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建设发展

2024-07-18

科技馆建设发展(精选12篇)

科技馆建设发展 第1篇

1 4D影院前期规划中的重点设计要求

现代科技馆集现代性、艺术性、前瞻性、系统性、民族性于一体, 在建设中最重要的便是前期的设计规划。4D影院是在3D影院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技术提高, 比起其他类型影院, 4D影院表现出主题突出、科技水平高端化、影视逼真、动作画面冲击性强等一系列的特点。4D影院配备多种情节所涉及的动作仿真, 给观众以震动、喷水、坠落、扫腿等真实体验, 还依据电影的剧情发展铺设了各种特殊效果, 使观众充分感受影片情节, 身临其境, 体验独特。正是因为4D影院的种种优势, 所以建设4D影院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以下是4D影院建设对于场地的几点设计要求。

1) 影院吊顶:4D影院中的扬声器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影院吊顶就要求能够很好的隔音。所以利用良好的吸音材料进行隔音处理, 防止出现各个领域串音的现象发生, 在影院前期规划和后期建设中不能忽视。影院吊顶的隔音效果良好是必须考虑到的。

2) 影院门窗:影院作为公共场所, 为避免观众摔倒甚至发生踩踏事件, 一般将影院门窗设置为外开的形式, 门口一般也不能搭建阶梯, 而门板也需要采取隔音处理。窗帘的配置也要恰当, 保证影院的观赏效果。

3) 场地面积:影院设计前期, 要确定4D座椅的数量和幕布的种类, 以此来确定场地面积, 为后期建设提供前期的数据准备。

4) 层高要求:在确定4D座椅的数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影院层高的限制空间, 因为高低阶梯式摆放是4D座椅的特点, 所以4D座椅的数量与层高的要求紧密联系, 一般层高达4米以上最适合观赏。应当留心的是, 影院建设中要为残疾人预留坐席。

5) 承重要求:4D影院所提供的全方位感官体验决定4D影院具有动力系统的特点, 由于4D特效座椅比较于普通影院座椅更重, 所以在影院建设考虑中楼板的承重性能也是相当重要的。

6) 墙体设计:墙体设计需要考虑隔音效果和标志方便简单这两点。一般4D影院的墙体必须使用吸音隔音材料进行处理, 以此保证影院的吸音隔音效果, 同时墙体材料颜色随影院风格进行搭配, 尽量设计成深色系来适合影院观影环境。墙体图案设计要符合简单易懂的原则, 使群众能容易进场散场。

2 组织设立运营管理模式加强科技馆4D影院建设与发展

4D影院在现代化科技馆的展示中起着示范作用, 履行着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的职能, 也是展示城市现代科技成就的窗口, 对于培养民众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社会科技发展的科普文化设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科技馆4D影院的建设是一项复杂巨大的工程, 因为在新世纪下发挥着科普教育的显著功能, 所以是领导和民众极其关注的焦点。因此, 建设好和发展好科技馆4D影院是当前科技馆建设中的重要任务。而通过科学有序的运营管理模式, 组织建立高效优秀的工作团队与设立严格科学的管理监督机制已是科技馆4D影院发展的首要步骤。

1) 通过工作团队的素质和能力处理幕后服务工作。现代科技馆应设立相应的管理监督部门和协调工作部门, 并在合理科学的一系列制度的制约下, 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管理。通过对工作人员的科学素养与服务态度的培养, 使科技馆发展工作有序推进。这就要求科技馆幕后工作团队强大的工作能力与协调能力, 这不仅是科技馆4D影院发展好坏的关键之处, 也将直接影响到科协的社会形象和公众声誉。所以, 现代化科技馆幕后的工作团队的科学管理与优秀能力是运营管理中的重点。幕后工作人员应定期向领导阶层反映汇报该季度的工作成绩与问题, 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及时做出工作总结。同时, 建立适度的激励机制, 定期举行员工工作表彰大会, 对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给予合理的肯定和奖励, 通过工作经验的交流实现员工积极性最大化激发, 促进科技馆4D影院的发展。

2) 利用管理运营的科学模式加强科技馆4D影院的发展。现代科技馆所实行的运营管理作为一项全新的管理科学, 是科技馆后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就是说, 科技馆4D影院要通过实行科学有序的运营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科技场馆和设施, 加强科技馆功能的实现的目的。在管理方面, 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激励机制, 从而实现幕后工作的流畅和透明运营。

3) 4D影院配备相应的解说人员以便更好的进行科普教育。科技馆4D影院作为科技馆科普教育的主要标志, 吸引更多的观众是传播科学思想和方式的前提。而科技馆要招收更多的员工, 解说员和引导员的配置是必要且有效的。4D影院的建设不能重硬件设施不重人才留用, 对于解说员的选择, 可以从大学招募工作志愿者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和4D影院的环境介绍。通过解说员与引导员的工作配合, 使民众在引导与演示中最大程度的吸收科学文化的气息, 感受高端科技带来的极致体验, 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方式的启迪。

3 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步入新世纪以来, 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普及越来越重视, 现代化科技馆的建设成为各级城市的重点建设内容。而4D影视技术的发展也随之应用于科技馆展示中, 因其强大生动的集视觉、触觉、听觉、嗅觉于一体的感受机制而在科技馆中火速入驻。而科技馆4D影院如何才能建设与发展得更远, 是当前科技馆的关注热点。通过前期的建设规划, 注重影院吊顶、场地面积、门窗、墙体等重点设立内容, 在建设中巧妙合理兼顾多方面问题。在后期的发展中, 利用运营管理的新科学模式, 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监督机制和协调工作的团队, 并辅助以经培训的解说员, 更好的发展科技馆4D影院的作用,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普及的功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时代的步伐也逐渐加大。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人们的生活、工作也逐渐依靠技术而有明显的改善。所以, 为展现城市科技发展水平的成果、集中展示城市的高端技术、提供居民欣赏观摩的平台、体现城市高品质生活水平和独特魅力, 建设高水平的城市科技馆, 已经成为近年来各大城市的发展潮流。同时, 为向人民普及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 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 科技馆也承担着为群众进行科普展览教育、提高群众科学素质的重任。在现代化科技馆的建设中, 多种属于前瞻性科技的特效影院已经成为各个科技馆中的突出展示内容和标志性设施。本文依据当前4D影院的发展状况并结合科技馆建设的问题浅析如何建设好科技馆4D影院。

关键词:4D影院,科技馆建设,普及教育

参考文献

发展农业科技建设现代农业 第2篇

——绥德县农业科技发展调研报告

□ 杨崎筠

为了促进我县经济跨越发展,全面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以及省、市、县关于发展农业科技的精神,提升我县农业科技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按照县委的要求和指示,我和县政协一些委员,于今年7月份开展了为期15天的关于绥德县农业科技发展的专题调研。在听取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科技、老区等涉农部门情况介绍的基础上,我们深入16个乡镇、16个村、13个专业户、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集中座谈、个别走访、现场观察等方式,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业科技发展态势强劲

近年来,绥德县委、县政府一直把农业科技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不断优化发展战略,完善政策措施;各乡镇、各部门依托项目,争取资金,增加科技投入;全县的各级农技单位、农技人员转变方式,拓宽渠道,推广实用技术,传递科技信息,帮助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的农业科技取得了显著成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不断增加农业科技的占有率,引领现代特色农业快速发展近年来,为了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培植主导产业,壮大特色产业,有序引导农业产业化进程,县上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围绕“立足优势,突出特色,面向市场,形成品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兴县富民”这一目标,将全县现代特色农业规划为“一带两园三区四产”布局,推动全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苹果产业种植面积达到了8万亩,年产值8亿元,全县红枣面积达到14万亩,年产值达到了1.2亿元;全县畜牧业年产值达3.1亿元;马铃薯和小杂粮,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16万亩和10万亩左右,年产值分别达到1.8亿元和0.5亿元。区域内的千亩山旱地马铃薯平均单产达3261公斤,创全市山旱地最高纪录,千亩高产示范谷子平均亩产达到368.7公斤,单产创全国最高纪录;全县以蔬菜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达到2万亩,年产值达到1.14亿元。其中日光温室1600棚,棚均产值1.5万元,年产值0.24亿,大拱棚、小弓棚1.8万亩,年产值0.9亿元。我县的棚室芝麻蜜甜瓜,创造了全市五项纪录:创全市上市时间最早、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设施面积最大、品质最佳等五项全市第一;百亩川地花生,平均产量606.52公斤,创全国百亩单产最高纪录。同时县上也加大了农业加工的集群化、品牌化、流通化建设。全县已发展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3个,有近3500名农村经纪人活跃在农产品流通市场,建立了661个农业信息化行政村,实现农业信息全县100%覆盖,新建农业产业化生产企业31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9个,农业产业化企业总资产达到了11872万元,年商品销售收入11197万元,注册了“兰花花”、“绥德汉”等一大批叫得响的特色品牌,提升了农业科技占有率,农业优质品种的占有率由过去的68%提高到现在的75%,提高了7个百分点。

(二)以科技推广为目的,不断增强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率,全面提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近年来,通过推行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开通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搭建了农业科技研究、示范、推广、培训和产业开发的平台,实现了科技人员与农民、科技与经济、生产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过去的57%提高到现在的65%,促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在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方面,紧紧围绕我县特色产业的发展,全面加强优质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普及,推动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几年来引进推广各类农林牧新品种158个,其中,粮食作物52个,果树8个,红枣24个,瓜菜38个、畜禽37个,推广应用率达到了90%以上,平均增产幅度10—30%,发挥了优良品种的抗病、优质、增产的效果。以马铃薯为例,主要引进紫花白品种,全县新品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了15万亩,占到全县马铃薯总面积的90%以上,平均亩产达到了1500公斤右右,比传统的老品种每亩增产在300公斤以上。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全县共试验示范各类科技项目20多项。其中,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旱作农业等关键技术和新技术6项;示范推广红枣高接换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丰产园科学施肥、红枣加工贮藏技术等6项;建立猪人工授精站l个;示范推广小拱棚种植技术3项;示范推广苹果整行修剪、套袋等科学管理技术4项;在设施蔬菜方面,推广了工厂化蔬菜育苗技术、有机型无土栽培技术,使大棚里的芝麻蜜甜瓜亩产达10万元以上;日光温室高温消毒土壤改良技术,使根结线虫防治率达到了95%。新建省级科技示范园两个,市级1个,县级16个,建立科技示范点58个、科技示范户130个、示范村35个。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了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提升民营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专利、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近几年来,我县共组织申报省市科技创新项目4个,实施技改项目8项,自主研发和引进新技术6项,开发新产品4个,从2008年开始,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大大地提升了我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的推动力,展示了我县农业科技的对外新形象。

(三)以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为支撑,不断增加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增强现代特色农业的综合能力

近几年来,我县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开搞活经营性服务职能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科技贡献率明显增加,科技的覆盖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了48%和80%,基本建立起政府公益性职能服务和主体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格局。一是拓宽科技推广网络。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服务。鼓励种养大户、科技带头人、专业技术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积极向会员及广大群众开展技术服务,促进科技由点向面的辐射推广。鼓励涉农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如绥德县农业科技协会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向农户推广种养技术,相继与4300多个农户直接开展了生产合作,建立基地28个、种植芝麻密甜瓜0.3万亩。二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整合农业、科技、劳动、人事、扶贫、农民素质教育办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建立了全县统一的农民素质教育科技培训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农民科技培训“十二五规划”。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共培训农民13912人次。三是加强科技推广队伍建设,整合县乡科技人才。县科技局积极开展“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活动,水利、畜牧、农业、农机等单位常年选派技术人员50人深入16个乡镇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累计培育科技致富典型96个。同时积极加强村级科技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和利用好农村土专家、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推广作用。目前,全县拥有农业技术人员1231人,农村土专家2103人。

二、我县农业科技存在的问题尖锐突出

我县农业科技的运用和推广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农业科技推广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二差三缺失”。

(一)农业科技的推广能力较差

我县在农业科技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树立起了很多典型,创造了二项全国纪录、八项省市纪录,但是都没有全面推广。从农民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投入加大,比较效益低;二是农产品价格低,销售不畅,且劳动强度和风险性大,挫伤了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从政府角度来看,存在着干部的短期行为和偏悖的政绩观,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县、乡干部多数愿意搞基础工程建设,既有利于突显政绩,又有利于改变农村现状,还能赢得群众的口碑。而农技推广难度系数大、周期长、加之自然灾害、市场经济等作用,有时会给农业科技推广带来风险,影响了干部的推广热情。另外干部考核中未将农业科技的推广列入其中,况且农业科技推广是个软指标,难以制定考核标准。从农技干部的角度来看,我县没有出台农技人员推广工作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把工资待遇、职称和个人提拔与农技推广的工作实绩结合起来,再加上农技人员待遇低微,严重影响了农技人员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二)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较差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项具有较强公益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大力投资,才能保证各项农业实用技术的有效供给。按国家规定,每年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0.5-1.0%,也就是说我县年投入要在1600万元以上。可事实上,我县由于财政困难,每年三项经费的投入资金不足20万元,根本无法安排农业科技项目,其它涉农部门项目资金也很有限。即便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上,县上也在宏观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三大“缺”:缺规划、缺整合、缺连续。相当一部分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统筹,加上投入很分散,不连续,造成“统筹性”不够、“集中性”不足,“连续性”不强。从微观上看,我县的农业科技投入资金主要依靠项目,而我县项目管理又十分乏力,使项目上本来十分紧缺的资金没有用在点子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例如集雨窖项目,近年来全县投入6000多万元,分别由老区、水利、林业、农业、农发等部门实施,但是使用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只能看不能用,大大地浪费了资金。再如红枣加工,今年我县大部分进行了旧式烤炉改造,旧式烤炉改造了,工艺还是落后的,加工产品质量仍然很差,如果重点投资,建一些新式烤炉,则随着科技含量的提高,经济效益会成倍增长。

(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缺失

目前,我县农业技术体系有严重缺失。深层次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镇农技推广站可以说是网破线断人散,机构改革使乡镇在编的农技人员围着行政工作转,造成农科人员职能错位,没有时间和精力搞农技推广工作。二是县上的农技推广单位没有推广经费,技术设备和服务手段落后,农业科技所必需的培训设施、实验仪器、检测设备等残缺不全,现有的科技人员不能外出学习掌握最新科技成果,农业科技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农技人员很难真正“沉下身子”到基层开展农技推广活动。三是农业科技人员严重短缺,出现了断层现象,近十年来,农业系统没有分进一个专业人员,农业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年龄老化。县种苗管理站在编人员26名,技术人员仅4名;县种子站,在编人员27名,有专业技术人员4名,50岁以上的占到50%,40岁以上占到了100%,40岁以下的没有1名专业技术人员。

(四)农业科技推广对象的缺失

作为农业劳动力的资源大县,近年来,我县劳务产业开发不断深化,劳务输出逐渐由短期性转移方式向长期性转移方式转变,务工人员就业岗位类型增多,劳务输出的效益和质量都有了很大进步。全县661个行政村,其中三分之一人口常年外出的村有262个,二分之一人口常年外出的村有151个,三分之二人口常年外出的村有111个,分别占39.6%、22.8%和16.8%。全县农户数为8.04万户,其中举家外出户数有3.19万户,占39.7%,足已可见劳务经济已经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多为青壮年劳力和农村中的精英分子,留在农村经营土地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出现了较多的“空心村”,这种现象在我县极为普遍,如定仙焉镇井焉村有110多人,现在只留7人。我县劳力外出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的效益太差,二是农村撤并学校对举家外出有很大影响,三是农村的就业难、成家难,生产、生活、生存的质量低、环境差,年轻人凭自己的努力在城市安家落户,离开农村。

(五)农业科技经营载体的缺失

我县农村技术推广、经营、生产、融资四个体系存在着严重缺失,虽然注册了103家专业合作组织和31家龙头企业,但是发挥作用的占不到总量的5%。在服务方式上,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都主要还是在产品的销售上为农户提供服务,或者是简单的技术指导和物资采购等服务,没有起到连接农业科技研发单位和农户之间桥梁的作用。

三、推进我县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完善和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

1、要以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为主导,围绕我县果、畜、薯、菜四大主导产业,出台农业科技的整体规划、扶持措施、宏观决策、项目的确定、资金的整合、技术的支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等相关政策,确保农业科技科学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2、要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为支撑,社会团体投入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机制。在投入方面,政府一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各负其责”的原则,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各类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和统筹安排,集中投入,连续支持,板块推进,提高农业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决不能撒胡淑面;二要紧紧围绕我县的主导产业,科学界定农业科技的投资范围,明确投资方向和重点领域,长期和连续投资决不能盲目和跟风;三要管理好项目,我县财力十分紧张,农业科技的投入基本依靠项目支撑,因此要出台政策,鼓励部门单位向上争取项目,同时在项目申报时,县上要按规划,宏观把握,为实施好项目作好基础,在项目实施时,县上也要优化环境,规范管理,确保项目能顺利实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围绕农业科技,着力加强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改变农民的生活状态,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加强市场流通设施建设,构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生产、流通与消费对接,强化贮藏库建设,延伸我县主导产业产后链条。

(二)建立农业科技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现代农业,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必须全力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1、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培训现有的农业技术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县政府要建立专项基金,专款用于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和推广经费,保障农技培训和推广经费不紧缺,同时要清理占有农技推广人员编制却没有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空出编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农学专业的大学生加入农技推广队伍。

2、要充分发挥农村乡土人才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县农广校、农机校、职教中心等培训机构,着力培养一大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同时,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人、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组织带动、专业服务和市场营销能力。另一方面,县上要给政策给项目,让现有的土专家直接参与和实施农业科技项目,以此引导和鼓励现有的土专家、田秀才发挥作用,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3、县上每年应召开一次科技工作会议,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农技人员披红戴花,给予重奖,对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又成绩突出者,也要做出奖励规定,晋级晋职。对在农技推广工作中有贡献的“土专家”、种养能手、能工巧匠,都应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励农业科技者的工作热情。

(三)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在推广体系建设上,要鼓励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逐步形成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在农业科技干部服务方式上,要逐步变过去的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要鼓励、支持我县的农技人员下乡搞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或领办农业科技产业、创办经济实体。对从事上述活动的农技人员,单位要保证工资,所得效益或公私分成、或全部归承包者;对从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的,县上应给予一定的风险保证金。通过制定激励政策、设立奖励基金,量化补贴奖励标准,鼓励农技人员,走出机关,到农户、到田间地头开展工作,鼓励他们向产业化一线流动。

在农业科技推广路径上,要以我县的果、畜、薯、菜四大主导产业为切入点,以示范园的建设为载体,围绕主导产业,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确定一批农业科技的主推项目和主推技术,建立省级、市级、县级、乡村级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好“万、千、百”工程(万亩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千亩主导产业丰产示范建设,百亩科技攻关试验田建设),集聚科技要素,彰显示范引领作用。

在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上,目前省农业厅推广的是“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平利模式,省科技厅推广的是“政府引导,群众点菜,企业埋单,科技送餐”的大荔模式。我县要结合实际,解决目前存在的“农技单位有人才,缺经费,技术进村入户难;民营企业有资金,想服务,缺技术支撑;农技人员有技术,缺平台,深入实际难;农民群众想致富,缺技术,产业效益提升难”这四大农技推广难题,逐步探索一个以政府推广组织为主体,推广队伍多元化,技术服务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适合我县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

(四)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经营主体体系

按照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目标,推进经营主体和技术推广主体相结合的步伐,发展我县各类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培育多元化农业科技经营主体,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样化技术需求。一是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县上的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开展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物结合、技术咨询等服务。二是提高现有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以企业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推广一批适合于我县农产品加工的重大关键技术,使其成为最重要的经营主体。三是县政府在涉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招标中,应允许各类农业科技经营组织享有平等权力,公平竞争,参与政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竞标,打破行政事业单位一统天下的格局,以利于农业科技的快速推广。

科技馆建设发展 第3篇

在题为《关注国际科技文献发展新趋势,抓好中国科技文献传播体系建设》的报告中,邬书林介绍,国际科技文献生产传播,呈现出“數字化已经成为主要传播方式”、“知识与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成本逐步下降”、“科研效率提高”、“文献生产数量激增”等等趋势。

从我国来看,邬书林指出,目前知识和信息生产传播的能力已具有相当基础,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科技论文生产国,但他同时指出,与世界科研大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诸如精品少、质量不高、国际影响力有限等等,邬书林毫不讳言,“长期不改变,将出现在科技文化上话语权丧失的问题。”

农村科技书屋的建设与发展 第4篇

关键词:农村书屋,建设,发展

2007年3月13日, 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 正式印发《农村书屋工程实施意见》, 提出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村书屋工程, 培养造就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化建设, 所以需要高素质新型农民的有效载体加以全面推广和铺开。2007年开始实施农村书屋工程以来, 家村书屋政策得到各省市自治区的重视, 形成了全国构建农村书屋的热潮。

这项农村书屋工程是党和政府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保障农民群众最基础的文化权益,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建设而推行的一项惠民举措。国家规划到“十一五”末在全国建成农村书屋237456个, 覆盖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行政村, 到2015年实现全国618642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农村书屋。届时农村书屋将成为农村地区传播知识文化的重要平台。本文从下面三个方面阐述了农村书屋的建设和发展。

一、农村书屋建设的现状

农村书屋是为满足农民群众的阅读学习需要, 建立在行政村的、

由农民自己管理的、免费提供实用的书、刊、报和音响电子产品及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农村书屋可供群众随时去查阅相关政策法规、科技信息、文化知识等资料, 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知识的“充电站”, 真正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和农业技术, 移风易俗及树立新风尚的场所。农村书屋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农民读书看报, 通过举办各种专题报告会、书展、书评、讲座以及开放视听资料等形式, 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农村的知识水平。

二、农村书屋的建设

农村书屋工程是国家一项系统工程, 我们要防止把他当成形象工

程来搞, 农村书屋既要重建, 更要重管, 只有根据其特性加强管理, 农村书屋才能可持续发展。

1、结合农村实际发展馆藏

农村书屋能否发挥实效, 能否让农民真正受益, 关键在与书。一

定要选择农民看得中、用得上、留得住的书配备到农村书屋中来。选配的书要结合本乡本村的自然条件、产业状况和民情民意, 图书采购前要开展调查工作, 充分了解农民的阅读能力。掌握农民的阅读需求, 既能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 又能满足农村的多样化, 多层次需求, 农业、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和文学艺术类等都要占合适的比例, 农村书屋要保证长久生命力, 在馆藏上, 要长添好书, 换新书, 不断满足读者的需求, 达到一定的服务水平。

2、加强同周围文化设施的联系

农村书屋以村为单位, 村与村之间距离不远, 这是书屋间建立横

向联系的有利条件, 通过书屋间的合作机制, 可以实现书屋的资源共享, 管理经验互相学习、借鉴、使每个书屋的服务能力大大提高, 这是书屋间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农村书屋是特殊的图书馆, 所以农村书屋要积极向市县镇图书馆学习管理经验, 寻求可能的帮助, 对于图书馆而言, 要充分重视农村书屋这类新成员, 有责任给予资料、技术、人力上的支持, 将农村书屋纳入到图书馆事业发展上来。建立市、镇、村三级公共借阅体系, 实现市镇村图书资源共享。

三、农村书屋的发展

农村书屋工程是“惠泽民众, 功在千秋”的宏大建设工程。各级党委、政府都在尽心尽职地做好这项工作。并且市县镇公共图书馆也积极行动起来了,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研究对策, 探索一条使农村书屋持续发展之路。

1、建立完善管理体制

农村书屋建设和正常运转要从规范化与持续化发展的角度出发, 必须完善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市县村图书馆通过沟通, 根据农村书屋的特点, 需制定《农村书屋借阅制度》《农村书屋管理员岗位细则》《农村书屋读者须知》《农村书屋管理制度》等等制定。这些各项制定的制定对书屋的管理与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2、服务要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农村书屋的服务创新是保持生命力的源泉, 首先要服务内容创新。农村书屋是农村的图书情报中心、研究中心、生活中心、休闲中心。这样农村书屋不仅要提供书刊, 也要提供其他方面的信息给读者, 包括音像资料、电视节目、网络资料等, 同时还要以书屋为载体组织各种文化活动, 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和热情, 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其二是服务方式创新, 为更好地发展农村书屋的实效, 书屋管理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 主动开展如介绍新书信息、组织建立阅读小组、培训农民信息检索方法、帮助农民上网、为农民代购图书、向上级部门、出版单位反馈农民的需要等延伸服务。

3、优化组合各级文化资源

农村书屋的建设, 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可能独立完成, 需要多行

业, 多部门合作。市县级公共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为农村书屋建设献计献策, 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积极当党和政府的参谋, 想办法将该工作纳入到社会公共服务管理项目中去。党和政府制定相关可行性政策、法规、采取果断措施解决农村书屋在创办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为农村书屋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这样农村书屋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巩固。

4、科学管理农村书屋

参照目前我国文化工作者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共图书馆有关业务

工作条例, 结合农村书屋管理实际, 尽快制定出一套管理措施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 使其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 健康稳定地发展。加强农村书屋管理员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各类档案, 加强管理。市县公共图书馆要切实承担农村书屋业务辅导责任, 一是对图书管理员定期分批培训;二是深入到农村书屋去指导业务工作;三是设立流通图书箱, 建立流通服务站;四是编辑专题简报, 推介典型, 宣传报道, 开展信息交流, 介绍先进农村书屋经验;五是优化读书环境, 检验流通图书质量, 杜绝黄、赌、毒等非法出版物进入农村书屋流通。

目前农村书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任重道远, 农村书屋

要健康发展, 必须调动社会、政府、农民各方面力量, 群策群力, 如此农村书屋必有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1]《柳斌杰在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08-12-15。

[2]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2008-08-06。

东北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 第5篇

截至2008年底,东北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达112家,毕业企业26家。在孵及毕业企业的当年销售收入总额达到50.8亿元,年新增就业岗位3300余个,上缴税金3.58亿元,孵化服务已涉及装备制造、数字医疗、信息技术、新材料、钢铁冶金、自动化、数字化仪器仪表、教育培训、节能环保等领域,累计孵化面积已达4.54万平米,并在北京、大连、南海、成都等地建立了科技园企业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

东北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既得益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及东北大学在“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和目的,建设目标和发展途径”等方面的认识和思路,也得益于科技园在制度、体制、机制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和放手发展的方式方法。

明确大学科技园的使命和责任

“转化自身科技成果,服务辽宁经济建设”是东北大学科技工作的一贯方针。结合“985工程”及“211工程”建设,东北大学将大学科技园的工作作为学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确立了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工程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与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三大平台架构,形成科技创新体系的上、中、下游关系。其中:

上游的科技创新平台为学校的各基层学术组织,其核心任务是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地方及企业的各类研究课题,发挥学科和人才及试验设备等各项优势,产出更多的技术原型和成果;中游是学校新近设立的东北大学研究院,将学校所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及校内的科技服务机构集中到一起统一管理。主要任务是面向工程和企业,利用上游的科技成果进行技术集成、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等,属于学校将科技成果由小试向工程化、产业化进行转化的平台。

下游则是利用已有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综合服务平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与资本化的力度,将中游的优秀成果进行产业化,孵化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由此可见,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工作已经纳入了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构架之中,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必须做好,这是学校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所赋予给大学科技园的重要使命。

对接高校和政府各类资源

首先是对接学校资源。除了对接东大的科技成果资源以外,东北大学利用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数亿元资金建设起来的科技创新体系,可为科技园企业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这里既包括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研究机构的试验设备,同时也包括学校所能提供的各种相关信息、咨询、人才等企业成长所必须的要素,支持科技园在孵及毕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其快速健康地发展。

另外在管理体制建设上,科技园由学校主管科技与产业的副校长直接管理;在财务和人事用人方面,放权给科技园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策;有关科技园的重大发展规划,由学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科技园的具体领导由开始时挂靠科技处,改由后期成立的科技产业集团负责。学校选派精于管理、能力突出的领导干部担任此项工作。这种体制和管理方式既简化了科技园的管理流程,精简了人员构成,增加了自主能力,学校又能时刻掌握科技园的发展情况,并适时地给予科技园需要的各项支持。

其次是对接政府资源。政府引导和支持是科技园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争取辽宁省、沈阳市以及和平区政府的帮助与扶持也是科技园常年努力的目标。多年来各级政府对于东北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积极支持、匹配相应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政策支持。早在1998年,沈阳市政府转发了市科委《关于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若干意见》,支持东北大学科技园等单位的发展,2000年5月被认定为沈阳市大学科技园;2003年4月被沈阳市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2003年12月被认定为辽宁省大学科技园; 2004年6月,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厅、国家税务局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实施意见》,对东北大学科技园等单位给予政策上的鼓励与支持;和平区政府同东北大学签订了联合建立孵化器的协议,约定东北大学科技园内的在孵企业也同样是和平区科技孵化器内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返还支持,可“享受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出入境手续等一条龙绿色通道服务”、“在孵企业房租减半”等政策支持。

第二,资金支持。历年辽宁省、沈阳市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中对科技园内企业都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例如:优先列入沈阳市科技规划的“特别快车”项目每年每项支持30万元,连续资助3年;列入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的项目一次资助80万~100万元;省财政一次为在孵企业沈阳东大自动化股份公司争取贷款2000万元,其中省教育厅贴息100万元;每年省市两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种子基金计划,多次对科技园内在孵企业予以资助,截至目前已共有50多家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市财政2007对科技园企业提供了贷款贴息1000万元支持。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支持。对于科技园用地建设,地方各级政府均提供了相当的优惠。1995年沈阳高新区即以优惠价提供800亩土地用于科技园企业东软集团公司的建设,后发展为辽宁境内最典型的高科技产业园区;2003年高新区又以相当优惠的价格提供近300亩土地,用于东大自动化专业孵化器的建设;同时在最近开发的铁西新区冶金工业园中又以优惠价格规划1000亩土地将用于科技园毕业企业建设。

完善各类服务平台建设工作

东北大学科技园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因孵化服务需求及科技园自身求新求发展的初衷,累计已经兴建了包括孵化服务平台、创新设计通用技术开发平台、国际冶金技术引进和人才引进平台等系列平台。在此基础上,东北大学科技园大力兴建的平台还包括以下几种: 引进高水平研究及研发机构进驻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不但是孵化场地和孵化条件的提供者,也应该是科研和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为此,在依托和发挥东北大学学科、人才、科技成果及科研资源等各项优势的基础上,东北大学科技园本着开放的精神,大力吸引各类“中介型”高水平研究机构进驻科技园区,并通过高水平研究机构的进驻与在孵及毕业企业形成有效互动,在科技园内部形成有效的配套和产业链条雏形。截至2008年底,东北大学科技园累计已引入具有独立法人实体机构的高水平研究机构达20余家,有力地扩展了科技园自身的科技服务能力和研发能力,为在孵企业顺利孵化和毕业创造了良好的研发氛围。据统计,因研发及研究中心的引入,科技园在孵企业存活率同比提高13%,在孵企业在规定年限内顺利毕业同比提高28%,研发及研究中心2008年实现研发收入累计达0.59亿元,因研发及研究机构进入,科技园在孵及毕业企业科技创新及科技产出部分相比历史最好记录提高7.9%。

2008年,IBM公司“智慧地球”计划及沈阳市政府建设环境建设样板城项目,联合东北大学共建“沈阳-IBM-东北大学生态城市建设联合研究院”,东北大学科技园根据校领导有关指示,积极工作多方协调,引入联合研究院进驻科技园,科技园提供1300平米的空间作为研发部的办公场地。联合研究院的进驻,不但对东北大学的学科交叉及科技成果产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科技园本身来说,在获得近距离学习国际先进研究机构的整套运行体制和管理方法的同时,也为今后继续引入其他高水平研究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平台

近年来,往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求职难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东北大学科技园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在拓展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努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就业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大力开展各种岗前培训和资质培训工作,邀请企业经营者和高层管理人员定期讲座,协调组织科技园内企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等。在创业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举办创业大赛,激发创业热情;无息贷款,创业资金支持,政策性资金扶持,多方资金渠道保证。通过上述工作,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积极扩展科技园孵化服务

东北大学科技园现有孵化面积为4.84万平米,但与实际的孵化需求相比仍然远远不够,基于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沈阳区域诸多具备一定科技含量和一定科技附加值的企业生存状况受到较大影响,因此要求进驻科技园进行孵化及二次孵化的需求也明显增多,为妥善处理科技园有限的孵化场地与众多孵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东北大学科技园采取了“两条腿一起走”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

(1)盘活政府闲置资源,以此增加孵化面积

依托东北大学科技园自身新建楼宇增加孵化面积的方法并不合适。因为大学科技园的本职工作是培育和孵化,而不是搞房地产开发和建设。为此,东北大学科技园与驻地三级政府(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通力合作,利用国有资产转制过程中闲置下来的楼宇资源,进行孵化器改造,并根据所在地区的科技活动特点分门别类地安排相关在孵企业及研究机构进驻。

如在沈阳市和平区,IT技术活动较为活跃,就在和平区新增加的孵化器场地中将优先安置此类企业进驻,而沈阳市铁西区则以装备制造和重化工为主要企业类型,就在铁西区新增的孵化场地中,主要安排面向装备制造、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领域的在孵企业。

通过上述方式,东北大学科技园在新建楼宇之外找出了办法,既盘活了闲置国有资产,同时也增加了孵化面积。因为东北大学科技园在转化和孵化服务方面取得的成绩,一些东北大学周边新建商用写字楼宇也会主动与科技园接触。日前,沈阳市和平区泰宸大厦与东北大学科技园签订协议,免费提供给科技园(3500平米)场地作为东北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器。截至2008年底,东北大学科技园孵化器面积已累计达到4.54万平米,其中除科技园大厦(2.8万平米)是东北大学出资兴建外,通过上述方式,东北大学科技园累计新增孵化面积1.74万平米。

(2)东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东北大学科技园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现,转化的项目不一定要有企业依托,因为有很多成果均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和装置,但由于受到体制、资质、担保、信誉等方面的限制,造成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的现状。为此,东北大学科技园在借鉴各方有关经验的基础上,于2005年在科技园内成立东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注册资本540万元)。该中心隶属于东北大学独立的资产经营公司——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享受科技园有关待遇的基础上,与科技园一同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并由科技园主任直接担任技术转移中心的法人。东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作为东北大学科技园孵化服务的有效延展,主要专注于两类转化工作,一类是极具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通过东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实体积攒业绩,达到一定规模后独立成科技园内的在孵企业;另一类是需要各类资质的成果或项目,东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履约人替代乙方与甲方签字,确保优秀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不会因硬性要求的资质、信誉、体制等问题而搁浅。除此以外,东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也对东北大学各类科研人员实行开放,东北大学任何科研人员都可以利用技术转移中心所具备的某种资质对外签订有关合同和协议,这在很大程度上跨越了转化项目的门槛。

截至2008年底,东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累计对外签订的合同金额达到2.8亿元,转化转移科技成果的数量累计达到167项。由第一类转化工作发展起来的在孵企业累计已达12家,使得一大批科技成果脱离于资质、体制及信誉等外在因素而得到了快速转化,其中有3家企业目前已经实现了产业化。

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引进国外优质资源

东北大学科技园拥有为数众多的优秀毕业企业,虽然这些企业已经在科技园外继续发展,但东北大学科技园仍然对毕业企业保持适当的关注,跟踪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并根据这些企业的特点、东北大学相关的优势学科、科技园掌握的外资及外国企业等综合条件,在适当时候,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参与科技园优秀毕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以此推动毕业企业发展的跨越性、市场的国际化和管理的标准化,确保这些企业在毕业后不但能顺利存活,还要继续发展。

基于此思路,近年来东北大学科技园参与组织了下属毕业企业的多起国际融资案例,其中有:

(1)毕业企业辽宁东大冷弯型钢有限公司引进世界500强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香港新华集团增资扩股(2008~2009年);

(2)毕业企业沈阳东北大学冶金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日本黑琦播磨株式会社合资兴建了沈阳东大黑崎公司(2007~2008年);

(3)毕业企业沈阳东北大学冶金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引进香港山宁投资控股,引进美国希捷公司相关技术新建了沈阳山宁磁记录控股有限公司(2006~2007年);

(4)毕业企业辽宁能发伟业集团引进美国绿树集团并在美国上市冲击纳斯达克主板市场(2005~2006年);

(5)毕业企业沈阳三建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引进世界500强日本三建工业炉株式会社增资扩股(2003~2004年)。

科技馆建设发展 第6篇

第二届博鳌农业(种业)科技创新论坛主题为“创新引领发展做大做强种业”,这是基于什么背景提出的?

张来武:去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了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地位;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并进一步要求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现代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逐渐转向良种竞争,在农业各项增产技术措施中,良种的贡献份额已占到30%—40%。这次会议便是针对种业做大做强,寻找其中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系统顶层设计中国新型种业体系,整体推进中国种业的发展。

我国种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史,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目前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张来武:我国种业发展经历过三个明显发展阶段:1990年以前,种业实行计划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实施“种子工程”为标志,多种类型种子公司出现;2000年《种子法》颁布后,种业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企业逐步成为种业发展的主体。发达国家种业发展也有三个阶段:公益性种业发展阶段、商业化种业发展阶段和全球化种业发展阶段。虽然经过多年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目前我国农作物新品种覆盖率已达到95%以上,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部分技术领域居于世界前列,但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总体上我国种业水平处于发达国家20世纪末的水平,差距不小。比如说,我国玉米平均单产水平相当于美国等平均单产水平的60%,我国大部分高端优质蔬菜品种资源来自国外,我国规模化养殖场80%的畜禽原种依靠进口。

“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种业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来武:经过多年努力,科技进步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期间,种业科技为促进种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期间,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提升了我国农林动植物的整体育种水平,加快了育种进程;农业基因资源发掘、保存和利用取得突破性成效;筛选与创制了一批有重大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农林动植物新材料和新品种,正在为我国农业生产发挥巨大作用;新品种、新技术的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广得到整体进步,促进了应用规模化,加快了农林植物产业化。

经统计,这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领域生物种业项目研制新品种、新产品、新材料3029个(其中选育农林动植物新品种1873个),申请国内专利881项,申请国内发明专利776项,已完成的国内标准有237项;科技成果转让数达425个,转让获得收益达6674.5万元;项目执行期间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达1394亿元。

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我国种业现在还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张来武:目前我国种业发展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种业发展机制体制尚未建立,国内种子行业事企不分、公益性与商业性重叠,处于各自为政、小而散乱的现状。由于合作机制的不完善,一方面院所和大学构成的重要科研力量技术推广不出去,另一方面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人才缺乏、研发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些都制约了我国种子行业的快速发展。

要解决这些问题,您认为采取什么方法最为有效?

张来武:农业科技创新是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根本出路。这里指的农业科技创新是经济行为,是指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实现能力。如果种业科技水平单单依靠论文发表数量,解决不了种子行业小而散乱的现状。创新的标准应该通过市场价值来实现。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三螺旋理论,即政府、企业与大学是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要素,他们根据市场要求而联结起来,形成了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三螺旋理论的核心在于,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在区域内的科研院所与大学成为主要知识资产,具有了更高的价值。在成熟的创新区域内,科研院所与大学通过其组织结构最下层的研究中心、科研小组以及个人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活动良好的接口,在区域内发挥了强大的科技创新辐射作用。现在首要是通过设计中国新型种业体系,创建种业科技托管中心、创新商业化育种机制和模式、培育推动中国种业迅速做强做大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推动种业发展的三种力量进入三螺旋。

此次论坛设立的4个专题组,提出哪些方面来构建我国新型种业体系?

张来武: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颁布后,各地都有所尝试,召开这次会议就是想理清、摸清基层的创造,评估其优缺点,经过充分的讨论来确定国家政策导向,把最有生命力的模式集成整合后进行推广。

第一个新型种业体系建设专题组,围绕新型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育种研发、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多元化、社会化的创业型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如何构建种业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转移的政策和机制。

第二个育种机制与模式构建专题组,围绕如何通过引导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共同探索商业化育种的政策和机制,通过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探索科研和商业化育种的良性机制和模式的案例,探讨既能充分调动科研院所、高校科研的积极性,又能迅速推动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做强做大种业企业的育种机制和新模式,探讨如何形成科学研究和其成果市场价值实现有机良性的互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如何形成种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的方法革命,改变老师带学生的“小作坊”做科研方式,形成高通量的育种制种研究体系、平台和方法。

第三个种业科技金融与品种权交易专题组,围绕建设品种权交易信息平台、建立种业发展基金,探讨如何发挥联盟在品种权交易中的作用、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研究如何通过搭建种子托管中心或种子科技银行的交易平台,将种业科技成果交易变现,转化入股,交给企业家、金融家发展,专家利用收益进一步做科研,传递种业持续发展的接力棒,为我国种业产业提供规范化、知识型、开放式、市场化运作的种业技术产权交易平台。

第四个种业国际化专题组,正视我国种业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视这种距离为动力,鼓励中外种子产业与技术在中国法律允许条件下进行平等安全的合作,也共同为非洲和其他贫困国家作出贡献。通过探讨国际种业企业进入中国种子市场和中国种业企业走出国门的途径、机制、政策,研究中外种业企业、国际种业企业与国内科研单位进行种业科技合作的模式与政策,研究中外种业科技研发的重点领域。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下一步科技部在种业科技方面将做哪些工作?

张来武:首先是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计划、专项,支持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以及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公益性研究;二是围绕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需求,重点围绕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加快部署一批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是积极推动和支持新型种业创新体系建设,深入研讨新的育种机制与模式及“事企脱钩”的政策措施;四是改进现有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评价方式,通过试点推动,针对不同领域种子资源的特点,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五是组织相关公司和创投机构以有限公司形式共同组建中国种业技术产权交易所;六是支持和鼓励从事商业化育种的科研单位和专业素质高、熟悉市场的育种专家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与种子企业合作或直接进入企业,实现育种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七是促进科技机构加强科研诚信制度规范建设,抓好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规范育种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科研人员行为准则。(本刊综合)

科技馆建设发展 第7篇

1.科技馆的发展现状

1.1科技馆的发展受到重视

科技馆的发展,受到了我国足够的重视。中国科学技术馆、天津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广州科学技术中心等等科技馆,都是我国非常著名的科技馆,这些科技馆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科技馆领域的标志性建筑。都有着其各自特色的主题,并且这些科技馆的资金十分充足,拥有足够的能力技术去建设好科技馆的形象设计。

1.2意识到企业形象设计的重要性

企业形象设计在我国逐年的受到重视,不断的应用实施到科技馆中,当然比较著名的科技馆在这方面的发展更好。对于各个省级类别的科技馆,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的薄弱,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工作;也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导致工作无法进行的状态。

1.3对企业形象设计不够重视

由于科技馆的主要建设资金来源是政府,这也给科技馆的形象设计建设带来了许多不便。会使得形象的设计在科技馆管理人员眼中显得无足轻重,因为是政府出资,只要建好,无论内部如何,都好像无关一样,使得对科技馆的发展经营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2.合理的形象设计对科技馆的发展的作用

2.1使得科技馆的形象更加标识化

每一个科技馆都有其独有的特色及主题,优秀的形象设计能够让科技馆及后期的宣称中能够各家具有不可代替的特色,能够明确的表明科技馆对自身在市场上的定位。形相比国家级的科技馆,普通的科技馆的形象设计更加重要。著名的科技馆尤其闻名的因素在,更加利于发展,如果一个普通的科技馆重视形象的设计,会使得他们更具有自身的形象,而不是因为科技馆的存在而存在。

2.2保持自身独有的特色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理念、方针、产品,这些都是独特的。这同科技馆的形象设计是一样的,科技馆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利用形象设计彰显科技馆的综合特征。让科技馆的运行理念集中在需要展现的功能中,用此提高科技馆的整体形象,同时,利用标志性的特点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形象。

2.3提高内部员工对科技馆的认同感

做好科技馆的整体形象设计,会让科技馆在这一行业类别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能够利用自己的特色去与其他科技馆、科普活动进行竞争,让人能够了解科技馆所有的展品及馆内的服务特色。这样能够在加深映象的同时,鼓励了员工的工作。众所周知,员工的积极性一旦低下,是非常难重新动员的,所以形象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3.如何做好科技馆的形象设计

科技馆的形象设计,需要根据场馆的大小、展品、主题来确定设计的方向理念,定制合理的方案运用到形象设计中。

3.1科技馆管理者对科技馆的发展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我国,科技馆的场馆众多,综合性的场馆、专题性的场馆、针对性的场馆,各具特色,这些因素影响着科技馆。科技馆作为一个公益性的国家单位,在科技不断发展提高的今天,对于场馆的发展要制定确切的目标,这是十分必要的。对科技馆的形象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举措,通过这一设计针对性的作出市场调查,根据市场客观、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制定全面的发展目标,促进科技馆的发展。

3.2科技馆要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标志

现在许多的企业都有自己的logo,有展现企业特色,、形象的标志,用来突出企业的整体寓意。一个好的标志展现了企业的独特之处,每一位设计师对于自己的设计都有自己的风格,科技馆更应该如此,要避免标志的视觉效果与理想的效果相反的情况发生。要合理的自我创作,要协调标志的整体效应,避免标志因为缺乏美感带来的不足之处。

3.3对科技馆的形象设计进行合理监督

科技馆的形象设计,要经过馆内人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制定目标,进行设计,当然,这一设计不一定会尽善尽美,这就需要科技馆自身做出对应的监督措施。发现缺陷时,及时的进行调整与改进。科技馆的形象设计表现的不仅仅是馆内文化,更是一些具有象征性、具有特殊含义的设计。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改进,提高设计的优秀程度。

参考文献

[1]卢大山.谈谈企业形象设计在科技馆建设发展中的作用[J].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2015,09:112-113.

[2]路幸会.浅析科技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北京:中国科技博览期刊,2015(1):25-26.

广西科技馆建设发展现状与思考 第8篇

(一) 广西科技场馆建设发展的现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及本世纪初期, 全国科技馆建设蓬勃兴起, 各地纷纷立项, 改建、扩建或新建科技场馆。广西, 虽地处祖国南疆,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但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场馆的建设。截至目前广西已建成使用的科技馆共有3座。

1983年广西科技馆老馆建成开放, 是国内建设较早的西部六个少数民族省 (区) 科技馆之一, 也是广西第一座科技馆。为适应科普教育发展的要求, 2006年3月新馆建设项目获得自治区立项, 并于2008年12月5日正式建成开馆。广西科技馆新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重点献礼项目, 于2006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 占地面积14655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8988平方米, 总投资约2.5亿元。

广西科技馆新馆以“探索·科技·创新”为主题, 设有常设科普展厅、临时展厅、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高科技影院、学术交流等主要功能。其中, 常设科普展厅面积约9000平方米, 共设展项展品233件 (套) , 主要涵盖了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与人们社会生活、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 同时还注重挖掘广西、东盟各国地域特色、科技发展成果等资源。临时展厅面积约2400平方米, 主要举办短期的科技主题展览或热点专题展览;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面积约600平方米, 面向广大青少年, 开展科技创新与校外教育。馆内设有球幕和4D二个特种影院, 球幕影院约250平方米, 可容纳166人, 兼有天象节目和球幕电影双重功能。4D影院约60平方米, 可容纳38人。为加强科技学术交流, 馆内还设置了2个贵宾厅和3个可容纳50~300人的学术会议厅, 主要开展国内外科技学术交流与合作, 同时不定期举办各类科普知识讲座。2006年10月广西科技馆正式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其运营经费主要由自治区财政拨款,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001年广西柳州市科技馆建成开放, 成为广西目前唯一一个地级市科技馆。柳州市科技馆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 常设展厅面积1800平方米, 临时展厅面积500平方米, 展品200件, 实行全部免费对公众开放。该馆现有工作人员9名, 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年运营经费约88万元, 由当地政府直接拨付。该馆自开放以来, 始终坚持公益性原则, 实行免费开放。该馆努力打造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科普乐园, 几年来接待观众超过90万人次 (其中80%是未成年人) 。该馆以展厅为龙头, 以“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为平台, 以丰富的科技活动为载体, 坚持以人为本, 青少年踊跃参与, 家长高度支持, 并组织成立了小小科普讲解团, 举办了多期“感受科学”夏令营,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05年9月广西柳城县科技馆建成使用, 是广西第一家县级科技馆。该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其中展厅面积800平方米, 由柳城县科协负责管理, 长期免费向公众开放。科技馆没有独立编制, 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 工作人员由县科协人员兼任。该馆展厅分为实物展厅和互动展厅两个部分, 内容有科普图片、大型科普展具静电魔球、鱼洗等项目, 并设有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建设有小鲁班木艺制作、电子百拼、国际数棋、四驱车、电脑机器人、航模等区域, 由专职老师负责指导活动的开展。开馆以来, 科技馆围绕青少年科普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普活动, 如配合中国科协在举办“中小科技馆展品巡展”、组织小学生开展七巧板、国际数棋、环保建筑模型制作等竞赛、举办“柳城县青少年航空航天车辆模型竞赛”科普活动等, 收到了良好效果。

2002年《科普法》颁布后, 全国各地兴起了新一轮科技馆建设热潮, 广西各地市科技馆建设也逐步纳入当地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在此背景下南宁市科技馆于2008年12月19日开工兴建, 计划于2010年7月左右竣工开放。此外, 桂林、钦州等地也在积极筹备建设科技馆。但相比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广西各地市科技场馆的建设步伐仍然十分缓慢。主要体现在数量少、规模小、影响弱、辐射窄。截至目前, 全区只有3座科技馆, 总建筑面积不到5万平方米, 常设展品不到500件 (套) , 总接待观众量不足600万人次, 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功能对当地群众的直接影响和辐射仍然非常有限。据统计, 截至2007年底, 广西全区总人口已达5002万人, 如按每万人拥有常设展厅的建筑面积计算, 广西处于全国落后水平。然而, 随着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落户首府南宁、泛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实施,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广西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要实现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广西的目标, 提高广西可持续发展能力, 必须不断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特别是青少年的科技文化素质、创新意识。作为科普教育重要设施的科技场馆的建设与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纵观广西科技场馆发展现状, 概况起来,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财政投入不足, 地市级科技馆建设步伐缓慢。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14个地级市, 7个县级市, 56个县, 12个民族自治县, 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能投入千万元以上建设科技场馆的地级市较少, 目前只有已建成的柳州市科技馆和投资约1.28亿元, 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的南宁市科技馆, 其他如桂林等市虽然已在积极筹建, 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对县级市及县而言, 当地政府要能投资兴建科技馆, 就更显得力不从心。此外, 场馆建成后的庞大运行经费难以维持即“建得起养不起”的顾虑也是制约各市、县建设科技馆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科技馆建设的投资主体和渠道单一, 社会力量关注不够。一方面, 科技馆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 其投资主体和建设资金来源一直是各级政府及其专项拨款。这种体制和运作形式对国家级及省级科技场馆而言, 由于政府的支持力度较大, 能较好地促进科技馆的建设与发展。但对地处边疆, 经济文化相对滞后的广西的众多市、县来说, 由于地方财力有限, 完全依靠政府投资建设并维持场馆运营, 则很难实现各地场馆的快速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 从目前的情况看, 个人、企业或团体等社会力量对科技场馆建设的关注不够, 投资建设和管理运营的兴趣不大, 这是国内科技馆发展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也是当前广西科技场馆数量较少的另一个原因。

三是运营经费短缺, 科技馆科普展教及科普活动开展受限。如上文所言, 长期以来我国各科技馆建设运营和科普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和拨款, 然而由于科技馆的运营经费庞大, 单靠当地财政拨款, 往往很难得到充裕的资金保障, 从而也较大程度地制约和影响了各地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如广西科技馆在老馆时期每年政府的经费拨款只有15万元, 发职工工资尚且不足, 再开展科普活动则难以实现, 也因此导致老馆严重偏离了公益性科普场馆的发展道路。新馆开馆后, 政府对场馆运营经费给予了极大支持, 但要能保证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只按现有的财政拨款, 仍将面临诸多困难。

(三) 对策建议及发展方向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一是应尽快建立科技馆建设资金和运行费用的保障制度。为了促进广西各地科技馆的建设可持续发展, 必须建立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 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筹集资金的经费保障体系。并通过大力宣传, 创造一个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科技馆事业发展的氛围。借鉴国内外经验, 结合广西实际, 制定出设立基金会、企业赞助、社会捐赠、经营活动, 政府对这类活动予以免税等政策支持的相关规定。政府保障利用本级财政资金设立科普场馆事业专项经费, 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

二是人口较少的市县可以结合当地发展实际, 建设小型的专业馆。在科技馆建设中不能盲目攀比, 一味建综合性场馆, 而应根据人口、财力、当地科技、人文等多方面因素, 科学论证, 实事求是, 突出特色, 节约成本, 建设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专业科技场馆。通过专业馆既可以扩大科普教育的领域, 为广大青少年接近科学、学习科学创造良好氛围, 又可以在各行业、各领域将生产经营活动和科普展教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加大开展科普工作的力度。也可以较好地节约财政经费支出, 缓解市县财政投资建设综合性科普场馆的资金压力。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建设研究 第9篇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农业科技化、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化链条。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化正以较快速度发展, 并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推动下进入一个创新科技发展的新纪元, 然而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仍处于初级阶段, 难免会出现漏洞和问题。笔者通过对实证调查与访谈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可以得出几点问题。

首先, 在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方面, 高等农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的人数占毕业生比重不足两成, 地方农业类职业技术院校招生数量逐年下降, 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日趋老化, 明显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协调。地方农业类职业技术院校软硬件设施落后, 资金不足严重困扰着其发展, 也限制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基层农业技术继续教育名存实亡, 对于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常识效果不明显。

其次, 在农业科技研发平台方面, 存在农业科研创新成果数量少、水平低等问题, 基层农业科研机构面临着“关门”的威胁, 农业科研人员数量日趋减少、科研能力较弱, 缺乏创新精神。同时, 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 实用性较差, 基本上对于地方农业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最后, 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方面, 由于待遇较差, 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全职工作人员较少, 年龄结构分层不合理, 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同时, 具有农业类专业背景的服务人员比例较少, 大多数工作人员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内涵没有深刻的了解, 对推广方法的实际效果并没有进行相应反馈, 这也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效果较差。加之农业从业人员对于推广技术的不理解与不信任, 这也加剧了农业技术水平提高的难度。

通过上述分析, 笔者发现导致三大平台出现困境的关键在于资金问题。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财政资金的注入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上述问题, 并能促进扶助农业科技的发展。但是通过实证调研, 笔者还发现财政资金在各环节的配置结构在更大层面上影响着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效率。

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思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与水平提升的决心, 也加强了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工作人员的信心。通过对上述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困境的分析, 结合国外农业技术发展的先进经验,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设思路。

2.1 加大农业科研资金的投入, 合理调整资金配置结构

农业技术的提升是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动力, 因此, 政府必须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根据有关资料显示, 日本国内几乎所有的农业科研机构都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 其科研经费90%以上都来源于政府拨款。结合上述三大平台出现的问题, 我们可以得知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 投资数额也不断增加, 可是与国外相比, 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 国家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应当更加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 在农业人才培养、农业技术创新与成功转化和农业技术创新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经费拨款, 有序地改善地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各环节的建设现状。

在农业人才培养层面上, 政府应该设立专门预算支持农业高等院校与农业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据统计, 截止至2010年, 日本604所4年制本科大学中设有农学部的大学有52所, 含农学类学部60个, 这体现了日本对于农业类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 我国应当设立类似于师范生制度的“农业生”教育扶助项目, 在学费与日常生活方面给予支持, 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农业类专业, 从根本上解决生源不足的问题。在就业方面国家应当对从事农业类职业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引导政策, 从而提高学生从事农业类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 力图解决从业人员老龄化的现象。

在农业技术研发层面, 政府主要得加强对基础性与储备性研究的支持力度, 对具有实用性的技术创新项目给予持续性的支持, 从而提高科研人员创新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也提高了农业技术转化的效率。同时, 加大对地方农业科研站的建设, 更好地发挥科研站在促进当地农业技术水平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农业技术创新服务层面, 政府应该适当提高基层推广人员的待遇, 避免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的流失与服务中心的荒废, 更新技术推广工具, 丰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 从而提高推广效率。

2.2 完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基层农民培训体系

美国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得益于高效的农业科教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对于我国来说, 在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下, 各农业高等院校与高职院校也需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建立与完善农科大学生培养模式。高校在努力扩大农科学生数量的同时, 也要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需要各高校努力改善教学软硬件设施、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计。各高校还应该明确培养目标, 与地方科研站、农业服务中心合作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技能。同时, 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建立与完善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多元化、覆盖全国的农业科教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教育、科研和创新服务相互融合渗透的综合服务体系。

地方政府在完善农业服务中心的同时, 应充分利用资源, 委托高校组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活动。地方政府应当委托当地农业类高校对基层农业工作者进行定期的农业技术培训活动, 提高农户对于农业技术的认识与信心, 这也有助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开展。

2.3 完善农业基础、应用与储备研究相结合的研究体系, 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目前, 我国在农业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储备研究实力较弱, 农业技术的可应用性也较差。由于上述研究具有耗时过长、见效较慢、投入资金大、风险系数高等特点, 因此需要政府给予较大的支持。在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的方面, 应当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吸收经济、科技、教育等系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意见的综合性决策平台, 并且利用农业信息化平台将最新的实用性技术信息传播到全国各地, 再通过该平台收集农户的需求, 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同时, 政府应当通过立法来支持与鼓励民间农业科研组织的发展, 加强与民间组织的合作, 发挥市场在促进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与技术转化方面的作用。并以民间组织为媒介, 加强与国外研究机构的合作, 学习与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

2.4 发挥市场力量, 构建信息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首先, 政府要积极发挥市场力量, 共同创造适合农业技术推广的条件, 努力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从而构建一个广泛参与, 分工协作, 服务到位的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其次, 在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方便, 要根据工作量的需要来合理核定人员编制, 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 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 最大限度地提高队伍素质。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农技人员工作责任制度, 明确工作任务, 完善奖惩制度。在不断改善推广手段, 提高技术推广效果。

最后, 应当以信息化建设来引领未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 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网站, 以供基层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共享与学习。通过信息平台来分享工作经验, 交流并提高推广技术和方法。同时要建立部、省、市、县区四级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和反馈系统, 保证农业技术的安全。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是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由农业人才培养平台、农业技术研发平台和农业创新服务平台组成的农业技术综合发展平台, 是国家发展科技兴农的重要战略平台, 是推动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服务与应用平台。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 对多个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各个环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总结, 并针对重要难题进行深入分析, 寻求解决方案, 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困境,建设思路

参考文献

[1]刘春静.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探讨[J].农业经济, 2012, (12) .

[2]李丽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19) .

[3]王殿安, 李世轩.以农业科技创新助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 2012, (12) .

加快科技园区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第10篇

1 打牢理念, 加强农业园区规划和发展研究

现代农业园区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经营的一种模式, 必须用新视角、新思路、新举措来推进。要切实做好园区发展规划, 从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出发, 发挥区域优势, 因地制宜, 制定园区的近期计划和长期规划。要加强园区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组织有关专家对园区评价指标和宏观发展进行谋划、指导和规范。

2 明确定位, 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功能

农业园区有孵化、示范、引进吸收、创新、辐射带动、信息集散、培训等多项功能。不同类型的园区在功能上应有所侧重, 要有准确功能定位。具体地, 农业科技园区要以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先导, 以良种引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节水技术等先进技术为突破口, 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 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示范、创新和技术辐射为纽带, 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 大力开拓销售市场, 进行全方位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3 制定政策, 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力度

坚持走“政府搭台, 社会联手, 企业唱戏, 开发主体多元化”的路子, 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资金和扶持政策, 同时要管好和用活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资金。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 如出台低息贷款政策、提高贷款额度、建立园区专项资金等。同时, 要引进民资和外资投入园区建设, 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带技术入股或进入农业示范园区承包开发, 使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地在园区转化应用,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4 加快创新, 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创新能力建设, 直接关系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要把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作为园区工作的中心任务, 进一步加快农业园区体制创新, 因地制宜, 积极探索, 逐步完善农业园区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加快产业创新, 在产业开发上实现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和企业化运做, 形成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 建立多元化开发、投资产业体系。要加快技术创新, 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 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 在技术创新和农业高科技产业方面取得新突破。

5 整合资源, 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含量

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 加快培育新的行业协会, 整合同类型的行业协会, 扩大行业协会服务、示范的辐射面, 鼓励引导龙头企业组建产、加、销一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农技推广部门联系, 参与科研、技术示范、教育等工作。建立健全园区信息网络和数据库, 使园区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发挥应有的示范引导作用。通过项目集成、人才集成、资金集成向科技园区倾斜, 逐步实行园区项目科技的首席专家负责制, 推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参与示范园建设。

6 强化管理, 促进农业园区持续发展

科技馆建设发展 第11篇

当代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社会化在提速。科技创新成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重点。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团队这一组织形式,越来越显示出对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要实现可持续地创新、发展,不仅需要杰出的拔尖人才,而且还需要由拔尖人才主导的优秀的人才群体。这是现代科技发展趋向综合化和整体化的需要,也是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科技创新团队的概念

科技创新团队是实施自主创新的核心队伍,是链接科学知识创新与科学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科学研究与开发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及开端。科技创新团队一般以项目运作,实施项目管理,包含三大关键要素:成员技能互补、团队交流沟通模式及团队任务协作。科技创新团队往往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需要,由来自不同工作领域的各类人员组建而成;其必须具备高水准、多样化、配置合理的知识与智能结构,以及共同一致的奋斗目标,能够形成统一的行事方针与方法。其特征包括:具有稳定且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多学科交叉、成员优势互补,崇尚人人平等、互信互重的学术民主氛围等;其中,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权威性和组织协调能力是团队建设的关键。因此,科技创新团队具有凝练研究方向、汇聚人才队伍、整合与优化资源的特性。

建设科技创新团队的意义

通过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可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整合本学科领域的现有科技资源,形成合力,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从而推动本学科领域整体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创造学科品牌,起到一种榜样作用,形成其本学科领域特色方向和学科亮点,从而扩大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创建科技创新团队的条件

1.要有结构合理的队伍。团队运行过程中,团队内外部主体目标一致、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共同构成团队创新系统。包括各种专业领域的创新人才,且其知识结构呈互补交叉型。创新团队成员的胜任力不仅体现在知识、技能、经验方面,而且体现在其工作风格、协作精神方面,以适应其集成创新之要求。

2.要选好创新团队带头人。要求其具备以下素质能力:科学家的素质能力,具有科研能力和权威影响力,主导关键性攻关、提供专业性指导。战略家的素质能力,具有战略眼光、关注长远利益、聚焦团队核心能力。在保证创新效率的同时,兼顾团队人才培养,实现个人与团队创新能力的共同提升。

3.要有明确的、相对稳定的前沿性科研方向。创新团队旨在通过创新链的系统集成,实现创新的市场价值、保证创新的可持续性;比较而言,科研团队的创新着力于科技前沿原创性的研究。

4. 要有各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重点学科等科技平台作为支撑。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必须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平台作基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必要的硬件条件是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物质基础。

创建科技创新团队的途径

北京农林科学院为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要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能为国家和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优秀科技创新群体。目的是造就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创新科技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增强科技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下探讨科技创新团队的创建途径,是为了使北京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物中心)在创建科技创新团队的实践中得到启示。

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要运用科学创新的方法,从创新体制、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内容等方面入手。

1.体制创新

以运行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促进实验室跨越式发展。创新团队建设需要协作机制,现在科技攻关的项目都是大项目,需要多系统、多学科共同攻关,是系统工程。单枪匹马不能适应当今科技创新的需要,通过整合组建研究团队才能完成。实行研究团队制,从体制上将研究人员组合起来,给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互相启迪、激烈碰撞、产生灵感的良好氛围, 极大地促进了学科交叉与融合。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建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是在所(中心)围绕优势学科进行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础上,围绕某一重点学科领域,经过有机整合和科学组织承担国家和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重大课题而形成的创新研究群体。生物中心在创建科技创新团队中,探索“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研新机制,创建开放的运行机制,建立开放办所、合作研究和激励创新的用人机制。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纽带,通过生物技术研究机构与各专业育种研究所(中心)的结合模式,实现科研条件、人才队伍和种质资源等各方面资源整合,将现代生物技术育种与杂交育种有效结合,协同攻关,探索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出路。在“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的框架内,围绕北京市科委“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重大项目和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开展机制创新,实现科技创新。

2.观念创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以科技人才为本,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

3.方法创新

第一,引入内因与外因两方面激励机制。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在激励中有保健和激励两因素。激励理论对科技团队中人才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管理实践中要正确运用激励理论,就必须遵循激励的一般原则。人员激励的原则应采取外激与内激相结合的原则。工资、奖金、福利、人际关系等都属于外在激励。而满足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素最具有激发力量。创新团队建设需要有激励机制,激励人才勇于创新,善于进取,争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第二,引进竞争机制。根据团队总体目标和分解目标,努力营造团队“紧迫感”和“荣誉感”,使每个人在渴望自我实现的同时,深深感到来自同行、其他团队的竞争和挑战,通过“危机感”的科研环境,激发团队的创造力,竞争大项目,聚集大成果。

第三,构建尊重人才的软环境。环境对科技人才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在社会变革时期,科技进步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科技发展带来人们的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在这种大环境下,应建立营造和谐的人才发展软环境。

第四,建立浓郁的合作氛围。 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这是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生物中心具有高技术人才资源、高端的生物技术、先进的生物技术设备条件,过去研究方向仅局限于某些领域,不能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生物技术资源、设备条件的作用。生物中心在承担北京市转基因育种创新平台的项目中,组织了科技创新团队,将农业生物技术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各研究中心的资源有效整合,与各研究中心建立起协同合作关系,共同完成科技攻关任务。正是通过团队建设,拆除了人才篱笆,营造了一流环境,聚集了一批优秀人才,促进了学科交叉、渗透,带动了本院转基因植物育种技术的发展,使其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馆建设发展 第12篇

20世纪后半叶以来, 世界各国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愈加重视, 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 都做出了大量研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 中国也急需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水平, 实现重大突破;同时, 中国面临环境、资源、能源、人类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发展需求, 许多相关重大科技问题亟待解决。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部署的许多科技前沿重点领域和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都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密切相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 镇江市大力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 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为主要形式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科技基础设施基本概念及实施现状———以镇江市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视角

1. 科技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 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 即俗称的基础建设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 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 即“社会性基础设施” (social infrastructure) [1]。

科技基础设施是专属于开展科技活动的基础设施, 具备基础设施的特征和属性, 同时也是信息化的科技基础设施。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依赖于科技基础设施, 没有现代化的科技基础设施, 科技水平也难以提高。目前科技界普遍认识到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在国家科技计划和发展纲要中也专门针对科技基础设施进行研究, 在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相关学者和国家出台的政策中对科技基础设施的概念进行了阐述[2]。

2. 镇江市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近年来, 镇江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研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组织、优化和整合现有科技资源, 创建社会公用的科技服务基础平台, 为高技术研究、产业技术创新、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技术服务, 为发展创新型经济、新兴产业爆发式发展、争创创新型城市提供创新支撑。在不断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镇江市突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重点向企业密集、产业聚集的区域倾斜, 依托龙头骨干企业、行业协会及各种产学研联合体, 所搭建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如“船舶数字化设计”、“LED封装与应用”、“电力电器检测”、“现代高效焊接”以及“茶业”、“眼镜行业”科技创新等, 有力提升了该市优势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其中, 江苏省船舶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平台, 依托江苏科技大学的专业技术优势、人才优势, 整合了镇江船厂等10多家造船企业的优质资源, 拥有3 000万元的软硬件设施, 200多个工作机位, 成为国内船舶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软件系统最齐全的公共服务平台;江苏丹阳眼镜行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在为行业提供产品研发和标准化服务的同时, 着力解决眼镜产品检测难、权威性不高等问题, 目前该平台的检测能力, 已经覆盖眼镜产品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涉及的全部参数, 为业内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 推动了丹阳眼镜品牌提升和产业发展。

2010年以来, 镇江市研发检测机构建设和“招所引院”工作又进一步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做好“招所引院”工作, 市科技部门在科技创新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设立专项资金1 000万元资助研发检测机构建设。南京大学—镇江高新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镇江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期内, 分别资助科技项目经费400万元;四是组织项目、争取上级科技部门支持。在部分研发检测机构建设过程中, 市科技部门抢抓时机主动出击, 一边进行研发检测机构建设, 一边进行项目申报。组织“江苏省高性能材料研究院”申报省重大研发机构已经通过专家评审, 进入合同编写阶段, 有望获得1 000万元的经费资助;组织大全集团和东南大学联合申报的“江苏省智能电网技术

政府部门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已通过认定, 获得100万元经费资助。这些工作为该市研发检测机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科技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构建

科技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的目标是系统收集政府、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各种信息咨询机构等产生的各种类型数字资源, 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发布, 为企业等各界提供方便、快捷、安全、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 服务体系的构建就是要在各构建主体之间架设信息桥梁, 推动科技信息的有机融合, 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3]。服务体系的构建 (如图1所示) :

宏观调配

企业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277705.htm.

[2]彭洁, 涂勇.基于系统论的科技基础设施概念模型研究[J].科学政策与管理, 2008, (9) :10-14.

上一篇:导视设计下一篇:优秀排球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