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外汇储备范文

2024-06-16

高额外汇储备范文(精选8篇)

高额外汇储备 第1篇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资持续大量流入,我国的外汇储备激增。从2003年开始,每年外汇储备的增加额均超过千亿美元。2006年11月,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截至2009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突破了2万亿美元关口。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居世界第一位,其后分别是日本(10,185亿美元)、俄罗斯(3,962亿美元)、中国台湾(2,927亿美元)、印度(2,528亿美元)。巨额外汇储备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持有高额的外汇储备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应对我国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就成为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难题和挑战之一。(表1)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二、高额外汇储备产生的负面影响

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正常储量应当为该国3~6个月的进口额,即相当于年进口额的1/4~1/2。然而,我国外汇储备占GDP总量近40%。高额的外汇储备正在给央行、财政部造成巨大压力,随着外汇储备余额的继续上升,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成本与风险也在不断加大,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迅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导致流动性过剩,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

外汇储备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它的增加需要相应的人民币来置换。外汇储备增加越多,人民币的发行增长越快。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必然使中国长期面临货币流动性持续放大的威胁,加剧我国的经济失衡,并成为中国在未来不断面临需求过度膨胀并诱发通货膨胀的重大因素。表2和图1描述了外汇储备和居民消费价格的走势,从中可以看出,从1997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下降,我国经济出现紧缩,物价水平有所下降;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开始复苏,2001年起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物价水平稳步上升,2001~2003年物价水平仍保持在合理范围内。2004年起由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外汇占款激增,构成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物价水平上升,通货膨胀苗头逐渐增强。2007年中期以来,我国已出现明显通货膨胀,外汇储备在这一阶段已对通货膨胀产生强大压力。(表2、图1)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币种结构和投资渠道的单一,使政府承担了风险。

币种结构和投资渠道的单一,使政府承担了对外资产价格和汇率变动的风险,在过去10年,美元货币印刷总量超过过去40年印刷总量,全球官方储备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倍之多,中国的官方储备由2000年1,656亿美元上升到目前的21,316.06亿美元,而我国的外汇储备70%以上为美元。不管美元贬值不贬值,相当多的美国证券可能会变成废纸一张。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特别是美国货币和资本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容易随着美元汇率的波动和美元债券价格的波动而承担巨大的减值风险。据估计,假如人民币升值10%,我国政府就会承受500亿美元的账面资本损失,汇改两年多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已超过了9%,我国政府承受了450多亿美元的账面资本损失。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当前实际利率比1982年实际利率低7%,从2002年开始出现财政赤字。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2009年的美国经济要比1980年、1982年更糟糕。这样,由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和投资渠道中美元资产过多,中国外汇储备就会缩水。(图2)

(三)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一国外汇储备增加,会支持该国汇率上浮,本币升值,反之本币贬值。在一般市场条件下,本国外汇储备增长必然伴随本币逐步升值。因为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国内外汇市场供过于求,产生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外汇储备越多,央行必须投放的基础货币也就越多。为了减轻过多的基础货币投放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央行必须发行票据来对冲过多的本国货币,这就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三、应对高额外汇储备的措施

(一)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引进外资。

巨额外汇储备累积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问题,就要彻底改变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行业政策引导和鼓励节约型、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并采取措施鼓励进口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国内短缺产品的进口,这样既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解决结构性的商品缺口,又能缓解贸易顺差的增加,从而减缓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引进外资需要进行合理规划,鼓励引进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和优秀人才,避免盲目引进和重复建设,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达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减少资本项目顺差。

(二)调整外汇储备结构,保持储备资产多样化,降低风险。

我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比例约70%以,欧元资产约占20%,日元资产占10%左右。按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和分散投资风险的要求,我国外汇储备也要实行多元化管理。我们应适度减持美元,增加欧元和日元比重,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做短期调整,降低汇率风险。另外,近几年来我国黄金储备没有增加,在国际储备中所占份额非常低,远低于世界各国所采用的3%~5%的标准。因此,适当增加黄金储备,将有助于改善我国国际储备结构,缓解外汇储备增加的压力,避免汇率风险。

(三)适当加大“藏汇于民”的政策力度。

适当加大“藏汇于民”的政策力度,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国家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局面;同时,通过向市场投放外汇,可以降低市场对人民币的相对需求,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家可利用市场化手段降低过多的或是结构不合理的外汇储备,允许企业或居民保留一些外汇收入,放松对企业、居民使用外汇数额的限制,实现“藏汇于民”。把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企业运营的资本和居民的储蓄,这不但会增加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财富,而且还会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经营持有的资产规避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敏锋.我国当前高额外汇储备成因及管理研究.北方经济,2009.4.

高额外汇储备 第2篇

【关键词】高增长;内需不足;拓宽投资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同时大量外资涌入,加之内需不足,我国外汇储备额久居高位且增速始终不减。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我国外汇储备总额于2006年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位,达到1.07亿美元。在2015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到3.73万亿美元。我国国际收支常年表现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其直接结果是引起了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和大量积累,从而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二、高额外汇储备的后果分析

外汇储备规模的迅速扩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巩固了我国的经济大国形象,增强了抵御外部风险的防护能力,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等。但与此同时,外汇储备久居高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不均衡、货币政策失效、资产结构单一等几个方面。

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体现出我国贸易品的生产长期高于消费,从资源角度看,即国内的资源过多流向了制造业部门。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驾马车中,我国主要依靠出口,也导致了经济对出口依赖增强,资源配置不均,在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偏向了制造业部门,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另外,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执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导致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供给量增加,通过货币乘数作用,货币供应量迅速成倍放大。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每年新增外汇占款增速呈不断扩张趋势,加之连续贸易顺差,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空前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央银行为防止基础货币投放给本国经济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问题,需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回笼资金,这样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很大牵制,减弱了央行的货币政策有效性。

从外汇储备构成来看,依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数据,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约占70%,日元约占10%,英镑和欧元约占20%。中国作为美元资产的最大持有人,存在较高美元汇率风险。我国大量以美国国债形式持有的外汇储备致使我国投资对象单一,如果美元持续贬值将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的美元资产大幅缩水,出现巨额损失。另外,我国的外汇储备大部分集中在美元资产,其购买的美国国债收益不到5%,但资金转给美国企业,美国企业再将其投到中国,其收益率至少达到15%,这相当于我国为美国免费提供了“低息贷款”。

三、我国外汇储备平衡的促进

1.对内:扩大内需,刺激国内消费

我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即储蓄过高和内需不足,也是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深层次原因。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长远动力,有助于降低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有利于经济的稳健增长。拉动内需的前提是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只有当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生活需求有保障时,人民才会对于未来有信心,从而减少预防性储蓄的比例和提高个人消费水平。另外,我国的贫富差距悬殊,中低收入者占绝大多数,促进民生建设尤其能够激发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潜力和消费信心,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经济长远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累加的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规模激增问题。

2.对外:拓宽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

我国外汇储备构成占比依次为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金融危机以来,持续流入的热钱引起人民币升值及美元贬值预期,抬高了外匯储备的成本和风险。此时,外汇储备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外汇投资对象主要为外国政府,以及购买国外的国债和公司债,这些投资平均收益远低于股票市场。因此,我国需要拓宽外汇储备投资的渠道,实现外汇储备资产组合的多样化。对于外汇储备的投资使用,应该建立专门机构,组织专业人员,鼓励个人及企业的海外投资,逐步平衡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

四、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过快,规模过大。尽管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我国国际信誉的提升,同时是对外支付能力的保证,稳定汇率的重要手段,但随着额度的快速增长和扩大,使得我国的国民经济及国际贸易也受到越来越明显的负面影响,例如使得资源配置偏向可贸易品部门,加剧国内市场的通货膨胀,同时外汇资产的构成过于单一也使得其价值面临诸多外在风险。因此,为了扬长避短,我们必须从根本出发,对内拉动需求,对外拓宽外汇投资渠道,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起外汇储备,促进内外部均衡。

参考文献:

[1]吴晓波.激荡三十年.2009年版

[2]陈帅.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积累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安徽大学,2013

[3]马兰,张焕明.中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皖西学院学报,2013

高额外汇储备是“福”还是“祸” 第3篇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 高额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 表明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但如果这种势头不断持续下去, 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外汇储备充足并保持增长态势, 无疑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增强企业的对外信誉;还有利于国际贸易的拓展, 引进更多的外商投资, 降低国内企业的融资成本;更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应对突发事件, 平衡国际收支波动, 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但近年来, 我国国际收支连续巨额顺差, 国家外汇储备迅猛增长, 是宏观经济运行遇到的一个新的突出问题。外汇储备增加过多过快, 直接导致基础货币大量投放, 助长流动性过剩, 推动通货膨胀, 诱发对人民币升值的过高期望, 不利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平稳调整。不仅如此, 货币发行越来越美元化, 并且过快增长的外汇储备增加了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难度和复杂性, 使得中国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逐渐丧失。

另外, 当美国资本市场状况不好, 美元持续贬值的时候, 国际游资会从美国流出, 可能转移到达到中国, 那么, 我国必须要有一个很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 而这正是我们的不足。如果美元贬值, 我国贸易顺差一定会减少, 而资本顺差则可能会进一步放大, 这样一来, 一增一减的结果还可能使中国的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如何让美元贬值减少对我国的影响, 我国首先应该多持有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等其他币种的资产;其次就是应尽快把外汇资产变成实物资产。我们应该吸取日元升值造成日本的经济泡沫破裂, 使其自1996年起经济进入持续的低迷期, 极大的影响了社会稳定的惨痛教训。前车之鉴后世之师, 日本经济的教训给我们以很大启迪, 里面有相同的一幕, 也有不同的一幕, 我们现在应尽早做好把握, 防止第二个“广场协定”出现在我国。此外, 过分依赖国际美元引发的国际关系紧张也不容忽视。而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之所以贬值, 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美国外贸与财政的双赤字, 及美国政府为自身服务的金融与财政政策, 包括近年来的低利率及减税政策。美元的贬值, 刺激了国际资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流动。一般情况下从先进国家输送产品和资本输出到落后国家, 但是这个现象完全颠倒过来了:由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进行产品和资本输出, 发达国家的需求拉动着发展中国家的供给。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产业资本为了牟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更愿意到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并且生产, 使发展中国家变成生产中心, 而发达国家便成了庞大的需求中心。

应对外汇储备高增长, 首先, 需要遏制其增长的势头。在经常项目顺差中, 货物贸易顺差又是主力中的主力。一方面, 继续适度扩大资本流出的自由度, 有秩序地减少资本流出管制, 改变过去宽进严出的格局, 真正实现跨境资本的双向对称流动, 推进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另一方面, 大力抑制各种渠道的非法资本流动。非法资本流动是外汇储备乃至国际收支失控、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具有更大的隐蔽性、破坏性和风险性。

其次, 在现行决策体系下, 相关部门都会对外汇储备高增长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但正因为如此, 也很容易导致政策的割裂和零散。应该综合运用收入、汇率、产业政策等多管齐下, 共同推进。重视收入政策的作用。提高出口部门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有利于改善我国现行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配关系, 有利于调节国内收入差距, 促进扩大消费, 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 要充分发挥汇率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调整现行出口退税政策, 抑制地方政府在引资过程中过度让利。执行鼓励消费和扩大内需的政策, 并注意加强对投机性资本的控制, 特别是防止投机性资本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而形成泡沫和累积金融风险。

再次, 应大力发展我国国债市场, 增加短期国债发行规模, 优化国债的期限结构, 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容量、深度和广度, 进一步扩展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空间。通过调整资源配置, 改善可支配收入的分配格局,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消费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 规范市场秩序等措施, 进一步扩大消费对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和完善民营投资的市场准入和投资便利, 改善整个投资的宏观效率。

高额外汇储备 第4篇

外汇储备是一国 (或地区) 货币当局持有的, 可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和维护汇率稳定的可兑换货币资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外汇储备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1996年末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04年9月, 我国外汇储备首次5000亿美元大关。2006年2月, 我国外汇储备达8536亿美元, 正式取代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2006年11月,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的国家。截至2008年12月, 中国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19460亿美元, 比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总和还多, 并超过了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外汇储备的总和。因此, 如何应对我国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 业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难题和挑战之一。

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

(一) 国际收支账户持续双顺差

1. 经常项目顺差

我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 对外贸易一直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 进入2000年以后, 经常账户顺差不断加大, 2007年更是创下顺差3718亿美元的记录。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消费和投资, 国内消费和投资不能吸收国内储蓄, 国内需求不足, 只能通过出口来缓解我国国内需求失衡的问题。另外, 我国政府长期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 对于出口采取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优惠政策, 而进口采取进口配额等政策加以限制。

2. 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

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主要表现为直接投资顺差。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 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 我国不断扩大外商投资领域。长期持续的快速经济增长, 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人民币稳定以及政治环境的安定等, 使得我国成为全球最具投资竞争力的国家之一。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 2007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735亿美元, 其中, 直接投资净流入1214亿美元。

(二) 强制结售汇制度

1994年我国汇率并轨后, 对经常项目实施强制的结售汇制度。在结售汇制度下, 除了允许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开设外汇现汇账户外, 企业和个人手中的外汇都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 外汇指定银行则必须把高于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头寸额度之外的外汇在市场上卖出。中央银行一般作为市场上的接盘者买入外汇。因此强制结售汇制度是造成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制度性原因。

(三) 人民币升值预期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当初的1:8.11到2009年2月的1:6.83, 3年多来人民币累计升值15.8%。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资产价格出现大量泡沫, 如房地产价格, 投机资本不仅可以享受货币升值的收益, 还可以分享资产价格上升带来的收益。因此, 大量热钱涌入, 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持续上涨的原因之一。同时, 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也会使得境内机构和个人持汇动机减弱, 进而结汇意愿增强, 使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四) 国家外债规模的扩大

由于外汇贷款利息低于人民币贷款利息, 且受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 我国国内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近年来更倾向于存人民币, 大量利用国内外汇贷款。自2001年以来, 我国外债总体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到2007年底, 我国外债余额已达3736.18亿美元, 比2006年增加506.30亿美元, 上升15.68%

(五) 国外对我国的出口管制政策

当前, 主要发达国家出于种种考虑, 仍对我国实行较为严格的出口管制, 我国急需进口的产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受到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如2006年7月美国正式公布新的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草案, 对我国实行严格的高技术出口限制, 对我国高技术实施全面控制。这样的结果势必造成我国无法进口国内急需的产品, 间接地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三、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

(一) 有利影响

1. 我国的偿债能力与对外融资能力

外汇储备规模的大小是衡量一国国际清偿能力大小的重要基础。作为外债还本付息的基础, 我国外汇储备充裕, 并持续增长, 保证了我国清偿能力。国际清偿能力有保证, 国际信誉高, 有利于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 提高了我国对外融资的能力, 为进一步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与稳定人民币的汇率

我国外汇储备充足, 使得央行有足够的外汇资金在外汇市场上进行操作, 是央行干预外汇市场能力的保证, 对稳定人民币汇率乃至整个宏观金融环境和经济秩序, 都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国央行可以通过抛售外汇或买入本币来影响外汇供求关系, 进而保证我国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

3. 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完全开放

1996年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 随着世界金融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经济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完全开放已是时间问题。充足的外汇储备将为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完全开放提供条件。高额的外汇储备使得我国能应付各种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 提高抵御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后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 不利影响

1.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我国外汇储备是央行通过投放基础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购汇形成的。高额的外汇储备, 意味着外汇渠道货币发行剧增。面对不断增加的货币供应量, 加息可以有效抑制货币需求, 相应减少货币投放, 但目前经济增长放缓的现实使得央行只能使用大量央行票据来对冲基础货币, 却始终不敢轻易加息。因而过多的外汇储备, 削弱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2. 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从经济的角度看, 对外汇储备也需要进行成本核算。持有外汇储备机会成本等于国内资本收益率减去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率。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是国外政府债券或银行存款, 收益率相当低。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 使得持有的机会成本也相应增大。目前我国仍处在经济起飞阶段, 国内资源利用率比较低, 现阶段增加投资效益明显, 我国国内投资收益率要远大于持有储备的利息收益率。

3. 人民币升值压力

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 说明国内外汇市场供过于求, 即产生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外汇储备越多, 央行必须投放的基础货币也就越多。为了减轻过多的基础货币投放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央行必须发行票据来对冲过多的本国货币, 这又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会使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上升, 削弱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 影响国内劳动力就业。

四、完善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与管理的建议

(一) 控制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与规模

1. 调整进出口政策

我国政府应适当调整出口政策, 不能一味地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对于一些商品特别是资源性、高耗能产品的出口, 应提高其出口税率, 来降低其出口量。与此同时, 应鼓励重要资源、能源、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通过调整进出口政策来减小贸易顺差, 进而减小经常项目的顺差, 达到控制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目的, 并以此来不断提高进出口产品的结构和层次。

2. 改变国内外投资者的差别待遇, 防止外资过度流入

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应逐步取消外资享有的各种超国民待遇, 转变依靠优惠政策、牺牲资源和环境的引资方式。引进外资要注重技术和知识的含量, 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 吸引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外资流入, 严格控制引进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外商投资项目, 不再把引进外资作为考核地方、部门、企业政绩的硬指标。

3. 放宽对国内资本对外投资的管制

我国对境外投资的外汇管制较为严格, 所以国家虽然推行“走出去”政策多年, 但至今国内企业境外投资规模仍不大。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充足, 可以放宽资本外流的条件。通过扩大国内资本对外投资的渠道, 使国内资本部分外流, 减小资本项目顺差。通过加大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力度, 顺应生产全球化的进程, 不断拓展境外投资的领域和地域, 实现我国企业做大做强。

(二) 改善外汇储备结构

目前, 我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比例在60%以上, 欧元资产约占20%, 日元资产占10%左右。可见, 我国外汇储备必须通过多元化来增强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与美元弱势相比, 近年来欧元的国际地位处于不断上升趋势, 且我国同欧盟的经济贸易关系发展也较为迅速。故我国减少持有美元资产的同时, 应增加欧元、日元等其他外币资产的比重。另外, 近几年来我国黄金储备没有增加, 在国际储备中所占份额非常低, 远低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因此, 适当增加黄金储备, 将有助于改善我国国际储备结构, 避免汇率风险。

(三) 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加强外汇市场监管

我国应尽快改革现行的强制结售汇制, 实行比例结汇或自愿结汇。允许企业或居民保留一些外汇收入, 放松对企业、居民使用外汇数额的限制, 实现“藏汇于民”。政府应利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外汇市场加强监管, 加强对外收支交易背景的审核, 避免赚取投机收益的国际游资进入, 防止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与此同时, 增加汇率浮动弹性, 扩大汇率浮动区间, 加大投机资金进出的风险成本。

(四) 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弊端及对策分析 第5篇

一、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1. 高涨的外汇储备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开放经济条件下, 一国的外汇储备变动是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一国的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发行, 再通过各种渠道向市场投放的货币数量。外汇占款是中央银行持有外汇储备所对应的货币投放。同时, 外汇储备占款具有高能货币的性质, 通过乘数效应可以对货币供应产生成倍的放大作用。当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顺差时, 外汇市场上供过于求。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中央银行必须投放基础货币购入外汇以保持供求平衡, 这会造成基础货币的增加, 在货币乘数作用下会进一步带来货币总量的多倍扩张。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例不断攀升, 2005年至2008年8月更是分别达到110%、127.3%、126.4%和135%。为了避免货币的过度投放, 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紧缩国内信贷的政策, 2006年以来人民银行15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不断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票据回笼基于外汇占款所投放的基础货币, 力图使外汇储备的增加对国内货币供给总量的影响完全或部分抵消, 但收效甚微。巨额外汇储备给货币政策自主性带来压力, 导致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的扩张引发通货膨胀, 并成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最主要根源。同时, 人民银行为了冲销由于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量过大, 人民银行不断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货币。

2. 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高涨的外汇储备, 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近几年, 不仅美国、日本大力鼓吹人民币升值, 而且过去外逃的资金也在回流, 甚至有大量投机热钱“潜渡”我国。从2005年7月21日至2008年10月9日, 人民币汇率从1美元兑换8.11人民币升至1美元兑换6.8310人民币, 人民币升值幅度达18.7%。并随着美国出现次贷危机不断下调美元利率, 人为地拉大与人民币利率的差距, 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使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的压力仍然很大, 美国等国家仍在利用我国高外汇储备的存在, 继续胁迫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 以便从中达到更多渔利的目的。

3. 增加了持有外汇的成本

外汇储备大量增加, 需要付出高额成本。一方面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从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时要被强加风险溢价, 从而必须支付高昂的利息;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经济资源, 外汇储备一般不能用于国内消费和投资, 不能利用这些资源取得相应收益;而只能用于国外投资, 尤其是流动性较强的债券投资。我国外汇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 就是投资于回报率低的美国短期债券而不能用于国内建设的需要。我国外汇储备70%以上是美元资产, 只要美元贬值, 外汇储备就会缩水。而美元汇率自2002年至今已缩水40%以上, 且市场预期, 今后美元会持续贬值。而且, 在发行人民币国债购买美元债券的这一借贷过程中, 潜在的利率损失不容忽视, 最终的实际收益可能是负数。因此, 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 意味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同时我国将庞大的外汇资产集中存放于美国, 可能要承担某种程度的政治风险。

4. 加大了资产泡沫, 增加了金融危机产生的风险

外汇储备剧增, 加大了人民币升值预期, 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边际效益递减从而降低了资本的吸引, 导致国外热钱大量涌入, 巨额的热钱通过混入外贸经常性账户、外资直接投资和QFII等渠道流入。这部分资金都属于短期资金, 具有极大的流动性、投机性, 甚至一定程度上具有破坏性, 因此并不会在中国进行长期产业投资, 也不会乖乖存入到银行获取稳定的利息收益, 更多的是投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进行短期投机, 2 0 0 6、2007年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 股票指数飙升都与“热钱”的流动有密切的关系。一旦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存在, 大量“热钱”会迅速从国内流出, 迫使人民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卖出美元回笼人民币。这一方面会减少外汇储备, 同时引起股市暴跌, 房地产价格下降, 进而拖累银行资产质量恶化, 出现金融危机。

5. 外汇储备增加, 汇率风险加大

国际市场上各种货币的汇率不断变动, 2005年美元对欧元的汇率就大幅降低。由于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重大, 美元对欧元的汇率下降使我国遭受了很大损失。由于汇率变动频繁, 因而规避风险的难度很大。

二、应对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对策建议

1. 调整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战略目标

根据国际经验, 各国的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是在满足储备资产必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 以多余储备单独成立专门的投资机构, 拓展储备投资渠道, 以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水平, 并满足某种战略目标。对于我国来说, 外汇储备增长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 持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不仅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制约了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加大了宏观经济政策内外平衡的压力, 而且也对存量的管理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我们应该将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和国家的整体战略目标结合起来, 运用外汇储备建立资源战略储备。

2. 放松外汇管制, 建立“双藏机制”

在发达国家, 国家的外汇储备和企业、民间持有的外汇都非常多。而我国主要以国家外汇储备为主, 企业、民间持有外汇受到严格限制。2006年4月央行推出了放松外汇管制的新措施, 放宽和简化了国内机构和公众购汇、投资的限制, 并允许个人、企业以购买外汇的方式, 通过金融机构对境外投资。2007年2月1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并实施《个人外汇管理办法》, 个人年度购汇总额提高到5万美元。这有利于建立“藏汇于企业”、“藏汇于民”的外汇“双藏”机制, 改变原有的“藏汇于国”的策略, 鼓励企业和居民持有外币, 让企业、民众与市场分担汇率风险, 改变国家被动吸纳外汇导致储备大幅增加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放宽居民持有和使用外汇的政策限制, “藏汇于民”, 让民间更多地持有外汇, 以此降低官方储备的增长速度、分散储备管理风险、提高外汇储备收益。

3. 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 降低汇率变动风险

首先, 在外汇储备结构中可以考虑进行币种结构的调整。在我国外汇储备中, 美元占绝大比重。但随着美元汇率不断走低, 我国外汇储备资产损失巨大, 因此应减少美元的资产比例。同时适应人民币汇率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改革体制, 适当增加欧元、日元等币种在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中的比重。其次, 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还应考虑外汇储备的资产调整。外汇储备的资产调整是指持有外汇储备的资产种类的变动。一般而言, 外汇储备的资产种类包括短期国债、长期国债、企业债券、股票、黄金等。不同种类资产的收益率和风险各不相同。持有外汇储备的意义按照重要性排序分别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外汇储备首先要考虑投资于高流动、低收益、低风险的资产 (例如黄金和国债) , 但是随着我国外汇储备数量的大幅上升, 在保证外汇储备整体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 也需要兼顾外汇储备的收益性。我国目前经营的原则应当由“零风险、低收益”向“低风险、中收益”转移, 拓宽投资领域, 改革投资机制。在投资领域中, 不止局限于存款、债券, 还可以选取一部分资产, 运用国际通行的投资基准、资产组合管理、风险管理模式进入房地产、股票市场, 增加储备资产的盈利能力。

4. 增加战略物资进口和对外投资

增加战略物资进口, 充实战略物资储备, 尤其是对石油、铁矿石等进行战略储备是当前的迫切需要。我国是石油、铁矿石的消费大国, 其国际市场供给情况和价格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充足, 运用部分外汇储备增加战略物资储备, 把金融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 是遏制外汇储备高速增长、降低汇率风险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可以动用部分外汇储备, 收购国外一些油田、矿井, 或者购置一些石油公司、矿业公司的股票。利用资本市场做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

5. 建立以专业化投资管理公司为主体的外汇储备管理运作体系

针对不同的投资组合, 确立适当的投资主体显然是必要的, 这样做可以保证各个组合之间的相互独立性, 并且发挥不同管理主体的专业化优势, 同时还可以对不同的投资渠道进行竞争性的比较和约束。

摘要:截至2008年6月底, 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8088亿美元, 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并使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增加。为减少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应采取放松外汇管制, 调整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战略目标, 建立以专业化投资管理公司为主体的外汇储备管理运作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外汇储备,外汇管制,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者贵昌:中国国际储备的分析与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 2005 (5)

[2]巴曙松 刘先丰:外汇储备管理的多层次需求分析框架——挪威、新加坡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1)

[3]韩 骏 韩继云: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影响及对策[J].青海金融, 2006 (10)

高额外汇储备 第6篇

一、高额外汇储备的积极作用

外汇储备规模的迅速扩大,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雄厚的外汇储备规模是我国国力的具体体现, 是我国国际信誉的有力保证。对吸引外资, 提升我国国际清偿力, 维护我国的国际信誉, 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 也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外国政府和金融组织贷款, 增强我国的国际融资能力。

第二, 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量极大的提高了我国抗击经济风险的能力, 从而为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保驾护航。大量的外汇储备, 在满足我国国际贸易需求的同时, 还可以用来应对国内及国际的金融风险, 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为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第三, 充足的外汇储备为我国调节国际收支和对外支付起到了保证作用。巨大的外汇储备在我国国际收支出现结构性或临时性失衡, 需要进行调整时, 可以成功避免因外汇管制等而导致的国内生产力的下降, 同时降低这些措施对国内供需平衡带来的消极影响, 有利于维护国内经济的平稳运行。

第四, 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自2008年以来, 受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影响, 世界经济停滞不前。在后金融危机时期, 各国政府和央行纷纷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复苏。其中, 为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美国和日本先后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促使美元和日元贬值, 以扩大出口。受此影响, 世界各国货币也竞相贬值, 货币战争的硝烟在全球弥漫。在世界经济动荡不安的局势下, 要想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 就必须拥有有强大的外汇储备作为后盾。

此外, 充足的外汇储备还可以增强国际市场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信心, 同样, 也可以增强对人民币的信心, 这将有利于我国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 并为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高额外汇储备的消极影响

高额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 在为我国经济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 机会成本增加

高额外汇储备量不可避免的增加了机会成本, 降低了资本的有效使用率。由于外汇储备相当于储蓄的形式存放于外国的银行内, 而并没有用于投资。因此, 其收益将远远低于将外汇储备由于投资的收益。这就构成了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所以, 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越大, 其机会成本相应的也越高。

(二)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结构

外汇储备增加而导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量被动增加, 为避免因外汇储备增加而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 央行不得不对我国的货币投放渠道进行压缩, 从而导致我国的货币政策结构发生扭曲变化。比如, 央行可能会减少或抑制银行对市场的货币投放量, 这样就必然会造成市场上的货币流通减少, 必然会影响一些企业或经济部门的资金流动性, 从而导致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 会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而逐渐变大。

(三) 增加我国通货膨胀压力

目前, 我国实行单一的汇率制度, 即对资本和金融项目进行严格监管, 经常项目实行强制结售汇。结售汇制度使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于多年来,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双顺差”状态, 从而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长期出去快速上涨状态。外汇储备的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量的被动增加, 且增速迅猛。而这些新增的基础货币投放量再经过货币乘数的扩大之后, 数额巨大, 对我国的货币供给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从而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除此之外, 外汇储备增加引起的基础货币投放增加, 也会对我国的货币供应结构和投入渠道产生重大影响, 这将有可能造成市场上现金流过于充裕, 从而推动原材料等价格上涨, 进而引发结构性通胀。

(四) 促使人民币升值

外汇储备量的增加, 理论上来讲, 其实际是表明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在增, 当人民币供应量不能随之增加时, 则会促使人民币升值。事实上, 自人民币浮动汇率机制形成以来, 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再加上其他因素影响, 人民币一直处于不断升值状态, 且愈演愈烈。我国作为世界工厂, 外贸出口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人民币的升值, 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从而使我国出口放缓, 减少贸易顺差, 并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国内经济增速。同时, 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 将会吸引大量国际游资和热钱涌入我国, 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甚至可能会形成经济泡沫, 引发经济危机。

(五) 增大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风险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 必然会增大我国对外汇储备管理的风险。目前, 我国的国际储备中, 外汇储备占了很大的比重, 而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却比较单一, 大部分以美元资产的形式存在。据统计, 我国外汇储备中, 美元资产约占65%左右, 其中, 超过70%的美元资产都是美国的国债和政府机构债券。而近年以来, 美元贬值严重, 这就导致我国的大量外汇储备资产贬值, 使我国的经济蒙受巨大损失。长此以往, 必然影响我国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建议

(一) 加快外汇储备管理制度改革

在改革开放初期, 为增加我国外汇储备量, 快速提升我国抵抗国际风险能力, 我国实行了强制结售汇制度。但这种单一的外汇管理制度正是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为降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速, 首先必须对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一定范围内的自愿结售汇制度取代单一的强制结售汇制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这样操作可实现外汇储备由“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转变, 降低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外汇储备的风险。现阶段, 我国已经逐步放宽对企业外汇收入的管制, 但对居民用外汇仍处于管制状态, 我国应对企业和居民用汇的条件和额度进一步放宽, 同时, 拓宽居民海外投资渠道, 支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 加快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进程。

(二) 拓展国内消费市场,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 我国的经济及外汇增长主要来自与产品外销的出口经济模式, 这种经济模式加速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因此, 降低外汇储备增速, 可以从转变出口经济模式开始, 变依靠出口为刺激国内市场消费, 从而实现产品内销。这就要求我国深化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国内居民的收入水平, 鼓励人民对内投资和消费。此外,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提高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将有助于我国储蓄率的下降, 刺激人们消费, 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向前发展。

(三) 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外汇储备规模更是达到了世界第一, 因此, 当下我国的国际信誉得到了空前的保证, 在这样的情况为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 我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中国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使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自由兑换, 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知名度, 同时可以降低我国外汇的储备规模和管理风险, 实现外汇储备资产的保值。另外, 人民币国际化也可间接的促使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四) 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自2005年7月21日起, 我国开始实施浮动汇率制度。但在实施初期, 为了维持我国人民币汇率稳定, 就需要职能部门在必要时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随着外汇市场交易规模的迅速扩大, 外汇市场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则会不对增加, 这样浮动的汇率机制就逐渐形成, 无需管理部门干预, 人民币汇率也会逐渐趋于稳定。但目前我国的外汇交易规模, 以及交易制度还不够完善, 对市场的干预在所难免, 因此, 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将会有利于外汇交易市场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当然, 现阶段, 我国不能直接向完善的浮动汇率制度看齐, 而应在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 渐渐扩大汇率的波动幅度, 逐步向完善的浮动汇率制度发展。

(五) 其他建议

合理控制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以确保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想适应, 一直以来也是外汇储备管理的重要议题。加快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 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 也是保证我国外汇储备保值的重要方式之一。此外, 目前, 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机构比较单一, 这样将严重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效率, 因此, 可以逐步增加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对外汇储备的持有和管理比重, 适当下放部分外汇储备管理权给一些外资机构或私营企业, 以增加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

综上所述, 外汇储备规模只有维持在适度的水平, 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因此, 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来改善目前外汇储备规模过大的现状, 只有这样才能使外汇储备更好的服务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促进我国经济的内外均衡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树清.关于中国当前外汇储备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金融, 2005 (7) :22-23.

[2]高飞.我国外汇储备适当规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王珍.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32-98.

[4]姚淑梅, 张岸元.我国外汇储备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133-254.

[5]喻海燕.中国外汇储备有效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0:177-289.

高额外汇储备 第7篇

关键词:浮外汇储备,双顺差,制度性原因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1994年1月1日, 我国实行外汇体制改革, 将双轨制汇率改为单一汇率,国际收支大为改善,外汇储备逐年递增。至2006年2月底攀升至8536亿美元, 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外汇大国。到目前为止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突破1.8万亿美元。高额的外汇储备有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带来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造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中央银行为了稳定汇率,入市进行公开操作,这样就降低其宏观调控能力;同时高额的外汇储备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和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并且极易产生汇率波动的风险。因此寻找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来看,国际储备增减=经常账户差额+资本账户差额。在我国,国际储备由外汇储备,黄金储备,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构成,其中外汇储备占储备总资产的绝大部分,其余的部分变化很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反映外汇储备的变动,将等式简化为:外汇储备增减=经常账户差额+资本账户差额。由此可以看出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来源有两个渠道,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直接原因。在我国表现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持续性的贸易顺差和大规模的境外投资。

虽然从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得出的结果如此,但是必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笔者认为在国际收支顺差向外汇储备增量的转变过程中,我国制度的不合理性才是造成外汇储备增长的根本原因。

二、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制度性因素分析

(一)汇率形成机制的不完善是造成外汇储备激增的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的制度性安排主要表现在,强制结汇制,外汇银行综合头寸的管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的浮动区间限制在上下0.3%,对非美元货币汇率限制在上下3%的浮动区间。据分析显示,从04年开始我国呈现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在此情况下,企业和居民除国家规定可以保留的外汇帐户以外,必须将手中多余的外汇卖给制定的外汇银行。同时中央银行为了维持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波动幅度,则必须被动的买入外汇,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被动的增长。在汇率形成机制的制度性安排中,强制结汇制是造成外汇储备过剩的最关键因素,可以说,只要强制结汇制存在,中央银行就无法主动调节和管理我国的外汇储备量。2005年7月以后,随着我国由强制结汇制改为意愿结汇制,结售汇制对我国外汇储备所带来的影响已有所减轻,但其仍是造成外汇储备增长的最直接的制度性原因。

(二)加工贸易为主导的贸易体制导致贸易顺差不断增大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的生产分工之中来。在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下,很多发达国家将其产业从其原属殖民地国家转移到我国,尤其是制造业的大量转移。使我国成为以加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世界加工厂”。在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贸易体制下,资源进口的低价和出口成品的高价使我国贸易顺差不断增大。贸易顺差越大,外汇占款问题就越严重。而只要不改变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贸易体制,贸易顺差就很难扭转。这其实反映出国内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三)鼓励和吸引外资的政策引入大量境外投资

我国为了发展国内经济,长期以来对外一直施行外向性的外资和外贸政策,鼓励和吸引境外的直接投资,如外资优惠政策、内外资差别所得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优惠关税政策等。同时在我国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有利条件下,世界很多国家对我国进行了大量的直接投资。形成资本项目的顺差,使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由于我国在资本项目管制方面,一直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使得我国对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增长缓慢,无法抵消资本项目的顺差。境内的投资也在汇兑方面的限制,使得外汇需求受到了压抑,进一步促使了国际收支的失衡。

(四)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刺激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

近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同时美国在财政和贸易双顺差的压力下自2002开始采取贬值政策。在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情况下由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僵硬与不合理,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与升值预期,从而导致了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这也是目前外汇储备过剩不可小觑的原因。尤其是自美国,日本,欧盟等国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以来,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逐渐增强,刺激大量的国际投机资本进一步涌入我国。国际投机资本通过贸易、单方面转移、QFII等渠道大量进入我国, 通过数量分析发现, 最近4年内通过以上三大渠道流入我国的投机资本约占当前外汇储备增长的24.4%。这类投机性资本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是债务性储备,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容易危及我国的金融安全。

参考文献

[1]、胡兰, 周雪莲:“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成因分析”, 《商场现代化》, 2007年第10期;

[2]、梁莉, 陈金贤:“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主要因素的实证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 

[3]、赵庆明:“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根源及治理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2007年第8 期;

高额外汇储备 第8篇

3.加强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工作

为了保证环境经济政策, 特别是保证有关宏观政策对环境有利, 必须要发挥综合决策的作用。 (1) 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时引进“公共参与制度”。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与实施是一项涉及财政、税收、金融、农工商等多部门的工作, 需要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 这是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与试点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环境政

部门的有效参与, 确保宏观经济政策考虑到环境因素;中央制定的环境政策, 要有地方的参与, 使地方能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建立必要的信息沟通和利益协调机制;此外, 政府有关的环境经济的制定, 还要广泛听取利益相关者及社会方面的意见, 取得共识,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降低未来政策执行成本。 (2) 组建跨学科的研究队伍。环境经济政策研究是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政策科学研究。为此, 建议组织以政策研究部门为主、大学研究机构为辅, 同时充分吸收国际经验的研究队伍。同时设立技术顾问组, 主要由有关部门政府等官员以及环境政策专家组成。此外也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OECD国家、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组织的联系, 充分利用其在环保方面的成功经验及资金支持。 (3) 为提高环境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制定政策时, 引入成本——收益分析方法。通过对拟实施的环境经济政策进行量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对执行政策可能产生的收益及可能产生的成本进行预测, 可为政府选择科学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有助于政府筛选出成本最低, 效果最佳的环境政策。

4.提高环境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

为提高环境经济政策的执行力度, (1) 加强监测、监督和执法能力。可考虑将环保总局升级为环境部, 同时加强国家环保总局对地方环保局的监督管理能力。提高环境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 也离不开立法机构和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要充分发挥人大、社会和民众的监督作用。 (2) 公开有关环保环境政策的信息。信息公开有利于强化社会公众对环境政策的监督, 同时也使人们对执行政策的效果有清楚的认识, 提高人们执行政策的自觉性, 降低政府实施规制政策的监督和执行成本。有些环境政策台后, 执行效果不佳, 这虽与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强有关, 但与人们对执行政策可能带来的收益没有很好了解也有关。如果人们对环境政策可能带来的效益有充分的了解, 无疑会增加人们执行的激励, 降低政府监督成本, 并减少因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造成的效率损失。

参考文献:

[1]潘岳:谈谈环境经济新政策.经济观察报, 2007~9~14

[2]徐琦:继续在环境经济政策上下功夫.中国环境报, 2007~

[3]胡蓓蓓徐利淼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价和建议[J].北方环境, 2003, 4

[4]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李建华龚尚志华东师范大学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 外汇储备规模每年以较大的幅度提高。1996年底,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1998年到2000年增速稍有放缓, 进入2001年以来, 外汇储备以每年28%~51%的速度递增, 2006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截至2007年末,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达到15282.49亿美元。

二、外汇储备骤增的原因

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 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 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是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 我国在政策上鼓励出口, 加上FDI和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导致了双顺差的出现。2006年, 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顺差达到2498.7亿美元, 资本与金融项下顺差达100.4亿美元, 我国自1994年就开始施行强制结售汇制度, 央行一般作为市场上的接盘者, 买入外汇以积累国家的外汇储备, 这样, 中央银行就成为外汇市场上最大的买家, 从而使双顺差转化为巨额的国际储备。

2.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大量“热钱”的涌入。

国际间短期资金的投机性移动主要是逃避政治风险, 追求汇率变动, 重要商品价格变动或国际有价证券价格变动的利益, 而热钱即为追求汇率变动利益的投机性资金。当前国际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有升值预期, 再加上美、日等国不断对我国施加压力, 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 央行不断的提高利率, 大量的投机性资金不断涌入中国, 也是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 储蓄率居高不下是根本原因。

2007年我国居民国民收入储蓄率为50%, 储蓄过高会导致银行存贷差增大, 银行就会放宽信贷条件由此就会带来高投资和高信贷。因为我国内需不足, 高投资形成的过高产出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 通过经常帐户顺差的方式把商品与劳务输出去, 在结售汇制下, 进而转变为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

三、充足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益处

1. 增强我国资信, 有利于金融稳定,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机构和银行在对外贷款时, 往往要事先调查借债国偿还债务的能力。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状况是资信调查、评价国家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国际上, 有专门机构或重要的金融杂志每年就各国借债资信进行评定, 确定贷款的安全系数, 一般包括经常帐户收支的趋势、外债还本付息占该国出口收入的比重以及国际储备状况等。由此可见, 国际储备是向国外借款和还本付息的一项重要保证。

2. 干预外汇市场, 维持我国汇率基本稳定。

国际储备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 影响外汇供求, 将汇率维持在一国政府所希望的水平上。当人民币在短期内遭受巨大升值压力的时候, 央行就会买进外汇, 抛售人民币, 相反, 当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时, 央行就会抛出外汇储备, 购进人民币, 以维持汇率基本稳定。拥有雄厚的国际储备不仅为当局客观上提供了干预资产, 而且还通过增强国外市场人士心理上对本国货币的信心, 维持了本币在外汇市场的坚挺走势。一国储备雄厚, 外汇市场对本国货币的信心就充足, 而不至于出现不利于本国货币的游资流向。

四、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1. 巨额外汇储备是导致我国现阶段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 其增速超过了实际GDP增速。在我国的货币供应中, 外汇占款已经占到了70%左右。受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影响, 中央银行非意愿性买入外汇, 从而相应的投放基础货币, 通过乘数效应的作用, 货币供给会大大增加, 这是形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2. 超额外汇储备的增长使我国的货币政策近乎失效。

由于最近两年我国经济发展过热, 各种固定资产投资过快, 消费品物价不断上涨, 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飙升, 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这一势头, 采取了一些从紧的货币政策, 不断提高利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旨在控制流动性过剩问题。但是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从而也要相应的投放基础货币, 这样就会大大削弱货币政策的效果, 即一方面, 从紧的货币政策要吸收过多的货币, 另一方面, 巨额外汇储备的增多又会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

3. 增强人民币升值压力, 阻碍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的尽快实现。

外汇储备的多少与人民币走势的强弱有一定的联系。显然, 外汇储备多, 人们就会认为人民币背后有着强大的国际储备资产的支撑, 因而就更愿意与中国开展贸易、进行投资, 从而可能导致更多的资本流入和外汇收入的增加。在现有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 如果央行没有有效的资产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 外汇储备的增加则会推动人民币的不断升值。

五、几点政策建议

鉴于以上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 现在给出几点建议:

1. 改革结售汇制度, 将强制结售汇制度改为意愿结售汇制度,

放宽企业、商业银行持有的外汇额度, 进而缓解中央银行由于持续增加外汇储备而产生的货币投放压力。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 首先要放宽企业结售汇限额, 增加银行外汇资金的周转头寸, 大力发展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QDII) ;其次要放宽个人用汇的项目和额度, 简化个人用汇手续, 鼓励居民持有外汇资产。

2. 扩大内需是根本。

要着力增加国内消费, 以降低储蓄率。具体途径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增强农民购买力;我国现阶段消费水平的不足, 主要原因是政府消费的不足, 因此, 政府要大力推进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只有这样, 才能增加居民现阶段的消费水平。

3. 设立外汇储备投资基金, 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在保有适度外汇储备的基础上, 对超额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外汇储备基金可以用于购买一些战略物资, 如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储备;用部分外汇储备进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和某些救济, 将外汇储备用于环境保护和污染处理, 但这些必须是从国外获得资源;用部分超额外汇储备进行多样化投资。2007年9月29日挂牌成立的中国投资公司是最为国人所熟知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的中国投资公司, 是一家典型的主权财富基金公司。

4. 改变宽进严出的倾向, 严防“热钱”涌入。

当前, 热钱的大量涌入已经成为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适当控制外资的盲目增长,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率。

5. 改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使汇率能有一个比较大的波动

范围, 这样中央银行可以在干预外汇市场时机上拥有更大的选择权, 其次, 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主体, 逐步放松资本项目的管制, 允许居民对外投资。

参考文献

[1]高立永:中国高额外汇储备深层分析:成因、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07 (8)

[2]彭泉:“藏汇于民”:化解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负效应的理性选择[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3]陈立:能力储备:我国外汇储备管理转型的新选择[J].上海金融, 2006 (, 3)

[4]刘静:我国近期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探析[J].现代经济, 2007 (, 7)

[5]奚君羊:国际储备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6]主父海英.我国流动性过剩内外因剖析及对平稳经济的挑战[J].商场现代化, 2007, (12)

[7]巴曙松: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过剩流动性冲击.新知税收网, 2006~7~12

[8]黄泽民:化解我国外汇储备成本风险的对策[J].经济界, 2006 (, 6)

[9]景学成:对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坚挺的看法和对策[J].金融与经济, 1995, (10)

[10]黄泽民.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结构性风险及对策[J].上海金融, 2005 (, 4)

[11]刘艺欣汤芬:我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路径选择[J].吉林金融研究, 2007. (12)

上一篇:复杂网络系统下一篇:模式尝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