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出文本去阅读

2024-06-19

让学生走出文本去阅读(精选3篇)

让学生走出文本去阅读 第1篇

一、阅读是学生对文本的再建构活动, 是创造性学习活动

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是新学习的材料与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相互作用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语文学习既要“重文本”, 又要“超文本”, 努力构建课内外的联系, 校内外沟通, 学科融合。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一方面从课文中汲取信息, 同时不断地提取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到头脑中来, 以理解所学的内容, 以丰富对课文的理解。语文学习必须考虑学生学习的主体特征, 使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面对同一课本, 不同的学生即使在同一位教师的指导下, 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也会各不相同, 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 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也会不一致。

因此, 我们提倡在学习的过程中, 既要对教材加以认同和吸纳, 也鼓励对教材进行批判和非议。使学生敢于向课文挑战, 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有疑问, 学生才有可能自主经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提升过程, 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阅读只有走出文本才能张扬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阅读的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以课本为例子, 大胆超越课本。我在组织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坚持从以下几方面超越文本。

1. 在阅读目标上超文本。

学生语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 总是利用自己之前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化的情感去推断、感受课文的新意义, 这就决定了教学目标有较大的弹性。其目标下限可以是人人达到的, 而上限则鼓励学生自由超越, 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我在组织阅读学习时分为基本型阅读和发展性阅读两个阶段。基本性阅读主要是对文本的基本感悟, 坚持人人成功阅读的原则。一是学生自由阅读, 自由表达, 教师组织阅读活动, 鼓励学生表达。发展性阅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超越, 引导学生走出文本, 坚持开放性阅读的原则。二是学生分组阅读, 协作阅读, 研究性阅读, 教师提出阅读研究的课题, 补充阅读材料, 鼓励学生“百家争鸣”。教师不要求过分的统一答案。

2. 在阅读想象中超越文本。

学生既是课文信息的接受者, 又是课文信息加工者, 在学习的过程中, 由于学习者想象参与, 学习者实际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 实现作品的价值。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往往会留下许多空白和不确定性, 使学习者能尽可能地想象, 从中获得思想营养和审美享受。如学习《游子吟》时, 引导学生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 借着油灯的散光, 为子女缝制衣服的情景。通过想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培养了创造能力, 而且丰富了课文的内蕴。我采取的基本方法有:在空白处想, 在重点处想, 在过渡处想, 在中心句想, 在插图上想, 联系实际想……

3. 在阅读批判中超越文本。

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学生主体的认知去同化课文的内容。这种同化, 并不完全是“顺应”, 也应该引导学生去质疑, 去批判, 去否定, 敢于给课文挑刺, 从小培养学生不盲从权威, 不唯书, 敢于独立思考, 追求真理的精神。

4. 在阅读欣赏中超越文本。

读书要知“出入法”。“入书”是指导学生去感知和理解课文, “出书”是引导学生鉴赏和感悟课文。“出书”以“入书”为基础, 但如果不能“出书”也不能说是真正的入书。因此, 学生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课文的鉴赏和感悟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具有多元性, 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为了促进学生“入书”, 我们常用的方法有:讨论、交流、背诵、朗读、评价、改写等。如何“出书”呢?那就是多表达自己的观点, 多联系生活实际, 多提出问题, 多和同类文章比较等。

5. 在发展性阅读中超越文本。

“言有尽而意无穷”往往是一篇好课文审美价值的体现。在课文戛然而止而学生情致却意犹未尽时, 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去研究探索, 去合理地发展课文的情节、意蕴, 作超文本的发挥, 无疑会加深学生的理解。

6. 在阅读范围上超越文本。

让学生走出文本去阅读 第2篇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是师生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一种基于阅读文本的对话,一切对话都应围绕文本进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紧“扣”文本,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诵读文本,品味文本的语言,体验感悟文本所富有的思想感情,引领学生正确地与文本进行交流,接受文本的熏陶,对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大有裨益。在这方面,我也在不断思考,不断尝试,现将做法小结如下:

一、趣味导入,引领学生亲近文本,激发兴趣。

在阅读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该采用以情设趣、以疑激趣、以境引趣、以读生趣等多种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亲近文本,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用充满情感、富有诗情画意、能引发学生展开丰富想像和联想的导入语来唤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如教学《九寨沟》一文,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九寨沟是一个世外桃源,那儿平湖飞瀑、雪峰插云、珍禽异兽,美得就像是一个童话世界。同学们,想不想去那里看一看?”;也可以用学生对文本,特别是文本中关键词句的设疑和释疑,来引入文本的阅读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学生抓住“痴迷”设问,课文写法布尔痴迷昆虫的哪些事?痴迷昆虫对法布尔一生有什么影响?;可以是对文本的激情朗读,以读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达到“知情合一”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大江保卫战》,上课伊始,我就以激情澎湃的范读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使学生尽快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情境等等。这种“设趣”“激趣”“引趣”“生趣”的教学方法,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自由王国,走进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中,并进而从阅读中产生新的思考和发现,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美读示范,引领学生诵读文本,培养语感。

阅读教学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诵读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上,教师只有注重学生朗读,要求学生大声地诵读,流利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轻重缓急,读出小学语文

语气语调,通过接触大量的规范的语言并加以积累,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感。

诵读中,教师应对文章感情基调的把握和语句节奏、轻重缓急的处理等加以示范和指导,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诵读文本、理解和感悟文本。教师的范读,最亲近学生,也最具有引领的作用和独到的魅力。我曾听过一位公开课,上的是《船长》,老师那声情并茂的美读示范,感情浓烈,回肠荡气,牢牢地吸引着学生,也给听课者以强烈的震撼。

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近作者,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感知文本内容,扫清字词障碍,帮助读通读顺课文,在诵读中生成问题,为深入阅读作准备。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初步感受《我们爱你啊,中国》《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这些现代诗歌的语言美和真挚的情感美;感受唐诗宋词的节奏美和韵律美;感受《伊索寓言》的夸张和讽刺;感受《船长》那震撼人心的人性美;感受《生命的林子》的深刻启迪„„

三、抓住重点,引领学生回归文本,解读作品。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立体验,视之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但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审美情趣还未能完善,因此对文本的解读可能会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回归文本,深入研读,依靠文本提供的最原始的语言材料,与文本作推心置腹的对话,依靠对文本语言的研读与品味,正确领悟文章的主旨,认识文中的人物形象。例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重点段,我让学生想象司马迁会受到什么样子的酷刑,学生回忆自己在电视电影中看到的各种酷刑和自己的感受,然后我再讲司马迁所受到的最惨无人道,最灭绝人性的一种酷刑,这样,更能让学生理解司马迁此时生不如死的感受,也更能深刻理解书中的:“悲愤交加、血溅墙头、了此残生”这12个字的含义。这时让学生思考是什么信念在支持着他?读读课文学生很容易找到,这还不够,其实司马迁当时所想肯定不止这些,所以我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想,司马迁还会想到什么,这样引出上文司马谈的临终遗言,让学生找到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源泉,然后再创设朗读的情境,在牢中,司马迁自言自语的鼓励,在黄河岸边,小学语文

面对苍天大地的呐喊,让学生对司马迁高洁的人格和超人的毅力的理解更深入一层。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重点的语句语段,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引导学生再一次深入文本,探究其深刻含义和艺术效果。在学生被“卡”时,适时地给予引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展开争论和交流,彼此碰撞出富有独创性的智慧的火花。

四、尊重学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潜心感悟。《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师应和学生零距离、心贴心,民主平等的进行交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潜心感悟。

教师要借助对文本的重点、难点、亮点、争议点的质疑问难,全方位、多层次地探究文本语言的内涵,解读文本,让学生进行感悟创造。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尽情尽兴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要引导学生透过具体的词句去探讨作品形象和思想感情;如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中写海棠花的一个句子:“那几株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缝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说说海棠花的特点:“多”“密”“生命力旺盛”,再让学生说出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再指名读,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读出海棠花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品味语言。有一位学生说他喜欢喷花飞泉中的“喷”这个字让他感受到海棠花旺盛的生命力,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赞美。这时再让学生尽情地朗读,学生通过朗读将海棠花的勃勃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认知、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敏锐地感知文本的形象和语言,领会文本的蕴涵,感悟文本所表现的意境美、情感美、人性美。如教学《二泉映月》时,我在课堂上播放《二泉映月》的曲子,那如泣如诉,委婉连绵的旋律,伴着阿炳身世的介绍,让学生很快走进了文本深处与阿炳进行心灵的对话,使学生更深地领悟二泉的美,领悟阿炳对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爱和他对命运的抗争。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中学生熏陶感悟的反馈,是个性体验的真实流露,是情感意志的纯真表露。此时的“诵读”“品味”已与感悟熏陶融为一体了。文本的语言、情感、意境、哲理都变成了学生内在的积累。这种积累越多,学生的语文底蕴就越深厚。

总之,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紧“扣”文本,逐步引领学生走进鲜活的文本,感悟文本的语言魅力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让中学生课外阅读走出无序、低效 第3篇

指向——开列书目,推荐读物

课外阅读随意、无序、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为此,教师应责无旁贷地为学生开列书目,明确阅读方向。书目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走出知识迷宫的向导。开列书目应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可行性与可读性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中外名著与通俗读物的关系、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等等。

导法——介绍方法,指导阅读

课外阅读随意、低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学生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没有掌握好阅读的方法,不懂得根据读物的特点和阅读的需要灵活运用阅读方法。为此,教师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方法,进行必要的示范和训练,让学生掌握精读、泛读、略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

1. 把握内容,捕获信息。看大块文章、长篇小说宜用速读、泛读法,同时用圈、点、钩、划等形式找出主要内容或有用信息,包括一些字、词、句等,再以读书笔记形式概述要点,记下有效信息。例如读《三国演义》,通过多种方法掌握内容、捕获信息后,在读书笔记中可记下下面的内容:本书的作者、朝代、写了哪三国、演义的起讫时间、书中的主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书中褒谁贬谁等等。

2. 品味语言,揣摩意蕴。阅读不能只停留在看完一篇文章,浮光掠影、得其皮毛的浅层次上,还应更进一层地探索思考,品味语言,揣摩意蕴。这是阅读的高级阶段,主要通过精读来完成。可以通过通读、细读、反复读等形式推敲琢磨文句,感悟语言,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气韵、感情、色彩;也可以通过朗读、吟咏、念诵、唇读、心诵、视读等形式,全身心地进入作品之中,透过语言文字进入作者的生活,让作者的情感振动自己的心弦,陶冶自己的感情和趣味。同样以《三国演义》为例,在反复诵读中揣摩意蕴,体会诸葛亮那种感恩图报、鞠躬尽瘁的形象,品味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肺腑之言,理解人物的性格、才华与气度等。

3. 知疑善思,讨论交流。有则读书谚语云:知疑灵犀通,善思出睿智。宋代的朱熹说:“读书之法,读一遍,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这里强调的是要边读书边反复思量。那么,学生读书时应思考什么呢?对于文学作品,要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作者刻画形象的方法、环境烘托的作用、故事情节的发展、文章的线索思路,玩味遣词造句的妙处;对于自然科学作品,要搞清书上的每一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从作者的思路中去学习科学的思维规律和思想方法。如能带着问题与人讨论或交流,从而举一反三,解疑释疑,这就把书读活了。如读《三国演义》,学生会质疑诸多问题:赤壁之战为何称为“鏖战”?书中的曹操那么“奸诈”,为什么我们能在课文中读到他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样胸襟博大的诗句?历史上的曹操是否完全如书中所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他?学生通过不断的质疑探究,学到的就会远远超过这书本的知识。

4. 扩展迁移,创立新知。在阅读中,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并能在知识的迁移扩展中求知创新,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扩展,是对阅读内容的一种延伸,是在理解了原文的创作意图、把握了作者思路前提下的一种创作活动,一般含有复述原文内容、谈心得体会、写读后感等几种。迁移,主要是指阅读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包括仿写、仿段、仿篇和创造等训练项目,也包括比较同类内容在不同书中的写法的异同,吸收更高明的写法。创新,则往往是在迁移扩展中有所启发,它要求学生不是有意识或有目的地进行模仿,而是把对知识更新性的东西、技能性的东西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创造活动,学生如果能够达到这种效果,那课外阅读就真正有了成就。

在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上,教师还必须处理好阶段性和整体性的关系,团结协作,步调一致,共同探讨、研究,制定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课外阅读计划和各年级、各阶段的具体阅读方向、内容、篇目,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对必读书目进行适度调配,形成一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随年级而递升的系列化阅读,使课外阅读在横向上呈蛛网式攀牵延伸,在纵向上呈阶梯式螺旋上升。

督评——检查督促,评估效果

中学生的自觉性毕竟有限,课外阅读需要必要的检查、督促、评估,最好能将课外阅读制度化——课堂化、作业化、考评化。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每周至少到阅览室阅读报刊一次,每周完成一定数量的阅读任务,教师适时检查、点评,将课外阅读的任务纳入到学生的考评机制中去,实行课外阅读登记制度,每月将学生的阅读情况在全班公榜,并与班主任相配合,在学期评课中,对整个学期的课外阅读给予评估,还作为各类先进评比的标准之一,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课外阅读制度化,以及在阅读中所激发出的审美情趣,保证了规定的课外阅读量的完成,不断使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逐渐趋于自觉,阅读便成为一种心理需求,养成读书、看报、动脑动笔的良好习惯;而且课外阅读将知识日积月累、不断重组,积淀成为学生的个体言语能力,形成敏锐的语言感受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陶行知有一段很精辟的话:“解放他们的眼,使他们能看;解放他们的耳,使他们能听;解放他们的身体,使他们能动;解放他们的脑,使他们能想。”语文阅读教学应是飞扬激情,燃烧思想,闪烁青春。作为语文教学第一线的中学教师,只要加强研究,不断实践,帮助学生真正明白课外阅读的目的,领会课外阅读的必要性,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就能走出迷宫,使课外阅读走向理性、有序和高效。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斗门区乾务中学)

上一篇:价值嵌入下一篇:归纳推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