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2024-07-24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精选12篇)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合理的大学校园环境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方面。现在对大学校园的要求不断提高, 对大学校园的功能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大学校园不仅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活动场所, 还需要满足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要求的场所, 因此, 在建设大学校园时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本文依据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原理和基本原则, 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阐述了建设中的主要内容, 并提出一些后期管理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求, 建立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

1 国内外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概述

国外校园规划从工业革命阶段已经开始, 这个时期欧洲校园规划形态基本上属于城市内封闭庭院式的古典模式。18世纪美国校园规划设计模式多样, 但总的是呈开放性的特点, 注重师生及校园与社会的交流。19世纪末叶校园规划多采用欧姆斯特的思想, 形成了后期美国自由式布局的风格与特色。20世纪大学校园规划形态趋于多样化, 特别是二战后, 世界各国大量新建和扩建大学校园, 这时校园规划的形态、校园建筑的形象也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多风格的局面, 并追求个性化风格。目前国外校园发展趋势为在校园设计时着重利用地形、地貌及优美的环境, 考虑整体化原则, 注重校园与城市的融合。[1]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园的规划体系主要借鉴欧美的风格, 中西结合, 强调轴线对称和庭园、广场为中心的布局模式。20世纪50年代, 在建国初期,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这个时期高校校园的规划设计主要是学习苏联模式, 校园功能上受固定形式所限, 造成一些使有功能和朝向等方面的不合理。20世纪70年代,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 高校校园规划向自由与传统结合的方向发展, 更多的体现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规划风格[2]。

2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大学校园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 校园规划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汤志民先生在其研究中证实, 学校规划越完善, 学生的正面环境知觉越好, 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则是积极行为越多[3]。学习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4]。在诸多环境因素中, 校园景观在高校环境建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 从高等学校历史文化及师生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出发, 设计高品位、深内涵的绿化空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5]。

3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3.1 基本原理

3.1.1 景观生态学原理

按景观生态学分析, 大学校园是由“斑块-廊道-基质”组成的, 因此在规划设计时也要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 把构成大学校园景观的整体的所有元素都作为研究的变量和目标, 通过合理的设计, 最终使景观系统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最优, [6]创造出多层次、全方位、多色彩生态型、园林式校园。

3.1.2 园林美学原理

中国园林美学主要是探索在审美客体与主体之间所构成的审美关系里, 向主体提供符合发展的审美需要的客观条件。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科学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 因地制宜, 形成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的景观体系, 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创造出优美实用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校园环境[5]。

3.1.3 环境行为心理学原理

从心理学角度, 人对环境空间有一定的心理需要。大学校园为师生的活动场所, 要充分考虑他们的生理、心理需要, 即需要一定的个人空间和地域空间。运用环境行为学和心理学原理, 研究师生行为产生与环境的关系及心理特征, 从而创造出与之相符的校园环境。

3.1.4 中国古代风水理论

中国古代风水理论实际上是一门集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等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在高校校园的规划设计中, 应用风水理论, 充分考虑校园自然条件及周边环境, 合理配置资源, 为师生营造舒适、吉祥的风水环境。

3.2 基本原则

3.2.1 地域性原则

规划设计中对植物配置要求尽量采用当地物种, 保护现有植被, 尊重场地, 这种设计对以后校园的维护和管理有重要的意义。本土物种处于一定的生态平衡状态, 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 有合理的生态位, 可以大大方便管理, 并减少维护费用。

3.2.2 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绿化规划是环境景观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生态学原理, 尽可能丰富植物种类, 做到乔、灌、草、花立体配置, 力求创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遵循生态规律规划设计, 才能使得校园能够良性循环, 达到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3.2.3 公众参与性原则

校园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 考虑师生对于自然景观的生理需求和审美习惯, 并注重师生与校园景观的交流, 特别注重绿地中心的环境艺术小品的设计, 如雕塑、喷泉、景石、游路、广场、铺装等, 满足人人、人景互动的需求。

3.2.4 文化底蕴原则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首先要遵循艺术构图法则, 植物造型和色彩搭配符合艺术要求, 构建的植物景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创建多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景点.其次, 选择具有纪念意义的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成果, 创建纪念性景区。增加校园的文化底蕴。

3.2.5 统一协调性原则

规划设计吸收古今中外的造园手法, 将各种复杂元素与理念结合, 因此设计中要以统一协调性为原则, 统一考虑, 有机组合, 并达到视觉上的均衡性。

4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4.1 景观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位置、范围的确定, 明确规划区的位置和研究尺度, 了解当地自然地理条件, 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 (2) 对校园进行景观构成分析, 按照景观结构的基本组成要素:基质、斑块、廊道以及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通过Fragstats3.3计算景观指数:景观破碎度, 景观分离度, 景观优势度和景观均匀度。通过对景观格局的分析有助于增加对规划区景观的理解程度, 通过组合或引入新的景观要素来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结构, 以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稳定性, 这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

4.2 规划内容

将校园进行规划, 从宏观规划和微观规划两方面来完成。

4.2.1 宏观规划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校园总体空间形式

根据校区现状, 进行校园的总体设计, 通常有以下几种空间形式的校园:核心型校园、流线型校园、网格型校园。

(2) 基本功能分区

通常大学校园分为以下几个基本功能区:行政办公区、教学区、学生宿舍区、学术交流中心、体育中心、生态园林区。因此在进行详细的设计过程中, 根据不同功能区的功能分别设计。如行政办公区突出安静氛围, 而学术交流中心则注重交流的动感设计。

(3) 主干道、主景区选择

在学校宏观规划过程中要尤其注意主干道和主景区的选择与设计, 首先要尊重场地。保留一些树林、水体等作为生态园林区。如中山大学的参天大树即是保留原来村庄中既有的树林。这种设计既节省了费用, 还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是要保留文化遗产, 一地的文化遗产都是宝贵的财富, 所以再校园设计中尤其注意保护。如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

4.2.2 微观规划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绿地景观设计

校园景观中校园的绿色空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设计中要尤为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植被的选种。植被的选种首先要了解植被的属性, 从三方面考虑:即美观性、对野生物种的保护及环境控制。选取优良植被, 使其既能满足景观需要, 也起到良好的生态功能。特别是在校园的植被选取中, 选用合适植被可作为学生生物实习调查的良好基地;合理的植被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肥力, 调节环境。因此要尽量选用乡土物种, 乡土物种具有诸多优点, 其成本低, 包括后期管理, 如化肥、农药的使用方面都可节省费用, 即减少景观维护费用。乡土物种的使用还可抵抗外来入侵物种。二是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注重整体连续性, 这包括建筑物的高度、材料、颜色、样式, 以及建筑的规模, 并且要考虑建筑物的开窗效果和屋顶绿化效果。建立乔灌草立体结构, 特别是在一些大的空旷空间, 比如停车场, 要在其缓冲区地带种植树木或灌木, 使其与周围的景观成一体。

(2) 水体生态设计

水体景观是校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比如喷泉或湖区。对于校园湖区的设计中要注意湖区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因为湖中水体为静止的。因此, 在注重美观的同时, 也要注意水土保持。具体措施可以考虑用湖中水灌溉, 或是建立喷泉, 将湖区水体变为“活水”。围湖区建立缓冲区, 种植树和草, 增加美感的同时也增加景观多样性, 也为更多物种提供生境, 还可有效过滤污染, 可有效减轻湖区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3) 道路设计

校园的道路通常分不同层次的道路系统, 因此设计中的景观也会不同。如步行的小道, 要有曲径通幽的效果。但是所有的道路景观廊道, 都既要考虑可达性, 又要考虑景观的破碎度。注意保护校园生态系统。另外, 校园的道路景观应强调用植物材料, 这样可以给人一定安全感, 增加舒适度。

4.3 基础设施及管理规划

校园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部分即是校园的基础设施。这些都是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要强调的。如校园的灰水再利用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灌溉、除虫等校园维护系统。也要规划好校园的管理系统, 如校园的维护中要使用有机肥, 为保持水土要限制割草高度, 并定期对校园景观进行评估, 使校园保持健康及审美标准。

参考文献

[1]安运华.长江大学校园绿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2004.

[2]李林.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4) :1027-1028.

[3]汤志民.台北市国民小学学校建筑规划, 环境知觉与学生行为之相关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博士论文, 1991.

[4]郑明仁.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J].建筑学报, 2001, (2) :59~64.

[5]张春慧.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004.

[6]陈波;包志毅.整体论的景观生态学原则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规划师, 2003 (3) .

[7]Anton Bengtson, Alexis Brickner, Erin Flynn, etc.Audit of theCampus Landscape at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2007.

东华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第2篇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区位 位于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侧路网内。校址东南距南昌市区约6公里,东临中环大道,南与南昌市下罗镇范家村相连,西临青岚道,北临麦庐大道。

1.2、用地规模 校区占地49.9公顷

1.3、项目背景 该项目位于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2002年,北方设计研究院为学校发展制定了《东华理工学院南昌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南昌校区总用地58公顷(870亩),围墙内用地约49.9公顷(748.5亩),其中含15000人,总规划建筑面积353168平方米,其中保留老校区建筑面积44670平方米,分别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商学院、法学院、软件学 院、管理学院等二级分院。近几年来,学校发展势头良好,产、学、研各个方面都取得突出成绩。为了满足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办学研究决定,启动南昌校区第二期校园基本建设,并拟对该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修编。本次东华理工南昌校区景观设计的工作正是在以上背景下展开的。

二、调查总结

2.1东华大学校园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校园内的基础设施仅能提供教师、学生日常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场地多处处于荒芜状,既不能通行其中更无功能应用。

2、东华大学详规修编中对校园进行了大范围的功能分区,但没有

细部功能的规划

3、东华大学校园内已有部分地块绿化完整,植物生长良好,有些地块虽有绿化但植被稀疏、发育不良,需进行补种、添种,还有地块成荒芜状,需要进行绿化。校园内的水渠池塘杂草丛生并有臭味,急

需整治。、东华校园景观缺乏特点,不能体现自身悠久的特色历史文化。

2..2东华大学校园所具有的优势: 景观建设较少,对于景观设计部分可塑性强;校园内地形较丰富,有山丘、平地与河渠并保留甚好,利于设计、可创造出多样空间形式,景观效果立体。

2..3景观设计要点: 完善校园基本建设,为教师、学生提供多样学习生活设施;利用现有地形,创造形势立体丰富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细部公共空间;完善校园绿化,做好添种、补种和整治工作;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注入文化设计,创造具有东华大学自身特色历史的校园景观。

三、设计主题大学校园的主体是充满活力的学生和老师,是渴望交流,乐于参加集体活动的群体,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所呈现的造型与空间也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同时,尊重大学校园原有地形地貌,采用生态与景观相结合的设计手法,使景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于是,校园景观主题与学生生活通过“活力”找到切合点。

四、景观规划

4.1.总平面图

4.2.功能分析行政办公与校园活动区:位于校园主入口处,包含了行政楼和学生会堂,为学校组织学生活动提供场地。设置了学生广场和绿荫长廊以及亲水长廊,中心教学区:将规划中的六座教学楼集中在中心教学区建设,与图书馆形成功能独立便于管理和教学的区域,辅助教学区:包含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的工业中心和科普研发中心。主要服务于中心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主要集中在校园南端,包含学生饭堂和学生宿舍和活动广场,满足学生日常生活需求休闲活动区:包含篮球场。羽毛球场,以及梯田台阶,为学生提供体育活动和交流的场地。自然体验区:校园中南部丘陵地带,以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保留为主,让学生在此能够亲近自然;在坡度平缓的东北角,新规划小体量、单元式的文学楼与艺术楼,完善校园学科建设。体育运动区:包含了两个标准主球场和两个游泳池,以及若干篮球场,为组织学生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提供充足场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4.3.交通分析

4.4.景观分析以自由式布局和传统中轴对称布局相结合的手法,形成校园景观布局的基本框架。校园东、西入口之间横向主轴和一条“"S”"形主路与缓坡形成的景观轴,串联校园所有的景观节点。在东西主景观轴上,布置了学生广场、绿影长廊等使入口空间开阔,校园气氛浓厚。形成主要校园景观。校园中南部丘陵地带,以自然环境的保护

与保留为主,形成自然景观。

4.5.绿化分析主入口区域和南北S轴线人流量大,种植草坪营造宽敞的空间。提供学生活动的场地。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用疏林种植营造宁静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生活和教学工作挺供安静的环境图书馆前中心湖区域,种植水生植物结合生态植物床的方式净化中心湖水质,形成独特的生态景观。南端保留丘陵设为保留植物区,丘陵与植物营造自然的氛围。4.6.竖向分析校园内地形较丰富,利用建筑与多处山丘、平地与河渠交接区域创造出多样空间形式,营造立体景观效果。图书馆与中心湖标高分别为30米和25米,相互间有5米的高差,利用高差放置顺流层叠而下生态植物河床,营造立体的生态景观。同时放置景观廊桥横跨中心湖从不同高度观看景观。南部丘陵利用校园中标高49米制高点的位置,布置架空平台。营造眺望全校的景观平台。宿舍区与与休闲活动区标高分别为33米和36米,形成约3米高15度的缓坡,4.7.鸟瞰图 五景观设计

5.1.主入口区域主入口区域设计了学生广场、绿荫廊道亲水廊道、以及地质雕塑营造宁静的校园氛围以及表达东华大学与地质勘探即使在的历史回忆。运用不同的灌木和植被进行色彩搭配,丰富景观层次。5.2.生态活水池东华大学中心湖水由北部河流流入,水质混浊,通过植物河床的方式过滤水源既环保又美观,形成独特的生态景观

5.3.梯田台阶梯田台阶位于连接北部教学区与南部宿舍的狭长护坡上,坡度约为15度。两边分别是宿舍楼和运动场,学生流量大且活动频繁,将护坡设计成梯田式的台阶提供足够的空间供人活动,同时结合运动区营造交流的氛围。运用不同的灌木植被进行色彩的搭配,丰富景观层次。5.4.观景平台观景平台位于东华大学南部丘陵标高47米处,是东华大学的制高点,在观景平台上能观看到整个校园的风景,自然环境优越。平台通过架空的方式结合乔木营造亲近自然的空间。

浅谈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第3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现如今,高校的竞争已经完全不在局限于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的提升了,为了达到环境育人的目标,学校以营造优美的环境为出发点,妥善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让绿地景观在学校的地位逐渐提高,为学生文化教育、兴趣培养以及身心调试凸显重大作用。然而,目前很多高校仍然存在景观设计不合理、绿地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景观设计的问题分析,合理规划校园绿地,让校园更加美观,进而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概述及意义

(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概述。大学校园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场所,在大学景观设计方面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在确保一个美好、丰富、充实的环境的同时强调环境与人的关系。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是依照特定的学校历史文化、思想内涵、审美倾向、社会功能所进行的景观规划,它与园林、生态、地理、文化、历史等因素相结合,展现每一所大学不同的精神风貌,增添校园文化氛围,青春气息。当然,校园景观在满足学校功能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大学校园的生态功能,在体现校园文化主题的同时彰显所属地域的文化特色,既要突出校园特色,又要保护自然格局的完整性,利用建筑和建筑之间的连接、巨构等手法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景观。

(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1、培养学习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日常学习有很大帮助,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良好的环境除了有赏心悦目、开阔视野之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学生可以在亭台楼阁、绿地树荫之间朗读背诵,也可以在公共的空间与老师一起交流学习。况且,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对于绿地的设计,还是对校园环境,景观空间的再塑造,让学生能够在除图书馆、自习室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停留学习。通过对校园景观的设计营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有利于校园景色的美化。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并不是一个学校的景色多就代表学校有多美丽的环境,只有对高校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才能使整个校园环境十分和谐,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人工湖旁边是设计一片草坪,还是设计有特色的凉亭或假山,这要综合考虑整个校园的风格和特点,让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起到提升整体景观效果,美化校园的目的。

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现状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许多大学都面临修改、扩建甚至新建校区等问题,创造出良好的、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是大学景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景观规划仍存在一些问题,整体规划不合理、绿地景观植被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

(一)景观设计整体规划不合理。大学校园绿地景观是一个能够烘托学习氛围,展现校园风采的景观设置,但是现在有一些大学景观设计整体规划不合理。首先,对生态问题的忽视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高校建设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明显,在高校环境的施工设计中对自然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学校周边的自然环境被破坏;其次,缺乏人性化设计,学生在除了学习、运动、休息之外还要进行交流,所以要创造一定的自由空间,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最后,欠缺文化元素,高效的文化内涵是学校特色的体现,千篇一律的施工手段导致景观中校园文化元素不能得到适当的体现。

(二)绿地景观的植被较单一。通过实地观察不难发现,一些高校校园的绿地景观种植的大都是杨树、柳树、松树这几种高大乔木,造成校园景观植被单一,学生对校园景观没有新鲜感。除此之外,很多大学景观设计缺乏艺术性,没有创新精神,很难引起学校师生的关注。

三、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和措施

(一)设计原则。在大学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才能设计出优美的景观,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分为包括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在内的很多功能区,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要遵循功能原则,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本能,还要满足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所以在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人流量较多的绿地附近要多设捷径,景观的创造要充分考虑师生的心理需求;另外要坚持突出校园文化特色的原则,运用雕塑、标牌、浮雕结合有特色的植物景观来彰显校园文化;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打造多层次组团绿化,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

(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措施。1、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绿地景观建设。为了更好地建设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可以在大学校园进行因地制宜的绿地景观规划。比如在教学楼附近可以种植丁香、玫瑰等植物,在营造轻松幽静的学习环境的同时,消除学生学习带来的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宿舍楼区可以選择种植一些常春藤、爬山虎等植物,释放健康因子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休息质量;在走廊、凉亭周围可以种植杨树、柳树等植物,在吸尘杀菌的同时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绿地景观建设,为学生创造一个真正良好的校园环境。2、从绿地景观拓展到水生植物种植。几乎所有大学校园都有湖的存在,为了更加美化校园环境,非常有必要种植水生植物来丰富校园色彩,净化水质。比如睡莲、荷花的种植,不仅为人工湖增加了可观赏性,还为湖水中的鱼等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学生陶冶情操提供良好氛围。

四、结束语

美,是生活永恒的主题,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之美也是校园建设的高层次需要。针对各高校的绿地景观现状,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找到提升大学校园特色景观设计之路,努力为师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创作、学习、生活的环境空间,烘托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梁鑫.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探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李子潇,黄磊昌.现代校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探讨[J].现代园艺,2016.

大学校园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第4篇

1 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内在要求

现代的大学校园不仅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素质和提高文化修养的环境,因此大学校园应该既是一个富有大自然绿色的生态环境,又可以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教育效果,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大卫·乔丹(DavidJordan)在他的开学献词中所说:“……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知道体面和诚实。”校园景观设计观念就是要求把建筑、环境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结合在一起,使其各个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帮助和提升。当代大学生是现代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而大学校园作为其学习、生活的场所,其主要作用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具有环境艺术的学习、生活场所。大学校园景观建筑要在满足大学生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美化校园生活,这就要求大学校园在景观设计时首先要注重建筑的实用性,从师生角度考虑设计学校景观,在校园景观设计中体现以学生为本,服务师生的宗旨。

大学校园建筑设计就赋予校园活的灵魂,一方面在课堂上的学习,大学生接受知识文化教育的洗礼,而另一方面整个校园环境对培养大学生的修养、情操、品德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对环境景观有着深层寓意的要求,设计出优美的建筑以达到教书育人,雅致的景观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2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形式

基于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内在要求,对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2.1 校园雕塑

无论在教育上、人文上和知识上,雕塑都可以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景观,从中引出的寓意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国内外众多高校中雕塑正以它不断求新的实践美化着大学校园,也在润物无声中教育着我们的未来。如清华大学校园中的朱自清先生、吴晗先生、孔子等名家的塑像,贵州工业大学毛主席塑像,又如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内张龙志等历任校长专家的雕像,将激励着校园中的学子奋发向上。

2.2 水体水景

在众多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中都有“水”这一元素的存在,包括利用自然状态湖泊和小的人工池塘,它们以各种形态出现:湖、河、泉、池……无论大小、无论动态和静态,水都能赋予空间以灵气。池塘水为静,水体波光粼粼,反射四周建筑并与其相映成辉,展现空间建筑融合于大自然的特点,如北大那一池潋滟的未名湖、华南理工大学之东、西湖美景。喷泉水体表现为动,或面形、或线形、或点形。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入口处的喷水池、山西农业大学中的音乐喷泉。各种水景的设计,使丰富多彩的静态的建筑与动态的水体有机结合,营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休憩空间氛围。

2.3 校园绿化

一个现代化、宁静、清新、宜人的大学校园环境的创造,需要良好的校园绿化,而校园绿化既体现学校的风格和品位,也对校园中的师生身心健康大有裨益。绿色植物被人们称为“有生命的建筑材料”,绿色可以使长时间从事脑力和视力活动疲劳的人脑和眼睛得以休息,同时改善校园生态环境作用。花园式校园、园林式校园已经越来越被校园景观设计者所青睐,譬如,武汉大学的古今合谐,承传统中华园林之精妙;中山大学的树影婆娑,鸟语花香,尽南国风光之妩媚。而近年来冷季型植物的引入,使大学校园也正在逐步形成四季长绿、三季有花的优美环境,为学习、教学、科研和生活在这里的师生营造了更惬意、悠然、轻松的环境。

2.4 广场小品

大学校园中的广场小品设计是校园规划中的点睛之笔,校园广场建设,可以丰富校园内的院落感,也是体现校园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广场及其中小品景观的设置,首先要融入周围环境,并注重其文化内涵的设计,如校园大门、图书馆、体育馆中广场的设计分别侧重不同的出发点,譬如清华大学中大礼堂、二校门、科学馆、艺术教学楼等建筑之间的公共广场,把清华大学的历史、文脉和校训都涵盖其中,使身在其中的学子在学习之余,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身的使命感也油然而生,陶冶了几代清华学子。又如,山西农业大学主校门的入口广场处修建百年华诞纪念工程采用以喷泉廊架石碑为主题的小品建筑增强了校园的整体美观性和纪念意义。

3 大学校园建筑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新、老校区建设

随着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有些校园陈旧的设施规模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的要求,而且以往的大学校园建设很多只是单一的针对各个职能建筑的设计,而对于校园的环境质量,仅处于规划好校园道路和路两侧种植些简单的树木这个层次。因此,众多高校面临着老校区环境改造整治,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生活需求,这种改造则需要建筑设计者在尊重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巧妙利用空间,做到既完善补充建筑的功能,又充分合理利用原有资源,例如可以拆除陈旧的、摒弃的建筑,建设新的校园景观;还可以见缝插针的进行小区域景观建设;在保留珍贵有历史的植物树木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绿地,减少裸露土地,在绿地及建筑中增添藤类植物、雕塑或环保标语,从平面上和空间上增加环保意识、绿色景观、文化景观。

在对老校区整治改造的同时,高校建设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周期,尤其是新校区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新大学校园在规划中充分考虑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力求突出校园景观生态性、人文特色和学校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在新大学校园规划建设中职能分区要更加科学合理,既要明确各个功能分区的职责,而且在各分区之间又有各种景观建筑的分布作为衔接。新的大学校园规划,要吸取生态设计、人文设计的理念,在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中充分考虑文化景观设计,使新的校园有更为宽敞的室外自然空间深远的教育寓意给师生以舒适、健康、自然、艺术的享受。

3.2 自身特色大学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各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和传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学校精神风貌和总体实力的集中表现。在大学校园建筑景观中延续和体现校园文化,千篇一律的景观设计只会带给人视觉上的乏味,并不会给人美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校园建设中要避免对自身文化定位的模糊不清,从健全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优化校园设施、弘扬校园精神、养成健康心理等几方面来丰富特色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并注重校园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4 结语

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会为师生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因此需要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在不断探索中进行建设真正做到服务师生环境育人

摘要:从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形式、环境建设及文化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当前大学校园景观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及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对校园建设实践、校园规划及景观设计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规划

参考文献

[1]何人可.高等学校校园规划设计[J].建筑师,1985(24):21-24.

[2]吕斌.大学校园空间持续成长的原理及规划方法[J].城市规划,2002(5):7-13.

[3]Clair CooperMarcus,Carolyn Francis People Place;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M].New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98.

浅谈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第5篇

摘 要:随着近年来各大高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提供和谐、优质、自然的教学环境促进科学成果和教研成果的快速发展,成为每一个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所要思考的问题,而大学校园景观也成了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时代的发展给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大学校园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文化的场所也是呈现特有文化的载体。因此,本文从实际出发,详细探讨了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研究其发展趋势,并提出有效的景观设计措施。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现如今,高校的竞争已经完全不在局限于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的提升了,为了达到环境育人的目标,学校以营造优美的环境为出发点,妥善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让绿地景观在学校的地位逐渐提高,为学生文化教育、兴趣培养以及身心调试凸显重大作用。然而,目前很多高校仍然存在景观设计不合理、绿地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景观设计的问题分析,合理规划校园绿地,让校园更加美观,进而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概述及意义

(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概述。大学校园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场所,在大学景观设计方面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在确保一个美好、丰富、充实的环境的同时强调环境与人的关系。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是依照特定的学校历史文化、思想内涵、审美倾向、社会功能所进行的景观规划,它与园林、生态、地理、文化、历史等因素相结合,展现每一所大学不同的精神风貌,增添校园文化氛围,青春气息。当然,校园景观在满足学校功能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大学校园的生态功能,在体现校园文化主题的同时彰显所属地域的文化特色,既要突出校园特色,又要保护自然格局的完整性,利用建筑和建筑之间的连接、巨构等手法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景观。

(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

1、培养学习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日常学习有很大帮助,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良好的环境除了有赏心悦目、开阔视野之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学生可以在亭台楼阁、绿地树荫之间朗读背诵,也可以在公共的空间与老师一起交流学习。况且,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对于绿地的设计,还是对校园环境,景观空间的再塑造,让学生能够在除图书馆、自习室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停留学习。通过对校园景观的设计营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有利于校园景色的美化。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并不是一个学校的景色多就代表学校有多美丽的环境,只有对高校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才能使整个校园环境十分和谐,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人工湖旁边是设计一片草坪,还是设计有特色的凉亭或假山,这要综合考虑整个校园的风格和特点,让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起到提升整体景观效果,美化校园的目的。

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现状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许多大学都面临修改、扩建甚至新建校区等问题,创造出良好的、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是大学景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景观规划仍存在一些问题,整体规划不合理、绿地景观植被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

(一)景观设计整体规划不合理。大学校园绿地景观是一个能够烘托学习氛围,展现校园风采的景观设置,但是现在有一些大学景观设计整体规划不合理。首先,对生态问题的忽视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高校建设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明显,在高校环境的施工设计中对自然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学校周边的自然环境被破坏;其次,缺乏人性化设计,学生在除了学习、运动、休息之外还要进行交流,所以要创造一定的自由空间,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最后,欠缺文化元素,高效的文化内涵是学校特色的体现,千篇一律的施工手段导致景观中校园文化元素不能得到适当的体现。

(二)绿地景观的植被较单一。通过实地观察不难发现,一些高校校园的绿地景观种植的大都是杨树、柳树、松树这几种高大乔木,造成校园景观植被单一,学生对校园景观没有新鲜感。除此之外,很多大学景观设计缺乏艺术性,没有创新精神,很难引起学校师生的关注。

三、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和措施

(一)设计原则。在大学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才能设计出优美的景观,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分为包括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在内的很多功能区,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要遵循功能原则,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本能,还要满足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所以在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人流量较多的绿地附近要多设捷径,景观的创造要充分考虑师生的心理需求;另外要坚持突出校园文化特色的原则,运用雕塑、标牌、浮雕结合有特色的植物景观来彰显校园文化;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打造多层次组团绿化,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

(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措施。

1、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绿地景观建设。为了更好地建设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可以在大学校园进行因地制宜的绿地景观规划。比如在教学楼附近可以种植丁香、玫瑰等植物,在营造轻松幽静的学习环境的同时,消除学生学习带来的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宿舍楼区可以选择种植一些常春藤、爬山虎等植物,释放健康因子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休息质量;在走廊、凉亭周围可以种植杨树、柳树等植物,在吸尘杀菌的同时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绿地景观建设,为学生创造一个真正良好的校园环境。

2、从绿地景观拓展到水生植物种植。几乎所有大学校园都有湖的存在,为了更加美化校园环境,非常有必要种植水生植物来丰富校园色彩,净化水质。比如睡莲、荷花的种植,不仅为人工湖增加了可观赏性,还为湖水中的鱼等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学生陶冶情操提供良好氛围。

四、结束语

美,是生活永恒的主题,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之美也是校园建设的高层次需要。针对各高校的绿地景观现状,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找到提升大学校园特色景观设计之路,努力为师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创作、学习、生活的环境空间,烘托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理念初探 第6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 校园环境 景观化设计 景观理念

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的迫切性

大学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若只注重解决功能问题,还不足以成为环境友好型的校园设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校园环境不仅要为老师和学生们的学习及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塑造学生的生活习惯、能力素质提供一定的场所背景,并且学校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功能应大于其传播知识的功能,从而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提出了新的迫切的要求。

“景观化校园”是指:为了满足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点,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这里所谈及到的“景观化”是一个动词,景观化校园尊重自然,针对校园的自然环境、组织功能、营造空间、渲染氛围,减少对自然的人工处理及伤害,并充分利用自然的特色给予,体现校园环境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

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的理念

1.以人为本的理念

大学校园生态环境景观化设计上要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多元化和个性化。从《园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理解并且体验将有限的场地创造出无限的空间,追求一种空灵、俊秀、飘逸的诗情画意境域,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这种“天地人神合一”与自然求得有机融合的思想,在现代物质文明快速发展而且日益丰富的时期,人与自然日异隔离的现代社会将被赋予新的意义与内涵。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作指导,将校园环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谐调发展,把人类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尽可能利用乔木、灌木和花草进行复合型群落式绿化种植设计,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化量,提高场地范围内的绿地率,从而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的发展。

3.景观效果与生态功能相结合的理念

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此二者是需要统筹兼顾的,充分利用具有生态功能的园林植物进行营造。例如:用部分芳香型植物和部分吸收毒气强的植物,以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除尘和净化空气,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这样既架构了绿色植物空间景观,又与植物生态功能环境相结合。

4.整体绿化空间意识的理念

大学校园整体生态环境空间的建造离不开植物,植物是建造绿化空间的主要因素。从而做好平面绿化、垂直绿化及景观布景的同时,应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屋顶花园,做屋顶绿化构成立体绿化和景观小品效果,形成整体绿化空间的园林景观。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后期的养护成本、设施的安全性。绿化设计应简洁明快,材料必须经久耐用和安全。近些年来国内很多地方拆巨资在进行绿化景观建设,但是由于后期养护经费花费较大,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没过几年绿化景观就荒芜了,这些情况时有出现,均是在设计时未能细致考虑到后期养护成本的费用和所使用材料的耐久程度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5.空间的组织与划分的理念

大学校园空间组织与划分理念的合理与否也十分重要。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例如:学生生活区、学生运动区、教学区、教师生活区等等。根据各个区域景观化的需要使用不同的植物和园林景点来进行布置。为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景观设施的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环境的创造应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或者景观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以来表达思想感情。景观绿化植物配置应选择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园林保健植物,各种能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

6.生态环境艺术型学校的理念

要形成生态环境友好型和文化艺术型的大学校园生态景观环境,需要在布局上增設景观建筑、园林小品和带有艺术气息的雕塑以来强化校园环境的景观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和阔叶乔木类为骨干树,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和彩叶植物为基调树,在园林树木种植时,在平面上进退交错、在立面上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以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群落布局的景观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实现活泼、优雅、向上、宁静的校园景观环境。

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校园建设进入了新高潮,面对着发展的需要,各校都在进行着大规模的校园建设。除了在原有校园基础上改扩建以外,还纷纷在异地建设新校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理念的探索和总结,能够为大学校园的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景观化校园可缓解师生心理疲劳、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使得校园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又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从而达到缓解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既具有人文韵味的景观还得以寓教于乐的实现,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也是穆尔所提到的校园之——“场所精神”。正如“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又培育了人”,为满足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在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的过程中,应以提升环境品质为目标,以坚持人本主义为基本,来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周云峰.高校校园景观化设计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6,(11).

[2]徐玉秀.论校园景观设计[J].国外建材科技,2007,(1).

[3]张斌.浅论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J].滁州学院学报,2006,(2).

[4]余健,罗卿平.校园景观设计的观赏与功用[J].华中建筑,2007,(25).

浅谈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第7篇

一、大学校园景观的重要性

大学校园景观应具有一种奋斗精神的感染力, 以一种高雅的富有人情味的氛围来熏陶和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现代大学教育不再只是单纯的技术或职业教育, 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加活跃, 更渴望人际交流, 更需要广阔的自然空间, 而这些空间大部分是建筑的外空间。校园环境作为师生们的第一大生活区, 对师生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 不但要为学习及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更重要的是为高标准、高水准的一流大学提供一定的场所背景。每所大学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历史, 因此, 大学校园景观应以体现校园文化为主题, 担负起沉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等重任。

二、大学校园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校园是微缩的城市”。目前的校园景观接近城市景观, 包含了城市景观中所有的构成要素, 受城市景观影响, 校园景观在规划设计上过分追求:“新”、“奇”等观赏效果。随着近几年城市景观中“草坪热”、“广场热”的大力推崇, 许多高校都在追求理想化的高标准设计, 却忽略了学校自身环境、文化积淀等因素, 没有把校园的景观设计与学校的文化内涵及特色相结合, 从而导致校园的景观失去自身特点, 景观雷同。因此, 大学校园的景观建设不能脱离高校本身。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应与地域文化相结合, 形成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景观环境, 能够直接体现学校当地的地域特点、学校类型、办学特色及文化内涵等, 使之成为学校乃至当地一个展示自我的窗口。

三、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1) 功能性。a.交通功能。现代大学校园往往在校师生数众多, 通常达万人以上, 校园中的园路应兼顾师生流量、速度与景观的关系, 尽量减少无效路径, 提高交通效率, 使之既满足交通的需要又有助于整体校园景观的形成。因此, 校园道路系统完善, 便捷, 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必须处理得当。b.学习功能。校园环境要有辅助学习的功能。在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之间有清新宜人的庭院赏和心悦目的景观视野, 在校园中有足够的绿地树阴可供静心潜读;有公共的庭院广场供师生们讨论交流。c.锻炼与休闲功能。现代大学培养的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个优秀的人才, 要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除了要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 还需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强健的体魄与充沛的精力。良好的校园环境组成, 应能作为运动场馆的补充, 能在课余为师生的交流、聚会提供良好的户外空间。

2) 文化性。大学是各种知识、文化、人才融合之地, 校园的环境更应体现多种文化知识的交织相融, 校园的文化历史是校园景观的灵魂, 整个校园景观设计在形式、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都应传递出校园文化的气息。

3) 生态性。自然、和谐是现代环境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也是大学校园环境应体现的特点, 同时只有具有生态性这一特点的校园环境才能保证大学校园的可持续发展。要创建一流的大学, 也必须拥有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优美、自然的校园景观。

四、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内容

(一) 校园主出入口景观

校园的主出入口即校园的正大门, 往往是人们对这所大学的第一印象。每个大学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入口, 但往往又容易陷入一味追求气派的误区, 形成千篇一律的大学校园出入口景观。同时, 校园主出入口景观往往与整体校园景观风格脱节, 因此, 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过程中, 应把主出入口作为校园整体景观的一个序幕, 把它视为校园景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风格、布局上应服从于整体, 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主出入口景观。

(二) 校园中心区景观

校园中心区一般由学校的公共建筑和中心广场来形成, 是校园的重心和枢纽, 是具有凝聚力和鲜明个性的校园公共空间。它不但具有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功能的复合性, 还具有空间形态的象征性, 是时代、文化、与社会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之处, 也是校园特色充分表现之处。因此, 校园中心区是整个校园景观中的焦点与高潮, 在一些面积较大的校园中还可能有若干个校园中心区景观。该区在校园景观体系中无论从位置还是面积上来说都应作为设计重点来对待, 应使其成为大学对外形象宣传的名片。在偌大一个开敞空间里应赋予其校园活动中心、校园景观中心、校园文化中心的多重含义。

(三) 水体景观

水景在大学校园景观布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校园水景建设中, 要充分围绕“露水、亲水、净水、活水”的思路进行水景设计要注意改善水质, 以体现校园特色, 反映校园文化, 体现时代精神作为规划设计的出发点, 立足于创造具有时代感的、生态的和文化的水体景观。

(四) 植物景观

植物在大学校园景观中有重要的作用, 是除了建筑以外最能体现校园景观特色的素材。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多样性带来的丰富景观、植物的季相性带来的季节景观、植物的层次感与疏密度带来的不同空间感受。作为景观中活的因素, 不同植物的动态变化过程能使校园景观年年有不同、季季有变化、处处有惊喜。

(五) 其他景观

此外, 环境小品、雕塑、座凳、景观灯等设施在校园景观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都是校园景观设计时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只有整体与局部统一、大环境与小细节协调, 在设计时将所有关键点全部考虑周全, 才能创造出良好宜人的大学校园景观。

五、结语

校园环境是一个育人的场所, 不仅要提供教学活动所需的物质空间, 而且需要提供心理教育的精神空间。在校园的景观规划中应把尊重自然环境、尊重校园文化、尊重师生作为基本设计原则, 营造适应现代教育要求, 充满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景观型大学校园。

摘要:从大学校园景观的重要性, 分析目前大学校园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景观规划设计内容几方面来探讨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内涵,景观规划,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 第8篇

一、当今高校景观设计的背景及问题

中国大陆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招生以来, 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增长, 特别是1999年国家明确制定并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战略, 导致很多大学宿舍吃紧, 面临改、扩建甚至新建校区的问题, 创造良好的、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是校园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仍然存在问题。

1. 缺乏文化元素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作为学校的物质财富之一, 其环境本身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它提供了空间场所, 记载了历史沧桑, 崭新了校园精神, 孕育了校园文化。而千篇一律的施工手段导致校园景观中人工元素占据绝对优势, 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就得不到恰当的体现。

2. 缺乏“以人为本”设计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既要求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不仅要从表象的感官体验着眼, 还要通过心理上对环境的深层次认识和理解, 从人的行为习惯、生理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 使设计更贴近人的需求。在规划校园环境时, 要尽力创造能满足师生自由交流的建筑内外空间, 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校与社会间的交流。

3. 校园景观单调, 生态效益差

随着大学的扩招, 大学城的兴起。很多新建的校园只注重外在美, 缺乏生机和活力, 大片的广场绿地成为摆设。植物配置单一, 空间缺乏层次;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历史文化, 然而很多新建大学按部就班, 模式化的设计, 缺乏变化, 忽略了不同人群的不同行为心理需求。导致了校园环境景观单一、粗陋。今年来, 国内高校建设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尤为突出, 在设计、施工中对自然环境不够重视, 为了施工的方便, 导致了一定程度上对校园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校园的绿色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校园人的情绪和行为, 影响着校园氛围。所以校园景观应该多往自然方向考虑。提高校园景观的生态效益。

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评析

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 优秀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 也就是说优秀的校园景观有深层次文化底蕴、可持续发展并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1. 校园景观设计的功能性

(1) 学习的功能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场所,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日常的学习有帮助。眺望有令人如痴如醉的景观, 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建筑内部空间引入大量的绿色, 消除疲劳, 恢复精神, 创造了健康而富有人性化的学习环境。在创作空间装饰绿色植物和花卉, 刺激感官, 发挥创造性, 季相的变化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对学生在创作方面很有用, 良好的景观氛围能启发人的思想, 激励人的行为。

(2) 休闲交往的功能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 现在大学培养的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一席之地, 在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还要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在规划校园环境时, 要尽力创造能满足师生自由交流的建筑内外空间, 使师生们在课余时间休闲交往, 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校与社会间的交流。

2. 校园景观设计的人文性

校园景观服务于师生, 景观设计的人文性就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立足点, 人文性设计是以人为轴心, 注意提升人的价值, 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当然这里的人不是个体的人, 而是群体的人、社会的人, 考虑群体的局部与社会的整体结合,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 是社会的发展与更为长远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和谐与统一。人文性设计的景观不仅给生活带来方便, 更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它会最大限度地迁就人的行为方式, 体谅人的感情, 使人感到舒适, 而不是让使用者去使用它、理解它, 以人为本的校园景观才能更好地培养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观、荣辱观和归属感, 达到校园文化的认同。

3. 景观化校园与城市人文

学校和所在的城市息息相关, 学校办学特色及景观对城市的文化形象有一定影响。而学校所拥有的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功能更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 我们可将校园景观上升到城市精神文明高度。景观化校园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改良, 还包括人文环境的发掘与组织。社会各界的知识名人及其历史故事、与校园有关的历史事件是校园景观化的重要资源。合理地运用这些资源会使校园充满人文气息, 更会对学生产生激励, 由于校园的人文与社会密切相关, 这是景观化校园成为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所以, 景观化校园对于改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素养, 陶冶情操有重要作用。还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有一定的作用。这就是推崇景观化校园的重要原因。

4. 校园设计的生态性

在一些新校区的设计中校园景观的生态化被逐渐重视, 很多新建高校校区的景观设计也在自然、和谐, 顺应现代环境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学校的环保理念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能够致力于构筑生态工程, 创设有利于师生身心发展的优美环境, 主要体现在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生态节能型建筑的设计、自然能源的保护利用等。生态校园不断提高师生的环保素养, 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 促进学校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校园, 是学校的重要任务。要创一流的大学, 就必须拥有与自然相协调的优美、自然的校园景观。

5. 校园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性

由教育部组织的“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研讨会”与2008年1月30日至31日在同济大学召开。此次探讨会的主题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围绕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 创新大学人才培养、可持续研究和校园管理体系, 积极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三、对国内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整改建议

1. 校园环境绿化设计

在以往的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中, 很多高校侧重于硬质景观, 忽略了绿地林荫类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通过地表面的绿化为主, 立体绿化为辅理念, 在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积极引进多重优良适生的乔、灌草及花卉植物品种, 增加校园景观绿化的物种资源, 提高绿化水平, 优化绿色结构, 凸显四季变化, 增添校园艺术美感, 进而提高整体校园环境的质量。

2. 校园地面铺装景观设计

路面铺装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要素之一, 不仅有组织交通的作用, 更多地参与整个校园的景观构成, 可以渲染出不同的景观氛围。针对校园不同区域或者动或静的特点, 景观铺装也应多样化。例如在宿舍区除了一些步行交通道路和自行车道以外, 应该设置一些采用卵石素拼或者其他石材想混合搭配的铺装的景观小道, 在关键地方镶嵌彩绘瓷砖、金属浮雕等或在铺装图案上体现校园历史和文化, 既树立校园形象与文化, 又增强环境的可读性和观赏性。在教学楼被的庭院采用尺度较小的铺装, 使师生感到亲切为宜。而一些学校片面追求材料的档次, 大量使用昂贵材料, 不仅投资大, 而且效果相当差, 材料这些还是要根据周边环境, 校园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的。总的来说, 校园路面的铺装要向着人性化、舒适化、生态化节能型发展, 使校园景观与自然协调发展。

3. 校园景观小品设计

校园景观小品主要体现一个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不仅仅是单一的物质形态, 而且有深层的校园文化寓意,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要最大程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用景观小品来体现校园文化的内涵, 创造出一个既优美且愉悦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例如华南农业大学的第一教学楼的广场中矗立着丁颖教授的雕像, 每每看到丁颖像的时候总会感受到他博大的学术, 启迪我们队专业的热爱和追求。又如, 屹立在清华的华表, 它是中华名族历史文化的最好见证, 代表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同时还有道路标示的作用。

四、总结

大学校园水体景观设计浅析 第9篇

近年来, 随着国家经济与文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学校园不仅强化了对师生素质的软实力培养, 对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潜移默化的塑造其良好品质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水作为重要的造园要素, 在国内很多学校校园环境营造与构建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水体景观设计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大学校园水体景观设计概述

无论形式大小, 水体都可以表现为景观, 而且表达的形式也非常丰富和多样化。校园水体景观的设置依赖于水的特性, 水的可塑性较强, 从功能和动势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大学校园水体景观从形式上可以分为静态水体和动态水体, 其中动态水体又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流水、落水及喷泉三种类型。如北大的未名湖属于静态水体, 郑州大学新校区水体景观设计则属于动静结合。此外, 落水景观因其动态变化、视觉新奇, 喷泉景观因其形式多样、造型新奇, 也在校园水体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 很多校园在水体景观设计时也会选择动静结合的方式, 并不会仅仅局限于某种单一的形式, 方法手段日益丰富。

二、大学校园水体景观的设计思路

大学校园作为城市文化环境的窗口, 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其多坐落于风景优美区域, 依山傍水而建。以武汉为例, 武汉大学依东湖而建,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则坐落于南湖之畔。以苏州为例, 苏州大学老校区坐落古老的相城河边, 而新校区则建立在风景优美的独墅湖畔, 苏州科技大学则依石湖建立。这些景致优美的湖泊, 为靓丽的校园环境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安逸。再如, 郑州大学新校区的水景设计更是校园的一大亮点。它将校园文化和当地中原文化融入设计当中, 成为校园景观的主体。

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园水体景观的积极作用, 高校在校园水体景观设计时也应该本着如下目标。

1. 校园水体景观的形象塑造, 使其成为该高校环境的标志

如北大的未名湖, 不由得让人提到北京大学就会想到未名湖, 提到未名湖便会想到北京大学, 两者相得益彰。

2. 以水造景

校园景色的塑造离不开水, 在校园水体景观设计时也应充分了解和考虑师生对水的理解和感受。以“水”和“绿”作为基质构建良好的亲水性空间, 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逸、舒适且充满情趣的生活环境。

3.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校园水体景观设计过程中, 也应该向师生传递一种关心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识。加强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 并逐渐落实到今后的生活工作实践中。

结合上述目标, 对于校园水体景观的设计也应本着如下设计思路进行:调查了解所在校园目前的具体环境和条件, 结合校园空间利用者的各种需求进行分析设计, 形成科学合理的水景空间布局;设计方案需要同时考虑该校园的地域特点和人文景观;在设计手法上, 采用预园、圆弧、曲线、方形与轴线相结合, 并以植物进行空间分割, 形成优美有序的校园氛围。

三、大学校园水体景观的设计特性

从校园水体景观的设计特性来看, 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生态性与艺术性应用

任何一种校园水体景观都是作为环境系统而存在的, 由大量“活”的物质、能量及物种而存在。作为一种自然生态系统的水体景观, 包括水体内部、水体与外部环境、水体与水生动植物以及水体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水为媒介的水体景观应具有生态性, 应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开发和利用。使用过程中也应该本着节约原则, 合理利用好每一份资源。同时, 做好水体景观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通过放养水生物等增强其自净能力。另外, 从艺术性的角度看, 水体景观在设计时也应该保持好其审美特性。如强调其透明光滑、纯洁无瑕的自然之美, 如锥、如柱、如环的形态之美, 供养生命、激发灵感的功能之美, 寄托伦理哲理的情感之美, 融会文化与艺术的古典之美, 以及传承发展的现代美等。

2. 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性

校园文化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主导精神, 也浓缩了大学发展的思想历程, 反映了大学的特色。其在传统景观造型的设计中也被赋予一定的理性精神, 承载着人类理性的文化精神。在校园水体景观的设计过程中, 也应强调其与大学文化的共融性, 赋予其承载和表达校园文化的能力, 并通过富有活力与变化的水体景观加以表现。在具体设计过程中, 也可以考虑将校园的历史传统文化作为水体景观设计的主题。

3. 对水体景观的感受性

景观是为人设计的, 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的使用方便。因此校园水体景观设计在考虑生态性、艺术性以及融合性的基础上, 更应考虑人的感受。结合人的心理行为特征, 设计出更符合人的审美情趣和感官感受的水体艺术景观。水在人的身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调节人的心理、体温、新陈代谢等。同时, 水还能触发人们的各种感官感受, 激发人的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水体与人的心理感受渊源密不可分, 水体景观能引发人们的整体环境意象。

四、结语

在风景优美的校园中进行水体景观设计, 无论是洋洋洒洒的喷泉、宁静淡泊的湖水, 还是微不足道的水艺术小品, 都能触动师生的心灵, 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在阐述介绍大学校园水体景观设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 对其设计思路和设计特性进行了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相互交流, 为相关实践工作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梁超, 王宏楠.在设计预期与使用效果之间——某高校一水体景观改造的分析[J].建筑设计, 2011 (12) .

大学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植物配置,功能区,景观设计

大学校园是一个多功能的场所, 为学生提供了生活、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空间。如今, 各所大学也更加注重校园服务设施的建设, 但只有通过与其功能相配合的植物景观设计才能使这些空间更好地为人所用。校园规划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区域可分为入口区、教学科研区、体育运动区、学生宿舍区、植物展示区等, 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学还有部分历史建筑保护区域。由于每个区具有不同功能属性, 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会出现明显的差异, 植物景观的设计不仅应该满足不同功能区的需要, 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校园文化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1,2,3,4,5,6]。

1 校门区植物景观设计

校门区通常可以作为一个学校的标志, 带给人们关于学校的第一印象, 它是学校向外界展示的窗口, 最能体现一所大学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另一方面, 校门区域承担着主要的车流和人流的集散功能。这一区域的植物景观设计通常较为简洁, 以保证充足的交通空间并且体现出高等学府的庄严和肃穆。

1.1 清华大学东门

清华大学东门一带主要是新建区, 由逸夫科学楼、明理楼、建筑馆、伟伦楼四大现代建筑作骨架, 与北侧的主楼遥相呼应。在这些建筑群周围的植物景观设计带有较浓的现代气息, 通过开敞草坪和规则式绿篱和树木的栽植, 体现了强烈的空间感, 强化了这一区域的中轴线。主要植物应用类型有规则式草坪、规则式绿篱、疏林草地;主要植物有野牛草、早熟禾、紫叶小檗、金叶女贞、雀舌黄杨、红叶李、银杏、国槐、白皮松、油松、青杆。

从东门入口到主楼前是规则型草地, 周围列植银杏和规则式绿篱, 形成1条明显的中轴线, 草坪草均选用适合北方气候的早熟禾。这些草坪主要起扩展空间的作用, 保证了从东门到主楼这一中轴线视野的通透性, 使主楼显得高大而威严。这一区域的行道树采用银杏和国槐, 灌木修建成为规则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很好地与规则型的草坪形成了呼应。金叶女贞和紫叶小檗间或布置, 色彩鲜明, 加上银杏的季相变化形成了很好的景观效果。强调了中轴线及开阔的视觉效果, 充分展现空间宽广、宏伟的气势, 也很好地烘托了周围的建筑。而主楼前的草坪处理成缓坡的形式, 种植中等高度的乔木。植物以白皮松、油松为主, 以红叶李、青杆作点缀。这2个疏林草坪从形式上既打破了周围建筑的单调呆板, 又简洁明快, 同建筑的风格相统一;而这些植物也保证了这一区域四季常绿的景观, 也烘托了主楼的宏伟气势。

1.2 北京林业大学正门

北京林业大学主楼前的区域以微地形配合疏林草地为主, 彰显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林业院校的特点。其主要植物应用类型有自然的草坪和树丛。主楼前也是学校重要的植物材料展示区域, 有着种类繁多的植物, 主要有白皮松、雪松、青杆、鹅掌楸、杜仲、龙游山桃、李树、榆树、沙地柏、锦鸡儿等。

从目前的效果来看, 无论是从校园里面看, 从主楼向下看, 还是从草坪中间向四周看, 都有比较好的景观。这样的设计使主楼前原本不大的空间显得深远, 扩大了空间的视觉效果。但是由于没有直接通达主楼的道路, 所以给交通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草坪中也人为地踩踏出来1条小路。这一区域的植物种类丰富, 是很好的教学实践区, 植物的配置在北京的气候条件下最大可能地复层混交, 使得植物景观的层次较为丰富。常绿树、落叶树很好地搭配, 加上花灌木的点缀, 使得四季有景。

2 纪念空间植物景观设计

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学校中都有一些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纪念性空间, 这类区域的植物景观设计应该配合其原有风格, 做到很好的统一和协调。如:清华大学的二校门至大礼堂之间的区域, 是清华大学早期建筑集中的区域, 也是清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区域。其中主要植物应用类型有结合地形的自然式种植、规则草坪、行道树;植物种类有雪松、刺槐、白皮松、榆树、圆柏、丁香。这一区域是清华大学的历史建筑保护区, 首先是植物配置的基调体现了这一特点。该区的南、东、西三面被土山包围, 山上植物葱茏, 与北面的古建筑围合出一片清静幽深的小环境。配合地形植以高大的常绿树, 放大了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使二校门到大礼堂的空间形成了一个从封闭到开敞的过程, 也形成了一条视线的廊道, 更彰显了草坪的开阔和建筑的深远, 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这种植物造景的方式明显反映出我国古典园林那种欲扬先抑的造景手法。该区的基调树种以常绿树为主, 使得景色四季常青。常绿树种中又以侩柏为主, 间植以白皮松、油松, 均为北京的乡土树种, 与古建筑的风格取得高度协调。

3 教学区植物景观设计

教学区域主要指教学大楼以及图书馆、各院系大楼、科研实验楼等。这个区域也是校园绿化的重点。其植物景观设计的重点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户外沟通和交流的空间, 并且处理好植物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柔化建筑物生硬的外观, 且不影响室内的通风采光。这一区域的植物景观设计也应该考虑不同人群使用, 而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气氛, 既可以安静怡人适合读书和小型交流, 也可以开敞简洁, 利于较大规模的学生活动。

3.1 清华大学数理楼

其主要植物应用类型有垂直绿化、草坪、绿篱植物种类有野牛草、五叶地锦、大叶黄杨、棣棠、龙柏。清华大学数理楼成对称式的建筑布局, 建筑前空间处理成为下沉式的台阶草坪, 形成了一个露天小剧场, 适合较大规模的学生活动。配合较为古朴的建筑风格, 植物配置也较为简单而典雅, 建筑柱廊的外墙上种植五叶地锦, 而柱廊外整齐的种植棣棠和龙柏, 显得庄重又不失生机。不足之处在于, 下沉式的草坪的长势不佳, 露出较多的裸露土地, 加上没有树木的遮荫, 这块场地的使用率并不高。

3.2 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

其主要植物应用类型有绿篱、草坪、林荫树;植物种类有刺槐、大叶黄杨、龙柏等。林业大学的图书馆是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 建筑外观设计简洁, 色调以灰色为主。这一区域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读书和交流的空间, 同时图书馆的地下1层需要安全和视觉的防护。设计师将这块场地设计成微地形并配合原有长势良好的洋白蜡和洋槐形成浓郁的林下空间, 结合地形设置台阶和座椅, 为广大的使用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学习休闲场所。而图书馆的外围周边设计成为了较宽的带有一定坡度的绿篱, 既起到了保护和防护作用, 其简洁的造型也与建筑形成了很好的呼应。这一区域也是现在学校最受欢迎的区域之一, 使用率很高。

4 宿舍活动区植物景观设计

以北京林业大学宿舍楼间小广场为例, 宿舍活动区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区域, 使用量较大, 活动内容较多, 植物景观的实际应该考虑到为学生提供适当活动的区域和较多的林荫空间, 并在靠近宿舍楼的区域尽量安排安静怡人的休息空间, 以减少对于宿舍楼的干扰。其主要植物应用类型有林荫树和草坪, 植物种类有鹅掌楸、水杉、山楂、紫藤、小叶黄杨、鸡爪槭、海棠、锦带花。这一区域的景观以硬质铺装加条形座椅为主, 使用较为高大冠幅较大的树木起到了较好的遮荫效果, 较为简单的植物配置减小的人为破坏的可能性, 也使学生的活动空间更加安全与卫生。同时, 这一区域多采用秋色叶、观花观果树种, 使四季景观富于变化, 增加了这一区域的生机与活力。

5 体育运动区及植物景观设计

体育运动区包括校园内的操场、体育馆以及其他一些的体育设施场地等。这个区域可用做绿地的面积较小, 多配合操场和建筑周边环境, 为学生提供运动过程中休息的空间。因此, 在选择植物时多考虑植物的遮荫效果, 同时应该考虑植物落叶和飘絮等问题, 减少对户外活动的影响。

6 植物展示区及主次干道植物景观设计

大部分的农林综合性院校都有自己的苗圃, 一方面作为科研基地之用;另一方面一些开放性区域可以作为校园植物园为同学提供一个很好的认知和实践基地。校园内的主次干道是展现校容的风景线, 因此在考虑其划分各个区域的功能的同时, 也要突出各条道路的特色。如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的银杏路和悬铃木路, 已经成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7 结语

以清华大学及北京林业大学大学为例, 分区讨论了大学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同时, 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机体, 因此在设计中也应该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季相变化, 使植物景观富于生机和变化。另一方面,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 一个好的大学校园植物空间的塑造, 还要结合其独特的校园环境, 遵循生态的、科学的植物配置原则, 创造出优美的具有其独特魅力与气质的校园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张凯莉, 周曦.大学校园环境设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园林, 2006 (3) :80-83.

[2]李利, 秦柯.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空间塑造浅析[J].山西建筑, 2008 (26) :333-334.

[3]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4]丙立, 丁勇.浅谈高校绿化植物配置[J].园林与设计, 2007 (14) :216-217.

[5]陈文术, 肖海苏.试论大学校园的植物景观营造[J].山西建筑, 2007 (4) :340-342.

国外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塑造及借鉴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绿色空间;植物的群落结构;多样化;场所精神

中图分类号: TU985.1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2-0190-05

收稿日期:2014-12-11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3KJB560017);南京工程学院科研基金(编号:YKJ201222);江苏省博士后基金(编号:1401008C)。

作者简介:卞素萍(1973—),女,江苏扬州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及其理论研究。E-mail:924382340@qq.com。绿化景观是一种柔软且有生命的地面形式,也是一种衬托建筑和景观的良好素材。克莱尔对伯克利校园的调查表明,校园中更多的开放空间和绿地比人们喜欢的“步行街或广场”等人群聚集的公共交往空间更具吸引力。在校园规划中划出具有独特自然景物的区域作为绿色开放空间[1],它与校园的建筑景观环境形成对比,可有效缓解师生压力,同时也是创造和谐、亲切交往气氛的重要元素。

1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功能与特征

绿化景观可以有效保护校园环境,改善小气候,降低城市噪音,并可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结合户外活动设施的设计,可提供一个晨读、放松心情的好场所。大学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师生提供回归、亲近自然的学习场所。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绿化景观与历史建筑形成了宁静而清幽的自然环境(图1、图2)。国外大学绿化景观的特点是开敞自由,尺度较大。界面是靠自然地貌和树木来围合与界定,树木或其他植物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构成自然边界。绿地营造采用大规模的观赏绿地,有露天和遮阴的不同区域,不仅能创造出赏心悦目的景观对比,而且能为使用者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创造出不同的小环境。草坪周边所植的尺度适宜的树木增添了空间的围合感。户外草坪的规划注意自由式、规整式等的搭配,以满足师生密切接触自然的心理需求。绿化对增加空间层次中尤为重要,以各种高度、密度的植被为主,以景观和部分的设施配套,包括草地、灌木带、林带和花圃等。滨水区绿化是校园空间的重要方面,在设计中常结合沿岸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化开放空间,滨水绿化带也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西蒙兹说过:“理解人类自身,理解特定景观服务对象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是景观设计的基础。”校园绿化景观通过植物间色彩、形态、层次的合理配置,形成绿地景观的组织。绿地空间形态经过巧妙的组织或加以人工修饰,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观效果。它的生态和景观效应体现了“与自然共融”的品质。校园绿化景观有多重属性和相对应的功能,如晨读、聊天、沉思的多功能空间常有游憩、交往、文化、教育的功能;而陶冶人情操的自由性空间有多义模糊性等。理想的居所是自然场址和景观环境的最佳组合。目标的实现程度可作为衡量居住成败以及居者适应性、健康程度的标准[2]。

2绿化景观场所性塑造

2.1多样化的空间形态及其划分

大学校园生活需要多种聚合与交往空间,国外大学除了建筑物围合的空间外,绿化是重要元素。在设计中只有均衡分布、比例合理,以不同的形态、密度和组合,才能构成多样的空间层次。如空间划分可使本来单调的空间分隔成不同空间层次,丰富了空间形态又满足了多种活动要求;空間依托感的形成是在大面积绿地中设置高大的树木,使人们愿意向其接近,产生依托感、领域感,起到无形的聚合作用;此外还通过构筑“灰”空间的方式,如利用攀援植物形成廊架,创造有文化意味的景观点,区分交往活动空间、学习思考空间、纪念性空间等,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

空间导向作用通过带状绿化来实现。空间围合运用植物围合成相对独立的空间,给人以较强的领域感;美国圣达菲社区学院的设计中,建筑师John Greer把新校园规划成相互连接的建筑群,它限定和包围了校园主要的开放空间。建筑群围绕的中央景观,包括草坪、树林以及现代雕塑,其中树木和草坪是美国校园设计的传统要素,剩下的区域保持了自然状态,建筑与绿化景观融合在一起,校园设计洋溢着智慧和美学价值(图3)[3]。华盛顿大学的绿化景观丰富,同时为师生提供了多样的选择,其丰富的植物景观随着外形、质感、色彩的变化达到了高层次的设计品质和美感(图4、图5)[3]。

2.2绿化景观的个性化特色

大学校园作为城市绿洲,景观设计要满足绿化、美化校园的目的,更要强调校园环境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需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水系、植被等,营造别具特色的校园景观[4]。绿化空间要充分利用环境、建筑及小品、自然条件等创造出清幽宁静的自然环境,以满足师生在课后和闲暇之余休憩和畅谈,生活区设计适当休息区和阅读空间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结合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小型园林,创造出典雅、安静、优美的空间。植物设计以浓阴的乔木配以季相变化,丰富的花灌木以及花台、坐凳、连廊、花架等附属设施,以营建文化气息浓郁、环境清新、朝气蓬勃的景观空间。

2.3道路系统与绿化景观

大学校园具有阵发性大规模人流活动的特点,校内绿化空间则要充分考虑方便交通,尊重人的行为规律,使路线短捷,在方便人行走的同时也有效保护绿化空间。某些国外大学的科学实验园结合教学活动的需要进行配置,结合周围适当的水源如池塘、小河等,便于浇灌、排水及布置水景,并自然栽种花灌木。还有采用庭院、组团、滨河绿带和道路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完整绿化系统。

2.4建筑与绿化景观的关系

在校园中心区空间体系中,绿化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3种形式:

2.4.1绿化与建筑的面积配置从大学校园主楼前方的绿化草地和建筑间的关系看,绿地虽面积上远大于建筑,但建筑仍占有主体地位。隔着绿树掩映,草地延伸至远方,绿地仿佛直接导引向建筑。如弗吉尼亚大学广场就是以绿地作为衬托,营造出别具一格的景观(图6)。

2.4.2绿化与建筑的布局结合绿化与建筑、道路系统规划密切配合,即考虑绿化空间对街景变化、校园轮廓线“对景”的作用,把绿地和建筑群有机组织在一起。还可用绿色庭院形成组团的方式,用连廊连接融入绿色景观的建筑单体等形成空间特色。此外利用水体、植物、雕塑等元素,使校园生活情趣怡然而生。

2.4.3绿化与建筑的风格统一绿化与建筑主体构成整体,注重创造美的意境,为师生提供富有亲和性和实用性的室内外空间。Humphry Reptor 认为哥特式建筑要配以圆形树,帕拉第奥式建筑要配以尖形树,加强建筑群的整体结构感,形成较好的美学匹配,艺术化地展示绿地优美而自然的效果(图7)。

3大学校园绿化景观丰富的表达形式

3.1构建丰富的植物群落结构

Charleszo Klauder等提出了树木选择方面的实用主义标准,如树木要能抵御暴风雨而不受损害,如挪威枫树、云杉、针叶橡树不具备这一要求,就不要选用。而悬铃木(无花果树)、马栗树容易落叶,会使草坪和步行道难保整洁。John Edward Jefferies建议,树木可按其高度、形状、木质、颜色、果实和花来栽种,或视地形、季节变化、树的寿命及保养难易程度来安排[5]。设计是遵循生态学和美学的设计原理,以植物造景为主,因地制宜地丰富绿地景观。绿地分布合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条件下,遵循原有地形地貌并适当改造,体现校园环境在时空上的连续。校区因建筑密集且绿地面积不足,需充分利用边角地、道路旁空地,设置绿带、绿岛等,在创造师生游憩场地的同时美化校区的貌(图8)。此外种植灌木和树篱可以围合出块状的区域,爬满藤蔓植物的花架可以起到遮盖棚顶的作用并在地面上形成漂亮的阴影图案,所以植物不是简单地填补剩余空间,种植位置和品种选择应解决设计难题为目标来安排。植物景观的多样和丰富被认为是一种生态财富,也是视觉品质的重要组成。

校园的规划、设计、管理的绿色理念要求最大限度保护校园环境,把生态、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校园,加强校园景观的优化和保护,增加校园物种的多样性,加强师生的低碳环保教育,实现文化、资源、环境、生态等的可持续发展。在校园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形成结构合理、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群间相互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贫瘠、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選择的标准[6]。为了保证植物的健壮成长,要对土壤、光照、排水等生态因子认真分析,做到适地种树。同时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植物的地域特色,兼顾近期和远期的效果[7]。大学校园绿化空间中的植物群落组合不是简单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藤本植物的配置,而要从适宜生长的本土群落中去寻找稳定、健康的植物组合,构建丰富的结构。乔木能为中、下层植物的生长创造小生境条件并改善群落内部环境;下层灌木或地被可增添林下景致,弥补地形不足及保持水土。丰富的结构群落能形成多样的小生态环境,为动物、微生物提供生存场所,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持续稳定发展[8](图9)。绿化景观的设计应以地域条件为基础,配置符合地域特点的类型,塑造可促进植物更替的环境条件,满足生态功能并形成自身特色。

从图10可以看出,不同类型植物的吸碳释氧能力,其中常绿乔木的年均吸收CO2量和年均释放O2量最高,乔灌木混合其次。绿化景观可促进碳氧平衡、吸收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还有较强的吸滞尘埃的能力。大学校园的生态环保功能要在掌握植物观赏特性和生态学属性的基础上,合理加以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效益,包括空间构筑、美学观赏及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9]。植物根据单位叶面积蒸腾量分为多种类型,而通过蒸腾作用可消耗大量辐射能,合理的植物配置可发挥其增湿、降温和调节环境小气候的功能[10]。

3.2屋顶花园的设计

屋顶花园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不但降温隔热效果好,还能丰富建筑的第五立面,能补偿建筑占用的绿化地面,提高绿化覆盖率,是值得推广的大学屋面形式。东京庆应义塾大学新教学楼上的现代屋顶花园,保持了早先由日本的野口勇在同一地址上设计的庭院精神,尺度也与野口勇设想的接近并汲取其“自然再现”的理论。设计用计算机来进行底板的构图创作,形成多孔洞的平台,其中自然生长高杆草灌和树木。屋顶花园将一连串不断变化的平面和路径连续融合在一起,使人们自然地参与其中,在增加师生活动空间的同时,改善了局部小气候(图11)[11]。屋顶花园对于开拓绿化空间、建设绿色校园以及对美化大学校园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屋顶绿化种植土的厚度为35、50、100、150、200 mm 等的绿化模式。薄层土壤人工基盘绿化采用的植物基本以防止土壤飞散的品种,常绿或在植物地上部分枯干而土壤收缩力尚能保存的品种,并且抑制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需选择植株不太高、密集地覆盖在绿化地表面的品种。薄层土壤基盘的人工绿化所用的植物要在耐干性、耐湿性、抗风

性等方面具有优势[12]。

3.3垂直绿化设计

低层和多层建筑墙壁栽种攀缘植物,进行垂直绿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夏季暴晒及骤雨造成建筑物表面的温差变化,使绝大部分辐射热不致进入建筑围护结构向室内传递,从而改善建筑室内外的热环境,以此发挥出多层次景观绿化种植的最大生态效益,给使用者带来舒适感[13]。垂直绿化不仅可拓宽绿化空间和丰富绿化层次,增加绿化总量,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植物季相变化,建筑物立面更富有艺术表现力。美国芝加哥大学绿化空间使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造景,有益于改善校园环境,塑造校园和建筑的形象(图12)。而埃及卢克索大学的新综合科学大楼的垂直绿化生态墙,24.38 m高的墙面拥有众多的植物,可以帮助该建筑的空调系统净化室内空气,同时使校园环境更加怡人和舒适[14]。

随着现代种植技术的提高,墙面造型基盘绿化也在大学进行尝试,如嵌板型:把植物种在嵌板状基盘上,经养护后安装到现场,安装种植槽可直接在墙面安装;现场施工型:在墙面上直接施工种植土,用纤维网状物等材料压住种植土,然后再种植。此外以墙面本身作为种植基盘直接种植植物也是形式之一。

4国外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借鉴

4.1亚空间设计与可参与性

亚空间是对功能分区设计的细化,通过景观设计限定绿化空间,增加使用者的停留时间来提高空间的丰富度。可参与性绿化被分成许多亚空间以鼓励使用,大学绿地空间中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是人们逗留的首选场所,要使空间划分合理以及空间更人性化。同时选择适宜的方式有效整合亚空间的使用功能,让更多人参与和满足不同的使用人群。它的划分可借助于地面的高程、植物、设施等变化,不仅有美观亲切的视觉形象,而且能使人找到驻足之处。空间的分隔、意境的创造,常借助于树丛、草坪、水池、地坪高低以及小品的设置。亚空间景观元素还包括适宜的空间尺度、休息设施、丰富的种植、夜景照明、铺装材料等。公共绿地和组团内的庭院绿地等可通过道路串联并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系统。

4.2绿化景观设计尺度与场所的需求

景观设计目标是创造有意义、适合人们需求的尺度效果。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构成要素的尺度即植物的尺度,以发挥它们在空间构成中的作用。首先以植物的空间构成作用和人的视线高度为分类依据,植物高度不同则其作用各不相同。其次人通过感官如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受植物景观之美。植物景观配置要避免在人流过大处设坐凳、斜墙和花坛等休憩设施,而是选择远离人流稍靠内的位置,利用植物的围合界面,在凹入空间加入座椅以消除人的不安感。因此,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尺度的组合和划分是将个别的、小尺度单位组织起来形成扩大的整体尺度,视觉尺度要关注人的感官和心理感受体现宜人性。

4.3绿化景观与校园场所精神的塑造

校园绿化景观系统包括公共绿地、庭院绿地、防护绿地、屋面绿化、墙面绿化等诸多类型,设计师要整合绿化景观中的自然和文化因素,包括与植被、动物、物种丰富度、风、水、湿地以及水生群落相关的生物格局,文化要整合经济、美学、社区社会格局等多样化的人文因素[15]。校园景观与校园精神融会贯通并成功延续大学精神,才能创造有人文意味的校园审美空间。校园的“场所精神”的建构还要挖掘深层的景观文化内涵及满足师生的精神需求。英国东伦敦大学绿地周边为师生提供了供交流休憩的设施,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景观设计(图13)[16]。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在其发展中,校园中心的历史景观依旧完整,在建筑之间构成流动的绿色联系,校园对树木保护、野生动物环境的创造和植物组合等,绿色校园为师生提供了学习生活的优质环境的同时,弘扬了历史人文精神,提升了校园绿化景观的隐形价值(图14)[17] 。

5结语

大学要增强师生环境保护的生态意识,应用科学手段创建适宜的植物群落来修复已破坏的生态环境,利用增加校园绿地和生态湿地的模式,调节校园的微观气候,平衡与稳定校园生态系统。此外要注重工艺技术在景观设计学的作用,特定技术领域包括植物、植栽和生态演替、土壤科学、水文学和污水处理、微气候控制、地表排水、维护保养等[18]。大学是在交流中创造知识和学习知识的地方,要想方设法在户外空间中增进人与人的交往与交流,提供舒适的公共空间吸引大家停留。要提升大学校园绿化景观中的精神文化层面,则要进行整体性的绿色空间规划,优美的校园环境才能解读出大学的内涵和品质。

参考文献:

[1]张津奕. 新型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07:26.

[2]西蒙兹 J O.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93.

[3]Richard P. Dober,campus design,USA[M]. New York:John Wiley& Sons Inc,1992:214-237..

[4]叶徐夫.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29.

[5]理查德 P.校园景观[M]. 北京世纪英文翻译有限公司,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13.

[6]叶乐. 美丽校园植物景观设计[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23.

[7]应立国,束晨阳. 城市景观元素——国外城市植物景观[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

[8]吴正旺,栗德祥. 建筑绿地结合城市植物群落[J]. 建筑学报,2009(11):62-66.

[9]金煜.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12-116.

[10]王浩. 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31-132.

[11]盖林多.1 000个美洲建筑[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964.

[12]财团法人,都市绿化技术开发机构. 屋顶、墙面绿化技术指南[M]. 谭琦,姜洪涛,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1-45.

[13]叶乐. 美麗校园植物景观设计[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5.

[14]沈志猛. 垂直绿化——大学校园绿地空间的再创造[J]. 现代园艺,2011(16):23-24.

[15]艾克·E·施拉姆施塔德,詹姆斯·D·奥尔森,理查德·T·T·福曼. 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原理[M]. 朱强,黄丽玲,俞孔坚,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

[16]Kramer S. Colleges&universities:educational spaces[M]. Salenstein:Braun Publishing,2010:263.

[17]贝思出版有限公司汇.英国景观[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18-125.

大学校园景观绿化设计浅议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环境景观,文化

1 大学校园绿化设计主导思想

校园绿化可以分为教学区、教工宿舍区、学生宿舍区、图书馆区及运动区等。校园绿化空间设计的目的在于巧妙地利用自然, 将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场地、景观小品、水体等有机地编织在园林绿地中, 使之呈现一幅有明有暗、有动有静、有实有虚、有开有合的画面。绿化景观设计围绕校园文化的内涵, 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充分体现学校的人文景观特性。

2 大学校园绿化设计原则

2.1 功能区的绿化要体现人文原则

以人为本, 创造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 体现人文生态。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做好功能分区, 满足交通、学习、生活休闲等多方位需求。

2.2 植物品种选择要注重生态原则

在整体布局与环境设计中, 要注重现有生态要素的保护利用, 同时多方面地利用生态设计的手法, 构筑良好的校园环境。在打造新生景观的同时, 对于遗留的大树、古旧建筑应加以保护, 不以破坏旧址为代价, 建造任何绿化景观;其次, 古旧经典的保留更形象地体现和说明了校园的历史悠久。

2.3 观赏景观设计要符合美观原则

在实施校园绿化中要有立体绿化的观念, 要乔、灌木与绿篱、草结合, 树木与草坪结合, 喜阴性植物与喜阳性植物结合, 常绿与落叶结合, 针叶与阔叶结合, 观叶观花与观果结合, 视觉效果与嗅觉效果结合, 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结合等等。总之, 要因地制宜, 合理配置, 创造上佳的绿化景观。

2.4 充实校园文化要符合教育性原则

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 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 形成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 使一草一木都能说话, 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一是可通过利用校区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环境, 营造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空间;二是应用雕塑、碑刻、廊、亭、架等蕴含历史韵味的小品, 突出景观。

2.5 丰富多彩体现艺术性原则

加强植物景观的空间层次, 将植物景观“立体化”。采用点、线、面结合的配置手法营造绿化景观, 既有丰富的景观变化, 又有在变化中的和谐统一, 还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营造出令人留连忘返的校园景观。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 应努力做到四季各有特点, 阳春葱笼滴翠, 盛夏浓荫覆地, 凉秋红叶似火, 寒冬傲枝凌风。

3 规划设计重点

3.1 出入口

校园出入口是人们对这所大学的第一影响, 在出入口的设计上要开阔、简洁、醒目。每个学校都应该有它的特色, 大门口的景观并不是指具体一个建筑, 或是一个景点。它是由大门建筑、收发室、停车场、周边环境、地面铺装、植物配置等多方面因素组成。它是整个校园景观的点睛之处。也是设计的重头戏。门前有空地的, 可采用灌、乔、地被搭配造景, 也可成行成排种植观叶观花灌木, 还可以配置时令花卉摆设, 色彩图样常换常新, 变化多姿。

3.2 校园中心区

校园中心区是校园空间的一个主题, 它常是由师生使用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大礼堂、主教学楼、行政事务管理等设施围合而成的广场空间。中心区的景观规划应以“绿化、美化、文化”相结合的主题进行设计。应考虑室内的通风采光需要, 在离建筑5m之外, 才可以种植大乔木, 近窗边种植灌木, 其高度不宜超过首层窗户, 在建筑东西侧, 可选择一些速生阔叶大乔木, 以防日晒。

3.3 开放的休闲空间

此区域一般设置在邻近生活区的空闲地带, 旨在为师生打造一个和谐优美的休闲空间, 通常是以游园的形式存在于校园当中, 成为全校师生课余交谈休息的场所。其设计多使用自然式或混合式, 通过植物构景, 结合堆山置石或雕塑小品, 丰富园景。但总体布局设计上要满足师生散步、休息的功能要求, 不论主景还是配景, 皆要与环境相协调。

3.4 交通及活动场地

这一部分也是校园建设的一个主体。运动场周边绿化既要保持通透, 又要有一定的遮荫, 可种植高大的阔叶乔木, 乔木下不宜配置灌木, 以免阻碍运动及造成植物的伤害。校园道路两侧和校园周围防护带的绿化, 其形式多为成行成排地种植乔木, 可一排, 也可以多排, 根据实际需要及用地面积而定。

4 校园植物景观注意事项

在植物配置中, 应尽量多挖掘植物的各种特点, 考虑如何与其他植物搭配, 尤其重要的是尊重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落叶树可以打破常绿树一统天下 (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的局面, 为秋天增添丰富的色相, 为冬天增添阳光, 为春天增添嫩绿的新叶, 为夏天增添荫凉。大力提倡开发运用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适应能力强, 不仅可以起到丰富植物多样性, 还可以使植物配置更具地方特色。

5 结语

上一篇:二次安防下一篇:职业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