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因素范文

2024-05-29

调整因素范文(精选9篇)

调整因素 第1篇

1 自然资源是结构调整的基础

1.1 饲料饲草资源

饲料饲草资源是影响我国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自然资源, 饲料饲草资源主要包括蛋白饲料、能量饲料、青粗饲料等主要三种。蛋白饲料与能量饲料中, 最为关键的粮食产品是玉米。我国不仅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 而且还是最大的玉米消费以及贸易大国, 有关数据曾经表明, 我国的玉米产量可以达到世界玉米产量的20%以上[1]。同时, 我国还是世界上主要的大豆以及豆粕生产国, 我国大豆以及豆粕产量所占世界比例, 都在10%以上。近几年来,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居民对于畜产品的需求量直线增加, 人们对于畜产品的需求, 慢慢的转化为对于饲料的需求。因此, 饲料饲草资源供需变化, 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畜牧产业结构调整。

1.2 畜禽品种资源

畜禽品种资源直接关系到我国畜牧产业结构调整, 有关数据指出, 畜禽品种资源所占比例可以达到农业总生产值的40%以上。我国的畜禽品种资源极为丰富, 尤其是近几年, 国家加大了对于畜禽品种资源的引入力度, 例如中国美利奴羊、中国草原红牛、中国荷斯坦牛等, 都属于我国畜禽品种优质资源。为了大力发展畜禽品种资源, 我国还制定了“畜禽良种工程”。现在我国大约有近2000个国有畜禽场, 畜禽品种资源改良站近4000个。尽管我国高度重视畜禽品种资源开发, 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我国畜禽品种资源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例如由于过度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我国的畜禽品种资源优良性状与生产性能都受到巨大的影响。例如, 我国将近一半左右的地区, 其地方性的畜禽品种数量与质量急剧下降, 甚至还多都处于灭绝或者是濒危状态。

2 社会发展是结构调整的动力

2.1 市场需求

畜牧产业发展以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适应新时期市场的需求。如果忽略了市场的作用, 对于畜牧产业进行结构调整, 直接的结果便是导致畜牧产品供需不平衡。市场需要求主要是包括当地需求、国内需求以及外贸需求三大部分, 我国尽管属于畜牧业大国, 但是在畜产品出口方面, 出口量确实很少的。以数据为例, 2012年, 我国肉品出口量占到我国肉类出口量的1%左右, 总出口量大约近55万t, 其中猪肉出口量占到27万t。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 影响我国畜产品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还是在于国内市场。

2.2 政府干预

我国畜牧产业结构调整除了需要市场机制的调节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 那就是政府的调控。政府的调控属于看不见的手, 但是在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市场对于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不是万能的, 有时必须要有政府进行政策以及制度干预。近几年, 我国政府在畜牧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方针, 对于畜牧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例如, 政府于2006年出台了《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对于确保我国畜牧产业发展以及我国畜牧产业结构调调整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

3 科技进步是结构调整的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进步是我国畜牧产业结构调调整的重要支撑。总体来讲, 影响到我国畜牧产业结构调调整的技术性因素主要是畜产品加工、储存技术、饲料转化率等。以畜产品加工、储存技术为例, 分析技术对于畜牧产业结构调调整的影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数量不足转变为质量不优、加工滞后。目前我国畜产品加工率只有5%左右, 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加工水平。畜产品加工业的严重滞后, 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影响了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效率。一些新兴技术的出现, 例如, 冷杀菌技术、微波技术、辐照技术以及真空处理技术的出现, 极大的提高了饲料转化率, 提高了畜产品加工、储存效率。

4 总结

综上所述, 无论是自然环境、社会发展还是科技进步等因素, 都对于畜牧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于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是多方面, 在实际畜牧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国家有关部门需要进行综合性考虑, 提高畜牧产业结构调整质量与水平。我国在畜牧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实际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中, 存在较多问题。深入研究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创新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是今后我国在畜牧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重大目标。

参考文献

股市房地产并非利率调整主要因素等 第2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这次利率调整是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组成部分。他还说,尽管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各界人士意见不一,但在这次宏观调控过程中,国务院一直都非常强调要发挥好利率政策的杠杆作用。对于利率调整的决策依据,周小川表示,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并非央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参考因素。此外存款下降、资金体外循环的因素也并非利率调整的决定性因素。至于外汇流入增加带来的人民币占款问题,周小川认为,仍在中国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周小川总结称,判断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主要还是要看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势,包括看CPI和PPI这样的指标。另外,央行比较关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于此次利率调整的影响,周小川表示,这次利率调整刚发生半个月,政策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同时,央行要积极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对这次利率调整政策的消化,尤其是加快推进微观机制改革。

郎咸平:人民币升值的口子绝不能开

“人民币一旦升值一次,就极可能升值两次,后果将是极具破坏性的。这个口子不能开,否则会越撕越大。”郎咸平近日表示。曾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的郎咸平对国际“热钱”对人民币的狙击忧心忡忡。郎咸平是强烈警惕国际“热钱”的华人学者。国际“热钱”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套利机会觊觎已久。2003年6月,郎咸平就曾指出,为炒作人民币而流入中国的“热钱”高达500亿至600亿元,这批“热钱”主要来自美国和日本。美国和日本是去年要求人民币升值呼声最高的两个国家。此次“热钱”卷土重来,郎咸平甚至建议人民币应先贬值2%一段时间,再恢复现有汇率,以此逼退“热钱”。

唐双宁:宏观调控不宜再出台新总量控制政策

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评点宏观调控,指出目前的宏观调控,一要巩固已取得的宏观调控成果,不宜出台新的总量控制的政策。同时,密切关注国民经济发展走势,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前瞻性,保持灵活性、务实性,提高商业银行自主审贷、自担风险能力,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积极的货币信贷环境。二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支持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发展。三要在信贷投放上做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工作。他认为当前的宏观调控主要具有以下的特点,见事早,方式新,针对性强,震动小,见效快,影响深。四要充分认识到宏观调控成果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基础还不够稳固,要保持警惕,防止反弹,特别是采取得力措施防止投资领域盲目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五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六要注意防范宏观调控中由于项目停建、缓建所带来的新的银行风险,严防新的不良贷款。

吴敬琏:运用利率政策频繁微调较适宜

英语学习中心理因素的积极调整 第3篇

1.我们要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 紧密结合中国国情, 充分借助我们的母语———汉语, 来解决英语字母的发音问题。英语和汉语拼音一样都是字母文字, 我们汉语拼音见到就能拼读出来, 听到就能写出来, 不需要死记硬背。这是因为我们的汉语拼音音形是一致的。其实英语单词也是音形一致, 在英语内部有一套表音系统, 一直以来这套系统被众多中外英语专家学者喻为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今天, 我们就要把这套表音系统提炼出来, 供大家一同学习。只要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 我们学习英语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方法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英语原来比汉语还好学。英语共分为两种教学方法:一种是传统的全词教学法, 另外一种就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语音教学法。全词教学法主要是通过音标这套注音系统来教授学生怎么发音, 学起来也比较死板。只能是老师读一遍学生再跟着读一遍, 然而这种学习方法会使学生失去主动性, 而且除了老师课堂上讲的以外, 其他的单词都不会读。慢慢地, 学生就会对英语失去兴趣, 觉得学习英语太难了, 从而就会产生一种放弃的心理, 这种例子很多。但是, 语音教学法就有所不同了, 它是建立在中国人学英语的基础上, 立足于中国国情, 主要是培训孩子的自主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只要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么学起来也就自然而然轻松了好多, 恐惧心理引刃而解。因此, 教师必须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从客观方面避免恐惧心理的产生。

2.在对九年级学生是否对英语学习存在心理障碍的调查中发现, 37%的同学表示自己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 不存在心理障碍;这部分学生的成绩也是同龄中比较优异的;34%的同学表示自己对英语学习不是很感兴趣, 本人认为这部分学生主要是被动学习, 他们会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 但比较机械, 他们的成绩只能是中等或中等偏上;另外还有21%的人讨厌英语, 他们甚至于不愿拿起书本, 觉得这是负担, 并让他们觉得沉重有巨大的压力感, 因此这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被动而且是逃避。不能完成作业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他们所产生的这一心理可能会影响一生。从上面不难看出, 英语学习效果与心理状态紧密相连。因此, 要搞好英语学习, 首先必须解决好心理问题

此时, 教师更应加强引导学生。从另一方面来说, 老师在课堂上怎么引导学生就是创造性思维呢?如果老师把课上得栩栩如生, 让学生有兴趣把课听完, 下了课还能回味。在教学过程中, 我尽可能用学生学过的英语知识介绍将要学习的新语言, 学生开始听得有些吃力, 就要辅之以表情、动作等, 帮助他们理解;用演示图片、实物等方法缩短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在组织“现在进行时”的操练时, 既可借助动作, 也可借助简笔画进行教学, 效果较好。在新目标九年级第十二单元中有一篇阅读:You’re supposed to write quickly!这篇阅读文章中的单词相当生涩难懂, 如“abbreviation, homophone, emoticon”等单词, 它们都属于语言学范畴的,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 太过抽象。因此, 在教学中我就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这几个单词。对于“emoticon”这个单词, 我就借助简笔画为学生做示范并让他们猜测含义, 将抽象化为具体。并提供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 画出不同的表示“emoticon”这一词义所覆盖的涵义的表象。在对其他几个单词的处理时, 要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一目了然。我始终认为增强学生勇气, 提高他们自信心是学习英语的关键, 是克服恐惧心理的最佳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具,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活跃、主动地学习, 也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二、情感态度与心理因素

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和约翰·迈耶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 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 而是情感因素。前者占20%, 后者占80%。在人成功的要素中, 情感因素的培养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他提出情感因素的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面向全体学生, 而不是专为问题学生设计的补救措施。在教学过程中, 情感因素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情感, 以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向学生传授知识, 那么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也会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新东西。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潜在的认识和创造能力, 教育工作者应尽可能多地运用情感因素, 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提高学生调控感情的能力, 这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当学生有了积级的态度后, 他们学习英语的心理因素自然也就得到调整。老师对学生心理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许多研究表明, 老师的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显著相关, 老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老师的激励会使学生的行为更富有建设性、老师的热情鼓励会使学生的行为更富有创造性、老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负相关。教师对学生所赋予的表扬可以使学生建立自信, 从而能够对学生积极学习产生有利因素。但是, 相反的, 教师的情感态度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如语气鄙夷, 不屑回答, 目光厌恶等等。这会产心理负振荡, 即消极心理因素的共振, 学习者的学习积性逐渐丧失, 越学越自卑。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良性心理共振和恶性心理共振又被称为心理正振荡和心理负振荡。要调节这种因素, 就要消除不利心理因素的影响, 就要找到心理负振荡的起振点, 找出对学习者不利的心理因素, 通过克服不利的心理, 来使心理负振荡做减幅振荡, 直至消失。

三、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因素而导致学生产生心理负担

在调查中发现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课堂听、记、背的任务太多, 这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 使得学生对英语产生畏难情绪, 甚至厌学情绪。

2.家长或监护人过分的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要么漠不关心, 要么对孩子学习期望过高等。

3.有些学生担心由于暂时的英语成绩跟不上, 老师和同学看不起他们, 家长对他们失望, 令他们产生较强烈的自卑感。

4.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急于求成, 没有耐心, 而且方法使用不当。如此下来, 英语学习中不懂的东西日积月累, 从而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 产生厌学情绪和对立情绪。

四、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克服焦虑感, 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某些学生因理解力差掌握知识慢, 所以知识基础较同年段的同学差;有的智力因素与其他学生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他们大多表现为不太愿意学, 甚至不想学, 又面临着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沉重的学习压力。如此对于他们较重的心理负担, 在学习的过程中, 很多学生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面对困难时候, 他们很少去主动地积极地解决困难, 而是知难而退。这一切都影响了他们的身心的健康发展。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学习成绩, 更多的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树立起他们的信心, 培养他们的自信, 让他们意识到“我能行”!而不是“我不行”, 我认为这是消除后进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关键。我曾经收集了一些学生的问题纸条, 如“不知为什么, 我每天也都很认真地去背单词了, 但过不了几天我又把先前所背的单词全忘了, 我在想我是不是有健忘症。”“老师说的语法, 课外我也看了不少语法书, 但到现在为止, 我知道的却是寥寥无几, 我不知道词与词这间怎么搭配。”面对这些带着焦虑的学生, 我总会让他们先安静下来, 别急。然后问他们会说汉语吗?他们肯定说能。接下来逐渐深入, 在思想上安慰并鼓励他们。兵法上讲“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你是否了解英语, 你是否想过英语到底是什么, 你又为什么要学习掌握它。你是不是一开始就把它当做一个堡垒, 一个敌人, 一门无法逃脱的必修课而已。甚至只是成绩单上一个耀眼分数?其实, 英语只是一种语言, 一种人类表达自己的方式。根本没有必要将它肢解为语法、写作、听力等等。想想我们小时候是怎么学习汉语的。那时候你学了什么语法了吗?你根本不懂主、谓、宾、定、状、补啊!说到单词, 再想想小学时候写过多少田格本吧。你之所以记住了这么汉字的写法用法, 是因为你在不停地接触它们, 使用它们。英语也是这样, 背的多了, 用的多了自然就会了。另外就是不要紧张。不能有任何心理上的负担。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跟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 要常把微笑带进课堂, 将欢乐带给学生, 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使他们真正地喜欢自己, 爱上自己的英语课, 从而能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口语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流利第一、基本正确”即可, 不必当场指出学生的错误, 可以采取过后纠正或暗示的办法, 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学生听说英语的积极性。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大胆的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我就给以鼓励的眼神, 让其在鼓励下能大胆的回答问题。在增进与学生感情的同时, 积极在课堂内外创设各种情境。如听英语笑话, 英语新闻演讲、小品、唱英语歌、做游戏, 还可以是猜谜, 速认速记比赛等等。而课后还必须让学生做到每日听磁带, 听课文朗读磁带的同时也是在复习课文, 它帮你更好地熟悉课文内容, 培养语感。为什么我们在作题时, 经常会莫名地选中一个感觉上正确、但又无法清楚解释其所以然的答案, 这是因为大量正确语言输入信息在你脑海中形成的潜意识, 即语感。有句话“Good habits lead to great success!”要让学生坚持听, 说, 读, 写。要让他们认识到这是时代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实践证明, 帮助学生克服听说英语的心理障碍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完全可行。英语教学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能力的过程, 同时也是磨砺其健康心理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对其学好英语具有不可低估的功效。承受力差、意志力薄弱、在英语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继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不少研究结果证明, 学生的焦虑感越强, 外语学习成绩往往越差, 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下降。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感情, 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的好成绩。消极的感情不仅会阻碍英语学习, 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而且会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学生正是处于人生起步阶段, 对事物的认识更多是感性认识, 因此情感的投入显得更加重要。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克服胆怯、自卑心理, 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Foreign Langr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王芳.《教学组织管理技能》

调整因素 第4篇

印刷压力的影响因素

油墨转移率与印刷压力密切相关,为保证油墨的良好转移,首先要确定最佳的印刷压力。所谓最佳印刷压力是指在印刷过程中,印品的印迹齐全、平整光洁,包衬变形量最小。要获得最佳的印刷压力,应根据包衬、纸张平滑度、印刷速度等不同因素来加以确定。

1.包衬

包衬是压印滚筒表面具有压缩弹性形变特征的各种衬垫物,通常由橡皮布和衬垫组成,包括不同厚度的橡皮衬垫、纸张、涤纶片等。轮转机印刷压力的大小与包衬表面硬度和产生的压缩变形量有关,变形量相同的前提下,包衬表面硬度高、压印面材料粗糙,较包衬表面硬度低、压印面材料光滑的情况所需印刷压力大。此外,硬包衬和软包衬获得最佳印刷压力时的压缩变形值也是不同的。

2.纸张平滑度

纸张平滑度不同,所需印刷压力也不同。根据经验,平滑度低的纸张所需印刷压力约为平滑度高的纸张的3倍。

3.印刷速度

在使用旧式轮转机的过程中,随着印刷速度的提高,印版与纸张之间的接触时间会缩短,进而使得转移到纸张表面的墨量变少,易引起印品墨色变淡,影响最终产品效果。为避免此问题,在现阶段许多新式高速轮转机的设计方面,印刷压力一般都会高于旧式轮转机。

4.印量

在印刷过程中,随着印量的增加,橡皮布会出现弹性下降、塑性增强的现象,而包衬总厚度变小则使得印刷压力减小。因此,当印刷达到一定数量时,应重新调整印刷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印刷过程中需要更换橡皮布,必须使衬垫上机空跑一段时间,待包衬变形量稳定后再重新调整印刷压力。

包衬的选择与影响

尽管小森SM系列转轮机印刷压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综合比较来看,印刷压力与包衬的选用及调整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操作人员应对包衬有更加清楚的认识,才有助于正确调整轮转机的印刷压力。

1.包衬的选择

根据包衬的内部结构特征,可将其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密实性结构材料:材料内部无间隙,受到一定压力后材料的密度不发生改变(通常指橡皮布)。一般情况下,橡皮布有一布一胶至三布三胶等,厚度为0.4~1.2mm左右。

(2)孔型结构衬垫材料:即材料内部有无数微小的毛细孔,如卡纸(其紧度为0.75g/m3,定量在210g/ m2左右);凸版纸(定量为55~70g/ m2),凸版纸纤维组织较紧,具有可压缩性和表面平整度高等特性,可垫在橡皮布下面并紧贴压印滚筒表面使用。

在印刷作业中,操作人员习惯按包衬的弹性和压缩变形量将其分为硬性、中性、软性三个等级。同等条件下,压入量最大的包衬称为软性包衬,并以此类推。根据经验,硬性包衬一般是牛皮纸、卡纸、涤纶片之类的材料;软包衬一般是橡皮布、呢布之类的材料;而中性包衬一般是两种包衬的组合,以卡纸和薄橡皮布为主,其印刷适性强,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包衬类型。

从印刷设备的紧度考虑,包衬的压缩性越大越好,因为软性包衬对弥补机器制造和安装的误差能力适应性较好,对印刷版面的摩擦较小。但从印品质量考虑,包衬的压缩性则越小越好,因为硬包衬接触变形较小,印迹的变形小。所以权衡利弊,在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压缩变形量小的硬包衬。

2.包衬厚度变化的影响

(1)对套印的影响。在印刷过程中,压印滚筒上包衬厚度的变化造成印迹在纸张前后(叼口和拖梢)方向上发生微小的伸缩变化,主要原因是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是齿轮传动,两种滚筒半径不同,不能保证两滚筒保持纯滚动状态,从而产生相对滑动。

(1)对印迹的影响。包衬厚度的变化将导致压印滚筒的半径发生变化,压印滚筒表面线速度和印张的印迹长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增加包衬的厚度,印张的印迹长度也会相应增大;反之,减薄包衬的厚度,印张上的印迹长度必然小于印迹的原先长度。若包衬厚度变化太大,超过理想印刷压力时包衬厚度的变化范围,容易使印迹产生严重变形,影响印品的最终质量。

3.包衬绷紧程度变化的影响

橡皮布属于密实性材料,受到一定压力后体积不发生变化,而被压缩的部分体积向四周扩展,发生一定的变形,卸压之后恢复原状。如果包衬未绷紧会使橡皮布发生滑移变形,最终导致套印不准。理论上包衬层数越少、厚度越薄,橡皮布产生相对滑移的可能性越小。

此外,印刷过程中,压印滚筒表面的橡皮布在拉力、印刷压力及交变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形变应力随着压印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衰减,橡皮布高分子材料长时间受压后,厚度有所减少,而长度有所增加,绷紧程度也会下降,印张的印迹就会发生相应变化。

调整因素 第5篇

关键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影响因素

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理论的过渡, 无论是静态权衡理论模型还是动态调整理论模型都是假设了在理想环境下存在一个最优目标结构, 目标资本结构的确定并非易事, 因为影响目标资本结构的因素非常复杂, 因素太多会导致模型过于复杂而难以估计推断。在现实当中, 由于调整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存在, 在时间的变动之下, 公司无法总是将它们的资本结构往最优状态进行调整的。要考察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过程就必须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度量, 并提出优化资本结构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分析

企业使用债务利息抵税时, 形成的所得税支出节省等于抵税收益的永续年金现金流。即用债务数量、债务利息率和所得税税率的积作现金流, 再以债务利息率为贴现率计算的现值。企业举债能加大财务杠杆的效用, 也能引起企业价值的增加, 但同时大量举债也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根据权衡理论, 在平衡债务利息的抵税收益与财务困境成本的基础上,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时的最优资本结构。

假设用L*it表示公司i在t时刻的最优资本结构, 用L*it-1表示公司i在t-1时刻实际的资本结构, 企业的t期的目标资本结构L*i, t是t-1期企业自身特征向量Xi, t-1相关的一组函数。

便可得出:L*i, t=F (Xi, t-1) …… (1)

通过L*i, t=F (Xi, t-1) 可发现, 公司不相同, 对最优资本结构的因素向量Xi, t-1的决定也是不相同的。换而言之, 不相同的公司, 其最优资本结构也有所不同。同时, 因为Xi, t-1是根据时间的变动进而发生改变的, 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公司, 在不同的时期, 其最优资本结构也是具有不同的特性。由此可知, 最优资本结构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时变性。并且, 以L*i, t=F (Xi, t-1) 为参考标准, 还能够辨识出资本结构的动态变化特点。

在国内学者研究中, 往往对其忽略, 因为绝大多数研究是针对多个年份的资本结构数据, 进而对平均值进行求解,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便不能让在时间序列数据中所涵盖的动态信息获得充分的使用。在最具理想型的状态之下, 处于t时刻的公司i的资本结构观测值Li, t应与其最优资本结构L*i, t相等, 即为:Li, t=L*i, t。如果是在动态调整的条件之下, 便预兆着公司i的资本结构需要以前期 (Li, t-1) 为出发点, 进而朝向具有实际调整特质的当期 (Li, t) 实施调整工序。在这其中, 当期 (Li, t) 的实际调整额 (Li, t-Li, t-1) 便需要和调整到当期的最优资本结构 (Li, t) 所需要的调整额Li, t-Li, t-1) 均等。用∈i, t表参差项, 用等式表示便是:Li, t-Li, t-1=L*i, t-Li, t-1。但是, 该种情况在调整过程中极具可能生成巨大的费用, 鉴于此公司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是不可能以完全的形式调整到最优资本结构L*it的, 一般只作一部分的调整。可用以下公式进行表述:

在上式中, D反映了企业在和t-1期到t期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D的取值区间为0到1, 值越大表示调整速度越快。当D=1的情况下, 公司已经完全把实际的资本结构调整到了最优资本结构L*i, t。当D<1的情况下, 公司只可对资本结构进行部分调整, 普遍调整至Li, t, 而非最优资本结构L*i, t。当D>1的情况下, 可看出是公司过分调整了其资本结构, 尽管是过分调整, 仍没有达到最优资本结构L*i, t。当D=0时, 表示调整成本大于经由调整而获得的收益, 公司不做任何调整。

把 (1) 式带入 (2) 式

1-D是企业资本结构滞后一期的系数, 可以直接反应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 滞后一期资本结构的系数越大, 说明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慢, 系数越小表明资本结构调整越快。

由于考虑到其计算过程的复杂性, 因此对于实证分析过程所采用到的与动态模型基础相关的计算公式, 在此不对其进行一一演示。但是, 我们知道以资本结构理论为依据, 其最优资本结构是由若干因素所决定的。这也是在对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进行分析过程中所得出的重要结论。

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探究

企业实际资本结构往往受企业自身状况与政策条件及市场环境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并同时伴随着企业管理层的偏好与主观判断, 从而使资本结构的决策难以形成统一的原则与模式。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较为复杂, 大体可以分为企业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通常有利率、税率、行业特征、资本市场等。内部因素通常有营业收入、成长性、资产结构、管理层偏好和财务灵活性等。

(一) 公司规模

在公司规模逐渐增大的情况下, 更倾向于多元化经营或纵向一体化, 进而使风险实现有效分散, 因此在外在条件固定的状况下, 大公司往往信誉高, 抗风险能力强, 破产风险小, 可以采用高负债的资本结构提升权益资本的报酬。而根据信号传递理论, 大公司比小公司的信用能力强、信息披露更为规范充实, 可以更好地利用权益融资。

(二) 成长性

以权衡理论为依据, 相对于高成长性公司而言, 负债水平越高, 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此类公司普遍情况下常进行权益融资。结合企业的发展周期, 在成长期和成熟期, 企业可适度增加债务资本的比重;在初创期和衰退期, 需要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而优序融资理论则表明在内源融资受到限制时, 企业会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债务融资。

(三) 非债务性避税

非债务性避税是指资产折旧的税收减免和投资的税收优惠等。由于折旧在税前列支, 有抵税作用, 税收优惠可在计税环节直接减免所得税, 根据权衡理论, 非债务性避税可以替代债务融资发挥抵减公司税收的作用, 对于筹资额稳定的企业来说, 非债务性避税越高, 债务融资便越小。由此可见, 非债务性避税和公司资本结构之间是呈负相关关系的。

(四) 现金流量

债务的利息和本金通常必须以现金支付, 这就涉及企业现金流量的问题。企业现金流量越大, 举债筹资能力就越强。公司的流动比率高, 也可说明公司拥有充足的流动性资产, 并且可以将这些流动性资产当作新的投资资金来源, 进而使债务的需求得到降低。由此可见, 公司的流动比率与财务杠杆是呈负相关关系的。

(五) 企业盈利能力

具有较高获利能力的企业能影响其现金流量并能对其负债提供有效保障。一般而言, 企业融资的顺序是:保留盈余、长期借贷、发行债券、发行股票。企业获利能力高, 就有可能保留较多的盈余, 其内部积累可以满足企业一部分扩建生产的资金需求, 从而降低负债水平;反之, 若企业的资金利润率低, 积累的留存收益就相对少, 大部分企业只能通过负债筹集资金, 从而使负债增加。

三、结语

企业不同形式和比例的负债和权益的组合构成不同的资本结构, 动态调整是对过去的资本结构比例关系进行适时修正, 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优化的实质是一个战略调整与控制的过程。采用科学的实证方法和代理变量可以得出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 提高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丰富资本结构的研究理论。动态理论要求公司的目标结构必须适应于公司的发展战略, 并随着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欧盟调整对非政策的中国因素分析 第6篇

欧非这两个相邻的大陆,有着几个世纪殖民与被殖民的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二战后,欧洲开始以欧洲联盟的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非洲也经过艰苦的斗争纷纷形成了独立国家,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仍不可避免地笼罩着殖民历史的烙印,自欧盟建立之初就开始通过一系列政策制度来维持其在非洲的“传统存在”。

自欧盟发展的初期阶段到冷战前,欧洲国家特别是前殖民地的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以及后来加入的英国通过欧盟与非洲国家建立的联系制度来维持其“特殊关系”,这种联系制度包括一系列的“雅温得协定”和“洛美协定”。这些协定给予刚独立的非洲国家一系列的经济优惠,但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欧洲的利益,所以实际中发挥的成效有限,非洲国家在国际经济结构中地位仍然没有改变。虽然协定的内容繁多,但实际操作中主要集中于发展援助和附属的单向贸易优惠,欧非关系由“殖民与被殖民”转变为“援助与被援助”,二者之间在经济政治中的不平等关系仍然很明显。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非洲深受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债务问题和地区动荡的困扰,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倒退,20世纪80年代更是被称为非洲“失去的十年”,冷战的结束使非洲地缘政治的重要性下降,各种因素使非洲成为被国际社会“遗忘的大陆”。在此期间,欧盟的政治注意力大多集中在“东扩”事务上,经济目光则投向了崛起中的亚洲,而非洲在其对外议程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对非由“拉拢”变为“领导”,前一阶段相对宽松的对非政策环境在这一阶段受到的限制增多,最明显的是对非援助增加了政治性条件。

20世纪90年代末,在泛非主义的影响下非洲开始用一体化的方式来拯救失落的危机,非洲逐渐重新焕发生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在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开始发挥巨大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寻求与其合作。变化了的国际格局、地区形势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在这一地区的竞争,使得欧盟开始调整对非政策,谋求新形势下对非关系的新优势。但由于双方实力差别、欧盟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加之欧盟内部发生的一体化危机、经济危机的持续发酵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牵制了欧盟对非事务的关注度。所以,这一时期欧盟对非政策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为应对新兴经济体在其“后院”的竞争,改革的动力不足。

二、新世纪欧盟对非政策的调整

21世纪,中非关系的迅速发展,尤其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刺激了欧洲社会,欧洲学界和政界对于中国在非洲迅速扩大的经济活动予以了密切的关注,并认为中国在非洲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已经威胁到欧盟在非洲事务上的“主导地位”。为此,欧盟积极的调整对非政策,以期寻求在新形势下对非关系的新优势。

(一)欧非关系由依附转向平等

历史上的欧非关系一直处于一种宗主国与被殖民者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纷纷取得独立后,欧非关系又转变为援助者与被援助国的关系,所以不平等一直是欧非关系中的主旋律。欧盟成立后在《洛美协定》中将欧非关系定义为“伙伴关系”,然而由于实力的差异、欧盟的惯性思维等因素,使得近代以来的欧非关系形成了一种以援助为链接的依附关系。欧盟以一种施与者的姿态来指导非洲国家设计其发展道路,最明显的体现在于,欧盟为主的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在非洲实施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以及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以良政为条件的援助政策。这种以援助为手段的外部干预极大地扰乱了非洲本土经济发展的秩序,造成了20世纪80年代非洲经济秩序的混乱以及当代很多非洲国家盲目地实行民主选举造成的政局混乱。随着非洲国家自主性的增强,对传统的欧非关系中的依附地位日益不满,加之国际社会对非合作力度的加强,增强了非洲国家对欧盟说“不”的能力。

面对新世纪非洲大陆局势的变化,欧盟发现传统的欧非关系模式越来越难以维继,欧盟开始谋划新出路。2000年举行的首届欧非峰会发表了建立平等、合作、团结、尊重的新型欧非战略伙伴关系的《开罗宣言》,成为21世纪欧非关系走向平等的开端。2005年欧盟出台了首个对非政策文件《欧盟与非洲:走向战略伙伴关系》,首次将非洲视为政治上的平等伙伴关系,并提出于未来十年内在欧非之间建立起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然而,由于欧非之间实力的悬殊加之欧盟长期的惯性思维,致使这种平等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没有落实在现实中。如欧盟不同意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参会致使第二届欧非峰会没有按期举行,南非总统祖马针对这一情况就提出:“非盟和欧盟代表两个大洲,地位平等,没有谁可以指示对方去做什么。”直到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举行,使得欧盟加紧欧非关系的转变,欧盟于2007年发表了《从开罗到里斯本:欧非战略伙伴关系》强调了欧非关系转变的紧迫性,并提出加强二者的政治伙伴关系,建立真正平等的双边关系。2007年12月,在欧盟的让步下第二届欧非峰会召开,并达成了《欧非战略伙伴关系:欧非联合战略》,使得欧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可以看出,欧盟对非政策的调整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而且其政治语境越来越向中国对非政策的语境靠拢。

(二)合作框架由分散转向统一

欧盟对非政策长期以来都分散在多个合作框架内,如睦邻政策、与非加太地区的《科托努协定》以及欧盟与南非贸易发展协定,这些政策和协定针对的领域和地区各不相同,各个政策之间很难形成合力,增加了欧盟对非政策进行整体协调的难度。进入21世纪,为了保持对非合作的优势,欧盟开始寻求新的合作平台,并与2007年《从开罗到里斯本:欧非战略伙伴关系》中提出“四个超越”,即超越分散化、机构化、发展合作、非洲事务。在第二届欧非峰会中明确提出将非盟作为欧非之间对话的主要对象,并在欧盟和非盟之间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合作框架,包括非盟与欧盟层面上的首脑会议、非盟与欧盟委员会之间的对话机制、范非议会与欧盟议会层面上的合作交流。这种转变也标志着欧盟将非洲大陆作为一个整体开展平等的对话交流的重要的一步,但是其道路仍然和艰难。成立于21世纪初的非盟,虽然建立在非洲统一组织的基础上,但是其对非洲各国的领导力和权威性仍有待提升,其本质上仍是一个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所以相对于欧盟的一体化程度而言,非盟要想在非洲大陆扮演核心领导力的角色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政策内容由单一转向综合

从欧盟的前身欧共体和非洲国家建立起联系制度到21世纪签订的《科托努协定》为止,欧非之间的关系始终以贸易优惠和援助为主,在这种关系中非洲更多地扮演需要帮助的依赖者角色。随着21世纪非洲在经济增长、政治稳定以及地区整合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加之新兴经济体加大了对非洲的经济合作和援助力度,使得欧盟传统对非合作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明显。此外,由于两个大陆地理位置相近,欧盟在治理非法移民、应对非传统安全以及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也需要非洲的配合,所以欧盟对非政策逐渐从单一的贸易优惠与援助向全方面的合作领域发展。并在2007年通过的欧非联合战略中提出了八大优先合作领域,即民主治理和保护人权、和平与安全、推动千年发展目标、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一体化、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就业和人口流动以及科技与信息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但其在实践层面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由于受非盟角色的限制使得欧非之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合作框架,加之双方合作的内容虽然全面但过于庞杂,在推动时由于缺乏针对性而致使双方的动力不足。未来,如何将欧非峰会上提出平等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落到实处,仍需要克服多重困难。

三、欧盟寻求与中国在非洲事务中的合作

新世纪欧盟对非政策的调整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尤其是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其在非洲日益扩大的活动使欧盟感到自我的“后院”遭到入侵,并制造出“新殖民主义”“资源掠夺论”“漠视人权论”等污蔑中国的不实言论。但随着中非关系的迅速发展,以及欧盟自身在对非政策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欧盟开始转变态度并积极寻求与中国在对非事务中的对话与合作,以期用有效多边主义的理念将中国纳入到以欧盟为主导的多边对非合作框架中,以此来维持在非洲事务上的影响力。欧盟在2008年发表了《欧盟、非洲和中国:走向三边对话与合作》,提出在渐进务实、共享、援助的效果在内的三边合作原则,并提出非洲的和平与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农业与粮食安全等方面具体的合作领域。中国在对非事务上一直秉承开放合作的态度,基于促进非洲的和平与发展以及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等良好的愿望,在中欧首脑会议、亚欧峰会、欧非峰会等双边合作平台上与欧盟就非洲事务展开交流合作。未来在对非事务上的国际多边合作将呈现逐步加强的趋势,中国和欧盟同时作为非洲重要的外交对象,其在对非事务上合作的程度和效果直接关系到非洲大陆的发展。此外,中欧非作为国际格局中重要的三边关系,其发展不仅影响着未来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发展,而且预示着一种新的南北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张宏明.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大国对非政策动向与中非关系的国际环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房乐宪.欧盟对非战略的调整及趋势[J].亚非纵横,2009,(1).

再热汽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调整 第7篇

锅炉设计再热器的目的就是通过增加中间再热从而提高循环热效率。因为相关研究表明,机组每增加一次再热,就可以使循环热效率提高4%~6%。锅炉一般采用亚临界参数、控制循环、四角切向燃烧、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半露天布置、全钢构架的∏型汽包炉。

1.1 再热器结构

锅炉再热器共分为三级布置,分别为墙式辐射再热器、屏式再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墙式再热器布置在水冷壁上部的前墙和两侧墙的前侧,直接吸收炉膛的辐射热;屏式再热器布置在后屏过热器和水冷壁悬吊管之间;末级再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前部。在各级再热器间都采用大直径及大三通连接,以便充分混合,并在屏式再热器和末式再热器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进行交叉,以减少由于炉膛左右侧烟温偏差而引起的再热汽温偏差。且这样的布置可以有效改善再热汽温的特性,在负荷变化时使汽温变化较小,尤其在机组启动阶段,能使再热汽温较早达到要求。

1.2 再热器汽温特性

进入再热器中的再热汽来自高压缸排汽,由于此排汽是在高压缸做功后的蒸汽,其压力约为过热蒸汽的1/4~1/5之间,再热蒸汽的定压比热比过热蒸汽小,同等质量下的蒸汽,在改变相同吸热量的情况下,再热蒸汽的变化就会很大,因此在机组工况变动时,再热汽温升高或降低的辐度较大,对外界变化较为敏感。

2 影响再热汽温的因素及调节方法

2.1 负荷对再热汽温的影响

负荷对再热汽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风煤变化对再热汽温的影响。负荷的变化会使风量和煤量发生变化,这直接导致了炉膛出口温度和烟气量的变化,对于处在炉膛内的墙式再热器,主要接受辐射换热,虽然辐射热有一定的变化,但影响再热汽温的主要因素是具有对面流特性的屏式再热器和末级再热器,炉膛出口温度的变化和烟气流量的变化直接使再热器的对流受热面发生和负荷一致的变化,即随着负荷的升高,再热汽温升高,反之降低。

图1为通过OPTIPRO动态寻优得出的再热汽温和机组负荷的关系图,数据时间为2009-04-18 18:40~2009-07-13 18:40,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当负荷在500MW以上时,再热汽温落在520℃以下的时间明显减少。

(2)高压缸排汽温度对再热汽温的影响。锅炉负荷的升高或降低,直接使过热汽的焓值发生变化,在经过高压缸做功后,高压缸的排汽温度也会随之升高或降低,即进入再热器的蒸汽温度也会升高或降低,从而使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升高或降低。

2.2 燃烧器不同摆角对再热汽温的影响

燃烧器摆角不同就会使炉膛内火焰中心不同,从而改变锅炉内对流换热情况,达到改变再热汽温的目的。燃烧器上摆,炉膛火焰中心上移,相对来说,提高了炉膛出口温度,增强了炉内对流换热的效果,而再热器以对流换热影响较大,所以这样有利于提高再热汽温。同理,当燃烧器摆角下摆时,也会使再热汽温下降。如图2所示,在负荷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当燃烧器摆角上摆时,再热汽温有明显的上升。

燃烧器的摆动直接改变了炉内的燃烧情况,这同样会对过热汽温产生很大的影响。燃烧器摆角的上摆,同样会使过热汽温上升很快。所以在通过改变燃烧器摆角调节再热汽温时要注意对过热汽温的影响。同时燃烧器的上摆也会推迟煤粉的燃烧,造成不完全燃烧的增加,炉膛出口增加了结渣的机会,所以也要考虑锅炉安全的问题。

2.3 煤的变化对再热汽温的影响

(1)不同煤层对再热汽温的影响。不同煤层的投运,同样会使炉膛内的火焰中心发生变化,从而使再热汽温发生变化。下层磨停运,如A磨或B磨停运,会使火焰中心上移很多,在高负荷5台磨运行时,再热汽温往往会很高,可能会超出高限值,此时即使摆角调到最低,小风门合理配置后,也要通过喷水来控制汽温,会使机组的经济性下降。所以下层磨如果可以投运,就一定要投运。另外,此时火焰中心的上移,也往往会使再热器管壁温度超上限,给锅炉运行带来一定的不安全因素。此外,通过改变上下层磨的煤量也可以达到改变火焰中心的目的,同样可以调节再热汽温。

(2)煤种和煤粉细度不同对再热汽温的影响。煤质越好、煤粉越细时,煤在炉内的着火时间快,燃烧时间短,炉膛的出口烟温低,再热汽温就低,反之,煤质差、煤粉粗就会推迟煤粉的燃烧时间,火焰中心上移,使再热汽温上升。

2.4 不同配风对再热汽温的影响

(1)改变一次风对再热汽温的影响。一次风的作用主要是干燥输送煤粉和提供煤粉进入炉内着火时的氧量。一次风流量升高,会使煤粉进入炉膛后,着火推迟,这样可以使煤粉的燃烧时间延长,有效地提升炉膛火焰高度,达到提高再热汽温的目的。同样,一次风温低时,入炉膛的煤粉温度低,也会使着火推迟,达到相同的目的。

(2)改变二次风对再热汽温的影响。减少煤层的二次风,可以使着火的煤粉在燃烧阶段推迟燃烧,同样可以提高再热汽温。减少下层二次风,使下层煤粉缺氧燃烧,提高上层二次风的开度,同样会使火焰中心上移达到目的。但这种缺氧燃烧有可能造成煤粉的不完全燃烧增大,使机组的经济性下降,如果碳粉长时间在管道上堆积还有可能发生二次燃烧,给锅炉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要保证合理的二次风配比。

(3)漏风对汽温的影响。炉膛漏风严重,就会有大量冷风进入炉膛参加燃烧,冷风的进入势必会使燃烧推迟,使汽温升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捞渣机需要破坏水封检修时,就会有大量的冷风进入锅炉,炉膛火焰中心上移很多,导致汽温上升很多,所以在炉底水封破坏时,锅炉可保持一定的微正压运行,可以有效保护受热面管壁不超温。如果漏风在尾部烟道,则通过氧量调节的送风量必然要减少,也会使炉膛内的煤粉缺风燃烧,造成煤粉的不完全燃烧和汽温的上升。

(4)风量对再热汽温的影响。风量过小或过大都会使煤粉不完全燃烧,形成不完全燃烧,这两种情况都会使火焰中心上移,使再热汽温上升,所以要选择合适的风量,即选择合适的过量空气系数来确保机组安全经济地运行。

2.5 减温水的影响

再热汽一般不用减温水来调节汽温,这是因为喷水会使机组的循环热效率降低。当采用喷水降低再热汽时,喷入的水只进入汽轮机的中、低压缸做功,而中低压缸的热效率比高压缸低,因而使机组的循环热效率降低。相关结果表明,再热蒸汽中每喷入1%的减温水,循环热效率就会下降0.1%~0.2%。所以再热汽的减温水只是作为事故情况下的喷水。但在实际运行中,再热器减温水调节门有内漏时,减温器前后的温度会相差几度,所以在机组停机后,要及时联系检修紧固此门,消除内漏,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另外机组在下层磨停运时,由于火焰中心的上移,会使再热汽温上升很多,此时即使开大上、下层小风门,燃烧器摆平,也不能使再热汽温在上限内,必须通过减温水来控制汽温,这样就会使机组的效率大大下降。所以当下层磨煤机没有检修任务时应保证其运行,并且应尽量减少下层磨的检修次数。

2.6 吹灰对再热汽温的影响

受热面结渣,会使传热系数下降,传热效果下降,为了达到规定的负荷,势必要增加燃料量,这样可能会使受热面管壁超温,内部蒸汽超温,锅炉效率下降,所以要及时吹灰,清除受热面上的渣,保证受热面的清洁。

(1)短吹对再热汽温的影响。短吹投入后可以使水冷壁的吸热效果变好,这样在其他燃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炉膛出口的热量下降,再热汽温下降。

(2)长吹对再热汽温的影响。长吹一般都会使汽温上升,但个别长吹会使汽温下降。

2.7 给水温度对再热汽温的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由于给水温度降低,在负荷不变时,给水要变成相同参数的蒸汽时,就要增加燃料量,这样炉膛出口温度上升,使再热汽温上升。

3 结论

影响再热汽的因素主要是炉膛内的燃烧情况。如煤量、风量、运行方式等。合理地调节这些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再热汽温,并保证锅炉安全经济地运行。再热汽温的调节要综合以上多种方式进行调节才能达到效果。在实际中用到的主要调节方式有:

(1)合适的燃烧器摆角。根据汽温的不同而进行操作,汽温低则上摆,汽温高则下摆,但要注意其他一些参数的变化,如负荷较低时,炉内燃烧不稳,摆角如果一直上摆,可能造成水位的波动,或负压的剧烈波动,给锅炉安全运行带来影响。

(2)合理的一二次风量配比。在保证煤粉完全燃烧的情况下,适当提高一次风量,减小下层二次风量,增加上层二次风量,可以提高再热汽温。但也要注意炉内的燃烧情况,风量太小也将导致部分煤层燃烧不稳,尤其是在低负荷时,要特别注意,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3)合适的层间煤量。适当提高上层煤量,减小下层煤量,可以有效提高再热汽温。

(4)合适的吹灰方式。吹灰不仅是为了提高机组的经济性,更是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所以当为了保证汽温而不对某些受热面吹灰时,是不可取的做法。在机组的正常运行中,要根据不同负荷,不同运行方式合理地进行吹灰。

摘要:再热汽温的变化不仅影响到机组的安全运行,也影响到机组的经济性,在不同工况下,对其采用不同的调节方法,保证再热汽温的平稳,对整个机组的长期稳定运行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再热汽温,火焰中心,调整

参考文献

[1]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锅炉设备及其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调整因素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因素分析

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平台, 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功能的载体, 专业设置与调整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 是学校各级管理者办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在教育实践过程中, 应牢固树立现代职教理念,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采用科学的方法, 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 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为学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商品观念已深入人心, 劳动力作为生产的第一要素, 其商品属性与地位已得到了充分确立与认同。而作为提供有效劳动力载体的高技能人才, 事实上在一定范围内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商品”属性, 因此, 高职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其人才培养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相应地具备了“商品生产”属性。

高职院校处于行业企业与家长学生之间, 作为联系两者之间关系的纽带与桥梁, 一方面, 根据学生及家长的愿望, 为广大受教育者提供“培养服务”, 在满足接受培养者需要的前提下, 取得源源不断的生源供应与办学经费支持。另一方面, 根据行业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对技能型人才种类、规格的需要, 设置相应的专业, 开展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工作, 为行业企业提供“人才产品”与技术支持, 同时, 广泛接受人才需求信息, 得到行业企业在办学条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从商品经济和市场的角度, 既可以将高职院校看作向受教育者提供培养服务的“服务型企业”, 也可以将高职院校看作向行业企业提供人才产品的“生产型企业”, 通过高职院校的中间培养过程, 达到将人才原材料的提供者与人才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有机联系起来的目的。高职院校的专业类似于企业的生产流水线, 其设置的合理状态必然决定于所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行业企业需求、能否得到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因此,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过程中, 应从行业企业的需求 (就业环境) 、学生及家长的认可 (生源供应) 等因素出发, 根据学校培养条件建设进程等情况, 应用市场营销理念, 以市场分析的方法, 通过调研、分析与预测, 做出顺应人才市场要求的正确决策, 才能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就业环境因素对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影响

就业环境因素是指影响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总量及各专业对应岗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 它影响并决定着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就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国内外历史经验表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职教育的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与前提, 其发展得益并决定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因此,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也越大。

区域产业结构状态

由于各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根据自身的基础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 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配套政策与工作重点等方面, 鼓励并支持重点主导产业的发展, 如“珠三角”地区的家电制造业、“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机电制造业、服装业等, 从而产生了对相应行业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 为该地区相应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快地改善, 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 为服务业层次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 服务项目与内容不断增加, 使服务业企业的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 给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有效地促进了服务业专业的发展。

科技进步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以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加快了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与新兴产业的出现, 促进了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对各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给以信息技术类专业为代表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就业环境因素是影响并决定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核心因素。从长期看,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状态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专业设置与调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在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下, 人才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种类与数量的需求决定了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方向, 高职院校只有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生存与发展的优势。因此, 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 应树立商品营销理念, 连续性地广泛开展人才市场需求调研, 及时把握就业环境因素的现状, 准确预测一定时期内的产业发展趋势, 了解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 根据学院办学条件, 适时调整现有专业, 开发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专业, 以使学校的专业结构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生源因素对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影响

生源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及家长对各类不同专业报考愿望与热情的各种因素, 它影响到相应专业的生源供应状况与专业规模, 生源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工作环境差异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使家庭经济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更为突出, 加上大部分考生都是独生子女, 传统观念中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的思想还较为严重, 因此, 学生及家长在选择报考专业时, 对于将来工作岗位对应的环境具有较为敏感的差异性倾向, 面向农村野外作业、中小企业生产车间等岗位的专业相对较冷, 而面向外经贸、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等岗位的相关专业较热门。

行业待遇标准

由于社会上不同行业工作人员的待遇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受经济利益因素的驱动,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对面向垄断行业的专业较为偏爱, 如金融、电力等行业的专业较为热门。

对行业发展的预期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 也常常会考虑所选专业对应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对未来预期发展较好的专业在报考时有一定程度的偏好, 如工业设计、物流等专业。

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受自身所处环境、社会生活经历及知识水平的制约, 许多学生及家长面对报考指南中的各类专业, 由于缺乏相应的评判与选择能力, 只能根据自己的考分盲目地随大流, 对考生自身条件、潜能与兴趣爱好的考虑相对较少,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专业的“冷”、“热”分化。

生源因素作为影响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次要因素, 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具有一定的影响。单纯从生源供应的角度看, 考生的报考热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专业能否举办及其规模, 但由于考生报考相应专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 当某一专业的就业形势处于上升趋势时, 就会激发考生的报考热情, 因此, 生源因素对专业设置与调整所产生的往往是间接与短期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 学生及家长传统观念的淡化与独立判断能力的提高, 这一影响力正逐渐减弱。高职院校在设置与调整专业的过程中, 在适当考虑生源因素影响作用的同时, 应坚持以人才市场需要为导向, 树立长远的观点, 切忌无原则地迎合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应以对社会与考生高度负责的态度, 加强与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及家长树立正确的专业选择观, 以确保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

培养条件因素对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影响

培养条件因素是指学校的师资、专业实训条件等方面的建设与积累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制约。学校的人才培养需要有相应的条件作为基础与保障, 除常规的后勤服务条件、基本学习条件等以外, 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专业教学团队与专业实训条件。目前, 绝大多数学校在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 已经通过采取加大投入、取得政府大力支持等途径, 完成了新校区的建设工作, 其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除上述基础条件外, 更主要的是专业教学团队与实践教学条件因素, 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制约着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步伐与力度。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水平

专业教学团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组织者与实施者, 其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通过引进、培养及外聘等手段逐步加以实现。其建设与积累的过程与成效受到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 取决于学校在建设过程中的办学理念、投入力度、综合措施的实施力度及内部管理制度的激励成效等。能否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学团队, 是关系专业设置与调整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水平

实践教学条件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包括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两个方面。作为影响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要因素, 校内实训条件所起的作用更为直接与关键, 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建设过程, 特别是工科类专业需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许多学校由于办学经费紧张等原因, 对工科类专业校内实训条件的建设投入缺乏足够的经费, 在建设机制上缺乏探索与创新, 从而影响了该类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取决于区域内对应产业的发展状况、学校同类专业的办学历史、专业教学团队的社会服务水平及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机制与管理体制, 相对而言, 专业对应的产业发展较快, 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较为旺盛,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就相对较快, 由于专业设置与调整主要以区域行业发展为导向, 因此,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制约作用相对不明显。

培养条件因素作为仅次于就业环境的主要因素, 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通过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作用。高职教育满足行业企业与学生及家长需求的程度, 不仅体现在专业面向上, 还体现在岗位工作的能力与水平上, 而这需要有良好的培养条件加以保证。专业教学团队与实践教学基地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条件, 类似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职工队伍与生产设备, 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不同专业之间人才培养条件有所区别, 因此, 专业设置与调整工作必然受到专业师资与实践教学条件的制约, 高职院校应注重相应条件的建设与储备, 并在办学过程中不断积累, 才能满足培养工作的需要,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内容复杂的教育管理活动。在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过程中, 各类影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有主次之分, 且往往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因此, 不能采取静态处理的简单方法, 更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 而应以各有侧重的动态方法, 对不同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条件的具体情况, 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以保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林.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28) .

[2]李沛武, 等.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及其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11) .

[3]李栋学.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三维判定[J].职业技术教育, 2004, (19) .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5]尚慧文, 等.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思路与实践[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 .

调整因素 第9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制约因素

一、前言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 加工贸易转而以进料加工为主。并且, 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从20世纪80年代的港澳台到90年代初的亚洲“四小龙”国家或地区, 主要从事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继而, 从90年代初开始, 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FDI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资金和技术来源, 电子、电气设备、计算机以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产品生产以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开始拓展。

随着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还体现在产业内的工序提升, 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率因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指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率虽然有上升的趋势, 但是其增值率却一直徘徊在50%左右, 上升缓慢乏力, 状况并不理想。对于我国加工贸易利益微薄、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现状, 本文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

二、影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一) 国际因素

1.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威胁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必然会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的影响。近年来, 对我国加工贸易带来较大冲击的是亚洲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的发展。例如, 为了解决国内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越南和北朝鲜将加工贸易作为一种发展战略, 凭借着劳动力素质较高、工资水平低及邻太平洋的地理优势, 颁布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 加大了吸引外资的力度, 成为我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2.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提高了加工贸易企业的“门槛”

近年来,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跨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跨国公司在订单中加入社会责任条款, 要求企业必须通过社会责任审核才能进入电子订单系统。另外, 为了避免品牌形象受到影响, 一些跨国公司如耐克、阿迪、沃尔玛等纷纷加入这一运动, 自己制定社会责任守则, 并且要求产品配套企业和合作企业均要遵守这些守则。然而, 我国加工贸易生产企业大多数规模小、实力偏弱, 部分企业还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靠延长工作时间或降低工人劳动条件及工资待遇来维持自身经营。由于这些企业不符合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 没有维护劳工权益而痛失订单, 更有些企业不得不关门倒闭, 对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形成了障碍。

(二) 国内因素

1.劳动力因素

我国是劳动力大国, 劳动力供给相当丰富。然而,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是向着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升级, 所需要的是具有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 而我国这部分劳动力供给却是不足的。而且, 对于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所需的具备专业技术和外经贸业务知识, 熟悉国际经贸法律和市场营销知识等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此外, 从加工贸易下游的物流环节来看, 物流的高速发展可以提高加工贸易产品增值率, 有利于其升级。但我国现有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远远跟不上物流发展的需要。我国劳动力供给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必将影响我国加工贸易顺利转型升级。

2.产业技术水平

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 我国大中型企业普遍技术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5至10年。从设备状况来看, 制造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仅占全部产业设备的24.6%, 达到国内一般水平的占52.74%, 还有约20%的设备处于国内落后水平。我国在关键技术上自给率低, 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 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 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在设备投资中, 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 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我国的发明专利累计授予量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甚至落后于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产业技术水平落后的前提下, 国内配套企业的产品在质量和标准上难以达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 使其配套产品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限制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采购活动。

3.政策法规

(1) 税收政策

2007年之前, 政府对经营加工贸易的企业从境外进口的料件实行免征进口税, 而对加工贸易企业在本地采购的料件, 采取先征后退且部分退税的待遇, 这明显鼓励了加工贸易企业从境外保税进口料件, 不利于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当地采购率,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向上游产业转移。

(2) 深加工结转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没有制定出统一的转厂、转关等深加工结转操作方法, 转出、转入地海关对商品名称、数量和价格等存有异议时, 手续更难以办理。转关查询核实需耗时一至两个星期, 严重影响了周转速度和贸易效率, 且政策多变, 阻碍了深加工的发展。一些外资企业对转关产品, 不得不采取先出口复进口的做法, 徒增经营成本。

(3) 知识产权制度

虽然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基本与国际接轨, 但是树立正确的经营意识, 培养牢固的守法观念, 在我国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目前, 我国知识产权观念淡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 与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 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不但对跨国公司是否决定将先进技术、研究与设计中心转移到我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而且造成了加工贸易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追求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的动力不足, 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方向转型。

4.企业自身

(1) 经营机制

实现国内价值链的延伸, 提高中间产品本地采购率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点。企业经营机制中决策机制、发展机制、约束机制等的不完善, 导致国产原材料质量不稳定, 使得跨国公司对国产料件不信任而选择从国外订购。另外, 国内供应商由于生产能力等因素, 有时会交货不及时, 并且对于运输环节也没有强有力的保障。国内产品本身的各种不利因素使得他们无法达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质量要求, 造成了国内采购市场的流失。

(2) 对加工贸易升级空间的认识

首先, 不少企业认为加工贸易就是贴牌, 没有品牌。事实上, 加工贸易是一种贸易方式, 打造自主品牌与企业采用的贸易方式没有直接联系。比如格兰仕、华为、TCL等, 在经历了贴牌生产到委托设计生产到自由品牌营销的过程后, 目前都拥有了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其次, 没有想过加工贸易有升级的空间。加工贸易并不是改革开放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权宜之计, 而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加工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可以升级的。

三、调整对策

(一) 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

在大力培养本地人才, 使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 大力培养和造就产业开发中急需的应用型、开发型专业和技术人才以及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主动与发达国家开展技术交流和人才培训, 引进国外高层次的技术和智力;努力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 千方百计吸引各类人才来华发展。

(二) 推进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本地化

政府要做好配套服务。首先, 政府应该探索一条道路, 对加工贸易配套企业提供技术、资金支持,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其次, 建立中间投入品市场供求信息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有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能够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中间投入品, 然而信息的缺乏使得加工贸易企业与国内配套厂商难以建立业务联系。政府应该介入这一过程, 通过建立中间投入品市场供求信息平台, 增加双方联系的机会, 发展国内采购。

(三)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首先, 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 特别是内资企业要结合加入WTO后国际贸易竞争格局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既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要被别人侵犯, 也不要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其次, 加重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处罚。加重处罚可对知识产权的侵害者起到威慑作用;再次, 对跨国公司自发组织的打假活动给予支持, 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 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企业要端正思想, 根据自身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从产品升级、产业升级及价值链升级等方面积极分析升级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刘德学, 苏桂富.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状况分析[J].国际商务, 2006 (4) .

[2]张燕生.我国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J].宏观经济研究, 2004 (2) .

[3]廖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1-7.

[4]张俊.加工贸易对中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 200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调整因素】相关文章:

公路工程调整概算调整01-26

预算调整05-10

调整思考05-11

调整改造05-19

季节调整05-24

反思调整05-27

自动调整06-01

区划调整06-01

战略调整06-07

模型调整06-11

上一篇:精准扶贫的问题下一篇:模糊AHP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