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经济

2024-07-26

京津冀区域经济(精选12篇)

京津冀区域经济 第1篇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发展

1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 不同的参与主体, 形成的合作关系, 以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三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有利于带动本地区的资源进行有序的流动, 有效利用并实现合理配置, 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促进京津冀三地的共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 京津冀采取各种手段消除三地经济障碍与经济鸿沟, 促使经济发展水平向平衡方向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三地之间的生产要素再配置的过程, 但是并不代表三地经济发展的平均化, 而是要打破经济壁垒, 改善区域之内的效率, 提高市场化程度, 形成有利于三地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环境。

2当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基础条件, 一体化效率低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是建立在基础条件一体化的前提下, 这样才能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由于基础条件的实施复杂, 需要三方政府的协作, 在三地政府各自为政的情况下, 实现基础条件的一体化十分困难。由于京津冀行政区划观念过强, 物流运营管理协调不足, 物流一体化程度远远落后于长三角地区, 另外,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的局限性, 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困难较多, 对经济一体化研究的不足, 跨区域的金融合作, 增加了风险传播和扩散的便利性。

缺乏密切合作是京津冀难以一体化发展的最根本原因。为了获得各自的利益, 三地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 没有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利益, 而是以各自行政目标为主。例如, 三地的港口和机场重复建设, 目前三地有五大港口, 各个港口都在向综合性港口发展, 但是京津冀的港口体系服务对象有限, 重复的功能会影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京津冀地区缺乏统一的主管行政部门, 缺乏主管部门的协调统筹, 各自为政现象影响到三地的经济的协调发展。

2.2经济发展差异明显, 产业对接难度大

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作为我国的两个核心城市, 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河北省,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导致外商投资不平衡, 巨大差距进一步拉大了京津与河北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导致产业对接难度加大。

2.3生态环境状况不佳

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环境问题逐渐凸现。渤海湾水体污染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平衡, 围填海工程缩减了滨海湿地面积, 威胁到生物的栖息环境。如何确保企业在发展中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是当前三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3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建立国家战略规划

京津冀地区位于国家的政治核心地带, 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 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建立在国家的层面上, 才能有效的协调三地经济的发展。国家成立专门的发展委员会, 直接负责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只有成立这样的机构, 才能有效防止各行政区只顾自身利益, 忽略区域总利益的行为, 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2促进区域经济的错位发展

京津冀三地各自发挥地区优势, 合理分工,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实现各城市职能的优势互补。另外加强金融业及信息服务的建设, 发展科技成分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研发企业, 把北京打造成知识型和服务型城市, 把天津打造成重要工业基地和港口城市, 把河北省打造成资源密集型重化工业区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群。

3.3完善基础条件建设

作为一项重大工程,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 需要逐步完善基础条件的建设, 在基础条件满足要求的时候, 其他各项建设也会更加顺利的完成, 基础条件的建设主要包括交通一体化、物流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建设,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城市要加强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建设, 缩小与发达城市间的差距, 为一体化提供良好的转接环境。

3.4发展环渤海区域循环经济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 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遏制环渤海区域的环境污染, 推动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推行清洁生产。

参考文献

[1]孙久文, 丁鸿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经济管理与研究, 2012, 07:52-58.

京津冀区域经济 第2篇

——以唐山市为例

摘要:本文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唐山市的经济现状,和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环保问题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对唐山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几点建议,并且做出了积极地展望,希望能对唐山市未来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字: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唐山;经济发展

0 前言

京津冀区域是中国经济核心区域之一,但其总体发展水平已经落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京津冀区域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区域经济合作。而近几年国家关于京津冀一体化的规划无疑是给河北省带来了经济发展的生机,也是唐山市必须要抓住的历史机遇。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即推动三地交通、环保、产业和市场体系等方面的一体化,打破市场分割,逐渐取消商贸、运输、资金流转、人才流动的各种行政关卡,以市场一体化推动产业金融一体化。“京津唐”处于“京津冀区域”的地理中心,唐山作为河北经济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必将优先受益,提速发展。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存在着行政壁垒、交通运输、空间制约、土地资源、产业困扰、能源短缺、环境优化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唐山毗邻京津,面临着挑战的同时也握有机遇,在有效缓解京津发展压力的同时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

1唐山市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经济现状

2011年提交国务院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由国家发改委根据三地规划统筹而成。该规划对京津冀三地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定位。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批复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河北沿海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环渤海地区辐射带动能力的重大举措。唐山煤炭、金矿和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建设并投产了30万吨级矿石和原油码头及1500万吨原油储备基地。作为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所以说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利于唐山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唐山沿海地区优势,加快工业向沿海转移,推动沿海经济带加速崛起,实现沿海与腹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重点发展港口物流、精品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能源、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唐山是京津唐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承担着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承接地的重任。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我国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和我国北方沿海生态良好的宜居区。该地区是我国北方地区东出北联战略大通道的枢纽和开放门户之一,对保障国家能源资源等战略物资供应、维护经济运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唐山在第一产业中着重发展农业和养殖业,作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在新一轮开发开放中,承担着加强沿海与内地合作,带动冀东纵深腹地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功能。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承担着探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使命。该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带战略资源组合条件最优良的区域之一,资源禀赋、交通体系、土地空间、产业基础等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2一体化发展需求促进唐山经济社会全面提速发展

2.1利于完善交通路网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人流、物流的日益庞大,交通运输车辆的迅速膨胀,连接东西的京山、京秦及大秦国铁干线和京沈、唐津、唐曹、唐港、沿海及唐承高速等几条大动脉交通疏通压力过大,京津地区三十多年的迅猛发展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把提升在环渤海地区发展中的地位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循环经济,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滨海新城,积极发展中小城镇,推动形成沿海城市带;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综合性港口群为龙头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加强污染防治体系建设,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2.2突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功能

《规划》明确要求,要发挥临近京津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京津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战略资源、信息网络和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对接融合。强调要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利用深水大港、滩涂荒地、矿产资源等优势,构筑承接平台,建立健全政策体系,推动与京津交通、水利设施的互联互通和生态、环保设施的共建共享,成为京津城市功能拓展的重要区域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2.3突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科学发展的示范作用

《规划》明确提出,把河北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强调要正确处理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形成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式的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2.4突出了我国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地位

《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出海通道和开放窗口作用,搭建对外开放平台,改善对外开放政策环境,支持在技术研发合作、人才交流培养、跨国港口物流、口岸通关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强与华北、西北纵深腹地合作,推进内陆地区参与沿海港口建设和兴建产业园区,探索参与国内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新路子,建立与国际惯例和规则相适应、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成内联华北与西北地区、面向东北亚的对外开放重要门户。

北京是世界上重度缺水的城市之一,在曹妃甸新区建设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基地,利用曹妃甸地区的地理优势和生产便利条件,通过管网输送到北京,将形成对北京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对于构建首都多水源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产业升级和高端技术为唐山企业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3.1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

多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担当着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的历史重任,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发展较快,是全国区域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效实施,国家相继完成了部分沿海地区的发展规划,有力地提升了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河北沿海地区是我国沿海特别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与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对接融合,推动形成环渤海地区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新格局,增强环渤海地区综合实力,确保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总体战略部署的顺利实施。

3.2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

京津冀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既是提升区域持续发展力的内在要求,更是引领和支撑我国北方地区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战略需要。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京津冀地区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区域分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为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体制机制的制约,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仍缺乏协调,区域合作水平还有待提高。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尽快提升该地区的开发开放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京津冀的分工与合作,提升京津冀整体功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高资源及要素支撑能力,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3.3有利于探索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河北沿海地区集中了我国10%的铁矿、油气资源和海盐产能,焦煤、非金属矿等资源丰富,宜港深水岸线80.7公里,有可供开发利用的滩涂和盐碱荒地3000多平方公里,战略资源组合条件良好。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石化、建材、装备制造等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的良好基础。《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发挥区位、港口、资源和土地等组合优势,推动该地区以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构建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推动重化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探索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径,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科学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示范作用。3.4有利于促进华北、西北地区的对内对外开放

河北沿海地区处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带,背靠华北、西北广阔腹地,面向东北亚,拥有秦皇岛、唐山、黄骅三大港口,年吞吐量达6亿吨,初步形成了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集疏运体系,是华北、西北出海的便捷通道。《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增强河北沿海地区出海大通道的综合功能,强化沿海地区和华北、西北腹地产业互动,提升我国北方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对于华北、西北地区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深化与东北亚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发挥环京津、沿渤海优势,着力抓好沿海经济隆起带等建设,大力度推动港口、产业和城市互动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现代新型城市,用活京津优势,做大沿海经济,走出产业新路。三个省市都应该在开放互动的背景下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有的功能、产业恐怕要从北京和天津转移出来,和河北互动起来,才能真正使三个省市之间实现结构优化,形成关联度很高的产业链,形成共赢的产业集群。承接产业转移的对象从京津企业变成瞄准央企、外企和国内其他地方的企业。

3.5京津冀都市圈总体的产业尤其是工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一,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人均GDP较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有较大差距。

二,在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京津冀都市圈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远远落后于另两个三角洲都市圈地区。

三,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都市圈中,“京津唐”是在京津冀地区的地理中心,地区以更为突出的区位优势,加快京津唐的区域合作,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最为活跃,联系最为密切的“黄金三角区”,是形成京津唐一线的新技术工业区的可能性更大,《报告》指出,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布局应遵循“保障、引导、优化、提高”的发展原则,实现交通与城市空间、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基本战略是:到2020年左右,在公路方面,京津冀都市圈80%的城镇、80%的人口、95%的产业将在1小时内享受到高速公路的服务;铁路方面,主要城市间建成城际客运专线或城铁,实现京津城际交通“公交化”;民航方面,建设首都第二机场,同时新建张家口、承德等机场和扩建石家庄正定的地方机场,形成区域性机场群;港口方面,加强天津枢纽港的建设,扩建地方港口和能源港口,新建曹妃甸等工业港。

4唐山市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

4.1加强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协调作用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大多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形成行政区经济,作为行政区的政府自然成了经济发展的决策者和协调者,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起到协调、服务作用,制定发展规划,控制区域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事业服务,培育市场,实行市场监管等职能作用。作为唐山市政府的首要作用在于协调本地区的利益,消除行政障碍,建立市场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从而减少市场运行的成本。由于地方政府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其代表不同地区利益,事实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唐山市政府只有在政策上与京津步调一致,保证京津发展的基础上,为本地区市企业进入争取政策支持。如果政府不作为,就可能成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障碍。另外,市政府还应加强社会服务的协调进步,打好经济一体化的基础。这主要包括:交通、生态环境、水资源等项目。其中,交通是重中之重,是区域一体化的硬件基础,是区域各类物资人员流通顺畅的保证。目前,唐山与北京的东城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等地已经签订了区域经济合作协议。北京与唐山合作开发建设了京唐港,北京首钢也搬迁到了唐山曹妃甸。同时,三地将建立政府间对话与协商机制、三地招商合作机制,资源、人才共享机制。最终,新唐山将建设成为现代化沿海城市和环渤海区域中心城市,与北京、天津一起共同构成环渤海经济区域中的三大核心城市。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政府积极开展跨区域的协调与合作。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发挥其特定功能,是各级政府在市场经济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4.2加快曹妃甸工业区和休闲旅游业的基础建设

国家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为唐山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于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顺应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的趋势,发挥环京津、环渤海优势,加强区域经济统筹,形成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唐山作为北京、天津的能源、原材料、建筑材料和农副产品基地,既为满足京津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又使自身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唐山市将着眼于京津冀参与全球竞争,利用曹妃甸的天然优势,建设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曹妃甸设计吞吐能力是5亿吨,2009年超过1亿吨,已进入全国亿吨大港的序列。曹妃甸正是唐山潜力之所在,也是领航区域经济的关键,其旨在打造成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冀东经济区的龙头、新唐山的重要增长点。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势头旺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唐山市将着眼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建设京津唐快速通道。一是建设城际客运快速通道。在京津城际轨道快速通道的基础上,建设从天津经唐山到秦皇岛的快速客运通道、北京经唐山到东北的快速客运通道。二是充分利用北京、天津旅游资源品牌,建设京津唐旅游快速通道。在区域统一规划下,不断加强京津唐旅游区域合作、整合旅游资源、开拓旅游客源市场,积极实施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唐山市可利用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北部长城度假旅游区、南部滨海休闲旅游区、城市中心的文化科普旅游区等,作为老牌重工业城市,唐山的工业旅游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地震科普游更是唐山独一无二的资源。此外,市中心还有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红楼文化园、陶瓷文化产业博览园等特旅游产品。山海休闲,人文唐山,一小时经济圈将带动唐山成为最具活力的一个城市,未来的唐山旅游将是一幅崭新的繁荣景象。4.3促进京津唐经济一体化合作发展,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

从京津冀三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产业层次和资源禀赋等各方面看,推进区域产业合作、加快产业升级具有强劲的驱动力与现实基础。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山市将依托自身优势,以京津两大市场为导向,以京津冀区域合作为重点,以建设现代化沿海城市为目标,积极参与京津冀产业分工与合作,重点发展重化工业。打造全国精品钢材基地、京津冀区域化工基地、基础能源基地、优质建材基地和机械加工基地。同时,着眼于京津冀餐桌经济,建设农副产品基地。目前,京津冀在产业布局上有了越来越多的融合。北京到唐山的投资已达到256亿元。唐山与天津滨海新区签署了合作协议,现在天津-唐山-秦皇岛的高速铁路已经开工,京津冀呈现出一个好的合作势头。唐山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曹妃甸设计吞吐能力是5亿吨,2009年超过1亿吨,已进入全国亿吨大港的序列。此外,唐山机场已在2010年6月通航,它将成为北京、天津的备降机场、空港物流的集散地,与北京的空港物流形成“直通车”。因此,我们要积极吸引京津的各大企业到唐山市实施产业扩散、技术扩散、资本扩散;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对口建立原材料、配件加工基地;共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围绕唐山市现有传统支柱产业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条等方面遇到的关键性难题,组织京津两市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技攻关,加大科技进步因素在唐山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作用。

5唐山市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策略中的意义

国家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为唐山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唐山作为北京、天津的能源、原材料、建筑材料和农副产品基地,既为满足京津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又使自身得到了长足发展。唐山市将着眼于京津冀参与全球竞争,利用曹妃甸的天然优势,建设北方深水大港。

为贯彻国家“加快环渤海区域发展”、“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部署,促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和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两地将围绕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新区的开发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两地将合力打造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双方将加强在冶金、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等产业上的互相协作,以及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精细化工、建材等产业上的互补合作,实现产业链相互延伸和对接,形成上下游关联紧密的区域产业发展体系。两地之间将加强全方位、多领域的密切合作,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共同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共同构建关联紧密的区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共同打造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门户,全面加快环渤海港口和临港经济发展,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大局服务。唐山一个屹立在渤海之滨的现代化的重化工城市,在面向国际,依靠两种资源、利用两个市场的大背景下,将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这是唐山和河北经济发展的需要,京津冀经济区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整体战略布局的需要。

结论与展望

1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方式、调结构为抓手,坚持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发挥优势、开放带动,不断提升对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的吸纳力和承载力,引导产业项目加速聚集,努力把我省沿海地区建设成为临港工业强大、现代物流发达、旅游产业兴旺、内外贸易繁荣、生态环境良好的东北亚地区产业聚集新高地。

在省政府领导下,唐山市政府负责组织实施。为充分发挥曹妃甸新区的综合比较优势,为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等市提供临港“窗口”和桥头堡,加快工业向沿海转移,推进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

2交通运输网络完善

初步形成以唐山机场、唐曹高速、沿海高速和迁曹、滦曹高等级公路、迁曹铁路和正在建设的张唐铁路以及规划中的京津唐地区城际铁路,集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为主的立体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应在基础设施、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大气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等方面建立起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机制,在宽领域、大范围、深层次上实现各种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只有不断加强京津唐经济一体化合作发展,才能提高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要树立先进的“合作”理念,正确处理好“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区域壁垒特别是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唐山市应在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市场化配置等原则指导下,在可能的调控范围内,尽力减少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负面影响。要彻底消除计划体制和行政区划壁垒,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大市场、大流通、大分工、大合作,共同改善区域整体环境。要本着统筹规划、梯度对接、互惠互利、功能互补的原则,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充分利用唐山丰富的资源与良好的港口等特色优势,把鼓励政策、限制政策和引导政策结合起来,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施错位发展,建立起符合市场竞争规律又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推动差异化发展,实现区域优势互补。通过建立利益协调和利益分享机制,从区域合作中加快区域整体发展,实现个体“共赢”;增强整体发展意识,加强沟通、联系与配合,实现区域内的要素流动、资源共享、产业互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错位发展,消除壁垒,优化环境,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促进区域居民对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的享用,最大限度地促进京津唐区域经济合作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第3篇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从国家战略以及京津冀自身发展来看,京(北京)津(天津)冀(河北)都应当加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目前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中,京津冀成为关注度最高的热点地区。文章通过分析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时代背景、现实条件及存在的困难和障碍,为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及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 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条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到大都市圈、城市群之间的竞争。通过发展城市群进而实现对于城市布局优化和形态优化,是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促进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推动民生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了加快我国经济的转型,非常有必要在国内建立起若干个世界级的、有影响力的城市群。而我国正是希望将京津冀城市群打造成这个一个符合世界级标准的城市群,经济带,同时完善我国现有的城市群布局,京津冀迫切需要加强区内部的产业整合,通过构建新型产业分工格局,形成整体竞争优势,才有可能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从国家战略来看,京津冀在加快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使命,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速度正在加速,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的发展战略,中央对于京津冀经济圈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在布局这一大思路的时候,要注意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以期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协同发展的路子。李克强总理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后也指出,作为区域发展总战略中重要一环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其快速发展,不仅可以优化生产力布局,还可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上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指示表明,中央和地方对于坚定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具有高度一致性,全面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的政策支持已经到位。

从京津冀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条件已经成熟。京津冀三地的工业化、城市化已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当前,北京已经率先进入到了后工业化社会,并已经进入到以打造首都经济圈为核心,加快新城建设,并向建设成为世界城市为目标的方向迈进。北京与周边城市的关系也不再是传统的集聚和“虹吸”,还是开始转变为扩散和辐射为主。这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好契机。天津、河北正处在工业化的后期和中期,城市化进入到加快新城和中小城建设、空间优化、内外联动、构筑中心与外围紧密合作的网络体系阶段。京津冀三地在共建基础设施、融合产业链、共建生态环境、加快要素流动以及将社会政策纳入一体化等方面具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需求和内在动力。

二、 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障碍

1. 京津冀三地区域合作的态度和理念不同。长期以来,北京的发展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天津与河北作为北京发展的战略后方,主要为保证北京优先发展提供各项保障,如在产业转移方面,高端制造业等保留在北京,低端制造业等逐步从北京向周边区域迁移,水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也面临相同的问题,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往往迁居周边城市,而河北作为被迁移的主要区域,承接了上述类型的不公平竞争,导致河北经济发展比较畸形,故河北为了实现自己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推动最为热心,而天津由于拥有龙头大港,且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以及滨海新区的诸多特殊政策,导致其自身发展较快,对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热情实际并不高昂。

2. 市场分割导致区域一体化市场意识较弱。京津冀三地分处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我国各地政府根据传统行政体制的制定以及行政区域的划分,形成了各省市各自为政的格局,各地在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发展思路的确立上,自成体系,并不考虑他省的协同配合,长期实施的行政垄断,缺乏沟通和协调意识导致,各个省市存在贸易保护以及市场分割的问题。如地方政府不少的财政补貼,仅限于补贴当地的项目、企业和居民。这导致各省市的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强者恒强,弱者减弱的问题。而对于区域合作也主要依赖政府推动的形式进行,并不以市场供需为导向,这也导致了各省市的整体规划存在重复建设,产业结构高度类似,资源配置并不有效等问题。

3. 高层次的区域合作、磋商和协调机制制度并未建立。京津冀一体化概念的提出已经较长时间,但是截至目前,京津冀政府间的区域协调机制的形式仍然单一,仅限于首长联合会、合作论坛以及协调会等形式,仍处于初级阶段,是倡导式的磋商机制,由于协调机制和决策机制的制度化成弟弟,合作组织形式比较松散导致推行的力度并不够强。目前还没有建立高层次的区域合作,磋商和协调机制,导致京津冀政府间的合作并不深入,特别是涉及区域内产业分工形式,产业重组模式,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安排等战略性合作框架并未进行深入探讨。

4. 并未建立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统筹布局。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还并未建立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这导致京津冀在实际建设中,运行机制并没有统一规则导致运行机制不完善,分工体系不合理等问题。同时,各个政府各自为政,市场存在分割性,政府之间缺乏一个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来对政府间的规划行为来进行指导,导致区域沟通协调并不顺畅,市场间常产生贸易摩擦以及恶性竞争等行为。而为建立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导致,中央或者京津冀协调组织实际并未对京津冀城市群进行统筹布局,这实则会影响区域内劳动分工情况,并不能形成协调发展规律以及整体效益规律,进而无法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产生正面作用。

5. 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市场并未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根本的体现即是市场的一体化,而市场的一体化则要根本体现为各项资源和要素在区域市场内可以自由流动和配置,即要素市场的一体化。目前,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京津冀区域开放和深入的程度还远远不够,生产要素市场并无法实现自由流动市场,供求信息也并不完全对称,政策支持也并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的政策倾斜,这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京津冀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整体建设。

6. 各自为政导致产业结构趋同,产業互补性性差,未开发特色产业。由于我国特殊的行政划分等导致,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缺乏有效沟通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并未考虑与其他省份的协同效应,导致在各地都存在重复建设,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每个省市都存在一套自己的产业体系,但每套产业体系都不够强大,且各省市都存在争项目,争资源,争资金等过度竞争的问题,导致无法集中资源优势做自己的强势产业,发挥特色产业,对于京津冀而言,则表现在京津冀城市群,无法突出发挥北京的首都优势,河北的地缘优势以及天津的港口优势等问题。三地产业结构趋同,北京、天津对于周边省市的带动性不强,且各地产业无法形成有效互补,在一定程度上实则导致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7. “空吸现象”使得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京津冀三地之中,京津有着较强的集聚效应,河北的优势资源不断向京津集中,京津享受到了河北吸附效应所带来效益,但是京津的对外辐射效应较差,河北很难享受到京津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成果,因此很难承接京津两地的产业转移,于是就产生了今天的“环京津贫困带”。京津与河北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三、 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远期目标应是实现要素产业、市场、空间一体化,进而实现生态、社会一体化。近期重点是推进要素、产业、市场一体化。在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要明确一些基本思路和原则。

1. 在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要把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就是怎样有效的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如果完全由市场进行主导,所有的要素和资源都会流向北京。随着大城市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也会有一些企业和人口流出北京,但是总体上来流入量会远远超过流出量,因此,政府需要进行有效的干预,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的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城市产业转移以及城市功能的疏散要有合理的规划,通过行政力量引导企业、人口的迁移,从而缓解城市交通、环境污染的压力。政府对于城市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市场的内在规律,按照经济的发展规律办事。

2. 区域经济一体化要从区情特点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以及区域一体化的建设,要根据区情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北京的首都优势,河北的地缘优势以及天津的港口优势,并着力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要解决好河北与北京、天津现有的经济发展差距,第二个方面是要解决好京津冀区域整体与我国发展较早,较快的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等经济体的差异。京津冀一体化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区际矛盾更加突出,协调难度更大。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既要立足该区域特点,又要从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入手,重视生态补偿和区际利益的协调,重视产业转移、集聚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

3.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应与其城市化发展相协调。

京津冀地区城市化进程已进入都市圈发展阶段。制定发展目标战略重点,要符合阶段的要求和水平,推进区域产业空问聚、产业转移、城市体系的建设、交通布局等,也应按照都市圈的规律要求来组织和运行。

4. 区域经济一体化要与现代化目标相辅相成。高铁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统一市场的形成。随着京张城际铁路、京承城际铁路的陆续开通,北京半小时或一小时经济圈形成,将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来整合资源。

区域经济一体化要与国家的发展规划、国际化趋势要求相一致。2011年,“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被明确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原来北“环京津贫困带”前沿变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2014年初,习总书记提出将环首都经济圈提升至国家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要与国际化新趋势相一致,要与国际应对气侯变化与低碳发展要求相一致等。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具有的集聚、距离和分割这三大济地理特征,探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一是促使市圈充分发育、城市体系结构日益合理,以促进经济活动聚集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二是不断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以有效缩减区内的经济距离;三是打破行政壁垒和地方护,切实消除“分割”;四是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和治理机制,协调区内各地方利益主体的关系,实现区内各方福利公平。

四、 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措施

1. 京津冀区域产业融合与一体化发展。产业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也是现阶段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点。目前,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已进入到要素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的关键期。随着北京率先迈入后工业化社会,其产业的升级和转移,必然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整合,为构建新型产业分工格局创造了契机。京津冀地区应抓住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入手,通过产业的转移、集聚、链接、融合,探讨区域产业合作的途径,从而不断增强区域竞争力和驱动力。从总体上分析,北京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具备了相当强的优势,因此应该重点的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以及总部经济;天津应依托其港口优势,结合其滨海新区的政策优势,发展与港口优势相呼应的物流业、海洋相关产业等,并借助滨海新区的的政策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并发挥好研发成果向基地转化的功能。河北则应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地缘优势,以及基础条件等优势,着力发挥传统的重化工业,一方面为北京天津的发展奠定基石,另一方面作为自身产业的错位发展,积极接受从北京以及天津转移出的部分产业,完善自身的产业结构,同时着眼于改善生态环境等问题,发展生态产业与特色农业,并发展自身比较有优势的医药产业与纺织业等相关产业作为补充力量。

2. 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起“首都经济圈”,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索合作的路径:一是合力发展,“以内聚外”。京冀合力,共同将首都经济圈打造成区域发展的一张靓丽品牌,吸引全球要素的集聚,快速发展。二是错位发展,“相互借力”,在一些产业和城市功能上,通过转移和承接,京冀形成合理分工、相互支持之势;三是一体发展,互支撑。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要通过创新体制,融合发展,逐步实现首都京冀一体化发展。

3. 京津冀区域经濟一体化中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区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不平衡性,在各个主体的功能定位上也是有所不同的。对于京津冀三地来说,北京天津由于拥有政策优势以及人力资本的优势等,其发展目标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等处于产业链高端和上游的部分,对于资源的使用和收益较多,而河北主要作为北京、天津经济发展的保证,其需要接受从北京以及天津转移出的部分产业,而这部分产业可能是高能耗与高污染的产业,这导致河北在保证北京、天津的土地、生态、人才以及水供应等方面的充足供应时,更多面临环境污染等压力与牺牲,故京津冀一体化在协同发展的同时,要充分关注各方的利益以及诉求,特别是对河北进行一些必要的区域援助,完善转移支付,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策扶持等优惠政策,达到京津冀三方合作共赢的局面。

4. 京津冀区域空间布局优化。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在区域空间发展上来,在空间上统筹解决经济、生态、交通等方面的问题,综合建设与改善区域人居环境。京津冀的区域发展,不仅要考虑近期目标,更要考虑长远目标,在时间上要超前考虑未来20年、甚至50年;在空间上要对京津冀区域进行总体的战略布局,逐步形成“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发展布局;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要综合考虑多种可能的途径;在指导思想上,要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主体能区划分进行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不定因素,为区域发展提供更长远和宽阔的视角。京津冀区域总体空间布局应主要围绕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产业带空闲布局、生态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旅游圈空间布局等来进行。

5. 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保障。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对整个区域进行整体性的治理,从而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制保障。需要研究区域治理的理论依据、区域治理的借鉴与启示、区域治理的结构框架、区域治理的方式手段以及区域治理的机制保障等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可以有效的调整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有效的政府与市场和社会通力合作、运转协调的治理网络。

参考文献:

[1] 叶堂林.新时期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4,(1).

[2] 崔冬初,宋之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5).

[3] 孙久文,原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比较和演进重点[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5).

[4] 张耀军.论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14,(10).

[5] 梁晓林,谢俊英.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6).

[6] 刘瑞娜,王勇.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基于“命运共同体”环境下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5,(1).

[7] 陈志恒.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06.

[8] 王微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模式选择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20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研究”(项目号:13AZD006)。

作者简介:陈宏(1982-),男,汉族,福建省长乐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杨柳(1987-),女,汉族,江苏省镇江市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4篇

1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实现各自利益,通过协商制定经济策略,缔结经济条约,在经济上联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区域经济联合体。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利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地理位置,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京津冀三地的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实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一方面,京津冀区域交通网完善,区域间协作不断加强。京津冀区域交通便利,海运、陆运、空运优势明显。在海运方面,京津冀区域拥有天津港、黄骅港、曹妃甸港、秦皇岛港等多个港口,推动了京津冀区域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在铁路方面,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行后,集运量大、密度高、公交化特点于一身,大大缩短了两地间的时空距离,缓解了两地间的交通压力,为商务往来、大众出行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公路方面,京津冀区域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客货运输方便快捷。在航空方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石家庄机场等基础设施完备,规模和功能也在不断提升。目前,京津冀区域交通已经十分畅达、快捷。

另一方面,京津冀区域资源互补,区域间合作空间不断提升。北京、天津两地聚集了全国众多高等院校、科研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和人才优势显著;天津具备先进的加工制造业和海运优势;河北以发展化工业、钢铁产业为重心,矿产资源丰富,可以为京津两地的工业发展供给原材料。此外,河北人力资源丰富,还能为京津两地的产业发展输送大量劳动力。

2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地方经济壁垒依然存在,缺乏完善的合作协调机制

京津冀虽然在地域上是一个整体,但三地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在行政上无隶属关系。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考虑,实行区域内的贸易保护和行业垄断,三地都以发展地方经济利益为重心,缺乏一致性经济发展规划。京津冀三地在某些较高产出行业竞争尤为激烈,由于区域内部缺乏完善的合作协调机制,京津冀三地互为对手,着力分割市场,阻碍了区域间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造成经济生产建设重复,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例如,在金融产业的发展方面,京津这两个直辖市都提出要成为区域内的金融中心,河北作为一个独立的省份更加需要发展自己的金融产业。京津冀三地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忽视统筹兼顾,势必会造成京津冀经济圈出现恶性竞争,由此制约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

2.2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京津冀三地产业普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布局倾向,缺乏合理分工,导致产业结构雷同,在地方利益的驱使下,京津两地在金融产业、汽车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竞争激烈。由于缺乏分工协作,津冀两地在港口建设领域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整体竞争力和优势。此外,北京亦庄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廊坊开发区为了加速本地发展,三地招商引资,竞争激烈。与此同时,京津冀三地产业梯度和产业链也不尽合理。一方面,核心区域对周边地区资源的抽取导致周边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缓慢。另一方面,核心区域的发展又受到周边地区的制约。京津冀三地产业不能集中资源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无法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3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极化现象明显

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京津两地的经济发展较快,河北省的经济增长相对滞后、缓慢。京津两地凭借消费层次高和投资效益好的优势地位,占据和吸纳了京津冀地区绝大部分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京津与河北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日益增大。值得注意的是,京津两地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带动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整体繁荣。区域差异的不断增大,使得区域内部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人均收入偏低、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所需资金匮乏、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日益严重。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直接导致区域间经济发展落差过大,使得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失衡,有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长效发展。

3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3.1打破观念壁垒,鼓励京津冀政府间合作

为了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三地政府应从整体利益的高度出发,创新思维意识,摒弃地方保护主义的传统观念,树立开放原则,建立并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协商合作机制,积极引导三地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努力寻求共赢。三地政府应以统筹规划、优化区域内部资源配置为出发点来制定相关政策。例如,在市场准入、资金、税收等方面要一视同仁;建立统一的认证体系、制定统一标准、畅通产品进入京津冀市场的渠道。只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不断提高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3.2打造京津冀区域产业精准对接,不断拓展区域间经济活力

京津冀区域产业对接既要重视市场规律,又要讲究优势互补。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的错位发展,将有利于三地产业结构和布局的统筹规划。北京应重点发展以电子、通信、汽车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以文化、教育、科研为主的创意文化产业;以及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成为吸引跨国公司和民营企业总部的中心。天津应侧重发展汽车、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设备等先进制造业;以及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河北应以积极发展重工业、现代化农业、纺织服装业、钢铁材料业以及重要旅游度假区为主,同时应主动接受来自京津两地的产业转移。京津冀三地应根据地方优势,分阶段、分层次的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

3.3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区域间合理经济补偿机制

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中,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最为薄弱。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积极协商并制定对落后地区经济扶持的具体方案,加强京津两地对河北省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河北省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快新兴产业带的建设,注重科技创新,鼓励企业、高校、科研单位进行产、学、研相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强河北省的产业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做大做强河北的短板,才能保证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综上,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需要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交通网完善、区域资源互补的优势,将打破观念壁垒,鼓励京津冀政府间合作;打造京津冀区域产业精准对接,不断拓展区域间经济活力;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区域间合理经济补偿机制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有效地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同发展。

摘要:概述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郭岩峰,王晓利.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思考[J].特区经济,2011,(11).

[2]刘晓春,白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21).

[3]魏然,李国梁.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

京津冀区域经济 第5篇

摘要:随着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落地执行,京津冀区域人才资源的协同共享成为重要问题。因为,人才是基础,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是实施一体化战略的关键所在,在京津冀的范围内,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加强人才工作合作,是三地面临的共同任务,加快实现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区域人才 协同共享 策略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质是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一体化原则,以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为合作重点,实现京津冀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其落地执行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还是人才资源。尽快实现人才资源的一体化协同共享,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落地的有力推手,更是根本保证。

一、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区域内部人才资源共享现状

(一)区域内部地区间人才存在结构性不平衡

京津冀地区在地理上紧密相连,但是因为行政区划、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机制、政策条例方面的差异,造成了目前区域内的人才在地域、年龄等多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的不平衡。比如,在高层次学历人才的拥有量和高层次人才密度以及产学研经费支出、发明专利等方面,北京的绝对优势及河北的绝对弱势显而易见;在技能人才总量方面河北均具有较大的优势。

(二)京津人才虹吸效应远超过人才辐射效应

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协议相关内容的不断推进,人才并没有在区域范围内流动起来,各个层次方面都存在继续向北京和天津的人才聚集,京津两地对于河北省的人才虹吸效应十分明显。随着京津国企外迁等行动,带动了一定范围内人才向河北省及周边地区的辐射,但是辐射效应远远比不上虹吸效应的负面作用。

(三)三地人才共享理念、政策、制度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三地间行政区划和历史沿革方面的变化,对于一体化过程中,对于人才共享的理念理解存在着以各自为主体的理解差异,从产业发展定位到人才获取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抵触甚至矛盾的情况。三地之间对于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度也存在差异,政策的落实情况也差别巨大。这也就造成了对于三地人才队伍来说,本地区的人才发展环境差距是明显的,河北省处于落后的位置。

(四)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人才需求存在差异性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作为首都的北京是要“去功能、再高端化”,即非核心的生产制造功能应逐步退出北京,转而兼顾北京的首都核心功能以及城市经济功能。其核心功能是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往中心;其主要城市经济功能是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天津是要“去加工、再服务 化”,在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基础上,加快壮大服务业,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双轮驱动。河北省是要“去重型、再加工化”,借助采掘、重加工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突出优势,定位为重化工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因为地区内部相互协同的发展目标不同也就形成了对于人才需求的结构性不同,三地需要在自身产业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相互协调合作,形成了人才队伍的错位化发展共享。

二、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区域内部人才资源共享改进对策

(一)通过顶层设计,明确区域间产业分工结构,明确未来人才需求结构和发展方向

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不断系统前进的进程中,需要三地政府做好区域产业分工和经济发展方式差异的顶层设计,以区域发展规划的形式固化下来。通过贯彻落实发展规划,各区域和区域间的人才队伍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都可以通过三地的人才发展规划进行顶层协调,并且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规划相适应。

(二)建立统一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共享政策体系

目前京津冀区域内部签署了许多关系到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和共享的协议、宣言,但是这些协议大部分参考自区域经济发展更早和水平更高的国内外先进地区,具有先进性与前瞻性,具有方针指导意义但是细化落实不足,京津冀三地的理解、落实还存在差异于问题。因此需要根据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细化和落实,并形成三地间相互分工合作、接续顺畅、实施到位的政策体系。政策体系应系统协同产业、科技、户籍管理、教育、卫生、税务等多个相关领域,贯彻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其覆盖范围应该包含人才招聘、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人才信息互通等基础领域,重点发展人才流动服务、人才政策协调、人才服务贯通等高层次领域,逐步建立区域人才资源共享、人才结构互补、人才智力科学流动、人才培养合作共融的新机制,形成统一的人才制度框架、人才平台和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突出创新创业,追求人才应用效果最终实现区域内人才的优化配置。

(三)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工具建立面向全域的人才资源发展共享平台

基于互联网+理念与技术实现多区域、多部门、多平台间的人才需求与供给信息的整合,摒弃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形式的统一,将政府所拥有的传统形式存在的人才信息与职能服务信息与市场中商业机构所拥有的人才能力信息与市场人才需求信息整合形成具有需求引导的信息聚合,并通过开放数据接口、多平台共享的形式让政府人才管理部门进一步了解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当前人才保有与使用现状,让商业机构能够借助更庞大的信息容量和贴近于市场的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形成人才需求与供给信息的对接,确保人才的发展与流动。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区域内部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人才需求与供给发展趋势,明确未来的发展人才需求结构与特点,可以让政府相关部门提前进行人才共享规划的制定和政策的实施,让企业获得共享人才的信息,促进人才共享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

在平台建设中,以政府间的人才发展共享联席会议为主体,明确具有前瞻性的技术规范,整合不同地域和部门间的信息,提供公共信息应用接口,进行信息安全和可用性保障,将更多的平台和应用建设工作交由学会、中介机构等组织和企业完成,最大化的保证社会需求引导下的人才发展和共享平台的信息应用。

(四)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特区以功能化分工、共享形成合力

人才特区指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创新人才管理体制以及完善人才服务体系等措施,以实现人才集聚和创新为战略目标的区域建设。京津两地的人才特区建设时间较早,而且成效显著。京津两地分别依托国家 “千人计划”项目以及地方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通过制定和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制度,实现本地区人才的重点培养以及外部人才的引进。河北省2011年提出建设环首都人才特区、曹妃甸人才 特区、渤海新区人才特区以及冀中南人才特区,并陆续出台包括资金支持、政策保障以及环境优化等多项引才引智政策,但是依然存在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欠缺以及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五)明确人才层次和结构分类,打破行政级别按类别专业化发展共享

由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目标体系中,不同地区的发展层面不同,需求人才的类别层次存在差异,统一化的政策不能适应不同地区的发展需要。因此在政府间联席会议的主持下,专门委员会制定不同领域内、不同层次人才的评定标准,并协助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完成人才资格认定和信息采集工作。将信息通过利用大数据、云技术进行整合,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实现信息的分散采集、整理、储存、分析、传输、利用。同时通过层级不同的权限设定,在共同的数据平台下完成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与企业利用数据进行的市场化的人才流动过程。各级不同的政府部门、院校和科研学术机构、市场中的中介信息、人力资源、猎头公司可以共同完成不同层次和专业类别的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应用。

(六)高端人才经纪人制度和高端人才市场的建立、转变角色从管理者到服务者

借助文艺和体育界的成功经验,可以有政府相关部门牵头,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将科技人才作为重要资源,建立高端人才的经纪人制度,由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与人员进行专业化的高端人才市场运作,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转换角色,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

参考文献:

[1]姚 峰,范红辉.河北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五大着力点[J].经济纵横,2015(1):106―08

[2]穆桂斌,张雪晨.河北省科技引进人才工作状况调查[N].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49―153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研究 第6篇

关键词:区域;人才合作;科学发展观;政策协调;人才市场

区域人才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才合作是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十二五”时期,作为河北省新增长极的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带和冀中南经济区建设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其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得人才地缘性合作需求就愈发凸显,这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京津冀”如何通过人才合作驱动人才价值增值,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就是“京津冀”人才发展的一体化,是指“京津冀”区域内的人才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公约、协议等形式,共同开发人力资源所进行的分系统、整体协同的组织过程。通过人才自由流动和人才优化配置,实现“京津冀”地区共同利益最大化,包括人才开发效益最佳化、人才价值实现充分化。其核心是“京津冀”人才市场一体化,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协调机制,从而逐步形成一个“人才开发共同体”。就人才资源动态开发过程而言,应包含“京津冀”人才预测规划一体化、教育培训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选用配置一体化、使用调控一体化以及人才流动一体化等, 是整个过程诸多基本环节一体化的总和。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人才的全面发展。

(一)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做出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 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加强区域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对科学发展观做出精辟论述的同时,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其中,统筹区域发展,就是发挥各个地方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

“京津冀”作为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是我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据统计,2008年,“京津冀” 地区总人口数为9859.8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4%;生产总值33031亿元,约占全国的11%。“京津冀”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2011年两会把“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标志着“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进入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具有‘环京津、沿渤海’这一全国独有优势的河北,必将进入区域合作发展的新阶段”。

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刻把握“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提升“京津冀”区域人才综合竞争力,优化“京津冀”区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共享,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区域发展的具体实践。

(二)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是提升河北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保障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已经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任何一个地方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致力于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同时,随着经济领域合作的不断扩大,区域间人才合作与共享亦顺势发展,并且由人才个体或相关组织的自发行为逐步过渡上升到各级政府,为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实力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十二五”时期,作为河北省新增长极的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带和冀中南经济区建设将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这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尽管“京津冀”地区在人才合作与共享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2011年5月“京津冀”启动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河北省人才总量不足,每百人中专业技术人员低于周边各省,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短缺。有关资料显示,在全国11个沿海省份人才竞争力排名中,河北省仅排在第8位,与京津和发达省份相比,吸纳人才的载体功能弱,在区域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人才配置不合理,真正在科研、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开发、 推广和应用的人员仅为19%。河北人才队伍建设远远不能适应“两型”社会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因此,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吸纳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是提升河北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保障。

二、“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已经得到三地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人才流动更加频繁,人才合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 “京津冀”区域间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核心城市与小城市差异较大,人才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特别是体制上的原因,导致三地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 河北省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较京津两市要低, 与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尤其是河北省的专业技术人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科学家和工程师等高端人才与京津两市相比差异较大,明显低于北京、天津地区的数据。

nlc202309032251

2. “京津冀”三地区对人才开发的认识、人才机制的创新、 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等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京津两市人才开发、 人才机制比较先进,人才资源市场比较完善。而河北省大部分城市,尤其是相对落后地区人才开发认识不高, 人才机制创新不够, 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不够充分等问题普遍存在。河北省劳动者整体素质相对偏低,加上传统体制的约束,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等物质因素的影响,导致劳动效率低下。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率不高,河北与京津相比有很多差距, 每万人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在全国的排名中,北京排名第一,天津排名第二,而河北仅排名十七,这与其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3. “京津冀”三地的人才培养、人才发展的大环境差异较大。北京、天津两市教育投入高,教育资源配置高,人才创业平台多,为人才的开发、培养、发展以及人才的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而河北省的人均科技经费与北京市相比相差甚远, 教育设施和教师资源配置均低于京津两市, 吸引外资和高层次人才创业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数量不多,存在档次低、成本高,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较差等问题,导致吸纳人才的能力薄弱。同时,河北省当地企业竞争观念和服务意识不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较差,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较低,根本无法与“京津”两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相提并论。

(二)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除了物质条件落后与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外,主要是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才合作与共享的管理体制,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尚未形成。

1. “各自为政”的体制障碍。2011年,国家把“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标志着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进入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是,由于各省、市政府对各地政绩考核内容没有建立“一体化”的指标,而各地经济、政治地位及发展目标差别大,各地党政领导扮演着地方利益的代表,努力追求本地区利益最大化,必然加重“京津冀”地区人才开发合作共享的障碍。

2. “自我为中心”的制度障碍。各自为政的行政体制,根据各自利益发展地方产业,导致区域内大量产业趋同现象,造成了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同时,我们发现各城市制定政策是“政出多门”,人事人才政策不协调、制度不衔接,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也给“京津冀”地区的城市群人才开发合作共享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制度障碍。

3. “信息不畅”的沟通障碍。尽管各地组织、人事等部门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人才信息网络和人才信息库,但由于人为或技术等种种原因,各地至今还未能形成统一的人才信息网络,更没有各地共享的“人才资源信息库”。目前人才供求信息的汇集与发布尚未成为“京津冀”地区的城市群公共服务产品,人才资源信息还没有在全区域内共享。这给推进“京津冀”人才开发合作共享带来了沟通障碍。

三、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的政策建议

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推进人才合作,让更多的人实现自身价值,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推进区域人才合作要以制度引领人才合作,以项目开发带动人才合作,以双向互动、多边对接促进人才合作。

(一)建立科学的人才政策协调机制

人才合作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制度性的合理机制,构建相互兼容的制度平台。只有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资源要素的功能,才能形成人才自由交流、流动和重组的人才资源系统。因此,要采取灵活开放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各地区在对已有人才政策进行梳理, 提高人才政策透明度的基础上,在人才统计标准、人才资格互认、人才市场对接等方面展开充分的合作,逐步建立互通互认的人才政策。

1. 成立人才政策研究组织。“京津冀”三方应成立统一的人才政策研究组织,该组织将制度对接作为重要任务,努力从“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利益出发,组织协调区域人才政策制定,统一磋商并解决城市间人才政策对接及争端解决等具体事宜。 同时,“京津冀”区域各方在制定有关人才流动政策、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培训政策时,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征询各方意见,加强局部交流,共同营造和谐的人才政策环境。

2. 制定促进人才流通、合作的相关制度。人才及其所拥有的知识和技术在生产、消费、交易和分配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性”造成了人力资本的高风险性。通过设立政府风险投资基金、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成果市场化、 按要素分配、 强化奖励力度等形式,削弱人才资本的投资风险。 通过建立人才竞业避止和人才安全保障制度,降低人才流动风险。通过建立统一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标准,加大人才开发和激励力度,开展联合人才激励机制,缓解人才资本的运行障碍。

(二)打造科学的人才共享共赢新模式

人才共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解决区域内不同地区、 不同用人单位人才结构性矛盾的现实选择。目前,“京津冀”区域内人才队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由于京津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行业发展等方面优于河北省,吸引着人力资源向京津流动, 部分高校毕业生也选择到京津就业, 导致河北省大量优秀人才被京津吸走, 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十分缺乏。因此,当前要实现区域内人才共享共赢,必须大力创新人才柔性流动和人才租赁的方式,引导人才在区域内各产业间的合理流动,打破人才区域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1.“京津冀”各市之间要构建统一的人才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是实现人才共享的前提。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健全人才信息交换和发布机制,通过人才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人才网络的链接,构建中高级人才的服务体系,及时捕捉新信息。加强人才信息库建设,有利于动态掌握“京津冀”区域的各类人才信息,为分析区域间不同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制定高层次人才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加强与专业人才的联系,为专业人才提供有效的服务和管理,能更好地发挥其带动、凝聚和示范作用;有利于为区域内的企业调配和输送急需的专业人才,从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京津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nlc202309032251

2. 探索人才共享的新形式, 不断创新人才共享模式。人才资本具有动态性,通过流动中的裂变和聚变可以促进知识和技术在区域内的充分流动以扩大受益面,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资本。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人才的流动规律办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流动机制。目前可以柔性流动为主要方式,鼓励高层次人才从事咨询、讲学、兼职、技术诊断、技术入股、技资兴办高新企业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也可以综合运用“智力嫁接”、“科技联姻”、“筑巢引凤”、“客座顾问”、“远程会诊”、“兼职兼薪”等多种人才共享的实现形式。积极探索以项目合作为主要载体,鼓励高层次人才开展重大项目的论证咨询,开展科研技术攻关、推广和应用等项目合作。

3. 建立统一的人才租赁制度, 积极利用人才租赁新模式。人才租赁,也叫“人才派遣”,是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通过人才服务机构租借人才的一种新型的用人方式,也是一种全面的高层次的人事代理服务。人才租赁也是人才柔性流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满足了人才的个性化需求,而且有利于缓解目前区域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性,为人才共享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目前,人才租赁的形式主要有:完全租赁、转移租赁、减员租赁、试用租赁、短期租赁、项目租赁、晚间租赁、钟点租赁、双休日租赁、集体派遣等。当前应积极借鉴人才租赁的新形式,大力推行人才租赁制度,并通过租赁合同详细确立用人单位和人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三)建立统一完善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

推进人才合作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有效调节作用。“京津冀”应加快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逐步统一区域内人才市场在准入条件等方面的规定, 实现市场对接,搭建畅通的人才交流互动平台,逐步建立人才服务配套齐全的人才市场。

1. 完善人才市场体系, 构建人才公共服务的平台。人才市场作为人才服务业的主体,是建设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平台, 是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载体。没有人才市场的高水平运转,就不可能实现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良性发展。因此,“京津冀”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应下大力气抓好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类形式的专业化、产业化人才市场,避免低水平、低层次、低效益的重复建设。着力打破当前人才市场各自为政的格局,积极探索跨地区、跨行业的参股、重组、兼并等合作模式,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机整合。 应加强对社会力量兴办人才中介机构的鼓励引导,鼓励其提升服务功能,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品牌,营造诚信为本的服务环境。

2. 拓展人才市场公共服务功能。 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为人才市场的发展服务的, 随着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加大, 其服务的内涵将不断延伸,服务的外延也将逐步扩大。可以采取区域内互设分支机构、 互为代理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人才服务的力度。积极开展人才招聘、人事代理、人才培训、业绩档案、信用征信、社会保险服务,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实现区域内人才服务工作配套机制, 努力构建起功能齐全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3. 加强区域性人才市场监管力度。 首先,“京津冀”三方应加强对人才市场监管的立法研究,制定统一的人才市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其次, 三方应研究制定市场服务规范和工作标准, 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许可证制度和年审制度。第三,不断完善人才中介机构准入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 提高政府对人才市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和协调作用。第四,推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创新,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市场公平竞争、政府宏观管理、人才中介机构提供服务、行业协会自律的运行格局,促进人才市场的统一、开放。

四、结语

《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称,河北省将实施八大重点人才工程的概念,而“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排在八大重点人才工程之首。河北省将围绕提升“京津冀”区域人才综合竞争力,“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这体现了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也抓住了当前人才工作的重点。

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人才合作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按照要素流动和利益相关的客观要求去选择区域的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区域的人才合作工程,需要三方政府加强合作,充分发挥政府自身的组织、管理以及服务于社会的职能,通过宏观调控加以规范和推动,使得在各企业与机构之间建立起一个知识共享、 信息共享以及利益共享的人才平台。同时,国家还应加强立法,为区域人才合作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在沟通信息、协调各类主体的相互关系上进行必要的引导、扶持和帮助,从而保证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忠海. 区域人才开发研究论集[M]. 上海:三联书店,2006.

[2]黄丙志. 中国统一市场经济学[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吴殿廷. 区域经济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赵永乐. 人才市场新论[M]. 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

[5]王艳霞.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研究[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

[6]朱志敏等. 五大区域人才服务合作政策回眸[J]. 中国人才,2009(8).

[7]高建设. 区域人才资源合作的现状、问题与政策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12).

[8]李春淼. 对区域人才合作及其机制创新的思考[J]. 中国人才,2009(8).

[9]李金辉等. 京津冀人才开发合作的研究与探索[J]. 中国人才,2009(8).

[10]崔祥民. 区域人才市场一体化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框架[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

[11]赵砚雯. 区域人才合作主题职能缺位现象分析与对策选择[J]. 经济论坛,2010(11).

[12]李恩平. 发达国家引进高科技人才的政策比较与启示[J]. 经济论坛,2010(6).

[13]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河北新闻网. http://hebei. hebnews. cn/2010-09/09/content_645559. htm.

(责任编辑、校对:龙会芳)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 第7篇

一、环渤海地区及京津冀区域合作态势

环渤海地区及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和程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上世纪80年代的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90年代环渤海地区和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和2000年以来的京津冀都市圈合作。

20世纪80年代的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主要表现在以物资协作和行业联合为突破口, 建立各种市场与网络, 并成立了常设机构。1981-1990年, 期间共举行的7次华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会议;1982-1984年, 国家计委、中科院地理所开展了京津塘国土规划研究;1985年天津环渤海经济研究会成立;1986年在天津召开了首届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议;1987年在青岛召开环渤海地区市长第二次联席会议, 成立了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联合办事机构。这一时期加强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圈规划研究。1991-1995年, 京津冀城市研究会举行了五次京津冀城市发展研讨会;“八五”规划期间, 国家计委组织了大环渤海地区经济圈规划研究;1997年召开环渤海地区市长第八次联席会议, 成立了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联合办事机构;2002年在济南召开了环渤海地区市长第十次联席会议。

2000年以来, 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合作, 区域合作开始走向实质阶段。主要表现在京津建立同等基础设施的合作、产业和技术合作;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制定区域规划、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新区。如2000年, 北京和天津机场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首次联合。2002年, 北京与天津港口开始直通, 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城际快速列车项目、高速复线建设加速了京津两地的同城感, 为京津两核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联手创造了有利条件。2003年北京市海淀区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 标志着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开始启动。2004年, 在国家发改委组织协调下, 京津冀三省市就推进区域合作和发展达成了“廊坊共识”。京津冀一致同意启动京津冀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共同构建区域统一市场体系, 消除壁垒, 扩大相互开放, 创造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 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促进产业合理分工。2005年国务院批准在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及京津冀都市圈乃至全国的重化工基地和能源枢纽港。2005年温家宝总理考察了天津滨海新区, 指出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环渤海区域及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步棋, 走好这步棋, 不仅对天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而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实施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部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目标, 都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 京津冀三方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由犹豫不决到达成共识, 由务虚到逐渐务实, 由泛泛而谈环渤海地区到把京津冀作为重点地区。可以说, 真正意义上的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已经开始。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如交通体系和能源合作已开始;京津机场和港口一体化进展顺利;京冀和津冀区域产业调整已启动。

二、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合作的进展

京津冀区域整体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特别是关于京津唐城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之后, 开始了对环渤海滨海经济带的合作与发展的研究。这些研究虽然也提出了不少区域协作与发展的建议, 但由于该区域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行政区经济突出, 这些研究成果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没有起到大的推动作用。

90年代以来, 随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有关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也日益深入。许多学者认为, 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实际上更多地表现在京津冀、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内部之间的合作。2000-2001年间由吴良墉院士主持的“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一期研究掀开了京津冀区域合作新的一页。此后, 有关京津冀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研究开始进行。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李国平等著的《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战略》;景体华“关于首都经济圈与京津冀大城市群的思考”《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2003-2004) 》;颜廷标等“京津冀一体化中的功能定位与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选择”《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2003-2004) 》;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进行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2005年天津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天津市政府研究室主持了《天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以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托中科院资源与地理研究所进行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研究》。

总体上说, 有关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合作的研究已经取得诸多成果。

首先, 目前的研究明确了阻碍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合作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体制上存在障碍, 国家还没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 (利益协调机制没有建立) ;京津双核心在城市职能分工方面不够明确;核心城市对区域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市场化程度不高, 行政区经济明显, 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 存在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程度低, 竞争多于合作;资源配置的潜在矛盾突出, 水、土、能源等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口、产业、城镇的空间分布不够协调;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改善, 利益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

第二, 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合作的必要性和意义已经得到充分地分析和论证。有关部门研究证明, 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合作是提高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和效益, 提高资源利用率, 保护生态环境, 建立和谐社会的外在和主观要求, 也是京津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内在和客观要求。

第三, 分析提出了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的必要性和战略方向, 基本符合京津冀区域的各自特点和合理分工、合作发展的客观要求。北京应建成为现代国际门户和文化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科教中心和交通枢纽。重点发展与当前经济优势和首都地位相适应的高端高科技产业制造与研发, 教育、金融、文化、旅游、咨询和其他现代服务业。天津应成为北方经济中心、现代制造业和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及区域现代服务中心。河北省建成为农业生产与加工基地、原材料和重型机械设备制造基地、能源储运中心和生态安全屏障。

第四, 提出了京津冀区域空间发展模式, 如首都圈、大北京、双核 (一轴三区) 等。这些空间发展模式的合理性还有待探讨, 但毕竟是第一次从京津冀最大区域的相互关系角度, 从发挥各区域优势, 提高区域总体综合效益出发, 探讨跨行政区的空间发展问题。这些空间模式为规划和布局京津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五, 根据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存在的现状、问题和内在要求, 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合作的总体功能定位可概括为:依托京津双核城市, 加快发展和提高周边的河北地区, 使京津冀都市圈成为我国北方发展水平最高的现代化都市区, 最重要的知识型、创新型产业基地之一, 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门户。区域空间总体布局为:双核 (北京-天津) 、三轴 (京-津-塘;沧州-黄骅-滨海新区-曹妃甸-唐山-秦皇岛滨海轴;石家庄-保定-北京-承德轴) 、三区 (滨海新兴发展带、山前传统发展带以及燕山——太行山山区生态文化带) 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空间布局框架。

第六, 提出了实现京津冀都市圈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布局, 需要调整完善区域发展的政策和机制, 包括:

(1) 消除行政壁垒, 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构筑统一市场, 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快信息平台建设, 促进区域信息资源共享;规范发展行为, 统一政策导向。

(2) 促进产业升级, 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与服务业;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鼓励企业联合协作;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3) 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区域性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机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4) 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提供多种形式的援助;建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

(5)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建立都市圈政府协调机制;完善规划评估和监督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规划实施。

第七, 天津市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区域合作内容, 主要有:启动高速公路一卡通制度, 开办异地结算、异地购票、异地交费等业务;支持企业跨地区投资、收购与资产重组;建立农副产品的检测、检疫互认制度;统一区域内旅游市场整合与开发;共同研究推进区域内重大项目及相关政策;实现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互认和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区域内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和灾害防御体系。积极解决民营企业在土地供应、创业股本、税费征收、信贷和风险投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活跃市场经济, 鼓励企业联合协作;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几乎所有报告都讨论了京津冀产业分工存在的问题和调整的方向, 但哪些具体的产业部门分工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如何具体地进行分工合作还没有深入分析, 如汽车、电子、现代服务业、物流等产业如何分工合作的必要性、意义和具体方式。

有关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的研究没有分析京津冀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的阶段。由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发展极不平衡, 其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仅仅开始了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合作, 产业调整刚刚开始, 市场推动的产业合作, 统一市场, 具有行政效力的跨区域政府协调机构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有关京津冀区域空间总体布局基本上都是以北京为中心分别提出的多种模式, 如首都圈:大北京;双核、一轴、三区, 这些模式是否可行还有待商榷。一轴 (京津塘主发展轴) 和双核 (北京-天津) 模式是已经得到行政和学术部门认可的京津冀区域空间总体格局的核心内容, 但是否还应包括的二级两轴和功能区域?如果应该, 那么包括几个二级轴, 几个功能区, 还有待深入探讨。

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还没有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深入分析。大多数研究只是指出存在地方利益分歧, 但没有深入而具体地分析是否进行合理的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会带来区域整体利益提高的同时, 也会促进各自地方利益;抑或是只会带来个别省市的利益, 而损害其他省市的利益;或者是短期内损害某些省市的利益, 但会带给它们长期的利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杨开忠教授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目前关于京津冀区域规划与合作的问题研究, 多数人是从形态上来考虑, 如几轴几带的问题讨论的较多, 而对其内部真正的机制——利益机制研究得不够。杨教授认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较弱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诸如区域内集聚程度太高, 存在两大直辖市各地区各自为战, 合作能力不强;亦或是空间格局不合理等表层现象, 而是因为该区域的商品经济不发达。商品经济不发达必然导致空间交换方式非常少, 地区间的合作与联系就较少。

三、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构想与对策建议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 京津冀区域合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次调研课题相关于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合作的基本思路或总体构想是:以优势互补为前提, 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主体内容, 以生产要素共享为整合手段, 以生态环境保护、交通、公共设施建设为先行项目, 以国家宏观调控与规划为指导, 以市场运行为主体, 努力把京津冀都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发展水平最高的知识型、创新型、可持续型、宜居型的综合经济区。具体而言, 考虑如下几点:

1. 环渤海经济合作首先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而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首先是京津合作;京津合作首先是京津塘合作;京津塘合作首先得看滨海新区的开发与建设;滨海新区的开发与建设依靠支柱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实验能否卓有成效。

2. 天津应处理好和北京及河北省的区域合作地位问题, 关键是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只有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不断增强, 才能增加辐射力和合作的可能性, 巩固区域经济地位, 促进和北京与河北省的区域合作。客观上, 国家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给予北京优先政策已使其发展成为区域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然而, 北京城市功能和规模的急剧扩张对土地、空间、环境和资源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压力, 功能向政治、现代服务业、文化和科技中心的倾斜已是大势所趋。天津应首先承认北京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区位优势地位, 通过主动的合作, 利用北京功能调整的有利时机和区位优势, 达到重新建立北方经济中心的目标。

3. 天津市要加快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滨海新区的功能发挥要依据其现实条件和客观规律, 不可盲目仿效浦东或以北京为标榜, 应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陆大道院士认为,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不可能完全代替北京的功能, 滨海新区不一定马上也搞总部经济。中国前十位的公司总部都在北京, 如中国移动、中国通信、中国石化等, 至少短期内是不可能移到滨海的。滨海新区的建设虽然也是国家政府行为, 但与浦东的发展还是有差别的, 天津有些功能不能和上海完全一样, 不可能同样一个规模、结构, 主要是因为北京与其临近。另外, 天津的腹地也没有上海大。但天津还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的, 有较多的物流、航运、制造业、原材料、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产业, 它将在整个京津冀地区与北京结合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地域单位。天津未来发展基础原材料要与河北省有分工, 同唐山、曹妃甸有分工。同时, 为了保证天津中心功能发挥要搞好基础设施的建设, 如对外交通建设、内部经济一体化的建设、跟北京的快速通道的建设。

4. 天津滨海新区应发展北京没有和不能发展的新型服务业, 如在东疆自由贸易港建立和发展名牌购物中心、豪华游船码头、露营地和生态休闲中心、Lego或Playmobil乐园等主题公园。

5. 根据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经验, 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合作, 从经济到社会和行政一体化。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处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因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上没有达到发达水平, 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因此, 区域合作只能从基础设施开始, 以便为进一步的合作提供条件。因此, 天津加强联系北京的交通建设, 包括公路和铁路是深入合作的基础。同时, 继续扩建港口, 扩建直通腹地的输港交通干线, 提高天津港的辐射力, 以便更好的和河北其他港口的合作。扩建天津机场, 组成立体交通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之后, 产业梯度转移自然而然发生, 经济合作会达到较高阶段。在基础设施合作的基础上, 进行部分产业合作, 在此基础上, 京津冀会进入社会与行政一体化阶段。

6. 宏观战略性研究已较深入, 但今后需要三省市主动联合根据区域合作的进展完善已有研究成果。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是针对区域经济合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如何选择重点支柱产业来研究产业合作与调整, 研究环渤海港口, 特别是天津和河北省港口的合作与分工问题。

京津冀区域经济 第8篇

一、京津冀地区经济建设现状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 以及河北唐山、保定、秦皇岛、张家口、石家庄等一共11个地级市, 是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北方核心经济带, 是实现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区域。

在近些年的经济建设中, 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区域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等经济指标都有着明显的增幅, 但是相比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 京津冀地区在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等方面明显落后, 和长三角与珠三角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不强

根据2014年国家统计年鉴, 京津冀在2014年全年生产总值和珠三角相当, 不及长三角的一半, 而人均生产总值不足珠三角和长三角一半, 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也明显低于这两个地区。

(二) 内部经济建设不平衡

京津冀地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表现为明显的二元结构形式, 中心城市和周边小城镇以及边远地区在发展水平和所处经济建设发展阶段上差异巨大, 河北省在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明显落后于京津两市, 尤其是河北省和北京天津接壤区域形成了一条贫困带, 贫困带上有24个县, 国家与省级扶贫县21个, 贫困人口超过180万, 对北京和天津中心城市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三) 区域经济开放程度低

京津冀属于传统封建思想文化统治核心地带, 民风保守闭塞, 官本位意识强烈, 轻视商业, 缺乏市场化观念, 开放程度明显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 贸易依存度明显低于这两个地区。

(四) 不乐观的人口形式

可以预见, 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京津冀区域人口城市化进程将不断加快, 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 但是制度障碍将妨碍区域经济建设的协调, 且随着经济建设, 区域内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空气污染严重, 水资源矛盾加剧, 北京和天津将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 而欠发达区域内则面临着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二、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

(一) 区域产业结构分工调整

京津冀地区是一个在持续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带, 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需要从企业层次和区域宏观发展两方面入手, 推动企业升级改造, 建设灵活、科学、环保、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企业, 区域分工和产业结构层次上, 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支持产业创新与升级, 制定正确的产业群导向, 提高产业园层次水平。

1、沿海经济带建设。充分利用世界性加工制造基地与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的辐射效应, 提高京津冀滨海新区建设水平。京津冀滨海区域面积辽阔, 有着丰富的滩涂、荒地资源, 还有天津港, 京唐港等优秀深水港, 依托天津经济开发区、保税区, 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形成了立足京畿、辐射北方, 面向全国, 立足东北亚的发展格局, 有望建设成为世界性的加工制造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

2、北京CBD与金融街实力提升。英国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小组的权威研究报告显示, 中国大陆只有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属于世界级城市, 其中北京的排名要高于上海, 有着商务和金融方面的优势与基础, 为此, 可进一步将北京CBD发展成为世界性服务贸易基地和金融中心, 将其纳入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中, 为北京提供类似浦东新区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将北京CBD、金融街和天津滨海区建设成为北方的浦东。

(二) 人口的区域协调

人口是制约京津冀地区发展成为国际性经济带的主要因素, 现阶段, 京津冀地区应该实施城市化战略, 调整区域空间发展布局, 实现人口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交通一体化。

1、户籍制度与用工制度改革。消除人口流动限制政策, 提高区域内人口流动自由度, 积极开展区域农民工置业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质量, 提高其在京津冀地区的竞争力, 形成区域内统一的技能认证制度, 建立区域内协同的就业岗位信息交流系统, 推动京津冀社会融合, 为三地子女教育、居住、就业等方面提供统一的权益保障, 为进城农民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促使其最终成为定居城市的市民。

2、加快产业结构与区域空间结构调整。形成南起石家庄、经北京到天津、唐山的轴心, 随着津唐沿线和大连快速跨海通道的建成, 将辽东半岛也纳入到建设区域内, 把轴线上城市的集聚经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有望将北京建设为世界级城市, 天津发展为世界级工商城市, 石家庄建设成为国际医药工业城市, 唐山建设为重工业为主的国际城市。

3、人口双向大循环。北京是京津冀地区的中心, 由于超大的人口规模, 北京正面临着严峻的城市空间压力、生态环境压力和水资源危机, 因此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建设十分关键的内容就是将北京人口向周边城市疏散, 采用堵、疏结合的方式实现人口迁调, 尊重市场客观规律, 调整首都公共设施服务价格, 适当释放市场供求关系, 控制人口迁入, 同时争取中央支持形成京津冀高考统招圈, 一定程度上减少入京的动机, 并积极改善现阶段只有迁入无迁出的情况, 向天津滨海新区提供产业、技术和人才输出, 并逐渐向曹妃甸、黄骅港一带转移, 形成工作在中心, 居住在沿边的经济带和城市生活方式。

(三) 科技资源的共享

京津冀地区总体上有着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基础, 但是科技资源的分布却并不协调, 北京高校云集, 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一流, 天津凭借滨海优势吸引了大量的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 而河北省却在科技资源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欠缺, 科技资源共享是资源所有者、需求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三方博弈, 政府政策对促进资源共享的效果并不明显, 还是需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分工优化方面入手, 形成资源共享下更合理的税收机制和补偿机制, 将北京、天津地区的制造业转移到河北, 采用有偿使用和税收补偿的形式刺激推动科技资源的共享, 增加河北地区经济总量的同时, 弥补产业转移给京津带来的损失。

三、结语:

京津冀区域经济建设面临着区域人口与产业、社会与经济、资源与环境等多方矛盾, 相比于长三角和珠三角, 在经济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尤其是河北省接壤北京、天津的位置出现了“灯下黑”的情况, 为此, 京津冀地区需要形成协同发展的思维, 顺应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优化区域空间发展格局, 缓解北京人口压力, 实现区域内的共同发展。

摘要:主要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 总结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经济建设现状, 并对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和协同发展策略进行了讨论, 京津冀地区是国家政治、经济中心, 依托北京天津两大城市, 形成一体化经济, 对该地区和国家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2]程恩富, 王新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演进、现状与对策[J].管理学刊, 2015 (01) .

[3]孙可娜.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思考——兼论滨海新区金融创新发展的市场空间[J].城市, 2015 (03) .

[4]刘炜, 陈景新, 薛楠, 刘二亮.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京津冀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02) .

[5]张国伍.京津冀综合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交通7+1论坛”第三十五次会议纪实[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4 (04) .

京津冀区域经济 第9篇

一、构筑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

京津冀区域在全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包含了一个首都、两个特大城市,是东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战略区域,在形态上是由首都与周边区域形成的首都经济圈。国际经验表明,由首都及其周边区域组成的首都经济圈要对全球有重大影响和控制能力,不仅在于首都城市自身的强大,更在于它们都与周边区域形成了良性的城市—区域关系,有高度发达的城市区域体系支撑首都城市影响和控制职能的发挥。伦敦都市圈、纽约都市圈、巴黎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等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四大首都经济圈莫不如此,其空间范围已从城市这一点状空间向外放大,扩展成为由首都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不同等级的城市,联合形成的独特的空间区域。因此,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升首都经济圈的全球竞争力,不单单是北京自己的事,更需要统筹、协调周边区域的发展,着力构筑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

二、构筑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北京及其周边的天津、河北已充分认识到区域协作的重要性,并持续推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但必须承认,北京与周边区域的合作还面临很多问题,仍未能形成有序的、富有竞争力的城市—区域体系。概括来讲,当前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达的中心城市与落后的腹地共存,区域内发展差距大

在京津冀地区,长期以来,各种生产要素向北京、天津两大核心城市过度集聚,形成了发达的中心城市和落后的腹地共存的区域格局。根据《2013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在全国百强县中,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有42个县(市)上榜,在周边形成了一批富裕的县级城市 ;而京津冀地区在百强县中仅占3席,表明目前京津对周边中小城市的集聚作用仍然大于辐射作用,核心城市的快速发展并没有能够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使得北京周边缺乏有竞争力的中小城市群,同时北京自身又深受拥挤所带来的各种“大城市病”的困扰。

(二)地区产业梯度落差大和产业结构趋同共存,难以形成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

一方面,北京、天津两大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在发展上相互脱节,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薄弱,导致周边中小城市特色不突出,产业承接能力不强,使得核心城市与周边腹地产业梯度落差过大,甚至形成“产业悬崖”,很难形成平稳衔接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京津冀三地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产业,呈现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相互之间竞争大于合作,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导致过 度竞争和地方保护严重,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也导致整个区域资源使用的浪费和区域整体竞争力的降低。

(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缺乏必要的统筹安排

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需要相对完善的区域性基础设施来支撑。但目前京津冀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在一些区域性港口、机场、跨地区高速公路和城际快速通道建设中,缺乏必要的统筹安排。此外,由于行政体制的分割,市场机制的作用还不足以对京津冀的区域格局重组产生根本作用,因此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促进城市—区域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四)区域自然生态失衡,亟待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京津及冀北地区同处于一个大的流域系统,冀北地区上游要为京津二市及下游地区提供涵养水源、调节水量、保护环境、改善气候、促进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服务。但目前冀北地区上游提供的生态服务很难得到合理的补偿,上游地区一方面要为保护生态环境付出巨大的代价,另一方面却使自身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导致生态改善与经济欠发达的现象并存,已经成为在特大城市周边贫困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加剧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不符合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

(五)行政壁垒高,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

由于行政体制的分割,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虽已提出多年,但一直无法达成深层次的合作,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深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了“首都经济圈”概念,然而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如何在这一战略规划中为自身谋求更大利益,成为三地新一轮合作与博弈的重要内容。上世纪90年代初创立的环京经济协作办公室在区域经济的协作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有限,迫切需要一个国家层面的协调机构来处理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利益分割和合作推进等相关事宜。

综上所述,在京津冀区域内,中心城市北京处于绝对优势,区域内部没有形成有序的产业梯度,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发展不足,缺少发挥“二传”作用的中间层次的城市。此外,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缺失以及行政体制的分割都使得这个区域构筑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任重而道远。

三、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

构筑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是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鉴于当前北京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有必要采取“五个推动”措施。

(一)积极推动区域规划的出台

突破行政区划,在更大范围内规划京津冀区域的发展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横跨整个“十一五”,至今没有获批 ;首都经济圈规划范围几经变更,至今也仍未出台。区域整体规划的缺乏导致规划范围、分工定位、利益分割等多方面的不确定,不利于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统筹协调发展。因此,建议积极推进这些以更大地理空间范围为对象的区域规划的出台,以便区域内各城市的发展有纲可依、有章可循,避免产业同构、恶性竞争。

(二)积极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在行政分割、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受限的情况下,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因此,建议推动区域内道路、交通、港口、机场建设的对接与资源整合,促进区域交通的一体化,为城市布局的扩展和城市体系组织创造条件,推进京津冀区域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的形成。

(三)积极推动人口、产业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合理布局

首都圈建设的规律表明,卫星城规模过小、离中心城过近、不具备工作和生活等综合承载功能将难以获得成功。因此,建议突破北京的行政区划,加快引导人口和产业在京津冀区域更大空间范围内的合理布局,一方面有利于破除北京“大城市病”缠身的困境,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腹地承接中心城市产业、人口、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转移,培育更多有竞争力的中小城市,缩小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四)积极推动生态保护机制的建立

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体规划京津冀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并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受益多出资多”的原则,建立京津冀水资源保护基金,统一建设京津冀区域的水源供应地和生态屏障。此外,为了对生态保护造成的发展机会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需要建立京津冀生态保护评估监测机制,并按照市场化原则,建立水资源保护的长效补偿机制,对水源保护地给予与其提供的生态服务相匹配的补偿,建立生态服务供给区域与消费区域的良性合作关系。

(五)积极推动区域协调管理机制的创新

京津冀区域旅游研究 第10篇

一、京津冀区域旅游基础分析

京津冀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 旅游市场和旅游规模都十分巨大, 是国内最早提出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区之一。2009年, 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20.67亿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近万亿元, 比2000年增长了近一倍, 国内旅游市场的规模日渐扩大, 且成爆炸式增长。国际上, 新马泰、东南亚、日韩、北欧四国等区域旅游合作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市场;在国内, “泛珠三角”、港澳台等区域旅游品牌也日渐形成并不断成熟, 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重要目的地, 其合作内容也在不断深化。京津冀虽然与“长三角”、“珠三角”并列为中国三大经济圈, 但其旅游产业和旅游市场却与其整体经济水平一样明显低于后者。近年来, 京津冀区域经济和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明显落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甚至落后于整个环渤海经济带中的其他城市和地区。从2000年开始, 北京已不再是国内游客的首选旅游目的地城市, 其旅游收入在全国旅游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下滑, 上海已经成为国内旅游收入以及旅游总收入最高的地区, 这主要是得益于沪穗粤地区整体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津冀地区要想把旅游业做大做强, 必须借鉴沪穗粤等地区区域旅游的经验, 不断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打造京津冀区域旅游品牌, 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和旅游质量, 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二、京津冀区域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 区域旅游缺乏合作意识

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被国家规划和被学者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但是由于京津冀地区范围广阔, 区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北京作为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已经明显高于天津和河北地区。随着十一五规划中中央提出要将天津打造成北方的重要经济中心, 天津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作为京津冀大三角的另一组成部分, 河北的整体经济水平却与北京和天津存在较大差距,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京津冀地区的全面协调发展局面并没有出现, 这也导致了京津冀地区的合作基础并不牢固, 合作意思明显不强。随之而来的是, 京津冀地区虽然存在大量的优质旅游资源, 如故宫、颐和园、山海关、北戴河、避暑山庄等, 但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各地区的区域旅游意识还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区域旅游合作意识亟待加强。

(二) 区域内旅游协调机制欠缺

由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区域内旅游状况也存在很大不同。特别是由于北京、天津、河北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 由于地区保护主义和区域内竞争因素, 三地的旅游资源无法实现共享, 协调共促机制更无从谈起。如何打破地区隔阂, 实现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建立良好的协调与合作机制成为发展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 旅游资源缺乏整体的规划与开发

由于行政区划和隐形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 我国的旅游市场是相对封闭和保守的。每个行政区划内都有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 形成了自己的资源优势, 但在大的区域内却无法实现统一规划和整体开发, 人才、资金、信息不能实现有效整合, 旅游资源也不能形成优势互补。自我规划、自我开发是为了提升本地区的旅游优势, 提升本地区的旅游产业, 殊不知, 关起门来搞建设已经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极其错误的。保守的思想和封闭的市场已经成为阻碍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极大制约因素, 常常导致旅游资源雷同、旅游线路缺失, 不但不能培育地区旅游竞争优势, 反而丧失了旅游资源, 降低了旅游竞争力。近年来, 北京从国内游客首选旅游目的地城市地位上的滑落, 就最好的说明了这一问题。

三、构建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机制

(一) 打破桎梏, 加强合作

现代市场经济, 竞争已不再是主题, 合作共赢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在经济发展中, 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共赢。京津冀地区要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 提升整个地区的经济水平, 只有打破各种枷锁和桎梏,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才能实现整个京津冀地区旅游业的大跨步发展和重新崛起。京津冀地方政府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陈旧观念, 从长远发展和共同发展的角度, 站在区域旅游一体化的高度, 加强政府间的合作, 把京津冀地区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定位, 把地区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和把握, 运用区域共同的力量提高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的层次, 扩大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的规模, 发挥整体效应, 共同发展。

(二) 统筹规划, 加强协作

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 单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是有限的, 单个地区的经济力量也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和单一的经济物质支持是无法与一个整体进行竞争的, 这就需要把旅游资源整合起来, 把经济物质支持统一起来。京、津、冀任何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物质支持都是有限的, 要把单个旅游市场和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就需要有一个强大整体的支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 加强协作才有出路。在“长三角”、“珠三角”、“新马泰”等区域旅游得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加强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已经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 也是一件刻不容缓、关系京津冀旅游产业发展的大事。

在清醒认识到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 京津冀地区就必须统筹规划区域内旅游产业的发展, 加强区域内的协作能力。重新布局旅游资源固然无法实现, 但京津冀地区可以通过统筹规划旅游产业, 重新定位和布局区域内的旅游市场, 优化旅游资源和旅游路线, 打造重点景点和重点线路, 优化组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 吸引游客, 留住游客, 使游客在区域内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旅游风格和旅游特色, 进而形成年年有新游客, 年年有回头游客的良好发展态势。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在统一加强规划和重新定位后, 也要突出特色, 性格鲜明, 不要给游客形成千篇一律、千山一面的呆板印象。在服务上, 各景区要不断加强和提高服务质量, 以游客满意为中心, 用心服务、真诚服务, 打造出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的服务品牌, 并不断提升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的服务内涵。

(三) 提升区域旅游协作层次

一般来说, 区域旅游协作层次有四:一是旅游资源之间的协作, 即各协作单位各自拥有一定的旅游资源, 然后通过协作提升旅游资源整体竞争力;二是旅游市场之间的协作, 即各协作单位都面临相同的市场客源结构, 为降低促销成本, 通过协作共同促销同一市场;三是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之间的协作, 即协作区内一方有优秀的旅游资源但客源增长潜力小, 一方有丰富的客源但旅游资源持久竞争力差, 它们通过协作达到取长补短, 互利互惠效用;四是旅游各要素的全面协作, 即旅游发展各要素在协作区内自由流动、合作, 充分发挥各协作单位旅游要素的效能, 提高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在上述四个层次中, 一、二类较常见且层次也较低, 三、四类层次较高且也复杂。

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要实现协同发展, 就要正确处理好各协作方的责、权、利关系, 要建立明确的协作组织章程, 规范协作各方的责、权、利关系, 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京津冀地区要共同组建区域旅游协作理事会, 选举出理事长单位, 负责主持召开理事会, 制定并不断完善协作章程, 各理事单位要在协作章程内规定范围内处理区域内的旅游事务, 规划区域内旅游蓝图, 共同推定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不断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 打造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的大市场, 谋划大发展。

要打造京津冀区域旅游整体市场, 京、津、冀地方政府的参与必不可少, 甚至将成为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关键所在。这就要加强京津冀区域内政府间的旅游协作, 对一些资源价值极高而又人为被分属于不同行政区域的旅游资源地, 要通过政府间行政协调的方式实现对旅游资源的有效和集中管理, 可以考虑组建京津冀区域内负责旅游产业和旅游市场的行政组织或半行政组织, 赋予其对区域内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管理权限, 加快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进程, 提升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

京津冀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带和旅游资源聚集地, 加强区域间的旅游协作, 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 对京津冀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甚至是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也会对该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因此, 加快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 提升旅游产业层次, 对京津冀地区具有重要的作用, 应该引起京津冀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纪根立.打造中国旅游金三角构建世界级旅游经济圈[J].旅游调研, 2003 (8) .

[2]梁滨, 刘承良, 郝华勇.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时序演变与功能区划[J].经济问题, 2009 (7) .

[3]孙钢.大力推进“泛珠三角”的旅游合作与发展[N].中国旅游报, 2004-06-03.

[4]李瑞, 郭影影.伏牛山旅游发展空间组织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 .

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环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117-02

所谓区域物流一体化,就是对现有物流基础条件实行无缝链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运作快捷的综合物流体系,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它作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桥梁、纽带和重要支点,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当前,京津冀地区经济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却明显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究其原因,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缓慢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所在。可以说,区域物流一体化是制约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分析京津冀物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京津冀地区实现物流一体化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京津冀物流一体化面临的总体发展环境分析

1、地区总体经济环境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经济逐年健康﹑稳定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巨大,这使得京津冀经济圈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为物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巨大的发展机遇。2009年京津冀地区人口数占了全国人总量的7%左右,GDP总值为36400亿元,是全国的约19%,人均GDP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都为京津冀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和条件。

2、产业结构变化带来巨大的物流需求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物流需求主要来自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即第二﹑三产业比重越大的省市,物流需求就越旺盛。从表1中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第二、三产业比重非常大,北京和天津的第二﹑三产业之和均已超过95%;而除了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工业已经超过50%。这都为京津冀物流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需求。

表1京津冀2007年各省市产业结构比重

3、京津冀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京津冀一省两市都比较注重物流产业的发展,北京﹑天津更是我国较早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并将其列为支柱产业发展的城市。河北省也制定和出台了自己的物流发展规划。政府的重视和推动必将对京津冀物流业的发展起到强心剂的作用。

4、京津冀地区物流业硬件环境

物流网络由物流结点和物流线路组成,物流结点包括各种对货物进行储存、处理中转、分拨的设施和场所;物流线路是指衔接各个物流结点的公路、铁路、航线、管道等设施。京津冀地区不管是在铁路、公路还是航空等方面都很发达,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建立高效﹑畅通的物流网络是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推进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基础保障。京津冀地区各主要城市已经意识到结点建设的重要性,纷纷开始规划自己的物流园区,为推动本市或本省的物流业发展打造良好的外部基础设施。

二、京津冀物流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环境固然可喜,但其存在的问题亦较为严重,主要有以下方面。

1、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区域协调发展受到严重挑战

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互不隶属,是三个独立的行政区,因此它们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时,至少不会把其他省市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只会首先考虑自身利益,这对京津冀整体区域的物流规划和协调发展设置了障碍。此外,该区域很大一部分企业的经营思想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旧时代,体制转换慢﹑行业垄断和政企不分现象屡见不鲜,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未能形成适应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对物流一体化运作形成巨大障碍。

2、两经济中心城市各自为战,产业结构趋同

北京和天津作为京津冀地区的两个国际性城市,在京津冀区域内的地位和作用非常明显。但是,也正是由于两者的经济规模和功能相差不大,且经济实力同样强大,致使它们都力图成为京津冀和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经济的翘楚,从而使竞争大于合作。这就导致了它们不能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产业﹑行业结构趋同,相互之间争夺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

3、综合管理的交通体制有待进一步发展

首先,京津冀区域虽然交通基础设施门类齐全,但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例如京津航空运输呈现极不平衡的状况,天津机场的旅客和货邮量与首都机场相比分别是1比25和1比16,前者的滨海国际机场航线和航班少,机场外部交通接口通而不畅,客货源流失严重,而繁忙的首都机场有75%的货源来自于天津的三资企业,两大机场一体化的优势没有能够充分显现,没有错位协同发展。此外,公路运输场站输量少,功能比较单一;港口﹑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客运站之间未能形成快速通道网络,大都独自经营,重复建设,竞争大于合作;交通管理政令不统一,口径不一致,对建立综合运输体系造成很大障碍。

4、区域内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和物流标准化建设亟待完善

京津冀地区很多物流企业都拥有一些譬如自动分拣设备﹑自动堆垛机等自动化物流设备,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率,主要根源在于缺乏信息技术的配套应用。在信息技术没有广泛应用的情况下,物流企业能够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只有通过其物流设施能力的提高和价格水平下降来体现。因而京津冀地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物流网络和物流信息系统尚未形成。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发展的基础。京津冀地区物流标准化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基本设备没有统一的规范,同时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间也存在缺口,严重影响货物在运输、仓储、搬运过程中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协调运作;此外,整个京津冀地区物流领域还没有具有公共数据接口的行业和国家编码标准,造成了实际运作过程中互不兼容、数据无法自由交换和共享的窘态,严重影响了货运效率。

5、物流人才的联合开发与合作培养机制匮乏

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丰富,特别是京津两市高校林立﹑人才聚集,物流人才优势相对明显。但是,京津冀没有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物流人才一体化开发与合作培养明显滞后,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京津冀物流的一体化发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是偶然的,京津冀三地是三个独立的行政区,互不隶属,一体化目标的实现仍然要受到行政分割的制约,特别是户口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约束,成为抑制人才自由流动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京津依靠政治、经济和政策等优势,大量吸引河北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进一步拉大了河北与京津的差距。

三、京津冀物流一体化的发展举措

1、抓住滨海新区、曹妃甸建设的机遇,促进京津冀物流一体化

在近年国家加大对天津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建设的机遇中,京津冀,特别是京津唐三市,要通力合作,打破区域之间的封锁和垄断,加强整体规划,促进三市交通和物流线路的进一步畅通;要统筹考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规划、物流技术等;鼓励物流企业之间、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联合,促进京津冀物流业的大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制定京津冀经济圈交通系统的整体规划

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是影响物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也是京津冀经济实现一体化的关键。因此,京津冀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交通运输必须先行。要把京津冀的航空港、海港、信息港三者与区域及城际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有机连接起来,通过高速铁路建设和现有线路的提速,形成客货分离、高效便捷的现代化铁路网;建成由高速公路和国道干线组成的发达公路网络;建设国际枢纽机场,首都机场与天津机场协调发展,合理协作与分工。沿海港口加强协作,合理分工,形成港口体系。通过交通系统的整体规划,为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迅速、便利、安全、经济的交通网络和运输体系,促进京津冀经济和物流一体化的实现。

3、大力发展京津冀地区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归根结底就是企业物流运作的绿色化。物流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运输(特别是公路运输)造成的废气排放﹑噪音和交通堵塞等。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要从宏观上的政策法规上对物流进行管理控制,例如控制区域内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等。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要围绕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开展经营,不能安于现状;开展物流企业的科学技术改造,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建立和对物流流程﹑环节以及各设施器械的技术改造等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和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的能耗和污染,增强环保能力。

4、建立健全京津冀区域综合物流平台

物流平台包括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包括公路﹑铁路﹑航空﹑仓储等与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平台就是通过对相关信息的采集和集成,为生产﹑销售及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物流信息,满足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对物流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同时通过物流共享信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政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机制的建立和运作。物流平台的建立和健全,可以为京津冀地区整合物流信息资源,促进京津冀物流一体化的作用。

通过分析京津冀物流一体化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要想实现京津冀区域物流的一体化,就必须树立区域协调发展的观念,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推进京津冀这个中国心脏的物流一体化的发展。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区域内物流业发达的京津冀。

参考文献:

[1]焦文旗.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障碍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08,(35).

[2]焦文旗.京津冀物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J].时代经贸,2008,(6).

[3]张雪梅,孙武志.加快区域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京津冀一体化[J].区域经济,2007,(6).

[4]于刃刚,戴宏伟.京津冀区域经济协作与发展[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5]赵宏.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6]周立群.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研究 第12篇

一、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成就

(一) 区域金融市场组织体系较为完善。

京津冀经济圈已经形成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并存的银行体系;以全国性证券、信托公司, 地方证券、信托公司并存, 各类证券中介机构为补充, 共同发展的证券、信托组织体系;国有保险公司、多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和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保险组织体系。

北京作为首都, 其发展经济金融的集聚优势无以替代。金融主要监管机构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部均设在北京;北京聚集了全国50%~60%的金融资产, 是全国性的金融管理和信息发布中心。天津具有突出的区位和开放优势, 经过不懈地努力, 截至2004年, 天津已有地方性政策性银行2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11家、外资银行19家, 还具有一批优秀的信托公司、证券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相比而言, 河北虽然金融机构设置和集中度均较为逊色, 但同一区域经济系统中, 各省市之间经济金融发展拉开了梯次, 符合我国非均衡发展的现实, 也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二) 区域金融市场发展迅速, 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目前, 京津冀区域金融已经形成货币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共同发展的格局。种类比较齐全, 市场层次不断细化, 运作日益规范。2004年京津冀区域全年保费收入359.88亿元, 京津两地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20, 089.74亿元, 其中股票成交额8, 669.29亿元, 债券成交额810.31亿元, 基金成交额95.54亿元。

近年来, 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倡议受到京津冀各省市的高度重视。2008年5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下发《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 首次明确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2005年5月天津市提出加快聚集各类金融机构, 全面提升面向区域金融发展的金融服务功能。2006年8月河北省政府也出台《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以求建立长效机制, 确保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的落实。

(三) 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05年完成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和环境评价》报告, 首次对全国29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金融资产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和排序, 并对其中50个大中城市区域经济、金融、司法、制度以及社会文化等若干方面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对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排名。该报告提出了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九大解释性指标, 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影响金融资产质量的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界定因素。根据该报告, 全国金融生态环境可分为五个等级, 其中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省的金融资产质量均有提高, 北京、天津处于二级城市位置, 特别是天津市金融资产质量变化尤为明显。

二、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 京津冀金融业在各自行政区内有较大发展, 并为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政治地位、城市化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三个行政区金融业呈不平衡发展态势。

(一) 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京津冀地区银行、证券、保险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北京所具有的总部优势, 使得国内外许多金融机构纷纷在京设立经营机构, 有效地促进了北京金融业的发展。相比之下, 天津、河北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 经济发展水平不及北京, 使其金融业发展较为滞后, 在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行业中差距明显。由表1可以看出, 北京无论是在银行业资产总额、银行业服务密度, 还是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融资额以及保险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天津各指标次于北京, 而河北处于最末。由此看出, 京津冀在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行业中的发展不均衡, 存在明显差异。 (表1)

2、京津冀地区资金使用效率低, 资金配置不合理。

近年来, 京津冀地区金融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 金融业已逐渐成为支柱行业。2003~2006年金融业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为2.77%, 分别占全部要素的6.03%。但是, 京津冀地区资金使用效率低, 配置不合理, 经济与金融发展不协调。从地区金融机构的信贷期限结构来看, 中长期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比重超过一半以上;从地区金融机构的信贷产业投向来看, 天津和河北无论是在信贷支持力度上, 还是在产业分布上均存在很大的差距。京津冀地区因为各自为战和地域方面的原因, 导致三地相互间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等现象严重。因此, 京津冀地区只有加强联合, 优势互补, 优化区域内的信贷资金配置, 形成合理分工和最优化的产业链, 才能推动区域金融均衡发展。

3、京津冀地区存贷款比例、增速不均衡。

由表2可以看出, 北京无论存贷款总量, 还是人均存贷款量均位居第一, 各项存贷款年均余额远远高于天津、河北地区。从贷存比例和贷款增速看, 天津最高、最快, 贷款年均增长20%, 分别快于北京、河北2个和10个百分点。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 必然使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平衡。2006年北京、天津、河北金融业增加值依次是974.6亿元、186.87亿元和279.72亿元, 占相应生产总值的比重依次为12.4%、4.3%和2.4%。河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低于北京和天津10个和1.9个百分点。 (表2)

(二) 原因分析

1、行政壁垒。

金融系统的构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各类金融机构的比例、相互间的协调关系、在企业经营行为上的介入程度, 以及在发生纠纷时的解决机制等, 都需要政府部门达成一致意向。长期以来, 各地政府部门在行政上各自为政, 由此形成的行政壁垒是最难攻破的。破除行政壁垒、确定政府职责、理顺沟通途径是金融区域化的前提。

2、利益壁垒。

任何一个融合过程都会让某些人和组织的利益受损, 比如在京银行可以跨地域发放贷款时, 津冀本地银行就会感到有压力, 虽然这些新增贷款对当地的经济是有利而无害的, 但利益相关者也依然会尽力抵制外来竞争。这些地方保护主义是金融区域化的宿敌, 要打破这一利益壁垒, 最有效的方法是完善仲裁机制, 保持行政沟通。

3、制度壁垒。

金融机构在跨地域经营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方土政策, 这些政策并不针对外地金融机构, 不属于地方保护主义, 但形式各异的地方规定会极大地影响效率, 导致整个金融系统输血不畅。不同的风险原则、不同的信用评估方式、不同的经营准入等皆属此例。这些制度的地区差异必须通过协商来解决, 以达成共识。

4、信息壁垒。

金融业是严重依赖信息的行业。各地、各行业的存贷款信息, 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 风险预警信息, 行业发展信息等都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机构的经营举足轻重。然而, 现实是这些重要信息在各地区各行业还不健全, 各地的相关机构也不乐于共享真实的经济数据, 各种抵制压力无处不在。构造一个准确翔实的信息库, 建立一个快速通畅的信息通报机制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5、人才壁垒。

金融行业是一个以人才为基础的专业性很强的行业,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 户口、福利、养老、子女教育等都是制约人力资源转移的现实问题。实现经济区域化的基本前提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区域化, 解决劳动者在择业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从而实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三、促进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转变政府金融管理方式, 构建区域金融协调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加强管理层面的合作是加快金融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而如何从京津冀整体利益出发, 摒弃不合时宜的金融管理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目前情况来看, 京津冀银行业管理层之间已经有许多互动交流, 但是尚未制定形成金融合作框架。京津冀三个独立行政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对区域金融合作仍然存在矛盾心理。解决问题的关键, 主要是能否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 理顺管理关系。首先, 在金融政策建立方面, 应从区域金融发展战略出发, 制定有利于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 比如设立专门的区域性政策金融机构;其次, 建立集权与分权相统一的区域金融体制, 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决策中心、信息中心的优势, 天津应当努力利用自身特色, 做到与北京金融体系的优势互补;再次, 构建区域性金融市场。要立足消除区域分割, 发挥各区域集合优势, 走经济协作一体化道路, 利用相对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增强竞争活力, 发展规模经济;最后, 通过区域金融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调整, 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统计》

(二) 尽快建立区域信用体系。

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要健全地区社会信用基础。一是要积极推进本地区金融法律健全, 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交易主体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体系, 在立法上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 特别是在企业合并、分立、中止等过程中, 要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 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二是建立健全区域内多种信用评级体系, 区域内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利用信息资源,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级机构, 制定出统一的信用体系、规范标准和查询系统, 提高区域内信用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度;三是各方联合, 加快区域信用体系和信用环境建设, 重点探索建立覆盖全区、资源共享、信息完备、使用便捷的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信用系统。

(三) 加大风险监测与外部监管。

为共同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 可考虑建立区域金融风险监管系统。该系统由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区域经济综合部门、地方政府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组成。人民银行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日常监测与评估, 落实跨部门金融稳定协调机制, 增强工作预见性, 及时提示金融领域存在的潜在风险。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能, 加强对金融企业的指导、监督, 督促加强内部控制, 依法审慎经营。各经济综合部门应公开发布更多的宏观信息和产业信息, 加大对产业、财政、税收、土地、环保等政策的指导力度, 引导金融机构正确把握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 防止信贷资金投向重复建设项目或不符合政策规定的项目, 降低金融机构决策的政策性风险。

(四) 加快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金融信息化战略, 对推进京津冀地区金融一体化至关重要。京津冀金融机构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必须加快自身的技术更新和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外汇市场业务是京津冀参与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一环, 而外汇市场业务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网络和电子技术才能连接运作。未来京津冀地区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对信息技术和电子网络技术会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各类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大对电子网络技术的投入, 扩大容量, 并做好各种软硬件的兼容协调工作。促进信息技术发展, 这不仅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 提高外汇交易的效率, 还便利了信息采集和集成化应用。

综上所述, 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 其市场组织体系较为完善, 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但由于存在行政、利益、制度、信息和人才等诸多壁垒, 使得京津冀地区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地区资金使用效率低, 资金配置不合理, 地区存贷款比例、增速不均衡。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金融快速发展, 政府应转变金融管理方式, 构建区域金融协调和利益分配机制, 建立区域信用体系, 加快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加强风险监管, 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外部环境, 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的成就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对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应转变政府金融管理方式, 建立区域信用体系, 并且加强风险监督, 完善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金融,金融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经纬, 冯文丽.论京津冀区域金融创新模式与发展战略[J].经济理论研究, 2008.10.

[2]安虎森, 彭桂娥.区域金融一体化战略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天津社会科学, 2008.6.

[3]卢卫, 石森昌.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R].2006.3.

[4]卢卫, 石森昌.京津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想[J].经济时报, 2006.8.4.

[5]李海平, 蒋欢.地方政府与区域金融发展问题探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1.

[6]解春苓.京津廊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的问题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8.12.

[7]张云.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 2008.12.

上一篇:数学教学整合分析下一篇:替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