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范文

2024-07-04

广场协议范文(精选6篇)

广场协议 第1篇

关键词:广场协议,汇率之争,主要危害

1《广场协议》的主要内容与影响

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日本资本疯狂扩张的脚步,令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

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日本财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长杰哈特·斯托登伯(Gerhard Stoltenberg)、法国财长皮埃尔·贝格伯(Pierre Beregovoy)、英国财长尼格尔·劳森(Nigel Lawson)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Plaza Accord)。协议中规定日元与马克应大幅升值以挽回被过分高估的美元价格。

“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则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因为,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度地升值,对日本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为了要达到经济成长的目的,日本政府便以调降利率等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国内经济的景气。从1986年起,日本的基准利率大幅下降,这使得国内剩余资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产等非生产工具上,从而形成了1990年代著名的日本泡沫经济。经济泡沫在1991年破灭之后,日本经济便陷入战后最大的不景气状态,一直持续了十几年,日本经济仍然没有复苏之迹象。这被日本国内称为“失去的十年”。

2从《广场协议》看中美汇率大战的危害

时隔25年,中国走到了类似日本当年的三岔路口:同样是出现了持续的巨额贸易顺差;同样是积累了天文数字的外汇储备;同样是资产市场泡沫方兴未艾,房地产市场尤甚;同样是人口老龄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威胁开始露头。最重要的是,同样成为美国压迫货币升值转嫁泡沫和危机的焦点。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某些特点,假如中国走上类似日本当年的道路,下场多半比日本更惨。

首要的问题是当前中国制造业、出口、国际收支的核心竞争力和稳固性不如当年的日本。无需否认,在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应当趋向升值;在不太久的将来,适度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以便确立更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这也是必要的。但如果在过短的时间里过大幅度地提高人民币汇率,我们除了要面临日本在《广场协议》之后的局面外,还要遇到更多的问题,因为彼时日本早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而我国还远远没有达到那样的水平。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最大来源———贸易顺差,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而不是一般贸易,中国从中收获的不过是一点可怜的加工费,而日本当时是依靠内资企业通过一般贸易途径出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赢得贸易顺差的。未富而货币先升值,将损害中国制造业持续增长的前景,而作为一个拥有全世界1/5人口的大国,我们的根本利益又在于实体经济部门,在于制造业,因为只有在现代制造业基础上才能构建起现代服务业,因为只有制造业才能为我国国民提供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并让经济增长的利益得到尽可能广泛的分布,而不是集中在小小的精英群体身上。大幅度的汇率调整将在几个方面重创我们。

第一,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远低于别国同类产品价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国内竞争,使得出口企业不惜血本,竞相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人民币一旦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不能不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第二,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我国是世界上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对促进技术进步、增加劳动就业、扩大出口,从而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后,虽然对已在中国投资的外商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是对即将前来中国投资的外商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会使他们的投资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将投资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第三,加大国内就业压力。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加大就业压力;外资企业则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之一,外资增长放缓,会使国内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第四,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人民币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机资金就会乘机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币汇率。在中国金融市场发育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这很容易引发金融货币危机。另外,人民币升值会使以美元衡量的银行现有不良资产的实际金额进一步上升,不利于整个银行业的改革和负债结构调整。第五,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6591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参与对外经济活动的有力保证。然而,一旦人民币升值,巨额外汇储备便面临缩水的威胁。假如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可兑换货币升值10%,则我国的外汇储备便缩水10%。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参考文献

[1]任大力.“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31(5).

[2]于鹏艳.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原因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8,9.

站场广场地面维修协议 第2篇

甲方:

乙方:

甲方因站前广场地面损坏需维修,经与乙方协商,甲方将维修项目承包给乙方施工。为了明确双方责任,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特签订本协议,双方共同遵守执行。

一、工程名称: 站前广场地面维修

二、工程内容及造价:

对站前广场地面进行维修,清理破碎的大理石路面,使用混泥土重新铺设,预算维修费用共计4545元。

三、乙方包工包料,完工后按实际完成工作量结算。

四、本协议签订后 2 天内乙方必须进场施工,最长工期为 5 天。

五、工程质量要求

乙方必须做到材料质量达标,维修完成后达到地面平整干净,整体美观,坚固耐用。同时乙方需将工程废料清理干净,保持站前广场干净整洁。

六、工程完工经甲方验收合格后,由乙方提供税务发票后,甲方一次性付清工程全款。

七、甲方、乙方责任范围

1、甲方为乙方提供施工环境,严禁车辆驶入施工场所。

2、甲方负责组织工程的竣工验收。

“新广场协议”离我们有多远 第3篇

广场协议前美国经济背景:贸易赤字高企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赤字问题的协议。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史称“广场协议”。那么究竟为何需要出台这样的协议?

1979-1980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导致美国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79年夏天,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为了治理通胀,他连续三次提高基准利率,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产流入美国,导致美元汇率飙升。

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汇率上涨了60%,美元兑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超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所达到的水平。美元过于坚挺,使美国的出口,特别是制造业的出口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为弥补贸易逆差,美国需要大量吸引外资。而大量外资流入,迅速改变了美国的对外资产地位。由于流入远远超过流出,美国对外净投资额从81年开始急剧下降,使美国从1914年以来第一次成为净债务国。而日本在此期间巨额的经常账户赤字,为其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日本政府大量持有美元债券,成为美国的最大债主。因此,美国渴望通过多方谈判,一方面解决因美元定价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

广场协议前日本经济背景:经济增长至上

二战以后,日本政府确立了“经济增长至上”的方针,以发展本国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而美国为了冷战战略的需要,也积极扶助日本发展经济。在本国政府政策的有效干预和美国财力、技术、市场的支持下,日本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1960-70年间,日本GDP的平均增长率已经高达16.9%,国民生产总值也位居世界第二位。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宏观政策调整。在金融方面,日本放弃了为压低通胀而制定的紧缩方针,在财政方面,虽然采取了公共事业追加措施,但因为继续坚持了缩小赤字的方针,日本政府的财政收支均衡状态得到了改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4.O%降至1984年的1.8%)。同时由于巨额的贸易顺差,使得日本政府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而这些钱主要被用来购买美国国债,日本在美国持有巨额资产,这些资产主要是以美元形式存在。

泡沫经济的产生及破灭

1985年9月,日元的汇率在1美元兑换250日元的水平附近波动,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日元快速升值到1美元兑换200日元附近,升值20%。之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升值一倍。

“广场协议”后,为了防止日元升值打击经济增长和造成通缩,日本央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利率水平由85年的5%降至87年3月的2.5名,并将这一低利率继续维持了2年零3个月。

然而,超低利率政策以及为防止日元过快升值而投入的干预性货币投放,导致“广场协议”后的几年,货币供应量急剧增长。面对过多的流动性,银行和企业都苦于难以找到有高比例回报的投资项目,转而纷纷把资金投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导致资产价格泡沫越吹越大。

1989-90年,面对通胀压力和愈演愈烈的投机之风,日本政府部门相继采取了高利率与紧缩贷款等措施,导致极度膨胀的资产泡沫破裂。

协议后美国开始了对美元的干预,动用了32亿美元,其他国家动用了50亿美元。后来意大利等国加入后,干预国家增加到lO国,并增加了20亿美元的干预资金。到1988年末,美元对马克和日元分别贬值了约50%,对美国贸易赤字起到了有效的矫正作用。

“广场协议”的启示

我们很难判断“广场协议”是造成日本“消逝十年”的元凶,但“广场协议”拉开了日本经济衰退的序幕这一时间点是不会有错的。此后,日本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使其一步步走向深渊。

太过激进的货币政策:根据泰勒法则,日本央行过低的基准利率是造成其泡沫经济的真正凶手。而不幸的是泰勒于1993年才提出此规则,日本当时早已错过调整货币政策的时机。

错误的财政刺激时机:其实在1986年的下半年,日本的衰退已基本结束,而且经济开始欣欣向荣。但大量的刺激政策踩着错误的时点出台,将本已稳步增长的国内经济推上了一条经济过热的不归路。

泡沫破灭时拙劣的政府管理能力:与美国在08年金融危机后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日本监管机构并没有强制银行>中销坏账,而是允许银行继续向本已资不抵债的公司贷款以避免>中销坏账。这严重拖延了经济重建的机会并将大量资金注入已无法产生任何价值的“僵尸企业”。

新广场协议离我们有多远?

85年“广场协议”的最精妙之处在于:没有对美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施加任何额外的约束,就达到了美元贬值的目标。而03年的G7会议,包括最近的安倍经济学,欧洲的OE,全都是政治影响汇率的先例。

当前全球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由于美国不愿意对自身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约束,那么促使外围国家货币升值和“逆周期”贸易政策,成为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试图增加国内就业和调整外部不平衡的两个基本工具。而联储主席耶伦最新的国会证词里面同时提到美元升值和人民币汇率贬值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巨大影响,说明汇率变化重新成为全球央行的焦点问题。

但达成“新广场协议”的分歧也较大。一是大央行间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协作机制;二是虽然中国每个月的贸易顺差依然在增加,但美国的外贸逆差并没有扩大。三是短期看美国加息预期延后,美元短期走弱,所以新“广场协议”的提法未免过于激烈。

对于中国而言,中美经济分化的背景下,汇率贬值本身值得肯定,只是在贬值的时机和幅度的选择上存在争议。如果人民币汇率强行升值,只会进一步加剧国内房地产等资产的泡沫化,对经济的转型更不利。

广场协议 第4篇

上世纪80年代初期, 美国财政赤字剧增, 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1985年9月22日, 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 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 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 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 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 上述五国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 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 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 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1985年9月, 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 协议签订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 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兑200日元左右, 跌幅20%。到1988年, 已经上升到128∶1。

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 日元快速升值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冲击, 因此我国不能让本币快速升值, 更不能放任资产泡沫膨胀。20世纪90年代日本“失去的十年”与《广场协议》摆脱不了关系, 我国应该汲取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教训和经验。

2 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状况

目前经济形势向好, 新增企业不断, 就业形势好转, 但是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靠, 不稳定的因素很多, 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大。如果经济刺激政策“退出”, 可能对经济稳定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难度增大。截至2010年12月底, 我国外汇储备达28473.38万亿美元 (如表1) 占全球储备的比重达31%, 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 我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 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也反映了我国在国际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但是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特别是我国购买了美国近一万亿元的政府债券, 一方面利率不是很高, 回报率比较低, 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美元贬值的风险, 因此应该统筹考虑。

我国现阶段也面临着日本的困境, 时隔25年, 中国走到了类似日本当年的三岔路口:同样是出现巨额贸易顺差;同样是资产市场泡沫方兴未艾, 房地产是市场尤甚;同样是人口老龄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威胁开始露头, 最重要的是, 同样成为美国压迫货币升值转嫁泡沫和危机的焦点。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某些特点, 假如中国走上类似日本当年的道路, 下场会比日本更惨。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首先是当前中国制造业、出口、国际收支的核心竞争力和稳固性不如当年的日本。无需否认, 在长期内, 人民币汇率应当趋向升值;在不太久的将来, 适度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以便确立更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这也是必要的。但如果在过短的时间里大幅度的提高人民币汇率, 我们除了要面临日本在《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之后的局面外, 还要遇到更多的问题, 因为我国还远远没有达到日本当时的水平。

其次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最大来源是贸易顺差, 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而不是一般贸易, 中国从中收获的不过是一点可怜的加工费, 而日本当时是依靠内资企业通过一般贸易途径出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赢得贸易顺差的。未富而货币先升值, 将损害中国制造业持续增长的前景。

再次升值令海外直接投资存量面临汇率风险。人民币汇率急剧升值将导致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海外资产存量面临缩水风险, 企业负债又将成倍放大之一风险, 现阶段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经成倍增长, 人民币升值的潜在损失也在加倍放大。

3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3.1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有利影响

汇率变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1 改善贸易条件

中国正在由轻工业进入重化工业时代, 对能源和大宗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 在目前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大幅贬值的背景下, 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 而出口成品, 由于跨国公司生产基地的转移, 国际价格大大降低。另外人民币升值还可以促进出国留学、旅游和扩大出口。

3.1.2 消化过剩的外汇储备

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适当的外汇储备是必需的, 大量增加的外汇储备则是一种资源闲置, 无疑是极大的浪费。通过升值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 无疑是消化过剩外汇储备的重要途径, 不仅有利于吸收海外资源, 而且会缓解国内资源瓶颈。

3.1.3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 人民币汇率低估鼓励了出口部门, 但是却是以压制国内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代价的。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资源在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之间的均衡配置。利于减轻进口能源和原材料成本, 增强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1.4 减少贸易摩擦

中国积累的巨额贸易顺差, 经常会受到美、欧、日国内政治和利益集团的抨击, 贸易纠纷呈现越来越多之势, 中国近年来及今后频繁遇到的反倾销诉讼和其他贸易争端均和这一背景有关, 而且越来越集中于人民币汇率定价过低之上, 致使人民币升值与否成为减少贸易摩擦的关键。

3.2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

人民币汇率升值给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特别是在目前的情况下,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的负面作用较为突出:

3.2.1 抑制出口增长

人民币汇率升值后, 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 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

3.2.2 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 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 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 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 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 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 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2.3 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 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 从而使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从表面上来看, 货币供应量在持续增长, 但供应结构的差异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2.4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即意味着美元对人民币发生了贬值, 随之而来的就是美元资产的大幅缩水。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由当初的8.27∶1升至目前的约6.5651∶1 (2011年3月7日数据) , 升值接近21%。而人民币升值后, 国家持有的2.8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将会大幅缩水。

4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必须把握的原则和方向

4.1 要确保经济运行的稳定

确保2011年经济有一个较快稳定的增长是进行汇率改革的第一要务, 汇率改革要把握好市场供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以应对投机资金的冲击。大幅度升值将推动全球初级产品价格的飙升, 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复苏, 导致危机再次探底, 又将出现初级产品价格泡沫的破裂, 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与稳定。

4.2 要充分认识人民币所处的地位

目前, 我国的外汇市场与外汇管理体系尚不能完全适应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的要求。汇率水平的确定, 除自身经济基础因素外, 必然受到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此, 要正确估计和判断上述的影响和冲击及其变化的趋势, 同时, 应维护外汇市场稳定运行, 增加交易主体, 促进公平竞争, 增加外汇交易品种, 开放市场避险工具, 加强市场风险监管, 增加干预手段, 引导市场预期, 逐步建立市场管理者与参与者的良性互动。

4.3 建立健全人民币汇率监测机制

人民币汇率的监测体系包括宏观监测体系和微观监测体系两个层次。通过建立宏观监测体系, 了解一个时期汇率水平对宏观各项指标的影响, 可以预测下一时期外汇供需情况和汇率的走向, 用以研究调整汇率政策。观察微观状况的变化, 借此监测汇率水平的合理性, 可以了解企业对汇率的预期并对外汇的供需的可能变化进行预测。

4.4 加强完善外汇监管体系的建设

在自主、有序、可控地开放资本项目监管的同时, 特别要增强对短期流动资金的监管, 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防止国际流动资金, 特别是“热钱”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外汇管理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放松管制, 加强监管, 以监管取代管制, 这是今后我国外汇管理当局工作的核心。

5 结论与展望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施压人民币升值是为转嫁经济危机、转移政治视线, 丝毫不顾人民币已经大幅度升值、贸易顺差占GDP的比例已经大幅度下降的事实。与2005年7月21日相比, 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21%, 经通货膨胀调整的真实升值超过25%, 而美元、英镑、欧元汇率在金融危机期间或有涨跌, 总的趋势是贬值, 特别是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 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已实际有效升值15%。中国的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从2007年的高点连续两年下降到接近4%, 已趋近合理区间。因此, 人民币升值已达到相对高位, 短期内无明显升值空间。

摘要: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10年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 国际收支连年双顺差, 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一。在这样的形势下, 国外特别是美国的一些政要、企业界、金融界和学者, 试图用强制办法迫使人民币升值。在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过程中,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如何使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以及现阶段如何实施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等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双顺差,人民币升值,汇率机制改革

参考文献

[1]梅新育.从广场协议看中美汇率之争[J].南风窗, 2010, (12) .

[2]吴念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走向[J].中国金融, 2010, (7) .

[3]徐洪才, 孙建波.应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中长期对策[J].中国金融, 2010, (9) .

[4]朱孟楠.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汇率与资产价格[J].财贸经济, 2010, (5) .

[5]邓永亮, 李薇.汇率波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及有效性[J].财经科学, 2010, (4) .

美食广场加盟协议书 第5篇

甲方: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 乙方:

地址:

本着自愿、平等、互利、有偿的原则,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项目,委托策划、招商、运营等有关事项达成以下共识,签订本协议书:

一. 加盟标的物

乙方将委托给甲方策划招商运营。

二. 加盟时间

委托时间从年月日至年月日。

三. 加盟事项

工程方面:甲方负责提供乙方美食广场里厨房用电工具的技术数据、强弱电、布线、监控、上下水、排烟、排气、污水、垃圾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指导。

规划方面:美食广场的整体规划、各品种规划、售卡POS机、销售结算等软件系统建设吗(软件硬件收费)

招商方面:招商政策的制定、参与租赁合同拟定、商户的筛选及把关。装修方面:装修设计由甲方负责并承担费用,乙方参与共同研究审核确定,装修监管有甲方负责,装修结束后甲方自行验收。

管理方面:协助建立相对完善的美食广场管理规章制度。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架构及数量的确定。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并负责开业的策划、组织、实施等工作。开业后进行一个月的跟进管理。

四.加盟给予支持标准

提供各种排烟、排气、排污等方面能够满足营业需求的技术数据。美食广场整体功能性等方面在美美地美食广场的基础上达到规划布局合理性上更加完善。

五. 加盟费及支付方式

加盟费总金额为人民币万元。签订加盟协议书后,乙方支付甲方60%的佣金,甲方收到上述佣金后需马上进入现场开始工作,美食广场开业时乙方支付甲方35%的佣金,美食广场开业满一个月后,甲方退出前,向甲方支付剩余5%佣金。

六. 权利和义务

1.技术方面:由甲方负责全程技术条件的设定,乙方负责完成各项工作。

2.协调方面:乙方承担与工程、设备、装修、招商等各部门协调工作。

3.甲方向乙方提供整套的工作流程与计划标准,由乙方负责实施完成,甲方指导完成。

七. 违约责任

甲方按本协议的约定完成委托事项后,如乙方不按规定期限支付甲方佣金,乙方除应如数支付外还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六万元。

八. 争议的解决方式

甲、乙双方如在履行协议时发生争议,若协商解决不成,任何一方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九. 本协议条款中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附件一)

本协议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盖章:

签订日期:

广场协议 第6篇

关键词:“广场协议”,汇率政策,货币政策独立性,人民币国际化

1 日、德与“广场协议”的“仇怨”

1.1“广场协议”签订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美国经济进入停滞状态, 进出口贸易逆差逐年扩大, 财政预算赤字。在此背景下, 美联储的加息导致国际资本流入美国, 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 危机逐渐扩大, 美国政府为了加强本国产品的竞争力, 期望美元大幅贬值, 从而有效解决赤字。

1.2“广场协议”内容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1985年9月, 美国、联邦德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 达成一揽子协议, 包括扩大内需、抑制通胀、减少贸易干预, 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

尽管“广场协议”宣称的口号是实现世界经济在无通胀基础上平稳较快发展, 遏制贸易保护主义, 扩大自由贸易, 解决主要参与国的经济失衡问题等等, 但“广场协议”的关键是“汇率应该在调整对外经济失衡中发挥作用”, “各国能够在适当时机对汇率进行协同调整, 主要非美元货币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元汇率进行有序升值”, 也就是说, 美国能够对其他国货币施压是“广场协议”的关键所在, 从而进行美元殖民策略。日本与联邦德国是美国的主要贸易逆差国, 所以, 美元主要是对日元和德国马克贬值。

2 广场协议后日本与德国的政策选择比较及相应的经济表现

从1985年到1995年, 即“广场协议”之后十年, 日元与美元的汇率平均每年上涨了5%, 国际资本纷纷涌入日本, 其股票、房地产炽手可热, 其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保持5%, 但是远远落后于股市和房地产的, 经济脱实向虚, 泡沫化愈演愈烈, 商品房一时奇货可居。直到1989年, 日本政府开始意识到泡沫的严重性, 开始紧缩银根, 虽然经济泡沫得以戳破, 但股市和房地产已经开始双双崩盘, 日本经济步入衰退期已经无法挽回。因此, 许多专家学者将日本的衰退归因于“广场协议”。不可否认, “广场协议”是造成日本衰退的一个原因, 但我很奇怪:同样是签订“广场协议’同样是货币升值, 为什么日本陷入了十年的衰退, 德国的经济却能保持稳定的增长呢?

2.1“广场协议”后日本对于货币升值的应对与结果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 日元迅速升值20%。美国为了进一步刺激经济, 下调美元利率, 同时迫使日本和德国下调官方利率, 以形成利差使欧洲美元回流。迫于美国的压力, 日本在一年之内连续五次降低官方贴现率, 由1986年初的5%降到1987年2月的2.5%, 并一直维持到1989年5月, 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 美元对日元贬值达50%。为了应对日元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日本政府大胆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大量投资基础建设。然而, 日元升值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从日元一开始升值的时候, 美国政府当局和专家没就不断对美元进行口头干预, 表示美元兑日元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在日元将持续升值的预期下, 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日本, 争抢日元, 却并没有投资于实业, 而是都进入了日本股市和楼市;同时, 日本政府的扩张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巨大的流动性, 银行大量的剩余资金也投入到了股市和楼市, 从而慢慢形成了经济泡沫。

1988年7月, 美国突然发难, 借口防范金融风险, 率先就银行总资产中自有资金比例的标准与英国达成双边协议, 变相胁迫日本、德国等国都签署“巴塞尔协议”, 要求各个国家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到1992年, 必须达到8%以上的资本充足率。这无疑给了日本经济当头一棒, 迫于压力, 日本政府经过与各国的再三协商, 总算虽争取到了“四五折的优惠” (将银行总资产的45%折算为实际资产) , 但是这跟当时日本金融的泡沫程度相比却是改观不大, 短期内很难做到8%的资本充足率。虽然不情愿却也不得不这样做, 于是从1989年开始, 日本央行不断提高贴现率,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体现率从2.5%迅速上升到6%;另外, 日本政府还不断紧缩信贷, 限制各大银行向房地产贷款。无独有偶, 在国际银团贷款中, 日元的融资比例由1987年的10.8%下降到1990年的1.8%。在重重打击下, 日本国内的流动性急剧下降, 多年累积的经济泡沫终于被刺破, 日本经济进入长达10年的衰退期, 经济学界称之为“失落的十年”。

2.2 面对“广场协议”德国的不同应对与结果

同时签署“广场协议”, 同样是对美国大量贸易顺差, 同样面临协议签署后本币升值带来的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然而相比日本, 德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之道, 经济不但没有出现大的泡沫, 反而持续稳定增长, 这让我不得不来探究其中的原因。

首先, 在货币政策方面, 德国由于曾经遭受过恶性通货膨胀, 一直很注意控制物价, 货币政策更加自主、主动, 在执行“广场协议”的同时, 1987年果断拒绝了美国“胁迫降息”的无理要求, 并按照自身经济运行规律, 从1988-1992年将马克贴现率由2.5%提高到8.75%。另外, 在应对“巴塞尔协议”关于8%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时, 从本国的经济现状出发, 态度强硬地将泡沫资产作为“隐形资产”, 不将此部分计入自由资产和总资产, 这给了国内银行业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最终避免了经济的硬着陆。正因为如此, 虽然1989年德国统一后央行大量发行货币以及之后欧元区成立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但德国经济整体上一直保持了稳定增长。

其次, 对于持续贸易顺差带来的大量外汇储备, 日本没有根据新的形势改变策略, 仍然将大部分外汇储备用来购买美国债券, 这也是日本一直维持与美国利息差的原因, 使得投资于美国国债的外汇储备能够持续盈利, 而且, 日本政府还积极引导民间资金也购买美国国债, 虽然美国国债一直在贬值。而德国充分认识到了本币升值带来的变化, 将大部分外汇储备投资于境外实业, 并积极推动国内大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鼓励在“美元区”设厂, 规避本币升值带来的巨大风险, 通过盘活外部经济的循环运行, 有效缓解了泡沫持, 引导国内企业疏散了压力。正是这样大量盘活账目资产, 大量缩减外汇储备, 减轻了本币的升值压力, 使得国际游资偃旗息鼓。

再次, 在货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上, 日本政府寄希望于通过日元的持续升值刺激日元的需求, 借机大力发展日本离岸金融市场和欧洲日元市场规模, 增强日元在世界货币体系的影响力, 加速日元的国际化进程。然而, 日本没有充分认识到日元国际化的同时带来的外部冲击风险, 为国际投机资本进入日本提供了便利, 给经济泡沫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相比日本的激进, 德国选择通过加入欧洲共同体的货币汇率联系机制, 扩大德国马克在欧洲的影响力, 先实现德国马克的“区域化”, 然后在谋求真正的国际化。这种循序渐进的国际化策略将货币国际化进程依托于贸易, 而不是简单的纯资本输出, 不但会大大增强货币的影响了, 还能刺激国际贸易, 进而增加进出口总额, 繁荣了实体经济。

最后, 在出口导向方面, 德国选择分散化的策略, 不同于日本的出口集中于美国市场的情况, 德国政府另辟蹊径, 维持美国市场的同时大量扩大同欧洲各国尤其是欧洲共同体诸国的贸易, 这直接导致到1985年德国对欧洲共同体内成员国出口的总额升至67.3%, 远远高于对美国的出口。另外, 德国政府积极引导国内出口企业丰富出口的产品, 在机器、汽车、电器、化学品等行业, 且均不超过25%;而日本集中出口美国, 并且产品种类比较单一集最主要的就是机电类商品。而且, 在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选择上, 德国出口商出口的商品80%以上的商品都以马克结算, 有效规避了外汇风险。

2.3 小结

面对同样的遭遇, 日德两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最终的结果也天壤之别。由此可见, “广场协议”并不是导致日本“失落的十年”的真正原因, 不能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 合理制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坚持一国政策制定的独立性, 才是日本经济衰退的真凶。

3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新形势下的几点政策建议与评价

3.1 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 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方面越来越广, 外汇储备迅速增长, 截止到2014年9月, 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8, 877亿美元。虽然中国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 但年内外汇储备达到4万亿美元已无可争议。2005年7月21日, 中国人民银行进行汇率改革,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汇率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但效果有限。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央行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流动性, 是国内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汇率政策, 大大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持续的流动性大部分流入了楼市和股市, 房价急速上升, 股市迅速膨胀, 形成了巨大的泡沫, 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中国紧急启动4万亿投资, 虽短期内貌似效果不错, 实际上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导致中国经济面临众多的隐患。在当前情况下, 完全放开人民币汇率不现实也不可取, 但应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 降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国内流动性, 控制物价水平稳定, 密切关注热钱的流向, 防止再次形成经济泡沫。同时, 中国应该尝试改变投资美国国债的单一外汇储备投资策略, 学习德国, 动用外汇储备大力支持在“美元区”投资设厂的中国企业。

3.2 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 密切监控大额资金流向, 防止形成巨大的经济泡沫。

08金融危机之后, 中国政府也意识到房地产过热到了不得不调整的时候, 先后出台了“国九条”和“新国九条”, 各地政府也相应地推出了限购政策。经过长时间的调控, 截止到目前, 房地产行业过热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鉴于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整体中的重要性, 随之而来必然面临经济增速下降。而且, 房地产的低迷导致了各大银行的坏账大量增加, 流动性迅速下降, 央行随机应变启用短期流动性工具SOL向五大行注入流动性, 保持银行业的稳定。不得不提醒的是, 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同时, 一定要监管好资金的用途流向, 避免其大量流入股市和楼市助推泡沫。

3.3 人民币国际化要注意策略

自从2007年6月首只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以来, 人民币离岸市场迅速发展, 人民币已经被作为许多国家的支付和结算货币, 特别是在东南亚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 但离世界货币还很遥远。在美国不断对人民币施压的同时, 国内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其中不乏居心叵测者, 中国政府应该认清当前形势, 在推动人民币走向全球的时候注意策略的运用。我们不能像日本一样, 为了人民币国际化而国际化, 要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使汇率政策服务于货币政策, 首先要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在此基础上, 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 逐步放开国际资本管制, 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范幸丽, 王晶.“广场协议”、日本长期经济萧条与人民币升值[J].世界经济研究, 2003 (12) .

[2]王允贵.“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 2004 (01) .

[3]黑田东彦, 王宇.日本汇率政策失败所带来的教训——以“尼克松冲击”和“广场协议”为例[J].国际经济评论, 2004 (01) .

[4]张斌, 何帆.如何应对经济崛起时期的汇率升值压力——日本、德国的经验与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 2004 (03) .

[5]夏令孜, 刘阳.从“广场协议”看人民币升值问题[J].经济论坛, 2007 (12) .

[6]童展鹏.德日在汇率升值中的经验教训[J].中国外汇, 2008 (15) .

[7]王人辉.“广场协议”前后日元升值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论坛, 2008 (12) .

[8]韩莉.日元、马克和人民币升值策略的比较研究[J].中国市场, 200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广场协议】相关文章:

泰禾广场会员协议06-30

广场舞比赛免责协议09-02

文化广场承包协议书06-06

群众广场06-27

购物广场07-31

商业广场08-14

金秋广场06-13

中心广场07-14

城区广场论文05-19

广场舞运动05-31

上一篇:中小型水库土坝下一篇:幼儿教师的支持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