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组织范文

2024-07-25

大学生组织范文(精选12篇)

大学生组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组织,领导者,科层管理

大学生组织社团的是大学校园的重要组成单元, 据权威机构调查数据表明在校近70%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过社团组织活动。大学组织社团主要分为传统科层制社团组织和新型自组织社团。领导者在大学组织社团日常运作管理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 其领导风格、决策过程往往影响组织的发展。因此, 就科层制组织社团和自组织社团组织领导者进行特征研究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社团组织领导者类型 (风格)

为了更好了解科层制组织社团和自组织社团组织领导者的类型, 团队抽取了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党团学组织的2010~2014年期间担任过主席团职位的18个学生干部以及现任各部门部长10人以及2011~2014年期间自组织社团“巅峰之家”历任大家长12人以及现任职能部门部长6人, 作为调查样本。通过发放PDP性格测试问卷, 再利用PDP测试工具, 得到相关结论。

根据美国PDP领导特质分析, 依据个性特质的不同, 将领导者类型分为五种:老虎型、孔雀型、考拉型、猫头鹰型、变色龙型。根据调查数据结果, 发现大学校园科层制组织社团的领导者多属于“猫头鹰型”, 自组织社团领导者多属于“孔雀型”。科层制组织社团内部架构较稳定, 制度较完善, 领导者多为责任心强、组织纪律性高, 个性拘谨含蓄。而自组织社团领导者充满激情, 善于言辞, 重视群体归属感。

二、大学社团组织领导者决策过程 (个体决策)

在组织中进行决策, 领导者往往不可避免犯下几种错误, 而组织行为学课程中为了提高组织决策水平, 把在组织中决策分为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三种模型决策。而且在组织决策中领导者会受个体差异和组织限制影响。其中个体差异方面, 主要是受人格、性别、智力影响, 而组织限制是受绩效评估、奖励体系、正式规则、系统强加的时间限制影响。根据团队长达一个学期跟踪记录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主席团例会和各部门会议以及旁听“巅峰之家”内部家长会议, 我们对大学校园内两种不同性质团体领导者决策过程有着深刻的认识。

大学科层制社团组织领导者决策过程, 循序渐进, 严格按照规章制度, 自上而下。决策过程严谨, 按照计划、调整、实施、总结四个步骤完成决策。下属部门往往担任执行角色和调整任务。属于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大学自组织社团组织领导者决策过程, 是自下而上的决策, 决策者在作决策前往往是倾听和关注到社团组织基层关于组织建设相关“声音”以后, 为维护群体一体性, 针对性制定相关措施策略, 决策目的性很明确。领导者制定一套涵盖全方位的决策, 下属部员严格按照决策文本实施。属于直觉决策模型。

无论是大学科层制社团组织还是自组织社团, 两者组织领导者决策都受组织限制中传统惯例因素影响。因为两个组织每年举行的活动比较固定, 所以组织领导者决策过程中往往参考过去作出的决策。

三、大学社团组织领导者决策认可度 (绩效考核)

组织领导者决策认可度高低往往看作是领导力强弱的重要衡量指标, 如果领导者决策认可度较高的话, 组织凝聚力会很强, 而且利于组织发展。在调研过程中,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形式, 发放问卷180份, 收集样本组织的部门成员对本部门领导者决策认可度调查发现。科层制组织社团对于领导者决策认可度高达90%, 认可领导者决策, 而自组织社团组织领导者决策认可度为75%, 认为领导者作出的决策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由此可见, 大学科层制组织社团领导者决策较明智、容易被认可, 但是自组织社团领导者决策需改善, 不宜带过多的个人主义色彩。

四、大学社团组织领导特征总结

经过团队成员共同努力, 通过访谈询问、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多种调研方法对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党团学组织和“巅峰之家”组织的调研, 初步对大学科层制社团和自组织社团领导者特征有初步认识。

大学科层制社团组织领导者多属于“猫头鹰型”领导风格, 决策过程往往起布大局角色, 而且决策认可度较高。大学自组织社团组织领导者多属于“孔雀型”领导风格, 决策过程往往起布局实施角色, 但决策过程中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决策认可度稍逊于科层制社团组织。大学两种不同性质组织的领导者, 在领导者特征方面既有不同之处, 也有相似之处, 两者的组织领导者决策过程中, 多采用有限理性和直觉模型决策, 并且都受组织限制中传统惯例因素影响。

五、大学社团组织领导者特征研究意义

本文主要从大学社团组织领导者特征开展调查研究, 旨在发现大学社团组织领导者的特征, 从而更好地指导大学社团组织领导者进行决策。

(一) 合理组建大学社团组织领导集体。

我们发现大学社团组织领导集体多属于单一类型的领导者类型, 但大学社团组织领导集体一般情况下有3个以上成员, 因此为了利于组织社团的发展, 应该丰富社团组织领导者类型。

(二) 加强社团组织领导者理论培训。

大学社团组织领导者往往是在社团组织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 然而这只是突出学生的处事能力, 并没有完全体现领导者的思想水平, 因此会在决策过程中出现易获性偏见、后视偏见、锚定偏见等错误, 形成独有的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

因此, 在大学社团组织领导者甄选过程中, 务必加强社团组织领导者理论培训, 通过开设骨干培训班组织理论学习, 并通过实例讲解、案例分析增强社团组织领导者准确决策意识, 提高组织领导者理论水平, 从而更好进行组织决策。

大学社团组织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生挖掘发挥自己潜能重要平台。组织领导者位置更是培养未来领导者的雏形, 因此就大学社团组织领导特征方面进行研究非常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红, 唐锐.大学社团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青年探索, 2010, 7

[2] .斯蒂芬.P.罗宾斯, 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第14版

大学生组织 第2篇

官管理

【内容摘要】本文从公共组织人员行为管理、公共组织群体的理论角度,以西南沿海地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为例,分析地级市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选聘录用机制、培训锻炼机制、培养服务机制、保障激励机制,对大学生村官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大学生村官把有用的知识带到基层、带到农村,并服务基层、服务农村,为发展农村经济出谋划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公共组织;大学生村官;管理;

一、研究背景

(一)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起源及发展

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这项工作自2008年在全国开展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逐步形成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六年来,全国累计有30万名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他们主动融入农村,带头创业富民,真心服务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从大学生村官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和各类人才越来越多。大学生村官工作战略意义逐步显现,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二)大学生村官的性质

大学村官是由中组部牵头,省区市组织、人事部门负 责具体的管理工作,选派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大学生村官是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的,由公共财政支付其报酬的,与政府的关系是由法律调节的,谋求公共利益,对社会与公众负责,并为国民服务的“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属于公共组织人员范畴。随着行政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范围的日益扩大,使得国家行政组织在公共部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政府不仅录用行政事务管理人员,而且也广泛地使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工作职责就包括行政性事务管理及专业技术服务等。

(三)西南沿海地区港市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状况 2008年以来,西南沿海地区港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有关精神,共计选聘了318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目前除了94人考录到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工作,20人自行创业或另谋职业外,仍由214名在岗大学生村官。几年来西南沿海地区以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为宗旨,紧紧围绕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有发展”的目标,通过强化教育培训、健全关怀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加大考核激励等四项举措,扎实做好了各项管理、服务、培养、考核等工作,有效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为西南沿海地区港市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大学生村官逐渐成为了西南沿海地区港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二、西南沿海地区大学生村官管理模式分析

(一)健全选聘录用机制,提高村官队伍素质 西南沿海地区港市按照“严格标准、拓宽视野、竞争择优”的原则,努力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大学生村官队伍。一是合理分配名额。该市组织人事部门每年向下辖县区下达选聘需求计划,各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基层需求,确定当年选聘数量,统一组织实施选聘工作,保持大学生村官招聘人数符合全市需求实际。二是规范选聘程序。规定了个人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察、体检等一套完整程序,实行职位、条件、标准、过程、结果“五公开”,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度。三是提高选聘质量。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中共党员的比例达到80%以上”,同等条件下“学生党员优先、学生干部优先、回原籍任职优先”。

(二)强化培训,注重锻炼,提升综合能力。

1、通过岗前培训、专项培训,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

为帮助大学生村官尽早熟悉农村工作,西南沿海地区每年都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尽快了解农村工作实际,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各县区、乡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座谈会或培训班,认真倾听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情况,为他们搭建互相交流的平台,并结合实际开展工作业务知识培训,切实增长他们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才干;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安排调研课题,提供可独立开展工作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意识,提升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比如,从去年以来西南沿海地区在安排大学生村官工作时,就明确了将大学生村官安排到贫困村,确保每个贫困村都要有一名大学生村官。各县区也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锻炼。如,合浦县组织人事部门 每年都对大学生村官进行2次以上集中培训,主要是培训农村工作方式方法,熟悉农村相关法律法规,如何应对农村一些突发事件处理方法,加深了解全县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和经济发展形势;年初要求各乡镇制订出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计划,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县、乡镇、村(社区)举办的种养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及学历等各种学习培训,要求每年培训3次以上,努力提高农村工作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

2、通过“压担子”的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增强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的能力。

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村官在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中得到锻炼,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成长。银海区从今年以来就通过让优秀大学生村官挂任村两委副职的方式,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和能力的舞台。铁山港区则采取压担子的办法,尽可能将其安排到有重大项目建设、征地拆迁任务重、基础较薄弱的村中磨炼,在完成各项艰难工作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基层工作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服务基层和项目建设工作。

3、通过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创业示范基地学习考察,进一步帮助增强在农村开展创业的感性认识。

为帮助大学生村官进一步拓宽视野,增进对农村社会和农村创业的了解,该市还通过现场参观,实地学习等方式开展了培训工作。如,2011年西南沿海地区港市就组织了2009年及2010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到广西来宾忻城考察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学习他们的先进 创业经验。同时还选派xx镇大学生村官林茂源参加自治区举办的农民致富骨干培训班,赴台湾实地考察,增长了致富知识。

4、成立创业基金会,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开展创业提供金融支持。

今年西南沿海地区还专门从市财政争取安排了100万元的专项资金,做为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的启动资金,成立青年创业基金会(YBC)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进行指导和扶持。预计从明年起,将全面启动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工作。

(三)有效服务,加强管理,促进健康成长。

1、实行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结对帮带大学生村官制度。

西南沿海地区积极借鉴各地大学生村官管理方法,结合实际,创新模式实行人文管理,全面促进了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确保每位大学生村官至少有2名以上的班子成员结对子,传授村官农村工作经验,每周至少与村官谈心一次,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树立信心,为他们开展农村工作夯实基础。比如,铁山港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经常利用手机信息等方式与大学生村官建立热线联系,及时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政策咨询、思想引导、困难帮扶等服务,为他们的工作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服务平台。建立镇党委组织委员结对关怀联系大学生村官制度,召开座谈会、深入各村走访,了解村官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切实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难,为他们愉快 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2、采取“四级”共管的办法,全面跟踪,确保大学生村官履职履责。

为强化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该市通过实行市基层办、县区基层办、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四级共同管理的办法,对其履职、现实表现、思想动态等情况进行全面跟踪督导,保证大学生村官切实履行职责。各县(区)基层办设立热线电话,指定联络员,为大学生村官排忧解难。建立大学生村官QQ群,通过网络经常性地与大学生村官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等。比如,合浦县组织人事部门每季度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1次检查,每年召开1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心声。要求乡镇党委坚持不定期的走访,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动态,每季度汇报一次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督促检查。还要求村委严格请销假制度,做好大学生村官每天上下班的考勤工作,并定期向乡镇党委报告情况。

3、联合考核,群众评议,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对大学生村官客观、公正考评制度。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大学生村官的德、勤、职、能,该市主要采取了由各县区基层办会同乡镇、街道党(工)委组成大学生村官考核工作组,参照本地乡镇公务员考核方式,通过查阅大学生村官的平时考勤记录,走访大学生村官所在村(社区)村(居)民、村(居)委,并组织群众进行评议等方式,全面考核村官履行岗 位职责和工作实绩等情况,特别是参与国家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新农保”推广、村“两委”换届、人口普查等中心工作情况。通过考核,进一步调动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四)完善保障机制,激发创业热情。

1、主动协调,定期督查,落实待遇。

积极沟通和协调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落实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医疗保险等待遇,定期对各相关单位进行督查,确保大学生村官各项待遇及时落实到位,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比如,海城区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安心工作。区选聘办及时协调街道安排外地村官入住宿舍,让他们与街道党建组织员一起搭伙,村干部、群众也经常邀请村官到家中用餐,并主动协调区财政、民政、人事等部门,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及一次性安臵费,及时办理养老、医疗和人身安全意外保险,并参照乡镇公务员工作生活补贴提高标准同步提高大学生村官待遇。

2、关心生活,提供保障,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在生活上,市、县区委组织部、基层办领导还经常进村看望他们,给他们送去关怀和鼓励。并要求各县区和乡镇在物质生活上,认真做好工资福利待遇、食宿等后勤保障工作,保证大学生村官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铁山港区选聘办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办理参加社会保险事项,还将大学生村官待遇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标准核定工资待遇,而且随着公务员工资标准的调整相应调 整提高村官待遇,保证工资足额按时发放。合浦县在办理大学生村官工资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要求乡镇政府优先给村官安排借支,暂时解决平时生活开支问题,并妥善安排好食宿。银海区努力为大学生村官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在文化生活上,通过组织优秀大学生村官赴外地参观学习,开展秋游、摄影、征文比赛等活动,活跃大学生村官业余文化生活。

(五)完善激励机制,搭建再就业平台

1、完善机制,提供多渠道再就业出路。

为帮助大学生村官有效解决聘用期满再就业的“后顾之忧”,该市还为大学生村官制定了再就业“多项选择”的机制,实现了大学生村官既“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又“流得动、有发展”的良性循环。承诺三年聘用期满以后的“出路”是:“继续留任、考取研究生、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自主创业”。对三年来表现突出且自愿留任的大学生村官,除了可以继续享受中央财政补贴外,待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入村“两委”班子。仅2011年就有8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该市还鼓励大学生村官利用年纪轻、有闯劲、有干劲、有思想的特点,继续扎根基层、服务农村。

2、传递信息,多方协调,搭建再就业平台。一方面该市要求各县区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关注有关的各类针对大学生村官的招聘信息,并通过建立大学生村官信息群发方式,及时将企事业单位招聘招考的有关信息传递到大学生村官,为大学生村官的再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 部门还积极协调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等用人单位,优先聘用具有农村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及时传达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如去年和今年就先后两次组织有关的大学生村官参加自治区举办的再就业现场招聘会。

三、存在问题

几年来,西南沿海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一些待遇落实不到位。在公务员工资标准上调的情况下,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补贴得到了上调,但另一部分保持不变,各县区执行不平衡。影响了部分村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培训和帮扶力度不足。每年专项培训经费有限,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培训方式方法也相对单一,难以达到真正的培训效果;部分大学生村官已有创业意识,但仍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扶持。三是部分村官思想不稳定。大学生担任村官的原因很多,但部分村官想通过在村里工作一段时间后,能有机会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研究生,或者通过提拔等途径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所以部分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往往表现出不稳定,没能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基层工作中。

四、对策建议

(一)要进一步落实政策,优化环境,营造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

1、不打折扣,落实各项工作和生活待遇。要及时落实大学生村官有关待遇,特别是生活补贴标准,要按照所在乡镇公务员工资标准及时作出调整; 要改善生活环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帮助任职乡村的大学生村官落实食宿设施、办公地点,配备必要的宽带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使他们能够留得住、住得下、干得好。

2、进一步加强宣传,强化思想引导。

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选聘大学生村官的重大意义;要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价值观和名利观,充分认识到基层工作是个人成长进步的有效平台、重要舞台。

3、锻炼与信任并重,切实做到组织支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把他们当做后备干部来对待,在工作上将他们当做重要人才来厚待,给他们多压担子,多交任务,让他们实实在在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使他们能够迅速把自身智力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推动村级发展、带动村民致富、促动农村繁荣。

(二)多渠道、多途径并举,深入拓宽村官成才出路。拓宽大学生村官成才出路,妥善安排好期满后工作,是激发他们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农村工作的有力措施。

1、组织进行考试录用。

根据辖区内选聘大学生村官人数,确定招考职数(如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补缺时,优先从大学生村官中录用,考录职位不少于补充缺额的20%),放宽招考条件(如不限专业等),专门针对合同期满的村官组织进行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

2、推荐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或直接纳入事业单位编制。

对于成绩显著、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核等方法,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或可以直接纳入事业编制或留任村干部等。

3、积极向各类企业推荐。

组织举办针对大学生村官的专场人才招聘会,主动为企业和大学生村官牵线搭桥。定期向期满大学生村官提供企业需求信息、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尽快就业。

大学生创业组织形式选择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师主导型;学生参与型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123-2

0 引言

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创业就无形地成为了包括在校大学生和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在内的一种职业选择。大学生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不仅掌握了很多理论性的知识,而且在学校为学生们提供的各种实习基地的实习为大学生今后的创业打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然而,在创业之初,真正困扰大学生的应当是如何理性地选择创业的组织形式。那么,在大学阶段,学生们就很有必要学习大学生创业组织形式,即企业的设立、运行等方面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创业。下文中就围绕《大学生创业组织形式选择》通识类课程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课程学习的必要性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催生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大学生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群生力军。众创不仅需要我们的创业者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还需要创业者能够运用适合自己的各种组织形式(例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进行创业。本课程旨在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平台技术支持,使其了解、熟悉并掌握各种企业的设立、运营、管理和公司融资等相关法律制度,了解创业中的相关法律风险、掌握有效化解法律风险的对策。

2 课程建设内容

2.1 课程建设内容体系

作为规范企业设立、运营管理、组织机构、兼并重组和融资的法律,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课程建设的目标,本课程主要包括如下八个专题:

专题一:企业的设立。讨论企业的分类,让大学生创业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和需要选择符合创业项目的企业类型(个人独资企业、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掌握企业设立的条件和企业设立的程序;熟悉我国正在进行的企业设立登记制度改革内容。

专题二:企业的运营管理。掌握企业的组织机构,例如,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重点掌握企业各类组织机构的不同职责和义务;讨论设立符合创业者需要和企业法要求的公司组织机构;熟悉创业者如何通过企业组织机构对企业的运营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专题三:企业法务。介绍涉及企业的相关法律实务,包括商标权的保护、合同的订立与履行、违反合同的法律责任等;聘请企业法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介绍企业法务人员的职责和作用。

专题四:企业主或公司股东权利。掌握个人独资企业的企业主的各种权利,合伙人享有的权利(包括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公司股东享有的权利,如表决权、股利分配请求权、依法转让出资或股份权、建议和质询权、知情权等;讨论作为公司创始人的创业者如何保护自己作为原始股东的相关权利。

专题五:企业融资。介绍企业融资的各种方法和途径,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引入战略投资者、发行股份、股权众筹等;介绍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符合创业企业融资的新三板、四板和股权众筹的基本内容;比较各种企业融资方法的优点与缺点;探讨创业公司在创业期、高速成长期等不同时期进行公司融资的最优方案。

专题六: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介绍企业基本的财务会计制度;了解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制度;熟悉企业正常运营需要严格遵守的企业财务会计准则。

专题七:企业并购重组。介绍公司并购重组的类型,如公司合并、公司分立、上市公司收购;掌握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在面临公司并购时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重点掌握在公司并购中公司股东如何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专题八:企业的解散和清算。了解企业解散的原因、企业清算的分类;熟悉企业注销登记制度。重点掌握普通清算的法定程序。

2.2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及目的

该课程主要遵循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考虑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需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目的。

以教师为主进行的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对企业法形成一个逻辑严密、体系完整的知识链结构,故该部分内容需要采用教师讲授方式进行授课,例如,企业法律形式、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公司的章程制定等。此外,企业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开展角色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充当角色模拟进行设立与经营企业。针对企业设立要求学生实际去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注册登记,并设立企业;针对公司运营要求学生们定期模拟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在各种会议中展开各种有利用公司发展的讨论;针对企业财务会计要求学生抽出时间去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际调研并学习相应的实务知识。

2.3 实践性教学之设计

第一,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实践的首要内容,也是较为规范和有序的实践环节,所以在课程建设期间需要签订包括律师事务所、法院、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实习基地,以便学生分别从律师、法官、企业等不同的视角观察和体验企业的运作过程,使学生对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等)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完整。第二,实际调研并操作。教师根据班级人数的规模大小,采取角色担当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实际操作并调研。例如,选择一些学生去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实际的企业设立工作,选择一些学生定期模拟召集各种会议(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等),选择一些学生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实践财务审计等,以便学生达到真正模拟设立及运营企业的训练。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第一,课堂传授理论法:教师主导型.实践能力培养的前提是扎实的知识基础,扎实的基础有赖于教师进行系统地讲授理论知识。所以教师需要向学生完整地传授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等相应的理论体系。而这些知识在涉及大学生创业时如何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组织形式甚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大学生创业时有可能面临的各种组织形式不同的特点及风险,针对性地将知识点进行完整和有逻辑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选择组织形式时更理性、客观。第二,案例讨论法:学生参与型。该课程的特点需要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故为学生提供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案例并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了解案例并查找相应的法律及其他文献。学生在了解案例要点的基础上,课堂上由学生按照课前布置的分工就案例进行阐述,并作充分的讨论和分析。教师在听取学生讨论案例的过程中及时梳理讨论进程并及时指正和解答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专业问题。案例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和学生共同结合相关知识要点做好充分的总结。第三,模拟实践法:公司法务进课堂。为避免该课程脱离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有必要聘请公司的法务人员或有相应经验的律师、法官进入课堂与大学生共同探讨并传授给学生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等各种企业在实务中出现的风险及需要避免的一些法律问题。法务人员、律师或法官可以就之前接触到的一些企业法务中的具体问题与准备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组制定解决方案。通过这种实战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应对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位大学生在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时应当综合考虑在法律规定的法定形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当然,在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时还应当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把握,例如,在税收问题上,虽然公司能有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但是纳税人没有太大的利益空间,而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作为纳税主体缴纳税款。除了税收,在开办组织形式时的程序繁简、企业的管理方式、利润分配及亏损的承担、投资人的责任范围都应当是大学生在创业是应当考虑的综合因素。只有这样,大学生在创业时及运行过程中才能从容因对各种法律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向辉,雷家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4).

[2] 徐小洲,梅伟慧,倪好.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

大学生组织 第4篇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组织管理,项目负责制

社会发展的趋势日益表明, 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 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 而科学技术的发达和民族素质的提高, 其灵魂在于创新。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明确要求“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也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电子设计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检验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形式。

电子设计竞赛的目标是引导高校加强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加强科研和工程实践训练,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吸引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目前,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举办10多年, 在高校和社会上已产生广泛影响, 如何针对本校具体情况有效地进行大学生电子设计培训是每个参赛学校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全程参与管理和指导了黄石理工学院学生参加了近5届全国和湖北省举行的电子设计竞赛, 获奖比例和等级逐次提高。文章通过研究有关高校管理方法, 并以黄石理工学院竞赛管理发展过程为例给出最新的管理方案来探索有效的竞赛组织管理方法。

1 湖北省各高校采取的组织管理情况

湖北省高校在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通过每年一届的湖北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组织的“电子竞赛与电子专业教学与改革会议”的交流, 湖北省本科院校中各院校的组织和管理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二类:

(1)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重点高校和相关高校, 主要的管理经验是从学生入学开始选择培训, 重在长期。在固定场所为大批学生提供长期以阶段性任务为目标的培训方式, 并引进严格的淘汰机制。经费上采用学生出一点, 主管部门出一点, 学校相关部门争取一点, 与相关企业合作赞助一些的方式, 从而有着充足的经费。在学生激励上, 学校对于获全国一等奖的学生保送研究生。在指导教师上有专任教师全面负责。并且通过优秀学生吸引有关教授参与和支持。

(2) 其它高校特别是不在省会的大多数地方高校, 管理方式主要以提前半年左右进行准备, 强化培训;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培训后选出参赛队员集中训练。一般没有专任教师专门负责。培训重心集中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上。经费主要来自学校的拨款, 经费来源单一有限。在学生激励上, 主要来自学生管理部门给予的一定精神和物质奖励。

对于地方院校竞赛组织管理值得借鉴和需改进的地方:

(1) 经费的获取方式对地方高校有借鉴作用, 但由于地方院校的实力完全照搬不在适合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

(2) 师资在地方院校比较紧张, 专门设岗不现实。应充分调动相关教师直接参与指导。

(3) 从进校开始进行培养方法是尽早提高学生全面能力的良好方式, 但地方院校因场地和管理问题, 以及入学学生本身基础问题和学习能力, 我们认为在地方院校目前不大适合在大学一年级期间进行培训。

2 我校电子竞赛管理发展过程

我校于1999年就已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 在早期连续几年采用暑期集中培训方式进行, 对学生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一定作用也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主要集中在暑期进行, 参与指导的教师一方面付出了大量时间, 另一方面时间短、训练不充分, 而且因为在暑期高温天气下进行, 效果不尽良好;另一方面指导较为分散, 指导教师责任不明确, 有个别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基本没有起到指导作用。针对以上情况, 提出了指导教师负责制管理模式来明确教师责任提高教师指导的力度, 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学生知识能力和竞赛成绩取得一定提高。但指导教师负责制管理模式只是要求教师在集中暑期培训期间根据指导教师自身专长分组负责指导相关小组学生, 但在形式上仍采用暑期集中培训的方式。实行的结果发现, 要提高学生真正素质尽力达到电子竞赛的目的, 必须放在以日常培训指导为主。通过讨论和研究提出了项目负责形式的组织管理模式。

3 项目负责形式的组织管理

项目负责形式的组织管理模式出发点是根据学院实际情况, 结合师资力量及学院学生特点, 在以指导教师负责制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指导教师职责和学生团队的作用有效使用经费。通过采用电气学院竞赛组管理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团队项目负责的形式达到充分利用学院经费, 提高管理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科研能力, 并在保证一定学生培训面的同时更具针对性, 同时调动指导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方案如下:

项目于每年电子竞赛后三个月内由指导教师负责申请并由电气学院组织专家评审。每个项目给予3000元支持, 项目实行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启动阶段, 经费1000元, 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较大范围的人员培训, 这一阶段一般每组不少于5人。第二阶段, 作品试制, 经费1000元, 主要集中在选拔出来的核心队员中进行。第三阶段项目作品模块化, 完善化并参与竞赛。为确保培训质量和成效, 每项目要求至少由一名教师负责, 也可以由一名以上教师组成联合指导组。为保证指导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要求同一名教师申请的项目不多于两项。

项目申请具体要求及条件:

(1) 参与者:全体理工学院教师和学生。

(2) 项目申报形式和内容:项目必须针对全国电子竞赛相关内容进行, 填写申报书, 由学院组织专家审核。申请项目格式比照校级项目, 项目必须以实物结题 (含软件及硬件完整的电路图) , 学院组织验收。作品归学院所有。原则上作品应制作两套, 作品应具有较强的模块性、互联性。

(3) 项目经费管理:指导教师负责。

(4) 项目作品上交时间:项目必须在电子竞赛比赛前15天上交作品和报告。

(5) 项目结题要求:最低要求每个项目组至少要有一篇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省级学术论文或有获奖。若没有达到要求则要退还30%项目经费。

(6) 获奖奖励:获得省一等奖以上 (含省一等奖) , 由电气学院给予及向学校申请特别奖励。

此外, 为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 对于申请了和指导了电子竞赛的指导教师特别是指导队获奖的教师在申请校级项目时, 电气学院给予优先考虑和支持。对于获奖队的学生给予学生评优等方面的优先考虑。

4 结束语

通过不断的改进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我们电子竞赛成绩和获奖比例逐次提高, 特别在2007年六个参赛队中获得湖北省本科组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名, 专科组三等奖一名。2008年三个参赛队均获得湖北省二等奖。所参加竞赛的队员在今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 在就业上有明显优势, 部分同学以远高于本科生首次就业的平均工资被沿海高新企业录用。实践证明, 电子设计竞赛可以推动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 将电子设计培训列入大学生培养计划和科研训练计划之中, 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并且能明显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希望有关组织和管理方法的探索对电子设计竞赛的有效进行以及对相关类型院校有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长宏, 张恒庆, 王刚.电子设计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成都:实验科学与技术[J].2006.2:7072.

[2]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14.

大学生组织生活会3 第5篇

一、会议时间: 2011年3月2日

二、会议地址:A-05 305

三、主题:助学金的评选政策

四、策划人:张彦林

五、记录人:姜凯莉

六、出席人:10级应用化学2班全体学生

七、内容: 一年一度的助学金评定工作正在一步步进行,上级的工作下发到班级,由于时间比较紧急,我们班组织了班级活动——奖助学金评定活动。

这一次的活动展开的很顺利,同学们都很支持班长的工作,首先是评定助学金,班长让大家把评定名单写到黑板上,然后公开评选,大家凭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出了八名同学,然后是国家助学金很顺利的进行着,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发表意见,氛围很好。

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实验 第6篇

一、理解教材,优化实验材料

《摆的研究》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的第六课。本课让学生经历运用“假设与搜集证据、控制变量”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五年级的小学生虽然接触过摆,但是对于摆依然很陌生,特别是关于“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并不清楚,也正是因为说不清楚,这就为探究“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增添了动力。

教材要求做三个实验:1.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图片用大小不同的螺帽);2.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3.摆绳长度相同,摆锤有长短的实验(图片用木条)。实验1、2让学生得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短,摆动越快。而实验3是让学生明白真正的摆绳不只有绳。一节课如果让学生完成三个实验时间来不及,所以第3个实验由教师做。

笔者觉得自己比较成功的是对教材中提示的实验材料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处理:一是对于摆锤,教材推荐用大小螺帽表示两种不同重量的摆锤。如果让学生准备材料可能有点难,最重要的是其实当两根摆线长短一样绑上大小两个螺帽后,实际长度就会发生变化,大螺帽的摆线要比小螺帽长。而且绳解下系上又浪费时间,也会出现绳长不完全相同的情况,影响实验结论。于是笔者把螺帽换成了一串钥匙(钥匙扣和三个相同的钥匙)。这是一位学生在前一课“观察自己的摆”实验时自己做的摆,笔者看到以后觉得用它做摆锤很好,钥匙做实验材料,现成,容易办到。改变摆锤重量只要从扣中拿出或放进一枚钥匙就可以了,这样完全不用动摆绳。二是对于第三个实验用的木条,准备比较麻烦,笔者就用现成的4枚回形针,把回形针一枚一枚往下接就行了。这两处创新,优化了实验材料,为有效实验节省了时间,减少了误差。

二、加强指导,提升实验质量

在课堂实验中,小组合作探究的效果不尽人意,原因往往是教师一宣布讨论或实验,前排学生刷地回头,四人小组里,有的在说话,有的在摸器材,好奇、好动,静不下心来细听。所以明确实验的要求和小组的分工是提高实验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在《摆的研究》一课中,为了使实验有效,实验之前笔者做足了演示和提示。

先看片段设计:

1.课始,介绍了组成简单的摆的各部分名称:摆绳和摆锤。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看到不同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同的,那么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猜想一下。

生1:我认为与摆锤的重量有关。

师:什么关系?

生1:摆锤越重,摆动越快。

生2:我也认为与摆锤重量有关,但是我觉得应该是摆锤越轻,摆动越快。

师: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3:我认为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生4:可能摆绳越长,摆动越快。

生5:可能都有关系。

师:看来同学们的猜想挺多的,到底哪种正确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出示课题)研究的方法是“对比实验”。

2.出示带有3枚钥匙串的摆。

师:如果要研究“摆绳”,我们要改变什么?什么不变?如果用这个摆做实验,怎么改变摆绳的长度,而保持其他不变?

(演示:只要把摆绳往铁架上缠绕就行。)

师:如果要研究“摆锤”, 我们要改变什么?什么不变?如果还用这个摆做实验,怎么改变摆锤的重量,而保持其他不变?

(演示:只要从环扣里逐一取下钥匙就行。)

3.学生分工。

师:在此实验中,你认为怎样分工比较合理?

(任选一组请组长安排任务,一号计时,二号定摆,三号数摆动次数,四号记录。上台演示一次。)

4.数数要求。

来回算一次,时间到但不到一次的都不算。计时同学一定要注意力集中,误差不超过1秒,否则无效。

教师既让学生思考,又有引导、演示,把实验过程细致化,可以避免少走一些弯路,大大节省实验的时间,把实验的重点落到实处。任务分工到位,使每位学生参与到实验当中,避免出现一边倒的现象,这样让不同的学生负责不同的任务,既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实验前做足功课,可以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三、交流反思,加深实验印象

在《摆的研究》中,有如下两张实验表格:

15秒内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原来重量

两倍重量

三倍重量

我的发现

15秒内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原来绳长

两倍绳长

三倍绳长

我的发现

学生实验完成后,教师课件出示表格,请各组长汇报交流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在汇报中结论是学生自己概括的,存在不完整的现象,教师出示一些学生提供的结论,让学生评价,达成综合性意见。

在实验时,教师及时观察每组的情况,发现有些组做得很快,教师特意把他们组的记录表放在课件上,让学生观察上下两张表格中的数据,你觉得他们组为什么做得那么快?原来在两张表格中三倍重量的数据和三倍绳长的数据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两项实验他们只做了一次,他们觉得实验重复,把数据直接抄下来就行了,做第二个实验时直接做两倍绳长了。教师竖起大拇指表扬了该小组的成员。

实验后的交流汇报,教师往往指向实验结果,忽视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当学生说出结论后,往往感到万事大吉了,忽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匆匆走过场。所以笔者觉得完成实验以后,教师要重视对过程的分析和交流。首先要求学生关注实验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再者引导学生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重点培养数据意识;第三,讨论和交流时一定要进行提炼。

同时,我们应该好好反思整个过程,整理一下头绪:我们研究的是什么?怎么进行研究的?研究的结果是什么?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怎么改进?有没有创新的发现?……适当的反思有助于促进对原有知识的巩固,也有助于找出失败的原因,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研究 第7篇

非正式组织是由梅奥经过霍桑试验提出的,它是指独立于正式组织之外的由一些兴趣爱好相同、经历相似的人通过非正式的渠道集合而成的。非正式组织因其特殊性广泛存在并对正式组织有较大影响。在大学中,非正式组织主要有几种类型:第一,兴趣爱好型。兴趣爱好型的非正式组织是校园中占比最大、种类最多的非正式组织。它主要是由一些兴趣相同、志同道合的人通过频繁的接触自发的组织而成的。它成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把这些具有相同兴趣的人组织在一起便于开展一些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不断发展壮大,增加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在课业之余消遣娱乐的场所,培养学生们多种兴趣爱好,增添他们大学生活的丰富度,使其不至于成为书呆子。第二,学术研究型。学术研究型的非正式组织是指自发举行的学术沙龙、英语角、讲座等。这种非正式组织的成立是为了提供给学生一些本专业之外的其他学术知识,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第三,亲缘地域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集体主义、人道亲亲的文化特点。这种非正式组织是以地域为纽带把一些具有相同或相似地方风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的人聚集在一起。这种亲缘地域型非正式组织在大学中最大的体现就是同乡会,它具有较为典型的自我包容性和异域排他性特点。它的存在确实给一些远在他乡的学子一种家乡感,有浓厚的亲情味,但是它也容易导致各同乡会之间互不包容,产生破坏性行为,因此需要对同乡会进行有效管理。

2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2.1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一般性

2.1.1 自发性

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并不是由于某个人经过一系列的策划故意而为之,更多的是由于这一群大学生有相同或者相近的心理需求、感情归宿、兴趣爱好,在某个时间某个场所相约在一起无意识中形成的。

2.1.2 盲目性

非正式组织是由情感相近或相同的人自发的组成在一起的,也就是说非正式组织的建立要紧紧地追随情感的逻辑。但是因为大学生尚处于青春期阶段,情感生活不固定,正处于意气风发之时,常常会因为头脑发热、感情用事仓促决定,因而经常会进入一个组织之后又进入到了另一个组织,导致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不固定,从而也无法形成一个长期一致的目标。

2.1.3 非程序性

所谓的非程序性是指情感的非理性、非逻辑导致非正式组织的非逻辑。主要体现在非正式组织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权利和组织架构,没有一个组织的整体运作方案和章程。非正式组织中权力来源于在组织中形成的领袖人格魅力以及良好的口碑。

2.2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殊性

2.2.1 随意性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缺乏明确的组织架构和长远的目标导致组织机构性不强,成员行为较为随意。非正式组织中没有一些比较明确的条条框框来规范学生,容易造成学生任意而为。

2.2.2 凝聚性

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是由一些共同兴趣爱好、共同价值取向甚至是共同地域来源的人组成的,他们在情感方面能够达到一致性,并且大学生并不像社会中的人每天都有较强的绩效要跟进,存在利益冲突,他们的心思更简单纯粹,能够相互理解,因此他们的凝聚性较强。

2.2.3 重合性

所谓重合性是指非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有较大的重合。在大学中人员密集,经常导致不同的非正式组织在组织活动的形式上不尽相同,从而造成学生分身乏术。

2.2.4 短时性

短时性是指在大学中某些非正式组织存在的时间较短。因为大学是面向社会开放的,社会中的某些潮流气象会传到大学中来,大学生为了迎合这一气象凸显潮流会自发的组织某些活动形成某些团体。但是这些潮流往往是风靡一时,因此所形成的小组织也会因潮流的褪去而烟消云散。

3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

正如巴纳德所言,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正式组织所构成的,社会的稳定运行要靠正式组织来维护。然而正式组织运行的是否有效又依赖于非正式组织的调节。如果没有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就会失去信息交流的渠道;如果没有正式组织,社会又会变得没有秩序、效率低下。因此,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有效结合才是稳定社会秩序,提高社会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大学中,非正式组织对学校的发展和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3.1 积极方面

3.1.1 大学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有利于信息的传播

非正式组织一方面是正式组织消息传播渠道的一个弥补,提高了消息传播的速度。另一方面,又能够传播一些正式组织难以传达的信息。例如,非正式组织能够传达学生在学习之外的生活方面和情感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真实地反映了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以及心理健康的程度。对于这些信息的掌握,教师可以善加利用,理性引导学生防止其误入歧途。

3.1.2 大学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满足了学生社交的需求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便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如果社交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学生很可能会失去对学习的热情。

3.1.3 大学中非正式组织能够起到调节的作用,维持正式组织内部团结

例如,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意见,双方激烈辩论相持不下时,就可以通过非正式组织进行沟通并达到和解。

3.1.4 大学中非正式组织有助于维持个人的自尊

例如,当学生会主席换届选举时,原学生会主席可以在非正式组织中得到原有的尊重,重新获得满足感。

3.1.5 大学中非正式组织起到监督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可以监督学生会等正式组织的行为,防止其滥用权力,无拘无束,起到了制衡的作用。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其内部严格的规章制度,而且有赖于通过舆论来加强约束力。非正式组织可以通过舆论的作用来影响其内部成员,协助正式组织实现目标。

3.2 消极方面

3.2.1 大学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会干扰正式组织的目标

当正式组织的目标与非正式组织的目标相同时,会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但是,这种情况往往较少。一般情况下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与正式组织的目标往往存在着偏差或相反,削弱正式组织作用,甚至展开抵抗活动,会严重影响学校开展办学活动。

3.2.2 维护自身的特殊利益

非正式组织是基于其组内成员感情需要而成立的,因此往往会维护组内成员的利益。在大学评优评选的过程中,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往往会联合起来选举组内成员而非进行客观评断,最终影响选举结果,影响真实性,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学校整体的运行效率。

3.2.3 影响正式组织的稳定性

非正式组织作为正式组织的补充,充当消息传播渠道的角色。但是在消息传播的过程中,有时非正式组织为了维护小团体的利益而故意散布一些不实的信息,扭曲信息,使信息传播发生障碍,对学校的稳定性带来影响。

3.2.4 容易造成冲突

正如上文提到,非正式组织具有较强的自我包容性和排他性。这种特点容易使学校内部出现一些帮派现象,使得学校的一些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引发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同时也会使各非正式组织之间造成冲突。

4 有效管理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对策

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管理,使之配合正式组织的发展则至关重要。

4.1 正确认识并容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大学中非正式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满足了正式组织所不能满足的大学生在某些方面的需求。在大学中,正式组织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伟大抱负的主要途径,而非正式组织则主要致力于满足大学生社交需求、情感归宿。非正式组织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所必需的,是对正式组织的有益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大学生的发展。大学中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善于对其引导,应该在做决策的过程中把非正式组织的功能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在协调人际关系、满足心理需要等发面的积极作用,消除其不利影响。此外,对于非正式组织的某些团体也要仔细审查,不能以偏概全,例如大学中可能确实存在某些消极的非正式组织具有破坏行为,但这仅是一小部分,不能因为这一小部分团体而否定打击所有非正式组织。

4.2 加强对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的指导,正确引领非正式组织的发展

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的推选不是由上级任命,而是由组内的成员对其人格魅力以及组织能力的信赖所选举出来的,因此核心人物在非正式组织中威信较高,能力较高,被大家所拥护,他的意志和行动决定了非正式组织的发展方向。因此,对核心人物的有效指导可以起到对非正式组织管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正式组织的管理者可以时常将校内所有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召集在一起,了解非正式组织的发展方向。对于有争议的地方,高校管理者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育转化他们,务必使其与正式组织的发展方向相一致。此外,对于校内一些消极的非正式组织,学校教育者要努力劝诱,做好说服工作,满足其合理要求,必要时正式组织管理者可以直接参与到非正式组织的运行过程中,时时对其监控和纠正。

4.3 完善正式组织职能、管理制度及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大学中非正式组织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高校中组织多元化发展、兼容并包,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校正式组织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正式组织职能不够全面,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求,从而导致非正式组织快速发展。因此,学校所要做的就是完善正式组织职能,进行科学化的制度管理。在正式组织开展活动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学生们的心理诉求和情感需要而非官僚主义形式,要使每名大学生都能够投身参与到正式组织的活动中来而非只给少数人机会。此外,高校还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宣传正确的思想道德标准和开展有益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等,通过这种无形的文化力量,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及学业的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德志.非正式组织:特征、作用与管理——基于中国文化情境的视角[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2]魏彤儒,郭孝锋.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4).

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治理模式研究 第8篇

公益创业又称社会创业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 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全新创业模式。公益创业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又兼顾经济效益, 以保证组织的可持续运作和发展。其核心理念与当今世界主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当前中国和谐社会发展战略高度统一。公益创业特别关注未被解决的社会问题及政府无法顾及或尚未关注的领域, 对于因“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形成的危机起到了重要的化解作用[1]。

大学生公益创业将公益创业的主体定位为大学生。大学生公益创业不仅将大学生创业活动扩展到公益领域, 借助规模庞大、充满社会热情的大学生的力量解决诸如阶层冲突、社会养老、儿童失学和青年就业等一些紧迫和棘手的现实社会问题, 而且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公民责任意识及扩大大学生就业的选择范围, 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目前, 我国的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及项目已悄然发展, 方兴未艾。如厦门大学的“大学生实习联盟”, 北京大学资源管理学院的高校“百老汇”团队与校外团队合作演出等公益创业项目顺利开展,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然而, 由于我国的大学生公益创业尚处起步阶段, 国内大众对公益创业缺乏理性认知, 公益创业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 大学生难以从企业、社会、政府得到有力扶持。目前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也基本处于自发、散发阶段。制度的不完善、资金的缺乏、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内部与外部治理机制的不健全等问题, 常常直接导致项目的夭折, 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面临严峻的挑战[3]。

基于上述背景, 笔者分析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治理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并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 试图构建以大学生、高校、社会企业、政府为基点的“四位一体”的多方协同治理模式, 为促进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及公益创业活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治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呈现的特点

相比一些发达国家, 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虽然发展较晚, 但从2009年开始, 政府、非营利组织等各方力量开始推动公益创业的发展, 大学生公益创业日渐受到高校、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成为慈善创新的一股新力量[3]。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热情的社会群体, 公益创业的理念引入到我国, 即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共鸣。大学生们对公益创业抱着很大的热情, 同时由于公益创业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社会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 因而大学生公益创业拥有大量的具有公益人格的支持者。以赛扶 (Enactus) 为例, 赛扶是一个全球性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商业实践社团, “赛扶中国”已经迈入了在中国运营项目的第11个年头。赛扶在全国各地的高校都有合作关系, 截至2013年, 赛扶项目在全国已有208所合作高校, 大量热心公益创业的大学生参与到赛扶组织的公益创业活动当中[4]。当前, 我国的大学生公益创业呈现出三个特点:

1. 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内容多样化。

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的范围日趋广泛, 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地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也为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与平台, 联合开展各类公益创业大赛。参赛项目范围在经济类、医疗类、环境类、教育培训类等各领域都有涉及。如赛扶开展项目覆盖市场经济、医疗健康、环境保护、文化艺术传承、农业发展、青少年教育、扶贫助困和商业道德等各领域。多样化的趋势一方面丰富了公益创业的内容, 表明了公益创业活动在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活跃程度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但另一方面也为公益创业活动的组织管理带来挑战。

2. 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地区分布集中化。

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的分布呈现地区集中化的趋势, 优秀的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大多出自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东部地区, 这些区域几乎都是经济发达、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地区, 而陕西、广西、甘肃等一些内陆地区则很少有优秀的公益项目。公益创业项目的地区集中化表明公益创业活动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公益创业活动的参与度越高, 也越容易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3. 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组织形式项目化。

由于大学生群体具有流动性强、阶段性目标强的特点, 大学生难以长期专注于特定领域的公益创业活动, 因此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多以项目化的组织形式开展。相关调研表明, 学生投身公益创业活动往往集中在大学二年级至大学三年级阶段。尽管很多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本身具有很好的前景, 但公益创业组织很难长期稳定地存在并在某一特定领域持续发展, 如在创业的过程中, 有些学生因考研、就业等现实问题而中途退出, 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往往因为人员的变动或解散而消亡, 从而使得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及其公益创业活动无法持续。如何完善大学公益创业组织的治理, 实现公益创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 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治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快速发展, 但由于公益创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大学生公益创业存在政府与社会认知缺失、法律与政策滞后、组织内部与外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从而学生公益创业陷入公信度不够、社会支持不足、组织管理失灵、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多重困境。

1. 法律与政策的缺失。

当前, 我国关于公益组织管理的一些法律政策主要是针对传统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虽然我国陆续制定了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管理条例, 但在公益创业这一新领域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有关公益的政策与法律已无法跟上全球化及网络时代公益事业发展的步伐。首先, 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解决公益创业组织的法律地位问题, 如壹基金属于私募基金, 多数中国非营利组织 (NPO) 都与壹基金一样没有一张“合法”的身份证, 也无法像公募基金会可以向公众募集资金。同时, 我国对非营利组织实行双重管理, 双重管理体制的这一弊端, 不仅限制了公民结社自由的权利, 也使公益创业组织减少了民间性和活动的自主性。其次, 公益创业组织的法律责任不明确, 使得公益创业在起步和发展的过程中规避法律责任, 且得不到有效的社会监督, 导致公益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偏离航向”。公益创业组织内部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度也不健全, 对组织的税收、人员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等方面均缺乏系统完善的法律规定。此外, 政府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的政策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扶持力度不够, 导致措施落实不够到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5]。

2. 利益相关方治理的缺失。

除组织自身外, 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涉及政府、企业组织、高校、创业项目的直接受益者、社会公众等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应该对社会中与该组织利益相关的群体负责, 同时也必须得到利益相关方的认同和支持, 并接受利益相关方的评价和监督, 才能保证组织的健康发展。依据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 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纳入组织的治理框架中来, 组织可以积极回应广泛的社会利益, 协调和解决不同利益相关者间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 从而制定更准确的组织目标和相关政策措施[6]。目前, 我国的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由于其项目化运作的短期性特点, 在运作过程中利益相关方较少参与其治理过程, 利益相关方治理的缺失不利于创业组织准确及时回应社会需求, 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获取更大的社会支持, 也弱化了利益相关方的评价和监督功能。

3. 缺乏有效的组织内部管理模式。

公益创业组织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努力建立一种科学运作的管理模式。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往往缺乏有效的内部组织结构, 缺乏有效的职权分配与制约机制。目前, 项目化的运作方式使得绝大多数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内部并没有独立运行的决策部门、执行部门与监督部门, 容易造成组织失灵, 最终导致背离组织目标与使命。公益创业组织对外公开信息极少, 组织内部也没有内部监察部门, 无法起到监督作用。除此之外, 组织缺乏在用人制度、内部激励、绩效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影响了组织在高校中吸引优秀、有能力的大学生, 缺少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 也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内部管理的漏洞。

综上, 一方面我国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蓬勃发展, 并呈现出内容多样化、区域分布集中化、组织形式项目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公信度不够、社会支持不足、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既有大学生社会创业活动发起人对公益创业的宗旨与使命不清晰, 对公益创业组织的性质、特点和运作方式认识不到位的原因;也与外部社会环境、监督机制、利益相关者协同机制不完善有关。但最本质的原因在于, 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缺乏有效的内部及外部治理模式。

三、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治理模式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 我国的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事实上基本处于一种“无治理”的状态, 已经阻碍了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因此,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治理模式已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的特性分析

建立有效的治理模式的前提是把握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的本质属性及特征, 使得治理结构与其特征属性相契合。公益创业核心理念是通过商业手段创新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因此强调“双重价值”即同时强调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社会创业组织的本质特征。其中社会价值是公益创业的终极目标, 而商业价值则是必要的“工具性手段”, 是为了保证组织的可持续运作和发展。也有学者认为“公益性”、“市场导向性”、“创新性”是公益创业组织三大特点, 在“双重价值”之外, 更加强调公益创业组织的创新性特征[1]。

“社会价值”强调公益创业活动的公益性特征, 公益创业组织不能以营利为最终目标, 由此具有了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性。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政策,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相关理论与具体措施因此也同样适用于公益创业组织, 公益创业组织治理的基本架构理论上也应与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总体上有较大的一致性。

“商业价值”强调公益创业的商业性特征, 公益性社会创业组织需要以商业化运作方式, 获取更多的资源, 而不像一般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只是“消耗资源”, 以此保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 商业化的运作将有助于缓解传统非营利组织在政府直接资助有限、社会期望上升双重压力下, 仅仅依靠传统运营模式和发展策略已经无法确保非营利组织的功能发挥和健康发展的困境。而商业化运作方式客观上要求建立公司化的治理结构, 追求组织运行高效率。

“创新性”强调通过创新性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由于社会议题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任何单一的模式、方法或手段都难以适应, 因此社会创业组织的治理结构中也必须考虑组织的柔性和适应性问题。一般认为, 项目化组织形式作为社会创业组织的“局部”治理结构仍然是必要的[3]。

此外, 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作为一种特定类型, 具有区别于一般公益创业组织的一些特点。首先, 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缺乏相对独立性, 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一般依托于高校, 不具有自身的法人独立性, 其治理结构的设计也必然要嵌入到高校的整体治理框架当中;其次, 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人员具有较大流动性, 治理结构设计也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在组织架构相对稳定的同时, 使得组织的发展、项目的持续尽量减少由于人员流动与变动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 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治理模式设计

基于上述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基本特性的分析, 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明确组织目标和使命、提升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治理、完善制度设计思路, 笔者提出了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治理模式设计的基本框架, 探索构建以大学生、政府、社会企业和高校为基点的“四位一体”的协同治理模式。

1. 组织的外部治理。

政府、高校、社会企业是组织外部治理中三个特殊的利益相关方。完善组织的外部治理机制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支持和监督作用。

(1) 政府:政策制定者。政府应切实发挥政策制定者的职能, 加大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扶植力度和政策支持。首先政府应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性质、职权和地位进行明确界定, 规范准入的条件和机制, 明确其身份属性。同时, 需要制定推进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的相关政策, 放宽准入的限制, 减少审批的手续, 倡导高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制定有关公益创业减免税方面的法规政策。目前我国尚缺乏一套系统、可行的对公益创业组织的税收政策。再次, 应出台有关大学生公益创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规政策。政府应将分散的政策资源统一规划利用, 可采取适当的政策倾斜, 邀请专家和学者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提供业务和技能培训;在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公益领域, 允许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获得与其他商业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 参与项目的招投标, 增强其竞争力。制定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是治理模式运行的基础。

(2) 高校:平台构建者与教育提供者。由于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 缺乏相对独立性, 同时大学生流动性强, 自身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制约, 使得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不可能独立于高校之外自主发展。因此, 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整合资源, 为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提供相应的孵化平台与管理平台, 并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 对大学生公益创业进行引导和管控, 保证公益创业领域及项目的相对稳定性, 促进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的持续发展。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公益创业管理机构, 对各个公益创业组织进行统合的管理, 也可以对特定的项目派出专门的指导教师, 具体指导和管理项目的运作。高校应积极联合企业搭建公益创业的孵化基地, 为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将志愿公益活动作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主要实践活动形式, 在高校和社会企业的资助下, 通过建立公益创业集群、培育公益组织、孵化公益项目等措施推进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的健康发展[7]。

高校的另一个重要职能是提供公益创业教育, 高校应该把公益创业教育作为自身新的使命。高校不但要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 还得完善培养和激励机制, 将公益创业项目纳入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中, 并对参与项目的师生进行考核, 增设公益创业课程模块应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一种探索[8]。公益创业教育在这一治理模式中起到基础保障作用, 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提供后续动力。

(3) 社会企业:联盟合作者。社会企业是构成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外部环境治理的另一主体, 社会企业应该积极与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合作, 将其优质资源和经验与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共享, 以帮助它们高效益、高效率和负责地完成社会使命。我国公益创业之所以举步维艰很大程度上在于企业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不强, 企业的公益创业自主性不高。目前, 只有少数企业如Google、零点、联想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实践提供支持。社会企业可以间接地调动大学生公益创业热情, 提供其专业创业培训和社会实践的机会, 也可以资助校内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优秀项目, 对其进行孵化和培育。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与企业合作:一是要与企业建立信任。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和企业合作, 必须理解企业的部门规章制度与原则, 保守企业的核心信息机密。二是合作必须得到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合作的行动和计划要上升到企业最高领导层面, 才能保证合作顺利推进, 并取得理想的效果。三是要保持合作双方的独立性。只有双方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 增加对公众的透明度, 合作才能取得成效。

(4) 第三方评估机构:外部监督者。由于公益创业组织的商业化运作, 必然涉及经济评估业绩的成本、效益问题;同时公益创业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 其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应全部用于公益及维持组织运作和发展, 由此必然会产生对其经营业绩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的评价和监管问题;再则公益创业组织的社会服务水平也需要进行评价和监督, 但公益创业组织的服务产出属于非市场产出, 缺乏提高效率的竞争机制, 组织内部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股东, 多数组织内部成员作为“志愿者”, 实际为组织虚拟代理人身份, 没有建立利润导向机制, 这必将影响其对组织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 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外部的有效监督力量, 建立科学、客观、合理的第三方评估体制, 实现对组织的经营业绩、资金使用、服务过程与服务成效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由于社会上缺乏针对社会创业组织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公益创业组织在外部治理结构的设计中应考虑组建包括公益活动受益者、高校、社会企业、志愿者等利益相关方, 及部分非利益相关方共同组成的相对独立的评价机构。

2. 组织的内部治理。

(1) 构建组织内部治理框架。没有健全的组织内部框架, 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组织运行。再完整的组织外部环境支撑也弥补不了组织内部的缺陷, 完善的内部组织结构框架是整个治理模式运行的前提。大学生公益创业内部组织治理模式的设计, 必须考虑组织的“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属性, 按照提升管理者认知、理清组织使命、完善治理架构制度设计的思路, 使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与公司目标相匹配, 构建决策部门、执行部门以及监管部门及相应的运行机制。

决策部门具有重大事项决策的独立性。可以参照公司治理经验引入了理事制度, 鉴于公益创业组织的非营利属性, 不宜设立董事会, 理事会可以替代公司中的董事会发挥集体决策的职能。理事会成员由社会创业者及聘请的利益相关者和资源拥有者共同组成, 还可以考虑有一定比例的“利益不相关者”来担任组织的独立理事, 让其独立于组织内部管理层, 以避免“内部人控制”, 从而在制度上保证理事会的廉洁和高效。理事会对组织的发展方向、公益创业项目的确定等重大事项负责。

执行部门负责组织具体的运作管理及项目的执行。商业化的运作方式要求组织具有公益服务营销、收益与成本核算等基本职能, 而服务社会的目标要求组织必须提升其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这两方面的要求都应该在组织的部门设立和职能划分中体现。在实际中, 执行部门的设立和职能划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有些公益项目中, 商业运作和公益服务的目标对象是一致的, 但在另一些项目中, 商业运作和公益服务的目标对象可能是分离的。组织应针对不同的业务性质, 相应地设定其业务部门及职能。

监管部门承担监管及信息公开的职责。可以参照公司治理经验引入监事制度, 监管部门有权向决策部门提出疑问和质疑。强化监督部门的地位与功能, 有利于保障其部门的独立监管性, 使监管更有效果。同时监管部门应负责对组织的经营业绩、财务情况和服务业绩的对外公开, 确保组织非营利的公益属性, 提升组织的公信力。

鉴于大学生群体流动性强, 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尚有较大欠缺的特点, 以及公益创业项目多样化、分散化的特点, 针对每一个创业项目设立完善的组织结构显然行不通。高校可以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整合同类项目, 引导并协助创建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 并适当介入公益创业组织的内部治理, 特别是在决策职能和监管职能中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 在高校内部形成若干个集中于几个特定的公益创业领域, 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 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提供内部支持。大学生群体可以更多地以项目化的组织方式参与学校的公益创业组织的活动, 这样就可以将稳定的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架构与流动性的、项目化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有机结合。

(2) 完善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的运作需要内部管理制度的保障:一是内部控制制度, 包括权责利的分配与安排等方面, 确保组织的目标和各项任务得以落实和完成;二是公益创业组织成员的激励制度, 公益创业非营利的目标决定了组织不可能给予管理者及志愿者丰厚的物质利益回报, 但可以在适当的收益补偿和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成就感、满足感及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前景等方面寻求平衡;三是绩效考核与评价制度, 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的双重目标决定了其业绩评价要综合商业创业组织绩效评价和公益组织绩效评价的指标, 既要评价其创造商业价值的能力, 也要评价其公益服务的能力, 因此其指标体系可能包含组织的财务可持续性、社会支持、社区与环境贡献等多重维度[9]。相应地, 其内部对各个部门、各个项目及成员的绩效评价与考核也必须强化这一导向性, 使得组织内部各部门协调一致, 从而共同促进组织持续发展。

当然, 以大学生、高校、社会企业、政府为基点的“四位一体”、多方协同的治理模式运行需要一定条件。首先, 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公益创业组织的地位、职能、作用和组织形式, 限制公益创业组织个人经济收益、组织支出。其次, 要提高民众和企业的公益创业意识,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积极的社会舆论会使公众对公益创业有更好的认知和认同, 消除公众对公益创业的怀疑与抵制, 从而提升公益创业的社会支持并促进其发展[10]。最后, 高校加强公益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依托于高校, 对高校创业教育人才的引进、培养、留用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缺乏、远远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加强公益创业师资的引进与培养, 并为其提供公益创业教育实践所需的资源保障, 创造良好的公益创业教育及实践环境。

参考文献

[1]杜银伟.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1.

[2]罗占松.基于就业视角下的大学生公益创业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2011.

[3]何建.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 2009.

[4]叶先宝, 林加扬.公益创业扶贫:理念、困境和发展思路[J].长春大学学报, 2012 (22) .

[5]杜世宇.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 2011.

[6]马洪波.初创期社工机构治理结构的瑕疵及其完善——以深圳部分社工机构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1) .

[7]翁细金, 夏春雨.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01) .

[8]夏人青, 罗志敏.基于创业教育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2) .

[9]Neck Heidi M, Greene Patricia G.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Known Worlds and New Frontier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1, 49 (01) .

高校学生组织研究 第9篇

在我国各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的背景下, 大学在社会功能中既承担着培养适应社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专业人才的任务, 又肩负着传承文化和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代生产力的责任。大学的核心工作是“育人”, 主要成果是“学生”, 而作为学生集中代表的“学生组织”已成为一所大学育人成果的评判标准之一, 学生组织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所展现及发挥出的特点与作用也在不断的变化着, 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风向标。

2 高校学生组织的现状及特征

2.1 学生组织界定

高等学校学生组织是高校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 学生组织的广义定义是由学生组成的组织;其狭义定义是在教育单位内, 由学生组成的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自我管理、辅助教学的组织。目前, 我国高校学生组织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式:班级组织、共青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社团组织及其它的非正式组织。

班级组织:是从学生最基本的身份出发, 具有广泛有效的覆盖性, 成为学生的身份标识。这种以相似的教学、生活或培养目标为基础而构建起来的组织往往是学生入学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组织形态。共青团组织:是以学生的政治面貌来划分的组织机构, 具有严谨的组织章程及管理制度, 并拥有与其相对应的层级组织。学生会组织:是为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组建起来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生组织, 其主要职能是服务学生并在过程中不断培养沟通协调等能力。社团及非正式组织:是高校中客观存在的, 基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发展的需要而自然随意形成的, 正规化程度较低。

2.2 学生组织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 不含港澳台高校,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约有近2000所, 教育部所属普通高校71所, 在规模较大的综合型大学中, 二级学院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 管理也十分的成熟与规范。学院作为学校内部相对独立的行政部门, 对自己学院的学生也拥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 不同学科特点、文化背景等因素造就了多元化的学生特质, 以院系为单位开展的各类活动加强了学院学生间跨年级、跨专业的有效交流, 形成了独特的学院文化。同时, 学院还会针对校级的各类学生组织设置自己相对应的二级组织, 使学生可以在其中参与管理服务, 为学生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肥沃的土壤。

在各高校中, 除了那些既定形成的正式的学生组织外, 还存在一些非正式的学生组织, 如各种社团组织、老乡会、同学会、兴趣小组、学习小组、网络游戏组织等, 甚至也有各种带有破坏性、犯罪倾向的小群体等。在这些组织中, 对于权利、义务及彼此关系等并没有明确成文的规定, 成员之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 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 成员彼此自然而然的结合在一起。

2.3 学生组织的特征

一般的学生组织都存在着层级结构, 同时又体现出较为松散的联合结构, 由于高校学生组织的成员都是学生, 其组织特征常以一种较为隐形的形式出现,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非官方性:学生组织属于社会团体, 决定了它的非官方性。这一方面使学生组织受到的约束较少, 同时也限制了其对各种资源的调用;自主性:学生组织的管理和活动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性, 可以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灵活安排;不稳定性:由于约束较少, 学生组织相比其它组织来说在组织结构、规章制度、活动设置、成员进退等方面都不够稳定;成员间的同质性:成员之间都是青年学生, 组织沟通的基础较好, 易形成默契达成共识;信息传递的敏捷性:成员之间善于运用新媒体等平台扩散信息, 并进行交流沟通, 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此外, 对于一些小型社团类的非正式组织, 除存在以上组织特征外, 还具有以自愿组合为基础的自发性、以自我意愿为行动导向的随意性、以心理相容为前提的凝聚力和以情感为纽带的排他性等系列特征。

3 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探索

高校学生组织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具有教育引导、服务维权和干部培养等众多功能, 在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和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加强对学生组织的有效管理和引导才能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 真正实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1 从学生需求的角度看学生组织的功能

学生需求的多层次性与多元化与大学组织能够提供的需求满足存在差距, 学生组织的存在成为弥补需求不足的重要载体。在这里, 无论是教育者自身安排设计的学生组织, 比如班级、团支部等, 还是学生自发的选择成立, 比如众多的学生社团和小组, 都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 学生组织强大的生命力在于适应了学生的需要。

3.2 从大学关系的角度看学生组织的功能

大学是学生组织的母体, 学生组织对于大学是依附关系, 从这种依附关系, 可以做出以下推论:学生组织的意义不是自我论证的, 它与大学存在一种被吸收的关系。学生组织的意义, 存在于对于大学的服务之中, 它必须在大学的意义实现中才能实现。因此, 学生参加学生组织的意义, 当然不是在于取向参与本身, 而在于推动大学目的的实现。所以说, 学生组织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力量, 推动了大学发展。

3.3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组织的功能拓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生组织自身的发展, 学生组织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校内学生, 它们对于学校和社会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学生组织, 其内在目的就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当组织在高校和社会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就能够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 这也正是大学育人工作所内含的价值标准。当学生参与到一个组织中, 他们希望通过参与活动, 实现自身的发展诉求和利益诉求, 这些诉求恰恰都无法脱离高校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环境, 同时, 高校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为学生组织的发展拓宽了空间。

4 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与发展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 学生组织的影响作用日渐突出, 因此, 重视和加强学生组织的管理与引导, 调动其积极因素, 克服其消极影响, 引导其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4.1 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构建学生组织的结构资源

高校学生组织不应拘泥于惯有的组织结构, 要根据不同学校、学院的专业特点以及社会需求进行结构构建, 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施展的空间与平台, 也使学生组织可以顺利运作以更好的推动校、院工作。

4.2 通过“建章树制”的方式规范学生组织的制度体系

一个组织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个规范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 要保证分工职责明确, 组织运行有序, 坚持良好的准入制度和例会制度, 工作做好计划总结。对于非正式的学生组织也要做好自我约束的引导机制, 充分发挥核心人物的作用, 强化社团功能,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4.3 通过“激励机制”的方式激发学生组织的自身活力

激励是管理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大学生的激励既要有一定的规律性也要有较强的技巧性, 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激励政策时要善于“换位、定位、到位”的思考, 重视“不假思索的认同”这种非正式奖励的力量, 同时要以情感作为润滑剂从人才发展的角度给予学生期望。

4.4 学生组织未来展望

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研究 第10篇

付部分。而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由于还处于试点普及阶段, 各地区规定不统一, 有的区县采用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样的做法, 有的区县则采取事后报销制度, 即患者在就医时需要交纳所有费用, 然后再回到当地向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报销费用, 不仅带来程序的繁琐, 同时也给异地就医的患者报销费用带来一定的困难。有些居民甚至因为回到当地报销太繁琐, 且报销比例不大, 根本就放弃报销费用, 这也与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 急需规范费用报销程序, 减少不必要程序, 最大限度地为居民报销费用提供方便, 达到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应有效果。

(八) 管理体制差异。目前, 按照中央的管理职能分工, 重庆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属卫生部门主管,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属劳动部门主管。但是, 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重庆市于2007年10月建立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并开全面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保证。然而,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又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政府、用人单位、高等学校和毕业生本人四方面都应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 建立高效、适宜的就业机制和体系, 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这需要高校的共青团组织和政府实现联动, 共建大学生创业的良性机制, 通过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 共同营造鼓励、支持、服务和保护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 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以此来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 缓和就业压力。

一、大学生就业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始试点实施, 同时设立了一个既不姓“卫”也不姓“劳”的政府直属经办机构。在市一级成立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领导小组, 各区县成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分管保区县的试点工作。各区经办模式不一, 给制度的统一、网络的建设、工作的协调沟通等均带来一定的难度, 阻碍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的推进, 同时也为建立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险制度带来了体制性障碍。

三、结语

统筹城乡医疗社会保险是重庆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五个重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关注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由于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实施时间、管理体制、参保人群、筹资标准、报销比例等方面各不相同, 给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带来一定的障碍。因此, 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将有助于确立统筹思路、设计统筹方案, 从而确保统筹重庆城乡医疗社会保险的顺利实施。

(一) 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

所谓市场机制, 是指促使消费者、生产者和资源供给者相互沟通, 形成决策从而向一致性生产目标靠拢的运行系统。高校是“生产人才”的特殊企业, 大学毕业生迫切需要一个开放、公平、有序的就业市场。在我国, 一方面取消了对毕业生包分配的制度, 把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推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的就业市场发展现在还很不完善, 存在着供求信息发布不灵通、就业渠道不畅通等缺陷, 出现“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 毕业生不知哪些单位要人才”的现象。我们曾对湖南科技大学2004届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进行过书面调查, 结果发现,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戴伟, 周华.医疗保险制度的差异性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 2009.2.

[2]侯明喜.统筹城乡医疗保险体制:重庆市的初步实践及发展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 2008.1.

[3]王欢, 苏锦英.底线公平视角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比较[J].医学与社会, 2009.1.[4]向春玲.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重庆市城乡一体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调查[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9.4.[5]陶冶, 邓舒仁.重庆市南岸区新型城乡合作医疗调查报告[J].消费导刊,

[6]王亚玲.以统筹城乡为指导建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J].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 2008.2.

大学生从网站获得就业信息的仅占总体的10.3%, 而且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网络发布的就业信息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二)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创业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我国的就业创业教育观念有待于普及。首先, 理论界及高校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不统一, 导致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 不利于就业创业观念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因此, 就业创业教育目前还存在转变观念的问题;其次, 大学生对就业创业教育问题的理解也存在偏差。许多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问题上认识还不是那么清晰, 没有把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观念教育问题放到应有的高度上, 对学生创业教育引导不够。

2、就业创业教育机制上存在缺失。

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机制上存在缺失, 没有将就业创业教育积极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 很多大学生只知念书, 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和形势的认知;绝大多数高校缺乏创业教育的机构、师资、制度等必要条件, 令一些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无从着手, 望而却步, 最终放弃自己创业, 只求找个安稳的工作;高校与企业界联系不够、缺乏社会实业界的支持, 应届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 没有工作经验, 不能很快达到从事工作的要求, 在就业竞争中很吃亏。

3、高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招生人数与社会需要出现偏差。

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上没有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导致就业市场供给与实际需求出现严重失衡, 致使社会和高校之间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化。很多专业前几年很火, 但过几年从业人员就已经饱和, 然而高校招生人数却是一成不变, 使很多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 不得不另谋出路, 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不同的行业, 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

4、就业创业教育内容的模糊。

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比较模糊, 重理论、轻实践, 重专业知识传授、轻就业创业指导。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教育更为薄弱, 而且现行的教育体系存在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状况, 还没有真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理念转变。

二、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建设的对策

高校教育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要以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为着力点, 造就社会需要之人才。高校教育应顺应社会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 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一) 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 着力培养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社会最需要、最欢迎的是有责任心、勤奋、情商高、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其中, 过硬的技能是许多大学生综合素质缺乏的主要方面。高校教育应及时掌握社会需求趋势、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变化,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使其综合素质符合社会的需求。我院团组织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 组织开展一系列创业设计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 以提高同学们对自主创业的认识。

(二)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 培养大学生的应用能力。据调查结果显示, 高达53.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困扰其就业的最主要因素。用人单位认为, 大学生与其他的就业群体相比, 工作经验缺乏和适应能力差是明显的劣势。弥补这一缺陷的主要方法就是社会实践, 它是大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载体, 是接触社会、增强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我院团组织在下达假期社会实践的任务时, 注重大学生在实践时, 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提高对专业知识和所从事工作的认知,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提高心理承受力。

(三) 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 促进大学生就业观、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根据教育部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从2008年起, 全国所有高校都要开设《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路径探析指导》必修课, 全面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积极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一些招聘会, 让大学生接触就业市场, 感受就业氛围;老师们还要认真辅导大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通过大学四年不间断的教育培养, 促进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 增强大学生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

(四) 加强就业教育, 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打造毕业生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和工作平台, 健全和完善毕业生就业网上信息服务和就业信息汇总上报, 实现就业信息共享, 提高就业信息使用效率, 鼓励网上双选活动。

(五) 建立大学生就业反馈机制, 做好毕业生离校跟踪。

实施毕业生就业跟踪和监测工程, 大学生就业状况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构建大学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 实施毕业生就业跟踪和监测工程, 可以引导大学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培养人才, 促使社会更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 避免人才的浪费, 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在开放的市场体系下, 更加充分地就业创业。

总之, 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和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尤其需要高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培育与启发。高校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就业教育模式, 积极培养大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就业创业意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将来的就业做好知识、技术、能力的储备和就业心理品质的准备, 增强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环境的适应力, 最终达到把学生培养成为既可在已有岗位上建功立业, 又能创造新岗位帮助更多人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摘要: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当前的热点话题, 国家、社会和高等院校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与此同时, 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就成为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的重点。本文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 以及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所需提供的服务进行积极探索, 以期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共青团组织

参考文献

[1]瞿振元.“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2005.6.

[2]罗仲文, 戴树根.论大学生就业机制缺陷及解决对策.大学教育科学, 2005.4.

组织部门应成为“大学生村官之家” 第11篇

组织部门成为“大学生村官之家”,是基于对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这项工作的深刻认识。首先,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业兴衰,关键在人;百年大计,关键在干部。建设一支善于治党治国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实现执政队伍人才辈出,必须以战略意识和长远眼光培养干部。这些年来,我们的干部素质、结构总体是好的,但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厅局级领导干部中,来自高校毕业生的比例高达44.6%,而具有县、乡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仅占12.5%;我市市级机关部门领导班子中,有83%的干部缺少基层工作经历。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基层选拔,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重要经验,也是干部成长的基本规律。选聘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就是我们党从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通过让大批优秀大学生到农村艰苦环境中摔打磨炼,将来作为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的重要来源,为传承党的事业培育合格接班人,这无疑是一个战略性的思考。其次,这是引领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航标。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大学生,他们知识丰富、热情奔放,敢想敢干、勇于探索,但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环境里,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特别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深,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不良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把青年向何处引领,让他们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样的追求?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选聘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就是实际生动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到艰苦环境中去磨炼成长,使实现自我与立志报国紧密结合起来,在奉献社会、服务基层、造福农民的伟大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再次,这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生力量。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农村正在经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态势,特别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迫切需要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新农村建设者。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两委”班子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优质村干部的来源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以至于有不少村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有组织、有计划地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有利于把先进理念、现代知识和科学文化辐射到基层,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可以有效缓解农村人才紧缺状况,增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组织部门成为“大学生村官之家”,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坚持“三真”。一是真情关爱。大学生村官都是一些20来岁的年轻人,思想单纯,社会阅历普遍不深,特别是从城市到农村,从天之骄子到普通村官,从父母亲情呵护到独立面对社会,生活环境迥然变化,既有工作、生活上的适应期,也有心理、生理上的调整期,难免“水土不服”,甚至出现思想波动,打“退堂鼓”,组织部门应以高尚的人本情怀超前考虑,主动关心,有针对性地做好各方面保障和思想引导工作,让他们切实感受“家”的温馨。我市对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按照一台电脑、一部小灵通、一辆自行车、一个工作包、一台电风扇、一台饮水机、一只手电筒等“七个一”的要求,为他们配备工作、生活设施。市县组织部门提出对待大学生村官要像自己孩子一样关爱,在开展“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中,市、县组工干部普遍与大学生村官谈心交心,帮助疏导心理,激发动力。对创业的大学生村官,主动协调联系,激励他们干事创业。二是真诚服务。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激情、有干劲的优势,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明确工作分工,让大学生村官有职、有权、有位,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放心、放胆、放手地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结合所在村的实际,及时提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致富信息,并在政策咨询、技术培训、资金扶持、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指导帮助,支持他们大胆创业,为他们更好地用所学知识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建立组工干部结对联系制度,组织部长要发挥带头作用,定期走访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干事有劲头、创业有平台、发展有空间。三是真心培养。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不仅关乎大学生村官个人的成长及其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未来和发展,必须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出发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源头活水。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在严守纪律、风清气正的“家”风熏陶下,培养大学生村官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格,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把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干部培训总体规划,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不断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坚持把大学生村官安排到农村发展一线、民生一线,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处理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组织部门成为“大学生村官之家”,重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抓宣传教育,营造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任何一项新生事物的出现,都要做好宣传工作,强化舆论引导,及时消除一些疑虑、误解和不正确的认识,使全党全社会思想更加统一,认识更加一致,进而更加理解支持这项工作。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是新生事物,要通过大力度、多渠道宣传,纠正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大学生村官虽然年纪轻、阅历浅,但他们有知识、有激情、想干事,也会像现任村干部一样在农村艰苦磨砺中成长起来、发挥作用,不能对他们一开始就有过高的要求,任何一个人都会有一个成长磨炼的过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与上世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虽然流向大致相同、动机部分相似,但存在着时代背景、战略安排、驱动力等本质上的区别,绝不能把选派大学生村官与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简单地等同起来;大学生村官特定的待遇保障,使现任的特别是待遇较低、任职时间较长的村干部难免心里失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想到毕竟时代不同了,而且大学生村官受过高等教育,同时没有土地资产等必要的生活保障,给他们一些特殊政策,是完全符合实际的;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虽然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并不是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扎根农村,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锻炼人才。总之,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让社会各方面充分认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长远战略意义和目标要求,从而自觉关心、大力支持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二是抓组织引导,创设大学生村官主动融入的良好环境。各级组织部门要把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作为后备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有专门的分管领导和管理机构,组织部长必须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部长作为直接责任人,更要倾力管、具体抓,以完善的责任体系保障工作开展;制定一个科学的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规划,对大学生村官的选聘任用、教育管理、创业发展、期满流动等提出具体的目标、措施;创造一套富有成效的工作方法,确保大学生用得上、干得好;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搭设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他们成长。大学生村官要在组织的关心下,直面现实,正视困难,克服主观和客观上的种种障碍,坚持先做“村民”,再做“村官”。积极融入、主动融入。三是抓考核监督,建立大学生村官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管理体系,细化考核标准,强化管理措施,通过量化考核和严格管理,引导大学生村官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

大学生组织 第12篇

1 高校学生组织的兴起

高校学生组织具有显著的学生自治性,教育大辞典中对这类 “学生自治组织”定义为: 西方国家学校中由学生选举代表组成的学生组织。经过学校的授权,可代表全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工作,主要目的在于发挥学生主导作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贯彻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在中国的高校中,学生组织始建于1919 年五四运动时期[2]。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大,大学校园也开始经受着不同思潮、不同复杂环境和观念的冲击。将高校学生组织作为学生事务运行与管理的基本载体这一选择,使得高校传统意义上对学生的层级复杂、以隶属为导向的具有强制性的刚性组织逐渐被具有 “生命活力”的学生组织所取代[3]。仅依靠高校行政部门的力量难以解决学生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于是,高校学生组织应运而生。

2 高校学生组织与非盈利服务组织的关系

非盈利组织可以界定为: 是以公众利益为目标取向、组织成员志愿参与的正式自治性组织的总和,是除政府组织和经济组织以外的具有民间性、非盈利性、志愿性、组织性、公益性的自治组织[4]。非盈利服务组织的诞生,源于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和力量的欠缺,对于市场和政府难以完全有效解决的复杂社会问题,就需要大量的民间非盈利服务组织在自愿性的基础上来承担缓解社会矛盾、完成第三次社会分配的任务,这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5]。非盈利组织致力于开展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志愿性的公益性活动来实现宏观的社会效益,这与高校学生组织存在于各大高校的目的不谋而合。所以,通过结合非盈利服务组织的管理理念及有效机制来促进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对于完善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我国高校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高校学生切实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我国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的困境

不同高校对学生组织的重视程度不一,导致一直以来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程度参差不齐。虽然探索如何有效管理学生组织的学者大都强调了高校管理部门应做到: 定期召开学生组织干部座谈会,向学生代表介绍本校全面工作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不把学生组织仅仅推给团委去管理[6]。然而,很少有高校能真正做到以上几点。

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长期以来面临着服务意识薄弱、应变能力不足、缺乏竞争机制、资金不足、公信度不高、缺乏对外交流等诸多困境。而广大学生长期以来在某种程度上为低效高耗的管理制度带来的诸多问题埋单。

4 非盈利服务组织对于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的战略启示

4. 1 明确思想意识形态是参与学生组织的重中之重

高校学生组织不仅要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而且要逐渐转化成一个为各种信仰和思想意识形态的表达提供感情宣泄的渠道。组织成员应具有强烈的信仰,这种信仰是支撑他们参与到无偿的学生服务的关键,要将服务广大学生视为实现自己理想和提高自我价值的一种有效途径[7]。这是一种不为私利、不期望取得 “投资报酬”,甚至不力求取得所谓“投资回报”的志愿性工作。学生组织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的劳动投入,因而构成了高校的一个重要资源,但也同时对其管理提出了挑战。认同学生组织的志愿性,而不是随波逐流,是保证从源头上防止学生组织成员半途而废、推诿扯皮、逃避责任等诸多问题发生的关键。

4. 2 将高校学生组织作为高校实验场的全新角色定位

为推动思想创新,打破对高校学生组织的陈旧认知,通过仿照非盈利组织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将学生组织视为高校的试验场,视为一个可以容纳失误的地方[8]。激发学生组织产生许多实验性的创新思想,供高校行政部门以及学生工作管理机构加以借鉴、完善改进和制度化。根据全新的定位,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和背景的学生在高校环境中被接受和认同的需要。高校学生组织的起源赋予了其具有某种社会批判者的角色,对整个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起着纠错的作用。强有力的高校学生组织甚至还可以改良现有的管理体系,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使其摆脱某些长期难以克服的管理困境[9]。

4. 3 全心全意服务的理念是高校学生组织存在的最终目的

学生组织应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乐善好施、全心全意服务广大师生的社会精英。这种服务意识在我国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工作中说教多于具体的行政措施。服务理念的推广是强化和内化的统一,这种内化是指服务意识由他控到自控,由他主到自主的过程。高校学生组织为高校输入的不仅是配合管理的人才,也应为高校输入服务理念和道德规则[10]。具有服务高校的专门技术和理念的人,才是高校真正需要的人才。这就需要学生组织学习并领悟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核心,通过心甘情愿为大众服务,从各个层面弥补、充实和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与精神生活的理念。

4. 4 开启高校学生组织与系统外社会公益组织的密切合作

高校学生组织可以通过对自身环境和拥有的资源进行客观评估后,主动采取与校外公益组织建立程度不同,时间自由的合作关系,以此来帮助和支持具有相似性的组织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合作关系的常态化和合作的无缝对接,积极搭建一个沟通和合作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来相互交流学习各组织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11]。同时,优秀的社会公益组织可以通过自身资源优势与组建的合作团队给予积极合作的高校学生组织项目现实的指导,达到高校学生组织与社会公益组织间扩大自身利用外部资源的范围、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产、降低彼此开展各项活动的成本、扩展彼此发挥作用的空间的目的[12]。

4. 5 推进不同地域高校学生组织合作网络理论

网络组织( Network Organization) 是20 世纪90 年代初由于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而产生的一项组织创新,是一种高效的组织运行方式。曾有学者在谈论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间合作网络中这样描述网络组织 “它是一种以契约为结合基础的动态联结体,其通常拥有一个核心组织以负责统筹协调与其他组织间的关系与互动,一反过去单一组织完全包揽所有事务所必须具有的功能。网络组织的核心是一种几乎没有界限的组织形态,可视需要而与任何其他组织产生联结或中断关系”[13]。高校学生组织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或服务的社会溢出效应难以放大,导致高校学生组织开展的活动或服务能够解决的问题只是阶段性或暂时性的。要想弥补刚性管理带来的管理失灵问题,真正治愈高校学生组织跨越式发展长期存在的 “顽症”,需要除了学校内部行政部门的支持外多方的齐心协力,必然要引入不同地域各大高校其他相关环节问题有效治理者的共同参与,致力于组建一个具有共同面向的合作网络。通过将其融入与合作网络之中,将单个高校学生组织的资源转化为共同资本,有效促进不同地域高校学生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最终摆脱各自不同的发展困境。

4. 6 遵循非盈利组织人员激励的理论,完善高校学生组织人员激励机制

毋庸置疑,组织成员的态度和工作效果成为组织目标和宗旨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对愿意加入学生组织的人来说,具有更高层次的对于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需要。很大一部分高校学生组织工作者认为,工作的价值高于所谓物质回报的价值,他们更多的在乎圆满完成任务后被认可和信任的内心感受。只有建立公平有序的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发挥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学生组织管理中,对于激励问题应尝试构建梯形的激励体系,针对不同的岗位的组织成员建立不同的激励制度,尽量达到各等级之间激励计量和个体投入的比例协调。尝试通过有效地精神激励来满足组织成员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优秀学生工作者的肯定和表彰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激励形式,因此,着重采取健全、稳定、公共认可的方式带给志愿组织成员应得的荣誉感。

5 结论与展望

高校学生组织与社会非盈利组织从起源到发展历程都有着不可磨灭的相似性。为响应高校科学管理、信息化发展、有效联通、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的号召,结合非盈利组织运行过程中的宝贵理念并进行资源共享是明智的选择,充分意识到只有加强高校学生组织和外部资源环境的联系,才有可能为我国高校学生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摘要:高校学生组织对高校和谐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学界对高校学生组织发展出路的研究也仅仅局限于组织内部制度的完善和更新。为确保高校学生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本文基于非营利组织的视角,定性分析了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困境,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理念融入高校学生组织的治理中,以期克服高校学生组织历史遗留的缺陷。

上一篇:相对集中处罚下一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