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课程资源范文

2024-07-03

挖掘课程资源范文(精选12篇)

挖掘课程资源 第1篇

一.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本身就是资源, 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文化底蕴、生活阅历等, 都是可以用到教学中来的, 把自身资源用到教学中来, 给学生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给自己的是崇高的形象和人格的魅力。在教学中我觉得教师资源应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自身的绝活。有的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有的有一笔形神兼备的书法, 有的说话幽默灰谐, 有的一聊起名家名作便滔滔不绝, 还有的会画、会唱、会舞、会演, 其实都可以用到课堂上来。2004年获湖北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宜昌市朱丽萍老师的《走进戏曲天地》给所有的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上朱老师就是对自身资源的充分利用, 听戏曲、唱戏曲、演戏曲。也曾听过一节精彩的书法课, 上课老师是一位书法爱好者, 不仅有丰富的书法收藏, 自己也擅长一笔绝妙的书法, 课上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这些有效资源, 引导学生了解书法, 认识书法, 探讨书法, 欣赏书法, 训练书法, 研究书法, 课上学生和老师融成一片, 甚至对这位老师佩服有佳, 这不仅是资源利用, 自我展示, 更是我们所追求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境界, 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回到我们自己的教学中审视, 是否也该把绝活儿拿出来, 充实丰富语文课堂。自己能读为何不读, 自己能写为何不写, 自己能讲为何不讲, 这样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岂不更好。

2、努力创造未知资源。人要终身学习, 不断更新自己, 作为文化知识传承者的教师更应如此, 努力创造未知资源比挖掘利用已有资源要重要得多。写好字为学生示范, 说好话、读好书为学生做表率。江苏省优秀教师薛瑞平说:“我不认为课改能改变语文的现状, 我认为最要做的, 也是目前大家最没做的是静下心来先做读书人”。人教社教材专家聂鸿飞教授也要求语文教师“教材上要求读的名著, 教师要先读”。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教师要加强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 开创未知资源, 为自己的教学创造丰富的信息资源, 和学生共同成长, 一起进步。

二.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是我们的第一手资源, 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 我觉得教材资源的挖掘利用既指教材中各类信息的灵活处理和巧妙应用, 更指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这样变教材为自己的教材, 正如有课改专家所说的:“传统形势对教材的处理是教教材, 而新课改下是用教材, 教材是自己的。”

1、教材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教材信息包括文字、图片、练习和声像信息。对一些信息我们都应该灵活运用, 有效的引入到课堂语文学习中来。如有教师上阅读课, 和文后提供的语段对比阅读, 丰富信息提高阅读能力。本人在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两次用到了教材前的彩图《红烛颂》, 首先在分析文中对闻一多的肖像描写时, 先让学生读图描写人物, 再读课文中穿插其中的描写感悟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 这样写与读融合, 分析品味不攻自破, 同时指导了写作, 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另外在探讨闻一多的精神品质时再次用图, 试图探讨为何把图命名为“红烛颂”?画面有哪些深刻含义?于是结合画面分析背景红色和千万支蜡烛的含义, “红烛颂就是赞颂闻一多无私奉献, 为革命而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的高贵品质。”……很多精彩的分析都出乎我的意料, 课后真的无比感谢教材前的彩图给课堂带来的随心所欲。另外还有教材前的“写有前面”, 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和许多课文后面的补充信息, 我们在教学中都应该作为最好的资源有机而恰到好处地用到教学中来, 相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

2、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由“教教材”转化为“用教材”, 这就是一个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的过程, 把教材用好了, 用活了, 就转化成了资源。但这里所说的创造性使用决不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先后顺序的处理和对内容的补充, 而应该是对已有内容科学的把握和对其宏观且细微的探讨使用。上“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时“等杨柳拂堤了再教”, 但也不全应这样。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四季之景”单元难道要教一年?那也大可不必, 所以一位老师对《春》这一课, 上了“一节没有打开文本的阅读课”, 时值冬季, 教师引导学生观眼前之景, 感受冬天的氛围, 然后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调动学生已有的经历体验, 引导回忆春季感悟、想象、描绘春, 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品味中调动其已有的积累体验, 把春天描绘的活灵活现, 生机盎然。最后当老师要求学生也用几个生动的形象来比喻春天时, 有的说是一只盛满五色花的花瓶, 有的说是一只放飞希望的风筝, 有的说是一艘载满理想的航船, 有的说是一座充满挑战的高山……层出不穷, 百花齐放。难道我们能说不行吗?课堂上师生并没有拘泥于教材, 但学生的想象、思维、表达令人叫绝, 比传统一贯抱着教材读的效果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了。所以, 我们通过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使之转化为切合实际的为我所用、为学生所用的, 那就是教材所带来的资源效应。

另外, 对教材中安排的许多内容, 我们也可以创造, 特别是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 的几个综合性学习我们可以根据实情进行创造, 如“成长的烦恼”, 有教师为了立足于学生健康的心理, 同时为了减轻他们已有的心理负荷, 变成了“我成长, 我快乐”的学习主题。黄河离我们遥远, 只是书本上给了我们一些描摹, 无法亲身体验, 所以很多根据实情, 有的变成了“长江之歌”, 有的选择了“清江, 母亲河”等主题。还有很多我们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形大胆地改变创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作为教师就应用好这个例子, 自己创造性的使用, 让别人 (专家) 编写的教材真正“属于自己”。

三.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堂无法预设, 作为语文课堂更是如此, 如果我们不关注课堂的生成性, 语文课堂必然成为老师牵着学生走的“追问式”或“填鸭式”的死胡同, 语文课堂的生成性要求我们要有慧亮的双眼, 敏锐的思维, 抓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为我所用, 正如语文课标组长巢宗祺教授所说的语文教师面对教学该是“无处不成卦”。

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我们强调恰到好处地用, 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 无节制地延伸拓展。如有老师上《故乡》学生提到豆腐西施便延伸到“美女经济”, 由“闰土多子”就讲到了“计划生育与人口”, 还由杨二嫂顺手牵羊之举延伸到了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等, 这些对于语文而讲就有些不着边际了。要知道, 语文始终姓“语”, 不姓“理”, 也不姓“法”, 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能因过分追求学生主体和个性, 过分追求课堂上的活跃而冲淡甚至忽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特征, 对于此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导和引。本人在上《最后一课》时, 要求同学们谈读本文后的感受和想法, 一个同学说:我觉得普鲁士人很傻, 为什么不采取和中国政府对待港澳台一样的“一国两制”政策。确实很出乎意料, 对于此我说:“看来你是一个很关心国家大事和祖国统一的人, 但普鲁士人占领阿尔萨斯不一样, 它是完全侵略性质的, 我们还是不能把它们相提并论, 你的联想很丰富, 若能结合文中的人物和小说本身谈谈你的真实感受就更好了。”我不知这一引导是否恰当, 但我想至少没有丢开文本去大谈中国的“一国两制”, 因为我知道阅读课中, 文本永远是根本。

课堂生成性资源丰富多彩, 我们要用好, 还要用巧。

挖掘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第2篇

贵峁完小

李绘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对课堂教学做多方面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为此,我结合新课程教学探讨一下如何挖掘课程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

一、活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然而,教材毕竟带有普遍性,它不可能兼顾所有的地区、学校及学生。因此,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增减、调整、置换,使教材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运用生活资源

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新课程给了教师自己开发、创造教学资源的权利。但是,最丰富的课程资源蕴含在学生的身上。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活生生的课程资源,最需要老师去开发、利用和拓展。如一年级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时,虽然个别学生已有了一些认识,但大部分学生还很模糊,因此,教师在课前

一、两周就布置学生主动跟父母上市场买东西,观察人民币的面值情况,并试着帮父母算账。有了课前的生活体验,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已潜伏于脑际,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已成“有源之活水”,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就水到渠成了。2.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教材上的数学问题与生活的联系,用生活中的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求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巧用错误资源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

四、捕捉生成资源

挖掘课程资源 强化体验活动 第3篇

【摘要】儿童良好品德的培养和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体验胜于教化万千。要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应遵循回归生活的理念,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让教材贴近生活;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课堂走向生活;紧密联系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品德与社会》教学融于生活;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体验,成为活动的主人,使他们在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感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关 键 词】挖掘;课程资源;强化;体验活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5-0080-02

新课程始终遵循着让品德培养回归儿童生活的理念,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教材要“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理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一、挖掘课程资源,让教材贴近学生生活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注重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因此,教学内容就不应该是静态的、不变的,而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教学既要依据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与本地区、本班级学生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也只有当学生感觉到他们所面对的教材原来就是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他们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积极的参与热情。

1. 捕捉校园生活中鲜活的课程资源。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场所。在这个小社会当中,学生通过留心观察,就可以捕捉到许许多多即时信息,为品德课教学提供鲜活的教学资源。如教学《集体处处有规则》这一课,我就针对本校实际,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出操时同学们是如何上下楼梯和中午同学们是怎样用餐的,然后在课堂上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课堂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又如教学《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组织学生采访我校的先进教师、参观美丽的校园、查阅校史等,使学生充分感受学校悠久的历史和迅猛发展,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像这样利用校园中的真人真事进行教育,其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2. 搜寻家庭生活中累积的课程资源。家庭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间的互爱等等,都可成为教学资源。如教学《父母的疼爱》时,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感受父母的关怀,体会家庭的温馨,我就把《生日快乐》、《妈妈的眼睛》等歌曲和体现孩子幸福生活的照片做成课件。整堂课设计成“幸福家庭列车”的情境。在“幸福列车”中举行幸福时刻回放:老师播放音乐,让孩子们伴着音乐回忆享受父母疼爱的一个个幸福时刻。在这浓浓的、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们充分体验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家庭的温暖。

3. 开发社会生活中丰富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及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用自己的慧眼分辨是非,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现实,为教学储存可贵的资源。如教学《心中的110》,课前我布置学生去调查社会中的拐卖、诈骗案例和因迷恋游戏厅、网吧而影响学习、生活甚至被骗被伤害的事例,然后组织讨论辨析。由于这些事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他们耳闻目睹,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让他们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观察、思考社会现象,进而提高道德分辨能力。

二、开展体验活动,让课堂走向学生生活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倡导儿童用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这就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空间保证。据此,我们可以从教材入手,依据教学任务,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开展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

1. 课前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充实课堂教学。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课前开展相应的实践体验活动,能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为课堂教学积累直观的感性材料,以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感悟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如教学《家乡的变化》,课前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按主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访问、实景拍摄等,收集反映改革开放30年以来家乡的巨大变化和建设成就的素材。如美丽的衢州城快速发展的变化;农村一幢幢崭新楼房崛起;衢州交通大的发展,宽阔的国道、省道、黄衢南杭金衢高速公路贯穿衢州;衢州高新园区和衢州市经济开发区的大发展等等。课堂上让学生带着自己调查到的真实材料汇报交流,具体感受、体会家乡的变化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改变了以教师们常用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自己亲历的活动中体验、感悟家乡巨变,感受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这样的教学目标达成是水到渠成,实践活动的开展可谓恰到好处。

2. 课中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活化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地设计实践活动,能较好地活化课堂教学,强化行为训练,达成教学目标。有些课文的教学,甚至可以全部采用活动体验的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感悟、提升。如教学《平安回家》时,课堂中我设计了“过十字街”的体验活动:一个学生扮演小交警使用常见的三种指挥交通的手势,一些同学分别扮演司机、路人等。让他们“过衢州城的上下街”、“过斑马线(人行横道)”和“过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这样的课堂活动,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他们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了交通信号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增强了交通安全意识,掌握一定的交通安全常识,并在“横穿马路的惨剧”等情境中深刻体会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我是教室美容师》时,我组织开展了以下活动:出谋划策(分小组讨论自己的教室需要改变的地方及改变的方案)——精心打扮(小组分工合作,人人动手打扮教室)——参观欣赏(参观别的班级的布置和经过自己装扮过的教室)——交流感受。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体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也让学生体验自主创新和身处良好环境的愉悦。

3. 课后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深化课堂教学。《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都留有大量的实践空白,教师要重视让学生课后操作延伸,巩固深化教学内容。让课堂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各种体验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认识身边的生活,思考周围的社会,学习在生活中寻求答案,得到发展。

如教学《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时,绝不能满足于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自己的事自己做”,而是要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切实落在行动中。如让学生自己上学放学,自己检查作业,自己整理书包和房间,自己准备早餐,自己洗衣服等等。我把这些实践要求通过校训通等形式告诉家长,让家长督促,并在家庭实践表上请家长如实写上考核分数。像这样“动真格”的活动,对那些平时娇生惯养的孩子更为有效。在家长会上,有的家长盛赞学校的这个做法好,给他们教育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导机会。

又如教学《不说话的“朋友”》时,除了开展公益广告设计比赛和为附近社区公用设施“整装美容”等,我还在班中开展了“我向课桌负荆请罪”的活动。让每个学生仔细检查自己的课桌是否有刻画的痕迹或破损,查明损坏的原因,然后给课桌凳“洗脸”、“整形”等。这样使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紧密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增强教育实效。

三、联系少先队活动,让教学融于学生生活

少先队活动是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它正是通过队员当家作主的丰富多彩的大、中、小队活动来进行教育,其特点是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在实际教学中,以少先队活动为形式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的实践体验活动,更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且使实践活动更生动活泼,更富有童心、童趣,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情感,锻炼意志,养成良好的品德。

在教学《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时,我把它与我校大队部开展的“诚信伞”活动紧密联系,让学生说说这项活动的意义,查查自己是否及时归还了诚信伞,评评没有及时归还的同学的行为及后果,探讨今后怎样使这个活动开展得更好等。强化诚信意识,让学生懂得从小要说诚信话,做诚信人。

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时,让学生正确认识塑料制品的便利,也正确认识“白色污染”并不是塑料本身的错,错在人们没有正确使用,没有及时、有效地处理塑料废弃品。结合我校“一日体验”生活德育系列活动,开展“一日清洁工”活动,还组织带领学生上街宣传保护环境,用实际行动告别“白色污染”。这些活动都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美术课程 第4篇

一、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美术课程资源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资源, 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及特殊的人才资源, 因地制宜地进行利用、挖掘, 并把它实施到课堂教学中, 使之成为教材的延伸和发展。

1. 利用校园内景观资源进行写生教学。

如四年级《花卉写生》一课, 教师就可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的自然资源, 让学生写生学校的植物、花卉, 既经济又实用;《校园的一角》一课, 教师可以把学生按小组分散到校园的几个角落进行写生, 画学校润泽园的假山、鱼池、小桥、体育器械场等, 提高学生的写生能力, 同时, 使之对自己学习的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上《家乡的桥》一课时, 笔者就有意识地出示了学校润泽园中小桥的图片, 学生看到图片都不禁欢呼雀跃“我们学校的、我们学校的……”既感到新鲜又感到亲切, 由此, 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在作品中, 他们除画了小桥外, 还添加了自己在小桥边观金鱼的情景, 使整个画面生动、活泼。

2. 开发美术园地资源, 展出优秀作品。

教师在每个班级中创设“艺术角”或“美术园地”, 展出本班级中优秀的美术作业和学生的优秀作品, 在学校中增设“艺术长廊”, 定期展出校内优秀的学生作品和美术比赛的获奖作品。同时, 还可利用艺术长廊展出美术名家的作品, 介绍艺术家的故事、名家书画等。在教学楼的走廊中, 可以把以往悬挂的冰冷名人像改为学生充满活力且生动稚拙的美术作品, 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 营造校园良好的艺术氛围。

3. 定期举办校园艺术节系列活动。

把每年的五月份定为“校园艺术节”, 定期举办“班班有美展”、“现场画比赛”、“暑期美术小报设计”、“迎新年手工制作比赛”、“爱我家乡摄影展”、“卡通画展”等各种形式的美术竞赛和系列活动, 丰富学生的生活,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提供让所有学生都有参与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使他们在艺术实践中自觉接受美的教育, 增强参与意识, 增强校园艺术氛围, 起到普及和提高的作用。

4. 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资源。

学校有一个占地300平方米的省级达标图书馆, 教师要引领学生常去图书馆, 教会他们运用图书搜索、查阅的方法, 浏览美术理论书籍、名家作品集、美术工具书、美术杂志等, 了解美术文化及各方面的美术知识、技法, 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之养成善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努力挖掘本土社会人文资源, 促使教学和学习多样化

《美术新课标》中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 认识艺术的基础, 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 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 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 挖掘生活的美, 乡土文化的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实验小学地处千年古港, 有丰富的文物古迹, 有被史学家们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活化石”的马尾船政文化, 身处海峡西岸经济技术开发区, 自然资源尤其是本土资源和社会资源都较丰富。因此, 教师更要把地方文化资源合理、有机地结合进自己的教学, 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扩展、延伸和补充。

1. 结合福州人文、传统工艺美术资源进行欣赏教学, 传承家乡美术文化。

乡土资源是美术教学丰富的源泉, 课程资源开发应充分体现地方性。作为闽越族古都的文化古城——福州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 如被称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的三坊七巷”、具有异国风情的仓山西洋建筑、空中花园——三山两塔、福州三宝:牛角梳、脱胎漆器、纸伞、榕城三绝:寿山石雕、软木雕、漆画。教师可结合欣赏课进行教学, 课前让学生通过查找书籍、向长辈了解、上网收集等方式收集资料, 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利用实物投影向全班同学介绍, 以教师制作课件展示的方式进行学习。由此, 通过讲解和欣赏, 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人文和传统工艺美术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 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 参观当地文化遗产, 如文化古街、名刹古迹、园林景观、工艺厂、拜访民间艺人等, 了解福州建筑、工艺美术及蕴涵的深沉历史背景、文化特色, 在提高美的感受力的同时, 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传承家乡的美术文化。

2. 利用马尾船政文化资源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局限于编写教材, 更重要的是要能把地方文化资源合理、有机地结合进自己的教学, 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扩展、延伸和补充。

马尾船政文化, 凝聚了一代志士振兴中华的百年梦想。1866年, 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了船政, 自此, 中国的第一艘铁甲战舰从这里扬帆入海, 中国的第一架水上飞机从这里呼啸腾空, 中国第一所高等学府在这里创办, 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从这里远渡重洋, 从这里走出了著名思想家、北大第一任校长——严复、铁路工程先驱——詹天佑、舍身报国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壮烈的中法马江海战为我们留下了多少叹息与悲愤, 抚今追昔, 前人的事迹留给我们不尽的宝贵经验和值得深思的教训。而我们身处马尾, 马尾实验小学又是在马尾船政学堂旧址上建成的, 作为马尾实验小学的教师, 有责任也有义务普及船政知识, 弘扬船政文化。于是, 笔者将马尾的船政文化资源渗透到美术教学中, 结合教材中的《板报设计》, 让学生设计制作“船政之光小报”。课前, 让学生开展船政知识调查, 结合学校校本教材《船政之光》, 要求学生收集图片及文字资料, 接着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有关美术字的设计、色彩的应用、板报设计的知识, 同时, 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版式板报的设计及电脑小报的制作方法。在学生充分收集资料和教师精心讲解的基础上, 学生的制作热情高涨, 出现了许多材料充实、设计精美、色彩协调的好小报。通过“船政文化小报”的设计制作, 学生对船政文化所折射出的爱国创业、开拓开放, 科技创新等船政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提高了综合探索实践的能力。

3. 利用当地文物、建筑资源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的写生能力。

美术教师应充分考虑当地城市和周边的文化建筑、园林、当地文物资源等, 将之作为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马尾是“闽江口的千年古港”, 区内有建于南宋, 被誉为“中国塔”的罗星塔;有1866年船政衙门前的一对雌雄石狮;有1926年建造的五楼方形——法式钟楼;有记载着光荣和屈辱的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马江海战纪念馆;有遗唐风韵的沈公桥;有拾金不昧动人传说的济美桥, 风景优美的天马山公园;创造世界记录的青州大桥, 等等, 这些都是很好的写生素材。在教学中, 笔者将这些地方的建筑和文物拍成图片, 然后做成幻灯片, 让学生通过认真的欣赏、观察后, 再进行写生练习。同时, 为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好奇心, 还利用课余时间, 让有条件的学生在家长带领下到实地考察、写生, 品味家乡古建筑基石纹样上线条的美感:有的学生用速写本写生家乡的古建筑;还有的用手抚摸、感受石刻纹样的凹凸变化, 体验古人用线条表现物象的手法;有的学生用摄影机拍下家乡的美景……学生对家乡的古建筑都非常熟悉, 但从来没有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它, 通过这样的活动, 既让学生学会了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提高了学生的写生及创作能力, 又使他们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4. 结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马祖元宵节俗”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体验民俗文化。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也是民间美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 参与民俗活动, 亲身去体验民间美术在这些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东西, 也是学校美术教育的有益补充。在教学中, 可通过本地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马祖元宵节俗”这一有利的资源进行教学。“两马同春闹元宵”大型灯会暨闽都民俗文化节马尾专场民俗踩街迎年活动是由福州马尾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和马祖经贸文化交流联谊会主办的, 目前已隆重举办七届。活动设灯会、灯谜、民俗迎年踩街表演、大型焰火表演等。灯会除了在罗星塔公园内展出几万盏纯手工扎成的各式花灯, 还有反映民俗的精美主题灯组;灯会还专设有马祖灯区, 展现马祖的风土人情。灯谜为我国古代元宵节的传统娱乐节目, 灯谜区除了各种形式的灯谜外, 还用灯带勾勒出一条明清古街, 并在“古街”中穿插部分“两马”风味小吃及老字号饮食。民俗迎年踩街表演, 共有二十多支队伍参与, 包括琅岐肩头戏、马祖打钱哨、藤牌操队、马鞭舞、亭江板凳龙、闽剧队、十番音乐队、大鼓凉伞队等。除了来自“两马”的民俗队外, 还有来自闽南、闽东的民俗队。活动中还燃放大型焰火, 每年都吸引了来自“两马”的近十万名乡亲, 共庆元宵佳节。鉴于此, 每年元宵节前, 教师都可预先布置学生用心观察节日盛况, 感受节日氛围, 体验民间文化, 了解民风、民俗及相关知识, 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在节后的课堂上, 通过让学生说感受、谈发现;交流同学拍摄精彩一刻;欣赏教师拍摄的DV……再次有重点、有目的地观察后, 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灯会活动的动人画面, 有的学生描绘精美的花灯展, 有的表现有趣的肩头戏, 有的用蜡笔水彩的方法表现绚丽的烟火, 有的表现人们赏灯的热闹场面。同时, 还可结合《立体花灯》一课, 在充分欣赏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学习制作简单的花灯, 并讲解大型组灯的制作方法, 让学生对我国的花灯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民俗文化的艺术情感, 使之产生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 而是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就蕴涵于自然、社会、生活中。也许很多事物学生们经常接触, 只是没有从艺术的角度去审视, 这就需要每一位美术教师善于挖掘利用身边的本土美术资源, 做生活的有心人, 善于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去发现, 通过去粗取精, 提炼出适合于学生的美术资源, 使之为课堂所用。引导学生收集材料、倡导综合实践, 潜移默化地培养、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美好事物, 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使之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神奇的大自然。只要师生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就会发现身边的美术课程资源是享用不尽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挖掘课程资源 第5篇

一、课题的提出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使学生受到情感陶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全国各地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取得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如何结合本校的实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课外阅读需要探索的方面很多,如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意志的磨砺、阅读效果的评价、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习惯的养成等。我们觉得最根本的落脚点就是追求实效,真正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因此,我们确立了这一课题。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农村作文教学一直是农村语文教学的难中之难。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农村的小学生作文,缺乏个性,人云亦云,难得看到有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特点的作文。作文的练习局限于课内,忽略课外、社会这一大舞台;只重视习作的结果,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不重视生活素材,语言的积累,待到“作文”时作文,使得每一次的作文课,成了老师与学生“苦恼课”。为了改革这一弊端,进一步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探索作文教育规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确立了课题“挖掘农村课程资源提升学生作文素养”。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将结合农村小学自身的特点,试图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特点的作文教学策略,为农村作文教学提供全新的理论依据和操作规范。

二、研究目标

总目标:开发农村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写生活化的习作,写出农村特色,使学生作文的过程成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促使农村小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全面提高学生作文素养。

1、第一级阶段目标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走进农村美丽的大自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农村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2、第二级阶段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走出课堂,步入五彩生活,扩大活动天地,积累生活素材,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作文具有农村特色。

3、第三段目标

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丰富的农村生活习作素材,写下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独特感受,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三、基本内容:

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衔接和整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内容、方法、评价等进行研究:

1、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深入调查,了解当前小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质量低下的原因。(包括条件、外部环境、活动开展、质量等)调动他们读书的积极性。

2、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活动的类别、设计原理、目标定位、过程指导、效果评价等研究。探索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机制。进行阅读指导,使其掌握适宜的读书方法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活动中互动问题的研究,即生本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亲子互动、家校互动。结合“自主阅读”、“自能阅读”、“自由阅读”的序列要求,建立读书激励机制、开展读书评价方案,使课外阅读的量化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和成果总结法为主,以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为观察、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师生访谈、家长反馈等方法为辅,具体方法有:

1、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的形式,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课外阅读现状的看法,就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细致调查,客观分析,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摸清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现状,及其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心理特征等,并研究相应的阅读心理指导对策,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想、阅读目的,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2、个案研究法:观察记录特殊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品质的纵向变化情况。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和阅读能力尤其低下的这一部分学生,对阅读先进班级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搜集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研究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3、行动研究法:选择部分班级开展课外阅读的实践,边行动边研究。搞清楚农村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并制定提高阅读效率的计划,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并做好记录。

4、经验总结法: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个体差异、阅读的共同规律、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等进行经验总结,促进学生阅读有效性的提高。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进行概括和归纳,最终提炼出切实可行,前瞻有望的研究成果。

5、文献研究法:查阅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广泛收集整理研习文献资料,如经典书籍,名人格言,课程标准,为学生阅读提供正面教材,要体现时代性,专业性,传扬祖国优秀文化。

五、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2011年4月——2011年7月)

1、申报课题,通过调查,分析学生作文的存在问题,教师的作文教学方式,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2、收集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

3、成立课题组及实验班,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议,部署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2011年8月——2011年12月)

1、根据制订的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工作。

2、积累、整理有关研究资料,进行课题过程管理。

3、组织各类活动:

教师方面:聘请专家讲座、指导;专题研讨;相关课堂教学观摩; 相关教学反思、设计、案例、论文评比。

学生方面:多种形式社会生活实践、作文竞赛。

4、调查了解实验效果,完成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2012年1月——2012年3月)

1、收集典型例子,整理资料,对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内容、方法、评价进行回顾、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2、申请结题。

3、课题论文汇编。

4、学生优秀习作汇编。

六、具体措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7月)

1、调查学生中存在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及老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看法。搜集并阅读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献、资料。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进行课题研究动员,宣传课题指导思想和研究意义,课题组全体教师形成共识。

3.制定研究方案及第一阶段研究计划。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

4.制定学校图书室管理办法,各班成立班级图书角,并制定班级图书角管理办法。

5.准备阶段成果资料:(1)申报表(2)研究方案(3)阶段研究计划(4)班级图书角(5)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管理办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1年12月)

1、根据课题研究操作措施和做法,按计划指导学生深入开展各项课外阅读活动。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2、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研究收集各项活动资料。课题组教师撰写经验论文,编撰课题论文集,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3、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及论文等阶段性成果资料:(1)每学期的阶段研究计划。(2)各项竞赛和评比的活动通知。(3)活动过程的资料。(4)学生的阅读笔记。(5)课外阅读指导课和读书汇报课资料。(6)教师经验论文集。(7)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1月—2012年3月)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2、总结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方法,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参加论文评比,争取发表。

3、总结阶段成果资料:(1)研究报告(2)结题报告(3)滚动研究计划

4、积极推广研究成果。

七、预计成果形式

教学设计、学生优秀作文汇编、论文、案例。

罗 明 春

挖掘课程资源 拓宽活动渠道 第6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也是一个难点。因为虽然有国家制定的活动纲要,有独特的先进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但没有现成的教材,所以就给课程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上什么,怎么上,都成了教师面临的问题。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主题渠道,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呢?

一、感受民风,丰富体验

每一个乡村都会在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各种礼仪规矩等方面,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许多传统的生产活动、民俗活动和民间文化,是我们进行教育的好教材,更是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极佳土壤。如东海县石湖五、六年级学生曾以“可爱的家乡”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经验入手,引领学生走入社会,走近社会成员,感受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乡村的历史、民间风俗、风味小吃等乡土资源,无一不让学生体验到本土文化的独特气息和价值。同时还结合一些传统节日来了解本地的风俗习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充分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应用,使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

二、走进社区,感悟人生

社区服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通过学生在社区中参加的各种公益活动,是学生走出家庭,走出学校进行认识社会的起点。学生走进社区,摆脱了学校、教室的束缚,使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真正实现了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学校可以根据课程目标与性质并考虑到学校自身的特点与条件,选择一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走进自然,探究奥秘

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有太多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究,但是我们必须选择符合小学生实际的现象去探究,学校着眼于这一点开发了一些课程资源。学生大多数是农村的孩子,因此开展了“认识常见蔬菜”“走进香菇园”“我的种植基地”……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课程资源,更重要的是在大自然中,学生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而且感性强,兴趣浓。

四、立足校园,拓展思路

学校是学生集中接受全面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主要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机制,挖掘学校资源的潜能,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手段。学校是个小社会,学校里发生的各种现象都可能给我们提供研究素材,只要师生深入挖掘、灵敏捕捉,就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拓展空间。如学校建有美丽的棋园,在棋园中有各种棋类,棋可以说已经成了很多孩子的伙伴。因此“棋乐融融”这个系列活动成为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课程资源。还有我们的幼儿园是以手工制作为特色的学校,教师们用聪明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把一些废旧物品变成了精美的墙画、吊饰来装饰着幼儿园,也把一些废旧物品变成了小朋友喜欢的玩具……他们不但制作了精美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能源。所以“变废为宝”这个系列活动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们课程资源。这些虽为校内活动,却无不联系着学生生活实际,不仅积累和丰富了学生直接经验,而且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然除此以外,还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开发课程资源。只要能够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就一定可以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渠道,一定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挖掘课程资源激活科学课堂 第7篇

关键词:课程资源,科学课堂

科学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积极倡导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针对小学科学课程的特征、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因素, 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提高教学效益是实现科学课程改革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立足学生“前概念”, 筛选课程资源

学生在走进科学课堂之前并非白纸一张, 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认知水平, 对于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象、各种问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这种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往往是表面的、非本质的, 是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 我们将学生的这种认识称之为“前科学概念”, 简称“前概念”。前概念是儿童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 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忽视学生的前概念, 往往导致科学课程的低效、甚至无效。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阅历、认知特点决定着前科学概念可能是正确的, 也可能有一些是不正确的, 甚至是错误的。因而,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前概念, 筛选出有用的课程资源, 找准课堂教学的生长点,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概念。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画概念图、预测解释等多种方法分析学生对新的知识已经有了怎样的认识, 拥有哪些前概念, 对这些概念的认识水平等, 深入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发展水平。

例如, 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 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情境一:教师让学生预测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在一杯清水和一杯等量的盐水 (学生不知一杯是盐水) 中的沉浮。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顺利地进行了预测:大的沉, 小的浮。接下来的实验让学生大失所望。由此得知学生的前概念:重的沉, 轻的浮。

情境二:教师又把大小马铃薯同时放入一个沉浮实验盒中, 让学生预测在两杯水中的沉浮情况, 结果清水中的大小马铃薯全部都沉下去了, 盐水中的大小马铃薯全部都浮起来了。这样的情境激化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新的假设也产生了:物体的沉浮可能与其所浸入的液体有关。教学的生长点生成了。于是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了探究的天地: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怎样设计实验验证两杯液体的不同?

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丰富感性认识, 消除学生前概念和科学理解之间的差异, 引入差异事件, 提供实践载体, 最终在教师的引领下, 发现了影响物体沉浮的秘密:改变液体的性质, 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二、回归生活, 捕捉课程资源

《义务教学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2011版) 》总目标强调: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 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 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 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 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可见,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特征。各种科学现象起源于我们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 科学是对各种自然现象本质的高度的理论概括, 因而又高于生活。这一特征决定着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中来, 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在学生的生活中去捕捉点点滴滴的课程资源, 从而让学生学得有趣, 学得主动。

例如, 教学《气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 教师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

师:今天, 老师和小红玩乒乓球的时候, 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 但皮没破。谁能帮老师想想办法, 让瘪了的球鼓起来?

生:用球拍轻轻碾。 (学生演示用球拍轻轻碾, 但仍然有些部分不能鼓起来。)

师:谁还有别的办法?

生:用热水烫。

师: (演示用热水烫, 球鼓起来了。)

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是什么原因使球鼓起来了?

生:热胀冷缩。

师:可能是什么东西受热膨胀起来了?

生1:是球皮受热膨胀起来了, 因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生2:我认为是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膨胀起来了, 因为如果球皮踩破了, 怎么烫也鼓不起来。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 要想判断谁的看法正确, 必须先弄清楚什么问题?

生:必须先知道气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那么咱们怎么验证气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 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植入课堂, 开启学生求知的心扉, 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

三、巧用现代媒体, 优化课程资源

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他们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但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 大量的现代媒体涌入生活、课堂, 在科学学习中, 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 优化课程资源,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科版科学教材全套共37个单元, 约140个活动, 其中侧重于生命世界主题的单元10个, 侧重于物质世界主题的单元11个, 侧重于地球与宇宙主题的单元8个, 另有8个学科综合单元。整体内容的选择上服从于活动设计的需要, 服从于儿童学科素养发展的需要。全套教材是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为主线构建的, 构建的基础是活动。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由于受学校的实际条件、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多种因素的限制, 有的活动没有办法展开, 或者是效果达不到教材编排的意图, 而现代媒体的灵活运用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以《地球与宇宙》版块的教学为例,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等, 对于师生而言是既熟悉而又生疏的。熟悉是因为我们亲历着这些现象的发生, 生疏是因为学生的年龄限制, 很难用准确、科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些自然现象。虽然通过模拟探究活动能够解决部分问题, 但学生的描述仍然不够准确, 但Flash动画课件能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化抽象为具体, 直观形象的为学生演示各种天文现象的成因, 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探究的同时, 用活现代媒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课堂延伸, 激活课程资源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课教学是“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课程资源, 大自然、工厂、农村、企业、农场、林场等是更加生动、活泼, 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教师要让学生们从课内走向课外, 走向生活与社会, 让学生学科学、用科学, 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1.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组建科技社团, 开展科普知识活动和科技活动。

2. 充分利用家庭资源, 开展小种植、小养殖活动。

3.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

4. 开展自制教学活动,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教师要不断更新课程理念, 加强课程建设, 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同时, 要能够充分整合、利用和呈现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热爱科学, 让丰富的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出最大效益, 焕发出科学课堂的神和采, 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挖掘农村生命科学课程资源 第8篇

一块石头、一株植物、一个动物、一幅图画等都可以成为科学课程资源。因为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它们都有可能成为教学内容, 成为教学活动的支持物。如三年级科学《蚂蚁》一课, 我让学生把自己亲手捉的蚂蚁带进课堂, 让学生观察、比较、体验, 那么, 这只蚂蚁就是科学课程资源。对于学生而言, 经过教师运用艺术语言讲解的以及经过学生探究、观察的蚂蚁, 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科学课程资源。

我们的农村学校可开发的课程资源极其丰富, 如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进行教育教学, 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 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另外, 作为科学教师, 大多从小生长于农村, 开发和利用教师自己熟悉的资源进行教学, 更贴近于教师的实际情况, 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认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 挖掘重视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科学资源, 让学生了解科学, 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改造校园环境, 优化课程资源

学校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课程资源和教室外的课程资源两类, 主要包括实验室, 图书馆、阅览室及其配备资料;学校建筑、走廊的环境布置, 花草树木、生物角、科技景点等等。做好科学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要做到:

1.注意向学校争取增添科技藏书, 更新添加科学教育仪器设备, 发动学生自制和收集各种科学学习材料, 建立学生科学图书箱;

2.充分利用校内的土地、花坛, 开辟花园、植物角、饲养园地, 栽培各类树种, 并配备好“植物名片”等;

3.在校园内创设学科学的氛围, 如开设科技专栏, 红领巾广播站定期播送科学知识, 定期举行科学作品比赛, 校报设立科学启蒙栏目, 设立科学金点子信箱等;

4.开发有地方特色的科学启蒙教育校本课程;

5.不定期举办各种科学专题活动, 如举办科技节, 开展节日性科技活动 (3.12植树节、3.28世界气象日、4.7世界卫生日、4.1-7爱鸟周、6.5世界环境日等) , 成立优秀作品论证推荐会等。

二、开发和利用农村的植物资源

我们农村学校周边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在农村的田野里小河边等一些地方, 生长着无数有名的或不知名的植物, 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科学教学中, 能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 提供直接感知的植物, 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植物形成正确的概念, 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有很好的帮助。如在《植物的生活》这一单元, 每节的课后拓展都注重了中长期的观察, 如第一节课的“选择一株植物, 长期观察它, 看它身体的各部分有什么变化, 并做好记录。”根据实际情况, 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既方便观察有叫感兴趣的植物研究。在活动一周或几周后, 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收获。在这过程中, 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好科学的理论知识, 而且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三、开发和利用农村的动物资源

在我们学校周边, 有着极其丰富的动物资源。有的学生家里就是养殖户, 学生可以充分接触的非常多的动物, 通过对动物的饲养、观察, 就可以充分地了解动物, 并进行科学研究。我充分利用这一科学资源进行教学, 变枯燥无味的课堂为生动活泼的课堂, 生动形象地学到科学知识, 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开发和利用家庭资源

在实验探究中, 往往有许多实验不是马上就能知晓它的结果, 而需很长一段时间才有结果, 如蚕的一生观察、凤仙花种植的观察, 像这样的观察, 单在课堂里拿几件标本或实物是很难解决问题的, 让学生在家里自己亲手动手养一养, 种一种, 这样更利于学生的探究。我教《饲养小动物》时, 课前先请学生自己捉几只蜗牛, 在家精心饲养, 仔细观察, 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课内进行集体交流汇报。这样一来, 学生对蜗牛的生活习性非常了解, 课堂上人人有话说, 个个举手发言。在交流会上, 各学生纷纷拿着自己的实验记录, 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述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的用文字表格形式, 有的用生动图画形式。另外, 教育学生利用好网络资源、丰富家庭的科普读物, 关注科技资讯信息, 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小小图书馆, 并提高其利用率。利用家长学校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对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这样通过课内与家庭互相结合, 使知识从感性认识自然上升到理性认识,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们探究科学的兴趣。

五、整合社区资源, 强化教育实践

影响科学教育效果除了学校和家庭外, 还有社区教育。社区是学生生活、劳动的主要场所, 时间大约占三分之一, 是学生接受科学教育最灵活、最具体、最有潜力可挖的时段。让小学生接触社会, 了解家乡, 关注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立足农村小学这一特点, 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开拓学生社会实践的大课堂, 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社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农业科技能手、果园、养殖场、工厂、农业基地、田园、实验基地等。

我们十分重视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 我校先后建立了二十几个有本地特色的科学启蒙教育基地, 成为常规性、阶段性开展科学启蒙教育的牢固阵地。如王村的食用菌基地, 使学生了解菌种的选择、栽培、加工等科学常识;王母殿的麻鸭养殖基地, 让学生参与养鸭活动, 掌握养殖的一些科学知识;前荆沟的蔬菜基地, 让学生参与耕地、播种、锄草、施肥、收获等种植活动, 使学生了解本地蔬菜种植的一些科学知识, 塑料大棚的使用知识, 等等。

我们推荐有优势的学生来担任科学小组的组长, 比如家里有项目, 并且有责任心的学生。采用调查研究、参观访问、亲历实践有的放矢的科学观察, 从中总结出有推广价值的科学考察报告。学生通过写观察日记, 记录下实践过程, 通过实验对比, 得出正确结论, 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过程是立足于农村小学这一点, 以自家的示范作用推动周边农户的生产, 达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对于广大农村学校, 要把自身劣势转化为开发与利用农村课程资源的优势和动力, 提高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 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手段和措施, 努力促进新课程各项目标的实现。农村课程资源,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要开发和利用农村课程资源, 可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 但作为教师要具有一双慧眼, 更要善于引导孩子们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就一定会有全面提高。

摘要: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中指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村有着丰富的社会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的挖掘将对科学教学有独到的价值和作用, 也是保证农村学校科学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本文从生命科学方面, 对农村课程资源大挖掘意义和方法做了初步阐述。

挖掘课程资源 第9篇

乡土史 (地方史) 的教学是国家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 是整个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补充作用。乡土史 (地方史) 资源的开发与当地现存的课程资源也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 中学历史教师要善于发现身边历史,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近年来, 为充分挖掘乡土素材, 努力开拓课程资源, 我校历史教师们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乡土史 (地方史) 资源优势, 力图在历史教学和南通地方史资源结合上进行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和实践。通过让学生实际接触身边鲜活的乡土史 (地方史) 素材, 在学好新课程历史必修课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课外实践和探究学习, 这对于激发学习兴趣, 拓展历史视野, 促进个性发展, 作用明显。

我校所在的江苏省南通市, 是全国113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北部, 东抵黄海, 南望长江, “据江海之会, 扼南北之喉”, 古称静海、通州, 一度又名崇川、崇州。虽偏安一隅, 却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自古即称“崇川福地”。后周显德五年 (958年) , 后周静海制置巡检副使王德麟在通州筑城“立四门, 周六里七十步, 六年甃以陶甓, 以北门地僻多盗, 立壮健营镇之”, 这是南通正式建城的开始, 至今已有1053年的历史。

南通, 滨江临海, 南风北韵, 境内有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的狼山, 国内现存四条古护城河之一的濠河, 始建于唐代的天宁古寺, 近代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大生纱厂, 国内第一座公立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具有千年历史的寺街和西南营历史文化名人街区等历史文化遗存。涌现出诸如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 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 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 著名画家赵无极、范曾, 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南通的板鹞风筝制作技艺、蓝印花布印染技术已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隔江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南地区相依, 被誉为“北上海”, 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而丰富的乡土史 (地方史) 资源, 为我们有效开展中学历史教学、拓展学生历史视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其效果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开拓学生视野, 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乡土史 (地方史) 所涉及的内容, 与学生生长、生活的地区环境紧密相关。学生的社会知识、历史知识, 很多都来源于他们的周边环境。学生对有关家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古老传说、风俗习惯以至山水草木等, 都有着深厚的情感, 对家乡历史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 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注意结合教材内容适当融入家乡历史知识, 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 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高一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对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所了解, 我们联系并带领学生参观了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前身是由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是我国最早的棉纺织骨干企业。大生纱厂由清末状元、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先生创建于1895年10月, 那时正值列强横行、国势衰微之际。张謇为实现“实业救国”的理念, 放弃有望飞黄腾达的仕途, 转向布满荆棘的荒地去开辟实业之路。

在南通开展以张謇为典型的历史教学具有特殊优势, 因为学生对张謇比较熟悉。张謇在南通是妇孺皆知的名人, 他为南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在南通有大量的历史遗存。有很多学生的长辈曾在张謇企业中工作过, 学生对张謇的事迹耳濡目染。

通过现场参观访问、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与大生纱厂老员工进行访谈等方式, 学生对张謇的认识由只是一知半解变得更加清晰全面。学生参观时聚精会神, 访谈时问题迭出, 课后还不断注意收集补充史料, 汇总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张謇与中国近代民族企业》, 为有效学习高中历史必修课教材起了很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这一活动的成功进行, 对于开拓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增加知识储备, 增强教师业务能力

教师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面, 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新知识不断涌现。教材不可能一年一年地更新, 而学生们的求知欲却在一年一年地不断增长, 他们的知识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拓宽。教师只凭书本上的内容授课已远远不够, 应尽量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新知识, 这就需要教师继续再学习。教师除了要有更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勤奋刻苦地学习实践、掌握更新知识的技术手段, 培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之外, 还应具有不断了解和熟悉乡土史 (地方史) 的意识, 将之作为增加知识储备、增强业务能力的重要补充。

2011年南通历史中考第32题是这么命制的:

井冈山根据地是毛泽东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81年前, 江海平原上的通海如泰地区也曾有过一支革命武装———红十四军。请回答:

(1) 简述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背景。说一说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过程的大事。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探索出怎样的一条正确道路?

(2)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 探究与思考:

材料一毛泽东为何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副研究员饶道良认为至少有五个原因:第一, 这里地处湘赣边界, 邻近粤鄂, 影响比较大;第二, 这里离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广州比较远, 反动势力比较薄弱;第三, 这里受大革命的影响, 各县普遍建立过共产党、工会、农会等组织;第四, 这里山势险要易守难攻;第五, 这里有自供自给的农业经济, 便于解决部队的给养。

———《星星之火映天红———记井冈山道路》 (2011年5月14日新华社)

材料二

注:红十四军活动区域主要在通海如泰地区。 (指当时南通、海门、启东、如皋、泰兴、泰县、靖江、东台等八县, 包括今海安、如东。由于敌我力量悬殊, 这支红色武装仅存在了数月。)

回答:与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有利条件相比较, 红十四军的武装斗争在区域位置及地势上有哪些不利因素?

(3) 阅读材料三:

材料三红十四军的失败, 从中国革命的全过程和当时的全局看, 是暂时的局部失败, 正如这个时期绝大多数苏区和红军遭受的损失一样, 是整个革命过程艰难曲折的反映。共产党人、革命群众、红十四军的广大干部和战士为祖国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所表现的可歌可泣的英勇献身精神和光辉的革命传统, 则是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的, 值得我们歌颂的。

———刘瑞龙《回忆红十四军》 (江苏人民出版社)

回答:结合南通籍老一辈革命家刘瑞龙 (1910—1988年) 的论述, 谈谈你在初步了解红十四军斗争后的感受。 (不要摘抄原文)

此题一经推出, 顿时师生哗然。谁能想到中考会考到红十四军, 会考到井冈山根据地?实际上此题的命制元素中渗透着南通乡土史 (地方史) 和时事政治的重要素材。1930年, 在江苏通海如泰地区, 诞生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劳苦大众自己的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这是江苏境内唯一一支正规红军武装力量。而南通籍老一辈革命家刘瑞龙曾担任过红十四军的重要领导人。《星星之火映天红———记井冈山道路》 (2011年5月14日新华社) 这篇社论刊发的背景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前夕, 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

试问, 题中所涉及的《星星之火映天红———记井冈山道路》 (2011年5月14日新华社) 这篇社论, 有多少教师关注过?刘瑞龙等人领导的红十四军, 有多少教师向学生提及过?

试想, 如果之前教师们能不闭门造车, 多关注点时事新闻, 学生们能不埋头书本, 多了解点乡土历史, 这道题目也就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因此,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 我们应当不断增加知识储备, 增强教师业务能力, 用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来武装自己, 用更加广博的课外知识来丰富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要。

三、丰富校园文化, 拓展校本课程研究

近年来, 本人所在的江苏省南通中学历史学科致力于乡土史 (地方史) 资料的收集整理, 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南通乡土史 (地方史) 的教学实践, 相继在高中各年级开设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本选修课和活动课,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已出版一本校本课程教材《通城纪略》。除此之外, 社会实践活动“寻访通城旧街古巷”正在进行之中。开设这类课程, 既丰富了校园文化, 也为我校新课程的推进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例如2010年暑假期间, 我带领了部分高二文科班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始进行“寻访通城旧街古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什么要选这样一个主题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呢?有人说古街巷是一个城市的缩影, 而南通城现存较集中的古街区仅有寺街和西南营两片。这里俯拾皆是历史名人、文人雅士的故居, 盘桓即得历史文化的遗存和脍炙人口的典故传说, 比方志更全面, 比史书更生动, 比典籍更吸引人。据不完全统计, 仅寺街一片, 历史上就曾出现过1位状元、1位榜眼、18位进士、14位革命烈士等共计100多位著名历史人物及大量历史文化遗存。因此, 通过“寻访通城旧街古巷”这一社会实践活动, 要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南通历史, 挖掘珍贵史料, 留存城市记忆, 提高人文素养。

我们已先后寻访过位于南通市寺街石桥头13号的钱素凡烈士故居, 采访了烈士遗孀孙术老人;寻访过位于石桥头27号的袁氏古宅, 采访了当代著名画家袁运甫、袁运生的五弟袁运开先生;还寻访过位于寺街119号的史白 (施春瘦) 烈士故居, 采访了史白 (施春瘦) 烈士的侄女施宁女士;等等。

每次寻访时, 我都会要求学生做好寻访工作素材的前期准备, 指导采访提纲的撰写, 还会带上采访所需的录音录像设备供学生使用, 以便后期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寻访活动的开展, 学生们对“寺街”、“石桥头”等古街巷名称的由来发展, 名人故居的保存面貌, 烈士生平的点滴故事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寻访结束后, 学生们还会按照要求完成寻访实录和随感文章的撰写。

此外, 围绕这样的寻访活动, 我们还与社区居委会联合开展“寻访通城旧街古巷”摄影展、征文比赛;开设了有关选修课和讲座, 向更多学生介绍、展示“寻访通城旧街古巷”活动的研究成果, 并将搜集整理的资料发布到网络平台上。为此, 南通电视台《总而言之》栏目还专门对此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随着“寻访通城旧街古巷”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开展, 我们还打算据此编撰校本课程教材《寻访通城旧街古巷》, 向世人介绍南通古街巷深厚的文化底蕴。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通过开展这些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挖掘、开发南通乡土文化资源, 使学生对南通的历史文化状况有所了解, 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热情, 调动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把南通现在的民风民情与历史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在探索与发现等实践活动中,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以满足学生学习活动多样化的需求,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个性化地发展。

同时,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建设一支具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为总结提炼出校本课程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和评价机制打下坚实基础。发挥校本课程促成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作用, 积极探寻有地方特色的研究经验与成果, 形成本校办学特色, 努力营造团结、和谐、乐观、奋进的内部环境和蓬勃向上的校园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赵苇航等.开发以张謇为中心的南通人文旅游资源简论——张謇旅游文化系列谈之一[J].南通工学院学报, 2001 (3) 。

[3]黄振平主编.江海文明之光——南通历史文化概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

挖掘课程资源,创新语文课堂教学 第10篇

一、利用好最核心的课程资源———教材

新课程确立了新的教材观, 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仍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是进行教学的主要凭借和重要媒体,是师生等共同创造和发掘的一种教育资源。它不仅本身是课程资源,更重要的是,它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往往起到主导作用。那么老师应如何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呢?

1.立 足 教 材 是 语 文 教学 之基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新课程理念、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载体,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凭借。立足教材,就是指教师要紧扣教材提供的文本,通过语言文字、插图、音乐及音响等创设可感可触的情境,让学生多读多悟,吟咏品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2.超 越 教 材 是 语文 教学 之 根

(1)突破文本的限制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树立“生活语文”的观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超越教材就是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让文本活起来、生动起来,即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特别强调挣脱课堂常规的束缚,整合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活课程资源。例如:在要求学生朗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时,就可让学生采取奏乐、伴舞的形式表演朗诵,这样,不但增强效果,活跃气氛,更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如果不具备开放课堂,不具有超越教材的思想就是不行的。

(2)超越教材就是让学生大量阅读文本外的文章 ,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但同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语文教学游离于文本外。

二、创设情境,拓展自然、社会、人文资源

“自然、社会 、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无处不在 ,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处处留心,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发掘”。为了指导学生描写人物外貌,上课伊始,于老师有意不立即进入课堂,而是让一个长相很有特征的女同志到教室里找他。那位女同志走后,他再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急于告诉老师这件事,他顺势引导学生描述那位女同志的外貌,学生情绪高昂,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原本令学生望而生畏的作文课,在于老师巧妙创设的情境中,变得轻松、活泼而富有成效。再有一位教师在教《大家都说普通话》一课时,把班上一位会说客家话的家长请进课堂。这位家长热情地用客家话和学生交谈,孩子们却不知所云;后来他改用普通话和孩子们对话,孩子们这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在这真实而又能有趣的情境中, 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了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教学效果特别好。

三、联系生活,挖掘学校、社区、家庭资源

新课程倡导社区是教育的资源,家庭是教育的伙伴,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立足学校、社区和家庭。每一所学校及其周围都蕴藏着丰富的潜在课程资源, 这些最具本土特征的资源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区、走进生活。以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为例,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开拓识字渠道。

1.利 用 校 园 文 化 资 源

如教室里的“两句”、名人名言,校园里的小学生守则、教育方针、标语、告示牌等。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识字,很快学生就连较复杂的字都认得了。

2.用 好 社 区 文 化 资 源

社区中有很多商店名、街道名、单位名、建筑名、站牌名等。这些在学生的眼里都是那样新奇有趣,这时,我们就可以巧加利用,善于引导,让他们依葫芦画瓢写下来,问问老师、父母、店里的阿姨、叔叔,等等。

3.发 挥 家庭 文 化 资 源

家庭里可供识字的文化资源实在太多了,电视中孩子喜闻乐见的动画片、无意歌曲、家里的藏书,订阅的报刊、杂志,甚至父母亲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素养等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资源。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重要,教师要寻求与家长的联系配合。

挖掘课程资源,加强读写训练 第11篇

【关键词】挖掘;资源 ;加强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本,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老师能善于挖掘课本资源,联系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小练笔,加强读写结合,就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谈几点做法:

一、补充情节的读写训练

许多课文,由于篇幅限制或者作者布局的需要,其中的一些情节比较简略,有的甚至留下一段空白。如果在此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想象、说话、习作训练,既可丰富文章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如《皇帝的新装》一文结尾,在皇帝举行游行大典时,一个天真的声音揭穿了真相,文章至此戛然而止。结果会如何呢?我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插图,积极展开合理想象,续编这个故事。同学们兴趣盎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故事续编。有的写道:皇帝由于裸体游行,受风寒感冒,不久大病一场,一命呜呼了;有的写道:这位昏庸的皇帝惩办了说真话的孩子,嘉奖了两个骗子,依旧沉溺于华美的服饰当中,不理朝政;有的写道:这两个骗子,原来是邻国派来的奸细,游行大典结束后,立刻带兵来攻打丹麦,丹麦很快就沦为他们的殖民地;有的写道:经历了这件事后,皇帝终于醒悟,烧毁了所有心爱的衣服,开始料理国家大事了,并且还穿着补丁衣服去微服私访,国家很快就强大起来了;还有的写到,皇帝回宫后,严惩了那两位大臣和骗子,成立了一个“说真话委员会”,由那个孩子出任长官,以此来监督并协助皇帝治理国家。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学生们在续写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受到了深刻的启迪教育,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改变情节的读写训练

文章情节是为表现事实、表达作者的主观思想而展开的。如果改变文章的某一情节,事件的发展、结局,人物的命运、品格都可能截然不同。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适当地进行改变事件情节的读写训练,有助于通过正反对比,深化人物性格品质对学生的感染教育。《羚羊木雕》一文授完后,我设计这样的练习:难道真如文章结尾所说那样,都是我的错吗?假如文章中的父母是一位通情达理的人,故事的情节又会是怎样的,请想象一下,我和万芳的关系会怎样。请写一个片段来描述一下。又如,《山中访友》一课教学,我直奔标题,请同学说说你认为课文会写些什么?同学谈完自己的看法后,打开课本读课文,对照一下和你想象的一样吗?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临摹文本”的读写训练

“临摹文本”顾名思义,就是仿写课文。当然这里不是要求学生生搬硬套去照抄或换汤不换药的简单加工,而是要求学生体悟、借鉴范文中好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如优美的词句、精巧的构思、新颖的立意或合理的布局等方面进行重新创作,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初中语文每一单元的课文编排都有它的编排目的和意图,我们只有深入领会并挖掘其内在的深邃,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对比感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在教学中自然而然的得到锻炼。第一册第六单元童话,学完了两篇之后,同学们也被童话中那奇妙的构思、夸张的语言、大胆的想象所陶醉,我顺势引导同学们,只要大家肯动脑,善想象,一定会创作出动听的童话故事。我让写一篇《桌子和凳子的对话》。作文交上来了,简直太出乎我的意料,写的太好了,情节各异,夸张离奇,富有想象,连我这个老师也自愧不如。有写桌凳比能耐的;有写桌凳诉衷肠的;有写桌凳互相争宠的;还有更离奇的构思,桌子王子和板凳公主互相倾慕,可因家族世仇而双双出走徇情的,内容五花八门,异彩纷呈。又如,学完了铭文《陋室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这种文体的特点,我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或寝室为题仿写一篇文章,结果由同学写道:课程不多,一天九堂。作业不少,各科都忙。今儿的作业,格外繁忙。历史要背诵,语文要模仿。外语要听写,数学要测量。可以查资料,上上网。无答案可借鉴,无朋友来帮忙。敢比古圣人,超过诸同窗。自问曰:质量如何?这次作文使我深深地意识到,只要我们的老师善于去挖掘课程资源和学生资源,我们的课堂一定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跨越时空的读写训练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新课标建议写作教学“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当前,穿越剧备受人们追捧,我们的初中生也不例外。因为它不受时空的限制,跨越古今、融贯中外,离奇大胆的构思、夸张跌宕的情节、丰富充实的内容等受到众人的喜爱,语文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鼓励同学们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大胆穿越,进行读写训练。学习了北师大版九年级第六册《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文章后,请同学们谈一谈:两位同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而两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是什么造成了他俩之间如此大的差别。这样在说的过程中同学们对封建科举制度有了一个清晰地了解。之后我布置学生大胆作文《当孔乙己遇上范进》,穿越时空的写作,学生能紧紧扣住两人的性格特点去写:被打折下肢的孔乙己拦路鸣冤状告丁举人,而刚步入统治阶级集团、圆滑世故的范进俨然左右逢源,两面三刀,对待孔乙己表面冠冕堂皇,而背后下黑手进一步讨好丁举人。故事虽然荒诞,但能真实地反映封建科举制度的残酷与人吃人的社会现状。

以上是我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训练的有效方法。除了 这些还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随堂练笔,如推测前因、续写下文、仿写片段、想象意境、扩展延伸、词语组文、人物评赞等。当然,读写能力是在日常多种形式的反复训练中提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持之以恒多读以外,还要坚持说一点,写一点,结合学生实际,在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提升学生作文水平 第12篇

如何搞好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们头疼的问题。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很牢靠, 但作文水平却不敢恭维。需要反思的是古人所讲的言而无物的写作通病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限制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离开生动而活泼的生活, 学生的作文就变成了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抄袭、模仿成了学生作文投机取巧的很直接的方式, 当我们在痛斥学生作文无真情实感, 无病呻吟的时候, 我不禁要问: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多少鲜活的写作素材?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的这个板子到底应该打在谁的身上?

新一轮课程改革让我们明确了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 还是课程的开发者。联想到我们的作文教学,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无疑对解决学生作文写作素材缺乏, 全面提升学生作文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它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 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作文内容, 让作文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 可以改变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被动地位, 充分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师生共同品味写作的乐趣, 体会写作成功的喜悦。

二、资源与写作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校牌广告、歌词, 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 以及日常生活话题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各地区也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也可以开发利用。我们还可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 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如此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如能进入到学生作文中去, 那一定能解决学生无写作素材的燃眉之急。为此, 我作了如下的尝试。

(一) 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 使之成为学生信手拈来的写作素材。

语文教材不仅是阅读课的教材, 用得好它也能成为学生写作时信手拈来的鲜活素材。起步阶段, 学生在积累这一方面的素材时, 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总结和归纳。如课文中有关“学习”的内容, 我们可以归纳为: (1) 关于学习的方法———“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 (2) 关于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论语》) ; (3) 学习要勇于实践, 勇于探索———“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故乡》) ;还有《从三到万》等课文, 指出:学习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 还要重视教师的作用。等等。综上所述, 就可以让学生完成一篇题为《谈学习》的作文。

对课文的内容, 我们还可以进行深入与拓展, 如《马说》一文论述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 以及由于食马者的无知而导致千里马被埋没的现实, 但韩愈远没有把伯乐及千里马的关系理清, 也缺乏令人信服的事例。为此, 我让学生联系课文进一步挖掘, 尤其要联系到当前的社会, 去全面思考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为了使学生不至于凭空想象, 我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1) 真正的伯乐应具有哪些品质和能力? (2) 千里马如何被伯乐相知? (3) 被相知后又应如何努力?伯乐和千里马的和谐合作意义何在?讨论是热烈的, 也是透彻的。最后也达成了共识, 那就是真正的伯乐首先要会看出真正的“才”, 看出后又要能精心的育“才”, 从生活、思想各个方面去关心“才”。甚至还有学生指出伯乐自身也要有一颗平常心, 千万不能嫉妒才, 并举出“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的历史典故加以证明。“千里马”呢?没有被相知前, 首要问题是要能显才, 只有充分地显露, 才有被相知的可能。被相知后既要珍惜各种的锻炼机会, 又要能有一种奋发进取, 不断进步, 成为“万里马”的雄心。最后, 大家一致指出如果用人的都是伯乐, 被用的都是千里马, 则祖国事业的兴旺发达指日可待了。我想经过如此一番的用心良苦, 再让学生谈一谈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或写一篇相应的文章, 问题该不会太大吧?

有了内容, 怎样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有个方法问题。这方面, 教材实际上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学习的典范。我记得在讲完了《从三到万》这篇文章后, 我让同学们一起理清它的思路如下:学习有无捷径?———讲一个笑话 (妄人学数) ———分析两个观点: (1) 学习要谦虚谨慎; (2) 要重视教师的作用——总结提出希望。我要求学生按照这样的写作思路写一篇《拔苗助长》, 其思路如下:“拔苗助长”与怎样的社会问题相关系?———讲一讲“拔苗助长”这个笑话———分析出两个观点: (1) 拔苗的危害何在? (2) 正确的对待苗的方法?———总结。这样简单的模仿固然显得笨拙与僵化, 但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 他们自然就会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了。我们似乎还可以用这样的事例加以证明。我曾教过一篇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写的《谈笑》, 那是一篇由词语而进行匠心独运的组合而成的优秀的说明文, 涉及到笑的词语多达上百个。然后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分类。为此, 我让学生模仿其写一篇《说哭》, 先叫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的方法, 找出与哭相关的词、短语, 甚至歇后语, 并模仿《谈笑》的分类, 也对有关哭的词语分类如下: (1) 哭与脸的关系; (2) 哭与人; (3) 哭的真假; (4) 哭的声音; (5) 哭与动物。结果, 那篇作文的效果之好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总之, 我们在学习教材的时候, 千万不要忘记, 教材本身就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思想和内容的仓库, 要充分地利用它, 使之成为学生写作时的一个巨大宝库。其实, 初中六册语文课文, 有谈品质的, 有谈科学的, 有谈家庭的, 有谈生物的, 如果能做有心人, 多积累, 多归纳, 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言之无物”的问题的。

(二) 有效挖掘校外课程资源, 使之成为学生取之不竭的写作之源

生活的外延, 就是学生课程资源的外延。语文教师眼中要有教材, 但不能眼中只有教材, 要打开自己的视野, 并赋予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一颗善于感悟的心灵, 让校外课程资源走进我们的作文教学。

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被《镇江日报》的一幅丰子恺的漫画所吸引, 旁边配以君羊的文字阐述, 字画一体, 浑然天成。更令我欣赏的是丰子恺的漫画大多很写意, 粗粗几笔, 画意朦胧, 而君羊的文字想象得合情合理, 描绘得生动自然, 有时还稍带简单的情节。我忽然醒悟, 这不是一种很好的作文训练方式吗?于是, 我经常在报纸或杂志上找些漫画让大家模仿君羊的写作方式,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再说, 现在的中学生对流行歌曲很感兴趣, 那我们完全可以迎合学生这种口味。先让学生唱, 再让学生评, 最后让学生根据曲子填词。尽管学生的填词水平很有限, 但时间长了,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定然会提高, 这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 如何利用校外语文课程资源也非只言片语所能言尽, 要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各种语言载体, 尽可能地多开展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这既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也是我们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使之言之有物、吟之动情的一个重要途径。

上一篇:电网调度下一篇:专业思想认知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