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课堂教学审美化

2024-07-01

外语课堂教学审美化(精选4篇)

外语课堂教学审美化 第1篇

关键词:公共外语教学,培训机构,启发

1 现象描述

当前,校内大学生似乎普遍对大学公共外语不再感兴趣。“一堂大班课接近五六十人,缺勤的就占一半,而且大多坐在三排以后,最后两排是最火的位置。碰到这种情景,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学生们也数着时间听课,下课铃一响,教师带着书径直回办公室,学生也大获解脱。”这是某校报揭露的一节大型公共外语课的情景。平日里,笔者也发现,每逢公外大课,虽安排的都是多媒体大教室,但没有一个班级是坐满的,相反,甚至比普通小教室的人数还要少。

也许这已成了全国大学的普遍现象,外语课作为一门公共课,与其他公共课和选修课一样,门可罗雀,学生缺勤现象严重。但是,公共外语课的冷清并不能说明学生们对外语学习的热情已经丧失,从各种英语学习培训中心的火爆可以看出,学员多为在校大学生或具有大学学历的成人。许多大学生不仅利用在校期间参加外语培训,更有不少专程赶赴北京某名牌培训机构参加寒暑期特训班,希望能获得更为专业的培训,迅速提升自身外语水平。

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作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在机构设置上无疑是最正规也最具权威性的,而且也拥有更高层次的教学队伍,通常是选取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优质教师进行授课;而培训机构职能作为“快餐”,供大学生们短期充电,并且收费高昂。综观之,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不如外语培训机构受大学生欢迎。本文将对比二者在教学上的异同,进而得出启示,以便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用于参考。

2 教学对比分析

通过二者在教学上的比较,不难看出,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与外语培训机构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并因此造成了受众团体的反应不同。

(1)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传统的外语教学受结构语言学的影响,片面强调语法知识,课堂教学以文章分析和翻译为主,忽略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从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只是停留在语言的表层形式,难以准确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欠缺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大家熟知的“哑巴英语”正是对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大学公共外语忽视培养学生实际英语能力的弊端,由此可以理解许多学生经过多年的外语学习之后,阅读、写作等方面往往强于口头表达。一堂外语课的有限时间内,如果教师完全分析语法,不提供足够的时间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导致众多大学生在十年英语学习之后,与外国人交流时依然手足无措。为了营造英语学习环境,一些学生只好去参加校外培训机构。

(2)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中,教师大多照本宣科,根据教学大纲逐项进行,学生普遍反映与高中的感觉差不多:都是课上分析课文,课后布置作业,下节课评讲作业,开始新课文的分析……学生从课堂中学不到更为实用的知识,同时没有自由的思考空间,缺乏对新知识的兴趣,学习上难以创新。而在各类成人培训机构中,学员中大部分也是在校大学生,且学习热情高涨的也是大学生学员。我们可以发现,成人培训机构中对于外语教学活动的安排与设计与大学校园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培训机构摈弃了传统教材,引进了国外易学实用的原版教材,材料更贴近生活,更易模仿借鉴,用语也更地道。学生对于此类教材更有兴趣,学习中充满探求美英文化的乐趣。其次,以某培训机构为例,每天早晚会安排Morning Reading和News Talk两个小活动,由一名老师带领阅读,插入图片或音频背景介绍,学员自愿参加,但却是最受欢迎的活动。因为在活动中,学员可以相互交流对当天主题的想法,激发学员的口语表达欲望并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学员在学习中找到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以致用,从而更加投入地学习。最后,培训机构定期举办主题Party活动,学员可以在活动中展示个人才艺,也可以自制PPT,用能力范围内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活动结束前由老师和明星学员(由所有学员评选而出)进行评分,侧面也为其他学员树立榜样,更加提高了该明星学员的学习信心与兴趣。

(3)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通性

大学公共外语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坚持编班制授课,一个公共课大班至少有50人,学校会安排大型阶梯教室,而这类教学效果往往较差,学生数量大,往往环境略显嘈杂,难以进行口语或听力训练。与此同时,教室的局限性导致更难以操作一些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培训机构为了提高吸引力,常常设立小班教室,且环境优雅,学员在轻松的气氛中也更为活跃,老师也会注意到每一个学员的学习感受,教学更加和谐,实现师生的双赢。

3 启示

综合上文的分析不难发现,大学公共外语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组织形式都存在一定弊端,有些问题是学校教学体制造成的,有些则是学校教师的问题,这些弊端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大学公共外语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普遍反映学不到想学的;而校外培训机构,不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还是教学组织形式上都更胜一筹,极大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因而广受大学生欢迎。二者比较后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1)校园外语教学要从单一学术性走向兼顾实用性

传统的大学教育是注重学术性的,因而往往忽略了教育的实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业应逐渐走出“轻实用”的樊篱以顺应时代的发展。

公共外语本身就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其终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在巩固高中熟知语法的基础上,更加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该语言的具体应用能力。由此可知,大学公共外语走向实用性是一种必然趋势;与此同时,该门学科的受众是非外语专业学生,他们对外语的需求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或为进一步研究语言做准备。对他们而言,学习外语更像是一种速成培训,也许就是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培训机构能够满足我们的应试需求,他们提供短期高强度培训,教授应试技巧,感觉很充实。”一个大四学生说道。这也是很多学生的心声。与此同时,一些研究生外语更是被称为“鸡肋”,“似乎就是听外教讲笑话”,因为除此之外,非专业学生难以抓住外教授课的每一个重点。

因此,校园外语教学应充分考虑到非专业公共外语学生的情况,在课程设置及安排上要做出非专业公共外语的特色。逐步从单一学术性向兼顾实用性转变,可以为不同专业学生开设不同方向的外语课程,给学生以真正所需的外语知识。

(2)不应该对培训机构抱有过高期望

现今的培训机构确实受到众多大学生的青睐,关键是“能够满足应试需求”,这是其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然而,我们也不能将其神化,学生不能一味盲从,认为“只有在培训机构才能学好英语”是绝对不可取的。其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首先,培训机构知识对大学公共外语教学进行了查漏补缺,比如在学校的大教室难以精细教学的听力和口语。但是,它并不能以偏概全地将学生的英语水平系统地提高到某一层次。其次,培训机构利用小班教学以及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感到很轻松地取得了大进步。实质上,中国式的英语教学始终忽视的就是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致使许多大学生在这两方面处于较低的水平,加之两者的学习效果很容易立竿见影,教学可操作性强,学生在培训机构中能够很快见到成效。另外,短期的培训学习还要与长远的人生发展相呼应,在这一方面,主张速成的培训机构很难达到。一般的培训学习都是以考试为导向的,学生会在短期内学习诸多应考技巧,在突击某一门考试时无疑是很有帮助的。但从长远来看,学生可能在考试结束后,对突击所学忘得一干二净,而这种教育上的冲突,培训机构必然是不会顾及的,这也体现了其功利性的一面。

(3)大学教育应该采取措施,逐步适应社会需求

事实上,大学外语教学之所以被学生冷落,并不完全是该门课的教学问题。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造成了大学教育始终落后于社会需求,一些课程设置已经亟待更新,加上大学扩招的问题,使得学校师资跟不上学生数量的扩大,教学质量下降。同时,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功利心较重,踏实勤恳的高中学风已渐渐从他们身上褪去,这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在这种环境下,大学公共外语教学应当积极开展宣传讲座活动,激发学生对外语的兴趣。同时,利用学校的外语学院师资,组织外语学习互助小组等等,这些都是培训机构所不能比的。因此,大学应当根据现有条件,多多开展高校外语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校园学生基数大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可见,大学公共外语教学虽然暂时陷入困境,但并不是一蹶不振。只要能够认真分析并借鉴培训机构的一些可取之处,调动起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开展激发学生兴趣的各类活动,逐步从单一学术性向兼顾实用性过渡,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相信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一定会重获春天!

参考文献

[1]林玉蓉.大学公共外语课程枯木不逢春[EB/OL].

[2]裴云.公共外语教学与校外外语培训[J].复旦教育论坛, 2003 (3) .

外语课堂教学审美化 第2篇

一、古训名言

公元前11世纪以前殷商时代甲骨上记载主宰万物的是天 (或帝、上帝、天帝、天地、老天爷等) 。《诗经》中“玄乌”与“履帝武敏”显示“道”的间接作用;“天生烝民, 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 好是懿德。” (《诗经·大雅》) ;“凡人之生也, 天出其精, 地出其形, 合此以为人。” (《管子·内业》) , 精即灵, 形为形体。“天乃道”、“道生万物” (《老子·道德经》) ;“夫天者, 人之始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天地之道, 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 则其生物不测。” (《中庸·二十六章》) ;“天能生物” (《荀子·理论》) ;“惟初太始, 道立於一, 造分天地, 化成万物, 凡‘一之属皆一。’” (《许慎·说文》) ;“惟人万物之灵。” (《尚书·秦誓上》) ;“天地者, 生之本也, 先祖者类之本也。” (《荀子·礼论》) ;“天者, 万物之祖”、“天地之精所以生万物者, 莫贵于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 ;“形者神之质, 神者形之用” (《范缜·神灭论》) , 神即灵;道造成男、造成女, 分称乾、坤。 (见《易经·系辞》) , 道应为始、为一。综上可知, 人类的祖先是人, 不是动物, 人不可有兽行。“德者道之舍, 物得以生。”, “道生之, 德畜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何以得德, 由乎道也。” (《老子·道德经》) , “导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 “以德为本” (《庄子·天下》) ) 、“天道之道, 圣人之德” (《庄子·刻意》) , “少德而多宠, 一危也” (《淮南子·人间训》) , “德比于上, 故知耻。” (《荀悦·杂言下》) , “弃德崇奸”必失民心 (《左丘明·左氏春秋》) 。我国古代哲学中的“德”是由“道”而来, 不是politics, political integrity, kindness, … 等等, 也无相应的英文单词, 应以英文拼音加引号“Te”表示。敬“天”重“道”, 突出“德”与“爱”是我国古训的根基和传统, 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之所在。人类生存在“道”场, “道”与人类沟通决定了人类与它类的区别。人应知传统、守规范、循天道, 管理好一切动、植物。人应当尽力奉献, 不求名利, 不图索取, 则无争鬥。

二、科学结论

在对人直立行走起关键作用的人和多种动物膝关节进行科学实验和得出的“进化角”实验数据及结论可知:人与现有高级灵长目动物 (Gibbon, Orangutan, Gorilla, Chimpanzee) 的“进化角”相差甚远不属于一类, 而却与低等灵长目动物 (Monkey) 的“进化角“相似。也就是说, 人与低等灵长目之间不存在中间过程, 没有中间过程就不存在同一物种的进化演变, 进化演变要有中间物质。存在决定认识, 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因各从其类产生了智慧、劳动、自由自觉活动、关系等等差别, 不是进化演变幻想出的。同样, 在一颗树上放上各种动物只是不同物种间没有中间过程进化演变的幻想。同一物种出现分支和所有中间过程的动物都已灭绝的猜想均毫无科学依据。人与猿猴在骨骼、生理、血液等等多方面均有明显不同。早在十六世纪吴承恩的神幻小说中就已编造出戴緊箍的猴变人和动物。人人都可以幻想, 但是, 如果以科学包装, 则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 要用科学数据下结论。不能以超抽象想像画出根本不存在的“类人猿”, 基因也要先区分标本是否是同一物种。

三、结束语

我们绝不可将洋人奉若神明, 数典忘祖;绝对不可隨心所欲认祖、认父;牧人或被牧 (父与牧不可滥用) 。更不可自暴自弃以有兽类基因而自意妄为, 灭绝人性或反对“有物有则”和“德畜之”而荒淫无耻, 无所不为, 以己所欲施于人或尽己能取己需, 从而失去人性、作奸犯科。对“不王不禘” (《礼记·大传》) 的限止和逆天的教训应引以为戒。天人关系是主、从关系, 人应当顺“天”意。人类应当敬“天”、循“道”、尊祖、重“德”和“爱”。逆“天”者迟早定会有报。外语工作者尤应重視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维护民族尊严。

引用古训如有误, 请以繁体文言古籍及原著为准。当否则见仁见智, 本文仅供选择参考。

参考文献

[1]融入传统文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校园英语.2015, 11.

[2]张人骧.人体膝关节运动轨跡的研究[D].北京钢铁学院, 1979. (中美生物力学学术交流资料) .

[3]Zhang Ren-xiang.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Human Joint[A].Proc.of the Third ICMMB, 1982:169-170. (Compiegne, FRANCE) .

[4]张人骧, 兰祖云, 张鸿姿.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Ⅰ[J].力学学报, 1982 (3) :308-310.

[5]Zhang Ren-xia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Human Knee Joint[J].Acta Mathematics Scientis, 1984, 4 (2) :139-145.

[6]Zhang Ren-xiang, Lan Zu-yun, Qu Wen-ji.Acta Mechanica Sinica, 1986, 2 (2) :178-184.

[7]Zhang Ren-xiang, Yu Jie, Lan Zu-yun, Qu Wen-ji, Zhang Hong-zi.Biomechanical Research of JointⅣ.[A].SPI EProc., 1990 (1380) :116-121. (Massachusetts, USA) .

国外外语教育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第3篇

1 国外外语教育政策

1994年美国政府规定外语课程为核心课程,是美国公民的必修课,为了提高全美劳动力的素质、维护国家安全,使本国公民能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上成功的进行交流,美国政府要求从语言和文化上教育引导学生,所以美国政府把外语教学改革放在了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1990年瑞士提出加强外国语课程的学习,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学习一门外语,进人中学后必须开始第二外语的学习;1992一1993年意大利决定从小学低年级开设外语课程实验,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学习一门第二外语;1995年,欧洲委员会发表的教育白皮书“教育和训练:以学习化社会为目标”明确指出,要使欧洲的公民熟练掌握三种外语,以此作为“素质标签”。为达到此目的,必须从幼儿园开始讲授第一外语;在丹麦,英语是国民教育极为重要的必修课,澳大利亚十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日本确立了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制度。

综上所述,西方各国的外语教育政策和改革在教育政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大都体现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等现实需要为目的的原则,突出了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 全球化对高校外语教育教学的期待

1)全球化进程带来高校外语教育的角色演变决定了高校外语教学必须注重德育渗透和人文主义关怀

高等院校的外语教育已经形成了多语种多层次的外语教学体系,为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等现状一直影响着高等院校的外语教学,致使在不同的时期,外语教育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因而呈现着不同的角色。外语教育在解放初期具有高度的政治含义,将外语教育直接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为中国的崛起而学习外语是那个时期的鲜明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语教育就要承担起培养外事人才的责任使命,并且扮演好经济发展媒介的角色。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开发,跨国贸易的发展与壮大更需要外语人才适应社会的这种演变。全球化特别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与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共生与冲突,必然使青年学生面对身份危机的问题,外语教学中,克服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弘扬和传承本民族文化,保证民族文化的独立地位是外语教师和青年学生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无论是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文化的共生与冲突,这都与我们的外语教育教学息息相关。

2)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及人文主义关怀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社会的转型,西方思潮纷涌而入,社会生活、精神文化等诸多领域均存在严重违背道德的消极腐败,众多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滋生蔓延,诚信缺失,理想贫乏。同时由于信息高公路的建立,信息畅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意识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特别是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由于外语课程的特殊性,即教材内容、课外读物以西方欧美国家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为学习材料的主要来源,再者,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西方的价值观念、思维表达、行为方式极易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鉴于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更应在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给予强化渗透。在外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冲突与共生更需要高等院校强化外语教学的德育渗透。

而作为外语教师从历史的高度和战略的眼光,深深地思考和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既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更是我们紧迫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

3 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

1)注重高校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

在全球化背景下,多语言越来越成为各国视为国家财富的共识,美国之所以能够将互联网、好莱坞等各种文化产品、价值观念以及交流的载体、平台垄断世界,除了美国经济的国力强盛外,主要依靠的就是语言优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政策就是阐述教育发展重点的方向、目标和方针,发展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以及为达到这些目标而选择的方法。”[1它主要包括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政策的执行、教育政策的分析、教育政策的评估四个阶段。其中教育政策的制定是衡量教育改革与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

2)更新外语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科学认识外语学习的目的,强调外语的实用性。语言是信息的载体、社会交际的工具。交际功能决定了语言的学习的社会交际性,社会交际的实用性是其首要和最终目标,而不能局限于语言系统成分的正确使用。青年学生的交际能力是高等教育的教学目和重要的教学策略,国外普遍重视交际能力培养以及跨文化的学习,这些也带动了学生的口语和读写水平。因此,重视培养外语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等院校外语教育教学的归宿。

3)高校外语教学中要始终注重德育渗透

学术界关于高校外语教学中课堂渗透德育的问题早已着墨已久,有学者指出“施教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凭借一定的载体,通过渐进的,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方式、手段或途径,使受教育者于不知不觉中接受良好思想品德的熏陶。”[2]沈骑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全球化大潮中,借助各种强势信息媒体单向地大举入侵,在外语教育场域中肆无忌惮地进行着文化灌输,致使东西文化出现文化生态失衡问题。”[3]学术界对德育渗透的研究及概念厘清主要强调了渗透教育是一种教育方式、途径和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渗透教育必须依托载体,或具体途径而进行。着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4]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具有交际性、实践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它传授着语言文化的背景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德育必须严格遵循英语的教学规律,深入地挖掘、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环境、教育条件及教材本身潜在的德育因素,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德育渗透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英语教师要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避免枯燥刻板的说教,以广博的专业知识、崇高的思想品德、真诚的态度,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心灵为之感化。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教育人,文明的行为引导人,严谨的作风熏陶人,和蔼的态度吸引人,优美的心灵感染人,用自己的高尚思想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德,以情动人、以诚相待、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运用英汉对比教学,培养本土文化意识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片面地灌输西方文化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严重。高校外语教学的任务,不应仅仅像官方文件中所言,用外语作为工具,了解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管理经验,还应承担对外传播中国先进文化的重任,要在无形中提高对母语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尊重中国文化就应在大学外语教育中得到体现。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要求其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强调其具有强烈、浓厚的故土观念和乡土气息,以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和人格魅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面向世界的教育,应该是增强国际理解和全球意识的理解,能够培养出我们自己的中西合璧人才的世界一流的教育,也是能够造就国民现代化的教育”。[5]

5)提高国家安全意识

高校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直接同我国的政治经济、对外交往以及国际地位相关联,我国对外的政治文化交流不断增强,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外交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于对国防安全的需要,有关方面需要不断了解多政治经济大国及邻国的形势,分析加以分析研究,以更好地解决潜在的国防安全问题。因此,我国应该借鉴美国等西方大国的经验,尽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国家安全需要的相关外语教育教学政策。总之,高校外语教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有关方面要树立国家安全需要的意识,注重加强对高校外语教育的政策研究;外语教学应该融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及审美教育于一体,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渗透和教育;英语教师要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注重加强本民族语言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注重用自己的高尚思想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德,以情动人、积极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摘要:全球化进程中,英语的传播与普及强烈冲击着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高校应注重借鉴国外外语教育的经验,树立国家安全需要的意识,注重加强对高校外语教育的政策研究;注重加强本民族语言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渗透和教育。

关键词:外语教学,交际能力,德育渗透,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1]佟晓梅.全球化下的外语教育政策[N].光明日报,2010-05-12.

[2]张国平,夏志斌.谈谈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5):71.

[3]沈骑.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政策的全球化取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0(1):34.

[4]杨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法制与社会:教育文化,2008(1):246.

反思性外语教学与外语教师教育 第4篇

反思性教学与反思性外语教学发展探源

“反思性教学”中的“反思”一词出自英语动词“reflect”。根据最新出版的牛津英语词典,其义为“深刻与仔细地思考”。1910年,美国著名哲学家与教育家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率先系统地阐述了反思性教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教育理论工作者、教师教育家与一线教师,如瓦莉、斯巴克斯兰吉与科尔顿和中国学者熊川武教授等,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探讨了反思性教学的本质,丰富了反思性教学的界定。他们在论述反思性教学时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使反思性思维与教学的界定逐渐细化;二是将反思性思维理论与教育领域出现的新理论结合起来,并具体运用于教学与教师教育中。其中,中国学者熊川武教授在分析了反思性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任务的论述及其局限性后,提出了他对反思性教学界定的看法。他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教授还就反思性教学的本质做了三方面的具体说明:它(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它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它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反思性外语教学是外语教学界吸取了教育领域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学派,它是反思性教学的一般理论与外语教学特点的结合。

对外语教师来说,反思即在外语教学中不断探究与自我检查,它不仅是外语教师制定教学计划、作出决策与行动的基础,而且从长远看是教师成长的根本途径。因此,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外语教师教育的实践中,经常运用反思性外语教学的理论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与教学水平。

外语教师教育的三种模式比掓较

外语教师教育是从过去常说的“外语师资培训”发展而来的概念。在反思性外语教学的讨论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以往外语教师教育在指导思想与教育模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以下三种教师教育模式的比较中即可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1. 专家讲授、学员学习模式

“外语师资培训”是近年普遍采取的模式。其培训内容有时为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的专题讲座,有时仅为外语语言训练,但若请外国教学法专家任教,则可兼顾两方面的要求。基本做法是请专家系统上课,学员学习类似学生X愭听讲,因而有人称他们为“教师学生”。进修时间短,通常利用教师平时业余时间每周学习一次,延续一个学期等。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操作比较简单,这类外语教师进修模式至今仍在大多数政府主管、地方或学校发起的培训班中采用,其长短处如下:

如果授课专家谙熟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及其最新发展,本人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了解外语教师的需求与困惑能在讲课中理论联系实际,那么,通过培训,学员们能获取有关外语教学的新知识,以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同时也能提高外语语言水平。特别是有些培训针对外语教学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明确的目标,按专题帮助教师进修,常能取得一定的实效。

但这种模式的指导思想存在一些弊端。首先,这类进修班的教学目标是短期“培训”,而非“教师发展”,他们在教学内容与措施方面往往仅注意使教师受到某方面的训练,忽视了教师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学员在进修班上可能学到一些教学策略与方法,初回校时尚能应用,但一段时间后便又因缺少策略与方法而感到困槗惑,又想等待下一次“充电”。更重要的是,在教师培训班中,任教的专家往往具有绝对权威,作为进修主体的学员都被当作被动吸收知识的“容器”,无主动性可言。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新的教学大纲与课标都要求教师不应将自己的学生当作“容器”,而当教师在培训班中换了一个角色变成了学生时,他们就被名正言顺地当成了“容器”,但却无人对此质疑。

2. 优秀教师示范的样板模式

华莱士称优秀教师示范模式为“手艺模式”。斯通士与莫里斯指出,二战结束前的外语教师培训常采取这种模式,即“教学能手告诉学生该做什么,向他们展示如何做,然后学生模仿教学能手”。当然,现今完全依靠这种模式培训外语教师也不多见,但这类模式的影响仍然不小,媒体在这方面也不遗余力,因此,全面认识优秀教师示范模式很有必要。

优秀教师示范有其独特的长处:通过实际展示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理念、策略与方法。由于外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书面阐述理论、策略与方法难以形象地表明各种因素的关系及其实际运作的过程。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亲眼目睹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和他/她们对各种问题的决策与处理方法,对同行们必然会有所启迪。特别是,优秀教师一般都有个性特征,他们的课堂教学艺术与人格魅力只有通过亲自演示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优秀教师的示范考虑如何处理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是帮助教师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

然而,优秀教师的教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他/她们拥有的条件(如本人经历、学生的素质、学校的条件等)不是人人都可能具备的,因而,在优秀教师示范后不少教师都产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是很自然的。这种心情使他们不易与优秀教师沟通,后者使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也不能为他们所采用,从而失去了优秀教师示范的意义。同时,由于社会、科学与外语教学都在迅速发展,任何优秀教师的教学都难以超越特定历史时期与社会的局限。因此,提倡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应该适度。

3. 反思性教师教育模式

反思性教学基本观点与以上的讨论作一简要对比,实际上已能表明反思性教师教育的优势。反思性教师教育正是在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吸取了两者的长处、避免了它们的短处才产生的全新的模式。

华莱士提出的反思性外语教师教育模式的结构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该模式表明,学员参加一个教师教育项目后,必须接受该项目计划给予外语教师的知识。华莱士指出,虽然外语教师需要的知识与能力是多方面的,甚至包括有关社会的知识与生活常识,但在这里主要是指与外语教学相关的知识:如外语语言知识,语言学(一般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教育学与外语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一般地说,一个项目应根据教学目标突出某方面的重点,集中对学员进行教育,要求他们通过教师教育基本上掌握计划内的知识。此时也可采用专家讲授模式的某些方面。然而,反思性外语教师教育模式中的这一步骤与专家讲授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指学员在接受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不断与自己的经验性知识与能力互动,即学员时时将自己的经验与所学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知识与培养自己的能力,并检验自己经验性知识是否科学,而后者则停留在专家讲授与学员被动接受知识的层面上。

华莱士认为,“经验性知识”在反思性教师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反思性教师教育不同于其他模式之处。这里所说的“经验”,主要是指专业进行中的经验,引进这一方面的知识有两个目的:一是以上提及的为了联系实际学习与理解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自己以往的经验与所学知识进行对照,去除过去经验中主观与片面的部分,使经验建立在科学依据上,以便今后更恰当地利用它们。因此,反思性教师教育项目通常安排专家讲授过程中进行学员讨论,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理解讲课内容,同时也可对专家观点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既反映了反思性教师教育重视教师实践经验的一面,同时也体现了这一模式的师生平等与教学民主的理念。

在取得了理性知识与回顾了已有经验后,再回到实践中去,同时采取“行动中反思”的方法,从实践与反思中提高。如时间允许,一些项目常安排教学实习,通过实地教学活动,真刀真枪地实践与反思。但很多教师教育项目的时间有限,无法安排教学实习。这时可采取要求学员制定一课时的备课计划并写出教案的做法。同时,可开展学员间交流,交换实践经验与反思结果。这一阶段也是利用“优秀教师示范”的较好时机。如能请优秀教师上课、说课,学员再加以评课,相互交流对教学理论的认识与实践的经验教训,对教师教育中的学员会有很大的帮助。

外语教师教育中的“反思”,与理查兹和纽能等人提出的外语教学反思一样,应回顾教学全过程,收集数据,并从教学计划、师生互动、课堂活力、教学组织形式、管理资源、情感教育等外语课堂教学的中心议题中选择几个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华莱士在讨论反思性模式的最后还提到了“反思性循环”的问题。正如舍恩在讨论反思性思维时提及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形式一样,外语教师教育中学员的反思也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而必须经过多次反思才能取得成效。这种反思有时是个人单独进行的,有时也可能是教师集体多次进行的,每一次反思都应比前一次深入一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终提高专业能力的目标。

结语

总之,随着反思性外语教学的发展,反思性外语教学的实践必然会日益丰富,研究反思性外语教学的理论队伍会不断壮大,反思性外语教师教育模式日趋完善,大批有志于献身外语教学事业的学者型教师也会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Nanun,D.&Lamb,C.Self-Directed Teach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Schon,D.A.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M].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上一篇:复合调剖体系下一篇:档案人才培养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