,“好意外哦?觉得儿子真的懂事了,挺欣慰的。”张先生说。

“有一点我难以理解,就算这些变化是真的,谁又敢保证是由国学引发的?”有家长这样认为,不学国学难道就不会出现这些积极变化吗?

在宜宾学院文新学院党总支书记周世伟看来,受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国民出现了精神层面的信仰空虚、道德滑坡,这是很危险的信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经典的诵读很有必要。

“概括说就是要‘古为今用,继承发扬’,不能照单全收,而要学会甄别。”周世伟以自己所在学院为例,国学经典已经进了课堂,很受追捧,“我们在开展这方面的教学,对于结果我觉得倒不必过多在意,否则就会陷入功利短视的泥沼当中。”周世伟说,教育不能功利化,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此理。

他说,既不能把国学神化了,以为学了国学就会立竿见影,也不能过于贬低它,认为当今社会只要能挣到钱就万事无忧。

国学的传承 第3篇

五千年之文明结晶,类似于中医。科学是分科之学,怎么会解释具有高度综合、紧密关联的学说;最具学问之精典,被斥为封建迷信,岂不知万事万物具有关联性。

宇宙是一部精密的机器,一处变化,各处相应,时间、空间是人类生存的依据,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时空互转,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精髓。我们古人早就知道,只不过是我们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不加彰显,至于更多人生之精典,更是我们理应好好传承的;而我们现在之教育真是无法叙讲,把英语竟然与母语相提并论,在高、中考中的分值与语文相同,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怪现象。至于忠孝节义、礼义廉耻这些道德准则,我们的教育是怎么重视的呢?

西方国家是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建立的法治社会,而我们的法治社会应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毋庸置疑,一定是以传统道德为基础的法治社会,这样才能建立真正的法治社会,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

睁开我们的眼睛,看看世界,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一切世界文明;展开我们的心扉,以敏锐的眼睛,挖掘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让我们的孩子,以民族之精神,学习世界之文明,不要本末倒置,才能避免“国将不国”的厄运。

传承国学经典浸润学生心灵 第4篇

一、以诵读经典为载体,接受传统文化滋养

诵读经典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了解中华文化,从中汲取精华,受益终生。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在许多青少年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包括依赖感强、自理能力差、不 知感恩、不 懂合作、无创新精神和冒险意识等。 因此,教师应培养学 生从小诵 读经典的 习惯 ,让学生从国学经典中感悟古人的道德标准,影响自己的言行。如,开展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活动,在学生熟读经典的同时,鼓励学生参加 班上举办 的背读竞 赛、配乐朗读等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能会读会背这些经典, 而且还能弄清像“解、仇、区” 等字作为 姓氏时读音 的变化。开展诵读活动,能够使学生逐渐养成专注的习惯,感受到语言美、音律美,使学生增加识字量,增强写作能力。

二、以道德典范为榜样,提升学生道德修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 经典诵读虽然优点颇多,但毕竟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 对这些经典读物所蕴涵的思想不知所云。对此,教师可以将专家引进课堂,让学生观看《百家讲坛》等名人名家解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的视频,通过专家通俗易懂的解读,使学生读懂国学经典的教育思想,使学生领略到名人名家讲课的风采。如,《弟子规》中描述的孝道楷模“卧冰求鲤、黄香温席、鹿乳奉亲、毛义捧檄慰母心”,悌道典范“孔融让梨、赵孝争死、陈昉百犬、程门立雪”等一系列的传统育人故事,都能给学生很好的教育作用。教师在让学生诵读这些经典著作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情景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使学生学会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这对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价值观念, 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事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以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内化学生文明言行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懂得自律、懂得感恩。当学生不认真学习时, “幼不学,老何为? ”等话就会浮现在头脑中;当学生和父母顶嘴时,“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等话就会萦绕在耳边; 当学生间发生矛盾时,“势服人, 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等话就会让学生明白平等仁爱的相处原则。学经典能让学生懂得体谅父母、感恩他人;能让学生懂得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就是对教师最大的回报; 能够让学生明白在社会中遵守社 会公德 ,保护环境,礼让他人;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举止文雅, 语言文明,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四、 以家庭为辐射点,净化社会道德环境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心, 也是整个家庭的希望。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国学经典时, 应鼓励学生把学到的内容背给父母听, 把典故讲给家长听。当学生在家里摇头晃脑地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经典著作时,能够使家长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事理,提高道德素养,明白为人处事的原则。千百个孩子走进千百个家庭, 能够影响千百个家庭的道德意识, 这千百个家庭中的人又会以良好的道德素养, 文明的言行举止影响身边的人。到那时,我们就能看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景象。

五、以修身养性为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传承国学经典 第5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听,这是我们兴泉小学学生在诵读。这稚嫩的童音,让我的思绪飞扬。不知不觉中,我跨越时空,走进了两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去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寻他的敦厚之风。

孔子关于学习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庆幸是兴泉小学浓浓的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深感到来到这个世上是幸运的,因为有国学经典的熏陶;来到这个世上是幸福的,因为兴泉小学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

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从“国学热”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6篇

【关键词】国学 “国学热” 中华传统文化 儿童读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005-04

什么叫国学?目前为止,学术界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多数学者认为国学指的是国家的学问,即中国之学、中华之学,重点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简称为“国学热”。笔者长期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参与了一些相关的学习与研究,对如何继承、发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有些感受和体会。笔者围绕近年来“国学热”的话题,从四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国学热”产生的原因

关于“国学热”产生的原因,学术界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独具魅力。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特指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指的是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思想、学说等。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指中华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思想、学说。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思想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等,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思想,创立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学派,这就是历史上的“诸子百家”。诸子百家之中,道家、儒家以及后来从印度传入的佛家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极其深远,而三家之中,儒家的影响最为深远。两千多年来,儒家的思想学说(简称儒学)作为一种正统思想一直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传承发展,“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恕、孝、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中国人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精神修养的标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等经典著作是研究儒学最重要的文献,历代有很多学者对它们进行评论、注解,这些都是先人们留下的智慧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正因如此,在多数学者看来,中华传统文化虽然包括多种思想学说,但其主流、核心就是儒学,其他的学说则处于从属地位。在“国学热”传播的过程中,从学习内容上看,大家不约而同地重点选择了儒家经典,并以此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习队伍中,这不能不说明中华传统文化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这是“国学热”产生的内在原因。

(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是许多人新的精神追求。如果说“国学热”产生的内在原因缘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身魅力,那么有众多的人热情参与则是这股热产生的外在原因。之所以有众多的人参与,是因为他们把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当成一种新的精神追求。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的精神追求?因为他们认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使人终身受益。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在行动上主要体现为读书,同时也包括与之相关的交流、探讨、研究、实践,等等。所读之书都是公认的优秀经典,如《孝经》、《弟子规》、《三字经》、“四书”、《老子》、《诗经》、《易经》、《庄子》、《孙子》、唐诗宋词及历代史书美文等。不同年龄和层次的学习者都可以根据需要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书来读。这些书包含了许多为人处世、洞察人性、领悟人生、治国理政等方面的道理,见解独到,论述精辟,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处处放射着智慧的光芒。熟读并且领悟这些书,可以使人在培养德行、增长智慧、开阔视野、激发潜能、指导实践等方面获益,这种获益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在许多人看来,读圣贤书并非一定要成为学识渊博、道德修养高尚的圣人或智慧超群、什么都难不倒的神人,但读圣贤书可以让人不迷失方向,收获的是一种正能量,因此选择了国学。对他们而言,这样做不是为了追求时髦,而是实实在在的精神追求。这是“国学热”进一步升温的另一个原因。

(三)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如果仅靠上述两个原因,国学还是热不起来的,社会各界作为第三方力量的积极推动,才最终促使“国学热”的形成。

据报道,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联名倡议:“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500年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1994年,台湾爱国人士王财贵(字季谦)在台湾发起“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运动,1996年开始在大陆试行推广。1995年,赵朴初、冰心、曹禺等9位德高望重的文化老人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的议案。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2006年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2006年《光明日报》推出了国学版专栏。2009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类似举动还有许多,在此不能一一列举。正是在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下,更多的人认识到继承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因而自觉地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来。这是“国学热”真正热起来的第三个原因。

二、“国学热”呈现的特点

关于“国学热”有何特点,学术界鲜有评论。笔者认为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国学之热,热在民间。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官方的元素是缺不了的,但就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而言,却比不上民间。官方虽然专业,但多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而在具体的行动上明显存在不足。虽然有些院校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真正接受到这种正规教育的人毕竟只是少数;虽然也有各种媒体在宣传,但真正通过媒体来学习的人数却比较有限。

反观民间的做法则大不同,他们显得更接地气,更加直接,更注重实效。具体表现为全国各地纷纷创办私塾学堂、读经会所等,招收不同年龄的学员(多数是儿童),开办各种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学习班,还编印学习资料,出版内部刊物,邀请专家学者巡回作报告,不时开展一些全国性的读书交流会。根据北京季谦教育咨询中心提供的数据,目前国内在该中心登记注册的“谦字辈”学堂有400多家,而其他尚未注册的各类国学堂估计约有4000家,而且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多。这些学堂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他们的办学理念,介绍他们的学习方式,推广他们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社会知名度和吸引力。许多对中华传统文化有认同感的人自觉自愿地加入到这一行列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比一般人更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更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许多原本对这种学习形式不了解的人渐渐有所了解,有疑虑的人渐渐打消了疑虑,不太认可的人渐渐欣然接受,最后由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这种自觉自愿、由我及人的学习现象在全国各地不在少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学热潮。

(二)儿童读经,成为亮点。台湾学者王财贵先生从1994年起,在台湾发起“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运动。儿童读经总的理念是让处于记忆力最佳黄金时期的儿童在13岁前尽量多读、多背那些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著作,从而奠定他一生的高远见识和优美的人格。在此后20年间,王财贵始终坚持不渝,致力于推广这项事业,在我国香港地区、东南亚、美国、欧洲、澳洲及中国大陆公益演讲千余场,被誉为“一场演讲,百年震撼”,掀起了全球华人地区儿童读经的热潮。

从1996年开始,王财贵开始在中国大陆试行推广儿童读经,吸引了许多人自愿成为他的追随者,他们一起孜孜不倦地推广儿童读经,并把它当作一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事业追求。经过不懈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他们的理念,进而催生了众多现代私塾学堂,把儿童诵读经典教育推向全国,并逐渐向各个省、市、县、乡进行渗透。如今,儿童读经已形成风气,且声势浩大,规模空前。据统计,迄今为止,仅在中国大陆地区,已有至少5000万儿童从中受益。儿童读经已然成为“国学热”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学热”实质是儿童读经热。

三、“国学热”引发的争议

对于如何看待和评价“国学热”,人们看法各异,评价不一。总体上看,持肯定态度的占多数,但也有不少人不以为然,因而引发不少争议。例如,“国学热”是真热还是假热?“国学热”是不是简单复古?“国学热”是学习热还是研究热?“国学热”还能热多久,等等。如果说对于这些问题的争议还算比较温和的话,那么对儿童读经问题的争议就激烈得多。在此,笔者重点谈谈儿童读经方面的争议。

关于儿童读经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一直没停止过。支持者与反对者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激烈较量,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双方争议的焦点和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该不该让儿童读经。支持者认为13岁以前是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最佳时期,让儿童从小诵读中华传统经典著作,接受古代圣贤教育,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而且还能奠定文言文的学习基础,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发展。

反对者认为儿童的精神世界是童心、童言、童真、童趣,他们喜欢的是儿歌、童话、故事等。让他们大量去读那些完全看不懂和完全没有用的“四书五经”,不仅严重增加学习负担,还剥夺了他们赖于成长不可或缺的快乐时空,是对儿童天性的抹杀。

(二)读经的方法可不可取。支持者提出了“及早读经、大量读经、老实读经、快乐读经”的十六字方针。读经的方法是“小朋友,跟我读”,即老师读一句,小孩跟着读一句。要求每日坚持花一定的时间来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目标是能背诵自如,甚至终生不忘。主张在读经的过程中,不求对内容的理解,只求对内容的记忆,认为现在“死记”多了,将来才能“活用”,进而提出了“填牛”理论。这种理论强调牛有“反刍”的功能,认为儿童读经也一样,一时消化不了不要紧,他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消化。

反对者认为让儿童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机械地诵读、死记硬背是完全错误的,这违背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禁锢了儿童的开发性思维,是不科学的、有害的。不能让儿童死记硬背,应耐心等待,等到他能理解内容的时候再教给他。即便是“反刍”也不能等得太久。

(三)所读的“经”是精华还是糟粕。支持者认为儿童所读的“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的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是中华传统文化系统的活水源头。经典不仅构成民族的传统,而且提供给全人类无限的启发。

反对者认为“四书五经”等之所以在过去被当作经典,有两个原因:一是它可以成为专制统治者的理论依据;二是所有想做官的读书人都要靠它考取功名、得以晋升。现在这两个方面的需要都没有了,读它已经没有用。另外,这些经典中有大量的封建糟粕,隐含着奴性文化,还有许多错误和不科学之处,如果说还有什么价值,那也只有史料价值。因此,将经典全盘视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肯定是错误的。

(四)读经到底有没有效果。支持者认为儿童读经效果明显。因为诵读时要眼到、口到、心到,很多时候要用手指着字读,经过反复诵读,与其他同龄人相比,读经儿童的认字量非常多,口齿非常清晰,说话非常流畅。有许多读经儿童虽然对经典中的大部分内容还不理解,但学习过程中问的问题都有针对性,让老师和家长明显感觉到他们并不完全只是在机械地死记硬背,而是边读边用心思考,试图弄明白所读内容的意思。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读经儿童久不久还能引用经典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看来,他们是在慢慢消化、吸收着经典的内容。这个过程不会立竿见影,可能比较漫长,但并不代表读经就没有收获。儿童读经讲究的是潜移默化的长期效应,正所谓“出水才见两腿泥”,事情没到关键的时候就无法见分晓。

反对者认为儿童读经只会白白浪费大好时光,对儿童成长毫无用处。因为反复读经,其实就是让儿童反复接受古人的命令和训诫,古人怎么说就怎么说,古人怎么做就怎么做。久而久之,儿童就不会说自己的话了,做事也没有自己的主张了,想象力没了,灵性没了,童趣也就被剥夺了。有许多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听话、顺从,将来能尽忠、尽孝,过去用了许多方法都没见效,现在希望用读经的方法能解决这个难题。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除了会背诵、听话、顺从外,不可能成为什么大才。因此,读经是没有用的。

总之,支持者认为儿童读经有利于奠定其一生优雅的人格基础,值得大力推广;反对者则认为儿童读经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完全摈弃。

四、“国学热”带来的思考

笔者关注“国学热”已有多年,也亲身参与了儿童读经教育实践,对期间所见所闻感触颇深,因而常常思考一些问题。笔者的看法是:

(一)平和心态,正确看待儿童读经。儿童读经是“国学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虽饱受争议,但应肯定其出发点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先从儿童抓起的主张也是正确的。第一,凡是对儿童读经持反对意见且声浪最大的全是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他们所认定的读经会让儿童感到“枯燥乏味、备受折磨、失去童真、痛苦不堪”的结论是在主体缺失的情况下凭主观感觉臆想出来的,这样的结论其实是不客观、不准确,也是极不负责任的。第二,对于儿童读经问题的争议,仅发生在民间或学术界,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来都没有出面干预。并不是有关部门不了解这些争议,这恰恰说明儿童读经这种教育形式是得到默许的,至少没有遭到明确的反对。大家不妨用平常心看待儿童读经,想读的就让他去试试,亲身体验一下;不想读的也不用勉强。至于儿童读经的结果如何,不妨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二)保持理智,客观评价精华与糟粕。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中,总有一些人除了极力反对儿童读经这种形式外,同时还质疑传统经典的价值,认为其中有大量的糟粕,甚至出现否定经典的倾向。笔者认为他们的看法过于极端,因为到目前为止,对于什么叫作“精华”,什么叫作“糟粕”,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对于同一句话或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站在不同的立场就可以做不同的解读。例如,《论语》中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本意是强调子女要多在父母身边尽孝,如果确需离家,也要知道回来,以免父母担心。但有人批评说如果按孔子的说法,父母健在的子女都不能到外地工作了,更不能出国学习了,那还有什么前途?还谈什么交流?孔子赞美学生颜回有安贫乐道的修养时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对此,有人就说如果按孔子的观点,我们现在都得去过苦日子才行,那还提什么奔小康?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可见,对孔子的话,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又如,《弟子规》中强调“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这是要求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有人却认为这是对儿童的奴化教育。《弟子规》中提到“亲有疾,药先尝”,意思是父母亲病了,在吃药之前,自己要先尝一下,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了,体现的是一种孝心。但有人却认为这是反科学的荒诞行为,觉得病人喝的药,怎么能让健康的人先喝呢?从这些相对立的观点可以看出,对于同样的内容,到底是精华还是糟粕,全由读者自己去衡量。正因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对经典的解读之中,所以才引起那么多的争议。

对于存在的争议,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俗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不争不足以把观点讲清楚,不争不足以把道理说明白,不争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只是在争议时,不妨多一点理智,少一点情绪,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据了解,对于中华传统经典中精华与糟粕的争议,目前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这些经典都是精华,没有糟粕;二是认为经典中多数是精华,有少许糟粕;三是认为经典中多是糟粕。三者之中,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占大多数。由此可见,不管怎么争,大多数的人对中华传统经典的评价是持肯定态度的。

(三)统一认识,让“国学热”持续升温。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国学热”到底能热多久?还有没有热的必要?该不该给它浇点冷水?笔者认为,对于“国学热”,不但不应泼冷水,反而应该鼓励。只要大家都统一了认识,它就能继续热下去,并且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因为无论是从个人、社会,还是从国家的层面上看,这样做都是很有必要的。

从个人层面上看,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关于这点,上文已谈及,即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是许多人新的精神追求。在此不再赘述。

从社会层面上看,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许多理念,一直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所遵循的准则。比如“四海之内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以人为善”、“和为贵”、“和而不同”、“为国以礼”、“礼尚往来”、“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富则兼济天下”等观点,就包含有团结、文明、和谐、诚信、友善、包容、平等、民主等主张。

从国家层面上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国家软实力,防止“去中国化”的有力举措。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符号、一种标志,是民族的根本;是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努力塑造起来的中国特色品牌。我们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国学热”这个问题,让“国学热”持续升温。

(四)群策群力,为普及传统文化知识铺路搭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但是,由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文言文基础差,不具备直接阅读传统典籍的能力,因而使传统文化知识无法得到普及。虽然在大学里有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等,有一定数量的师生在从事古典文学、典籍的研究与学习,但仅靠他们是不足以担负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个巨大任务的。因此,我们应该群策群力,想方设法,为普及传统文化知识铺路搭桥。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第一,从幼年抓起,尽早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教育,为文言文的研读打下良好的基础。至于在学习方法上,是让孩子先把经典背诵下来等待日后慢慢消化,还是一边学一边解释,可以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加以完善。

第二,注意学习的系统性,合理制订学习计划。应采取分段学习的步骤,从简单的入手,按《孝经》、《弟子规》、《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诗经》、《易经》、《庄子》、《孙子》、唐诗宋词、历代史书美文等顺序来学习。从少儿时代起,如能系统、完整地学完这些优秀著作最好;实在不行也只能选择式地学习。

第三,修改教育体制和教学大纲,将优秀经典纳入到必修课中。曾有学者建议把“四书”全部或部分编入教材,并当作一门课来学习。赵朴初、冰心等还提议建立幼年古典学校,或在师范大学的附属小学、中学设立古典班,专门培养这方面的后备人才。笔者认为这些建议有一定的道理,不妨在一些大城市先做试点,看看效果如何。

第四,精心组织权威专家统一编写教材或读本。教材或读本不必分学习型、研究型,或初级本、高级本,通通按研究型、高级本的标准来编写。内容应包括解题、原文、今译、注释和评述。特别是评述,必须在综合古今注疏家诠释的基础上,对原著的旨意做深入、详尽的评述。这样,即使是普通读者,在自学时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以《老子》为例,仅现代的读本就不少于50本,读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来阅读。

第五,传统文化若想得到普及,最终要走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经典虽然难懂,但如果换一下表现形式,说不定更容易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笔者认为,有关部门能否组织力量,精心制作一部“中华经典系列动画连续片”呢?以《论语》为例,全书共有二十章,每一章都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有场景,本身就有一定的故事性,制作成20集的动画片应该没有问题。原则是片中一定要体现文本,同时配有诵读,还可以通过旁白进行必要的说明、评述,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通俗性。如果将来能产生这样的作品,并能像公益广告一样在各电视台反复播放,那么传统文化知识就能得到普及。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透过“国学热”,我们看到了社会大众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儿童读经热更让我们感受到传承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学术界,2007(6)

[2]商友敬.关于儿童读经的逆耳之言[EB/OL].(2013-12-15)[2015-02-06].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54366c0101e0hn.html

[3]彭真怀.习近平传统文化重要论述[EB/OL].(2014-08-15)[2015-02-06].http://gx.people.com.cn/n/2014/0815/c365334-22004058.html

[4]王杰.当前“国学热”兴起的主要原因[EB/OL].(2007-06-18)[2015-02-06].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5/5876182.html

[5]陈来.如何看待国学热[EB/OL].(2010-08-02)[2015-02-06].http://www.gmw.cn/01gmrb/2010-08/02/content_1199474.htm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职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2015C312)

传承国学经典,培育职校新人 第7篇

一、职业院校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岗位需要既有能力又有素质的人才,这是高职教育的机遇,也是挑战。只有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才能拓展职业教育的天地,但是,目前在职业院校里,许多学生存在人格缺陷,表现在自理能力差、依赖心理重、我行我素、沉迷网络、对前途茫然、思想品德境界不高等方面,给高职教育提出许多严峻挑战。

(一)学生生源问题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 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高校比较差,学生基本都会选择上大学,只有在万般无奈下才会选择上职业院校。高职院校的大多学生都经过中考、高考的筛选,他们是现行考试制度下的“失败者”,再加之社会单亲家庭、暴力家庭、溺爱家庭增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一些青少年素质较低,这部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形成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他们中多数具有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低、学习主动性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进取意志等特点,如果在学校不加以正确引导,则这部分学生走上社会后会给职业教育抹黑, 甚至成为社会安定的隐患,造成职业院校招生生源差的恶性循环,影响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文素养教育缺失

人文素养指“对古典文化有相当的积累,守经答辩,反本开新,并且能理解传统,具有传统意识”[1]。由于在我国教育评价制度中,考试是最重要手段,特别是初、高中,为了追求升学率,一切教育活动皆以中考、高考为中心,唯考独尊,对人文理念的灌输意识薄弱,导致学生人文意识匮乏、人文素养缺失,甚至一部分学生道德意识缺失,缺乏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人生观、价值观有失偏颇。

(三)学生功利化学习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更多地关注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对一个人成就的衡量更多地放在功利上。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更多地重视就业率,忽略人文素质教育,家长择校选择读取热门、好就业的专业,以未来就业和工资水平衡量学生学业, 这些都使学生的功利心理增强,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入校后,关注的是考级、考证,对职业有直接帮助的课程就认真学,忽视人文学科课程对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潜移默化的影响,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成为工具性人才,而非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

二、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学生是新时代的建设者, 他们在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他们的素质水平对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影响。因此,面对上述职业院校教育面对的挑战,我们应该用民族的传统良方化解这些问题,用国学经典滋养、教化学生。

国学经典历久弥新,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食粮,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 浸润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培育了无数伟大的精英志士。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生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材宝库。

首先,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可以重塑价值观和荣辱观。当代青少年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随着社会开放和网络普及,部分人追潮流,崇尚吃西餐、过洋节、哈韩、哈日等,却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不屑一顾,抛却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思想意识出现偏差。他们的这些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反馈给社会,与社会产生互动,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学校期间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重塑价值观和荣辱观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非常必要。加强国学经典教育,通过对国学经典知识的传授,发挥传统人文精神楷模的示范作用,促使学生学会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对照和借鉴,做到外在道德规范与内在心理欲求的统一,树立正确的道德诉求和价值取向,以“和而不同”的视野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会通,在价值观多元的社会中,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

其次,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可以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使命, 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国学经典蕴涵着诸多传统美德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知义明耻等,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如“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操,“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修身原则,“和为贵”的处世智慧,等等,这些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如果能与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加强学生基本生活准则、日常社会规范的养成和自我控制教育, 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滋养学生的精神生命,并使其内化为个人的精神品格、气质修养,则对于帮助职业院校学生积淀古典文化底蕴, 培养审美情趣和优雅情怀,提升道德水平和人格素养,实现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实施国学经典教育的途径

国学记载并传承了中华文化和文明, 高职院校应按照古为今用、去粗取精的要求,加强国学经典对高职学生的熏陶,将国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接受西方文明的同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提高个人人文修养,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汲取国学中的人生智慧,成为有主见、有决断能力、有技能的内外兼修的人才,这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2]。利用国学经典教育提高职校学生的修养,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一)转变观念重视国学经 典教育

国学经典对人的教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目前高职教育普遍注重职业技能培养而忽略人文素质教育,对国学教育仍持冷漠态度,以至于高职学生整体人文素质不高,对民族历史知之甚少、对传统文化毫不重视、崇洋媚外、缺少责任感、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等等。因此,教学实践中应转变观念,重视国学经典教育,号召任课教师全员参与,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渗透,通过加强国学经典教育,让学生感悟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通过循循善诱的引导,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热爱,逐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科学的价值观念和理性的人生态度。

(二)国学经典教育不仅是 知识的灌 输

朱自清先生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3]国学经典教育关注更多的人的文化精神, 应该区别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进行国学经典教育不仅是了解具体的传统文化知识,主要任务是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满足学生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在学生与历史典籍的对话活动中通过理解、体验和移情,最终实现自我文化主体意识的完善和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4]。因此,我们在具体教学实施活动中, 应该把握时代脉搏, 打破传统的填鸭式知识灌输模式,将国学经典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国学经典中重修养、讲包容、求和谐的文化本质,用健康向上的文化精神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充分引导学生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学经典的传承活动中,润物无声地使学生受到熏陶,让人文素养在学生心中扎根。

(三)营造浓郁的国学经典 学习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品格的形成具有渗透性, 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任何课程都无法比拟的。高职院校应将国学经典的普及、教育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墙报、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广泛开展国学重要性的宣传及教育活动;通过召开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会、专题讲座等,让学生广泛接触国学经典,激发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国学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文艺活动,让学生多样化地接受教育。创造以国学为精神内涵的文化土壤,既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在学生学习之余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和润泽,积淀人文底蕴。

国学经典中蕴藏丰富的人生哲理和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在高职院校加强国学经典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多元化的需要,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是国家实现人才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国学经典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有机结合,培养职校新人,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探索和完善。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职业院校面临的挑战,认识到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实施国学经典教育的途径进行探讨。

传承国学文化弘扬诗联艺术 第8篇

2015年3月26日,应向小海校长邀请,湖南省中方县诗词楹联协会在湖南省中方县新建中学(以下称“新建中学”)举办“诗词楹联进校园”专题讲座暨朗诵会。新建中学全体师生,中方县诗词楹联协会20多位会员及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怀化市诗词楹联协会等多家协会共40余位领导、专家、老艺术家参加了这一活动。会上,怀化市诗词楹联协会主席毛墀芳为师生作诗词楹联知识讲座,引用经典,深入浅出。伴着悠扬的乐曲,师生们和老艺术家分别进行了诗词朗诵欣赏。紧接着,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不仅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气,又有“小荷初露”的婉约,更有诗中有画的意境交融。最后,中方县诗词楹联协会主席肖守镇作了总结发言。通过这次活动,一是师生对古体诗联的韵律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二是更进一步体会到古典诗词楹联中跃动着的形式优美、语言凝练、节奏和谐、意境深远的那种温柔敦厚的灵性以及闪烁的爱国主义光辉。三是在莘莘学子心中架设起连通中华文脉的桥梁。通过这座桥,可以倾听古今名贤志士的心声,可以欣赏诗联园地里姹紫嫣红的无限风光,领略到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和伟力!本活动为中方县中小学推进传承国学文化,弘扬诗联艺术进校园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一五年三月三十日

振兴自然国学传承中华瑰宝 第9篇

文化学者孙惠军说,“我们这个会,不在这里开就在别处开,不在今天开就在明天开。”振兴自然国学,就在当下。

从人类历史来看,西方科学创造了从未有过的辉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和生存危机。大量实例已经证明,世界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现代科技创新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自然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孙关龙说,弘扬自然国学,有助于认识、普及传统科学技术,弥补当代国学研究的缺失,促进国学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可为当代科学技术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并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

淄博市社科院研究员周光华认为,研究自然国学,才能踏实地探索优秀文化传统的物质根源,才能真实地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从而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

但是,百余年来,中外学术界更多地关注人文国学,对自然国学的重视不够。其实,作为国学中的自然和科学技术成分,自然国学与人文国学同样古老,同样辉煌。只是近二三百年来,在西方分析型科学技术冲击下,自然国学才衰败下来。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认为,当前,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向传统回归。在他看来,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其所带来的弊病也越来越多。人们已经开始发现,在传统中有很多的合理成分。要倡导尊重自然,向东方智慧汲取营养,用内观的、直觉的方法来认识世界。

广东国学研究会会长张磊说,长久以来,国人把自然科学技术排斥在国学之外,造成了国学的整体性落后。把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国学有一个大的发展。不夸张地说,自然国学是国学的一个全新的生长点,自然国学的复兴,不但能使其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还能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发挥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人对自然要顺从、要尊重、要保护,这与自然国学的理念十分吻合。

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涛同样认为,振兴自然国学,不仅有学术价值,还有现实意义。他表示,当前,在大学国学课程中,几乎没有自然国学的内容,今后,他将在国学教学中增加更多自然国学的内容,让更多年轻人接触中国传统文化。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认为,自然国学应该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积极开拓和深入开展自然国学研究,不仅能从新的角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而且有助于当前的科技创新,有助于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现代化道路。

对于国学的定义,陈来说,国学有三个定义,第一,上世纪初,西方学术入侵,加上受日本国学的影响,产生的中国本有的、固有的学术体系:第二,在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国学,其概念和范围就有了增生和扩大,不限于学术体系,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在内,即整个传统文化:第三,是胡适主张的,国学就是过去的历史和文化的总称。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学,基本上是第二个定义。

谈到从古而来的自然国学对今天的影响,陈来说,自然国学不可小视,虽然像“九章算术”这样的科学或者人文的遗产,我们不会有直接的需要,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再用到这些经典,但是,比如古代科技中所包含的宇宙观、世界观、科学观,对于今天来说,都有着纠正、发展的作用:再比如中医对医学的贡献,可以说是自然国学对现今最大的影响。

陈来还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包含我们中华文化的复兴、民族精神的重建、文化重建、人格重建,这些都是我们应当思考和重视的。

会上,如何振兴自然国学成为热议话题之一,一些专家学者从自己从事的专业和自身的知识背景出发,踊跃建言献策。

“我认为,这次会议怎么高估都不过分,也许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更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和意义!”孙惠军说,振兴自然国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目前,条件已经成熟,振兴正逢其时。他呼吁,更多有识之士踊跃参与,为振兴自然国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积极和谐论文下一篇:结构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