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2024-07-12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精选12篇)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第1篇

中国传统文化极为丰富并且非常辉煌, 门类众多, 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书法、中国传统家具都非常讲究运用各种直线、曲线的不同组合, 充分利用线与面所产生的光影和层次塑造这些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几乎所有的传统艺术形式都追求一种刚柔相济、流畅舒展的外在表现, 从而达到一种完美的节奏感、韵律感。反过来看中国现代家具对于形式的追求包含了更多的内容, 但是最为本质还是追求家具的舒适度、品味感、价值感。这些也都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所追求的本质性的东西。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六法”理论首先就是“气韵生动”, 这种“气”, 就是艺术形象中所呈现出来的感动人的一种力量, 一种艺术造型上所表现出的和谐的节奏与韵律, 一种赏心悦目的风致。中国现代家具也是同样的, 要通过对家具形式的设计传递出一种气韵, 这种气韵包含着设计师的文化情感, 同时也包含着家具设计的人文关怀, 通过家具这个载体传递给消费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中国现代家具的人文内涵传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具本身的文化属性也决定了消费者购买家具的使用功能时, 也购买了家具的文化价值。现代中国社会向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消费者希望寻找家具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元素, 以此来满足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 并且通过高品质的中国现代家具设计体现自身的文化品味。

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民间文化、地域亚文化等都是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灵感之源。符号强调典型性, 中华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和艺术风格, 尊贵祥和的龙与凤、蝙蝠、辟邪的蜈蚣、蟾蜍、蟠螭等都是中国图腾文化的象征符号。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根据目标群体的不同将这些符号进行消化吸收, 并加以简化和提炼使其更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但是, 有些家具企业只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传统家具的形式, 或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生搬硬套地用在中国现代家具上, 使得家具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这种方式注定是会失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现代家具应该继承的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天人合一”与当今社会所追求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中国现代家具与当今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也是追求“美观”、“生态”和“舒适”。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明晰的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核心内容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现代家具传承的主要内容之一。

广东南海市的联邦家私集团公司在1991年推出了一组实木沙发系列“联邦椅”, 包括单人椅、双人椅和三人椅, 以及长短两款茶几。这几款家具199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行, 并且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全国。这个系列的成功有着多种因素, 但最为重要的是家具的设计形式集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雅、内敛、和谐、韵律等等因素。靠背曲线有着明式家具的反“s”形的优雅。整体造型虽然与明式座椅家具截然不同, 但却有着某些相同的神韵。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现代家具的巨大影响。只有当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能够将传统文化精神融于其中, 中国现代家具才能摆脱西方家具形式的模式, 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二、中国现代家具对中国传统家具功能的传承

中国传统家具所追求的不同功能决定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不同的类型。比如圈椅、案几和屏风都是依据不同的功能衍生出来的。特别是屏风这种传统的家具形式, 它的类型多种多样, 具体功能也各不相同, 例如枕屏、座屏、挂屏等等, 都是具有极佳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

中国古代有行军打仗、野外出游各种等室外活动, 在室外活动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停顿休息, 而传统家具因为其体积庞大又特别重, 所以非常不方便携带。古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椅腿设计为交叉折叠, 收拢时便可解决其携带不便的问题, 满足了自身的需求。到了宋元时期, 出现了带靠背的交椅, 这就让使用者坐起来更加的舒适与惬意。到了明代, 又将交椅细分为折叠椅和圈背交易, 既丰富了它的形式, 又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特别是明代交椅造型优美流畅, 做工考究。其前足底部安置脚踏板, 装饰实用两相宜。在扶手、靠背、腿足间, 一般都配制雕刻牙子, 另在交接之处也多用铜装饰件包裹镶嵌, 不仅起到坚固作用, 更具有点缀美化功能。

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家具的功能性是非常强的, 而这些功能的设计都是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当今社会, 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功能依然可以作为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时的重要参考, 并且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因此, 中国传统家具的功能也是中国现代家具传承的主要内容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具设计的专业化, 越来越多的新的家具形式层出不穷。然而, 这些形式往往只是从商业噱头的角度出发, 却忽视了家具最本质的功能作用。任何一件家具都是为了一定的功能目的而设计制作的。因此功能构成了家具的中心环节, 是先导, 是推动家具发展的动力。

中国现代家具追求的是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对于设计师而言, 功能是每一次家具设计时必须考虑的要素。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 从材料、结构、形式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例如, 现代屏风设计就是在保留屏风分割空间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设计。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家具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因为中国传统家具与中国现代家具之间存在着前后相承的血缘关系, 所以中国现代家具对中国传统家具的传承是必须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完全不加舍弃地模仿甚至照搬也是行不通的。在传承的基础上对于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地方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加以改良、革新, 使中国现代家具的发展在传承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满足新时期家具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体现中国现代家具自身的风格, 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提升中国现代家具在世界家具体系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沈嘉禄.《时尚老家具》.[第一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6

[2]方海.《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2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第2篇

摘 要:传统木雕花板的图案有着丰富的内涵,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木雕艺术通过不同的题材形式和装饰手法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木雕花板的题材内容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共性,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艺术手段之一的中国木雕艺术,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木雕装饰纹样,以充实、丰富木雕艺术的装饰题材,宣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

关键词:木雕花板 传统文化 内容题材

在中华民族光辉璀璨的文明史上,木雕工艺是历史悠久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中华民族的木雕艺术具有丰厚的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可谓雕工精湛、主题鲜明,使人看了惊叹不已,赞不绝口。木雕工艺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一绝,早已享誉海内外。

传统木雕花板的图案有着丰富的内涵,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人们通过这些雕刻图案表达对美满婚姻、子孙繁衍、健康长寿、生活幸福、万事如意的祝愿和希冀。

传统木雕花板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出中国人民特有的文化精神与审美趣味,体现出中华民族追求至善、至美、至真的精神。内容既有反映中华民族道德进步思想,又有一定历史、阶级和社会局限的道德旧识。传统支配人们的习惯,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一个民族观念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已经深深融入中国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传统木雕艺术再现生活的本质,以艺术形象和艺术感染力来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人们在艺术享受中感受到警醒和陶冶,同时又能感受到古文化的`魅力。

一、传统的木雕花板

传统木雕花板是生长在我国封建社会的艺术样式,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和家具制造中,俗称木雕花板。传统的建筑雕刻装饰,重视牢固与美学协调统一,在选择材料,确定内容,进行构图时,都立足于从装饰角度来确定题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风格,体现出中式家居风范与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之中。

木雕花板用在装饰上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门窗、裙板、雀替、挂落、梁坊、门楣、隔扇、门罩、窗栏,以及床榻的门罩及檐板、橱柜的面板、案桌的牙板、椅凳的靠背与扶栏、盒匣饰件等。

二、木雕花板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一)木雕花板的雕刻题材

木雕艺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木雕作品,蕴含着特定的历史信息,题材丰富、异彩纷呈。传统木雕图案装饰题材大多是民间生活的内容,一般有吉祥图案、戏曲人物和传说故事、山水花鸟、俗民风情等几大类。根据不同用途,雕刻的题材也不同,主要以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木雕艺人把这些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融入木雕形象,使得木雕艺术成为传承并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手段之一。

(二)木雕花板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1.吉祥图案寓意美好愿望,提倡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伦理道德文化,因此木雕艺术通过不同的题材形式和装饰手法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崇仁爱、和睦、宽容,倡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思想品德,来弘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木雕艺人利用汉字多同音字相谐的特点,巧妙地表现这方面的题材。如在我国明清时代,非常喜欢用蝙蝠形象,因为“蝠”同“福”音,所以“五蝠捧寿”的图案较为流行。在这个图案设计中,家具花板的四周各雕一只精美蝙蝠,中间雕一只大蝙蝠,口衔寿字,象征福寿安康。又如在传统的寓意图案中常在画面上雕有一花瓶,花瓶里插一根“如意”,以花瓶的“瓶”字代平安的“平”字,加之“如意”,谐心情如意,总称为“平安如意”。再如用一大串葡萄为主题图案,这是因为葡萄枝既为棵也为本,葡萄粒又多得以万字才能概括,葡萄“粒”与“利”还谐音,总之含义为一本万利。此主题多见于商家,意喻生意兴隆红如火,财源滚滚涌不尽。另外,用动物图案如鹿、鱼、鹊等来寄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鹿”与“禄”谐音,可寓厚禄;“鱼”与“余”谐音,可寓“年年有余”;“喜鹊”则寓意“喜事登门”或“喜事连”(莲)等。

传统木雕中还多用“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作隐喻,即用生物的某些生态特征,赞颂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用竹是因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用梅、用松、是因梅、松耐寒,寓意人应具备不畏强暴、不怕困难的品格。在书房内挂上“必定如意” “平升三节”“马上封侯”等花板,再配上几幅赏心悦目的中国字画,既寄托文人雅士对前程的祈愿又体现出读书人的书卷气息。木雕朴实厚重而且锋芒不露的风格,很符合文人儒士讲究的中庸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 第3篇

【关键词】毛笔书法素质教育实现价值热爱文字

【中图分类号】J29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29-01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世界范围影响力的逐渐加大,中国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重视和学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毛笔书法更是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那么如何让我们中国的这一古老传统文化很好地继承发扬下去呢?我认为毛笔书法应该走进课堂,尤其要走进小学课堂,让更多的孩子接受、了解、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下面我仅根据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和体会加以阐述。

首先,在小学教毛笔书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得到领导、专家的重视、支持。

就拿本人所在单位来说,学校领导特别务实,在教育教学方面,只要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只要是对学生成长有好处,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好处的科目,他们都亲自抓,亲自管。实施新课改后,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于是出现了校本课。校本课上什么内容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体现本学校的特色呢?学校领导反复思考后,找到了我说:“凡有,你有特长,咱们学校的校本课你来上吧,你教学生写毛笔字,有什么困难,可以跟学校提。”我看领导这么重视校本课,而且内容是教学生学习毛笔书法,这正是我所喜爱和想要做的,于是欣然接受了上校本课的的重任。

其次,在小学教毛笔书法,能发挥书法教师的长处,实现书法教师的价值。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它有着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鲁迅先生曾讲:“视文字为美观是华夏之独特”。而今这门独特的艺术已经成为了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我们有责任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并积极努力地传扬下去,使我们的书法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永世辉煌。

本人小时候就比较喜欢书法,上学后又进行了一系列书法研究,参加工作后就想当一名书法老师,现在如愿以偿了。教小学生毛笔书法,不仅能把自己所学到的本领发挥出来,而且还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值得欣慰的是当看到学生进步,有成绩的时侯,心里会有一种无比至上的成就感。所以我不但喜欢写书法,而且更喜欢教书法,在教与写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着书法带给我的快乐。

第三,在小学教毛笔书法,,能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小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小学生学习毛笔字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的写字姿势概括的讲:坐着写字时头要端正,不倾斜,不低伏在桌面上; 两臂自然分开成对称姿势,右手执笔,左手按纸 ;腰背正直微微前倾,两肩齐平,胸离桌沿约一拳距离;两脚自然分开,平稳踏地。用毛笔写大字就需要站着书写。这时注意两脚自然分开,一腿稍向前跨,身子微倾,左手按纸,右手悬笔,以便调动全身之力。毛笔正确的执笔采用“五指执笔法”。按,即用大拇指上节按住笔杆,拇指关节要微突;押,即食指上节压住笔杆和大拇指配合夹住笔杆;钩,用中指上节钩住笔杆前方;格,用无名指由内向外顶住中指钩来的力量,以稳住笔杆,地,用小指紧贴无名指给无名指以辅导力量。(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大约需要3-4节课的时间。)小学生学习毛笔书法要了解“文房四宝”的知识。

毛笔是文房四宝之首。从笔锋原料看,分为三类:一是用兔毫,狼毫,鼠须,鹿豪,豹豪为原料制作的毛笔称为硬豪笔。二是用羊毫,鸡豪,胎豪为原料制作的毛笔称为软豪笔。三是软硬兼施的毛笔,如“七紫三羊”,“五紫五羊”“三紫七羊”及各种号称“大白云”“小白云”的毛笔都属于这类。

墨从品种来看,可分为油烟墨和松烟墨两种。油烟墨是用油烧烟再加入胶料,麝香,冰片等制成。松烟墨则是用松树枝烧烟,再配以胶料,香料而成。油烟墨质地优良,坚实细腻,乌黑发光;松烟墨色黑但缺少光泽,胶质较轻。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的古老造纸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唐代人们就开始用宣纸写毛笔字,现在,小学生练毛笔字一般都用既经济又实用的竹纤维纸或是用稻草纤维制作的元书纸。

砚是古人用来研磨和盛墨所用的器具。它有端砚和歙砚两大名贵种类。古人用的砚除具有实用价值外,还兼有象征身份,地位和工艺品的价值。

小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做基础,然后就可以练写毛笔字了。小学生通过笔画的学习能感受到汉字的线条美;通过间架结构的学习,能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通过布局谋篇的学习能感受的汉字的章法美。小学生在练毛笔字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耐心,细致,有始有终的品行,能够磨练坚忍不拔的毅力,陶冶积极向上的情操。在小学生德艺双手的同时,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加深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汉字和汉字书法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以其独特的形态,深刻的内涵,享誉世界语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法,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写好汉字,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用毛笔字写好汉字,是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对于中国人而言,民族的、传统的精粹是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的。鼠标和笔杆,一个是带有工业特征的快捷效率,一个是带有感情色彩的闲适优雅,这两种感觉不能互相取代,也都应该保留在我们的生活中。学校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阵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围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此,在学习现代技术的同时,加强写字教育教学,使一代又一代学生较好地掌握用毛笔字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与根雕艺术 第4篇

根雕以其粗狂、厚重、品味之众多特征, 越来越受到喜好者的青睐, 也摆上了百姓家居空间, 释放其独有的魅力, 彰显现代家居之雅趣。树根的艺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虽然也有, 但是最古老、最优秀的要算是中国。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 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灿烂的文化艺术。随着人类的诞生, 造型艺术 (包括根雕艺术) 也跟踪而至。从原始社会到现在, 造型艺术一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雕究竟起源于何时?无明确的文字记载, 利用天然枯朽树桩制作根艺美术品, 并非今人之创造, 根雕在我国源远流长, 古人很早就会利用树根的自然形态制作各种艺术品。

据了解, 战国中晚期根雕作品《辟邪》和《角形器》的出土, 就表明根雕艺术在我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根艺创作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很盛行。诗人韩愈在《题木居士》一诗中对当时一件命名《木居士》的根艺作品作过形象的描述“火透波穿不计春, 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做木居士, 便有无穷求福人。”诗中写了因历经沧桑而遍布奇沟异疤的树身以及古代艺人奇妙地利用天然树根所具有的自然形态美。《李泌传》中就有李泌用天然树根制作的“龙形爪”献给皇帝的记载。同时在历朝历代的画作中都出现过树根制作的几架、禅椅、笔筒、香炉、等各种实用品和观赏品。

解放前在灾难沉重的旧中国, 树根艺术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浙江、福建的一些传统艺人被迫改行另谋出路。新中国成立后, 这一古老的艺术枯木逢春。又得到了新生。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 全国各地的展览、电视、广播、报刊的不断宣传, 目前我国树根造型的理论研究和评论队伍的不断壮大, 在实践中各地出现了不同风格的专业根雕工作者和根雕厂, 根雕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优秀的根艺作品不断涌现。

树根造型艺术作品一般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属于自然造型的根艺美术品:第二类属于局部雕刻范畴的根艺品:第三类属于使用工艺美术品。根艺是一门奇特而又巧妙的综合艺术。根艺注重传神, 而不求形似和逼真, 以表现天为妙。重视“三分人工, 七分天成”作者以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并经过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竹根、树桩、树瘤、枯木的树皮、枝杈、疤节、孔洞以及腐朽的纹迹等天然形状、质地、纹理、色泽等, 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 因材施艺, 通过取舍、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拼接、定型、雕刻、精加工、磨砂、配座、命题等一系工序, 一件根雕艺术品才能应运而生。

根雕创作的基本手法就是运用夸张、幻想和抽象等手法去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对所选定的根材全面而细致的观察, 进行奇妙的构思。借助其形态、纹理、节疤、凸凹、曲线、窟窿等天然殊姿异态, 进行虚实结合的大胆设想。以多种题材和内容来寻找材料本身的可用价值, 并善于从平凡中找非凡, 逐步确定创作的整体形象, 明确创作思想, 大胆地想象。

根艺术从古至今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 完全取决于它特殊的艺术形式。从潜意识来说, 人类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以后, 便不断思索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大约完成于西周时期的《周易》一书中, 古代的先哲贤人便已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根艺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天人合一”艺术形式, 恰恰反映了人类认识的这种深层意识。由于根艺品充分利用天然根所形成的弯曲、节、疤、纹、痕、沟、槽、奇、丑、凸、凹、漏、皱等特征, 满足了人们向往自然, 回归自然, 返璞归真的心里追求, 所以根艺品具有自然美, 其浑然天成、巧夺天工, 根艺具有抽象性, 追求神韵意境, 神似重于形似, 具有中国的艺术分格和中国的美学特征。

在西方《圣经》中上帝让亚当和夏娃总管伊甸园里的其他物种, 可以随意取食, 因此“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在西方文化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心理基础, 以自我为中心期许为“万物的灵长, 宇宙的精华”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即人本主义, 以人为中心。所以西方的古代艺术有着严格的尺度, 精雕细刻追求形的逼真, 是一种写实的艺术, 注重“巧夺天工”。

而东方文化却与之不同, 东方文化认为人生于自然最终回归自然,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以自然为中心。这种自然老子称作“道”生命的本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 老子教导我们, 观照万物之际最重要的是体察其“根”:“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同属木质的根茎, 曾经繁殖形象各异的植物——如此现象似乎感性地印证了老子这段话语的涵意:纷繁生动的世间万物都统一于共同的“根本”——道, 这种统一性如能被所我们所体察, 我们就能在精神上实现对自然之真实的复归, 把握永恒不变的真理, 并知晓我们的使命, 达到明智的境界。

在另一处地方, 老子又以草木之状喻示过他的生命哲学:“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

从老子所提示的这一视角去观照和凝想, 干枯的树根, 便成了生命与寂灭、变动与静止、丰富与单纯的最佳联结体。中国的根艺作者们遵循东亚文明史上第一个伟大圣哲——老子的教诲, 追寻自然之道, 无为而无不为, 宁静沉潜, 专注地观察和体悟自然, 进而发现自然的丰富形象及其内里的逻辑, 突显自然对象的组织结构所蕴含的艺术表现力。在东方文化传统浸润中成长起来的根雕艺术创作者们, 却更多地从东方哲学和美学观念出发, 讲求“顿悟”的功夫, 感悟“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理, 追求顺天惜物的无为境界。他们认为, 老子思想中的无为, 其实并非指“什么都不做”, 并非不为, 而是不妄作, 不非为。或者说,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老子所说的不“妄作”即不注重和不倡导人类作为行为主体的强势介入而已。具体到造型艺术来说, 传统的写实雕塑需要劳作, 根雕造型艺术, 也需要劳作。区别在于, 西方的艺术更多地侧重在“巧夺天工”, 中国造型艺术家的工作, 则更多地以“突显天工”见长。创作者面对这过程中天道造化所塑型的各种奇形妙状, 凝眸静观、飞驰神思, 豁然顿悟之后, 乘其势而为, 或略加点染, 或强化突现, 将隐然存在于其间的神似之形、奇妙之象昭显出来。这样的作品, 便自然地显出了一种用任何其他创作方法都无法形塑的天然灵动与天生机趣来。

秉持顺乎自然的文化哲学观念, 深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艺术法则, 中国的根雕艺术家们的创作便很自然地走向了求神似而不求形似的艺术路径。然而, 他们对于神似的追求方式, 既不同于讲求“逸笔草草”的中国古代文人写意画, 也不追随观念大于形式的西方现代主义视觉艺术, 而是走向了另一道创作门径。在根艺上, 借助剥离, 遏制意识的主动参与, 少用人为的干预手法, 都是“无为而无不为”。必须充分尊重自然造化的物性特点, 从天然的物性特点中发现天地的奇妙。人劳作的创造性, 仅仅在于突显“天工”之妙, 把常态下不可见的生命样式昭现出来;人的意识的能动性, 仅仅在于静观、默察中的神思、联想和领悟。如果说, 前者主要是由创作者进行的, 那么, 后者, 则是创作者和欣赏者都必须进行的精神活动。由于这些精神活动是以天然存在而非人为的形象为触发点的, 于是, 在欣赏者的心灵中, 这些意象生产的精神活动, 如有“天启”。以上这些艺术特征, 与老子心目中的“道”之显现方式, 无疑是十分协谐的——《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中国的根艺, 似乎是这种古老思想洞见的一次嘹亮的当代回响。

比起一些划时代的发明, 树根艺术只能是涓涓细流式的小插曲, 用不着妄夸海口。但是, 它的存在, 同样反映出中国人永不枯涸的创造力。人们在拥有雕刻、绘画、彩色摄影、立体声电影、电视等等造型艺术之后, 为什么还会欣赏原始风味的树根艺术品呢?这恰好说明人类对物质文明的渴求、对美的探索, 永远不会疲倦。超现实主义的画与照片一样, 不能满足人的审美情趣。树根艺术品之美, 源于自然, 又突破自然, 把人的主观能动性融化进去, 因异成异, 千姿万态, 更能以形让意, 意在形外, 原始色彩就含有雅拙、质朴、浑凝的特色。虽经雕琢, 不失自然, 就饱含着天趣。纵有巧的成分, 巧生于淳, 就像水墨画上的墨韵水渍一样, 别具美质, 似无意偶得, 更见洒脱。朦胧、变形、抽象美, 扩大了树根艺术的想像幅度, 化短为长, 点铁成金, 更可以看出作者匠心。

根雕艺术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 既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 又包含了西方现代派中的艺术手法, 利用原始材料的自然美, 根艺能较好地体现中西融合交汇的文化方向和审美定位。它具有现代艺术的特点, 容纳了传统的中国式的静思默想中感到的那种幽深清远、淡泊自然的审美情趣, 并以简约、概括的特点引发出东方传统文化的神秘魅力。总之,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 注重制作, 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把握根雕艺术中的实质曲线美, 就一定能创作出丰富、美妙而精深的根雕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道德经.第十四章.老子著.

中国传统文化 第5篇

再过两三个月,我们又要过新年了。想到我们到时又会得到大人发的压岁钱,心里真是激动!可是,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原来,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说梦话并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

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

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迸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现在,我明白了,大人在过年时给孩子发压岁钱,是大人对我们这些孩子的爱!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岁岁平安,不单单是我们小孩子,还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春节的传统习俗放鞭炮

红红活活过春节,热热闹闹团圆饭,哈!再过两三个月又要过年了,别的不说,就拿放鞭炮、舞狮子等等的一切风俗,就让我们兴奋不已。

对于我们这些男孩子来说,放鞭炮是最过瘾了。我特意查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中国人有在春节燃放鞭炮的习俗是因为民间的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鞭炮也叫爆竹,爆竹声中除旧岁。除夕夜里人们用爆竹声辞旧岁迎新春,大年初一人们一开门便燃放爆竹,叫做“开门爆竹”。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院的瑞气,喜气洋洋。

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 第6篇

中国文化有与并世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绝对相异之一点,即为中国社会有士之一流品,而其他社會无之。夏、商、周三代,中国乃一贵族封建社会,然其时已有士。

孔子曰:“士志于道”,孟子曰:“士尚志”,即尚其所志之道。其道始则修于身,继则齐其家。推而广之,扩而大之,则有家族,有家乡。更推而广之,更扩而大之,则有治国之道。又更推扩,超国家而上,则有平天下之道。其实所谓身、家、国、天下,此诸分别,即古代封建贵族之所传,如所谓禹、汤、文、武,上溯及于唐尧、虞舜,莫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以成其为圣帝明王。惟当时建有修、齐、治、平之礼,而孔子则综合会通加以阐发,倡为修、齐、治、平之道,以求广大奉行,而成为一完整之体系,如此而已。

孔子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用者,用其道,非指用其身。能用其道,则出身行道。不能用其道,则藏道于身,宁退不仕。不显身于仕途,以求全其道而传之后世。故士可以用,可以不用。可以仕。可以不仕。而社会有士,则其道乃得光昌传播于天地间。战国虽称为士势力之骤张时期,而诸子之聚徒讲学,自成一家,如儒、如墨、如道、如名、如阴阳、如农家之许行,凡属开山宗师,及其继承人物,在当时学术上有大名望大表现者,均不曾在政治上获大用。其获用于上层政治者,在学术上仅属第三四流以下之人物。而亦鲜得安于位。不致身死,已属大幸。然则所谓士之一流,其在中国文化传统历史影响上之特有意义与价值究何在?

明白言之,中国士流之影响与贡献,主要在社会。即如许行,亲操耒耜,耕于田亩,而陈相之徒聚而从之。士之亲其师,尊其师,有过于其君。此不仅孔子、墨翟为然,下至如许行亦何莫不然。故在中国社会上,最受尊亲者,乃师而非君。乃在野之士,而非在朝之卿相。战国之时,仅七雄为大国,分别统治了整个全中国。而为之士为之师者,乃为当时全中国人所向往所仰慕。为君者又乌得与之比?乃使政治上层,亦不得不俯心下气。以尊贤而礼士。如颜斶见齐宣王,明告以士贵王不贵,而宣王亦无如之何。又如秦昭王见范睢,乃至长跪以乞言。当年七雄中,齐宣王秦昭王岂不更巍然为之魁首,而其尊贤下士有如此。如颜斶,如范睢,岂诚为当时一大贤上士?而齐、秦之君尊礼之如此。其最大之意义与价值,则在政治上层不敢自居为最尊最贵之地位,而自知尚有当尊当贵之过于彼者,其人不在远,即在其所统治之社会下层。姑举一例,如秦兵围赵,赵国存亡在即,不得不屈意帝秦,求获苟全。时鲁仲连在围城中,乃独抗议反对,谓苟帝秦,则仲连惟有蹈东海而死。以一白衣穷途之士,蹈海而死,于天下大事,国家兴亡,何足轻重。而帝秦之议,竟以作罢。此等事因其千古传颂,后人视若固常,不复厝怀。而于其对文化传统历史影响之大意义大价值所在,今人乃不复存怀。此岂非一大可惋惜之事乎?

重道而轻仕,此亦涵有一番甚深衡虑,岂率尔而出之一言乎。此下中国政治业务,必求士为之。而为士者,则宁退不进,此诸葛亮之所谓“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而中国政治亦常得保持一次好之地位。其社会人生,乃终得蒸蒸日上。务使为人更上于為政,此诚中国传统文化一大特征。倘必奉政治人物为尽善尽美至高无上之人生标准,则此人生亦何多望。惟中国则为人另有一更高标准,更高境界。而政治人物,群向此境界而趋赴,亦得群向此标准而崇仰。此中国社会之有士,所以为中国文化所特具之一最有意义与价值之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第7篇

天人合一

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的基本问题, 也是人与生俱来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西方将外部世界作为客体独立于主体之外, 天与人是独立的客观存在, 中间有一条分明的界线。而中国人一开始对于外界的认识就是浑沌的、感觉的、整体的, 因此, 中国人的天人观是合一的。

春秋时期, 作为儒家的开创者孔子虽然很少讲天, 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有自己深入的思考。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意思是说,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 昼夜旦暮的转移, 万物的生生不息、新陈代谢, 这些都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进行的。

孔子对山水情有独钟。子曰:“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 (《论语·雍也》) 意思是说智者之所以喜欢水, 在于水的灵动, 就像人的智慧;仁者之所以喜欢山, 就在于山的坚定, 就像人的仁爱。孔子在谈山水时总是与人的品德和人生联系在一起, 这是儒家的特点。

一般人认为, 孔子是现世的、功利的、道德的, 其实孔子的理想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的自我的心灵自由。《论语·先进》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一天, 孔子饶有兴致地问围坐在自己身边的几位得意弟子的志向, 子路、冉有、公西华纷纷慷慨陈词, 表达了自己不凡的理想和追求。唯有曾点 (曾皙) 与众人的志向相左:“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意思是说, 当春天来了, 穿上舒适的春装, 相约上五六成年人、六七少年人, 结伴到沂水里去游泳, 然后在凉爽宜人的舞雩台上吹吹风, 大家优哉游哉地玩个痛快, 之后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家。这番话表面上看起来很没有抱负, 没想到却得到了孔子的赞同:“吾与点也!”意思是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呀!

孔子在天人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他的“比德说”。与其说孔子关注自然、热爱自然, 不如说, 孔子更关注自然与人性的联系, 他的落脚点仍然是人自身的德性和修养。

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人, 主张把天道和人道联系起来, 他说:“尽其心者,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上》) , 认为天有善恶之心, 人性天赋, 人有善端, 与生俱来, 因而性天相通。

道家与儒家不同, 他们看待天人关系, 更注重发现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老子在《道德经》一开篇就讲, “道, 可道, 非常道;名, 可名, 非常名。无, 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老子第一次提出道的概念, 既作为万物的本源, 又作为他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这些都说明道为万物之源, 一切由此而生。人作为天地一物, 只有顺其自然, 才能适得其所。

如果老子更多讲的是大千世界的辩证法, 那么庄子则在老子强调“道”的基础上更崇尚人的自由, 强调人对世俗的超越。他认为, 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因而天人是统一的, 但由于被名利诱惑, 种种不善之行, 又造成了天人对立。要恢复人之本性, 必须破除束缚人性的东西。他主张“无以人灭天”, 反对人为, 追求“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他主张人应该发现天地之间的美, 顺应万物之理。他追求的是一种“逍遥”境界:“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逍遥于天地之间, 而心意自得。” (《庄子·知北游》) “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物我合一, 物我齐一, 是庄子心中的理想。“昔者庄周梦为胡蝶, 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 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表达了物我合一的人生理想。

《周易大传》在天人关系方面提出“裁成辅相”之说, 《象传》云:“天地交泰, 后以裁成天地之道, 辅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民。”《系辞传》云:“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故不过;旁行而不流, 乐天知命, 故不忧;安土敦乎仁, 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文言传》云:“夫大者,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

汉董仲舒讲天人合一, 提出“天副人数”, 把人体与自然界的时令节候相比拟, 认为天有阴阳, 人也有阴阳, 提出“以类合之, 天人一也” (《春秋繁露·阴阳义》) 。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天人合一论过于牵强附会。

宋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提出“天人合一”。他认为儒者“因明致诚, 因诚致明, 故天人合一, 致学而成圣, 得圣而未始遗人” (《正蒙·乾坤》) , 在张载的思想中, 天地皆由气构成, 气是万物的本源, 也是天人合一的基础。《西铭》云:“乾称父, 坤称母, 予滋藐焉, 乃浑然中处。天地之塞吾其体, 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意思是说天地犹如父母, 人与万物都是由气生成, 气之本性也是人与万物的本性。人与自然万物在本性上是相通的。人民都是我的同胞, 万物都是我的朋友。从本质上讲, 张载是主张性天相通的, “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 (《正蒙·太和》) 他把天人合一看成是最高境界, 主张穷理尽性。“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完成人道天道的统一。

禅宗作为中国化的宗教, 更与大自然结下不解之缘。僧人常年居于深山古寺, 看花开花落、云起云飞, 自然心灵空寂, 断绝烦恼。参禅, 重要的是心境。“境生于象外”, 才能心灵自由。“悟得来, 担柴挑水, 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 渴来喝水, 饥来吃草。”一切皆是自然, 立地便能成佛。“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同样是水, 在看的过程中, 心情发生变化, 看到的山水也就不一样。禅宗讲究的是人对自然的彻悟。

中国诗歌中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合一的美好篇章: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山流。”《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 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 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中国文化的格调、优雅、情趣尽在于此。虽然俗世并不使人快乐和自由, 但只要我们改变对于这个世界的态度, 仍然可以体味到心灵的快乐, 追求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栖居”。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 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 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5]159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5]200“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 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 必然是互相一致的。”[5]203恩格斯的这些论述, 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特别是在当代, 这种思想更有着深刻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以人为本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 虽然是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化理念, 但对人的重视并不就是西方的专利, 中国文化中也有不少重视人的价值的思想。西方近代哲学中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强调, 西方现代哲学对生命意识的强调, 都说明了人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而中国一开始, 就将目光投射在人的身上, 它不像西方那样具有过多的形而上追问和主客体的分离, 它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内心。儒家对于现实的关怀, 道家对于个体自由的追求, 禅宗对于俗世的摆脱, 都在追求人有一个内在完整、纯洁、自由的世界。人的价值不以外物占有的多少为标准, 而以道德的完善和心灵的富足为目标。

孔子学说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人本思想。孔子强调人贵于物, 主张“天地万物, 唯人为贵”。《论语》记载, 马棚失火, 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 人比马重要。孔子的人本思想的核心应该是“仁者爱人”。爱人就是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体谅别人的难处, 有体人如己之感。他所说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合在一起, 就是“忠恕”之道。在对别人宽恕仁爱的同时, 孔子要求个人应该有所追求, 有自己的人格和节操。孔子说:“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三军可以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不降其志, 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这种精神与《周易》古经所说的“不事王侯, 高尚其事” (《蛊》卦) 、“不事王侯, 志可则也” (《象传》) 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 进一步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孟子又特别重视个人人格的修炼, 他说:“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告子上》) 在义与利之间, 孟子是选择前者的, 以义为上, 以义为先。孟子说:“士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 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告子上》) 孟子之后, “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就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自觉追求。

老子学说, “道”和“德”是紧密相连的。选择不同的道路, 就选择了不同的德性。而且老子讲“德”往往是与自然之“道”连在一起的。比如“上善若水”, 讲的既是自然之水, 又是社会中人。水性与人德有许多相同之处, 所以是人要向水学习, 要有水一样的德性。在做人方面, 老子明确指出:“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 利而不害;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道德经·八十一章》) 一方面要人朴实无华, 诚以待人;另一方面要人“不争”, 不要在利益面前与人相争, 要无为谦让。只有当人断除了对于利益过多的追求和争斗, 人与人的关系才会和谐, 社会才会稳定, 国家才能得到治理。

荀子在观察自然的基础上深入地思考了人何以贵的问题, 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王制》) 与自然界的水火、草木、禽兽相比, 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 集优点于一身, 这是其他任何一种东西都无法相比的, 所以人最优秀、最珍贵。

墨子提倡“兼相爱, 交相利”, 具有博爱的情怀;所谓兼爱, 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 它是一种无差别、无差等的爱。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关爱。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诸侯相爱则不野战, 家主相爱则不相篡, 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 君臣相爱则惠忠, 父子相爱则慈孝, 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 强不执弱, 众不劫寡, 富不侮贫, 贵不敖贱, 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 以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誉之。”

管子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他说:“夫霸王之所始也, 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 本乱则国危。”他从政治稳定的角度, 讲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礼记·礼运》中描绘的“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

先秦时期这些思想家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基于当时的社会动乱、人心不古, 其中有不少理想成分, 而恰恰是这种超越现实的理想, 成了后世人们弥足珍贵的追求。

以人为本, 后汉思想家仲长统讲得最为鲜明。他说:“所贵乎用天之道者, 则指星辰以授民事, 顺四时而兴功业, 其大略也, 吉凶之祥, 又何取焉?……从此言之, 人事为本, 天道为末, 不其然与?” (《全后汉文》) , 这里提出的“人事为本”说明了人的重要性。

佛教东传之后, 宣扬灵魂不灭、三世轮回的观念, 一些人受此影响, 儒家学者起而反驳。南北朝时何承天的《达性论》、范缜的《神灭论》都反对神不灭论。宋明理学提出的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等学说, 也不承认鬼神的存在。宋明理学一方面执着于大千世界的形而上追问, 另一方面又致力于人之本心, 力图达到宇宙、万物、人生、本心的和谐境界, 都强调了人的本体性和主体性存在, 因此, 这一时期的哲学应该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一个高峰。宋代周敦颐说:“二气交感, 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太极图说》) 充分肯定了人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理想、人的道德, 因此, 它是关于人的学说的哲学。如果说, 在中国文化中, 道家更侧重于自然主义的话, 儒家则更侧重于人本主义, 儒家关注的是人的品德、习性、内心。自汉以来, 儒家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就在于它能切合现实人生。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儒家的人本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肯定人的价值; (2) 认为人的价值主要在于人具有道德的自觉性, 而人的道德自觉性表现为人格的尊严与社会责任心; (3) 认为人生理想的最高原则是“和”, 即多样性的统一。[6]

总的来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 它和西方以自然本位的文化不同, 它重视的是人伦关系。人是社会中的人, 是国家中的人, 是家庭中的人, 而不是自然意义上的人。中国文化的“三纲”、“五常”、“八条目”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都是将个体放在各种关系之中, 因此,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讲的是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它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 对于人的精神的开发, 对于个体道德自我的建立,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 用道德自觉抑制宗教强制, 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4]292

中国传统人本思想除了重视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人的品德、人生意义外, 还比较重视在政治生活中人的地位与作用。这就是历史上很多人提出的“民本”思想。虽然“民本”思想不是今天的“民主”思想, 但“民本”思想的提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中国社会是以皇权为中心的集权统治, 如果抽象地提“以人为本”, 可能助长帝王思想的泛滥。“民本”思想的提出尽管有其巩固政权的历史背景, 但实行起来对于老百姓是有好处的。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所谓“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所谓“休养生息”政策, 封建社会的太平盛世, 都是重视了老百姓的地位与作用。这一点, 我们在谈中国自身的人本主义思想时应该既看到它的局限性, 又看到它的积极性。

刚柔相济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刚柔相济, 既强调积极有为的进取, 又强调谦逊无为的处世;既强调人格节操, 又强调生存智慧;既强调人之内心的刚正, 又强调人之外在的圆通。刚中有柔, 柔中有刚, 刚柔互用, 取中为上, 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自然辩证法和人生辩证法。

儒家重视“刚”的品德。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刚毅即是具有坚定性。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 可以寄百里之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 “临大节而不可夺”即是“刚毅”。

《周易大传》提出“刚健”、“自强不息”的生活准则。《文言传》云:“大哉乾乎!刚健中正, 纯粹精也。”《象传》云:“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系辞传》云:“夫乾, 天下之至健也, 德行恒易以知险而克服之, 以达到恒易。”大自然包括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是崇尚刚强的, 只有刚强才能有生存有发展, 要生存要发展又必须努力向上、积极进取, 作为人, 也是如此。

在中国文化中, 与刚健自强相连的是关于独立意志、独立人格、独立不改的生命原则。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证·子罕》) 又赞扬伯夷、叔齐“不降其志, 不辱其身”。他说:“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孟子提出:“生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孟子·告子上》) 他还举例, “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意思是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 不能得到就要饿死, 如果是轻蔑地吆喝着叫别人吃, 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 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 那就连乞丐也不会要了。这就是中国古代讲的“饿死不食嗟来之食”, 人宁可饿死, 也不接受人格的污辱。他说:“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儒家刚健进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屈原、司马迁、嵇康、陶渊明、李白、岳飞、文天祥、郑板桥、闻一多、朱自清、梅兰芳等都是有骨气的志士仁人。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盖西伯 (文王) 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西晋大音乐家、“竹林七贤”代表人物嵇康宁可被斩首洛阳东市, 也不为司马氏王朝所用, 临刑前还当众演奏了他的拿手曲目《广陵散》。东晋诗人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唐朝诗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岳飞以“精忠报国”四字为一生处世的准则, 宁可以“莫须有”的罪名死于狱中, 也不向奸臣秦桧求情。文天祥被俘乃书《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囚禁四年, 经历种种严酷考验, 始终不屈, 于1283年从容就义, 年仅47岁。郑板桥清正为官后因请求赈济农民而得罪豪吏, 告疾罢官归, “掷去纱帽不为官”, 居扬州以诗书画自适。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在云南大学致公堂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美国的救济粮。梅兰芳以民族大义为重, 蓄须明志, 不为日寇演戏。

当然, 中国文化中除了具有“刚性”的一面, 也有“柔性”的一面。与儒家“重刚”相反, 道家“贵柔”。老子非常推崇水, 水的特点恰恰与道家崇尚的美德贵柔、谦下和不争相同。《道德经》上说水是“善立万物而不争”之物, 所以在道家看来确实是“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柔弱胜刚强, 这就是水的“柔德”。水铺天盖地柔和地展开, 柔光所及, 木石皆成琉璃, 每一寸柔光都含着粉碎一切、荡涤一切的力量。“天下之至柔, 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 入于无间。”水没有形状, 所以可以渗透到没有空隙的地方。水无孔不入, 无坚不摧, 无往不胜。水是最柔弱的东西, 也是最坚强的东西。“滴水穿石”、“抽刀断水水更流”、“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一切事物、个人在水面前好像都是软弱的和渺小的。水是最美的:“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水又是最有情的:“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中国文人曾经用超群的才华和无数的篇章描写水、歌颂水, 由此可以看到人对水寄予了多么深厚的感情。

在关于人的修养问题上, 庄子及其后学提出了“心斋”、“坐忘”等理论, 要求忘掉人己、物我的区别, 停止一切心智活动, 以达到“形如槁木, 心如死灰”的境地。魏晋玄学在道家的基础上将“无”强调到很高程度, 知识分子抨击纲常名教, 热爱自然山水, 追求个人心灵的自由宁静。隋唐佛学大讲虚静无为, 涅槃静寂, 即使是宋明理学, 也沾染了佛教的一些思想。道佛虽有差异, 但以“无”为宗, 强调内心的纯净、空灵还是一致的。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一直有出世与入世, 刚健有为与清静无为, 动与静的争论。儒道互补, 佛道互渗, 三教合一, 成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

总的来说,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它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尽艰难而不灭, 就是有一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同时, 谦和处世、以柔克刚更是一种人生修养、人生智慧、人生境界, 特别是当人们处于形为物役、明争暗斗、斤斤计较、你死我活的境况中时, 更需要一种战胜自我、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锲而不舍的勇气和毅力。在这个意义上, 刚柔相济又不仅是一种辩证思维, 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知进知退、有舍有得、有刚有柔、有入有出、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才会达到一种高妙的人生境界。

以和为贵

和谐, 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也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西方文化一开始就强调物我二分、主客对立、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一直纠结于物质与意识、现象与本质、物与我的一系列矛盾之中, 而中国文化一开始就主张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我身心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民族国家之间的和谐, 和谐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话题。

“和”是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价值。

儒家很早就开始关注“和”的问题, 孔子的弟子有若说:“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学而》) 礼作为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治国”的概念, 《乐记》说:“大乐与天地同和, 大礼与天地同节。”如果音乐的本质是和谐, 那么礼的本质也是和谐。礼的作用是规范社会每一个人的言行, 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让每一个人做事说话都能恰到好处。如果“礼崩乐坏”, 社会就会大乱。因此, 对于每一个人来讲, 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 (礼) 来加以节制, 是不行的。

孔子还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这句话这样解释:“君子小人所为不同, 如阴阳昼夜, 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 则在公私之际, 毫厘之差耳。”君子出于公心, 小人囿于私利。出于公心所以能胸怀宽广, 纳百川而归于海, 搞五湖四海而不搞拉帮结派。出于私利所以就心胸狭窄, 结党营私而排除异己, 搞宗派主义而不讲道义原则。

由此可见, 孔子讲的“和”是多样性的统一, “同”则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孔子明确指出, 做人要近君子而远小人。因为, 君子能够宽厚待人, 与人和谐相处。

其实, “和同之辨”始见于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的言论中。《国语》记述史伯之言曰:“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国语·郑语》) 意思是说, “和”是不同事物的结合, 不同、差别是“和”的前提, 这样的“和”才能长久, “和”物才能生。如果“去和取同”, 那就会“声一无听, 物一无文, 味一无果, 物一无讲”。在这里, 不同事物相互为“他”, “以他平他”即聚集不同事物而达到平衡, 这叫做“和”, 这样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以相同的事物相加, 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有关和谐的思想可以追溯得更远。和谐一词早已有之, 它原指乐律的调和。据《尚书·舜典》记载, 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律和声, 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在这里, 和谐不仅是乐律的本质, 而且应当是自觉追求的境界。对和谐的推崇在《周易》中也有所体现。《周易·乾·彖》云:“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 乃利贞。”由于乐律来自对自然之声的发现, 所以古人推而广之, 逐渐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

《中庸》中有:“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和”也是万物生长的前提。老子也讲“和”, 《老子》四十二章云:“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万物各自包含阴、阳两个对立面, 这阴阳二气, 相互激荡, 而得到统一。它讲的是万事万物生成的过程, 这个“和”就是对立统一,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老子》五十六章云:“塞其兑, 闭其门, 挫其锐, 解其分, 和其光, 同其尘, 是谓玄同。”意思是说, 关闭传递知识的门窗, 挫掉自己的锋芒, 解脱自己的纷扰, 蕴藏自己的光彩, 混同自己于尘垢之中, 这就叫做高深奥妙的玄同。老子在这里强调的“玄同”实际上是一种生存智慧和技巧, 它好像与前边讲的“和”有矛盾, 但实际上并不矛盾。因为事物的起因产生于阴阳二气, 是一种矛盾。事物的存在也有矛盾即隐与显, 只有把握好隐与显的关系, 事物才可能很好地生存。就像一个人, 过于张扬, 反而容易遭人嫉恨, 而低调生存, 隐其锋芒, 反而有利于生存发展。人与事物能不能生存和发展关键是能否达到一种和谐状态, 把握好矛盾的平衡点。

《庄子·天道》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 此之谓大本大宗, 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 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 谓之人乐;与天和者, 谓之天乐。”中国哲学把“与天和”、“与人和”看作是最大的快乐, 正是因为其所追求的目的, 乃是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天人合一”和“天人之乐”。

儒家讲的和, 包括了自然界在内的和谐。《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悖。”这就是儒家所设想的“太和”景象。大自然的万物各有生长的空间, 相互不干扰、不侵害, 万事万物各行其道而不冲突而共同前进, 这就是一种非常和谐的状态。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他主要从战争的角度, 讲了“人和”的重要性。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 人和最重要, 它是战争胜利的根本。

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建立社会和谐方面, 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概念, 旨在实现“人和”, 提出了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正如《礼记·礼运》所云:“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荀子则提出:“和则一, 一则多力。” (《荀子·王制》) 道家反对追名逐利、人与人的相互倾轧, 希望能有一个和谐的社会。老子主张“无欲”、“无为”、“无争”, 彼此和谐相处, 宽大为怀, 人人过一种“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生活。老子提出的“去甚, 去奢, 去泰”、“知止”、“知足”等主张, 让人们效法天道, “有余以奉天下”, 实现相对均衡。

在处理身与心的关系上, 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 孔子说:“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论语·里仁》) 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 (《论语·尧曰》) , 反对放纵欲念。他说:“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血气已衰, 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也就是说, 人要掌握中和的原则, 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 不能贪得无厌, 不能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

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 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协和万邦”的思想。《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 以亲九族;九族既睦, 平素百姓;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周易·乾卦》说:“首出庶物, 万国咸宁。”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 , 又说:“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 (《论语·季氏》) 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 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提出“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 主张“以德服人” (《孟子·公孙丑上》) , 提倡王道, 反对霸道。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模式, 都是以“德”为本, 先管好自己, 治理好家庭, 才能治国平天下。而且平天下不是以武力压人, 而是以德服人、感化人, 这样才能实现“协和万邦”的理想。《易传》说:“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只有人心归顺, 才是实现和平理想的正确途径。

中国古代哲学家、政治家十分注意把“矛盾”作为和谐得以建立的前提, “《易》以道阴阳” (《庄子》) 。按照《周易》的说法, 阴阳恰恰是构建和谐时不可或缺的两大基本要素, 故古人认为, 没有阴阳矛盾, 便没有和谐;而没有和谐, 矛盾则无法得以化解。和谐是对合理性的追求, 故《周易》特别强调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居位要“中”、要“正”、要“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往往表述为“中”、“中庸”、“中道”、“中和”等概念。“和”与“中”密不可分, 实现“和”的理想, 最根本的途径是“持中”, 孔子把“中”衍化为“中庸”, 上升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使之成为一个道德哲学范畴, 他说:“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 (《论语·子路》)

总的来看, 中国人讲“和”是以“中”为前提。中国人的“和”不是无原则的“和”, 而是适度的“和”。“和”作为中国人的智慧和处世方式, 它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可以持续发展, 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可以得到一个人人都有自由、人人都能发展的稳定社会。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使人身体健康, 感到心灵的自足与快乐。追求民族国家之间的和谐, 可以赢得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 和谐是向心力, 和谐是凝聚力, 和谐是竞争力。有了一种和谐的思维方式, 我们每个人做事就不会走极端, 人与人之间就会求同存异, 国家与国家就会和谐相处, 人们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才会实现。因此, 和谐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人人有饭吃, 更重要的是人人有话说, 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特别是在当代社会, 和谐思维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和和平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376.[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376.

[2]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174.[2]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174.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293.[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293.

[4]张岱年, 方克立, 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86.[4]张岱年, 方克立, 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86.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文化强国 第8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

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 世界正变的越来越小, 人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西方文化的阐释下, 现代化被理解为“大同”加“多元”, 理解为汽车降价、看好莱坞大片或到世界各地旅游, 理解为消费, 甚至与个人主义等同。在此情形下, 中国社会近几年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抛弃了优秀传统文化, 被动西方化了。

每一种文化, 在其原初的自我认识上, 都是普遍性文化, 是就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神、人与时间等基本生存维度所作的思考和安排。因此, 全球化的出发点是承认每一种文化“内在”的普遍性, 而不是将其特殊化。黑格尔认为, 思考的途径不是由具体上升为抽象, 而是由抽象上升为具体。未经批判的普遍性和未经批判的意识, 和自我意识一样, 往往就是一种黑格尔意义上的抽象, 是一种天真幼稚的自我中心主义, 一种想当然的空洞, 一个没有生产性的“一”或自我统一性。所以, 也可以说, 每一种文化和文化意义在具体的历史的现实关系中, 将自己作为一种普遍性的东西再一次表述出来。目前, 中国传统文化在来自西方强势的文化面前处于无语状态。

在历史上和现实中, 正是这种强势文化不断地刻意重新制定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新秩序、新法则。政治上, 在近代, 我们引进了马克思主义, 以西方政治理论为蓝本, 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政治纲领;经济上, 改革开放以来, 从国外搬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引进的市场经济;文化上, 从“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到十年文革“破四旧”等等。所有的这一切全面动摇和消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也可以说, 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阉割。在这种历史动力学的场域内, 任何一种文化都只能放弃为自己的作为文化和生活世界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辩护。

同样, 处激流不进则退。在中国传统文化失声的状态下, 西方文化不分良莠, 如入无人之境, 占领了我们的主流文化阵地, 造成我们在文化领域唯西方马首是瞻。因此, 在客观的、形式的层面上, 或者说在基本的问题格局上, 当代中国的文化政治思考既和晚清以来的思路一脉相承, 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新冲击。

二、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困惑

中国人自鸦片战争后遇到西方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价值体系的全面挑战, 经过一个半世纪,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已经由这一开始时是“外来”、现在是“西方化”的力量所决定和界定。在此意义上, 现在的中国完全是一个现代国家;当前中国的文化问题完全是现代性文化的内部问题。因此, 对当代中国文化意识或文化政治来说, 不是由于我们有一个先验, 无须论证 (康德先天综合判断) 的中国立场或中国意识, 而是由于:第一, 中国进入现代性基本关系中去的历史经验决定了看问题的特殊形式, 现代性体制的某些问题的方面, 甚至它的整体上的“合法性危机”由此变的清晰起来。第二, 当代中国在全球化时代错综复杂的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的不平衡、不平等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又一次把有关中国国家、个人和生活世界整体的价值正当性的自我确证的问题急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知道, 19世纪的西方带给我们的器物或技术层面上的冲击, 即工业革命以来的纪元性变化 (其“普遍性”也许只有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的跳跃可以比拟) , 业已被中国社会吸收, “现代”在这个意义上已经“去陌生化”。与此同时, 原先只是作为一种“他者性”的“西方文化”, 却在全球化时代日益作为“文化本身”, 成为当代中国文化时代性问题。因此从康德开始, 中经黑格尔、马克思、尼采、韦伯、施米特、海德格尔, 到当今的罗尔斯、哈贝马斯和杰姆逊的历史阶段是资产阶级“公民社会”到现当代国际法和世界文化观念的形成过程, 也是一个欧洲人通过自我认知来为世界立法的过程, 也是欧洲文化进入普遍与特殊的阐释循环, 不断扩大自己的内涵和外延的过程。

当代是全球化与商品化的时代, 人们想要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 以往的地理、文化、社会、道德的屏障已无法阻断人们的交往、限制人的欲望的想象。但我们所得到的一切到底是不是我们想要的呢?得到以后我们的生活就更有意义, 就更幸福了吗?康德一辈子在一个小城里度过, 但他是一个理性主义者, 不是文化决定论者, 那是德国浪漫主义者的基本立场。但康德最终承认, 人类生活的最高意义是文化, 因为文化决定幸福。幸福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人的最高形态是文化, 这种高级文化即建立在良好的道德秩序和政治秩序上, 又是后者的基础。美国社会是靠理想的国家形式、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来保证。没有一个合理的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 就没有一个国家, 就没有文化。

中国现代性是通过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国家力量, 把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挡在外面, 相当程度上同国际不平等秩序“脱钩”, 另起炉灶, 自力更生, 从而保证国内落后的民族经济、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活有机会发展壮大。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眼里, 他们总是倾向把《共产党宣言》里的一句话推到极致。马克思曾说, 中国社会象棺材里的木乃伊, 在棺材里不和外界接触, 大概还可以继续存在成百上千年, 但一接触空气就要分崩离析。这个空气就是商品经济, 就是资本主义, 就是现代性。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用廉价的商品, 摧毁了一切中国长城。中国的社会形态最终是要被世界市场吸纳进去的。

尼采说, 现代性在文化意义上、审美意义上、精神意义上对人类的腐蚀作用就在于给了几种现代毒药。第一种就是过程 (尼采最反对的) 。现代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都是:我们最终意识到, 自己是更大的一个过程或项目的一部分。人一旦变成过程的一部分, 人的本质就异化了。总是在“成为”什么, 加入了现代大众社会忙忙碌碌的节奏, 加入了乌合之众, 生活在一种幻觉之中, 跟吸毒差不多。在尼采看来, 大家都要成为什么, 都要有出息, 就是都要模仿“先进”和“成功”, 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造, 而目的却是要和别人一样。这样, 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价值认同就会丧失, 人逐渐就会在“进步”和“成长”中变成现代大众社会、工业社会, 由国家主导的社会设置的伪文化的牺牲品。一旦投入到这个过程中去, 就再也出不来了。赚钱以后要赚更多的钱, 然后再赚更多的钱。如果要在学术上和同行竞争, 就要一本接一本地出书, 一边出书还要一边替自己吆喝。尼采说就像母鸡下蛋后呱呱乱叫一样。现代学者这种“母鸡”现在是大批机械化、自动化饲养的, 它们的产蛋量日益增加, 叫的越来越欢, 可蛋却越来越小 (虽然书是越写越厚) , 里面的营养越来越稀薄。尼采说, 这不是文明这是野蛮, 是现代社会造成的新的野蛮状态。

从这个思路上看中国文化问题我们可以发现, 当代中国人仍然是背井离乡地走在“现代化”的路上, 仍然在回家的路上越走越远, 仍然对什么时候才能开始接近我们的目标和起源心中无数。但在今天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知识界上上下下都好象有一种“找到了, 找到了, 就在这里”的自欺欺人的沾沾自喜, 好象我们现在变聪明了, 终于找到了正道, 而且义无返顾地要走到底了。因为这条路是别人都在走的, 是“世界文明的主流”。以前我们还有西方的压力, 传统的压力, 还有革命理想主义的强制的整体性和方向感。但现在我们好象根本不需要压力、动力和方向感了, 因为大家好像觉得在这蛮好, 哪儿也懒得去了。其实, 只要睁开眼看看, 我们就明白中国人的文化世界和生活世界, 都还没有落实下来, 在我们真正的集体认同和归属上, 我们还不知道自己是谁,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三、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机遇

当一个半世纪前中国人要奋起追赶西方时, 中国在各方面均落后, 但惟独在什么是中国文化, 什么是中国人, 什么是我们的存在———对自身的认同还是明确的。这个明确的认同是中国现代化努力的基本的内在动力。现在, 在全球化的今天, 中国在许多方面的确赶上去了, 融进去了, 成了当代的世界工场, 但偏偏在根本的价值和认同问题上“空洞化”。这个空洞化的原因之一是整个社会领域的“非政治化”、“理性化”和庸俗经济学。

真理是一个价值事件, 价值是一个文化事件, 文化是一个生活事件。同样, 真理的冲突是价值的冲突, 价值的冲突是文化的冲突, 文化的冲突最后是生活世界本身的冲突。把握了这一点, 再回到当前的文化冲突,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冲突以及亨廷顿“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冲突”, 我们就应该做一些知识上的、价值论上的调整。

我们知道, 在全球化的空间里中国文化的声音仍然是很微弱的, 就其原因并不是中国人没有什么好说的, 也不是因为学养太差, 知识准备不够, 而是在当代中国由于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导致了对“本源性”或“起源性”问题的漠视, 即真理—价值—文化—存在之间一环扣一环的规律和自我认同始终没有被揭示出来, 发挥出来。在西方, 包括和欧洲很不一样的美国, 这个联系非常紧密, 非常有自我认同感。美国人的观念背后是他的价值, 他的价值背后是他的生活方式———包括美国人的日常文化和政治文化, 而生活方式背后是他的存在、政治、经济和他的神话 (自由、平等、机会等等) , 所有这一切环环相扣, 是一个整体。我们现在是用一个局部和整体对抗。

中国知识分子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冲突和认同问题目前似乎缺乏明确的思路。其实, 现时代的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问题, 归根结底是我们对自己生活的理解, 要确立在这种生活的“存在必然性”之中, 从自己的存在和民族神中一步步推出新的生活形式, 新的文化, 新的时代性的“真理”。这就是所谓“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这才是进入全球化条件下应对文化冲突的具体途径。

因此, 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在现时代, 建设现代化更不能脱离传统, 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彻底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 而能够完成现代化。因而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挖掘其固有的精神资源, 重建一种非西方的适应我国现代化需要的文化主体意识, 应对亨廷顿所谓“文明的冲突”, 实现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和谐统一, 才能最终达到历代中国人奋力追求的那种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凝聚的核心价值观———“天人合一”的世界大同。

摘要:建设文化强国, 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要振兴中华, 弘扬华夏文明, 就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吸收借鉴西方现代文化。结合当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的具体实际, 重新认识、批判、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树立中国传统文化自觉意识和自信意识, 在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和联系的桥梁, 以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

关键词:文化强国,传统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1]戴森.宇宙波澜: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8.

[2]郝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3]李宏伟.现代技术的人文价值冲突及其整合[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4.

[4]丹皮尔.科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冯皮尔森.文化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6]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7]肖峰.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8]卢风.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价值追求的得失[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9]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M].李小兵, 译.上海:东方出版社, 1995.

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 第9篇

一、中国传统设计风格

1. 中国古典设计中的传统元素。

设计是作为精神的存在, 以一定的理念为指导原理的精神、价值创造的一种形式。中国的设计艺术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现端倪。马家窑舞蹈纹彩盆的人物纹饰, 以二方连续纹样的方式向左右延伸, 把先民天真朴实的稚趣和积极快乐的人生态度表现得栩栩如生。夏商周青铜器的纹饰由粗犷凝重渐趋抽象流畅。楚漆器以凤纹为核心元素, 集变化之所能, 分解、异化和重组, 设计语言更是独具特色。

2.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平和, 在传统建筑上就充分表现出了这一点, 尊重自然且顺从自然, 各种元素在围合空间的时候都是尽量地融合自然, 天然的石、水、花、草、树、木, 相互穿插, 高低错落在自然环境之中。在人与自然, 人与天之间找到平衡点, 使之相互协调, 相互衬托, 达到形式的最完美状态。建筑具有双重性, 它既是物质的财富, 又是精神的产品;它既是技术的产物, 又是艺术的创作。从来就没有孤傲兀立的单体建筑, 只有对称、协调和错落才能形成建筑的整体和谐之美。

3.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代表——苏州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 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作。苏州园林有疏朗开明、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水廊逶迤、极具江南水乡风味的拙政园, 有厅堂轩豁、廊宇周绕、奇石争雄、被称为“吴中第一名园”的留圆, 有石狮林立、迷宫探幽、变化无穷的狮子林, 等等。正如童教授所言:“大小园墅数量之多, 艺术造诣之精, 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苏州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集文字、书画、建筑、雕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 并把山光、水声、月色融入其中, 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 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所谓, “古人构园置景, 以体扬立意为先。”名师巧匠们对特定的人文自然环境, 体察入微, 心有所得, 然后筹划布局, 剪裁景物, 开拓意境, 形成园林特有的风貌。另外, 古人善于将宗教的事物动静变化的辩证关系应用于园林创作中, 景物有动观、静观之分, 造园之前, 首要考虑。所谓静观, 就是园中予游人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赏线, 廊引人随, 移步换景。例如网师园园子较小, 以静观为主, 动观为辅;而拙政园面积较大, 则以动观为主, 静观为辅。

在布局上, 苏州园林一般以水为中心;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 以小见大, 移步易影;在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 顺应自然;在空间处理上时而开阔明朗, 时而曲折幽深, 或藏或露, 或深或浅,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如拙政园的自由不对称布局, 留园疏密相间的建筑, 都是处理极为成功的佳例。又如网师园是公认的小园, 小而精, 以少胜多, 设计上运用了假山与建筑相对而互相更换的原则。我们知道, 园林景物设计密易疏难, 绮丽容易淡雅难, 而拙政园的中部设计是“疏而不失旷, 淡雅不流寒酸”, 两者兼得, 设计者别具匠心, 实在难得。苏州园林虽大多较小, 但古代造园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 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景致, 在园中行游, 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 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 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 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 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

建筑本身可能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 但是一旦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 自身就被赋予了很大的文化内涵了。一座优秀的建筑, 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往往超越功能的本身。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对建筑起到的微妙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1. 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传统文化使中国建筑以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流传四海, 奠定了现代建筑的基础, 但是也造成了中国建筑的封闭体系。因此, 在弘扬古文化、古文明, 继承传统文化美好和谐的一面的同时, 中国建筑也要发展创新, 突破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和束缚, 获得与时俱进的发展。

2. 传统文化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的这一影响在当今的园林设计中也颇有体现, 因为在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确实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符合自然的设计理念, 与现代艺术理论也是不谋而合的。现代景观中的水景处理, 更多地继承了古典园林中对水景动态美的表现手法,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将动态水景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栽植设计, 不仅植物的种类大大突破地域的限制, 而且源于传统、高于传统。这种种表现无不证明了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对今天的园林设计的影响。

总之, 中国的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不论是在表现形式上, 还是在文化内涵上, 都可以为我们现在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与发展

1. 传统文化与建筑的融合。

在现代建筑中, 能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建筑结合的最为完美的建筑师一定非贝聿铭莫数了。其香山饭店的设计最为经典, 设计风格既不同于广州、漓江、苏州、蠡湖、燕京等骨牌式的建筑, 又不同于国际上那些备有旋转餐厅、灯笼电梯的共享空间的所谓“现代化旅馆”。“别具一格, 与众不同”, 便是香山饭店的设计成功所在。香山饭店主色调只有白、灰和黄褐3种颜色, 结合地形采用水平方向延伸的、院落式的建筑。重复运用了正方形和圆形两种图形, 建筑产生了韵律。院落式的建筑布局形成了一种不同性质的院落:入口前庭很少绿化, 是按广场处理的, 这在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中是没有的, 但为了满足现代旅游功能上的要求, 这样处理又是合理的, 后花园是香山饭店的主要庭院, 3面被建筑所包围, 朝南的一面敞开, 远山近水, 叠石小径, 高树铺草, 布置得非常得体, 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 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从各个方面做到了自然简洁而不失意境。

2. 传统文化与设计风格的融合。

现在流行的现代古典风格, 可以说就是将中国古典元素融入现代流行装饰材料。中式风格突出“禅”, 现代风格突出“酷”, 形成平和安详与激烈尖锐的冲突。适度合理地处理好这种冲突, 环境设计就可以真正诠释这类消费者的心态。在现代派常用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情况下, 以黑、白、灰为主色调, 以不锈钢饰面为装饰手段, 往往可透露出一股“冷酷的情感”;在装修过程中, 主要空间结构尽量减少曲面的形与态, 使用直线交叉与层叠来营造出一个纯现代的空间;在局部装饰与色彩上, 穿插使用中式古典元素, 如几、条、案、椅、窗花, 或藏青、赭红等有中式元素的饰物来体现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的超前意识与怀古主义的复杂感受。可以说, 古典与现代虽然相差甚远, 但却更能详细表达人内心复杂、矛盾的激烈情感。这种风格在目前来说十分受欢迎, 这也说明传统与现代精神的结合并不被大众所排斥。

浅探中国传统扇面艺术 第10篇

史书中有记载:“尧时曾做物, 吊于室中, 动摇生风。”明代罗颀《物原》也载有“舜时造扇”之说。从考古资料上看, 最早的扇子图像是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的奴隶手执长柄扇, 图像中主人似在饮酒, 背后一奴隶手执长柄扇正在为主人扇风取凉。

1. 扇子的演变

扇子的演变, 着重是在形制和质地上进行变革的, 而这种变革是建筑在当时手工业经济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变化基础之上的。

从“扇”字面上来分析, “户”下“羽”, 说明早期的扇子多用羽毛制作。先秦时期的扇子多用羽毛或竹苇编制而成。汉代的扇子出现了丝织物制作的品种, 这种扇子名为“纨扇”。“纨”指的是一种颜色洁白的丝织细绢, 故“纨扇”也称“绢扇”。由于形状“团圆如明月”, 故而又称“团扇”。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麈尾扇”。麈是一种鹿类动物, 古人用其尾毛做成尘拂, 称“麈尾”, 因其形状如扇, 故有“毛扇”之称。士大夫手执麈尾扇作清谈状, 有“领袖群伦”之意。三国时的诸葛亮、周瑜等儒将的形象, 都手执羽扇指挥军队作战, 凸显使用者的个人特质。

隋唐以后, 麈尾扇渐渐没落, 而纨扇在民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宋代, 纨扇的形制向多样化发展, 扇面用料虽仍以纨素为主, 但绫、罗、纱、锦丝织物也都用来制作团扇。随着造纸业的发展, 有了纸糊竹丝扇的出现, 人们称之为“纸团扇”。

如今比较常见的折扇出现在宋代。明代以后, 制扇业有了更繁盛的发展, 扇的式样也更多, 美观实用, 为民间所接受。扇子在人们生活中拓展了空间, 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也更大了。

2. 扇面艺术

扇面书画之风开始得很早, 三国时期的曹植有《九华扇赋》:“昔吾先君常待, 得幸汉恒帝, 赐方扇, 不方不圆, 其中结成文, 明曰九华。”由此可见, 早在汉魏时期, 在扇面上已经有书法了。中唐时期的人物画家周昉《簪花仕女图》中贵妇所持的团扇上就已描绘着牡丹图案。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 以抒情达意, 或收藏、或馈赠他人以留念。保持原样的为扇, 为收藏而装裱称册页的称扇面。

2.1 扇面画

2.1 团扇画

团扇画早于折扇画, 宋代时团扇画就已蔚然成风。宋徽宗赵佶就是积极倡导团扇画的一位帝王, 正是因为他对扇面画的喜爱, 宋代扇面绘画极为繁荣。宋代画扇, 以画院派为主体, 在宋徽宗领导下的画院创作, 可以说是宋代画院派山水花鸟的全盛时期。宋徽宗倡导的画院创作, 严格提倡细节的真实和诗意的追求, 使画院花鸟画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宋代画家注意写实, 以严谨的笔法追求“物趣”的真实性, 使画面的形象栩栩如生。扇面山水画以全景式构图, 却以细腻的褶皱法来表现曲折多变的山川迭秀、雪雾烟云。

在南宋, 扇画以突出某一局部来代替全景的“边角”之景。这种构图简洁、主题鲜明的山水画有一种全新的境界。如夏圭的《烟岫林居图》, 主题鲜明突出, 笔法坚挺清秀, 将烟雨迷蒙的江南景色描绘得极其清秀秀丽。

扇面山水从“全景”到“边角”的变化, 反映了宋代社会变迁及审美取向的变化, 团扇画也一直被视为宋代绘画的缩影。宋代留下的团扇画很多, 题材广泛, 有水村放牧、柳堤平远、蔬果草虫、花鸟禽兽, 描绘细腻, 造型逼真, 显示了高雅清逸的神韵。扇面作为绘画的一种形式被继承、发扬广大, 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扇的实用性, 而塑造成了艺术化的团扇扇面形状的绘画作品。

2.1.2 折扇画

折扇据传在南宋就已出现, 在明代大为流行, 到嘉靖年间, 折扇画更为盛行。此时纸本的文人画崛起, 几乎每个画家都喜欢在折扇上作画。折扇画除了实用之外, 还可以装裱成册放入镜框内观赏。由此折扇画取代了团扇画。

书画折叠扇风气大盛之时, 名人显贵、名家流派、文人墨客都善于折叠扇绘画, 成为了独具一格的书画形式。巧妙的构图, 使扇面展开时不觉得是画在半环形式的扇面上, 而感觉如同画在一张平整的长方形的横幅上一样。扇面的书画更能反映每位书画家的艺术真谛。扇面上作画也是绘画艺术的再现, 突出了每种流派、每位名家的艺术特点和风采。

就构图而言, 明代武林派代表人物蓝英所绘的扇面《江天暮雪》所采用的是由远及近的构图方式。由于扇子是从右至左打开的, 因此此画的画面右边首先是小块的空白画面, 接着便是近景———倾斜的树木, 有一种将观者的视线向左引导的动势, 接着出现的中景是比中轴线更为倾斜的一组树丛, 将视线进一步引向深处, 最后是在远处虚幻的雪山与之呼应。竖向的物象都随着扇格渐渐向左倾斜, 地平线同时随着扇面的边框呈现处弧形, 使地面显得更为辽阔, 空间更为深远。在打开扇子的过程中, 观众逐渐进入扇内天地。

扇面画的风格流派异彩纷呈, 蔚然大观, 扇面的特殊性, 使扇面绘画达到了艺术殿堂中的最高境界, 明清书画折扇面可谓是扇面艺术中的里程碑。

2.2 扇面书法

2.2.1 团扇书法

团扇以其圆或椭圆的形式, 成为书法创作的一个特殊载体。由于这种特殊的形式能产生出一种特殊的美感, 灵巧、活泼、典雅、精致, 给人以“小中寓大”、圆满丰盈的艺术感受, 因此书法家们喜爱在团扇上洒墨书写。尽管团扇可供书写的空间极其有限, 然而优秀的书法作品总能通过其点画、线条、行列、势态等的巧妙搭配, 营造出奇幻深邃的意境, 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如清代赵之谦隶书团扇, 正文每个字都写入小方格内, 上下齐平, 左右对称, 通篇显得严谨而工整。这种格式, 圆中取方, 比较适合于书写规整的端楷字体。就整体的艺术效果而言, 是规整与活泼的自然结合。

2.2.2 折扇书法

折扇较团扇而言, 其以可收展的功能而更具有小巧玲珑、富有变化的艺术特性。折扇以其特有的弧形为书画艺术提供了一个富有立体感的表现天地。折扇通常是上宽下窄, 书法家能运用大小、长短、粗细变化无常的线条和错落有致的字态来巧妙地营造艺术空间, 由点及面、由远及近, 在拱形的折扇扇面上创造了一种纵深的艺术效果。折扇还由于其正反两面都可书写的特点, 使书法与绘画找到了一个极佳的结合点。时常人们所见的“一字一画”式和格景书画扇面, 就体现了融书画于一体的艺术美感。

3. 扇面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扇面的尺幅比较小, 所绘的题材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及卷轴书画宏大, 但以幅面小巧, 便于携带, 利于把玩和交流的突出特点, 展现了独到的艺术魅力。而且文人画仕们在扇面上作画时, 不像创作巨幅长卷那样严肃刻意, 画风比较自由随意, 也更能流露出画者的笔墨情趣。

扇面绘画在方寸之间大展天地, 绘画尺幅虽小, 但内容丰富, 所表现的题材也非常广泛。表现形式上, 有细致的工笔、豪放的写意;色彩形式上, 有灵动生趣的水墨、色彩浓烈的重彩、清晰雅致的淡彩;构图形式上, 有紧密不透风、疏可行马之别。扇面的绘画风格也是多种多样, 在扇子上作画有的呈现出精致、淡雅、轻松之感, 有的表现出恢宏、隆重、艳丽之态。

在扇子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 它的装饰功能得以呈现, 在墙壁上挂一把有绘画的扇子, 或大或小, 丰富醇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在方寸之间丝丝流露, 使整个房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人们不再拘泥于过去那些所谓的传统画风和模式, 扇面也不再受到原有尺寸、样式及实用性的限制, 幅面扩大、变异, 它不再是手中的玩物和纳凉的用具, 而成为毋庸置疑的艺术品。而扇子精湛的工艺和传统书法诗词绘画的完美结合, 使得两者相得益彰, 浑然一体, 使这种书画形式伴随着制扇艺术生命长盛不衰, 而且愈发灿烂辉煌。

摘要:本文追溯了扇子的起源与发展史, 揭示了扇面艺术与社会发展、文化氛围一同演变的过程, 扇面艺术从实用的装饰性绘画, 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较为独特的中国画幅形式, 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扇子,扇面艺术,艺术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若水.传统中国山水画的传承者——读吴大澂先生的山水扇面.中国美术, 2008.

[2]王其全.中国画扇面大观——山水楼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3]杨祥民.漫谈中国的扇子.紫禁城, 2007, (10) .

[4]陈伟.藏扇说扇.收藏界, 2006, (10) .

中国装饰艺术传统及其当代文化价值 第11篇

关键词:当代文化价值;装饰艺术传统;中国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15-02

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装饰艺术传统逐渐被外来文化影响,原有的传统艺术逐渐被忽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在保护中国装饰艺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的装饰艺术,同时进行文化传播,为中国装饰艺术传统及其当代文化价值的发扬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中国装饰艺术传统简介

(一)中国装饰艺术传统内涵。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是社会发展中最普遍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传统装饰艺术不是完全的艺术现象,还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体现在人类为了生存而创造生活物品的过程中,在任何时期、任何地方,该时代的艺术水平和文化水平都可以通过传统装饰艺术显现。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人类在装饰艺术领域也进入了更高的层面,为装饰艺术传统带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之后,在设计领域的各项活动中普遍采取“拿来主义”的思想观念,全面接收和继承国外的现代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创作作品大多显露出简洁抽象、点线面几何构成、构成主义风格、功能主义观念的设计风格。并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去,逐渐成为设计中的主流创造思潮。在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崛起,人们周围被各种高新科技技术产品所环绕的同时,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装饰艺术传统的传承和发扬,降低了文化竞争的软实力,对我国进入国际市场非常不利[1]。

(二)中国装饰艺术传统发展现状。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运而生,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是各国的艺术创造出现趋同,各自具有特性的设计界限不再清晰,对我国设计领域影响非常大,传统装饰艺术逐渐受到全球化的侵蚀,渐渐失去主体地位。阻碍了设计行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相关认识加大了对装饰艺术传统的关注。中国装饰艺术传统是源于生活实践活动、传统思想而形成的,具有最原始、淳朴的艺术样式,例如剪纸、蜡染、泥塑、陶瓷、漆画等,将民族文化的精髓精妙的表現出来。而在当代社会其特有的生命力逐渐被显示,与现代设计风格也有着相似的特性,因此,装饰艺术传统成为现代设计创造的灵感来源[2]。

二、中国装饰艺术传统表现出的当代文化价值

(一)文化价值表现形式。

文化艺术的价值通常用人的精神和物化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利用人的精神表现主要是传统思想流传下的诗词歌赋、古色古香的山水画、富有传统思想文化的书籍等。而物化体现的文化价值主要是古代遗留的雕塑、建筑等实物。例如传统文化艺术中刺绣、剪纸等,和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在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内涵,人们对其接受和熟悉的程度是其他装饰艺术作品无法替代的,而且其中特有的文化信息还能够使人立刻心领神会,高效的实现设计的目的。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装饰艺术传统在人们构建和谐的人文社会、创造社会文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3]。

(二)装饰艺术传统中促进文化的发展。

装饰艺术传统不仅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关系密切,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沟通日益频繁,传统的地域等局限被打破,设计语言和手段趋向国际化,但这中国际化是由多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产生的,是人们在进行设计的同时加大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传统装饰艺术以其单纯的概括性、形式的秩序性、形象的抽象性,凸显了设计的创造价值,例如在衣服的设计中,鸟类的羽毛、走兽的斑纹等处理的想到那个细致,条理非常清晰,与现代机械制造的质感相比,更具美感。在任务形象描绘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倡简洁的变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手段。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增加对装饰艺术传统的文化的兴趣,引起人们对装饰艺术传统的重视。另外在设计中融入各国的民族文化,人们引起热切关注的同时,为现代设计风格提供了思想来源[4]。

(三)装饰艺术传统中的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的各个社会阶段中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人们主要是讲求平和的高尚思想,追求重主体、重传统、重德的生活方式,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认可度高于外来文化。现代设计也借助设计不同风格的作品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共鸣和关注,根据不同背景下人们不同的文化心理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例如中国传统图案中“凤”和“龙”图样的广泛应用,象征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气质和民族形象,既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需求,对人们的审美意识产生了影响。又如现代招聘海报、广告中应用“狮子”“结绳”等图样,不但给人一种亲切感,还能拉近彼此在文化心理上的距离,因此,在现代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由此可以看出装饰艺术传统对现代设计的重要意义和其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5]。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装饰艺术传统及其当代文化价值的研究,深刻认识到装饰艺术传统的重要价值和发展的重要性。在设计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内容,加强设计设计作品的文化气息和说服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发扬和装饰艺术传统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旭.谈谈中国装饰艺术传统及当代文化价值[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2:102.

[2]马骏.中国传统吉祥装饰艺术的当代文化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12,05:105-108.

[3]姚远.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4]夏凤连.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

[5]鲁晶.当代大众文化的审美辨识与大学生审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张梦圆,(1984——)女,学校: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装饰艺术研究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第1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创新,拼合,传承

1 龟兔赛跑的故事

龟兔赛跑, 龟先跑, 兔后追, 龟跑了20 m, 兔开追, 当兔跑到20 m时, 龟又跑了3 m, 兔接着追, 当兔追了3 m时, 龟又跑了半米, 兔接着追……如此看来, 兔永远追不上龟。而其中的兔子, 似乎有些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乌龟似乎是西方建筑文化, 这样比喻现在中国建筑的现状, 并不是空穴来风, 似乎也有些道理。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尤其是在建筑方面, 现在变为了非常热门的话题。西方建筑对我国的影响是很显然的。现代式的楼房、别墅、商业大楼等都是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产物, 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 但又通过一些载体, 譬如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体现。

“住”就是我们建筑师要关注的话题。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都十分丰富, 但是, 民居的形式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文化相契合的。在21世纪的今天, 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与一百年前相比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公寓楼这种工业化的建筑产物就十分符合中国的现状。所以说西方建筑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甚至由于经济等条件的限制或者约束, 许多设计都很西化, 各地“欧陆风”狂吹不止, 越演越烈, 误导并破坏了中国的城市形象, 甚至也吹向了政府建筑——某市代表国家政权的法院竟然照搬了美国国会大厦;在杭州、天津等地, 由各国设计师完成的很多酒店、“城堡”都直接抄自欧洲城堡。

这样只会让我们越来越像兔子, 永远在追随的过程中生存。

到了今天,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人们越来越注意到继承我们自己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人们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也展开了研究与讨论, 不论结果如何, 这种意识是十分可贵的。

2 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

具体到底怎样的建筑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是不是一定把古代的斗拱、坡屋顶、木构架等东西用上或者把它们加以变化做到我们现在的建筑里面, 答案是否定的。到目前为止, 做的比较好的是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与万科第五园。去留心观察就会发现, 其中并不是有很明显的符号, 而是从感觉、气氛上给人一种浓郁的中国气息。

这些都是相对早些的建筑, 最近比较热门的就是上海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方案的竞标与讨论。就这些方案, 我们似乎可以找到其中的答案, 一个如何继承如何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答案。最后评出的方案是由我国建筑大师程泰宁选出的, 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方案比较符合标准, 也就是当时的4号方案, 由彭一刚老先生手绘的世博会中国馆 (见图1) 。

这里的标准, 也就是在符合经济、技术等要求的基础上, 使这个建筑具有中国特色, 并且很有标志性。这样的标准, 使得大多数方案都被淘汰, 而在20个里面又选出来8个方案。

很多方案都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理念:天人合一、和谐理念、自然山水等等。但是在具体的体现与实施上面, 并没有看出这些理念的存在, 而更多的是现在流行的大玻璃罩、大曲面、复杂的构架等等。这些算是现在西方建筑大师比较常用手法的运用, 而这些手法比如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等还是遭到了不同方面的批判。4号方案最后出炉, 大家对其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

这个由华南理工大提出的方案, 虽然问题很多, 但其中许多手法也正是我们需要讨论的。它的构思新颖、独特, 确实体现出了中国的特色。

首先, 整个大的形态使人想到了中国古代的斗拱, 或者是鼎, 或者其他器物, 这样的形象还是有比较大的想象空间, 但是总的来说, 看到其形象, 确实有种中国风的感觉。

其次, 其所有构件都是以3 m为模数的, 中国式的构图使人从一定的规律、尺度感上感觉到中国四方、规矩的概念, 也就是程泰宁说的“既中国、又现代”。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 怎样去把建筑做的有中国特色, 实际上也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后来由于一定的历史原因, 导致了我们的文化尤其在建筑上有了一定的断层, 取而代之的是快速发展的西方建筑, 为了与国际接轨, 我们一直在后面追赶着, 这当然是不可避免的。到了现在, 越往后发展, 人们也越认识到自己本土文化的重要, 建筑也逐渐向一定的角度转变着。

整个建筑的外形类似斗拱的构件, 但是又不能说就是斗拱, 或者是别的什么。也就是说, 设计者将这种斗拱、鼎器等抽象化, 将其概念运用到建筑造型中, 进而使人们感觉到、联想到中国传统的东西。

在颜色上, 黑、红、白、灰等都是一些很有中国特色的颜色, 搭配这种造型, 确实很有中国的味道, 并且这些并不是以前简单的木构架, 而是现代的玻璃、钢等材料。这样并不与西方建筑相冲突, 也许正好就是“中国与西方的拼合”。简单地说, 我们继承的东西, 并不是古代的大屋顶、隔扇窗, 不是那复杂精细的木构件, 而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 也就是文化。前面提到过, 天人合一、自然山水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

中国传统建筑有自由式的空间, 有很科学的朝向、地理, 很和谐的比例, 很舒适的尺度, 很漂亮的符号, 很深远的建筑概念, 这些都是我们要继承的东西。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将这些东西从中国古代建筑中提炼出来, 加以现代的理念与手法, 用现代人的方式建造出现代的建筑。

也许我们会将各种符号抽象出来, 组成新的符号;也许我们会把传统布局的思想提炼出来, 组成新的中国特色的规划;也许我们会把传统精妙的空间运用出来, 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式空间等, 许多东西都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与运用。

3 我们需要更多精神性的东西

黑川纪章说过:“中国建筑应该有更多精神性的东西。”“交流并不仅仅意味着模仿”。黑川对中国现代建筑的看法是, 模仿外国的东西太多。“传统有看得见和看不见两种东西, 中国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用眼睛去看的, 比如屋顶的形式、京剧, 这是可以看到或听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对于看不见的思想、人的想法, 这是一个感受的东西, 无法用形状来表示。把看不见的东西用抽象的方式来加以表现, 找到这种表现方法, 也就是抽象化是很重要的。我希望中国建筑在现代化的同时, 应该有更多精神性的东西, 我希望表现中国思想的建筑能够越来越多。”

正如大师所说, 现在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感觉到, 道理也懂, 但是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 许多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精神、中国的传统都得不到真正的提炼运用, 这些都是看不到的东西。

所以就要我们去研究, 去体会。怎样把它抽象出来, 怎样感受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也许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东西。

希望中国会多一些苏州博物馆, 多一些像贝聿铭、程泰宁这样的大师, 中国的文化要远比西方文化深远得多, 相信我们将来的建筑在国际上会有很重要的地位。

上一篇:思维学习下一篇:受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