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部高职院校

2024-05-23

内蒙古西部高职院校(精选8篇)

内蒙古西部高职院校 第1篇

关键词:内蒙古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就业心态

一、引言

近些年来, 由于高职生的实践能力强、适应快、留得住, 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就业率甚至超过了本科生和研究生。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高职生仍旧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一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就业市场还不够成熟,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三是有些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不符合社会的要求;四是一部分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依旧陷于就业难的尴尬境地中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区域自治省份, 内蒙古自治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蒙古族占比比较大。由于国家的扶持和社会的重视, 内蒙古西部地区不断成立新的高职院校, 规模不断扩大。研究内蒙古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 并进行适当的就业教育, 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二、内蒙古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

目前, 内蒙古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以下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

1.盲 目攀高

高职院校属于高等教育机构, 这是不争的事实, 部分高职生一直以大学生自居, 但是不合理定位自身, 不明白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不知道哪些工作适合自己, 哪些不适合自己, 导致择业要求明显高于自己的实际情况。这类高职生往往将经济报酬高 、工作待遇 好、社会地 位高作为 择业目标 , 一心只想去大城市发展,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不肯去基层单位 , 宁愿闲着 也不愿意 屈就 , 浪费自身 价值 , 也浪费社会资源。

2.盲 目等待

这类高职毕业生在学校时表现平平, 没有一技之长, 思想顾虑比较多, 到了就业时, 往往抱着驻足观望的心态, 对用人单位的招聘犹豫不决, 总觉得后面还有机会, 而对实质性的就业缺乏足够的诚意。他们在盲目等待和驻足观望时, 往往错失最佳的就业时机, 事后又会懊悔不已, 捶首顿足。

3.盲 目从众

这类高职 毕业生的 期望水平 明显受其 他择业者 的影响。他们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和害怕心理, 改变原有的期望而采取不合实际的从众行为。他们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招聘, 往往显得不知所措, 没有主见, 经常被家长、同学左右, 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工作, 这样导致他们无法发挥特长

三、关于调整内蒙古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的建议

1.促使学生增强自我应对的意识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 高职生在走上就业市场时遭遇一些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经历和克服挫折的过程, 同时也是锻炼心智的过程。内蒙古西部高职院校要实施耐挫教育, 时刻告诫学生困难并不可怕, 只要能勇敢面对挫折, 毫不退却能够将挫折转变成激发自己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当然, 高职院校要教给学生一些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措施, 让高职生在遭遇挫折后能够理性分析情况, 找出原因, 然后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2.引导学生树立阶段性就业观念

就业形势是严峻的, 高职院校要教育高职生不要想通过一次就业就能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 而要分阶段由低向高, 朝着理想工作迈进。再精致的课堂教学无法锻炼出高超的实践技能。高职生要明白, 想获得过硬的技术, 必须不断积累, 初级到中级技术能力的掌握和技术职称的取得, 要通过3~5年时间实践锻炼, 而高级技能的获得, 更要走上社会后通过磨炼获取。高职生要树立起阶段性就业观念, 一步一个脚印, 脚踏实地地提高能力, 这样才能拥有更多的资本实现自身的价值。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 还要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所有素质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 高职生的德、智、体、美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 高职生才能不断创新, 实现自身的价值。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将其渗透进每一个环节当中, 引导高职生独立思考, 提高心理素质, 进而促进高职生理性看待社会形势, 实现顺利就业。

四、结语

择业、就业是高职生人生道路上必须面临的一次重大选择, 内蒙古西部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办学目标, 必须引导高职毕业生主动择业, 进而实现顺利就业。但目前, 内蒙古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一些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 高职院校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实施合理的就业教育, 鼓励高职生正确定位自身位置, 为他们的顺利就业添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徐松.调整心态, 迎接挑战.成功就业——高职毕业生应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06) .

[2]杜晓霞.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及其正确引导[J].价值工程, 2011 (14) .

[3]廖玲.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3) .

[4]姜赛飞.不良就业心态对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影响初探[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1) .

内蒙古西部高职院校 第2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进

1.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决定了高职院校教育规划及方向,这对于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来说,也毫无例外,我们不能产生丝毫松懈的心理。可见,强化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有着非常现实迫切的社会基础。

1.1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明确高校教育管理责任目标的先决条件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能仅仅具备优良的学习成绩,其综合素养必须也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形势。因此,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强化人文素质教育非常必要。一旦学生在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氛围内,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必然能够提升综合素养,必然能够放平心态,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管理。如此,高职院校的责任目标才能进一步推进,其整体发展步伐才能更加稳健。

1.2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规范院校学生自身思想言行的重要前提

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意识相对成熟,不过,其思想意识还仍然处于活跃期,并未达到真正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程度。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及时的人文素质教育疏导,才能转化为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学生对自身的言行举止加以客观的衡量和定位。如此,学生的不当思想会逐步减少,学生的理性思维会逐渐形成。最终,学生会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以此来确保自身言行与思想的有机统一。

1.3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有效普及高校教育政策必备的理念源泉

人文素质教育符合当今高职院校发展的整体目标与要求。究其原因,在于这种教育符合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并能够成为普及高等教育政策的理念源泉。否则,教育政策的普及必然过于机械僵化。有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参与,必然能够为教育政策的推行增添一道有力的保障。

2.西部地区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学生的教育管理是高职院校实现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其并非一件易事。毕竟,其存在一些潜在或明显的制约因素,使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不甚显著。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有效的梳理分析。

2.1领导思想观念转变较慢,对人文素质教育缺乏认识

很多时候,高职院校的领导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只能通过各种管理制度来实现,只有依靠制度,学生的教育才能呈现出预期的成果。他们严重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价值,未能意识到僵硬的教育管理制度更加容易诱发出学生的逆反心理。毕竟,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成熟度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

2.2教育者整体素质不高,阻碍人文素质教育的步伐

目前,很多老师的职业教育素质有待提高。他们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有其自由,不应过分教育管教。很多人文素质教育的東西完全可以在现实社会中进行感知和学习,没有必要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人文素质教育。当然,即便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一些老师也不能采取得当合理的方法,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内在因素,比如兴趣、爱好、性格、心理素质等因素,最终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明显。

2.3学生思想意识不理智,无法真正接受人文素质教育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都未能形成理性的思维。他们普遍认为,经过漫长的学习,步入高校大门,并且年龄逐年增长,自己对外界事物具备了成熟的认知心理和能力。因此,学生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是理论层面的事情,与现实不挂钩,致使他们形成不愿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心理。

2.4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较少,家长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很多老师都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大,不应该与学生家长进行过多的沟通交流。否则,对学生是一种不信任或者不尊重。因此,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时,只是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最终,家长的重要作用被忽视,导致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在校表现缺乏有一个及时客观的掌握,不利于家长与学生在交流沟通中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文教育。

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

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拿捏好一定的原则及理念,为这种教育的良性开展打好基础,构建坚实的方向依据。因此,我们必须要以这些原则理念作为指导,扎实推进人文素质教育进程。

3.1客观定位科学审视原则

人文素质教育不能脱离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状况来开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很重要。因此,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要针对自身的发展目标、教育规划、年度成果对比等方面进行客观的审视。如此,不仅能够节省不必要的教育资源,也能够找准教育基点,使人文素质教育实现科学合理的开展。这样,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会出现过于盲从跟风的现象。

3.2人性化管理原则

在高职院校中,教育与管理不能完全独立的割裂。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不能缺乏人性化管理作为保障。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时,要尊重教育负责的客观规律,对学生施以人性关怀。如此,人性关怀才能转化为一股力量,敦促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人文素质教育中。当然,人性化管理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要求。

3.3服务学生原则

学生不可能永远的处于校园之中。但是,一旦学生处于校园中,校园就应当进行必要合理的教育管理,否则,学生的目标会受限,学校的地位也会逐渐坍塌。因此,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也要遵循一条原则,即以服务学生为目标,不能将教育管理作为一项被动的义务,而是要切实主动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管理。

nlc202309011114

4.西部地区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改进办法

尽管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一些不良因素加以制约。但是,我们仍然要全面深入的分析这些问题,坚持贯彻一些基本原则理念,并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对教育现状进行改进。

4.1转变学校领导思想,对人文素质教育重新认识

首先,高职院校的领导要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将一定的精力时间放在学习上,认清当前的社会教育形势,学习一些与时俱进的教育知识。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和对学校知识发展的重要性。一旦,学校领导的思想意识发生转变,自然能够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前提保障,利于教育的顺利开展。

其次,学习领导要认清人文素质教育与教育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完全脱离教育管理制度的参与。但是,不能简单单一的依靠教育制度,还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来实现教育管理学生的发展目标。否则,学生的综合素养不过关,也很难面对复杂的社会及各种发展要求。

4.2着力庭审教育者的职业素质,稳固人文素质教育的步伐

首先,老师要时刻自省,真正理解和体会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初衷和目标,不能将人文素质单纯的归结到在社会实际中进行体会学习。毕竟,学生要在高职院校里接受高等教育。因此,老师要对人文素质教育拥有一个崭新透彻的认识。

其次,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时,还要注重科学方法的积累和运用。比如,不能单一的采取管教形式,还要兼顾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性格、兴趣、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使人文素质教育在老师的人文关怀下彰显自身的魅力,使学生易于接受人文素质教育。

4.3理顺学生思想意识,促其接受人文素质教育

很多高校学生认为自己的年龄比初中生、高中生大一些,因此,思想意识必然要成熟一些。可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質教育,还要积

极改善学生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老师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要提醒学生,年龄相对较大,社会阅历未必丰富,应当具备的人文素质未必能够符合社会的审美观念及大众的接受程度。如此,学生才能对自身的观念进行判断分析,才能对老师的观点给予认同,才能积极主动的响应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配合好老师的教育活动。

4.4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较少,家长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家长与学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家庭关系。然而,家长若想及时的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言行,就必须通过学校的老师来实现。因此,学校、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必不可少。老师要打消原有的不正确的想法,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客观真实的反映给家长,这才是对学生的负责态度,也是对家长的尊重。当然,家长也要根据老师所反映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看似在辅助老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实则是对学生负责,是学校、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的表现。

5.结语

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任重道远。因此,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范畴必要范畴迫切。我们必须增强信心,剖析不足,坚持原则,采取有效策略,切实为提升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作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洪山,杨锦鸿.关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状况的对策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10(12):28-28.

[2]麻富游.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32-33.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三题 第3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高标准不等于“千校一面”

我国地域辽阔,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极不平衡。这种情形反映在与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高职院校, 其内涵建设必然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和长期性特点。西部高职院校切忌照搬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经验, 高标准不等于千校一面。

东部, 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高职院校起步早、规模大、面貌新、质量高、就业形势好。其“内涵建设的重心已从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向开放办学、深层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以及如何实现发展创新转移”。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高职院校正在进行资源整合或刚刚结束, 发展与内涵建设并举, 一方面, 要加强教育教学的规范管理, 另一方面, 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要“解决生存与发展两个方面的问题”。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还处在进一步扩大高职教育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阶段,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空间有限, 如何“提高高职教育的实效性, 向东部地区输送技能人才, 提高就业率, 是其内涵建设重点”。显而易见, 东、中、西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层次、重心的差异, 也存在内涵建设发展阶段、水平的差异, 且各自负有不同的历史使命和社会功能。这些情况决定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复杂性。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发展时间短暂, 但办学规模、院校数量举世瞩目, 这是走多样化发展道路的结果。在办学主体上, 我国既有省、市两级政府主办的高职教育, 又有行业企业主办的高职教育, 有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教育, 还有一批民办高职教育。在办学基础上, 既有普通本科院校主办的二级高职学院, 更多的是通过“三改一补”方式在职工大学、成人高校和普通中专基础上建设的高职学院, 相当一批高职院校是整合几所甚至十余所成人高校、中职学校资源组建而成, 还有一批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转型的高职学院, 一批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民办或社会力量兴建的高职学院。这些高职学院多数是在2000年以后成立的。其区域分布在全国各地, 门类上从综合到专科, 一、二、三产业均有, 可分成十九个专业大类。从规模上看, 大到三四万人, 小到千余人;从层次上看, 有本科层次高职院校, 有本专并举高职院校, 更多的是专科层次高职院校;从功能上有只服务本区域的高职院校, 也有跨区域、跨国界服务的高职院校。这种多样性决定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也必须是多样性的。

作为一种教育类型, 在中国教育体系中, 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对其自身规律、特点, 需要长时期的客观实践和理论探索, 才能逐步了解和总结;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门类的经济与社会环境需要不同水平、不同形式、不同功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 大规模兴办高职教育还仅三十余年的历史, 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还处在探索期中;现代技能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决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然是长期的;内涵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 建成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 使全社会认同高等职业教育, 重视技能人才的社会贡献, 要通过这种高职教育的实践提高其社会地位, 扩大社会影响, 增加社会贡献, 使高等职业教育深入人心, 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的特点, 决定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任务必然是十分艰巨的。面对这种现实, 我们既不能采取一种模式、一个样板, 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 更不能泯灭不同地区不同高职院校各自的特色, 必须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 依据国情办事。

抓落实不等于“全面开花”

内涵建设对于实施特色战略, 实现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务必落在实处。但是, 内涵建设又涵盖了高职院校“软件”建设的方方面面, 西部高职院校切忌不顾自身条件制约, 一味仿效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做法全面开花。

内涵建设的核心在于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的要素包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建设等等。就西部高职院校而言, 加强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在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进行规范化建设, 以促进高职教育质量和特色得到保证。影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是专业划分是否恰当。专业划分取决于国家建设对专门人才提出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及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高职院校应针对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来设置专业, 以体现其职业性, 同时按照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对本地区支柱产业和社会人才需求预测量大的专业从长计议, 设置长线专业;非支柱产业、需求量小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短线专业, 以体现其地方性。专业划分宽窄关系到课程设置, 总的原则应是“面向社会, 突出应用, 强化技能, 长于实践”, 以培养“懂理论、会实践、懂经营、会管理”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有研究者将高职院校的专业现状概括为“名称多、设置乱”。这种情形虽经指导性规范, 但仍存在专业设置粗细失衡、覆盖面宽窄随意、众多专业交叉重叠的现象, 致使培养环节、质量控制出现诸多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给专业建设的长期资源积累和品牌打造带来很大的困难, 也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技术的综合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要求不相适应。同时, 在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职业岗位处于不断变化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中, 过分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虽有助于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但必然会使专业过窄、职业知识和能力受限, 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因此, 既要重视针对性的专业方向教育, 还必须通过拓宽学生的专业面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 提高他们适应市场和职业迁移的能力。目前的专业建设“从指导原则上讲应把握准确定位, 顶层设计, 资源整合;从执行思路上讲应把握目标设计, 项目提炼, 聚集突破;从操作层面上讲应把握项目启动, 培训先行, 人才为先”。

国内外成功的高职教育模式的共性特征是:能力本位主导教学、产学结合培养人才, 并结合所处的区域条件与环境, 通过具体的实施途径实现工学结合。其中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目标与价值所在。

高职院校应牢牢把握住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三个基本要素:“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 并以此为指导思想, 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目标与价值”。落实好以下四项改革与建设任务, 即“按能力标准设计综合化改革课程和实训教学的内容体系, 并形成核心课程和综合实训为主体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依据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技术能力要素, 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来梳理和提炼单元与综合技术能力, 将单元能力的培养融入综合化的核心课程中, 同时将单元能力按典型工作任务融入构建的综合实训项目中, 通过工作过程的完整训练来强化综合技术能力的培养”;“依据能力序列提升和知识序列递进的要求, 形成能力和知识并进的教学安排, 进一步按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落实工学结合的具体实施途径”;“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质量评价标准和操作实施规范以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同时要把满足岗位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各教学环节的实践中, 通过教学实践过程培养敬业耐劳、恪守信用、讲究效率、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崇尚卓越等职业素质”。

专业建设的目标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质量水平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一支拥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良好的“双师型”结构的师资团队, 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保障。

实施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

管理建设是内涵建设的保障。西部高职院校要潜心研究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在管理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坚定不移地实施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 力争在搞好专业建设的同时搞好管理建设, 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由于历史的原因,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管理上普遍存在着管理粗细失当、运行机制失灵等突出问题, 并凸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资源利用率低下、投入产出效益差等现象。实施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 实现“分工负责, 各司其职”;“转变观念, 统一思想”;“齐心协力, 务实工作”;“健全机制, 完善制度”;“优化队伍, 提高素质”的管理状态, 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

分工负责, 各司其职这是实施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的宗旨。

转变观念, 统一思想院系二级管理人员彼此要清楚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所应承担的职责,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齐心协力, 求真务实明确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作用;积极开展教学工作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 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适合高职学生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理顺关系, 理清思路, 密切配合, 确保上下联动;求真务实, 讲求效率,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于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和教学中的重大问题, 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部门要密切关注, 共同协商, 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对策措施, 并努力探索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确保教学工作不断发展。

健全机制, 完善制度为了保证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 并最终形成教学工作管理的良好格局, 必须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 从机制和制度上为这一模式的运行提供保障。诸如, 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形成院系二级财务预算管理体制, 使各系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费管理权, 调动各系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制度, 在师资引进上实行人事、教务、系三方配合考核并提出相关意见交院领导审定, 使各系引进的教师更能够适应本系教学工作的需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 有利于优秀教学工作管理人员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用人机制, 调动教学工作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监督机制, 对于各系教学工作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切实保证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不按照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正常开展教学工作管理的人员追究责任, 对给教学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损失的人员要从严处理。

优化队伍, 提高素质要对教学工作管理人员进行基本的工作职责和职业道德教育, 使他们明白各自在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和工作职责, 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管理的重要意义, 恪守职业道德, 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管理任务的完成;要大力支持两级教学工作管理人员的工作, 为他们营造一个团结和谐、彼此合作的良好氛围, 促进教学工作管理的正常开展;要努力建设专家型教学工作管理队伍, 在用人时要努力把掌握教育规律、有教学工作管理经验的人选到教学工作管理岗位, 同时, 还要通过脱产学习、在职培训、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开展传帮带等手段, 大力开展对教学工作管理人员的培训, 要制定详细完备的培训计划并认真实施, 明确培训的目标和任务, 努力提高教学工作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积极支持教学工作管理人员开展科学研究, 提高理论水平以指导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家枢.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特点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1) .

[2]姚寿广.试论“十一五”期间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7) .

[3]俞吉兴, 谢国珍.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构建[J].职教论坛, 2006, (4) .

内蒙古西部高职院校 第4篇

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客观因素制约,我国西部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发展滞后,与较发达地区相比,西部教育发展的滞后尤为突出,高职教育也不例外。本文以深处西部腹地并在多领域均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贵州高职院校为例予以论析。贵州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较为有限,在办学情况、办学结构与办学实力等方面均存在不足。

(一)办学情况概述

贵州现有32所高职院校,下文将从地区分布、占地面积、办学主体及性质、实训基地、师生及生源等方面对贵州高职院校办学现状作简要概述。

第一,地区分布情况。贵州省现有高职院校32所,含2015年新增的4所。分布在九个地州市中心城市及三个县城所在地,三个县分别是黔南州惠水县、毕节市威宁县、铜仁市德江县。从分布地区数量来看,省府所在地贵阳市13所,遵义市3所,安顺市1所,毕节市4所,铜仁市3所,六盘水市1所,黔南州4所,黔东南州2所,黔西南州1所。

第二,学校占地面积情况。从32所高职院校的校园占地面积来看,总体情况较为理想,除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建筑面积仅150亩外,其余均达到办学标准,其中有10所学校校园占地面积超过1 000亩。校园占地面积作为办学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一所学校完善其基础设施的必备要素,也是扩大办学规模必需的硬件之一。从以上数据可知,贵州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办学前景。

第三,办学主体及性质。办学主体以办学经费来源可分为政府办学和社会力量办学,从其性质而论,可分为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贵州现有公办高职院校28所,民办高职院校4所;从学校类型来看,涉及农、工、商、医、师、建筑、电子、交通等若干领域。

第四,实训基地概况。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必备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与实习,实践场所。贵州高职院校均建有校内外实训基地,其中有2所院校校内外实训基地数达到200以上,其他院校实训基地数多在100个以下。

第五,师生及生源情况。从贵州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看,有4所低于2 000人标准(不含新建学校),其中有16所超过5 000人,在校生10 000人以上的有4所,超过5 000人的学校占贵州高职院校的50%,500人以上的有6所,200至500人的有17所,200人以下的仅5所;贵州高职院校均面向全国招生,其中有3所院校面向国外招留学生。4所新建高职院校未作统计。

(二)办学结构概况

贵州32所高职院校办学概况主要从专任教师学历学位(硕博研究生学历学位)结构、职称(高级职称)结构、双师型教师、师生比与集团化办学等方面进行概述。

第一,专任教师学历学位(硕博研究生学历学位)结构。根据贵州省教育厅2014年统计数据及实地调研得知,贵州省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的不到50%,博士以上学历学位的更少,仅有4所高职院校有博士学历学位的教师,所占比例极小。从学校生源来看,均面向省内招生,极少数面向省外招生,而面向国外招生的就更少,目前仅2所学校有来自国外的学生。

第二,专任教师职称(高级职称)结构。职称结构是指学校具有一定职称资格的人数比例。一般情况下,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5%。根据贵州省教育厅2014年统计数据及实地调研可知,贵州省高职院校除新建公办高职院校和4所民办院校以外,具备副高职职称的教师均占比25%以上,但拥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仍然不多,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获得正高职称的教师还不足10人。

第三,双师型教师结构。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具有一定比例的双师型教师非常重要,关乎高职院校的发展大计。根据贵州省教育厅2014年统计数据及实地调研可知,贵州省仅有11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人数占比达到50%,大部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较为短缺。

第四,师生结构。师生结构通常是指一所学校具有的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师生比例有一个基本标准,一般以这个通用标准论其办学规模。根据贵州省教育厅2014年统计数据及实地调研资料可知,贵州省高职院校有4所低于2 000人标准(不含新建学校),有16所超过5 000人,在10 000人以上的达4所,5 000人以上规模的学校占贵州省高职院校的50%;若以此为基准测算师生比,以公认的1∶20的师生比例划分,贵州省有29所高职院校师生比在1∶20以下,占比91%;师生比高于1∶20的高职院校占9%。

第五,集团化办学概况。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是获取外在力量和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贵州省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情况不容乐观,贵州省仅有2所高职院校成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集团,实行集团化办学,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仍为传统模式的办学状态。

(三)办学实力概述

贵州32所高职院校办学实力概况主要从教学机构设置(院系设置)、专业设置、科学研究、合作办学等方面进行概述。

首先,教学机构设置(院系设置)。据各校官方网站与实地调研可知,除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有12个二级学院以外,其余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或系均少于10个,最少的设置了3个系。贵州高职院校教学机构的设置普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规模。

其次,专业设置。据各校官方网站及实地调研可知,贵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总体是较为合理的,就数量而言,绝大数学校均根据各自的办学宗旨设置了5个以上的相关专业,并且专业设置较为齐全、合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之需。32所学校(不含近2年新建学校)中,除黔南民族幼师高专学校仅有5个专业以外,其余学校设置专业均在5个以上,有19所学校所设专业已达20个。

再次,科学研究。科研实力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由学校官方网站及实地调研可知,贵州省高职院校科研实力总体较为薄弱,5年内获得省级以上课题立项的学校太少,主持过省级以上基金项目的学校还不足10所,而主持国家级课题项目的更是寥寥无几。

最后,合作办学及就业概况。合作办学是有别于集团化办学的另一种联盟办学形式,在有限资源共享合作方面,合力办学较有优势。合作办学主要有校企、校政、校校等模式。目前,贵州省实行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不足10所,与国外相关学校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更少,仅有3所高职院校与国内知名本科院校合作办学,共同培养本科层次人才,有2所高职院校与国外相关学校及办学机构进行了一定形式的合作办学。关于贵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据学校官方网站及实地调研可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就业状况较好。

二、贵州高职院校问题归因分析

第一,贵州高职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贵州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教育服务和产品,也不同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需求,但是中职、高职、本科到研究生等学历层次的教育还未得到有机衔接,在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形式及类型方面也还未完全实现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贵州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还不能满足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职业教育需求。总体来说,贵州高职院校的发展不能完全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也未与中职等其他职业教育层次有效衔接。

第二,贵州省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办学条件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包括体育、实验、图书资料、后勤、师资、固定资产等诸多方面条件,尤其是师资力量、实验设施、图书资料等方面更为突出。师资力量薄弱直接制约了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贵州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科专业不健全、发展滞后、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实验设施和图书资料的缺乏也极大影响了办学水平和效益的提高。贵州处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这是导致该地区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及办学条件落后的主要因素。

第三,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深造空间有限。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与深造空间有限是贵州高职教育的发展瓶颈,严重制约着贵州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实力和思想观念的相对落后,贵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仍停留在较为传统、陈旧的模式上,创新力度有限,难以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社会提供的职业教育服务和产品有限。此外,贵州高职院校学生的深造空间也很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贵州还未形成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办学层次和全日制教育、非全日制以及半全日制等形式或类型教育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无从搭建较为科学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

三、贵州高职院校战略发展路径

由前文分析可知,贵州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贵州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新常态,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抢抓时代机遇,充分整合利用有限资源,挖掘潜力,合理选择发展路径,推动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一)统筹中职、高职和普通本科教育协调发展

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科学统筹中、高职和本科教育协调发展与资源共享。促进中职教育、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统筹各阶段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这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迫切需要。要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适应地方区域产业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职业技术需求,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创造条件,助其实现梦想、体现价值;完善相关课程的有机衔接,推进各层次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领域的衔接,实现人才培养的优质、高效、实用,地方高职院校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应有之责。贵州省级主管部门须对其辖区内中职、高职及本科教育进行统筹,支持行业、企业发展高职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创办职业教育的长效机制,激发社会力量创办职业教育的热情与主动性。

(二)实施高职教育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建设工程

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教学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还是学校管理、后勤保障、安全设施等方面,都需要以更高的视野和科学理性的思考审视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可持续发展。贵州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总体较为落后,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实训基地的数量和质量均难以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贵州省实施高职教育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建设工程,一是政府应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大对职业院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创办职业教育,出台有利于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二是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师资建设须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大对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力度,可以依托省内具备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支持和鼓励高职院校教师进企业实训基地学习深造,聘请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到高职院校任教,此外,还可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在高职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需要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高职院校的培养培训、企业生产实践的磨练、职业院校的校本培训和教师自我学习提升等多方面结合,持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三是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职教集团建设。加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建设一批高职教育实训基地,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践技能训练场所,切实提升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质量;大力支持和鼓励高职院校实行集团化办学,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整合优质高职教育教学资源,高效配置、共享互进。

(三)健全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高职教育质量关乎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需健全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重视第三方参与评估,尤其是行业企业的指导评估。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而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将影响生产实践及其效益。因此,提高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须从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建立教育质量内部保障工作系统、做好教育质量的全程把关、借助外部力量促进内部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改进管理,以保障高职教育质量。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人才素养,关系到质量的标准问题;二是人才能力及水准,事关产品的效益问题;三是人才数量问题,事关规模和结构问题。根据高职教育的客观实际,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健全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离不开行业企业及一切社会力量的参与。

(四)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之本,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输送人才。由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局限性,单纯依靠校内培养,难以培育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和企业应共育人才,形成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利于提高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益和企业的主体功能。现代学徒制是体现高职教育功能定位和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高等性与职业性两个属性上。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现代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试行校企双主体、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实践模式,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实行贵州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离不开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两者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前者有利于克服学校教育的弱点,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未来职场,能很快进入行业、企业岗位;后者有助于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与岗位有效匹配。高职院校人才模式改革应推行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诸如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任务驱动多种形式的高职教育特色培养途径。

(五)拓宽高职院校毕业生深造通道

应尽快构建中职、高职、本科以及研究生各层次学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职业技术教育贯通的学历体系,最大限度地为高职学生拓宽学习深造的通道。就现实而言,高职院校人才的学历层次仅为专科,远不如普通高校的提升空间大。此外,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缺乏有效的转轨通道,一旦选择了高职教育,就难以转向,几乎没有机会进入普通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因此,须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拓宽高职院校毕业生深造通道,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也可为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创造良好的机会,最终提高高职教育吸引力。

此外,高职院校毕业生学习深造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能力资历,应适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尊重技能型人才,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用人制度,转变用人理念,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保障水平。

摘要:贵州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其高职院校发展概况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整体而言,贵州高职教育存在发展分布不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及办学条件落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习深造空间不足、社会力量创办职业教育有限等问题。贵州应积极适应新常态,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统筹中职、高职和普通本科教育协调发展,实施高职教育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建设工程,健全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拓宽高职院校毕业生学习深造通道,以推动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贵州高职院校,协调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瑞敏.统筹各阶段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2]杜祥培.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7).

[3]王敏坚.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对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4]吴炳岳.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及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5]王小怀.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经验、问题与对策[J].教育评论,2014(4).

[6]吴建设.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4(7).

[7]王振洪等.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8).

内蒙古西部高职院校 第5篇

关键词:中西部,地方高职,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实践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也是高职院校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职院校, 客观上受到地域、体制机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区域近距离大型企业少等方面的制约, 校企合作存在着诸多障碍。虽然近几年来不少地方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为高职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 多数中西部地方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还处于松散阶段, 校企合作尚未建立起有效机制, 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西部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校企合作的认识有待深化

就高职院校层面而言, 不少院校对校企合作尚未足够重视, 在办学上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 把校企合作视为权宜之计, 简单地把所合作的企业作为自己的暂时补充, 偶尔聘请企业人员上课, 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在运作方式上缺乏他方需求理念, 没有把校企合作看成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 没有从与企业深层合作去考虑高职办学。就企业层面而言, 大多数企业把高职院校视为人才制造工厂和人才招聘场所, 甚至只是把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作为企业赚取人工成本的一条路径, 偶尔来校开个人才招聘会或选聘几名员工, 他们甚至认为校企合作是额外负担。就政府层面而言, 他们认为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自己的事情, 不便多管, 不愿多管, 没必要、也不能进行调控。因此, 只是在舆论上予以肯定支持, 没有在政策上和行动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二) 校企合作的政策瓶颈有待突破

就目前情况看, 我国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 没有明确政府、企业、院校各自的社会责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政府、企业、院校各自都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走“政府主导型”道路, 政府要依法领导、指导、协调、服务, 要为高等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从而形成“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的环境氛围[1]。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作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 缺乏支持高职教育发展的动力和责任, 没有意识到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企业一方面可使自身获得技术进步与更好的效益, 另一方面又有效支持了高职院校, 提供了实习、实训场所和试岗、就业机会。高职院校要自觉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为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效益、持续发展服务, 以服务求得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 以服务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

(三) 校企合作的环境有待改善

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 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2]。处于中西部欠发达的地方高职院校, 存在着校企合作的诸多环境约束。一是区域内近距离大型企业少, 中型企业有限, 中小型企业生产设备、厂房设施等难以满足高职学生的实习实训;二是中小企业经营效益与高职办学经费不足相悖, 矛盾突出, 影响了校企合作的达成;三是校企双方人事上的交流渗透受阻, 高职所需要的行业企业专家区域内难以聘请, 企业因规模和效益的影响, 不需要、也不可能从高职院校聘请企业高管;四是由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资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地区, 高职毕业生很难去区域企业就业, 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基本基础。

(四) 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有待创新

由于学校与企业的性质类别不同、资产隶属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追求目标不同, 因此他们对校企合作的认知不同、态度不同、运作方式不同。这集中表现为体制机制障碍:一是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 企业人才与院校人才不能双向流动, 院校想从企业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非常困难, 按现行事业单位的管理规定, 不能解决从企业引进人才的编制、职称、待遇等问题。二是资产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同, 院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就非常困难, 共建教学、培训、实训、研发基地也受到极大制约。三是投资体制方面的障碍。因为国家资产管理与投资管理制度的限制, 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没有积极性, 不愿意投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四是企业重组、院校重组造成的影响。近几年, 企业改制与重组力度很大, 这对行业企业所举办的高职院校影响很大;院校改制与重组力度很大, 这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格局影响也很大, 旧的办学壁垒被打破, 新的办学藩篱应运而生。如国有企业所投入的办学资源尤其是土地、房产等, 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往往移作他用。

二、中西部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实践

校企合作, 必然牵涉到企业、学校、受教育者三方的关系和利益, 同时, 还必须有政府与行业的介入, 这样, 才能使校企合作走向整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学校与企业在对受教育者共同培养的过程中, 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政府与行业如何发挥作用, 参与对象如何互惠共赢, 这些都需要探索实践。中西部地方高职院校可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 实施“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化、开放式办学模式。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把学校引向市场, 让社会参与办学”, 践行“围绕产业办专业, 办好专业促发展”、“依托专业办企业, 工学结合促质量”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思路, 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新类型、新模式,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 引企入校, 体内合作

将企业资源引入职业院校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服务企业能力的具体举措[3]。中西部地方高职院校可针对办学资金有限、区域近距离大企业少等实际, 探索实施“股份制、加盟式”形式引企入校, 建立多元化资金注入式企业群, 形成前校后厂、前厂后校格局, 为满足学生实训、生产性实训和实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1.企业建在校内。

引企入校, 并将企业建在校内, 近距离满足学生实训、生产性实训和实习, 教师教研、科研和技术开发。入校企业具体包括四种形式:一是企业控股, 学校和教职工参股企业;二是学校控股、社会及教职工参股企业;三是教职工或社会私人控股, 社会个人及教职工参股企业;四是学校出租厂房并人事参与租赁经营企业。建在校内的企业校企实质性合作, 生产要素与教学要素协调统一, 生产经营与教学实训空间一致, “双主体”育人特征鲜明。

2.企业建在开发区。

为了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区域开发区政策, 学校通过注入资金, 就近入股建企业, 并连点成片, 形成职教创业园区, 既满足学生实习实训, 又安排学生就业。合作企业具体包括四种形式:一是企业控股, 学校参股并人事参与、资源共享、协议经营的企业;二是政府控股, 学校参股并人事参与、资源共享、协议经营的企业;三是学校控股, 社会及教职工参股, 承包经营企业;四是学校控股, 社会及教职工参股, 协议经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企业。建在开发区的企业一方面距离学校不远, 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方便;另一方面, 能够享受地方政府对开发区实施的各种优惠政策, 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和吸纳, 有利于企业上档升级。

3.企业建在社区。

主要是小型甚至没有注册的企业或研究组织, 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由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领衔建立的专业研究所或技术开发中心;二是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指导, 由优秀学生领衔建立的非企业性研究组织。建在社区的“企业”, 有利于专业小生产、小工艺、小制作的研讨, 特别是有利于技能导师制的实施, 为技能培优和学生技能竞赛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

为了协调入校企业生产业务与教学功能发挥之间的关系, 中西部地方高职院校可尝试在附属医院设专职教学副院长, 在股份企业设置专兼职教学董事, 以保证生产性企业教学的全面完成。此外, 学校还在探索推行学生实训券、实训卡, 实现实习实训工作学校、企业、教学院系、学生之间的共同监督和相互监督。

(二) 搭建平台, 体外合作

面对校企广泛深度合作存在的重重困难, 中西部地方高职院校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 进一步破解校企合作难题, 寻找有效的合作载体和合作类型, 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结合的载体层次和合作类型, 决定了工学结合的紧密度、合作地位和合作前景, 对校企合作层次进行理性探索。

为了实现校企以技术产品为载体的稳固、深远合作, 中西部地方高职院校应搭建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联谊会、科学技术协会、校友会等平台, 政府举旗, 行业企业参与, 探索实践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平台, 让企事业专家真正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办学运行形式[4]。

1.“企业学院”模式。

该模式是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理念下深度合作的“双主体”育人模式。该模式是在学校与企业长期交流与合作, 建立深厚友谊并且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方面取得互惠共赢成果的基础上催生出来的更加紧密的合作形式。“企业学院”设在高职院校, 学生通过高职在校生自愿申报、企业面试、签署协议来确定。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共同选派教师, 共同培养具有企业特质的、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合格毕业生。

2.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 就是学校或培训基地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和岗位要求, 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 制订并实施相应的教学计划, 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工学结合方式, 实施全程化“订单班”教学, 以增进校企之间的沟通与互信, 增强学生对“订单”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认同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5]。“订单式”人才培养具有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校企合作的双赢性、运作过程的互动性等特点。中西部地方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校内先进教育资源, 依托专业和校内外实训基地, 积极探索实践“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并创新“来料式”订单培养、“捆绑式”订单培养、“补偿式”订单培养等具体模式。

3.工学交替模式。

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中相互交替,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 由于“工学交替”教育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因此受到了许多用人企业的欢迎。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行“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已与上海聚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北汤池温泉、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工学交替”, 并与其他7家企业签订了“工学交替”协议。

4.寄宿制培训模式。

该模式是在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在办学中资金投入和资质整合投入的积极性, 企业在高职办学过程中能够从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群众需要的出发点考虑的模式。寄宿制培训模式是由学校提出培训内容, 企业为学生提供培训条件, 学生寒暑假寄宿在企业培训。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与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天紫湖生态旅游度假村等企业开展了寄宿制培训模式。该模式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 查漏补缺, 差什么补什么, 还可以从企业人才需求的角度, 反馈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不足, 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之间互补。

5.分段式培养模式。

即将专业人才培养分为若干学段分别由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为原则, 整合利用企业优质教学资源, 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中培养高技能人才。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各系统检测与修复、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三级能力培养目标要求, 探索并实践了6学期9学段三轮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四、五、六学期有4个学段学习分别在一汽大众、国富等合作企业进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施“1+1+1”培养模式, 即第一年在校学习, 第二年在合作医院附属学校学习, 在真实环境中实验实训, 第三年在合作医院顶岗实习。

6.“送达式培训”模式。

该模式是高职院校按照“他方需求”理念, 充分利用自身智力优势, 结合合作企业需要, 定期选送优秀教师到合作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理论培训, 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送达式培训”有利于展示高职院校的教育优势, 加深校企之间的感情与交流。“送达式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理论、职业道德、管理知识技能、企业法规、人力资源管理等。该模式既提高了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 加深了校企之间的联系, 也体现了高职院校的智力优势, 培养和锻炼了高职师资队伍。

7.就业式顶岗实习模式。

中西部高职院校要将学生实习和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生产和服务的现场经受熏陶和磨炼, 将毕业设计安排到企业进行, 真刀真枪做课题, 学生提前半年带着毕业设计的课题到合作企业实习, 企业根据学生的课题安排学生到相关岗位, 并安排技术人员与学院指导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设计计划书, 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学生实习结束时, 要保证60%-70%的实习学生留在企业就业。

8.用工模式。

该模式是解决企业求才难、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加强校企对接、实现合作共赢模式, 是高职院校最浅层次校企合作模式。中西部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 满足社会需求, 通过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四项改革, 健全“教学环境、专业审计、课程建设、教学方式、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管理制度、技能竞赛、社会服务”八大机制, 使人才培养更符合企业的需要, 架起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推动双方在交流、研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 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陈祥明.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8f09c9c689eb172ded63b721.html.

[2]章永刚.区域创新经济体系与高职教育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3) .

[3]车明朝.新概念指导下的校企合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7) .

[4]卢西宁, 刘磊.深层次、有活力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3) .

内蒙古西部高职院校 第6篇

教育部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晋卿介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商科分会是聚集中国商科高职教育精英、专家学者的研究会,其创造条件使专家学者有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切磋的环境和场所。围绕国内商科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研究会将通过组织专题调查、牵头或参与召开研讨会等形式,对中国商科高职教育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问题予以关注。

“江苏是高等教育大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大省。”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徐子敏处长在会上表示,虽然江苏省高职教育目前走在中国前列,但与江苏经济优化转型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比,仍存有很大差距。徐子敏认为,与外省市高职院校多开展交流,彼此之间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将有利于江苏乃至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内蒙古西部高职院校 第7篇

一、中西部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不仅涉及到企业、学校、受教育者三方的关系和利益, 还必须有政府与行业的介入, 这样, 才能使校企合作走向整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在对受教育者共同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 扮演何种角色, 这些都是影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 笔者主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

1. 宏观层面

国家支持鼓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提出, 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取得了初步发展。但在宏观政策指导下, 有关校企合作的具体的政策法规却没能及时出台, 这导致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不健全, 校企合作的监督、考核、评价机构也没能相应建立。这致使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宏观调控流于形式, 校企合作全部成为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事情。政府的推动、调节力没能真正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2. 微观层面

(1) 高职院校

由于高职院校收传统“重理论, 轻实践;重知识, 轻技能”教育思想的影响, 致使高职院校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 技能教学为辅的授课方式, 高职教师也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轻视操作技能的练习, 因此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次之, 中西部地区, 由于经济水平发展相对落后, 缺乏先进的技术技能, 而且校企合作的相关实训基地建设经费不足;此外, 部分学校缺乏主动为企业服务的精神,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表现为“坐、等、靠”, 缺乏主动性, 没能很好的发挥高职院校师资、科研在校企合作中的优势作用。

(2) 企业

由于中西部企业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压力大, 企业忙于激烈的竞争, 很难有多余的经费、时间、精力来承担、完成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其次,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 校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到效益, 没有利益,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参与程度也相应的偏低;最后, 中西企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 且劳动力价格不高, 因此, 部分企业很难认识到高技能人才潜在的价值, 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紧迫感不足, 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 对人才培养投入不足。

二、中西部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中西部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探讨, 可以发现校企合作, 必然牵涉到企业、学校、受教育者三方的关系和利益, 同时, 还必须有政府与行业的介入, 这样, 才能使校企合作走向整合。因此, 如何调动校企合作各方的积极性, 充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优势, 实现互惠共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政府

校企合作不仅仅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两者之间的事情, 政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也起着主导作用。一是政策支持, 健全校企合作法律法规。政府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支持, 规范校企合作, 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二是财政支持。政府要加强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投入, 为校企合作提供资金支持。政府也应加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在税收、信贷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从而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发展;三是制定校企合作发展规划。地理位置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广人稀, 企业和学校比较分散, 区域距离导致校企合作困难。因此, 政府应利用土地规划之权, 建设职业教育科技发展园, 职教园以学校为核心, 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企业产业为支柱, 学校培养企业需求的高技术人才, 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 从地理位置上为校企合作发展提供便利;四是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建立由政府为指导, 企事业单位、行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 为校企合作提供咨询、联络、科研转化等服务, 为校企合作顺利开展搭建平台。

2. 企业

一是提高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校企合作对促进企业创新科技、管理规范化、开发人力资源、拓展拓宽业务领域意义重大, 校企合作在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职业教育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二是建立校企合作培训机制。人才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要提高竞争力, 高技能人才是关键。通过校企合作, 企业与学校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学校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 学校还为企业员工提供培养机会, 提高企业在岗员工学习先进知识与技能的积极性, 加快高级技师与技工的培养, 实现向现代学习型企业的发展;三是加强校企合作的管理。校企合作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过程中, 校企双方要相互配合, 周密计划, 详细安排, 在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 也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企业也需要在此过程中, 为实习学生安排好食宿, 保障学生实习期的安全, 同时还要为实习学生支付合理的报酬;四是为科技研发与转化提供便利条件。企业不仅要为职业院校的科技研发、科技创新充提供设施设备、实验室, 还要参与其中共同为企业发展开发新技术, 从而不断提高校企双方的科研能力与合作能力。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是高职院校的一个显著特征。目前, 我国中西部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这需要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共同解决。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提高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认识, 通过履行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完善校企合作的基础条件、提高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创新校企合作等模式, 完善中西部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策略

参考文献

[1]袁定明.校企合作形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8, (2) :63-64.

内蒙古西部高职院校 第8篇

一、专业设置总体情况调查

此次调查的三所高职院校为立足某一经济类型的综合性职业院校, 专业设置调查涉及共80类专业。

1. 计算机。

包括各种软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共计23类专业方向, 在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比例中属于最大的专业类型, 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 财经。

主要为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实务、金融管理与实务、国际会计等5个专业, 虽然是各专业类型中专业数量最少的, 但在各高职院校中却普遍开设, 占有重要地位, 每年招生数量可观。尤其是在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该专业类型已经成为自治区品牌专业, 吸引很多学生来报考。

3. 商务营销。

有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文秘、国际贸易与实务、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等5类专业, 其中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文秘在各高职院校中开设较多, 可见这三个专业的市场认同度较高。

4. 经济管理。

有6类专业方向, 包括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连锁经营管理、金融与证券、物流管理、物业管理, 其中人力资源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是近几年越来越热门的专业。

5. 机械、工程。

12类专业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涉及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汽车维修、建筑工程、铁道交通的许多专业, 集中突出的也是电子化信息管理。

6. 艺术设计。

包括环境艺术、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广告制作、摄影摄像技术、家居设计等5个专业小类, 尤其环境艺术及其子类园艺技术为各高职院校热衷开设, 显示出各大城市越来越重视市容市貌等城市形象建设的市场需求。

7. 文化教育。

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这个综合性较强的高职院校, 有播音主持、新闻采编、音乐、美术、各类基础学科教育、基础等级教育等共11类专业组成, 对内蒙古地区旗县、农村文化教育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8. 食品、化工。

有生物技术、乳制品技术、食品加工及检测、应用化工、工业分析、环境监测等7个专业方向, 其中食品方面的乳制品技术为内蒙古自治区乳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层技术支持。

9. 旅游。

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烹饪工艺、休闲服务、会展策划。近几年, 随着各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服务种类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只要学会推陈出新, 不断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变化, 旅游类各专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二、应用文写作模块式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为专业学习服务

1. 教学内容的重组。

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要体现为学生专业学习服务,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就需要在内容和文种的选择上, 尽量符合各高职院校所设专业的学习需求。可以鼓励应用文写作专职教师编写新体系校本教材, 内容按照通用文书与专业文书两大模块编排, 其中通用文书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常用文种, 比如条据、申请书、启事、个人简历、求职信、计划、总结、会议记录、通知、请示、合同、起诉状等, 以精少实用为原则。专业文书结合本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 可以从几大模块中选择:商业活动文书, 包括市场调查报告、经济预测报告、商业策划书、产品说明书等;财务类文书, 包括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审计报告、财务制度等;项目、工程类文书, 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招标书、投标书等;旅游服务文书, 包括景点景区介绍、旅游指南、导游词等;艺术、传播类文书, 包括新闻稿、演讲稿、广告、海报等;其它操作性强的专业如化工、电子、机电、食品, 可以增添实验报告、质量检测报告等文种。

2. 教学方法的变革。

上一篇:诚信与诚信教育下一篇:麻醉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