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知识范文

2024-07-26

音乐欣赏知识范文(精选12篇)

音乐欣赏知识 第1篇

一、音乐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

教师应当在音乐教学中表现出自身特有的创造才能。改革音乐教学,应当在上课时努力创设创造性情境,了解学生动机的指向性,其中包括学生的情境、自我感觉、迫切需要,学生上课的心情如何,什么东西在使他们激动,他们感到拘谨的原因何在,等等;排除故障或削弱其影响,如消除对立情绪、理清是非曲直、综合各种力量等;赋予音乐课以时间的观念和形式,如学习中有高潮与低谷,有紧张与松弛,在解决问题时展开的交往、游戏、展示、介入、着手和解决等过程的紧张与松弛及其相互间的交替。创造性情境在多数情况下可表现为师生的对话式交往。在教学中师生以对话形式交往,教师就可自然地为学生的意见和创新精神所吸引,这种对话就是学生对教学要求和建议的应答性反应。有效的对话式交往,是教师施加影响的创造性手段和方式,是创造的素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交往,教师凭直觉可以预测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效果。例如,赏析《梁祝》,我先利用多媒体演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介绍乐曲的故事情节、曲式结构、主奏乐器等,再欣赏越剧《梁祝》片段,了解戏曲用唱腔、服装、动作、身段、舞美、乐器等表现民族情感,再欣赏二胡协奏曲《梁祝》片段,了解二胡柔美、细腻的表现力,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感受中国乐器和西洋乐器在音色、构造、演奏方面的不同特色。

二、音乐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个性

音乐教学过程的关注重心应当是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音乐作品、教学材料,也不是教师的威望或音乐素养,应把学生的个性作为艺术教育过程的核心因素。在音乐课上,与其说教师关注的是使学生个性化的东西,不如说关注的是促使学生将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中融为一体的东西。教师应当做到具有察觉学生的特点和能力的才能,具有察觉学生与音乐艺术作品相关联的美学态度之萌芽的才能,善于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学生的前景、能力和技艺之中,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这就是说,教师应当具有创造性和教学艺术;能够向学生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自由,甚至能常常牺牲自己的社会机遇、作品、演出等,上课时能真诚地、全力以赴地教学生。

三、音乐教学应注重教师自身个性的发展

学生的个性要靠教师的个性来培养。才能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音乐教学尤其如此,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具有民主化的个性,并为此付出创造性的努力。教师在承认学生是独特的个体的基础上,不应扮演权威性监管的角色,应当善于与学生展开交往,善于在师生对话中经常变换方式,努力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如此,教师才能不至于在音乐教学中只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乃至压抑和摧毁学生的创造意向和能力。人们常常忽视这一事实:青年一代的个性会因不少音乐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在主义、流行文化及平庸无能而受到扭曲。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乐观主义的品格,坚信大多学生能够学好音乐。乐观主义正是具有基本音乐素养的标志。此外,教师的个性成分中还应包括整体分析问题的倾向性,当前,人们对音乐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他们要求教师所上的音乐课包含某种心理治疗成分。这样,我们就要注重情绪交流,优化师生交往方式。因此教师如果缺乏情感教育的素养,不仅会阻碍学生的一般发展,而且会抑制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

四、音乐教学应注重培养正确态度

艺术教育过程的主要内容并不是对作品信息符号系统的掌握,而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的个性化方式。这里所说的态度包括:对待艺术作品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态度、对待世界的态度和对待自身的态度。我们通过音乐教学能使学生掌握音乐语言、演奏乐器、分析作品和排练节目,对世界持美学观点,与大自然建立内容丰富的联系。所有这一切,都要靠创造性的艺术教育奠定基础。这就有必要就学生对待音乐作品的态度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指导他们形成持有正确态度的个性化方式,经常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让学生与教师开展对话式交往,使学生的心灵与音乐作品的精神趋于连通,指导他们掌握对待音乐作品的独特方式。

艺术教育取得的较高社会成就离不开教师独特的个性,离不开教师在自身个性发现基础上形成的创造才能,同时,也有赖于优秀教师与学生个性之间的交互作用。不难看出,音乐教学如果离开了价值与内容的和谐性,就不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应重视艺术教育在形成和发展个性方面的作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获取音乐知识的习惯,使其充分感受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使自己的行为高雅,心胸开阔。

摘要:音乐教育改革是社会改革的需要, 在音乐教育领域中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参与, 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延伸乃至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作者在教育实践中通过音乐艺术促进个性艺术素养的发展, 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归宿,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以培养学生正确态度为教学内容, 张扬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音乐欣赏知识 第2篇

1《.兄妹开荒》 的作者是(汪立三),(中国)人。

2.柴科夫斯基是(俄)国人.作品《天鹅湖》《胡桃夹子》、《鱼美人》、《场景音乐》。3《.小白菜》 是(河北)民歌.属于(无伴奏)合唱.4.巴赫是(德)国人,他在(复调)音乐与和声的发展及(十二平均律)的提倡和运用都做出卓越的贡献.主要作品《小步舞曲》 《勃兰登堡协奏曲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5《.春节序曲》 的曲作者(李焕之)作品有《社会主义好》《民主建国进行曲》.6.乐曲《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作者是(俄)国作曲家(鲍罗丁).7.《黛玉葬花》 是(越)剧 选自 《 红楼梦》

8.《饮酒歌 》是(意大利)歌剧《 茶花女》选曲.作曲是(威尔第).9.《快乐的女战士》 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

10.《春之歌》是(小提琴)独奏曲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所写.作品有 《仲夏夜之梦》《芬加尔山洞》《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11.《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是(军乐)合奏作曲是(郑律成)他的作品《延安颂》《延水谣 》.12.《葬礼进行曲》是(钢琴)独奏.作曲是(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作品有《夜曲》《玛祖卡》《波罗涅兹》《叙事曲》《圆舞曲》《幻想曲》。.二、选择题

歌剧《五洲人民齐欢笑》选自(A.《江姐》)

A.《江姐》 B 《白毛女》 C 《红珊瑚》 D 《刘胡兰》 2.乐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属于(B.小提琴 协奏曲)

A 琵琶协奏曲 B.小提琴 协奏曲 C 管弦乐 D.电子音乐 3.乐曲《杜鹃圆舞曲》是一首(D.巴扬独奏)

A.钢琴独奏 B小提琴独奏 C.箫独奏 D.巴扬独奏 4.《保卫黄河》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第(B.四)乐章.A.二 B.四 C.六 D.三.5.《吉卜赛之歌》小提琴独奏是(B.萨拉萨帝)的作品.A.威尔第 B.萨拉萨帝 C.西贝柳斯 D.门德尔松.6.《阿尔波拉达》是管弦乐《西班牙随想曲》的第(A.一.)乐章 A.一.B.二 C.三.D.四

7.《芳草青青 晨风爽》是(C.龙江剧)剧 《皇亲国戚》的选段.A.越剧 B.京剧 C.龙江剧 D.评剧 8.《赫哲人的春天》是(B.筝)独奏曲.A.箫 B.筝 C.琵琶 D.笛子

9.《买花姑娘》是(C.朝鲜)电影《买花姑娘》的插曲.A.中国 B.日本 C.朝鲜 D.美国 10.《爱我中华》是(B.乔羽词 徐沛东曲)作词作曲.A.乔羽词 刘治曲.B.乔羽词 徐沛东曲 C.张和平词 冯晓泉曲 D.周振天词 王付林曲.三.判断题.(共5分)×√

1.《告别》是《长征组歌》曲二.(×)

2.《埃格蒙特序曲 》是德国作曲家 贝多芬的作品(√).3.《松花江上 》是解放以后的作品(×).4.《霓裳羽衣曲 》是埙与乐队演奏的.(√).5.《 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是舞剧《智取威虎山 》选段(×).四.连线题(共30分.每组6分连对一对2分)

音乐课程改革下的音乐知识技能观 第3篇

案例1、课题是《童心是小鸟》。一开始老师让学生观看课件,欣赏全国十佳小歌手演唱的歌曲《童心是小鸟》,接着老师又让学生观看《童心是小鸟》MTV,这时候老师问道:“这首歌曲好听吗?你们想学吗?”孩子们答道:“好听!想学!”老师说:“那就让我们跟着《童心是小鸟》MTV练习吧。”接着老师就反复播放《童心是小鸟》MTV,学生跟着反复演唱。课的最后在学生反复练习的情况下,学生学会了本首歌曲。

案例2、是一节六年级音乐课,课题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课的开始老师让学生欣赏德德玛老师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后又让学生欣赏现代流行歌手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接着老师范唱了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最后老师用钢琴伴奏学生跟琴演唱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通过以上两个教学案例,我们不难看出音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音乐课堂发生了极大变化。老师们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都想方设法改变我们的音乐课堂,把精力都投入到制作精美的课件、活跃课堂气氛、或者小组合作等等方面。在教学中不自觉地将音乐知识和技能放下,在出现知识点时常常一带而过,生怕一讲知识和技能又回到了传统教学中。我们不禁疑问

在新课程背景下,音乐知识和技能真的不重要了吗?在音乐教学工作中,是不是要淡化音乐知识技能呢?要淡化的话,淡化到什么程度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具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重要问题。

按照《音乐课程标准》精神,音乐知识与技能包括包括以下四方面:

1、音乐基础知识

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音乐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4、音乐与相关文化

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粪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那么如何理解课程改革下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观呢?

如前所述,音乐知识是指蕴涵在音乐艺术作品中的全部文化内涵。应该说,这种音乐知识观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中的音乐知识观。它不再用单纯的音乐学科观念将学生局限于基础乐理知识或识谱知识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而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使学生在享受音乐、增进审美修养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其音乐文化素质。

音乐技能则是指音乐艺术的基本能力。如,音乐听觉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如歌唱能力、演奏能力、表演能力);音乐情感能力:音乐联想想像能力:音乐创造能力(含音乐创作能力在内):音乐鉴赏能力等。同样,这种音乐技能观也和传统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技能观是有区别的。它不再局限于唱歌技能、识谱技能、视唱练耳技能这个狭小的范畴;而大大地拓宽了音乐技能所涉及的范围。这种拓宽,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音乐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说,这种拓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重要举措,而不是面向少数音乐尖子的所谓“音乐精英教育”。

当然,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为了学习音乐艺术,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本身。也就是说,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是为了享受音乐艺术的美感,提高人们的音乐文化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而不是为了学习知识报能而学知识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知识技能是为了掌握一种学习音乐艺术的工具,架起一座座通向音乐艺术的桥梁。

在明确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实质后,如何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就成了关键问题。这里我们音乐教师必须明确两点:

第一,小学生是否要学习音乐艺术作品的全部文化内涵?

明确地说,肯定不是这样的。对那些繁、难、偏、旧的,专业性过强的就没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习:而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兴趣爱好及其音乐经验联系密切的音乐知识和基本音乐技能,就有必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也就是说,在学习内容上,必然是有选择性的。

第二,在学习方法上,是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学习呢?还是作为一种音乐专业的学科内容去系统地传授、机械地训练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习能否具有实际成效不是靠灌输、重复的练习,而是靠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而获得。因此,提倡这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富于美感的音乐艺术作品、组织富于趣味性的音乐艺术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而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发现、探究、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音乐欣赏知识在器乐教学中的意义 第4篇

一、音乐的基本语汇与基本功练习

音乐的基本语汇如节奏、旋律、和声、力度、表情记号、演奏记号等, 都与音乐的表现手段密不可分。因此, 无论从欣赏音乐的角度, 还是从演奏音乐的角度, 这些都是必须掌握和不断积累的知识。对于正规、系统的器乐演奏教学而言, 基本功练习是基础。为基本功练习专门编写的教材虽因各种乐器的特点而有差异, 但从根本上说, 不外乎就是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好正确演奏由音乐基本语汇组成的各种作品集合。这些音乐的基本语汇以大大小小练习曲、独奏曲等形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组织起来,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演奏教材体系。因此, 从一开始, 就让学生在正确理解这些基本语汇的基础上, 通过演奏实践去感受其听觉效果、表现作用等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不少器乐学生在长时间练习演奏音阶、琶音等基本功时, 往往都会觉得枯燥乏味, 产生倦怠情绪。这个时候, 老师必须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 给学生说透说明白, 让学生懂得这些练习中出现的音乐元素, 会在今后的作品演奏中经常出现。如果指导老师能给学生举例说明, 并当场做示范演奏, 效果会更好, 学生自己就会有所领悟。比如在给学生布置某个器乐曲之前, 先教会学生这个乐曲中将要出现的调式音阶、琶音等, 一边让学生看谱子听老师示范演奏, 一边向学生说明二者的联系。这样做要比单纯的说教更具有说服力, 学生也就更容易接受了。在培养和磨练学生毅力与韧劲的基础上, 还应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发, 以增加学习兴趣和乐趣, 学生从枯燥的练习中找到了乐趣, 练习效率就会提高, 开始学会动脑。学生能够按时有质量地回课了, 自然就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有了成就感就能建立自信心, 久而久之, 就会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形成良性循环, 日后的学习才能持之以恒, 稳步提高。举个例子说, 一次, 有个初一年级的学生来上钢琴课, 回课内容有音阶和琶音。这个孩子性子比较急, 总想弹得飞快, 却不注意每个音的质量, 结果一塌糊涂。我没有马上责备他, 而是先跟他进行沟通, 了解他的想法。我启发式地问:“你喜欢赛跑么?”他回答:“我喜欢百米赛跑。”我暗示道:“那你觉得百米赛跑是不是跟快速弹奏音阶很像?”他点头。我又问:“那弹奏琶音像什么运动?”他很快回答:“像刘翔的跨栏赛跑。”我继续问:“那他们天生就会跑吗?”学生答:“不是啊!人都是先学着站立, 然后学走路, 后来就会跑了......”我赞同地说:“对!每个人都要经历从学着站稳, 再学走路, 之后慢慢跑起来的过程。刘翔也不例外, 而且他在日常的训练中必须耐着性子认真迈好每一步, 一步一个脚印, 才能获得最理想的训练效果。其实学习弹钢琴不也是这样么?”学生明白了我的意思, 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老师, 我懂了!以后弹钢琴, 我一定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学好站稳、走稳, 然后慢跑, 最后才快跑。”于是, 这个学生从此之后的回课质量明显提高, 因为他已经能够用正确和长远的眼光对待这个问题了。另外, 还可以借助在音阶练习中加入不同的节奏型 (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三连音等形式) 或有一定起伏的力度变化等不同练习方法来打破单一的练习模式, 这样既能激起学生挑战自我的欲望, 增加乐趣, 又能提高学生弹奏不同节奏音型的能力, 在比较中学习, 从而促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这些音乐基本元素表现效果的初步印象, 为今后的学习铺好路。

二、音乐的想象与联想在演奏中的启发作用

“想象指人脑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指感知或回忆某一事物、连带想起其他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音乐欣赏中的想象和联想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描绘性音乐所引起的联想, 情节性音乐所引起的联想, 由音响感知与情感体验引起的自由想象”。[2]如果演奏者脑子里一片空白, 只是机械地演奏音符, 我想他的音乐也是无从谈起感染力和启发性的。其实, 演奏者不外乎必须努力做好两件事:一个是通过长期刻苦的科学练习获得自如演奏一些作品的技巧和能力;另一个就是要学会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 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借助于作品一并表现出来, 而演奏者个性上的差异就在演奏上形成了不同的美和对美的不同感受。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个性是美的最根本特征。”由于演奏者为各种可感的音乐形象赋予了“个性”印记, 决定了音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就自然形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感性世界。这一点恰好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音乐存在主观性和客观性、明确性和模糊性的特点。

以手风琴独奏曲《牧民之歌》为例。这首作品是中国作曲家在手风琴领域中探索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为之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创作背景而言, 这首曲子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 草原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抒写了一幅感恩毛主席、歌颂共产党的生活画卷。但一开始跟学生不需要过多地介绍这些, 也就是说不要过多地灌输, 而应该侧重于启发。音乐的启发首先应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这种情感共鸣起初不一定非得是具体的、统一的, 甚至唯一的, 恰恰可以是模糊的、赞赏性的、音乐的。换句话说, 老师在范奏时, 只要使学生感觉“旋律挺好听”、“挺感人”或“挺有气氛”或“挺喜欢”的程度就达到目的了。因为, 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 才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 学习效率在学生主观积极性上才有保障。至于作品究竟表现了什么, 就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推敲、不断积累;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 获得自己对作品的诠释。当然, 这么说起来仿佛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 实际上, 持续时间上会有因人而异的情况。但无论如何, 我认为这个能力的培养, 从学习手风琴演奏乃至器乐演奏的基础阶段就应该坚持贯穿进来, 决不能遗留到后期才“打补丁”。

记得我刚开始学习演奏手风琴的时候, 第一位老师只教我演奏的基本功和技巧, 我当时在音乐欣赏方面的知识几乎是空白的, 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欣赏, 学校也没开过这门课程。于是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指法、节奏、风箱等问题上面, 忽略了音乐的情感表达, 根本没有任何想象或联想。后来, 我又另找了一位老师学习手风琴。这位新老师在指导我弹奏时, 除了在基本功和技巧方面提出要求外, 还对我进行了启发式的教学, 令我受益匪浅, 至今不忘。那是在我去老师那里上的第二节课上, 他要听一听我弹奏的《牧民歌唱毛主席》。记得当时我把引子拉得太慢了, 老师就让我停了下来, 并感慨地说:“你这么拉的话, 整个草原就没有一个年轻人, 都是老头儿了。”就这么一句生动的评价, 使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集中到音乐上来, 自己一想可不是嘛, 于是很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此后, 我从引子开始仔细体会和感受这首曲子的内涵和情感, 不断拓展联想和想象, 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并在日常的练习中找到了明确的目标, 因为我觉得无论能否做到最好, 至少可以将自己脑海里的画面努力表现出来, 为能够用我的琴声勾勒出一个明确的、清晰而生动的音乐形象而努力练琴。

有了这样的经历, 我自从教学以来就一直坚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因为在一些学生身上仿佛看到了我当初迷茫的影子。有一次, 我经过琴房时, 听见一名拉二胡的学生正在练习《赛马》, 我没有打断她, 只是进屋去听。听她拉琴, 我心里想:她在演奏过程中没有感情, 也没有联想或想象, 就是一门心思扑在运弓和把位上了。于是, 我问她:“你觉得这首曲子表现了什么?”学生茫然地回答:“不知道……就是赛马呗。”她的回答, 印证了我心里的判断。我就启发地说:“其实, 这首作品把赛马的各种场面和细节都表现得非常生动。咱们可以试想一下……”我选取了这首曲子的几个代表性的段落, 用哼唱的方法, 启发她将这些音乐片段与她自己所看过的赛马场面联系起来。从细节入手, 不需要太多的举例, 说到一两处, 点到为止即可。果然, 学生笑了:“哎……原来是这么回事呀。”从此以后, 这个学生通过在日常练琴中的摸索和积累, 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音乐联想。后来再听她拉这首曲子时, 就感觉到有了明显的变化, 而且更加生动而富于感染力。

三、曲式与比较欣赏对演奏的启发作用

曲式结构是作者对一首音乐作品的整体构思, 对它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帮助演奏者或欣赏者“鸟瞰”作曲家的布局意图, 所以对理解和把握整个作品的内涵是意义深远的。其实, 音乐的曲式结构跟文学的段落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说有个人不懂作文的段落结构, 往往就会把文章写成人们常说的“流水帐”。音乐亦是如此。通过曲式结构, 我们可以借助比较听赏的手段洞悉不同主题、不同乐段的异同, 以及这些情绪、内容不同的主题或乐段是怎样连接、怎样过度的。这样, 对作品就可以有一个从整体到局部, 再从局部到细节的初步把握。在一次钢琴课上, 学生弹奏我布置的作业《采茶扑蝶》。听学生弹奏时发现, 她脑子里显然没有曲式结构的概念。我表现为:一是不同乐段的演奏速度不统一, 忽快忽慢, 太过随意;二是不同情绪的主题之间的衔接没有过渡感, 要么突然, 要么含糊, 且对比渲染上也不够明显。第一个问题乍一看, 是学生在日常练琴时不打拍子的缘故, 其实也是脑子里没有整体构思造成的。试想, 如果盖一座大楼没有可行的设计图纸, 怎么能够完成呢?如果学生具备一些曲式结构的初级欣赏知识, 就会对作品有整体布局的概念, 自然会想到用一致的拍子脉搏贯穿整个作品的练习方法来避免弹奏速度不统一的问题了。第二个问题也不例外。所以, 我针对这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效果很不错。我先是利用盖大楼和设计图纸的关系打比方让她明白曲式结构的重要性, 之后又布置了一个作业给她, 要求她用比较听赏的方法在钢琴上边弹、边听, 一边再在纸上用“A、B、C”等字母把划分出来的段落标记出来;如果有某个主题在之前出现过, 则延用原名;如果有的主题出现过, 但有一些变化, 则在原名右上角加上一个上标“1”;最后, 在反复推敲自己划分的段落之后, 仔细体验, 并给每个不同的主题段落起一个自己认为比较恰当的小标题。就这样, 这名学生在第二次回课时, 给我展示了她的劳动成果。我先是赞许地点点头, 对她进行鼓励。之后, 让她拿着自己画的结构图解释给我听。我没有打断她, 只是在最后给她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和归纳, 说到一些在这个作品中出现的曲式知识以丰富她的知识储备, 并启发她独立思考, 诸如“某个主题再现有什么作用?”等问题。经过这样一个训练, 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提高了学生在曲式结构方面的审美能力, 以及在弹奏中对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 为日后良好的练琴习惯的培养和如何表现音乐整体与细节的协调美奠定了基础。

以上所述, 都是我从自身学习经历和实际教学中获得的一点心得和体会。虽然这些方法效果明显且对学生的影响比较深远, 但因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不同的差异, 所以不可生搬硬套, 而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 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在训练学生演奏能力的同时, 通过丰富他们欣赏方面的知识, 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在探索艺术之路上舞得更精彩、走得更远。

摘要:演奏者是音乐作品的再现者, 是作者与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演奏者自身艺术修养会直接影响到其作品的再现和诠释, 而听众往往是通过他 (她) 的视野“看世界的”。因此, 对于一名学习器乐演奏的学生而言, 除了磨练基本功和演奏技巧之外, 音乐欣赏能力也是必须具备且从入门阶段就应该重视起来的修养之一。本文作者以通过几首器乐作品为例, 结合教学实践, 简述自己对音乐欣赏知识在学习器乐演奏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方面的认识, 抛砖引玉, 以期与广大音乐教师及音乐爱好者交流、探讨, 共同把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贯穿于学生的一生, 将其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来。

关键词:音乐欣赏知识,器乐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任, 王顺通.音乐欣赏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

音乐知识题库 第5篇

答案:《睡美人》《胡桃夹子》和《天鹅湖》

2.《雪绒花》是哪部电影中的曲子?

答案:《音乐之声》

3.十二平均律是由谁首创?

答案:中国十二平均律是由明代朱载堉首创,西洋十二平均律是由德国巴哈(赫)首创

4.吉他有多少根弦?

答案:6根

5.老、少斯特劳斯是什么关系?

答案:父子

6.《小白菜》是那个地区的民歌?

答案:河北

7.谁把钢琴发挥到及至?

答案:贝多芬(音乐之王)

8.关于《唱支山歌给党听》是哪部电影的插曲

答案:故事片《雷锋》的插曲,

9.圆舞曲也叫什么?

答案:华尔兹

10.不是中国乐器的是

答案:小号

11.黑管是什么乐器的别称

答案:单黄管

12.国际歌的词作者

答案:鲍狄埃

13.问题:国际歌的作曲者

答案:比尔.狄盖特

14.义勇军进行曲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

答案;风云儿女

15.乐器女王之称的是什么乐器

答案:小提琴

16.卡农的作者

答案;帕赫贝尔

17.“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哪个地方的歌曲

答案:青海

18.超级乐者是哪个国家研发的

答案: 中国

19.乐圣之称的是谁?

答案;贝多芬

20.“掀起你的盖头来”是哪个族的歌曲

答案: 新疆维吾尔族

21.法国号又称什么?

答案:圆号

22.简谱的发明者是谁?

答案:舒威

23.音乐神童是谁?

答案:莫扎特

24.圆舞曲之父是谁?

答案:老约翰

25.进行曲之王是谁?

答案:苏沙

26.谁是钢琴诗人?

答案:萧邦

27.法国歌剧的创始人是谁?

答案:卢利

28.响板的发源地是哪?

答案:西班牙

29.哪种不是混合拍? 选项是:3、5、7、9拍。

答案:选3拍。

30.简谱最早被哪个国家使用?

答案 :法国

31.贝多芬的哪个交响曲被称为命运交响曲。

答案:第五交响曲

32.音乐史上最早的第一部协奏曲为何?

答案:科赖里所做的大协奏曲.

33.中国的音乐节是什么时候?

答案:四月五日

34.世界三大男高音中的多明戈是哪国人?

答案:西班牙

35.贝斯有几根弦?

答案:4根

36.音乐剧是由谁所创?

答案:华格纳

37.钢琴曲中的旧约是什么?

答案:十二平均率

38.标准音A的音高是多少?

答案:每秒振动440次

39.关于吉他弦的问题

答案:E B G D A E

40.《弹起我心爱的土琵芭》是哪部电影的插曲?

答案:铁道游击队。

41.《卖报歌》的作者是谁?

答案:聂耳

42.阿里山的姑娘是什么族的歌

答案:高山族

43.指挥棒最先是拿什么代替的?

答案:纸卷

44.《毕业歌》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歌

答案:《桃李劫》

45.《老人河》是哪个国家的歌曲

答案: 美国

46.古筝和古琴哪种的弦多?

答案:古筝

47.在所有的弦乐器中唯一的演奏音高和实际音高不同的乐器是什么?

答案:低音大提琴

48.哪位作曲家没有编写过管弦乐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答案:贝多芬

49.“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卡雷拉斯是哪国人?

答案:西班牙

50.简谱最早在什么世纪使用

知识融汇贯通 提高音乐教学 第6篇

一、音画交融,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想象是思维的花朵,是艺术的精灵,是创造思维的核心。一切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无想象就绝无创造。正如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想象比知识还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一书中曾有这么一段话“有教养的音乐家能够从拉斐文的圣母像得到不少启示。同样,美术家也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曲中获益非浅。不仅如此,对于雕塑家来说每个演员都是静止不动的塑像,而对演员来说雕塑家的作品也何尝不是活跃的人物,在一个美术家心目中,诗歌都变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善于把图画用声音表现出来。”从这段话语的启迪中,感悟到在音乐教学中,用图画的描绘,实物的演示,使学生在音画交融,视听互补过程中激发联想,培养想象思维。

1.创设情境,激发联想。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绪,必须有一个实际的思绪,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绪的开始阶段。”因此,为了让学生在感性接触教材的同时,获得教学材料的诱因化刺激,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时,设计适当的情境,让学生从表象、联想和想象方面把握对象,训练想象思维能力。如:欣赏德彪西所作的《月光》乐曲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感受三和弦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闭上眼睛听乐曲,同时教师将教室的窗帘拉上,将“月光”的图画用幻灯打在教室的天花板上,当音乐进行到一半时,让学生睁开眼睛,学生一下子被这情景所吸引,在此情此景的音乐感染中产生强烈的联想冲动,激发想象的欲望,在音画交融、视听互补中,想象思维不断升华。

2.彩色音符、培养想象。

绘画中的色彩是通过人的视觉器官直接感觉而产生的色调,而音乐色彩是通过人的听觉器官经过大脑的分析而产生的一种由声调变为色彩的形象思维感受。在教学中,借助色彩这种直观手段来帮助音乐的形象思维,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从而降低音乐教学的难度。不同色调给人的感觉不同,不同的音乐同样能引起人的不同感受,将色调与音乐这两种感受有机结合,既形象又直观,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开发,如:在乐理知识“三和弦”的教学中,运用色彩与和声音响的结合,让学生在听辨感受中将大、小、增、减三和弦,从协和到不协和的辨别,逐渐感受到明亮与暗淡、扩张与紧缩的音响色彩。从直观的听觉中,引起情绪波动,把音乐与色彩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统一在音响色彩中而产生共鸣,在激发联想中培养想象思维。

二、语音相通,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灵感

在文学中,原始人含糊的叫喊经过加工而成文字,即和对象、观念情感联想的音响——清晰的、从理论上可被理解的、但不精确的联想;而在音乐中,这种叫喊经过加工而成为音符,即清晰的、从理论不能被理解,而是和人类基本情感相结合的,本身固有的联想。然而,在这两种不同的音响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它们都唤起人的情感反映。区别在于:一个字即唤起情感反映又表示了它的意义;而一个音则不能表示意义,只能唤起情感反应。如果在教学中,语音相通,音响互补,把各种知觉心象和记忆心象重新化合,孕育成一个全新的心象,激发起更深层的情感反应,达到富有创造性的一种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1.以曲促情、激发培养学生的创作激情

在音乐教学中,以音乐这心灵的语言感染学生的情感,以文字这抽象的语言辅助学生的情感。在这诸种感情状况中,出现最佳的心理状态——激情。它是一种强烈,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而处于激情中的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调动起自己身心的巨大潜力。能把全部感情,注意和能力高度集中于某一创造对象上,有力地激发着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如在小学欣赏课中,选自学生最熟悉的对象——母亲,作为活动的主题。让学生们收集各类赞美母亲的歌曲与的乐曲活动中,通过分析介绍自己推荐的歌曲,在边听边唱中不断地感受,在这心灵的语言体验中,回忆自己成长中的引路人——母亲。这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再让学生创作歌词,在相互感染中用真挚的感情朗诵自己写的歌词,并进行旋律创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语音相融相通中,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从而过渡到灵感思维,产生创造性灵感。

2.营造氛围、激发培养学生创造灵感

音乐与文学之间,不仅存在着审美通感,而且在相互转换过程中,还不断丰富甚至创造着美。而这种美感是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创造力既然是一种求异、创新、创美的能力,那么促使人们进行探索创造的心理因素,是科学家、艺术家、发明家以及其他创造者进行探索、创新、创美的智慧源。

在新课改中推出的中小学教材里编创了大量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这些素材可以营造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环境,让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唤起其潜在的意识,使其和显意识沟通交互作用中激发出创造灵感。如在上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中的第二乐章,学生们从流动的旋律感受到幽静安逸的景象,似乎可以看到潺潺的溪水,低垂的柳枝,鸣叫的小鸟……的想象中。在这美的氛围感染下,学生们通过音响的模仿,小组的讨论,用散文、诗歌来描述乐曲。在音乐与文字的渲染中必然会产生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加深学生们对乐曲的理解。

音乐欣赏知识 第7篇

1. 当前音乐教学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现在素质教育得到了大力的推进, 然而在实施上仍旧有一定的缺陷。由于处于教育方式的过渡阶段, 我国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于新课程改革所要求和推进的素质教育处于 “盲人摸象”的状态。尽管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是好的, 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知识水平限制, 对于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 对新的教育方式的实施策略不明确, 以及现实推进的阻力等, 其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及应采取的策略印象模糊, 不知该如何下手, 这导致了我国现今教育方式的青黄不接、新旧杂陈的状态。

音乐课堂上, 大多数音乐教师依旧以一种类似于教学语文、数学等课程的方式来进行音乐教学, “教师一人弹唱, 学生跟着唱”, 这样一种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深深打击了学生的音乐积极性, 将陶冶学生性情, 促进其心灵丰富的美好的音乐变成了学生惧怕的牢笼, 虽然在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 但在真正意义上却将学生推离了音乐的世界, 使学生错失了音乐的美, 产生“爱音乐, 却不爱音乐教学”的现象。

2. 音乐实践的意义

音乐, 追本溯源, 其来源于社会生活, 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产物, 最早的音乐来源于人们情感的表达, 是人们心中自然的原始本能。人的情感能够互相传递、互相感染, 因此音乐才能格外打动人心, 直达人们心灵深处, 对其本真的自我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因此, 音乐来源于实践, 也离不开实践。同时, 我们学习音乐, 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 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多少音乐理论知识, 使学生在音乐这一领域产生多么深厚的造诣, 而是要利用音乐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和内涵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使学生在音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养成良好的品格, 陶冶情操, 成为一个有品德、有素质、有要求、有能力的优秀的人才, 这些因素将对其一生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音乐教育应当与实践相结合, 运用于实践之中, 指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思想行为, 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实践学习音乐知识的相关策略

1. 转变观念

思想造就行为, 观念指导实践。转变观念是实施音乐实践教学的第一要务。对此, 教师要积极学习专业知识, 提升自身知识技术水平, 同时积极主动地深入了解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理论实质, 了解教育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 并结合自身所处的具体现实将其运用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积极转变观念, 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同时注重音乐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 使教师教学生的灌输式音乐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索的探究式音乐课堂。奥尔夫说过: “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 是最重要的。”如, 老师讲解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时, 先不告诉学生音符的名称和时值, 让学生跟着老师拍拍手, 跺跺脚, 引导学生区别, 然后老师再告诉学生这个音符是用什么表示的, 一拍的音符是什么样, 表示一拍子有两个音符的时候怎么表示,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并在愉快氛围中带着极大兴趣接触学习到的东西, 才能最长久地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之中, 不会轻易忘却。

2. 激发情感

音乐是创作者情感的表达, 是创作者心灵的声音。一部好的音乐作品, 其所蕴含的深厚内涵需要探究者结合自身体验, 深入地进行体会, 而这需要学生投入较强的注意力和怀有极大的兴趣, 而且无可替代。唯有真情能动人, 也只有真心投入才能体会到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深情, 同时也才会被这份纯挚的真情所感染, 受到启发。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投入到音乐作品之中去体会其中的真谛, 从而真正获得音乐教育所带给学生的重要影响。如在欣赏 《画图展览会》 时, 让学生用线条、简单的图形或肢体语言来描述音乐的强弱变化等。这样, 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体会,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3. 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

音乐的世界是极其宽广的, 人类的精神的世界有多大, 音乐的领域就有多大。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 常常与创作者本身的丰富经历内涵相联系或者本身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一部音乐常通有一个主题, 且这种主题多半与某种情境挂钩,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音乐作品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 将学生引入合适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情境的影响下体会作品的内涵, 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音乐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蕴, 提升音乐学习的兴趣, 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教师在构建课堂情境时, 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 利用图画或者视频影像等, 推动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 加强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教师还可以将器乐引进课堂, 使学生近距离接触音乐, 触摸音乐的内涵本质,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 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轻松积极的环境, 使学生能够放松自己, 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学的内容。学生只有在轻松积极的课堂氛围中, 才能积极思考, 深刻感悟,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音乐知识的掌握。

4. 开设多姿多彩的音乐活动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 “告诉我, 我会忘记, 做给我看, 我会记住, 让我参加, 我就会完全理解。” 亲自参与才能使音乐深入学生心灵, 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和震撼, 真心爱上音乐, 产生共鸣。首先, 教师可以联合其他班级在学校中举办大型主题音乐活动, 营造一个全校或全年级参与的音乐活动情境, 使学生在这样积极的音乐氛围中主动深入了解音乐, 参与音乐的创造和表达, 从而真正体会到音乐的美。同时, 主题音乐活动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水平,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表现出自身积极昂扬的风貌。其次, 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 比如全校、全年级、全班等, 举行音乐竞赛, 以这种方式推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提升学生音乐知识水平和音乐技能水平, 使学生展示音乐特长, 互相增进了解, 同时也提升学生音乐兴趣, 推动其音乐才能的表现和发展。最后, 教师可以在班级范围内开展趣味性的音乐活动, 如歌唱表演、器乐大赛或综合性音乐表演等, 还可以将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 如音乐实验等, 引入音乐课堂, 使学生见识到音乐教学的多姿多彩, 拉近学生与音乐以及音乐与现实实践的距离, 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提升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音乐教学多姿多彩, 音乐教学与实践息息相关, 音乐教师应积极促进音乐与实践的结合, 使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感悟音乐内涵, 提升音乐兴趣, 增长音乐知识, 从而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摘要:音乐来源于实践, 与实践息息相关, 音乐教师应积极将音乐教学与音乐实践结合起来。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音乐实践的教学意义, 以及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实践学习音乐知识的相关策略, 希望能对有相关研究以及音乐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音乐,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湛频洁.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策略[J].教学与管理 (理论版) , 2008, (1) .

[2]毛娟.关于音乐实践教学的模式探讨[J].四川戏剧, 2008, (2) .

音乐欣赏知识 第8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老师,教学

中学音乐教程改革如火如荼, 那么一个称职而优秀的中学音乐教师应该怎样启发引导学生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呢?笔者作为一位具有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中学音乐教师, 在这方面总结出几点建议, 期望能给一些老师启发:

一、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体悟民族感情, 达到既定中学音乐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现代学生们被流行音乐包围, 喜欢流行音乐已经是不争事情。如果老师们能够将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结合起来, 也不失为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兴趣的一种好办法。其实, 很多流行音乐都是与民族音乐有着渊源的。比如现在华语流行小天王周杰伦的歌曲就带有明显的中国风, 而组合“女子十二乐坊”更是将民乐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的典范。

2、《课程标准》中指出:

“在音乐教学中, 应该创设多种情景, 使用各种形式,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民族音乐教学中也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作品, 体悟民族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感情。比较有效地教学方式有:

(1) 以感受和体验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民族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感情, 民族音乐的教学方式应该以感受和体验为主导, 听、唱、奏、演都是进行感受和体验的方式。比如, 我国的民歌一般具有很多版本, 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欣赏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唱形式。另外民歌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情景,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模拟情景, 体会民歌之中的感情。

(2) 以丰富人文内涵为主线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理知识, 更是要以拓展学生知识面, 加强学生艺术修养为目标。民族音乐作品一般有深刻的创作背景, 老师要注意挖掘民族音乐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比如《黄河大合唱》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 《二泉映月》是阿炳悲惨一生的写照, 音乐老师从这些角度出发, 不仅能拓展学生知识面, 更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作品。

(3) 拓展比较式的教学方式

音乐老师在讲解民族音乐的形式, 可以结合多种艺术形式讲解民族音乐, 比如将音乐和舞蹈结合起来, 比如联系影视中的音乐。老师可以做出不同的专题讲解, 在分析比较中, 学生的接受效果会更好。

(4) 实践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 在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前提下, 老师要启发诱导学生探究音乐教材的基本内容, 并且联系生活实际和周围世界, 为学生提供和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和讨论的机会。

二、丰富学生校园活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民族音乐内容

中学音乐教育并不是局限于课堂上,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和领悟民族音乐, 音乐老师也应该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在校园中营造欣赏学习民族音乐的氛围,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组建民乐队、合唱团。

2、充分利用校园广播, 为校园广播选送经典民族音乐, 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

3、利用校园艺术节, 宣传民族音乐, 热心指导学生的节目。

4、与校领导以及班主任协调, 定

期举办一些关于民族音乐的活动, 比如民族音乐知识竞赛、民族音乐演奏会以及民歌大赛等。

5、邀请一些民族音乐家来学校为学生开设讲座, 有条件的可以举办民族音乐演唱会。

三、让学生在校园之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1、音乐老师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

联系, 为孩子欣赏学习民族音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建议家长多为孩子选择一些具有民族音乐风情的电视节目, 积极支持孩子学习民乐。

2、加强与社会媒体、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为学生提供观看或是演出机会。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 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中外音乐艺术实践或是民族音乐艺术交流活动。

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这样说过:“音乐史培养人民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民族音乐史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合理有效地利用这笔财富丰富中学生的精神生活、拓展其文化视野、提高青少年的音乐欣赏水平以及艺术修养, 是当前中学音乐教育的一个重点, 也是我们完善义务教育,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弘扬民族音乐, 社会各方面都有责任, 中学教师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叶霞敏:《上海版音乐新教材 (中学) 相关民族音乐教育内容的思考》, 《龙游音乐教研网》, 2009年7月。

[2]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1月。

视频素材欣赏与语文知识累积 第9篇

关键词:视讯视频,电视栏目,欣赏教学,语文素养

我所任教的学校, 是一所县级职业中学,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我现在使用的语文课本是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的教材, 分成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模块各有侧重点, 都注重现代文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实践运用, 特别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鲜明主旨, 彰显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有这样好的教材, 更要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 仅靠单一的课堂教学, 效果不显著, 也培养不了文学素养。现如今, 视讯日益发达, 我们的生活被电脑资讯和手机资讯包围。在课堂教学上,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而频繁, 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电子视频成为我们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和手段, 给予了我们视频素材的海量欣赏和语文知识累积的教学尝试。既然我所教授的班级是计算机班, 那就从多媒体教学入手, 就视频素材的欣赏与语文教学的关联, 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要掌握的是知识点, 要欣赏的是正能量, 要拥有的是人文性。因而选择怎样的视频素材欣赏至关重要。要走好语文文化能量之旅, 需要知识的积淀和能力的陪伴, 能不能成为一种文化的“咖”, 湖南电视台的《百变大咖秀》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注解:在专注欣赏别人的个性表演时, 揣摩他人的与众不同, 加入自我的认识与突破, 便塑造出了那个传说中的经典形象。明星模仿“大咖”如此, 语文知识的累积也是如此。在不停地重复学习中进行模仿运用, 在模仿运用中学会融合贯通, 在借鉴中出新出彩;选好视频素材后, 找出为我所用的闪光点, 从而积累丰富语文素养, 语感和鉴赏力便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地累积起来。

语文知识注重日积月累, 而知识的累积不仅仅是文化素养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文化情商的涵养。说出来的话语, 是否能让老师听得明白;写出来的文字, 是否能让老师读得下去, 关键在于舌尖里、笔尖下的文句是否有情感、有内容。发自内心的语句, 字里行间浸透个人情感, 拥有个人见识和真切感悟的语段是可以感动许多人的。这就是文化情商的作用。欣赏这样富有情感的视频素材, 给我们带来的是直击心灵的情感碰撞。在周四下午的连课里, 我就选用了如下一些视频素材:《道德与观察》、《今日说法》、《社会与法》等法制栏目;《传奇故事》 (《经典传奇》) 、《鲁豫有约》 (《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 等谈话叙事类节目。

曾有网友评《鲁豫有约》:一段段窝心的真情, 三千六百秒赤诚对话。这的确是一档在对话中表露真情和传递真心的栏目。在我看来, 欣赏这样的视频, 是最直接, 也是最面对面的触动心灵的碰撞与感动。如相信自己的尼克·胡哲, 他说: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 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真正改变命运的, 并不是我们的机遇, 而是我们的态度。我还记得他的名言:不停地尝试, 就能走向成功;相信你自己, 就能做得到;只要有梦想, 你就有希望。在观看这期节目时, 我让学生抄下了上面的两句话, 并和他们共勉;我还找出他的演讲视频及2009年出版的励志DVD《神采飞扬》并介绍了于2010年出版的他的自传式励志书籍, 与学生一起感受他多彩的人生。我看重的是, 在聆听时, 让学生们走近他们的内心, 走进他们的成长历程。我认为他们的经历不仅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更可以激励他们走好今后的学习与人生之路。

当然, 我不仅仅选用严肃正统的, 课堂里更需要笑声, 在笑声中引发共鸣, 在笑声后获得感悟。借鉴美国著名脱口秀明星节目《深夜秀》而引人注目的《一周立波秀》进入了我的视野。我选择的视频素材大多是他对过去一年的重大新闻事件的“笑谈”和“盘点”, 让人在笑过之后印象深刻。周氏风格说道平凡人的平凡生活, 阐释简单人的简单心理。他的语言秀, 很值得我们推敲学习。我曾经让学生到电脑中查找, 在课堂上交流。如:理想很丰满, 现实却很骨感 (用对偶句、反义词阐释生活) 。时间太瘦, 指缝太宽 (真是至理名言) 。鸵鸟的幸福, 只是一堆沙子 (理由和幸福都可以如此简单) 。西游记告诉我们:凡是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 凡是没后台的都被一棒子打死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又不是人民币, 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 (很个性的自我剖析) ……这些经典语录在调侃自己的同时, 却也可以让他的听众感受到积极的心态与阳光的旋律。观众也在他词语的正说反说中得到宣泄和过滤。我们是小菜, 还是水饺, 看后, 心中自有分晓。

课堂上, 我还让学生们欣赏了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浙江电视台的《杂志天下》栏目。我还给他们看过与他们未来职业规划相关的《职来职往》栏目。看各类视频, 学习为梦想而坚持, 为目标而打拼, 为理想而努力。作为职业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 我希望我的学生在我选用的视频中学会欣赏视频, 跟着我的解说, 运用这些视频, 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视频的观看上。我希望我的学生用心观赏视频, 存储视频的精华影像, 看到好用的用一用, 用了之后, 留存心中的依然是那抹不去的感动和永存印记的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 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的确, 在观看时, 适时的点拨, 恰到好处的注解, 也就是加入观看视频片段时老师的旁白, 有时简短的三两句话, 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虽说不一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但至少拉近视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真正达到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共鸣。这样也就做到了于漪老师所说的“披文以入情”, 触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欣赏视频素材时, 真正达到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这样, 我想传授的语文知识与语文情感一定或多或少会累积在学生们的心里。每个学生对所选视频的兴趣也许不尽相同, 但在教师的牵引和指导下, 有了情感的互通和知识的解读后, 师生之间共同的观赏与交流, 师生之间的畅所欲言, 就变得有意义了。之后让他们写周记, 可长可短。再之后, 应对比较长的读后感, 就觉得有方向和目标。比如, 看完电影《孔子》后, 学生对孔子的印象就不再是老学究的样子, 不是一天到晚“之乎者也”的迂腐的知识分子, 而是一位真正有学问, 有信仰的, 心怀天下的夫子, 并不是说周润发先生演的孔子多么成功, 但起码孔子的形象明朗清晰化了,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鲜活可感的具体人物。看后让学生结合课本《论语》选段谈谈孔子, 他们对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也不再模糊了。

荀子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知识需要更新, 更新重在累积, 累积要懂欣赏。视频带我们穿越到了过去, 也感悟到了现在。在视频里欣赏这样的荧屏经典, 在视频中再现这样的文学经典。我由衷地感到:欣赏视频素材是这样的芬芳, 累积语文素养是那样的幸福!当我们在用眼阅读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中再次提起“自己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的故事的时候, 我们温故一下选入基础模块 (上) 中的《卖白菜》一文, 真正体会了他说的“用耳朵阅读”: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写作素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也希望我所选用的这些视频素材也有朝一日成为学生有用的语文素材。都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2012年, 一首《江南Style》风靡全世界, 它的网络点击率竟然登上了吉尼斯纪录。的确, 只要视频有人上传, 即使我们不能亲临现场观看, 那种激情四射, 也能让你感同身受。不用说现在网络疯传的张家界版鸟叔, 歌手吴克群在央视《梦想合唱团》里作词的《江南Style》也别有一番风味。不仅他们相信, 感动中国, 一定有奇迹。我也相信, 不管作秀也罢, 宣传也罢, 我们都要感谢这样世界性的视频, 不仅让你领略潮流Style, 还带来了全民皆欢的效应, 何乐而不看呢?对于枯燥而刻板的语文课文的学习, 加入适当的视频片段, 对于加深语文知识理解与记忆, 从而累积文化底蕴, 我觉得功劳是不可抹杀的。虽说观看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但观看时的轻松与愉悦, 是单纯地阅读课文所无法比拟的。

当新的一年到来时, 央视的《焦点访谈》出现了时尚的网络用语“高富帅”、“白富美”和“屌丝”, 它们冲击我们敏感的神经。我期望我选用的视频能成为像央视《对话》栏目说的那样, 也能成为学生“思想的盛宴”, 至少能给他们最真实的人生情感体验。我也期望这种教学尝试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语文乐趣, 能让他们紧跟时代流行的元素, 感受文学的无穷魅力。

哲学大师卡缪说:请不要走在我的前面, 因为我不喜欢去跟随;请不要走在我的后面, 因为我不爱充领导;我只期望你与我同行。就让我在语文课堂上用好视频素材, 与学生共同欣赏, 一起提高我们的文化情商, 在语言表达和语文活动中大显身手。

面对屏幕上快乐家族的快乐无限, 天天兄弟的天天向上, 就让我们像航母Style那样, 一路走起, 与视频同行, 与精彩同行!

[1]语文 (职业模块财经、商贸及服务类) 课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李海林.语文教学科研十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3]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语文 (职业模块财经、商贸及服务类) 课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李海林.语文教学科研十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

音乐:知识、方法与情感的三维统一 第10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建立音阶的相对音高概念;掌握七声音阶的排列顺序;用较好的音准哼唱七声音阶各音;背唱歌曲《音阶歌》, 感知并画出旋律线。

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聆听、模仿、学唱、创作的过程, 形成将抽象音高与音符唱名、书写互相转换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聆听音乐的习惯;形成积极、快乐的学习态度。

教学片段

环节一:教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有一张“藏宝图”, 如果能够通过三个关卡的考验, 就能打开“藏宝图”, 得到世界上最好的宝贝。以这样的方式导入教学, 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积极的学习心理。

环节二:教师点击课件 (图1) 中d o的手号图, 发出d o的音响, 学生模唱, 再点击音符唱名, 发出d o的音响, 学生模唱。

师:刚才你们聆听、哼唱的两个音符是一样的吗?

学生意见不一。

师:那我们再来听听其他音符。

学生聆听其他音符, 和d o的音高进行比较, 并运用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 把唱名放进d o的手号图下面。

师:祝贺同学们, 你们真棒!只要你们仔细聆听, 一定可以打开其他密码锁!

全班学生多次聆听、比较、分辨七声音阶各音符的音高, 感受音符的高低变化。

师:同学们的小耳朵真灵敏!你们注意到那些手的图片吗?是什么呢?

生:是音符的手号。

师:让我们一起打手号, 唱一唱音符吧。

……

学生在游戏中兴致很高, 通过聆听音符的音响、哼唱音符唱名, 枯燥的“视唱练耳”练习变得快乐、活泼了起来。柯达伊手号的七种不同手势、不同高低位置, 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了七声音阶音符的高低变化。学生在进行辨别音符高低变化的技能训练, 掌握了聆听模唱的学习方式后, 回过头来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更浓了。

环节三:学生学唱和表演了歌曲《音阶歌》, 并运用虚拟互动类作曲软件创作了两小节的旋律片段。在创作过程中, 学生巩固了音阶的相对音高概念, 发扬了创新实践精神, 生成课堂教学的新资源。

音乐欣赏知识 第11篇

[关键词]提高;音乐理论知识;兴趣

兴趣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是短暂性的兴趣,第二种是稳定性的兴趣。目前,很多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都属于短暂性的兴趣,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必须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音乐,把音乐变成个人爱好,这样的兴趣才能是长久性的,才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一、研究分析

本次问卷以四川某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为调查对象,该院校大一共有15个班级,每个班级50人,但是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不同,人数也不相同。本次调查从2015年3月份开始,共对大一学生发放问卷550分,共收回问卷510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3%,有效问卷为500份,有效率为91%。问卷回收后,院校对问卷数据展开分析和研究,研究显示女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兴趣较高,男生就相对差一些。在收回的510份问卷中,有70%的学生有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兴趣,在课余时间愿意安排与音乐相关的活动。除此之外,院校还对音乐教师展开问卷调查,了解音乐课理论知识教学情况,以合理制定音乐理论知识教学方案。

二、音乐兴趣在音乐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意义

(一)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

音乐对于一个人甚至是一个民族的熏陶都是不可替代的,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和民族素质。现代音乐教育要求学生不能再向过去比较传统的进行学习,要运用信息技术对音乐教程进行改版式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音乐教学开始运用网络化的模式,这样就更加突出学生个人的性格色彩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进程的制定,也增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二)教育体制需求

在当代的教育体制下,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能在音乐教育中感受到信息化技术的强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更加轻松愉快的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激发大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新的教育体制下,教师必须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兴趣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期学生的思维逐渐成熟,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并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音乐学习内容,并为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每位大学生都有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态度和见解,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降低外界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师因素

相对来说,高校对音乐教师的要求更高,音乐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美的传递者,是带领学生学习音乐的引导者。在音乐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程度。音乐教师必须热爱音乐事业,热爱教育事业,而且要以身作则,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理论知识的接受情况成正比,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學。

(三)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媒不断兴起,音乐在各种传媒的影响下不断壮大,特别是流行音乐,成为社会文化趋势。但是,流行音乐多以情歌为主,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的判断力。音乐从始至终就不是获取暴利的手段和工具,音乐是精神上的享受,是表达情感的工具。因此,国家必须规范社会音乐环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兴趣的对策

(一)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先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才能更好进行分析探究。对于大学生也是一样的,只有让大学生先对音乐课程感兴趣,学生才能愿意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在当代社会,很多流行音乐成为音乐的主导,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成为现在音乐教学当中遇见的一个难题。如今,在音乐课程当中引入信息技术,让教学变的丰富多彩,不再枯燥乏味,这对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兴趣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让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堂,让学生比较容易对音乐课程产生兴趣,通过信息技术完成的音乐教程可以让学生的记忆更深刻。音乐课程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帮助老师把音乐课程的内容更加的形象化和生动化,课程也变得丰富多彩,老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生更多的交流。

(二)丰富教学手段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学习需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内组织一些活动,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更多的是把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提高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效率。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不断丰富音乐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nlc202309040254

(三)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一定要先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指定的目标中去探究,避免出现混乱的问题。在确定的计划内进行探究既让学生学到了音乐理论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融入到学生中间,帮学生解答理论知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制造出比较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老师对于学生要有耐心,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学习不好或者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也要积极的进行引导,但是一定要减少批评性的语言,多鼓励学生。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加入游戏教学

在音乐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游戏环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中。

五、即兴表演,发挥想象,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表演是音乐教学中备受学生喜欢的内容之一.根据歌词的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从而帮助他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歌曲、记忆歌词.结合歌曲让学生编排一套比较形象生动的舞蹈.让比较优秀的学生上台表演,下面的同学常会因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的造型以热烈的掌声,台上的表演因此也更加起劲,课堂的氛围也因此达到了高潮.这样的表演,可以加深学生们对歌曲的理解,也能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最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想象主要是通过人脑对具体的东西进行相应的改造使之变成新的形象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也是人类所独有的心理现象.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歌曲,歌词,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通过想象的运用从而增强学生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六、结语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音乐教学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須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除此之外,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国家也必须规范社会音乐环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必须从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出发,降低外界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徐晶.小学音乐课钢琴伴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2]李瑞.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宁夏大学,2014.

[3]高洁.对2011年版音乐课程标准的研究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刘宇婷.普通高校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合并教学的研究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5]张冰妮.中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思考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6]朱立祺.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中学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的若干策略 第12篇

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 同其他学科一样, 有它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中学阶段, 要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 以下几种练习策略可供选择使用。

1.掌握音符的时值。学生对于音符的长短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具体音符在小节内处于什么位置, 该唱多少拍, 则需要认真计算。如4/4拍, 它的每个小节并不都是全音符, 只是相当于全音符时值的几个音,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音符的换算能力。

2.听写练习。先让学生听琴模唱, 可以听旋律音程、音组, 简单的乐句, 先把唱名唱清楚, 随后要求学生写出来, 逐渐扩大到4―6小节, 教师要多次在黑板上核对, 使学生能正确地组合、表达、书写。

3.填空练习。两种方式:一种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琴声下, 把强拍音写出来, 把弱拍音用“ () ”留着, 听完琴再把音补写出来;另一种, 把学生熟悉的歌曲, 有意将曲调写不完整, 让学生自己在黑板上填写, 其他学生校正, 这样也就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4.用不同节拍的曲调练习, 掌握不同的节奏形态。这种练习可演变出十几种样式, 还可以让学生加上附点音符、休止符, 使曲调更富有表现力。这样的练习, 学生会非常投入。

5.背写曲调练习。音乐也要背写?最初学生会感到惊奇;好像只有语文、外语才能背写, 难怪有些学生曾经用汉字背读法, 背了一晚上的“五五五、五五五三五、六五、三二三五”, 结果一无所获。事实上, 如果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一定的技能、技巧后, 完全可以从背写乐句发展至背写乐段。

6.听词记谱练习。这一综合性练习, 可以全面检查学生已知的乐理知识。只给学生歌曲的主音唱名, 其余旋律的音高、长短、强弱, 可由学生凭记忆去根据歌词填写出来。这种练习可加深学生对大小调式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初, 学生会感到吃力, 但如果掌握了乐理知识的系统性、延续性原理, 学生是会有这个能力的。

以前, 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方式, 可以说是从小学至大学“四世同堂”。一些教师被“一齐唱、一齐奏”的现象所蒙蔽, 认为全班都会唱歌奏乐。实际上, 这仅仅是学生的一种“自我完善”, 严格说来, 许多学生通过电视、广播、录音等传播媒体听来的音乐, 比课堂上学的要多。因此, 这并不能证明学生真正掌握了识谱、音准及其他音乐基础知识。

我们发展学生音乐方面的才能, 其目的不是要把音乐作为他们未来的职业, 那是专门学校的任务。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形成对艺术的才能。”托尔斯泰说得好:“要想学生学得好, 就要使他热心学习。”热心, 是一把开启音乐知识之门的钥匙。教师通过系统性、延续性的有效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动手用脑的创造能力和习惯, 这种独立思考和具有自信的个性, 将为其他学科知识的纵深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延续性教学, 会有多方面的收获:

1.解决学生变声期的困扰。学生进入初中阶段, 特别是进入八年级, 如果认为自己的嗓音很难听, 以致产生“逆反心理”, 还学什么音乐呢?在这个阶段, 运用趣味教学, 通过听音练习、改错练习、改编曲调、背写等学习过程, 再配以适当的器乐、打击乐等活动内容, 必然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发出他们主动学习音乐的欲望。

2.可以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和识别音准的能力。这两个问题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是教学中的“老大难”。有些教师认为, 初中教学主要解决音准问题;有的则认为是解决识谱问题。笔者认为:这两个问题的解决, 重点在于自然状态下的延续性教学, 学生知识的积累, 应该是延续性、系统化的必然结果。

3.打通欣赏音乐作品的要道。在欣赏音乐作品之前, 熟悉音乐主题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利用已经掌握了的基础知识, 作为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工具, 进一步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只有理解了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现实, 理解了它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才有可能真正感受到它的真谛。

4.强化学生学习器乐的愿望。学生在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能够更快地掌握对器乐的操作技能, 丰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发展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 并能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音乐基础知识在表现音乐、感受音乐方面的实际价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音乐欣赏知识】相关文章:

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06-21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04-24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提纲10-09

欣赏音乐作文07-05

音乐欣赏感悟10-05

音乐欣赏肖邦05-10

通俗音乐欣赏05-18

传统音乐欣赏05-29

音乐欣赏免费06-08

音乐欣赏教案08-06

上一篇:铁路行业信息安全下一篇:自主探究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