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审美探究范文

2024-09-14

建筑审美探究范文(精选11篇)

建筑审美探究 第1篇

一、苗族舞蹈当中所具备的传统审美文化

在苗族舞蹈的审美当中具备了十分丰富的传统审美文化。苗族舞蹈实际上是具备了非常深刻的原始民族风貌。从根本上看, 苗族舞蹈和苗族的历史文化生态有着密切的联系。苗族舞蹈实际上和其它的民族的民间舞蹈实际上其起源都是相仿的, 苗族舞蹈也是为了自然的崇拜以及原始的巫教文化当中慢慢滋养出现的。苗族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视自然力量的民族。一直到今天, 很多苗族文化的传承者, 都仍然具备着这种对于自然的崇敬, 还是祭拜天地和祖先申明, 无论是什么样的节庆场合, 苗族人民都是喜欢以舞蹈来表达自己内心丰富汹涌澎湃的情感。苗族舞蹈包含的这种对神明和自然力量的崇拜, 构成了苗族舞蹈之中最为原始的审美, 比如苗族非常著名的木鼓舞就是从枫树的崇拜当中慢慢演变而来。因此巫教文化实际上成为了苗族舞蹈的文化当中一个重要的审美特点。

而且苗族舞蹈还是代表着一种团结的意味。因为苗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 为了繁衍生息, 很多苗族的民众都会去各种分散的部落, 在山区之中去发展自己的民族。但是苗族的舞蹈能够维系苗族这个民族大家庭, 不会被其他民族轻易割裂, 有着独特的文化维系作用, 从而慢慢形成了一种苗族互相交流的文化语言。因此, 苗族舞蹈也有一种文化的独特审美, 从而展现出非常独特的舞蹈审美文化,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境, 代表着生生不息的苗族精神。

二、苗族舞蹈当中的审美特征分析

(一) 阳刚雄浑的审美特征。

很多苗族的古老祖先们都是在部落战争里面慢慢成长起来的, 在战争的环境当中, 逐渐形成了苗族舞蹈文化, 定然要以战争作为一个主要的审美文化情趣的落脚点, 主要是呈现出一种慷慨雄浑的气势, 表现出苗族先民独特的勇敢以及彪悍, 是有非常明显的阳刚力量和鲜明的动态特征。比如说《刀梯舞》这种苗族的舞蹈当中, 跳舞的舞者通常是由苗族的巫师来担任的, 嘴巴当中咬住烧红的犁口, 表示走向了火焰的海洋。然后跳舞的舞者会走上刀子架成的梯子, 这个刀梯实际上是在舞蹈的场地中央, 竖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子, 然后这个木杆子上面左边以及右边都横向绑着二十四把和七十二把大刀, 这些大刀实际上的刀口都是往上边张开的, 跳舞的舞蹈者要用自己的力量徒手攀爬, 最终登到木杆子的顶端, 然后肚子顶住刀尖部位进行旋转, 然后再进行牛角等相关的表演, 表明了自己是天上的神明附着在身上从而刀枪不入。

还有一种苗族的舞蹈被称为《迁徙舞》。这种舞蹈实际上就是击打战鼓, 士兵出征的状况, 描述的就是古代苗族先民外出征战, 两军进行胶着对垒的状况。苗族的先民和中原的军队也是一样的, 都是击鼓为令, 用鼓点去发布相关的出征指令, 非常激动而且庄严。这一种舞蹈是由八个人吹奏笙箫, 然后各个纵队就开始出征, 以不断交叉的动作象征着两军交战时的激烈场面, 舞蹈的场地之中, 熊熊的火焰杯点燃起来, 苗族的青年有种气吞山河的气势。这种战争的场面无疑也是一种非常强烈的阳刚审美。随后, 苗族青年男女围绕着一团篝火在跳舞, 伴随着鼓点的敲击以及缓慢的笙箫, 唱着委婉动听的歌声, 这种是象征着战争胜利之后, 苗族战士庆祝自己胜利的场景。

从以上描述的舞蹈内容当中, 可以看到苗族的人民所具备的稳健以及阳刚的审美文化特点, 表现了苗族舞蹈在阳刚雄浑方面的审美艺术追求。

(二) 阴柔和传情的艺术审美特征。

苗族也有很多抒情的舞蹈, 这些抒情的舞蹈往往是透过一些韵律上的轻柔、线条上的柔美以及动作上的缓慢来表现出内心的阴柔感情, 这种舞蹈艺术也是表现了一种传情以及阴柔的艺术审美特征。苗族也有一支舞蹈是《跳月舞》。这种舞蹈表达着一种柔美的感情, 围着月亮跳舞, 实际上是苗族先民用来求偶的舞蹈。而随着苗族文化以及审美情趣的发展, 这一类型的传情舞蹈也有着更多的发展。比如更为普遍传播的《花场舞》以及《花带舞》等舞蹈, 就是采用芦笙吹奏乐曲作为舞蹈感情的基调, 通过击打乐鼓的舞者眉目姿势来传播感情。这些轻柔的优美舞蹈姿态, 通过不断延续连绵的舞蹈, 从而表现出一种缓慢的感情旋律, 轻柔缓慢的节奏, 以反复的击打和吹奏来表现出一种心神之间的交往, 带给人们一种不同的情感审美, 并且带有秀丽朴实的感情。

而《花带舞》这一支舞蹈, 实际上是以祈求花朵作为主要意蕴的舞蹈, 其所代表的是一种苗族的典雅的审美特点。这一支舞蹈当中包含的是一种欢快以及清新的感情, 就是祈求花带的青年一边跳着舞蹈, 一边吹奏着笙箫, 用载歌载舞的形式, 表达自己内心对于少女的感情, 向美丽的姑娘求取爱情。和这个青年情投意合的姑娘, 则会把自己非常精心编织的一条花带, 充满感情地赠送给多情的青年所吹奏的乐器上。因此, 这些求偶的舞蹈, 实际上就是表明了在苗族舞蹈审美当中, 对于美好感情的追求和仰慕, 把这种人类之间非常纯粹美好的感情用生动的求偶类舞蹈进行呈现, 从而展现出翩翩起舞的独特美感。舞蹈十分柔美动人, 具备非常强的感染力, 有着丰富感情的审美。

(三) 严厉与狰狞的审美艺术特点。

苗族舞蹈实际上还是具备着某一种独特的审美, 这种审美就是把狰狞以及凶恶的神灵, 结合在舞蹈之中。这种对于凶恶的神灵进行舞蹈艺术表达, 主要是表现着一种对于自然和命运的艺术化呈现。通常在这种类型的舞蹈当中, 无论是斩妖除魔的英雄, 还是高高在上的神明, 在舞蹈之中都被塑造成非常凶恶的样子, 是压住各种邪恶灵魂的英雄, 它们主要是抓捕着人们内心的丑恶, 让人们更为直观地看到历史、命运以及自然规律的不偏不倚, 有着一种庄严的狰狞审美。

这种类型的苗族舞蹈有《猴儿鼓舞》以及《雪公舞》等, 这些舞蹈的主角都是面部十分狰狞, 充满着一种神秘感和威力, 他们有着不拘一格的力量, 但是也有些略带有滑稽的韵味。无论如何, 这些都是苗族先民所塑造的匡正驱邪的强大力量, 而这些舞蹈都饱含着苗族先民渴望能够从独特的意趣之中获得神明力量支持的美好愿望, 向往光明和为民除害的神灵降临, 有着神秘和浪漫主义的舞蹈艺术审美取向。

三、结语

总之, 苗族的舞蹈之所以能够成为众多民族舞蹈当中非常有影响力的一种舞蹈类型, 是因为苗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以及取向都非常独特, 具备非常强烈的民族特征, 并且创造了很多优秀和精美的舞蹈艺术形式。从苗族的舞蹈当中, 能够非常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苗族先民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命运的坦然、对于战争的勇猛以及对于情感的向往, 无不透析着苗族民族当中内在的光明磊落、慷慨高歌的山民英雄的民族气概, 有着正气涌动的艺术审美的灵魂, 其感染力自然是非常强盛的, 值得继承和发展, 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一种宝贵的中国艺术财富, 苗族传统舞蹈当中的审美文化特征。首先分析了苗族舞蹈当中所具备的传统文化审美, 随后从阳刚雄浑、阴柔传情以及狰狞庄严等角度, 联系一些苗族舞蹈范例分析了苗族舞蹈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 并且对苗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价值进行概括性的思考, 希望对于苗族舞蹈的审美特征能够有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苗族舞蹈,审美艺术,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 .卓然.浅析苗族舞蹈的“绕圆作舞”现象[J].艺苑, 2009

[2] .郭世偲.湘西苗族舞蹈的形成及其审美艺术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 2009

布依族妇女审美现象探究 第2篇

布依族妇女审美现象探究

少教民族的审美现象有着独特的魅力,体现了少数民族的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并反映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布依族妇女对服饰的审美,对本民族男性美的评判以及她们对和谐生活的.追求都极富深意.它集中表现出简朴自然、宁静随和、勤劳勇敢的特点,展现出一种清雅脱俗、归真返朴的境界.在各种文化纷繁复杂和喧闹浮躁的今天,对布依族妇女审美现象的考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作 者:陈明媚  作者单位:黔西南民族师专,政史系,贵州,兴义,562400 刊 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3) 分类号:B83 关键词:布依族   妇女   审美现象  

审美·探究·创造·环保 第3篇

一、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小学美术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小学“乡土”拼贴画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1通过多种途径欣赏拼贴画,储存丰富的表象。让学生自己通过电视、网络、书籍、商店等渠道寻找不同的拼贴画,丰富形象储存;教师以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参观、录像、范画(名画、教师、高年级学生及同龄人的作品)等引导学生增强直观形象感受。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一幅拼贴画,并谈谈自己心中的感受。通过比较、讨论,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

2在自然和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

(1)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家乡美丽的风景,如水乡鸟镇、田野菊海、古老的京杭大运河……

(2)鼓励学生寻找身边人物的美。如自己的奶奶。奶奶老了,有白发、有皱纹了,她还美吗?让学生用自己爱的眼光发现奶奶身上更深层次的美:奶奶的沧桑是美,奶奶的勤劳更是美。

(3)积极发动学生从身边的角角落落、废旧物甚至是垃圾中去寻找一切可以变成美的材料。

二、探究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一粒你并不完全知道它最终生长状态的种子。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学生的世界,承认学生的世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获得更多的知识。

1激发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简单易懂”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的、开放的呈现形式,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或设置思维荒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对于从旧衣服上拆下来的纽扣、吃剩的蛋壳、做衣服多余的边角料……这些凌乱不起眼的东西,学生平常是无动于衷的。但当老师将用这些材料做成的拼贴画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的眼里充满了好奇。

2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培养探究能力的精髓。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自行提出问题,并引发他们对所收集的信息材料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增强对视觉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关事物找差异性,从不相关事物中找相关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尝到探究的成果,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才能激起學生更大的探究欲望,并引出更多的问题。

三、创造能力的培养

1创造习性思维的培养。没有创造就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美术教学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为主要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多进行创造性的训练活动。“乡土”拼贴画的材料非常丰富,可以表现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宽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出题。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某种材料或多种材料进行拼贴。对于同一内容的画面,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去表现:你用种子贴,我用布贴;你用刨花贴,我用树皮贴……

2想象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注重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先导和母体。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艺术领域。美术创造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是想象的源泉。平时让学生多观察,多写生,多思考,为想象创造必要条件。当然,想象不是随意幻想,它受到学生自身水平、实践经验和社会活动条件的制约。因而,有的想象尽管丰富有趣,但教师还要注意引导,使之更加合理可行。

四、环保意识的培养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全世界都在呼吁:把环境问题作为发展人类一致性的进程。而保护生态与环境,关键是教育问题。现在,全世界每时每刻都有数以万计的垃圾产生,怎样合理利用这些废弃物,成为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美术教育中,渗透环境意识,才能培养具有现代感的人。因为环境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一种意识。“乡土”拼贴画所需的很多材料,都是平常被人们所忽视的、丢弃的物品,

电影文学的审美意象探究 第4篇

电影《返老还童》讲述了主人公本杰明“返老还童”的传奇故事, 荣获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化妆、视觉效果和艺术指导三个奖项。导演大卫·芬奇在《返老还童》中设计了许多巧妙独特的审美意象。这些意象都值得细细品味。

一、深刻的哲理思考

审美意象是一种“表意之象”。它在本质上所要反映的是人们对世界、人生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 《返老还童》就是由许多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组成的, 通过对本杰明传奇经历的描写来表现人生的诸个主题, 如死亡、命运、孤独、爱情。

影片中有一个很值得人思索的意象, 它就是养老院。这个养老院少了一些世俗人眼中的恐怖, 多了一些宁静和安详。虽然, 死亡时常光顾这里, 但人们仍然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 去快乐的生活。他们抛开尘世的烦恼, 只关心洗澡水的温度、天气以及行将结束的阳光。很多事情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在这样的环境中, 本杰明开始了自己逆行的人生。也许正是因为他看惯了生命的逝去, 吸收了老人们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所以才能够坦然的面对死亡, 抱着一种不畏惧生命极点的心态生活, 认真地思考生与死的哲学命题。他意识到:生命是向前还是向后, 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人们应该认真地对待生活, 过好每一天。

二、象征的表现手法

意象的表现手法特征, 是以“象”征“意”, 即象征。这里所说的象征是一种狭义的象征。正因为审美意象具有象征性, 所以人们才能透过“象”, 追寻到本质的东西。在电影《返老还童》中, 就不乏这样的一些审美意象。

1、时钟意象

时钟意象在电影《返老还童》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影片的开头,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双目失明的钟表匠想让在战场上牺牲的儿子活过来, 重新回到他们的身边, 所以就制造了一口可以逆转的大钟。大钟的正式使用预示着本杰明的诞生。这个钟恰似本杰明的一生, 有悖于时间规律。在影片的结尾, 整个新奥尔良被飓风控制了, 汹涌而来的水流淹没了那口弃置在仓库里的依然倒转的大钟。这一切预示着本杰明的人生旅程的终结。虽然有限的生命已逝去, 但总有一些东西留存下来, 成为了永恒, 比如爱情。总之, 时钟意象以其浓厚的理趣溢人神志, 以其隽永的美感耐人寻味。

2、蜂鸟意象

影片中的蜂鸟意象也是很值得关注的。这个意象一共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是麦克船长对于蜂鸟的一段精彩的评论, 这里的蜂鸟暗指本杰明的逆向人生。第二次是本杰明在战斗中失去麦克船长和他的切尔西号后, 在遥远的海上见到了一只振翅的蜂鸟。暗指本杰明接受了战争的洗礼, 即将告别过往, 开始自己新的人生旅程。第三次是影片最后, 飓风来临, 病房里的黛西看见一只蜂鸟在扑打着窗户, 好像是本杰明在呼唤她。这暗指倒转错位的时间只能改变人生的顺序, 却改变不了爱情的永恒和生命的魅力。

三、离奇的形象特征

审美意象往往具有荒诞性, 看起来古怪离奇。它以奇僻荒诞的形象来暗示一定的哲理, 达到象征的目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审美意象的荒诞性:一个是形象的荒诞, 另一个是生活情理的荒诞。

1、形象的荒诞性

本杰明出生时的形象就充满了荒诞性。一般情况下, 刚出生的婴儿都具有白里透红的脸蛋, 细嫩的皮肤和全新的骨骼, 看起来生机勃勃, 但本杰明却不是这样。反而更像一个80岁的老头儿。他的眼睛基本瞎了, 手脚也骨质硬化了, 皮肤皱巴巴的, 没有任何弹性。他全身都是衰老的迹象。他的亲生父亲因为难以接受这个丑陋的小生命, 所以把他丢弃在养老院的台阶上。人们都说他得了一种怪病, 很快就会离开人世。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出现的。正是这种形象上的荒诞造就了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总之, 形象上的古怪离奇, 是荒诞性特征的一个表现方面。

2、生活情理的荒诞性

在影片中, 本杰明的人生是荒诞的。他一出生就像个老头, 但在以后的日子里, 却越活越年轻。他与黛西在彼此人生的交叉点上谱写了生命中最美好的诗篇。而他们女儿的降临打破了这份幸福。他变得越来越小, 无法照顾女儿和妻子, 所以他选择了离开。当黛西再次找到了本杰明, 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满脸青春痘的少年, 他越来越羸弱, 渐渐丧失了说话的能力。最后, 他变成了一个婴儿, 躺在黛西的怀里离开了人世。他的生命就像是他人的倒长。但因为世界是正向发展的, 所以他的生命就显得怪诞——他拥有两个童年, 人生经历同历史发展相悖。他在真正的童年时享受了成人的快乐, 在真正的老年时却又要被爱人像孙子般的疼爱。他的命运像一场游戏, 但游戏却又符合逻辑。《返老还童》看似荒诞的表象之下却是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揭示。生活逻辑的“不可思议”, 是荒诞性特征的另一个表现方面。

四、求解的朦胧多义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艺术思维被人们简单的理解为形象思维, 其实这并是很不全面的。其实作者创造意象的思维过程就是抽象思维直接参与的过程。电影中很多意象的安排都不是随心所欲的, 而是与一定的意义相联系。正是由于创造象征意象时作者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便使意象鉴赏思维的特点变成了审美求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读者也运用抽象思维, 对意象进行解读与再创造。他们往往能够体会到意象所承载的某些观念和哲理, 但又难以穷尽, 所以好像有无数个“解”。有些人从倒转的钟看到了时间是不可逆的, 生命是很短暂, 很脆弱的, 人应该好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有的人看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失去亲人的痛苦;有的人看到了无论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行进, 总有一些东西是可以永恒的, 比如爱情。有些观众认为这部电影重在表现导演对人生, 命运的思考:人永远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活着的时候, 人们可以随意的咒骂、咆哮, 但等到临死时, 才发现这一切都是无用的。人们总是孤独地行走在自己的路上, 即使偶尔会与别人相遇, 但很快又将分离。也许正是因为观众对这部电影这样或那样的理解, 才使它展现出丰富的内涵, 成为了经典之作。

总之, 审美意象是艺术至境的高级形象形态之一。审美意象具有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求解性和多义性等, 同时审美意象的创造还离不开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这几个基本特征就像亲兄弟一样, 谁也离不开谁。他们相互依存, 相互渗透, 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摘要:审美意象基本特征有: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求解性和多义性等, 同时审美意象的创造还离不开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电影《返老还童》所创造的巧妙独特的审美意象意味深长, 值得慢慢咀嚼。本文将对这些意象进行深入的探究, 从而具体阐释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返老还童》,审美意象,象征,荒诞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30-237.

[2]林瑜.时间不止生命不息——评《本杰明·巴顿奇事》[J].电影文学, 2009 (16) :78-79.

[3]郑云海.《本杰明·巴顿奇事》:一曲爱情与生命的挽歌[J].电影文学, 2009 (21) :92-93.

浅谈建筑艺术审美与工业设计审美 第5篇

关键词:建筑艺术;工业设计;美观;产品设计

建筑艺术是一门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但建筑艺术只是为我们创造一个美的空间形象。它真正的“价值”来源于欣赏主体和建筑形象相互的体验与鉴赏活动,它是欣赏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体验到的一种主观心理意绪。

建筑的美体现于其造型,因此对称、平衡、适度的比例,质感、色彩的多样统一,整体与局部、个体与群体、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及环境的协调等形式美的原则在建筑造型中也是共通的。我们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因为符合形式美原则的建筑给人以类似于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我们说建筑具有审美特性,并不是说所有的建筑都是艺术,所有的建筑都有审美价值。建筑作为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其本质是要满足人的实用要求。实用功能对审美价值的制约,导致大部分建筑不能被看作艺术,比如一般的住宅、厂房、仓库等。建筑艺术真正的体现,主要是在一些纪念性建筑(纪念堂、碑等)、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和园林建筑中。这些建筑由于摆脱了人们的实用要求,更多的是服务于人的精神生活,审美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的性质。

建筑艺术是以其巨大的形体和严密的数理结构表现它们所服务的精神内容,同时表现一定时代、一定民族的精神风貌、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人类对于建筑的审美追求,当是与时俱进的。最早,当是挡风避雨这一原初的要求,但即便是这一原初狀态,也包含有审美的意念,如索尔兹伯里的巨石圈,便表现了原始人类对建筑所营造的神秘的、宗教式的美感追求。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变,这种巨石圈的意象与建筑群的气象,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而建筑群与城市的关联,尤其是今日把建筑纳入到了作为整体的城市空间中,追求一种融艺术、生态乃至哲理意义上的美感,这当是人类在建筑空间营造中的一大历史进步。由单一到群体、由静态到动态、由实在到空灵,无论是中外建筑,都概莫能外,当然,我们还是更多地基于中国的美学理念作出评价与鉴赏。那么,历史的演进,又是怎么启示我们循序渐进地去揭示建筑审美的不同层面呢?我以为,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大层面:

首先,是建筑自身,也就是建筑物本身的造型。建筑,无论如何,最初便是一个巨大的物象,或物质的实体,建筑的造型,能给人以强烈的直观感受。而不同的空间(地域)时间(历史或时代),建筑自会呈现不同的风格,有其造型美。如古希腊卫城的厄瑞克忒翁、帕提农,古罗马的大角斗场、万神庙,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当然还有中国的四大名楼,等等。造型艺术、造型风格,这都是审美的题中之义,不可以轻率处之,当然,这也是建筑设计中的务实部分。关于造型,我们还可以说得很多,如古塔、楼台亭阁、宫殿、庙宇……

第二个层面,是建筑的空间视角,也就是环境。本来,建筑是为人类营造生活的最基本的环境空间。这空间,可以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室内环境,也就是内部空间,如客厅、茶室,一般很考究;又如卧室、书房,在讲究实用之际,也有不同的空间架构。另一部分,则是室外空间,这包括公用空间、阳台等,扩而言之,则是整个建筑物的外部环境,或开敞或幽深,或宏阔或精妙……毕竟,人在建筑中活动,必然会为空间所制约,受环境影响,从而产生相应的审美感受。可以说,空间是构成建筑艺术感染力最主要的因素。而今,建筑师煞费苦心,让内外空间融为一体,由小见大,由小变大,建立有机联系,由实走向虚,由人为走向自然。

第三个层面,是意境的产生——这也是由实走向虚的过程。建筑毕竟是作为表现艺术,不能再现具体的事物形象,而只能通过对环境的渲染,对造型的处理,尤其是对空间的艺术化营构,从而表现出某种象征涵义——这便是意境,以触发人的想象,从直观感受进入悠远、深邃的意境之中,从而完成“得意而忘象”的“任务”。可以说,意境的产生,是空间艺术的最高层面。不是任何建筑或建筑群可以轻易获取的。中国古代园林,正是十分讲究这一条,无论是屏风、隔扇,还是月门、漏窗,都极具匠心却又不漏斧迹,使景物错落有致,内外勾连。这一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有开有合,有动有静,有显有隐,从而把无尽的意蕴寓于有限的空间之中,令观赏者“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在静观中获得美的真谛。

我们不妨把中国园林的理念,扩大到一座古城的修复与重构之中,而不要急急忙忙地现代化或西化,只讲究中轴、对称、几何规则,让城市的建筑群所营造的空间,一般“相间得宜,错缩为妙”、“虽为人作,宛若天开”,从而真正被称之为“山水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或“花园城市”——后者似乎还有人为色彩,须打一点折扣。

总而言之,只要在这三个层面上对建筑空间有深刻的理解,我们对城市空间的布局与风貌,便会成竹在胸,设计中自然也就“下笔如有神”了。

工业设计是运用美学的观念,增进产品的亲和力及可用性的一种应用艺术。工业设计者的设计构思,应该包括产品的整体外型线条、各种细节特征的相关位置、颜色、材质、音效;还要考虑产品使用时的人机工程学。更进一步的工业设计构想,会考量到产品的生产流程、材料的选择、以及在产品销售中展现产品的特色。工业设计者必须引导产品开发的过程,借由改善产品的可用性,来使产品更有价值、更低生产成本、更高的产品魅力。工业设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对话于物质资料的一种文化创造活动。工业艺术设计,作为人类工业文明、工业文化创造活动的高级形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和谐而诗意地生活”更是工业艺术设计工作者的孜孜追求。

艺术创作就是将审美文化注入材料,并按照适当的秩序、恰当的组合、恰当的形式中呈现美的过程。中世纪著名美学家、13世纪意大利的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在美学中强调,美有三个要素:整一或完善、适当的比例或和谐、明晰。既有人对于物的高度发达的理智心灵,又有物性对于人性上的显明,既有物对于人的实用性,又有人对于物的审美情趣,它们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美的本质——和谐。

“审美”的价值尺度与简约尺度相统一,才能使产品的物性与产品使用者的人性相契合。工业艺术设计审美化的过程,就是新的人类文化及其精神心理结构趋向完善的过程。拉兹洛曾言:“只要人类进化过程一直要继续到太阳生命所容许的遥远的未来,那么就需要和谐。因而,在这一时限到来之前,我们必须学会怎样按照那些己证明是互利的方式去调和各群体之间的差异。”实用层面上的简约性与人内心感受层面上的愉悦性,是人对产品的要求,满足要求的即是和谐的。而简约是审美与简洁的统一体,失去审美功能的简洁,就会沦落为粗糙;失却简洁功能的美观,就会沦落为繁琐。法国让·鲍德里亚对当代文化艺术创造中,将简约与审美独立化的设计做出了这样的批判:“今天的艺术……是对美学毒化。完全像杜尚的‘表现导致普及零度审美观一样,在那里不论什么废物都充当艺术品,结果是不论什么艺术品都被当作废物。”可见,在他看来,实用与审美是当代文化艺术创造之重要维度。

在人类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工业加工过度等境遇中,工业设计作为人类对话物质材料与自身需求的一种跨时空、跨文化的创新性活动,从形而上的文化视角审视,对话、和谐与审美是工业艺术设计活动必须遵守的原则。工业设计仅是人与物质对象相互创造过程的一个环节,它要求工业设计者在工业设计活动中,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统一原则、简便与审美相统一原则、历史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统一原则、大众主体与精英主体相统一原则等多元原则统一起来。惟有如此,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关系才会和谐,人类的生活艺术化才有可能。

建筑艺术和工业设计在审美特征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首先,两者都从功能上出发,肯定功能在各自领域的重要性,但同时承认艺术的介入对自身的发展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次,建筑艺术强调空间的运用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工业设计同样强调自身外观的美观以及和使用者的和谐关系,并且工业设计逐步认识到产品设计的好坏对于其周围環境同样产生重要的影响。再次,工业设计在设计中物质材料的选用比建筑艺术的材料选用更加广泛,新技术,新型材料的不断运用也不断推动者工业设计发展并设计出更符合,更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产品。第四,工业设计在设计产品是同样会受到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也同样会代表设计者自己思想并反映社会的客观现实情况。通过对建筑艺术审美的学习,使自己在工业设计中所遵循的审美原则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建筑艺术与工业设计有着自身不同的发展历史,但在审美特征上两者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参考文献:

[1]苏建宁等.浅析工业设计教育[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0(26).

[2]柳冠中.走中国当代工业设计之路[M].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

[3]蔡军.设计、策略、教育——中国工业设计的思考[J].美术观察,1999(2).

浅析建筑艺术审美 第6篇

一、建筑艺术的概述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 起先出现了建筑, 然后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建筑艺术的相关解释和内涵。人类结合自己的需求, 在实践的基础上利用了建筑材料等建造了为自己所用的实体空间。建筑的丰富意义体现在当今社会的好多方面:第一, 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和宗教祭祀和精神寄托之中;第二, 作为实体空间的建筑是真实存在的, 而不是凭空捏造和虚幻的空间;第三, 建筑总是依据某种介质而存在的, 并不会因为自身的结构而存在。在原始社会中, 人们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生产需求和需要, 能够从事自给自足的生产, 所以建立了人们最原始的生存空间。然而, 随着社会的进步, 一些建筑作品和结构中, 已经完美的体现出了建筑艺术, 也就是说, 建筑和建筑艺术已经密不可分。对于建筑艺术来讲, 现如今的建筑作品与建筑艺术已经融入了更多的审美艺术因素, 而不再是以前那种单纯的实体空间, 随着建筑艺术的发展, 建筑美表达得越来越突出, 两者相互协调, 共同发展。

二、建筑审美的特殊方式

建筑审美要根据建筑自身的特征, 通过感受建筑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来深深地感受建筑美。建筑美需要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 来体会这种建筑审美而达到的精神境界。建筑的形式美和功能美更能突出表现人的审美享受, 感悟建筑的内涵以及从中获取审美感觉。

(一) 个性化体验

不管是什么样的装饰、什么样的特征、什么样的建筑设计, 建筑的功能性和形式性都要完美结合, 协调统一, 使得建筑更加具有审美价值。如果像绘画大师那样把建筑纯粹的描绘出来, 那只是虚无存在的, 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空间, 所以这里的个性化体验有着特别的内涵和意义。

第一, 实践性。对于建筑空间的审美活动需要人们实地的去欣赏, 需要人们切实履行实践活动, 个性化体验的身体性表达出了一种实践性, 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观赏活动。如果一个建筑设计者, 不亲身实践感悟建筑空间, 就不会出现特色的建筑研究作品。只上网搜索图片看建筑, 以及领悟书上的建筑模型, 是不会感受建筑空间的伟大的。所以我们在建筑审美的认识中, 要不断地参加社会实践去实地理解建筑空间。

第二, 参与性。绘画的图形图画内容更能深刻的直接的影响他人, 而建筑是形式性和功能性相互协调的一种实体空间, 所以人们在领悟建筑美的时候, 必须要参与建筑空间, 感悟其审美效果。比如一些美术作品欣赏、音乐赏析、文学作品的赏析等, 在作品中也能体会出审美, 但这些都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完整的参与。而建筑的审美。则是具有实体空间的特点, 这样更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去领悟审美思想。

第三, 社会性。建筑是一种社会化的艺术, 建筑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 我们都会天天见到各种各样的建筑, 而绘画、音乐、文学等, 都是根据自身的审美需要去看, 去读, 去审, 在社会生活中, 一抬头总会看见美丽的建筑形式, 和完整的建筑功能, 可是其他的艺术形式总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会看见, 比如博物馆等。

(二) 目的性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 建筑是合乎人们审美艺术需要的, 它的存在肯定是有一定的价值。一般建筑的目的性体验首先是指向归属体验或者居住生存体验, 人们居住的建筑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寄托和归属感, 所以没有更多的审美感觉, 缺少了对精神方面的追求。我们把建筑当成了一种单纯的居住空间, 这些目的性的特点都会影响人们对建筑的审美。

三、建筑审美的影响因素

如果人们想获得审美趣味, 可以在建筑对象中进行享受。人们是否在建筑中拥有审美观点, 里面掺杂着很多不同的方面, 人们若要从建筑中拥有审美享受, 必须正确地理解诠释这些不同的方面, 这样才会更好地诠释建筑本身的审美特点。

(一) 主流文化的审美倾向

主流文化的方向可以对艺术的审美起着引导作用。权利机构以及大人物来控制着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 虽然这种权力机构不是官方的, 但是他们却和权力阶层的审美观念是统一的, 并且有着很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也叫正统派代表。例如, 在农村, 居民建筑要受到风水、旧思想的影响, 这些都是正统派代表施加的额外压力, 所以这些以上的因素, 使得建筑的构造和设计不利于人们拥有更好的审美效果, 而面临着正统派代表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审美统治。

(二) 建筑功能的完备情况

建筑的特性是形式性、实用性和功能性, 而人们会更倾向于实用性和功能性的建筑选择。如果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不能被人们所感知, 那么人们就不会喜欢这个建筑, 就会感觉到这个建筑没有什么审美价值。

(三) 人的情感因素

人们的情感也会影响着人们对于建筑的审美效果。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 西安也出现了许多现代化建筑, 但是这些建筑风格和西安的文化气息并不协调, 并没有更好地体现出建筑的审美风格, 这有可能是由于个人的情感因素所影响的。

四、结语

建筑艺术作为体现文化和时代的一面镜子, 能够直接表达出社会的文化内涵以及审美价值, 只有真实地了解到建筑审美的特殊方式和影响因素, 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建筑艺术作品, 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人对建筑艺术的审美关系和文化内涵, 进而使得这些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认识价值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邓焱.建筑艺术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1.

[2]汪国瑜.建筑人类生息的环境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3]楼庆西.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探究宋代瓷器艺术的审美研究 第7篇

瓷器发展到宋代时已经由一件器物演变为一件艺术,与其说是瓷器给宋代来了瓷器艺术感和瓷器审美观,不如说是宋代文化影响了瓷器艺术的发展。文化是由人们丰富经的验累积出来的产物,因此瓷器制作本身就属于一种文化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蕴底,每个时代的瓷器艺术都表达着当代的时代特色,因此瓷器艺术的引入可以说是给予宋代瓷器艺术审美灵感,而宋代文化才是改变瓷器艺术的因素,宋代文化的融入才促成如今瓷器艺术的发展。

一、宋代瓷器的发展以及传播

宋代瓷器的发展与其他古代器物不同,宋代属于较繁华的朝代,对于各种器物具有充分的需求,其不但要求其实用性,同时具有美观性,而瓷器是应用较广泛的器物,瓷器不仅满足宋代人审美需求,还拥有实际应用价值。宋代人对于瓷器审美需求的体现:一方面为作画于瓷器表面;一方面为瓷器雕刻各种形态,即满足实用性又不影响美观。瓷器技术被引进宋代以来先后被应用在生活方面和饮食方面。例如古代瓷器应用在食器物制作有:碗、碟、杯、盏等,都是利用瓷器技术制作而出,生活器物有:唾壶、熏炉、虎子等,由此可见,宋代对瓷器制作及其重视,而瓷器在宋代发展也十分顺利。

宋代瓷器的传播与古人的智慧密不可分,我国古代人的智慧不亚于现代人,由此可见古代器物在缺乏发达科技情况下,仍有很多传播途径,古代器物的传播整体系统也较为齐全,包括媒介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传播、功能传播等都在传播系统以内。而齐全的文化传播系统自然能得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传播范围也较为广泛,其传播的范围不仅包括地域、文化圈还包括时代传播。就如瓷器传播,瓷器艺术传播至宋代时已经充分的了解到瓷器的功能、用途以及相关的传播的方式,所以宋代人将宋代文化刻画在瓷器上,表现出宋代文化的多样化,以助后人了解。

二、宋代审美传播途径

宋代以山水为美、以简单朴实为美,宋代美学史以宋代环境为基础,宋代在我国古书上给人的感觉“积贫积弱”,其实并不然宋代实际上是个国强民富的朝代,甚至没有一个朝代能与宋代比民富、民乐,因此宋代人把名利、金钱看成俗物,更向往简单朴素的美。宋代人对美的定义已经明确,那么他们对于美的传播途径或者说对美的表现在什么哪些地方,一方面是画,一方面是器物,当然某些宋代诗词中也能将宋代美描绘的栩栩如生,例如笔者较为熟悉的《醉翁亭记》《秋声赋》都是宋代欧阳修做的诗,将宋代美景映入人们眼帘,仿佛身临其境,至今还流传。宋代诗词尽管能够体现美,可以成为美的传播途径,但终归过于抽象化,因此宋代对于美的传播多以画和器物为主流。宋代人作画多以山水为参照物,例如,范宽的《谿山行旅图》描绘出人对大自然来说是及其微小的,从而在画中能看出宋代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因此不仅可以表达宋代人的审美观,也可以表现出宋代人的思想观;器物是宋代人用较为广泛的物品,因此宋代人在器物上融入了大量的宋代美学,一般而言从两个方面融入,一方面为器物雕刻形态,一方面为器物作画。由此可见,器物作为文化传播体,是基于绘画方面,因此要论宋代文化的传播途径则以器物为最佳方法,而瓷器是器物融合美学文化的一种产物。

作为艺术载体瓷器主要传播方式遵循器物传播原则,一方面为器物作画,一方面为器物雕刻形态。宋代瓷器艺术至今让人们深刻体会到宋代的审美观,以及推崇宋代的美学思想,弘扬了宋代美学。

三、宋代瓷器审美选择以及取向

文化是由人们丰富经的验累积出来的产物,因此文化的形成会受环境、习俗等影响,但这也造成文化的独特性,文化包含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较多个方面,而审美取向属于文化形成的小部分。美有多样化存在形式,所以美需要人发现与选择,最后确定美的最终定义。宋代在瓷器文化的应用及其广泛,但对于瓷器的审美又各有不同,宋代瓷器应用从皇室贵族、文士大夫到普通民众,均有自我的审美观,而对于审美最终的评价就值得探究。瓷器在皇室贵族、文士大夫手中作用等同于艺术品,具有显著的观赏性,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瓷器是日常生活用品从饮食到起居。总而言之,宋代瓷器丰富多样,例如,“宋汝窑”是宋代有名的瓷器品牌,其美感不亚于唐三彩,宋代瓷器主要采用朴素风格,相比唐三彩的色彩多样化,宋代瓷器更给人视觉上的放松。

1. 生活美

宋代在经济方面及其发达,而且宋代有先进的治国理念,无论是贵族化,还是世俗民间,人们都是安居乐业,因此宋代实现真正的民富、民乐。基于如此背景下,宋代陶瓷制作多属于民窑,而民窑就更贴近于生活,注重功能实用价值。相对于唐朝的以丰满为美,宋代更倾向以精致为美,在瓷器制作过程中宋代开始追求俏丽、雅致,讲究简单、朴素美。宋代陶瓷制作不单根据生活进行制作,还根据艺术需求设计、制作,一般此类的瓷器都供贵族官僚把玩与观赏,而且有些商店会应用此类瓷器招揽顾客,以及促成宋代人的“斗茶”之风。为满足宋代人的各种生活需求,宋代瓷器制造越来越多样活,饮食制作有碗、碟、杯、盏等,起居制作物有唾壶、熏炉、虎子等。

2. 意蕴美及其及生命精神美

宋代时期文人盛世,因此宋代极其崇文,而文士大夫在宋代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文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影响范围延伸较广,上至达官贵族下至普通民众。文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一般讲究和谐、淡雅,即人文趣味,其趣味直接影响宋代瓷器的设计与制作,因此宋瓷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烧单色釉瓷器,不仅造型具有美感,而且有艺术意蕴。宋瓷制作中也注重生命精神,即为自然美,宋代遵从自然创造一切的原理,因此在宋瓷中大量融入了生命精神美,即山水、飞禽走兽等生命精神美,提高了宋瓷艺术感。

四、总结

综上所述,瓷器在宋代广泛应用,对宋代审美观而言有激发灵感的作用,但于此同时,宋代文化也影响着瓷器的功能与美观。宋代将瓷器作为审美观的传播体,在瓷器中大量融入美元素,对瓷器的面与形共同完善,不仅提升里瓷器的美感还增加了瓷器的实用功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瓷器艺术的价值,同时传达出了宋代的审美观。

摘要:我国瓷器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古人对瓷器艺术研究更为深刻,自商代以来人们对瓷器的功能及美感要求越来越高,由开始的单一瓷器制作演变为瓷器与画诗的结合,即从瓷器变为瓷器艺术,人们将生活中美好事物都勾勒在瓷器上,因此瓷器代表一个朝代的文化,表现出当代人的生活生活习俗与时代状况,就美学角度而言,瓷器艺术的演变更能体现当代人审美取向以及传播途经。本文以宋代瓷器艺术为例,探讨在宋代人文背景下,瓷器发展及其审美价值观。

关键词:宋代瓷器,文化传播,审美选择,审美取向

参考文献

[1]秦大树.论磁州窑与定窑的联系和相互影响[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4):48-61.

[2]何炳钦.宋代景德镇瓷器器物的人文美学精神探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1):111-112.

装帧艺术审美与形象战略探究 第8篇

艺术无止境、审美无标准, 这给人们出了一道难题。出版社实行项目负责制后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都希望以最美的装帧促使图书最大的增值。然而大家越是努力越适得其反, 以个人的审美要求设计的装帧扰乱了出版社的形象系统, 增大了市场推广成本, 这需要冷静地思考个人审美所带来的问题。

美的观念作为一种意识活动, 历代的学者从来没有停止对“美是什么”的探索。“什么东西是美的”, 即一个具体的对象美不美, 可以根据各自的主观爱好和具体条件进行评判。而“什么是美”是针对美的根源, 这涉及自然、社会、艺术诸多方面的一切美的事物、美的对象、美的现象背后的共同事物“美本身”的本质追问。柏拉图说:“这美本身, 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 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 不管它是一块石头, 一块木头, 一个人, 一个神, 一个动作, 还是一门学问。”[1]客观唯心主义美学家黑格尔对美的定义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142。强调“美本身应该理解为理念, 而且应该理解为一种确定形式的理念, 即理想。”[2]135形成美论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学家们的哲学基础不同, 不同社会群体的审美诉求有别。

二、审美心理差异

装帧艺术属于实用美术领域的平面设计, 以图文色彩、印装工艺和材料来实现美的追求。设计者通过奇妙创意、富有形式美的感染力提升图书的审美价值。出版体制改革后大家都积极地参与图书出版的审美决策, 调动已有审美经验去评判一件装帧设计。由于各自的人生经历不同, 所学专业的差异, 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针对同一审美对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论。作者对装帧设计提出自己的审美要求;但出版社认为需要按照领导的审美意见来设计才能保证投资回报;策划组织编写的项目责任人对书的盈亏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需要用自己的审美观念来把控设计;设计者认为书的装帧设计是艺术作品, 用什么样的形式和风格, 是自己创作的事情;文字编辑的审美意识也要求在设计中得到体现, 与自己审美不一致的设计不予采纳;读者则不购买与自己审美不相符合的图书。诸多因素都对装帧设计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

研究人的审美素质能力, 分析复杂变化的内心世界的感情状态和情感表现。对研究装帧设计的“美是什么?”“何种形式或对象才是美?”研究“人为什么感觉对象是美的?人喜欢什么样的对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审美意识的不同一性

审美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活动领域的扩大而不断地变化。由于发展的不平衡造就了不同审美层次, 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意识以及评判美的态度。这种审美意识受活动领域、民族传统、风俗习惯、文化素养、专业学识、年龄性别、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在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构成审美心理体验的基本要素是感觉与知觉、情感、想象、理解、潜意识等。这些要素相互交织进行有机组合, 与主观意识和情感的冲突与协调, 从而产生复杂的审美体验, 并受功利因素的影响来对事物作出评判。审美的精神活动和心理状态所构成对美的不同理解, 对装帧艺术形式的要求也不同, 这就直接影响装帧设计的风格和品位。

通常科学家的审美理想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理性的逻辑思维, 按公式定律所追求的是静态美。艺术家充满热情活力, 认为没有情感的世界不是美的世界, 强调丰富的色彩和形式, 所追求的是与众不同的动态美。职业是形成审美趣味不同的重要因素。

在装帧设计的风格上, 女性一般以柔和雅致为美;对男性来说多以阳刚之气为美。如果图书作者、装帧设计者、责任编辑、项目负责人、还有出版社各级领导都是女性, 她们追求的多是淡雅、柔和、朦胧、静谧等审美风格。如果全部是男性, 则其追求多为强烈的节奏、跳跃的色彩、激荡起伏的图形、震撼的力量。在决定一件装帧设计方案时往往会因为男女性别差异的各自坚持自己的审美主张互不妥协。很明显, 性别在审美决策中起着明显的作用。

心理学实验表明, 当一个人喜悦时, 多以黑色象征高贵的绅士, 当一个人惆怅失意时黑色却成死亡的象征, 情绪对装帧色彩影响极大。对某一色彩的偏爱或厌恶直接决定装帧设计的命运, 一位总编憎恨黑色, 凡是带有黑色的设计都会被否定。实验还表明, 设计作品整体结构中的各个不同要素主要取决于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我们的视觉所看到的对象已不是机械的复制, 而是对现实存在的创造, 充满了设计者主观想象的形象。审美主体站在各自的立场上, 审美观点和审美经验不同。但是, 如果将自己想象的形象放入一个与之不协调的客观环境里就回出现问题。有一本图书《谁负责给我们好心情》 (图1) , 承担封面设计的是一位从事幼教的年轻女教师。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职业审美习惯, 以卡通人物滑稽的跑动主体, 加上花草陪衬, 具有明显年轻女性的审美特点。但是, 图书滞销严重, 究其原因是局部的美放入了不适合的整体中所致。

数年后眼看这批图书就要化为纸浆了, 最后由本社的美术编辑重新设计了封面 (图2) , 奇迹出现了, 第一批更换封面的图书很快就销售一空。其秘诀在于新封面的设计定位是以人的逆向思维进行, 以心情不好希望解脱痛苦为诉求点。这种封面形象与目前现代社会出现的逆反心理以及后现代主义审美意识形成了共鸣, 这种悲剧性的审美表现手法得以成功应用, 有其美学理论依据。

亚里士多德的“宣泄”说认为悲剧美感能把人心中强烈的恐惧与怜悯之情宣泄出去, “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3]。这种审美类型引发的悲痛, 能促进激励和振奋, 悲剧产生的崇高感具有撼动人们心灵的美学魅力。《谁负责给我们好心情》封面书名相同, 由于设计者注入了各自不同的情感与形象, 就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感受。

(二) 审美意识的不稳定性

对“什么是美”不能产生所有人都满意的结论, 并非“什么是美”本身就是一个不可知的问题, 最根本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 美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在, 美在一定历史环境下有多重属性。对于具有若干侧面的对象, 我们往往只从一个侧面去认识, 会得出的只是对一个侧面的认识而非整体的结论。第二, 美不是一个纯客观的对象存在, 伴随着人的视听界域而存在, 并受到一定主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美的多重属性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着人对美的理解和审美态度。设计者往往站在个人的审美认识的角度, 强调装帧设计的某个侧面, 如:设计能注入自己的情感、设计美在于简化、运用材料的肌理美、工程图纸或公式的符号美、装帧艺术的抽象美、与众不同的个性美、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等, 有的则在装帧设计的各个侧面之间徘徊。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心理产生情感时, 人并不自我满足于这种情感状态, 在下意识之中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能以某种方式“传递”出去, 引起他人的类似情感的共鸣。每一个设计者都希望装帧设计的风格、美感与自己审美趣味一致, 加注自己的情感, 而且自己受这种错觉的影响, 与对象发生共鸣。装帧设计审美的移情现象, 即设计者将情感“移注投射”到装帧设计上, 构成“物我同一”的状态。“物我同一”要求装帧设计的某种属性要与所表达的情感在形式上达到同一。“审美的快感是对于一种对象的欣赏, 这对象就其为欣赏的对象来说, 却不是一个对象而是我自己。或则换个方式说, 它是对于自我的欣赏, 这个自我就其受到审美的欣赏来说, 却不是我自己而是客观的自我。”[4]这样, 势必出现装帧设计审美千变万化的个体差异。

在出版社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为了使责任编辑、项目负责人、出版社的领导们都满意一件装帧设计, 要求多设计几个方案, 后来设计者根据各位的审美要求设计了十几个方案, 然而欣赏者总是希望将自己的情感爱好移注于对象之中, 有的要求设计风格强烈刺激, 有的要淡雅清新, 有的要热调子, 有的要冷调子, 设计越修改越不满意, 把原本有艺术个性的作品反而把个性修改掉了。

人的审美意识游离不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社会审美心理影响。当装帧设计方案出来后人们褒贬不一, 这是各自的审美经验和心理反映的不同所致。由于相互影响, 一个人也会改变了自己的审美态度, 审美对象没变, 而欣赏者的审美意识却发生了变化。

三、丑与美的关系

(一) 整体性装帧设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尤为重要。

如前所述装帧的各种设计元素分开独立地看都无问题, 但把它们组合起来可能就会变为丑。将个人喜爱的元素组合进与其不相符合的整体就不成为美, 因为每个人主观选择的美不一定就是客观的美, 而是自己的情感形象。如果设计师被动地执行众人的审美要求, 不根据图书内容的性质和美的规律来塑造形象, 整体性的美就难以保障。

(二) 互换性装帧设计的形象与欣赏者的审美意识产生共鸣时为美, 反之可能为丑。

在自然中的“丑”, 在艺术中可能表现为美, 在艺术中往往使用丑这一材料来表现事物的真, 更能显示作品的性格, “只有‘性格’的力量才能造成艺术的美, 所以常有这样的事:在自然中越是丑的, 在艺术中越是美。在艺术中, 只有那些没有性格的, 就是说毫不显示外部的和内在的真实的作品, 才是丑的。”[5]26 (图2) 这是现实的“丑”与艺术表现的关系。

(三) 形象性形象性是美的对象具备的基本因素, 但并不是具有形象性的都是美的。

美的形象应是包含着情感的形象, 美的形象能激发欣赏者的某种情绪, 就是因为渗透了强烈的感情的缘故。美的形象还是具有性格的形象, 罗丹说:“的确, 在艺术中, 有‘性格’的作品, 才算是美的。”“所谓‘性格’, 就是, 不管是美的或丑的, 某种自然景象的高度真实, 甚至也可以叫做‘双重性的真实’;因为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于内在的真实, 就是人的面目、姿势和动作, 天空的色调和地平线, 所表现的灵魂、感情和思想。”[6]25

四、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柏拉图说“真正的快感来自所谓美的颜色, 美的形式”[1]276。艺术作品所引起的美感, 多由其技巧、颜色、节奏等形式所致。美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20世纪提出了他的形式理论, 在《艺术》上发表了著名的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观点。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视觉艺术而提出, 艺术品无论是宏伟的建筑还是精美的名画, 都能唤起我们的审美情感, 是有一种共同性质存乎其中。这种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 即某种方式组合起来能激发审美情感的形式。“在每件作品中, 以某种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特定的形式和形式关系激发了我们的审美情感。我把线条和颜色的这些组合和关系, 以及这些在审美上打动人的形式称作‘有意味的形式’”[6]4。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所应具有的一种基本性质, “有了这种属性的作品起码可以说不是毫无价值的。”[6]3形式美是从大量具体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形式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不与具体的内容发生关系, 如“对称”这种结构就有这种性质;颜色也具有一种普遍性的色彩形式美。

装帧设计的形式美具备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设计需要一种独特的形式语言, 区别于其他的作品, 这种区别的差距越大, 设计的吸引力就越大也就越成功。设计者应根据“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观点, 着力在差异上, 突破已有的形式, 强调自己的独创性。

五、有个性的创意

“创意”是指创造性的构思。设计创意需要找到与图书内容最佳的契合点, 把艺术形式语言与图书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图书的内涵。装帧设计有个性的创意是衡量艺术审美价值的重要尺度。如《中国急腹症治疗学》 (图3) 封面图案以一个木雕人体和绳结巧妙地剪裁组合凸显了图书的主题;《临床骨科学》 (图4) 的封面图案由金属部件把断裂的树干固定连接构成“人”字并长出嫩芽。两副封面设计都采用了有个性的创意, 尽管有异议, 但都获得了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金奖。设计者超前的意识、活跃的思维所触动的灵感是个性创意的根本保证。创意不能脱离图书内容漫无边际地自我表现, 这种自我表现无论多美都是没有实际价值的。

六、审美心理变化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 传统审美观念已受到严峻的挑战, 装帧艺术设计必须求新求变。人们审美观念发生了急剧变化, 男女审美意识的差别和美丑边界被消解。传统观念上的“设计”, 无论从现实上还是从理论上来看都似乎已经不存在了。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受到极大影响, 年轻人坚信自己的审美主张, 他们与前一代人有着显著的文化冲突。各类社会因素影响着其审美心理形成, 他们执着地追求新奇的思想和事物, 展现出不同的“文化”性格, 形成了非传统的审美思维模式。装帧设计受这种思潮的冲击, 表现手法失去了过去的和谐、严谨, 以打破平衡、寻求新奇为诉求点。

七、个人审美与出版社形象战略

出版社人员来自四方八面, 对美的认识各异,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认为美的形象。要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来, 需要对出版行业进行了解, 分析自己审美观念与本企业的形象风格存在的差距, 努力提高职业审美修养, 在企业形象的架构内降低个人审美心理的排他性, 减少因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的审美观念冲突, 加强审美交流与融合, 从而达到审美共识。

出版社亦应根据自己的出版方向和专业属性建立形象战略体系, 形成企业形象的审美理念, 并促进品牌形象在市场产生集群效应, 有效地提高市场识别率, 并在大的形象风格之下发展符合图书性质和市场多样性的审美需求。如何将年轻人的轻松活泼、明快艳丽的审美理念与出版社的成熟理性、内涵丰富、格调高雅等特点有机地结合, 形成具有时代特征、艺术个性和有意味表现形式并能体现专业范围和发展方向的企业形象, 这是出版社要慎重思考的战略课题。英国的DK图书公司出版的图书, 人们不看其社名和社徽, 只看装风格就能确定是DK图书, 这是值得借鉴学习的。

当个人审美风格与出版社形象战略出现矛盾时, 需要进行必要的审美协调。要避免出现设计者或编辑随心所欲的审美混乱现象。出版社的导向非常重要, 明确分工职责, 正确理解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战略的关系, 加强出版社形象战略的审美教育。将企业形象的整体风格作为一种规范, 通过设计原则制定下来, 由美术编审或者艺术总监来监督执行。

八、结语

装帧艺术审美差异是由设计者各自的审美经验、审美心理、情绪状态所决定的。如果都坚持自己的审美主张, 不遵循出版社的形象系统的设计原则, 则会降低市场识别率影响图书的发行。装帧设计审美差异性研究对出版社的形象战略建设有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188.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3]亚里士多德, 贺拉斯.诗学诗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19.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C].北京:商务印书馆, 1780:274.

[5]罗丹.罗丹艺术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8.

探究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价值 第9篇

电视新闻编辑处于电视新闻节目播出的核心环节, 在整个电视新闻播出中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能力, 可以直接对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质量产生影响。现今, 随着电视新闻受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对于电视新闻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能够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 也必须有效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能力, 体现电视新闻的审美价值[1]。

二、电视新闻编辑审美价值的体现

电视新闻编辑本身就要求要比记者、通讯员具有更高水平的文学修养以及逻辑、修辞等素养, 以便在工作中能够对不同新闻体裁的编写提供便利。因为电视新闻是一种声、画、文字相结合的新闻媒介, 所以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画面编排能力。因此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文字编辑。在文字编辑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文字的通俗易懂, 又具有一定深度上。电视新闻需要进行大量传播, 所以不能采用生涩的词语, 必须要求文字通俗易懂, 采用最简单的语言叙述最复杂的道理, 是新闻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必备条件。另外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对不同受众口味的迎合上, 总是能根据受众的不同, 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对每一条电视新闻都进行深度加工, 甚至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新闻还需要配置编前编后语, 不但实现电视新闻内容的层层深入, 还要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吸引受众, 对受众进行正确引导, 实现电视新闻传播价值[2]。最后在新闻细节的处理上也对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价值进行了一定的体现, 为了能够增强受众的视听印象, 电视新闻编辑往往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细节来进行实现。例如新闻现场的细节描写穿插在导语中, 这样可以有效增强新闻的现场感, 增强新闻真实性, 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2) 画面编排。电视新闻编辑审美价值在画面编排方面主要体现在画面完整性以及实现声画并重上。由于电视新闻编辑所接触到的就是摄像记者所发回的图片, 没有直接捕捉生活画面的机会, 但是在画面编排过程中, 还需要编辑人员对新闻画面进行一定的选择整合, 以选用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画面, 完整地把整个新闻表达出来。电视新闻编辑人员不但借助自己的逻辑能力, 使画面合理地衔接在了一起, 还利用自己对审美规律的理解, 合理地选择画面, 以使受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新闻信息[3]。另外电视新闻编辑在对新闻背景整合方面也体现出了其审美价值。有一些电视新闻总是借助一些背景资料来增强新闻的可视性, 例如中央电视台, 有很多节目都会邀请一些专家进行连线, 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不同解读, 从而提高受众对新闻事件本身的认知。

(3) 同期声制作。同期声包括的主要有新闻采访人的讲话、记者和采访人之间的对话等, 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价值在这一阶段, 主要体现在对同期声的选用效果以及同期声语言自然、精炼的实现上。同期声的选用首先就要做到自然, 不能让受众一眼看出来就是生硬的塞进去的, 新闻采访人的表情、语言都会对其自然性产生影响, 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就要利用自己的能力把同期声和新闻本身进行紧密地结合, 实现电视新闻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另外就是在同期声使用时机选择上也体现出了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价值, 同期声的使用时机不对, 不但不会对新闻表述起到积极作用, 甚至还会对新闻表达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只有选择合适的使用时机, 才会实现良好传播效果。例如在新闻《来自七路四桥工程的报道》中, 就准确使用了现场同期声, 当提到路基混凝土浇筑时, 就技巧性地先使用机器轰鸣声切入现场, 伴随着画面摇到了旁边的工人师傅时, 记者及时进入画面, 对工人师傅进行了提问。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 真实还原的现场声和工人师傅略带地方口音的回答, 拉近了电视和受众的心理距离, 极大地提高了电视新闻的感染力。

三、结语

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价值大小, 对于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具有直接影响, 所以一定要注重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价值, 这样才能对电视新闻质量进行相应的提高, 并提升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电视新闻的拍摄技巧主要就是“蒙太奇”, 那么不管是在电视新闻的拍摄, 还是制作上, 都要对“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进行重视。现今有些电视新闻节目不注重这一技术, 结果所剪接出来的新闻画面没有逻辑性, 甚至在新闻解说词还没有说完的情况下, 画面都已经消失了, 这样非常容易对受众心理造成不舒服的感觉, 甚至受众都不会看完这条新闻, 更不用说会体现出来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 连最起码的传播能力都没有实现。所以在电视新闻编辑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画面的结构美, 这样才能对受众具有吸引力。另外电视新闻编辑还可以在不违背电视新闻内容本身的表达上, 可以最大化地追求新闻画面的美感, 这样才可以有效满足受众的高标准要求, 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当然, 这些都需要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从而有效地体现其审美价值。■

摘要:随着电视新闻受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对于电视新闻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 这也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人员也要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以满足受众要求, 提高电视新闻审美价值。下面本文对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价值进行探究。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审美价值

注释

1[1]万晓东, 《受众心理需求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浅论》[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 (27) , 200-201

2[2]高兰珍, 《电视新闻的编辑技巧》[J], 《科技风》, 2008 (4) , 149-150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探究 第10篇

关键词:古筝;教学;审美

1 古筝演奏的艺术表现形式

(1)听。

音乐是一种听的艺术,用耳感受其灵动的美感,每一个音符在耳中旋转与大脑产生美妙的摩擦,每一个细胞跳跃起来,为其伴奏。演奏者陶醉其中,听者乐在其中。

(2)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授人中思,在学习中思。古筝学习技巧中思,增加自身学习能力。将古筝演绎的更加完美,品味其中奥妙,演奏出更加经典的曲目,供所有古筝爱好者学习。

(3)写。

古筝教学也是在与学生一起学习,传授学生经验与方法。也可以让同学自己思考提出更好的建议。总结古筝学习的技巧,找出更适合自己的套路。做出更美妙的曲子。

2 古筝美学探讨

(1)古筝文化美。

古筝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件古老而又重要的乐器具有鲜明的美学。古筝美学教育不只局限于艺术创造美和艺术欣赏美领域,还应该体现在社会生活与发展的各个方面.声音美、节奏美、韵律美、姿势美等,所有这些美的因素,既表现为人的审美规定的条件,又表现为人本身所创造的美。

(2)古筝经典中的美学思想。

唐代诗人吴融在《李周弹筝歌》的描述,“五音六律皆生之,就中十三弦最美妙”。筝,这件古老的乐器,以清丽柔和优美悦耳的音色,清韵迷人丰采多姿的表现,赢得了海内外的众多知音。古筝在其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外观构造和技法,都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演奏体系。

古筝曲《箜篌引》是作曲家庄曜根据李贺《李凭箜篌引》的诗意而写成的一部当代古筝作品。乐曲的曲式结构与诗歌的结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乐曲的核心音调源自古代西域调式特性小二度音程的核心音调,长大的散序,运用起伏多变的节奏,虚实相间的旋律和织体,表现了“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幻想境界。

(3)古筝曲风美。

“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高山流水觅知音,该曲有这样一段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锤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该曲婉转悠扬,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堪称曲中精品。

3 古筝教学审美

在古筝教学中应不断引导学生提高对音乐的领悟能力,以此不断提高他们 对音乐的审美领悟能力,而音乐想象力又是音乐审美领悟能力提升的关键,如《渔舟唱晚》是一首优美、典雅而富有情趣的曲子,它描写的是美景如画的湖面、夕阳西下辛苦了一天的渔民满载而归的情景。在教授该曲时,应当把这种境界讲出来,让学生们去体会,去想象。但是由于学生感性经验的贫乏,思维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音乐学习中,想象的材料也就比较缺乏,想象的空间也会受到影响。而网络资源的介入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想象材料,为展开丰富联想打下了基础。

学习古筝是一项周期性长、实践性强的音乐活动,教师除了要拥有个人所具备的审美修养、较高层次的音乐艺术修养、广博的综合艺术知识和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增加学生练琴的耐力和持久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增加他们演奏古筝的表现力,培养其创造力,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心理特点,强化兴趣、情感。要将启发、引导和发展学生学筝兴趣,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上予以研究。在我的教学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个别学生开始学古筝时很高兴,但后来渐渐下降,甚至于坐在筝前愁眉苦脸。原因是虽然家长喜欢古筝艺术,很热情地让孩子来学习,但不考虑学生心理,对孩子“恨铁不成钢”,总是责备。诚然,兴趣不能替代意志力的培养,更不能替代才能,但是有了兴趣,就可以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这样的学生,我在上第一节课时,先请程度深的学生表演几手曲子,如《渔舟唱晚》《战台风》等,并做乐曲介绍,这时我发现他的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听着,羡慕得不得了。这时我就告诉他:音乐就像语言一样有其自己的文字,你必须会读会看,才能学懂。这样第一节课的乐理知识的教学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但是下课时,学生拉着我问:“老师,什么时候教我弹琴?”可见,学生对弹琴产生了兴趣。在这种状态下开始学琴,学生即高兴主动的积极学习,效果就比较好。

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和学生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欣赏自己,从而更好地要求和教育学生。教师应該主动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开窍的早晚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情况布置适量适度的作业,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加以肯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增强他们练筝的兴趣。

因此,只要不断了解学生、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才能探索出一套更为贴近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学筝的持久兴趣。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精雕细刻,采用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减少学生学筝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轻装上阵,从学习古筝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尹丹.具范兼容 方成大家——浅谈古筝与传统文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2] 汪莎.传统古筝演奏特点分析[J].艺海,2011(05).

[3] 周璟.浅议古筝学习中想象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2011(20).

[4] 赵星.“阴盛阳衰”:古筝艺术繁荣表象后的潜在危机[J].艺术评论,2011(12).

[5] 王珣.中国古筝音乐美学研究论纲[J].艺术百家,2011(06).〖ZK)〗

清代建筑彩画的审美研究 第11篇

1.清代建筑中的和玺彩画。和玺彩画属于最高等级的彩画,它的主要使用范围是皇宫以及重要殿堂,和玺彩画的细部纹样以运用象征皇权的龙凤纹为主,营造出统治者独有的浑厚凝重、庄严豪华、壮丽恢宏的效果,体现出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神权至上的显赫地位。和玺彩画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时期,象征着统治者的高贵身份以及显赫的地位。按照其主体纹样可以分为龙和玺彩画、凤和玺彩画、龙凤和玺彩画、梵文龙和聖彩画、龙草和蛮、龙凤方心西番莲灵芝找头。而其中龙和玺彩画是最高级别的彩画,只有在皇宫殿宇以及庙坛宫殿才会出现,比如故宫的太和殿;凤和玺彩画主要用于皇帝寝宫的装饰;而龙草和玺主要用于皇宫宫门的装饰;梵文龙纹和玺彩画主要用于佛教寺院的修建和装饰。

2.清代建筑中的旋子彩画。旋子彩画主要由旋涡状花纹构成,在各种建筑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旋子彩画在其特征类型划分上属于官式彩画,拥有多种类型和图形。旋子彩画主要用于皇宫的次要建筑、府衙、城楼、牌坊和佛寺的建筑中,拥有多种类型的枋心内容,主要包括有梵龙纹枋心和凤纹枋心。另外,旋子彩画根据构图方式可以分为浑金旋子彩画、金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烟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等种类。

3.清代建筑中的苏氏彩画。苏氏彩画主要应用于皇家园林建筑中,它将官式彩画的构图特征与南方苏杭地区的彩画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而后发展成为皇家园林建筑中的典型彩画。苏氏彩画相比前两者彩画类型而言,显得更具灵气,使人觉得更加生动活泼。苏氏彩画也是以青绿色为主要构成颜色,在前期多为代表美好愿望的吉祥图案,而到了后期多为水墨画,缺少了金的使用范围,然而却不失清新素雅的感觉。

二、清代建筑彩画体现的装饰特征

1.清代建筑彩画的纹样特征。清朝处于我国历史封建社会的末期,其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并且还受到了“西学东渐”风气的影响,因而,清文化在保留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的前提下,并对唐宋以来的中外文化交流精神进行了发扬,使中国民族文化变得更具兼容性。与此同时,清文化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吸收了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思想文化,因此,清代建筑彩画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此时建筑彩画的总体特征融入了较多的道家思想,因而彩画具有象征天意的意思;另一方面,此时的彩画融入了更多的儒家思想,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将彩画分为不同的社会等级,以此来暗示不同的社会地位,从而使清代建筑装饰的彩画拥有了更加强烈的尊卑高下的封建等级观念。此外,清代的建筑彩画融入了较多的艺术特色,出现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纹样,诸如云气、龙凤、绫锦织纹、卷草花舟、回纹、万字、寿字、飞仙、飞禽、走兽、蝙幅、瓜果、變龙、變凤、八宝寿带、花瓶、竹梅和一些古代器物等。然而,这些图案纹样在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图案本身的性质不同所代表的使用功能也不尽相同,如,龙凤纹通常寓意帝王的显赫尊贵地位。

清代建筑彩画包含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和独特特征,通常的美学研究问题能够解决人们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情感与形式、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艺术品的欣赏并不单指耳目心意的愉悦感受,而是和内在的思想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清代建筑彩画并不能仅仅代表传统的审美观念,并不是简单的彩画内容装饰,而是将彩画作为传递传统文化以及个人品性的重要载体。通过《西京杂记》的相关记载可以得知,有关建筑类的修饰词语包括“云”“、水”等,人们希望通过这些词语能够达到祈福的目的,从而寄托更多的希望以达祛除火灾、保佑平安的目的。清代彩画将这种审美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拥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

2.清代建筑彩画的图案构图特征。清代彩画在不同的装饰构件部位拥有不同的构图种类,构图主要表现在建筑中的檩、枋、梁上。清代彩画的中间部分称为“枋心”,大约占据彩画内容的三分之,在较长构件上的彩画两端绘以两道箍头,这两道箍头之间的部分则称之为“盒子”,盒子的图案内容与构图形状则依照整体构图灵活多变:有八瓣圆形、八瓣椭圆形,在圆外形成了四个角。坊心、箍头、找头、盒子是彩画构图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彩画最典型的构图格式。太极图案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图形图案,又被称为阴阳鱼,深刻地反映了阴阳道家思想以及古代的辩证法思想,在整体和部分之间形成了巧妙结合的图案。太极图案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体现,其美的结构以及对彩画的深刻影响尤其突出表现在旋子彩画中,演变成的多种变体,构成多种基本结构,称为“喜相逢”或“一整二破”“、勾丝咬”等。此外,清代建筑彩画的一大构图特征就是讲究对称美,对称图案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自然美,我国古代修筑的皇宫、民宅都是通过对大自然的模仿来实现图案的对称,从而起到陶冶人们情操的作用。而将传统的阴阳思想通过彩画表现出来更加能够突出彩画的丰富特征。

3.清代建筑彩画的色彩特征。清代的建筑彩画显得非常艳丽,在其梁、枋、檩上使用了颜色突出且色彩鲜明的彩画装饰,如红色与绿色的搭配使用就会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显得非常醒目。如,旋子彩画通过四个交界图面的相互关联,增加了构件图案本身的立体感。同时,为了防止各个色彩之间的对比显得过于生硬,随后出现了“退晕”手法,即在两种不同颜色过渡阶段加入金色的点缀,从而抹去了原先画面生硬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建筑中明间梁枋上的彩画箍头为青色,而其枋心为绿色。在彩画的构图中,大部分都是以青、绿相间的交替组合来出现,从而呈现出一定的对称性。文人画的表现手法对彩画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人物画、山水画和竹石画等。文人画中的写意山水画通过水墨画更加凸显了本身的艺术彰显力。如,清代彩画中的“黑叶子花卉”就是运用了绘画表现手法,从而达到了十分逼真的效果,非常富有装饰感。

4.清代建筑彩画对建筑构件的装饰。清代建筑彩画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色彩的组合,其总体特征就是使用冷暖两色的协调搭配,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加上红色的墙柱,另外再加上梁枋的青绿色彩画,从而使得宫殿的整体色调显得更加鲜明而富丽堂皇。清代时期的彩画拥有多种类型的图案特征,如,椽头的万字纹图案以及梁枋上的不同风格的彩画,通过对整体构图格式的调整使其适应了不同尺度的彩画装饰。在原始社会时期,彩画主要出现在庙宇建筑的墙壁上,而到了奴隶社会,彩画能够起到保护木质构件不被虫蛀的作用,并且还具有一定的防潮功能,木匠们通过油漆的使用增强木材的抗腐蚀能力,含有矿物质的油漆彩画含有一定的毒素,从而能够起到防虫蛀的作用。发展到了清代,彩画兼具保护与装饰构件的双重作用,对封建社会的皇室殿宇建筑以及园林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美化作用。

三、清代建筑彩画体现的文化功能

1.清代建筑彩画体现的传统文化。随着封建礼制的教化制度逐渐趋于完善,彩画的构图和图案设计已经进入了制度化发展时期,具有了更强的装饰功能。如,清代建筑彩画表现出了很强的封建等级制度,其中和玺彩画和苏氏彩画的运用就会受到封建等级观念的限制,和玺彩画只能运用到皇室宫殿上,而苏氏彩画多用于皇室园林中,普通庶民不得私自使用这种彩画。此外,清代的建筑彩画还对梁、枋、檩等不同类型的木构件彩画有着一定的分类。清代的建筑彩画不仅受到儒家思想的制约和影响,并且还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因天循道,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带有一定的清静脱俗的情趣。道家思想强调建筑装饰的内涵与象征意义,如,象征超凡脱俗、羽化成仙的仙鹤;代表长寿的灵芝;象征吉祥的道家八宝。中华民族文化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而佛教的传入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清代建筑彩画的内容,如崇尚救苦救难的莲花纹;寓意光明的珠宝纹;象征吉祥的宝瓶纹。

上一篇:线损问题下一篇: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