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析范文

2024-07-01

艺术评析范文(精选10篇)

艺术评析 第1篇

一、构思精巧, 剪裁得当

《荷塘月色》一文, 扣住中心内容提炼素材, 紧密构思, 从而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虚实融合、紧凑而尽情地在极短小的篇幅里表现出丰富的内容。他的结构艺术可谓是参差繁密而错落有致。全篇集中在“荷塘月色”的描摹上。他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 从高到低, 由近及远, 形成鲜明的空间顺序, 通过观赏视线, 依次将各个景物串连起来, 有机地组合起来。《荷塘月色》表达的是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似的智者情绪, 是因自己高于芸芸众生而不被人理解产生的知音难觅的喟叹和悲哀,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活力的憧憬。我读《荷塘月色》文中的“妻”, 每次均自然联想到欧阳修的《秋声赋》里的“童子”。在《秋声赋》里, 欧阳文忠公对秋声发了一声高颂, 寓慨甚深。但结果呢“童子莫对, 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 如助余之叹息。”真是“知音世所稀”啊!人最怕的是寂寞, 是渴望宣泄的时候没有人共鸣。寂寞的极致是连最知心的人也不理解自己。智者的孤独是一种曲高和寡的孤独。“童子”对欧阳修的外形是熟悉的, 但对欧阳修的遭际和因一贬再贬而产生的满怀伤秋情绪却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可以想象, 当欧阳修落笔“童子莫对, 垂头而睡”的时候, 那心中深沉的孤独只有当世界只剩下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感觉到。朱先生撰文很吝惜笔墨。短短的一千余字的散文结构中的构思安排“妻”这一人物不是为了烘托静谧的夜景, 也绝不是对“妻”酝酿的静谧夜景报以欣赏的口吻, 而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似的责备!

二、语言凝练, 精雕细刻

《荷塘月色》一文, 细腻秀丽, 善于精雕细刻的功夫, 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 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同时, 又注意文字的锤炼加工, 注意措词炼字, 把景物写得神采飞扬。如:描摹眼前的景色: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 隐隐约约的远山, 曲曲折折的荷塘, 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 静静的花叶, 薄薄的轻雾等都有一种音韵美。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 一个“泻”字, 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 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 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 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采莲赋》和《西洲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那就是赞美爱情, 歌颂青春, 作者面对现实世界是孤独寂寥的, 所以他就幻化一个热闹风流、自由美好而又多情的世界来与之对抗, 并满足自己的向往。只不过这种满足是暂时的, 现实生活中是“无福消受”的。这里虽有“过人头”的莲花, 却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 真是“花有意而水无情”啊!那么现实生活中究竟有什么呢?有的是“什么声息也没有。”

《荷塘月色》一文的结构, 是圆形的。外结构与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 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 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 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 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 恰到好处的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

三、手法多样, 技能精湛

作者擅长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观察, 对声音、色彩有独特的敏锐感受, 并尽力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对比等手法, 融入作家自我的感情色彩, 描绘了一幅幅幽远宁静、声色俱全、可感可触的艺术画卷。在景物描写中,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 但处处有月, 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 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 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这里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 而且是刚出浴的, 这样的感觉肯定不是真实的。相反, 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 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写荷花的缕缕清香, 微风传送, 向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 时断时续, 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 如在嘈杂的白天, 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 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 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 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 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象和联想, 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 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

四、写景抒情, 紧密结合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 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 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突出了优雅, 朦胧、幽静之美。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 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峭愣愣地如鬼一般,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 还是写月色, 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愣愣地如鬼一般”, 仅此一句, 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 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愣愣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 没有喜悦, 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 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作者的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 处于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 处于喜悦之中受忧愁的牵掣。他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 而是有所掩抑的, 情感的抒发是有阶节制的, 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 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

五、追求口语, 雅俗共赏

朱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中的语言有朴素的美。他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 说“用语为的是求真化俗, 化俗就是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 一方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 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 自然才亲切, 才让人容易懂, 也就更能收到化俗的效果, 更能去获得广大群众。“回到朴素, 回到自然” (《今天的诗》) , 以为“藻饰过甚, 真意转晦”, 便不可取。他不用绮丽的、古奥的、生僻的字词来雕琢描绘事物, 而显千情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但也不是单纯的朴素, 而是寓灵机、灵巧、灵动、灵秀于朴素之中, 也常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 凭借丰富的想象, 使物象灵光闪现, 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虽说仍属知识分子化的口语, 却亲切自然, 鲜活上口, 幽默风趣, 雅俗共赏, 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拥有更多的读者, 这正是朱自清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剪纸艺术》的教学案例及评析 第2篇

第一时段:初步学习剪纸方法

一、示范作品,激发兴趣

1、教师用投影展示一些作品(喜鹊登梅、五谷丰登、北京申奥、动物乐园等)引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1)你还见到过哪些剪纸作品?(2)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及广泛用途。

二、学习实践剪纸方法

教师介绍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纸样)动手剪刻。

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交流经验,总结方法(先刻小空,再剪大空;大空可对折后再剪;锯齿可连续剪。尽量避免断开或走样)。

三、课后搜集资料,加强练习

学生回家搜集一些资料(图书、图样、网上查询、向父母请教等),自己创作设计新图案来剪刻,说出你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第二时段:展示交流启发创新

一、介绍交流作品

展示作品: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课外完成的剪彩纸作品;

介绍作品: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作品,请你把它介绍出来(创作意图及剪纸方法)。比较各自的作品:将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拓宽思路,想象创作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幅用彩纸随意折叠后剪刻的作品。

学生实践:拿一张正方形彩纸,随意对折、剪裁,可圆可方,打开剪纸,用投影仪放映。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都是对称图形,几乎没有相同的作品)

这时,同学们自觉地进入了由模仿到创造的学习氛围中,由于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他们的创作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展,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交流评价作品

展示学生的新颖作品,教师应给予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全心全意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评析

商丘圣寿寺塔建筑艺术评析 第3篇

关键词:圣寿寺;古塔;艺术

北宋的佛塔建筑是古塔发展的一个划时代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尤其是河南的宋塔更具艺术特色。作为商丘的宋塔代表——圣寿寺塔,不仅是商丘宋塔中时代最早、造型奇特的名塔之一,也是商丘市内地面上现存最古老的建筑胜迹,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及艺术价值,对研究北宋的佛学建筑、美术、书法、音乐等都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圣寿寺塔简介

(一)圣寿寺塔来源

圣寿寺塔坐落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阎庄村。村中心一高台上巍然屹立一座宝塔,此塔名曰圣寿寺塔。关于圣寿寺和圣寿寺塔,传说是皇上为一个僧人建造寺院,取名圣寿寺,又建起一高塔,叫圣寿寺塔。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圣寿寺塔260 件佛像外砌在佛塔建筑上,惟妙惟肖,无一雷同,有着重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1963年,此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圣寿寺塔的现状调查

圣寿寺塔很长时间经受自然灾害导致毁损程度较深,政府不设置保护区域,游客可以免费近距离触摸宝塔,另外相关的部门对其关注程度较低,地方政策以及资金不能满足,对圣寿寺塔只做了部分性保护措施。

二、砖塔的审美艺术特点

圣寿寺原面积超过50亩,拥有100多所建筑物。跌宕起伏的战争已把其原貌摧毁。但是,其优美的造型、精湛的砖雕艺术和宝贵的碑刻痕迹,使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

(一)圣寿寺塔的造型艺术

圣寿宝塔建在宋代,高22米,是一个六角形的平面,这和平常看到的八角形塔是有区别的。该塔拥有九个级别的密檐砖塔型,每层楼高3米许,几乎没有基座。基于两层的塔,内外都涂成白色,北、南、东、西券四面,其余四面辟假窗,窗由大方砖雕刻而成;最上两层,则八面均辟券门。门为拱券式,券外绘方形图案,设有砖雕门额、门簪,塔的各层,均叠涩出檐檐角皆有挑檐木,外端挂着原始风铎。托出一平台,唯底层有瓦;八角形环形走廊,像大型塔覆盖一层的小塔之间形成的核心和外层。第二层墙内壁大概成了佛教徒埋葬秘密的地方。

根据建筑形态不同,可将其分为四型:第一种是亭阁式;第二种是阁楼式;第三种是无缝式;最后一种是密檐式塔。而圣寿寺塔则属于第四种密檐式塔,多是砖石结构,塔底很高,上面各楼层突然发生改变,每一层紧密结合在一起,檐与檐之间不设门窗,塔身越往上收缩越急,形成极富弹性的外轮廓曲线,轮廓曲线形成一个非常灵活的线条。横向砖形四层建成,无覆瓦。造型刚中带柔,明暗对比强烈,显得简单朴素、端庄、厚重。同楼阁式塔相反,圣寿寺密檐式塔的檐层数目多于塔内的楼层数目。其次,第一层的塔身和塔下的须弥座,造型比较高大。密檐式塔很多都具有佛教内容的雕刻图案等,都集中在此处。塔二楼以上相对较短,塔檐紧密相连,通常没有门和窗户,有的即使有门窗,也仅仅作为采光、通风之用。

总体来说,宋代古塔建筑造型飘逸厚重而又落落大方,如果说“唐代古塔像一个积极进取、精神饱满的男子,那圣寿寺塔建筑就仿佛一位端庄娴娜、清水芙蓉般的少妇” [1]。

(二)砖塔的砖雕艺术欣赏

圣寿寺塔的内在设计艺术也十分精湛,圣寿寺塔的外墙精细的佛像砖雕犹如鱼鳞,每个佛像惟妙惟肖。经过考察,因为圣寿寺塔历经破坏,许多雕像已不存在;大部分砖的雕像是复制品,但并未影响圣寿寺建筑外观和整体意义上的艺术。坐在丹莲座上或腰上束着宝座前的雕像,表达着庄严,仿佛在听人亲切地祷告,骑着狮子的文殊菩萨和骑着白象的普贤二菩萨,头上戴着王冠,表情不悲不喜,戴着头饰给人一种平静无可恐惧感。观音菩萨或六臂或十二臂,袒胸露臂,身段苗条,气度非凡,表现了女性的真善美与尊严[2]。罗汉造型虽然不多,但形象特别生动。降龙罗汉面目清秀,温文尔雅。伏虎罗汉面部狰狞,不可小觑。有的罗汉用如意撑着下额,安静冥想;有的罗汉脚穿草鞋,手扶拐杖,仰首眺望……每个罗汉都个性鲜明。回廊两侧设有25个壁龛,龛内有壁画或泥塑像,回廊尽头有雕刻复杂的天花板,并且彩绘也是十分地细腻精美。宋代的佛像在人物外貌及内心的表达上, 赋予了佛像活的灵魂,让人觉得亲切而生动。佛陀的服装,线条平滑,脸和手比较丰满。雕刻在菩萨衣服上佛冠很小,如向日葵的种子,但可以清晰地看见头发与眉毛,深刻地表现了宋代艺术家雕刻模制技艺的精美娴熟。

十六罗汉是圣寿寺塔砖部分雕刻艺术之一。,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是佛教原镇的罗汉追随者。圣寿寺塔,16罗汉雕塑正是建于生动的想象力基础之上。从大处看,方面大耳、高鼻梁、连鬓胡须,眉清目秀,眼嘴清晰,大耳朵高鼻梁,人物面貌很突出;从小处看,或手拿着如意,拄着一根手杖,或长眉下垂,或在旁边目不转睛,或藏而不露,这些形态使他们气韵更生动、更精彩[3]。圣寿寺塔佛砖的造像最为丰富的是菩萨像,菩萨分为三种:第一种图像表达的是菩萨修为高低分阶段的像,从凡夫俗子修到菩萨经过42个水平,但是也不能把它们单个区分开来;第二种是佛经中特定的建议名称的菩萨像,最常见的有文殊、普贤、和弥勒,地藏,大势至等菩萨像;第三种就是观音菩萨。260件砖雕做工精致、精美的外观和流畅的线条使雕刻显得栩栩如生,这些雕像是中印文化的结晶,是砖雕艺术的颂歌,体现了宋代人很高的雕刻技术。

(三)圣寿寺塔的碑刻艺术特征

在塔基座中主要的壁龛中,如在走廊里的砖墙上,很多铭文和著名的诗句都是嵌入式,对研究宋代历史及古代建筑有重要价值作用。北宋王朝书法家赵安仁写的“三经”最为有名。南门口一楼东边墙上还嵌有石六方,存在于太平兴国七年的样品义经的上部和下部卷的启示中。这三种楷书、楷书形式创始人笔法庄重、苍劲有力;带有欧、柳两家的书法之长,是完好、罕见的宋王朝书法作品。地下层内券门在走廊里向南,东西两面塔壁上分别镶嵌着四幅石刻佛经,每幅由六块青石拼成,技法精妙,线条抑扬顿挫,仓劲有力,如流水般自然,毫无雕刻凿痕,如同模制一般,充分展示了宋代工匠完美的雕刻技巧。

(四)圣寿寺塔与佛教的渊源

宋代圣寿寺砖塔审美文化内敛保守,理性有余而自由不足,追求精致典雅,文人雅士色彩较为浓厚,建筑建造逐渐走向制度化、标准化、审美化。商丘圣寿寺塔受在其影响下,建筑也呈现出清秀典雅的造型风格。辽金因地处边陲,技术文化落后,依靠吸收中原文化,再加上极其崇信佛教,所以佛塔以不能登临的实心密檐塔为主,然后在基座和塔身上分别装饰了繁缛富丽的佛教作品,佛性意味浓重,显得雄壮华丽。一种佛教的最重要的宣传方法艺术,促进调动艺术思维是佛教通过佛、菩萨等艺术形象,试图达到惊奇、敬畏、崇敬和信仰的理由,这就要求把菩萨的形象通过夸张的手法达到理想主义之谜[4]。另外,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看,古塔文化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神秘性、世俗性和美观性。神秘性是中国古塔延续印度佛塔文化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观念上多为弘扬佛法;二是装饰上多为一些佛教题材;三是平面布置上具有宗教含义。世俗性是中国古塔区别于外来佛塔的主要文化特征,它是在借助佛塔神秘性的力量来达到某种如登高揽胜、瞭敌警戒、补充风水、振兴文风等实用功能。审美文化的美观性也在中国古塔上体现出来,主要从塔基的稳定、塔身的形状及其节奏之美、塔刹的高耸,甚至是建塔的材料之美、平面造型之美、曲线之美等方面展现出来。这些功能是中国现世文化的一种表现,更是人间性、世俗性、实用性在佛塔造型上的一种运用。

三、商丘圣寿寺塔的价值及研究意义

随着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中国佛教建筑史逐渐发展起来,河南建设史上的古塔,可以追溯到东汉孝明帝的时期[5],据大白马寺齐云塔灵异记记载:“乙巳之岁二月八日,孝明皇帝驾幸鸿胪卿寺,颉二三藏,问对数次,弥加礼重……”河南古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圣寿寺塔作为河南省佛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圣寿寺塔作为北朝至两宋时期发展过程的重要载体,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与佛教传入中国的交融与碰撞,为建筑史和科学技术的历史添加了光辉的篇章,也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教训。做好北朝至两宋时期圣寿寺塔的保护,对于研究相关历史、文物利用、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经济增长及国民素质提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便于更好揭示河南古塔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演变,也便于更好地保护并利用古塔这一重要的古代建筑类型。

参考文献:

[1]汤里平.中国建筑审美的变迁[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76.

[2]马书田.全像观音[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

[3]张家泰.唐造塔博士宋玉及同光禅师塔[J].见杨鸿勋、刘托主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编《建筑历史与理论》(第 5 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杨廷宝.郑汴古建筑游览记录[M].见中国营造学社编《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三期》,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5]徐金星.关于齐云塔的几个问题[J].中原文物,1985,(04):115.

作者单位:

新闻评论标题的艺术与评析 第4篇

新闻的题目象人的脸面一样重要, 标题制作贵在醒目、得体、生动形象, 能够吸引读者,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任何一篇文章, 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汤姆森在他所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 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 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无法强迫他阅读, 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他阅读你的报道, 那就是运用精采的标题。”在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 有的报纸一天的版面高达百版, 电视、广播更是全天无数次播出, 信息到了几乎快要爆炸的时候。再加上,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根本没有时间去仔细看完每个版面的新闻或是每个时间段的新闻, 许多人的阅读习惯已经变成了仅仅浏览题目。那么一个好的新闻标题, 一个有创新性的新闻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新闻评论而言, 好的标题要更加“一针见血”。

那新闻评论标题如何创新呢?这就涉及一个新闻评论标题创新艺术的问题。第一个是新闻评论标题的生动性, 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评论鲜活起来, 才

摘要:早在1919年由徐宝璜撰写的、我国第一本国人自著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 徐宝璜就论及过新闻标题的作用。他认为, 冠题目于新闻之前, 有两个作用:其一, 是“便利阅者”;其二, 是“引人注意”。在传播过程中, 新闻标题被称为新闻的眼睛, 起着画龙点睛, 提示和评价新闻内容, 吸引读者的作用。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往往首先要求一个好的标题, 而好的标题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心灵为之一振, 拍案叫绝, 那就做到了标题的艺术。

关键词:新闻评论;标题新闻;标题的作用;新闻标题的艺术

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例如农民怕政策变化而不敢下力长远致富, 对当前农村的一大思想障碍的评论, 标题可以想出很多。《致富要有长远打算》、《兼顾当前和长远》、《当前和长远》、《农民致富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等等, 这些标题都可以据以成篇, 但未免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作者却干脆把群众的语言直接用作定题:《致富不能“鸡啄米”》, 这样既形象地说出了不敢下力长远致富就像“鸡啄米”一样, 又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能够吸引读者阅读, 并给人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为分数“拧水分”好》 (《光明日报》2005年06月10日) 、《为健康“颁奖”》 (载《人民日报》2004年8月5日第一版) 、《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取妻》 (江苏如皋县人民广播站1986年7月15日播出) 、《莫把“衙门”抬下乡》 (湖南益阳县广播站1986年2月10日播出) 等等, 这些标题都具有生动性, 能够使新闻评论鲜活起来, 吸引大家阅读。第二个是新闻评论标题要具有幽默性。要把评论写好, 讲究语言文字的幽默性是高招之一, 其中制作富有幽默性的标题, 就会一下子抓住读者和听众。比如对一些成语、俗语、谚语巧妙地做一些细微变化, 既表达了独特认识又赋予其新的内涵。如《西安当代女报》于2006年3月1日D3版刊发的《恋爱是件费力讨好的事》这篇文章, 题目中将“费力不讨好”这个俗语去掉了一个“不”字, 让人觉得与众不同, 特别是有过恋爱经历的人会产生共鸣, 第三个就是新闻评论标题要具有哲理。在我们的身边, 时时处处都存在着哲理, 比如听到的一些故事、一些名言警句等许多都有一定的哲理;有时候, 看似简单浅显的一句话, 却充满着大智慧。2004年5月24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的题为《忠言何须逆耳》。这篇评论评述了领导者要注意批评的方法和批评的态度, 教育要因人而异, 因事而异。否定了“忠言”一定逆耳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指出非逆耳的忠言更易于人接受。这种评论标题, 更富有哲理性, 更给人深深的启迪。最后还有新闻标题的文采性, 标题的文采, 是新闻评论标题成功的秘诀之一。从理论上来说, 任何修辞方法, 都可运用于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中。比如:2005年6月21日《人民日报》“今日谈”的题为《“考后消费热”该降温了》。又如《让措施从墙上“走”下来》, 一个动词“走”, 让整个题目都活起来。

新闻评论标题其实是灵活多变的, 没有拘泥, 无论是感性的, 理性的, 严肃的, 幽默的, 怪异的, 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做出好的标题。但是一篇优秀的新闻评论标题, 它的制作过程是一个艰苦的思考过程, 从构思到遣词造句都需要反复斟酌, 需要拿出“吟安一个字, 捻断几根须”的精神, 才会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

摘要:早在1919年由徐宝璜撰写的、我国第一本国人自著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 徐宝璜就论及过新闻标题的作用。他认为, 冠题目于新闻之前, 有两个作用:其一, 是“便利阅者”;其二, 是“引人注意”。在传播过程中, 新闻标题被称为新闻的眼睛, 起着画龙点睛, 提示和评价新闻内容, 吸引读者的作用。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往往首先要求一个好的标题, 而好的标题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心灵为之一振, 拍案叫绝, 那就做到了标题的艺术。

关键词:新闻评论,标题新闻,标题的作用,新闻标题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张志君, 徐建华.新闻标题的艺术.语文出版社, 1998 (9) .

艺术评析 第5篇

余老师深知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懂得培养学生以生命的敏感,让学生懂得去呵护生命,怜惜芸芸众生,亲近体贴自然万物,知道在学生的心中扬起生命的风帆,使其在生命之河上泛舟轻游。因此,在他的课堂上,有的是学生对文本的细细品读,因为语文的“语文味”,是生长于文本之中的。没有文本的阅读,怎能从缓缓升腾的热气中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怎能听到“鸡鸣桑树巅,狗吠深苍中”的天籁;怎能品读“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的况味;又怎能感喟“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凄美。天生万物,总在宇宙的造化中,自得其乐地呈现着一份成长中的激情。这些让人怦然心动的东西,又怎能不让我们心驰之,神往之。故此,语文的“语文味”,需要在对文本亲近中获得。要在亲近文本的同时,找寻并发掘出文本的情感因素。只有当我们的心灵,因为这些情感因素的碰撞而爆发出灵性的火花时,语文的“语文味”才能够焕发。

语文是离不开生活的。语文的内涵,固然不及生活的内涵那般深刻丰富。但语文的外延,却隐约可以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发现、感受、体会语文的激情,如果不能将语文文本和生活结合起来,不能将表层的文字与深层的情感结合起来。那么,语文也就不能彰显“语文味”,而仅仅是汉语知识的集合。

语文的“语文味”,是需要在生活中获取的。原生态的生活,将现实人生的五味日复一日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景观,正是我们走进语文文本的依托。没有亲近过名山大川,便难以体会秀美风光的怡情养性;没有历练过岁月的坎坷挫折,便难以领略渗透人生后的顿悟与超脱。语文就是这样,没有厚重的生活积累,一切的解读,便都成了跑马观花浮光掠影之举。正基于此,在余老师的教学中,他让语文回归到生活。在他看来,语文的“语文味”,是必须在生活的海洋中滋养的。惟有生活的阔大,才有语文的阔大;惟有生活的火热,才有语文的火热;惟有生活的激情,才有语文的激情。当有人把语文朝着通向分数、通向名次、通向录取通知书、通向老师的奖金和学校的声誉这条路指引时,余老师却把语文引向了通向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激情这条路。这无疑是条真正通向语文“回家”的路。

艺术评析 第6篇

一、变教参为学材, 自读自悟相融

师:同学们好。你们今天是第一次当我的学生, 我有两个特点:第一, 善良, 从来不为难我的学生。因此, 今天我问的问题很简单。请看大屏幕 (出示本课的三个生字和三道作业题) , 这是课后作业。这些作业你们做完了, 课就上完了。倘若你们表现得特精彩, 在此基础上, 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咱们就再往高深点的地方走走。第二, 我是诚实的老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上 课时手头 有一本书———

生:“教师教学用书”。

师:对。“教师教学用书”里有我们今天学的《长征》。我把里面最精华的句子解释、词语理解等重要内容都打印出来了, 现在发给你们。 (师发放教参材料) 这是老师的法宝, 今天全都贡献给你们了, 抓紧时间看吧。

(生阅读《七律·长征》教参材料)

【评:变教参为学材, 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也使教师对学生能够掌握的教学内容不再“重复”和“啰嗦”, 从而将省出的时间用于传授更多的知识。此处设计是本课教学的第一大亮点。】

二、化分步为同步, 识字写字整合

师: (看学生课本) 哇!你们的课本上已经注释得密密麻麻的了, 这叫批注。我本来想考你们字词的意思, 看来不用了。这样吧, 咱就先看作业第一行, 有三个要认的字, 一起读。

生:礴, 丸, 岷。

师:发音很正确!给“礴”字组词。

生:磅礴。

师:用“丸”字组词。

生:泥丸。

师:组三个字的词。

生:走泥丸。

师:组七个字的词。

生: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对!聪明!用“岷”组词。

生:岷山。

师:好。下面写字。“礴”字是只让认不让写的, 我要求高一点, 咱们写行不行?

生:行!

(师板书:磅礴。生写字。师提醒写字姿势。)

师:“磅”字大家都认识。看看这个“礴”字, 你怎么记住它啊?

生:左边是一个石字旁, 右边是“薄”字。

师:对。读薄 (b佗o) 或读薄 (b佼) , 它是个多音字。下面再写“丸”字, 合起来写“走泥丸”三个字。

师: (板书:走泥丸) 我写得工工整整。 (笑声) 我得看看你们写得漂亮不?男孩子写字要大一点。 (看女同学的) 不错, 很清秀!

师:好, 咱们继续写。 (板书:岷山、云崖暖)

师:“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腾细浪”都是加点的字。等会儿要根据带点的字体会作者的心情。干脆咱们把这几个词全部写下来。

(生写字)

师:你们写得很快!五年级的学生是应该有一定的写字速度的。现在, 如果让大家听写这几个词会不会?

生:会!

(生听写)

三、由课内到课外, 激发诵读兴趣

师:由于你们预习得好, 识字任务很快就完成了。咱们看看第一题, 一起读。

生: (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师:嗯, 你们既然都预习了。应该说, 朗读正确、流利没问题。你们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生:愿意!

师:好! (出示《七律·长征》草书书法作品) 读吧。

生: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停!太熟练了。个别检查。

(教师指个别字, 学生认读, 全部正确。)

师:学过草书吗?

生:没有。

师:但是这些草书, 而且是狂草, 还是繁体的, 你们都认识。只能说明:第一, 你们聪明, 顺着诗文猜;第二, 你们课前准备工作做得太好。这个任务又完成了。再往下看, 选做题, 一起读。

生: (读) “读一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或有关长征的其他作品。”

师:一起看大屏幕。 (师依次出示《卜算子·咏梅》《菩萨蛮·大柏地》《沁园春·雪》, 学生都会背。)

师:再看。 (出示《清平乐·六盘山》) 会背吗?

生:不会。

师:来, 一起, 天高云淡, 读。

生: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师:停。“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我会不会背?

生:会!

师:这点儿我比你们强。 (师连续出示《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送瘟神》《蝶恋花·答李淑一》, 学生均不会背诵。) 太好了!我在你们这个优秀的班级面前的压力终于减轻了! (生笑) 但是, 你们已经算完成了第三个作业。你们会背两三首, 已经难能可贵了!顺便给大家布置一个家庭作业, 愿意做就做。我大概会背二三十首毛泽东的诗词, 你们大概会背三四首, 我很希望能变成十首八首。

生:好!

【评:以草书检查学生的朗读水平;以“斗诗”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已会背诵的毛泽东诗词, 激发学生学习毛泽东其他诗作的兴趣。】

四、扣重点突难点, 探究诗词内涵

师:那就剩下第二个作业了:“请根据这些加点的字, 联系诗句的意思, 来体会、感受诗人的情感。”小组讨论讨论, 可以“参考教参”。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写在书上。

(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巡视指导。)

师:咱们先来看看,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生:表明了作者坚定的心情。因为这两句的意思是:五岭十分陡峭, 很难走, 但是对于红军来说只是脚下腾着细小的浪花而已。乌蒙山很高大, 但是对于红军来说, 只算是脚底下的泥丸而已。

师:仅仅是坚定吗?

生:我觉得他们是经历过很多这样的路程, 所以他们已经习惯了。

师:因为不停地翻山越岭, 已经看得很淡然了, 第二句不就说“万水千山只等闲”吗?说得好!

生:我觉得他们太伟大了!

师:你这个“伟大”, 我觉得挺好。不过, 要改一改, 可以说是伟大的情怀, 伟大的气魄。

生:也说明毛泽东主席乐观的革命主义情怀和高昂的气概。

师:你能不能从中找到最关键的一个词?

生:乐观。

师:是啊!第一句就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你还有什么观点?

生:写出了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师:说得好!难题在下面:“云崖暖”“铁索寒”。一般情况下, 老师都会问你们为什么“云崖”是暖的?明明高耸入云, 山崖在惊涛的拍打声中让人感到寒冷, 却说“暖”?为什么“铁索”是寒的?

生:“云崖暖”表示的是他们翻越过那座山以后的愉快心情。“铁索寒”说的是他们飞夺泸定桥的事, 表达了他们那个时候损失惨重。

师:基本上说到要害了。

生:“云崖暖”是巧渡金沙江。表达出了当时他们过金沙江后的快乐心情。

师:刚才他说了一个很生动的故事, 很巧妙。不费一枪一弹, 巧渡金沙江, 就显得很舒服很温暖;那么, 暖在什么地方?用一个字概括。

生:巧。

师:对!拿起笔, 在“暖”字旁边写上一个“巧”字。那么“寒”呢?你接着说。

生:“铁索寒”是讲泸定桥上的木板被掀掉了, 只剩下13根光溜溜的铁索。红军战士只能一边铺木板, 一边强行往前攻击。表达出当时过泸定桥的时候的心惊胆寒。

师:是啊, 毕竟泸定桥只剩下13根铁索, 毕竟桥下面水流湍急、悬崖峭壁, 毕竟有很多战士要在枪林弹雨中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个时候你心疼不心疼?

生:心疼!“云崖暖”是他们渡过金沙江后的愉快心情。“铁索寒”, 是他们要冒着枪林弹雨、熊熊大火, 冲过惊险的泸定桥。

师:对!惊险!

生:惊险使人感到心寒。

师:真会概括!好, 在“寒”字的后面写上这两个字。

(生批注:惊险)

师:我宣布, 第二项作业你们也完成了!

【评:“腾细浪”等四组词是本诗教学的重点, “暖”“寒”是教学难点, 但是学生回答得却很精彩, 究其原因, 是学生认真预习、分组讨论、自学“教参”的结果。这个环节充分显示了赵老师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艺术。这是本课第二大亮点。】

师:现在, 剩下最后一个作业———背诵。你们会背吗?

生:会!

(一生背诵全文)

师:提两点建议:第一, 万水的“水”, 你读的在平舌和翘舌之间, 发音再准确一点;第二, 最后三个字没有读好。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定要拖声。后面不要没气儿了。重读最后一句。

生 : 三军过后 尽———开———颜。

师:非常好!有没有人敢向他挑战?

(一生背诵, 掌声。)

师:这个掌声该给她。请同学们在黑板上众多的词语当中, 找一个词来形容她的朗读。

生:磅礴。

师:为什么选“磅礴”?

生:因为她读“铁索寒”的“寒”字时, 有点悲伤的感觉。

师:对, 悲伤当中还不胆怯, 所以显得磅礴。真会听!

生:因为她读得很有气势, 很雄伟。

师:你能不能也很有气势、很雄伟地读一读?咱是男生!

(生读)

师:我最欣赏你读的几个字———更喜岷山, 你连在一起读了。同学们, 读七律诗、七言诗, 未必非得要二二三地读。更喜/岷山, 不好听。更喜岷山/千里雪, 还有“万水千山”合在一起读, 四三读, 往往更有味道。来, 红军不怕———读!

(生读)

师:来一点小小的技巧变化。请大家把“三军过后”读两遍:“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 三军过后, 尽开颜。”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把书放下。看着我。仿佛在座的各位个个都是诗人, 你们在向一个没学过这首诗的人, 或者说向一个不理解长征的人, 用简短的诗句来介绍这伟大的长征, 来表现诗人这伟大的气魄。红军不怕———背!

(生背诵)

师:不错!有点高难度了, 难为你们了。请坐!

师:最后再问一个高难度的问题。能不能找一个词语来形容毛泽东这首诗的气魄?

生:磅礴。

师:如果找一个词来形容毛泽东的气魄, 那应该是哪个词呢?

生:磅礴。

师:如果找一个词来形容毛泽东的情怀呢?

生:磅礴。

师:如果找一个词来形容红军战士的气魄呢?

生:磅礴。

师:刚才这几个“磅礴”, “教参”上没有, “全解”上也没有, 这是你们经过自己的朗读得出的结论。那么我问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你们会说什么?

生:磅礴的诗。

师:对!如果在磅礴的前面加上两个字, 叫———

生:气势磅礴。

师:对!气势磅礴!同学们, 气势磅礴的毛泽东, 气势磅礴的毛泽东的情怀, 写出了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 表现了红军战士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磅礴气势和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相当了不起!当然了, 在你们的带动之下, 我也变得气势磅礴了。 (笑声)

【评:用“气势磅礴”确定该诗的风格, 是学生经过研读后自己体会出来的。虽与“教参”不同, 但诗无达诂, 这样理解是可以的。重要的是, 赵老师这样指导学诗, 既给学生传授了读诗的方法, 也培养了学生遵循文本、独立思考的精神。】

五、变传授为发现, 拓展格律知识

师:按照教材的要求, 我们就上完了。但是有个问题, 你们一起读一读。 (出示)

生: (读) “想象极为丰富, 对仗极为工整。”

师:这是很多大诗人、大作家对毛泽东这首气势磅礴的七律诗的评价。同学们刚才读了这么多, 也理解得很到位。但是你们只是学习了“长征”, 并没有学会“七律·长征”。想象极为丰富, 大家都知道, “对仗极为工整”就有难度了。对仗, 大概是初三初步学习、高二系统学习的知识。我想征求大家的意见:第一, 咱们现在收拾书包回家;第二, 挑战。

生:挑战!

师:我欣赏你们这种气势磅礴的挑战。

师:什么叫“对仗极为工整”?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对仗”。请把我发给你们的“教参”翻过来看, 看不懂, 就举手。

生:看懂了。

师:我不信, 要考考你。资料上说, 律诗一般都押平声韵, 就是偶句的末字押平声韵。能把我们这首诗的韵找出来吗?

(学生默读、找韵。)

生:我觉得是“an”韵。

师:好!请大家一起看大屏幕。五个字一句的就叫五律, 七个字一句的就叫七律。看看《七律·长征》, 每一行一共七个字, 一共几行?

生:八行。

师:是的, 有人叫八句, 有人叫四句, 叫法不一样。赵老师认为是八句。这个问题有点争议, 咱们不管了。请记住, 只要是七律, 它必定是每行七个字, 一共八行, 七八五十六个字。这是第一点, 没问题吧?

生:没问题。

师:那么, 这八行, 每两行又有一个名字。第一行和第二行叫什么?

生:首联。

(依次问, 略。)

师:看看, 很简单!首联不用说大家也知道, 是头儿。知不知道什么叫“颔”?

生:下巴。

师:对, 下巴颏儿叫“颔”。什么叫“颈”?

生:脖子。

师:对呀!“尾”不用解释了。请问在七律当中, 哪两联必须对仗?

生:颔联、颈联。

师:对!咱们先看看颔联。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够从字的颜色变化中发现一点规律。

生:名词和形容词:“细浪”和“泥丸”“逶迤”和“磅礴”。

师:那“走”和“腾”“五岭”和“乌蒙”呢?

生:动词和名词。

师:对啦!这就叫做词类对仗。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这个简单, 一学就会了。难就难在下面。

师: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现在变了哦!看好, 赶紧记。第一声叫——— (生:阴平。) 第二声——— (生:阳平。) 第三声——— (生:上 (sh伽ng) 声。) 这里的“上”读第三声。 (生再读) 第四声——— (生:去声。)

师:真好!伸出手。我说, 你做手势。阴———阳———上———去。

(生做手势。师生读了若干遍。)

师:好。记住这些, 学下面最难最难的问题就简单了!看大屏幕, 我现在要给阴和阳找一个组长, 给上和去也找一个组长。阴阳的组长叫——— (生:平。) 上和去的组长叫——— (生:仄。)

师:平就是平声, 仄就是仄声。一起读。

生:平声。仄声。

师:现在你们就可以发现“对仗极为工整”的奥妙啦!一起看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我给它们注上了汉语拼音, 看有没有注错的地方, 尤其是声调。有没有?

生:没有。

师:我注的平仄对不对?

生:“拍”字错了。

师:“拍”字应该是什么声?

生:平声。

师:这里有没有广东人?会说广东话的请举手。你用广东话说“球拍”。

(生用广东话说“球拍”)

师:你们注意到没有, “拍”字, 他读的声调是下降的。请注意, 我刚才教你们的是阴、阳、上、去, 还有一个最难的声, 叫入声。什么叫入声啊?你们记得就记得, 记不得就拉倒。 (笑声) “水拍”的“拍”字是入声字, 入声字统统是仄声。咱们这首诗中, 有三个字是入声。除了这个“拍”, 还有“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不”, “乌蒙磅礴”的“礴”。一起用广东话读读“磅礴”。

(生用广东话读“磅礴”)

师:好了, 基本了解了入声字的学生举手。

(生全部举手)

师:哇!了不起!我再布置一个情感性的作业。如果有兴趣的话, 在百度上搜索一下“入声字表”。学会更好, 学不会拉倒。 (笑声) 来, 继续看对仗。请问, “金”是平, “大”是什么?

生:仄。

师:“沙”是平, “渡”是什么?

生:仄。

师:再往下看, 凡是上联是平, 下联都是——— (生:仄。) 上联是仄, 下联都是——— (生:平。) 这就叫“平仄对仗”。请问“平仄对仗”是相同的还是相反的?

生:相反的。

师:词性对仗是相同的还是相反的?

生:相同的。

师:好的, 你们目前知道这些就够了。这首诗是古代诗体近体诗的一种, 是可以唱的。你们都会读, 但是你们不会吟。要想学会吟, 必须先学诵。知道什么叫“诵”吗? (生:朗诵。) 不是, 朗诵绝不是诵。其实“诵”很简单, 就是仄声字读短, 平声字读长。比如:“金沙”读长一点, “水拍”读短一点, 金沙———水拍云崖———暖。试试看。

(生试诵)

师:“崖”字不够长。 (反复领诵)

师:好了, 这个问题到此结束。一起把这首诗读一遍。红军不怕———读!

(生读)

师:你们发现没有?难、闲、丸、暖、寒、颜, 顺口吗?

生:顺口。

师:这就叫做押韵。现在考考大家。“两个黄鹂鸣翠柳”会背吗?

生:会。

(生背诵)

师:谁能告诉我这首诗押的是什么韵?

生:我猜押的是“an”韵。

师:猜得很对。以后大家读格律诗要注意一条, 就是你不管它的一三五七句, 只看它的二四六八句, 就是双句的末字押韵。

师:好!以后有人让你们读诗就要读出节奏, 注意平仄。把仄声读短, 把平声读长, 就有了节奏。 (师诵《七律·长征》) 这就叫做“节奏”。来, 一起“节奏”一次。

(生诵《七律·长征》)

师:没想到你们如此聪明。不到80分钟, 学了这么多知识。 (师总结本课所学, 略。)

师:同学们, 今天这么多初中、高中的知识都学会了!看到没有, 我们上课只要有磅礴的气势, 没有什么难题可以难倒我们。下课。

【评:教学格律诗是该课最大的亮点。赵老师由押韵入手, 进而引导学生由四声学会平仄、由八句理解四联, 再掌握对仗的两个含义, 步步深入, 丝丝入扣, 使学生顺利掌握了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总评】

该课给我强烈的感觉是内容丰富、知识量大, 特别是五年级的小学生能在30分钟内基本学会格律知识, 不能不使人拍案称奇。对比多年来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 研讨此课, 有如下启示。

1. 应重新认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小学教育强调教学难易度要适合儿童的认知能力, 但是,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到底是什么程度呢?该课上, 小学生能自学教师参考用书, 能学会中学才学的格律知识, 还能有效提高朗诵、分析作品的能力, 远超教材规定的难度, 证明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很强的。而我们则是长期低估了他们的认知能力, 使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浅而少, 这是语文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教师的学科知识起着关键性作用。该课的知识量很大, 源于赵老师丰厚的语文知识。小语界多年来的一个重大失误是, 过于强调语文教法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科知识的关键性, 使教师们缺乏许多必备的语文知识, 教学时离不开教参 (更不敢发给学生自学) , 讲不出丰富的知识。这节课使我们认识到丰厚扎实的学科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评析 第7篇

淳朴而典雅的特定艺术形象

《黄河渔娘》的主题音乐形象主要是以生活在黄河岸边的渔家姑娘的生活为原型来展开的。这些渔娘为了生计而世代生活在黄河岸边, 她们历尽劳作的艰辛, 长年累月地坐在黄河岸边。但她们也是热爱美的群体, 自古以来就有“黄河渔娘坐船头, 渔歌晚唱幽情波。日复一日织渔网, 严寒酷暑船中忙。停泊河边整梳妆, 心中思念梦新郎”的传说。词作者甲丁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特定地区的特有人物形象而展开其艺术构思。甲丁作为当代优秀的词作家, 其代表作《知心爱人》、《二十年后再相会》等早已是家喻户晓, 《黄河渔娘》是有别于其前期风格的又一力作, 词作古朴淳厚的艺术形象及意境给了作曲家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曲作者徐沛东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歌曲作家之一, 艺术歌曲《黄河渔娘》是他以民族音乐文化进行特有韵味创作的声乐作品。作品主题旋律跌宕起伏、大开大合、优美舒展而又不失悠远意境之美。

悲壮而丰富的特色主题旋律

歌曲的第一部分从黄河画面开始并逐渐切入特定的思想感情, 音乐在前奏悲壮、奔放的音乐中一步步将听众的感官和情绪拉进词曲的意境之中。“不知道哪一天你生在这大河上, 是听得桨儿拍浪, 叫你一声黄河渔娘。”歌声高开高走, 舒展、优美的旋律清新、明丽。通过音乐缓缓的叙述式的发展, 将一个大河之上手划渔船奔走劳作的渔娘典型形象逐层展现, 音乐以浓郁的地域音乐色彩使歌曲以情动人, 随着桨的划动、浪的拍打, 歌声慢慢进入意境之中。“你生在这大河上”是对渔娘艺术形象的直观定位。前面部分在回落情绪之后又进行了渐进式的发展, 歌曲的感情被推进到又一境界, 这同时也寓意黄河渔娘的生活并不能由自己主宰, 在滔滔的黄河水浪的拍打下, 更加衬托出黄河渔娘悲壮、凄美的地域人物形象。

歌曲的第二部分并没有沿着第一部分的情感继续上升, 而是在情绪达到即将饱满之时却忽然转入平静的叙说, 这一处理手法给听众以遐思, 就像一部电影, 在主角亮相后的一声大吼, 扣住观众的心弦, 转而缓缓叙述其悲苦身世。“就这样日复一日, 你把早和晚织进渔网, 让那渔灯挑着胭脂梦在波光里梳妆。哎, 黄河渔娘。”旋律采用四分附点节奏, 把情绪缓缓地拉入一种较平静的状态。在对生活的叙述之后, 这一声长叹, 也显现出了生活的百般无奈。日复一日地拉网打鱼, 是渔娘悲苦命运的质朴写照。紧接着, “让那渔灯挑着胭脂梦在波光里梳妆”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爱美的渔家姑娘形象!为后面抒情段落的表达作了铺垫。后面一声“哎”字, 既表达了渔娘内心的无奈, 又寓意了一种朦胧的渴望, 到底是什么渴望呢?它是一种对美好生活、对爱情、对未来憧憬、对美好人生归宿的渴望, 触动了每一个听者的心灵。

歌曲的第三部分既是运用旋律的高走而予以感情的升华, 词曲作者放开情感的大闸将积蓄的情感豪迈地表达, 也是歌曲从意境与故事的铺叙中转向内心爱的奔放抒发, 渔娘所有的爱、无奈和和渴望都一起通过一句一句升起的旋律音高层次而表达出来。其表达手法是扎实而沉入心底的, 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低沉的而发自胸腔的。“我想要落脚在你的黄河上, 你却说你的梦在渔网洒落的地方, 我想要停泊在养你的船上, 你却说你的心在那船头朝着的方向”, 歌词的每个字都深沉、厚重、响亮, 旋律的每一次发展都充满奔涌的感情。

整体与局部相互依存的歌曲层次表现

《黄河渔娘》的歌词表达出淳厚的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物的情与意, 主题旋律表达出奔放舒展的音乐线条与韵味, 而其演唱的处理也应恰当妥帖, 才能相得益彰, 完美呈现。从作品创作的感情与意境的表现与表达可以看出, 作品的演绎要分层次逐层推展, 演绎不仅仅要呈现故事性, 也要有内涵, 更要懂得如何把握抽丝般地表达细腻的内涵。从歌曲内涵的整体性表现来看, 既要凸显歌词的优美, 又要挖掘音乐旋律的节奏与律动、调式色彩转换, 两者相互协同, 共同推动歌曲对受众的感染力, 最终通过演唱者把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以一种可以通过直接感受接受的方式传达出来, 让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从字符、乐谱变成声音、旋律, 变成打动人心灵的感情, 变成激起人遐想的意境。在层次布局上, 演唱者要从整体感出发, 分段、分句地处理渐强与减弱, 尤其在歌曲的高潮表现上, 其副歌部分 (第三部分) 的四个分句音高的一步一步上升, 需要演唱时在感情上一字一句铿锵表达, 既要表达出一种对黄河的感恩, 又要表达出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憧憬, 是一种厚重的养育之爱和内心的纯洁的爱情相互交织的表达和倾诉, 既要豁达又要真挚。

《黄河渔娘》的词、曲作者都有着深厚的功底、丰富的经验, 辞工乐秀, 意境的表达与配合, 堪称精妙!而首演者彭丽媛也是唱念俱佳的大师, 她以丰富的音色对词曲进行了理解和诠释, 将歌曲的感情与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这种整体上的协作与演绎者的理解是声乐作品从创作到表达的关键, 表达情与境的纽带和桥梁。

摘要:《黄河渔娘》里的艺术形象被塑造得淳厚、典雅, 作品以传统音乐曲调悲壮、舒展地表现了黄河渔娘丰富的人生和情感, 这要求演唱时要注意整体风格和细微分句的层次与意境, 方能恰当地诠释这部《黄河渔娘》的赞歌。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徐沛东,整体性构思,层次化布局

参考文献

[1]陈兰.歌唱与钢琴伴奏的完美契合——以艺术歌曲《黄河渔娘》为例[J].歌海, 2007, (4) .

[2]郝孟荣.艺术歌曲《黄河渔娘》演唱赏析[J].名作欣赏, 2011, (27) .

艺术评析 第8篇

徐善根, 生于1972年, 江西省玉山县人, 自幼喜爱绘画, 农耕之余自习雕刻。

1993年辞别故土, 开始艺术追求的不归之路……

后来辗转苏州, 边以刻砚谋生, 边潜心研习石刻艺术……

1996年——1998年完成石刻【清明上河图】。

1999年应邀入南京爱涛艺术馆为驻馆艺术家, 此后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2004年, 为寻求艺术上的突破和发展来到北京。

同年为壮阔心胸, 游历了云冈敦煌, 戈壁草原, 山川河海……

2005年和陈绘伊共同成立徐善根艺术工作室, 致力于以黄花梨、紫檀等硬木为主的原创木雕艺术创作。

2009年在北京大学举办【无言之美】原创石刻木雕个人展。

善根善于用朴素浪漫的手法表现生活中体悟到的美和感动, 注重意境, 哲思和生命的内蕴。

徐善根艺术创作随感:

镂刻生命中细微的敏感, 流逝的时光, 已如圈圈木纹, 一一毕现……

灵感是震动心灵的美, 是前生的约定, 撞击今生迷茫的顿醒

艺术是我心中毕生无法挠及的痒

至美是瞬息的快感, 却必需要用一生去回味

艺术就是把美和爱摆上生命的祭坛, 陈列, 风干

历尽千般之后, 人的心才能抵达生命中的清纯明净

生活才是一位真正的雕刻家, 他用艰难困顿镌刻, 炼造了我们的心魂。

亘古的玄音, 穿越心灵的天空, 圣湖的波光折射出生命的倒影, 柔柔的游云轻轻掠过梦的翅膀, 渐行渐远……

感悟生活, 亲近自然, 怀揣着一种感恩的虔诚, 随心, 随性, 自由地创作……

人是土地里一颗带梦的种子……

遥远的美丽, 对我总有遥不可及的向往……

五千年中国文明史, 文艺成就煌煌, 风雅颂的诗教文化传统所摄下, 诗文、绘画、音乐, 书法, 通六识, 融三教, 有作品, 有理论, 诗人与艺术家层出不穷, 群星灿烂蔚为大观。然论及中国的雕塑造型艺术的创作史与成就, 溯史论道, 我们发现无论从艺术家的传记资料还是理论建树, 均感不足。我们有诗论、乐诗、画论, 有诗学、琴学、画学, 但既缺乏雕塑论的理论体系, 也未形成中国雕塑学说——一套建立在创作基础上的理论话语与知识谱系。从历史上看, 从事雕塑艺术者, 大都只是默默以刀凿斧斤在岁月深处创作, 成为一代代无名氏, 创作出让历史惊叹的艺术成就, 如我们伟大的石窟艺术的创造者, 如我们散处在各地从事建筑组件雕塑的石、木、砖雕的无数无名民间艺人, ——他们虽名不见经传, 但把精湛的雕艺, 留在了世上。还有一部分民间艺人, 藉文人墨客的文笔而得以传世, 那是中古世纪后的部分幸运者, 尤在近世稍著名声于文史, 如从事竹刻、陶艺、砚艺、刻铜及角、木、牙、玉雕刻艺术者, 其中当然也有一些是文人画家的客串, 偶而担当一回雕刻艺人的个案。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 并受文人画家的欣赏审美情调所影响, 近代民间雕塑艺术, 浸染了若干主流文化的文人色彩, 从而为中国雕刻艺术, 增添了一道异彩。尽管如此, 在中国现当代雕刻艺术史上, 虽然出现了不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但从艺术的创作角度, 能有强烈的主体意识, 通过雕刻造型艺术来表述自己世界观与生命情感的艺术家, 为数甚少, 大多数人因循于传统的题材, 其间的区别只是技艺的精粗而已, 并无主题思想的独开生面与自成一格。当然我们也有主流文化的雕塑家与学院派雕塑, 但其雕塑语言, 主要是继承了西方美术的艺术体系与艺术语言, 在创作上受制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与文化氛围, 在近二十多年复受商业文化影响至巨, 乃致当代雕艺有式微之感:跟着文化消费市场而走的当代雕刻业 (以石雕, 木雕、根雕、竹刻、玉雕五业为主) 题材雷同、鱼龙混杂、艺术品相芜杂, 此情此状, 不由让人兴西山获麟之叹。

在这个文化背景下, 玉山徐善根和他的“会意山房”在中国雕塑界的出现, 就具有了历史的意味。

徐善根, 这个被称为“在石头上写诗”的来自江西玉山的造型艺术家, 打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睁开眼, 看到的就是在天边耸立的山:他的家乡位于江西三清山下, 怀玉山区的腹地。其地理环境正如宋代大文豪欧阳修《醉翁亭记》开首所记“环滁皆山也”, 处在群山环抱之中。在徐善根早年生活中, 接触得最多的是山, 石头, 而在徐善根的童年时代, 心中最大的愿望、生活中最大的乐事, 便是画画。因为画画, 因为石头, 后来徐善根进了家乡砚厂, 开始学习砚刻。因为砚刻, 因为向往山外的世界, 因为心中画画的梦想, 徐善根来到了中国最大的都会城市上海, 来到了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 最后是苏州适合搞石雕的澄泥石留住了他寻找理想的脚步。他在苏州一住十年, 十年间朝夕与石头交流心声:石头在他的刀凿之下发出丁丁当当的欢唱, 诗情画意, 由石而生, 石头中流出了《生命之泉》, 石头上复苏了水巷拱桥、荷风月韵, 伞影衣角、橹声梦境……。徐善根则收获着他艺术家的快乐。在苏州的十年, 徐善根有一个在苏州文艺圈与国内石雕界引人注目的名字:尚耕。“尚耕”的石雕, 出现在杭州的石雕艺术节上, 出现在南京的爱涛艺术馆里, 出现在北京大学的艺术个展上, 出现在上海、北京、香港的艺术博览会上, 也出现在艺术收藏家与雕刻界同行的艺术品“收藏珍录”里。一组长达四米的石雕巨作《清明上河图》, 让福州的雕刻艺术家、画家兼艺术收藏家林学春看得心潮澎湃, 叹为观止:这是当代中国石雕艺术史上的传世之作!而一个石雕作品《尘缘》, 一瓣落花落在山石上, 让喜欢写诗的林学春感到, 这柔嫩的花瓣儿在风中飘落下来, “仿佛一声轻微的叹息, 幽幽地在人心里回荡……”。也不知从那天开始, 徐善根, 获得了“一个在石头上写诗的男人”的雅称, 石雕艺术生涯, 不但给了他这个雅称, 还给他带来了爱情的春天。

徐善根为了艺术而读书万卷, 为了艺术而游历万里, 敦煌鸣沙山的月牙, 云岗与龙门的风雨, 云南的热带雨林, 海南夜航的渔火与灯塔的微光……。最后徐善根把他的艺术工作室从南方迁到了北京, 盖因北京有着更多文化吐纳的风云气度与广阔视野。在北京, 徐善根的事业与爱情获得了双丰收, 成功地完成了事业转型, 在石雕艺术达到一个高度后, 他又从零开始, 探索着木雕艺术的新路, 十年艺术求索, 徐善根的“会意山房”木雕艺术声名鹊起, 在网络世界里, 成了木雕艺术世界的“大神”:好评如潮, 有粉丝特地从千里之外的南方赶来, 放着故宫不参观, 也要赶到高碑店北京民俗文化园, 到徐善根的“会意山房”拜会那些在网络上展出的艺术“神品”。徐善根的木雕艺术收藏圈, 悄然形成, 其艺术品收藏者中, 既有香港的古董艺术经营行家, 也有来自国外对东方艺术的追求者。甚至有一位艺术品收藏者谷先生, 把手头原先收藏的艺术品转让了, 专门收藏徐善根“会意山房”木雕艺术品, 最多者已收藏了数十件“会意山房”艺术品, 成了名符其实、情有独钟的“会 (意山房) 迷”。

徐善根的木雕艺术, 获得了良好的艺术市场, 诚为可喜可贺, 而从学术意义上关注徐善根的艺术创作, 我发现徐善根的艺术创作, 对中国当代雕塑造型艺术的发展, 更具意义。

雕塑艺术, 于艺术手法的大分类, 可分为两大类型:雕艺与塑艺。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家, 其主流艺术家, 以塑艺为主, 从李金发、刘开渠、曾竹韵、王朝闻到滑田友等, 都是以塑艺为主的。在高校的学科设置与学术研究, 美术创作地位, 也纯然以雕而以浮雕、圆雕、透雕为主要艺术手段的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雕刻造型艺术家, 占据艺术主流地位的, 很少, 历史上主要在民间发展, 偶有文人画家为之, 主力是民间艺人。竹刻、刻铜、木雕、刻瓷、砚艺、石雕, 真正以之为业自主创作出有思想深度与艺术高度而名世的造型艺术家, 鲜见有传于笔墨。今日网络时代, 以“木雕艺术、木雕艺术家”在“百度”“谷歌”诸搜索引擎查找, 也难见几位可当得起“木雕艺术家”之称者, 无它, 盖艺术家的主体创作意识不强, 同时其技艺未精耳。——民间艺人, 掌握了一定的雕刻技能, 但造型能力、绘画创作能力不足。有造型能力与绘画创作能力者, 其文化修养艺术造诣不足以支撑其艺术创作的创新与自成面目。学院派出来的有一定文化修养艺术眼光, 然一刀在手, 雕刻技能则生拙浅陋, 难出作品。况雕刻之艺, 一刀一凿地全凭功夫说话, 不下苦功者, 难有成就。有这上述种种困难, 因而, 当代雕刻造型艺术家, 能自张一帜自成一军者, 见闻于世者鲜。际此而出的徐善根, 十年石雕, 十年木雕, 木石雕艺, 以文化主体意识进行创作, 既有精妙传神的石雕巨作《清明上河图》, 又有无数件独具匠心的石雕与木雕杰出作品, 其艺术成就, 引人注目, 不愧为在木雕石雕领域领军一代的优秀造型艺术家。

石上凿诗, 木上会禅。如果说徐善根的石雕艺术品是在石头上凿出诗来, 那么他的木雕作品, 更多地体现出超逸高妙的艺术禅意, 具有更多东方审美的情调, 而这种情调与传统旧文人偶尔客串艺术家角色的文化情怀有所不同, 多了时代的精神潮流的洗礼, 其中还融合了西方文化的底色与徐善根作为一个时代青年才俊对社会与生活所作的思考与对时代命题的回答, 融合了曾作为“文青”的徐善根的青春梦境与生命个性——而这正是那些只顾汲汲于复制传统题材在神佛、罗汉、观音及龙、凤、狮子、辟邪、大象等习见形象的民间艺师或只向西方美术思潮乞灵、移植西方视觉艺术语言的学院派从艺者所严重缺乏的艺术生命本身的“根性”。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 此为先哲之所崇。善根美器。当我们欣赏徐善根先生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时, 除了欣赏紫檀、黄花藜名贵木雕的器型之美, 更应领悟艺术家蕴藉其中的文化精神与艺术境界艺术情感, 由此, 可令我们的生命收获更多灵魂的喜悦!

陈子安简介

艺术评析 第9篇

2008年对中国来说非同寻常, 从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手足口病、奥运圣火在国外传递受阻、西藏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到四川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金融危机、三鹿奶粉事件……一个接着一个的重大事件, 在媒体上出现了一片活跃的景象。重大事件发生后, 民众的观点、态度、情绪都需媒体加以关注和引导。作为党的耳目喉舌, 党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也存在着巨大的发挥空间。

我国的党报发挥着联系党和群众, 上情下传、下情上达的作用, 党报内容的特点表现为议题较大, 主要关注国家大事, 具有很强的社会公信力, 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上则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 党报的“态度”能起到思想上的带头作用。然而, 受众更关注的是与其自身生活贴切的个人小事, 重大事件与受众个人事件存在着不等同的情况。那么, 面对重大事件, 党报应如何处理以聚焦民众的关注度呢?什么样的信息是需要加以引导的?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说服、引导受众?本文拟通过对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近期报道议程设置艺术的评析, 探讨党报对议程设置理论运用的艺术。

一、《解放日报》重大事件报道分析

1、关联艺术

如何找到国家大事这一媒介议程和个人议程之间的关节点?报纸从事件和人物着手, 挖掘读者身边小事中蕴含着的国家大事成分, “上海元素”在报道中随处可见。

1.1 事件关联

“柑橘生虫事件”始于四川广元, 经过一些媒体不当的报道, 引发了消费者对柑橘的恐慌, 进而带来各地柑橘销售大减, 给橘农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四川柑橘生虫事件对上海会有怎样的影响?上海市民关注的重点也成了《解放日报》报道的焦点, 该报选择上海市民身边的柑橘市场情况展开报道:刊发新闻《上海柑橘消费平稳正常》、《上海16万亩柑橘未发现“生虫”》、《昆虫学家答疑“柑橘大实蝇”》、《崇明柑橘丰收待售》、《浙产柑橘放心食用》等新闻, 从上海的专家、橘农、质监部门、市场现状等角度介绍本地柑橘销售的情况, 带读者认识大实蝇, 消除对柑橘大实蝇这一柑橘虫害的误读。

1.2 人物关联

重大事件中的关联人物也是国家和个人议程中的关节点。奥运盛会在北京举行, 如何让上海的民众身临其境感受赛场气氛?《解放日报》选择通过“上海人”这一元素拉近上海普通民众与国家大事之间的距离, 将更多的篇幅交给上海籍奥运参赛选手、北京赛区服务的上海志愿者、上海赛区服务人员和专家。

“上海人”在报纸的奥运报道中随处可见。除了赛场消息上关注与上海有关运动员的备赛、参赛、赛事结果之外, 增开了《第三只眼睛看奥运》专栏, 以记者访谈的形式, 借上海各方面专家之口帮助读者全方位地认识奥运;开辟“志愿者日记”专栏, 让参与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上海各高校大学生撰写他们的见闻和感受;增开上海残疾人运动员金晶的博客, 从她的角度解读北京奥运会。这些内容和形式上的安排, 从上海的专家、运动员、大学生各个视角带领上海读者感触奥运, 让读者感觉似乎跟着熟悉的朋友一起经历北京奥运会, 轻松亲切。

《解放日报》还邀请孙海平、刘翔师徒撰写“师徒博客”, 从8月6日《北京欢迎你》开始, 其间经历退赛事件仍未间断。这在上海籍运动员和家乡父老之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对话和相互了解的平台。《用好每一分钟》、《“罗伯斯, 来啦!”》、《突破》、《有信心和罗伯斯一拼》、《我支持刘翔的决定》、《罗伯斯, 等着我!》……一篇篇博客文章, 让上海的观众在他们熟悉且关注的运动员带领下, 近距离地感受他们的生活、训练和所思所想, 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

2、导向性艺术

作为严肃的新闻媒体, 党报讲究报道的真实性、深刻性;党报的政治地位具有超越一般媒体的权威性, 面对众多重大事件, 它能起到导航的作用, 而读者也有着对导向性的需求。

2.1 通过解疑释惑引导态度

刘翔退赛了!这是为什么?怎么回事?针对刘翔退赛这件市民关注度很高、不确定性也很高的事件, 《解放日报》做了相应的专题报道, 对刘翔退赛作出综合评价, 从而引导受众接受这一事实。在8月19日头版刊发《本报对近300名市民电话入户调查显示最多态度选择“理解宽容”最想对刘翔说“好好养伤”》, 并配发评论《多一点理解多一份包容》, 介绍记者现场观感《那一刻, 〈海阔天空〉……》, 从运动员身边亲友教练的视点记录《还会再见》、《父母:儿子, 下次再来!》、《冯树勇向记者介绍刘翔伤情上周六训练时伤突然加重》、《“他真的是在玩命了”孙海平在新闻发布会上失声痛哭》。刊发上海大学教授的文章《回归体育的本真》、高渊的评述《眼光向外》, 引导读者关注奥运的本质。隔日, 从刘翔自己的角度, 刊发《刘翔的公开信》、《“相信我, 我会回来”刘翔的博客》、《“我会到赛场加油”刘翔的短信》, 而《多家广告商表态挺刘翔》介绍了厂商对刘翔退赛的积极反应态度。而此后的跟踪报道《有支持, 就可以再飞翔——刘翔退赛后的48个小时》, 则介绍了刘翔退赛后48小时各方面的反映以及他的态度, 表明刘翔的再次“飞翔”离不开读者的支持。

针对受众不确定性很高的问题如“退赛的原因”、“当时的情况”、“退赛后各方的反映”、“退赛对运动员的心理和生理的影响”等逐层深入, 从运动员、教练员、亲人、专家等各个角度予以剖析和解读, 将问题解释清楚, 正确地引导了读者。

2.2 通过深入分析引导判断

被炒得纷纷扰扰的热门事件应如何定性?摆明事实, 摆明观点, 让读者冷静地看待热门事件背后更深层的真实, 党报大有可为。

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将导致婴儿尿路结石, 上海市民对本地销售的奶粉心存疑虑, 《解放日报》通过消息和评论对此作了回应, 对市民关注的问题一一阐释:消息方面, 《上海奶制品销量逐步回稳——记者全程跟踪从牧场到市民餐桌牛奶生产链》、《农业部全面清查农产品质量问题上海抽检鸡蛋、猪肉、鸡饲料奶牛饲料全部合格》、《冠生园采取多项措施杜绝三聚氰胺》、《如何判断婴幼儿尿路结石》……从奶源、奶制品相关公司、政府部门、医院专家的角度予以解析, 展现了上海的真实情况, 让读者消除了疑虑。评论方面, 《食品安全:完善的是监管, 拷问的是良心》、《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怎么做?》、《监管部门何时不再充当“救火队员”》、《加加减减都应查》……从监管部门、相关公司等方面加以分析, 进一步引导读者理解事件的深层次问题。

二、成功原因之理论分析

随着我国媒介走向“事业性质, 企业管理”, 党报改革步骤缓慢, 经营理念和报道模式陈旧, 面临影响力减弱、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原因在于报道的内容与读者关心的内容出现了错位, 与读者日常生活之间有距离。媒体经济是注意力经济, 发行量下降、覆盖面缩小、影响力减弱等都将进而导致市场萎缩。媒介改革要求党报在内容上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真正提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然而, “在受众四个层次的议程中, 个人议程与媒介议程之间的相关性最低, 而国家层次议程与媒介议程的相关性最高” (1) , 媒介如何解决主要报道的国家议程与个人议程之间相关性不高的问题, 成为内容改革成功的重点。《解放日报》立足上海地区, 以地区议程和社区议程为桥梁, 以“上海”元素为报道重心, 运用议程设置理论提高上海读者对党报的关注度。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可引导受众的注意力。其提出者麦克姆斯和肖通过对美国总统大选中媒介报道对选民所起的作用分析后, 得出“传播媒介报道的重点, 与受众脑海中的重要题材之间高度相关;媒介所强化报道的题材与事件, 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的结论 (2) 。该理论认为:媒介可以通过议程设置影响受众对社会中事件轻重缓急的认识, 进而影响社会舆论。媒介设置议程关注如何让媒介议程内容与受众议程更契合, 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从而影响公众对近期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国外主流媒体就是以设置议程影响其它媒体的内容, 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大众对特定事件的关注度和认识的。

1、阶梯规则:吸引关注度

“阶梯规则”分析的是受众不同层次议程与媒介议程之间的关系。它将受众议程分为四个层次:个人议程、社区议程、地方议程、国家议程。当受众议程和媒介议程一致时, 受众对媒介的关注度会最高;反之, 则关注度减弱。“从个人议程起, 受众议程每提高一个层次, 则其与媒介议程相关的显著性水平就会相应得到提高, 反之, 其显著性水平就会降低。也就是说, 相邻两个议程之间相关的显著性水平最高, 而两者相隔越远, 则其相关的显著性水平就越低。” (3) 受众最关心与自己紧密相关的个人议程, 其次是社区议程, 依次递减。而我国媒介的内容则与此相反, 最关注国家议程, 最忽视个人议程。受众和媒体关注点的偏差使媒介议程和受众议程宏观层面高度相关, 而微观层面相关性较低。即当涉及个人议程时, 媒介议程和受众议程相关性低。而根据阶梯规则, 从个人议程开始, 每向国家议程提高一个层次, 与媒介议程的关系就越紧密。这一原理提示:只有使媒介议程进入受众议程, 才能形成和实现真正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必须在大范围的国家议程和小范围的个人议程之间寻找二者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相关的共同议程, 而社区、地区议程就成为天然的最佳结合点。受众更容易通过身边社区和地方中与个人生活联系紧密的事件亲近和理解国家议程。

2、寻找偶发条件:加强导向效果

有了关注度, 并不能保证获得最好的传播效果。对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事件的引导成为加强传播效果的途径。麦考姆斯和肖在夏洛特研究中, 发现人们接触媒体是出于对导向的需求:“人们认为需要有人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活动的环境, 这种环境既包括精神世界又包括物质世界。” (4) 关联性、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受众对导向的需求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影响公众对媒介的使用以及议程设置的强弱。

与受众具有高度关联性的议题如果同时还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则受众对这类事件的导向需求度最高;当遇到同样与个人高度相关但不确定性较低的议题时, 则受众对它的导向需求较前减少;而与受众低度相关的议题, 受众对它的导向需求最低。当媒介议题与受众议题高度相关且受众对这类议题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时, 受众最需要媒介的导向, 最有可能接触媒介。同样, 尽管议题与受众相关性很高, 但议题对受众来说较为确定时, 受众接触媒介的频率就会减少。而媒介议题与受众议题相关程度最低时, 不管不确定的程度有多高, 受众接触媒介的频率都是最低的。

在信息量越来越大、可选择的媒介越来越多时, 受众依据是否能与自身高度相关、能明确不确定因素来选择关注媒介。党报改革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选择与受众相关议题, 对争议大、不确定、需解答的问题从广度、深度挖掘、全面阐释, 能使议程设置对受众的影响最大化。

三、党报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议程设置就相当于给固有的大众舆论添加一个外加的策动力, 这种主流媒体所设置的议程必须在根本上和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相统一。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人民群众才能够和实际的议程设置进行互动, 两者达到最好的匹配效果!” (6) 长期以来, 党报对国家议题的设置是十分成功的, 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 必然成为其主要议题, 这有利于形成共同的一致的态度;但与此同时, 又存在内容上与读者有距离, 让读者感觉党报不够“亲切”的问题。党报要发挥联系党和群众的使命, 就必须在国家大事和个人小事中寻找结合点, 遵循阶梯规则, 抓住地区议程和社区议程进行报道、抓不确定性问题加以指导, 提高关注度、增强影响力, 是党报内容改革成功的可行之路。

摘要:我国的党报具有很强的社会公信力, 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上有着比其他报纸更大的发挥空间。然而, 重大事件与个别受众的生活、工作等私人活动又存在不一致之处。本文通过对《解放日报》近期报道议程设置艺术的评析, 对党报内容改革的有效方式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党报,议程设置,受众导向,阶梯规则

参考文献

[1][3]李本乾、张国良:《中国受众与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研究》, [J].上海:《复旦学报》2003-1, 第122页

[2]张国良:《传播学原理》,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第220页

[4][5]李本乾:《中国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研究》, [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2, 第19页~20页

艺术评析 第10篇

一、板书失误

一节校级公开课,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老师引导得当, 同学发言积极。老师归纳学生发言并在黑板板书的时候, 错把“安详”写成“安祥”, 而自己却并未立即发觉。大概一分钟后, 老师发现有两位同学在下面指着黑板小声议论着。这位老师利用再次板书的机会看了一下黑板, 发现了问题。但这位老师并未惊慌, 而是自然地转过身对同学说:“我想考察一下大家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我刚才板书的时候有一个字写错了, 你们有没有发现呢?”这时, 所有同学的眼睛都一下子集中到黑板上了, 有些同学第一时间指出了错误。老师接着说:“同学们的分辨力不错, 但应在第一时间指出老师的错误。这两个字确实容易混淆, 大家在本子上写三遍, 防止以后写错。”教学继续进行。

这位老师对于自己的板书失误并未察觉, 而是通过一些小的细节发现。处理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是假装不知道, 反正没人提出来;二是悄悄地把错字改正;三是主动提出, 变为一个知识点加以强调。比较而言, 这位老师采用的第三种方法最好, 既体现出老师诚恳的态度和对知识的尊重, 又体现出教学的机智。

语文教学中, 板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板书失误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如写出错别字、遗漏字, 甚至不会写的现象, 有的是一时疏忽笔下出错, 有的是一时混淆, 有的是一向写错或不会。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失误, 老师在处理的时候既要纠正错误, 又要维护自身形象, 要做到细心、诚恳、机智, 就像上面这位老师一样化被动为主动, 巧妙处理失误。

二、语言失误

一节新教师展示课, 或许因为紧张, 或许因为普通话确实不好, 老师在范读课文的时候有的平翘舌不分, 引起同学的窃笑, 老师读完之后发现了这一问题, 微笑着说:“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点评一下我的朗读。”当然学生说的都是溢美之词, 并没有指出问题所在。这位老师说:“刚才两位同学可能没好意思指出我的缺点, 给老师留了面子, 但老师要在这里自我批评一下。老师的普通话不怎么行, 在这一点上很多同学都比老师强。老师以后要向大家学习, 提高水平, 大家说好不好?”学生们都会心地笑着回答说:“好!”

语文课堂教学中, 语言是主要的表达方式。语言失误在所难免, 即使做了精心的准备, 也有说错的时候。上面这位老师因为自身固有的问题而致语言失误, 引起学生的注意, 这本身较难避免, 但这位老师能够正视问题, 并诚恳地做自我批评, 主动向学生学习。这种处理既摆脱了自身的尴尬境地, 又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可谓一举两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语言失误主要分两种:一是不经意间发生的疏漏, 由紧张、语速快而导致。另一种是自身固有的问题, 如知识的缺失而导致。对于这两种问题的处理应区别对待, 第一种如果错误极小, 如只是把课题《安恩和奶牛》说成《安恩与奶牛》且没有学生表示异议, 则没有必要纠正, 继续教学。如果失误比较明显, 如把滑稽说成幽默, 且引起学生异议, 则应纠正错误。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简单辩论, 变成一个教学环节。对于第二种失误, 则应主动诚恳地提出问题, 上面这位老师的做法可以借鉴。

三、忘记教学内容

一节普通的语文课, 老师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插讲了一首诗, 老师主动地念给学生听:“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结果, 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却忘了。老师这时扫视了全班, 发现所有人都睁着眼在等, 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于是这位老师说:“我已经念了三句了, 但我看大家没有一个人和我一起念的, 说明大家对这首好诗都不熟悉, 最后一句我不说了, 要求大家回去查资料, 把它背诵上来, 明天我检查。”学生记下这个作业后, 课堂继续。

这位老师在忘记教学内容的时候, 并没有惊慌失措地查看参考资料, 也没有停下冥思苦想, 而是灵机一动把它变成一个作业, 非常自然地化解了自己的失误。

教学内容虽然都是事先备好的, 但由于种种原因, 在上课的时候往往会忘记一些内容, 一般都是细小的内容或环节, 这就需要老师灵活处理。如果是一些细小的环节忘记, 则不必深究, 忘记的地方以后找机会补上。对于讲到半途而忘记的内容则应细心处理, 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回答, 或布置成课后作业, 也可以自然地看一下备课笔记等。

四、操作失误

一节市级观摩课, 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 优美的图片, 生动的动画, 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也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但在关键的一个环节却出了问题:老师要播放一首《烛光里的妈妈》, 但多媒体课件不配合, 怎么也放不出来。于是这位老师说:“看来电脑是想让我们自己唱, 来体会歌里的深情呢。同学们, 会不会唱?”学生都说:“会!”于是师生齐唱, 情意绵绵。所有人都深受感动。也把课堂推向高潮。

语文教学中的操作失误主要是演示、教具使用、电教设备的操作等行为的失误。这在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因为这些教具的使用, 使得语文课堂更加生动, 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如果这时发生操作失误, 往往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上面的这位老师对失误的处理效果非常好, 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 既活跃了气氛, 增添了情感体验, 又弥补了多媒体操作的失误。

对于语文教学中操作失误的处理, 要做好课前准备。对较大问题如临时停电使用不了、教具损坏、课件不能使用等, 应做好第二套方案, 如备好不用教具或多媒体时的教案, 以备到时使用。而对于一些小的问题如投影不清晰、内容缺失、个别文件打不开等问题则应灵活处理, 如老师自读或请学生朗读不清晰或缺失的部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艺术评析】相关文章:

网络电影下电影艺术评析论文04-13

综合评析07-01

评析对策07-16

绩效评析07-24

试题评析08-16

新课程评析09-07

27晋祠评析05-15

幼儿案例评析08-15

樱花教案评析08-20

春联案例评析08-18

上一篇:儿童如何使用抗生素下一篇:复合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