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生活论文范文

2024-07-28

品德生活论文范文(精选12篇)

品德生活论文 第1篇

下面是我就平时的教学实际进行分析、归纳, 提炼出品德教学“生活化”, 生活“品德化”的教学策略, 并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和总结, 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习惯养成:浇树浇根

浇树浇根, 教育要从小抓起, 从细节抓起。小学是基础教育, 是根基教育。人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 是在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 在影响、渗透、熏陶中悄无声息地积累、塑造、成就的。所以, 小学的品德教育, 应从细节入手, 以活动为推手, 充分挖掘、放大其育人因素,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引导和培养。

1.“光盘”显文明。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为了响应《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 全面推行“八礼四仪”, 将“餐饮之礼”教育作为低年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重要内容。而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 对于小学的生活是陌生的, 班主任老师利用晨会和班队会明确“餐饮之礼”的目标, 在一次次的就餐过程中不断观察、实践和总结, 改进了许多具体措施。细化到班级规划进食堂路线, 学生的就餐位置安排, 分餐的最优化合作, 小桌长的光盘监督, 餐后分组整理餐盘, 打扫桌面, 清洗抹布等等。力求做到餐前整齐, 餐中安静, 餐后干净。餐饮之礼, 从我做起, 从每餐做起, 在低年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就餐秩序更井然了, 就餐过程更安静了, 光盘行动更见效了。

2.“坐、立、行”, 重养成。除了餐饮习惯之外, 让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坐、立、走的姿势也尤其重要。为此, 我们低年级的品德组教师围绕课题《坐立走有精神》展开了一次集体备课, 目的使低年级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从坐、立、走开始”, 让孩子能基本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 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并形成习惯,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蓬勃向上的情感和态度, 在坐立走时表现出“坐如钟, 站如松, 行如风”的良好精神风貌和气质。通过直观示范、情境模拟等手段, 让学生掌握坐、立、走的正确姿势。在生活中, 能与同学合作交流, 利用互相提醒、互相监督、相互比赛等方式坚持做到“坐立走, 有精神”。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 通过认真训练、总结, 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里, 有老师的严格要求;回家后, 家长也应如此, 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 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 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

二、责任意识:滴水穿石

责任感, 不在一朝一夕, 不可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聚沙成塔的慢过程。需要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感受、体验, 逐步形成。这过程犹如滴水穿石, 一滴水的力量微乎其微, 但在时间的堆积中, 滴水就有穿石的惊人力量。

1.低碳节能, “小”事做起。结合今年的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 我们开展了“携手节能低碳, 共建碧水蓝天”的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 向全体师生作以“低碳节能, 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介绍节能低碳知识,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少先队员们走上街头向家乡人民宣传节能环保知识, 发《携手低碳节能共建蓝天碧水》倡议书。同时也在全体师生中开展“节能低碳, 从我做起”行动。践行节能从身边做起: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分办公经费等等。教师首先具有这样的责任意识, 才能培养出有责任的学生。

2.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在节能的同时, 我们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垃圾分类。邀请吴江区环保宣讲团的老师们来到我校, 给师生们作了题为《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的知识讲座。老师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了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概念、意义;垃圾处理的优点;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情况;垃圾分类的种类。老师们深入浅出地从垃圾的危害、开展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说起, 用大量的图表及图示说明了复杂的道理, 又列举了身边许多具体的例子。讲座之后, 我们还在低年级中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标语评选活动, 在中高年级中开展了垃圾分类自制小报评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我做起, 带动他们的父母进行垃圾分类, 在社会上参与各类环保活动。通过家庭、校园、社会三方配合的全方位培养, 使学生接受的环保教育从表象深入内心, 逐渐成为他们的良好行为和自觉习惯, 使得“百万家庭低碳行, 垃圾分类要先行”这一环保主题逐渐深入人心。

三、热爱生活:播种太阳

“无聊”是这个时代童年的主题, 奇妙的电脑游戏无法代替生活的鲜活和真实。引导孩子观察自然、亲近生活, 感受四季的色彩和温度, 触摸万物的柔韧和坚固, 让孩子喜欢自然, 热爱生活, 犹如在他们心里播种催发万物的太阳。这份播种, 功在当代, 利在未来, 对孩子的成长受益终身。

冬天来了, 孩子对冬天有无限的遐想。我们品德组开展《踏雪玩冰》的集体备课活动。“做冰锣”的活动吸引了这群孩子, 通过制作冰锣, 小朋友可以观察“水———冰”的变化, 还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很适合小朋友自己亲手制作。如找一个盘子类容器, 爱心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都可以, 在里面加上水, 水中可以放颜料、小玩具、彩色小纸屑、玻璃珠等等, 最主要的是不要忘记放一根拎的绳子。然后放在冰箱冷冻室里冻上4小时以上, 等水凝结成冰后, 就可以从容器中取出来啦!小朋友们拿着自己制作好的冰锣可开心了。通过一系列的生活实践活动, 希望同学们重新认识《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 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教材只是个载体, 教师要善用、活用教材, 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这个源头活水, 让教材充分“生活化”;活动如果没有明确的育人目标, 就只是热热闹闹的一场戏, 因此, 活动设计要因地制宜, 深入生活, 活动充分凸显其“品德化”。

品德生活论文 第2篇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

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针对传统德育“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弊端提出来的。传统德育以“理想化”的培养目标、单调的课程结构、僵化的教育过程、消极的 评价体系,导致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生活缺乏联系,不能满足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内在需要,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最终应归结为知与行的严重脱节。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先行德育的“理想化”,过于注重“未来”,而忽视了“现在”(即现实生活),从而使思想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进入困境。笔者认为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呢,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品德生活论文 第3篇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3-0118-01

《品德与生活》以生活式的教学形式为儿童开辟了一个宽阔的舞台。那么我们该怎样来利用这个活动舞台,让儿童在展现自我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呢?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课前充分准备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这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那么怎样让孩子们“乐于探究”、“敢于探究”呢?课前的准备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学生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孩子们可以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对这次活动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课前体验、准备素材等。这么做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前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去体会、去感受,为课堂上的学习奠定基础。

2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而展开教学的。活动是课程的呈现形式,是课程实施的“灵魂”。孩子们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2.1创设生活化情境

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是最有效、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寓“教育”于“生活活动”之中。《品德与生活》课正是如此,课堂上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有实地采访调查,快乐的教学游戏,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还有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种种的活动都为老师提供教育的机会。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那么,课堂活动情境的创设就很重要了。孩子们是充满童趣的,平时老师们在设计活动情境时不妨设计吸引孩子们的生活活动。

2.2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真实化

《品德与生活》课要培养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的儿童。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只有来自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乐于接受,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是老师必须认识到的。

2.3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活动

儿童的生活是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连续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连续的过程。不同的时令、节气、环境和活动主题,决定了活动时间的长短。因此它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终止于一次活动。它应不断地延续、深化下去,从而提高活动实效。所以,我们要灵活安排活动计划,对活动时间长的内容及早做出安排。

3开展好课后实践活动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开放、多样、富有变化发展的活动环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的整体建构。低年级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从课程的性质来看,应尤其关注行为规范的养成。所以,教师虽然通过课堂40 min的教学帮助学生明确了生活中的正确做法,但“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互动起来,让学生用课堂上得到的“道德认知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深入体验,才能真正强化和巩固所学的东西。我认为品德与生活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

课后实践活动更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与配合,毕竟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和社会上度过的。家校实施互联互动,既有益于沟通信息,优化育人基础,又能发挥各自优势,取得“双赢”的育人效果。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进而完善自我教育。

“Morality and Life”Enable Student’s Realizing Life, Enjoying Life

Xuan Wanli

Abstract: 《Morality and Life》It is one door that is based on children’s life, activity type comprehensive course taking training the good, glad children who probe into, have deep love for life of morality as goal. It is being represented by children since our middle school know how to live, learn to study, learn to conduct oneself.

让品德与生活教育回归生活 第4篇

一、结合课程设置,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儿童的世界是精彩的, 也是纯真的。然而,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外书、书本上及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 产生许多疑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他们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 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应走近儿童的世界, 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

如今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 不是“教”教材的人, 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 动手动脑亲身体验, 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 应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 把儿童的目光引到现实生活世界中去,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 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 教《春天在哪里》这一课时, 我在课前先让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寻找春天;上课伊始, 播放散文《草》的录音, 那优美的词句, 那动人的意境使孩子的内心漾起了向往的感情, 陶醉在那诱惑中, 紧接着我抛出问题:你发现春天了吗?怎么发现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

甲生说:星期天, 爸爸陪我去田野里找春天, 我看见红的花, 绿的草。

乙生说:星期六, 我去放风筝了。春天到了, 放风筝的人也多了。

丙生说:我发现小蚂蚁都出来了, 柳树上长出许多小嫩芽。

丁生说:天气暖和了, 人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 说明春天来了。

…………

最后, 学生通过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交流, 体验到春天, 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 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在心灵深处产生了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围绕课程内容, 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 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 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 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 情感的沙漠。例如, 在教学《爱惜粮食》一课时, 如果让学生去了解家长种粮的过程, 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脑中产生这样一个结论——粮食来得不容易, 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辛苦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模拟插秧活动, 让学生抓一把鸡毛键子, 弯下腰, 右手把这些键子一行摆六个, 人倒退着走, 十分钟后交流这一活动的感受。有了这腰酸腿痛的真切体验, 再来谈种粮的过程, 学生就仿佛是自己参与了其中的劳动。这劳动的辛苦, 粮食的来之不易就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又如, 在上《我是家里小主人》之前, 我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 让学生星期天当一天家, 安排好一天的生活, 早晨买菜, 洗洗碗筷, 收拾收拾房间。课堂上, 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 再想想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 在理菜的时候最需要帮忙, 有的说, 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我就说:“是啊, 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 请你们把自己最需要的给你的爸爸妈妈。”这种情感就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在教学过程中, 我作为支持者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 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 引导儿童投入活动。例如, 教学《新学期, 你好》这一单元的第一主题活动,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寒假生活交流会”, 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在寒假里的故事, 说一说自己的寒假之最, 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里学到的本领。在活动中, 我注意学生那儿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它们进行分类, 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 并根据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 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 帮助学生养成讲文明, 懂礼貌、互相尊重他人的好品德, 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对新学期满怀希望。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 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 在感悟中创造。例如, 教学《和春风一起玩》这一活动,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就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风力小玩具, 亲自参与各种春天的游戏活动。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 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他们也发现了风和风筝、风车、纸飞机等的关系, 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风的力量, 这种活动是学生感悟后的创造。又如, 《安安全全上学去》这一课, 可以利用看电影的时机, 一边走, 一边向同学们介绍沿途标志的名称、作用和意义以及在马路上行走时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识, 在繁华的十字路口, 让学生观察行人如何过马路, 怎样行走才安全。回到课堂中, 学生在汇报时很自然的联系到刚才看见的情况和平时遇到的事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学习到交通规则, 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所需, 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能力。把学生带出课堂, 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 用他们的亲身体验为材料, 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的行为。可见, 体验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

三、根据课程特点, 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 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 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思品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 应该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理解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堂上的认识。有时学生在思品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 乘公车时不拥挤, 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 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 对老弱病残的人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 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 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 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 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 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 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做到统筹把握, 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 课上展示, 交流信息,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 并结合游戏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 强化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创造, 以学生为主体, 适时构建学习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入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 让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品德生活论文 第5篇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来自第五单元《告别小学时代》。本课教材由“回顾小学生活”“留下我们的纪念”两课组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说明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作为本学科小学年段的最后部分,本课教材安排旨在通过回顾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以一颗感恩的心看待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以一颗友善的心对待朝夕相处的同学。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在学生即将离开母校的前夕,教材设计了“忘不了老师的关爱”“忘不了同学的友情”“忘不了集体活动的快乐”三部分内容,就是从学生切身的体验着手,进一步养成他们注重情感,友善待人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理念:

充分体现课程的整合,注重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真情实感,使每一个学生都乐意表达,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切身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师生之间的情谊和童年生活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母校生活的热爱。

2、通过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发言以及乐于参与表达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创设氛围,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通过回顾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环节:

活动一:点点滴滴忆过去。

教师活动:课件播放歌曲《红蜻蜓》

1、引言:同学们,刚才的歌曲你们熟悉吗?这是当年“小虎队”演唱的《红蜻蜓》。正如歌中所唱“童年就像追逐成长追来的风,轻轻地吹着梦想慢慢升空。当烦恼越来越多,玻璃弹珠越来越少,我知道我已慢慢长大了”。转眼间,六年的小学时光即将结束,2、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和交流难忘的小学时代吧!(板书课题)

3、回顾这六年的小学生活,你最想说什么呢?想一想,用简单的一句话说一说。学生活动:学生回忆,整理思路后自由发言。活动二:颂歌声声献老师。

教师活动:从自身体验着手,引导学生感激师恩。

1、谈话:我也有老师,每一次想起他们,我总是想起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小时候,我在讲台下跟着老师唱。今天,我虽然也站在了讲台上,但我总是不能忘记我在讲台下、座位上跟着我的老师学习、歌唱的情景。请同学们代表老师齐唱这首歌,把它献给你们老师的老师好吗? 学生活动:齐声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教师活动:谈话:感谢同学们代表老师唱的这支歌。我深深地感谢每一位教我知识,教我做人的老师。这六年,同学们也都和许多老师一道学习生活。老师给你许多的关爱,最让你忘不了的是哪件事? 学生活动:畅谈师生情谊。教师活动:

1、谈话:老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常常默默地工作到深夜,有一支歌赞美了老师这种甘于奉献的品质。

2、课件出示歌曲题目《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请同学们把这支歌献给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在歌声响起之前,先请同学们心里默默地想想最想把这支歌献给谁。

学生活动:稍稍想一想,不要求发言,深情齐唱《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教师活动:

课件展示语段,将师爱铭刻于心——

“老师的爱,好像一缕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田; 老师的爱,恰似一缕春风,抚平了我们内心的伤感; 老师的爱,犹如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心间…… 忘不了老师温暖的双手,忘不了老师亲切的话语,忘不了老师慈爱的眼神,老师的爱将伴随我们的一生!” 学生活动:多种形式朗诵。教师活动:

制作“心语卡片”——将心中最想感激老师的话写下来,可直接交给老师,也可以悄悄放在老师的教案中、或夹在作业本中交给老师。(布置课后完成)活动三:细细品味同伴情。教师活动: 引言:陪伴我们一起度过六年小学生活的除了可亲可敬的老师,还有朝夕相伴的伙伴。我们不能忘记老师,也不能忘记同窗好友。请同学们先读一读课本86页中三位同龄人他们与同学之间难忘的相处经历,然后想一想你自己和同学的交往,也来说一说。学生活动:

读课本图文后结合自身实际畅谈同学情。教师活动:

谈话:还记得刚入学的时候我们唱过的《找朋友》这首歌吗?现在我们再一次唱响这首歌曲,让我们在歌声中回忆和同伴一起走过的这六年时光。学生活动:

齐唱歌曲《找朋友》。教师活动:

组织交换课本,互赠留言。学生活动:

互换课本,在教材86页“友谊留言板”内真情告白。活动四:集体快乐说一说。教师活动: 引言:小学生活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参加集体活动了。运动场上大家欢呼雀跃,加油呐喊;联欢会上,大家载歌载舞,快乐游戏……这样有趣的集体活动,我们怎能忘记呢?说一说哪项集体活动给你带来的快乐最难忘? 学生活动:

同伴自由地互相说一说,指名部分代表发言。教师活动:

组织填写“快乐记忆卡”。学生活动:

填写卡片,把自己最快乐的记忆中的集体活动写下来。活动五:一句话感言。教师活动:

引言:我们用一节课回忆了这六年的小学时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交流,你有什么想法、体会用一句话说出来,好么?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活动六: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欣赏歌曲《感恩老师》。

2、播放班级活动视频。

3、老师寄语:

同学们,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回忆了六年的小学生活,同学们难忘老师们的教导之恩,难忘同学间的深厚友谊,难忘集体活动时的欢声笑语,愿同学们永远记住这美好的时光。在新的生活中,老师愿同学们扬帆起航,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态度,永不言弃的意志去迎接新生活的挑战,老师为你们加油喝彩!

五、板书设计:

回顾小学生活

难忘

老师

同学

集体

六、课后反思 :

1、以真情换取真情。在活动二“颂歌声声献老师”的环节,我先从回忆自己的老师入手引入,把自己对老师的真情率先予以表露,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老师作为成人也很尊重以前的老师的初步感觉。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切合歌曲本身的意义,另一方面起到巧妙过渡的作用,同时还能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种师恩代代相传,继承发扬的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

品德生活化 生活道德化 第6篇

关键词: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生活化;道德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29-01

一、链接生活——构建品德认知

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它们是学生亲历的现实世界,从这样的世界中走出来的教育,最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其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例如在教学《做时间的主人》一课时,我针对班里有一部分同学做作业时磨磨蹭蹭、做做玩玩这一现象,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全班同学抄写一篇课文,10分钟后,我让学生汇报自己抄写的情况,快的同学已经把整篇课文抄完了,而慢的同学却只完成了一小部分。于是我让他们交流自己在10分钟的时间里是如何做的。当请那几个速度慢的同学起来汇报时,他们的同桌也纷纷举手汇报:“老师,他写了几个字就咬起了手指头。”“老师,他隔一会儿就要来和我讲讲话。或者把头凑过来看看我写了多少了。”“老师,他一会儿装铅芯,一会儿问我借橡皮。”这些都是他们平时做作业时的真实再现。于是,我让大家继续思考:差距产生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一活动不但把学生的生活实际真实地再现在学生的面前,而且通过教师的引领,孩子们都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有效地指导了他们的行为。

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并为他们以后更好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小事,帮助学生构建品德认知。

二、链接生活——提升品德情感

儿童的生活世界是最基础的、最本源的,也是最真实的。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儿童内心的而非表面的思想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品德体验。

在教学《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这一课时,由于教科书中的事例多发生在城市中,不适宜农村的生活。如果只凭教材难达到目的。在教学前可先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家庭周边的环境,调查发生在身边的不爱护环境的不文明事例;以及发生这些事情时,周边的人们是怎样处理的,并把这些内容写下来,到班级交流。学生通过自己观察,亲眼目睹了周边家居环境,在课堂中有感而发。有的同学说:“我不喜欢隔壁的叔叔,每天晚上11点下班都按喇叭,吵得我不能安心睡觉。”有的说:“我的邻居不讲卫生,每天烧的煤渣、用的垃圾都往河里扔。”……而根据学生的观察进行模拟活动的表演则水到渠成。我们不难相信,儿童在这种丰富生活的洗礼下,小小的心灵受到深深的触动和强烈的震憾,产生懂文明讲美德,保护家居环境的情感,进而加深了为保护家庭周围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链接生活——锤练品德意志

我们知道,以往品德教材大都是以故事为载体来传授某种品德观念的。尽管这些故事大都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但这些事毕竟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学生只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静态地分析别人,知道了应该如何,获得的只是理性认识。而现实生活是动态的,是复杂多变的,良好的品德意志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生活之外进行。

在教学《我是班集体的一员》一课,就通过把学生置于班级这个小集体中,进行角色体验活动。让学生自主寻找岗位、自主选择岗位、自主创设岗位,主动的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品味角色的成功,从而内化为健康向上的品德,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学的习惯,锤炼顽强的品德意志。“体育小教练、好书推荐员、课间保洁员、队报小记者、难题小医生、财产管理员、谈心小天使、谜语会长、历史小博士、家校联络员、班级小百灵、劳动评价员……”一个个新名词、新岗位在学生的共商共议中闪亮登场。虽然这些岗位很小,但它们贴近孩子的生活,使得儿童在活动中能重新构建自己的角色,从而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在相处和交往中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在坚持不懈中锤练了意志。

四、链接生活——深化品德行为

如果说感知是一种对学生思想的影响,那么实践则是一次再学习、再感知的过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要解决知行脱节的矛盾,最有效的莫过于让学生独立地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言行一致的品德行为,即“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品德行为不可。”于是,我们把深化品德行为的触角伸到生活的广阔天地,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实践体验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深化品德行为。

如教学《爷爷、奶奶,你们快乐吗》一课,教师课前布置让学生调查各自爷爷、奶奶的特点,整理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和需要,并提出各自合理化的建议。课则跟村老人协会协商,直接放到老年人活动中心去上,与老人们进行直接接触、交流、沟通。在这些活的情境中,让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说、有语可写,并现场指导力所能及地帮助老人。课后,讨论孝敬老人,尊老爱老的活动方案。这样的实践体验,知行统一,远比空洞的说教明理、启发导引要强得多。它抛弃了传统板块式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堂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使学生的学习有兴趣、有激情、有实践、有感悟,使品德知识更深化。这样的教学,对于儿童的品德生命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让品德与生活同行让品德与活动相伴 第7篇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 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教师必须重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品德与生活》教材在贴近儿童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整套教材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按照儿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 (社区) 生活等不同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主线来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从单元主题到活动主题以及每一个话题, 都是儿童真实生活的再现和提升, 非常有利于教学。教材的这一特点, 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土、本校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使用教材, 用活教材。一是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 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二是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生活, 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 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如我在教学《进厨房》一单元时, 事先了解到学生大多为外来务工子女或农村孩子, 他们已经开始学做家务, 厨房环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因此, 在课前我设计了一张活动表, 布置学生回家体验厨房生活, 要求一起和父母做饭,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事后请父母填写活动表现。到了课堂上, 学生们兴奋极了, 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表现自己。在渲染了课堂气氛一番后, 我让学生把活动表拿出来, 先在小组里交流, 然后选出表达最好的同学全班交流。一时, 课堂上热闹极了, 有些学生说自己会洗菜, 有些学生说自己会炒鸡蛋饭, 有些学生说帮妈妈洗碗扫地……我抓住机会引导他们说说进厨房的体验, 并对学生大加赞赏, 鼓励他们学做更多的家务。学生们通过劳动得到表扬和认可, 都感受到了进厨房带来的快乐。无形中, 品德教育也渗透其中了。这一教学活动中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 在课程中进行整合, 使学生有一个学习、接受、提升的过程, 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最终回归生活, 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 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教学课堂“活动化”

活动是儿童认识的源泉, 是儿童发展的基础, 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儿童天性爱玩、生性好动, 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所以,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活动化”。《品德与生活》教材的活动性特点很突出, 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材呈现形式, 都非常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注重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获得体验, 提高道德自觉性。教材的这一特点, 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说教式、语文式的教学方式, 组织开展儿童直接参与的感受体验活动、游戏娱乐活动、模拟操作活动、动手制作活动、表演欣赏活动、讨论交流活动、作品展示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 让学生在“玩中学, 玩中做, 玩中思”, 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在活动中激发出新的热情。“六·一”儿童节是学生最喜欢的节日, 在上《六一儿童节》一课时, 我精心设计了“巧手装饰我们的天堂”和“六一游园节”两个活动主题。首先进行美化教室的活动。我带着学生们做手工, 画画……我们把各种画剪贴下来, 组合成一串串窗花, 贴在教室的墙上做装饰, 再把小手工作品陈列在教室的图书角, 教室里有了学生们的作品, 顿时生动起来, 我们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日益临近。学生们别提多高兴了, 看着自己的“杰作”, 个个喜笑颜开, 自豪极了。美丽的教室布置好了, 我又组织学生进行游园活动。根据年龄特点, 我设计了“大象贴鼻子”、“捡珍珠”、“双人运球”、“盲人栽花”等游戏, 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体验到校园六一节的快乐。这些活动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欢乐, 他们在活动中互助、交流、体验、提高, 这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因此, 活动的力量不可小觑, 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节活动课,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三、教学时空“开放化”

所谓教学时空开放化, 即是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课堂应从教室延伸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做到开放化, 至少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由课堂向社会的延伸, 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 让学生以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二是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相结合, 相互促进, 资源共享。《品德与生活》教材, 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开放空间。教材中有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师生充分拓展思路的内容, 如大量省略号的使用, 以及“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等的提示语;教师教学用书也设计了大量供教师选择的开放性活动。这些都为教师组织开展具有拓展性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参考, 保证了教师教学的开放性。

“教有定则, 教无定法”。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 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求和特点。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 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 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 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 从生活中来, 再到生活中去, 才能真正将课程、教材、教学转化为儿童的生活, 发展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 引生活之水, 灌心灵之花!

关于特级教师评选、管理和研究的若干建议

一、采取“综合荣誉”或“师德+师能”或“师德+师能+X”的标准, 不拘一格评选特级教师。在对参评教师人品、师德等进行综合考评, 在确认其人品好、师德高的基础上, 可以看“综合荣誉”, 可以看“师德+师能”, 也可以用“X” (某一或某些方面的突出表现和业绩) 折合抵充“综合荣誉”。

二、特级教师可考虑分若干等。可设一级特级教师、二级特级教师、三级特级教师等, 等第之间可进可退。如初评者都为特三级, 然后根据其业绩大小和综合表现, 再逐级递升。而特一级则为较难达到的境界, 达到这一境界的可同时授予“功勋教师”之类终身荣誉。从低一级到高一级, 不必设比例限定, 但要有明晰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要求。

三、取消“特级教师终身制”, 改为“特级教师任期制”。一般任期为3~5年, 任期内在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设置“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基本标准和要求。达不到基本标准和要求者, 采取诚勉告之、延缓评价等措施限期达成, 仍未达到基本标准和要求者, 取消特级教师荣誉。连续3个任期都一次达标的, 可享受终身特级教师荣誉。

四、搭建特级教师人才梯队, 形成特级教师“前引后追”格局。“前引”, 即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在教师培养、培训方面的“领跑效应”, 采取“工作室”、“师带徒”等方式, 带动区域或学校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后追”, 即选择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师授予诸如“特级教师培养对象”称号, 作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重点加以培养。

五、启动“特级校长”评选制度。“特级校长”评选后, 既可以避免校长与教师争“特级教师”名额, 又可以促进校长专业发展。

《品德与生活》生活化教学的反思 第8篇

一、教学结构方面

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这是《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生活》课性质的权威表述。通过对其深刻的研读与剖析, 我们得到这样几个结论:生活不仅是生命的存在形式, 也是教育的存在形式;学生开展活动要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对于《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结构来讲, 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三线、四面”, 即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的生活。

三条轴线是指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什么要将儿童的自我发展作为课程的第一条轴线呢?这是因为课程所提出的回归生活是回归儿童生活, 是以儿童为发展主体的回归。这种活动需要从认识自我、建构自己的主体性开始, 是对传统教学目标的一种创新, 是尊重儿童人格、权利 (主要指尊重其学习和生活的权利) 的生动体现。儿童与社会轴线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儿童初步认识社会, 形成个人不能脱离社会的观念, 初步树立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思想, 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关心社会、爱别人、有责任心、品德良好的优秀公民, 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意识。儿童与自然这一轴线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认识自然, 从正确对待身边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入手, 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成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小公民。自我、社会、自然在每一个人身上交织, 其中必须明确的是三条轴线的核心是儿童。

四个方面生活是指: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责任心、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其实, 这也是对儿童生活习惯、态度、方式、能力和质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但是, 四者间的不同是其各有侧重。健康安全地生活是第一层面上的, 是儿童生活的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第二层面上的, 是侧重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有责任心、有爱心地生活是第三层面上的, 是引导儿童学会关心, 培养其同情心、爱心、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第四层面上的, 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是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发展自己的思维潜力, 不断地有新的发现和创造, 从小就养成不盲从、追求真理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方面

儿童自身思想品德的形成, 除了在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学到之外, 还有一部分是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感悟与体验。但是, 品德课程教学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 同样也是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体验。其教学的设计, 往往是围绕儿童本阶段的成长规律来设计的。这样, 从教材设计到教材内容, 其本身也是一个回归现实的过程。把儿童自身的生活体验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 是培养学生用生活体验来思考问题的需要。对于品德课程教学内容来讲, 它必须要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体验, 也必须指导儿童的生活实践。概括地说就是要来源于生活, 又回归生活, 一切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

儿童生活体验的丰富性与开拓性, 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与广泛性, 其教学场所的设置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或教室本身上。虽然其教材也是来源于儿童的生活, 但是必须要回归自然, 亲身体验过之后, 才会更有意义。所以, 对其教学内容来说, 更应该走向自然, 走向生活, 走向社会。品德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学的内容联系儿童的生活体验, 又指导其生活实践, 只有这样的教学内容才会更有现实意义。

同时, 在教材内容联系儿童生活实际的过程中, 虽然其教材也是对儿童生活的一种写照, 但它不具有时效性, 教师应该针对现阶段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 有目的地来扩展教材内容, 不能仅仅被教材本身的内容所局限。比如, 在品德课中会讲到要孝敬父母, 课本中也会提到如何去孝敬, 会有一些具体的做法。教师在讲这些知识的时候, 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之外, 还应该让他们去实践, 如回家给父母洗洗脚、捶捶背等。这其实就是一个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 而且是不能忽视的过程。再比如, 教师在讲到遵纪守法时, 可以针对当下一些具体违法现象, 让同学们展开讨论, 不应该局限在课本内容中的文字上。

三、教学形式方面

在品德课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 其理论联系生活的过程, 也是一种生活再现的过程, 这样就要求它的具体教学形式不能过于单一。儿童阶段的生活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其生活再现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 生活本身是什么就是什么, 他们还没有想成一种抽象的概念。所以, 在儿童的生活体验中, 他们大多是在模仿学习, 然后创造性地再现出来。对于品德课教学形式来说, 它必须随着儿童生活形式的多样性而不断变化, 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会真实地再现出生活的本来面貌。

儿童阶段的生活世界是多姿多彩的, 这就决定了其生活体验也是非常丰富的。在品德课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过程中, 其教学形式不能仅仅局限在单一的教室中, 而应该不断推陈出新, 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形式, 让儿童丰富的生活体验在多种创新的形式中再现出来。

在儿童阶段的心理发育时期, 他们不会有抽象的概念, 只会记住事物的具体特征, 表面看上去是什么就是什么, 老师告诉他们什么他们就学习什么。所以, 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巧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了解生活全貌, 并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比如, 在讲到遵守交通规则的时候, 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育手段, 让学生能够很直观地记住交通规则的知识点,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 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表演出来, 接着让他们结合身边的交通情况, 谈谈具体到自己的时候应该怎么去做。除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到知识以外, 教师还可以知识问答的形式来展开教学, 比如对于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礼貌知识、交通知识等, 可以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再现那些知识点。或者是把知识点写在黑板上, 请两个同学上来配合, 一个表演形式, 一个猜出知识内容, 这样在贴近生活的同时, 又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 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四、教学策略方面

小学品德课程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 不能一味地灌输, 而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很多学校在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大多采取的是讲读的教学手段, 即教师把文字读一遍, 学生听一遍, 这样根本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或者就是以按部就班的模式来教学, 即严格按照教材的具体环节来展开, 很少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对于课程教学的策略来说, 它必须是一个活学活用的过程, 不能过于僵硬、死板, 而应该尽可能地去挖掘有用的元素,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通常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比较有效的策略是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有的人会认为, 教材本身的内容就是来源于生活, 其基本思想也符合儿童的成长需要, 所以就不需要过多地再去挖掘问题, 只要把它复制下来就行了。其实, 这种教学策略是存在严重缺陷的。在品德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 必须要把教材中的生活情况与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 尽可能挖掘当下人们的生活元素。比如教师在讲《我们的合作》这一章节时, 不能仅仅是向学生来讲授怎么样去合作, 而是应从学生们每天做的广播体操讲起, 来讲述合作的重要性, 然后引申到一些生活实例中去, 最后归纳出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学会合作。

针对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具体的生活实例, 其实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再现, 而对生活实践的指导就是要从这些生活实例中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比如, 教师在讲到法律这一章节的时候, 可以举例说妈妈由于工作原因, 又怕孩子在外面遇到危险, 就把他反锁在家里, 这是否侵犯了孩子的人身自由权。可能不懂教学策略的教师, 就会在“反锁”的问题上来讨论, 其实这个问题主要侧重的是是否侵权, 应该讨论的是法律问题而不是反锁问题。

五、教学目的方面

儿童阶段的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体验为基础, 其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这些生活知识, 最终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这个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的过程, 就统称为生活化教学。所谓的生活化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去认识生活, 更要让学生去学会生活,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于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而言, 它分为两个方面的知识点, 其一是教会学生生活品德知识, 其二是用所学的生活品德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要想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 就要求教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后, 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目标之外, 还应该要有具体的实践目标, 而且必须以实践目标为侧重点, 因为所学到的知识还必须要回归到生活指导中去。虽然教材内容是对儿童生活体验的一种再现, 但那仅仅反映的是一个普遍的理论情况, 并不代表所有学生的具体行为, 因此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更在于使学生具备普遍的生活理论, 然后用于他们的具体生活实践中。

品德课程是一种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无非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生活, 所以, 这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必须的。在品德课程中, 其最基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健康、安全地生活。比如在讲《我掉了一颗牙》这一章节的时候, 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讨论掉牙或者蛀牙的情况, 以及掉牙或蛀牙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这样, 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来讲述掉牙或者蛀牙的生活常识。当教师把问题引申到日常牙齿保护上时, 又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保护牙齿健康的经历, 最后由教师来总结牙齿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以及如何去保护牙齿, 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实, 这就是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 让学生在学会生活中培养更多的良好生活习惯。

小学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是一个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 这其中要实现的是两次飞跃:其一是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来源于生活实践;其二是对品德课程的学习是为了指导生活实践。在具体的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 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两次飞跃所包含的具体含义, 只有认清了生活化的实质, 才能真正做到生活化。

参考文献

[1]刘长青, 刘丽萍, 陈丽香.浅议《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 (5) .

[2]李新梅.把生活融入品德课堂的教学尝试.广西教育, 2011 (19) .

[3]冯长宏.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当前小学品德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8 (3) .

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如何回归生活 第9篇

一、丰富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 拓宽生活化课堂平台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加以丰富, 并延伸至课外, 即将课内思想品德教学“搬”至课外教学模式下, 将其融入生活, 进而熏陶并影响学生, 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首先, 品德与生活教学应跳出课堂范畴, 融入学校集体活动中去, 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感受思想品德。一般来说, 小学生都喜爱集体活动, 教师可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 通过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辨别力, 使之能够清晰认识美与丑、对与错、善与恶, 进而产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彼此感情、友谊, 提高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协作能力;另一方面, 通过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一课时, 笔者特地与授课班班主任交流沟通, 组织学生参与了大扫除活动, 然后通过班会评选并表扬优秀劳动小组以及优秀劳动人员, 并组织学生讨论各位同学在大扫除活动中的各种表现, 以学生反馈结果进行评比。又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鲜艳的红领巾》及《红领巾胸前飘》时, 教师可组织少先队活动来教育学生:通过“征集金点子”的方法来提出合理化建议, 以更好地开展中队活动;通过举手表决以及集体讨论方式选择活动方式。然后, 结合学生建议来组织当小交警、帮老年公寓的爷爷奶奶打扫卫生等少先队活动。教师应对少先队活动的平台加以充分利用, 并在结束后开展活动经验总结和交流, 以确保真正落实体验式教育。

二、营造生活化课堂情境, 创新品德与生活教学手段

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单纯依赖品德与生活教师口传心授远远不够, 教师还应营造出生活化课堂情境, 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带领他们体验并品味思想品德教育教学, 并从生活实践切入教学, 实现思品教育的内化。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人》教学为例, 笔者要求学生回家后利用手机或者照相机来录播一家人的日常点滴, 并将其制作为短视频, 然后在课堂上配上《世上只有妈妈好》《父亲》及《相亲相爱一家人》等歌曲播放给同学们看, 同时让他们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 和同学谈论日常生活中的家庭趣事, 或者让学生与家人玩亲子游戏, 做日常杂务等, 也可组织学生参与“说说心里话”这一课堂活动, 将学生的心声录制下来, 放学回家以后交给父母观看。这样利用多种养成性课堂活动来增进家庭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就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家庭给予的幸福和温暖, 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此外, 品德与生活教师还应对教学手段加以更新, 抛弃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采取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 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 激发其积极性, 使之主动参与到生活化的思想道德课中, 并产生深层次的感悟与思考。同时, 课堂教学应由单向式教育转向互动式教育, 将“教师——学生”这一传统交流模式转变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教师”的多元化课堂交流模式。教师也要由以往的训导者、长者以及说教者转变为启发者、引导者, 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学生提供展示内在思想感情以及行为的交流平台。

三、革新教学评价方式, 实现生活实践与品德课的有效融合

品德与生活教师应积极革新教学评价标准, 对以往目标型评价体系与方法加以变革, 既要重视学生参与思想道品课的积极性与知识接受情况, 又要对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表现予以关注。教师应重视与家长及班主任的沟通, 彼此做好立体式沟通协调工作, 认真评估家庭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 观察学校生活中学生的表现, 分析不同学生思想品德表现所存在的差异性, 纵向对比学生的变化, 合理评价学生的表现, 并组织学生参与互评, 树立榜样和典型, 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所谓“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教师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多表扬学生, 满足学生自我实现以及被尊重的需求, 使他们在情感上倾向于教师教诲, 并能将思想品德课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去,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综上所述, 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做到“回归生活”, 这不仅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主体性思想的要求, 同时也是课内外结合、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必然选择。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在生活化课堂中应选择与学生生活逻辑相符的生活实践, 从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规律着眼, 促进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 实现开放式教学的目的, 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 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桂玲.回归生活彰显魅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J].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0 (9) .

让品德与生活课堂更生活化 第10篇

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和年龄小、好动的特点, 在教学情境中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 课堂上引入录像、投影、音乐等多媒体, 有利于学生迅速产生感受, 引起共鸣, 进入体验状态。教师要精心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 选择合理的组织形式,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体验, 产生师生双方体验、感悟的融合, 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 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春天来了》这一主题时, 我先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 动人的意境使学生的内心漾起了向往的感情。紧接着我播放学生家长拍摄的录像和照片, 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然后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发现春天了吗?你们从哪里知道春天来了?学生的激情被点燃了, 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观察与体会, 最后通过组织学生在校园里找春天,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春天一起玩, 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

二、贴近学生生活, 使课堂充实起来

品德与生活教育的内容、形式只有贴近儿童的生活, 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反映儿童的需要, 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如在教学《寒假生活交流会》这一主题时, 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让孩子在开放式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取。我设计了小记者的采访, 让学生回忆寒假做过的事情, 感受与其他同学的快乐之事, 又将自己有趣、得意以及自豪的事一一道尽, 畅所欲言。赞可夫说过:“掌握知识, 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 不如说靠理解, 靠内部的诱因, 靠学生情绪状态而达到的。”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 还应回归到生活中, 进行体验, 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

三、家校密切结合, 使课堂高效起来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积极主动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 对教育好学生关系重大。学生知道了一些道德认识, 我们需要家庭的配合, 共同引导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例如, 教学《我为家人添快乐》这个主题时, 学生明白到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家庭添欢乐。在课后举行“回报父母, 献爱尽孝, 家庭体验无极限”活动, 要求学生在家庭中体验:帮父母做一件事, 以实际回报亲人的爱;老师向家长发校讯通, 介绍活动目的、意义, 并请家长参与活动, 写“家庭日记”, 记录孩子成长历程, 引导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四、巧妙运用教材, 让课堂回归生活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一种新的教材观, 摒弃那种“教教科书”的课程性质。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 教师要成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 学会“用教科书教”, 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下, 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创造, 使教学内容更加联系和贴近儿童生活, 实现生活即教育, 教育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

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 安安全全上学》这一主题时, 我们学校外就是公路, 学生上学要过马路, 因此, 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带学生来到校门口观察, 马路上车子来来往往, 我们要横穿马路怎么办?学生马上认识到要走人行横道线。但什么时候穿马路最安全呢?我又让学生仔细观察马路上的人们是怎么做的。回到教室里, 我要求学生设计一条安全回家的路线, 并展开讨论。在这样的设计和讨论中, 学生知道了回家的最安全路线;然后, 我利用课件出示了“马路—人行道, 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城市交通设施, 给学生介绍一些交通规则, 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开始, 积累点点滴滴的直接体验和经验, 产生和发展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追求, 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开始来学习科学、认识世界, 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正确态度。

让品德与生活教学奏响生活的乐章,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引导孩子做生活的主人, 努力尝试, 去营造和发展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快乐, 体验积极有意义的生活, 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楠.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5.

品德与生活同行 第11篇

一、问题导入,引发思考

上课之初,首先要让学生对要学的知识有所了解,而问题导入是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有效方式。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很多的动植物朋友,谁知道这些动物、植物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生1:啄木鸟能给大树捉虫子,是树木的医生。

生2:树能给人类提供新鲜的氧气,还能吸入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

师:你们都是知识丰富的孩子,能把树木的作用说得这样准确,真了不起!

生3:三叶草能吸灰。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3:学校操场上有三叶草,我观察了好几天并且还亲自用手摸了后才发现的。

师:你真善于观察,我们都要向你学习。

生4: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

……

二、看图明理,让知识更直观

低年级的学生对文字的感知不如图片来得直观,用图片呈现课堂内容,能让学生的观察更细致。我用五幅图片展示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善待动植物的各类场景,旨在让孩子们认识到“善待动植物,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从而引发孩子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善待身边的动植物的情感。

师:大家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善待动植物朋友的?

生1:第二幅图中的的小朋友对鸽子很友好,他让鸽子站在他的左胳膊上吃他右手手心里的食物,这是爱护鸟类的表现。

生2:第三幅图中工人叔叔小心翼翼地植树,生怕树受到了伤害。

生3:第五幅图是动物园里小猴子在悠闲地爬高,竖着的牌子上写有“禁止投喂”的警示标语,我知道这是动物园的管理员专门为保护动物做的。

生4:第四幅图中有好几个大人抬着熊猫去给它治病。我认为这也是保护动物的表现。

三、讨论激辩,让认知更深刻

从孩子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道德认知的“匣子”已经打开。此时的他们心潮澎湃,个个跃跃欲试。最后的讨论活动就应充分体现课程的核心——引导儿童热爱生活、懂得感恩、学习做人。

师: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你们觉得应该如何保护动植物呢?

生1:不捅鸟窝,不掏鸟蛋。

生2:爱护花草树木,不攀折树枝。

生3:不捉小蝌蚪,让它们长大后保护庄稼。

生4:写警示标语,提醒人们不要伤害动植物。

……

师:同学们的建议都很好,我们不仅要自己做到保护动植物,也要让更多的人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们的智慧以倡议书或宣传标语的形式来呼吁人们保护可爱的动物、美丽的植物吧!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活动性”,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授课时执教者紧紧抓住学科特点、儿童的年龄特点,以生活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开展活动。活动一,教师紧紧围绕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来提问,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活动二,用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孩子们明理,为开讨论会奠定了基础;活动三,开讨论会,让孩子们真正认识到动植物的宝贵,如果没有了它们,我们人类不仅很孤单,而且也很难生存,进而深化认识;活动四,创意设计,孩子们用我手写我心,促进他们健康愉悦地成长;活动五,明理导行,让孩子们领养校园的花草、树木。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让品德与生活同行,孩子们才能更好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第12篇

关键词:品德,生活,教学情境,实践应用能力

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锻炼学生运用品德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健康的理想等的确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做到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呢?下面,笔者就从以下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于品德课程所形成的价值,将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赋予品德课堂以浓重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连的,从而产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学习《多彩的节日》这一单元时,一上课,我就向学生问道:“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能说出这些节日的习俗或者庆祝方式吗?”“春节!春节时小朋友们能收到红包,人们贴福字、吃年糕、做年夜饭。除夕晚上还会放鞭炮”“清明节!清明节人们会踏青扫墓、祭拜祖先”“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有的地方还会举行龙舟赛”……学生个个都积极主动,踊跃发言,待学生发言完毕,我继续说道:“你们知道的真多,是的,我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来历和习俗,有的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传说,你们想知道吗?”“想!”学生大声回答道。“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这样,我在上课开始后没有急于给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引入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这样便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在我们揭题之后,学生感受到了这一单元内容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兴趣显得十分浓厚,于是很自然地进入到了本单元的学习中。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生活实践体验

作为小学品德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将其置于学生熟悉、觉得十分亲切的生活情景中,这样,品德课堂的教学形式既显得新颖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生活实践体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品德知识的乐趣。

比如,在学习《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一单元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和主要经济特点等进行交流,并举行小小辩论会,同时也要求学生对家乡人们衣食住行及各行各业的变化、发展情况等进行讨论,这样,我就将学生置于了生活化的情景中,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体验,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如此,更能让学生感觉到现实生活与品德知识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这门课程的作用和价值。

三、编拟生活化的课外作业,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并非指的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我们还可以将其延伸到课外。然而,当前的品德作业是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的,这导致学生对作业缺乏完成的兴趣,觉得作业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压力,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作业的完成情况势必也不理想。鉴于此种情况,作为品德教师,我们在为学生编拟作业时,应该做到作业编拟生活化,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对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如此,品德课程也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与魅力。

比如,在学习《我来当导游》这一节内容时,在教授完本节内容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作为小导游,你准备向游客介绍你的家乡。请你根据家乡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一份导游计划,导游计划中要包括:游览主题、游览时间、游览路线、解说提纲等。在下节课上,要求学生到讲台上对自己所完成的作业情况进行介绍。这样,通过编拟生活化的作业改变了以往单一枯燥的作业形式,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同时对于学生对品德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获得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要联系生活事件、生活空间、生活体验和生活领域,来帮助儿童构建价值观、生活规则和行为规范。”所以,作为小学品德教师,我们在教学时要做到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以此来拉近学生和品德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品德课程达到乐学、爱学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张艳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5(2).

上一篇:学法指导的四部曲下一篇:主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