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024-08-19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精选12篇)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第1篇

一、加强内涵式建设, 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在新的背景和环境下,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必然是由单纯的规模扩大到更为深入的内涵提升,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中职校要想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竞争中顽强生存, 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就必须注重内涵建设, 以此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强实力。为此, 要做到如下几点:

1. 关注质量发展

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总体来说是外延发展思想指导下的办学规模的扩张。先做大, 后做强, 职业学校发展不得不聚焦于量的增长, 而质的提高则显得有些滞后。而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 因质的滞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应运而生, 影响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 强调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追求规模与质量、效益的有机协调统一。

2. 做到精细发展

把关注点汇集在标志性成果上, 汇集在外在物体形态的改变上的发展是粗放型的发展。秉承“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的原则, 将教学、德育、教师素质提高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 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 方可向精细化要质量。

3. 谋划特色发展

相较同质发展, 内涵发展是一种特色发展, 是学校自我发展的理想追求, 是提升学校生存与发展力的原动力。要不断强化特色立校理念, 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 促进特色优化, 深化品牌培育, 促进学校“三个发展”。

4. 追求创新发展

内涵发展不应仅靠外力拉动, 内部变革力量的推动方能赋予更大的创新动力。要继承, 更要创新;要创新, 也要务实。力求在各项工作中开拓新思路, 找到新办法, 产生新实效, 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加快特色专业建设, 积蓄学校内涵发展之力。

学校的质量在于特色, 特色在于专业, 专业建设是中、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 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 形成办学特色与优势的关键所在。职业学校应着力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重点打造一批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 培养的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优于其他学校该专业的学生, 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有较高声誉的专业。

1. 准确定位特色

定位特色, 要在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分析潜在优势, 确定特色专业的基础之上, 以就业为导向, 能力为本位, 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 准确把握特色专业建设内涵, 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的原则, 制定专业培养目标, 细化人才培养规格, 完善课程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2. 强化质量管理

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 职业学校应注重精细化管理, 向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课内课外、教育教学等各个环节要质量, 确保各环节规范、高效运行。一要严格执行双证书制度, 围绕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制定专业技能过关要求, 严把出口关, 实现人才规格与岗位要求的零距离。二要优化实践实训条件, 按照职业岗位创建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实现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三要注重提高专业教师的能力水平, 通过积极引进、鼓励深造、选派到相关行业和领域实践等方式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增强专业实践能力,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效率。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夯实学校内涵发展之本。

促进内涵式发展, 必须以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为核心,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规模适度的人才队伍, 建立和完善定编、定岗、评聘、考核、奖惩、培养、提高等一系列制度。

1.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要建设好干部队伍, 要加强党性修养、廉洁从政、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 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为学校的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方向, 指明了道路。学校发展建设的责任在干部, 关键在教师。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方略的谋划靠干部, 推进靠干部, 要创新机制, 开辟渠道, 不断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提高干部队伍的学习力、创造力和执行力, 如此方可带动全体教职工自觉参与学校发展建设, 主动追求进步和发展。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要重视“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与管理。优秀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 是学科带头人的后备军, 是学校人才队伍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建立科学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机制。二要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增强教师实践操作、指导能力, 提高双师型教师占比。三要继续鼓励教师进修提高学历, 为学校升格积蓄力量。四要加强校本培训实效, 通过普及新理论、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 加强教科研力量建设

学校办学发展进程中, 会不断遇到新难题, 需要不断解决新问题。立足实际, 解决难题和问题, 是扫清学校发展障碍的关键。为此, 教科研工作应集中优势, 立足校本, 直面教学, 直击问题, 克难攻坚, 寻求突破。把内涵建设作为校本教研的核心, 把课题研究成为助推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四、建构特色校园文化,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报告还提出,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而校园文化建设, 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而复杂的隐性课程, 也是决定学校育人质量和内涵式发展成效的重要因素。贯彻十八大精神, 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 以学生为主体, 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价值目标、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为基本内容, 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在环境建设中彰显人文因素, 打造校园精神符号;要在制度完善中引导内化升华, 彰显校园价值追求;要在活动开展中丰富育人内涵, 凸显立德树人成效;要在专业管理中渗透职业文化, 增强职业道德认同。

诚然, 学校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宽泛的范畴, 一项系统的工程, 涉及内内外外、方方面面。只有群策群力、开拓创新、狠练内功, 外力与内源并重、传统与变革并举、做大与做强并行, 学校才能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摘要:本文就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重视内涵式发展这一主题提出:加强内涵式建设, 加快特色专业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第2篇

二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党和国家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综合平衡。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部署,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同时,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实施精准扶贫等,奋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三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几十个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014年以来,全国一大批高等院校围绕立德树人、提升质量、促进发展的主题,普遍开展了涉及学校管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改革。

铸造教育品牌 实现内涵式发展 第3篇

学校围绕“以人为本、和合共生”的办学理念,精铸“和·乐”教育品牌,全力打造生本课堂,开设了独具特色的“和影乐色”校本课程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着力培养“善思乐群,卓越优雅”的学子。

一、构建“和·乐”教育品牌体系,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要让新兴的人和路小学在品牌初显后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更新观念,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与核心教育体系,帮助师生快速理清发展思路。人和路小学确立以“和·乐”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墙体文化、景观文化、环境文化等全部紧扣办学理念,经过精心设计,以清新、雅致、温馨的风格呈现在大家面前,让师生走在校园的任何一处,都能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

学校以“善思乐群,卓越优雅”为学生培养目标,建立影视资源信息库,开设了独具特色的“和影乐色”校本课程,内容涵盖运动、文学、艺术、社会、科技等,每一部分又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学校资源开设有子课程。目前,学校正在筹拍以网球为主题的校园微电影《爱的利息》。

二、强特色铸品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网球特色,成绩卓著

人和路小学是郑州市唯一一所拥有标准化网球场的小学,学校的网球特色项目成绩卓著,“和风”网球社团自创建以来连创佳绩。2013年,学校网球队作为二七区代表队参加了“体彩杯”河南省青少年短式网球锦标赛,获得女子单打第一名、男子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2014年,学校网球队又在河南省第11届短式网球比赛中获男子团体第二名、女子双打第一名、女子单打第二名的佳绩。这些成绩实现了二七区学校网球项目的突破。

2.社团文化,百花齐放

学校成立了“和炫”拉丁舞社团,辅导教师郭玮具有国家拉丁舞教练资格,社团队员在河南省第23届国际标准舞锦标赛上荣获了新人组双人舞比赛三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的好成绩。学校精心编排的舞蹈《我的天空》参加了郑州市第六届少儿文化艺术节动态展演评比活动,广受好评。

学校体育团队编创了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的“和乐”韵律操。这套操包含拉丁舞、网球、礼仪等特色元素,科学易学,现已在全校内普及,深受师生喜爱。

学校创建了“和彩”陶艺校本课程校外实践基地,为喜爱陶艺的孩子们开启了广阔的创作实践天地。陶艺社团代表二七区参加社团展示,展现了学校的良好风貌,受到省委副书记邓凯一行的大力赞赏。

三、强基塑能,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开设“和堂乐色”教师培训课程,以提升教师个人素养,课程包括形体训练、心理健康讲座等内容。学校加大名师工作室成员培养力度,促进名优教师梯级攀升,全力推进青年教师培训工程,通过开展基本功比赛、“推星计划” “蜕变课堂”等活动,加快学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人和路小学一路走来,脚踏实地,卓有成效,先后获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河南省网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郑州市双关爱示范学校、二七区“美丽校园”创建活动首批示范校等荣誉。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第4篇

一、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2012年, 黑龙江省独立设置的高职学校为43所, 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54.43%, 在校生为19.16万人, 占全省高校在校生人数的27.12%, 可以说黑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 在前进中为提高办学质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尚有提高的空间, 黑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高职教育办学历史短、高校定位不明确、缺乏办学特色。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多脱胎于职工大学、成人高校、中专学校、几所中专合并组建。大多数是近十年成立的, 办学历史相对较短。

2.生源素质不高。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及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 目前的高职院校招生正处在由竞争入学到登记入学的转变时期, 如何将这样的学生培养成社会满意的毕业生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3.产学合作有待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尚需提高。随着评估、示范建设的开展也在不断探索产学合作的形式, 常见的有2+1、弹性安排、订单培养、职教集团、企业冠名班等多种, 但因利益因素, 合作层次不高, 不能突破“瓶颈”, 学生实训效果不佳。

4.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不足。有高水平的教师, 才能有高水平的教育。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数来源于高校, 实践能力较弱, 虽开展了到企业锻炼、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等手段的双师培训, 但因时间短、未融入到企业深层次工作中去等原因致使动手能力不强;同时, 学院中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不足。

5.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够。因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师社会服务意识薄弱等因素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发展缓慢。

二、“内涵式发展”的必然性

“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是一对反义词, “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规模的扩展和布局结构的调整, 是为适应外部需求而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 其发展多是出于内在需求, 更多强调的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我国高职教育始于1980年, 至今经历了职业大学兴起、多种类型的高职院校起步、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迅猛发展和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多着眼于“外延式发展”, 而“外延式发展”存在着结构失衡、机制不新、体制不活、质量下降等深层次问题, 致使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不高。2005年,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在全国推行, 标志着高职高专院校进入了内涵建设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其中《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对高职院校的定位、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清晰的表述, 并提出了五年一评估的制度。《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对高职内涵建设内容作了明确要求, 即提高示范院校整体水平、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强重点专业领域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创建共享型专业资源库建设。更有教育工作者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研究, 使得“内涵式发展”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途径并逐渐步入正轨。

三、“内涵式发展”关键问题分析

(一) 学院精神及校园文化

学院精神与校园文化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所差异。学院精神是学院经过长期积淀与培育从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特色鲜明、为人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文化品质、行为规则,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由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成果, 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与制度文化。二者都具有导向、激励和凝聚的功能, 但大学精神只具有精神的形态, 而校园文化具有物质、精神、行为等形态, 学院精神在大学系统中处于最深层, 经过高度提炼而成, 是校园文化的精髓, 大学的灵魂。而校园文化处于中层、外层, 相对庞杂, 稳定性差, 是学院精神的载体、依托与表现形式。学院精神及校园文化的培育与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学精神的培育要循序渐进, 脚踏实地。不是每所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学精神, 它需要在长期办学历史中, 不断倡导办学理念, 逐步形成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 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如诞生于1636年的美国哈佛大学认为大学要不懈地追求真理, 形成了“崇是求真”的大学精神, 创建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彰显思想自由、学术独立, 蕴育了“兼容并蓄”的大学精神。我省高职院校脱胎于职工大学等类学校的底子薄弱, 新建学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 如何根据自身院校的特色与优势, 逐步形成自己的大学精神, 这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不能好高骛远, 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一锤子买卖, 要沉下心来, 循序渐进, 脚踏实地, 有意识地积淀与培育。二是校园文化建设要突显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统领着校园文化, 指导和支撑着校园文化建设, 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校园文化要倡导和践行大学精神, 成为大学精神生根发芽的土壤。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思想性与教育性。校园文化建设不单是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实现管理, 还要具有育人功能及健全人格、培养品格、提高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功能, 其核心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二) 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办学的最高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追求的复合体, 它对高职院校的精神、使命、宗旨等发展的基本思想进行概括性论述, 其核心是要解决“办什么学”和“如何办学”的问题。当前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不够明确, 存在着办学盲目求大、缺乏人文精神、媚俗等现象。建立和塑造办学理念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一是要遵循高等学校基本的价值定位。要敢于追求真理, 成为正义、道义、良知的摇篮, 不为金钱、权力所左右;要以人为本, 既要以学生为本, 又要以教师为本, 关注两者的自身发展和需要, 发挥其主动性, 不断提高其能力。二是要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而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是让高职院校找到自身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 从而让自己长得更枝繁叶茂。三是要以就业为导向, 创新办学模式。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具有毕业后迅速上手的就业能力, 这有赖于办学模式的创新, 教室可以安排在教室、还可以设在车间、田间、工作间, 教师即是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也是手把手教学生操作的师傅。教育部2014年9月4日公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明确提出在高职院校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推行双导师制, 即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 选拔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 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 从而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具有一技之长。

(三) 专业结构建设

专业设置是连接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连接点, 其主要是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需求情况来展开的, 因产业结构存在着灵活性, 它的不断调整必将涌现许多新技术领域、新职业、新岗位, 使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发生变化。因此, 高职院校的专业就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而调整高职专业结构, 要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 能够科学、合理地预测人才需求情况。作为黑龙江省的高职院校, 要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 立足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需要, 建立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2012年, 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涵盖了19个专业大类, 涉及69个二级类别, 设置了359种专业, 1560个专业点。其中, 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有33种, 占专业总数的9.19%;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有181种, 占专业总数的50.42%;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有145种, 占专业总数的40.39%。我省高职学校设置的专业基本涵盖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一线岗位群, 基本满足了黑龙江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如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坚持“面向生物产业、面向现代农业、面向市场需求”的专业群建设方向, 服务地方经济。利用哈尔滨利民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优势, 围绕我省建设现代化大农业, 培养服务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高素质人才, 形成了生物产业、现代农业、市场需求“三足鼎立”的专业格局, 实现了专业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四) 师资队伍

有大师才会有大学,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的永恒话题。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展开。一是健全较为完善的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定岗、评聘、考核、奖惩、激励、培养、提高等一系列制度;灵活用人, 靠业绩说话, 尽量激发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二是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高职院校教师多是出大学校门进高职校门, 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为此组织开展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但锻炼时间短、完成外围性工作等原因使得教师的企业锻炼变成了走过场, 如何真正融入到企业工作中去, 切实提高自身能力, 这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三是建立教师补充机制。每所院校都有大量兼职教师存在, 兼职教师因其不稳定性, 致使责任心不强, 如何对他们进行选聘、管理、考核、培养, 这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特别是要选聘具有高度责任心及实践经验丰富、来自企业行业的在职或退休技术人员来校任教, 优化教师结构, 建立规范教师补充机制。四是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要引导教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争取成为学生爱戴的品行、学问之师。同时加大对师德的考核力度, 使其成为聘用、评优、考核的重要条件。

(五)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学生社会适应、就业能力不强。虽然认识到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但改革的不够彻底。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高校要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教育以育人为本, 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教学观的根本改变, 即从以知识为本、以教为中心向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转变。二是尊重人才培养规律,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 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学思结合, 探索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要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和成才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教职成[2014]9号) .

[2]戴士弘.职业院校整体教改清华大学出版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杨新宇, 张秦伟.基于质量工程视角的新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19) .

什么是教育内涵发展 第5篇

一、命题的由来

1.教育内涵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研究实现优质教学的过程

①什么是优质教学?

在先进理念的观照下,运用科学的课程教材和合理的途径、方法(合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产生优质高效的教学结果。

②优质教学是优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课程的现实。

教学是各育各科具体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抓好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

教育的优质、均衡生成于优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没有优质教学的教育,承担不了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①20世纪由各国独立完成的世界29项重大发明中,美国完成了19项,英国和德国完成了其余的10 项,而美国解决了29项中22项重大发明的应用问题。

②《2002年世界竞争力年鉴》显示,中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总人数排名世界第2位,中国的科学竞争力位列世界第24位,技术基础水平排名世界第42位。

③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3—2004全球竞争力(主要比较科技水平、政府效率、宏观经济环境)排行榜中,芬兰、美国和瑞典分别名列前三位,中国排行第44位,俄国第70位。

国家竞争力的不足,受制于科技实力的不足,更在于学校育人中优质教学的不足。

3.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呼唤优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①主要进展

●教学、课堂及教师专业发展与之相关的内涵因素被各级教育领导层所充分重视。课堂教学成为关注与服务学生的中心。研修中心正在启动“新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一些学校已取得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推进。

●注意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学科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实际,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差异教学,小班化教学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

●面对一些学困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情感教育和激励教育,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②主要问题

●研修中心听了中小学各学科共417节课,发现在常态课中教学陈旧,效率不高的C级课仍占一定比例。

●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滞后,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得被动。表现在:注重机械识记,忽视能力培养;照本宣科,对教材没有处理,没有拓展;教学方法、手段比较陈旧,以讲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少有发挥。

●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容量不够,节奏较慢,重点不够突出,不注意训练的有效性,没有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感悟方法产生应有的情感态度。有的是由于周课时数的增加,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不足,产生了稀释教学内容的现象,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准备不够,课堂教学缺少学生活动的设计。长时间内一些教师依赖教辅材料,缺少自己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练习的热情和能力,课堂练习的针对性较差。

●部分教师缺乏学习指导的技能和方法。基本功在教学法层面上明显缺乏。

●部分“小学科”无论在师资安排,还是在课堂质量关注方面,有被“边缘化”的现象。

●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形成,没有以持之以恒的规范要求加以严格的教育和培养。

二、基本的做法

1.努力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品质

①关心

●主动积极地聆听学生的心声

●关心学生的身心状况

●关注学生的校内生活

●创设支持性的、温馨的课堂氛围

②公平与尊重

●在个别范围内应对学生的错误行为

●避免让学生在同辈群体中丢脸

●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

●为所有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条件

●尊重所有的学生

③与学生互动

●既保持教师身份又很友好

●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

●知晓学生在校内与校外的兴趣

●重视学生所说的话

●采用有趣、幽默的方式与学生互动

④工作热情、认真

●对所教内容有兴趣

●在教学中获得乐趣

●主动分享同伴的欢乐,分担同伴的苦恼

●保持高质量的工作

●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

●给予学生有意义的反馈

⑤教学专心致志

●对生活和教学抱有积极的态度

●在校外也会花时间准备教学活动

●参加高一层次的学习和研修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承担责任

●追求专业发展

●探究、实践、与人分享新的教学策略

⑥反思性实践

●明了自己的强项和短处

●使用反思行为来改进教学

●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表现抱有高度的期望

●教学工作力求优质高效

2.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①切实提高知识加工能力

这是指教师对知识(教学内容)的理解、组织和变换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还必须有组织知识的能力,即分析知识的要点,理清各要点间的逻辑联系,确定哪些知识是基本的,哪些知识是由基本知识推导出来的,从而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能用概念图、知识树、关系表等方法加以描述。在呈现知识的过程中会采用语言、模型、图示、演示、录像,以及课件、学件类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多种方法,以适应不同知识内容的教学需要和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②切实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这是指在对学生实际,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总体的教学进程的能力,它包括确立教学目标、确定达到目标的基本思路、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教学效果的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合作、个别学习、班级授课、大组讨论、质疑解答等),设计师生沟通的方式(如呈现信息的形式、启发学生的策略、探测学生的内部经验结构的途径等)。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要十分注意预测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教学设计及其调整能力的高下,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加工、对各种教学策略的熟悉和掌握密切相关。

③切实提高主题沟通能力

这是指教师围绕教学主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洞察和理解学生思想的能力。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借助其它媒体来传递教学信息的能力。这种表达能力只有和理解学生思想的能力整合,才能产生师生相互沟通、有效交流的效果。要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教学主题,从学生的表达中进一步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想,是出于怎样的思路,有什么潜在的观念,是否恰当,不足在何处,症结在何处。通过对提问、作业、实验、讨论、问题解决等观察和分析,推论教学的效果,及时沟通、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

④切实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这是指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维持教学秩序的能力。教师既要能够有效组织学生参与多种教学活动,又要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处理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行为,诸如学生不能集中注意、态度不当、缺乏效率观念、缺乏独立自主地参与等。教师要制定出明确的课堂规则,说明什么是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执行。要善于综合应用各种策略解决教学过程产生的各种问题,关注差异,培养自己机敏、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和反应能力,使自己富有教育机智。这种教育机智,源于教师宽厚扎实的知识准备、敏锐的观察、灵活的思维和果敢的意志,也源于教师教育经验的积累、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对学生的了解和爱。

⑤切实提高实践反思能力

这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监察自己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对它们的合理性(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和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以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它既包括教学后记式的总结反思,又包括对教学中师生围绕教学主题所进行的沟通活动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学组织活动的评价;既包括对教学实际情况及效果的监察,又包括根据这些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实践所做的进一步分析,这种及时的评价和深入的反思是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也是走向成功教师的必由之路。

学校和教师都要注意积累优秀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实录、案例,使之形成能让全校乃至全区教师共享的教育资源。

⑥切实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投影仪、录放像机等常规电教媒体与实物展示平台、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能力。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积极制作课件并发动学生一起制作学件,积极采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声像、图表、文字等信息资料,用丰富生动的形式,低耗高效的手段去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并由此出发,努力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监控能力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第6篇

一、诠释自主教育内涵,创新特色办学思想

1.创新办学思想,奠定特色办学的坚实基础。从2007年起,在李庆玉校长的引领下,学校着眼未来考虑,提出“德学兼修、立人致远”的办学理念,突出了“德”和“学”,把师德水平提升、学生思想进步、团队精神打造、教师业务能力增强、学生特长形成等作为特色办学的中心工作,使大家形成自主教育的共识。

2.引领教师自主发展,增强特色办学的内驱力。积极开展自主培训:首先是领导引路——进行“长春市第153中学自主发展主要工作体系”辅导,明确思路鼓动人;其次是师德典型交流——以细微的点滴感动人;第三是骨干教师带动——集体备课担任主讲,现场展示培养人。

大力推动校本研修:教研组、课题组、专题组形成互助组织,共同研修提高。

多途径促进自主提升:开展教师专业技能竞赛及教研课题竞赛,使得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3.培养学生自主成长,明确特色办学宗旨。班级实施自主管理。即班级自主管理——小组自治管理——个人自我管理。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为打造班级精神,建立自主管理制度,争创优秀班集体;小组自治管理过程为划分小组,设立组长,根据日常学习生活内容制定项目,运作管理班级机制,实施多元评价;个人自我管理具体过程为自定成长目标,自定日常行为守则,争做星级学生。这种自主管理方式的运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校活动自主参与。我校成立球类、合唱、书法、演讲、绘画、科技、计算机、器乐等多个社团,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提升;通过“校园小舞台”,自我展示,增强自我提升的动力;另外采取九个具体专项精细化教育,使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传统教育、前途理想教育、责任教育、环保教育、时事形势教育等都能自觉接受,提高思想境界。

二、探索自主学习模式,加速课程改革步伐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把自主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参与,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彰显,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我校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实施“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挖掘学生潜能、展示学生才华、培养学生能力。

“自主乐学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操作流程为:“激趣导入——下放学案——自主探究——成果展现——应用共享——反思升华”。

1.激趣导入。此环节关键字是“趣”,导入内容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奋点,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下放学案。结合课标、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学案,学案内容包括自主学习的知识点、要完成的学习目标等内容,以电脑大屏或印刷的文本方式发放给学生,使其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3.自主探究。学生结合学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同伴互助;学生之间能释疑的,由学生释疑;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随机处理共性或生成性问题。

4.成果展现。学生通过小组汇报和个体汇报,展现自主探究后的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与互动,灵活地做调整。展示过程中,对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足,教师给予及时、准确的点拨,并适当地延伸和拓展。

5.应用共享。根据学习目标和内容,设置相关的分层练习,因材施教,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6.反思升华。反思包括从总结中反思,从回顾中反思,从成败中反思,等等;升华包括从基础知识到综合知识的升华,从知识到能力的升华,从课堂感悟到思想境界的升华,等等。反思升华的主体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

“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中,“自主”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六步”是教学互动的流程,而“乐学”则是创设学生学习时的情感要求,使学生达到愉快学习的境界,“导学”则是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事实上,当学生做到了“自主”和“乐学”时,也是教师实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又一次华丽转身。

三、构建自主校园文化,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根据“实施自主教育,激活成长内力”这个特色办学的主题,学校提出了“校训主导,文化熏陶,班级凝聚”的总体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学生进入教学楼大厅,就能有一种被激励的感觉,迎面一幅大型玻璃钢塑像,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思想内涵,凸显出我们“德学兼修,立人致远”的校训。我们把我校优秀毕业生的照片和简介展示到教学楼一楼大厅东侧,把我校历届毕业生中的中考状元的照片及简介展示到大厅的西侧,叫“英才苑”及“状元榜”,校内各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建立“校园之星”专栏进行展示。

围绕自主办学特色,我校每个楼层都确定了不同的文化主题,一楼主题:品读国学经典,陶冶自主向上情操。二楼主题:预览国际、国内名校,激发自主奋进热情。三楼主题:体味名人成才历程,坚定自主成功信心。四楼主题:仰慕诺贝尔大师,焕发自主创造动力。五楼主题:感悟世界重大发明,建构自主创造梦想。同时,一到五楼走廊都张裱了学校师生共同完成的书法、绘画作品。这些文化内容图文并茂,激励性强,唤起着学生们积极向上的斗志。

为打造班级自主向上精神,每个班在全班同学之中征集班名、班徽、班训,展示班级亮点、班级才艺之星,集体照班级“全家福”,各班学生积极参与,产生的创造力、聚合力令人惊喜,团队自主向上意识明显增强。

通过这些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学校的文化内涵,铸造了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的精神,切实发挥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四、加强家校沟通交流,打造自主成长平台

学校把家校联合育人与学校内涵式发展特色办学主题紧密结合起来,将“实施自主教育,激活成长内力”这一主题活动延伸到校外,全力打造学校、家长、社会全方位育人的平台,为学生的自主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自觉联系。教师与家长互动,召开家长座谈会,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相互探索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互提建议意见。学校通过校长信箱、家校通、领导随访、教师家访、家校QQ群、家校微博等方式全力打造家校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家长对老师、对学校的情感,为全面推进学校发展增进活力。

二是自觉沟通。学生与家长互动,班主任作为学生与家长互动的纽带与桥梁,通过让学生写“个人成长足迹” “我的一份家书” “我为爸爸妈妈献歌”等情感沟通,这样做家长与孩子之间没有约束感、距离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像知心的朋友在交流,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根据自己孩子的表现及进步,所具有的不足、缺点,给孩子指明方向,温暖孩子心灵,孩子在信中也给家长提意见、建议,交流非常融洽、和谐。如每逢节假日,相互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语言,教会孩子感恩。

三是自觉培养。学校与家长互动。学校定期为家长下发信件,如假期如何教育孩子安全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为家长举办大型感恩教育活动,法制教育活动等,学校成立的家长委员会也定期开展活动,代表广大家长向学校反映心声,提出建议,更好地促进学校工作。

四是自信成长。学校把学生的自主教育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黑白报纸、班级画廊、楼梯文化窗等途径利用名人的事迹、感动中国人物等素材陶冶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引领学生自主成长的方向。学校还把学生的自主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近社区,走近自然,在生活中自信成长。

家校联合育人行动是为教育孩子更好成长功在千秋的工作,需要学校、家长相互协作、相互交流,共同激活学生内力有效措施,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三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关怀下,我们自主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拓宽和完善自主教育的途径、方法,在自主教育领域中一如既往地不断深入,不懈追求,谱写新的篇章。

(作者单位:长春市第一五三中学)

陕西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浅谈 第7篇

20世纪以来,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迅速, 从国外高等教育发展成功国家经验来看, 学科 (课程) 、师资及其办学体制和制度往往是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而我国高等教育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 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却远远滞后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 短短的几年发展迅速, 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就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然而, 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诸如管理体制僵化、教育结构失衡、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以及大学精神失落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规模扩大与国家、社会高等教育投入不足

高等教育属于一种有限资源, 因此其规模受国家和社会投入的制约。陕西省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后, 陕西省高等教育的投入虽然逐年增长, 但投入的微增和规模的急剧扩大的矛盾, 使得陕西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速度变缓。

2、规模扩大与办学定位趋同化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 大学之间的竞争激烈, 部分高校盲目追求高层次, 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办学层次上比高低, 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雷同。质量、特色和内涵建设往往会被弱化和边缘化。

3、规模扩大和师资数量不足

陕西省高校的在校生数量一直在快速增长, 高校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 但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教师数量的生师比显示了扩招后师资的缺乏。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陕西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如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 教育理念、制度和文化建设、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等。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人力、物力、财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 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制度安排和文化环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保障。

三、加快陕西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的策略

1、优化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教育结构要遵从教育和市场规律,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 调整教育结构, 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因为, 教育结构只有具有了其内在合理性, 才能改变盲目求大求全的怪圈, 实现教育结构的多样化, 改变传统象牙塔式的机构。

这就要求要以增进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为目标,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具体来讲, 就是提升传统专业, 充实新建专业, 发展特色专业, 以学科为依托, 以科研为支撑, 形成科类齐全、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效果显著的专业体系, 大力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2、加强师资建设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从入学就开始, 一直到学生的毕业。可以说,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首先要有具备人格魅力、学术魅力的高素质教师。

从整体上建立起一支合理的职务结构、较高的学历结构、多元的学源结构、平衡的年龄结构、相融的学科结构的教师队伍, 并在动态中保持教师队伍的平衡。一是建立教师招聘、流动的社会化平台, 实现教师来源多元化;二是改革教师的评价与考核。在教师准入的资格评价上要彻底改变只看学历、不问学力、只重身份、不重能力的思维定势, 实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之道, 在教师的绩效评价上, 要克服重科研、轻教学的弊端, 采取过程评价和终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确保大多数教师的主要精力用在教学上。

3、完善质量保障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重视采用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首先, 要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其次, 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我保证、中介评估服务、社会需求调整”的内外结合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另外, 高校需强化责任主体意识, 加强内部质量控制, 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同时, 要制定教育质量方针和各项工作质量标准;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和教学评价系统,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评估与监控;建立必要的社会人才需求信息网络, 搜集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信息, 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 强化高校对毕业生质量的直接责任。

4、重塑大学精神

高等教育经历了以规模扩张为标志的外延式式发展之后, 逐步进入以深化内部改革, 实现科学发展为目的的内涵式发展阶段。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我们的大学也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改变。但是, 大学本身所具有的大学精神却是不能改变的, 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坚持大学的“学术本位”原则, 大学才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从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以来, 陕西省高等教育投入持续增长, 规模、质量和水平与日俱增, 从精英化阶段发展到了大众化阶段。然而, 在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的同时, 制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也不断凸现。在当前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 只有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快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才能为陕西省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娜, 刘文超.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策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 (3) .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第8篇

关键词:中国梦,高等教育,发展

2012年末,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应该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的“中国梦”。2013年初,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中国梦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说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使我国成为一个富裕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国家”。达成此梦想, 一定要始终坚持走中国道路, 一定要高度弘扬中国精神, 一定要汇聚我国所有力量。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科技进步的先锋力量;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首当其冲的应该加入到“中国梦”的队伍中来。

一、坚持人才培养, 走以质量提升为重点的发展主线

高等教育应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将提升教育质量当作发展的基础性之路, 将培养以及真正意义上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把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导向, 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提升品质的必然选择, 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奉献社会的基本需求。坚定不移地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 坚定不移地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方位发展的方针政策, 力求提高学生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使命感、敢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努力奋斗为国家造就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二、坚持立德树人, 以中国梦凝聚广大的智慧和力量

大学生活是一段追梦的时光, 大学生处在做梦的年, 具有实现梦想的期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质上是将精深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将高深的含义大众化。中国梦就像一座桥梁一样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立德树人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中国梦就高等院校老师来说即为“育才梦”。就虽有高等教育从业者来说, 都应该在真正意义承担起育人的责任, 坚持师德为先、增加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荣耀感, 坚持教学为首、责无旁贷地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坚持科研为根, 以高质量科研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广大高校教师要把爱国情、事业心、使命感等优秀品质, 融入课堂、课题、文章和科研等教学相关活动, 用高尚的师德、魅力的人格、博学的知识教育感化学生, 当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者和指明灯。其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即“成才梦”。就任何一个学生来说, 怎样将个人梦想和其紧密联系在一起;怎样将个人和社会的价值真正结合在一起;怎样将个人命运和民族兴衰密切联系在一起, 是所有大学生成为对于国家、社会、人民有用的人的必经之路。广大学生应当立志高远、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甘于奉献, 以实际行动践行弘扬“中国梦”。综上所述, 要想凝聚力量, 实现教育梦想, 就一定要将每一个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激发出来, 将所有教师、学生的智慧最大程度发挥出来。每个人的梦想都不尽相同, 但在实现中国梦的路途上、在实现教育梦的进程中, 只有广大师生群策群力、同心同德, 努力实现“中国梦”, 才能推动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大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努力弘扬“中国梦”

“教育梦”是中国梦的是先导和基石。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以及人才第一资源的关键结合点, 其很大程度上推动我们国家从教育大国步入教育强国。高等教育不仅能给科技服务, 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同时还能给社会供应尖端人力资源, 给国家未来的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里指出, 应该“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不但反映出中央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特性的准确把握, 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其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坚持将其贯彻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探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去, 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社会使命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水平。用高等院校的优化架构当作战略方面的支住, 完善教育资源区域布局、有效利用人才培养类型以及专业学科方面的优势, 让其能够更好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相符合。将深化改革当作基本出路, 对于人才培养制度进行革新, 进一步促进高考改革, 创建当代大学制度, 加大力度促进协同创新。将促进公平当作首要要求, 推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 真正意义上提高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将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持续健全高等院校学生扶助政策系统。将加强党建当作关键保障, 着重增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力度, 大力开展高等院校安全稳定方面的维护工作。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目前阶段的关键性问题在于是加强育人理念, 围绕质量提水平;加强需求意识, 优化结构推改革;加强创新精神, 突出重点促发展;加强服务观念, 促进和谐惠民生;加强责任概念, 固根强本强抓党建。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这些梦想共同构成了全民的“中国梦”。家是最小国, 或是千万家。所有个人、所有家庭的前景均和国家以及民族的兴盛衰亡息息相关, 唯有将个人发展和国家规划统筹结合, 才可以完成个人的梦想, 在民族振兴的梦想里发挥自身的光和热, 作出自身的一点贡献。

综上所述, 从学生工作的角度去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去反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渠道。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推进高校的改革, 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 (001) .

[2]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朱喜坤.中国梦让人生更精彩[N].中国教育报, 2013 (005) .

[3]卢连大.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2013 (1) .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第9篇

1 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内涵

“教育”一词的英文名来源于拉丁语educare, 意思是“引发”、“引导”, 是指把潜藏于人身心内部的某种自然潜质引发出来, 成为一种现实的状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和行动”世界宣言》,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指在高等教育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 即:要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 将学生视为高等教育改革中比较主要和负责的参与者;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尤其要发展大学生的独创性和超前性的应付能力。这一理念包括两方面基本含义:一是以学生的个性为本, 二是以全面发展为本。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

2 实现内涵式发展, 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民生之基, 高等学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顶层, 也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 各高等学校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坚持“以人为本”是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 是深化、完善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 十八大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想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坚持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以人为本, 推动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缺乏充分的准备和条件, 办学的硬件设施和教育投入不足, 过于强调指标、数量, 造成了一些结构不合理, 规模畸形发展的现象, 党中央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论断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以扩大规模为核心的外延式发展方式提出的, 它是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内外部资源, 挖掘现有潜力, 优化资源配置,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提升师生综合素质, 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突出特色, 树立品牌, 注重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的发展模式。高等学校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要激发和增强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 高等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努力造就富有时代性、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教育、管理氛围。

2.1 “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职能的核心

在所有资源中,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高等教育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四项职能, 其中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是高等教育职能的核心。衡量一所高校办的好不好, 主要是看它所培养学生的质量。人才资源中, 教师是完成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劳动者, 是学校实现管理目标、促进教育事业的创新与发展的主要力量。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 才能有学校的良性循环, 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同样, 也只有教师群体的发展, 高校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质”的提高才有了可持续的保障。一流的人才队伍是实现培养一流人才, 创造一流科研成果, 提供一流社会服务的根本。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求、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因此, 在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既要把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富有学识和创造才能的全面发展的人放在第一位, 又注意人才市场的需求, 注重专门知识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 成为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的一代新人。

2.2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当代世界教育思想的潮流, 是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强调“以人为本”, 从而促进和保证现代大学培养目标的实现。以人为本, 是以人为目的, 强调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 把人当做社会中的活生生的个体, 关注社会在满足人的发展方面所提供的条件, 人和人性是第一位的。

从教育的起源和发展来看,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 人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人是教育的主体。教育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是人, 教育的目的是更好地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强调指出, “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 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 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因而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 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自身规律和发展趋势,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注重学生德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

2.3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21世纪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 不仅应受到专业的学术训练, 而且要形成和谐健全的人格。人才培养的目标中不仅包括优良的德行、合理的知识结构、终身的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 还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培养大学生成熟的心智, 培养具有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健康人格, 这是培养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人的存在与人的发展就是为了寻求人的和谐。人的和谐发展就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自我性的有机整合。讨论人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得出人的和谐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自由的实现, 追求人的主体性实现。教育是主体教育, 主体教育是走进人的生活世界的教育, 是个性化教育。教育的时代任务就是在生活中培养人的适应意识和选择能力, 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提高人的生活境界, 追求人的自由与“关系的和谐”。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才会培育出和谐的人, 继而才可能有人的和谐、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进而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2.4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把人看作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指出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其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人为本”是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 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既强调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又充分考虑到了作为个体的人自身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取向, 是对人关注的最高体现。

从高校外延式发展来看, 过高的生师比例使得教师无法更好的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从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过重的教学任务也使得教师无法深入开展科研活动, 从而降低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高等教育组织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 既培养学生, 也培养教师和管理者, 高等教育组织之内所有的“人”以及由此辐射到整个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才是高等教育组织的最终目标。因而, 坚持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 实现内涵式发展, 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 须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 把“以人为本”体现在实际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工作方法之中。

3.1 从高等教育机制和政策层面, 着力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校各类资源中, 师生是主体, 其地位和价值是其它资源不可替代的, 永远处在中心和优先的位置。清华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王大中教授指出:“‘以人为本’的办学方针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主导作用”。高等教育确立“以人为本”, 在办学上必须以教师为本, 以教师为主体;在教育上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以学生为本, 办学以教师为本”是以人为本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直接体现。

从高等教育机制和政策层面, 高等教育必须以“教师为本”, 以“教师为主体”。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名言 “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说的就是高层次人才和师资队伍建设对于高等学校的特殊意义, 教师是学校办学之根本所在, 现代大学要求高校教师既能搞教学又能搞科研, 都是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学者和专家, 一支素质优秀、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唯有切实落实“人才强校”的战略, 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才能建立在比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基础上, 也才能更好的发展科学、服务社会, 这对促进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高等教育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 就是要把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高等教育的机制和政策方面, 着力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2 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层面,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就是要把维护广大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一切工作都要从满足他们的全面需求, 促进和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出发, 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层面, 坚持权为师生所用、情为师生所系、利为师生所谋, 多做顺师生心、谋师生利、得师生心的事, 真正做到尊重师生、关心师生、理解师生、帮助师生。从师生的需求与发展出发, 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层面, 需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切工作都要从促进和实现师生的全面发展出发。

高等院校作为人类社会中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主要基地, 作为先进思想与文化的重要源泉, 作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及创新思维的神圣殿堂, 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养成求真务实的教风学风, 提高广大师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肖军.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历史命运之比较[J].前沿, 2012 (18) :143-144.

[2]向赣生.浅论高等教育“以人为本”[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2 (1) :12-13.

[3]刘智运.高等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1) :53-55.

[4]赵金昌.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推动高等教育发展[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1, 19 (z1) :6-7.

[5]唐文惠.高校内涵式发展途径探析——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例[J].管理方略研究, 2013 (2) :9-11.

[6]卢连大.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2013 (1) :25.

[7]于光.提升高校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6) :6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第10篇

一、“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内涵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是国家为支持中西部地方普通高校而研究制订的计划, 实施周期为2012~2020年。该计划针对制约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整合政策资源, 出台实施一系列工程 (项目) , 重点加强优势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 力争在中西部形成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 全面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质量, 进一步缩小与东部和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这两大工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该工程是中央政府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切实提升中西部高校办学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使中西部一批普通本科高校的基础教学实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以5年为一个周期, 重点支持建设中西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所地方高校。此次入选的高校将成为继“985工程”和“211工程”之后的高等教育第三梯队, 有着无比深远的意义。其基本定位是:引导和推动高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的现象。落脚点是面向广大本科学生, 加强本科教学基本条件和实践教学环节, 鼓励教师潜心育人,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就业和创业能力, 增强中西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其目标是:经过若干年的努力, 使中西部一批普通本科院校的本科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使这些学校在当地发挥好三个作用, 即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作用、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地方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地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使广大本科生受益, 推动整个中西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该工程是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建设兵团, 专项支持一所本区域内办学实力最强、办学水平最高、区域优势明显的地方高水平大学。从2012年开始到“十二五”末, 国家拿出60个亿作为专项拨款, 对入选高校进行支持, 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及政策的支持,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办学水平, 有效增加区域内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进一步发挥高水平大学的龙头、示范、引领作用, 带动地方高等教育跨越发展, 是中央政府继省部共建政策、“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之后为推动中西部省属高校发展而设立的又一重大项目。该工程按照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建设本地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要求, 明确建设目标, 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这些大学重点加强特色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增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加快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差距, 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发展, 把我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

郑州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的第一批综合性大学。此次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后, 学校党委书记郑永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全国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 郑州大学本次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是教育部和河南省政府对学校近年快速发展的肯定。郑州大学将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 瞄准国内外学术前沿, 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 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大学文化建设等六大方面, 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实施

1. 实施背景

历史上我国重点大学多隶属于国家不同的部委, 国家教育领导体制改革后, 中央将原来的部委所属高校调整为大部分 (75所) 归教育部主管 (教育部直属高校) 和少部分归工信部等其他部委主管, 其他高校改由省级地方政府管理, 即形成了目前的高校隶属格局:少数中央部 (委) 属高校和多数地方政府所属高校。中央部 (委) 属高校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省属高校得到的资源较多, 发展较快,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省属高校得到的财政支持较少, 其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优质资源, 地方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对重点大学的扶持。随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大学的推进, 地方政府因为给国家重点大学投入大量资金而开始干预重点大学招生指标的分配。国家重点大学“招生属地化”现象随之变得严重, 有的大学甚至将年度招生指标的60%都投在所在省份。国家重点大学属地化现象导致教育机会不公平, 引起了社会的诟病。

目前,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2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 拥有地方属普通高校1100余所, 占全国总数的50%左右, 但其中国家重点高校却很少。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后, 中央部 (委) 属高校承担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 而地方属高校则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据统计, 目前95%以上的大学生在地方属高校就读, 因此, 地方属高校实际上成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主力军, 也是满足人民群众读大学的主要供给力量。但是, 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着巨大差异, 这种差异反映到地方属高校建设上, 也是令人吃惊的。以地方属高校的生均预算内拨款为例, 2008年, 北京市为24380.4元、上海市为15349.2元、广东省为10622.18元;而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安徽省为4078.57元、河南省为4099.88元、江西省为4236.33元、湖南省为4531.27元。虽然近年中西部地区地方属高校的生均预算内拨款在逐步增加, 湖南省和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的本科高校生均预算内拨款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达到12000元, 但是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差距依然很大。

2. 实施过程

为了尽快缩小中西部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差距, 加快中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 建设人力资源和高等教育强国, 2010年7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提出要“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 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2011年5月11日, 中西部11所高校党委书记或校长应教育部邀请, 赴京参加“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座谈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出席了相关会议。会上, 各高校代表表达了对计划启动的充分肯定和热忱期盼, 认为该计划的实施, 对于构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水平、服务中西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 与会人员就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建设重点、建设内容、支持范围、具体实施等方面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2011年8月4日, 在延安大学召开的省部共建工作暨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指出, 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 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战略需要, 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必然要求, 是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缩小地区差距的现实选择, 是进一步满足中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要的迫切要求, 是维护区域政治稳定和保持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 作出了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和理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 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

2012年1月20日, 教育部发布关于印发《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要求, 启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至此,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正式启动实施。

三、四方努力, 推动河南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我省高等教育处于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之中, 与发达地区相比, 在现实基础和发展条件上有难以回避的薄弱点。要摆脱困境, 一方面要紧紧依托国家的政策扶持, 充分利用政策环境创造的资源;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就业结构的需求和地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适时进行学科资源整合, 突破学科发展的局限, 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地方高校在人才输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因此, 我省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既要主抓区域特色学科, 也要努力提升办学层次, 实现以学科建设为高层次学位点建设创立基础, 以学位点建设带动、指导学科建设, 以国家大力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为契机, 紧抓机遇, 直面挑战, 推动我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 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对于高校来说, 就是注重学校理念、学校文化、教育科研、教师素质、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建设的工作思路。要推动我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努力。

1. 以观念更新为先导, 树立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

大学之大, 不在校园之大, 其大首先在于精神之大;高校之高, 不在楼宇之高, 其高首先在于品位之高。在实施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要更新观念, 以开放、宽容、理性、创新的胸襟和精神, 确定大学办学理念, 提出有利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 有利于师生员工群体和个人发展, 有利于事业长远发展的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从而为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和思想上的保障。

作为一所文化积淀深厚的百年名校, 河南大学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 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本着“追求高品位, 主题鲜明化”的建设理念, 通过政策引导、硬件建设、机制创新来保障其顺利实施;以“抓精品课程”“抓主题活动”“抓品牌活动”“抓校园管理”等为具体实施途径, 狠抓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人文性, 都能自然地成为育人的理想场所, 让师生的教育行为与校园文化展现和谐之美, 使校园文化真正发挥育人功能, 使学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高层境界, 从而造就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理想、有特色的人才。

2.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 增强学校办学实力

学科建设是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基石和平台。学科是一所学校的核心, 是组成大学的基本单元, 学科的强弱代表着大学的强弱, 学科的特色代表着大学的特色。因此, 随着内涵式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 我们需要预测学科发展趋势, 分析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对现有的学科实时进行结构调整, 对于没有发展潜力的学科予以限制, 对于既有生命力又有发展潜力的学科要加大力度促进其发展。在发展规划中, 当条件成熟时, 我们要打破学科界限, 构建学科大平台, 建立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 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 使学科平台办出特色和品牌, 提升知名度, 从而增强综合办学实力。

郑州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 二级学科博士点121个, 全省近80%的博士生培养和近40%的硕士生培养在郑大;全省高校4位全职院士全部在郑大;全省8个国家级重点 (培育) 学科, 郑大有6个;相继填补了我省承担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等方面的空白……这些成绩都为郑大创建高水平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中科院院士、郑州大学原校长申长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郑大将抓住国家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这一机遇, 深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人才强校工程”和“社会服务支撑计划”等, 结合河南经济、社会、文化特色, 将郑大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的“人才培养高地”“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高层次人才聚集的重要高地”“高水平决策、咨询和服务基地”, 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

3. 以师资建设为抓手, 构建高校发展平台

教师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重要资源。高校应着力通过以下途径,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规模适度, 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人才培养需要的队伍。一是建立较为完善的科学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定岗、评聘、考核、奖惩、激励、培养、提高等一系列制度;二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其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并大胆选拔、培养和使用青年教师承担教学、科研任务, 让他们脱颖而出;三是注重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 让学生的愿望得以实现。通过以上措施, 基本可建立一个公平竞争机制, 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奋发有为的生态环境。

河南中医学院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 积极组织实施了人才强校工程, 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 大力引进学科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 先后出台《河南中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河南中医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等多个文件, 并积极引导本校教职工走出去, 加强对外交流与学习。现有教职工277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者226人, 副高级职称者457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者401人, 博士学历者146人, 硕士研究生导师324人, 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20人。有河南省特聘教授岗位4个,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有19人, 首届国医大师1人, 河南省优秀专家24人,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36人,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3人。先后有10多人次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70余人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河南省劳动模范”和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

4.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过程中, 一是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提高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二是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专业和课程以及对选择教师的愿望和要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三是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四是充分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教育活动的各个实践环节中, 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五是探索各种途径, 使学生紧密联系社会实际,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重在模式的不断创新, 重在培养过程的不断优化, 重在管理机制的不断改革, 重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近年, 河南师范大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提升,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 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未来学院”, 实施“未来计划”, 把学生骨干培养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抓住关键环节, 坚持系统规划, 强化科学培养, 实现了优秀学生的“集团成长”, 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为全省的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 精细管理 学校教育 细节 文化

一、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1.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20世纪90年代,被应用到建筑、军事、医疗保健、教育领域。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2.外延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可见,这“细”是古往今来成就任何事业的必备指导思想。精细化管理强调将工作做细、做精。细,指不忽视小的细节,小到细微之处;精,精熟以至精致;“精細”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管理理念,是可以复制、模仿、延续的管理技术。学校,作为国家教育的专职部门,其精细化管理不是如企业般细化流水作业规范成品,而是用精心的态度实施细致的管理过程,以获取精品的结果。也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精细化管理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

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1.形态异质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的提速与商业技术的成熟,企业间在产品、技术性能、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的同质化越来越强,异质性越来越小,竞争态势越来越尖锐。企业因此会在细节上下功夫,在精细化上花力气,以求异质化。

同样,学校教育也是如此。当前各中小学校同特色、同格调、同水平的现象十分普遍,为在竞争中胜出,必须在课程体系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科研方向和目标、培训思维和模式等方面实现异质化。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味,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

2.超越自我的需要

追求卓越、追求完美是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也是学校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学校精细化管理是追求完美、高品质,可以形成一种校园文化,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构筑教育流程卓越的优质校园,这是一种高境界的管理理念与理想追求。

3.校间竞争的需要

学校的发展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遵循市场规律。在学校的发展中,竞争是避免不了的,而建立“精细化优势”就是提升校间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未来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就是精细化的竞争,细微之处见功夫。细节的宝贵价值就在于它是创造性的、独有的、无法复制和传授的。

三、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学校精细化管理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十二项一般性原则。

1.目标性原则

管理就要有目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理想是三层目标:第一层级是“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第二层级是“管好,问好”,第三层级是“个性化、特色化”。围绕这一理想目标,实践精细化管理的学校应当提出各阶段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明确各部门、各层级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目标,并制定目标实施细则及执行考评办法。

2.全员性原则

学校精细化管理不只是管理层面的事,也不只是哪个业务部门的事,它需要调动全校管理因素的积极性,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参与。实践证明,只有强化每一个工作部门在精细化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每一个员工在精细化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才能顺利而卓有成效的推进精细化管理在学校的全面(全方位、全领域、全覆盖)实施。

全员参与要求每一个岗位责任人做到“九有”,即:有目标、有责任、有信心、有思路、有步骤、有重点、有考核、有反馈、有特色,简单的说就是每一名参与者都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知识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

3.全程性原则

学校管理包括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美育管理、劳动技术教育管理、课外活动管理和总务管理等等。学校管理工作过程由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组成。学校精细化管理不是个别管理、个别环节、个别程序的特殊规定,学校精细化管理应当落实在各项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程序上,应当贯穿于学校管理一切工作的始终,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精细化掌控。

4.规范性原则

规范化是精细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做到规范,才能达到精细。因此,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必须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从而建立起学校常规管的理良性机制和良好秩序,为学校实现精细化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5.开放性原则

规范是约束,但也要注意开放。要防止死板的规章制度束缚师生活泼的思想,要防止僵化的标准束缚师生的个性发展。要解放师生的思想,开放办学,创新教育,面向未来,要以开放的办学观念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

6、人本性原则

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人性化。其中精细化是建立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并将规范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人性化。精细化与人性化的辩证统一才能挖掘人的潜力,才能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没有制度为基础的人性化是没有底线的人性化,无异于放任自流,听之任之。没有人性化的精细管理是缺乏生命力的管理,它必将限制人的创造性,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细化管理。

学校精细化管理必须坚持“三育人”的管理目标,把教育学生“做人”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要处理好实施精细化管理与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的关系,不能因为实施精细化管理而打击了教师教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适用性原则

学校精细化管理不能实行“拿来主义”,精细化管理理论和操作方法移植到学校,不能“唯书”,不能照搬,要联系学校管理实际,针对教育教学问题,考虑到实施中的技术困难,考虑到推进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学习可行的,借鉴适用的。

8.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学校管理的灵魂。精细化管理在学校的运用是有局限的,突破这些局限就要有创新。一方面要以精细化为理念构建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系,通过实践创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9.辩证性原则

学校精细化管理要求每一个步骤都精心,每一个环节都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为此,在实践中要认识到细是精的前提,精是细的目的。既要做到细,更要做到精。要为精而细,但不能为细而细。正确处理好这对辩证关系,才真正有利于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10.科学性原则

学校精细化管理要根据精细化管理和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科学理论开展实践,更应当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管理原则,尤其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向前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1.高效性原则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目的说到底,就是要追求学校管理的高效。这一是应当体现在“树立了精品意识,打造了精品工程,创建了精品学校”上;二是应当体现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培养了大批“四有新人”上;三是增收节支,减少资源浪费。这也是衡量学校精细化管理是否成功的显著标志。

12、持久性原则

学校精细化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粗放的工作方式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细”功夫才能改变,浅薄的精细化基础需要长久的时日才能夯实奠厚。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形成精细的规范制度,才能建成精细的学校文化。

四、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学校是一部大机器,这部“机器”的快速运行全靠各部门协调运转,任何一个“零件”的不协调运行都会使“机器”运转产生问题, 因而“有一套好制度才有一所好学校”。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起点;通过实践证明,落实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是实行精细化管理措施的有效途径。学校各项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大致上可归纳为“五需”:

1.管理工作需严格。学校需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如《教职工考核量化制度》、《教职工考勤制度》、《教职工百分奖量化奖惩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制订各个部门的职能,各个岗位的职责,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便于进行精细化管理。有了人手一册的制度,关键还在执行。学校强化执行力度,上级领导和学校领导不定期检查、抽查,出了问题则依据各自的工作职责,给予相关的处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德育工作需系列。对于难以量化的德育工作,学校也想方设法加以量化、系列化。制订《班集体考核细则》,按月就班级管理、卫生状况、学习风气等多个方面分项打分,为期末评比提供依据。每学年必须开展各种活动,按时间、内容、形式等组成系列。小学的少先队部、中学的团委组织,学校按各校特色、各年段学生特征开展各种活动,各司其职,各展才能,使学生的自治、自理、自学、自创等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红红火火。

3.教学工作需细致。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的重要领域。全体教职工首先要扫清观念和认识上的障碍,摒弃做事不用心、工作粗疏飘浮的不良风气或行为,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工作精细化是有利于学校发展、工作推进、自身成长。

学校则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都采取相应的精细化管理措施,突出主题。每次集体备课,每节公开课,都要有明确的主题,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形成一个系列。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教务处专人巡查,查备课人数,查备课主题,听“推门课”,听后接着进行评课活动。备课笔记的书写,作业的批改,各教研组统一格式、统一要求,每月查一次,教务处每学期抽查2次,督导人员随时抽查,检查之后出通报。每次考试结束,及时批阅试卷,统计成绩,两天之内讲评完毕,一周之内开班级分析会、年级分析会。班主任给每个学生画成绩变化曲线,年级给每个班级画成绩变化曲线,发现问题,随时做工作。

4.教科研工作需实用。每学期结束,镇或学校都组织教学交流活动,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写教学反思、叙事和论文,组织教师论坛,宣读优秀教学作品。不申报大而空的课题,狠抓对教育教学工作有切实指导作用的课题申报与研究,以科研促教研。

5.后勤工作需节约。要使师生衣食住行安全、有序、舒适,要使教育教学工作能没有后顾之忧地正常开展,要使学校的运行成本得到最大程度的节约,后勤工作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教学用具登记使用;室场监管落实到人;学校对水费电费实行数字化管理,将每月耗用的度数和支出用表格的形式和去年同期加以比较,如果出现不正常增加,立即查找原因,加以维修,保证不出现人为原因形成的浪费现象。财务工作定期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保证帐务清晰明了。

五、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感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精细化管理是学校追求完美,实现卓越的重要过程;是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合格公民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教师“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曾经有学者提出:学校靠口号和粗放管理就能打造出品牌,就能培养出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是不可能的。纵观优秀学校,都在细节的管理上下过很大功夫,是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范例,所以说:一所学校的发展既要注重校容校貌、设备设施等硬件方面的建设,更要注重办學理念、学校文化、教育科研、教师素质、办学品位等软件方面的建设。硬件建设短期内就可见效,软件建设则是一个精细培养、长期积累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并非难以达成,必须认认真真做好每件小事,不折不扣地抓好常规落实,一丝不苟地抓严每个细节,求真务实地指导工作过程,否则,势必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

“精彩的背后是精细,成功的背后是苦功”。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涉及诸多层面,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只要校长、教师不断改变粗放的工作方式,事事处处力求“精细”,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长期坚持就会形成习惯,良好习惯就会成为品质,这种品质最终将决定个人、学校和事业的命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将不只是一种管理体制,也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把心放在学校里,把学校放在心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与创新》《文理先锋》第3期,2007年5月版 [J]

[2] 李兵《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原则》网络文章,2009年7月30日 [Z]

[3] 编委会 《教务管理创新与精细化教学应用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4] 远东学院《实施精细化管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网络文章,2009年5月14日 [Z]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第12篇

但是, 高等教育同样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过程中遭遇到了转型的矛盾, 特别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等教育与政府管理之间的定位冲突问题及相互关系的失衡, 致使我国高等教育在转型中出现了一系列深刻暴露高等教育的价值、功能、制度和环境等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任务的总体要求。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就是要加强科技创新,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在这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1 科技创新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

1.1 倡导学术科研, 加强工业研究

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 有浓厚的重视高深学术水平的传统, 一些古老大学尤其如此。而在美国, 由于尽力使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 则以工农专业为重点, 重视应用科学与技术的学习研究[1]。但在科学特别是物理学革命之后的新形势下, 应用技术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科学研究上的进展, 科学在应用技术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居于核心的角色。如果还停留在过去的那种仅仅注重实际经验和工业技巧的教学和研究模式, 根本就无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因此, 麻省理工学院从改造学校的学术体制开始, 强化科学研究工作和教学氛围, 致力于发展新的科学和工程研究与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

首先, 着重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目前拥有一批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 如乔治·伊斯门物理化学实验室 (George Eastman Laboratory for Physical Chemistry) 、通讯声学实验室 (The Communications and Acoustic Laboratory) 、航空航天系的风洞与回旋加速器实验室 (Wind tunnel and Cyclotron Laboratory) 、高压电实验室 (High-voltage Laboratory) 等。通过“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理论和应用科学的开创性研究和训练, 使他们对现有科学知识的积累作出应有的贡献, 并加速工业的发展”[2], 为科学研究和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 实验室资源围绕理学院和工学院布置, 实现了实验设备的合作与共享。由于科学研究依赖于实验室, 而加强基础科学的目标最终也要在实验室完成。因此, 基础科学同实验研究相互促进, 实验室成为培植科学和训练后备人才的重要场所。实验室不仅为培养优秀研究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与交流平台, 也成为孕育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

其次, 在教师中积极提倡学术性科研。麻省理工学院修改了教师聘用合同, 修改后新规定要求教师要将额外收入的50%贡献给“教授基金”, 学校用这笔费用来提供给教师做学术休假。合同还将“工业咨询”放在教师工作职责的最后, 并且规定“工业咨询”要“具有重要性和尊严, 进行这种咨询应能提高学院的声誉, 搞活教学, 使学生增加有益的接触”[3]。

再次, 采取行动加强了学校对工业科研的控制。学校采用“全程统一”的方式, 即统一领导———组建工业合作部, 统一管理———严格审核工业科研合同, 统一政策———对科研成果的使用、保密、缴费、专利所有权等制订相关措施。通过这一方式, 全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明显提高。另外, 因为学校开始更多关注具有科研价值和潜力的项目上, 也促使了工业科研导向的转变, 使原来的应用性研究交给了专门的商业机构进行科研。这种做法, 减少了学校对私人商业工业的过度依靠, 同时, 也使学校不但可以从工业界, 而且还能从一些慈善基金会等机构获得一笔不小的资助。

这些措施的执行, 使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术氛围焕然一新, 校园处处活跃着创新的思想, 充满着追求学术、倡导学术、尊重学术的气息。

1.2 限制本科生规模, 扩大研究生教育

在拥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较强的师资队伍, 以及形成了较好的科研基础和研究生教育基础上, 学校的办学重点应该逐渐转移到研究生教育上。“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在研究训练中学习提高, 通过研究实际课题, 增长才干, 同时出科研成果和人才”[4]。这也是进一步促进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学校要集中优质资源, 保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其具体的措施就是限制本科教育, 优先发展研究生教育。在麻省理工学院看来, 扩大研究生教育、特别是理科研究生教育对于保持麻省理工学院的声誉是绝对必要的。因此,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培养目标首先是开发个人智力, 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其次是培养独创性的科研创新能力, 促进社会的发展。

同时, 把研究生处升格扩大为研究生院, 提高了本科生录取标准, 提出麻省理工学院要造就“能够处理涉及组织、生产和开发的困难问题的领袖”, 而非学院传统上培养的“技术员”[3]。学校减少了新生招生数量, 压缩了本科生课程中技术和专业课的比重, 增加了基础学科课程和非科学课程。据统计, 1929年学院共有2949名全日制学生, 到1939年仅上升到3100名, 所增部分都是研究生。

在坚持扩大研究生教育, 限制本科生教育的方针下, 麻省理工学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统计, 截至2006年, 麻省理工学院的工学院已连续14年在美国工学院排名中雄踞榜首。其众多的学科领域, 如航空航天、化学、计算机工程、电和电子工程、材料、机械、核工程等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均名列第一[5]。

1.3 改革管理制度, 发挥个人才智

优良的制度机制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分权制的改革。第一, 改变学院行政结构, 建立了学术委员会;第二, 设立了学院这一中间层次, 组建理学院、工学院和建筑学院。这样, 一方面减轻了校长行政管理的负担, 使自己能够集中于重大政策性间题, 同时还使相关系增强了合作。此外, 由于建立了理学院、工学院和建筑学院, 使基础学科具有了与工程学科同等的地位。第三, 调整工学院, 设立服务性质的人文科学研究部与工业合作部。可见, 麻省理工学院也开始加强人文科学的重要性, 开设大量新学科, 建立了许多跨学科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这一点在以后的发展看来是不可或缺的。

行政机构的重建, 为学校向研究型大学的迈进奠定了基础。而理学院和研究生院的建立, 则确立了基础科学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地位。

麻省理工学院的负责人们还十分注重选贤用能, 使人尽其才。如在学校发展历史上, 曾任命了万尼瓦尔·布什 (Vannevar Bush, 后任罗斯福总统的科研和开发办公室主任) 为工学院院长和副校长。万尼瓦尔·布什不仅是学有所成的优秀工学教授, 而且还是出色的管理者。万尼瓦尔·布什离任以后, 又聘任了年仅34岁毕业于工业管理专业的学院学术刊物《技术评论》 (Technology Review) 的编辑吉利安 (Jame R.Kiliian Jr.) 任校长执行助理, 从而使麻省理工学院的管理具有了连续性。

此外, 麻省理工学院还加强物理等基础学科建设。后来的实践证明, 这些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除一些重大实验室的建立外, 曾对麻省理工学院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卡尔·泰勒·康普顿 (Karl Taylor Compton) , 还从哈佛大学聘用了还不到30岁的物理学家斯曼特 (Smedt) 为物理系主任, 斯曼特又聘任哈里森 (Harrison) 和格雷夫 (Greif) 等人, 这样就大大加强了物理系的建设。名师出高徒, 麻省理工学院这么多优秀的物理大师为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提供了最好的学科指导者。

1.4 加大科技投入, 重视社会需求

充足的资金投入和物质支持, 是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高校自身, 都应把教育投入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客观的讲, 麻省理工学院的成长受益于此。在1862年7月2日, 林肯 (Abraham Lincoln) 总统正式签署通过了《摩里尔法案》 (Morrill Land-Grant Colleges Act) 之后, 各州结合本州实际以不同的方式创办了一批赠地学院 (Land-Grant Colleges) , 旨在传播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知识, 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马萨诸塞州在开办了一所赠地学院后, 把一部分捐赠资金拨给了麻省理工学院[6]。这一举措显然给了麻省理工学院很大的支持。

而麻省理工学院自己也高度重视教育的财政投入。从人才引进到系部建设, 从实验室建立到科技研发, 即便是在“在五年大战 (7) 时间, 学院根据战时合同的规定花的钱, 相当于过去80年的正常办学开支”[7]。

在关注上游资金投入的同时, 也强调注重下游经济效益的产生, 尤其重视社会需求。在19世纪时, 结合美国工业的需要, 侧重于桥梁、道路、选矿、冶炼等项目的研究及其应用;二战中主要结合军事上的需要着重研究雷达、潜艇、制导等项目;战后则侧重研究空间技术、能源、环境保护和生物工程等课题。这种既促进科学进步, 又注重实际应用, 并为科技和工业进步作出贡献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方式, 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也使学校在社会上获得广泛好评和极高的声誉。

同时, 新的高技术公司代表一种重要的技术转移方式, 学院各实验室的技术创新成果都可以通过追求利润的技术公司将其商品化。因此, 学校不仅鼓励搞工程的教师要同本地的公司挂钩, 为他们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而且还鼓励他们自己去办公司, 并“创建了像纽带一样联系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风险基金公司, 为学术公司的创建者提供种子资金和商业资讯”[8]。在这种思想的长期影响下, 麻省理工学院成为新技术公司的裂变源和新企业家的摇篮。

2 科技创新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科学化发展的自身需要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内涵”, 重点在“发展”。但强调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重在“内涵”, 却并不否认“外延”, 更不是制造二者的截然对立。

从哲学逻辑来看, “内涵”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属性”, “外延”反映的是“所特有属性的事物”[9], 它们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 “内涵”突出说明了事物质的规定性, 而“外延”则强调了事物量的规定性。那么, “内涵式发展”当是一种用事物内部各要素作为资源和动力的发展类型, 一种以强调表现事物内在属性为发展形态的发展模式。发展的规模是不是适度, 发展的结构是不是合理, 资源的配置是不是更有效, 应是衡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指标。而规模与质量, 效益与结构的和谐统一是这一发展的良好状态。而与其相偕的“外延式发展”, 作为一种用事物外部的条件作为资源和动力的发展类型, 则以扩大规模、增长数量、增加资源、增投资金来促使其发展。

因此, 我们需要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正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各要素作为资源和动力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 就是以育人为根本的全面发展, 以质量为生命的协调发展, 以科研创新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运用内外部资源, 充分发掘潜力空间, 充分优化资源配置, 树品牌, 有特色, 讲效率, 实现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创新, 结构的不断优化, 规模的不断发展, 质量的不断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 在我们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同时, 并不忽视高等教育的外延式发展。而是在以确保质量为前提, 反对盲目的数量扩张, 进行有限度的规模增长。这事实上也成为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所以, 我们突出强调“内涵式发展”, 其实是说使外延的扩展与内涵的丰富相互促进的科学发展。内涵式发展无非是把只关注外延扩展的价值取向转向外延式扩展与内涵丰富相统一的价值取向。着眼于高等教育软实力提升的内涵式发展, 更能激发教育要素的潜能, 是对大学使命的凝练, 大学精神的彰显, 大学文化的弘扬。

2.2 科技创新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

在知识经济社会, 以高等院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高等教育发生的最深刻变化是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作为以学术发展为要务, 不只是知识的传授, 更在于从事“创造性学问”的发现和开创的现代大学,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 它不仅是高级专门职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也更将成为知识传递、应用、融合和创新的知识产业, 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因此, 高等教育将肩负起科技创新和知识物化两项重要的使命。在科技创新体系中, 高等教育要成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策源地;在知识物化体系中, 高等教育要成为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孕育高新技术产业,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摇篮。

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来看, 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与对自由的追求是紧密联系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不断地创造、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过程。人类创造达到何种高度, 人的地位就达到何种程度, 从而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完全自由的发展”[10]。而这种“完全自由的发展”是与人的创新活动息息相关的。因此, 以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毋庸置疑, 但科技创新有赖于人才的培养。创新从根本上说就是重视人的主体性, 以人为本, 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内涵式发展的高等教育, 是一种注重发展人的创造性的教育, 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从现实活动的角度来看, 自2002年实施《关于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以来, 高校在我国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日益凸显出来。因此, 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的规模和层次已经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现代高等教育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应用知识的三大职能中, 科技创新是贯穿其中的最核心的驱动力, 它已经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中展示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但长期以来, 我国的科技计划比较注重单项技术。从科技和经济的内容来看, 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因为缺乏与其它相关技术的衔接, 很难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新兴产业, 出现了不少在鉴定之时就是这项技术的终结之日的现象。应对这些问题, 高等教育要从自身找原因, 高等院校要从社会市场找方法。在推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 应加速提升自身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拥有优势的学科群和科学研究力量, 学科的交叉深度、新兴学科的生长力, 以及大学对学科适应科学发展、时代需求的宏观调控能力等。所以, 这也要求目前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模式必须从内部发生转变。

2.3 科技创新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

2002年, 我国高校毛入学率达到15%, 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1年, 毛入学率达到了26.9%, 十年间, 提高了11.9%。2000多所各类高等院校中, 拥有3000多万的在学规模, 居世界第一。据统计, 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为1.19亿, 也就是说, 每10万人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为8930人。

我们必须肯定, 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逐步扩大, 是高等教育应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的输送了人才, 提供了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满足了社会建设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这不仅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一种必然选择, 更充分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预见在现实社会的实现。即: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更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包括人的智力的开发与发展, 人的潜能的开发与发展, 这些都依赖于教育。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 人类自身的发展与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日趋密切, 需求关系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追求, 受众群体从少数人转变为多数人, 并且, 这些个体的需求也越来越聚合成为政府、社会、国家对教育的需求。这些变化, 都要求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层次不断提升, 教育类型不断转变。也只有这样, 高等教育才会被人们赋予新的使命和意义。因此, 高等教育大众化, 是我们对教育活动及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不仅是学生数量的增长, 校园面积的扩大, 财政经费的增加, 也同样影响到了现代大学科技创新的使命的发挥。如:研究课题组的数量多, 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少;科研队伍数量庞大, 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课题组小型化趋势严重, 整合程度不够;技术平台分散, 承担大项目的能力薄弱;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 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很难及时有效地得到强有力的投入和支持;政府和学校对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缺乏战略性布点等。

那么, 我们遇到的这些困难和问题, 是不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超越了社会的需要, 逾越了经济发展的水平?高等教育大众化还是否应当继续推进?事实上,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这些问题, 说到底, 是没有注重内涵式发展的问题, 没有充分关注和整合科技创新的水平和力量。

因此, 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大学就要加速提升自身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科学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拥有优势的学科群和科学研究力量, 学科的交叉深度、新兴学科的生长力, 以及大学对学科适应科学发展、时代需求的宏观调控能力等。

2.4 科技创新是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需要

教育活动的发生、发展, 受到社会需求的影响和制约。现代社会教育的经济功能尤其突出, 并呈现出因科技进步带来产业变革, 从而造成职业岗位需求的变革, 进而是对教育的变革这一动力传递过程。而科技的日新月异,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 将使得高等教育逐步面向市场, 面向社会, 面向世界开放。这些, 都给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首先, 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高校办学的模式、培养人才的机制的进入, 有利于我国加深对高等教育科学的发展观、全面的人才观的认识,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革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完善高等教育的体系,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其次, 国际教育资源的流动, 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形成以国家为主导, 社会和私人、国际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投资体系, 从而逐步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不足的问题”[11]。同时, 优质教学资源的传播和优秀人才的引进, 也会给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带来活力。

再次, 国际资本在国内的投入和拓展, 有利于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 拓展合作空间和领域, 丰富合作形式,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最后, 国际间的协作而后文化交流, 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世界更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状况和进程, 扩大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 能为人类共同进步承担责任, 多做贡献。

当然,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 我们也会面临诸多风险。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的网络发展, 生物技术的异军突起, 纳米技术的巨大潜力, 先进智能技术的如日中天, 军事领域隐身伪装技术、精确制导技术的日新月异, 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密集区、人才的集中地、科技的制高点的高等院校科研能力的挑战, 更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

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高等院校应当肩负起敢追世界科技前沿, 引领时代科技进步的责任, 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去开拓创新、因此, 经济的全球化, 政治的多极化, 文化的多元化, 都在相互激荡, 这些都已经对并将继续对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可以想见, 科技资本的流动, 科研资源的争夺也将进一步加剧, 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将日趋激烈, 每一所高校都将接受优胜劣汰的选择。

所以, 必须要对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有长久的估计和清醒的认识, 也必须要有在整体范围的把握和长远目标上的思考。坚持科技创新,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正是对教育终身化、大众化、社会化、国际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正确判断和有力回应, 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主权, 保存本土文化传统, 稳定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必然选择。

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践也在不断丰富变化。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需要、现实需要和战略需要, 只有加强科技创新, 借鉴国际知名大学发展经验, 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科技创新,麻省理工学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天一, 夏之莲, 朱美玉.外国教育史 (下册)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EB/OL].http://web.mit.edu/facts/faqs.html, 2012-11-13

[3]王英杰.大学校长与大学办学方向——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 1994 (3) :4-6

[4]乔玉全.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5]靳贵珍.美国工科研究生教育的旗舰: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与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增刊) :136

[6]王保星.西方教育十二讲[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8:187-188

[7]蔡克勇, 张秀梅.创造未来向前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办学思想[J].教育发展研究, 1999 (9) :80-82

[8]艾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王孙禹, 袁本涛, 等,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9]金岳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10]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上一篇:军事力量下一篇:社区商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