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历史范文

2024-07-21

体育历史范文(精选12篇)

体育历史 第1篇

1 中国体育文化的历史变迁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人类社会中的诸如文化等因子也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对这个变化的表述,理论界多用“变迁”一词。文化是一个流变的过程,而不是某种既成的事物的总和。所以,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下位概念、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它的产生也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1]。中国体育文化从纵向来看,经历了传统体育文化到近代体育文化及现代体育文化的不断演变过程;从横向来看,经历了再近代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到现代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融合的过程。

1.1 传统体育文化

中国体育文化是大陆(主要指黄河流域)农业文化的产物。以“仁”为核心思想,以儒家“天人合一,身心一元”、道家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佛教的“克己复礼”、墨家的“兼爱交利”为哲学基础,以保健性、技艺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人的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是一个矛盾演化的过程。孔子主张动静结合,既不否定动也不否定静,他曾说:“智者动,仁者静”。荀子则主张动以健身,动以养生,他称“养备而时动,天不能使之病”。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主张“清静无为”,倡导“静以养生”和“静以养神”的体育思想。因此,造就了我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多元性,如射箭、摔跤、太极拳、蹴鞠、秋千、象棋等等。

但是,由于受到以道德原则为绝对尺度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在体育的形态上主要提倡个人的修身养性,注重人的内在伦理道德修养,从而使传统的体育大多从精神修养着手,以追求内外动态平衡为健康目的,其运动主张是内外俱练、神形兼顾、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等平衡统一的原则,其最典型的运动项目就是武术。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只注重养生之道,且谨遵“礼之用,和为贵”、“相谐对称”的思想观念,致使传统体育项目不注重外在的人体美、缺乏竞争性、实证性和科学性。这就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这种主流文化不相融合,而逐渐成为一种边缘文化。

1.2 近代体育文化

近代体育文化具有纵向和横向发展二重性的特点。从纵向来看,近代体育文化继承了传统体育文化,在原有的基础上,使体育理论知识更加的完善、系统,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如武术的发展,使得武术家多次击败外来武士,维护了民族的尊严。从横向来看,鸦片战争以后,当西方文明以战争和暴力的方式猛烈的侵蚀中华文明时,近代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这两种异质文化发生激烈碰撞,但由于“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以及这两种文化的价值取向的不同,使得西方体育文化遭到激烈的排斥。

冲突是融合的前提,融合在冲突的过程中实现,在两种异质体育文化的交锋中,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体育在强国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在科学和理性的思维基础上对传统体育进行批评,对西方体育文化进行改造和部分吸收,取其精华,来弥补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缺失。但是这次融合并不是平等的接近,而是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为了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我国开始大力发展竞技体育,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在学校和军队中开展,一些专门的体育运动学校也在不断诞生。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在:部分西方体育替代传统的武术、搏击等部分中国传统体育内容,成为部队士兵和学校学生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如洋务改良派向西方学习军事的做法,使得西方训练士兵的一套兵操随之而入,使原本占优势的中国传统拳术和器械术受到了冲击。

1.3 现代体育文化

现代体育文化是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的高度融合,是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国体育大量吸收西方体育的精华,特别是在奥运会中取得惊人的成绩,使得奥运会在中国被普遍传播,推动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他的传入不仅丰富了我国体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使体育的教育功能、健身功能等等在我国得以实现。另外,通过这种文化交流,也使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文化也呈现出一种全球化趋势。中国的许多传统体育项目为了完全融入奥林匹克文化圈而不断地进行改革,使其丢失了其自身的民族特色的东西,有些全盘西化的趋势。另外,对属于自己民族特色项目未曾系统的加以完善、保护,致使文化遗产丢失。总之,从我国体育文化的历史变迁不难看出,在世界文化相互不断交融的情况下,在异质文化发生碰撞与冲突的过程中,可能会相互抵触,但更多的是这些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融合和调整。

2 我国未来体育的发展方向

从我国体育文化的历史变迁来看,文化是一个流变的过程,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各种文化之间总存在着沟通、冲突、融合这样的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国际之间的交流加强,文化全球化也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守住民族的特色且发展它的世界性是我国未来体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我国的体育文化具有多样性,但是在与西方体育文化进行沟通和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在对西方体育文化认同的同时,也是本民族文化同质化的过程。面对愈演愈烈的奥林匹克这种主流文化,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在与其接轨的过程中呈现出完全西化的趋势。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取向,且已经被许多有识之士所重视,同时加强了对本国的文化阵地的坚守和价值观念的强固。一个民族的理性精神是一个有机的和生长着的文化形态,如果在它的生长过程中未随着历史的变化而进行成功的自我调节,就很可能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绝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许多改革将势在必行。

一种文化如果不想被另一种文化质化,不想被取代,就必须保持它的多样性和先进性。而多样化的产生和发展却是需要进行民族体育的社会化,扩大群众参与。另外,张岱年的综合创新论,费孝通的文化自觉都是在进行一种返本开新的积极尝试,以示对先进文化的一种追求。先进文化的三个维度:继承过去,立足实现,面向未来。移植到体育文化同样适用,要想使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不在冲突与融合中被取代,也必须通过这三个维度来想出相应对策。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以宏观的视野看我国的体育文化的历史变迁,它是一个横向和纵向相交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和总特色东西遗失的过程。

2.从体育文化历史变迁的过程和结果来看,我国未来体育的发展方向应振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留我国的体育文化特色并找到与世界体育文化的最佳契合点。

3.2 建议

1.民族文化的遗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继承性未得到实施,而实施的载体应该是学校体育。所以,应该在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手段上加以改进。

2.国家的政策导向也是振兴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必须进行体制创新,抛弃以单一竞技体育为主的举国体制。

3.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必须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科技含量,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国民的参与,使之冲出国门,面向世界。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历史学、文化学以及未来学的角度,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分析,从中展望我国未来体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体育文化,历史变迁,未来体育

参考文献

[1]葛辉,欧舟.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历史变迁及其特质解读[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7).

[2]郑念军,乔全胜.分立、碰撞与融合———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之比较谈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J].山东体育科技,2000,(3).

[3]林伟.中国体育文化探略[J].体育文化导刊,2004,(6).

[4]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价值意识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9):580-593.

[5]徐明魁.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山东体育科技,2004,(3).

[6]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8]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变迁研究 第2篇

摘要:从文化视角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项目地域性与地域文化统一性、文化的原生态性与自然性以及文化的现代与传统兼备等特征。它的文化价值在于其自身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树立文化自觉与保护意识,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是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众多,它们共同构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社会处在一个融合发展的时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成分,如何进行文化定位与发展,有效地融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发挥积极的文化功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

1.1项目地域性与地域文化统一

地域文化是以历史地理学为中心展开的一门文化学科…。体育具有地域性,是体育不同项目与文化产生的基础。正因为不同地域存在着内容和形式大相径庭的体育活动,因此,在不同的地域范围才有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可能。同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彰显出不同的地域体育文化特征。

体育项目技术对地域具有较大的依赖。可以说,地域地理环境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生发展的基础。如藏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赛马运动。赛马是藏族人民尤为喜爱的地方体育项目。在我国许多藏族聚居地,还保留着相当规模的赛马运动。如藏北赛马会、康定赛马会、甘肃华锐藏区的赛马会等。藏族的赛马项目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藏区草原居多,马作为藏族人民重要的交通工具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以赛马作为当地藏族人民欢庆娱乐的方式,方便可行。当然,赛马并非藏族独有的传统体育项目。

一般来讲,凡是聚居在草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多都有赛马的运动。如新疆柯尔克孜民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这种项目地域性特点较为明显,这一点从各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特点上就可以找到相应的依据。此外,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地域性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具有高度的统一。当前地域体育文化理论认为,“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和当地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同地域文化环境下,形成的体育项目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同地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是构成不同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不同地域文化的真实写照。

1.2文化的原生态性与自然性相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地域性特征也表明了其文化的原生态性。我国大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其文化的产生与形成具有原生态性和自然性。如位于桂西北的宜州市北牙瑶族乡水族聚居地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桐子镖”,相传来源于水族的祭祀文化和采收桐果的生产习俗,迄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嘉庆年间,部分水族同胞为了躲避官府、恶霸的压迫而迁徙到广西宜州市北牙瑶族乡居住,附近山上盛产油桐,每年深秋时节,家家户户都到山上采收桐子。劳作之余,人们满怀丰收的喜悦,在村头竖起一张篾笆,画上圆圈当作“靶子”,以桐果为“镖头”,比赛谁投得准,后经民间老艺人的整合加工,与水族丧葬仪式中的“过火海”结合起来,演绎成为水族传统体育项目“桐子镖”。这种类似的原生态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较多,如西藏的“古朵”、土家族的“安昭舞”、畲族的“打枪担”等。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具有上百年历史,尤其是在一些聚居地较为偏远的少数民族,其传统体育无论是从外在的技术到内在的文化,夹杂了较少的现代化因素,保持了较好的原生态和自然性,使文化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得到了展现。

1.3文化的现代性与传统性兼备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尽管由于产生和形成的传统性和历史性,带有更多的传统化意义。然而,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技术层面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发生着悄然变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多带有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发展。这种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所致。

少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发展中,必然产生文化的整合,增加新的内容和形成新的文化结构。当然,与外来文化的整合过程中,文化的革命力是传统性的,外来文化在与本土文化的整合过程中,逐渐促使外来文化适应本土文化发展的要求。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自身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学习,促进了自身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使优秀的民族文化“现代化”,形成标志着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模式。在此方面尤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明显。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在1953年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增强各族人民体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地方承办,每4年举行一届。

目前,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了抢花炮、珍珠球、木球、毽球、蹴球、秋千、武术、射弩、龙舟、打陀螺、“押加”、民族式摔跤、马上项目等多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传统体育项目都是近年来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革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现代民族体育项目。这些项目既有现代体育的内容,同时具有深厚的传统体育内涵。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功能

2.1民族文化传承的功能

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显现,一个民族文化或者说是民族精神的彰显往往通过传统体育来实现。在这些充满文化内涵的体育活动中,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国广大地区分布有较多的少数民族,而且很多少数民族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大众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该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方式。通过各种类型的传统体育活动,将传统体育中所隐含的该民族制度习俗与心理价值趋向等进行有效的传承,从而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

例如土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与该民族的节庆习俗和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正月的初一,土族人民常常相聚跳安昭舞。正月初三,则跳为祭祀驱魔的舞蹈。二月初二,则举办跳神会,会前一般举行赛马活动。而在正月十四和六月初

八、初九,在西宁的佑宁寺要举行隆重的“晒佛“仪式。大会期间,要举行盛大的祭神舞蹈表演和赛马、射箭等活动。土族传统体育与宗教祭祀活动常常相伴而行,在传统庙会和宗教活动的同时,使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人们感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导土族人们了解和遵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土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保存下来的,反映各民族意识和多元文化活动的财富。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多数来源于该民族的宗教文化起源和节庆丰收,因此,这些传统体育文化的本身就是记载和保留该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如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彝、白、僳僳、佤、布朗、纳西、拉枯、普米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将会举行盛大的多种传统体育活动。据说最早的火把节是人们点起火把在庄稼地转悠,烧死庄稼地里的虫害,使来年农业得到好的收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的火把节便成了人们向火神祈求丰收的传统节日。

在每年正月十五日晚上,彝族白马山寨里的男女老少排着火把的长龙,一路高呼着,弯弯曲曲地穿过山寨,走遍田野地角,他们要用火把驱除邪气,祈求吉祥和幸福。因此,通过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来加强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使我们了解不同民族的远古生活与文化起源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目前,我国已有研究机构专门从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如近年来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的种种所谓的“化石努力”,即非常忠实的保留一个濒危民族文化的样本,尽量排除一些现代人给予的观念,或者是现代人给予的偏见。

2.2构建和谐社会文化的功能

2007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李德洙在讲话中讲到:“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近年来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少数民族文化反映了少数民族的人文理念和价值取向,促进了民族团结、提高了民族凝聚力。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它丰富的内涵影响着和谐文化的建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地域辽阔,民族分布广泛,不同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正是多个民族文化才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灿烂的华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当前文化发展多元化成为文化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人们愈加发现民族文化的多元化是保持民族文化活力的有效保证,尊重各自的民族文化,反对民族霸权文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不争事实。因此,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而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则是构建我国文化多元结构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3.1文化自觉与文化保护

“文化自觉”的概念,最初是由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文化自觉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发展的前提。就现代形式而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各个方面的因素,总体上与国家推广的众多的现代竞技体育,无论是从后备人才、设备条件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情况表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绝非是一种被动的文化保护,而是应具备一种文化自觉的常态。应主动树立和加强自己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以求得生存与发展。

有学者指出:“就生存论层次的现代化而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继续生存,就只能作总体的、根本的适应性转型,走一体化的道路,并以依附性的边缘文化形态存在;从意义论层次的现代化来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则可以在有可能作个性化选择的精神信仰和生活境界的范围内,以多元化的民间风俗习惯和个性生活情趣形态长期存在,并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产生参考性影响。”

3.2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并非完整不变的,文化嬗变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个民族和社会文化发展之中。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汇集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160多项传统体育项目,已成为展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最大平台。此外,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央在政策、法律及经费上都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OO1—2O1O年体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中央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经费的支持,增加这些地区全民健身工程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布点,通过实施“雪炭工程”,向少数民族地区援建了大批体育场馆项目。这些措施都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现代化发展的趋向和标志。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还表现在对传统体育项目完善创编层面。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进行了规模庞大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挖掘整理工作,其中,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整理出676个项目。这些项目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走人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学校课堂。如维吾尔族为庆祝麦收举办的高空转轮游戏,上世纪中后期,沙哈尔地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而经过挖掘、整理和大力推广,目前又在新疆地区得到普及。又如抢花炮、毽球等项目也是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代化改革的成果。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保存下来的,反映各民族意识和多元文化活动的财富。它是探究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4、结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乃至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深远意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民族事业,树立民族文化自觉与保护的文化发展意识,梳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鸥昆渤,著.滇云文化.编者扎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2]温佐惠,陈振勇.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地域体育文化理论探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14—18.[3]文展.桂西北水族桐子镖的体育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8(3):24—44.[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EB/OL].http://politics.peo~e.con.cn/GB/1026/9711514.htll

体育自治思想的历史与价值取向研究 第3篇

【关键词】体育自治思想;历史起源;价值取向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Thought of Sports Autonomy and Its Value Orientation

WANG Tao, ZHU Xi-lai

(College of Sport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China, various thoughts on sports influence each other in China. The thought of sports autonomy, with both humanitarian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emphasizes free sports and advocates independent sports. This paper traces back to the origin of the thought, explains the different value orientations of it in East and West countries, and tries to predict the developing trends of the thought in future China.

【Keywords】the thought of Sports autonomy, historical origin, value orientation

引言

中国的传统体育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组成部分,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对中国传统体育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由于其长期衍生于儒家思想和佛家、道家等宗教思想的框架内,未对其进行过独立的、系统的建构。西方的体育思想大致可以从三个历史时期来审视,首先是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古代奥林匹克阶段,其次是贯穿了整个西方中世纪的“黑暗时代”,最后是启蒙运动后整个17、18、19世纪的“黄金时代”。在审视东西方体育思想的演变历史过程中,我们发现,体育形式无论如何变迁,体育文化无论如何冲撞,有一种体育的号召从未偃旗息鼓,那就是通过体育运动使人的肉体和精神都产生超越的体育诉求。这种对于体育自由的无尽向往,就是我们要论述的体育自治思想的特征。

1体育自治思想溯源

1.1中国体育自治思想溯源

“自治”对于中国人来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也不是一个外来词语。在中国封建社会,人们对于“自治”这个词语的概念就做出了多个层面的解释。例如,《史记?陈涉世家》中提到:“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汉书?南粤传》中有记载:“服领以南,王自治之。”这里的“自治”一词表示地方割据势力的自行管理行为。作为“自行处理”概念讲的“自治”一词带有很重的“人治”色彩。

其次,“自治”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还具有“修养自身德性”这一层概念。例如,在程颐《辞免西京国子监教授表》中有记载:“伏念臣才识迂疏,学术肤浅,自治不足,焉能教人。” 这里的“自治”表示“治学”,而治学的目的既在于“治国、平天下”又在于“修身”。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人治”的强大制约和治学以求“安身立命”的强烈诉求似乎达到了一种上下的平衡。一个人既对上层社会产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又对“安身立命”这个问题十分关注。这里的“自治”倾向于“安身立命”的方式。所以,对于古代的中国人来讲,“自治”既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哲学概念。

1.2西方体育自治思想溯源

在Politiken的哲学词典中,列出了关于“自治”的一个广泛定义,即强调一个区域或者一个活动拥有自行思考事物、独立自主的存在价值。〔1〕丹麦的体育学者Lone Friis Thing认为,关于体育自治思想在西方的溯源有两种取向:首先是认为“体育自治”思想曾经一度完整地出现在古代奥林匹克体育思想中,现在我们只是将其复兴;其次是根据“自治”是文明程度较高国家、州政府的一种管理形式的社会学观点,认为“体育自治”是一种现代文明社会才具有的思想风貌。对于这两种认识,我们首先肯定“自治”的基本思想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中有所体现。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商品交换活动为公平竞争精神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他们的视野里,“竞争”就是自然的本能欲望,而“公平”则是对这种本能欲望的理性立法。〔2〕我们认为对于出于“自然的本能欲望”的“竞争”说是体育的本源,是不合适的。首先,人类的体育活动不同于动物为了生存所进行的活动,如果体育的自治性只体现在满足“自然的本能欲望”,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古罗马时代圆形竞技场中的人兽相斗、人人搏杀就是一种体育活动呢?体育不仅仅是在满足人的“自然的本能欲望”,更多的是在肩负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使命。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公平竞争”和当代社会所提倡的“公平竞争”思想存在一定的差异。古代奥林匹克运动所遵循的“公平竞争”思想更多的是源于对古希腊诸神的敬畏感,从奥运会章程规定“竞技赛会的仲裁委员会由宙斯神殿中专职祭司及其经过选举产生的裁判人员共同担任”〔3〕,以保证运动会的“绝对公平”可以看出,神职人员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执法资格取决于神职人员的社会地位。“体育自治”作为一种思想,在古希腊时代沒有明确的界定,也沒有形成系统的解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受到古代希腊思想的严重影响,在古希腊人的思想中,“神治”的意义要远远强于“人治”,更甚于“自治”。所以,根据古希腊人当时的思想风貌,并不能完全地讲“自治”思想是古代奥运会的完整“遗物”。

1.3近代体育自治思想的发端

完整意义的体育自治思想产生于十九世纪晚期英国的教育改革。作为近代体育的发端,英国十九世纪后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这些改革中,以阿诺德在Wragby学院的改革最为成功。他建立的“体育的自治”系统给予了全部的体育游戏在训练和教育上的价值。通过这个体系,Wragby学院的公共学院学生在体育馆里自行管理他们的体育活动,不仅仅崇尚体育强者,还强调公平的竞争,遵守运动规则,提倡勇敢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学院的办学与管理原则因此被巨大地改变。“体育的自治”精神在Wragby学院蔚然成风,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校园文化。阿诺德的“体育的自治”系统首先比较完整地展现了最初的“体育自治”思想内涵,那就是人们根据自身的体育需求自发地、有规律地建立体育组织,组织体育比赛,修订相应的体育规则。随着20世纪的到来,在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中,学校体育、业余体育和职业体育在相互竞争中各自不断地发展。“体育的自治”也从一种教育改革思想逐步渗透到职业体育和业余体育之中,逐渐成为一种在制定体育规则,组建体育组织过程中得到重视的体育思想。“体育自治”思想开始在当代体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逐渐被大众认可。

2体育自治思想的价值取向

2.1体育自治思想一般价值取向

托马斯巴赫先生在2009年哥本哈根奥林匹克大会上强调了关于“体育自治”的核心问题:第一,“体育自治”的概念应该包括自由建立组织、俱乐部和协会的权利。不幸的是,许多人认为这个是理所当然的权利,在世界各地并不是都被尊重;第二,在符合一般法律的前提下,这些体育组织必须能决定他们自己的结构和程序。近些年来,这个权利受到了许多出于政治目的的强烈攻击;第三,必须允许体育组织去制定具体的体育规则,并且去界定和维护其价值理念。例如,体育是唯一禁止兴奋剂的社会界别,而在芭蕾舞、登山、音乐、商业或政治中并沒有这样的禁令。〔4〕这三个核心问题阐述了“体育自治”的一般价值取向:首先,自由建立体育组织,并由体育组织者自行管理体育组织;其次,体育法规在一般法律(如一个国家的宪法)的前提下发挥符合体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功能;最后,由体育组织来制定体育法规与运动规则。

2.2西方体育自治思想的价值取向

美国作为西方体育中“体育自治”的最好代表表面上看是源于其民众对体育的巨大热情,以及体育作为一般公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深层次分析是因为“消费”是美国人的生活要务,崇尚消费的美国人,愿意把赚到的最后一分钱花在对自己身心愉悦可以产生不可替代作用的产品上。体育,作为一种商品,在美国及其他主流西方国家已经成了一种不可替代的商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美国,“体育自治”耀眼地表现在职业体育联盟的垄断特征上,体育经济学的诸多学者在探讨职业体育联盟对于职业体育的重要作用时经常强调:一个组织完善、财政稳定的职业体育联盟是职业体育发展趋于成熟的主要表现。职业体育联盟在经济上享有卖方垄断权与买方垄断权,对联盟内的各个俱乐部也可以实施一系列的管理(设定规则、限制进入、竞争平衡和收入分享、联盟层面的营销),使得体育赛事这种体育产业链条中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for all or nothing (非有即无)的垄断特点。

从结构上看,职业体育联盟在美国是在协调“体育自治”与“体育他治”的关系。在美国,体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是商业取向,最优秀的美国运动员更多地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社会中流通的商品,因此,各个俱乐部之间为了聚集这些最优秀的运动员就形成了市场竞争。

2.3中国体育自治思想的价值取向

2.3.1 体育自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途径

体育自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首先,是在职业体育行业组织中,中国的职业体育行业组织和国际上的职业体育行业组织相比有一定的相似性,也为“体育自治”这种思想提供了有利的传播条件。所以,中国的体育自治思想包含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

其次,是在以高校为代表的校园文化中。青年学生最具有朝气、也最具有“独立”的诉求。在中国的很多高校中,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校园社团通过自己对自己的管理,形成了一种“体育服务每个人,每个人共同创造体育氛围”的校园体育文化样式,使得“体育自治”的思想成为一种风气。

再次,是在具有长期体育传统的地区容易传播,这些地区的人民群众虽然受到文化知识和体育场地等诸多限制,但是由于对于体育长久的认同感、归属感,使他们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空闲时间和有限的体育资源,他们强烈诉求自己对自己的体育生活进行管理。

比较看来,中国的“体育自治”思想传播表现出一种“自上而下”的态势,即从距离竞技体育较近的职业体育行业开始,逐步下传到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层次,这和美国“自下而上”的传播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导致这样传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由于中国的体育事业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受到了长达近百年的严重破坏,是在真正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的,我们起步较晚,所以只能采用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其次,是由于中国传统思想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时会再次对民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而不加任何甄别的传统思想中带有很强的封建色彩和一种蠢蠢欲动的专制思想。这两个原因导致了“自上而下”为主要的传播途径的产生。

2.3.2 体育自治思想的中国化

不同于西方文化对于“正义、理性”的一贯声张,中国文化强调“中”、“和”。体育自治思想虽然源于西方,但是“自治”的基本思想脉络在中国早已扎根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体育自治思想强调“和谐高于正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个“和”的基本思想既萌生于中国传统思想,又符合世界全球化的时代要求。“体育自治”思想,如上所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是在追求体育所体现和追求的“正义”这一价值取向。在当代中国,我们的“和谐社会”思想不仅仅借鉴了西方社会强调正义的文明成果,还极力从中国的历史传统中进行挖掘。我们认为,如果只片面追求“正义”这一取向,就会陷入长期的争论和停滞之中。必须认识的是,“体育自治”在和谐社会的条件下,追求的是“和谐”和“正义”并举的价值取向,这和西方“体育自治”思想在价值追求上是不同的。“正义”来自“理”,西方体育思想强调从具体的体育经济实践活动中总结出“合理”的规律,通过立法的形式付诸强制性,进而推广到各个体育项目中;“和谐”出自“情”,但是沒有“理”的规范,“情”也无从实现,要做到“合情合理”“通情达理”,就必须根据一个时代的具体要求和时代的具体特性来平衡“正义”与“和谐”。我们认为基于中国目前的体育发展现状,提出“和谐高于正义”作为体育自治思想的价值取向是符合时代的具体情况的。

3体育自治思想的困惑

学者Ibsen和Eichberg认为,在一个文明国家或一个福利国家中,大众公共健康的国家要求和个人的健康诉求同时存在,大众公共健康的国家要求的不断提高伴随着地方管理改革的深化,会阻碍和限制体育组织的自治。〔5〕他们认为丹麦的体育政策是直线型发展的,并呈现出不断进化的态势。从一个体育是完全自由,体育政策不包含在国家政策中的历史,溯源到当代体育政策融入到国家政策需要的范畴内的具体情况,政府对大众体育参与的号召力变得比体育组织的号召力强大很多。这样的论断导致的结论就是,在任何一个文明国家,“体育自治”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无法复兴的。后来的丹麦学者Lone Friis Thing同意这种观点,在其论文中他指出了一个“二律背反”式的命题,那就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体育自治的程度会不断降低,这几乎成了当代社会的一个不解之谜。

4结语

“体育自治“思想并非是他人有而我辈无的舶来品,中国漫长的古代史为我们提供了对于“自治”不同于西方人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上虽然沒有衍生过体育自治思想的独立思想风貌,但是却拥有“自治”思想的基础。西方的体育自治思想拥有一个追求狭义上“公平”、“公正”的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溯源,但是在近现代,体育自治思想逐渐衍生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职业体育思想的一部分。区分中西方体育自治思想在价值取向上的异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体育自治思想,为我国体育自治思想的发展提供明晰的甄别依据。

参考文献

〔1〕Lone Friis Thing&Laila Ottesen,The autonomy of sports: negotiating boundaries between sports governance and government policy in the Danish welfare sta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olicy,Vol. 2, No. 2, July 2010, 223-235.

〔2〕〔3〕刘莉.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 2005年2月 28-29.

〔4〕托马斯?巴赫. 多样中的团结:尊重、责任、信誉——在2009年哥本哈根奥林匹克大会上的演讲〔J〕体育文化导刊 2010(11).

〔5〕Lone Friis Thing&Laila Ottesen,The autonomy of sports: negotiating boundaries between sports governance and government policy in the Danish welfare sta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olicy,Vol. 2, No. 2, July 2010, 223-235.

唐代体育诗歌兴盛的历史原因 第4篇

关键词:唐代,体育活动,兴盛,原因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鼎盛时期, 同时也是封建经济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唐代的体育运动是继汉代之后又一次飞速发展时期, 并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唐代同样还是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 并产生了众多优秀的诗人, 他们的不少作品都涉及不少体育活动, 主要描写体育比赛的激烈程度或氛围。唐代诗歌中关于体育的记载与描写是研究唐代体育运动的绝好体裁。杜甫著名的《清明》诗句中就有“万里秋千习俗同”的诗句。这说明了在唐代秋千这一种体育民俗活动已经广为流行。唐代的体育诗歌内容非常丰富, 如荡秋千、相扑、蹴鞠、围棋等。在描写相扑运动方面, 如王维的《王右丞集·张令公》中就有“从兹罢角抵, 希复幸储胥”及李绅的《追昔游集·到宣武三十韵》中的“伐鼓鱼龙杂, 撞钟角抵陈”等著名诗句。这种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创作内容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描述了唐代体育活动的丰富多彩, 并成为当时体育运动空前发展的重要记录。唐代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顶峰, 有着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唐代体育诗是唐诗的一种新的类型, 其描写的主要是唐代球类、节令风俗、娱乐表演或女子体育活动的诗歌。

一、唐代体育诗歌的内容与兴盛

唐代诗歌中留下了大量的描写体育的诗歌, 从中可以看到唐代文人墨客以其生花妙笔描写了壮阔的体育比赛场面, 抒发了其对体育运动的热爱[1]85。唐诗人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诗中就有“蹴鞠屡过飞鸟上, 秋千竟出垂杨里”的描述。描写唐代节令风俗的体育活动赛龙舟的就有十余首, 如端午节是唐代夏季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 其最具代表性的体育民俗活动便是赛龙舟。唐代的江南才子许浑就在其《送客南归有怀》中有一句“瓦樽迎海客, 铜鼓赛江神”, 这是对当时赛龙舟的描绘。唐朝初期, 寒食节期间非常流行斗鸡活动, 杜淹的《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中记载:“寒食东郊道, 扬辅觅出笼。长翘额扫阵, 利爪屡通巾。”涉及登高活动内容就有近两百首诗歌, 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生动描写:“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作为农业节气的清明, 标志着春耕时节的到来。根据唐代诗文的记载, 围棋运动的参与者多是僧人、道士等, 诗人张籍的《寄友人》中就有“招僧竹里棋”的诗句, 还有韦庄的《长年》中“一轩春雨对僧棋”诗句。在写道士方面, 有周贺《赠道人》的“落手围棋对俗人”。唐代棋盘的材料主要是以楸木为主, 温庭筠的《观棋》中有“闲对楸枰倾一壶”著名诗句, 这里的枰指的就是棋盘, 楸枰就是以楸木为材料的棋盘, 另外, 还有郑谷的《寄棋客》中提到“松窗楸局稳”等[2]47。

唐代的体育诗歌不但涉及对体育活动的描写及统治阶级体育活动的情况, 而且还对民间体育活动进行了描述, 其描写的体育项目之多, 内容之广泛是历代所无法比拟的。文学是现实生活的描述, 之所以在唐代出现如此众多涉及体育体裁的诗歌, 与唐代体育运动的发展, 并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其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的脉络。唐太宗写有《出猎》、《冬狩》和描写射箭技术的《咏弓》等诗词。唐中宗李显是一个马球支持者和最佳观众。另外, 唐代的各阶层人士都著有很多体育诗词, 特别是在盛大庆典中表演各种体育汇演前后, 就有不少作诗的皇帝趁兴作体育诗歌。如景龙二年, 武平一就写有描写宫廷打球运动的诗歌《观打球应制诗》。《全唐诗》第三卷中记载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俗传此戏, 以致丰年”, 由此可知, 当时的皇帝提倡拔河运动并不是单单为了娱乐, 而且还有为民祈求丰年的说法。

二、体育诗歌兴盛的历史原因

唐代统治者在统一中国后, 出现了难得的大统一的局面, 这也加快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的繁荣为唐代体育诗歌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唐朝初期改革了隋朝一系列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唐玄宗时期还废除了一些苛捐杂税, 整顿了前朝的弊政, 使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3]162。这样人们在温饱之余, 参加体育活动人数不断增加, 一度出现了“万里秋千习俗同”等体育盛况。唐朝诗歌中就有近一百首关于球类运动的体育诗歌, 如唐代的蹴鞠逐步从宫廷发展到民间, 演变成整个社会狂欢的节日。杜甫就有“十年蹴鞠将雏远, 万里秋千习俗同”的著名诗句。同时, 当时的统治者喜爱体育运动与诗词, 这也是体育诗歌兴盛的重要原因。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唐太宗、高宗、玄宗等多位皇帝的体育诗歌。唐代第一篇反映体育的诗词就是出自这个“诗笔草隶, 卓越前古, 天文秀发, 沈丽高朗”和有“风雅之盛帝”美誉的君王之手。

由于唐代体育已经进入了全盛时期, 并成为唐代社会重要文化象征, 这无疑为唐代诗人创作诗歌及内容上力求真实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蹴鞠源于绵山的寒食活动内容, 并由单一的寒食禁烟发展到唐代时, 蹴鞠就成为寒食清明节期间重要的体育民俗活动。同时, 踢毽子也是唐代寒食清明节中的重要体育民俗活动之一, 唐代诗人就有“踢碎香风有玉燕”的描述。再如元稹的《寒食夜》中的“今年不是寒食夜, 暗地秋千别有期”及柳中庸的《寒食戏赠》中的“柳絮伴秋千”等, 这些诗句都描述了清明、寒食节日中秋千与人们相伴的情形。同时, 秋千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体育活动, 体现了其深刻的文化意蕴。在唐代描写体育诗歌的题材相当广泛, 上至宫廷体育、军中体育、文士体育, 下到乡村体育、市民体育, 这些风格飘逸的体育诗歌不但是当时体育运动盛况的集中表现, 而且还是唐代体育诗歌具有超强生命力的重要元素[4]61。同时, 武则天成为皇帝以后, 极大地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一时间在宫廷内外都能看到社会各阶层女子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现象, 甚至出现了在围棋、秋千、杂技等项目上技术高超的女子。唐代体育活动的盛行为体育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而且创作体育诗歌的诗人数量的增多也反映了当时体育活动的盛行, 是该项体育活动盛行的重要文字表现。唐代体育诗歌的内容丰富多彩, 涵盖着多样的体育项目, 如为数众多的登高诗、拔河诗、春游诗等, 这给人们呈现了唐代丰富多彩体育生活的优美画面。

唐代诗歌中对体育活动描写范围的广泛、涉及项目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其中包含李白、杜甫、张籍、王建等一大批著名诗人, 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体育发展的重要资料, 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唐代体育诗歌的大量出现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历程中, 源远流长的体育文化和兴起的唐代诗词, 在唐代的一次大融合与大发展。唐代体育诗词的出现是受唐代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同时, 唐代体育诗歌的出现与唐代皇室参与体育项目、活动成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上层统治者酷爱体育运动, 并沉迷于诗歌, 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上行下效的作用与影响, 在宫廷内外出现了不少大臣、文官为迎合统治者这种心理而创作体育诗歌的现象。从而使得唐代的宫廷出现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体育诗词和拥有一支写诗队伍。由于这些体育诗大多出自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文人之手, 甚至出自当朝皇帝笔下, 因而被《全唐诗》收录, 成为后人传诵的著名诗歌。唐代丰富多彩的体育也随这些唐诗向社会广为传播, 被更多的人知晓。唐代体育诗词的兴盛确有其原因, 无论从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哪一方面来说, 唐朝都具备了更甚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条件, 给诗词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绝佳环境, 使唐诗如一颗灿然明珠, 在中国文化史上烁烁生辉, 艳压群芳。唐朝盛世不但表现在经济的繁荣、政治的稳定及社会的发展, 而且还表现为数量众多的唐代体育诗歌, 并成为当时人们宣泄情绪、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之一, 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郑也冈.浅析唐代体育诗歌的兴盛及历史原因[J].时代文学, 2011 (4) .

[2]王俊奇.唐代体育文化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8 (10) .

[3]张保庆.唐代中外体育文化交流及其历史意义[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体育历史 第5篇

高二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图中的人物是德国卓越的天才战略家施里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为 德国制定了施里芬计划,该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A. 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 B. 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 C. 充分重视盟友的合作关系 D. 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

2.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购买武器,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件事情表明()

①德意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英法的绥靖意图 ③表明国际形势对意大利有利 ④反映了国联的虚伪性违背了其宗旨及义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战场上的失利加剧了德国内部的危机,在战争最后一年里,德国政治危机的主要表现有()①基尔军港水兵起义 ②土地荒芜,商品短缺 ③爆发十一月革命 ④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严重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③④

4.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被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后,他说:“这 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指在巴黎和会上()A. 战胜国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B. 宰割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 英法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 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深刻矛盾

5.进行实地考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假如你要研究国际联盟的历史,你首选的考察地点应当是()A. 泰姬陵 B. 凡尔赛宫 C. 日内瓦万国宫 D. 雅典娜神庙

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列战场开始出现转折的先后顺序是()A. 太平洋、北非、苏德战场

B. 苏德、太平洋、北非战场 C. 苏德、北非、太平洋战场 D. 北非、太平洋、苏德战场

7.美国拆散英日同盟的根本目的是()

A. 削弱英日在远东的势力,便于美国在远东的扩张 B. 向英日显示美国在经济上的雄厚实力 C. 反对日本利用战争时机独霸中国 D. 勾结英日共同对付苏俄

8.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①美国以体面的形式埋葬了英日同盟 ②美国海军取得与英国并驾齐驱的地位 ③美国获得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大量殖民地 ④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在美国的西雅图、英国的伦敦等地,有许多国际纵队的纪念碑(如图)。这些国家纪念国际纵队最有可能是为了()

A. 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B. 铭记绥靖政策教训 C. 歌颂前苏联的伟大 D. 彰显法西斯的罪恶

10.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由于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A. 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 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11.1941年6月22日,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A. 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 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 英苏面临着共同敌人

D. 丘吉尔变成了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12.苏俄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有()

①提出了《和平法令》 ②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③出席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国际经济会议 ④与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3.1946年,在国联最后一次会议上,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塞西尔勋爵总结说:“国联是一个伟大的实验。”下列各项中,对这一总结理解不确切的是()A. 国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 B. 国联第一次建立“集体安全”机制以维护和平C. 国联维护和平的努力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D. 国联是英法主导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国际组织

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表示:“英国宁愿耗尽它最后一个金币,也要保持对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优势。”华盛顿会议上,把他的这种愿望化为泡影的是()A. 《四国条约》的签订 B. 《五国条约》的签订 C. 《九国公约》的签订 D. 《中日协定》的签订

15.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购买武器,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件事情表明()

①德意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英法的绥靖意图 ③表明国际形势对意大利有利 ④反映了国联的虚伪性违背了其宗旨及义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下列关于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①削弱了英美的国际地位 ②埃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③美苏的势力乘机渗透此地区 ④中东地区民族独立运动呈现高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7.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持续时期较长、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是()A. 朝鲜战争

B. 海湾战争

C. 两伊战争

D. 科索沃战争

18.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句话反映了()

①英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②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③美苏重新划分世界

④美苏平起平坐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9.美国和越南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国表示尊重越南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双方完全停止敌对行动是在()A. 1969年6月 B. 1973年1月 C. 1975年春 D. 1964年8月

20.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组织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其直接刺激因素是()A. 控制石油资源 B. 伊拉克侵略科威特 C. 萨达姆的专制 D. 维护世界和平

21.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是指()A. 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 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 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 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22.美国之所以挑起了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原因是()

①美国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其称霸计划的障碍②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③二战后美苏两国对外战略矛盾对立 ④苏联采 取霸权政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3.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及民间团体之间,通过签订正式条约或协议的方式,成立了名目繁多的国际组织,如欧盟、非盟、东盟、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奥委会等。其中联合国是()

A. 参加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多的国际组织 B. 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 负责处理各国经济危机的国际组织

D. 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治纠纷的国际组织 24.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A. 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 美苏关系趋于暖和 C. 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 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25.据说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怎么打?爱因斯坦苦笑着说:“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打我不知道,但我很清楚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打法——用石块和木棒!”这说明()A. 爱因斯坦不明确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打法 B. 美苏的战略核力量足以把地球毁灭 C. 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D. 美苏间核战争一定发生

26.下列关于海湾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B. 二战后参战国最多的局部战争 C. 引起中东地区局势的变化 D. 伊拉克率先使用高科技武器

27.历史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与方位词相关的概念,如“南北对话”、“东方”、“西方”等,这些概念看似方位概念,其实包含了政治、经济内涵。二战后“西方”的本质内含是()A. 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B. 大西洋两岸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C.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D.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8.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的新特点是()

①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对峙 ②逐渐形成美苏争霸的格局 ③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④美国开始对苏联冷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9.下图是二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画,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 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双方的激烈对抗 B. 苏联揭露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C. 是美国对华约组织的挑战 D. 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应对 30.“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是()A. 极度紧张 B. 和平安宁

C. 地区冲突不断 D.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存在的巨大危险是苏联可能袖手旁观,而等我们牺牲了大批美国人生命打败日本之后,红军长驱直入满洲和中国北部大片地区……罗斯福力图使斯大林先前所谈的一般保证化为俄国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行动。

——《美国第82届国会关于远东军事形势听证会》

材料二 1945年2月,美、英两国同意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对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须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在该港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世界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我们在克里米亚的会晤,重申我们共同的决心,即在今后的和平时期中,一定要保持并加强在这次战争中使联合国胜利成为可能和确定的目的上和行动上的团结一致。——《美国对外关系·外交文件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要求苏联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目的。(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苏联对日作战问题的认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美、苏等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影响。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的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想在紧张局面结束之前进入法国参战。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昂扬,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

材料二 在意大利的中部小城福萨尔塔,炮火把战壕轰得土崩瓦解时,他卧倒在地,冒着汗,做着祈祷:“耶稣基督啊,救我出去吧。……只要您救我一命,您说什么我都干,我相信您,我要告诉世上每一个人,您是唯一至关重要的。请求亲爱的耶稣行行好吧。” ——海明威《在我们的年代里》 请回答:

(1)材料一揭示了欧洲一战前怎样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8分)(2)材料二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心态?这种心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在苏联和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和他们的统治者之间挑起不和,以制造苏联和它的卫星国内部的不稳定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

——引自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报》 请回答:

(1)文中的“卫星国”“傀儡国”指的是什么?

(2)“统治者”“傀儡国”的说法是基于什么提出的?如何认识这种说法?(3)美国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也深知,在美国的眼里,印度支那正是我们遏制政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一座冷战中至关重要的保垒。……在担任国防部长之后两方面事态的发展强化了我考虑越南问题的思路:古巴与苏联之间关系的日益密切,和苏联在柏林进行的新挑衅。两者似乎都标志着共产党人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按照这一思路来考虑问题,在越南加强美国的势力就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了,因为,越南的丧失以及其后的多米诺现象,极有可能使我们失去整个东南亚。——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

材料二 它(指南越政权)是我们的产儿,我们不能抛弃它,不能无视它的需求。如果它丧身于威胁它的任何致命危险——共产主义、政治混乱、贫困等等——那么美国将不无理由地要承担责任,我们在亚洲的威望就会降到新的低点。——约翰·肯尼迪

材料三 越南战争根本就不是对美国最后的严峻考验,实际上它削弱了我们在亚洲、在世界的地位,侵蚀了在过去三十年间直接支撑我国安全的国际合作结构。……我们最初是要证明我们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承担义务的意愿。可是我们正在证明,美国人民不可能再自愿投入这种斗争。与此同时,我们最老、最强的那些盟国撤回到自己的海岸,只剩下我们独自在全亚洲充当警察……

人们早就该质问:这场战争正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当然,它使我们耗费金钱占联邦预算的四分之一。但这只是我们付出的最小代价。真正的代价是我们的小伙子,他们有数万人永远失去了生命。真正的代价是我们的国际地位——对于中立国和盟国都是如此,它们对一个自己无法理解的政策日渐感到困惑和疏远。——罗伯特·肯尼迪《反对越南战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说明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原因及越战对美国的影响?

(2)约翰·肯尼迪与罗伯特·肯尼迪对越南战争的态度的出发点是什么?据此结合上述材料,你对越南战争有何看法?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十五条第八项规定:“如争执各方任何一方,对于争议自行声明,并为行政院所承认按诸国际法纯属该方国内管辖之事件,则行政院应不必作解决该争端的建议。”——《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第二条第七项规定:“本宪章不得认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且并不要求会员国将该项事件依本宪章提请解决。但此项原则不妨碍第7章内执行办法之适用。”(第7章为:“对于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及侵略行为之应付办法”)——《联合国宪章》

材料三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但国际联盟就普遍性、广泛性来说,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

(1)材料一、二所规定的共同原则是什么?材料二规定上述原则不适用于哪些事情的处理办法?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什么共同追求?(2)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基础有何不同?

(3)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

云南省大理州体育中学2018学年下学期四月份考试

高二 历史

1.【答案】B

【解析】根据施里芬计划,战争爆发后,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争取速战速决。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这个作战计划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集中兵力作战、速战速决。2.【答案】D

【解析】埃塞俄比亚之所以在国联中遭受这种待遇,主要是由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而①说法明显错误,排除带①的选项,只能选D。3.【答案】B

【解析】本题作为一个组合单选题,要求选出德国在1918年出现的政治危机,具有再现基础知识和综合历史现象的双重考查能力。解答时必须从每一个选项入手,以是否符合历史实际为取舍标准;同时注意审清题目中“政治危机”这一要求,不要把经济危机的内容选进来,②④应排除。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与战败的德国签订的,加剧了战胜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宰割德国使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德国重新崛起必然会引起新的斗争,以打破原有体系。

5.【答案】C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限定词“研究国际联盟”“地点”等有效信息。前者说出了组织名,后者实际上强调了该组织机构的驻地,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联盟于1920年1月20日在日内瓦成立,故答案选C项。6.【答案】A

【解析】太平洋战场是1942年6月,北非战场为1942年10月出现转折,而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1942年7月~1943年2月。7.【答案】A

【解析】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四国条约》规定:相互尊重各自在太平洋地区属地和领地的权利,英日同盟解散。拆散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争霸的障碍。B.C.D不符合史实,故选A。

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说明华盛顿体系对美国极为有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④项符合华盛顿会议的作用,③是凡尔赛合约中的重要内容,所以答案选C。9.【答案】B

【解析】在西班牙遭受法西斯侵略之际,国际纵队的战士们英勇地投入了战斗。但与此同时,西方大国却推行罪恶的绥靖政策,致使法西斯的势力进一步扩大,最终局部战争演化成全球性的世界大战。当前,西方各国纪念国际纵队,就是为了铭记绥靖政策的教训。10.【答案】A

【解析】本题以布什的“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为切入点考查了“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采取措施的影响,题干强调的是“直接影响”,在“关税大战”的斗争中自然直接加深了各国矛盾,A项符合题意,B、C两项是经济危机导致的,与关税大战没有关系,D项本身表述错误。11.【答案】C

【解析】1941年处于世界大战期间,英、俄都面临着法西斯德国的侵略,当时世界形势的最主要矛盾决定着他们的共同利益,即共同反对法西斯德国,故选C。二战爆发前和爆发之初,英国实行绥靖政策,期望祸水东引,故否定A;英国和苏联是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的两个国家,如果说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明显太绝对;丘吉尔表示要给俄国一切可能的援助,也不能就此定论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人。12.【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单选题,旨在考查识记能力。①②③很明显正确。④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13.【答案】D

【解析】由“国联是一个伟大的实验”可知,体现出的应是国联的开创性、探索性以及经验和教训,故A、B、C三项均符合题干中的总结,而D项是国联的实质,与题干信息不符。14.【答案】B

【解析】《五国条约》使美国获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15.【答案】D

【解析】埃塞俄比亚之所以在国联中遭受这种待遇,主要是由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而①说法明显错误,排除带①的选项,只能选D。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C

【解析】本题要从题干中提取两个主要信息:一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二是规模和损耗最大的战争。符合要求的只有两伊战争。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丘吉尔的言论说明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已重新划分世界,同时也说明英国的国际地位下降。

19.【答案】B

【解析】据教材可知,美国、越南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是在1973年1月,故选B项。

20.【答案】B

【解析】由于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美国为了显示它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立即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做出反应,实施“沙漠盾牌”计划。

21.【答案】A

【解析】柏林墙是美苏冷战政策的产物,是苏联和东德政府为了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修建的,所谓的“法西斯势力”,实际上是指西方势力。22.【答案】C

32.【答案】(1)现象:各国民众狂热地支持战争。原因:极端民族主义的推动;对战争性质及后果认识不清。(2)心态:对战争的恐惧心理和幻灭感、危机感。主要原因: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及求生的欲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解读信息,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第(1)问首先要透过材料一表述的现象,归纳【解析】美国试图称霸世界,把政治军事力量强大的苏联视为重大障碍。同时苏联也有扩张势力范围的意图,概括出其共性特征,即民众对战争的狂热;从各国的民族意识、人民对战争的态度等方面阐释其深层原因。从而造成了美苏两国全球战略,即对外政策的对立。23.【答案】A

【解析】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地区组织是不能加入联合国的。24.【答案】B

【解析】“亲切交谈”说明美苏关系趋于缓和。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在位时期;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但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说明A、C、D表述错误。25.【答案】B

【解析】领悟题意,不难看出,爱因斯坦表示若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将是核战争,而这将把地球毁灭,人类将一无所有。26.【答案】D

【解析】在海湾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27.【答案】D

【解析】这里的“东方”、“西方”划分的标准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根据战后实际,西方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28.【答案】C

【解析】1955年华约和北约对立局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立格局的形成;1956年上台后的赫鲁晓夫改变对外战略,形成美苏争霸的局面,故②③正确。

2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即由战时的同盟关系演变为敌对关系,形成了冷战格局。这一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解题时,一是要解读漫画的说明语,二是要读懂所隐含的信息——“和平鸽”的内脏是“美国导弹”,揭示了美国的“假和平” 30.【答案】D

【解析】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其主要特点是:缓和与动荡交织,和平与冲突共增。31.【答案】(1)减少美国的军事损失;利用日本削弱苏联实力;限制苏联在亚太地区的影响。

(2)美、英两国牺牲中国权益,换取苏联对日作战;苏联对日作战,有利于加速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3)有利于协调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活动,加速了德、意、日法西斯的灭亡,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但是,美、苏等国借机推行大国强权政治,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解析】 第(1)问应依据材料一中“而等我们牺牲了大批美国人生命”等信息,从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等方面进行说明;第(2)问可结合材料二中“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等信息,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思考;第(3)问可联系材料三中“行动上的团结一致”等信息,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角度进行思考。

第(2)问通过材料二这个士兵的言行,不难看出其对战争的恐惧,对原因的分析主要从战争的残酷性和人的本能方面分析。

33.【答案】(1)指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

(2)这种提法主要是由于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而且不同程度地控制了东欧国家。这种说法过于绝对。

(3)美国不断对东欧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策略,加速了东欧剧变。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对东欧各国的“和平演变”策略。第(1)、(2)问主要从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来考虑;第(3)问从“和平演变”策略对东欧国家的影响方面来回答。

34.【答案】(1)原因:越南是冷战的重要堡垒;认为越南落入共产党手中,整个东南亚会倒向共产主义,动摇资本主义世界利益。南越政权是美国扶植起来的,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影响:耗费美国大量金钱;大量美国青年战死;美国在亚洲、世界的国际地位下降。(2)出发点分别是冷战思维及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政策。

认识:是美国为了维护资本主义世界在东南亚的统治,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不符合越南人民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国人民的利益,这场战争给越南人民带来很大灾难。战争的结果和发动战争的目的相反,严重削弱了美国的实力,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解析】本题主要是从当时美国掌权者的角度和今天后人的角度来看待或评价越南战争。第(1)问,从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政策分析美国侵越的原因;对美国的影响从经济发展、美国国际地位等角度分析即可。第(2)问联系国家利益至上是国际关系中一条根本准则;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目的和结果,这场战争对美国全球霸权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可。

35.【答案】(1)原则:凡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国联或联合国都不得干涉。办法:对和平形成威胁、破坏的事情以及侵略行为。要求:和平与安全。

体育历史 第6篇

摘要:台湾民俗体育形态丰富,历史悠久。“宋江阵”“花鼓阵”“攻炮城”是具代表性的台湾民俗体育活动,通过追溯它们的历史原型,可以进一步诠释台湾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质。中国台湾地区的民俗体育与大陆有着割舍不掉的渊源关系,两岸人民有着极其相似的身体运动文化习惯,在历史的进程中,这种习惯由于深深打上了同屬一个民族的烙印,而得以传承延续。与此同时,由于台湾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坎坷的发展历史,台湾的民俗体育又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地域性和民族性很好地融合,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呈现着中华体育文化的灿烂与多元,呈现出落叶归根及落地生根的双重特质。

关键词: 中国台湾;民俗体育;中华历史;历史原型;地域化;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 G 8005文章编号:1009783X(2014)02011504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Taking the “Song Jiang Battle Formation” “Drum Battle Formation”and “Gun Batteries Attacking” as examples,the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orign of TaiWan Folk Sports and make furth explaination of the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Taiwan folk sports have various connections with the mainland,the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have a very similar physical cultural habits which engraved the same marks in the course of history.At the same time,because of Taiwan's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rough history,Taiwan folk sports show an uniqu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While,this kind of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integrated with the national untity to presentthe brilliant and diversity of Chinese sports culture.That is called “Fallen leaves return to the roots”and “Taking differents roots in different grounds ”.

Keywords:Taiwan;folk sports;Chinese history;history prototype;regionalization;localizationお

收稿日期:20130311

作者简介:张矛矛(1981—),女,江苏徐州,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文化、体育传播;彭晶(1990—),女, 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文化体育传播。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6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ologyPE departmentXuzhou 221006

民俗体育是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由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形态。民俗体育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民俗体育存在于广大民众之中,民众既是民俗体育的创造者、享用者和传承者,又是民俗体育的载体;其次,民俗体育是被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在时间上是可以时代延续,在空间上也是可以传播和扩大的[1]。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2]。

民俗体育是一定时代一定地区的产物,是当时当地民众生活的体现,又传承着历史文化的积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的见证。台湾民俗体育项目主要包括舞龙舞狮、龙舟竞渡、宋江阵、跳鼓、扯铃、踢毽、跳绳、陀螺、布马阵、车鼓阵、旱船、高跷、民俗特技等内容。其中除了很少的一些是在我国台湾本土形成的之外,大多数是从大陆传承过去的,与中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3]。追溯台湾民俗体育的历史原型,能够进一步诠释台湾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质,同时对中华体育文化发展脉络的梳理也起到了促进与印证作用。

1宋江阵、花鼓阵、攻炮城历史原型追溯

1.1宋江阵

“宋江阵”是春节、元宵、中秋等民间传统节日里表演的一种气势磅礴、阵势宏大、威武壮观的民间武术表演。“宋江阵”的武术表演人数可多可少,一般有36人、72人和100余人3种。主要扮演宋江、卢俊义、公孙胜、李逵、孙二娘、武松、阮小二等。

宋江阵以锣鼓点场,以正副龙虎纛旗为前导,首先按36天罡、72地煞的座位顺序亮相进行表演。手中器械,即刀、枪、剑、镰、钩、盾牌等 18般兵器。 一般以“宋江舞大旗”开场,以“关胜舞大刀”结尾[4]。

1.1.1梁山水浒

关于宋江阵的来源,有说法:北宋年间,宋江等人在梁山聚义后,为抵抗朝廷的镇压,发明了宋江阵。当时的宋江阵由108位水浒好汉组成,36天罡、72地煞悉数上阵,表演双人套路、三人连环套路、单人和对打表演、八卦阵。凭借宋江阵,梁山义军一次次击退官兵的围剿,一时朝野震惊。

起义失败后,神医安道全在九天玄女庙出家,他一边行医治病,一边教僧人排演宋江阵。宋江阵操练之时也是庙宇最热闹之时,众多乡邻纷纷前来观看并模仿。宋江阵随之在当地流传,每逢庙会或祭祀,郓城人民便自发来到九天玄女庙前,演习宋江阵,纪念水浒英雄。

据传,施耐庵在郓城任训导期间经常到九天玄女庙观看宋江阵表演,他把宋江阵写进《水浒传》,因而《水浒传》中的排兵布阵才如此惊天震地,深深吸引一代又一代读者。宋江阵的表演场地九天玄女庙,即《水浒传》中九天玄女娘娘赐予宋江三卷天书的地方。

追溯《水浒传》中宋江的原型,学术界有2种说法:

一为淮南宋江(宋末)。

宋江与《水浒传》中的一些杜撰出来的人物不同,历史上确有其人。很多史书、文人笔记里都记录了关于宋江的一些零星记载。《宋史•徽宗纪》上记载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通过《宋史》的记载可知,宋江起义的时间在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起义主要涉及的地域在太行山、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横行河朔,转略十郡”。起义的首领是宋江。起义具有流寇性质,不一定有固定的根据地。起义的结局是严重受挫后投降。起义的规模虽然不太大,但战斗力特别强,“官军数万不敢撄其锋”。

虽然宋江真有其人,也曾在宋末领导农民起义;但是只是昙花一现,与《水浒传》中描写的梁山108好汉不管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不可同日而语。于是对于《水浒传》及时雨宋江,史学家推测应该为元末明初的义军首领张士诚。

二为泰州张士诚(元末)。

《〈水浒〉杂考》一文中认为,《水浒》成书于元末明初。元末群雄并起,其中的张士诚起义在许多方面与《水浒》中描写的宋江起义十分吻合。例如:张士诚自发难至失败,历14年,《水浒》写宋江一班人聚义,也是14年,而真实的宋江起义,却只有1年多时间;张士诚最后投降元朝,宋江接受招安,也歸顺朝廷;张士诚起义时,啸聚造反的群雄,如金陵朱元璋、九江陈友谅等,有15路,而《水浒》中列举占据山寨、对抗朝廷的,如十字坡张青、揭阳岭李俊等,也正巧是15路,而且,《水浒》作者施耐庵曾为张士诚的幕府,跟随张士诚起义。清代顾苓在《跋水浒图》 一文中说“罗贯中客霸府张士诚,所作《水浒传》题曰《忠义水浒》,而张士诚起义的首领张士诚即为《水浒》中宋江的原型。

张士诚,字确卿,出生于泰州白驹场(今属江苏省大丰县)的一个贫苦的盐民之家。他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领导了江浙海盐民反对元朝统治的武装起义。他领导的起义军纵横江浙一带,建立了革命政权,控制了中国东南最富庶的地区,切断了元朝漕粮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经济上沉重地打击了元朝统治者;他在江浙地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减免赋税,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由于农民起义军的历史局限性,在革命后期,他领导的起义军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投降了元朝统治者,成为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工具,最终被朱元璋打败。

1.1.2闽南少林五祖

台湾的民族体育运动有很大一部分源于闽南,而“水浒阵”也是如此。闽南地区的民间传统武术表演水浒阵,最早出现于明末清初,相传是少林五祖拳祖师蔡玉川所创。

五祖拳是白鹤、猴、罗汉、达尊和太祖5种拳法的合称,蔡玉川把上述5种拳法经过整理加上玄女法和后来所学北派拳法创编成的一种新拳种。五祖拳也是少林寺里僧人主要锻炼的一个拳种。

五祖拳源自清朝末年,朝廷火烧少林寺后,5位突出重围的僧人胡德帝、李式开、马超兴、方大洪、蔡得沛逃到福建借南少林掩护,秘密开展“反清复明”活动,称为少林五祖。他们将自己所学的拳法流传于民间,而他们所流传下来的拳术被后世称为“南少林五祖拳”。郑成功反清复明受到清政府打压,这些义士遂转入以迎神赛会化妆表演形式,保持练武习俗和武术套路,于是,在节庆中便出现了一种以装扮水浒英雄好汉108将参与踩街表演的队伍,即“宋江阵”或“套宋江”。

1.2花鼓阵

花鼓阵是以锣和鼓2种乐器,配合着凉伞,跳出节奏轻快又富有韵律感的舞蹈。花鼓阵的表演人数没有一定的限制,基本上要有1人手持头旗,1人身背大鼓,2~4人拿着铜锣一起演出。头旗是全阵的总指挥,大鼓和铜锣是表演者舞步节奏的伴奏乐器,凉伞负责前后串场。表演时成员多排成四方阵,大鼓在中间,铜锣分居四角,以此队形为基础,在头旗的引导下变化各种队形,一般从“跳四门”开始,接着是“凉伞花鼓”“空穿什花”“十字什花”“蜈蚣阵”等,最后所有表演者聚在一起,做360°急转弯,然后各回原位。

花鼓阵的舞步只有屈膝扭步一种,表演者听从锣鼓的节奏、速度与声音节奏,来调整动作的快慢,同时变化队形。花鼓阵就是以这种动感十足的舞步,加上整齐划一的队形一起简洁有力地吆喝,吸引观众的注意[5]。

关于花鼓阵的原型,有以下2种。

1.2.1戚继光军民鱼水情

明朝末年,倭寇在大陆东南沿海一带为乱,让百姓深感痛苦,而当时驻守东南沿海的统帅戚继光,多次击退倭寇来犯,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明嘉靖43年(1564年)除夕夜,倭寇趁我军民庆祝春节之机,入侵龙江地域。当时,漳州一带的百姓正在吃年夜饭,发现倭寇后,急忙躲入深山。当年驻将戚继光带兵奋勇抗击,在正月十四将入侵倭寇全面歼灭。第二天就是元宵节了,逃难的百姓回到家中后,为感谢浴血奋战的将士,纷纷杀猪宰羊犒劳戚家军。就在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当日,敲着大鼓,踏着舞步,冒雨来到军队大营,戚继光连忙命令士兵为百姓撑伞遮雨,持伞的士兵受到欢迎气氛的感染,也不由自主地随着节拍舞动。这项充满欢乐气氛的体育舞蹈随之流传下来,成为今日的花鼓阵[6]。

1.2.2郑成功农田练兵

另一种关于“花鼓阵”起源的说法与经营台湾多年的郑成功有关。当年郑成功率领军队来到台湾后,将军队分配至各地开垦农田,再利用农闲之时演练兵法,为长期征战做准备。同时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经常举行田间比武活动,广邀地方上的擅武之人前来一对一地进行竞技,一旁的观战者则敲锣打鼓助阵。后来清政府接管台湾,这项活动却在民间流传下来,并转化成为节庆日的表演活动。

1.3攻炮城

攻炮城为台湾民间体育游戏。炮城用竹子扎成圆形骨架,比脸盆稍大,周围环绕一串长长鞭炮,它象征古代城垣,炮城制好后,悬挂在空旷处,约2层楼高。游戏开始时,设守城卫士1~2人,攻城“炮手”人数不限,攻城开始时,炮手们将各自事先准备好的鞭炮点燃,对准炮城,谁幸运将自己抛掷的鞭炮触发了城垣上的炮芯,引发炮城大爆炸就为胜者,可获得丰富的奖励[7]。

这一民俗体育运动的诞生于郑成功操练水师。明末郑成功水师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出现的最大的商团武装,也成就了中国近代水军的辉煌一时。水师是郑成功的主力。他说过:“我师得力,全在水师。”他的陆师有时也打败仗,水师则纵横东南沿海,所向无敌。据《台海使槎录》记载,郑成功水师官兵们在惊涛骇浪中的行动,就像陆地一样,矫捷如飞,还有一种潜水兵能在海里偷袭敌船。在驱荷复台的战斗中,郑成功的水师打败了号称“海上霸王”的荷兰舰队,充分说明郑成功水师在海上作战的威力,为收复台湾立下了汗马功劳。

郑成功训练水师的地方,主要在厦门。他在鼓浪屿日光岩和厦门文圃后山分别建立水操台和观操台,亲自指挥水师官兵进行严格的操练。当年操练之时,部将洪旭为防士兵开小差,想出妙策,订造了大量鞭炮,扎成一个个“炮城”,发给士兵鞭炮,鼓励官兵同乐,全心全意“攻炮城”,攻下者给予重赏,既可消除士兵的思乡情绪,又可锻炼瞄准技巧,有助实战能力的提高。

2台湾民俗体育之文化剖析

台湾民俗体育项目作为台湾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承着文化,见证着历史,通过历史的原型追溯,它的诞生与发展与中华文化有着不解的渊源,却又是特色凸显。对于台湾民俗体育的文化剖析,可以尝试用2个成语来诠释:落叶归根及落地生根。

2.1落叶归根——体现大中华文化的传承性与统一性

2.1.1传承中华民族历史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从夏商至明清经历数十个朝代的兴衰更替,而期间多少英雄轶事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而这些历史故事、世事沧桑,不仅以文字的形式凝固在史册传记中,也以一种鲜活的方式在民俗体育中得以传承。而台湾的民俗体育同样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记录并传承着一段段中华民族的历史。

宋江阵的历史原型——宋江,不管是宋末的淮南宋江,还是元末的泰州张士诚,都记录了那一段农民起义的进取不屈和悲壮,他们虽然没有撼动封建王朝的根基,甚至功败垂成;但其间闪现的智慧和勇气仍然鼓舞着后人,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

花鼓阵则再现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扫除倭患,军民鱼水的佳话;郑成功的屯军种田,以农养军的策略也在这一民俗活动中得以传承和再现。而攻炮城这一台湾民俗游戏,不但记录了郑成功操练水军的智慧,而且展现了中国近代水师当时的辉煌。

2.1.2蕴含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内涵

虽然经历过跌宕与争议,但是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根深蒂固,并作为中华文化移垦的边疆地带,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对中华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扬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台湾体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地方文化,虽然历经历史的沧桑变迁,但台湾的语言、文字、艺术、伦理、哲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文化“深层结构”,以及饮食习惯、节日习俗、婚丧嫁娶、各种礼仪等“表层结构”,均沿袭中国传统,强烈地反映并聚合了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的“风骨、气势、灵性、神韵、俊逸、沉郁、婉约、豪放、意境”和中国古典伦理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及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气、理、心、性、言、意、道”等民族性,未因其他文化的浸染而出现质变,这一点台湾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是见证[8]。

不管是水浒英雄108将,还是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他们的奋斗与自强都以不同形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水浒好汉的以武犯禁,打抱不平;疏财仗义,劫富济贫;以义为纲,见义勇为,都是中华民族侠义精神的诠释和赞颂;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则以自己的坚强不屈,浓缩了一段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历史,荡平危害东南沿海的倭寇,为巩固祖国海防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和意志。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誓死戍边的气概是中华民族最具张力的精神财富。而在台湾民俗体育中记录的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同时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在其间得以传承和颂扬。

2.1.3与大陆民俗体育血脉相连

台湾与大陆一衣带水,台湾的民俗体育项目很多发源于大陆文化,并与大陆民俗体育的一些项目因为共同的亲缘关系而血脉相连。比如在江苏南京高淳县也存在一个与台湾“宋江阵”极为相似的民俗体育活动“打水浒”[9]。高淳武术源远流长,宋朝时就颇有名气。明清时期习武练功在民间已有了相当规模。打水浒并非上演攻打水浒梁山戏剧,真意是表演水浒人物的武术技艺。打水浒一般由36人组成。根据梁山英雄扮演一定角色,使用真刀真枪,十八般武器轮流械斗,武术高手们把武功融入杂耍之中,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武术风格、套路。虽然江苏与闽南相隔千里,但是共同的文化根源,还是让海峡两岸的很多民俗活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民族的烙印。

2.1.4体现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特征

台湾民俗体育不管是随着大陆移民而迁徙所至,还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项目,都体现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特征。比如,依附性、表演性、娱乐性等。台湾的民俗体育也具有较强的依附性,主要依附于人们日常的生产劳动、岁时节令、婚丧嫁娶、信仰崇拜等活动中。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宋江阵”“花鼓阵”“攻炮城”一般选择在春节、元宵、中秋等节庆日表演。与西方体育相比,东方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性较弱而表演性和观赏性较强,而这一点在台湾民俗体育中也有所体现。“宋江阵”从本质上已经演变成为传统武术表演,而“攻炮城”虽然具有一定的竞技性;但是其间鞭炮声、欢笑声不绝于耳,胜利者预示新的一年百事顺利,五谷丰登,所有参与者无所谓胜负,都开怀而归,这又体现了民俗体育的娱乐性。

2.2落地生根——体现台湾的地域性和本土化特色

地域性是民俗体育在空间上所显示出来的特征。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是民俗体育的这种地域性特征的很好说明。决定民俗体育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因素,而台湾民俗体育也体现出明显的台湾地区色彩。

2.2.1反映台湾历史沧桑

台湾的民俗体育不仅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且再现了台湾的沧桑,特别是对戚继光抗倭及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萄铩*

台湾被荷兰侵略者于1642年强占,台湾人民不断起义反抗,屡遭血腥镇压。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四月,郑成功率师2万5 000及數百艘战舰自金门出发,经澎湖,直取台湾。在台湾岛上人民的支持协助下,登陆后围攻荷兰总督所在的赤嵌(在今台南境内),并击溃自巴达维亚(今印尼亚加达)前来驰援之敌,前后苦战8个多月。康熙元年(1662年)2月1日,荷督揆一被迫签字投降。至此,被荷兰帝国主义者实施了38年残酷殖民统治的宝岛台湾终于重回祖国怀抱。郑成功在台湾民众心中有着难以取代的重要地位,以“郑成功”命名的大学、中学、小学、道路及一些公司和商店,处处可见,还有保护完好的赤嵌楼、延平郡王祠、安平古堡等古迹,都详细记载着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丰功伟绩。而台湾民俗中的很多体育项目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记载着台湾一段段沧桑的历史与英雄的战绩。

2.2.2融入台湾戏曲文化

台湾的民俗体育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很多是源于大陆,随着闽南移民来到台湾,但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这些项目也发生了本土化的转变。比如宋江阵、花鼓阵等都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又融入了台湾的民间戏曲、杂技、音乐等艺术形式,使宋江阵更加丰富多彩,风格淳朴自然,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

台湾的主要剧种有福建传入的梨园戏、高甲戏、福州戏和广东传入的大戏等。另有从民歌基础上吸收大陆各剧种的唱工、音乐、行头、道具等而生产的地方戏剧,如歌仔戏、采菜戏、车鼓戏、大人红戏、童子戏、子弟戏与查某戏等。

2.2.3折射海洋文化特色

台湾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间,四周尽是苍茫大海,海岸线绵延1 140余km。风帆时代,即为孤岛一隅的先人提供了亲近海域的诱因。宋末元初,澎湖已有商船寄碇,随后闽南渔场扩大至台湾西岸,1624—1662年,随着重商和殖民主义的兴起,在荷兰来印度公司的积极经营之下,福尔摩沙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网络的运转中心之一,其间历史诱因与逼因交集,因缘汇聚来自欧亚各地的海洋移民,先后登场,加上早起的南岛民族,文化十字路口滋育出多元丰富的海洋自觉与海洋文化[10]。

欧洲海洋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尚武、侵略性,这点可以自希腊海神波赛顿的形象看出。波赛顿被塑造成一个手持三叉戟的壮年男子,骑着骏马在海上飞驰,所到之处,波浪翻涌,这种对强权的崇拜,以征服、冒险、掠夺为本质的海洋文化,恰恰反映在欧洲的海洋史。中国大陆沿海,自辽东半岛、渤海沿岸,至江浙、福建及广东地区,都是海洋文化孕育诞生与发展的基地,台湾正居于其中。台湾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多种族群组成及不同时代背景,台湾文化呈现出以中华文化为主导,土著文化、欧美文化、日本文化相融合的多样化的特色。而台湾的民俗体育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内陆体育文化的内敛和谐,而且呈现出海洋文化的开放与尚武。比如宋江阵、花鼓阵及攻炮台,都有着明显的尚武色彩;但是台湾的海洋文明与欧洲的海洋文化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中国海神的代表“妈祖”,是庇佑海民,使其免受威胁的母爱之神,与波塞顿富有侵略性的形象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展现力与美的同时,展现出更多的和谐与宽容。比如在宋江阵表演的最后要表现出“国泰民安”寓意。

3结束语

纵观台湾文化史,历经荷西、明郑、清治、日治、中华民国等多个阶段,因为移民族群分布与占领期间较冗长等因素,仍以中国文化为其文化构成主轴,台湾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国大陆文化移垦的边疆地带。即使于日本文化与美国文化大量进入台湾的今日,台湾民间的价值判断与社会习俗仍大多以中国大陆的儒家道德标准为主。另一方面,汉移民带来的中国大陆原乡文化,却在台湾文化400年演进历史中,多次产生“落叶归根”与“落地生根”的观念对立。台湾学者将民俗体育的定义界定为“一个民族所慢慢共同形成与传承延续的一种具有身心教育意义的身体运动文化习惯”[11]。通过对台湾民俗体育历史原型的考析,台湾的民俗体育与大陆有着割舍不掉的渊源关系,两岸的人民有着极其相似的身体运动文化习惯,在历史的进程中,这种习惯由于深深打上了同属一个民族的烙印,而得以传承延续。与此同时,由于台湾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坎坷的发展历史,台湾的民俗体育又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地域性和民族性很好地融合,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呈现着中华体育文化的灿烂与多元。

参考文献:

[1]尹国昌,涂传飞.台湾地区民俗体育研究现状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9):15.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1998:6871.

[3]石岩,兰自立.台湾民俗体育现状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7(9):8688.

[4]廖文志.罗汉门宋江阵的涵化现象[D].中国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2.

[5]黄荣平.台湾民俗体育发展之研究:以跳鼓阵为对象[D].屏东:屏东师范学院,2005.

[6]王念龙.从台湾民俗体育看闽台传统文化渊源[J].体育文化导刊,2005(3):7880.

[7]林慧莹.台湾六堆客家传统体育之研究:以客家狮、攻炮城为例[D].屏东:屏东师范学院,2005.

[8]谢军,陈少坚,林晓英.闽台民俗体育文化的渊源及其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7):611.

[9]沈峰明.台湾内门宋江阵发展之研究[D].屏东:屏东师范学院,2005.

[10]邱文彦,吴密察.海洋与台湾:过去现在未来,海洋文化与历史[M].台北:胡世图书,2003:58.

体育历史 第7篇

远古时期,先民对世界认知有限,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读,对自然产生敬畏和崇拜。人们渴望能够像鸟儿那样遨游天际,以至于产生“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神话传说。在古人看来,自由飞翔是那样洒脱,又是那样无法企及。《庄子·逍遥游》曾设想有朝一日人类能够“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同时,宗教崇拜、祭祀巫术、图腾神鬼、求医镇邪等一系列活动,从中也体现出灵魂不死、游荡天际思想。这些原始思想和宗教活动,对能够掌握一种能力,让东西在天空飞升起到影响促进作用。同时,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也对风筝的发明产生影响。相传远古嫘祖栽种桑树教人养蚕,为驱赶鸟雀,“以篾为骨,树叶为羽,做成鹞状,以丝牵之,借助风力将假鹞送上天空”。后来发明测量风向的相风鸟,是以真鸟去其内脏,挂于杆头,以风吹羽毛测定风向[1]。殷商时期,有一种狩猎形式“弋射”,在箭支后连接细绳,弯弓搭箭射击飞鸟,箭射中飞鸟后,射箭人会拉动连接细绳,将飞鸟带回。从战国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弋射图”中就可看出这可能就是风筝在生活中的影像之源。从木鸢到纸鸢、风鸢、纸鹞再到弋射,可以看到风筝的发明与发展与鸟类有着很大渊源。同时也间接促进风筝的娱乐本性。从历史记载中看,风筝其历史溯源可至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最早记录风筝的历史典籍是《韩非子·外储说左》:“墨子为木莺,三年而成,一日而败”[2],描述了最早风筝试飞情景。《鸿书》记载:“公输班制木鸳以窥宋城。”从墨子和公输班制作风筝记载来看,风筝发源地为山东一带。

二、风筝在诞生之初的军事作用

风筝发明之初,就成为当时战争中军事手段之一。春秋时期天下分裂,战乱频繁。诸侯国间相互战争交织无数,在地面进攻无果的情况下,聪慧的先祖想到了天空。公元前203—202年,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到了决胜关头。刘邦率领汉军围困项羽楚营。汉军军师张良,以大雾漫天之际,从南山放飞大鸢,其上负重吹笛童子,童子于天空中吹奏楚乐,汉军应和于四面高唱楚歌。楚军闻之心神动摇,不战而溃。项羽无力回天,自刎江边。《诚斋杂记》记载:韩信见刘邦夺取江山,就准备谋反篡位。他联络陈稀等人,先用纸鸢在未央宫上空丈量地形,准备从地宫中进入行刺刘邦,事情败露后,韩信被吕后以竹签刑罚处死。《南史·侯景传》记载,梁武大帝于太清三年(549),南梁侯景叛乱,叛军围困都城南京,梁文帝被困台城。与外界消息隔绝,都官尚书羊侃献计,以纸鸢携带书信顺西北风放出,将消息传递给外界,不久援军至,叛军害怕败退,危机解除。从这些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风筝在封建社会初期,军事压倒体育作用成为显著特征。

三、传统民俗娱乐促进风筝大发展

1.民俗记忆。在唐代,纸鸢深受社会百姓喜爱,以至于成为春季野外踏青必备之物。经过数月严冬阻隔,在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之际,百姓得以在春天放开脚步和心情到野外呼吸空气,饮酒游乐。野外空旷之地,正适合放飞风筝,一家人或与几位友人相伴,以放飞风筝取乐,心情很是惬意。自唐代开始,古人将传统节日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使得古人对到野外的出行更加重视。唐代清明节,朝野禁止生火,举家要扫墓祭祖、踏青,同时还要举行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放风筝等娱乐活动[3]。使清明这一天人们既扫坟墓祭奠过世亲人,又能在野外踏青游乐,于隆重祭奠转入各种热闹活动。从此以后,清明节这一天成为中国传统而重要的一个节日。

2.制作工艺与传承。从风筝诞生之日起,这种能凌空飞舞的人造器物,在不断寄托着人们美好的遐思过程中,能工巧匠将风筝形状和制造工艺不断推陈出新。从墨子制作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的不稳定,到公输班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制作技艺的成熟。公输班的风筝,是以竹片为骨架减轻了起飞重量,在骨架上附着薄薄的丝绢,使能在风中阻力下,放飞空中三日不下。南北朝期间,纸鸢的设计达到了另一个高峰,先人有以纸鸢为载体出行的记录。《北史彭城王勰传》“:世哲从弟黄头,使与诸囚自金凤台各乘为纸鸢以飞,黄头独能至紫陌乃坠。”这则内容,记录了南北朝时期,囚犯越狱采用背负纸鸢惊现滑行出逃成功的故事。体现出风筝制作技术、放飞技巧逐渐成熟的特点。

风筝在唐代得到大发展,唐代民风开放,放风筝并非童子专属游戏,在晴好天气,空旷场地会有很多人在放风筝游乐。各种风筝在空中翩舞翻飞,煞是好看。唐代诗人唐采在《纸莺赋》中记载“:像飞莺之舞夜空:韧兮将度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挥之中。”在皇城内,嫔妃在休闲之时也会与宫女一起施放风筝取乐。史载,唐明皇就曾与杨贵妃在野外郊游和九宫山行宫中多次放飞纸鸢玩乐。唐代民间放飞风筝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放风筝在唐朝成为大众极其喜爱的休闲运动项目。这项运动的开展,促进了风筝制作水平,风筝放飞效果很是惊人。从《唐书》记录中得知,纸鸢高飞可至百丈高。宋朝时期,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手工业发展,经济文化的发展,休养生息政策带动了各种娱乐体育活动,也为风筝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传统绘画艺术被融入风筝制作上,风筝外表被勾画得更加华丽丰富,更富有民族情调。在物质发达,制作精良等相互作用影响下,风筝的专业研究书籍也应运而生。宋人高承在《事物纪源》中,专门对风筝的历史渊源、名称种类、制作工艺进行讲述。放风筝画面也被画家记录,成为一种创作题材。北宋画家郭忠恕就擅长绘制放风筝画面。宋代帝王也对放风筝很是着迷。据《挥尘后录》记载,北宋皇帝宋徽宗,“即位之初”曾在“罢朝余暇”放纸鸯为戏。这种帝王喜爱风筝等沉迷于娱乐不思进取的帝王,到了南宋时期更是常见。与此同时,清明节在宋代被朝廷更加重视,更加突出奢侈过节日风气。以至于每到清明前后,上坟祭祖和娱乐踏青成为上至官绅,下至百姓相互斗富比拼的重要内容。放风筝这项娱乐体育运动也被参与期间,以至于各个山头野外,各种珍奇风筝迎风飞舞,很多豪绅不惜血本对风筝进行建造,制作选材早已超越木、竹、丝、棉,奢侈之风带动了风筝的设计制造趋势[4]。宋人周密所著《武林日事》中,南宋都城临安专营“风筝”者,数量极多,风筝作坊生意异常红火。其产业带动了与之相关的数种经济。善使风筝,能让风筝在空中做出各种精彩动作的人,与“说书者”、“演更叮吓昌京词”、“驯兽人”、“卖艺者”、“代写书信文稿之人”共同被列入55种杂艺之一。当时在临安善使风筝的著名艺人“周三”“、吕扁头”经常受邀表演放风筝,成为当时社会有名艺人。

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为防止民间反抗,忽必烈颁布一系列限制法令,使得传统民俗和生产生活被打破。原有汉人十户可使用一把菜刀,十余户汉人供养一名蒙古士兵。在这样残酷苛刻的生存环境中,很多传统风俗无法传承或被禁止,放风筝也包括在内。在元朝统治的百年期间,传统风筝技艺遭到打击产生倒退,直到明清时期才恢复这一传统技艺。

3.风筝的形状和构造发展。中国风筝的发明,完全是以天空飞禽为形体特征设计,最初是以鸢、鹞鹰、鹤等形状设计,其设计原理仍停留在对禽鸟的完全模仿上。随着对风筝性能特点的不断深入了解,风筝的结构设计日趋复杂多变。一些大型风筝已经可以将人带入天空,对敌人进行观测,还有一些风筝上配以各种乐器,在天空风力推动下产生各种音乐或者模拟叫声。对于多数风筝来说,身披多彩描绘是风筝主要表现特点。还有一些风筝在夜晚放飞,其上配置华丽灯笼,或单个,或连串,在夜空中如繁星闪烁,很能引起人们的遐想和兴致。到了宋朝,风筝无论造型还是内涵都与文化紧密相连。精巧的做工加之文学引入,使宋代风筝充满文学色彩。此时的风筝造型已经有了新的变化,传统飞禽造型更加生动,大型风筝如数十米长的巨龙和一些传说中的神话故事风筝,竞相在天空翻飞飘游[5]。这种放飞热潮从民间到宫廷十分流行。随着放风筝热潮的传递,特别是宫廷中对此项运动娱乐十分看重,为此,各地官员都想方设法制作精巧风筝作为贡品,向朝廷进献,这些风筝制作极为考究,无论风筝龙骨制作和蒙皮的描绘,甚至缠绕风筝线的轮轴都由象牙制成。在名家巧手制作中,以达到完美程度。清代的风筝在继承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有些风筝突破传统,展现出西方文化的一些特色,如圣母、耶稣形象和制作材料的西化,都给传统风筝工艺带来新的改变。同时随着海外贸易增加,风筝在海外销量和影响力日增,其娱乐性和休闲体育特点,使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对放风筝产生浓厚兴趣。

风筝的发展历史,如同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一样,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它与其他传统民俗体育一样,具有浓郁的中华文明特点。在风筝身上,能找到很多中华传统文明身影,放风筝体育运动,具有放松心情,野外郊游、呼吸新鲜空气等有氧运动的一切特征,是一种老少皆宜、将身心融入自然、为生活增添情趣的有益运动。

摘要:在中国,风筝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无论造型还是制作工艺都在推陈出新,品种异常丰富,更加突出风筝特性,成为老少皆宜的休闲体育运动。

论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8篇

1 近代体育的传入(清朝末年)

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帝国列强用坚船利炮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壁垒,也打醒了中国这条沉睡的东方巨龙。新的思想,新的知识的传入使有识之士从各个角度去试图改变国家的命运,体育也成为当时国人关注一个焦点。“历考中西史所传垂,以至于今世五洲五六十国之间,贫富强弱之异,莫不在于此焉肇分。周之希腊,汉之罗马,唐之突厥,晚之峨特一种,莫不以壮佼长大,耐苦善战,称雄一时。而中土畴昔以得三河六郡为取天下先资。顾今人或谓火器盛行,懦夫执靶,其效如壮士惟均,此真无所识知之论也。不知古今器用虽异,而有待于骁猛坚毅之气则同。且自脑学大明,莫不知形神相资,志气相动,有最胜之精神而后有最胜之智略。是以君子小人劳心劳力之事,均非体气强健者不为功。此其理吾古人知之,故痒序校塾,不忘武事,壶勺之仪,射御之教,凡所以练民筋骸,鼓民血气者也。”可见当时国人已经意识到,国家的衰弱与国民身体的衰弱有直接的关系,加强身体锻炼动摇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加上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学堂对体育的宣传,以及留洋学生回国后带回的信息,体育逐渐传入中国,并在一定时期内西方体操还成为部队训练的主要手段,这一切都加快了近代体育传入我国的步伐。

但是近代体育的传入是在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更多的带有无奈性和非正式性,毕竟当时无人将真正的西方体育系统地带入中国,也没有留学生是去国外专门学习体育的,体育传入中国后,还只是国民的一种自发式行为,体育还仅仅表现为少数人的休闲娱乐活动和政府锻炼部队两种方式。所以体育尽管很早就已经传入中国,但由于并没有接受西方正规的体育教育,没有完善的体制,更没有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思想,体育作为政治的附属品其接下来的发展比较缓慢。但不管如何西方近代体育的传入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

2 体育思想繁荣时期(民国初年)

体育传入中国后,尽管民众对体育一时还不能接受,但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却对体育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在民国年间各种体育思潮不断涌现,比较有影响力的如蔡元培、毛泽东、恽代英、杨贤江等。民国年间,尽管我国一直处于战乱时期,但体育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各种体育思想的形成为我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见表)。

这一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特点:一是已经开始接触真正的西方近代体育,各种体育制度和体育组织逐步得到完善;二是国民已经意识到体育对于人的重要性,尤其是意识到与教育的结合,引导大众主动用体育锻炼身体,而不再仅仅是少数留学人员的娱乐活动;三是大众并不盲目接受西方的体育方式,而是注重与我国传统体育相结合。这一时期各种体育思想的实质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大交流。我国的体育先辈们既没有全盘否定西方近代体育,也没有完全排斥,而是将西方近代体育与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了融合,形成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体育事业,为我国后来的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3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事业(新中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者相互勾结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体育的性质、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崭新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是国家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中规定:国家“提倡国民体育”。1952年,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布了《学校体育暂行规定》,其中明确指出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相比过去,这一时期我国体育的显著特点是:(1)由政府组织体育,将体育看作是一项事业进行;(2)各种体育组织、体育机构、体育制度甚至体育科研等各种体育活动都在政府的领导下迅速成立;(3)体育不再仅仅是少数人的娱乐活动,而是全民的体育,甚至可以说为社会主义的建设锻炼好身体是一种责任。尽管由于政治原因我国的体育事业曾经一度中断,但不能否认的是,在此时期,体育在中国才真正成为全民体育,尤其是此时期政治经济制度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时体育发展的经验,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4 精神体育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

1979年2月,国家体育工作会议提出,省以上体委要在兼顾普及和提高的前提下,侧重于提高。根据“国际、国内体育竞赛活动,均有利于参加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为主要目标的原则,安排国际、国内赛事,使国内大赛项目与国际大赛项目接轨,翻开了我国体育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正是在“全国一盘棋”和“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指导思想,以及在此思想下形成的“一条龙”的训练体制的指导下,在当时体育事业整体规模不大,人民群众对体育需求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举取得15枚金牌,彻底甩脱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并且在接下来的时期内,我国取得了上千个世界冠军。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的许海峰以及获得五连贯的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成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和学习的榜样,许海峰被当作民族英雄,中国女排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了拼搏精神的代名词。

在社会主义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体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各条战线树立了好的风气,极大推动了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

5 体育产业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

体育产业,就是以体育(职业体育和健康体育)为支撑点形成的基本产业,和围绕着推广体育的活动过程,推销企业产品或企业服务或企业知名度而形成的体育相关产业。进入21世纪后,我国整体上开始步入小康生活。衣食无忧后,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为健康投资”,“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的新型消费观悄然兴起,原来只是先富起来的一些人才有的体育消费开始进入百姓生活,并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求的消费时尚。另外在竞技体育方面,由于过去为“奥运争光计划”制定的举国体制也开始面临规模难以扩大、结构难以改善、效率和效益呈递减的趋势等无法克服的问题,所以我国的体育事业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得不进行改革。1998年,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体育总局,由原来的国务院职能组成部门调整为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同时,明确了协会实体化的发展道路。从而标志着我国体育改革的全面启动,标志着我国体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在整体上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是体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一个消费和投资热点,体育市场日渐活跃,各类体育企业不断涌现,为我国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6 结束语

我国体育事业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清政府的军事需要到国民健康的需要,从“奥运争光”到体育的产业化,一辈辈的体育人用辛勤的工作一步步改变着我们对体育的认识,也一步步缩小着我们与世界体育强国的差距,我们期待着我国体育事业在新的世纪走向辉煌。

摘要:回顾我国体育10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时期:近代体育传入时期、体育思想繁荣时期、计划体育时期、精神体育时期、体育产业化时期。

关键词:中国,近代,体育史,发展

参考文献

[1]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2]荣高棠.当代中国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李明.体育产业学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体育历史 第9篇

从古到今,体育观众以其存在的合理性,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从零散到系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阶段发展特征。在体育与传媒结合日益紧密,人们审美观念越发多元的当代社会,体育观赏,不仅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推动体育职业化、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体育经济、体育文化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体育观众的规模、质量、组织化程度,同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世界体育观众演进历史的分析,有助于总体上把握体育观众的发展特征,结合当今体育观赏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提出促进我国体育观众合理有序发展的针对策略。

1 缓慢演变的古代体育观众(1840年以前)

体育观众历史悠久,在原始社会晚期,“追捕野兽或从敌人手中逃命时所运用的奔跑、投掷、跳跃障碍等活动在巫术活动范围内开始独立发展[1]”。观看巫术礼仪活动(富含体育元素)的原始人可算作最早的体育观众。巫术仪式过程中模仿狩猎或获胜动作的体育“表演”或者“舞蹈”可算作体育观众最早观看的内容,随后,各种以体育竞技为内容的宗教活动开始开展。并在一些地区逐步形成了固定的以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的祭礼竞赛中心。至此开始,体育观众和体育竞赛、表演成了一对如影随行的好朋友,并随体育竞赛、表演的缓慢发展而特征鲜明地有序演进着。

1.1 观看的内容开始由祭祀竞技向军事竞技和民间体育扩展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人类逐渐开始了向农耕社会的过渡,争夺肥沃土地和富庶领土的斗争日渐尖锐,为提高和检验军队作战水平的军事体育竞技日益盛行。而为选拔军事人才而进行的全国性的比武或竞技活动,又促进了军事体育向民间的转变,同时农耕社会相对稳定的居住区域所催生的民间体育和民俗体育也开始繁荣发展,因此,各种区域特色的竞技体育比赛表演此起彼伏,体育观赏的内容日益丰富:古希腊祭祀宙斯的宗教活动中的许多竞技项(射箭、骑马、摔跤、赛车、游泳等)被用做城邦之间作战的军事技术。我国古代的射箭、格斗、跑步(拳搏、斗剑)、武术套路等既是军事训练的手段,也是人才选拔和阅兵的内容。公元前

446-396年,魏国变法,颁“习射令”,并用武装负重半天跑百里来选拔武卒。民间娱乐活动也常常采用这些运动项目,但古代民间竞技活动在多数情况下是以特定节日为中心举办的,如中国南方的竞渡、北方的赛马、骑射比赛一般都在三月三和五月初进行;中世纪欧洲各地也常在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进行体育竞赛活动。公元1399年在土伦举办的射箭比赛,有30多个城市和16个村庄的选手参加。竞技领域的转变、扩大和多样化,为观众提供了相对丰富的体育观赏内容。

1.2 观赏的体育表演、比赛项目增速缓慢

古代人们观看的体育表演、比赛主要分布在各种祭祀、军事、民俗活动中的马术、拳击、赛跑、摔跤、射箭、舞蹈、战斗演习、投掷、角斗灯项目上。这些观看内容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如公元前4000年后期,两河流域盛行摔跤、拳击、击剑、球戏等比赛活动,直至公元前14世纪,才出现新的比赛项目赛马(中东地区)。公元前260年,角斗竞技才在古罗马兴起,而大众所熟知的体操项目出现时已经到了公元18世纪。因此,体育表演、比赛的项目递增缓慢,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低是相吻合的。

古代最盛大的体育竞技盛会古奥林匹克竞技会公元前776年开始举办,体育竞技项目的更新速度比以前有所增加,但历史500多年,比赛的项目只从1个小项增加到8个小项。而在古奥运会的最初13届中,竞技比赛只有短距离赛跑一项。所以从整体上而言,古代竞技体育观赏项目的丰富是人类社会几千年发展不断积累的结果。

1.3 观众存在明显的社会分层

古代体育观众遍及各个阶层,遍及社会大众,但由于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宗法观念盛行,观众实际存在着明显的分层现象。古代东西方比较盛大的竞技盛会一般是官方祭祀竞技会、庆祝大会或军事比武大会,能参加观看这些活动的观众往往不是平民百姓而是王公、贵族、皇亲国戚等。这些活动常在特定的场合举行,对观看者的身份一般有所限制。而在有的竞技活动中,对参加的身份也有明确的限制。如中国古代的“射礼”制度对弓、箭、箭靶和用于伴奏的音乐都按参赛者身份做了严格规定,古代印度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姓便不从事低贱种姓的竞技活动。因此普通百姓只有在节日、繁花市井或婚丧嫁娶等活动中才可能看到体育表演、比赛。如唐代的球戏,北宋的瓦舍---一个固定的有各种体育竞技表演的综合性游乐场,明清的“打擂”等是民间庙会和集市上才有的百姓能够观赏到的内容。因此,在古代,社会中上层比社会下层有更多的机会观看各种体育竞技表演。

1.4 观众中已经出现明星崇拜现象,观看行为地域限制性明显

像现在社会的明星崇拜现象一样,古代也存在崇拜自己的偶像并愿意为他们献出自己生命的体育观众。在古罗马,虽然绝大多数角斗士的出路只能是死亡,但仍然“有仰慕者因其偶像的死亡而跳进偶像的火葬柴堆去为他陪葬。[2]

另外古代没有现代社会这么发达的大众传媒体系和便利的交通工具。所以绝大多数人无缘于不同地域的体育竞技会。不管是官方组织的大型竞技还是民间的一些祭祖、庆典、娱乐竞技活动,都有明显的地域性。只有少数大型的宗教祭祀竞技,观众会突破地域限制,因此,古代基本上不存在较大范围的跨区域体育观赏行为。

1.5 观众的组织管理已现雏形

在古代,有些大型竞技活动会导致短期内特定场合大量人群的聚集。为了维持秩序,避免混乱,观众的组织管理也开始出现。如在现场入场、座位的安排及安全管理方面,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第一排是骑士的座位,第二排是护民官的座位,上方是穷人或奴隶的座位,顶部走廊的木制长凳是一般妇女坐席。观众在入场前可以得到有座位标记的牌子,观众按照座位标识,由相应的拱廊进入寻找座位,那里也有人领座。当古罗马大斗兽场圆形坐席的观众达到六万人时,就有卫兵在空空如也的城里巡逻,以防小偷[2]。这一切都体现了古人良好的组织管理意识。

古代已经产生了类似今天官方的体育机构和民间体育组织。古罗马时代已经出现竞技团体——庞培俱乐部(是奥古斯汀为培养贵族子弟担任军政职务而设),公元9-12世纪,西欧各国相继成立的射击俱乐部及公元1042年在德国根特会议上得到批准的击剑协会。我国宋代皇宫中有专门为皇帝进行表演比赛的“筑球军”,民间有射箭的“锦标社”、打拳使棒的“英略社”、蹴鞠的“圆社”、“齐云社”等。这些民间社团经常进行比赛表演,观看者众多。此外,关于观众管理的法规制度也在中世纪出现。当时摔跤活动特别受伦敦市民的喜欢,伦敦的任何节日集会都少不了摔跤,并常常导致骚乱。为了加强对摔跤活动的安全管理,英王亨利四世曾下令禁止在市区摔跤,违者处40天徒刑[3]。

1.6 大型竞技场中已设观众座位,且观众拥有一定的权力和义务

古人在公元前就根据体育比赛的需要用石头、木柴、泥土等材料建造体育场馆。许多大型竞技会和竞技场馆都设有观众席,供观众观看使用。有的赛场还把主席台、裁判席和普通观众席分开设置,以示尊重。据历史记载,在古希腊普里恩的竞技馆有一排十二个阶梯的座位供观众观看使用,皮托竞技场的看台由楼梯分割成十二个区;罗马帝国时代的雅典、伊斯特摩斯等都给竞技场配置了大理石或石头坐席[2]。

现场观众享有观看比赛的权利和遵守赛场安排的义务,在有的赛场,他们还具有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在古希腊,观众要负责举起优胜者欢呼胜利或者扶起失败者。在古罗马,观众甚至可以影响某些参赛人员的命运:在观看角斗士比赛时,对于失败者,观众举手表示宽恕他,或者用手指指地要求处死他。主席通常屈从于观众的意志,决定将失败者驱逐出场或赐他一死[2]。

2 曲折发展的近代体育观众(1840—1949年)

进入近代社会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对外侵略、扩张及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图存的行为使西方的体育表演、比赛项目在近代传入中国并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

2.1 观众从学校、军队逐步走向社会、全球,观看的内容以体操及户外运动为主

19世纪后期,新兴的德国和瑞典体操及英国户外运动逐渐占据了世界体育的主导地位。观众能看到的内容也转变为以体操和英国户外运动为主。

德国和瑞典体操最初都是从学校开始的。伴随着德国体操创始人F.L.杨在特殊日子(如3月31日-反法联军攻陷巴黎、6月18日-滑铁卢战役)举行的以激发人们爱国热情的体操活动,德国体操开始从学校走向社会。19世纪后半期,瑞典体育也因其更加舒缓优美和科学合理而迅速传遍欧美各国,成为近代国际流行的体操的重要基础。

当欧洲大陆还处于资产阶级革命风暴中时,英国已接近完成工业革命。因此对以军事为目的的体操不感兴趣,而对能够反映自由竞争与和平的户外竞技和娱乐活动情有独钟。英国拉格比公学校长阿诺德使之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形式并使它得到发扬。他组织学生在学校成立了俱乐部和运动队,并定期举办校内和校际比赛,而这些创新也成了英国各学校仿效的榜样。于是户外运动项目的比赛开始在各个学校内和校际间流行,并逐渐传遍全国、传向其他国家。[3]

近代中国,清政府为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把德国、瑞典兵操引入中国的军事学堂。后来随着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和渗透,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田径、游泳等户外运动项目及竞赛也开始在中国的一些教会学校、基督教青年会等组织出现,并逐渐为社会大众所熟知和接受。

2.2 体育观众的分层进一步发展,范围扩大

在西方社会,德国和瑞典体操及英国户外运动首先在学校流行,然后突破学校走向社会。而近代中国的体育活动、表演比赛也是从军事学堂、教会学校、中国普通学校逐渐转移向社会。因此这一时期的体育观众经历了从教师(包括教官、西方传教士、体育干事)、学生或士兵、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到社会政要、商人、工人、农民等的过程,但体育竞赛的观众基本以学生、运动员、教师或教练及一些政府官员为主。

1910年,上海“精武体育会”的成立,才真正使体育观众扩展到人民大众。该会常组织武术表演,宣传爱国精神,推广民族传统体育,还将许多体育活动和武术动作拍成电影到各地放映,收到了宣传、推广体育运动的效果。“精武体育会”是一个庞大的、有各阶层民众参加的体育运动团体,因此它拥有较多的支持者,使观众的分层范围进一步扩大。

2.3 观众的规模不断扩大、观看机会逐渐增多

19世纪后期,由于欧美一些国家的各种竞赛活动和运动组织逐渐跃出学校和上层社会圈子,遍及社会各阶层,因此各种全国或地区性的单项体育协会在这些国家陆续成立,如1858年成立全美棒球协会、1863年成立英国足球联盟等,[3]这些组织的成立,不仅增加了人们观看体育表演、比赛的机会,而且促成了各种国际单项运动协会的诞生,使各种体育竞赛活动迅速增多:1869年法国举办首届公路自行车赛,1872年在英国“巴德明顿”庄园举办第一次羽毛球比赛,1879年,加拿大举行首次冰球赛,1891年德国汉堡举行首届欧洲花样滑冰赛等。因此观众的观看机会也随之增加,观众的规模继续不断扩大。

2.4 观众的组织管理程度有所提高

在体育观众的曲折发展时期,很少能看到关于现场体育观众组织管理的相关资料。但是世界各国相继成立的各种各样的体育组织,并为了满足不同社会需要,达到不同目的而积极开展各种体育表演、比赛活动的事实反映出对观众的吸引和组织必然会逐渐加强。如学校为了加强体育教育的功能,在举办综合运动会或单项体育比赛时必然要求其他同学观看比赛;又如德国体操协会通过在节日举办体操比赛来宣扬爱国主义,也必然进行活动前的宣传,以吸引观众;前苏联1931年开始不定期举行的带有检察工作性质的观摩运动会等,出于政治性必然需要相当数量观众来烘托气氛。这一时期的体育活动往往带有很强的政治、教育目的。观看体育表演或比赛具有很强的任务性,这必将导致对观众的组织管理进一步加强。

所以在这一时期,尽管世界不太平,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定,但各种体育表演、比赛却从没停滞,观看的内容、观众的身份、观看的机会及观众的组织管理都有所变化。

3 迅猛发展的当代体育观众发展(1949年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和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渴望,各个国家、各行各业都迎来了发展和振兴的良好时期。但没有硝烟和战争并不代表世界各国没有矛盾和斗争,相对于残酷的流血牺牲,各国更希望用一种特殊的、礼仪化的形式进行较量,以展示自己的实力和优越性,于是体育又成为国际社会政治斗争和交流的工具。国际体育比赛成为不同制度、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国家争强竞胜,展示自己的特殊战场,成为激励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的重要手段。

而高科技、大众传媒与商业运作在体育中的广泛渗透,使取得优秀运动成绩的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明显扩大,因此各种体育表演比赛越来越频繁,质量水平也越来越高。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欣赏体育表演比赛的条件,于是体育观众以过去无可比拟的速度跳跃式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如下。

3.1 观看内容和方式发生巨大飞跃

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体育表演、比赛价值的不断开发和高科技的发展,各种体育表演、比赛日趋专业化和高水平化,制作和传播各种体育表演、比赛的工具也更加先进,各种现场和电视体育节目、表演、比赛以更加多样、精美、直观生动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们的视觉、听觉和身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美好冲击。这是过去的体育观众很难享受到的东西。

电子传媒和交通的便利使人们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体育观赏,人们可以在几秒钟内通过电视、网络看到万里之遥的各种体育比赛。同时,便利的交通设施可以让人们在几个小时或几十分钟内赶到比赛现场。

3.2 观看环境更加舒适,体育观众遍及全球

在体育观众发展初期,人们只能在露天场地上观看体育比赛。而现代社会,人们可以在家里舒适地坐着、躺着观看,也可以到各种现代化的体育场馆观看。这些场馆往往作为城市的配套设施而存在,建造精美、设置齐全。体育馆内小型超市、洗手间、休息室、大型电子屏幕、控温、通风换气设备等一应俱全,场馆外一般有广场和停车场,完全可以满足观众观赛的基本需求。这也使得目前的体育观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一与赛事的增多密切相关(几乎每天都有赛事)。二是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2004年雅典奥运会每天平均约38亿人观看,29届北京奥运会每天至少有40亿人观看。)。三是互联网的发展(为错过电视体育节目的人提供了视频,弥补了电视的不足,又增加了体育观众的数量)。四是体育节目的多样化相对满足了更多人的观赏需求。所以,在当今世界,在体育的触角可以到达的地方,可以说,人人都是体育观众。

3.3 观众组织化程度提高,观众赛场管理明显加强

随着世界各国体育观众的增加和观众的不同支持倾向,观众骚乱事件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对社会和个人造成极大破坏和危害。为保障观众的安全和比赛的顺利进行,各国纷纷加强立法,并采用成立体育观众社团,计算机监控、限制观众入场携带物、入场分流、教育培训、加强安保人员等方法,增加比赛期间的安全防范力度,加强对观众的调控和管理。此外为了烘托现场表演比赛的气氛,增加现场活动的人气和运动员的积极性,保障现场比赛的看点和顺利进行,现场还有一些专业的或职业的体育观众,他们良好的礼仪状态不仅能刺激运动员水平的发挥,反映表演或比赛当地观众的素质,还能打造赛场良好的观看氛围。这些都反映出观众组织管理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3.4 体育观众受重视程度普遍提高

在现代社会,体育观众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渐被政府、企业、俱乐部、赛事组织者、商家和各种媒介所认识和重视,尤其是对观众经济价值的认识得到空前提高。许多商家已经借助各种体育比赛、体育节目提高了其产品的地位和影响,获取了巨大利润。但商家赞助体育比赛、体育节目的金额往往与观众对比赛或节目的关注程度正相关[4]。如在F1赛车比赛的商业运营中,电视转播权是继比赛举办权收入之后最大的财源,每赛季大约有5亿欧元进账[5],因此体育活动的组织者越来越重视体育表演比赛或节目的可观赏性,以吸引和激活更多的观众观赏、消费,使获取利益最大化。

在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国体育有专业无职业,有计划无市场,我们重视的是成绩而不是观众。这一方面导致国家经济负担过重,另一方面造成体育人才的浪费。为扭转此种局面,1994年,中国足球率先踏上职业化改革道路,随后,篮球、排球、乒乓球、围棋也纷纷进行职业化改革。我国的职业化俱乐部和职业联赛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逐步走向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在摸索中求生存和发展。于是,能为体育比赛带来直接和长远利益的体育观众逐渐得到重视。各职业体育俱乐部纷纷建立了以主客场和升降级为核心的联赛体制,以吸引观众的观看。各种文字材料也开始出现关于现场观众人数的报道。这说明观众问题已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了,观众的地位得到逐渐提高。而观众的多少已经成为决定职业比赛生命力和成败的要素之一,可谓是成也观众,败也观众。

3.5 观众分布差异依然存在,但在享有观赏权利上的阶层差异缩小

当今社会,体育节目、表演或比赛多得让观众目不暇接,而观众也因其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余暇时间、经济收入及运动项目的发展水平、市场化运作的不同而在体育观赏方面存在差异。目前我国现场体育观众主要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并由原来的公务员、教师、学生等日趋单一化,成为体育专业人士的专场(主要有教练员、运动员、体育媒体人士及服务人员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的观众支持率要远远大于对其它项目的支持率,有的项目即使是国际大赛,明星云集,观众的上座率也不尽人意。说明我们需根据观众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和赛事改进,只有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观赏需求,才能为体育的职业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同时大众传媒的高度发展,也使不同阶层在电视体育观赏权利上的阶层差异不断缩小。

3.6 球迷骚乱问题因其两面性而屡禁不止

骚乱的球迷是现场体育观众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诸多的矛盾统一性的特殊的社会聚合体,他们往往既是某俱乐部、球队或球星的忠实支持者和现场气氛的烘托者和调节者,受到联赛、俱乐部、球队的重视和欢迎,又常常是现场骚乱事件的制造者,是赛事主办方头痛和担心的群体;既是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热炒的核心之一,是吸引大众眼球的一群新闻制造者,也是各种报纸、电视、网络媒体和大众批评和制止的焦点。因此,治理球迷骚乱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非常观注的一个问题。也成为体育观众发展过程的一种特殊现象。

4 展望未来——我国体育观众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

4.1 弱化体育的政治功能,强化体育的经济价值

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至今,体育表演、比赛和政治的关系就从没中断。这种关系或隐含在宗教祭祀、军事操练、比武和各种庆典中,或展示在政府、学校和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种体育表演、比赛中。这些体育表演比赛一用来培养统治阶级的支持者和接班人,巩固其政治统治;二用来体现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优越性,在国内民众和国际较量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政治影响。三用来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稳定。所以政治需要体育表演、比赛,政治更需要体育观众。它一方面需要通过观众的观看行为激励、鞭策或者褒奖其支持者和接班人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并树立自己的社会威望和形象,满足统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通过观众的观看宣扬其政治的优越性,树立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获得人们的支持;同时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的稳定。可以说,只要阶级不消失,政治对体育观众的投入和扶持就不会消失。但过分追求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导致了竞技体育的金牌导向,从而忽略了竞技体育比赛对大众的影响,忽略了大众对竞技体育比赛的参与和欣赏,使竞技体育比赛成为少部分人的事情,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政治目的。而体育的经济功能却更容易使大众介入体育,体验体育,接受体育的熏陶和影响。

体育观众的经济价值早在古希腊就已经出现。每逢古奥运会举行,大量的人群聚集于此,各种商贩也借机兜售商品,获取收益。到我国古代的宋、元时代,城市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专供市民消遣的综合性游乐场(名为瓦舍),其中包括踢球、舞蹈、武术等供人观赏的体育表演艺术。从中可以看出,观众是体育经济价值体现的重要支柱。在当今社会,体育观众的经济价值已引起众多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投资和开发,但对体育观众的争夺和培养还做得不够,我国目前许多赛事现场观众少即是证明,因此在现代社会,要想推动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和社会影响,必须充分发挥体育观众的经济价值,利用市场营销手段来刺激各行各业培养和发展体育观众的积极性。

4.2 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专门制作和传播体育的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对观众数量的扩大具有里程碑意义。可以说,没有大众传播媒介,就没有“几乎人人都是体育观众的局面”。正是大众传媒把各种精彩的体育节目、表演或比赛送入千家万户,呈现在人们面前。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节目、表演或比赛的传播缩短了体育和人们的距离,丰富了人们的体育知识,增加了人们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培养了人们的体育感情,促进了人们的体育观赏行为。

在没有大众传媒以前,体育观众具有很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又因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很难欣赏到不同项目、水平、规模或地域特色的体育表演比赛。而大众传媒与体育结合后,不仅突破了观众观看的地域局限,而且增加了对听觉、视觉的更强烈刺激,使人们能够借助此类传媒全方位的感受体育节目、表演或比赛中的动感、技战术、声音、色彩、线条、意志、精神、知识、艺术等,培养了人们的体育观赏兴趣。

严格地讲,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传媒就像观众的千里眼和体育的万花筒。正是它的影响,才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体育观众的行列。因此,为了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体育观众,发挥体育观众的力量,必须充分利用专门的体育传媒,精心制作和传播体育节目、表演或比赛。

4.3 根据观赏的不平等,实行分层化发展

体育观众的不平等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古代,比较盛大的高水平祭祀竞技会或军事比武大会的观众往往是上流社会的人士,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宴请宾客时,也可经常欣赏到体育表演比赛。而普通大众一般在民间传统节日才能看到一些体育游戏、娱乐或表演比赛。在近代,只有学生、教师、教练、运动员、体育官员、军队的教官、士兵等才有较多的机会观看体育表演比赛。如今,在现场体育观众中,体育的不平等依然明显。教练、记者、政府官员、商人或有钱有闲的阶层更容易出现在体育表演、比赛现场,其他人员的现场观看机会相对较少。

无论是到现场还是通过电视、网络,整体上看,城市体育观众比农村体育观众有更多的便利观赏条件。发达地区的体育观众比落后地区的体育观众有更多的观看机会。在我国城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体育职业化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这种不平等还会长期存在。这就为我们分层、分步骤发展体育观众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4.4 丰富人们的体育知识,促进人们的体育参与是吸引体育观众的方式之一

体育表演、比赛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在项目、规则、场地的要求和设置上已今非昔比。如果没有任何体育知识,很难从具体的体育比赛中欣赏到巧妙默契的配合、高超技艺的发挥、精彩的运动瞬间、比赛的难度超越等;也很难弄明白在有限的比赛时段内竞争的激烈程度,各种犯规的判罚和成绩的得之不易等。总之,不了解体育表演、比赛的有关知识,很难全面、深入的欣赏体育表演、比赛的丰富内涵,也很难持续长期的保持体育观赏的兴趣。而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们学习体育知识,加深对体育的理解,因此丰富人们的体育知识,促进人们的体育参与是吸引现代体育观众的重要方式。

4.5 充分利用民俗节日及具有重大影响的表演、比赛扩大体育观众规模

体育观众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节日体育游戏、表演比赛和有重大影响的体育表演比赛最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和参与。而体育表演比赛从学校、军队走向社会的初期,也正是通过在重大节日上的展示而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喜欢。每逢节日,尤其是重大节日,国家或地区一般都会有规定的假期,人们常常有时间、精力或兴致来参与在此时间段内举办的各种活动。并且从理论上讲,人们更容易走进表演、比赛的现场或通过电视观看。

有巨大影响的体育表演比赛同样也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重要事件。世界著名的三大体育赛事--世锦赛、世界杯和奥运会,既是体育的盛会,也是全世界人民的体育节日。这种类型的比赛基本反映了不同项目的最高水平或一个国家地区的体育竞技综合实力,所以每逢这样的赛事举办的时候,几乎全世界的目光都会在此聚焦。所以在这些重大比赛举办前期、中期和后期,往往会进行一系列的宣传、组织一系列的演出、比赛、会展、游戏等活动来衬托和突出赛事的主题,所以,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吸引人们的参与。因此,充分利用节日或有重大影响的表演比赛吸引和培养观众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4.6 利用市场化手段繁荣体育表演竞赛市场,满足人们不断

增长的体育观赏需求

体育观众由当初的少数、零散、地域化走向今天的大规模、全球化,从免费观看到今天的逐渐收费观看,反映了人们对体育观赏的巨大需求和体育职业化市场美好的发展前景。目前许多现场体育观众以千、万来计算,而电视体育观众要以亿来计算。体育观众的数量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且这种增长还是在许多观看条件不具备情况下的增长。

随着体育表演比赛的职业化、社会化、经常化,人们审美水平和体育认识的不断提高,体育传播媒介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差距的缩小及社会的整体富裕,体育观众必将继续大幅度的增加。没到过现场的人将有更多机会到现场观看,没条件通过大众传媒观看的人群将逐渐缩小,关于体育观众的研究也将更加成熟,对观众的喜好、观众的生活方式,观众的社会地位,观众的组织培养、观众的管理将更深入、全面。因此,体育职业化的发展动力就更足、发展市场更广阔。但观众暴力问题尤其是球迷骚乱却不容忽视,还需要进一步对其加强研究和防治。

5 结语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体育观赏经历了从贵族特权到平民享受,从零星偶发到兴趣嗜好,从自发无序到精心组织等等重大变迁。体育观众队伍从历史中走来,不断发展壮大,在体育与媒体高度“螯合”的当代,属于朝阳产业的体育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广大体育观众为基础的产业形式。因此,应该借古思今,充分利用时代发展机遇,推动我国体育观众的发展壮大,并利用这个机会,加快我国竞赛表演业及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的体育观赏需要。

参考文献

[1][匈牙利]拉斯洛.孔.体育运动全史[M].颜绍泸,译.北京:中国体育史学会,1985:3,7

[2][法]瓦诺耶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及古希腊罗马的体育运动[M].徐家顺,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38,122,121-122,143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23,101-105,111

[4]尹敬媛.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介奥运传播的方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70-72

[5]常仁.F1电视转播权价格攀升,后舒马赫时代财源不愁[EB/OL].[2010-8-20]http://sports.people.com.cn/GB/22155/22177/48030/79428/79444/6463894.html

探寻体育中考的历史清醒和价值导向 第10篇

一、从历史沿革看体育中考的发展拐点

体育中考从无到有,从加试、试验、试点到全国实行,从跟着其他学科考到成为必考主科之一,到底走过了什么样的历程,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拐点,对于这些问题的历史回眸,有助于加深对体育中考历史的清醒和实施意义的了解。

1.起始于一个重点中学录取新生的体育加试。早在1979年春的上海市崇明中学,在录取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新生时,进行了我国升学考试中加试体育的尝试,初一新生测试60m跑、跳远和手榴弹掷远,高一新生测试100m跑、跳远、铅球和分腿腾越山羊。崇明中学在文化考试和体格检查外进行体育加试的举措,是贯彻德育、智育、体育“三育”一齐抓的实际行动,是坚持“三好”方针的再强化,是把学校体育摆到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的有力举措,扭转了当时社会忽视体育的倾向,开启了升学加试体育的先河,为后续中国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2.试验于全国范围内的体育考试。上海崇明中学试行升学加试体育的发端,推动原国家教委体育司的关注、调研和推广,1981年全国数个省市试行了重点中学招生时增加体育的内容,1982年全国已有24个省市进行了体育考试试验。可见,体育考试发挥了推动学校体育的积极作用,引起了许多地方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加强,受到了全国各方面的欢迎、重视、支持和执行。鉴于当时大家的认识不够统一,体育考试的试验在1983年后一段时间出现了停滞。

3.改革于体育中考的法制化。1990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的提出,将体育中考纳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制化轨道。经制度规范和机制引领,1992年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全国9个省、直辖市为全国试点省(市)的通知,1997年体育中考已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试行,累积了丰富的经验,赢得了社会和学校的认可,发挥了体育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

4.发展于体育中考的全国逐步实行。1998年,体育考试作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和规范确定后,除了甘肃省外,全国30个省(市、区)开启了第1年正式实施体育考试的考试工作,全国各地根据原国家教委印发的《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开始实施。2000年以后,体育中考并没有在全国所有地区实行,但各地能将体育中考制度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尝试改革,有了各种地方特色的体育中考制度和实施方案,这与当时各种体育新理念出现、各地教育改革盛行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出台的背景相吻合。

5.深化于体育中考成为必考科目。2007年在全国8个省市组织开展了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将体育中考内容、体育中考成绩作了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合和体育课成绩的融入,有效增加了促进初中阶段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干预手段。2016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考改革意见》提出“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这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体育与语文、数学、外语一起成为必考科目,这是体育考试进入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必然结果。

二、从重要人物看体育中考的关键推进

所谓重要人物,就是拥有极大影响或威望的人物,尤指那些拥有特权的高级官员。在体育中考出现、发展和改革进程中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关键时刻、关键节点、关键态势中作出了关键性导向和引领,对体育中考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1.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将“体”纳入招生招工的德智体全面考核。1978年4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大中学校招生和各部门招工用人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这是将“体”纳入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首次提出,打开了体育考试融入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思路,纳入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合格公民的标准要求,为1979年上海崇明中学的首次体育加试提供了方向引领。

2.国家领导人李铁映提出“高考录取时体育要成为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1988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在同原国家体委和国家教委的负责同志座谈时发表讲话提到,“三好”中“身体好”是头一条,学校要像对待数理化课程一样重视体育课,并提出了“高考录取时体育至少要成为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的要求。这个讲话强调了学生不能高智力、低体质,学校体育工作要全面加强,为一度停滞不前的体育中考带来了引导和机遇,为体育中考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指明了改革路径。

3.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提出体育中考要加紧完善找出路。1995年1月,柳斌同志在会见原体卫艺司副司长曲宗湖时的谈话中,就当时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体育工作赞成与不赞成的争论给出了明确的意见,认为当前不要再争论考还是不考的问题,而是加紧把体育考试的有关制度和方法予以完善找出路,逐步做到使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能接受,并对考试方法要有灵活选择余地和考试难度要适当作出了明确指导。这为1998年全国第1年正式实施体育考试、逐步实行体育中考、规范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指明了发展方向。

4.原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提出体育考试要坚持贯彻继续进行。2004年4月,原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在全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研讨会中强调,体育考试工作要坚持贯彻继续进行,但改革要针对目前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要针对学生体质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当时考试带来的应试弊端,杨司长肯定了体育中考是促进学生锻炼及全面发展的手段、体育考试利大于弊的作用,分析了体育考试是阶段性举措、不是万能、也不是长远的思考,提出了体育考试与体质健康标准结合起来、考试部分分值用于日常锻炼的制度完善设想,这为体育中考深化进程中的坚守前行和改革创新注入了新动力。

5.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提出中考体育加分政策将坚持并扩大力度。2014年6月,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将来体育中考会主要从体育技能层面考察学生的水准,找到几种经过长期锻炼、成绩就能有明显变化和提升的项目作为技能层面的考试项目。同时提出,未来的考试评价体系会逐步朝着‘综合素质’评价方向发展,中考体育加分政策会坚持并且扩大分值,直到分值基本能与语数外等主课分值占比持平。这为2016年体育中考首次成为四个必考科目之一的指导意见出台铺垫了深度推进节奏,也为未来体育考试的分值描绘了发展蓝图。

三、从发展变革看体育中考的价值导向

中考体育的出现、发展和改革始终都是在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下推进,从发展变革路径看价值导向,可以清晰体育中考的价值、功能和动向,可以不断寻求完善、改进和健康发展,从而实现体育中考、体育教育的本真。

1.体育中考是从国家层面释放信号“要重视体育”。围绕体育中考,无论从国家领导人到国家、教育部各项政策文件的出台,特别是国家出台政策确定体育中考法制化、体育成为中考的主科之一,这是学校体育工作转变弱势地位的一个个历史性转折点,也是体育中考深度推进的一次次飞跃,都在向学校、家长和学生释放一个信号:国家非常重视体育,虽然现在体育中考有不够科学、不够合理的情况存在,但国家仍然要重视体育,国家对学校体育越发重视,因为体育是一个更全面的教育内容,体育具有多重功能。

2.体育中考是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无奈但有效之举。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部分指标持续下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难以保证、社会和学校重智轻体倾向严重等情况下,把体育作为考试科目、中考主科,是为了引起社会对体育的重视,是为了提升体育的地位。这虽是中国应试教育背景下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无奈之举,但基本能达到“考比不考好、练比不练好”的最低要求,能有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能营造全社会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氛围,以体育中考解决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现有问题。

3.体育中考是撬动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杠杆。结合体育中考项目不断改革变化的“择考”内容,结合体育课程要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育人理念,结合“深综改”背景下的初中教学改进工作精神,体育教学形成了一个以考试为龙头的环环相扣的改革链条。初中体育课需要改变当前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常态化现象,需要改变当下体育课简单粗暴的中考化倾向,需要体育教师不再“戴着考试镣铐”教学,需要学校和体育教师注重、关注、调整课程对学生一贯性成长提高的设计与实施。

4.体育中考是倒逼校长、教师动脑筋执行好体育课。基于全国各地不断推新出台的体育中考改革方案,以及不断变化的育人理念,必将触动、促使学校和体育教师对具体的变化有清晰的认识,必将倒逼中小学校长和体育教师真正动脑筋去关注学校的加工改创能力,去关注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去长远规划、循序渐进设计初中三年教学计划,去研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运动技能领域规定相关内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内容,去落实过程性考核项目与体育中考项目教学的有效结合。

5.体育中考是要善于引导和跟上学生的个性化体育兴趣。北京“深综改”指出:“教师、班主任的视野中不能仅仅是学科、成绩,要善于发现学生优势,要善于引导和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要从“计较分”转变为“在意人”。可见,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性变革,基于全国各地不断改革的体育中考方案,体育教师的视角和核心点要转变,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要跟上学生个性化的终身体育需求,要让学生有更多的体育学习选择,要让体育中考给学生留下关键、必备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晋裕,滕子敬,李永亮.学校体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司.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文件选编[M].北京: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3]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中国教育报新闻网.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 L]http://www.jyb.cn/info/jyzck/200602/t20060227_11491.html.2006-02-27.

[5]李铁映.强调应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象对数理化一样重视体育课[J].体育教学与训练,1989(1):2.

[6]柳斌.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1998(3):9.

[7]刘海元.中国国情下的体育中考出台回顾与剖析[J].体育教学,2009(10):57-59.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78/A17/twys_left/moe_938/moe_792/s3273/201001/t20100128_80798.html,2007-09-13.

体育历史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内涵 深层解读 特性 历史考察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建立在中国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上的,以血缘宗法自然原则与高度统一的社会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融汇的结晶。不断寻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民族智慧,弘扬科学合理的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和特性,以赋予传统体育文化新时代竞争与奋进的体育精神,使其走上自我不断完善发展的道路,对于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着莫大的时代价值。

一 体育及体育文化的内涵阐释

1 体育的概念界定。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类历史就有了体育历史。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体育文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人类整个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早期的体育而言,虽然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生活习惯也有着根本的差别,但创造出的体育形态、性质和目的基本上是类似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延续,学会了跑、跳等基本动作技能及有关生产劳动知识,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世代相传直到今天,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今天灿烂辉煌的体育文化。据史料记载,19世纪中叶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才使人们真正感受到体育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

2 体育文化的内涵阐释。首先,体育文化产生于人类从动物野性转变为人性的过程中,是人类在改造自身的过程中,由动物的本能改变成自觉行为的人性时,通过劳动、游戏、教育或合理的竞争方式等渠道,逐步形成的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其次,体育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之所以说是物质文化,因为体育文化是以人体这一物质形态为对象,利用场馆和器材等体育手段,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之所以说是制度文化,是因为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体育规范文化;之所以说是精神文化,是因为体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人的精神面貌产生深刻影响。

再次,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及动作技能和无形的个体意志、观念及社会时代精神反映出来,体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体育文化能直接或间接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最后,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以身体形态的动态变化和相关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总是与人的体育生活紧密结合,又总是和一个地域或民族的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以及自身的发展产生具有互动发展的关系,能反映出本民族传统的体育特性。

二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深层解读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深远。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既是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呈现出多元的差别,这种在传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态势,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

1 精神内涵层面。首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专注的焦点往往是人内心的道德良知,也就是专注于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天人合一”、“崇尚和谐”,正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体现出的特有人文精神。中国儒家文化主张由内向外去驰求,通过成己成物,从内在发掘整个世界,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或者基本精神,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深受其影响。其次,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精神所遵从的最根本的法度就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坚定地认为自然界就是生命的源泉,人的身体直接受自然界的运行、变化的影响,人的生命活动必須要与自然变化的节律相适应统一,取法于自然,顺乎自然之道。最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内涵不像西方体育那样过于注重“物质”、“竞争”、“超越”,它包涵了老庄、儒家及墨家等深邃的思想内蕴,形成了一种注重“和谐”、“整体”,“由外及内”实现道德升华的基本精神指向。

2 理念内涵层面。首先,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的理念重点,是重视体育文化的伦理价值和社会价值,把精神情感放在了首要地位,因此“仁德”、“仁礼”就成为了体育追求的最高层次。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表面浅显直观的身体运动后面,蕴藏着本民族深厚的道德思想内涵和运动理念,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武德”。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对个人价值取向的标准,就经历了一个从重肉体之美到重精神,尤其是道德之美的发展过程。正是在这个认识理念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重视精神建设,忽视身体建设的理念,当然对体育的理解也相应地形成了“重文轻武”,重精神轻身体的意境理念。

3 价值内涵层面。首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庸”和“中和”的价值原则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里被表现得非常突出。在中国整个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只是刻意去强调“养生化”的价值主线和“意念”,而外在的负荷与强度和肌肉的收缩方式被严重忽视。其次,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追求多是健康长寿和营养养生,这体现了最朴素的“人本主义”精神。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非常注重身体锻炼的开与阖,这对节约体能、修复身体有相当大的益处。

4 功能内涵层面。首先,“祛病健体”是中国传统体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对体育的功能基本阐释,注重“在宁静、冥想中悟道”,动作上多模仿动物,以球形、环形、向心形为主,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心欲宁,志欲逸,气欲平,体欲安,貌欲泰,言欲讷”有莫大的关系。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也讲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里的“自强不息”体现的就是一种拼搏敢为的大丈夫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靠的就是体育。因为体育被看作是一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活动,它能够最充分地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从中可以看出“生”的力量。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比如武术和角力等,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勇敢,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动力的完美追求。

5 动力内涵层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史,可以被看作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可以被看作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也是多地域、多民族的,而且是多层次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荟萃集合,在荟萃集合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互相的交流影响,而就是这交流互感,恰恰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也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聚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内驱动力。

三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特性的历史考察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袭了中国文化中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和谐统一的体育精神。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适应本民族的特点而形成发展的,都具有独立的民族性格和社会意识。在其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的历史渊源中,不断承接外来影响而有所变异,逐步形成并充实本民族的文化积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伦理道德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思想以及重人格的观念,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体育价值观。

1 民族性与民俗性。民族性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属性,传统体育文化必然存在于特定民族生活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人类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不但有共性的一面,也同时具有个性的一面。这种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就是民族性的表现形式。各民族的体育文化都呈现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特性。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各个不同地域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体育文化。另外,民俗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又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文化。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对民族最具凝聚力的就是民俗体育文化。民俗体育不但受到民族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地域因素的制约,多种因素相互交织,互相依赖,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融合,逐步成就了多姿多彩共存共荣的民俗体育文化特性。

2 社会性与独特性。由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久远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社会存在基础,所以绝大多数人的认识和心理倾向是非常认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而当整个社会的大多数都倾向于某种体育文化传统时,它就会爆发出强大的社会表现力,也就是说社会性非常的浓烈。另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集合体,华夏文化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文化体系。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来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以汉族体育文化为主体,同其他众多兄弟民族体育文化相互交融和促进,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体系。但是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强烈社会性的同时,各民族都同时保持了民族体育文化传统独特性。

3 传承性与涵延性。传承性也叫传统性。中国传统体育作为一个民族物质与精神发展的纽带桥梁,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被每个民族自觉加以继承发展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所以具有传承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它刚出现起,就表现出了对生活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人具有特殊的价值。比如在养生学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最开始主张以静养生,后来变为主张以动养生,再后来主张动静结合,这个传承发展过程就是人们对体育文化延续和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这种传承不但保存了许多传统的东西,同时又增添了很多现代成分,也就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不断被继承的,同时也是被不断发展创造的。另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涵延性,就是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兼融涵括、多元共生与传承延续、传播吸收等诸多特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其丰富的内涵,诸多因素多元交汇,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无论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广博的丰富内涵上,都具有鲜明的涵延性。

4 艺术性与表演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现了体育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不但重视“技”,而且讲求“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体育与文学、书法、舞蹈等艺术形式有机地融合,体现出了独特的美学追求。比如周朝的射礼中专门安排有“乐人”演奏乐曲,太极拳、荡秋千、龙舟竞渡等都追求艺术的形式美。另外古代剑术与舞蹈是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的,故又被称为“剑舞”。再如中国的武术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艺术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以至被人们称为“武艺”。另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艺术性的同时,也极力追求着体育的表演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非常缺乏竞技性,诸多体育项目中相当一大部分,如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武舞、剑舞及风筝,还有武术、射箭及骑马等,基本没有或少有竞技性的意味,主要是锻炼养生,或是充满了表演性。

参考文献:

[1] 葛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历史变迁及其特质解读》,《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 黄咏:《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性》,《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 黄建:《简论体育文化的价值构成与时代内涵》,《作家》,2009年第16期。

[4] 黄莉:《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体育科学》,2007年第6期。

[5] 陈旭:《试论中国传統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6] 张继生:《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反思与现代超越》,《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先秦时期体育习射的历史演变 第12篇

一、先秦时期的习射演变

习射的起源从弓箭的发明使用中产生, 却在社会阶级斗争中逐渐演变。夏、商、西周是我国的奴隶主时期, 存在强烈的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 自然就出现更多斗争反抗, 弓箭自然就从最初狩猎工具变成了消灭敌人的武器。

夏、商、周时期的战争频发, 青铜器冶炼技术的不断完善, 也带来了武器上面的改进。古书《司马法》中有云“兵唯杂”, “兵不杂则不利”, 就说明作战工具需要多样化, 才能更好获胜。显然, 木弓箭已经不是唯一对抗敌人的弓箭, 更为高效成熟的作战武器出现了, 比如青铜铸件、格斗兵器戈与戚等等。当然, 对弓箭的灵活应用也开始发挥作用, 将弓箭在战车上面使用, 不仅可以提高射击频率, 组织敌人的进犯, 还能提高作战能力, 增强行军速度。一般情况下, 一辆战车中配备三名士兵, 分别承担着不同职责, 左边的人拿着弓, 右边的人射箭, 中间的人驾着车, 分工明确, 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到春秋战国时期, 正是从奴隶主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渡时代, 阶级斗争没有之前那样激烈, 就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这一时间段中, 铁器的广泛应用推动社会生产,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习射的社会文化性质出现了, 习射作为科举考试手段受到执政者的青睐, 弓箭成为了古代君王招纳贤能人才的必备手段, 在《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中有记载:“‘翘翘车乘, 招我以弓。”杜预注:“逸诗也。翘翘, 远貌。古者聘士以弓。”更受到墨子、老子和庄子等思想大家的推崇, 在墨子所著的《墨子·公孟》中记载, 几个弟子既想要学业, 又想要学习射技, 墨子则认为:“不能, 明智的人一定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国士一边作战, 一边去扶人, 尚且顾全不了。现在你们并非国士, 怎么能够既学好学业, 又学好射技呢?”

马术随着习射的传播而发展, 并迅速将马术和骑术结合起来, 应用在战场上面。春秋战国时候, 中原赵武灵王就以骑射战术, 组织骑兵部队, 与来敌进行作战, 在后来的骑射战斗中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弓箭的使用和驾驭能力, 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人们崇尚武力精神, 建立一种牢不可犯的捍卫状态, 对于战乱频发的古代, 是防御能力增强的表现。但是一旦处于国泰民安、百姓安乐的盛世乾坤, 统治者就需要更多地重视习射文化, 习射不仅只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技能, 更多融入了人文情怀、道德伦理, 成为一种自我修养, 这也是先秦时期习射演变过程中的重大改变, 更蕴含了巨大的思想理论体系。

二、习射扮演的社会角色

先秦时期, 习射扮演的社会角色, 主要包含着军事性习射、教育性习射、礼仪性习射和娱乐性习射四个方面, 在当权者的重视下, 大量关于习射的书籍出现和传播, 最早记载的要数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给予很多军事射法、民间射法理论, 涵盖内容广泛, 从弓箭的选择制作到训练传授都有涉猎。在此基础上, 又产生了一系列包含弓射、驽射、连驽射、弋射四种最基本的射法, 更有教育性习射, 考试习射和民间习射等等, 古代社会对于射箭的学习, 有很多称谓, 比如“射学”、“射艺”、“射发”等等, 无论是哪种称呼, 都可以看出当时习射的良好风气, 在社会中占据了主流地位。在承担着社会角色, 进行战斗、考试、佩服、歌舞等相关社会活动的过程中, 形成了丰富完善的独特文化内涵, 吸引着世界各地学者和爱好者深究。

1. 军事性习射。

军事性习射, 是伴随战争时代的变革而发展的, 春秋战国时期处于战乱频繁的年代, 自然就注重了习射的军事目的, 各地方统治者为了增强自身的军事力量, 加大了军事性习射训练活动, 骑射、驽射也成功运用到战场之上。习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关乎到生死存亡的大事, 是非常重要的, 也受到各朝各代管理者的重视, 也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射手的社会地位。国家每年都会培养大量的优秀射手, 来对抗周边外来民族和入侵者。弓箭在战争中得到最大范围的使用和传播, 在这一时间段中涌现出众多英勇善战的战场英雄, 最有名的要数西汉时期的飞将军李广, 卢纶的《塞下曲》有描述:“林暗草风景, 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就是在将李广夜晚误将石头认为是老虎, 射箭击中, 箭头却能够深深嵌入石头之中的高超技术。

2. 教育性习射。

教育性习射, 在夏、商、周朝代, 是王朝贵族管理者从小必须学习的一种技能。具体活动, 就是在所谓的庠、序、学、校等习射基地, 按照大射、燕射、乡射等程序, 进行各种习射练习, 提高学习者的基本人文素质。当时统治阶级为了培养后备力量, 在教育教学方面, 将习射列入必修课之中, 作为重要教学内容, 并从上到下, 设立了“国学”和“乡学”, 为统治者选拔人才。习射的教育手段主要通过学校的途径达到的, 古代, 学校被称为“序”、“学”“庠”等等, 我国的学校制度从夏、商时期就已经开始, 但是由于是初期, 一切教育管理制度还不太完善, 没有形成固定有序的学校系统。随着管理者认识到思想教育对于民众的重要性, 更能为统治者培养武士, 学校的教育建设就不断加强, 不仅将习射技能纳入教育内容, 积极传授祭祀和军事方面的知识, 还教授习射衍生的音乐艺术知识。

3. 礼仪性习射。

礼仪性习射, 正式流行时代为晚商, 后经西周的繁盛发展, 配合各种社交礼仪, 转变为一种高规格的国家性质礼仪, 用来接待外来宾客使臣。先秦时期的习射活动, 还为中华民族形成一套完备有序的“射礼”文化, 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在古代, 将射礼分为四种, 包含大射、宾射、燕射和乡射, 对于四种射礼的不同使用场合, 《礼记·射义》载:“古者诸侯之射也, 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 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 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 所以明长幼之序也。”通常, 所说的“大射”, 是指天子、王公贵族祭祀前所举行的射礼, 是所有射礼中规格最高最为严密的一项活动, 有专门的部门管理人员分管各项事务, 确保大射的顺利进行。“宾射”就是使者或朝臣面见天子所举行的射礼;“燕射”就是平常节日所举行的射礼;而“乡射”就是地方官府为中央推举有才能的人而举行的射礼, 管理者为了选拔人才, 举行的乡射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三年一次和半年一次的, 半年一次的是在春秋之际, 校长聚集老百姓, 在校开展习射礼仪, 而三年一次的, 就比半年一次的规格高一些, 主要是在外出踏入仕途的时候, 才会举行。乡射礼的主持者一般是宾, 这里的“宾”, 是没有获得官衔的人, 但是德行卓越, 备受尊崇。

4. 娱乐性习射。

娱乐性习射, 真正地得到传播是国家礼仪的崩溃没落, 民间歌舞、投壶、弹弓等活动兴起期间, 私塾开展习射的一系列教学课程, 使得娱乐性习射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投壶以娱乐性习射的方式传播和发展, 受到民间和贵族的一致追捧, 在春秋战国时期, 一度受到欢迎。有关投壶的游戏规则, 具体是主人为宾客提供箭和壶, 所选用的壶, 为了防止箭从中滑落, 壶中一般装有小豆, 来“束颈鼓腹”, 所选用的箭, 制作材料为拓木。通常娱乐的场所, 在主人房间或者庭院之中, 所以放置壶的位置, 就需要合理适中。在投掷之前, 主人需要拜揖行礼, 说明游戏规则, 必须要在指定方位, 依次将箭射入壶内才算取胜, 没有按照规则射击, 则不算胜利。为了增强投壶的娱乐性, 不妨设置一些赏罚制度, 如得分最低者需要接受饮酒惩罚。古代君王喜欢狩猎活动, 是自古便形成的一种军事技能。在早期, 处于游牧民族的少数部落, 经常会外出田猎, 在其过程中, 难免发生一些利益冲突, 在逐渐的演化过程中, 逐渐变为一项贵族间的竞技活动, 包括追逐、射、设陷等方式, 带有一定的娱乐性质。总归起来, 军事性习射和教育性习射在古代社会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也使无数后来学者纷纷着迷。

摘要:先秦时期的习射的演变过程, 要从弓箭的产生与发展中研究, 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 弓箭也由单纯的狩猎活动转变为战斗武器, 这就促进木弓箭的材质改进, 而且, 为了更好地配合作战, 还将弓箭与战车结合, 大大增强了战斗能力。

关键词:先秦时期,弓箭,习射,战争

参考文献

[1]李宇.试析先秦弓箭文化内涵[D].西北大学, 2009 (5) .

[2]周荣.北宋冷兵器述论[D].西北大学, 2006 (6) .

[3]钱耀鹏.史前武器及其军事学意义考察[J].文博, 2000 (6) .

[4]芦金峰.殷商射箭初步研究[J].殷都学刊.2008 (1) .

[5]刘英林.对中国弓箭文化的研究[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 2001 (3) .

[6]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2010 (5) .

[7]杨向东.六艺的乐、射、御与体育、美育[J].南开学报, 2002 (6) .

[8]赵红红.先秦射礼研究[D].浙江大学, 2009 (5) .

[9]胡新生.西周时期三类不同性质的射礼及其演变[J].文史哲, 2003 (1) .

上一篇: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下一篇:注重平时积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