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介语境范文

2024-06-19

网络媒介语境范文(精选10篇)

网络媒介语境 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媒介审判,公正

1 网络时代语境下的“媒介审判”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由于其平台的开放性,相对的匿名性,以及很强的时效性和双向互动的特点成为了公民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可是在满足人们表达自由和提供多样信息的同时,也会因为虚假信息源,不可靠线索,以及蓄意的煽动性语言形成非理性的舆论,进而可能形成网络环境下的“媒介审判”,影响司法的公平公正。

“媒介审判”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其发源于美国。我国学者将“媒介审判”一词界定为:“新闻媒体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做出判断,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1]媒介审判是对司法公众和犯罪嫌疑人公民的权利的双重侵犯,近年来“媒介审判”这一现象日益频繁,而中国发生媒介审判,是有其自身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1.1 历史原因

几千年来,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时期,古时相关的法律法典是为了维护权力的最高统治者所服务的,所以在中国人的几千年传承的文化观念中,其实对于法治的观念其实是不清楚,观念是模糊的。其次,面对现实案件,很多人对于事件,对于人判断对错的标准和出发点不是首先从是否合法开始,而是多半以是否合乎道德和伦理着手。这一点从平时我们对于表达“情、理、法”三者的排序上就可以看出,我们往往将“情”放在首位,将“法”放在末尾;我们还常说“某某人虽然触犯了相关法律,但是情有可原。”从这些语言习惯的表达,其实是可以看出,在中国人心中,“法治”的观念是不强的,法治社会这个概念其实是没有从大众的思想上完全建立起来,当然这也就是导致媒介审判发生的历史性的因素,也是一种文化的原因。对比美国来看,著名的“辛普森案”由于警察携带辛普森的血液样本在凶案现场滞留3个小时之久,导致证据可信度不够,最后陪审团裁决辛普森无罪,13年后通过重新整理相关证据,判决对于辛普森各项指控成立。从这个案件,可以看到美国对于证据的严密和公正非常严苛,他们更加看重整个案件逻辑的正确性和证据的准确性。

1.2 现实原因

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因种种原因,在有时司法缺位的情况下,新闻媒介成为了弥补司法缺位和不公的特殊手段,另一方面在正常的诉求渠道无法得到解决现实问题时,一些弱势群体希望寄予在新闻媒体身上,希望利用媒体舆论监督的压力对相关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形成影响。

除此之外,网络时代的媒介审判呈现出同以往媒介审判不同的新特点,以往传统的媒介审判主要是媒介越位对司法的审判权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造成侵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媒体的崛起,媒介审判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是群体性意见的压力容易形成沉默的螺旋,这其中主要在于一些对于问题的情绪化的观点容易被放大,从而使少数意见被湮没;其次主要是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尤其是新媒体的议程设置相较于传统媒体议程设置,更具有时间上的迅捷,这样一种集中的话语形成的强大舆论压力,也会影响甚至干扰司法工作者对于案件的判断。最后是网络暴力的产生,无论对于受害者或者是犯罪嫌疑人都是一种伤害。[2]

2 案例分析

2012年10月24日,网友“将讲090080”在微博里发了一张照片,引来众多网友关注。照片里,一位女老师两只手分别揪着一名男童的左右耳朵,将男童双脚提离地面约10厘米,男童张着嘴巴哇哇大哭。浙江省温岭市公安局官方微博25日披露,该市城西街道一幼儿园女教师颜某虐待幼童,已被刑事拘留。此外,另一名参与拍照的女教师童某,因寻衅滋事被处以行政拘留七日处罚。这张照片在微博中曝光之后,引起了网友们对此事件的愤怒和指责。大致可以将这次事件的传播流程表示为:自媒体爆料→新媒体引导舆论发展→传统媒体跟进,舆论进一步深入→意见整合。从传播流程来看,可以看出,虐童事件首先在新媒体议程设置中不断引发讨论,主要通过微博热点话题,博客推荐,论坛置顶等方式,在这个环节中,网友们对于虐童事件的责任主要落在女教师以及院方身上,其次在这个部分的讨论中,网友对于虐童事件的愤怒逐渐转移在对施虐女教师的身上,一些情绪性的观点,得到放大,人肉搜索的应用使得事件中这位女教师的个人信息暴露在公众面前,这对于公民权利来说已经造成了极大的侵犯,尤其是公民的隐私权。其次针对被害者的儿童,曝光这次事件的个人以及最先报道这次事件的媒体也没有注重对于未成年人保护。之后传统媒体跟进,进一步挖掘事件本身和细节,而对于事件的讨论点,也逐渐转移到对于幼儿园的管理上,对于年轻教师的招聘规则的漏洞上。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声音,觉得女教师这样的行为实在是不能忍受,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可是之后司法部门的结果却是和广大网民的意愿背道而驰,由于刑法中并没有“虐童罪”,并且刑罚要遵行罪行法定的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而且也不能以“故意伤害罪”来定罪,因为“故意伤害罪”也要有对人造成明显的伤害,至于精神上的伤害更是难以进行确定。这其实也反映出,我国法律在这方面的漏洞和尴尬,但是从这件事本身出发,这个判决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司法部门并没有因为舆论的压力而屈从于舆论,屈从于媒体的压力,而是做到了依法办事。

在这次事件中,可以看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对于虐童事件的报道,许多并没有十分细致和深入,大多数的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很难做到中立,客观,公正的报道,大多数的报道还是集中在对于女教师个人经历的挖掘和私立幼儿园办学环境和招聘教师的规则的漏洞上,没有看到背后关于政府相关部门管理和投入不足的问题和痼疾,报道往往选择最具独特感和新鲜感的因素进行报道,比如女教师的个人性格,还有没有类似的虐童行为,以及对类似行为的刻画描写等以此吸引受众的眼球,再加上网络时代的到来,技术手段的发展,人肉搜索得出的事件,普通人很难辨别真假,而普通民众根据舆论的信息,再加上道德上的情感驱使,很容易对案件产生良心判决,道德上的判断取代了法律上的规定。媒体又通过自己的平台将这种民意进行传播,很容易对司法部门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从而左右事件判决的方向。这在药家鑫杀人案件的审判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法院判决药家鑫死罪之前,媒体一直围绕药家鑫“官二代”的身份下笔墨,因此对于药家鑫家庭背景的好奇和对其杀人的愤怒成为舆论的主题,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也通通报道此事。之后虽然有律师和相关网友呼吁和提出药家鑫不用死的三大理由等不同意见,但是仍有大部分人认为“杀人偿命”,何况如此性质恶劣的行为,并且对于律师所说的自首,无前科等理由给予讥讽和谩骂等语言暴力。[3]之后呼吁判药家鑫死刑的声音越来越大,逐渐形成沉默的螺旋,呼吁药家鑫判死刑的一方呈现越来越强的上升趋势,另一方则趋于沉默。纵观整个事件,无论是报纸的跟踪报道,还是电视媒体的节目策划,最终都是通过网络在互联网平台上得到传播和扩散,网民们形成的舆论压力,对于司法部门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保证司法的独立和公正,防止网络时代的媒介审判刻不容缓。

3出路

对于媒介审判,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时代的媒介审判,要有一个客观和清醒的认识,媒介审判并不是单纯的媒介自己的问题,要看到媒介审判同时也是法律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可以看到媒介审判当中,媒介是一个载体,一方面它传播和扩散相关观点和看法,站在它背后的是强大的舆论力量,另一方面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引起受众关于特定问题的讨论,甚至是引导受众关于特点问题思考的方向。因此,对于媒介审判,可以从法律、社会、媒介、受众四个方面着手:

3.1 法律方面:

司法部门要通过对案件的分析,收集和整理关于相关法律的漏洞,将修复这些缺陷的事情拿上议程。其次对于司法部门自身来讲要注意树立司法的权威,争取取得民众对于司法部门的信赖,这里的关键在于司法部门如何在尊重法律和尊重领导的平衡方面下苦功,既不屈从于民意,又不屈从于领导,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公正公平依法断案,来树立法律权威、除此之外司法部门也要保持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渠道的畅通,注重对于法律相关知识和规定的宣传。

3.2 社会方面:

在这个方面主要是调节公权力和普通公民权利以及司法方面三者的关系。媒介审判的背后是舆论压力,是意见的集中体现。这些体现也是对现实生活相关问题的映射,政府在这些方面,要树立建构一个阳光,透明,公开的政府,以科学的方式去协调公权力和公民权利以及司法的关系,树立政府的形象。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问政,政务微博成为政府与民众进行沟通的新渠道,这为公权力和公共权利的沟通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4]

3.3 媒介方面:

首先要秉持新闻的报道原则,尽量做到客观,中立,公正的看待和报道事件。其次是对于报道的相关细节和材料要注意核实,不要为了追求报道的速度和独家,忽视对于真实性的把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对重大案件的报道要保持中立的立场,在报道中,要尽量避免自行定性和定罪的主观性报道,在词汇的使用,图片视频的应用和处理上也要对相关人员的隐私权等个人权利进行相关的保护,比如对未成年人的面部打上马赛克等,对相关人员个人私密信息要注意不要随意泄露。最后媒介自身要注意坚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基本的社会责任,不随大流。

3.4 受众方面:

道德是一种人们评判事务的标准,它是柔性的,没有强制性,很多时候它的基础是基于习惯和情感。法律则是硬性的,具有强制力,法律规定了行为的最低底线。由于文化的原因,对于法治的概念并不是根植在民众心中,对于个人来讲,如何增加法治观念,如何提高网民的个人素养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因为新媒体的发展,传者和受者已经不是分离的了,二者往往是同一个人,如何能在意见的洪流中,不随大流,既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又能容忍与自己相悖的观点,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冠楠.媒介审判下的司法困境.法学,2011(5).

[2]陈硕,网络时代的媒介审判.现代传播,2010(10).

[3]罗文研,对媒介审判现状的探讨.新闻世界,2012(10).

网络媒介语境 第2篇

【关键词】 新媒介 网络视频 反常规 叙事特征

一、语速快

高频语速,满足了受众急切的话语表达快感。应用语言学研究表明,人均每分钟正常呼吸为14—15次,口语表达时的正常语速为每秒3.6个字,而本剧的语速相对较快。据表一统计显示,第一季第二集一分钟内字数合计为323个字,平均每秒钟超过5.3个字,其中0:31-0:36五秒钟内字数高达46个字,平均每秒9.2个字,远超正常语速。

受众高频语速下,却无理解障碍,因其以短句为主。一分钟内共有41个单句,单句平均字数接近7.88个字,稍稍高于正常语速下,单句话最佳字数为3.6 X2(秒)=7. 2字。

二、情节反转快

出乎意料的结尾,是其“反情节”叙事的标志化体现。此外,夸张的情节反转,也使叙事呈现出“反情节”的特征(如第一季《最强选秀王》):一,是作为选秀节目的主持人,王大锤立志让自己的节目不落俗套,但是俗落不堪的场景布置,媚俗的评委及观众,以比惨博眼球的选手等元素,恰恰让整个选秀节目落入俗套,理想期待与现实状况形成强烈对比;二是,作为选秀节目,选手现场没有任何才艺展示,取而代之的是身世、经历等方面苦难的讲述。博得评委和观众赞赏的不是选手的才华,而是凄惨、荒诞的人生经历;三,是恶俗的节目却备受受众关注,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符号化的人物,违背因果关系序列的事件发展,出人意料的结局,强烈的反差对比下,重要的不是情节,而是观点、话语和情绪。荒诞的事件促使受众跳脱故事,将注意力转移到破碎的现实、臆想、梦幻背后隐含的意义上,契合受众吐槽和情感宣泄需求。

三、外部节奏快

网络视频中,停留短暂的小景别,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凸显了人物夸张的情绪变化;略显焦躁的镜头运动,营造了不安的情绪、气氛;明快的镜头切换,让受众在高频的刺激中,感受网络视频强烈的律动,满足其吐槽快感,这与追逐浅阅读、即时感官满足的快节奏网络文化消费习惯相符合。

景别上,网络视频以近景和特写为主。由于小景别的信息量小,重点信息突出,画面信息的可选择性极低,因而画面停留的时间相对较短,节奏明快。据表二统计显示,1分钟内共有70个镜头,47个特写镜头(包括大特写),12个近景镜头,9个中景镜头,2个全景镜头,近景和特写镜头占总镜头数的84%以上。镜头运动上,固定镜头32个,运动镜头38个,以小幅的运动镜头为主。剪辑上,时空跳跃、突破剪辑常规的快速剪辑为主,表二中0:13秒——1:13秒,单个镜头的停留时间平均不足0.9秒,其中0:28秒一秒内镜头数量竟然高达10个(镜头17-镜头26),平均每个镜头的停留时间为0.1秒。停滞短暂的孝敬别,以高频的视觉刺激突出了人物夸张的情绪变化;焦躁的微晃镜头,不安的甩镜头,快速的推镜头,营造了不安的情绪、气氛;跳跃的剪辑,刺激了受众的视觉体验,共同加速了网络视频的节奏。

网络媒介语境 第3篇

少数民族地区网络媒介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整体发展现状概述。根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统计显示, 2011年, 农村网民规模增长迅速, 网民规模达到1.36亿, 比2010年增加1113万, 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6.5%。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 与2011年全球互联网普及率 (30.2%) 进行比较, 我国超过这一水平的省市数量达到21个, 相比2010年底增加一个。湖北、重庆、青海、河北、吉林、内蒙古、宁夏等九省份的互联网普及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年来, 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 2008年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上年提升近5个百分点, 网络新闻用户达到2.34亿,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舆论宣传阵地。[1]由此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网络媒介发展的成就, 这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经过几年来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媒介发展不乏成功的典范, 如被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 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是相当成功的, 它让世人了解并认识到了这些民族的文化, 塑造了民族文化的品牌效应, 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 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网络媒介发展状况仍不容乐观, 少数民族地区网络媒介的发展无论是在使用的整体水平上还是在受众覆盖面上以及受众使用目的上, 都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数字鸿沟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个案研究:恩施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现状与问题。恩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 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现实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都还比较落后, 吸引人才的机制目前尚不健全, 人才资源严重不足, 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 引进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相对薄弱, 经济发展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链, 人们受教育的水平普遍偏低, 对于各种信息的鉴别度不高, 很容易被网络上充斥的大量虚假信息或者是社会上流传的错误信息误导, 因此,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 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 增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民族地区网络媒介接触和使用奠定经济基础, 是发展民族地区网络媒介的治本之策。

首先, 就网络媒介的使用而言, 恩施地区互联网整体使用水平比较低, 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根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2011年, 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 比2010年增加1113万, 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6.5%。[1]这是互联网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在恩施地区, 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 是主要的消费者, 然而, 农村网络媒介并无明显的发展, 在部分农村仍旧无网络媒介, 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依旧是电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农村经济萧条, 农民增产不增收, 占当地人口80%[2]多的农民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经济能力去接触和使用网络。这与互联网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相悖的。这样, 网络媒介在恩施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 这是该地区网络媒介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其次, 文化程度的高低也是决定是否成为网络媒介受众的重要指标。最新CNNIC报告显示, 过去五年内高中学历人群的渗透率增长最为明显, 2011年网民比重也已经超过九成, 达到90.9%。[1]在恩施地区也是如此。同时, 网络媒介的发展状况还与受众的职业有关, 在通常情况下, 教师、政府工作人员、企事业人员、新闻从业者等这些职业的人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较高的文化教育程度, 具有使用网络媒介的客观条件, 在主观上, 学习、工作的需要也促使他们去接触和使用网络, 成为网络媒介受众即网民。而非网民的职业分布则集中于农民、个体工商业者等。

再者, 就使用者对于网络媒介的信息选择而言, 网络媒介在该地区使用层次和水平比较低, 而且单一。当地人们对于网络媒介信息选择还主要停留在网络游戏、娱乐、影视等浅层次的使用上。

最后, 本地区网络媒介使用者媒介素养普遍偏低。从本质上讲, 媒介素养是一种媒介的认识能力, 即媒介信息的选择、阅听与评价能力。[3]而在当地, 人们网络媒介素养的欠缺则主要表现在对于网络媒介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 对于网络媒介信息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认知能力, 更谈不上利用网络传播与传承民族文化。近年来, 随着民间老艺人的不断辞世, 年轻一代由于种种原因对于传统的民族文化缺乏足够的兴趣, 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 许多珍贵的民俗技艺和民族艺术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 [4]骂媒、哭嫁等随着它们生存土壤的破坏和文化生态的变化而日渐衰微;一些民间民族传统技艺面临灭绝, 如传统土家织锦艺术西兰卡普。还有极少部分人因为缺乏对民间文化的基本了解或存有偏见, 有意无意地忽视乃至毁坏民间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应对之策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 本文尝试提出几点应对之策:

传播者方面, 树立正确的少数民族大众传播文化观,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实际上, 在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的大众传媒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 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大众传播活动本身往往已形成信息传递与文化传播的统一态势。因此, 大众传媒应当有意识地确立少数民族大众传播的文化理念, 转变以往只是将少数民族文化类信息当做辅助性或娱乐性信息的观念, 传播趋于自然随意的传播理念与行为, 认真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与发展规律,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活与时代特征, 积极主动地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新型的民族文化特质融合在一起, 强化大众传播的文化引导功能, 逐步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变迁与转型的目标。如何才能在Web2.0时代里让民族地区的传播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呢?本文认为, 需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

首先, 文化传播从业者要对信息进行严格的内容选择与把关, 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少数民族地区, 大众传媒的从业人员中, 少数民族所占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在长江巴东网和《恩施日报》驻巴东记者站的记者中, 95%以上的人都是本地人。[2]同民族的传媒从业人员与本民族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与深厚的感情, 无疑是传播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有生力量, 因此在强化这些传媒从业人员的民族文化意识的同时, 注重和高校的科研合作, 高校拥有众多的高素质人才和完备的技术设备, 他们的科研活动如学术研究、送科技下乡等对于民族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其次,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少数民族文化;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加快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在创新中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文化知名度的打造与品牌效应的构建主要依靠宣传, 网络媒介的优势使得它成为民族地区传承民族文化的最理想平台。如“官员微博第一人”的云南红河州宣传部长伍皓, 尝试利用最新的网络传播手段, 拉近政府、官员与老百姓之间信息不对称, 取得了很大关注度。

传播渠道与内容上, 利用该地区的民族文化品牌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本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品牌网站。求同存异、打特色牌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如在恩施地区发展特色旅游恩施土司城、利川腾龙洞、巴东神农溪等, 发展特色经济如出产富硒茶叶、魔芋、银杏, 发展特色文化如每年一度的“七一二土家女儿会”等。品牌创造效益,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战略, 提高知名度是战略性决策, 对一些传统文化的精品进行现代化的包装, 如大型土家民族歌舞《比兹卡》、《水韵山谣土家风》、《家住长江边》等, 举办民族特色文化节如首届中国三峡纤夫文化节等, 网络媒介是传播这些品牌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 建设本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专业性品牌网站, 打造特色网络是一项重要举措。

总体而言, 本地区阻碍网民发展规模的最大障碍是互联网知识的匮乏和缺少设备, 对不上网居民普及互联网知识, 增加互联网体验, 增加网民可以承受的上网设备数量, 是提高互联网普及率的有效途径。传播互联网在推动创业和学习、生活上的作用, 增加网民价格上可以承受的上网设备数量, 可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重视和加强互联网的发展, 可有效地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促进恩施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建立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专业化、专门化品牌网站, 提高本民族地区人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素养和认识, 促进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搞好网络媒介内容定位和市场定位, 介绍民族文化和致富科技信息, 这样才能既发挥网络媒介地域性特点的形式和内容的优势, 又追求针对性和适用性, 赢得受众, 适应本地区民族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传播环境方面, 大力发展恩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信息化进程, 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提供文化思想基础。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 当前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 培养人才。发展民族教育, 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和信息化认知, 更正人们对于网络媒介错误认识的观念, 鼓励支持并继续发展电脑培训、高校送科技下乡, 提高人们对于网络媒介的认同意识和认知度, 从而提高本地区网络媒介的使用率和媒介素养。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既是经济问题, 也是政治问题。经济要发展, 就必须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利用网络传播招工、科技致富等经济信息, 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加大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 在小城镇进而扩大到整个农村建立并改善网络设施, 建立网络使用培训中心, 扩大网络媒介受众群体, 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 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 为网络的接触和使用奠定经济基础,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 增加本地区网站中民族文化的比例, 如中国恩施视听网中的大型土家风情歌舞比兹卡板块, 奠定文化基础, 从而提高本地区信息化水平, 加快信息化步伐。鉴于本地区农民所占比例大的实际, 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 加强对农业的信息扶持和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使农产品产、供、销有机结合, 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工业经济和乡镇企业。如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魔芋加工、硒产品绿茶加工, 等等。

参考文献

[1]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tech.qq.com/zt2012/CNNIC29/.[1]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tech.qq.com/zt2012/CNNIC29/.

[2]恩施自治州州情简介[EB/OL].http://www.cn.enshi.com.[2]恩施自治州州情简介[EB/OL].http://www.cn.enshi.com.

[3]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3]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媒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阅读解析 第4篇

基于传统电视发展起来的数字电视和可移动电视等新兴的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均可以被称之为新媒介,其具有大众化、互动性和快速性等优势。在新媒体文化语境中,印刷文化与视觉文化重新构建了人类的感知结构。新媒介的盛行给文学阅读制造了怎样的影响效果,以及人类的认知结构是如何被重塑的,都成为热议的话题。本文将“新媒介冲击”和“文学阅读式微”作为探究对象,探究不同类型的媒介文化是影响人身心塑造的形式。

一、概述文学阅读从兴盛到衰弱的演变进程

无论从哪一维度分析,1980年都被视为全面读书热的时期,大量作品的问世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类读书的热情,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销售量极大,《十月》《收获》和《人民文学》的发行量惊人,分别是60万、100万和150万份。1990年以后,电子媒介资源日益丰富,“电子媒介场”的文化空间得以构建,人类逐步从相同背景的阅读活动中退出。在21世纪,国民阅读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网络阅读方式位居首位,杂志和广播的接触率明显下降,“文化快餐”被大力推崇,纸质版的文学名著不再受到重视。

二、探究新媒介对文学阅读产生影响的众多形式

与纸质报纸、纸质图书、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相比较,新媒介语境下的文学拥有着庞大的信息量和受众群体等众多优势。在新媒体快捷性传播功能的协助下,新媒介语境中的文学阅读彰显了文艺“大众化”特色。文艺大众化曾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梦想,五四启蒙运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均掀起过文艺大众化的热潮。而实际上,文艺大众化的程度与媒介的发展模式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尤其是在经济知识一体化的时代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将更多的文学作品展示给大众,为“文学阅读式微”这一文学阅读模式的启动与应用注入活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新媒介语境中的文学阅读愈来愈向图像阅读领域靠拢

在纸质阅读时代,读者主要借助文字以获得信息。过去的纸质书大多由文字构成,而少有插图。而在新媒介时代,由于电子构图、排版、印刷等便利条件的应用,使得图文出版演变成一种潮流。现在的很多读者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来观看,既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并且在新媒介時代,影视剧的观看已不再受空间因素的制约,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电脑与手机进行观看。甚至随着无线网络的覆盖率越来越大,观众可以随时联网在线观看或者是下载影视剧,这更证明了“没有任何一个时期能够像今天的图像拥有着如此超凡的实力冲击人们的生活”这一论点。图像阅读可以被视为新形势下文学阅读的重要方式,其直接影响着作者和读者对文学内涵理解的程度。

图像阅读方式克服了文学创作与阅读之间的复杂性,削弱了其中的严肃性和谨慎性。其与单纯的文字阅读相比,直观性更为强烈。如读者阅读文字版的《红楼梦》时,不同的读者对林黛玉的形象会产生不同的想象,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读者观看电视剧版的《红楼梦》后,其在对林黛玉的形象进行勾勒时会情不自禁的以饰演林黛玉的演员形象为基点。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是文字的魅力所在,而新媒介語境中图像阅读方式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消融了文学的魅力,不利于读者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新媒介语境中的文学阅读表现出浏览式阅读的特点

新媒介以快速传播的优势为受众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在快节奏的时代中为受众者带来了无形的阅读压力,使得阅读速度无法跟上信息资讯更新的速度,无法详细阅读每一条信息成为必然,推动了快速浏览方式衍生的进程,成为“标题党”出现的内驱动力。

网络文学是新媒介时代中产出的新型文学形式,该类文学写作难度相对较低,使具有不同层次的文学爱好者都踊跃地参与到与网站签约的环节中,为成为专业网络写手不懈努力。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有高达200万人的网络写手,受众人数高达2.27亿,每年作品产出数量不下7万部。有“码神”之称的“唐家三少”更是坚持每天上传8 000~10 000字,每年写作字数不低于280万字,最多的一年高达400万字。

面对规模如此庞大的网络文学,采用浏览式的阅读形式,只是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于作品人物的外形勾画及情节发展等方面,而不能将作品创作的本质挖掘出来,阻碍了文学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在新媒介语境中,构建浏览式的阅读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加速了文学作品自身向肤浅化区域靠拢的脚步,拉低了读者的文学欣赏层次与文化情趣。因此,在新媒介语境中,对文学阅读方式进行多维度地反思是极为必要的,将会成为保持文学内涵的要素之一。

(三)新媒介时代的文学阅读具有“被迫”式阅读的特点

在新媒介时代中,网络以低成本、快捷性、受众高的优势受到了当事人与广大商家的青睐,也随之衍生为宣传的有效利器。部分当事人与商家以夸大的口吻、扭曲的手段对其作品进行宣传,以获得更大的商机。这种阅读方式不利于受众做出正确、客观性的判别,带有“迫使”性地被带入点击量高的区域中。

在新媒介语境中,读者在阅读作品前,通常会搜集与本作品相关的信息。现阶段,文学期刊和出版社通常会将图书书讯上传至网站,并附加许多出自著名评论家的评论,将这些评论在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展示,在读者大量转发的局势中,提升社会影响力。例如余华的《第七天》在正式出版之前,就已被各大网站大力宣传,责任编辑与那些看过书稿的评论者都对该作品予以好评,当当网、京东网亚马逊网等网络书店,借用预售的方式吸引采购者。在评价信息的辅助下,《第七天》获得了大批量的读者,首印就已达到了70万册。但在新媒介语境中,宣传策略在某种意义上干扰了读者对作品的点评,甚至扰乱了读者“读什么样的书”这一意念,使读者缺乏明确的对某一作品独立审美判断和价值定位的能力。

三、分析媒介文化语境中的冲突

新媒介可以视为是视觉文化产生的基础,而文学阅读则被视为是印刷文化留下的历史遗产,文学阅读的式微是上述两类文化碰撞的产物。视觉文化语境下的上网、聊天、发帖、读碟、玩游戏、看电视等方式逐渐演化成新世纪人们生活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衍生出特质型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及快速浏览方式,使得很多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文学阅读产生了敬畏心理。此外,文学阅读的式微也推动了文学研究的式微演进历程,也就是说影像、视觉文化记忆最终会取代文学、印刷文化记忆。

四、结语

有评论者指出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是大众娱乐性平台,但并非思想启蒙阵营。因此在上述图像语境、快速浏览式语境以及“迫切”式阅读语境中,读者恪守具有一定深度的阅读形式是提升阅读素养的基础,而创作者保持严谨的创作风格也是优秀作品产生的根源,只有这样文学文化才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本色、熠熠生辉。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网络媒介语境 第5篇

一、媒介是人的延伸

媒介系统是自我供给的一个生态体系。这是保罗·莱文森“补偿性媒介”理论的基本观点, 这名北美著名的数字媒介理论学者, 继承了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衣钵, 并向前推进一步, 从而使其论述更具前瞻性, 以适应新媒介时代的理论发展。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我们只有理解这一观点, 才能清晰地理解新媒介及保罗·莱文森关于“媒介生态”的理论。如同蚂蚁的触角一样, 人的眼、耳、鼻、舌、身, 都有着获取信息的本能和作用, 接收信息的同时, 再造信息。而文字、报纸、电台、电视, 相继作为人的这五方面官能的补充, 为人类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获得和传播信息实现了存储化、即时化、声响化、图像化, 而后来发展起来的网络, 以及受网络技术支撑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介”和“新新媒介”, 则是对前一类群媒介更进一步的补充, 或者说延伸。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在机械时代, 我们完成了身体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今天, 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之后, 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 以至于能拥抱全球。”

二、“群”的力量不容忽视

媒介与人不分彼此。从语言的交流, 到文字的传达, 再到声音, 再到图像, 人类表达和求知的欲望不但从没停止, 而且不断扩大, 构成了一个生长的力量, 最终形成了媒介的生态体系。每一种媒介载体诞生的驱动力量都是表达, 说的欲望, 记录的欲望, 听的欲望等等。但是, 最终的完善与成型都是在实际应用推动下完成的, 文字的统一, 印刷技术和造纸术, 收音机以及电视的发明, 很清晰的一条脉络:欲望推动技术, 使载体的工艺制造成为可能。等到最基本的欲望实现后, 实用性被强化, 例如文字载体书写和携带的便捷性, 收音机和电视机的音质和画质。一旦实用性达到一定程度, 个性化表达便被突出, 此时便出现了“艺术”。但是, 在互联网时代, 个性表达变得越来越便捷, 越来越技术化, “艺术”似乎已成为花边和装饰, 信息和观点形成强势。我们可以看到, 在互联网的体系内, 人作为个体不断变弱, “群”的概念重新加强, 从QQ到博客再到微博, 无不以个体出现, 并以“群”的样式存在、滋生并蔓延, 形成一个个类似于“部落”的存在体。

信息被肢解成碎片传播, 一个“群”如同一片土壤, 由于对同一则信息的解读和传播角度不同, 信息的成长方向和样式也不同。“郭美美事件”最初只是小孩子之间无聊的攀比和表现, 但是一旦被另一个角度解读, 顶级跑车和红十字会二者之间刺眼的矛盾便如同一粒种子, 迅速在另外一个土壤里生根发芽并蔓延和扩大, 最后形成另一种与最初截然不同的信息。这其中“群”的力量不容忽视。

三、有生命的信息

如同纸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书写和阅读习惯一样, 新新媒介伴随着网络的出现, 改变的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由个体到“群”, 消费者同时又是生产者。以微博为例, 其简短的形式, 简单的只有一个字或一张图片, 交流和传递着浅化、泛化、碎化, 强化了思维的单向。保罗·莱文森认为新新媒介恢复了人类的某些原始的欲望, “我们从来就渴望既阅读又撰写, 既接收又挑选我们的新闻……就像简短书写的冲动一样, 我们从来就没有丧失生产的冲动, 随着新新媒介的出现, 人们撰写、挑选和生产的冲动就恢复了。”由此, 我们进一步探讨以微博为典型的新新媒介可能将整个媒介带往何方。

如今, 新新媒介的功能中大大增加的部分是:参与性与使用性, 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参与过程中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我们注意到, 微博的评论功能已使微博的发布者和阅读者之间形成互动和黏性, 其表现为:1.信息被阅读者以评论的形式再分解、再解读;2.阅读者的“评论”成为信息的延伸或链接;3.“评论”成为另一阅读点。如果微博所发布的信息是棵树, 那么评论就是信息树上的枝叶, 它使评论者与信息发布者之间形成他们所共有的拥有自我符号系统和交流方式的“群”。

在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 传播者、媒介、受众处于几乎同一点面上, 信息构建、接受过程以及再传播, 三者之间相互转化。例如新华社今年新近推出的新栏目“中国网事”, 其稿件由头大多源于网络热点, 或是论坛, 或是博客, 或是微博, 记者根椐相关信息进行深入采访, 将一个新闻点挖掘出来进行报道, 由于新华社的报道, 网络热点被权威化、深入化, 并被众多媒介传播, 同时重又回到网络。由此可见, 传播者、网友、媒体 (新旧媒体) 角色已不再是一成不变了, 一定条件互为参照。

“受者即信息”, 上面我们谈过, 一个信息通过微博传播, 同时也通过读者的评论, 深化、丰富、甚至改变信息的发展方向。未来, 媒介的延伸将触及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点, 每一个点都可能成为接受和反馈的媒介 (目前称为“自媒体”) , 微博的作用就是这个“点”的作用。

看·媒介语境·视觉素养 第6篇

一、“看”的范式的转换

曾军在《观看的文化分析》中根据媒介将“看”大体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肉眼之看”, 这是看的基本形态, 眼睛是实体性媒介。第二种是凭借想象而获得的“心眼之看”, 眼睛成为功能性媒介。第三种是依靠特定的机械装置而获得的观看, 这种观看就演变成一种技术性观视。显而易见, 20世纪60年代以来, 语言文字文化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 以影像、图像为主导的视觉文化形态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技术革命也改变着我们的观看方式, 各种现代技术媒介为现代视觉范式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视觉文化中, “看”的含义突破了一种单纯的生理现象和感知活动, 而是基于现代媒介, 变化为观者的一种积极的观察归纳和整合的行为, 是对图像符号的选择、判断和理解。这也使现代视觉文化中的“看”更关注传播媒介和媒介情境。

图像和视觉的转向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独有的, 是历史重复多次的叙事性象征。正如视觉文化研究专家米歇尔所称的, 图像转向是一个比喻, 是从古至今被多次重复的一个修辞用法。只是, 当下的视觉转向是建立在高科技媒介基础之上的文化转向。

传统视觉范式中图像与现实是一种模仿关系, 因而人们在观看图像时更多的是在寻找一种对应关系, 此时的观看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建立在文本阅读基础之上的识别、辨认。进入现代视觉范式, 这种模仿关系被图像自身的自我指涉所取代, 观看就成为观者对图像形式与内涵的解读。图像被视为一种文化载体, 观者通过“看”对图像的解码、判断, 进而达到理解和创作运用, 而对图像的解码、判断和运用成为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基本视觉素养。在现代视觉范式中, 作为观看的主体的观者个体对观看对象的理解和阐释得到强调。

二、视觉素养的界定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 视觉素养引起广泛的关注, 对其概念众说纷纭, 视觉素养作为当下视觉文化语境中的一种基本的素养, 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艺术、科学、传播理论、教育及教育技术、心理学、计算机应用等。目前对视觉素养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以约翰·戴伯斯为代表, 认为视觉素养是一种视觉能力;以S·平克尔、威尔曼为代表, 认为视觉素养是一种理解能力;以P·格林威为代表, 认为视觉素养是一种视觉思维。国内学者张舒予认为视觉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的认知和交流能力;黎荔认为视觉素养是一种视觉能力。本文认为视觉素养本质上是一种以视觉为媒介的文化素养, 是一种对图像信息的认识和交流能力。对视觉图像的深层解读需要提取视觉形象的含义, 并利用相关的知识加工整合, 形成自己的理解。缺乏文化素养的视觉解读是粗浅的, 仅仅从图像的形式语言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 触碰不到图像背后的文化内涵, 难以建立起整体的观感。没有文化的依托, 长此以往注意力会被引向感官的视觉刺激, 陷入被动的思维方式, 推理和判断能力衰退, 思维贫乏单一。因此读图时代的视觉素养不能被简单化为图像或图像视觉元素的识别能力, 还需要以文化素养为依托的对视觉图像的评论、鉴赏力和判断力, 通过图像符号加以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现代视觉范式强调观者的主体性, 一个具备视觉素养的人能够:敏锐的区分视觉信息并赋予其意义;在逻辑与想象中认知符号;在特定语境中创造视觉形象;理解并欣赏别人的视觉语言……

三、图像传播中的媒介语境

通过媒介来理解和应用视觉资料的能力是视觉素养的基础, 而对视觉资料的接受、理解和应用首先要通过有效的“看”。对媒介的认知影响着看的效果, 媒介语境构成了看的微观语境。

在媒介中, 能够对文本意义的领会产生影响的因素都可以被称为媒介语境。媒介在传播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含义和解释, 多种解释可以来自媒介的制作者、媒介本身、媒介的接受者。媒介制作者为了有效传达其目标信息和减少媒介信息的歧义, 会通过媒介语境对文本传达进行限制。而受众则可以通过媒介语境对信息进行认知和理解。

从符号学角度可以将媒介语境的构成分为三个层面:语义层面 (内容定位) 、语法层面 (编码手段) 、语用层面 (文本功能) 。如一则微波炉披萨广告:场景是在家中装饰温馨的餐厅中, 帅气的爸爸和可爱的孩子们坐在一张精致的餐桌旁, 空气里透出殷切的盼望。此时妈妈捧着一份热气腾腾的披萨出现在镜头中, 一家人开始津津有味的吃起来。孩子们相视而笑, 父亲向母亲微笑, 母亲向我们会心的微笑。广告最后以披萨包装的特写镜头和标语结束。在语义层面, 将内容定位于适合妇女观看, 强调一种妈妈的明智选择带来的愉悦的家庭生活。在语法层面的编码手段则来自广告中的声像、色彩等符号的安排。在语用层面, 营造了温馨愉悦的家庭生活。从符号学的角度对这则广告进行解读会得到以下信息:第一层, 了解到一种品牌的微波炉披萨, 它是某公司生产, 用微波炉加热。第二层, 这则广告在暗示购买这个牌子的披萨就可以得到一种愉悦的家庭生活, 家庭里的成员都喜欢这种披萨。第三层, 是对这则广告中反映出来的时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解读, 比如家庭的快乐一定和物质的享受联系在一起吗?家庭成员一定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吗?在家庭成员的分工中, 妈妈一定要煮饭上桌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来自视觉素养的积累。隐蔽的或琐碎的媒介语境可以为受众的深层阅读、思考带来蛛丝马迹, 引发联想。因此在看的过程中, 保持对媒介语境的敏感, 才能有效实现图像、影像文本的深层阅读, 而媒介语境作为一种媒介素养与视觉素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考文献

[1]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J].文学评论, 2008.4.

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创新 第7篇

一、对新闻媒介的编辑流程进行创新

在信息时代和媒介融合时代的新语境条件下,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更为广泛,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对新闻信息有了更多的要求, 由此, 对新闻编辑流程进行创新十分重要。传统编辑室在新语境环境下, 其结构和组合不能更好的适应发展的需求, 进而需要对其进行整合。

第一, 对编辑流程进行有效协调。编辑室在新闻业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对编辑流程进行有效整合和融合, 可以充分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以提高新闻编辑工作效率。新闻行业的编辑人员在媒介融合新语境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职能, 因而需要编辑人员更新观念, 积极参加组织和管理工作, 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利参考。第二, 将传统的单一编辑流程转向多元化编辑流程。在媒介融合新语境背景下, 传统的编辑室功能和角色都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更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工作能力, 以促进新闻信息的有效整合。第三, 对编辑流程主导者角色的转换。传统编辑室的流程主导者难以发挥科学的、有效的决策, 而在媒介融合新语境下, 更加需要编辑人员和受众的共同参与, 以充分发挥决策的科学有效性[1]。

二、对新闻媒介的生产流程进行创新

在媒介融合新语境下, 新闻媒介的生产流程需要进行有效创新, 以进一步规范新闻的生产流程。对新闻媒介的生产流程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在进行新闻信息采集时, 尽可能选取多媒体的新闻资源。在媒介融合时代下, 新闻业对记者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具备传统工作中的写作、拍摄能力, 而且需要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随着新闻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 媒体需要对突发事件有良好的预警和应对能力, 以促使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消息。第二, 对信息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 不能仅仅凭借传统的数据库信息整合手段。在媒介融合新语境下, 利用知识管理可以实现新闻资源的统一检索、统一存储、统一发布, 从而形成一个较为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第三, 编辑人员进行讲述工作。通过对新闻资源信息的采集, 编辑人员要进行多媒体的讲述工作, 充分考虑各种多媒体的优缺点, 进而为新闻信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对新闻媒介的生产模式进行创新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技术融合将媒体产业间的边界逐渐打破, 因而, 对新闻媒介的生产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可以促进新闻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 新闻媒介应该建构一个集约化和数字化的生产模式, 在延长产业价值链的同时, 也为新闻的生产提供目标和发展方向。

第一, 建构集约化的新闻生产模式。传统的新闻媒介生产模式较为单一, 未能有效开发和利用新闻资源, 从而导致新闻媒介的盈利来源比较单一, 增加了新闻行业经营的风险。但建构集约化的新闻生产模式, 可以增加新闻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使新闻产业不断保持增值趋势, 以降低新闻产业的风险。第二, 建构数字化的新闻生产模式。传统的新闻生产较为封闭和独立, 因而其生产方式难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幻莫测, 同时也不能较好地满足新闻产业多元化的需求。但建构数字化的新闻生产模式, 极大程度促进了不同形态的新闻资源进行兼容。第三, 建构全民参与的新闻生产模式。传统的新闻生产主导者仅仅只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 但在媒介融合新语境下, 需要受众积极参与新闻生产, 以有效发挥新闻信息共享的时效性[2]。

结论

总而言之, 在媒介融合的新语境条件下, 新闻媒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而延长生产产业链对新闻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要对新闻生产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创新是促进新闻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也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为此, 对新闻媒介的编辑和生产流程以及生产模式进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玲.媒介融合视阈下的出版企业动态能力构建与培育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3.

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创新 第8篇

一、再造融合编辑室为枢纽的多元互动的编辑流程

促使媒介融合的驱动力有很多, 规制的放松、细分化的受众等等, 它是在多重驱动的作用下产生的, 建立跨界媒介集团主要的由于规制的放松, 融合新闻生产由此才有了可能性;技术融合促使互联网、手机等终端的, 同一个终端上可以展示文本、视频等多种形态的内容。处在信息时代和融合媒介时代, 受众对信息有着绝对的需求, 他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能有获得信息的要求, 融合新闻生产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在新语境下, 传统编辑室很有必要针对结构和组合进行融合, 整合起不同媒体的编辑室, 将新的组织架构建立起来。

首先, 融合编辑室起到重要的枢纽作用, 在进行融合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协调各编辑流程, 对编辑流程共同主导, 编辑中有负责管理的, 有负责信息生产制作的。传统的媒体编辑等于是单兵作战, 新的融合编辑室里便是各编辑多方合作、协同作战。编辑的身上就被赋予了新的职能, 因而他们也需要更新编辑观念, 主动参与组织管理工作, 具体包括策划、采集和制作多媒体产品, 以及发布信息等方面的能力, 策划工作要迅速, 决策时要科学。

其次, 转变编辑流程:从单向线性到多元互动。传统的编辑流程是垂直一体化的, 具有单向、线性特点。在融合媒介时代, 编辑室里的传统编辑角色、功能等都已难以再适应要求, 编辑不仅要主导新闻生成的过程, 沟通和协调各方面工作, 他们已经不仅仅是幕后工作者。由于报纸、广播、网络和电视等媒体编辑日益多元化, 最终将其整合到一起, 形成多元化的互动, 要做好互动的协调工作, 互动包括管理编辑和普通编辑之间、编辑和记者之间、编辑和受众之间等。管理编辑需要进行动态的横向和纵向的管理, 包括策划、信息采集、筛选、加工等环节的纵向管理, 贯彻整个流程。还有对横向管理的加强。媒体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报道内容、不同的发布渠道等, 决定了进行融合编辑部内部的多元互动, 同时还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以衔接好不同媒体和信息生产。总而言之, 编辑除了要具备最基本的编辑技能, 尤其的编辑多媒体的技术, 还应当制定相应的编辑策略, 满足不同媒介形态和用户的要求, 新闻的不同形态离不开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一切新闻编辑工作应当以满足受众需求为前提。

最后, 编辑流程主导者的转变, 原来的编辑主导到如今的编辑、受众共同参与。在媒介融合语境下, 新闻就内容和形态来说是一种交流而不是一种独白, 新闻传播的受众不再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 他们如今是主动参与的生产者。受众主要的参与方面包括:受众由接受者到生产者的转变, 过去他们身处新闻传播的末端, 现在却处在了新闻生产的前沿位置;受者对议程设置的参与, 他们和新闻编辑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这使得新闻报道的主题更加多元, 表达上和生产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受众往往成为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 大大增强了新闻信息生产的原创性, 也使得新闻信息的来源渠道大大拓宽了, 一批“公民记者”纷纷涌现;对受众进行新闻调查和信息反馈, 也是编辑流程的一项重要要求, 媒体渠道的多元化, 使得媒体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和群众信息反馈, 使受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创新多媒体信息采集、管理、讲述和发布的新闻生产流程

第一, 采集多媒体新闻资源。媒介融合时代, 对记者的要求的, 不仅要掌握写、拍、摄等基本技能, 还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采集信息的基本技能、采集多媒体信息包。但面对重大新闻事件的采访还是需要媒体整个团队协作完成。团队一般由文字、摄像和摄影等记者共同组成和完成采集任务。

第二, 从整合数据库信息到进行知识管理。媒介融合的生产模式是在数字技术下催生出来的, 数据库再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整合、共享内容资源, 这促使内容资源大大增值, 记者采编、和发布信息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知识数据库管理是一个统一存储、检索和发布的系统, 这个平台也参与经营管理。

第三, 多媒体故事的讲述。采集信息工作完成之后, 编辑记者要利用多媒体做好故事讲述工作, 这一点要充分考虑多种媒体的优缺点。通常来看, 针对突发事件可以先提供给相关网站, 以快讯和图片的形式, 也可以进行广播口播新闻的制作, 甚至是电视现场节目等, 最后的深度报道可以通过纸媒来完成。

三、建构集约化、数字化和多元化的新闻生产模式

首先, 新闻生产从粗放单一到集约化。单一、线性的传统的媒介产业经营不能使媒介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 这也促使了单一化的盈利模式。太多依赖广告, 这就使得经营的风险大大增加了。新媒介兴起之后, 使同一平台上的不同传媒形态、门类不停地渗透和融合, 所谓的界限不断被消除, 新闻生产协同合作是必然趋势。而协同生产使得多方资源实现使用的集约化, 实现了新闻生产的集约化和经营的一体化。

结束语

媒介融合不仅使媒介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也改变了媒体的产业价值链, 在新的媒介融合的语境下, 新闻媒体的编辑流程、新闻生产流程和新闻生产模式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创新。希望融合媒介和融合新闻都能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要:在新闻生产融合、技术融合的背景下, 必须对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文章从新闻媒介的编辑流程、生产流程和生产模式三方面针对生产模式的创新进行论述。

关键词:媒介融合,创新,新闻生产模式

参考文献

[1]Thom Lieb, All the News:Writing and Reporting for Convergent Media, Towson university, 2008, P2.

[2]Stephen Qinnn, The Fundamentals 0f Multimedia Reporting, Peter LangPublishing, inc.New York, 2005, P94.

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 第9篇

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

孙瑶

微电影是微世代碎片化微观念与微意识需求形诸于影视艺术的一种时代必然,这种时代必然基于泛网络时代的全面渗透方能得以全面实现。微电影实质上是新媒介语境下的一种以新生代表现的重要文化形态,在技术弥平了传统高端的影视艺术创作门槛之后,微电影的创作可谓是坦途一片且空间无限,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在模糊的界限下均可以进行无差别创作,同时亦将这些智慧结晶以无极分众的方式无差别地传播给受众。泛网络时代的聚变式智慧积聚与裂变式分众传播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引发了整个微电影创作与传播的原子量变无极发展,与多极核心的瞬息万变。

一、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微特征创作

(一)双高与分化等创作微特征

创作是微电影后续营销与传播的抓手和龙头,创作的质素基本上已经决定了微电影的传播生命周期,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思维是微电影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可法良规。当下的微电影创作其实早已呈现出了一种泛滥式的高饱和倾象,与此同时,更为严重的是,在新媒介语境的观照之下,微电影也同时出现了一种良莠不齐的高对比现象,在许多较为出彩的微电影层出不穷的同时,事实上,大量的挟创作短板与恶意传播的微电影也在不断地涌现出来,这种高饱和与高对比的双高现象尤以文艺娱乐类微电影中较为普遍。微电影的这种双高微特征使得微电影的发展既出现了阳关大道,亦出现了数不胜数且层出不穷的曲径分岔;既出现了微电影独特的艺术结构与艺术体系,同时亦出现了微电影的非艺术化的刻意经营。微电影的这种双高与分化显然是微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无论微电影当下的微特征若何,最终都将百川归海。

(二)综合精致与取法乎上等创作微特征

微电影虽微,但是麻雀虽小而五脏俱全,微电影中的音乐、光影艺术设定、摄制、剪辑、剧本、表演、动作、特效、广告有机植入等一个都不可或缺,因此,微电影微而不容有失,微电影仍然必须保证其最基本的综合特质,这种综合特征使得微电影的压缩时空式创作,已经开始呈现出崭新的创作格局,而正是这些综合特质才使得微电影同样能够感于象、达于情、表于意。同时,在综合特质要求之下,微电影显然必须更加精致。因此,换言之,微电影实质上是一种诗性化的电影修辞。此外,微特征创作更追求取法乎上。事实上,不仅微电影创作本身对艺术性要求不低,而且观众对于微电影的艺术性需求也同样没有丝毫的降低,甚至是恰恰相反,反而对微电影要求更高,面对观众的这种微而且高的强烈诉求,微电影的综合精致与取法乎上已经成为其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最为基本的微特质。

(三)微言大义与想象自由等微特征

由创作产生价值,是微电影艺术从业的一条颠扑不破的铁律,创作过程中所采撷的生活元素、生命元素、生动元素等等,在经过艺术加工并经艺术化深度融合之后,转化为一种以艺术元素参佐的能够以情、景、意、象等艺术手段直击人心的艺术作品,进而由微电影的微语微言产生深入人心的大义。由此可见,微电影与影视长片相比反而具有着更加锐利的艺术表现与思想表达。微电影的艺术创作有模式无定式,其灵感采撷自心灵空间,由思维解放牵系,从而将具象化思维转化为形象化思维,再将形象化思维于观众的脑海之中还原为具象化思维,并经由思维空间撼动心灵空间,以形成一种由思维交织融合的心灵对话与心灵共鸣。

因此,微电影实质上已经成为一种拓疆于思维领域,并经由想象自由所建构起来的一种超艺术范畴。[1]而这一系列的超艺术范畴的意象均要在微电影的与视觉传播过程中加以完成,这就更充分体现了微电影的可以意会绝不言传的意象化本原。

二、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核特征传播

(一)核聚变式多极积聚

在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微特征创作,分别为微电影的核特征传播,提供了最基本的内驱力与强大的内涵支撑,客观而言,微电影不仅仅只是影视学这一门学科的产物,在微电影的艺术创作过程与传播过程中,信息论、符号学、传播学等多门学科内容与影视学内容共同融汇,才能实现微电影的更佳创作与更佳传播。换言之,当你将思想融入镜语美学之后,还需要透过传播路径,将镜语美学还原为观众脑海中的思想。在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传播呈现出一种不同于既往的核特征,这种核特征的基础显然是泛网络化时代的无障碍交流,在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每一位观众都可以视作观赏者与传播者,这就使得微电影形成了一种核聚变式的多极积聚。这些观众在接收并赏析微电影的同时,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了核聚变式的多极积聚中的一个“原子”,任何观众都可以由这种多极积聚再进行分众式的无极传播。

(二)核裂变式无极分众

由多极积聚所吸引的无极需求,还会再由无极需求形成一种核裂变式的无极分众。因此,在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必须保证其无极分众性,即任何一位新媒体语境下的用户,都可以完全无障碍地将所观看的微电影,以更加自由与更加多元的方式再次传播出去,并且,还能够在多种设备、多种应用、多种模态下进行无极分众。例如,在微电影的观看过程中,许多观众都会油然产生一种分众传播给好友的冲动,然而目前的微电影传播技术,却使得观众要么暂停观看,要么在微电影视域之处寻找分众手段,有时甚至还不得不运行其他应用以获取分众手段,这些障碍显然为微电影的传播造成了无极分众过程中的先天阻碍。而核裂变式的无极分众则恰恰是针对这种分众痛点的大刀阔斧式地一揽子解决,在核聚变式的多极积聚不断临界的情况下,开辟出无障碍的核裂变式的无极分众传播。

(三)核反应式无差辐射

新媒介语境下的由观众客体而主体的微电影传播的多极积聚,与能量没有任何减弱的微电影的无极分众传播,为微电影的核反应式的无差辐射供了十分必要的传播基数,这种几何式的传播基数建构起了几何级数式的无差辐射。多极积聚基础上的由无极渗透而无极跨界,再经由无极跨界而无极融合的快速渐进过程,形成了新媒介中介下的传播无极化,这种无极化使得微电影的微特质更适合现代光速传播,因而在现代光速传播下形成了一种核反应式的无差辐射。同时,微电影的艺术辐射显然源于其艺术内涵与思想特质,而这种艺术内涵与思想特质,则显然源于一种创作能量的高度升华与高度结晶之后的高度凝聚。俯身观察传统影视艺术的传播过程,并对这些传播过程加以剖析,我们就能够看到,几乎所有的传播过程都是由偶然性、或然性、必然性所统辖的传播阈所涵盖的,因此,这种无差辐射显然与多极积聚和无极分众之间存在着相互可继式的同时存在的内聚式接收与外展式发散。

三、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创作传播深度融合

(一)创作与传播的可继性深度融合

新媒介语境下的微电影创作与传播各自呈现出的微特征与核特征,分别为微电影发展提供了可执的两端,而作为执两用中的中间,我们看到,二者事实上存在着深度融合的隐性调和。影视艺术的内在创作与外部传播,其在传统意义上由于处于不同时空、不同阶段、不同运作因而造成了创作与传播的疏离与割裂,而在新媒介语境下,二者已经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深度的融合性,这种深度融合性既是由微电影自身的截然不同于传统影视艺术的特质所决定的,同时又是由微电影自身的“微乎言,显乎义”的强内聚反应所产生的高辐射作用所决定的,同时,更是由微电影自身的创作与传播之间的可继性决定的。[2]在实际的微电影案例中,甚至是生活过程中的视频实录等即兴创作过程,将创作与传播之间的那条传统影视中可能较长的链条演化得无比的短暂,进而形成了微电影创作所特有的创作与传播的可继性。

(二)创作与传播的拮抗性深度融合

创作与传播的可继性的深度融合,使得微电影拥有了远短于传统影视艺术创作的创作传播链,而从另外一种意义而言,缩短了的创作传播链必然带来的一个负作用,就是创作与传播的拮抗性。事实上,影视意义上的拮抗性的复杂性要远超其他领域,影视意义上的拮抗性主要表现在创作主体、传播主体的不同性,以及创作与传播的相对独立性。因此,过短的创作传播链条必然使得创作与传播之间的依赖性减弱,而拮抗性增强。从传播学意义而言,微电影的兴起使得碎片时代的娱乐形式与隐性广告形式得以突破限娱令与限娱广令的限制,甚至能够以新媒体语境下的自媒体方式无限传播,这种传播特质必然对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趣味性、娱乐性、戏剧性等拮抗要求,而从剧本创作视角而言,剧本创作与必然会对传播提出更高的拮抗要求。[3]微电影的创作是心灵空间的一种意识性升华,而微电影的传播则是透过新媒介语境中介机制作用下的一种无极衍化过程,由此可见,二者的拮抗性只是暂时的,二者的深度融合才是长期的终极结果。

(三)创作与传播的不可分性深度融合

创作与传播的可继性与短时拮抗性,都是微电影所特有的终将为深度融合所消解的特质,这两种特质既为创作与传播带来了承前启后的路径,又为创作与传播带来了强拮抗与弱依赖的现象,而这两种特质的深度融合则促成了微电影的另外一种特质,即微电影创作与传播的不可分性。微电影创作的意识性与传播的形态性,本质上就是微电影的一体两面,具有原生的不可分性,由此可见,正是微电影的这种不可分性加剧了微电影的深度融合性。也使得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存在着远比传统电影的创作传播来得更加紧密的深度融合性,这种深度融合直接规训了微电影的一体多元、一体多性、一体多态、一体多模等艺术化特质,而微电影这些特质的灵活运用,显然对于微电影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升华,有着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4]由上述分析可见,唯有创作与传播深度融合才是微电影的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捷径。

结语

新媒介语境既是微电影发展的基础,也是微电影发展的原点,同时,还应该看到的是,新媒介语境也显然为微电影带来了一种加速微电影创作与传播深度融合的“Big Push”,这种化有极创作与无极传播为一体多元的强推动、强驱策、强刺激显然使得微电影已经成为代表这个时代的一种传媒特质表现,同时,也以这种传媒特质表现揭示了时代本质的一种侧影式的写真。新媒介语境下的微电影创作的微特征,与新媒介语境下的微电影传播的核特征的深度融合,必将为微电影带来一片更加广阔的发展时空,这片更广阔的影视艺术发展时空将成为21世纪影视艺术发展的一道锐利的光影印记。

[1]蒙娜.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传播机制与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4:31-32.

[2]张伟.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对城市文化的表达和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18-19.

[3]杨艺.“融媒时代”基于手机渠道的微电影传播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26-27.

[4]朱武.受众心理行为对微电影广告创作影响的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5:41-43.

孙 瑶,女,吉林人,北华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

媒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阅读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新媒介,文学阅读,文化语境

在1980年开始,中国掀起了阅读文学作品的高潮,可是仅仅维持了不到10年,就进入了缓慢的衰退期,随着新世纪到来,网络的普及,其衰退程度进步一加快。其中,新媒介是文学阅读衰退的重要原因,新媒介将文字与图像进行转换,重塑了接受者整体的感知结构,并且读屏取代了原来的读书形式,这导致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启动沉思冥想。从媒介的文化角度来分析,文学阅读衰退,与印刷文化受到网络文化重创息息相关。在新时代中,阅读方式难免会改变,而爱好文学阅读抵制新媒介的人们,其感知、记忆等大多都是由印刷文化构建出的,因而,文学作品衰退的背后,是新时代媒介文化与传统媒介文化的冲突。

一、文学阅读由盛而衰的种种征候

文学阅读本应是整体阅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大量的迹象表明,文学阅读已经走向了衰落。自197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中期,人们终于从那个思想禁锢的书荒年代脱离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处于全民读书热的一个时期。《人民文学》最高发行量达到150W份,《收获》最佳发行量达到了100W份,《十月》在1981年,发行量就达到了60W份。那个年代,电子媒介等极其匮乏,在80年代的中前期,黑白电视对于人们来说都是奢侈品,普通民众是接触不到电视,大学宿舍也就更不可能有电视机的存在,这意味着读书是他们唯一消耗时间的方式,他们也是文学阅读的中坚力量。因而,在这个电子媒介匮乏的年代,印刷社资源就显得极其丰富了,书籍、杂志、报纸使人们陶冶情操、学习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首要选择。

自我国进入90年代后,电子媒介资源逐渐丰富,人们对于文学阅读的需求程度,可以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80年代的读者也逐渐接受新媒介,变为了观众,报刊文化已经脱离了文学的范畴,变为了印象文化的附属品,大部分报到都与明星、音乐以及电视节目为主,以往文学对于报刊、音像等文化的支配能力已经基本丧失。这种情况也表明,因生产以及消费机制的不兼容,文学阅读在数量、质量甚至是性质上都出现了质的变化。

二、媒介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文学阅读的影响力

如果将新媒介以及文学阅读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从媒介文化的角度来看,两者所依赖的文化形式并不相同,新媒介的发展是将视觉文化作为其发展的基础,而文学阅读所依赖的确实以往印刷文化所遗留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引用,人们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年代的视觉文化。时至今日,虽然我国的印刷行业并没有完全终结,但是也处在了岌岌可危的位置上。

现今,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形式相比20世纪末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电视已经是他们的成长伴侣,对于新媒介接受的也更加全面,更不会像已经适应印刷文化的人们因电视机的忽然闯入感到不适。当电脑普及后,电脑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以及学习的重要媒介,虽然他们还是接触到印刷产品,但是80年代印刷媒介的霸主地位早已不复存在。

造成印刷文化没落的原因还因为图书的特性,图书的路线过于固定,读者对于故事的发展和结局无法控制,想要持续阅读,只能跟随着作者的思路。然而,现今国家大力发扬个性文化培养,这样的阅读已经不再是一个积极地过程,而是让其感受到一种逆来顺受的不适,青少年所体会到的是跟着情节走,而不是积极地引导情节的发生。长期以往,会导致青少年缺乏文学阅读素养,在这群人才中,可能会出现电影制作大师、设计师、动漫大师等,却很难出现文学大家。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旦脱离了文学阅读,也就是离开了素养成长的沃土。

其实,文学阅读逐渐衰落并不仅限于中国,这是一个全球性质的文化现象。但是,我国新媒介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却是飞快,致使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上一篇: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下一篇:新型教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