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体育生态研究

2024-09-11

小城镇体育生态研究(精选11篇)

小城镇体育生态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公共体育,生态建设,对策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深入实施,作为“人-社会-体育一自然”和谐发展的公共体育生态建设,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公共体育服务层次、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内在需要。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对城镇化和体育生态建设内涵和特征有新的认识,既要积极抢抓机遇,又要科学应对挑战,努力推动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1 城镇化进程对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的影响

1.1 机遇分析

1.1.1 城镇化为公共体育生态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促进“人一社会一体育-自然”四者之间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的重要目标。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时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公共体育生态建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离开了城镇化的平台和载体,公共体育生态建设也就无从谈起。“集约、节能、生态”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子,同样也是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的新路子,因而新型城镇化为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1.1.2 城镇化为公共体育生态建设创造思想基础

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的“社会生态性”和“价值生态性”特征以及公共体育的公共服务特征,决定了公共体育生态建设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大众性、文化性、生态性等诸多性质。这就决定了公共体育生态建设,既要体现政府作为,又要体现社会环境,更要体现大众意识,同时还要体现和谐发展,这四个方面构成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的“有机体”,四者不可偏废。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必将使我国的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大量“农民”向“市民”转化,将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重要变化,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体育意识”显著增强,必将为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创造坚实的思想基础。

1.2 挑战分析

1.2.1 人口城镇化滞后阻碍公共体育生态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三十多年来,我国城市空间不断扩大。据权威数据测算工,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6%,但我国人口城镇化却严重滞后于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我国有2.6亿“农民工”因城乡二元结构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的同等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滞后于空间城镇化,不仅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更阻碍了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

1.2.2 小城镇体育环境制约公共体育生态建设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是大型城市、中等城市、小型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根据1993年发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中所定义的,小城镇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它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它既能促动城市的发展,又能辐射至农村,从而带动农村的发展。我国成功举办奥运后以后,体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城市体育意识、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等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我国小城镇体育环境还十分薄弱,不仅缺乏体育意识,而且由于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公共体育需求。

1.2.3 城镇化资金瓶颈影响公共体育生态建设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必将研究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机制,既要加大政府投入,又要动员社会资本投入,“多元化”投入机制将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但资金仍然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瓶颈。由于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的“公共服务”性质,必须以“政府投入”为主,而公共体育生态建设作为我国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目前并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因而国家对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的投入将受到制约,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将是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的根本出路。

2 城镇化进程中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的路径

2.1 制定公共体育生态建设发展规划

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形成渐趋完整的战略表述,定调“要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公共体育生态建设是我国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国家在大力推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公共体育生态建设作为重要领域和重点环节予以考虑,在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以及政策措施过程中,也要把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纳入规划和政策体系当中。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也要抢抓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研究制定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专项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确保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2 创造公共体育生态建设良好环境

营造体育生态环境,是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的“助推器”,对于促进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思想支撑、舆论保证、智力支持的重要作用。要大力加强公共体育生态文化宣传,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体树立“生态体育”理念,积极引导人民群体了解生态体育、参与生态体育、享受生态体育,形成良好的公共体育生态建设氛围。要正确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的关系,在城镇规划、开发和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体育空间、场馆、设施建设,短期内无法开发建设的也要预留空间,为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创造条件。

2.3 完善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管理体制

李克强总理在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就是市场能做的就让市场去做,社会可以做好的就让社会去做,政府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让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激发更大的活力,这样才能形成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公共体育生态建设作为我国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在我国新型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体育事业的职能,既要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加大公共体育事业投入,又要建立“多元化”公共体育生态建设投入机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推进公共体育事业以及公共体育生态建设,国家则重点在制定宏观政策、加强组织协调、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狠下功夫。

2.4 健全公共体育生态建设运行体系

公共体育生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是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做好的事情,必须抢抓我国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体育生态建设运行体系。国家政策研究部门以及体育专家和学者要进一步加强城镇化进程中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理论和政策的研究,着力提升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的科学性和持续性。要加强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统筹管理机制建设,建立体育、教育、交通、城建、文化、卫生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公共体育生态建设强大合力。要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需要,加强公共体育科技研发力度,大力培养公共体育人才队伍,加快培育公共体育生态建设中介组织,着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公共体育产品缺失问题。

3 结语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既迎来发展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着眼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抢抓新型城镇化给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的历史性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不利因素,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制定公共体育生态建设发展规划,创造公共体育生态建设良好环境,完善公共体育生态建设管理体制,健全公共体育生态建设运行体系,努力推进我国公共体育生态建设步入科学、健康、持续发展轨道,为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建设发挥公共体育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成聪聪.生态化体育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基本原则[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4):24-26.

[2]成克峰.小城镇公共体育设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9):164.

不同结构生态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研究 第2篇

研究了不同结构生态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的效果.复合床生态滤池采用初沉池出水作为进水,用中颗粒填料和粗颗粒填料作为惰性填料层,在不同水力负荷下(HLR),CODCr、NH4+-N 去除率分别达74%~85%、30%~90%,出水浊度低.出水中NH4+-N质量浓度下降,NO3--N质量浓度显著增加.氮的转化受HLR影响较大.中颗粒填料较粗颗粒填料的处理效果好,惰性层在硝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进出水中碱度差与硝酸根质量浓度差、氨氮质量浓度差均呈显著相关性.介绍了生态滤池内的.物质流、食物链及生态滤池的工作原理.

作 者:韩润平刘晨湘 石杰 杨健 陆雍森 刘宏民 Han Run-ping LIU Chen-xiang SHI Jie YANG Jian Lu Yong-sen LIU Hong-min 作者单位:韩润平,刘晨湘,石杰,刘宏民,Han Run-ping,LIU Chen-xiang,SHI Jie,LIU Hong-min(郑州大学化学系,河南,郑州,450052)

杨健,陆雍森,YANG Jian,Lu Yong-sen(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92)

小城镇体育生态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成为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另外一些城镇盲目追求形象工程,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的发展途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忽略。基于以往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实际现状,以及今后阶段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需要,结合我省“五水共治”重大举措,如何采取措施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

新型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城镇化取得快速发展,是浙江省中等城市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金华城区、义乌、东阳、永康、兰溪等城市工业比较发达,浙中城市群建设已经列入浙江省区域规划重点,将建设成为浙江省的第四极,全市形成了汽摩配、医药化工、五金工具、电子材料、轻工纺织、建材、食品、影视文化等较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

为了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2014年本市提出了“以打造全省第四大都市区为切入点,坚定不移地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具有鲜明金华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通过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来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从而实现浙中崛起、赶超发展。

二、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特征及产生原因

(一)城镇化的推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推动了本地区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1)城镇绿地严重不足。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也是城市生态平衡的调控者。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绿地不仅是美化城市景观和市容的需要,更是减轻城市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所必需的。而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可利用绿地越来越少,导致城镇绿地严重不足。(2)城镇空气污染严重。城镇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过程中,排放了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空气中充斥着汽车尾气、工业废气,雾霾天数不断增加,PM2.5数值经常超标,空气污染成为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3)城镇水污染严重。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在有监测的河流中,近占2/3的河流受到污染,90%以上的水域也遭到污染,致使许多河段鱼虾绝迹。(4)噪声污染增加。城镇道路拥堵、繁忙,产生交通噪声;高速运转的机器设备产生工业噪声;来自建筑施工现场各种建筑机械工作时产生建筑噪声;人口高度聚集,在各种社会活动与日常生活中产生生活噪声。(5)固体废弃物污染。近年来城镇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有增无减,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落后于城镇的发展和功能需要,废弃物的细粒,增加了大气中的粉尘含量,加重了大气的尘污染;无序堆放的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由于挥发及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导致大气污染。

(二)产生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1)城镇用地规划不尽合理。整个地区土地总体规划对经济发展和建设用地扩张预见性不够,与城镇规划、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的衔接也不够理想,经常出现用地不符合规划现象。土地开发与环境保护目标未能够很好协调,环境污染未能得到很好控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现象。(2)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污染加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忽视资源的产出率和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产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造成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环境公害。(3)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欠缺。随着工业、建筑业、人民生活的提高,以及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产生的大量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污水,而城镇环境处理设施未能及时跟上,导致各类垃圾、污水等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也严重制约了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展开。环境保护意识欠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缺乏。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路径选择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集聚,促进城镇集约发展;加强内部存量土地的再利用,盘活存量,结合我省“三改一拆”活动,加大旧城改造步伐,完善配套设施,改善旧城居住环境;在综合评价本地区特色、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建立“一心、两带、三片、多廊道”的金华市生态环境空间格局,确定需重点保护的生态环境保护区。(2)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绿色城镇化道路。城镇建设要执行更高的环保标准,重点发展绿色低碳环保产业,给企业设置较高的环保门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行绿色施工,在城镇建筑上强制使用环保材料,并注重建筑物周边的绿化建设等。(3)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五水共治”活动为契机,加大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确保污水与固废的无害化处理。力争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目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面消除垃圾河,基本完成黑、臭河治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69%以上;城市环境噪声符合功能区划要求。(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构建。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规制管理,纳入市场运行机制之中,建立健全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例如:实施新型环境准入制度,实行环评的属地审批、备案和豁免管理;推进环评服务体系和环境监测市场化改革;研究完善生态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体现生态文明的考评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减量化处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四边三化”体制机制等。(5)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引导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宣传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环保的自觉性。要加强社会监督,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开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企业生产环境,加大对“三高”企业的环评力度,要充分发挥公众团体、民间组织等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拉动、公众参与”的态势,使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程治理的良好局面。

结束语:面对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必然是以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制度体系构建,是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优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佐军 盛三化.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

小城镇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第4篇

一、小城镇绿地系统构成

小城镇生态绿地系统是人居环境中有较多人工活动参与培养和经营的、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产出的各类绿地 (含部分水域) 的集合, 它是以自然要素为主体, 以利用自然为目的而加以开发, 为人类生存提供新鲜的氧气、清洁的水、必要的粮食、副食品和游憩场地, 并在人类的科学文化发展和历史景观保护等方面起着承载、支持和美化等重要作用。由于小城镇联系城市与农村, 镇区外围的绿地将和镇区内的绿地相互渗透, 所以绿地系统设计应打破传统的仅仅局限于镇区的做法, 树立区域的观念, 统筹规划, 构建完整的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中不仅应当把镇区内的绿地发展纳入重要工作内容, 而且应当对镇域范围内的农业绿地、水域绿地、林业绿地、游憩绿地和环保绿地的规划和建设予以充分的重视, 从而达到防止小城镇“摊大饼”的趋势进一步蔓延, 优化绿地结构, 保护生态绿地农田的功能。小城镇绿地系统构成如表1:

二、小城镇绿地系统特点

(一) 有良好的生态绿色基质

小城镇是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联系的纽带。一方面它受城市发展的辐射, 另一方面又与周边农村地区联系紧密, 因此比较接近自然环境, 田园与自然风光浓郁。广大的农田和与自然生态绿地等大环境绿地形成了小城镇景观的生态绿色基质, 并且连续性相对较好, 在小城镇绿地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二) 多样的自然环境

由于地域辽阔, 我国的小城镇所处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山体、坡地、平原溪流、江河、湖海、沼泽、植被、动物等自然资源环境都将纳入小城镇景观绿地系统中, 形成与城市绿地系统不同的绿地景观。小城镇绿地系统应充分利用这些自然生态资源, 使它们良好的生态环境尽可能地被城镇所利用。在对这些自然生态资源的利用中, 应遵循“保护第一”的原则, 切实保护好它们的自然风貌特征与原始状态。

(三) 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

小城镇的发展是多年的人文积淀的历史过程, 由于世代人的栖居、耕作, 留存了丰富的乡土文化景观。一条小溪、一座山丘、一片树林、一汪水池都是一家、一族、一村人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归属。而这些景观日益受到小城镇建设扩张的冲击, 保护人文历史景观已经刻不容缓, 俞孔坚就提出了景观安全格局途径来保护这些景观。在城镇发展过程中, 绿地是难得的人文历史景观的承载和保存地, 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应保留、延续、体现其地方性, 把现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纳入其中, 丰富园林绿地的内容, 形成别具一格的风貌。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历史、古迹、自然资源, 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四) 向往绿色的绿地使用者

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 农民不再仅仅从事农业活动, 更多地转入第二、三产业, 成为了非农人口。由于他们深厚的土地情节, 向往绿色、追求自然依然是他们的主要心理。所以绿地的使用者无论是在使用方式还是在欣赏水平上与大中城市均存在明显的区别。这种差别要求小城镇绿地建设必须考虑如何适应其主体使用者的需求。绿地规划建设要以小型公园绿地为主, 均匀布局, 满足小城镇居民开门见绿, 园林送到家门口的需求。

三、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小城镇绿地因为其重要的生命支撑、生态调节、承载文化历史的重要作用, 规划好绿地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将针对小城镇绿地的特点, 探讨绿地系统规划的一些问题。

(一) 保护是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重点

这里“保护”有三层含义。一是对生命支撑绿地即农田的保护。从耕地资源看, 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 2005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现有耕地为18.31亿亩, 人均耕地为1.4亩。而在9年前的1996年, 全国的耕地数是19.51亿亩, 人均耕地为1.59亩, 9年间耕地减少了1.2亿亩, 保护耕地势在必行。二是对生态调节绿地包括林业绿地、环保绿地和水域绿地的保护。小城镇工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环境严重污染, 生态调节绿地是环境恶化的绿色屏障, 而这些绿地正在遭受着被小城镇建设用地吞噬的危机。三是对承载文化历史绿地的保护。在我国村镇中, 广泛散布着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建筑群及古树名木等, 其中相当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 这些历史文化古村、古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有的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对旧村、旧镇进行盲目改造, 导致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性破坏。在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中, 要做好绿地保护规划, 严格控制保护绿地的范围。

(二) 因地制宜是小城镇绿地系统的特色所在

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环境特点和内部资源特征是形成小城镇绿地系统特色的重要手段。我国地域辽阔, 小城镇自然环境极富变化, 各种地形、地貌极其丰富, 有山峦、丘陵、盆地、岛屿、沙漠, 还有更多的平原与江河湖泊。丰富的自然地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绿地景观。小城镇绿地规划中要充分保护与体现这些自然环境, 因地制宜地搞好规划, 例如可利用溪河沟渠等水系形成绿化的脉络, 沿水系布置绿化, 并将各个块状绿地连成一体。对于平原小城镇, 可利用农田绿地形成大片绿色基质, 并使镇区公共绿地渗透到其中。对于不适合建设的山区、坡地、洼地也应充分予以绿化, 从而形成层叠的绿色景观。另外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 植物树种也丰富多样。绿化时要因地制宜地将当地的乡土树种, 乔灌木、藤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 有层次、厚度、色彩, 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光照、空间土地肥力, 使人工建造植物群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另外对于具有不同自然条件的小城镇来说绿化突出的重点也不尽相同, 对于严寒地区要考虑绿化的防风作用, 而在炎热地区绿化布置应考虑小城镇的通风问题。

(三) 节约用地和提高质量的原则

规划设计中, 一方面要少占良田, 节约用地, 在满足植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 尽量利用荒地、山坡地、低洼地、河、湖和不宜布置建筑的破碎地形等规划绿地。另一方面在保证绿地数量指标的前提下, 还要提高绿地质量。绿地质量的评价有两个方面:一是绿地的综合生态环境效益;二是绿地的均匀度与可达性。绿地的综合生态环境效益应主要体现在绿化的多样性、层次性、立体化与视觉生态上。对于镇区公共绿地, 规划中要改变单一物种的绿化为乔灌草结合的复层植物群落, 同时注意植物色彩的协调、生长季节的兼顾, 对于镇域农业及林业用地可采用复种、间作、套种的方式, 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等自然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生态环境效益。绿地的均匀度与可达性是从使用者的角度评价绿地的质量。绿地是为人服务的, 规划设计的关键在于应让公共绿地在小城镇中合理分布, 使居民能较为便利地享受绿地资源。就此, 金远在对城市绿地指标的分析一文中提出了绿地均匀度的概念, 认为通过绿地的均匀分布, 使绿地景观格局得以优化, 分布更加合理。由于小城镇人口规模小, 公共绿地可利用道路与镇区边角空间加以改造, 形成以综合性小型公园为主、街头绿地及其他各类功能的绿地均匀分布的、完整的生态绿地系统。公园要考虑一定的服务半径, 不宜套用大城市的公园建设标准和景点设置内容。

(四) 从单功能绿地到多功能绿化

由于小城镇绿地的生产特点, 绿地的功能将不仅仅是景观功能, 还将赋予多种功能。为此, 公园绿地的内容与布置方式应考虑与生产密切结合, 镇区内可以引入生产绿地、观光农业用地、苗圃与花卉基地等安排度假休闲及农业科研、科学普及功能设施。在树种的选择上也可选用一些经济作物, 既可获得绿色景观又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广西一些小城镇中广植桂树, 福建不少城镇种植白兰, 不但树形美观, 开花季节十里飘香, 其花还可收获做食品香料。

四、小结

目前我国小城镇快速发展, 对小城镇研究也越来越关注。绿地系统作为生存、生态、环境、景观的维系, 其作用不言而喻。目前对于绿地系统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城市的研究上, 而对小城镇绿地系统的研究则不足。小城镇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缺少切合实际的理论依据与规范标准, 相关研究也有待深入。笔者希望本文能引发有关人士对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程倩秦华.加强区域生态绿地建设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2006/1

[2].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EB/OL].http://www.mlr.gov.cn/zt/2006tudiri/5.htm, 2006/6

小城镇体育生态研究 第5篇

伴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快速城镇化带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进行综述:国外学者Berry首次应用生态因子法来分析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影响作用及机制,Grossman揭示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呈倒”U”字型内在规律。 Rork构建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双对数模型。 Shen, Kwon等对国家、区域等不同尺度地域进行了实证研究;目前国外对城市与生态环境关系探讨涉及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而国内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最早提出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开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关系初步探讨。目前主要运用数理定量统计的因子分析法、模糊物元模型、物理耦合模型及3S空间分析技术等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规律、演变机制及模式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研究尺度上主要有省域、流域等宏观尺度,并逐渐向中微观尺度(市域、县域)深化。探讨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揭示系统间相互作用及影响,总结二者耦合演化规律及机制,成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重要范式,可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基于此,从耦合分析视角,以31个省域单元为研究区,首先构建城镇化、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CA模型测度 ~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值;其次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省际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况展开探讨,基于GIS平台对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空间分别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得分排序,划分4种基本类型,提出未来我国省际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优化对策,为推进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规划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1材料与研究方法

1.1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都是较复杂概念,科学地构建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其耦合协调关系基本前提。参考前人关于耦合协调研究文献,基于数据的真实性、可获得性、可比较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将城镇化系统分解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的4大子系统,在4大子系统上共选择16项指标来说明省际城镇化综合得分值;另外,城镇化不可避免地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人类也具备一定主观能动性,会积极地对破坏的城市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因此文中将生态环境系统划分为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治理两大子系统,在两大子系统上选取10项指标来说明我国省际生态环境综合得分值。

文中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空间尺度为中国31个省域单元,省域边界图主要在《中国地图册》的基础上进行高精度配准并跟踪矢量化获取(未涉港、澳、台地区)。

2结果与分析

2. 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测度及评价

根据2000~2031个省域单元的样本数据,分别对城镇化、生态环境系统的各项分析指标标准化处理,基于SPSS17. 0软件平台,采用主轴分解法计算相关系数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及因子碎石图,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初步地判断出所选年份各系统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基本接近85 %,因此提取前3个主成分基本能反映各系统的原始数据大部分信息,最后通过测度公式测算出2000~年省域单元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值。从城镇化系统看,沪的城镇化程度最高,数值达到0. 488,其次分别京、苏、浙、津,到2012年城镇化系统发展得分排名前5位省份为沪、京、苏、浙、粤;2000~2012年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最高,具有显著的领先优势,而中原、西北、西南等的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2)从生态环境系统看,20的.生态环境得分排名靠前省份有:苏、沪、京、藏、川等,而晋、徽、豫、陕排名靠后;而到2012年晋、陕、豫等生态环境综合得分仍位于低水平状态,这些省份主要以粗放型工业为主,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程度破坏,因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

2. 2耦合协调总体格局特征

基于耦合协调计算公式,测算31个省域耦合度C和协调度D。2000~2012年省际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C E[0.50.8],说明我国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整体上处于磨合阶段水平;而2000 ~ 2012年中国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DE[0.3 0.5],总体上低于耦合度C且协调度D整体上以中度耦合协调为主要趋势;综合来看,2000~2012年我国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C及D均值呈现出上升态势,也说明了研究期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提高。

绘制出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雷达图,着重分析2000 ~ 2012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总体空间格局。1)耦合度上,2000年沪的耦合度C最大,数值为0.823,说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处在高度耦合阶段,而青的耦合度C最小,仅为0. 202,表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处于低度耦合水平;2012年沪的耦合度C仍得分第一(0. 696),且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以高度系统耦合为主,而系统耦合度C最小的是藏,数值仅为0.126,说明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仍以低度耦合为主;2)协调度上,2000年系统协调度D最大为沪(0.863),说明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位于极度耦合协调水平,而2012年系统协调度D最大值仍为沪( 0. 745 ),不同的是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演化为高度系统耦合协调状态;另外,20002012年我国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D值最小的都为藏(0.203,0.154),表明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一直位于低度耦合协调水平。

2. 3耦合协调空间格局演化

基于GIS分析平台,根据协调度D值区间划分标准,进行空间化显示处理,从而揭示2000~ 2012年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空间分异演化特征。:1)低度耦合协调区:2000年该类型区单元包括:宁、晋、甘、青、藏、疆、蒙,到2012年该区单元主要有:甘、青、藏、疆、蒙,期间宁、晋演变为中度耦合协调。2000~2012年该区主要集聚在藏疆蒙甘青地区,这些地区以粗放型的城镇发展为主要模式,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2)中度耦合协调区:2000年该类型区单元主要有:川、云、贵、渝、陕、豫、琼,到2012年该区单元包括:川、云、贵、渝、晋、陕、徽、豫、黑、吉,其中琼等演化成高度耦合协调。2000 } 2012年该区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原及东北地区;3)高度耦合协调区:2000年该类型区单元主要有:辽、冀、鲁、苏、浙、鄂、湘、闽、桂、粤;而到2012年该区单元主要为辽、冀、鲁、苏、浙、鄂、湘、闽、桂、粤。2000~2012年该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己形成了良性循环格局;4)极度耦合协调区:2000年该类型区单元主要有:沪、京;到2012年该区单元包括:沪、京、津。研究期间总体上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整体

3讨论

(1)以31个省域单元作为研究区,构建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CA模型测算出2000 } 2012年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系统得分值;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及空间分异探讨。研究发现:2000~ 2012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C及D均值呈现出上升态势,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提高,但是东中西耦合协调的空间差异显著。从耦合协调视角出发,分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关系及空间分异演化特征,总结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既可以丰富城市地理学研究视角,也可为区域协调优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划分成多个子系统,通过PCA定量模型客观赋权重,避免人为的主观性,并运用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揭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和谐程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可借鉴性,下一步还需细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指标选取;与此同时,短时间尺度的探讨能否揭示系统耦合协调规律?哪些因素影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格局演化?它们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如何?面临这样的问题,下一步深化长时间尺度系统耦合协调格局演化、机制及模式探讨将是文中重点研究领域,这将为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目标的实现提供更科学依据。

(3)基于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得分排名,以城镇化得分排名为横坐标,生态环境得分排名为纵坐标,将其划分4种基本类型,并提出协调优化建议:1)区域I城镇化高生态环境高,未来在良好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技术人才投入,加快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推进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也需加强区域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及改善;2)区域II城镇化高生态环境低,未来应重点关注生态环境改善,突出区域资源优势,转变城市增长方式,走高效生态城镇化道路;3)区域IQ城镇化低生态环境低,未来应通过合理规划及项目引进,改善区域基础设施,修复区域生态质量;不断改变区域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调整区域产业结构;4)区域IV城镇化低生态环境高,未来应努力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变化为区域发展优势,围绕生态环境优势吸引项目,发展区域循环型经济,走高效益低污染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

4结论

生态城镇研究 第6篇

生态城镇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及城市环境问题的加剧而兴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在城镇生态系统中, 人是系统的核心, 起着支配作用, 这一点与自然生态系统明显不同。城镇生态系统所需求的大部分能量和物质, 都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 (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人为地输入。同时, 城镇中人类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大量废物, 由于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和再利用, 必须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去。由此可见, 城镇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因而也是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由于城镇生态系统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中输入大量的物质和能量, 同时又将大量废物排放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去, 它就必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造成强大的冲击和干扰。如果人们在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不能按照生态学规律办事, 就很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并且最终会影响到城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生态化城镇建设,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在总结传统城镇建设模式造成的环境恶化、能源短缺的负面效应后, 已纷纷谋求城镇向绿色化、生态化协调发展转型, 如广东、浙江、上海等。建设良性的生态城镇系统是现代城市建设所必然遵循的规律, 正确处理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中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 (分解者) 的关系。实现城镇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 建设天人合一的生态城镇。只有这样, 我们的城镇建设才能是可持续发展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才能实现。

2 生态城镇的概念。

生态城市 (镇) 这一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提出的。简单地说, 生态城镇是根据生态学原理, 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 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其中人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互惠共生, 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 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 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3 生态城镇的内涵。

生态城镇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生态城镇应满足以下标准: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镇, 城镇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与能源, 产业结构合理, 实现清洁生产。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 物质、能源循环利用利用率高。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 生活质量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环境质量高。保护和继续文化遗产, 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居民的身心健康, 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治理与决策系统。生态城镇要求挖掘城镇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 使城镇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生态卫生建设———广泛回收处理工业生活废物、污水和垃圾, 减少空气和噪声污染, 以便为居民提供一个整洁健康的生活环境。如在垃圾处理上实施分类处理, 建立有机垃圾发电、沼气池等, 即可用电照明, 又可把池渣送入农田作为有机肥料, 使其多级利用, 变废为宝。生态安全建设——主要包括水安全 (饮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服务用水的质量和数量) ;食物安全 (动植物食品、蔬菜、水果的充足性、易获取性及其污染程度) ;居住安全 (空气、水、土壤、光的面源、点源和内源污染) ;减灾 (地质、水文、流行病及人为灾难) ;生命安全 (生理、心理健康保健, 社会治安和交通事故) 的建设。利用生态学原理和现代技术创造安全的生活条件。生态产业建设——利用城镇生态系统原理和现代生物技术、工业技术使各产业在生产、消费、运输、还原各环节通过调控形成系统耦合;工业生产与周边农业生产及社会系统和谐统一。生态资源合理分配流动形成种养加多级利用的生物链, 并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从而建立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工业产业。生态园林建设——生态园林建设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 化学互感作用等) 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 种群间相互协调, 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 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 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 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 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 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景观建设——利用系统的生态工程方法和现代建筑技术工艺, 遵循整合性、和谐性、流通性、自净性、安全性、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科学原理, 搞好城镇的生态规划, 建设生态建筑, 减轻“热岛效应”、水资源耗竭及水资源恶化、温室效应等环境影响, 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 实现物理形态、生态功能和美学效果上的和谐统一。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就是利用城市的人文景观、历史源渊、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去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 启迪人性希望的天人合一的生态境界, 将个体的动物人、经济人改造成生态人、智能人, 引导人积极向上,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通过以上六项建设, 促进城乡区域环境向绿化、美化、净化、活化的可持续生态化演进;促进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

4 生态城镇的特点。

生态城镇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地域范围来看, 生态城镇是城乡复合体, 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 与传统城镇和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本质区别;二是从涉及领域来看, 生态城镇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和能源流动为命脉、以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 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体;三是从城镇生态环境方面来看, 生态城镇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 具有良好的环境质量和充足的环境容量, 空间结构布局合理, 基础设施完善, 生态建筑广泛应用,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四是从城镇经济方面来看, 生态城镇既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更要保证增长的质量, 形成良性循环, 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五是从社会方面来看, 人们的价值取向已不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 而是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为目的。

5 生态城镇建设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小城镇体育生态研究 第7篇

千阳县位于陕西渭河上游,在地质构造上为鄂尔多斯地台西南缘,属渭北台原丘陵沟壑区,其中心城区是典型的河谷型小城镇。位于国家级千湖湿地公园西南部,地处渭河一级支流千河谷地中游。本文“环千湖生态经济带”(以下简称“环湖经济带”)是指环千湖周边所构成的以千湖为核心、以千湖生态保护为制约条件、依托千阳县城,结合千湖周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以低碳、生态、绿色、时尚、休闲为发展理念,以打造千阳生态城市为目标,所形成的适应千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要求的环千湖经济发展共同体及其所构成的环千湖生态经济带。其中包括千阳境内环千湖发展的主要区域,涵盖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千阳县城以及周围建设地带。生态经济带是指以高效生态经济为目的,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充分整合周边的现有资源,以带状区域空间形式发展的节约集约经济共同体。区别于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带以生态制约条件为准入门槛,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结合适宜发展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活跃发展,“生态”是其核心思想,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高效运转,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1、环湖经济带的生态适宜性约束条件

环湖经济带地处陕西渭北台原丘陵沟壑区西部,山、川、原地貌分布明显,相对高差大。千湖湿地是环湖经济带的生态核心,地处渭河一级支流千河千阳段,湿地面积为417.9公顷,是以河流湿地特征为主,集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特征于一体,是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黄土高原湿地,湿地生态区位特殊,生物多样性显著,湿地景观独特,资源具有稀缺性,发展潜力大,具有生态、科学、教育、休闲、其他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它也是环湖经济带的生态敏感区,因为千湖担负着陈仓、凤翔、岐山、武功、乾县等7县区9.067万公顷的农田灌溉及宝鸡市区的供水任务,其饮水安全无论对当地还是下游地区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且近年来千湖湿地被大量围垦侵占,其库容由设计初期的3.89亿m³锐减到3.0亿m³,对其水质、功能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2、基于生态空间格局的因子层构建

将千阳县中心城区置于环湖经济带,以生态空间为整体,建构评价因子模型。从空间发展的生态功能格局来看,千湖为核心呈圈层式结构特征明显。核心圈层是以千湖湿地的保护保育为主,该区域野生植物分布集中且丰富多样,代表着环湖经济带最突出的自然生态特征,为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供保障,为动植物提供最佳的栖息地环境,减少区内的不良因素干扰和影响,使人类活动对其的干扰度最低,是整个环湖经济带的重点保护区、重要生态核心区。次级圈层是以环湖的生态修复功能为主的湿地生态恢复区,目的是通过生态保护,减轻各种因素对野生动物的干扰,有效保护其生境和栖息环境;通过生境恢复,扩大珍惜动植物种群生存空间,促进动植物种群自然繁衍;通过湿地展示,为广大群众提供湿地学习、考察、科研和宣传教育场所和功能。最外圈层为包括县城及周边居民点在内的以生态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带,该区域的景观资源集中且独具特色,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是整个环湖经济带理想的生态旅游区域,理想的环境教育场所,理想的经济发展平台。

基于上述对环湖经济带生态圈层空间发展格局的功能分析,本文根据其圈层功能结构方式,选取与之对应的生态因子类型:即生态型因子、修复型因子、生态产业型因子。(参见图1)

3、因子模型构建

生态适宜性评价是一个定性的概念,为了建立与定量指标的联系,在借鉴前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环湖经济带的功能结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将生态因子体系分为一级因子:生态型因子、恢复型因子、生态产业型因子3项;二级因子:基础因子和指标因子(基础因子是指各圈层的本底生态条件,指标因子是指与各圈层的生态功能相匹配的附加评价因子,包括影响其发展的外部因素,或模拟外部因素而发生的多种交叉情景以分析和指导环湖经济带的空间发展)2项;三级因子为二级因子下的要素指标;四级因子为三级因子下的具体指标。

3.1 生态型因子

环湖经济带的核心圈是最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是整个环湖经济带的生态基础,生态保护是其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制约条件。因此,本圈层的基础因子要对研究对象的生态基本状况做全面了解,分为地形地貌因子、水体条件因子、土壤条件因子3项,在这三项的基础上又可分为高程、坡度等6项因子;指标因子则充分考虑了植被状况、动物状况、生态敏感度3方面因子,进一步细分为植物种类、丰度等各类因子6项。(参见表1)

3.2 恢复型因子

环湖经济带的次级圈层是以生态修复功能为目的的生态恢复区,是在保护核心区的基础上,以湿地修复与展示为主,形成缓冲区,是整个环湖发展的基础条件。其基础因子分为土壤条件、生物环境、生态保护3项,进一步细分为8项因子;指标因子权衡考虑其生态恢复的能力以及对其的生态干扰,分为生态恢复因子和生态胁迫因子,在此基础上有分为湿地恢复条件、土地垦殖度等6项因子。(参见表2)

3.3 产业型因子

环湖经济带的外圈层是环湖发展的重要推力,在核心圈层的生态制约下,生态产业是环湖经济带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发展与资源相匹配的生态产业,以“生态化”旅游产业为理念,构建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科普教育、时尚高端游等旅游项目,增强千湖旅游的综合能力,为整个环湖的生态发展提供助力。因此,构建此圈层的基础因子分为道路交通、用地现状、产业健康度3方面因子,又细分为各类因子8项;指标因子分为资源价值、利用方式、生态文化、生态产业评价4项因子,又细分为各类因子12项。(参见表3)

4、结语

生态城镇建设的对策研究 第8篇

但在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 给居住环境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等现象不断地恶化, 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一、建设生态城镇的必要性分析

(一) 生态城镇建设是解决生态恶化问题的必要选择

在过去几十年的建设当中, 中国的目标集中在经济的增长方面, 没有考虑到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尽管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改革开放之初,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 吸引了大批西方企业的进入, 也因此带动了中国的制造业产品的出口, 但中国却因此背上了“世界工厂”的名声。在进入新世纪之后, 制造业出口对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一直居高不下, 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 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一直偏重于出口导向。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家, 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低端产品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据调查, 我国有249个城市被检测到了酸雨现象, 而且酸雨程度严重的城市就达到了107个。根据2013年环境公报上的数字, 我国的水系污染非常严重, 尤其是地表水的污染几乎贯穿全国所有地区。全国七大水系中, 黄河、长江、淮河、辽河、松花江、珠江等呈现出了轻度污染, 在全国的204条河流中, 劣质水 (第五类水质) 占到了总体水量的16.4%, 其中污染最重的河流是海河。在对全国湖泊水质的调查中, 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 42.3%以上的湖泊水质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

近几年来, 我国的空气污染持续恶化, 雾霾现象日益严重, 这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 导致了疾病频发的状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向前推进, 大气污染的现象预期会更加严重。在未来的十年将是中国城镇化调整发展的时期, 而环境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态, 也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如何处理环境污染是城镇化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急迫的议题。

(二) 生态城镇建设有利于解决城市难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城市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在城市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中心, 但也是各种矛盾的聚集点。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出现了很多矛盾, 比如说生态遭到破坏, 交通经常堵塞, 人口拥挤不堪, 环境污染严重, 住房紧张等, 这些问题都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与生态环境的不调和以及与大自然关系的矛盾造成的, 只有以人为本地进行城市建设, 处理好城市与生态的关系, 这些问题才会得到真正解决。

(三) 生态城镇建设是提高从们生活水平的需要

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目前主要是在于物质层次的丰富, 主要体现在数量方面的提高, 这是随着经济增长而自然发生的。但是, 在物质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 人们的生活需求就会向质量需求方面转化, 比如说不再满足于对于物质的消耗来提高自己的幸福程度, 而是追求精神的修养, 追求健康的生态环境等方面。从发达国家的建设路径来看, 当前人们追求的是生态休闲式的生活方式, 因此生态城镇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 提倡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建设, 最终使人的生活与大自然体系融为一体。理想的目标是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人类自己的需要, 还能促进人类自己休养的变化, 即精神上也是“生态”化的。

(四) 生态城镇建设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

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世纪,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要经历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最终走上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我国政府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做为下一步的发展战略, 提倡科技兴国, 重视对生态的保护。因此, 生态型的城镇就会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 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 在竞争中就占了上风。因此很多城镇都把“绿色城市”等 (比如山东聊城就以“江北水城”作为生态型城市的建设目标) 作为发展的目标, 强调环境友好型的开发建设, 科学地推动城市的发展。

二、生态城镇建设的对策

(一) 科学的生态规划

进行生态城镇的建设必须进行总体的规划, 这是国外建设得比较好的生态城镇发展的重要经验。在进行科学规划时, 必须要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为指导, 对城市的布局及结构进行设计, 使城市的不同部分的功能相互协调。此外, 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仔细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突出地方特色, 实行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和资源。在进行生态城镇建设之初, 必须对总体规划进行论证, 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对于绿地的规划都要请专家分析, 同时征求各方意见, 对城市的产业分区、新区设立都要做到彼此协调, 不能随意修改或者调整已经通过论证的规划。对地方的分区功能进行优化, 综合考虑城市的资源储藏情况, 对市场空间和环境容量做到精准定位, 使城乡建设结合起来。在进行总体设计时不要忽略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整合, 不能走极端, 那种只一味追求生态环境而抛弃经济建设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生态城镇建设的目标是促进城乡的结合、工农的结合, 生态和经济发展的结合。

(二) 进行生态城镇建设要以集约用地为前提

中国在前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 走的是粗放式的发展道路,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时候完全忽略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对土地等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土地是人类最宝贵贩资源之一, 因此进行生态城镇建设必须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严格控制工业生产侵占农业用地, 对任何盈利性的土地开发都严格控制项目的用地规模, 使土地资源的结构合理化。坚决消灭土地闲置浪费的现象, 对房地产开发设立各种政策鼓励对地上和地下的深度开发。每年都要严格审核用地计划, 对土地用途进行严格监管, 加强土地责任考核, 最终做到土地的节约使用和集约使用。

(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生态城镇建设, 必须要摒弃工业化时期大量使用非可再生能源的理念, 而是要秉承“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全面推广循环经济必须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 使高新技术尽早转化为社会的生产力。建设生态跌城镇必须要贯彻“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迟早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全面覆盖城镇建设的各个领域。生态城镇建设的发展还要加强产业集聚, 做好各个产业之间对能源的衔接利用, 做好废水处理、废物的交换利用, 构建循环型的工业体系。此外还要完善资源回收体系, 设立网络式的回收站点和分拣中心, 推进再生能资源的集约化使用。

(四) 发展生态建筑产业

建筑业一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中国的建筑是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同时也应看到, 建筑业是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因此, 建设生态城镇, 必须对建筑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 要把传统建筑转到生态建筑的方向上来。生态建筑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 但其理念都是相似的, 即提倡节约能源, 甚至提倡“零消耗”。生态建筑的发展仍然要依靠高新技术, 否则, 难以打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在使用高新技术方面, 比如用屋项和墙面增加绿色植被的种植面积, 用地暖取代墙暖, 增加门窗的密封性, 使用没有污染的建筑材料, 增加城市氧气的产生量等。除了建筑本身的生态设计, 在施工时也要生态化, 即推广绿色施工, 在施工期间不要对周围环境造成干扰。

参考文献

[1]崔木花.我国生态城镇化的考量及构建路径[J].经济论坛, 2014 (2)

城镇园林的绿化生态系统的施工研究 第9篇

园林绿化建设是城镇的基础建设, 对城镇的建设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简单来讲, 其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叙述:①保护环境资源。在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城镇园林绿化对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改造和维护, 这是对自然环境的变相保护。②综合功能。园林植物不仅是城镇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而且还有其独特的生态效益, 即吸收汽车尾气, 净化空气的功效;社会效益, 即绿色生态植物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满足了人们对生活需求;安全效益, 即是城镇内部蓄水及防御的效益;另外还有强大的经济效益, 即具有观赏的价值, 可以作为城镇景观来开发其旅游价值。以上这四种效益综合作用, 其产生的综合功能是其他生态因子所无法比拟的。③提高生物多样性。城镇园林中植物种类颇多, 可以为动物和鸟类以及微生物提供栖息地, 这就在城镇中建立了一个小的生态圈, 促进了城镇内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为城镇增添了活力。④促进城镇文明。城镇园林绿化优化了居住环境, 在这样舒适优雅的环境中, 使人们的情操得以陶冶, 审美艺术得到了培养, 道德建设得到了加强, 促进了城镇文明建设, 充分体现了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施工特点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施工特点具有其本身的独特性:第一, 具有季节性和与植物适应性的特点。每种植物都有其适宜生长的环境和移栽种植的时节, 因此, 在施工之前, 我们必须要尽可能地充分了解并掌握植物生长的特性合理布局。第二,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是一项长期工程, 园林绿化的效果容易受到植物自身生长规律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 为了达到绿化效果, 使每个季节都有优美的园林景观可供观赏, 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好后期的保养工作, 根据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变化的特性, 采用科学严谨的手段对园林的规划和布局做出调整, 确保市政园林生态绿化系统的绿化效果。

3 市政园林的绿化生态系统的施工技术

3.1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施工前准备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这关系到后续施工能否顺利开展。准备阶段分为现场清理整理工作, 布局规划工作和分析考核工作。第一, 关于绿化现场的清理整理工作, 就是要把施工场地中沙石、馄凝土清理干净, 并对施工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管理, 防止因施工场地混乱而影响工程的展开。第二, 对于市政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的布局规划工作, 即是要求施工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通常来说, 首先要了解地下管道、电线和光缆的具体方位, 其次要设置好排水设施, 最后并要采用平衡土方的方法来对园林绿化工程场地进行平整。这样才能在不影响市政基础设施的前提下, 完成对施工现场的合理布局和规划。第三, 市政绿化生态系统中的分析考核工作涉及到对工程空间范围、场地面积以及地质结构的分析, 因为在施工涉及的专业面比较广, 例如会涉及到灌木、花卉、树木以及草坪等项目的施工, 要经过系统分析和合理计划后才能开始园林绿化植物的施工。

3.2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栽种土坑挖掘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施工中在栽种土坑的尺寸、深浅以及土壤都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讲, 土坑的大小是由植物的自身规格和土球规模所决定的, 通常土坑的大小要比土球稍大, 深度要比土球大20cm左右, 这样才能为了满足满足植物根部生长要求, 避免因土坑过小而抑制植物根部的生长。

3.3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树木种植和修剪

由于每种植物都有其自身生长的特性, 所以, 树木种植和修剪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 在树木栽种前工程师要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选择适合栽种的树种, 并要对无法立即栽种的树种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 根据树种的特性选择适当的运输和存储方式, 避免因存储不当而影响树种的成活率。第二, 在树木移植过程中要有科学的方式方法, 即将根部土球一并转移到栽种的土坑中, 同时为了防止土球水分的挥发可以将树种根部用塑料膜包裹起来。第三, 树种栽种成功后, 依据植物的正常生长规律要及时对树木进行适当修剪, 以达到促进植物继续生长和美化植物造型的目标。

3.4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养护

绿化树木栽种成功之后, 对植物的后期保养便显得格外重要。从科学角度来讲, 后期养护工作主要以施肥和杀虫为主。钾肥、磷肥和氮肥是后期施肥的主要肥料, 要根据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来选择适宜植物吸收养料的天气和合适的时间进行施肥工作, 避免在阴雨天气施肥养护, 而且还要注意施肥的量, 避免因过度施肥而损害植物。预防是后期杀虫养护的主要任务, 虽然害虫的高发期为每年2~10月份, 但是在其他时间段内对植物的虫害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样才能保障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另外, 在杀虫养护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使用控制杀虫剂的量, 避免因过度使用杀虫剂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同时, 还要充分利用先进的喷洒设备, 来提高杀虫养护效率。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人们物质发展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 市政园林的建设将会出现更多的新要求、新问题和新变化。因此, 在进行市政园林的绿化生态系统施工的时候, 要从城镇的实际情况和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施工特点出发, 重视城镇绿化各个阶段的施工和管理, 保证市政园林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元明, 王珊.市政园林的绿化系统的施工技术解析[J].江西建材, 2014 (6)

[2]陈培玉, 魏景沙.探析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科技, 2014 (3)

小城镇体育生态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城镇化;民俗体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4(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05-04

民俗体育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变迁的影响下,世界民俗体育发展艰难,正慢慢在人们生活中消失。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使我国部分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等发生了或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中国农村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在这场变迁中,依附于农村传统文化土壤的民俗体育,其发展也必然深受影响。为保持体育文化生态多元化,也为民俗体育在新时期健康传承,有必要通过分析城镇化变迁对其发展、演变的影响,来探寻民俗体育活动演进的规律,促进民俗体育与现代社会的结合,使其适应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下辖1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面积19.34 km2,常住人口5.34万人,外来人口4.9万人。大石镇民俗体育活动内容丰富,项目繁多,自古流传至今的民俗体育有武术、龙舟、鳌鱼舞、鱼灯、高跷、船灯、蚌灯、木兰扇、太极拳、踢毽子、拔河、跳绳、舞龙、醒狮、石担、石锁等等。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1.2.1.1问卷的设计与问卷的内容调查问卷是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社会学理论设计的。内容主要涉及经济收入、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消费、健身内容等问题。

1.2.1.2问卷的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法以各行政村农村和城镇社区人为调查对象。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大石街下辖的居委会和行政村300人发放问卷调查。问卷中涉及1995年的内容时,一般选择年龄在35岁以上人群为调查对象。

1.2.1.3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信度检验采用了对问卷二进行正副卷检验法。在正卷调查4个月后,随机抽取30个人

投稿日期:2008-02-15进行第二次副卷作答。在SPSS统计分析中,利用了相关分析法对30份正副样本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

1.2.1.4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是针对问卷内容,采用逻辑检验和经验检验的方法。即,请10位体育人文社会学专家对问卷进行有效性评价,经整理后再交专家确认,确保调查问卷内容的有效性。

1.2.1.5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表1)调查问卷发放时间为2007年9月28日-10月15日,(调查“民俗体育发展”事件以2005年12月大石镇还未撤消,分设为两个街道办事处为止)。发放方式是在大石街党政办及文体中心主任的协助下,由课题组成员亲自发放回收。

1.2.2访谈法主要对大石街的领导和分管体育的领导、各行政村的负责人、以及当地人进行了口头访谈。

1.2.3田野调查法通过大石镇各行政村、居委会和各公园及锻炼点进行实地调查,对大石镇“社区民俗体育”模式进行考察,试图找出城镇化对民俗体育发展影响的共性及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的组织行为模式。

1.2.4数理统计法统计数据主要利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城镇化进程中大石镇社会变迁

大石镇城镇化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90-1994年期间是城镇化的起步阶段。这阶段非农业人口仅占16.94%,农业人口为83.06%。有23个行政村,没有居委会,非农业人口未达到镇级标准。1994-1998年是城镇初步发展阶段。1994年开始撤乡改镇,这一阶段非农业人口上升到36%左右,但还是以农业人口为主,有2个居委会。1998年至今是大石镇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到2005年12月为止,全镇10.68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达到76.75%以上。本文在大石镇所提到的农业人口,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非农业人口指不从事农业生产,而服务于其他行业的人口(图1)。

3城镇化对大石镇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

3.1对民俗体育认识的比较调查结果显示(表2),10年前人们对民俗体育的功能的认同度不高,除了对“健身”功能、丰富业余生活和节日表演有较好的认识外,对体育的其他各项功能认识不足。而现在人们除了对“健身”和节日表演功能仍有很好的认识外,对民俗体育的其他功能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除丰富业余生活只占45.4%外,其他选择占50%以上。

调查结果275人来看:一直都参加民俗体育活动有41人,占被调查对象的14.9%。一直都不参加的有11人,占4.0%。以前参加现在不参加的有25人,占被调查对象的9.1%,这部分人主要是处在30~45岁之间,他们以前曾有体育活动基础,而现在他们正是立业的时期,与工作、家庭压力大有关,这也是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原因之一。以前不参加,现在参加的有198人,占被调查对象的72.0%,其中,希望通过民俗体育活动改变健康状况和享受晚年生活的老年人占多数,祈求生活平安、生意兴隆的以妇女和城镇化进程中转变产业结构、卷入商海的农民老板居多。

通过对“以前不参加现在参加”的原因调查表明(表3),选择受经济影响,有闲暇时间、有组织和指导员指导以及有足够的场地和设施的都在45%以上,这说明,以上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大石镇人参加民俗体育活动态度,也说明以前不参加民俗体育活动可能与没有经济条件、闲暇时间不多、没有健身指导员、缺乏场地和设施等因素有关。这和城镇化的影响、政府领导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

据了解,大石镇已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列入到该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去,并通过宣传、建立体育指导站和体育文化站等实际工作,使富裕后的农民有了较强的体育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民俗体育活动。有74.6%的人认为民俗体育可以提高国民素质,继承发扬民间文化传统。81.1%的人认为发展民俗体育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认为民俗体育可有可无的仅占被调查对象的15.3%,说不清的占7.3%。该项调查表明大石镇人对民俗体育活动的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说明城镇化在改变大石镇“外形”的同时对人们弘扬传统文化意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2民俗体育活动内容比较

3.2.1余暇时间活动内容比较在城镇化的带动下,大石镇到2005年底已有90%以上的农民居民化,他们由直接参加农业生产为主体,改变为以半农业、务工、经商为主。而非农业、机械化、电器化节省了农民的大量劳动时间,而且,工作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余暇时间明显增多。这为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了时间的保证(表4)。

3.2.2体育活动内容比较根据调查,到2005年底,民俗体育活动是农民闲暇时间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而且他们的健身方式和健身内容都有所创新。大石镇人最初由“农村人”转变为“城里人”时,他们因不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活环境而感到无比的失落和迷茫。镇政府和镇文体中心及时确立了“体育设施现代化、全民健身多样化、生活内容科学化”的建设目标,并组织“科学健身进社区”系列活动,邀请体育、卫生专家开展健身知识巡回讲演,宣传“安康的社会、健康的身体、小康的生活”等新的生活理念,使“人人运动”深入家庭,深入生活,成为农村文明生活的新方式。

1) 健身地点变化与健身方式创新:该调查涉及对象是“一直都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人(n=41)。结果显示:(表5)1994年前由于全镇各行政村还没有什么健身点,镇上也没有健身广场,所以他们主要的锻炼地点在田间村头、住所附近和其他地方(学校或单位操场)。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的居住方式相对集中,镇政府投资数千万元在各行政村、住宅小区、街边花园、关帝岗公园及音乐喷泉文化广场建设了各类体育设施,因而这些地方已成为人们健身锻炼的好去处,占61.0%。文化广场平时也是集体健身队,鱼舞队、太极拳、木兰扇舞等主要集中锻炼地。人们锻炼地点的变化体现了大石镇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健身地点的合理配置为民俗体育活动方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体育文化活动的需求。另外,镇文体中心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同时,还加强了对特色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团队的培养,现在全镇居民已经有滚灯队、鳌鱼舞队、鱼灯队、船灯队、龙舟队、舞龙队、舞狮队、太极拳、健身气功、武术等20多只体育团队和协会,他们经常出现在村镇、小区和健身广场表演,成为现代大石镇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和具有当地特色新的“民俗体育”文化。

2) 健身内容变化:受多年来国家竞技体育体制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在城镇化初期,大石镇各级干部始终把体育比赛的成绩放在第一位。一时间,从西方传来的一些现代体育项目如球类运动等成为发展重点。究其原因,主要与城镇化影响下社会转型有关,即由农业经济结构为主的社会形态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经济结构为主的社会形态转变,使在农耕文化中起源和发展起来的一些民俗体育活动丧失了其原有的社会基础;另外,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体育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及其主导地位的确立,也影响了大石镇领导的决策和人们选择,曾一度使民俗体育失去其应有的发展空间。从2002年运动会,镇领导就开始把广泛的大众参与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把开发传统民俗体育项目作为开展农村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运动会上增加了拔河、踢毽子、斗膝、挑担、滚铁环等农民参与性强的项目,还把农民喜闻乐见的一些项目列入运动会表演,像木兰拳、鳌鱼舞、鱼灯、健身舞蹈、跳绳、舞狮、舞龙、太极拳、南拳等民俗体育项目。现在各企业、村镇、居委会和社区人们的参与性极高。据统计,大石镇2005年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人口有6.3万,占总人口的59%。

3.3民俗体育组织管理比较

3.3.1大石镇体育场地设施比较调查表明(表6)大石镇现在体育硬件设施已有很大的改观,很多设施和场地从无到有,尤其是近年来新建的喷泉文化广场和各村的健身苑、健身点以及镇体育文化中心,充分显示了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改善了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基本满足了“农转非”后居民的体育需求。

3.3.2大石镇农民综合运动会及社区体育活动随着大石镇经济地迅猛速发展,人们生活步入了小康社会,城镇化对体育文化的要求就越贴近人民生活。大石镇政府、各体育协会、各社区和群众团体,每年、每季、每月和节假日都要组织各类民俗体育比赛和活动。1994年以后,镇领导认识到发展大众体育的重要性,在运动会上增加了许多农民参与性广的民俗体育项目,如拔河、挑担、斗膝、滚铁环等。另外,一些民俗性集体健身的活动项目如鱼舞、舞龙、舞狮等项目也被列入运动会表演项目。为了解决参加体育活动“两头热、中间冷”及妇女多,男子少的情况,镇文体中心在运动会上还特别增设了具有其他民族、地域特色的健身舞、健身操等适合中青年参加的项目。随着项目的变化和在实践中加大对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发,尤其是对一些竞技性不强的民俗体育项目如风筝、鱼舞等进行改进,使其表现出一定的竞技性,参赛单位逐年增多,参赛项目构成呈多样化朝着体育项目民俗化的可持续道路发展。2004年举办的大型龙舟赛,有30条巨龙戏水,10多万观众观看,盛况空前。

企业也积极参与到运动会中来。据统计石北科技园区和鸿图工业园企业有148户,其中外资企业26个,民营企业122个。他们通过自己表队在开幕式上的表演来宣传企业和产品。企业的参与一方面丰富了参赛队伍,另一方面又从经济上支持和促进体育的发展,实现了体育与企业的资源整合,强大的经济后盾为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3.3.3大石镇体育管理工作情况比较据访谈了解,在1994年以前,大石镇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很不到位。在这之后由于农村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大石镇体育组织管理工作发生根本变化。

1) 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视和宣传。用科学的方法组织、指导和保护民俗体育文化是城镇化后大石镇领导的共识,编制本镇群众体育的长期规划,改造和创新民俗体育项目,每年举办全民健身宣传周、全民健身文化节、健身节(每年从6月~12月份)及每两年召开一次综合性运动会,并确保各村、居委每年以“自选动作”为主的民俗体育活动进行参赛。成立民俗体育文化站具体组织开展民俗体育活动。

2) 1999年成立体育文化指导站,并配备专职体育干部和志愿者担任具有民俗体育活动经验的体育指导员,真正发挥民俗体育活动的健身和其他社会功能。

3) 民俗体育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石镇政府在城镇规划、制定体育事业发展纲要和村委会、居委会建设中为民俗体育活动创造了理想的发展载体。近年来,为了适应“农转非”后居民的体育需求,仅2000年就投资1 000多万元,在镇中心建造了集文化、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体育文化中心、健身苑。

另外,大石镇对健身苑、点的管理上做到了民俗体育项目、现代体育项目、时间、教练、场地、器材六落实,通过明确管理制度、组建管理队伍、加强宣传活动、科学指导健身等措施,充分发挥健身苑、点的社会功能。

4) 在打造本地民俗体育品牌的同时加强与邻村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交流,加强民俗体育健身团队建设。大石镇近年组建了健身操、健身舞蹈、鱼舞、花灯、棋类、练功十八法等体育团队,既保留了传统特色项目如鱼舞、花灯,又引进了具有现代气息的项目如健身操、健身舞蹈等。活动样式有:“周”(宣传周)、“节”(健身节)、“赛”(各类比赛)、“会”(综合运动会)、“评”(评选十佳健康老人、体育先进家庭)等。

4结论

4.1城镇化对我国民俗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1) 城镇化后环境的变迁为民俗体育活动提供了活动空间;2) 城镇化后社会结构的的变迁提升了人们对民俗体育活动的需求;3) 城镇化后生产方式的变迁给人们更多从事民俗体育活动的闲暇时间;4) 城镇化后生活方式变迁引起人们对体育需求度的增加;5) 总体上城镇化改善了社会满足人们体育需求的基本条件。

4.2民俗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促进城镇化1) 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具体表现为促进了农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 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调节了人们的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规范,改变了农民的形象,使城镇化的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建立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4.3政府的主导是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发展的关键民俗体育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失去了本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更需要主观上的努力,在政府科学化、民主化和合理化的组织管理下,走时代性与传统性的革新之路,才能得到健康持续地发展。

4.4我国民俗体育发展要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与时俱进民俗体育有它生存与发展的社会背景与环境,当城镇化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环境之后,我们要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通过主观努力,让民俗体育活动在改进中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是当前发展民俗体育的关键,让民俗体育始终在服务于社会中去寻求自身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曹可强.我国体育市场开发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4):9.

[2] 丁世勇,等.析民族体育旅游资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11.

[3] 广州市番禺区地方志办公室,番禺年鉴[M].北京:地方志出版社,2006.

[4] 虞重干等.苏南小城镇体育现状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02,9:22-26.

[5] 广州市番禺区地方志办公室,番禺县镇村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

[6] 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7] 郑国华.城镇化与我国民俗体育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6):6.

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研究 第11篇

一、生态文明与城镇化概述

(一) 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 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二) 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 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并最终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过程。

(三) 生态文明与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势必会对生态造成影响, 而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要依赖于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二、城镇化过程中,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都不高, 在城镇化进程中, 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到位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不高,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据统计, 高耗能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方经济发展依然是在比规模、数量、速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导致大量的技术水平低、规模小、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小型企业长久存在, 这给生态环境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二) 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力

目前, 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更多的耕地被征用, 土地资源更为缺乏。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 由于农民缺乏技术的有效指导, 即使有人指导, 农户为图方便、成本低, 也难按标准执行, 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诸如施肥结构不合理, 多年使用难以降解的农用地膜, 化学农药大量使用等现象。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土壤板结等情况, 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三)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欠缺

我国多数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全局统筹意识不强, 长远规划不足, 导致建设内容朝令夕改, 前拆后建。多地没有建立专门的专家团队, 对生态文明建设“该做什么、怎样做”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没有纲领性的指导文件, 缺乏既定的工作目标, 工作手段较为单一、保障措施制定滞后。个别已经制定的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规划, 轻实施的问题, 已编制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也未真正按照规划的时限、项目去落实。

(四) 工业、农业环境污染 (土壤、水、大气) 明显

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三方面:工业及城市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在工业化建设中, 多数地区由于工业技术水平不高、工艺设施落后, 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 资源、能源浪费严重, 工业“三废”大量排放, 构成了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也是农业环境的最大威胁。煤炭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主体, 燃煤排放的废气是构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同时, 工矿企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 大量的工业废水几乎不经任何处理就排向江河湖库, 对农业灌溉水源和渔业养殖水面造成污染, 进而通过灌溉污染土壤、农作物。

(五) 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相对薄弱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需要政府、社会、公民的共同行动来推进, 生态意识是人们在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应持的一种健康、合理的态度和理念。长期以来, 国家在社会发展建设中过分注重和追求经济规模增长, 忽视了对社会群体生态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公民整体的生态意识理念还比较薄弱, 人们对资源的开发使用无保护、无节制。公民在意识上没有从珍惜能源的角度去节水节电节煤, 没有从减少污染的角度去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纸杯等。相关企业一味谋求地区或单位的利益最大化, 不顾及整体发展的大局, 无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 过度掠取资源和违规排污排气, 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群体生态意识的培育工作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当前社会环境的迫切需要。

(六) 生态体制机制建设存在短板

从根本上来说, 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靠制度的落实, 近年来连续出现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可以发现, 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立法滞后与执法不严的问题, 这直接导致了各类恶性排污事件的发生。现行的法律不能解决现实之中的问题。例如在企业排污费的收取上, 还存在着收罚利害关系倒挂的现象。罚款对企业震慑力不大, 导致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针对违规排污的处罚标准太低或直接以罚代管。同时, 环境保护部门尚未成为地区发展和决策的重要管理部门, 在政府编制体制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甚至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环保部门坚守职责往往会拖累地方经济, 环保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受到过多干预, 甚至造成权力行使的异化和腐化, 导致一个企业违规成功, 很多企业跟风效仿, 致使环境更加恶化。

三、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包含着较高的环保意识,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三个重要的特征, 如何将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充分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基于生态创建工作的系统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生态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规范管理。各地区应根据现有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结合气候、地理、资源优势, 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 搞好生态建设规划的研究和编制, 明确战略目标, 确定工作思路, 提出建设任务。广泛吸收有关工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生态建设的意见, 抓住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中的重点行业、产业, 把分散在部门、条块间的人财物资源整合起来, 组织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攻关。

另外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淡化传统的GDP考核,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加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机制。

(二)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落实

优化经济发展方式, 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 着力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对经济发展实施降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的“硬约束”,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缓解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发挥循环经济试点的作用, 带动各地区积极开展清洁生产, 推进循环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同时,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可控作用, 大力发展以生态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低能耗、高增值、高知识密集化和高新技术产业, 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 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降低资源消耗,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 加快转变居民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

长久以来, 人类形成了以物质主义为原则, 以高消费为特征, 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生活模式。在这种错误生活模式的影响下, 人类生活浪费了更多的资源。当前,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 人们认识到追求本真、合理的绿色生态生活消费方式才是对社会的贡献, 适度的消费方式可以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 只满足人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 排斥过度的物质消费, 从而抑制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消费有利于环境保护, 它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和健康为宗旨的消费, 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 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未来世界的发展既不是人掠夺自然, 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 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长远利益的前提下, 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 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

(四) 严谨制定并实施生态环保的法律法规, 加大防污治污的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落到实处, 必须依靠法治建设, 改革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 以法律的硬性约束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实践证明, 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 而且是生态保护的屏障。首先, 要在已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 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要加强环境立法工作, 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 适合各地实际的现代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依法改善自然资源的配置方式,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再次, 应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及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 规范和引导新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防止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缺位而放纵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最后,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加大执法力度, 彻底改变违法成本低, 守法执法成本高的现象, 以形成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强部门协作, 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充分利用好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 引导群众将优良的生态保护传统转变成现代化的行为规范。只有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法律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五) 加强对企业、居民等的生态文明教育,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 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形成正确的生产和消费观念。要使社会公众、企业法人、各级干部认识到, 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 保护生态环境, 人人有责。以政府引领为主导, 以农民群众为主体, 以社会参与为补充, 积极推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将“共谋共建共创共享”理念深入到群众生活, 内化为群众的生活习惯, 从而探索出一条以“群众路线”践行“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

(六) 政府应尽快制定政策, 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积极构建鼓励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各地各部门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 充分发挥科技政策的杠杆作用, 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相关产业的技术政策, 科学制定生态标准的门槛, 鼓励支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 从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 限制产生环境污染、消耗能源较大的产业发展, 有效克服生态创新过程中双重外部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通过科技创新着重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涉国计民生的环境问题。

(七) 要加强生态农场的建设与推广

生态农场是以生态系统保护为基础, 充分发掘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 从而建立起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这种模式充分运用了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全面整合了农场内的生态环境, 实现了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自然环境等的有机结合, 以最少的资金和能源投人,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而实现人的经济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建立生态农场, 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而广泛的意义。具体实践上要进一步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制度, 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的创新, 进一步完善农村收益分配制度。同时, 要着力改变投入结构, 力求形成政府、地方、企业、农民等联合投入的模式, 强化农业生产保障体系的建设, 切实保护基本农业配套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恢复,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此外, 要因地制宜选择农业产品, 提高农场产业综合性, 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维护农场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保证农场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环境基础设施将日益完善, 资金、法规、科技等保障体系整体水平将稳步提升。因此, 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历史机遇, 采取有力措施,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发展相融合,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博士学位论文,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0 (23) .

[2]袁业飞.雾霾之忧考验城镇化顶层设计[J].绿色城镇化如何破局中华建设, 2013 (3) .

[3]甘霖.关于走生态文明之路, 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建议[J].中国发展, 2013 (8) .

[4]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30) .

上一篇:战略伙伴关系下一篇:外资并购国企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