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教学观论文

2024-07-24

结构教学观论文(精选10篇)

结构教学观论文 第1篇

一、布鲁纳结构教学观的基本思想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继承了结构主义的基本思想, 他提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他要求“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他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 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科内在联系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对这几个方面可以理解如下:

1. 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科结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只有掌握了概念, 我们才能将我们得到的大量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单元, 这是有效理解和记忆知识的前提。

2. 掌握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

布鲁纳强调“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而知识的相互联系又体现在两个方面, 即知识的整体性和知识的层次性。

3. 掌握学科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布鲁纳认为:“掌握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 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 而且还包括培养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的态度。”

布鲁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 成为教学的中心。他认为, 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 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 容易记忆学科知识, 就能够促进学习迁移, 提高学习兴趣, 并可促进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结构教学观与高中地理新课程设计

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和层次性两个方面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是同时具备的, 并实现了良好的统一, 符合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

1.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整体性与结构主义思想

(1) 高中地理新课程从地理学科的两个特点上反映了整体性, 即综合性和地域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 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学生只有懂得它们是一个整体, 才能掌握地理学的综合思维方法;而地域性则是指地理学主要阐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结构构、、空空间间差差异异、、空空间间联联系系, , 所所研研究究的的一一切切都都要要反反映映在在““空空间间””或或““区区域”上, 而这一个特点也体现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始终。

(2) 高中地理新课程设计思路上也体现了地理学科结构的整体性。“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 它们贯穿于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的全部。

2.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层次性与结构主义思想

新的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必修课程共6学分, 由“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组成, 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 分别对应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 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而七个选修模块, 则分别涉及地理学的某一个方面, 供有兴趣的学生选修。必修课的三个模块之间是递进关系, 需要严格按照必修一、二、三的顺序开设;选修课的七个模块之间是并列关系, 开设顺序不做限定。这样的结构条理清晰, 利于学生对课程、模块、章节的层次把握。

三、结构教学观与高中地理课程实施

根据布鲁纳的思想,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应比掌握一些细枝末节放在更为优先的位置。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应重视结构教学的思想。

1. 运用结构教学观,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课程标准中也有大量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不仅这些观念上的内容是互相联系的, 而且每个地区的不同地理要素, 每种地理要素在不同地区的表现等知识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需要学生学会比较、分析和综合, 而这些都依赖于学生对地理学科总体结构的把握。

如果学生纠缠于个别细节, 却不了解地理总体上有哪些内容,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那么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或者即使在个别题目上取得好成绩, 也缺乏总体的地理观念。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 要重视让学生把握结构, 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 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 逐渐形成对整个地理学科体系的清晰轮廓, 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2. 在教学评价与反馈中,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科结构

评价学生地理知识理解和应用状况的标准, 主要是衡量其理解能力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能力。理解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运用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能否激活所储存的已学知识, 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之中。评价的要素既牵涉结构教学观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也与结构教学观中的“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科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密不可分。通过评价, 要及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情况, 并及时加以引导。

总之, 对于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 我们应抱着科学的态度, 用发展的眼光, 深入探究其思想精髓, 不断地研究和发展, 发挥它在我国高中地理新课改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艳.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 3:1-2.

[2]张彦山.布鲁纳“学科基本结构”理论之评析.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6, 9:35-37.

[3]汪彩凤, 汪火应, 汪胜亮.对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认识与思考.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8:16-17.

制度结构效率观 第2篇

财政体制主要由政府间事权划分、政府间收入划分、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构成,从提高政府间转移支付、财政体制、行政体制等不同层次的制度结构的效率入手,也许是对治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顽固弊端的正确路径。

制度本质是一种协调人(社会组织)和人(社会组织)行为的共同知识。制度的适应性效率体现在制度能够协调人们(社会组织)将瞬息万变的新知识用于实现制度目标的活动中去。制度的结构效率要求制度与制度耦合而不是冲突,制度之间不应出现真空。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间在既定的职责和支出责任以及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无偿转移的共同知识,它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最终目标。政府间转移支付种类丰富,要发挥各类转移支付应有的效应非某种单一的制度安排所能覆盖。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联邦制国家或单一制国家,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总是由多种具体制度安排构成,表现为一组制度,从而形成其内部制度结构。从政府间转移支付方式角度,政府间财政资金转移、政府间税收分享和政府间税收空间转移三种具体制度安排构成一族制度;其中政府间财政资金转移在实践中运用最多,而它又是由各种转移支付构成的若干族制度安排;此外,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纵向的各类转移支付具体制度安排,以及地方政府间纵向、横向的转移支付也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内部制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级政府履行事权的财政能力来看,一定的政府间事权安排与政府间财力分布状态决定了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安排,因此财政分权制度从框架上决定了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安排,它在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所处的制度结构中发挥着基础作用。从更高层次的制度结构考察,在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角色要求下,财政分权制度的完善和改革离不开由行政逐级发包、辖区管理、财政分权、政治锦标赛等构成的制度结构效率的提升。

提高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结构效率需要系统的制度改革。就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改革来说,改革目标不仅是纳入转移支付事项性质的厘定、具体项目的增减、数量关系的此消彼长,更重要的是二者在实现政策目标过程中能否实现相互促进和协调作用。一般性转移支付具有框架性、统一性,强调共性影响因素并突出公式化,它难以全部满足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以及由于地区间财力使用效益不均衡导致的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的要求,需要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安排的配合。而以实现效率目标为导向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安排,例如现行主要用于补偿地方利益外溢,以及鼓励在全国范围而不是在当地属于重点领域投入的专项转移支付等等,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由于地方自给财力水平较欠发达地区高,公共服务条件比欠发达地区优越,无需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安排配合,一般能够直接实现专项转移支付效率目标。而欠发达地区自给财力水平低,公共服务条件低劣,必须同时实施一般性转移支付并切实提高其公共服务条件,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安排的功效才能得以发挥。

提高财政体制的制度结构效率,不能仅依据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物质资产所有权的分配以及科层组织管理原则进行,财政体制内部诸项制度之间的协同安排及其系统变化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财政体制的制度结构效率由政府间事权划分、政府间收入划分、政府间转移支付共同作用和决定。三项制度之间应存在一种互补的激励机制,增加其中一项制度安排的强度要能提升另一项制度安排的边际收益。如果某种建立起来的财政体制具有最优的制度结构效率,那么最优选定的上述制度安排之间必然是内在一致的系统,当外部参数发生变化时,这些制度安排的收益会发生系统和一致的变化。具有最优效率的财政体制结构不唯一,但既定的财政体制结构自成一体。如果从一种财政体制结构抽取某些制度安排或制度要素嫁接到另一种财政体制结构,会损害制度结构的一致性,导致其不再具有最优效率。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综合权衡市场失效和政府失效的基础上,主要按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分配各级政府的权限,借助完整、规范的政府预算体系确定政府间收入归属,辅之以严格公式化、法治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形成的财政体制,被认为是一种有高效的制度结构。我国的政府间事权划分和政府间收入划分,由于历史、政治、社会发展,以及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具有特殊性。政府间在事权的分配上,一直以来都是按照事权要素即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支出责任在不同层级的政府间实际运行和具体执行,而非根据政府职能范围内每一项完整的事权进行划分。政府间收入划分,也因为政府预算的不完整性,财政资源分配的多元化事实等,难以规范和合理落实。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治理思路和制度依据改革我国的政府间事权划分和收入划分制度,显然是在“嫁接”制度结构,与它们配合而建立起来的转移支付制度,难言其效率有多优。所以,财政体制改革的方略,应该首先着眼于我国各级政府在事权分工上的现实轨迹,梳理政府管理各项事务的决策权、执行权、支出责任和监督权,厘清支出责任和执行权,同时深化政府预算管理改革,全面规范政府的收入管理,主要按照各项收入的管理特点而不是仅仅根据收入数量多少进行政府间收入的划分。如果理顺了政府间事权划分制度,清理、整合、规范了上下级政府间,以及政府组成部门间的事权要素关系,大多数专项转移支付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因为事权中的支出责任要素,是转移支付的源头,转移支付的授予方在于掌握事权决策权而非执行权的一方。按照这个思路往下走,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自然不是问题。

提高财政体制在行政体制中所处的的制度结构效率,离不开对包括行政体制在内的国家治理结构的优化。由行政逐级发包制、辖区管理、财政分权、政治锦标赛构成的制度结构,以及由财政政策、规章、条例和相关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构成的制度结构,都对财政体制的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因而改革的主线是优化与财政体制密切相关的上述诸项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结构对财政体制的影响在于,自上而下的行政发包将国家治理事务分解到各级政府,各级政府以辖区管理为实现政绩的平台,财政分权制度激励下级政府积极发展经济以获取施政财力,政治锦标赛激励下级政府在辖区治理中胜出,进入下一轮更高层次的政治锦标赛。借助这种循环激励的治理结构,国家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30多年,旧体制遗留问题和各类社会问题在不断实现的发展规划中消弥于无形。需要强调的是,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虽然借鉴了现代国家治理中的诸多先进制度,但仍然保留了对财政体制有重大影响的上述治理结构。到“十二五” 时期,已实施的财政体制改革,在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制度安排上没有突破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确定的框架。在政府间收入划分方面,虽然税制改革积极奏效,但由于其难以覆盖地方政府收入的所有来源,且由于这方面一直在遵循和强化分税制改革规范市场交易条件和税收管理的主线,没有在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的法治化、规范化、稳定性上取得进展。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安排在转移支付结构调整、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民生建设、充实地方财力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转移支付制度的激励作用仍然不足。下一步改革,需要积极发挥上述治理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作用,全面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将严格的规范化、法治化元素注入行政逐级发包制、辖区管理、财政分权、政治锦标赛制度,在继续激励地方政府促进当地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力促财政体制积极引领政府非市场机制和市场机制,协同推进经济发展、环境友好、民生繁荣、社会和谐。

(作者供职于广西省财政厅政策研究室)

结构教学观论文 第3篇

一、前后联系, 目标延伸——积累基本数学经验

所谓“由近及远, 瞻前顾后”, 是指在教学时, 教师要考虑所教知识的“来龙去脉”。由于数学知识结构严谨, 教材编排大多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相互承接, 而教材结构不会自动成为学生的知识结构, 需要教师对材料进行有效设计, 并在课堂上适度引导, 才能为后续的学习积累有效的活动经验。

以“对称”这一知识的教学为例, 教材分二上年级、五下年级两次呈现。二年级教学时, 若将目标稍作延伸, 让学生初步感知“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这一性质, 就可将“对折以后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一直观感受与“任意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这一性质进行适当沟通。笔者曾尝试以下的教学实践:

1.任务布置:老师利用象棋, 发明了对称棋 (如下图) 。对称棋的规则是:两人合作走, 走的棋子要形成对称图形。

2.演示:让学生感知规则和方法。

3.师:我走在这里, 你应该怎么走呢? (随机增加、减少、移动棋子, 进行棋盘的变化)

4.同桌合作, 按对称棋的规则下棋。

显然, 这一活动设计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有利于巩固“对称”的概念, 掌握对称的基本特征, 同时对“对折以后完全重合”的感性认识有了适度提升, 并孕伏了“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这一性质。

又如, 在三年级的面积单元学习中, 其基本目标是巩固面积的意义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师也可以将这一知识放在更宽广的背景中, 去构建正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等相互之间的联系, 设计以下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

下图中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

对于三年级学生,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并没有学过, 这一问题如何解决?显然, 一方面, 面积的大小可以用“含有几个面积单位”来刻画, 学生可以利用数格子的方法解决;另一方面, 可以欣喜地看到, 有很多学生利用“正方形的面积÷2”的方法解决, 从而为今后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积累了有效的活动经验。

二、知识联想, 思路类比——沟通知识与思想方法的联系

概念的完整建构、思想的合理应用、方法的触类旁通, 需要教师站在较高的视角俯视教材, 打通章节, 跨越领域与知识模块, 沟通知识与思想方法的联系。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角的度量”时, 当学生已经理解了量角器的基本结构与量角方法后, 进行了以下的“求同”对比设计。

出示:

师:量角器是用来测量角的大小的, 刻度尺是用来测量线段的长短的。这两种测量工具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都有刻度。

生:都有0刻度线。

生:都要确立一个刻度的标准。

生:测量时都要“点对点”“边对边”。

在这里, 教师引导学生将本课学习的量角器的相关知识, 与刻度尺度量的相关知识进行沟通梳理。学生对于“测量工具”的学习就不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与简单操作中, 而是对所有测量工具的内在结构与测量方法有了整体的认识。

这样的思想, 不仅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完善, 同时也有利于方法的融会贯通。例如, 在圆柱表面积教学之后, 教师大多会设计综合应用练习, 以巩固对表面积的理解,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如果拉宽视角, 将知识纳入到更宽广的体系中应用, 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水平可能会大相径庭。下面是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时的对比与沟通设计。

问题:

(1) 如下图, 把这段圆木切成相等的三段, 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2) 沿底面直径纵切后, 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3) 如果接上直径相同, 高为10cm的一段圆木, 表面积增加多少?

学生尝试解决并反馈交流后, 教师并没有就此收手, 而是继续抛出问题。

师:切、接, 还有哪些图形也可以?

随着学生的回答, 教师出示下表:

师:圆柱体、长方体和正方体, 切成几个相等的图形或接上一段, 表面积发生了变化, 它们的变化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生:无论是圆柱体、长方体还是正方体, 只要是柱体, 平行于底面切一刀, 都是增加两个面。

师:是的, 切“立体图形”, 表面积变化了, 都增加了两个面。那么, 切“平面图形”呢?将长方形、正方形切成相等的几个, 什么变化了?怎样变化?

生: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增加了, 都会多出两条边。

师生交流后总结:周长发生变化, 多出两条边。

上述案例中, 教师给学生呈现的, 不是一个“点”, 而是架构了一个立体的“关系”网。反映了教师整体把握教材、沟通知识框架的思想方法的能力, “触”及“圆柱”, “通”至“长方体、正方体”;“触”及“体”, “通”至“面”。学生在经历了这样的知识方法沟通后, 综合能力的提高、思维水平的提升也就有了保障。而学生的“豁然开朗”, 得益于教师建构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进行“有效引导”。

三、跨越领域, 适度综合——促进知识的综合应用

跨领域综合的实质是一种内外联系。可以理解为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也可以理解为数学各教学内容领域之间的联系。这一观点可以指导教师更多地关注整合, 进行几个知识点的适度综合。这样, 可以不断地将新知与旧知进行融合, 不同的领域内容互相渗透。例如计算与应用一体、计算与探索规律结合、数的计算与形的结合等。

如在教学“负数的认识”一课时, 在学生理解了正、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个本质意义后, 可以适当向“图形与几何”跨越, 丰富对“负数”意义的理解。教师可以做以下的尝试。

1.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点A、点D的位置

2.用数对表示图形的位置

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记为“正”,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为“负”, 现将下图中的三角形ABC绕B点先旋转+150°, 再旋转-60°, 得三角形A'BC'。请用数对表示出点A'和点C'的位置。

这样的教学, 丰富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突破了“用数对表示位置”仅限于第一象限表达的局限, 学生在拓宽数系的同时, 也为后续学习“坐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另外, “旋转+150°”“旋转-60°”也为“正负数可以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提供了具体而深刻的支持。

四、由表及里, 深度探究——挖掘内涵揭示关系

“表”之掌握, 不难, “里”之探究, 却取决于教师对数学知识内涵、关系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教学如果浮于表层, 将教材呈现的显性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作为最终目标, 显然离教学所倡导的“深度探究、揭示关系”理念相去甚远。

以“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为例, 许多教师会将目标停留在“探究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上。但如果对这一教材内容作深度解读, 在长方体、正方体特征探究的基础上, 将以下几重关系的理解融于教学中, 就可以凸现“由表及里, 深度探究, 揭示关系”的教学理念与行为。

1.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

2.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3.长方体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首先, 思考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一般的教学, 会探究面、棱、顶点各自的特征, 但很少有老师关注到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即:

面和面相交产生棱;

任何一个面的长或宽与相邻的面的一条边相等;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决定了长方体的大小;

长方体棱的长短变化时, 面的大小也随之改变。

怎样将这些深层次的认识转化为思考活动?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的片段, 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教学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

师出示:

师:假如把其中1条棱隐藏, 你还能想象出它原来的样子吗?再隐去2条呢?再有2条隐去呢?老师只要保留下几条就能想象出原来的样子?怎样的3条?

师出示:

想象:上、下面是下图中的哪个面?前、后、左、右又是哪个面?

揭示:上、下: (2) ×2;前、后: (3) ×2;左、右: (5) ×2。

通过以上教学片段, “长、宽、高三条棱的长度决定了长方体的大小”“面和面交于棱”“任何一个面的长和宽与相邻的面的一条边相等”这些面、棱、体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验。

第二层次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长、宽、高分别是9cm、7cm、4cm的示意图 (如下图) :

师:图1到图2, 长变化, 会引起什么变化? (左、右两个面不变, 上下面、前后面会变化)

师:图2到图3, 什么变了?高变化, 会引起什么变化? (上、下两个面不变, 前后面、左右面会变化)

至此, “当长方体棱的长短变化时, 面面的大小也随之改变”这一棱与面的关系得以深刻揭示。这一教学片段也十分清晰地勾勒出了“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学生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的体会更加深刻了。

结构教学观论文 第4篇

关键词:知识观;教学观;评价观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经有几年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从中感受到了素质教育带来的便利,并享受到改革所带来的成果。但是,依然还有一些教师认为素质教育的作用并不大,对教育的变革并不大,只是穿新鞋走老路、用新瓶装旧酒而已。本文以《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为基本要求,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提高科学教学效果,针对课程改革中的理念和实践,对小学科学的知识观、教学观、评价观进行了较为深入而全面的辨析,从而强化对小学科学新课标的领悟和贯彻。

一、小学科学课程新旧知识观辨析

传统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往往实施的是题海战术,以分数为生命线,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分数高低,轻素质水平,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记忆,轻视知识的接受过程、学习过程、探索过程,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越俎代庖的现象极为严重,害怕学生学不会、听不明,喜欢“掰开来揉碎喂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自主消化的机会。这样学生得到的知识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没有系统性的,得到的只是每节课的“碎金屑玉”,学生永远得不到“點石成金的手指头”。新教学观念,就需要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敢于向困难、向未知挑战的勇气和毅力,学会正确地看待社会、看待世界、看待人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教学中,不能把各块知识孤立起来,而是要在教学中注重把传授知识和科学探索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领会知识的同时,注重二者之间的平衡。

二、小学科学课程新旧教学观辨析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课堂教学有这样的理念:课堂教学如何上,不能光看老师如何讲课,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如何听课,如何学习。传统教学中,我们总是把教学任务定位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低层面上,并没有意识到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方法教育,特别是进行思想观念的渗透和熏陶。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老师“讲”为中心的教学对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新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实施者、评价者,这些角色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也就是说教师是“配角”,学生才是“主角”。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喧宾夺主,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传授学生知识只是基础,掌握学习技能是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思想观念是关键,提高学生全面素养是目的。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让学生敢“问”、多“问”、主动“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要让学生大胆地“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让学生活泼地“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三、小学科学课程新旧评价观辨析

传统教学中,总是以学生的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习好坏的唯一尺度,而科学课程的评价则完全不同,而是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在这样的评价理念中,不仅要关注教学结果,更要关注教学过程,要在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长,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个性,了解学习需求,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对学习、对生活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潘洪建.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课程·教材·教法,2003(8).

[2]刘德智.用新课程的评价观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甘肃教育,2006(13).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大庆市杏南第一小学)

沥青路面微细观结构特性分析 第5篇

1 沥青路面多尺度问题

采用传统方法研究沥青路面多尺度问题, 把尺度问题分3类 (见图1) :宏观层次、细观层次、微观层次。理论上, 沥青路面的宏观尺度是由许多物质点所组成的不连续介质, 而每一个物质点又是由许多微观元素构成。因此, 沥青路面实际上可以近似的看成由许多微观连续介质构成的构筑物。例如, 沥青路面在宏观尺度上统计是均匀的, 可以研究任意典型的局部细观尺度分析材料的性能。还有研究认为, 在宏观尺度区域试验观察到的非线性行为是局部微细观尺度试验观察到的微裂缝扩展结果, 用微细观力学粘弹性模型模拟微观裂缝。所以, 用有限元建立起来的多尺度模型, 在RVE中的宏观应力、应变场可视为均匀的, 而微观应力、应变场可以通过其体积平均值对材料的宏观性能产生影响考虑。这样在解决微细观力学问题后就可以观察到小尺度物理现象, 明确局部微细观尺度的发展机理 (即:裂缝) , 能更好地评价微细观机理对宏观整体性的影响。此理论预估材料服务寿命周期的早期破损, 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单个材料性能, 此理论预估评价沥青路面的有效性, 反算全寿命周期, 以减少大量的室内试验、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集料特性

2.1 传统的集料研究

在沥青路面设计研究中, 美国提出Superpave设计体系和传统的Marshall设计法仍缺乏有效的理论数据支撑和试验分析方法。学者针对集料的级配、沥青路面混合料的体积特征参数、材料性能等宏观品质与沥青路面的高低温性能、疲劳水损害、老化耐久性等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并没有对单个集料形状、尺寸、棱角、表面纹理及集料个体在沥青路面中的空间分布状况等问题的研究。所以, 传统的集料研究只是对沥青路面的宏观性能指标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评价, 并没有涉及对沥青路面的微观作用机理的探索, 不能客观地提出评价沥青路面集料微细观研究的常用方法。沥青路面集料在微细观方面等问题带来困难, 不能准确地了解单个集料在宏观路用性能中的表现, 使沥青路面微细观研究处于停滞不前的尴尬局面。

2.2 新型的集料研究

新型的沥青路面集料研究摒弃传统的实验观察的现象学经验方法,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力学分析软件, 定量地分析微观或细观尺度集料的力学特征, 分析其微细观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基于数字图像技术与分形原理, 试图分析集料形态及对骨架结构、分布状况的影响, 并作为用虚拟力学试验验证级配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主要研究集料颗粒的形状、棱角性、表面纹理等并尝试应用多种方法分析集料形态与分布特征, 为沥青路面级配组成虚拟力学试验积累基础方法。

集料是介于有序与无序、微观与宏观之间的状态, 一般它的外表特征极其破碎、无规则和复杂, 内部特征却具有自相似性和自仿射性。因此, 可以采用手工测量和投影图像法测量集料的球状和形状因子, 而且投影图像法在检测中间尺度或正交轴尺寸以及最短轴尺寸时可以达到很高精度, 可以作为有限元虚拟力学试验模型修正的基础方法;通过分形理论, 透过复杂无序的混乱现象和不规则的形态, 认清集料的规律、预判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用盒维数计算法可以比较稳定地分析单个颗粒以及沥青路面剖面中颗粒的几何形状等;借助现代数学理论, 实验设备用有限元软件从集料微细观入手对集料的微细观性能和力学指标进行研究;结合离散元法和拓扑优化理论, 建立试验模型;采用CT技术, 在动荷载作用下观测集料微细观力学现象。综上所述, 新型的集料研究探讨集料颗粒、集料粒径分布、集料形状纹理、级配以及集料体积分维等问题为研究对象, 把微细观分析结果对比于基础试验和典型试验结果, 进一步完善集料质量控制体系参数, 初步确定集料特性与宏观路用性能之间的关系, 绘出集料特性曲线, 为初步建立集料微细观分形理论奠定基础。

3 空隙特性

沥青路面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复合结构体, 其宏观力学模型呈现出不确定性、不规则性、模糊性和非线性等特征, 主要因为沥青路面空隙的复杂多样性等原因造成的。分形理论引入沥青路面空隙特性的研究是十分有效的, 它可以对沥青路面空隙显微结构的复杂程度进行精细的量化描述;通过CT扫描光电图像在计算机上运用MATLA软件 (Matrix Laboratory) 等进行不同灰度预处理后, 得到断面轮廓曲线, 用计盒维数法求出其分维数, 用分维数的大小描述沥青路面空隙的复杂程度, 以此反推沥青路面宏观力学模型。因而, 分维数可以取到宏观与微观相互转换的桥梁作用。

3.1 空隙空间描述方法

统计学方法因其本身的特性是描述散粒性材料空间分布复杂与高度无序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沥青路面的空隙形状和大小恰好满足经典统计学描述方法的条件。统计学方法对空隙的宏观物理力学性能有一个较准确地预估, 但对其微细观具有多变性、随机性等特征却不能很好地显现, 不能反映沥青路面空隙的空间分布形状及规律;拓扑学方法采用空隙结构的拓扑不变性原理通过配位数和连通度等参数进行空隙特性的表征, 得到的参数描述准确, 与实际情况相关性很好, 但工作量很大, 试验费用较高, 一般不采用;欧几里德几何简化分析方法作为描述自然界中复杂、无序现象的一种定量手段, 以此来研究沥青路面空隙的空间分布状态, 该方法适用于路面空隙分形, 简单可操作性强, 得到的数据精度能够满足现阶段的试验要求。

3.2 空隙空间试验描述

目前, 检测空隙的主要常用方法有压汞法、气体吸附法、X射线层析摄像法等。大量研究表明:X射线层析摄像法是研究沥青路面微细观空隙较好的试验方法, 它改进X射线照相技术物质与物质之间相互重叠的缺点, 发挥层析照相技术可以将物质层与层之间信息相分离的优点, 这样图像就可以清晰地再现沥青路面内部结构与空隙的排列状态, 不会产生重影。该技术不仅可以很好地表征沥青路面中的空隙形貌, 而且可以对路面的变形实现无损成像。因此, 相比于其他检测空隙的主要常用方法, X射线层析摄像法更具有优势。

空隙空间试描述试验需要将试件 (马歇尔试件、旋转压实试件或现场钻心取样等) 进行切片、CT扫描, 通过CT扫描图像应用计算机上处理图像的软件对其预处理, 得到断面轮廓曲线, 根据灰色关联度描述断面空隙的复杂程度, 从此分析路面的宏观力学性能,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4 CT图像

美国联邦公路局与特纳公路研究中心 (TF-HRC) 联合执行的SIMAP计划中, 首次利用CT技术对沥青路面内部组成结构进行研究。随着沥青路面研究的深入, 采用CT技术获取沥青路面内部微细观结构组成, 分析沥青路面多尺度、集料性能、空隙特性等问题的研究成为沥青路面技术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4.1 X射线CT技术

X射线CT技术, 即计算机体层摄影, 也称为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机器采用准直后的X射线束对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某一层面进行扫描, 衰减后的X射线由探测器接收成为多组原始数据, 在经计算机重建产生显示数据矩阵, 在CRT或胶片上成像, 如图2所示。

4.2 CT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采用一定的算法对CT图像进行处理, 获得人眼视觉或者某种接收系统所需要的图像过程。在沥青路面微细观研究中, 由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方便性、经济性、可利用信息量大、形象化存储、非接触、全场测量和高精度等方面的优点, 使得其研究结果更加客观和直观, 成为国际道路领域研究的重点。

利用CT扫描采集沥青路面混合料试件的内部结构信息, 通常要对试件进行切割一般高度可以根据车辙板试件、标准马歇尔试件、大型马歇尔试件, 旋转压实试件等的高度具体而定, 推荐高度一般是5~10cm, 由于试件表面的形态特性影响, 近表面空隙主要是开口空隙, 结构很特殊, 需作为单独研究。因此, 在分析试件高度的时候试件底部和顶部宜预留8~12mm的高度不用扫描, 这样既节省试验费用, 又可以摒除不利的影响因素。扫描层厚根据试验设计者的要求需要可以自行选取, 现在市面上的CT机械检测的几何灵敏度一般可以达到0.05mm, 一般选取2mm为一个扫描层的比较常见, 可以满足沥青路面微 (细) 观分析。采用单张沥青路面混合料CT扫描图像简要介绍所获得的数字图像用于定量分析前通常需进行的一般处理内容, 如:滤波去噪、图像增强、图像阈值化、颗粒复原、颗粒分离和集料内部的空洞还原等 (如图3~5所示) 。经过处理后, 可对集料颗粒的边缘进行识别与提取、对混合料间的空隙、沥青胶浆的面积组成进行计算等。常用的软件有:Photoshop、Image Pro Plus、MATLAB等。

5 结束语

本文仅对沥青路面多尺度、集料和空隙特性三方面做简要的论述。研究结果表明: (1) 基于沥青路面多尺度性能, 可以采用RVE方法充分关注小尺度结构特征, 拟合本构关系, 建立有限元模型, 虚拟沥青路面各标准状态下的力学行为, 减少室内试验, 节约时间和成本; (2) 充分关注单个集料本身的性能、空间分布状况以及模拟沥青路面力学性能的方法等问题, 用计盒维数法可以比较稳定地分析单个颗粒以及沥青路面剖面中颗粒的几何形状, 可以很好地描述集料特性, 求出的分维数, 是联系微观与宏观的桥梁; (3) 沥青路面空隙是影响路面复杂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 应用分形几何法对空隙空间分布进行描述, 采用CT扫描对空隙空间进行实测, 通过对CT图像的灰度处理, 根据灰色关联度描述断面空隙的复杂程度; (4) CT技术是无损检测, 是现阶段研究沥青路面微细观方面较先进的技术手段。CT技术与图像处理软件相结合, 可以方便直观地解决集料颗粒边缘的识别与提取空隙的空间分布、沥青胶浆面积组成计算等宏观领域不能解决的问题。CT技术还可以准确真实直观的观察到沥青路面各个受力阶段的微细观变形, 但真正建立三维沥青路面分形理论模型, 具体与实际路用宏观力学性能建立一定的相关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裴建中.沥青路面细观结构特性与衰变行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1-4.

[2]刘福明, 王端宜.沥青混合料损伤演化的多尺度模拟[J].中国公路学报, 2010, 23 (2) :1-6.

[3]黄晚清.SMA粗集料骨架结构的细观力学模型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7:7-14.

[4]谭积青.粗集料形态与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虚拟力学试验的基础方法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06:1-4.

[5]颜强, 黄彭.沥青混合料空隙的分形特性[J].同济大学学报, 2004, 32 (1) :43-48..

[6]段跃华.基于X-ray CT的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基础特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1:1-11.

[7]王海年, 郝培文.沥青混合料微细观结构的研究进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8 (3) :11-14.

从企业文化的结构观其激励功能 第6篇

我们可以把企业文化的结构分为四个层次:价值层、规范层、行为层、实体层。其中价值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其他3个层次是这一层次的外显形态,从规范层、行为层到实体层体现着企业核心价值的逐次外显。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文化建设,对员工形成一种激励,使其努力方向指向组织目标的实现,对偏离组织目标的行为通过负激励的方式实施控制;而且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抓好每一个层次的文化建设则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

二、价值层

价值层以企业的核心价值为中心,它包括3个层次:(1)企业核心价值观,它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信奉的价值观,是价值层的核心;(2)企业精神,这是企业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3)职业道德,这是企业核心价值、企业精神在道德层次的集中体现。这三个层次分别有如下激励功能。

首先,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激励作用。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对生产经营和目标追求以及自身行为的根本看法和评价,是被全体员工所追求的基本信念和价值追求。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激励作用就是把企业所有员工的不同价值观整合为企业的根本价值观,对于原本就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员工会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对于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核心价值观不同的员工就会产生巨大的同化作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这种激励方法能够把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统一起来,提高员工绩效。

其次,企业精神的驱动作用在于:(1)产生信仰。使员工产生对企业使命、宗旨、目标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种虔诚犹如宗教的信仰;(2)产生使命感。企业使命、宗旨、目标就是企业的责任,就是员工的责任,企业精神就是强化这种使命感。(3)形成意志力。企业精神就是意志力的凝结,没有意志力就没有企业精神。在完成使命、履行宗旨、达成目标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艰难险阻,通过企业精神的引导,使员工产生一种意志力,而信仰、使命感和意志力最后协同整合成企业精神驱动力。

第三,企业伦理道德的负激励作用。企业伦理道德是调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员工以及企业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行为关系的总和。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文化之根本,它以正义和非正义、公正与偏颇、善与恶、诚实与虚伪等原则作为标准来评价员工的行为,并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企业各种关系的协调运转。企业伦理道德约束是一种负激励、软约束。具体来看,企业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是通过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来实现的。自律机制是员工通过企业伦理道德观念的内化,从而自觉地践行这些伦理道德规范,自觉地与企业的目标、传统习惯和整体利益保持一致。而他律机制则是企业的伦理道德规范强制性地规范员工的行为,从而鞭策员工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三、规范层

企业规范是指为了对企业的活动及其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制约、协调,而制定的具有稳定性与强制力的规定、章程与方法;它包括组织的基本制度、管理制度、技术与业务规范、成员的个人行为规范。企业制度文化的“规范性”是一种来自职工自身以外、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它规范着企业的每一个人,是企业文化中规范性最强的内容。

就企业文化的制度层面而言,制度激励是所有激励形式的基础,企业成员只有当其个人利益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之时,他才会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本价值,否则就会出现经济学中的“搭便车”问题与“代理成本”问题,这时,就需要通过规范和约束企业成员行为,使其个人利益目标与组织利益目标相一致。

企业制度实际上规定了企业所有员工必须遵循的行为方式、程序及处理各种关系的规则,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因此,企业制度的激励实际上也是负激励。与企业伦理道德的约束相比,企业的制度约束属于硬约束。再“科学”的企业制度都不可能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再说,制度的贯彻实施是由人来完成的,倘若有人要钻制度的空子,那是防不胜防的,何况通过制度进行管、卡、压,管得越死,员工的心理抵触就越大,制度规定就难完全实施。因此,企业制度激励与企业的伦理道德激励要紧密结合,硬约束与软约束要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企业良好的秩序与风尚。

四、行为层

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科研、交际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以动态形式存在的中层企业文化,表现在企业风尚之中,它通过规定与制度的手段来规范全体员工的行为,是法律、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意识在企业的具体反映,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折射。

企业行为文化可以协调领导和职工之间以及企业外部关系,推动他们之间协调合作,还能使企业行为规范化,职工行为社会化。它具有标准功能、导向功能和约束功能,使个人责任、个人目标紧紧地统一在企业目标中,使每个成员在公平合理、心情舒畅的环境中发挥巨大能量,形成良好的企业风尚。

在企业文化这个系统中,每个成员都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并以自己的行为对他人起着不同的激励作用,起主要激励作用的有三类:企业家行为、模范人物行为和员工群体行为。

五、实体层

企业实体文化是由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企业文化,是前三个层次的显现和外化结晶,企业产品是企业实体文化的首要内容,企业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设计等,也都属于企业实体文化范畴。

实体文化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使员工在其中受到感染。企业应该为员工创造宽松的文化氛围,让员工有家的温暖、事业的成就感、局内人的参与意识和受尊重的感觉,从而激发员工的爱心、热心、进取心、自觉性和创造性。

文化氛围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宽松而向上的文化氛围产生积极的作用,其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员工的爱心与奉献精神。通过实体文化的构建,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家的感觉,家对人有特别的意义和重要性,家是典型的利益共同体,家的温馨、宽容、理解与和谐会让其成员产生亲切感、归属感。宽松、融洽的文化氛围能让职工有家的感觉,从而激发员工的爱心,去“爱厂如爱家”,并努力去编织这个美好的“家园”。(2)激发员工的热情。一种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的文化氛围,能让员工有主人的感觉,从而激发员工的高度热情,去关注企业的发展。(3)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在一种适时激励的文化氛围里,员工的成绩能得到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因而会让员工产生事业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员工会积极上进、主动进取,这样企业就能繁荣昌盛。(4)激发员工的自觉性。“以人为本”的文化,对人给予高度的尊重。而人人受尊重,就会人人尊重人,因而就会激发员工的自觉性,自觉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自觉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其他职工的利益,那么企业的整体优势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六、结语

目前关于企业文化的结构问题,还存在争论。笔者认为,从企业文化的功能出发,尤其从其对企业员工的激励功能看,价值层、规范层、行为层、实体层的划分是合理的。这四个层次的文化,因他们在企业文化结构中的地位不同,而发挥着不同的激励功能,但其组合在一起则发挥着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系统功效,他们共同的目标指向是企业目标的完成。

摘要:企业文化的结构分为四个层次:价值层、规范层、行为层、实体层, 价值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其他3个层次是价值层的外显形态;每个层次由于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不同, 因而显现出不同的激励功能。

关键词:企业文化,结构,激励,功能

参考文献

[1]黄敏:论企业文化激励功能及实现途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5, (8)

[2]吴文盛: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5, (11) .

[3]胡沛枫:对企业文化在企业家激励中的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17)

结构教学观论文 第7篇

1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义观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义观继承索绪尔对语义的理解, 认为语言的意义是属于社会的, 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 是凭借社会成员间的契约的一种存在 (熊兵, 2003) 。其语义观归纳起来如下:1) 语言符号是音义构成的统一体;2) 作为语言学的一部分, 语义研究首先要关注的是语言单位的意义而不是言语单位的意义;3) 语言不是一个分类命名集, 而是一个价值系统;4) 在共时状态中, 一切都是以关系和差别为基础 (索绪尔, 1980) 。

结构主义语言学除了索绪尔的语义观, 还有结构主义语义学。结构主义语义学中最有价值的理论是语义场理论和义素分析法 (也称成分分析法) 。语义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把一种语言中的全部词汇看成一个系统, 这个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中, 系统中各个词项按意义聚合成为若干语义场, 每个词的意义都取决于同一语义场内其他词的意义, 当某个词的意义发生变化后, 与之关系密切的词在词义上也会随之调整和变化。贾彦德 (2001) 将语义场的词汇关系分成七大类, 即分类语义场;顺序语义场;关系语义场;反义语义场;两级语义场;部分否定语义场;同义语义场。至于义素分析法, 由美国人类学家开创。这种方法的操作有四个步骤:1) 确立对比群;2) 依据“二元对立”的原则确定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3) 区别义素的类型和不同层次;4) 进行规范的语义成分描写, 所描写的语义成分不属于任何一种自然语言, 而属于元语言。举例来说, 英语的man可以表示为man:[+human]、[+male]、[+adult]。这种将词汇的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有个好处在于词汇清晰明了, 但是这个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对于词汇的描写, 元语言是不能穷尽的。有些义素容易区分, 但是有些不好区分, 很难将词汇穷尽地描述出来。而且, 一个词的某个特性都有两种描写方法, 随意组合的话会出现混乱的情况, 像以上的boy的性别既可以表示为[+male], 也可以表示为[-female], 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定, 则会给这种描写方法带来困境。

2 生成语法的语义观

生成语法的语义观体现在其句法学中。在具体阐述之前, 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1) a#The young sausage likes the white dog.

b#Mary sings a white cake.

c#A small dog gives Mary to the young tree.

2) a*John likes.

b*Mary gives the young boy.

c*The girl yawns Mary. (Kroeger, 2005:51)

按照乔姆斯基的观点, 之所以存在 (1a, b, c) 中的句子是由于短语结构规则 (phrase structure rules或PS rules) 没有考虑到人们心理词库 (lexicon) 。心理词库里面的每个词都有自己的词条 (lexical entry) , 在这词条之中需要包含这个词所有的信息, 包括语音特征, 意义 (语义特征) , 句法范畴 (词性/词类) , 其他语法信息, 和具体使用时不寻常的形式等等。虽然我们可以解释短语结构规则能够产生出如1) 、2) 中不合理的句子的原因在于其不足, 但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如何改进这种规则的方法。之后乔姆斯基又给动词的词条加入了论元结构和次范畴化的概念 (由于动词是一句话的中心) 。谓语的论元结构是指它所需要的论元的数量和类型, 而谓语的次范畴化是指动词对于其论元的语法关系的信息。如give的谓语的次范畴化可以表示如下:

也就是说, give需要一个动作实施者, 主题及受益者, 及主语, 宾语和间接论元。通过这种方法, 谓语动词既有了语义角色也有了语法关系在其中。

3 两个学派语义观的比较

结构主义语义学和生成语法的语义学的区别在于:结构主义语义学把语义和句法分开来了, 而生成语法的语义观则将语义和句法融合起来 (李京廉, 冯兰, 2008) 。生成语法以其句法学而闻名, 但是, 其句法学中语义也占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这个可以从他的最终的句子生成的模型中看出来:

在这个生成句子的万能模型之中, 我们可以看到语义及词库 (lexicon) 是处于句子的最基本的层面的, 少了语义部分, 则不能造出正确的句子, 这一点是和结构主义语义学的根本的差别。如 (2a, b, c) , 根据谓语动词的语法关系, like需要有一个动作实施者和一个动作承受者, 但是 (2a) 中没有动作承受者, 所以句子语法不对;give需要有一个动作实施者, 主题和一个受益者, 但是 (2b) 中没有主题;yawn需要一个动作实施者和一个主题, (2c) 也不正确。而 (1a, b, c) 中的均是语法没有问题, 但是语义不通, 所以生成语法要求在生成句子的同时就考虑到语义, 以下例子也可说明这一点:

3) a#My pencil doesn’t know how to spell that word.

b#John drank his sandwich and took a big bite out of his coffee.

c#The idea is sleeping.

谈到生成语法的语义观, 就不得不说选择限制, 即对于一个词和其他词搭配时候所要收到的限制。以下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4) #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

这是语义学中一个很经典的例子。这个句子语法正确, 但是语义不通。经过选择限制, 这个句子是不会产生的:sleep的主语必须为有生命的物体;而这个主语是idea, 是无生命的抽象概念, 不能做此句主语;而idea也不能由形容颜色的green来形容;colorless更不能和green一起修饰名词。所以这个句子语义上是不正确的。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 结构语言学是将语义单独列出来, 将每个词汇各个义项进行分析, 而生成语法则是将语义嵌入句法之中, 分析整个句子的意义。结构语言学和生成语法在语义上这点根本性的差别, 是由这两个学派对于语言的不同的研究角度所决定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从描述语言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对于语义的研究和规定性语法差别不大, 将语义单独列出来研究。而生成语法则是为了解释语言的本质, 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 这必然导致了其基本观点的不同, 其语义观的不同。

其语义观的不同, 除了表现在和句法学的关系外, 还表现在对语义的理解上, 对语义变化原因的解释上等等。在对语义的理解上, 结构主义语言学偏重于意义和符号的关系, 由此索绪尔发扬了符号学, 并且主要研究词汇的意义, 而生成语法则将语义的重心扩展到句子的层面, 不再将重点放在词汇的意义上, 自然就会减弱对意义和符号的联系的重视, 不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义观相同。在语义变化的原因的解释上,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语法很不一样。前者认为语义变化同语音的变化一样, 是偶然发生的。索绪尔认为音变发生在语音系统之外。也就是说, 索绪尔认为无论是音变还是语义的变化, 都是属于历时语言学的范畴, 历时语言学的演变都是由于个人的言语是语言起源、变化、发展的源泉, 我们可以找到根子和萌芽 (岑麒祥, 2008) 。而生成语法认为音变发生在语音系统之内, 是语言规则本身的变化。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语法的语义观非常不同, 这主要表现在对语义的理解上, 语义和句法的关系上, 以及对语义变化原因的解释上。这两个语言学研究角度在语义观上的不同最终还是要归结于它们对语言的基本观点的不同:结构主义语言学旨在描写语言, 并对其进行分析;而生成语法则是要通过对现有言语的分析整理总结得出普遍语法, 从而能创造出各种新的、正确的句子。对语言进行描写就要依赖对词汇的意义进行分析;而要总结出普遍语法, 则要将意义赋予整个句子。这就是结构语法和生成语法语义观的根本的不同。而在学习语义时, 这两种观点若能结合起来, 则既分析了细节, 又掌握了整体, 对学习是非常有裨益的。

摘要: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语法两大语言学流派有诸多不同。该研究从对语言的组成部分—语义的观点的角度切入, 来分析这两大流派之间的不同。研究发现,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语法的语义观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对语义的理解上, 语义和句法的关系上, 以及对语义变化原因的解释上。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对语言的观点的不同:结构主义语言学旨在描写语言, 而生成语法则是通过对现有言语的分析总结出普遍语法。

关键词: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语法,语义观,语义场理论,成分分析法,普遍语法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252.

[2]熊兵.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回顾与反思[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8 (173) :50-53.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4]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5]Kroeger P R.Analyzing Grammar:An Introduction[M].Cam 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51.

[6]李京廉, 冯兰.生成语法的语义观[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 (33) :134-136.

[7]乔姆斯基.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M].黄长著, 林书武,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结构教学观论文 第8篇

一、审计理论结构及其逻辑起点的现有研究成果

西方国家对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多数学者认为,莫茨(Mautz)和夏拉夫(sharaf)的著作《审计理论结构》最先研究了审计理论及审计理论结构。随后的半个多世纪审计理论研究相继出现了诸多观点,它们在解决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中提出了各自的解释观点,现将国内外主要审计理论结构的观点进行归纳,如表1所示。

以上六种审计理论结构模式各具特点,它们共同推进了审计理论的发展,但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点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哲学起点论否定了“审计无理论”的观点,对审计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将哲学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点范围过于宽泛,内涵具有不确定性。审计假设是在长期的审计工作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不是审计实务的一般归纳总结,而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但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所提出的假设只能适用于某一环境或时期。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枢纽,指引着审计活动,但审计目标是从审计实务出发的,作为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将使具体审计工作起点与审计理论结构起点相混淆。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符合客观规律,但审计本质抽象的概念需要具体涵义作为理论支撑,如果令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会严重脱离审计实践。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可以体现审计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然而审计环境是时刻变动的,以此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显得过于笼统。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新观点,即以审计动因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动因理论以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作为研究起点,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要求,但动因观未从审计产生的根本实质出发,也没有明确地表明具体原因。

迄今为止,国内外审计理论界对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每种理论模式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试以“免疫系统论”下的新审计职能观作为逻辑起点,探讨当前审计环境下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问题。

二、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职能

审计职能作为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所支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审计理论界针对审计的具体职能一直存在不少争议,大致可归纳为单职能论与多职能论两类。随着审计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济监督、鉴定和评价作为审计的三大职能被普遍接受。这三大职能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显示出的直接效果是纠错和改善,表现为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纠正偏差,揭露违法违纪和损失浪费等行为,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促进经济管理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但随着近年来经济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经济违法事件频繁发生,单纯的经济监督鉴证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需要。在2008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强调指出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这一新的科学审计理论是从新时期的审计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是对传统审计理论的突破,它无疑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影响我国的审计理论结构。“免疫系统”论使得审计职能从事后纠错发展到事前免疫,保障了经济活动的运行,完善了审计职能。

(一)“免疫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审计职能。

1. 防御职能。

防御有两层含义:一是防护预警;二是服务咨询。审计的防御职能保证了审计活动能够尽早感知到社会经济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揭示这些风险一旦发生将会带来的危害,运用审计程序查出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并化解,可以对风险进行防范免疫。

2. 修护职能。

根据相关制度方针,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及其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与有效进行审查、督促,在揭露、查处问题的基础上,加大审计整改力度,从完善相关制度等方面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以保证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按照既定政策执行。

防御和修复是“免疫系统论”下新的审计职能。防御是基础和前提,为修复服务,防御是修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于主导地位的两大职能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因此,以“免疫系统论”下的新审计职能观为研究起点,建立前后一贯的审计基础理论结构是科学可行的。

(二)审计职能作为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可行性。

审计理论结构本身就是一个逻辑系统,选择不同的逻辑起点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理论结构。根据学者先前的研究并总结概括可知,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应具备如下特征:首先,应具备客观性,不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能够对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结构的构建起到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其次,逻辑起点是最普通、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审计范畴,能够对其他审计理论进行推理和论证,能够联系审计的理论和实践;最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是辩证统一的。

审计的职能即审计客观上所固有的功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具有作为逻辑起点的内在性和客观性。审计职能的客观存在是人类运用审计来监察经济活动的根据。审计的定义从审计的基本职能出发,明确职能,继而抽象总结得出本质,把握审计理论结构的发展方向。没有审计职能,就无法明确审计对社会的功能和作用,无法了解审计的本质,也就无法正确建立起审计理论结构。根据审计的职能可以发现,审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防御和修护的活动。审计活动归根结底是在为委托人和审计信息的需求者提供一种参考信息,配合委托人或者第三方进行风险防御和漏洞修护。审计职能是审计理论本身所具备的客观性质,连接了审计理论结构与外部环境,表明了委托者、外部信息需求者以及被审计者对审计的要求,也体现了审计理论满足审计需求的能力。以监督和防御审计职能可以引导出一整套相联系的审计理论结构。根据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可以发现: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认识审计具有防御和修护职能的主要结果。这就可以清楚地分析出审计的两大职能是客观的、历史的,而每一种审计都是这两大职能共同作用的产物。

三、以审计职能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构建

从国内外关于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理论界一直期望并努力形成一种统一的理论,并且这些理论要能为日益发展着的审计实务提供有效而强有力的依据。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顺应了审计环境的变迁,即以审计职能为起点来构建理论结构。以审计职能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由审计职能、审计本质、审计假设等要素相互影响和作用,最终回归到审计职能,形成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根据上文的分析,试拟出审计理论的结构框架(见图1)。

(一)审计理论结构运行的导向:审计职能-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目标。

审计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结构中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要协调一致,共同为实现审计的职能发挥作用。审计职能在整个审计理论结构中处于统率地位。审计职能的抽象深化,得以总结出审计本质,是一定程度上的理性认识。在一定的审计环境下,只有先明确审计的职能,抽象出审计本质,才能在审计假设的基本前提下,确立审计目标,制定出相应的审计规范,最终得到审计结论。因此,审计职能是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审计理论结构运行的导向。审计职能是与审计实务链接的纽带,是审计本质和概念具体外在的表现,是审计目标设定的基础,是审计程序执行的基准点。审计职能的确立是社会需求与审计自身满足社会需求能力的有机统一。

(二)审计理论结构运行的规范:审计准则-审计程序。

要有效地履行审计职能,必须确立相应的审计准则,执行正确的审计程序,这是审计理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审计目标直接决定和制约着审计准则和审计程序。审计准则是对审计工作中一般认为公正妥当的惯例的归纳和概括,是审计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因此,审计准则具有实践性,是经验到理论层面的抽象总结。如果审计理论结构已经产生,但并未形成或制定相关的审计准则,则这种审计理论很可能是盲目的,审计准则为解决审计争议提供了仲裁标准。审计程序正是审计准则的具体应用。在审计准则的标准下,恰当的审计程序有助于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实现审计目标。所以,审计准则和审计程序都是审计理论结构运行的规范因素。

(三)审计理论结构运行的结论:审计结论-审计报告。

根据审计职能,制定出合理的审计目标,科学地规范审计准则和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通过审计人员的分析和判断得出审计意见。依据侧重的审计职能不同,得出的审计结论侧重点也不同,从而最终得出相应的审计意见。不同的审计结论完成各自的审计职能,实现各自的审计目标。履行该审计职能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审计工作的循环。

综上,审计理论结构应当以审计职能作为逻辑起点,审计职能决定着审计目标的确立,在审计假设的基本前提下,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审计规范,得到审计结论,最终通过审计实践履行审计职能。因此,审计职能在审计理论结构中处于枢纽地位,它将各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是审计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1]肖娟红.对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新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3).

[2]陈炜煜,邓云露.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研究[J].商业会计,2015,(8).

[3]田冠军.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研究---基于前后一贯的理论结构[J].财会通讯,2012,(2).

[4]李立成.方法论视角下审计模式基础理论研究[J].财会月刊,2011,(11).

[5]舒沫楠,毕继强.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创新与发展[J].北方经贸,2011,(8).

[6]赵红莉.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新思考[J].财会通讯,2010,(3).

[7]刘明辉.以审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体系[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4).

[8]蔡春.审计理论结构新探[J].会计之友,2000,(4).

结构教学观论文 第9篇

更新教育价值观念是数学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更新价值观念,逐步割除应试教育造成的急功近利的弊端,转变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局面,树立数学教育“社会性、生命性、未来性”的观念,并以此作为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1.数学教育的社会性在于数学的社会应用

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数学对我国现代化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深刻的、富有成效的。因此,数学教学应在增强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同时,努力培养他们应用数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要改革沿袭已久的教学内容,删除那些无趣、无用、与社会生活不密切的陈旧内容,注入有趣、有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新信息和新动态。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走数学联系实际的“大数学”之路。

2.数学教育的生命性在于以人为本

同整个素质教育一样,数学教育也是“人”的素质的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既全面发展又具有健康个性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成长,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情感教育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认识、改造世界,还要求学生学会怎样做人,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需求。

3.数学教育的未来性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现在能考多少分,忽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素质教育则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不能单纯地传授数学知识,而应该引导他们面对未来,学会学习。

二、数学教育的教学观

传统的数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求同再现、轻求异创新;重整齐划一、轻个性发展;重记忆训练、轻实践应用。视学生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解题的机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性,扼杀了学生求知的主动性。素质教育则要求: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完成从知识传授到培养能力的转变;在教学主体的认定上,完成从教师到学生的转变;在教学形式的构建上,完成从单纯由教师教到学生主动学的转变。基于这些,要注意如下方面:

1.注重学法指导,实现学与教并重发展

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让教法服务于学法,使学法在教法中形成。在教学中,多予点拨、启导、激励,使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2.注重智力开发,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要遵循规律,把握思维特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非智力因素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进行不断地培育和优化。

3.注重人格塑造,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发展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是时代赋予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必须充分挖掘数学学科在塑造人格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辩证、清晰、简约、深刻的思维品质,“运筹有章、计算有法、应用有方、论证有据”的思维方式,刻苦、机智、拼搏、创新的学习精神;以及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向善审美的人文素质等。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使数学教育过程生动活泼、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保证。因此,师生应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共同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做到教学民主,教学相长。

4.注重效率提高,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形态逼真地再现给学生,实现动静结合,数形结合,繁简结合,虚实结合,特殊与一般结合,充分展示数学教学感性认识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揭示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三、数学教育的学生观

1.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个性,数学教育应从实际出发,承认这种个体差异。要研究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发展方向,摒弃“一律化”“齐步走”的教学模式,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施教,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和谐、充分地发展。数学素质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在群体教学中,如果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学生的个性、灵气、创造性就会遭到压抑和磨损。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表现欲、求知欲和创造欲很强,他们对未知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充满幻想。虽然这些幻想有时不尽合理,甚至有些荒唐,但这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的先天素质。可以说,没有这些特性便没有创新意识,也就没有创造能力。教学中对学生的这些特性和创新意识应倍加珍惜和呵护。

数学教育的内容为创新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运用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进行猜想、归纳、发现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类比思维、迁移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数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数学教育丰富了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数学教育的灵魂。在教学中,必须挖掘数学内容中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功能,实现由侧重获取数学知识的教育向增强创新能力的教育转变,使数学教育担负起素质教育中更加重要的教育任务。

(作者单位:江西铅山县武夷山镇

结构教学观论文 第10篇

随着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 高职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自教育部启动高职院校示范建设工程以来, 众多高职院校纷纷依据自身资源优势, 力争创出办学特色。但从教育部高职高专网站上公布的已入围的各示范院校的建设方案来看, 各校虽然力求突出当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办学特点, 但建设方案给人有似曾相识的雷同之感, 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各高职院校对其自身办学资源的认识程度有待进一步深入。笔者尝试借鉴组织“动态能力”战略观理论, 对高校内部资源结构层次及其演化路径进行分析, 为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组织资源理论是竞争优势理论, 它把组织看成资源集合, 组织资源是组织拥有的能够提高其战略效率和效果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流程、信息、知识等等。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经济学不同的是, 组织资源理论认为组织是异质的, 并且这种异质性将长期存在。组织长期存在的资源差异造成了组织生产效率上的差别, 从而使得某些组织能够优于其他组织。正是建立在这一点认识上, 组织资源理论认为, 组织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拥有或控制的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并不可替代的资源, 识别组织的关键资源并对之进行有效地开发、培育、保护和提升是组织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

组织资源理论的倡导人Barney则将组织竞争优势看成是组织战略执行的结果。他认为, “当组织执行某价值创造战略, 而该战略没有被任何当前或潜在竞争对手同时执行时, 该组织就可谓拥有了竞争优势。当该价值创造战略所带来的利益不能被当前和潜在竞争者复制时, 即谓持续竞争优势”[1]。很明显, Barney认为组织竞争优势来源于组织战略的独特性, 组织战略管理的目的也就是要追求独一无二的战略, 众多组织采取同一战略只能使他们至多获得竞争均势。组织战略的独特性只能建立于组织资源的独特性之上, 如果产业内的组织在资源上没有差别, 他们将能执行相同的战略, 获得相同的效果。因此, 正是组织资源的异质性决定了他们战略的不同, 从而使得某些组织能够获得竞争优势。

Teece, Pisano和Shuen在其1997年发表的《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2]一文中, 把演化经济学的组织模型和组织资源理论结合起来, 提出了“动态能力”战略观的框架, 认为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组织必须不断更新自身能力。Teece, Pisano和Shuen认为, 组织竞争优势来源于在组织内部运行的、由过程和位置所决定的高绩效的惯例。组织过程的内容 (惯例) 及其发展竞争优势的机会, 在任何时点上都明显地由组织所拥有的资产 (内部的和市场的) 以及由组织所采用/继承的演进路径所塑造。这种“动态能力”观点着眼于演化视角, 而不是均衡视角, 强调资源的动态演化发展过程。

高职院校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组织, 而且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组织的任务是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 (服务) , 其竞争力的强弱体现在产品 (服务) 价格高低和质量好坏, 竞争力强的组织的产品 (服务) 总是为消费者所热衷购买;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高级技能人才, 其竞争力的强弱体现在高职院校的“产品”——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高低上。一个竞争力强的高职院校, 其所培养的学生必定是社会急需并广受欢迎的。竞争力强的组织, 总是能吸引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竞争力强的高职院校, 也总是能获取更多的社会稀缺资源 (如政府投入、就业岗位等) , 这种稀缺资源获取能力就是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因此, 基于“动态能力”的组织资源理论同样适合于分析高职院校的资源发展状况, 并能为我们开启新的研究视野和角度。

二、高职院校内部资源层次结构

一个组织, 想要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必须构建独特的、难以模仿的关键资源。关键资源的形成是组织在一定历史路径中长期演化的结果[3]。因此, 要识别和强化关键资源, 必须探明组织的资源演化路径。要分析组织的资源演化路径, 首先必须剖析组织的资源构面, 分析其资源构成层次。组织的资源构成层次有多种分类方法, 这里根据研究目的将组织资源按其价值性、不可模仿性和社会复杂性的高低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

1. 投入要素 (input factors) 。

投入要素是组织资源的最低级表现形态, 一般能够通过市场交易获取。他们是组织战略执行的必需品, 但由于其高流动性和高模仿性很少能够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 但可以为组织带来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 (亚当·斯密, 李嘉图, 俄林)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投入要素一般包括教室、实训室、教学用地、教职员工、教学设备和基本的管理、教学技能等。投入要素是下面将要提到的战略资产和独特能力的形成基础, 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部分转化为战略资产或能力。如教职员工在长期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会掌握越来越多的方法与技能, 并产生对组织的忠诚;学校与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长期交往将产生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关系资本。投入要素本身并不具有生产性, 其生产性来自于其投入使用所能提供的生产性服务。即使是相同的资源组合, 如果对它们的使用不同, 这些资源所能提供的生产性服务也会不同, 从而产生生产效率上的差异[4]。

2. 战略资产 (strategic assets) 。

战略资产是组织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长期投资积累的存量资产[3,5]。战略资产具有三个明显特性:一是为组织所专有 (firm specific) , 其价值依存于组织本体。二是其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 具有时间压缩不经济性[3], 如连续10年投资五千万建立的品牌和声誉, 并不能通过一年时间投资五亿来得到。三是内聚性, 战略资产属于内聚资源[6]。尽管战略资产的建立是一个组织各因素之间的社会互动性过程, 但战略资产与组织其他资源之间的边界仍能进行区分。在组织资源网络体系中, 战略资产与其他组织资源之间的网络联结并不是很复杂。高职院校的战略资产的例子包括专业特色、组织声誉、教职工知识水平、社会资本等[7]。战略资产往往是稀缺的, 难以模仿而且缺少直接的替代品, Rumelt[8]引进了因果关系模糊性说明资源能够创造竞争优势的原因。Peteraf[9]将这些导致因果模糊性的原因归纳为隐含性、复杂性和专用性。组织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不仅对维持资源的异质性是重要的, 它们也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3. 独特能力 (distinctive competencies) 。

独特能力是投入要素、战略资产和组织知识通过组织活动和流程而形成的复杂资源集合, 是组织配置和使用资源来完成某一组织任务或战略的胜任力水平[5]。独特能力是基于知识的资源, 将行动和认知予以联结。独特能力的知识基础特性使得它们更为专有化, 更具社会复杂性、系统性和模糊性, 它们存在于组织人员或组织的集体记忆之中。独特能力属于系统资源[10], 不仅其内部要素之间网络关系复杂, 其与组织其他资源之间的网络关系也极为复杂, 其边界并不能明确地加以区分。这种性质决定了组织可以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 即独特能力不仅仅在于别人不能模仿和复制, 而且自己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以及产生新的竞争优势所需要的新的资源和能力[11]。掌握了独特能力的组织将能在某一方面比其他组织做得更为出色, 从而为其带来竞争优势。高职院校独特能力的例子包括:团队工作能力, 教学管理的能力, 制度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能力, 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等。独特能力与战略资产的一大区别在于独特能力与“做”有关而战略资产与“有”相关。我们知道, 击中目标需要有好的弓箭, 但能否最终击中还得有好的射术才行。战略资产就好比良弓, 而独特能力就像是精良的射术。独特能力与战略资产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能在使用中得到强化。能力被使用得越多, 则它们就变得越强, 变得更为复杂, 更加难以模仿。这一特征显示了独特能力的动态或演化特征。而战略资产如果不进行继续投资或维护就会发生折旧, 其价值就会退化, 如组织的品牌等[11]。

上述三种资源的互动关系是:战略资产的形成建立在对投入要素的经常性使用基础之上, 而独特能力的形成则是基于投入要素之间、战略资产之间、投入要素和战略资产之间的互动关系, 而竞争优势则建立在独特能力基础之上。有时候组织战略资产也能形成竞争优势, 但关联较弱, 同时竞争优势的持久性也较差。

资源结构层次和组织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可用图1来表示如下:

根据图1, 我们可将组织基于资源演化的竞争优势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即投入要素的简单组合阶段、战略资产构建阶段和独特能力成形阶段。

三、组织资源演化路径

1. 投入要素的简单组合阶段。

在资源演化的初级阶段, 组织只不过是一生产函数, 组织的基本功能就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组织的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组织的信息是对称的。组织之间除了规模上的差别外, 在要素组合、专业设置和教学管理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在这一阶段, 高职院校所开发的资源实际上就是投入要素, 即教室、实训室、教学用地、教职员工、教学设备和基本的管理、教学技能等。此时的高职院校有点类似于古典经济学里面的“生产函数”。若用IP1, IP2, ……IPN表示投入要素, 则此阶段组织的生产函数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该生产函数表示组织是投入要素的线性函数, 要素之间缺乏协同效应, 生产要素之间可以被方便地分离。在这一阶段, 组织的资源组合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资源的可交易性、可流动性强。其资源组合一般是教室、实训室、教学用地、教职员工、教学设备和基本的管理、教学技能等, 这些基本生产要素的社会复杂性和资产专用性都很低, 能够通过各要素市场获取, 其价值并不会像声誉、顾客忠诚度等社会复杂性高的资源那样因脱离组织而丧失。二是资源的可模仿性强。一旦某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取得了成功, 其他高职院校马上就可通过市场交易或内部开发得到所需的组织资源, 并产生同样的办学路径, 复制成功院校的办学模式。三是资源的可分割性强, 资源之间的关联水平低, 其组合缺乏协同效应。在这个阶段, 各高职院校资源组合同质化, 众多高职院校都专注于硬件和师资建设, 并没有哪个院校能够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 战略资产构建阶段。

按照组织资源理论的观点, 组织要拥有竞争优势就必须开发稀缺的、难以模仿的资源, 大量组织拥有相同的资源组合只能使他们至多获得竞争均势。高职院校在其资源演化的第一阶段, 要素水平比较低, 要素组合简单, 资源的可模仿性强, 再加之各地纷纷建立高职院校, 这种状况必然造成各校资源同质化, 办学特色难以突出。这时, 一些有远见的校长就会预见到一些稀缺资源 (相对当时状况而言) 的价值, 如, 一些高职院校抢先进行教育部优秀高职院校评估, 从而形成战略资产。由于这些战略资产具有开发上的时间压缩不经济性, 抢先开发战略资产的组织就会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 从而在办学上先人一步。从当时的情况看来, 这些稀缺的战略资产包括特色专业、学校所属行业、学校声誉和师资水平等。尽管按现在的标准来看, 这些资源还属于一个优秀高职院校必须具备的必要资源, 但在当时的办学环境下, 对这些资源的预先开发已经体现了学校领导层的战略眼光。因为在当时众多高职院校纷纷建立的情况下, 这些资源仍然具有稀缺性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模仿性。事实证明, 现在发展的大多数有优势的高职院校都经历了当时这些战略资产的开发阶段。对这些战略资产的预先开发, 使得这些高职院校能够在经营上保持领先地位。

如用IP表示投入要素集合, SA表示战略资产集合, 则此阶段高职院校的“生产函数”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Q=f (IP, SA) =αIP+βSAλ (IP)

其中, ?f/? (IP) =α表示组织的投入要素与生产是线性关系;战略资产的指数形式表示战略资产对组织的生产贡献是非线性的, λ>1, ?2f/? (SA) 2>0, 投资具有规模效应;SA (IP) 表示战略资产是投入要素的函数, 战略资产的形成建立在投入要素基础之上。

3. 独特能力成形阶段。

组织在拥有了高质量的产品、良好的组织品牌和声誉等战略资产之后, 尽管能够比缺乏这些战略资产的组织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但客观来说, 这些战略资产仍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可模仿性和可替代性。在一些有远见的组织通过开发这些战略资产而拥有竞争优势之后, 其他组织也逐步认识到了这些战略资产的价值, 进行了相应的开发。由于后发高职院校能够参照先发高职院校的成功模式和经验, 减少学习和试错成本, 因此先发院校与后发院校之间的优势差距将很快缩小。简言之, 拥有了这些战略资产, 只能给先发组织带来暂时的竞争优势, 而非持续竞争优势。但是, 对这些战略资产的抢先开发仍然使得这些高职院校积累了大量的组织知识和经验, 在办学实力、教学管理、工学结合等方面胜人一筹, 为以后开发更高层次的资源———独特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一些院校已经具备了或正在开发相应的独特能力, 如教学创新能力、组织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等, 这些能力是高职院校各相关资源的整合, 具有高度的网络关联性、社会复杂性和模糊性, 很难被模仿和替代, 因此能够给拥有它们的院校带来持续竞争优势。

如用IP表示投入要素集合, SA表示战略资产集合, DC表示独特能力集合, 则此阶段高职院校的“生产函数”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Q=f (IP, SA, DC) =φIPgSAα (IP) gDCβ (IP, SA)

函数的乘积形式表示组织的资源之间存在复杂的内外部网络联系, 战略资产和独特能力的指数形式则表示二者对组织的生产贡献是非线性的, α, β>1, ?2f/? (SA) 2>0, ?2f/? (DC) 2>0, 对二者的投资有规模效应。SA (IP) 表示战略资产是投入要素的函数, DC (IP, SA) 表示独特能力是投入要素和战略资产的函数。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内部资源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会演化成不同层次的结构体系, 而不同层次的资源对组织竞争优势形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投入要素只能带来比较优势, 这种优势会随着专业、信息、师资、教学设备的同质化和流动性而丧失;战略资产仍然具有稀缺性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模仿性, 在一定时期内仍可以为高职院校带来竞争优势;只有独特能力才能为高职院校带来可持久的竞争优势。高职院校必须认清其资源演化所处的过程阶段, 运用战略手段, 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 才能尽快确立竞争优势和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Barney J 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 :99-120.

[2]Teece D J, 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 :509-533.

[3]Dierickx I&Cool K.Asset stock accumulation andsustain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ManagementScience, 1989 (35) :1504-1511.

[4]Penrose E T.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NewYork:Wiley, 1959.

[5]Amit R&Schoemake P J H.Strategic assets andorganizational r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 :33-46.

[6]Black J A&Boal K B.Strategic resources:Traits, configurations and paths to sustainable competitiveadvantag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15) (Special Issue) :131-148.

[7]Schulze William S.The two schools of thought in resourcesbased theory:defini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In.p.Shrivastavel, A.huff, and J.Dutton, 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firm[M].Greenwith, CT:JAI Press, 1994:127-152.

[8]Rumelt R P.Toward a strategic theory of firm[M].In:LambR B (Eds.) .Competi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 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 1984.

[9]peteraf M A.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resource-based 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8) :509-533.

[10]郑健壮.基于资源整合理论的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黄雀记》下一篇:抗盐聚丙烯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