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存在问题范文

2024-07-26

系统存在问题范文(精选12篇)

系统存在问题 第1篇

1 油田油气集输系统

油气集输技术主要包括油气分离、油气计量、原油脱水、天然气净化、原油稳定、轻烃回收等工艺。

1.1 油气集输系统

油气集输系统是一个由机、泵、站与各类管网组成的系统。是一个油田连接油气水生产和油品销售的纽带。油气集输系统既是油田高能耗系统又是油田安全管理的重要部门。一般油气集输系统包括:油井、计量站、接转站、集中处理站, 叫三级布站, 也有的是从计量站直接到集中处理站, 叫二级布站。集中处理、注水、污水处理及变电建在一起的叫联合站。油井、计量站、集中处理站是收集油气并对油气进行初步加工的主要场所, 它们之间由油气收集和输送管线联接。

油气水集输系统的特点是点多面广, 既涉及泵、罐等机械方面的问题, 又有油气集、储、输等工艺流程方面的问题, 还涉及油气处理时所用到的化学药剂方面的问题以及集油、注水管线的防腐保温等问题, 这些问题因处于同一系统中而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因此必须将各方面问题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才能确保整个油气水集输系统的经济、高效运行。

1.2 集输管网系统布局

油田集输管网的系统布局, 应根据油田面积和形状、油田地面的地形和地物、油井的产品和产能等条件来确定。一般面积大的油田, 可分片建立若干个既独立又联系的系统, 面积小的油田, 可建立一个系统。系统内从各油井井口到计量站为出油管线, 从若干座计量站到接转站为集油管线, 在两种管线中, 油、气、水三相介质在同一管线内混相输送。在接转站, 气、液经分离后, 油水混合物密闭地泵送到原油脱水站或集中处理站, 脱水原油继续输送到矿场油库或外输站, 从接转站经原油脱水站或集中处理站到矿场油库或外输站的原油输送管线为输油管线。利用接转站上分离缓冲罐的压力, 把油田气输送到集中处理站或压气站, 经处理后外输。从接转站到集中处理站或压气站的油田气输送管线为集气管线。从抽油井回收的套管气和从油罐回收的烃蒸气, 可纳入集气管线。

1.3 油田集输技术和建设

油田集输技术和建设是根据不同油田的地质特点和原油性质及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油田开发进程的变化而选定、而变化的。例如, 由于原油粘度大小、凝固点高低的不同, 高寒与炎热地区的差别, 可对原油的集输技术有很大影响;又如, 有的原油和天然气中, 因含硫化氢, 需经脱硫后才能储存和输送出去, 这就要有相应的脱硫技术和建设;再如, 当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 油井中既有油、气, 又有大量的水, 不仅要把油、气分离开来, 而且还要把水分离出来, 把油、气处理成合格的产品, 把水也要处理干净, 以免污染环境等等, 如此众多问题所涉及的众多技术与工程建设, 都是油田建设的主要内容。

2 油气集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集输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耗高、油气损耗高、腐蚀与防护等问题。

油气损耗高是指油气处理过程中挥发、损耗偏高, 需要进一步加大密闭运行系统的改造;能耗高主要问题是油水比例的变化使原有集输设施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 集输系统设施普遍存在工艺不适应、设施老化、运行能力不匹配现象, 影响生产正常运行。应加大油水泵的改造力度, 进一步优化泵的选型, 合理配置运行参数, 使油水泵效率得到提高。

2.1 油气损耗

从油气回收的角度看, 油气损耗主要是呼吸损耗和运输损耗两类, 呼吸损耗是油品进出油罐和环境温度变化而导致, 运输损耗是油品装车和卸载过程中蒸发导致。一般来说, 防止油品损耗, 一是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改进操作规程, 如油罐车底部装油等;二是抑制油品蒸发, 如采用浮顶罐等;三是采用相关的回收技术进行油品回收。迄今为止, 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油气回收工艺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 还有仅为达到环保目的的氧化法。近些年, 具有特色的变压吸附和变温吸附经过不断的改进, 在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吸附法的功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吸附剂的选取, 活性炭等吸附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可以作为首选的吸附剂来考虑。在吸附过程中辅以冷却, 将提高吸附率。吸收法一般仅限于汽油蒸气的回收。

2.2 降低能耗

无功动态自动补偿技术的应用, 有时会使机泵不能保证在高效区运行, 严重影响系统效率, 同时还会造成电网运行功率因素降低, 偏离供配电系统对电网运行功率因数的技术指标要求, 应结合集中静态无功补偿工作的经验及油田各采油厂各配电室用电负荷, 根据生产需要变化的实际情况, 采用具有谐波治理功能的数控动态无功功率补偿技术, 对其进行实时动态补偿应用试验, 以提高油田电网运行的功率因数, 降低系统损耗, 提高电力能效综合利用效率。

2.3 腐蚀与防护

集输管线输送的介质通常为气体、水、烃类和固体颗粒等共存的多相流介质, 目前大多数油气田注水开发后成为高含水油气田, 为提高产量必须提高多相流介质输送量, 从而加剧了管道内壁的腐蚀, 所以管道内防腐技术是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和延长管道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为适应油气管道的快速发展, 管道内防腐技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目前, 国内外对油气集输管道内腐蚀采取了不同的防腐措施, 主要有:采用特殊材质, 如不锈钢、合金、玻璃钢、碳钢+缓蚀剂、防腐涂层、衬塑等技术, 辅以相应的腐蚀监测技术和防腐工艺来进行腐蚀控制;缓蚀剂防腐、涂料防腐、电镀、复合管防腐等技术。

在防腐方面应重视新建管线、大罐等设施的防腐性能, 避免因腐蚀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应将注、输、采系统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改造, 以达到注、采、输协调优化运行, 达到设备高效运行的目的。集输系统是油田开发的骨干工程, 也是重要的安全防护系统。要进一步提高集输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通过动力合理匹配、燃料结构调整、优化运行参数、实施流程再造、改善基础设施、淘汰落后装备和工艺技术等措施, 提高节电、节水、节油的能力, 促进油田集输系统整体效率的提高。

监控系统存在问题2018 第2篇

1.有功、无功负荷调整响应缓慢,调整不到位,调整值保持不住容易反弹;

2.跨年时元月一日必须重启主机,否则报表打印时间出错; 3.报表统计月累计、年累计出错,原因待查(现象:零点读数、24点读数、差值、电量正常,月累计和年累计显示“#VALUE!”); 4.水导、下导油箱油位值与现场不符,需要修改(将实际值改成与零刻度线的差值);

5.下位机与上位机通讯中断并恢复后,出现甩负荷;

6.语音/工程师工作站应用程序不定期转死,经常无语音报警、报表不打印,需要重启;

7.瓦温信号容易受干扰,不定时报警;

8.同期回路容易烧转角变压器,需要厂家检查相角变换程序,防止再次发生。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第3篇

关键词:电气设计;低压配电;问题与对策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地快速发展,现代自动高科技的电气化设施可以让建筑物更充满有人性化,然而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许多问题所引发出的后果也是不可预料的。随着近年来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厂自动化、机械化的程度不断提升,工厂中日用电量不断增多,为了保证用电的可靠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低压配电设计中的安全防护显得极为重要。

1.低压配电系统概述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同时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2.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原则

(1)配电系统应满足生产和使用所需的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一级负荷应由双重电源供电,当一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二级负荷宜由两个回路供电,并且可以手动切换,在条件很困难的情况下,允许只有一个电源。

(2)配电系统的接线力求简单灵活,便于操作维护,并能适应负荷的变化和系统的发展。同一电压的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在高层建筑物内,当向楼层各配电点供电时,宜采用分区树干式配电;但部分较大容量的集中负荷或重要符合,应从低压配电室用放射式配电。

(3)在制定配电系统方案时,一般不考虑当一电源系统发生故障或检修停电时,另一电源进线也同时发生故障。

(4)制定配电系统方案时要不仅要考虑系统的使用性和安全性,还要充分考虑节约基建的投资,降低运行费用,避免造成浪费,同时还要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防止给环境带来污染。

(5)在进行配电系统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当前的负荷,必须对负荷的增长的进行充分的考虑,预留必要的发展余地并作出分期建设的规划。同时,配、变电所的电源进线要有适当的富裕的供电能力,以免日后当配电系统超過目前负荷时,未能满足配电的要求。

3.低压配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未对低压配电线路灵敏度进行校验

这个问题一般出现在道路与隧道工程中。该类工程的用电负荷分布性使得低压配电线路都相对较长,一般会达到几百米,多的会有上千米。设计师一般注重计算线路压降,却忽略检验低压配电线路的灵敏度。在一级配电的时候,只要检验灵敏度符合要求,那么线路电压一定可以满足要求,相反则不能。而二级以上的配电线路,就应同时对线路压降和灵敏度进行校验。有的过分专注接地极故障和保护灵敏度,认为只要安装了剩余电流保护设置就不用对灵敏度进行检验,却不知还应对线路之间短路防护进行检验。当采用非选择性的低压开关时,由于瞬动电流倍数太大,通常不能满足灵敏度需要,在线路结构不改变的前提条件下,较好的解决措施是采用有选择性的低压开关,依靠短路短延时的设置对接地故障进行保护。

3.2远方控制的电动机不设就地控制和解除远方控制的措施

近些年来,我国工厂的自动化进程取得了较大进步,普遍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组成自动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室的上位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现场控制站等组成一个有线数据通信网络系统。现场控制站在现场进行工艺参数检测、用电设备运行工况信号的采集、监测和控制,并向中央控制室进行实时传送,动态实时显示厂区工艺流程。中央控制室可调用现场控制站的全部运行信息,负责提供设备的控制方式,并下达控制指令。

而就地控制一般设在电动机(比如风机、水泵等)附近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用于日常调试和维修,为了确保设备和维修人员的安全,它具有最高级别的控制权。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规定:“远方控制的电动机应有就地控制和解除远方控制的措施”。这是在设备检修或运行中保证人身安全的基本规定,可防止发生因远方误起动电动机而致使维修人员伤亡的事故,必须引起重视。

3.3低压元器件选择不合理

有的工程图纸中,母联断路器的整定电流设置得过大。应当针对工程特点、用电负荷情况酌情设置。

配电系统采用两回进线、单母线分段、母联断路器联络的接线方式。两回电源分别由两台变压器提供。平时两回电源同时供电,母联断路器断开。当一回电源因故障或检修停电时,母联断路器合闸,由另一回电源带部分或全部负荷。

当一、二级用电负荷不多时,没有必要将母联断路器的整定电流设置得和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一样大小。按照一、二级用电负荷容量,并适当考虑远期发展的裕量,整定母联断路器即可。

3.4设计中熔断器使用的太少

基本上馈线回路都采取断路器,故障一排除重新合闸就可以,十分方便。事实上熔断器一个很明显的优点就是短路分断能力强,小熔断器的分断能力一般也超过50kA,甚至有的超过200kA,然而小型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就很难达到这种程度。

相比较断路器,熔断器出现故障维修的情况较少,而且熔断器结构非常简单,价格便宜,体积很小而且更换、安装也方便。更换时可以从备用回路里得到,也可以备存少量的熔体。更换熔断器熔体时多用专门的手柄,这样更换的时候更加方便,不像断路器需要长时间停电。目前在我国,熔断器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低压配电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4.1保证供电质量

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于供电有更高的需要。一些比较特殊的供电单位,如世界博览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等,或者一些有严格需要的安全防护场所:民航站和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对供电的需求极高。对此,在进行配电设计工作时一定要找好可靠的外部电源,设置可靠的内部电源。

另外还有众多因素会对供电连续性造成影响。比如:低压配电系统的故障、主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天气影响和外部的破坏等等,许多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保护电器的选择和设置,可以有选择性地动作,尽可能地缩小断电影响的范围。

4.2配电柜内出线回路不要过多

配电柜是相对封闭的设备,所以,它的散热情况比较差。如果电器安装密度较高,发热量也相应地提高,电器的实际载流能力会降低,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为保证配电设备的安全使用和配电系统的可靠运行,在设计配电柜时应当注意出线回路不要过多。

4.3接地连接线的保护

接地连接线在接近地面处容易腐蚀断裂,因为地面处土壤氧气多而且温度高。虽然可采取热镀锌等措施来对接地连接线进行处理,但也不过是能比不采取措施多用几年而已。所以,接地连接线要在接近地面处以加热缩套管进行保护,不仅可以防止潮气和空气进入,也可以和土壤隔离。当然,不可以全线都套管,否则,会使降低接地电阻。接地极埋在地下越深,则土壤电阻率越低。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减缓腐蚀的进程,因为埋入越深,土壤里含氧量就越少,并且温度低。接地连接线采用单芯电缆,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因腐蚀而断裂,但会增加施工的难度。

5结语

在低压配电设计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针对工程的特点进行低压配电设计。只有总结之前的经验,对已有的问题加以解决和完善,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创造出高效益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郭凤文.市政工程低压配电设计常见问题分析[J].建筑电气,2014(10).

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4篇

在实际施工中, 施工单位偷工减料, 使用劣质廉价的水封小于30mm的地漏, 自然不能满足规定中要求。在居民自行装修房子的时候如果选用了一些外表光亮齐整的不锈钢地漏代替规格标准的塑料地漏, 由于其内部水封很浅, 同样会因为排水时形成的强大压力破坏地面水封的功能, 致使个臭功能丧失, 室内容易侵入臭气。所以, 要想避免上述问题, 在安装水封时一定要使用常规合格产品, 在适合的高度安装水封部件, 以求达到隔臭保洁的作用。

2 厨房排水管道设置和卫生间排水管道设置难以满足居民要求

由于建设或施工单位为了想降低工程造价, 或考虑住户还要进行二次装修, 所以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 建筑公司把卫生间的普通管道通过普通阀门和生活饮用水直接相连, 如此一来, 一旦供水立管因故倒流, 由于此时卫生间的排水管道处于堵塞状态, 就会对生活用水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 高层建筑的排水同一些排气管道是想通的, 在正常情况下, 管道内的异味完全可以通过通气管道全部排出, 当卫生间排水管道设置不合理时, 异味就有可能通过排气管道外溢出来。

3 排水管道由于材质原因噪音较大

现在的楼板隔音效果普遍较差, 加之目前的排水管道都是使用塑料管道, 其排水时的噪音比一搬的铁制管道要大, 如果排水管道在靠近卧室的位置, 噪音的干扰对住户的影响会更大。所以, 不仅要选用优质降噪的管道材料, 同时要考虑的铺设位置, 以免对用户造成干扰。

4 家用空调凝结水以及自然雨水的排放问题

当前, 有许多设计都是屋顶雨水和阳台雨水共用一个排水管道, 或者就是家用空调凝结水和阳台雨水共用一个排水管道, 这样固然方便, 但是如果合用管道出现排水不畅的情况, 雨水就极有可能通过阳台溢出, 或从凝结水管道倒灌入户。因此, 阳台排水系统应跟其他排水管道分开来单独设置。这样既可以避免雨水从阳台地漏溢出来, 也可以防止异味气体外溢, 同样的, 家用空调凝结水的管道铺设也可以照此进行。

5 使用合格给水排水管件

由于管道及阀门泄露问题, 给住户造成很大不便, 所以在安装时要采用合格、合理的管材、阀门, 给排水设计、施工等方面应严格把关, 使用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目前使用的塑料管材以其光滑的内外壁, 良好的耐蚀性和卫生性, 管壁不结垢、不生锈, 而且安装方便, 可以明设在墙外, 也可以暗设在墙体内, 所以获得了大多施工单位的青睐。而且工程设计人员在选用管材时应依据国家规范, 不仅考虑优点, 同时还要考虑刚性、绝热性、膨胀量, 对多震地区还要考虑抗震性等因素。重力流排水系统高层建筑雨水排水管材宜采用承压塑料管、金属管。

6 总结

总的来说,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总体上对供水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所以, 在建筑和装修中的给排水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要严格把关各个环节, 完成科学合理安全的住房设计。同时, 也要结合用户的需求, 考虑用户的感受, 总结设计经验和装修的特点, 力求给用户舒心方便的感受。除此之外, 也要加紧技术变革和材料创新, 关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 提升自己的水平, 解决好给排水这一工程, 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需要和住宅设计发展的需要。

摘要:简要探讨了排水系统的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管道设置,排水管,地漏

参考文献

[1]刘传聚.建筑设备[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国税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第5篇

一、国税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1、物理安全上存在的问题。物理安全主要指信息化系统、设备、工作环境等在物理上采取的保护措施。国税系统在物理安全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机房建设、局域网建设规划上,随着各地基本建设的不断投入和完善,省市县的机房和网络建设趋于完善,但根据县一级的实际情况,机房虽然配备有专门的防雷、防火设备,但没有防水、防潮设施。县一级的机房网络设备和部分服务器和上级机房同样是24小时开机,机房属于夜间和双修日无人值守,一旦出现突发事故,不能在第一时间处理,这样存在许多安全上的隐患。

2、网络安全上存在的问题。网络安全主要是指网络访问、使用、操作的安全,它是信息化安全中最普遍的内容,主要包括:病毒危害和访问安全。在开放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比以往要大得多,特别是近几年,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病毒数量急剧增长,危害范围也不断扩大。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最好的方法是安装防病毒软件,综合征管软件自2005年6月上线后,我省国税系统先后部署过两个网络版的防病毒软件,现在部署的是国税系统专用版的瑞星网络版的杀毒软件,可以实时查杀病毒、智能安装,快速方便地升级。然而,杀软不是万能的,就我局实际情况网络安全人员虽然对全局所有在用计算机安装了网络版的瑞星杀毒软件,但依然存在我局网络被ARP攻击后网络带宽被大幅占用,影响了税收正常业务的开展,还有就是近期在我市出现的针对“MS08-67内存漏洞”的蠕虫病毒出现影响到FTP、网语等工具及其他网络资源的正常使用和访问。访问安全是指对设备、资源、信息和服务访问权限的安全控制。访问安全也是最常见的安全问题,国税网络缺少必要的权限管理,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到各服务器和路由器。造成许多安全上的隐患。

3、信息安全上存在的问题。信息安全主要是指信息交换安全。网上申报、网上认证的发展推动了信息安全需求。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对连接者身份进行严格验证,防止非法用户的进入,为了防止传输过程中的信息被窃听,要求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以及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加密。为了增强信息安全,需要对登录信息和纳税申报信息进行安全审计记录,从而可以对非法入侵进行跟踪,并分析系统的安全状况。

4、管理安全上存在的问题。管理安全是指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来保证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措施的实现。信息化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没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其他的任何努力都形同虚设。信息化安全需要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从安全管理组织、制度、措施上都要制定一整套相应的规范。如应急预案、机房安全制度、密码制度等均应全方面的完善,从而杜绝网络安全上的漏洞。

5、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意识存在的问题。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很多时候都出在内部,许多典型的网络入侵事件都是借助于内部人员才得以实观的,而我们国税系统的一般工作人员,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意识差,个别人就根本没有安全意识,计算机随便装载各种游戏软件,不经杀毒随便使用外来U盘、软盘、光盘等现象普遍存在。

二、解决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

信息化安全问题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提出的任何安全对策也只能是更好地预防问题的出现,尽量减少安全问题对正常业务的影响。针对我局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归纳出“三大对策”,即完善已建设高可用性网络、已部署的安全防护系统和已建立的安全保障体系。

1、建设设高可用性网络。建设高可用性网络就是要建设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信息化基础网络设施,实现信息化物理安全和网络安全。建设高可用性网络的主要措施涵盖信息化硬件和软件以及需要重点考虑的灾难恢复。(1)信息化硬件。信息化硬件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布线、机房设备等。要保证信息化网络的高可用性,在设备选择上必须坚持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在系统设计上也要充分考虑网络和设备的冗余备份。在网络设备上,应尽可能选用可靠性高,有相对冗余的中心交换机:服务器应选用带冗余电源的,硬盘应选用能做RAIDl,RAID5等高可靠性的磁盘阵列:机房设备必须用UPS供电,保证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2)信息化软件。信系化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等。应尽量选用性能好安全性高的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基本选用WindowsXP,服务器操作系统优先选用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3)灾难恢复。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国税系统对计算机设备的依赖度也越来越大、对税务系统而言,最珍贵的不是信息化设备或系统:而是存储的各种文档和数据库信息。所以灾难恢复是信息化安全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想法保证数据存储的可靠性,保证网络服务和应用在故障时能尽快恢复。对国税系统而言,灾难恢复保护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数据库和文件服务器。关键数据库一般是指存储纳税申报信息CTAIS数据库、金税数据库,文件服务器主要是指办公自动化所依赖的服务器,它存储国税系统管理过程中所需的重要文档和资料。先进的典型灾难恢复系统是由集群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相关软件组成,当系统部分设备发生灾难时可以保持服务的连续性并自动恢复或尽可能恢复最近的数据。典型灾难恢复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灾难恢复系统里的设备要做到地理分散,才能真正应对灾难的发生。

2、完善部署安全防护系统。部署安全防护系统主要指通过操作系统安全使用和部署安全防护软件,实现信息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1)防病毒系统。常见的计算机病毒主要是针对微软的操作系统,对国税系统而言,对付病毒的重要手段是部署网络防病毒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由防病毒主程序和客户端以及其他辅助应用组成,它可以通过管理平台监测、分发部署防病毒客户端,这种功能意味着可以统一并实施全系统内的反病毒策略,并封锁整个系统内病毒的所有入口点。因为计算机病毒是动态发展的,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万能”防病毒系统,所以我们能做到只能是及时地更新病毒库。要有效地对付计算机病毒,除了部署防病毒系统外,还要配合其他手段维护系统安全,做好数据备份是关键,并且要及时升级杀毒软件的病毒库,还要做好灾难恢复。(2)防火墙。防火墙是目前最重要的信息安全产品,它可以提供实质上的网络安全,它承担着对外防御来自互联网的各种攻击,对内辅助用户安全策略的实施的重任,是用户保护信息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在信息化安全中应给予高度重视。通过配置安全策略,防火墙主要承担以下作用:禁止外部网络对国税系统内部网络的访问,保护国税网络安全。现在的防火墙在功能上不断加强,如可以实现流量控制、病毒检测、VPN功能等,但是防火墙的主要功能仍然是通过包过滤来实现访问控制。防火墙的使用通常并不能避免来自内部的攻击,而且由于数据包都要通过防火墙的过滤,增加了网络延迟,降低了网络性能,要想充分发挥防火墙的作用,还要与其他安全产品配合使用。(3)入侵检测。大部分入侵检测系统主要采用基于包特征的检测技术来实现,它们的基本原理是:对网络上的数据包进行复制,与内部的攻击特征数据库进行匹配比较,如果相符即产生报警或响应。检测到入侵事件后,产生报警,并把报警事件计入日志,日后可以通过日志分析确定网络的安全状态,发现系统漏洞等。如果它与防火墙等其他安全产品配合使用,可以在入侵发生时,使防火墙联动,暂时阻断非法连接,保护网络不受侵害。在部署此类产品时要注意进行性能优化,尽量避免屏蔽没有价值的检测规则。(4)操作系统安全使用。在信息化网络中,操作系统的安全使用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试想如果你打算与同事共享一个文件夹,可是你又没有加密码,共享的文件就会变成公开的文件。操作系统安全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用户密码管理、系统漏洞检测、信息加密等。用户密码管理无论是对个人还是整个系统都是很重要的。用户密码管理有许多的原则要遵守,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使用空密码,如当你使用Windows系列产品时,如果不幸你使用空密码,局域网中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访问你的计算机资源。如果你是系统管理员,制定严谨的用户密码策略是首要任务之一。漏洞检测对关键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是极为重要的。任何操作系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漏洞,操作系统的漏洞总是不断地被发现并公布在互联网上,争取在黑客没有攻击你的主机之前及时发现并修补漏洞是极为关键的。另外一种类型的漏洞并不是系统固有的,而是由于系统安装配置缺陷造成的,同样应引起足够重视。对服务器而言,关闭不需要的服务或端口也是必要的。即使网络很安全了,需要保密的信息在存储介质上的加密仍然是必要的,因为任何网络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使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时,尽量使用NTFS分区,对重要信息起用加密保护功能,这样就算是信息意外泄露,也无法破解。

3、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主要是指:对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整套体制,包括管理组织、制度、措施等,通过安全管理,保证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措施的实现。(1)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机构,确定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维护和维修管理制度及安全考核制度,建立责任和监督机制,实行分权制约,优先授权,进行系统设备、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的安全管理,建立工作记录,详细记载运行情况。(2)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在国税系统网络中,小的安全问题可能比较容易解决,但是严重的安全问题对税收工作的影响是很大的,如系统设备故障或大范围病毒感染等,这时的问题处理起来会特别复杂,有必要针对特定的安全问题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安全应急预案主要确定安全应急处理时的领导组织结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步骤,做好事前准备,不至于遇到问题时慌了神而手忙脚乱。(3)加强网络管理。加强网络管理是信息化安全的重要环节,网络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安全策略的维护和检查、系统和数据的备份、防火墙路由器等的安全检查、审计分析网络安全事件日志、设备和系统的日常维护等。只有加强网络管理,才能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4)加强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宣传教育。安全问题很多时候都出在内部,许多典型的网络入侵事件都是借助于内部人员才得以实观的,而且严格的安全策略大多是针对外部的,所以应高度重视内部安全。除了从技术上尽量保证安全以外,通过加强宣传,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和遵纪守法意识,让广大工作人员自觉地参与到安全保护中来,认真执行安全策略,减少安全漏洞,信息化安全才有保证。

总之,信息化安全问题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广域网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安全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安全问题是融入到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建设高可用性网络,部署安全防护系统,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信息化安全才能得到最好的保证。李俊宇.《信息安全技术基础》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12 《计算机网络安全》袁德明,乔月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6月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实践教程》蒋建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HIS系统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第6篇

关键词:HIS系统;医疗信息化;医院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信息化的重要性引起了行业整体的极大关注。很多医院基本的信息系统——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得到不断完善和升级,有力推动了医院服务与管理功能的进化。HIS作为医院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俨然已经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环节之一,也是医院医疗、卫生教育和科研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之一,更是现代化信息建设的重要应用工具。

1 HIS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1.1 HIS系统的组成

医院的信息系统(HIS)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对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HIS)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国家卫生部制定的HIS功能规范,其整体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1)临床诊疗部分包括:门急诊及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临床检验科、血库、医学影像、手术室麻醉等六项内容。(2)药品管理部分包括:数据准备及药品字典、药品库房管理、门急诊药房管理、住院药房管理、药品核算、药品价格管理以及制剂管理子系统和合理用药咨询功能等八项内容。(3)经济管理部分包括:门急诊挂号系统、门急诊划价收费系统、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系统、病人住院收费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管理系统等七项内容。(4)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包括:病案管理系统、医疗统计系统、院长查询与分析系统、病人咨询服务系统等四项内容。(5)外部接口部分包括:医保系统、社区医疗系统、远程医疗系统、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等四项内容。

1.2 HIS系统的主要功能

(1)面对医疗的服务系统。HIS可以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效率。通过网络系统的运用,HIS将医院的门诊挂号、门诊检查检验、收费、药库管理等几个环节科学的结合起来,实现医院的现代化信息管理。随着科学的发展,临床医疗以及病人为主体的信息化也在逐渐的被运用到医院的HIS系统中。例如,目前多数医院的数字化影像设备都实现了与网络的链接,CR、DR、CT、MRI、内窥镜、超声和病理、血液检查等也实现了数字化的采集和存储与传输。对于各科室的医生和护理人员来说,均具有属于自己的门诊和住院部工作站,站站之间实现了有效的链接和数据共享,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面对管理的决策系统。准确无误的信息统计分析是领导决策的依据。HIS在医院运行后,医院领导可以通过院长查阅系统了解医院的运营动态、管理现状、医院的经济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年报及奖金分配方案等,从而依据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

2 HIS系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应用为医院信息化管理带来便捷,一方面我们为HIS带来的好处与方便大加赞赏,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了HIS某些方面的不足。

2.1 HIS本身设计的不足

从目前HIS系统的应用来看,其管理软件还存在一些不足,HIS的供应商只是简单的将其软件稍作改动后出售给各个医院,而医院往往会考虑到经费或是其他问题而放弃让商家量身定做适合的软件,导致HIS的应用效果差强人意。此外,医院的管理人员局限于本身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不能很好的适应HIS的使用,对自身所存在的管理狭隘性或是医院管理流程弱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将HIS的程序、功能与医院的内部业务流程和管理特点结合起来,只是一味的依靠HIS来彻底改善医院的管理,很容易导致盲目的引进HIS系统,在HIS使用时也只是仅仅将计算机软件与医院繁琐的业务和各个独立的部门简单联系起来,结果不是业务流程不适应HIS系统,就是HIS勉强运行于落后的流程,这样不仅加重了计算机模拟手工业务的处理强度,还增加了管理成本,造成医院整体的资源浪费。[3]

2.2 HIS在医院管理方面的作用尚未挖掘

作为医院日常运营的工具,HIS系统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并且随着每天的医嘱开具、病例书写、检查检验、用药、收费、物资统计等活动,数据量还在快速、迅猛地增加。虽然HIS的应用使医院的运行实现了工作流程优化、无纸化,但医院的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决策制定、发展规划等仍然按照以前的老办法开展,忽视了对大量数据的挖掘,致使很多HIS使用者没有意识到这些闲置的资源可能对医院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绩效考核、决策制定、教学科研和客户关系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2.3 信息孤岛逐步形成

从现状来看,我国医院信息管理软件市场已经形成,但还很不规范,囿于众多厂商的激烈竞争,我国的医院中存在着多个厂家的信息系统。由于各信息系统的开发公司不同,数据库类型、数据格式等均存在着较大差异。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各个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无法实现共享,各自形成“信息孤岛”,极大地干扰了数据的利用。虽然我国正在制定医疗信息化的统一数据标准,但目前各地区、各医院的数据格式尚未统一,给区域医疗卫生数据的收集与应用带来障碍,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HIS系统的改进

3.1 购买适合自己的HIS系统

HIS的数据库结构流程具有高度的标准化特性,为医院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沟通和控制。但是HIS所提供的有效的信息数量取决于医院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模式,及其业务和服务流程设置。在有购买HIS系统前,需要详尽的分析医院需求,考虑需要系统管理的目标、医院的组织调整、业务流程以及内部控制点的确认,另有特殊需求时,要做好特殊需求分析,方案确定后,再跟HIS开发商协商,制定适合本医院的HIS系统,这才是明智的选择。[4]

3.2 医院管理思想要与HIS系统同步改进

HIS技术的复杂性、需用资源的密集性和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则涉及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权力结构和人们习惯的变化,因此,HIS系统已不单纯是一个计算机的技术系统,也集中体现了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与理念。目前,大多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医院管理与医院信息系统的脱节。[5]医院的高层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当充分地利用HIS系统庞大的数据资料,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医院宏观政策。

3.3 系统要注重兼容性

作为医院信息化系统的体现主体,HIS系统有必要对外提供开放的接口。在多个软件开发商系统构建模式下,医院的业务数据产生于不同的业务信息系统,被不同的系统所管理。为了便于业务数据的共享、统计、管理,这些来自于异构系统的业务数据应当依托于HIS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实行集中式管理。也就是说,HIS不仅管理着自身业务产生的数据,也能够通过接口接收和管理外来数据,成为医院业务数据管理的中心。包括院内各子系统的集成、与外部系统的集成,如和公共卫生信息、上级主管部门数据上报支持、医疗保险系统和社区医疗系统等。

参考文献:

[1]李刚荣,刘国祥.数字化建设促进医院发展[J].中国医院,2004(10).

[2]易彦伶.HIS在医院综合管理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2).

[3]王铸.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流程重组[J].中国医院,2004(10):7-8.

[4]李铭.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误区及对策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8(6):441-443.

供配电系统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 第7篇

1.1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配电设备不合理

有些开发商为了节省资金, 提供落后的配电设备存在建设标准较低, 线变损高, 变压器配置容量不足, 超期运行等问题, 增加了安全隐患。还有的由于电负荷的迅速增长, 导致电能表, 断路器与供配电线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电气负荷的需要, 加速绝缘老化, 而频繁的发生故障甚至事故。对于距离不太远的比较重要的配电设备, 没有配合保护和减少智能开关与软起器, 没有从独立的变电所或者是开闭所的附属变电所直接进行配电, 拉长了距离, 减少了利用率。

1.2 由于各处的用电计量方式不一样, 难以达到标准要求

不管是小区, 医院还是工厂等建筑, 由于居住的地方不同, 居住人群不同, 用电量不同, 所以它们的用电计量的方式也不一样。比如说医院和工厂经常要带动大型设备和仪器运行工作, 需要消耗很大的电量, 这样可能在每一个工作室就会安装一只计量表, 而像小区用电量就相对少很多, 所以一般只需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安装一只计量表就可以了。这样, 由于各处的用电计量方式不一样, 导致标准规定的要求难以达到。

1.3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环境不合格

不少配电所位置安装在地下开关站或者是室内, 由于环境的因素, 一旦遇到下雨天或者是室内湿度太大, 配电变压器就很容易受潮, 进水而损坏。还有一些由于所处环境阴暗, 通风性差, 隔热效果不好, 独立的检修和消防通道不完善, 就会影响配电设施的正常工作, 也会加大配电设施事故抢修人员的工作压力, 增加资金的消耗。

1.4 供配电系统缺乏监测手段

对于一些大型的建筑, 每天的耗电量都很大, 随时可能负荷, 如果不能及时监测, 会使变压器烧毁。而且一些长期运作的变压器如果不能及时掌握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况, 就会对这个配电系统的安全造成威胁。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通过修理或更换变压器解决问题, 也会大大的浪费了财力, 人力和物力。

2 针对供配电系统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的对策

2.1 供配电系统设施维护抢修方便快捷

为了确保配电设施的使用年限达到标准,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电缆路径设置标志桩, 随工验收, 竣工图纸存档备查, 记录隐蔽工程等工作。变电所和配电所必须充分考虑故障抢修设备和通道更换的可能性。工井和排管的设计必须考虑长远的检修与改造的可行性;对于地下排管, 电缆敷设以及地下部分等隐蔽工程规划设计必须留有裕度。对于环网柜, 箱式变电站以及地上部分等要尽可能选用质量好的产品。

2.2 供配电系统的配电设备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完成

配电变压器的安装容量要严格按照标准中的负荷配置系数选择, 配电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不宜过大, 供电半径应合理控制。首先需要通过详细调查建筑面积的大小和地理位置, 准确统计用电负荷并分清用电负荷类别。其次, 要统一确定整体供电方案,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具体划分分期开发的区域与规模, 为了防止初期供电方案无法涵盖远景布置局促和负荷增加的被动, 也可以在已确定的整体供电方案的前提下, 把和分期开发区域的设计用电容量相当的配电设施一并建好。最后, 要规范配电设备, 提高配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质量, 对于户外的一些建筑, 为了避免故障隐患, 要采用全绝缘, 全封闭型的材料。

2.3 逐步改善供配电系统的监测手段

为了确保长期实时负荷分析和监测, 掌握配电变压器电压异常, 过载与负荷曲线的情况, 积极研究并推广安装配电变压器的实时监测装置。为了提高整个配电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需要运用电力监控系统来实现控制的硬件系统模块化。为了节省工程费用与缆线, 可以采用总线方式来对整个小区负荷进行分析与统计, 来监控整个建筑的开关量, 动力的电流模拟量, 照明还有空调的状态, 来控制层空调和层照明配电箱之间的互投。一旦一条封闭进线电源或者是母线电源等发生了故障, 就需要用另一条封闭母线来代替这条封闭母线。供配电系统的检测不但可以减小物业管理部门的工作强度, 也可以提高供电等级和供电的可靠性, 增加节能效益。

3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小区, 工厂, 学校和医院等机构随着规模的扩大, 人数的增加和大量电子仪器的引进, 现在的用电量越来越大, 为了给居民, 工人, 学生和医生提供一个更加稳定, 更加可靠, 更加安全的供配电系统和更加高的供电质量, 针对现在供配电系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结合工程实践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大大的节省了能源, 同时也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谢家瑞, 刘传宝, 高洪英.城镇居民小区供配电设计思路[J].农村电气化, 2006, 1.

[2]彭碧兰.浅议10kV供配电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 2009, 10.

[3]陈德贺.住宅建筑变配电系统方案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 2005.

[4]孙永发.工厂供电区高压配电的经济性和技术性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 .

[5]魏小新.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中提高功率因素补偿措施的确定[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 2003 (8) .

[6]刘金晟, 侯世英, 孙韬.工厂供电工程设计方法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 .

[7]张春强.大型居住小区10kV高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1) .

煤矿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第8篇

1 我国煤矿的通风现状

我国矿井通风技术取得了众多引人注目的成果,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总体来看,我国矿井通风的技术水平还处于相对的落后状态,通风系统的可靠性还有待提高。以前的轴流式风机效率低、耗电量大。尤其是近年来煤矿生产中采用的综采放顶采煤方法发展迅速,工作断面大高产高效,具有开采强度大、经济效益好,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但是导致了瓦斯涌出量大、工作面所需风量大,传统的通风技术及通风设备已不能适应这种生产方式。

2 煤矿通风中存在的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多数煤矿存在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老化等问题,在通风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因此许多矿井通风系统存在以下不足:(1)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安排的采掘作业面过多,超能力组织生产,而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致使风量不足。由于全矿或采掘面供风量不足、或风量串联使用次数过多,往往造成某些地点瓦斯积聚、矿尘浓度超标,直接威协着生产、工人生命安全。(2)恶性调节。很多系统采用增阻调节方式,容易导致矿井总风量减少,需要增加风量的采区风量增加不上去,为此把调节风窗的面积任意缩小,几乎把巷道堵塞,造成恶性调节。(3)回风段局部阻力大,阻力分布不合理。在通风系统设计中忽视了局部阻力的影响,因而在实际运行中对生产局部阻力的地点(断面突然扩大或缩小、巷道转弯、分岔、冒顶、倒棚、片帮,通风设施拆除不彻底和煤、泥堵塞等)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致使局部阻力增大。造成回风巷通风阻力过大的原因就是:风量大而通风断面小,堆积物多,风速过大等。(4)通风设施设置不合理,质量差。应该构筑密闭的地方不构筑,而用风门代替,使风门数量增多。有的风门设在主要进、回风巷之间,两边的压差大,漏风严重。(5)主风机效率低。由于选用的设备本身效率不高,或者风机性能与矿井通风阻力状况匹配程度较差,风机工作效率普遍偏低(低于50%。60%),同时造成电能的无谓消耗。(6)缺乏管理与正常的维护。有大量风机处于无人管理或有名无实的管理状态中。有些风机长期处于“带病工作”或不合理的运行状态。如有的风机叶片已严重锈蚀或变形,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风机的性能,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3 煤矿通风的解决对策

随着采煤深度越来越大,工作面与地面的联系距离更远,通风系统出现问题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加之大功率长时期运转的高度机械化采煤也影响着矿井气候。对煤矿通风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提出了一些煤矿通风的优化发展的措施:(1)实现通风系统的智能化管理:集监测、计算、调控一体化的智能化通风是通风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风速传感器、风压传感器、甲烷浓度传感器等,对通风状态参数进行远距离自动监测、监视。然后通过中心的计算机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最后由控制系统和指令决策系统发出指令,自动控制风机的运行及风门等风量调节装置,实现对风量的自动再分配的目的。(2)通风系统调整与改造:矿井合理的通风系统,是保证主要通风机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为降低矿井通风阻力,必须对全矿井通风网络进行全面调查和阻力测定,在关键分支上进行降阻,降低通风阻力的途径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扩大巷道断面;②降低巷道局部阻力;③开掘新井巷,缩短通风长度;④增加并联风路;⑤调整采掘布局,实现均衡生产。(3)主要通风机的合理选型:为了保证主要通风机的经济运行,首先风机选型必须合理。近几年,无论是新矿井设计还是矿井改扩建,不少局、矿都注意选用一些高效风机,以保证新投入的风机离效节能。(4)废弃资源在矿井通风中的利用:①采矿天井的利用。通风系统改造中,分别保留了采矿后的脉外天井和采场通风行人泄水井、溜矿井,使其不被破坏和充填,利用这些天井形成天井群辅助或代替集中回风天井排风。②采空区的利用。利用浅孔留矿法开采后遗留的采空区作为排风通道,彻底解决了排风井断面过小、采矿破坏,污风无法排出,地温过高的问题,省去了开凿专用排风井的工程。③浅部废弃开拓工程的利用。将以往不予考虑的前期的开拓井巷纳入新的通风系统之中,采取分流措施,增大了通风系统入、排风段的通风断面积,大大地降低了整个通风系统的通风阻力,减小了风机型号和装机容量,节省了大量电能消耗。(5)利用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在供给掘进工作面同等风量的前提下,比正常通风可降低能耗费用;局部通风机安装前置除尘器,降低了粉尘浓度;当采用混合式可循环通风时,掘进巷道内风流循环区的风速较高,可避免瓦斯层状积累,还能降低等效温度,改善劳动场所气候条件。

4 煤矿通风系统的发展趋势

由于矿井通风系统自身的复杂性,仅仅依靠人工凭借经验的手段来进行日常管理和事故救灾决策,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而且可靠性不高,极易出错。因此,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以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来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管理已是大势所趋。计算机可以对井巷网络进行模拟,通过对巷道的断面、风速等参数进行赋值,可以实现通风系统的数字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然后通过预先编制的程序对其进行处理、计算,输出正确的结果,从而,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以辅助决策。

新型矿井通风系统软件除了必须实现诸如灾害事故模拟分析、选择最佳避灾路线以及推荐灾变情况下的控风方案等一些基本的功能外,还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可视化。通风系统的参数以及计算结果最好能以图、文、声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十分直观地展现出来,这对简化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在救灾时能够快速地做出决策非常有利。(2)实现动态模拟。由于矿井气候、巷道布局等时刻在发生着变化,新型软件必须能够适应这种动态性,时刻保持与矿井的真实情况相符合,这样得出的结果才真实、可靠。(3)具有预测性。新开发的通风系统软件必须能根据现有的数据,准确地对之后的通风情况进行预测,以便帮助技术人员及早做出决策,并制定相关措施。

5 结语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矿井的通风良好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健全的管理体系是确保通风系统正常有效工作的保障。其合理与否对全矿井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具有长期而重要的影响。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工作,对通风系统涉及到的设备和通道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使整个通风系统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及时掌握井下大气环境的变化,对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进行实时监测,准确了解井下环境对生产安全、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因此,发展和建立正规合理、可靠稳定的矿井通风系统是确保矿井在发生事故时抗灾、减小事故扩大范围的重要保障。

摘要:本文简述了我国煤矿通风系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一些关于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改善与发展措施。

关键词:煤矿通风,通风系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有为.深部半煤岩回采巷道底臌机理分析与防治技术.现代企业教育,2010,(04).

[2]丰存生.回采巷道底鼓倾向预测研究.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03):128-129.

ACS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9篇

一、存在的问题

(一) 配套的业务操作管理制度相对滞后

1.部分ACS业务操作流程未详细规定。ACS上线运行伊始, 因为没有详细的操作步骤, 导致网点操作人员受理的常规性会计业务作废比率较高。

2.ACS会计人员岗位职责未进行详细规定。相关条例虽然对ACS机构和岗位设置进行了明确, 但未对各岗位人员岗位职责、业务操作规范进行具体规定。

3.ACS需打印的凭证资料未明确规定。如ACS记账凭证、日计表等账表资料是否打印、由谁打印等问题没有明确规定。

4.事后监督操作规范未紧跟业务的发展。ACS业务事后监督操作规范目前尚未与ACS配套下发, 事后监督员在业务监督过程中, 对部分业务无从下手。如营业网点需每日向中支事后监督中心提交哪些ACS系统打印资料, 记账凭证、日计表是否需要打印交事后监督中心, 发出业务清单、接收业务清单是随凭证装订还是专夹保管等都没有明确规定。

(二) 网络运行不稳定, 系统应急机制尚不完善

ACS系统登录、签退、日间、日终操作非常简便, 基层央行会计核算人员再也不用天天加班备份了。但是由于系统初始运行, 应急机制尚不健全, 一旦出现故障, 会造成账务积压的现象。

(三) 系统操作功能设计存在缺陷

1.不能按网点打印损益表。ABS中损益表的打印分机关本级辖内支行汇总, 方便核对, ACS中损益表只能打印汇总数据。月账务余额核对不一致时, 不能在ACS损益表中快速查找是中支营业网点记账错误还是辖内支行网点记账错误, 不方便核对。

2.不能设置打印账户。ACS未设置账户参数打印功能, 对设置的账户参数只能在系统中进行查询, 不方便业务操作人员对账户设置进行手工核对。

3.月终生成的电子财务报表数据错误。如2014年7月31日生成的电子财务报表中, “515行政事业类支出”数据科目里, 上期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余额均为累加数, 中支会计科在其财务报表系统导入电子报表数据后发现数据上下期不衔接、本期发生额与总账核对不符等错误。

4.已销户计息的账户仍打印余额对账单。ACS上线后, 对一年内在ABS中已销户的计息账户, 月底仍打印余额对账单, 但在系统中查询修改账户参数时, 查找不到这些账户。

5.一般存款缴存凭证设计不便于核对。ACS一般存款余额采集凭证中只有各项存款合计金额栏, 无上期已缴存金额、本期应补缴 (退回) 金额等栏, 不便于账务核对。

(四) 系统内部控制功能存在风险漏洞

1.操作员登录ACS系统未及时签退时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ACS系统可多窗口登录操作, 操作员业务处理完毕忘记签退时, 留下可乘之机, 存在隐患。

2.资金汇划业务处理环节减少, 相应地增加资金运行风险。ACS上线后, 资金汇划业务仅需2人即可完成, 即由网点受理人员受理凭证, 审核后扫描上传, 网点主管审核后上传业务处理中心切片处理, 缺少内部监督环节, 存在资金运行风险。

二、相关建议

(一) 尽快制订印发ACS操作规范

一是制定ACS业务处理规范。对ACS各类业务的处理流程、配套使用的凭证种类、填写要求、印章加盖、业务回单打印及处理, 以及日终、月终、年终需打印的账表种类等进行明确规定, 统一业务办理标准模式, 提高辖内营业网点业务办理效率。二是制定ACS岗位人员操作规范。对ACS岗位人员设置、岗位职责以及各类业务的处理流程等进行明确规定。

(二) 尽快出台ACS业务事后监督操作规范

对ACS业务实时监督流程、事后监督流程进行详细规定, 明确规定事后监督部门每日应实时监督哪些业务、事后监督哪些业务、如何开展监督工作等。

(三) 建立大额资金汇划审批制度

在办理大额资金汇划业务时, 由会计主管审批办理。可以在ACS中增加大额资金汇划系统授权记账功能, 网点受理大额资金汇划业务时, 经会计主管在系统中授权后, 网点操作员再进行业务处理, 严把资金汇划的关口。

(四) 进一步完善系统相关操作功能

一是增加系统强制签退功能, 对在系统登录10分钟以上但未进行业务操作的情况, 由系统进行强制签退处理。二是建立电子登记簿。在系统中增加电子登记簿功能, 把ACS需要的登记簿建立在系统中, 增强系统功能。例如《会计工作交接登记簿》、《重要物品保管登记簿》等都可在系统中建立电子登记簿。

(五) 尽快整合相关部门,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根据ACS实际业务操作情况, 将营业部门与支付结算部门进行整合, 运管中心职能由相关人员进行兼任, 即可避免人力资源浪费, 同时又能解决营业网点操作人员A, B角的设置问题。

(六) 建立ACS应急预案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10篇

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在用旧的工作方法:手工操作, 重复劳动, 效率低下, 即使有的企业建立了会计信息系统, 也从未从实质上解决会计信息化问题。会计提供的信息未能及时、有效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然而在大多数大型的企业和事业单位都建成了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 还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控制目前和预测未来的各项经济活动。然而在企业中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应用水平

较低、目前企业中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应用水平低, 应用层次低, 很多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都是一些很单一的运用, 主要的都是用于代替手工核算, 用计算机进行一些简单的记账、算账和报账工作, 没有发挥出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最大的功效, 这就表现出企业对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尽人意。

2、企业决策层未对会计信息系统充分重视。

大多数人的思维观念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很多企业的决策层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 不愿在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上投入资金。很多小企业就是仅仅几台计算机, 大都用于一些单项方面的运用, 如工资核算、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材料核算等。即使有的企业有了会计信息系统, 也只是用于应付检查或流于形式, 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全面信息化投入方面都未从实质上解决问题。

3、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自身条件较差。

某些企业由于受自身发展规模的限制, 不太注重企业人才的培养, 在会计信息技术上相对会处在人才匮乏和技术上也相对落后。这些种种不利的因素都限制了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即使某些企业在人才和设施方面都做的很到位了, 然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 往往会输入一些虚假的会计数据, 导致会计信息系统给出的会计信息也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性。

4、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度较差。

企业信息化缺乏统筹规划, 相关业务各板块使用不同的软件, 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数据资源不能共享,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度不高, 管理效率低下。

二、应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相关问题的对策

根据我国目前企业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可见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 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 寻求自身的发展之路。

1、企业决策层要高度重视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

企业决策层必须正视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企业一把手要亲自挂帅, 参与统筹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 建立各业务板块的无缝对接, 消除信息孤岛, 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对于会计信息系统, 可以对一些同行业企业进行深入考察, 了解他们成功的经验, 从而建立自己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 实现信息化管理,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决策层要加快建设步伐, 从资金、人力方面予以高度配合。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后, 企业决策层可以更方便的对企业的财务资料进行查询与监督, 更有利于管理。企业员工也要积极行动, 以促使企业建立起高效、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

2、加强企业相关人才培训。

人才问题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企业应该从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前就着手人员的培训。人才的培训必须是不间断的, 要贯穿于系统建立前、系统建设中和系统建立后三个阶段。人员的培训要注意人才层次的结合, 要有高级人才, 也要有一般人员。包括系统的管理人员, 各类操作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同时也要注意培训人员的知识结构的协调, 要有计算机人员, 又要有会计人员, 然后再逐步向培训复合型人才发展。

3、配置适合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

企业对会计信息系统有很多具体要求, 但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力和现有软硬件配置进行选择。由于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太快, 致使许多企业在购置当时配置较高的计算机硬件资源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 原有配置便不再能够满足一些最新的大型财务系统的硬件需求。软硬件的同时更新必然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 所以企业选择会计信息系统时必须考虑自身财力与现有计算机软硬件的配置。

4、选择适合企业的会计软件。

会计软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 选择会计软件的好坏对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在购买和使用商品化软件时企业要注意软件的适应性、特殊性、通用性、先进性和合法性。

5、制定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制定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研究并制定相关的财务与会计政策;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指导、业务考评、资格管理等工作。企业在建立了会计信息系统后, 要根据企业会计信息化环境建立一套新的管理制度, 包括制定内部岗位责任制, 建立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 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和系统维护制度, 加强内部控制, 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是现代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必然产物。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后, 可以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 提高差别化, 使企业自身不断更新, 有利于加强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 有利于充分发挥会计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以及它的监督和管理职能, 为企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付得一.会计信息系统,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2]、石焱、杨武岐、王兴鹏、史富连会计信息系统实用教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

[3]、杨周南等.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1篇

摘 要: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很快,电网及变电站运行的自动化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一些变电站实现了无人值班运行但是变电运行的管理水平还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如何使变电生产管理与变电运行紧密结合,使变电管理自动化水平与变电运行自动化发展相适应,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供电系统;问题;谐波;发展建议

一、供电系统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

1.工器具安全管理混乱 工器具质量在用使中的安全欠缺。尤其是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检测质量合格率不是很高。这种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恶习。虽然供电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是停留在走形式。

2.工作管理不规范 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所谓的指定习惯违章行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等。有些临时性工作,尤其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一些无票作业。一些供电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或者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发动浩大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而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

二、供电系统变电运行存在的影响因素

1.事故因素 第一,发生电气误操作的根本原因是不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变电运行事故度,违章操作。如未执行逐项打钩、复诵的操作程序,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第二,操作时不核对保护定位、未完成操作票、调度令和操作票,不检查保护压板。第三,变电运行人员违反操作票制度。对防误装置的治理做的不到位,操作人员没有集中注意力,未投入工作责任心以及执行操作的严厉性无票操作,监护制流于形式;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错位,不履行各自的责职。

2.安全因素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是以“民工建勤”为主要筹资方式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来源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农村税费改革后,对农村公益事业,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打破了原有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的筹资、投资模式,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县乡可用财力相应减少,而各种支出有增无减,收支缺口进一步拉大,不仅使农村公路建设速度放慢,已建成的农村公路的正常养护资金亦无来源。

3.谐波因素 电力系统中,谐波源——各类特定的电气设备,即非线性电气设备:发电机由于三相励磁绕组在制作上很难做到绝对对称,它在稳态运行下产生谐波。磁极磁场也并非完全按正弦分布,感应电势多少会产生一些谐波。由于采取了许多消弱谐波电势的措施,正常设计的发电机,其电势谐波含量很小;输配电系统中,产生谐波主要设备是电力变压器。变压器铁芯具有非线性的磁化特性,加上设计变压器的经济性,在磁滞回线的拐点附近选择其设计磁通密度,造成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即空载电流)为非正弦波形,就含有大量的谐波电流。设备工作施加的电压幅值对谐波电流的大小有关联,运行点越深入饱和区,电压越高,空载电流的波形畸变越大,谐波含量越高。众多的变压器存在配电系统中,空载电流中的谐波在线路电感和对地电容的放大下,可以汇合成的配电系统谐波电流相当大。

4.现行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 现行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表现在:第一,临时维修和重复维修工作量增加。集工程立项、施工、技术监督、验收于一身;技术监督不到位,验收把关不严。第二,领导倾注于工程上的心血多于主业。专业管理单位领导除正常的抓安全生产、经营和优质服务等工作外,很大精力放在多经营公司的利润上;重工程、轻设备的安全管理,往往对设备的健康状况不清楚,容易忽视事故苗头、征兆及人为的差错。第三,管理混乱。现行检修管理模式决定了设备管理和生产技术管理存在职责不清、履行职责不到位、安全监督“人治”化等现象。

三、供电系统变电运行的发展趋势

1.防止误操作事故 制定明确的防范对策。第一,重要操作实行倒闸操作分级监护制度,对倒闸操作的全过程增加第二监护人;第二,严格执行“防误装置治理规定”,加强对防误装置的治理工作,加强对装置的维护检修工作,决不容许未经批准擅自解除闭锁;第三,确保操作票的执行、监护、检查到位,工作票的签发、许可、交底到位,安全措施的布置、现场检查到位,危险点的预控、分析到位;第四,严格把好操作“六关”:操作前预备工作,认真核对图板;操作时监护工作;杜绝无票、无调度命令操作;在许可工作时,严格履行工作票“四不许可”制度;终结工作时履行“四不终结”制度。

2.全方位配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 巡视维护是为运行人员日常的主要工作的展开而设备的。它的工作首先应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每一次巡视的质量。目前我们的巡视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巡视工作中主要人员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平时不注意积累巡视经验,走马观花,并存在工作责任心不高,从而导致了巡视质量不高的问题。在设备巡视上还应提倡检修专业人员对变电设备的巡视,班组管理的问题是主要原因。

3.供电企业变电运行防止设备事故对策 供电企业变电运行防止设备事故对策:第一,进行分析监控设备对异常现象一查到底。如加强运行监盘,认真对表计、信号、光字、音响等巡视检查,从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辨析;要合理安排设备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第二,认真做好设备选型工作,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第三,培训教育是防止事故的重要保证。不断提高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和操作技能,加强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如利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4.遏制谐波建议 将敏感用电设备与容易产生谐波的设备分开供电。非线性用电设备的用户虽然可以一定的措施限制和拟制谐波电流。第一,利用三相四线系统,采用D,Yn11接法的变压器。第二,利用电容器回路中串联电抗器,拟制电容器对高次谐波的扩大作用。第三,利用气体放电灯为主负荷的供电系统,加大中性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降低火灾隐患。第四,采用隔离变压器,阻断高次谐波的传播。第五,要想达到国家SD126—84的要求也是相当困难的。安装滤波装置,就显得较为可行和经济。

参考文献:

[1]国家经贸委电力司.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J].现代电子技术,总第119期

[2]刘玉奎.防止电气误操作的措施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3]钟志东.加強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探讨[J].广西电业,2008.

[4]林夏妮.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故障类型及处理[J].硅谷,2015,(2):101-101.

[5]沙洪,李建国.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4,(14):259-259.

某锑矿通风系统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第12篇

某锑矿始建于1985年,是集采矿、选矿、冶炼和资源综合利用为一体的企业。该矿区地处丹池矿带的南段,矿带南北长5km,宽600m。矿体呈脉状、网脉状成群沿扭裂带分布。矿山C+D级矿石储量11 054 120.4t,金属储量Pb 89 884.9t,Zn 293 247.0t,Sb 151 010.7t,Ag654.0t,是一个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矿床矿脉赋存于条带状泥岩及含铁白云质绢云母泥岩中,围岩普氏硬度f为5~6,裂隙不发育,除风化带以及含碳质较高且风化破碎严重的矿脉外,一般巷道不需支护,稳定性较好。矿山主要开采400~10m标高的矿石,采用平硐—斜井—盲斜井联合开拓,采用留矿法采矿,采用封闭或者自然崩落充填法治理采空区。

该矿经过近30年开采,矿山已进入中后期生产阶段,目前,已开采到10m水平,随着采掘作业面的延深,矿井通风系统运行条件变得复杂,通风线路变长,通风阻力增大,风流短路,漏风严重,原有通风系统及其设施已不能满足矿山安全生产要求,因此,必须对其井下通风系统进行技术优化改造,提高矿井通风质量,保障矿山可持续发展和生产安全[1]。

2矿井通风现状及存在问题

2.1通风现状

在原通风系统中,该矿采用分区进风集中回风的侧翼对角抽出式通风系统。新鲜风流是从东面的3#斜井、5#斜井、6#斜井以及2#洞口、4#洞口进入井下,污风经西部盲斜井进入回风斜井集中排出地表,回风斜井口安装有55kW的风机进行抽风。

2.2存在问题

由于供风量不足,越往深部通风变得越困难,进风量难以满足生产要求,特别是10m水平采场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等有毒害物质浓度超过规定的标准,采掘生产作业环境差。经过对原通风系统的调查分析表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巷道布置不合理。由于原矿井开拓系统工程规划不合理,从60m水平向下到10m水平布置了3条斜井,造成通风线路过长,作业面不能实现按需分风,风量分配不合理,通风系统复杂化。

(2)风流短路。由于开采形成的很多巷道相继贯通,有些地方新鲜风流未经用风地点就从回风巷排出,造成新鲜风浪费,导致10m水平工作面风量不足,井下温度达28℃以上,采掘生产环境差。

(3)漏风量大。由于开采形成很多的采空区和废弃的巷道,没有及时进行封堵、密闭,造成风量消耗,通风效果差。从测定结果可知,该矿井下有效风量率仅34.6%,内部漏风现象严重。

(4)通风成本增加。由于供风量不足,在井下使用了大量的辅助通风机,风机能耗大,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通风成本增加。

3通风系统技术改进

根据矿井通风系统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通风效率,采取了以下技术和管理措施,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

3.1合理布置通风设施和通风构筑物

根据矿井通风网络的结构布置,合理设置通风设施和构筑物,在217m水平通往171m水平的旧巷道处增设一道风门;在10m水平北面通往30m水平的通风斜井底巷道中增设两道风门;在217m水平西面通往总回风巷的平巷中增设4道常闭式风门;在190、160m中段的回风巷处,增设调节风门;在250m中段回风巷的风门上安装调节风窗;封闭217m水平通往120m水平的斜井;封闭220m水平往北的旧巷道;封闭60m水平东面连通30m水平的旧巷道;封闭60m水平东面6#脉、59#脉的旧采空区。这些通风构筑物的设置位置正确,能有效控制风流、减少漏风和风流短路,保证矿井深部各工作面的有效风量[2]。

3.2降低风阻

(1)加强通风管理,对被破坏的巷道及时修复,清理巷道内的堆积物,保证内部畅通,降低通风阻力。

(2)在120~160m水平之间新掘进60m长的回风天井,使120m深部以下的污风可直接由新掘出的回风天井,经160、190m水平的回风天井,排到217m水平的回风巷,缩短了回风线路。

3.3合理布置局部通风机

在217m水平西回风巷增设22kW局部通风机一台,取消原各个工作面增压用的局扇,减少通风能耗,降低通风成本。

经过技术改造后的通风系统如图1所示。

4结语

矿井通风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应及时进行各种调整,封闭采空区,封堵废巷道,合理布置通风设施和通风构筑物,优化矿井通风网络结构,降低通风阻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矿井通风需求。该矿通风系统经过技术改造后,总进风量达到34.7m3/s,矿井有效风量率达到74.5%,风机效率达70%以上,10m水平作业面温度降到28℃以下,作业区域实现了稳定供风,大大改善了井下作业环境,有效地解决了井下深部通风问题,提高了通风效果,达到了安全生产通风要求[3]。

参考文献

[1]颜友,姚茂文,黄志才.中后期金属矿山通风系统安全分析与对策[J].现代矿业,2007,23(5):1-3.

[2]宋永平.金属地下矿山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J].新疆有色金属,2011,34(1):42-43.

上一篇:研究生学籍管理下一篇:计量经济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