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范文

2024-07-10

《故乡》范文(精选12篇)

《故乡》 第1篇

金秋十月, 适逢首届琴台音乐节隆重举行, 大型诗歌乐舞《白》作为音乐节开幕式演出剧目上演, 引起了现场观众强烈共鸣。说起故乡情, 诉诸艺术作品的由头总是千千万万, 可以回味、诉说、表达的东西太多太多, 但又总让人感觉情思绵长, 意犹未尽。但是作为一台地方文化精品剧目打造的《白》, 它的魅力就在于对于一方水土、人情、风俗等地域文化特色一网打尽, 不愧为武汉今年新编剧目的精品, 可以预见的是, 它也将成为一台不可多得的经典剧目, 一台充分展现故乡的原风景、展现武汉这片土地所生长的灿烂文化的鼎力之作。

从剧目的选题来看, 《白》的选题是清晰明确又不失古典诗一般的悠远韵味。“白云”、“黄鹤”、“故乡”三个名词的组合本身就很完美地构成了一幅关于故乡的风景画, 与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营造手法颇为相似, 还未观看作品本身, 就已经为观众创造了无限可能的想象空间, 勾起人们的想象和回味。怎样的选题才能深深烙印上“武汉独有”的文化标签呢?武汉歌舞剧院配备精兵强将, 在反复筛选、反复掂量的词条中, 一批最具“独特地域识别码”、最易于彰显城市精神品格的经典事物浮出视线。“白云黄鹤”、“知音故里”、“市井里巷”、“东方水都”等字眼喷薄而出, 这些充满丰富文化符号的语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生动地谱写出了一台体现武汉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风土人情、地域特色、建设成就和历史变革的大型诗歌乐舞剧。

从剧目结构来看, 全剧共分为《序》《白云黄鹤》《知音故里》《市井里巷》《东方水都》《尾声》几个章节, 结构连贯紧凑。诗、歌、乐、舞组合的结构形式, 使全剧充满散文般的优美和流畅, 形散神聚, 令人回味无穷。

“诗”, 是统领贯穿全剧之魂, 是开启每个篇章的导语, 它踏着韵律和节奏, 抒发了深爱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它有时是以无伴奏合唱的形态呈现, 有时又是在余音袅袅中融入的动情吟诵。简明生动、提纲挈领地对章节内容进行勾画、描述、阐释, 起到了打开观众心扉、引领观众进入审美欣赏状态的作用。

“歌”, 为章节中最华彩最浪漫的部分, 所谓言之不足, 言不尽意, 歌之舞之蹈之。不是每个章节都有歌, 根据全剧结构和内容的要求, 歌在全剧中进行了整体合理布局, 穿插全剧, 起承转合, 唱来一气呵成, 增添了该剧的浪漫华彩。一曲《长江汉江》唱出了武汉人念念不忘的故乡情, 尾声的一曲激昂高亢的《武汉人》更是唱出了武汉人的骄傲和自豪, 成为全剧的落脚点。

“乐”, 作为贯通始终的情绪烘托, 散发着浓郁的楚文化特质, 古典而悠远, 清新而独特, 可以作为独立的音乐作品进行演奏。据悉, 该部舞台剧作品的豪华版, 还将以交响乐现场演奏的形式呈现。

“舞”, 作为该剧的第二“语言”, 成为份量最重的主体表现形式。这些或绚丽、或庄严、或激越、或悲壮的舞段, 是对眷念这片土地的芸芸众生之生活情态的艺术描摹。每一个舞段, 都演绎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 再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情感, 感染观众, 引发共鸣, 实现了地域文化的共振合响。例如《知音故里》一章中演绎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 琴瑟雅韵, 老树、悬崖、巨石, 一人独坐悠然抚琴, 如同一幅绝美的山水画, 扎着发髻的女子忽然就散开乌黑秀发, 齐齐甩头, 惊艳舞台。《汉绣知音》又是另一种美:身穿汉绣服装的徐千惠, 以甜美的歌声诉说汉绣渊源。《市井里巷》描述着过往的不老岁月, 在蜿蜒曲折的小巷里汩汩流淌, 勾起观众情不自禁地回味几代人共同创造的美好生活记忆。竹床阵讲述了童年小巷的故事, 温馨温情, 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的成长时光、青春岁月就这样被记忆珍藏。汉正街上的“娘子军”, 她们曾经铸就了城市生活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扮靓了汉正街的每一个角落, 当人们谈起汉正街, 不仅仅只是一个商品交易市场, 让人想到更多的是文化因子在这里滋生蔓延生长。女人们将肩膀上的一根根扁担, 演绎成铿锵有力又充满韵律感的舞蹈, 以此表现女人特有的坚韧、勤劳和乐观, 同时也是对生长在这里的女人们生活态度的一种注解, 进一步深化了全剧主题内涵。

《白》整台剧目, 结构缜密而又富于变化, 寓多变于统一之中, 诗中有歌, 歌中有乐, 乐中有舞, 是诗与歌的交汇, 是乐与舞的和鸣。所有的元素, 细节, 都已深深地烙印上武汉地域文化特点, 展现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武汉地域文化风景画。从审美欣赏的角度来看, 其实不应该将该剧解构为几部分, 因为在体验欣赏剧作的过程中, 审美情感是融为一体、无法拆分的, 我们之所以这样解析只是便于理解欣赏的过程。举个也许并不恰当的例子:面对一位美丽的妙龄少女, 人们通常最为有力最为简洁的评价就是:美女!这其实是从整体印象、整体感觉来说的, 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判断。在欣赏《白》的过程中, 人们所作的审美判断也是基于一种整体的感觉而言。观看《白》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和愉悦, 这种愉悦之情, 不仅仅是因为该剧充分运用了声光电等高科技表现手段所带来的视觉享受, 更因该剧显现出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故乡情所带来的深刻理念。正如黑格尔所断言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白》之所以让人觉得美不可言, 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它将地域文化蕴含的深邃理念通过诗歌乐舞等感性形式呈现出来, 奉献给有着相同心灵情怀的观众, 引起了极大的共鸣。

从剧目的风格来看, 《白》充分运用现代声光电、高科技数字灯、数字成像灯, 营造诗一般的意境, 以大写意的手法凸显深沉的文化意蕴。情境氛围的营造, 注重融入当代审美技巧, 用抽象、写意的艺术手法, 使空灵、瑰丽、简约、大气等审美意象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内获得最具张力的展示。《白》所呈现的艺术风格与目前广受好评的武汉城市宣传语“大江大湖大武汉”所体现的城市风格达到了高度和谐统一, 一座城市孕育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而《白》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又感染着城市中的每一个人。

《故乡味》读书笔记之故乡情故乡味 第2篇

作者介绍: 《故乡味》:有一天,我们是否都会成为没有故乡的无根人? 物质富足了,固有的乡村氛围却一点点消失不见。挖掘记忆深处,深情回望童年、少年的记忆,那里,叫故乡。乡亲们为生活付出汗水,经历磨难和考验,品尝喜悦也满怀忧伤。小时候羡慕城里人,现在才深深意识到,故乡才是自己灵魂的最终归宿,对故乡的情感,就像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作者从记忆深处掘出的,除了喜悦、忧伤,还有对那片故土最深切的依恋。李成 安徽桐城人,自幼受家庭熏陶,热爱文学;十三岁开始发表诗歌,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书评: 故乡情,故乡味 “乡情“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也一直为文学作品所歌颂。书中,作者共分了四辑来回忆故乡,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乡村场景志,这部分描写了农村中特有的一些生活、农作场景,比如乡村孩童们的乐园——春天的打谷场;乡村人物志,这部分回顾了生活在故乡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比如那对因为玩儿”娶新娘游戏“而生出单纯、美好感情的一对小伙伴,相信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如果读到这段文字,肯定会忍不住会心一笑的,而当看到青梅竹马的他们长大之后却不得不分散,又只能无奈地感叹命运无常;然后是乡村风物志,描写了乡村的花草树木、瓜果时蔬;以及最后的乡村风俗和乡村记忆志,描写了作者家乡特有的一些风俗以及曾经在农村特有的时代记忆,比如乡村电影。这其中,我以为最出彩的当属第三辑:乡村风物志。我之前简单了解过作者,是来自安徽桐城的。这个在清代出了方苞、刘大櫆、姚鼐等“桐城派”代表文人的地方,曾被誉为“文都”。生长在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而其父又是人民教师,作者的传统文化根基之牢固自是不用怀疑。所以在书中,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作者传统的“士大夫”之气。尤其在第三部分的某些文章,更是让人想起近代散文平淡、冲和一派的特点。尤其《山芋》一文让人印象深刻,真可称得上是文学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三者兼而有之。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周作人和叶圣陶两位先生的著名小文:《故乡的野菜》以及《藕和莼菜》。我从小就是喜欢吃山芋的,却不知道山芋竟然也可以用辣椒腌制了来吃,香甜的山芋长时间腌在重口味的辣椒里,有些让人难以想象。但又像作者说得一样,确实是越靠近烧焦的地方越是好吃。现在想来,依然要垂涎三尺。此外,《豆腐纪事》一文,也是很容易让人想起汪曾祺先生的《豆腐》一文。当然相比大美食家汪曾祺先生娓娓道来关于豆腐的各种吃法、做法,本文更多地侧重在那个艰难的岁月中吃上一顿豆腐几乎算是过节上了,更有一番心酸在其中。现如今,早已不会有如此拮据的日子了。冬天的大街上轻易就能买到烤山芋,一年四季里可以随性所欲地吃上一顿豆腐。然而,作者却是再也寻不到曾经的滋味了。某些东西,正在消失不见。于是,作者迫不及待地要用文字记录下这些故乡的味道和记忆。因此文中也能感受得到作者淡淡忧伤的笔触下散发的怅然若失的乡愁。这是献给故乡的一首挽歌,一曲咏叹调。小编有话说: 俗话说落叶归根,中国人有着很强的故乡情结,许多老人年迈后总想回到自己的老巢,回到故乡。的确,生我养我是故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寄居的地方,更是一个埋藏情感的地方,不管你身在何方,你的根始终深扎于故乡厚厚的土壤之中,故乡味不变,故乡情不变。

故乡,我遥远的故乡 第3篇

奔波了一天一夜,清早,火车停靠在一个清冷的小站。月台上孤零零只我一人,在这个静谧的秋的早晨,我终于带着父亲第一次回故乡了。就这样的,我静静站着,初秋的天空,清明而高远,晨风吹过,像祖母的手,拂起我的衣袂,又温婉地从脸庞抚过。这是故乡了,一踏上这片土地,就有种别样的亲切和凄凉。故乡,你可是在守候天涯羁客叶落归根?可是在安慰我的伤痛?我不知道你在等我了,等了很久。我回来了。

恍恍地,好像感觉时间的流动,好像清晰地看见,看见我年轻的父母背着行囊,踏上南行的列车,就在这个小站,也许,也是在这样清冷的早晨……

时间、存在真的很奇妙,那时虽然还没有我,却注定了有一天我会回来。

找个山头坐下,我静静地望着远山。远处,一座座山包连绵起伏,山梁上三三两两散落着马群。远远望,这马儿便像是静止的,或昂头,或回首,俨然一幅瑰丽的剪影,湛蓝的天空为它们涂抹了明亮的底色,轻灵地勾勒出长鬃飘拂的神韵。原来,马儿是如此清俊优雅的动物,那神韵有如划过长空的箫声,旷古空灵。山坡上有牧羊人正赶着羊群走过,那一袭白色随意舒卷、变幻着仿佛是缭绕山际的流云。

这牧羊人可是我的兄弟姐妹?在他身上分明落了我的影子。很久以前,如果我的父母没有踏上南行的车,也许我此刻正唱着牧歌,赶着羊群,徜徉在空旷的大山里。

左边的姜家屯已经到了,母亲说起过的早年的邻居都不在了。当我定定地望着这片土地,却好像见我的外婆朝地里走去了,身边还有那忠实的小青马。自家的地很好认,哪片玉米地长势最矮,结的玉米最小,就是外婆种的。外婆啊,我回来了,踏着你播种过的土地,我能感觉到你的气息,你还从来没见过我,为何转了几个山头,都不见你的坟茔?

前面有一片榛柴地,母亲的妹妹在那里放过牛的。榛子还没有成熟,每天早早地赶着牛群上山了,山里不见一个人,一整天只有老牛陪伴她,听她说话。天黑了,怎么还没有人去接她呢?那时候二姨只有9岁,外婆接晚了,她就躲进榛柴堆里,不肯出来了。

其实每次听母亲讲这样的故事,我都很伤感,以致后来姨到南方来,想她童年受过的委屈,对她就有种格外的亲近。

此时我坐在这里,怔怔地望着远山,母亲讲的那些故事便历历现在眼前了,我的血脉从这里延伸,这片土地太容易让人生起幻觉。

朱家屯还在,祖父是这里最早的开荒者。祖父有着传奇的一生,我能想起他闯关东时纵马奔驰的威武。祖父离世已70年了,时世变迁,他创下的偌大家业早已散了,还有,他的子孙也是天南地北,大约不能再见了。祖父完成了生命的轮回,在这里静静地、安详地长眠着,现在我的父亲,就在祖父脚下,也静静地、安详地长眠着。

他们都完成了生命的轮回。结束就是另一种的开始。

朱家屯人大多是我的亲戚,他们围着我时,我却是一个都不认识。堂姐家的牛圈里养着奶牛,堂姐屋里的地面就是山包上那样的黑土地,亲戚们说,早年,牛圈的前面有个马槽,我的父亲就降生在那个马槽里。父亲过来了,现在又去了。在堂姐家上厕所真风趣,刚进门,一头憨厚的猪便扇着耳朵跟进来了。在江南喝牛奶是超市买的,故乡的牛奶可以自家挤,喝一口,馥郁甘醇,温温的,还带着牛的体温。这牛奶好像家乡的味道。

如果江南是淡雅的水墨,那我的故乡啊,就有着油画般明艳的色彩。旷野里,红日正高悬,热情地照耀着广袤的土地,一片片向日葵望不到边,层层叠叠的葵盘,好像无数个金色的笑脸,随意按下快门,都是永恒的壮观。掬一杯家乡的泥土,让我且回哪来的地方,春天里,如果有南来的大雁重归故里,那大雁是寄托了我对故乡无尽的思念。思念乎伦贝尔草原,思念故乡大河湾,思念这里的牛群、马群、亲人、我的祖先,还有,还有我永归故土的亲爱的父亲。

《故乡》 第4篇

琦君《桂花雨》原文

教学实录

……师:为什么说

师:为什么说这句话 (“父亲点上檀香, 炉烟袅袅, 佛堂就像神仙世界。”) 是围绕着“魂牵梦萦的故乡的桂花雨”来写的呢?

生:因为就像是“神仙世界”。

师:神仙世界有烦恼吗?

生:没有。

师:全是什么?

生:快乐、幸福!

师:这就是什么样的感觉?

生:故乡的感觉。

师:快乐、幸福的神仙世界, 这就是让我魂牵梦萦的———

生:故乡。

师:你们这么读“故乡”, 我不满意。到下课时, 我一定让你们心中“故乡”这颗种子发芽。还有哪些地方是表现“魂牵梦萦”的?

生:“一提到桂花, 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这句话是说“魂牵梦萦”的。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魂牵梦萦”?

生:“一提到”和“仿佛”。

师:有人说加个“就”更好了, 要把那个有“就”的感觉读出来。

生:“一提到桂花, 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

师:有点魂牵梦萦的感觉了。我们继续学习, 还有吗?

生:“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 这是凌霄花, 这是叮咚花, 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 最喜欢的还是桂花。”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还是桂花。”

师:还有哪个词?

生:“除了”“最”。

师:“除了”“最”“还是”。我觉得你读的时候没感觉, 再读一遍。 (生读)

师:哦, 快了, “种子”快发芽了!再找———

生:我觉得还有最后第二自然段。“我回家时, 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 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师:为什么说这段话是围绕着“魂牵梦萦的故乡的桂花”的呢?

生:“再香”和“还是”两个词表现出来的。

师:这是谁说的?

生:母亲说的。

师: (板书“母亲语”) 你把这句话好好读一读。当时母亲已经从老家搬到了杭州, 你们想想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想起了什么?作者40年后把它写下来时, 又想起来什么?我相信你们也想到了, 把它读出来。

生:“我回家时, 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 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师:知道母亲想到什么了?

生:故乡。

师:作者写下来的时候仅仅是说家乡旧宅院子里的桂花香吗?她想到了什么?

生:故乡。

师:让她想起故乡的还有什么?

生:“于是父亲诗兴发了, 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 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 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把后面的三个字读得慢一点就更好了!花雨缤纷——

生:入———梦——甜!

师:为什么说这个地方是围绕着“魂牵梦萦的故乡的桂花”的呢?

生:因为父亲的诗是写桂花的。

师:对, 这里写了父亲的诗。作者60岁的时候还记得那么清楚, 父亲是口占一绝的, 没有写在纸上。60岁的老人想起了10岁时父亲写的诗, 她想起了什么?

生:故乡。

师:味道还没有读出来, 还差那么一点。知道为什么吗?在第一段里面找。哪个词是围绕“魂牵梦萦的故乡的桂花雨”的?那句话、那个词你找到了, 读“故乡”的情味就解决了。

(生找相关语句)

生:我觉得是“桂花有两种, 月月开的称木樨, 花朵较细小, 呈淡黄色, 台湾好像也有, 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 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师:一个60岁的老人想起了她童年的故乡的桂花, 你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想到?

师:把这句话再读读, 想一想, 60岁的老人这时候在哪里?

生:台湾。

师:她老家是哪里?

生:浙江。

师:她的童年在哪里?

生:浙江。

师:她出生在温州, 她的少年是在杭州, 现在却到了台湾。一个垂暮老人, 在异地他乡, 远隔重洋, 到了海峡那一岸, 闻到了桂花……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虽然她说得很普通很普通, 但在这普通的句子里却有着别样的故乡情味。读———

生:“桂花有两种, 月月开的称木樨, 花朵较细小, 呈淡黄色, 台湾好像也有, 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 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师:“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哪个字最动情?

生:乡愁。 (师板书)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魂牵梦萦。

师:是什么让她魂牵梦萦?

生:故乡, 桂花。

师:作者为什么说“台湾好像也有”?

生:“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

师:所以她说———“好像”。“好像”“也有”, 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家乡的金桂这儿也有, 可是家乡的金桂比这儿的香。

师:对了, 家乡的金桂比这里的香啊, 所以说“这里好像也有”。作者把台湾的金桂当作是安慰自己乡愁的咖啡。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读出60岁老人仿佛闻到了故乡桂花的香味。

生:“桂花有两种, 月月开的称木樨, 花朵较细小, 呈淡黄色, 台湾好像也有, 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 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师:有那么点味道了, “引起”后面停一停, 这样乡愁的味道就更足了。读的时候注意节奏、停顿。 (生齐读)

师:作者说“桂花有两种”, 说的是哪里的桂花?

生:故乡。

师:所以她这里文字虽然写得很朴素, 但因为融入了对故乡的感情, 所以读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亲人, 看到了自己喜欢的小东西。能不能再读一遍? (生齐读)

师:看来“种子”要发芽了!找找书上 (课本上的课文) 有这句话吗?

生:没有。

师:再读读看看, 哪些是发给你们的纸上有而书上没有的?这就是作业。看看那些句子和段落, 是不是也在写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的桂花雨?看看你们的“种子”有没有发芽?把你们认为最动情的话再读一遍。

生: (齐读) “桂花有两种, 月月开的称木樨, 花朵较细小, 呈淡黄色, 台湾好像也有, 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 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师:是啊, 桂花, 真叫我魂牵梦萦!再读———

生:“桂花, 真叫我魂牵梦萦!”

师:把这个让你魂牵梦萦的词读出来———

生:故乡!

教学谈

要上《桂花雨》, 我习惯性地就把“课文”拿来读, 很失望。所以, 我很佩服祝校长和薛校长两位“高手”, 能把如此的课文讲得如此的精彩, 我自认为做不到。于是, 我找原文来读, 我就想试试看四年级的孩子能不能读明白。我加了一些注。课前跟学生见面, 问了一下, 原文中他们不认识的字大概有六七个吧, 都查了字典。我觉得不错, 学生能读懂。

一上课, 我用了将近10分钟朗读原文, 我觉得必须要读。为什么?学生很难理解这篇文章, 就像给中学生讲《背影》一样, 老师讲得泪流满面, 学生听得无动于衷。所以, 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这样一种“乡愁”的情境, 我宁愿花10分钟去读, 放慢了读。

读完以后, 让学生比较课文和我发给他们的原文, 题目相差了3个字:故乡的。由此, 从“故乡”切入, 我的整个课堂就是从“故乡”到“乡愁”。一个在异乡的人想故乡的情感叫乡愁, 这句话我想了半天没讲, 为什么?我觉得对孩子心底的一颗还没发芽的“故乡”种子“催肥”不好, 所以我就从“故乡”开始, 让学生找作者说得最动情的话。学生一下子就找出来了, 就是“桂花, 真叫我魂牵梦萦”这句,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文眼”。散文最要紧的就是“文眼”, 教材在删改的时候却把最重要的“文眼”给删掉了。

这篇文章的“眼睛”就是这么一句话。当学生找到这句话的时候, 我让他们读, 读到动情。接着让学生再找:还有哪些动情的句子?这些动情的句子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是怎样围绕最动情的这句话来说的?从“文眼”到“关键词”, 从“关键词”到“结构”, 这是读散文的一种基本方法, 这节课我觉得我把这种方法教给学生了。那么拓展开来, 让学生在全篇课文当中来找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还有哪些地方, 其实读完原文以后, 学生都能从任何一个段落、任何一个句子找到与“桂花, 真叫我魂牵梦萦”这句话有关联的地方, 这就是“神”。只要抓住了“神”, 让“形”散开去吧!学生开始到处去找, 只要是他们提到的我都能跟着走。

最后要回到找出的“神”, 还得有个收缩。我很“狡猾”地让学生去找:那“魂牵梦萦”的是什么?是故乡。紧扣这句话的还有一句话, 还有一个词, 学生很快找到“桂花有两种……”, 找到“乡愁”。在这个地方, 我有意地指导学生学习在散文细微处阅读的方法, 就是从平常的、朴素的文字中读出深蕴的情怀。“桂花有两种”, 这句话实际上带有说明性, 但是我引导学生“这就像描述一个你最喜欢的小东西, 读出那样的情感”, 然后由此导出“乡愁”, 回归到“故乡的”“桂花雨”, 这就是“收神”———“神”怎么出来, 就是要靠“乡愁”收缩。“魂牵梦萦”的是什么, 是为了收缩作铺垫。

总之, 我觉得四年级的学生读这样一篇文章没有任何问题。学生之前不知道“魂牵梦萦”, 看了注释后他很容易就知道了, 我觉得这就足够了。

故乡啊,故乡抒情散文 第5篇

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一座四季分明的滨海城市。这里,春天风和日丽,繁花似海;夏天满目葱翠,凉爽宜人;秋天碧空如洗,果蔬飘香;冬天山海飘雪,素裹银装。分明而均匀的季节画卷,拼出了一个多棱多彩的靓丽故乡。

航标塔下那片洋行、商号、酒肆、教堂、民居、洋房以及使领馆,那些日渐落寞的老房子,仿佛年高有德的长者伫立于喧嚣一侧,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从1861年开埠以来曾经的那些纷繁迷乱和风云旧梦。

而今,现代化了的清初“千户所”早已掸去了历史的尘埃。站在南山之巅远眺,日新月异的城市如同一只张开双翼的鹏鸟,傲然飞翔在蓝天碧海之间。此时,你会觉得天很高,云很低,城市很近,尘嚣很远……

故乡美,美在澄澈。你看,这里的天是澄澈的,这里的海是澄澈的,这里的风是澄澈的,就连这里的人,目光和微笑都饱含着透明的澄澈——透着云淡风轻,透着丰饶富足,透着从容淡定,透着自信与成熟。

故乡东、西、北三面临海。顺着海岸线望过去,山岛竦峙,烟波浩渺。无论春夏秋冬,只要循着海平面梭巡,总会有一些美景让人惊喜,总会有一种辽阔让人神怡,总会有一缕凉爽的风,把浮躁的心绪轻轻抚平。

故乡有山,不高却起伏有致。南北、东西数条隧道,让隔山相望的.亲友没有距离。登高远望,可以看到满山遍野的苍翠,海天一色的湛蓝,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更高更远的碧天白云,以及旖旎秀美的田园……

除了这些令人赞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色,这里的地下还埋藏着储量和产量居全国第一的黄金宝藏。就连海市蜃楼的美景奇观也会为城市增光添彩。难怪来自五洲四海的宾朋会由衷的赞叹:上苍真是太偏爱这里了!

是啊,苍天的确是太眷顾这个地方了!如九泉有知,曾于儿时在这里居住过八年的冰心老人,亲眼目睹着保存完好的故居和秋实累累的柿子树,看着这里一天一个样的沧桑巨变,又该发出怎样的感慨写出怎样的文字啊!

君说故乡人 多少故乡情 第6篇

我在小时候,便零零散散听到过关于沈从文的许多故事,这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天分着意搜寻得知,而只是曾有幸与他同饮一江水,浪声可近闻。沈从文故乡位于湖南沅江上游湘西凤凰县,我故乡则在沅江下游洞庭湖边常德汉寿县。以后读到他的散文《常德》和《常德的船》,的确倍感亲切。然而更为了了解沈从文其人其事其品位其造诣其建树,还是专著《沈从文与读书》,助我走近沈从文、领教沈从文、拥抱沈从文。

《沈从文与读书》是彭晓勇同志的专著。晓勇这本专著20万字,是目前从读书与写作的角度研究沈从文的独特作品。我想,晓勇谈论沈从文与读书,他自己至少也读了沈从文及有关沈从文的著作不下1000万字以上,他的《沈从文与读书》,则是从“沈海”里淘出的“珊瑚玉树”。他以48个独立成篇的文章,论述了沈从文一生读书与谋生、读书与为人、读书与写作、读书与鉴古方方面面的作为;并且附录了沈从文爱读的32本(集)古今中外名著的简介。这不仅对当今人们了解沈从文的成就有帮助,同时对于当今文学青年谋求进取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读书与谋生

沈从文早年出身一个军界人家,祖父沈洪富还当过贵州总督。沈从文兄弟姊妹共九人,沈从文排行老四。他从小受母亲教育学会认字,6岁时开始进私塾,读《幼学琼林》、《孟子》、《论语》、《诗经》以及《尚书》;14岁小学毕业后,报考预备兵技术班,连考三次,三次落榜;直到他以后离开故乡凤凰投考大学,屡考屡败,终生只有个小学文凭。按现在讲学历,他连助理职称也是评不上的。然而正是这种一再名落孙山的打击,激发沈从文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而顽强学习,博览群书。这本书,突出论述了一章《小书与大书》,那就是沈从文从案前的“子曰”这本小书,到社会实践中拼搏的这本大书。沈从文由于兄弟姊妹多,幼时顽劣,家境败落,升学无望,14岁便跟随亲友进入湘西土著部队打混。经常忍饥挨饿,与人共铺,受尽煎熬。他凭他读私塾、进小学的那点文化底子,刻苦练字,认真读书,受到军方重视,居然混到饭吃,当上了“四块钱一月的司书”。沈从文有钱就买书,不仅知识增多,而且字也越写越好,直到以后,成为我国一名出色作家、书法家。书中提到的沈从文当兵到过的辰州、榆树湾、保靖等地。我都到过。无需考证,上述三个地方也就是现在的辰溪、怀化与保靖。也就是在这些地方,沈从文在“五四”运动影响下,进一步接触了诸如《新潮》、《改造》、《申报》等书报,扩大了视野,他终于找到他要寻找的“大书”。

读书与为人

这本书描述了沈从文在社会实践磨练中,发奋读书,得到别人的帮助,自己也不忘帮助别人。彼此的关心,成就了他一生伟业。沈从文哪怕仅有一点能力,哪怕日子再窘困,他也没有忘记对人伸出援助之手。沈从文自幼攻读古籍,从小领悟了许多传统美德,吃苦耐劳,助人为乐。早年到北平考不起学校,他找了一处又窄又潮的暗室,自嘲为“窄而霉小斋”,省吃俭用花钱买书读书或到北大当旁听生,并不断写些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以致引起了一些社会名流对他的关注。当年文坛名家郁达夫就曾亲临他的小斋嘘寒问暖,请他吃饭,关心他的学习与写作。郁达夫是一位很有涵养的学者。他在上个世纪30年代,受易君左之约,到我故乡常德汉寿避难,结识了我当年的化学老师曾梦笔。1999年我回故乡汉寿时,还看到曾老师家墙壁上,挂着早年郁达夫从新加坡手书寄来的一首诗:“不合携家事远征,漫天风雨听鸡鸣;南行几断杯中物,此夕何妨尽醉倾!”郁达夫对沈从文的关心,自然也使沈从文终生难忘。胡也频、丁玲也去“小斋”看过日子寒酸的沈从文。沈从文倍受鼓舞,更加勤奋读书。这一期间,他披着破衣烂衫,通读国内外诸如莫泊桑、契诃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狄更斯、小仲马、曹雪芹、蒲松龄、鲁迅等人的名著。随后,他在自己写的许多著作中都不止一次提到郁达夫、胡也频、丁玲等人。胡也频被捕时,沈从文亲自陪送丁玲母女返回湖南。丁玲在上海被捕时,沈从文还与人联名进行营救,发表评论,探监慰问。

《沈从文与读书》提到1947年9月,沈从文收到一封青年的求援信,他立即在报上撰文呼救,表示要为这位青年写20张条幅出卖,希望社会贤达赞助。支持这位青年解脱困境。这位青年就是以后与我同在广州部队的诗人柯原。解放军当年一代青年诗人柯原与公刘、张永枚、韩笑、易征等人齐名。柯原的故乡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与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毗邻。易征是易君左的儿子,与我同一个县,常德汉寿人。易君左与沈从文都是沅江一带著名文人雅士。易君左当年最出风头的事是他写过一本《闲话扬州》,有伤扬州人的感情,引起轩然大波,故《中国日报》重酬征联,上联为:“易君左,闲话扬州,引起扬州闲话,易君,左矣。”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字子超),年近古稀,不曾干预,故四川叶古红对出下联:“林子超,主席国府,连任国府主席,林子,超然。”此联以后几乎成了所有对联书籍收录的珍品。那时候,沈从文还没有易君左这么大的名气,但沈从文书读得多,为人厚道,有目共睹,受人尊崇,不像易君左爱惹麻烦。

读书与写作

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晓勇著作中有选择重点地评介了莫泊桑、斯特恩、契诃夫、屈原、司马迁、胡适、朱自清、巴金、徐志摩、闻一多、郁达夫等人的评论、散文、小说或诗歌对沈从文的影响。

沈从文没有进过中学、大学,他却不断如饥似渴地广泛汲取他人著作的营养,充实自己的才华。即使是《辞源》、《史记》、《圣经》他都热心钻研。

在《史记》与《圣经》一章中,有这样的评语:“可以说《史记》和《圣经》不仅仅使沈从文得到文学技巧上的启示。这两本伟大著作更孕育和催生了中国文学中不可缺少的由沈从文创作的一大批散文和小说。而《史记》中寄托的作者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圣经》中浓厚的博爱意识,对沈从文的创作思想和人生价值观起到了贯穿终生、不可取代的巨大影响。”对于沈从文这样一位没有进过大学门坎,甚至没有进过中学门坎的小学毕业生来说,人们不难揣度,他在纷繁的动乱年代,孑然一身,是经过多么刻苦的攻读,体察人生哲理,增长写作才干的。他终于以他的悟性,写出了一篇又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小说与诗歌。他的《从文自传》、《湘西》、《湘行散记》、《边城》、《长河》、《夜渔》等作品,不仅是湖南人特别是沅江流域洞庭湖畔的人读来倍感亲切,即是他乡别土的读者也是爱不释手的。

读书与鉴古

从该书评述沈从文的学识来看,沈从文是一个靠自学起家且知识渊博的文坛大师。他对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学科都深切关注,独具见地。解放后,由于“历史的误解”,沈从文进了历史博物馆,1978年转入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基本上中断了创作。然而,他依然是一枚闪光的宝石。无论放在哪里,都不失去色泽。早在湘西当兵时,沈从文就从一批明清古旧画及铜器古瓷碑帖书籍中受到文物史的启蒙,《西清古鉴》、《薛氏彝器钟鼎款识》、《四库提要》、《四部丛刊》等等书籍让沈从文从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上,以及一组文字与生命做成的种种艺术中,得到一种对生命与历史的种种兴味和认识。沈从文自从进了博物馆,多年来坚持买书读书,识别古董,鉴赏文物,也是出色的专家。在中国美术史上名重一时的《游春图》,相传为隋代展子虔所作,价值四百两黄金,代代相传,几经转手,沈从文以他浩瀚的考古知识,从画的纸质、颜色、女性衣着、马匹装备、画面风格许许多多方面分析考证,认为这幅画非隋代之作,应是唐五代或宋人或西蜀画家之作。沈从文认为文物就是一本割不断的史书,文物书写着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埋在地下的历史文物,给我们的知识,比一部二十四史还要丰富具体。沈从文进了历史博物馆,摩挲清点过上百万件古代文物,以他宝刀不老的笔力写出独步一时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几部第一流的历史文物研究专著,填补了国家在这方面的空白。

彭晓勇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读大学时。在图书馆无意中读到沈从文的一本著作《龙朱》,便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感受。那时,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几乎看不到沈从文的名字。晓勇则多方搜集沈从文的作品,潜心研读,感慨深沉,现今又在工作之余撰写了《沈从文与读书》。于是,读书人写读书人读书,一本经过多年打磨、内容精辟凝炼、立意鲜明独到、涉猎史料广泛、陈述深入浅出的佳作终于脱颖问世。

亭亭的故乡 第7篇

一条小河在她的身旁欢唱,

她的水最甜,她的月最亮,

她的人民最勤劳、善良:

春来梨花白,夏至稻花香,

秋冬时节收藏忙。

异地的高楼虽然好,

却不及你的土屋温暖我心房

故乡啊,故乡,

你是游子意乱情迷的地方。

亭亭的故乡,玉立在大地的中央,

生活着我的爹和娘

爹憨厚,娘慈祥,

每一个爱的细节都是宝藏。

几度灯光下,枕上细思量,

每一个记忆都被打磨得发光。

午夜梦回,觅不见心爱的姑娘,

断肠人和着泪千行。

故乡啊,故乡,

故乡的春天 第8篇

人在远方想家的心

渐渐浓郁

多想知道山间野花

是否还在为我静静的开

堂屋的燕子依然如故

为我筑归家的巢

故乡的春天

你依然纯洁我的向往

以及最初的思想

是你割尽生命的寒意

让岁月呈现鲜亮的颜色

你让我读懂一朵小花

扎根泥土茁壮成长的美丽

你让我这只小鸟飞向天空

成为鹰振翅高飞

故乡的春天

我只能通过梦

我唯一的眼睛读你

那些漂泊人生的风雨路

南方美丽的沧桑让我明白

出走的回归的路程

一样遥远一样艰辛

故乡的春天你好吗

就让我们这些游子

在这美好而忧伤的季节

把你和亲爱的老家与妈妈深刻

《故乡》教学设计 第9篇

故乡是飘零落叶的根, 是漂泊游子的归宿, 古人有许多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 乡情已积淀为生命的血肉精魂, 感人肺腑。李白有:“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杜甫有:“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贺知章有:“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李益有:“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马致远有:“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 (多媒体展示, 学生积累)

二.出示目标 (投影展示)

1.理清小说的思路, 小说描绘了哪三个故乡?

2.这篇小说是如何刻画除闰土外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杨二嫂的?你能说说这样写的理由吗?

3.如何理解文中“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三个词的含义?“新的生活”指什么?

4.结尾语句有什么深刻含义?如何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三.研读理解

1.学生快速阅读全文, 整体感知课文。

2.将学生分成四组, 围绕教学目标精谈、体会。

3.教师对教学目标点拨, 帮助学生理解。

四.分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小组派人员板书讨论结果。)

五.教师点拨

(将学生的讨论结果点拨、让学生明确, 重点板书强调。)

1.⑴:回故乡 (伤感) ——在故乡 (悲哀) ——离故乡 (希望)

⑵:三个故乡a:回忆中的——美好

b:现实中的——凄凉

c:理想中的——平和

2.⑴:杨二嫂 (1) :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2) :称呼——豆腐西施, 圆规

(3) :行为——放纵卑下

(4) :语言——尖刻泼辣

(5) :对比a二十年前:终日坐着, 人称“豆腐西施”,

(年轻漂亮) 擦着白粉,

(安分守己) 颧骨没有这么高

b二十年后:凸颧骨, 薄嘴唇,

(自私刻薄) 五十岁上下, “圆规”,

(贪婪势利) 这真是贵人眼高……

⑵、理由 (1) 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

(2) 使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创设悬念

(3) 为了形成鲜明对比

3.理解⑴、“辛苦辗转”指像“我”一样奔波劳碌的生活

⑵“辛苦麻木”指像闰土一样辛勤劳苦的生活

⑶“辛苦恣睢”指像杨二嫂一样处心积虑, 挖空心思的生活

⑷“新生活”指自由平等的生活, 人与人之间没有隔膜的生活

4.⑴、结尾的深刻含义:结尾充满哲理这是全文的文眼。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 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的奋斗, 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满怀希望去奋斗, 便会迎来新生活。”⑵、小说中的议论是建立在叙述和描写之上的, 起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六.探讨主题

1.请学生速读全文, 结合配套练习, 结合人物分析, 合作研讨小说主题 (教师点拨:激活学生思维, 鼓励个性化的见解。人对作品表现的情感态度归结主要看法有 (投影) )

⑴“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

⑵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⑶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2.对作品主旨的理解有以下三种, 请阐述自己的见解。“投影”

⑴茅盾认为:悲哀即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

⑵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 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及其根源。

⑶表述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 (课堂交流, 教师寻机点拨。)

七.布置作业

1.写出三句有关“故乡”、“路”的名句, 并注意作者。

阳光故乡路 第10篇

我站在笔直的水泥村道旁, 望而却步。当俯下身来时, 我看见成群结队的蚂蚁。顿时, 我觉得自己渺小得就像一只蚂蚁, 甚至还不如一只蚂蚁。它们也许小得只是一只蚂蚁, 也许贱如草根, 却总是无比的勤劳、团结和强大。潮湿温暖肥沃的土地, 是它们的安身之处、立足之地、生命之本。你看看, 一只只蚂蚁, 总是一起工作, 一起建筑巢穴, 一起捕食。一个个, 拉的拉, 拽的拽, 即使是一只超过它们体重百倍的螳螂或蚯蚓, 也能被它们轻而易举地拖回巢中。它们尽管没有飞翔的翅膀, 从低处爬行, 但也能跃上树枝, 登上高楼。

有一天, 我读到美国学者吉姆·罗恩说过的一段话, 他认为蚂蚁有令人惊讶的四部哲学。第一部:永不放弃;第二部:未雨绸缪;第三部:期待满怀;最后一部:竭尽全力。这是多么令人叹服的哲学!读完, 我的心灵也为之一颤!

原本, 我远不如一只蚂蚁。蚂蚁有很强的求生欲望, 我们常常看见被水淹没的蚂蚁, 它们总是努力地挣扎, 拼命地爬上爬下, 找寻生命的出口, 脱离危险和困境。是的, 热爱生命的蚂蚁启示我们, 我们也应该热爱自己宝贵的生命。生命是短暂的, 生命更是美好的。感受生命, 珍爱生命, 生命之花才会盛放出永不凋谢的花朵……

然而, 小时候的我最讨厌蚂蚁。对于养蚕, 我却很上心。奶奶常常抚摸着我, 笑说我像一个蚕宝宝:白白的, 肉肉的, 胖胖的, 嫩嫩的。奶奶见人就说, 宝宝馋, 宝宝蚕;馋宝宝, 蚕宝宝, 饱养蚕宝宝呢!奶奶还说我跟蚕宝宝一样, 整日地吃了睡, 睡了吃, 养得白白胖胖, 滑嫩光鲜。奶奶说, 尽管那时候日子过得紧巴, 一家人总是勒紧裤带省下来给我吃。奶奶还跟人说, 养蚕宝宝跟养儿没有什么两样, 都娇嫩得很, 冷不得热不得。冷时, 要用干柴干草给蚕宝宝取暖。这样, 蚕宝宝才会长得快, 长得好。

如奶奶说的一样, 转眼间我也长大了。长大了的我来到了城里, 来到城里的我似乎忘记了蚕的生长全过程。或许是我只记得饱养蚕宝宝的幸福和快乐, 或许是奶奶没有跟我细说蚕长大后破茧成蝶的道理。其实, 我应该早就知道的, 只是孩童时的我贪玩, 懵懵懂懂。及至我在学校里才学到这样的书本知识:长大了的蚕, 过了一段时间后便开始蜕皮。约一天的时间, 它不吃不睡也不动。蚕经过第一次蜕皮后, 就是二龄幼虫。然后每蜕一次皮, 就增加一岁。通常, 蚕要蜕皮四次, 成为五龄幼虫, 才开始吐丝结茧。这时, 五龄幼虫需要两天两夜的劳累, 才能结成一个茧, 并在茧中进行最为痛苦的最后一次脱皮, 成为蛹。最后, 蚕破茧而出约十天后, 羽化成为蚕蛾, 破茧而出, 获得新生。

破茧成蝶, 无疑是心灵的一处驿站, 是生死轮回的一个美梦, 是生命的一次复活, 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为了美、为了自由、为了大爱、为了希望……蚕能破茧成蝶, 况且人乎?于我来说, 一切一切的困境和痛苦, 又有什么可怕?!放眼望去, 大地上到处都是一个个白茧, 圆圆的, 温润的, 堆积如丘, 阳光点点照耀着, 晶莹透亮, 光彩夺目, 天地间一派幸福和梦幻。

静下心来, 我猛然觉得:一个个白茧, 是一处处安心的天地, 无穷的丝是它对大地缕缕不绝的爱;一只只飞蝶, 是一个个生命在绽放, 梦想在放飞。我不禁感喟良多, 唏嘘不已。

安静的时候读古人, 发现古人高明睿智, 佛心慧语。大诗人白居易感喟最多, 在《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 心安是归处”, 《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 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东坡居士也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是的, 大地永无乡, 心安是吾乡。人在凡尘, 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但常想一二, 心存阳光, 快乐相随。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欧文·姆斯是第一个活着走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人。当人们追问其秘密时, 他笑着回答:“心存阳光, 你就是自己的神”。

我看到乡村最美最朴实的风景———女人和鸡。立马, 我看到了从前的农村:一户户农家, 最惹人喜爱处, 就是一只只鸡屁股。鸡是农家的宝贝, 吃饭靠它, 穿衣靠它, 娃娃读书靠它, 添置家什也靠它……一切的一切, 都靠女人养鸡, 从鸡屁股眼里抠出几个蛋钱。那时的农村, 家家都要买几只小鸡仔养着。这样, 女人心里才有底。女人身前身后, 离不开跳上跳下啄食的鸡仔。在女人看来, 自家的儿女也是一只只小鸡仔, 养着, 就有了盼头。如今的乡下, 开销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 家家的小“鸡仔”也都走出门去, 引吭高歌, 唱响生活。唯一不变的是, 在家的女人还是那样拢养着鸡, 晒着和煦的阳光, 怀想着从前。

长城内外是故乡 第11篇

中国文人向来有谀地的传统,古代诗文已把祖国山水赞美得淋漓尽致,即使在不起眼的偏州小县,也会有文人封点的“四胜”、“八景”。小时学作文,跟着传统的语言格式走,也模仿过那一类的描写。不过,有一处地方,得到的赞辞极少,这便是长城地带。长城地带在古代文人的歌咏中,只有弓刀、白骨与荒凉,在世代民间传说中,也尽是些悲惨的故事。其实长城战事,即使在王朝时代,也常常是远逝的事情。可是在承平岁月,长城还是唤起人们不平静的心理。“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长城地带是一个悲剧地带。

然而,长城地带的悲剧属性完全来自南方人在北望长城时的心情。在长城脚下生活的人们,不可能终年作冷月荒垣的感慨,他们像所有地方的人们一样,必须利用当地的环境特点,开辟自己的生活空间,建立自己的社会地域。早在《汉书·匈奴传》中已然披露了长城内外人民“往来长城下”的积极气氛。长城的修建,作为一种新的地理因素,重新规定了人们行为的位置。原来的事情,可以在这里,也可以在那里,而现在,必须在长城。至少,长城的关口所在,都变成交流行为确定不移的会聚之所,交流程度的强化使这些地方突显出来。比如作为长城关口的“宣大市中,贾店鳞比,各有名称。如云:南京罗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贾皆争居之”。

长城地带的形成,必定产生深远的人文地理影响,作为地域属性,它理应有一份独立的资格。对那里的人地关系、社会景观、历史功能应给予独立的考察。近代以来,对长城地带在学术上率先进行独立考察的为数不多的人中,有美国地理学家欧文·拉铁摩尔(OwenLattimore),这已是近六十年前的事了。拉铁摩尔不是“胡人”也不是“汉人”,没有站在某一边(特别是南边)而排斥另一边的天然立场,而具备旁观者的角度。另外,他对地域的分割不以国家而论,他的注意力亦不是重在“文明”不在“荒远”,而能放大视野,超越政治与民族,将两边合观为一个“亚洲大陆”。在对亚洲大陆作如此宏观俯视,究其整体发展时,拉铁摩尔发现“对汉族是边缘的长城,对整个的亚洲内陆却是一个中心”。

所谓“中心”的概念是,在长城的两侧,并立着农业与游牧两大社会实体,两大社会在长城沿线的持久性接触,形成互动影响,反馈到各自社会的深层。这一中心概念的建立,纠正了以往以南方农业社会为本位的立场。以往绝大多数人在讨论二者的影响时,话锋向来在北方“野蛮”游牧社会如何“乱”了南方“文明”农业王朝这一端。至于南方对北方的影响,除叙述农业社会如何以货物交流北方而外,便再无其他考察。当然,强调二者影响的相互性,无意要将二者的方方面面都拉到平起平坐的位置。但至少,在考察二者的关系时,不应将游牧社会定位为无内部运作、无实际进化、只行“侵边犯塞”职能的一伙概念性人群。草原游牧社会具有从无到有、曲折演进的历史,而这一历史,由于地理的“缘分”,离不开南方农业社会的存在,更具体一点讲,离不开长城地带的存在。

拉铁摩尔认为,在亚洲大陆,当南方农业社会未成熟壮大之前,无论哪里,都是种植、养畜的混合经济。不能种植的地方,则几乎没有人烟,也就是说,不存在单纯的游牧经济,因为但凡人们可以种植,则不会选择游牧。北方的人们聚集在草原边缘的山地林莽之内,草原地带本身是空旷的。后来,精耕农业在南方出现,农业社会形成,在地域上不断壮大,向四面八方可能进行农业的地方拓展。在此期间,伴随着部落(或国家与部落)间的争斗。原始政治的不相容性,使一些部落被驱赶到几乎不能进行任何种植的草原地带,于是,纯畜牧经济出现,而在草原上的畜牧,必须游动,最终形成了游牧社会的一套组织办法。在司马迁的记录中,“戎”——“狄”——“匈奴”名称的变更正反映了这一过程。

关于草原社会的形成,拉铁摩尔概括为五大特征:第一,放弃混合经济而转为完全的草原文化。第二,完全依赖天然牧场,无须饲料储存。第三,移动权重于居住权,因牧场不能持久使用。第四,与马厩不同的管理马匹的高超技术。最后,熟练的骑术,这需要马镫和马嚼的发明。他认为,是“中国从有利于建立中国社会的精耕农业的环境中,逐出了一些原来与汉族祖先同族的‘落后’部落,促成了草原社会的建立”。所建立的草原社会与南方农业社会同时发展,二者之间的地域遂呈现“边疆形态”。需要注意到的是,此处所说的边疆形态有其专门的内涵,它包括巨大的自然差别和社会差别,它是古代世界特有的历史地理形态,与现代国家边界不同,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存在漫长边界,却根本不存在拉铁摩尔所说的边疆形态。

拉铁摩尔进一步对长城出现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秦始皇长城的修建,加速了草原社会的政治发展,长城增加了所谓边疆地带的政治分割强度,使长城以外依存汉族的小部落不复存在,分散转为统一,最后是由头曼—冒顿整合起来的草原帝国。拉铁摩尔多次强调,在农业社会与草原社会的关系史中,主要是农业社会限定了草原社会,而不是草原社会“扰乱”了农业社会。拉铁摩尔的结论,主要出自宏观理论分析,尚缺乏细致的实证考察。但将长城地带看做核心,思考它的双向影响,特别是到草原社会去“发现历史”,其学术意义不容低估。

在长城地带,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一样具有过渡性,它是一个渗透着农业和草原势力的世界,一个两种势力接触并汇合于此,而不能被任何一方永远统治的世界。但是,所谓“过渡性”是相对于“农耕”“游牧”两个便利的概念而言,任何一个在历史上、在地理上长期存在的社会形态,在事实上,都是非“过渡”性的。在这里,也需要我们去发现历史。在“过渡”社会中,因“正常”社会的统治者无心认真经营“过渡”政治,这里的政治永远是消极的。但“过渡”却是进行贸易的绝好地方,在这里,贸易永远是积极的。长城地带可能是一个由军事骁将和商业奸雄控制的社会。然而,正是由于在长城地带不可能建立完整的内地体制或草原体制,单于与皇帝都不善于管理一个半农半牧的社会,因此过渡地区的人们有机会较多地受到自己利益的支配。

利益与机会是统一的。在长城地带,社会组织、社会控制的松散性是其主要机会形式。据《明会典·户部·屯田》记载:这里的“军余家人自愿耕种者,不拘顷亩,任其开垦,子粒自收,官府不许比较,有司无得起课。”徭役租税的疏漏,人口的流散,造成更灵活自由的集市经济,官府更易于同商人勾结,向来严谨的军事活动,在这里,也充满商机。清人纳兰常安在《行国风土记》中记道:“塞上商贾,多宣化、大同、朔平三府人,甘劳瘁,耐风寒,以其沿边居处,素习土著故也。其筑城驻兵处则筑室集货,行营进剿时亦尾随前进,虽锋刃旁午人马沸腾之际,未肯裹足。”因为有暴利在前,商人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因为军事与商业的突出地位,这种地区人们对于城镇(堡)的依赖大于其他地区。边地城镇的问题,是许多长城地带的研究者(包括拉铁摩尔在内)所忽视的一项内容。施坚雅在一九七七年曾指出,必须注意边地城市在军事防守与社会管理两方面的职能的和谐性。一九九六年,美国年轻学者PiperRaeGaubatz(中文名字:高贝贝,现为马萨诸塞大学地理学助教授,一九八七年九月至一九八八年十月曾在北京大学地理系作高级进修生)出版了一部研究中国边地城镇问题的专著,对长城地带的城镇历史地理进行了系统考察。她提出,长城地带的城乡发展模式是,城镇先于农村,城镇重于农村,而城镇更多地受到商业而不是农业的支撑。城镇显示自身的意义不在于规模,而在于功能。由于军士们或多或少都要从事生产自给,军镇向民镇的转化,是普遍现象,许多军镇在转化开始以前便已多少具有了民镇功能。

城镇问题的提出,使长城地带的研究向前走了关键的一步。这里与长城共存的不是荒原,也不仅仅是稀疏村落,还应包括沿边城镇,而城镇与长城的关系更为直接,应该说主要是城镇与长城共同组成这里的人文地理结构。从长城城墙扩展到沿边城镇,使我们的观察从军事学移人社会学。由于沿边城镇在据守、管理、交通、商业、金融、手工业诸方面的社会职能,长城地带的社会生活才得以运转,长城自身也才能具有活力,离开人类社会的支撑,长城只是一件死物。

放眼历史而观长城,其活力贯穿于军事、社会、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层面。长城地带,以两边为腹地,两边的社会发展规定着它的意义。长城的意义在最后一个王朝时发生重大转变。康熙皇帝的名言“在德不在险”,“众志成城”对长城进行了功能上与道德上的双重否定。其实,长城意义的骤降并非由于人们道德上的觉醒,满族上层与蒙古族上层的政治同盟,清政府在草原社会施行的政策是其本质原因。取代长城的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德”,而是那个实实在在的理藩院。王公制度、昭庙制度减小了草原的移动性,增大了草原的分割性,草原社会因此出现深刻变化。变化内容之一是弱化了草原社会的军事属性,利益不再来自战争,而由贵族政治、宗教组织决定分配。

经过历史的曲折发展,长城时代终于结束,咒骂长城恨不能将其哭倒的历史故事已不再动人。在新的时代心态下,长城得到了道德重建,“修我长城”成为恢复民族自信的号召。长城地带,曾为家乡,现在面临的是全面的社会更新。

《中国的边疆》,拉铁摩尔著赵敏求译,正中书局,一九四一年版。

心底的故乡 第12篇

我的故乡是绍兴, 是那个江南水乡。这个暑假之前我从未到过那里, 脑海中的绍兴的人说话是吴音软唱, 绍兴的街道是黑瓦粉墙青石巷, 绍兴的空气中都会带有丝丝属于江南的甜腻。这一切的一切对于我这个北方姑娘有着致命的吸引。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 不, 准确说是回到了这里, 一下车有一种莫名的归属感, 感受着独属江南的潮热, 并未有不适反而感到亲切和新鲜。北京的夏天是干的, 太阳仿佛要烤干地上的一切。而这里的夏天是潮的, 空气中的水分不留余力地贴向你, 就如这里热情的人们。

我在这里待得时间并不长, 去的地方也少。但就我去的这几个地方全都给我了心灵的震撼。

首先去的是鲁迅故居。这里保留了当年那条街的建筑, 先穿过了三味书屋, 书屋中的古朴的摆设, 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感动。若说环境, 这里在当年是极好的, 可若比当下, 这里灯光昏暗, 桌椅不如如今舒适, 在这炎热的夏天也并没有空调, 可想而知在严寒中这里也并不能温暖舒适。但就是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下, 培育出了一代文豪——鲁迅。为何如今优越的环境却再也出不来第二个鲁迅?

我觉得这是思想和信念的问题。何为三味?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次子曾解释说:“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 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 幼时听父兄言, 读经味如稻粱, 度史味如肴馔, 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如今的人又有谁会真正体味这三味的含义呢?重视国学文化越来越成为关注的重点。可应试教育的体制使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分数, 排名和自己是否可以上一个好的大学, 而不是文学的本身。所以目的不纯的学习本身就是无法提高的。

穿过三味书屋, 我们来到了百草堂。我心目中的百草园有这红花绿叶, 绿树成荫, 各处都彰显着生机。真正来到这里的时候, 说实话有些失望。这里没有姹紫嫣红的百花, 没有各样奇异的植物, 有的是一片绿绿的菜园。这种反差让我一时无法接受。但当我认真观察园子的时候, 内心却平静了下来。感受着这满眼的绿色, 享受着来自乡土的平静。这里给我的感触很多。从开始时的无趣, 无味, 到后来的平静, 最后是感慨。脑内想了很多, 关于这园, 关于鲁迅, 还关于那个年代。这里似乎把我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在那里不再有社会的纷繁, 不再有万千世界的诱惑。有的只剩下了内心深处的平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故乡》】相关文章:

二十年后回故乡,二十年后回故乡08-08

我的故乡作文700字 来自故乡深处的爱08-03

精神故乡08-28

故乡06-06

远方的故乡06-07

故乡行随笔06-03

故乡鲁迅赏析06-19

忆故乡(作文)08-12

79故乡教案09-02

故乡记忆范文05-18

上一篇:华中农业大学下一篇:养成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