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范文

2024-06-26

登鹳雀楼范文(精选4篇)

登鹳雀楼 第1篇

一个星期四的早晨, 我来到二 (8) 班的教室准备上一节古诗诵读课。当孩子们看到黑板上我用楷书抄写的《登鹳雀楼》时, 情不自禁地齐读了起来。我刚想表扬他们, 不料他们纷纷说:“老师, 老师, 这首诗我们一年级就学过了, 我们早就会背了! ”

“真会背?”

“登鹳雀楼。白日……”背完后, 孩子们端端正正地坐好, 神气地望着我。

“老师, 我还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和说明的道理!”

当孩子流利地说出诗歌的大意及道理后, 我问其他孩子:“你们也懂了吗?”

“懂了!懂了!”

“好, 那你们知道作者王之涣是怎样读这首诗的吗?”我压低声音问。

等几个孩子自信地朗读完后, 我摇了摇头说:“你们这是朗读, 古人用的是吟诵, 可好听了!想学吗?”

“想!”

“那请大家认真听, 我会连着吟诵两遍, 看谁最先发现吟诵的秘密!”接着我吟诵了两遍《登鹳雀楼》。

“老师, 我发现你读诗时摇头晃脑的, 很好笑。”

“是吗?这也算是吟诵的一个小秘密。”

“老师, 你读诗时有的字拖得很长。”

“那谁来说说, 老师把哪些字读得特别长?”

“有‘山’‘河’‘流’, 还有‘穷’‘层’‘楼’。”

“哎呀, 全让大家找到了。奖励你们跟着我读!”

几轮下来, 孩子们都学会了。正当他们高兴的时候, 我又说:“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吟诵的初级阶段———诵读, 还有高级‘版本’, 能学会吗?”

“能!”

这一次, 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 他们明白了怎样读就是吟诵。

临下课时, 一个孩子举手说:“老师, 我发现王之涣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并不是很开心……”

“孩子, 你真聪明!你是王之涣的知音啊!是啊, 太阳落山, 黄河不返, 壮志未酬, 诗人怎能不愁呀!让我们一起再次吟诵这首诗, 感受作者的忧与愁……”

学习古诗, 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诗心”, 要让孩子们明白, 汉语是最动听的音乐。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离不开吟诵。吟诵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也是一种读书方法, 它必须遵循汉语的特点并按照诗文的创作规律来进行。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学习吟诵, 推广吟诵。对于低年级的孩子,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善于模仿的特点, 让他们先积累一些吟诵的方法, 再逐步渗透一些理论知识。

四年级:意象中悟情, 习得方法

在二年级上的这一节吟诵课, 激起了师生们学习吟诵的兴趣。以下是我在四年级某班的上课片段。

1.对比读, 意象中悟情得其法。

“同学们, ‘好诗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今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看看有什么新的收获。俗话说, 诗中有画。你们再读这首诗, 看能从中读出怎样的画面。”

这样的问题,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那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有人说, 文章越短越难写。面对如此壮丽的黄河落日图, 作者只用了这十个字——— (生读前两句) 就勾勒出来了。作者还不满足, 想看到更远更广的天地, 他是怎么做的?读——— (生高声诵读后两句诗) ,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学生齐声答道。

“怎样才能把这首千古名诗的意蕴读出来呢?自由练习一下, 等一会儿我们进行一个吟诗比赛。”

……

我和三名学生读完之后, 让其他学生对比, 说说谁的读法更能读出诗人的胸臆。

“为什么老师的读法更能体现原诗的意蕴呢?因为老师用的是古人的读书方法———吟诵。想学吗?”

“想!”

几遍指导下来, 学生基本学会了如何吟诵这首诗。

“你们注意到没有, 每句诗中, 老师拖长读音的字分别是每句的第几个字?都是第几声的字?”

一番议论之后, 我兴奋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真会读诗!你们刚才说的就是吟诵的基本要点啊!平长仄短, 依字行腔。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节奏点上停一停, 韵字平仄皆回缓。让我们一起再吟诵一次。”

“经典诗文”的教学, 要用“经典”的方式———吟诵。“意象”是情思的载体, 是情思的物化形态。我们要先将古诗词的语言符号转换成具体可感、立体灵动的意象, 再用声音复活经典, 这样才能达到“沉浸语言, 浸润心灵”的效果。

2.拓展读, 会心吟诵中得其韵。

“大家学得这么快这么好, 奖励大家一个故事。相传, 有一天, 风流儒雅的大才子唐伯虎和他的好朋友祝枝山一起游山玩水。他们来到鹳雀楼, 爬到一半的时候, 大胖子祝枝山早已气喘吁吁 (师弯腰, 左手撑着膝盖, 口喘粗气, 右手做摇扇状) , 他不想再爬楼了。假如你是游兴正浓的唐伯虎, 你会怎么劝说他?”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可祝枝山说:‘唐兄, 到此已穷千里目, 何必更上一层楼?我们下去喝喝茶, 休息一下吧。’你又该如何劝说?”

待学生思考片刻后, 我提示道:“聪明的唐伯虎只把祝枝山的话稍微改了几个字, 祝枝山就兴致勃勃地重新登楼了。”接着我板书“到此虽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很快七嘴八舌地猜到了, 他们的那种兴奋, 那种快乐, 不置身其中, 是很难感受到的。

“新诗改罢自长吟。你们能用今天学的吟诵方法, 同桌合作把这两句诗表演出来吗?”

接下来的两分钟, 教室成了巨大的表演场……

这节短课在孩子们的最高兴奋点中结束了, 很久以后, 孩子们还会念念不忘当时的场景……

六年级:立体悟情, 更上一层楼

面对六年级的学生, 我又该如何上这一课呢———

1.看图片, 背诗歌。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楼, 它们分别是———”我用课件逐一出示三大名楼的图片。“俗话说, 楼因诗传, 诗因楼生。每一座名楼, 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下来。岳阳楼, 有杜甫的———《登岳阳楼》 (生齐背) ;黄鹤楼, 有崔颢的《黄鹤楼》 (生齐背) ;滕王阁, 有王勃的《滕王阁诗》 (生齐背) 。第四大名楼是哪座楼, 谁知道?”

一学生说:“镇海楼?”我摇摇头。

另一学生说:“不会是鹳雀楼吧?”

“对!就是鹳雀楼!它的出名是因 为王之涣 写了———”

生齐答:“《登鹳雀楼》。”

2.对比读, 悟写法。

“实际上, 当时写鹳雀楼的诗歌还有很多, 比如畅当写得也很不错。”我用课件出示了畅当写的《登鹳雀楼》, 学生自觉地朗读了起来。

“迥临飞鸟上, 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 河流入断山。”

“对比读读, 比较一下为什么世人认为畅当写的《登鹳雀楼》比不上王之涣的?”

……

“好了, 我们逐句对比:第一句和第二句, 两人都写了登楼所 见——— (生 :之景。) 畅当的第三、第四句还是——— (生:写景。) 而王之涣呢?”

“王之涣写了自己登楼的感受。”

“现在谁来说说, 为什么世人认为畅当写的《登鹳雀楼》比不上王之涣的?”

“因为畅当四句诗都只写了自己登上鹳雀楼所见到的景物, 有点像杜甫的《绝句》。”

“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会联系学过的其他诗歌对比阅读, 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确实如此, 畅当的这首诗和杜甫的绝句诗一样, 四句写景, 只有一些片段画面, 没有转折, 对于自己的精神面貌也没有一点涉及。自然, 我们的心就和诗人疏离了。”我顿了顿, 接着说,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不同了, 他既描绘了——— (生:景。) 也抒写了登高才能望远的情思。‘更上一层楼’的‘楼’, 并非全是指现实中的高楼, 它可以推演到一切的人生事业。后两句, 可以随着诗人的脚步, 把我们想象的触角伸得更高更长。全诗情、景、理交融, 诗和人合一。这就是王之涣的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很重要的原因。”

“最后, 再让我们用吟诵的方法比较一下这两首诗的高下。”

……

3.拓展读, 猜诗句。

接下来我又讲了唐伯虎和祝枝山登楼的故事, 情形和四年级的差不多, 不再赘言。临下课, 我让学生思考, 为什么六年级了, 我还要和他们一起学习这首一年级就学过的诗歌, 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之经典与其当下的生活联系起来。

登鹳雀楼 第2篇

一、目之视点

视点 (这里指时空视点) 是人们观察或呈现对象世界时采用的时空角度和位置, 包括时空的起点和移动的顺序。《登鹳雀楼》作者的视点既是固定的, 又是流转直至消逝的。通过了解视点, 能够感悟作者的思想, 更好地理解文本。

固定的视点。从诗的题目就知道诗人视点在鹳雀楼。诗人在登楼的过程中, 视点由低到高, 视线由高至低, 西望至“白日依山尽”, 东望至“黄河入海流”。随着诗人视野愈来愈宽, 诗的视域愈加宽广, 气势愈加非凡宏伟。

流转的视点。据《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假如我们亲临古鹳雀楼, 踏着诗人的脚印来到最高层, 上下左右瞭望四方, 感受古人之眼界、古诗之气度时, 定会诧异。因为我们向西极目远眺, 是一望无际的八百里渭河平原, 看不到“白日依山尽”;楼下的黄河水正由北向南奔流不息, 向东远望更不见黄河踪迹。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 前瞻中条, 下瞰大河。”中条山位于鹳雀楼的东面偏南, 它恰恰挡住了我们遥望黄河奔流向东的视线, 我们看到的是“河流入断山” (畅当《登鹳雀楼》) 。那么, 作者的视点在哪儿呢?

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提出了著名的“三远说”:“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 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 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 谓之平远。”古代诗人同画家一样, 并不受一时一地的局限, 被眼之目睹所障碍, 他们可以仰山巅、窥山后、望远山, 视线如沈括所说“折高折远, 自有妙理”, 他们的视点不是固定在一处, 而是分布在多层的散点。他们可以“乘云气, 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 (《逍遥游》) , 可以“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 (嵇康) 。《登鹳雀楼》正是如此。诗人在登临鹳雀楼后, 视点没有固定在鹳雀楼, 视线不受渭河平原、自北向南而流的黄河所局限, 也不受中条山所障碍。他心灵的眼睛不停地“更上一层楼”, 早已超越当下:既高远近前中条山, 又平远天下之山;既仰视当空白日, 又远望红日落山;既俯瞰眼下流水, 又深远入海黄河。诗人的视点, 既在立身处又在思绪辽远处, 既在鹳雀楼又在浩然长空。他的视点是流动的、折转的, 由高转平, 由仰转远, 由俯转深, 整个宇宙都在他的俯仰之间。

消逝的视点。“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诗人不断地攀登高楼、超越高楼。他用俯仰往返的视线抚摩、眷恋着万物, 而万物皆备于诗人, 来亲近、扶持诗人。诗人饮吸大山名川于胸怀, 山川吸纳着诗人之情之心。山川与诗人相互融化、彼此难分, “白日”“黄河”融化了诗人之心, 诗人之意浸入“白日依山尽, 黄问入海流”之境。此时诗人的视点由外物转向内心, 凝聚了相融在一起的“物我”。随着物我的彻底相融, 诗人达到了“与万化冥合” (柳宗元) 的两忘境界, 随之诗人的视点奇异般地消失了……

二、目之映象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是诗人心灵与宇宙相融而出的影像, 它是诗人目之“映象”。该映象是一个多层立体画面, 具有表层、中层、深层结构。为了便于说明, 本文把这几个层次的景象称为浅景、中景、深景。

1. 浅景

董其昌说“诗以山川为境”, 可见描摹山水者繁多。与其他山水诗相比,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之浅景有以下特点。

一是日暮黄昏。浅景画面描摹的时间是“白日依山尽”之“尽”、“黄河入海流”之“入”时。此黄昏时分, 斜阳余晖染红天角, 返照山光水色, 与大海浑然一体。落日沉没, 大地渐暗, 暮色已起, 银灰色笼罩无垠大地。二是意象宏大。白日、高山、黄河、大海, 在中华文化中都是宏大意象, 内涵丰富。“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所描摹的宏大意象, 白日运转落山, 大河奔流入海, 为天地注入无限生机。三是意象关联。“白日”为依山“尽”, “黄河”为入海“流”。大河滚滚北流, 经华阴, 抵潼关, 挟渭水转向东去, 越过三门峡, 奔赴无边大海, 与之交汇融合。宏大意象的交会, 动人心魄、高深莫测。四是空间浩大。白日在西方高山目之所“尽”处, 黄河远在东方海陆相连处。天上之景, 日月星辰、云霞虹霓, 而作者只绘白日一轮放置辽远。地上之景, 山川草树、楼阁亭台, 而作者只画黄河一线, 终极大海无边。这是诗人精心经营的位置, 画面空旷简洁至极, 构图恣意粗放, 浩气逼人。五是时空一体。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时间空间不可分, 如成语“日薄西山”“流年似水”就是例证。“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就是时空一体的画面, 它既是时间的流逝又是物体的运动, 它是时间率领下的空间画面。

可见, 诗人描摹的浅景是一幅客观山水图, 它不同于“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而是把情感隐藏在景物中, 用几乎纯客观笔墨描述景象。这幅广袤的“千里”景象, 就是黄昏时分率领下的“白日”、高“山”、“黄河”、大“海”构成的气势恢宏的时空一体图画。

2. 中景

浅景恢宏雄伟, 特点耐人寻味。我们应该紧紧地抓住诗的关键字“尽”和“流”, 细细咀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感受诗中描写的时空动态变化, 由浅景进入中景, 体会其味。

时间的流淌。从诗句之间的关系看, “依山尽”的“尽”为仄声置于句末, 突出了时间较短;“入海流”的“流”为平声位居句末, 突出了黄河入海交汇的持续时间较长。“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就是短暂的时间流淌到长久的时间。从诗句内部关系看。在古人意识中, 日出日落、大河奔流不息就是指时间永恒流动;与时间永恒流动相比, “依山尽”和“入海流”突出了日落和黄河入海之水交合消失时间相对较短。“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就是短暂的时间流淌入永恒的时间流中。

意象的运动。“白日依山尽”是白日西落的过程, “黄河入海流”是黄河向东归入大海的流动。它们的运动轨迹分别是:太阳的运转—与高山相交—日的隐去, 黄河水的流动—与大海相汇—黄河水的消失。意象的运动惊心动魄, 极富意蕴。一是日的运转、河的流动。“尽”“流”是日的东升后西落、大河由西到东奔腾不息入海的节点, 由此可以想见浩瀚长空、无垠大地上, 太阳的运转和黄河流动的完美运动轨迹。二是意象与高山、大海相交。“依山尽”“入海流”都是意象之间的相交, 特别是“黄河入海流”, “河”“流”都是平声, “河”“海”“流”都有三点水, 这从字音和字形上突出了大河与大海交汇的气势。三是意象的消失。“依山尽”之“尽”、“入海流”之“入”, 就是白日隐于山后、黄河水融于大海, 最终的消失。

空间的变幻。“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描述的浩大空间, 是从灿烂到苍茫虚无的变幻过程。灿烂, “白日”在字义 (白指日光) 和字形上 (白和日都由“日”构成) 突出了绚烂的太阳及灿烂的大地;苍茫, 白日依山“尽”, 凸显了日落时天穹的转暗、大地的昏黄、宇宙的苍茫;虚无, 遥远的白日、入海的河水, 意味着对于近在咫尺的忽略, 对于当下事物的省略, 使得浩大的空间尽显神秘虚无。

由上可见, 中景是一张具有动感的视频截图, 一幅充满张力的画面。它是一幅意象运动相交到消失、时间短暂到长久、空间灿烂到苍茫虚无的宏大场景。《易经》曰:“无往不复, 天地际也”, “无往不复”是中华传统的宇宙观。“尽”“流”突出的是“无往不复”的关键节点, “往”之终点和“复”之起点, 隐含了消失必会再运转, 短暂一定长久, 苍茫虚无必然再浩大灿烂的观点。中景实际上就是无住不复的宇宙。

3. 深景

由中景到深景的暗道仍是“尽”和“流”。我们只有在仔细体会中景滋味之时穿越其通道, 才能隐约感受到深景的存在。

歌德在《浮士德》中说, “一切消失者, 只是象征”。“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诗人所描绘的“尽”与“流”就是消失之景, 是时间的流逝、灿烂的隐退、白日的落山、黄河的远去。它们象征着“道”。宗白华说:“‘道’‘真的生命’是寓在一切变灭的形相里”, “‘道’就是实中之虚, 既实既虚的境界”。“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所描写的就是从有到无、从有限到无限、从实到虚, 也就是既有既无、既实既虚的境界。可见, 深景就是既实既虚的大道境界。

目之“映象”的浅景、中景、深景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而区分的, 实际上目之“映象”是个多维立体的半透明结构, 它是一个完形, 一个浑然一体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有外在之形、内在之真和核心之道, 它既描摹宇宙大地的浩瀚恢宏和无往不复, 又表现了诗人对道的思考, 与天齐的胸怀和境界。这个整体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 是主客不分的一元体。

三、目之超越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是千古哲理名句, 它告诉人们只有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穷”字在这里是穷尽、穷究的意思, “千里”指广袤的世界、宇宙, “更”指再、继续, “上”指攀登、提高, “层”指层次、境界。登高望远的深层含义, 就是如果要想看到、看清、看透世界宇宙, 既能看其表层, 又能观其中层和深层, 就需要不断攀登, 提高层次, 提高人生境界。

“欲穷千里目”, 就必须“更上一层楼”, 提高人生境界, 超越眼睛之看。根据目之视点和目之映象, 目之超越有三个关键。一是超越目之固定视点。目不能受所在位置的限制, 要努力达到“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使心灵得到解放。二是超越目之所见。“五色令人目盲”, 不能被眼见所障蔽, 要看透世事, 不断提升人生境界。三是超越自我。要达到物我一体相融的“天地与我同生, 万物与我同根”的境界, 从而对宇宙、人生获得一种哲理性的领悟。

“更上一层楼”就是超越眼睛、超越自我, 最终使精神得到自由, 攀登至人生的最高层。此时人的灵魂得到释放, 视点得以流转, 既能望远世界表象, 又能深探宇宙奥妙, 人与物相融合, 灵魂得以逍遥自在。

阅读古诗《登鹳雀楼》, 通过诗人目之映象, 可以感受宇宙的广袤和奥秘, 体验诗人的广阔眼界和深邃目光;通过古诗哲理名句, 能够直接感受诗人目之超越, 理解古人深刻的思想;通过诗人流转的视点, 更能感受古人灵魂的自由和与天齐的人生境界。总之, 通过诗人之“目”, 既可以感受古诗雄壮气象, 体会其中道理;又可以深入理解古诗内涵, 感受诗人的胸怀和气度;更能修炼自我, 使自己也努力做到穷尽千里。

《登鹳雀楼》 第3篇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登鹳雀楼 第4篇

一、求实———让学生读得实实在在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古诗对仗工整, 平仄有律, 读起来朗朗上口。古诗有它独具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古诗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 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 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 采用各种形式的诵读。在教学《登鹳雀楼》一课时, 学生读得实实在在, 朗朗的读书声溢满整个课堂。学生理解的读、感悟的读、积累内化的读、个人读、齐读、引读, 形式多样, 扎实有效。

(一) 初读感知, 初显实实在在

在第一环节借图释题初读感知中, 在学生自读古诗后, 指名个别学生大声朗读, 相互评议, 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在读通读准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读出古诗节奏, 让学生读有目标, 读有层次, 初读感悟实实在在, 扎实有效。

(二) 读中感悟, 尽显实实在在

在第二环节想象入境读中感悟中,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反复地诵读, 让学生读出兴趣, 读出意味, 读出感情。朗读的形式不拘一格, 学生时而轻声自读, 边读边想, 边想边记, 时而高声诵读, 底气十足, 慷慨激昂, 读出了气势, 读出了自信, 读出了激情。

(三) 熟读背诵, 更显实实在在

在第三环节拓展延伸熟读成诵中, 学生先是看着插图背诵古诗, 接着是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诵古诗, 最后是当一回小诗人配乐边演边诵古诗, 给了学生一个扶梯, 学生一步步攀上读的最高峰。

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 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 学生读得不累, 而且越读兴致越高, 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 学生都能够熟读成诵, 当堂背诵根本不成问题。

二、求真———让学生悟得真真切切

古诗文无论描写记事还是写人表意, 无不悦人目、动人心、融人思、怡人情。因此, 古诗教学要多些意会, 少些言传, 多些感悟, 少些理解。古诗教学, 也无须旁征博引, 更不必探幽发微, 否则就会破坏其形象的完整性, 减弱诗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应着力于引导学生读悟欣赏诗文, 紧扣关键字词, 酌情点拨, 指点迷津。以此引导学生对诗文的情感体验, 感知美的情愫, 产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登鹳雀楼》, 学生读中想象, 运用媒体, 入境体验, 想象说话, 真正登上了鹳雀楼, 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了诗中描绘之景, 景中寓涵之理。

(一) 读中想象, 运用媒体

在体会“白日依山尽”这句诗时, 让学生结合插图, 读中想象“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在教师适时地点拨中, 抓住“尽”、“依山”, 咀嚼诗意, 感悟“白日依山尽”中一轮落日靠着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 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二) 创境引入, 想象说话

体悟诗中哲理“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在教学第二句诗句时, 创设了情境“怎样才能看得更远”。通过角色体验, 想象说话, 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了“身在此楼中”中的遐想, 与作者产生共鸣。接着我顺势追问:“小朋友, 如果你们不登得那么高能看见那么远的景色吗?所以,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呢!”引出并让学生明白了诗中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三、求趣———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 才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 主动地投入学习, 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为此, 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 我们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激趣, 让“趣”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让古诗教学也兴趣盎然。

(一) 课始引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登鹳雀楼》教学伊始, 我以活泼的语气对孩子们说:“今天, 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旅游, 这里有一座有名的楼, (出示图鹳雀楼) 在这座楼上, 经常有这种叫鹳的鸟来休息 (出示图鹳这种鸟) , 所以人们给它起名叫鹳雀楼。”指名读“鹳”“雀”“楼”三个生字, 再响亮地喊出这座楼的名字。接着我又对孩子说:“小朋友, 你们知道吗?这座楼本来是不出名的, 但是自从唐代大诗人王之涣写了一首古诗《登鹳雀楼》以后, 这座楼就很有名了。到底是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 (板书“登鹳雀楼”) 指导学生读好课题。本环节的教学不仅轻巧地渗透了地理、历史知识, 又质疑激趣, 引发了学生探究古诗的欲望。

(二) 课中生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 此时, 我们教师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加以调节, 让学生的兴奋点再度点燃, 投入新的学习。教学《登鹳雀楼》“黄河入海流”时, 我使用教学课件, 展现黄河波涛滚滚流入大海的情境, 让学生感受这种博大的气势。教学“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登上鹳雀楼更高一层之后能看到哪些新的景色, 教师活泼轻松的语言让学生站一站、动一动、想一想、说一说, 入情入境, 生活经验被充分激活。学生想说、愿说、会说, 课堂又一次被激活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不断生成。

(三) 课后增趣

总结古诗后, 还应指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活动, 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以延续。教完《登鹳雀楼》后我通过多媒体展现动画, 让学生随着音乐吟唱古曲韵律, 再次掀起教学的小高潮, 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学习, 回味学习过程。

上一篇:深水群桩基础下一篇:体育义务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