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特征分析范文

2024-06-26

流行特征分析范文(精选12篇)

流行特征分析 第1篇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 (Mumps) 是由腮腺炎病毒 (Mumps virus)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2,3], 5~9岁发病率最高, 目前, 由于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Mumps vaccine) 的应用, 其发病率降低明显, 但是, 有的儿童尽管注射了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仍然出现流行性腮腺炎[4], 为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的临床特征, 该文收集该市2012年1—12月流行性腮腺炎1 224例资料, 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个案资料来自“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汇总而成。

1.2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8.0、Excel2007分析软件, 分析该市2011年1—12月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2 结果

2.1 1 224例患者一般资料

男820例, 占67.0%, 女404例, 占33.0%, 年龄0~5岁, 112例, 占9.2%, 5~8岁, 987例, 占80.6%, 8~9岁35例, 占2.9%, 9~10岁75例, 占6.1%, 10岁以上5例, 占0.8%。发病年龄以5~8岁为主, 其次是0~5岁和9~10岁, 10岁以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

2.2 发病时间

1~3月123例, 占10.0%, 4~7月857例, 占70.0%, 8~10月75例, 占6.1%, 11~12月169例, 占13.8%, 4~7月是该病的发生高峰。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5,6,7], 流行性腮腺炎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随着疫苗工艺的发展,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的应用[8,9], 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和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的发病率。

通过对该市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发现, 每年春、冬季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高峰期, 符合呼吸道传染病的季节流行特点, 但每年的2月有个明显的低谷, 这主要因为寒假学校放假, 减少了传播途径。男性高于女性, 与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6,7,8,9]。尤其是乡镇小学, 学校是暴发疫情的主要场所, 应该把学校作为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做好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 应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MMR联合疫苗的接种率, 疾控机构要对幼托机构、学校开展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的查验活动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 一旦发现有漏种的儿童, 学校应详细登记并上报当地疾控机构, 并要求补种。另外, 学校发生腮腺炎暴发疫情期间, 建议启动晨检制度, 加强监测, 一旦发现疑似患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 减少疾病的播散, 并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上报, 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

参考文献

[1]申振元, 陈正利, 马桂芳, 等.2005年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8) : 1568-1569.

[2]徐爱强, 陈远银.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危害及其在中国免疫策略的讨论[J].中国计划免疫, 2006, 12 (5) :426-428.

[3] Shen ZY, Chen ZL, Ma GF, et al.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mumps in Henan province from 2004 to 2006 [ J ].ModernPreventive Medicine, 2007, 34 ( 8) : 1568-1569.

[4] Herzog C.Mumps epidemiology-worldwide[J].SozPraventivmed, 1995, 40 (2) :93-101.

[5]赵金星.2004~2006年柳城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 2007, 13 (7) :647-648.

[6] Gu Q, Zhang CX, Wang LP, et al.National epidemic analysis on mumps reported by the internet between 2004-2005[J].Chinese Journal of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 2006, 12 (4) :285-287.

[7]成慧, 王东海, 郭世成, 等.江西省2004~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 2007, 13 (5) :461-463.

[8] Yin DP, Fan CX, Cao LS, et al.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mumps in China from 2004 to 2006 [J].Disease Surveillance, 2007, 22 (5) :310-312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第2篇

分析2004-2009年安岳县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9年安岳县麻疹监测系统确诊的632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7年发病数显著上升,且呈现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的态势。2008年3月全县开展8月龄~15岁儿童普种麻疹疫苗,疫情得到明显控制,2009年发病数仅有3例。发病高峰集中在3-7月;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30.54%,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44.78%和24.68%。结论

麻疹初免及加强免疫接种不及时、流动儿童增多是造成麻疹发病上升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质量和及时接种率,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是控制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对安岳县2004-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探讨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从而加速控制麻疹发病。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安岳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法定传染病疫情常规报告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县统计局。

1.2 监测病例定义和分类

按照WHO标准病例定义开展监测,并按照中国现行病例分类方法进行最终分类[1]。

1.3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3-1995)。1.4 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并用统计软件和EXCEL表格进行处理。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04-2009年安岳县共发生麻疹病例63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79/10万。2004年发病132例,发病率为8.63/10万;2004-2006年发病率为8.63/10万~3.05/10万,麻疹发病呈下降趋势。2007年发病378例,发病率高达24.23/10万,与2006年相比,发病数显著上升;2008年3月全县开展8月龄~15岁儿童麻疹疫苗普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发病数仅为3例,发病率为0.19/10万。

2.2 季节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麻疹病例报告,3-7月为发病高峰,病例数464例,占全年病例总数的73.42%(表1)。

2.4 发病模式

全县69个乡镇均有麻疹病例发生,以散发为主,但个别年份麻疹散发疫情与局部暴发并存。以2007年为例,全县报告麻疹发病数378例;其中石羊镇发生局部暴发疫情1起,发病43人(采集病例早期血清标本38份,送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者18份,阳性率47.37%),占当年病例总数的11.38%。2.5 免疫史

632例病例中,“零”剂次283例,占44.78%;1剂次162例,占25.63%;2剂次31例,占4.91%;不详156例,占24.68%。免疫史不详中以成人为主(56例),占35.90%。3 讨论

随着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加强,2004-2006年安岳县麻疹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麻疹发病率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但在2007年呈现上升态势,且发病模式出现麻疹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的局面。充分说明个别乡镇对适龄儿童疫苗接种不及时,也存在部分乡镇接种质量不标达,很多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的儿童未按时按质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麻疹发病率回升或局部暴发的重要原因。

2008年3月在全县范围内对8月龄~15岁儿童进行麻疹普种。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县召开文教、卫生、公安、工商、畜牧等相关部门的“麻疹普种”动员大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了全县乡镇的公卫人员进行麻疹接种培训,县政府印制公告330份,全县共制作宣传横幅595幅、发放宣传画2 025张、印发接种宣传资料24.50万张;城乡电视宣传273d、乡镇广播宣传1 725次;且县政府在每个乡镇均派有麻疹强免督导员,督导各个乡镇卫生院保质保量地对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全县接种麻疹疫苗20.97万人,接种率高达99.48%。因此在2008年、2009年麻疹发病数大大降低,2009年全年发病数仅为3例。

麻疹病例的季节分布,显示季节高峰“后移”,呈现春夏季发病高峰,3-7月发病占73.42%,与其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发病季节高峰推迟的原因,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流行特征分析 第3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9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03-01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腮腺炎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为主要症状,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也有发病。为准确地掌握诸城市流腮的发病水平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规划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对2009年——2012年诸城市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012年诸城市流腮疫情资料来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数据来自诸城市统计局。

1.2 方法 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 果

2.1 发病概况 2009年——2012年诸城市累计报告流腮38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08/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流腮发病率,2009年为2.28/10万(24/1051704),2010年为10.95/10万(114/1040856),2011年为13.6/10万(146/1073225),2012年为9.38/10万(101/1076184)。

2.2 不同人群发病情况 2009年——2012年流腮年均发病率,男性为12.19/10万(259/2124028),女性5.95/10万(126/2117941);0-4岁为23.36/10万(44/188388),5-9岁为73.66/10万(158/214499),10-14岁为57.08/10万(138/241762),15-19岁为8.18/10万(21/256690),≥20岁为0.72/10万(24/3340630)。385例流腮病例中,学生246例,占63.9%;幼托儿童83例,占21.56%;散居儿童28例,占7.27%;工人5例,占1.3%;农民14例,占3.64%;干部职员3例,占0.78%;家务及待业2例,占0.52%;其他2例,占0.52%。

2.3 不同时间发病情况 2009年——2012年385例流腮病例中,5-8月发病222例,占57.66%;12月至次年3月发病102例,占26.49%。

2.4 不同地区发病情况 全市13个乡镇街道均有流腮病例发生,发病前五位的分别是密州街道发病71例,占18.44%,林家村镇66例,占17.14%,舜王街道43例,占11.17%,辛兴镇42例,占10.91%,龙都街道41例,占10.65%。

3 讨 论

2009年——2012年诸城市流腮病例报告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发病率较高,其中以学生发病率最高。

6例水痘流行特征分析 第4篇

1临床特征

1.1 一般情况

某部有两个单位出现水痘病例。甲单位发病4例, 其中新战士3例, 士官1例, 发病人员均在同一宿舍住宿;乙单位发病2例, 新战士1例, 士官1例, 2人在同一宿舍居住;两单位相距数十公里。甲单位2009年4月2日发现首发病例, 乙单位于2009年4月3日发现首发病例。两单位首发病例均为2009年3月20日下连的新战士。

1.2 临床特征

以发热、头痛、咽痛、恶心和睑结膜充血为主要临床症状, 同时伴有耳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所有病例均有疱疹, 发热1~2d后出现红色小斑点, 数小时内变为丘疹, 再经数小时变为水痘, 水痘大小不一, 基部周围有一圈红晕, 伴痒感, 皮疹先见于躯干及头面部, 逐渐蔓延至四肢, 呈向心性分布, 疱疹1~3d后干结成痂, 经1~2周痂盖脱落, 不留麻斑。2例除全身皮肤出现疱疹外, 口腔、咽部、眼结膜均出现疱疹, 所有病例预后良好, 未发生并发症。

1.3 流行特征

2009年4月2日出现首例病例, 至4月2日以后无新发病例, 持续25d。2009年4月2日发病1例, 4月3日发病2例, 4月5同发病2例, 4月27日发病1例, 发病相隔14d左右。

1.4 疾病控制

发现水痘病例后立即隔离患者, 隔离时间为2周。给予患者抗病毒及对症治疗, 同时加强护理, 注意患者手、皮肤及口腔的清洁卫生, 防止并发症。同时上报上级机关, 对两个单位进行水痘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 消除部分官兵恐慌心理, 尽量减少集体活动, 加强宿舍通风、消毒和饮食卫生管理, 至2009年5月12日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2讨论

2.1 诊断

水痘为出疹性疾病, 临床特征较典型, 患者是唯一传染源, 其发病平均潜伏期为10~24d, 一般为14d, 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染[1]。其诊断要点是:全身皮肤及黏膜分批出现斑疹, 迅速转为丘疹、疱疹, 最后结痂脱落[2]。

2.2 流行特征

本次水痘发病特点: (1) 起病急促。首发病例以高热、颈部淋巴结肿大, 伴有疱疹为主; (2) 潜伏期长短不同。甲单位4人发病, 潜伏期为14d左右, 乙单位2人发病, 潜伏期为20d左右; (3) 密切接触者感染较多。6例水痘虽然出现在相距数十公里的两个单位, 但2例首发病例为同一新兵连集训人员, 两单位发病人员均在同一宿舍居住; (4) 易感人群新战士较多。6例水痘中有4例为刚下连不久的新战士。

2.3 预防

水痘好发于冬春季节, 新战士补充到部队刚好在此期间进行, 因此部队应加强这一时期对水痘的预防工作。医务人员要有防范意识, 一旦出现水痘, 要立即隔离, 及时上报上级卫生机关, 尽量减少集体活动, 房间紫外线消毒, 开窗通风换气, 及早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防止水痘流行。

关键词:水痘,流行

参考文献

[1]周水兴, 陈勇.感染病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9-130.

流行特征分析 第5篇

分析凉山州近年来梅毒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梅毒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凉山州2005-2010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凉山州共报告梅毒病例290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62/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梅毒各型构成中,以隐性和Ⅰ期梅毒为主,占总患者数的81.48%。无明显季节高峰。女性患者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69: 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9.19/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14.20/10万,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以20~39岁的青壮年为主(66.47%);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61.34%)。结论

2005-2010年凉山州梅毒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加强高危人群梅毒筛查和检测,实施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

梅毒是传染性强、危害大的一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随着吸毒、性紊乱、性犯罪现象的不断增多,加快了梅毒的传播速度。近年来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梅毒疫情传播迅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解凉山州梅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2005-2010年凉山州梅毒疫情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照发病日期进行统计);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系统(人口资料由国家统计局提供)。

1.2 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

2.1 梅毒发病概况

2005-2010年凉山州累计报告梅毒2905例,死亡1例(为隐性梅毒)。年均发病率为11.62/10万。报告发病率2005年为5.45/10万,2010年为22.75/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53,P<0.01)(表1)。2.3 时间分布

2005-2010年各月份均有梅毒报告,2月份最低占5.99%,8月份最高占9.74%,无明显的季节分布高峰(图1)。

2.4 性别分布

2905例梅毒中,男性1187例,发病率为9.19/10万;女性1718例,发病率为14.20/10万。男女性别比为0.69:1(表3)。

2.5 职业分布特征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20种职业中,17种职业报告有梅毒病例,以农民为主,累计报告1782例,占全部梅毒病例61.34%。具体结果见图2。

2.6 年龄分布特征

梅毒发病主要集中在20~39年龄组,共报告1931例(66.47%)(图3)。

讨论

近年来,凉山州报告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朱新凤等[1]、彭志文等[2]、郑海红等[3]、严丽英等[4]等的报道结果相同。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加强了传染病诊断标准和疫情报告相关知识的培训和监督管理,特别是传染病网络直报及梅毒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了梅毒的诊断率和报告率,减少了漏诊和漏报。而且随着传染病防治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加深了人民群众对梅毒的临床表现和危害的了解,患病后能主动去医院就诊,疫情能够得以及时上报。同时近年来凉山州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性日趋频繁也加快了梅毒的传播,卖淫嫖娼和静脉吸毒等犯罪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也使梅毒的传染源呈广泛复杂的趋势。

2005-2010年凉山州梅毒分布无明显季节高峰,与朱新凤等[1]的报道结果相同。这可能主要与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血源及性传播)和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卖淫嫖娼及静脉吸毒等)不受气候条件影响有关。梅毒人群分布以20~39岁年龄段人群最高,占66.47%,呈青壮年高发趋势,与朱新凤等[1]、郑海红等[3]等的报道结果相同。主要与这一年龄段人群正处于性功能活跃阶段,为各种性犯罪和性紊乱活动的高危人群,而且这个年龄组人群流动性也最大,因而感染梅毒的几率要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人群,提示该年龄段是梅毒防治和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女性梅毒年均发病率高于男性,且有统计学意义,与彭志文等[2]的报道结果相同。梅毒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与该人群人口基数大、防病意识差有关,同时很多农民外出打工流动性大,已成为性紊乱的高危人群,在防治工作中应作为重点人群。梅毒临床类型中以隐性梅毒为主,与彭志文等[2] 的报道结果相同。

梅毒危害严重,且是HIV感染的又一危险因素[5]。凉山州梅毒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应引起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性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实施综合预防措施,有效减低梅毒传播危险因素。因此建议:①继续大力开展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加大农村、娱乐场所以及流动人口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在重点公共场所免费提供安全套及一次性注射器等防护用品,减少因吸毒、性犯罪和性紊乱感染和传播梅毒的危险。②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最大限度的取缔卖淫嫖娼和吸毒等犯罪活动。加大对美容美发、宾馆、洗浴中心等公共场所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消毒效果,防止通过美容用品、理发工具和洗浴用品传播梅毒。③依托艾滋病防控项目,继续加大对不同高危人群的梅毒监测力度及干预力度。强化孕产妇围产期及产前梅毒的筛查和防治,减少胎传梅毒的发生。④进一步整顿性病诊疗市场,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诊治梅毒,降低梅毒流行率。4 参考文献

[1] 朱新凤,沈建勇.2004~2008年浙江省湖州市梅毒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8):627-628. [2] 彭志文,吴戈.湘西自治州2005-2009年梅毒疫情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567-1569.

[3] 郑海红,王家春.福建省泉州市2005~2009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16(4): 35-37.

[4] 严丽英,吴李梅,许亚平,等.浙江省2004~2008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12):17转25.

流行特征分析 第6篇

【关键词】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防控;麻疹疫苗

【中图分类号】R181.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6-0164-02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我国为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晋中市自20世纪60年代使用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MV)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近几年来麻疹发病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为了解晋中市麻疹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麻疹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我市2010~2014年麻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发病资料来源于晋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人口资料来自晋中市统计局。

1.2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2010对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晋中市2010~2014年传染病报告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80例(实验室诊断66例,临床诊断14例)。5年内各年度麻疹病例数分别为22、5、7、32、14例,年发病率波动在0.15/10万~0.98/10万之间。其中,2013年发病率最高,为0. 98/10万;2011年发病率最低,为0.15/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0.24/10万。5年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无死亡病例报告。80例麻疹病例中外地报本地病例57例,占病例数的71.25%,本地报告病例23例,占病例数的28.75%。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时间分布 晋中市2010~2014年80例麻疹病例分布在1~9月份间,其中1月报告5例、2月9例、3月8例、4月20例、5月22例、6月11例、7月3例、8月1例、9月1例(见图1)。4~6月为发病高峰,其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6.25%,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2.2.2 地区分布 2010~2014年全市11个县(区、市)报告发病数居前两位的县分别为昔阳县、和顺县,2个县报告病例数占全市总病例数的56.25%。寿阳县、榆社县2011~2013年连续三年无病例发生。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分别为和顺县(13.62/10万)、昔阳县(10.85/10万)、灵石县(3.35/10万)。见表1。

2.2.3 人群分布

2.2.3.1 年龄分布 2010~2014年我市报告的80例麻疹病例,<5岁组的病例最多,共18例,占总病例数的22.5%,其次是30~35岁组15例,占总病例数的18.75%,形成一小高峰。<1岁组病例中,<8月龄病例为7例,占总病例数的8.75%;9~11月龄8例,占总病例数的10%。1~4岁组3例,占总病例数的3.75%。见图2。

2.2.3.2 职业分布 5年麻疹发病例数以散居及托幼机构儿童最多,共18例,占总病例数的22.5%,其次为工人16例,农民12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0%、15%。干部职员、家务及待业各占6.25%。近2年来民工、工人与农民的发病比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2.3 麻疹病例免疫史 报告的麻疹病例中,<8月龄的7例未到免疫月龄,占总病例数的8.75%。>8月龄至1岁组病例8例,免疫史为0剂的有6例,占总病例数的7.5%;免疫史为1剂的有2例,占总病例数的2.5%。1~4岁组3例,其中,无免疫史的有1例,占总病例数的1.25%;免疫史为1剂的2例,占总病例数的2.5%。

3 讨论

晋中市2010~2014年麻疹发病呈现波浪式变化趋势,其中2010~2011年呈下降趋势,2011年发病率最低,为0.15/10万;2011~2013年呈上升趋势,2013年发病率最高,为0. 98/10万;2013年后又呈下降趋势。我市2010~2014年麻疹发病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已进入维持消除麻疹阶段,说明我市消除麻疹工作已经取得显著进展,这与我市麻疹疫苗接种率较高有密切的关系。虽然我市麻疹发病率较低,但2011~2013年出现上升趋势,疫情仍不平稳。为了阻断疫情的蔓延,我市于2013年4~6月及时开展了全面彻底的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使2014年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

我市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6月为发病高峰。2010、2012、2013年的1~3月份另有一小高峰。同时,我市的麻疹发病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需对免疫规划工作薄弱县区采取必要的针对性防控措施。经调查,发病率高的和顺、昔阳两县传染病监测系统灵敏度不高。高灵敏度的监测系统是实施消除麻疹工作的前提之一。根据我市麻疹监测系统指标完成情况,以上两县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均未达到2/10万的指标。

本资料显示,我市近几年来麻疹发病年龄呈现“双相移位”趋势[1],即病例呈小年龄儿童组与青壮年年龄组双峰态。我市2010~2014年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均为0~5岁组,高发病年龄组为小年龄组提示基础免疫工作未做到位或免疫持久性不好,以致形成不安全的免疫间隙[1]。<8月龄婴儿发病主要由于其胎传抗体消失过早,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低所致[2]。8月龄至5岁儿童发病则主要由于常规免疫及时接种存在薄弱环节,未形成有效的免疫防护。成年人成为麻疹的高危人群与以往免疫接种率低、抗体衰减及社会活动增多有密切的关系。

80例麻疹病例中,以散居及托幼机构儿童、工人、农民所占病例较大,分别占22.5%、20%、15%。散居儿童中以无免疫史及免疫剂次不足者为主。由于工人、农民等流动性较大,成为近年来我市麻疹发病逐年上升的人群。

根据上述我市2010~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控制我市麻疹病例,提出如下建议:①加强和规范我市各区县麻疹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系统质量,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这是各县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②提高8月龄及18月龄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切实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及复种免疫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漏种、迟种及免疫空白,以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强化入园、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适时开展大年龄组儿童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以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③适时开展成年人MV的加强免疫或强化免疫[3],提高成年人,尤其是育龄妇女及农民工等流动性较大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预防与控制成年人麻疹发病。

参考文献

[1]方巧云,曾健君,刘燕,等.惠州市2004(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3):241-243.

[2]孙荷,杜文慧.出生至7月龄儿麻疹抗体水平的母婴配对检测[J].中华儿科杂志,1994,32(5):272-273.

[3]卓家同.控制麻疹现状与控制策略实施进展[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1):68-71.

流行特征分析 第7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流感疫情数据来自龙岩市疾控中心2009-2011年流感疫情报告、监测资料, 人口资料来自龙岩市统计局。

1.2 病原监测方法

按《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 (2005-2010年) 》和《全国流感监测技术指南》要求, 设龙岩市第一医院和龙岩市第二医院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 每家哨点医院每周采集5~15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送检。龙岩市疾控中心对所有标本进行MDCK细胞分离培养和RT-PCR检测, 其中血凝阳性标本经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初步鉴定型别后, 送国家流感中心进一步进行复核鉴定分析。

1.3 统计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数据资料经SPSS13.0软件包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09-2011年, 龙岩市共报告流感587例, 总发病率为7.16/10万, 无死亡病例报告。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流感报告病例分别为430例、57例和100例, 对应的发病率分别为15.31/10万、2.02/10万和3.91/10万。

2.2 时间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 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009年发病高峰在7-9月和11-12月, 2010年1月出现高峰, 2011年3-4月和11-12月出现高峰。两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显示, 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与实际流感发病趋势相一致, 经皮尔逊相关分析, 二者呈正相关 (r=0.359, P>0.05) 。 (图1)

2.3 地区分布

全市7个县 (市、区) 均有病例发生, 其中新罗区发病率最高, 为13.45/10万;其次为上杭县10.47/10万和长汀县6.43/10万;漳平市发病率最低, 为1.10/10万。发病数构成比以新罗区最高, 共报告流感240例, 占全市病例数的40.89%;漳平市最低, 占1.53%。

2.4 年龄、性别分布

各年龄组均有发病, 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病为主。其中5岁以下38例, 占6.47%;5岁组83例, 占14.14%;10岁组258例, 占43.95%;20岁组78例, 占13.29%;30岁组59例, 占10.05%;40岁组35例, 占5.96%;50岁组17例, 占2.90%;60岁以上组19例, 占3.24%。男女病例之比为1.56∶1, 男性发病率为8.52/10万, 女性为5.73/10万, 男性发病高于女性 (χ2=22.275, P<0.01) 。

2.5 职业分布

各职业人群均有发病, 发病比例最高的为学生, 共报告325例, 占55.37%;其次为农民53例, 占9.03%;托幼儿童34例, 占5.79%。

2.6 病原学监测

2009-2011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4 231份, 阳性870份 (20.56%) 。2009年阳性率最高 (26.67%, 550/2 063) , 其次为2011年 (14.81%, 141/952) 和2010年 (14.72%, 179/1 216) , 各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1.648, P<0.01) 。870份阳性标本中, 甲型H1N1 381份, 季节性流感489份 (A1亚型62份, A3亚型152份, A型未分型47份, B型228份) 。2009年以甲型H1N1为流行株, 2010-2011年转为B型流感为主。 (表1)

2.7 聚集性疫情分析

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2009年, 其中甲型H1N1疫情4起, 季节性流感疫情3起 (A3亚型1起, B型2起) 。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学校, 中学4起, 小学3起。

3 讨论

龙岩市地处亚热带, 流感全年均可流行。监测资料显示, 龙岩市流感流行规律与邻近地市相似[1、2],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发病高峰在每年的11-12月, 这与流感病毒特性、气候条件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冬季温度低, 气候干燥, 有利于流感病毒存活[3]。同时人们在室内活动增多, 人口密度增大, 因寒冷门窗关闭, 导致空气流通不畅, 利于流感病毒的传播。2009年7-9月出现夏季高峰, 2011年3-4月出现一个春季小高峰, 表明龙岩市流感季节性分布特征与我国南方片区监测结果略有不同[4]。2010年流感发病率较低, 是由于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后, 龙岩市医疗、公安等公共服务系统关键岗位一线工作人员和部分高风险人群大规模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普通群众大规模接种流感疫苗, 使人群中流感保护性抗体水平迅速提高, 形成免疫屏障。报告的流感病例主要分布在新罗区, 这可能与人们就诊习惯及两家哨点医院设在新罗区有关。新罗区位于龙岩市城区, 哨点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流感监测工作, 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敏感, 流感病例报告及时准确;而农村地区人们主要在小诊所就诊, 存在自行吃药现象, 导致部分流感病例未报告。各年龄组均有发病, 10~20岁组发病最多, 职业主要为学生, 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 与国内其他地区相关报道一致[5、6], 提示儿童和青少年是流感防治的重点人群, 学校是流感防治的重点场所。龙岩市自然人群流感抗体水平监测资料显示, A3亚型抗体水平较高, B型最低[7]。而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 2010年以后龙岩市流感优势株为B型, 表明龙岩市存在B型流感局部暴发的可能。

目前流感疫苗接种被认为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根据龙岩市流感流行规律, 建议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间为9-10月。在流感流行季节, 加强学生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落实学校晨检、疫报工作, 推广流感疫苗接种, 是降低流感发病的有效措施。此外, 健全监测网络, 掌握流行毒株的变迁, 做好疫情早期预警, 是预防流感暴发流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郑靖, 蒋丽娜, 何水珍, 等.2007-2009年厦门市流感监测点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0, 16 (5) :33-35.

[2]王伟明, 苏培聪, 李锋平, 等.2006-2009年泉州市流感监测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0, 16 (5) :39-41.

[3]梁万年, 常文虎.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传染病防治培训教材.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30-131.

[4]张静, 杨维中, 郭元吉, 等.中国2001-200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461-465.

[5]漆莉, 李革, 李勤.重庆市2004-2006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2007, 34 (4) :818-820.

[6]邱劲军, 李丽廉, 刘莹.深圳市福田区2004-2006年流感疫情暴发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2007, 23 (7) :490-492.

中国大学生伤害流行特征分析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2008年在全国27个省、市、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选取大学生。问卷有效回答学生共47 541名,其中男生21 509名,女生26 032名;平均年龄(20.5±1.4)岁。统一使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进行匿名集体自填。相关指标包括过去1 a内是否受伤(定义为由于外伤而需要医生或护士治疗,或不能上学,或影响日常活动1 d及以上)、受伤的原因(15类)、受伤的症状体征(5类)、受伤的地点及伤害造成的疾病负担。使用EPI 6.0进行数据录入,SPSS 13.0分析相关报告率,χ2检验差异检验水准为P<0.05。

2 结果

2.1 伤害发生的报告率

1 a内大学生伤害发生的报告率为12.3%,其中男生为15.4%,女生为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28,P<0.01)。其中1 a内发生2次及以上伤害者报告率为3.7%,男生为5.0%,女生为2.6%;1 a内伤害人平均发生伤害次数为1.5次。再次发生伤害者占受伤害总人数的29.9%,发生伤害占伤害总事件的52.4%,再发伤害者人均发生伤害次数为2.6次。见表1。

不同年级学生伤害发生率不同,从大一到大四分别为11.9%,13.0%,12.2%和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P<0.01)。分性别来看,男生伤害发生率从大一到大四分别为15.2%,15.7%,15.6%和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P=0.73);女生伤害发生率从大一到大四分别为9.5%,10.8%,9.0%和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8,P<0.01)。在不同类型学校,3 a制大专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2.8%,比4 a制大学学生发生率稍高(1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P=0.08)。

2.2 受伤的原因

见表2。扭伤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受伤原因,发生率为11.8%。男生受伤的前6位原因顺序为扭伤、跌坠伤、他伤、硬物击伤、自伤、烧伤/烫伤;女生为扭伤、跌坠伤、硬物击伤、自伤、烧伤/烫伤、他伤。男生各项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

不同年级大学生各类原因造成的伤害发生率不相同。其中下落物击中、跌坠伤、扭伤、电击伤、中毒、溺水、窒息、他伤、爆炸伤不同年级发生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年级学生较高,高年级学生较低,特别是扭伤和跌坠伤。大专生各类原因造成的伤害发生率高于大本学生,除硬物击伤、动物咬伤和爆炸伤外,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2.3 受伤的症状或体征

伤害造成最常见的身体损害是骨折或关节脱臼,其次是割刺伤。男生各项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因伤害导致的肢体致残(指失去脚、腿、手或胳臂的全部或一部分)报告率达1.2%。见表3。

不同年级大学生伤害造成的身体损害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别。大专学生身体损害发生率均高于本科学生,除严重烧伤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伤害发生的地点

伤害最常发生的地点是校内体育场馆(4.1%)、家中(3.8%)和校内其他地方(2.4%),分别占26.3%,23.9%和13.5%。男、女生最常见的伤害发生地点不同,男生主要为校内体育场馆(7.3%)、家中(3.9%)和校内其他地方(2.4%),女生主要为家中(3.7%)、校内其他地方(2.4%)、和校内体育场馆(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四学生在家中发生伤害报告率(1.8%)明显低于其他3个年级(大一至大三分别为4.4%,3.4%和4.1%)。3 a制大专学生伤害最常发生的地点主要是家中(8.3%)、校内体育场馆(4.2%)和校内其他地方(2.8%),而4 a制大学生为校内体育场馆(4.5%)、家中(2.7%)和校内其他地方(2.5%)。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P<0.05。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P<0.05。

2.5 伤害的程度和疾病负担

在1 a内,12.1%的大学生曾因伤害需休息1 d及以上,1.0%需住院1~9 d, 0.7%需住院10 d以上但未残疾,1.0%导致部分或全部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女生程度轻的伤害发生比例(休息1 d及以上,85.3%)高于男生(78.6%),程度重的伤害发生比例(后3项)均低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青少年是伤害的高危人群,且发生频繁,致残率高,后遗症多。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2.3%。国内一些报告与本研究结果近似[2],也有结果高于本研究[3]。分析原因,首先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人群发生率可能存在不同;其次,调查的方法不同、伤害的判断标准不同也可造成结果差异。本次调查参考了2004年全国伤害预防控制会议提出的标准[4],较为严格,与国外的研究报告率[5]相近。大学生伤害发生率低于中小学生[6],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伤害的发生率逐渐下降。

大学生伤害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这与男生好动、喜冒险、课外活动多有关。不同年级男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高年级女生发生率则较低,可能反映随年龄增长女生更为谨慎。扭伤和跌坠伤是最常见的受伤原因,骨关节伤和割刺伤是最常见的身体损害,与其他青少年调查类似[2,3,6]。大学生伤害主要发生在校园内,占39.8%,特别是男生在校内体育场馆活动时最容易发生,占其全部伤害的36.2%。提示在进行伤害预防控制时要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指导和管理,使学生具备自我保护和处理伤害的一般能力。大专学生与本科学生易发地点的差异可能与走读、学校无足够体育场馆设施等有关。大学生伤害的疾病负担严重,按全国1 900万大学生计,每年约32万人因伤害住院,约19万人因伤害导致部分或全部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

实践表明,预防在伤害控制中有重要意义[7],除了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教师及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将伤害纳入疾病控制规划,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多部门合作,才能有效降低伤害的发生与危害。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大学生伤害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全国27省市区选取大学生47 541名,匿名填写《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结果1 a内大学生伤害发生的报告率为12.3%,男生为15.4%,女生为9.8%。扭伤和跌坠伤是最常见的受伤原因,造成最常见的身体损害是骨关节伤和割刺伤。大学生伤害主要发生在校园内。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的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特征不同。结论大学生是伤害易发人群,伤害疾病负担严重,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控制。

关键词:创伤和损伤,症状和体征,患病代价,流行病学研究,学生

参考文献

[1]PERTER P,GORDONSS,SUSANDB,et al.Injury prevention:A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epidemiology,surveillance,and policy.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68-80.

[2]张远,李华锋,张巍,等.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3(2):135-137.

[3]宋玉梅,陈道俊,尹婧,等.合肥市大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中国学校卫生,2002,23(3):267-268.

[4]王声湧.伤害的流行病学界定标准修改意见.疾病控制杂志,2005,9(1):96.

[5]SUMILOA D,STEWART-BROWNB S.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of injury in students at UK institutes of higher education.PublicHealth,2006,120(1):125-131.

[6]陈天娇,季成叶,星一,等.中国18省市中学生伤害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2):154-156.

流行特征分析 第9篇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都安县2003-2012年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以及腮腺炎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暴发调查等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县统计局。

1.2方法对疫情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逻辑检查,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

2结果

2.1疫情概况2003-2012年全县累计报告腮腺炎1 601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占同期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数的5.61%,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28.79%; 总报告发病率为28.92/10万。年发病率以2003年 (1.60/10万)、2004年(7.32/10万)、2005年(5.76/10万)较低,2006年(63.42/10万)、2011年(48.01/10万)和2012年(96.01/10万)较高。

2.2流行特征

2.2.1时间分布全年12个月均有病例报告,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升高,病例集中在4月、5月、6月、7月和11月、12月,分别占报告病例数的60.40%和15.55%。 每年从3月起,报告发病数开始上升,5月达到高峰, 然后逐月下降,10月又开始上升,11月、12月又出现一个小高峰,次年2月最低。

2.2.2地区分布全县19个乡镇都有发病,发病率最高的为安阳镇(647.23/10万),最低的为三只羊乡 (68.85/10万)。见表1。

2.2.3人群分布 (1)性别与年龄分布。男性报告发病1000例,占62.46%;女性报告发病601例,占37.54%, 男、女性别比为1.66∶1。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中,除≥70岁年龄组外,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最小年龄11月龄,最大年龄66岁。0~3岁儿童报告发病61例,占3.81%;3~7岁儿童报告发病508例,占31.73%;7~15岁儿童报告发病849例,占53.03%;15岁以上报告发病183例,占11.43%。(2)职业分布。发病以学生为主,1 021例,占63.77%;其次是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分别为319例和134例,各占19.93%和8.34%。成人病例主要职业为农民,92例,占5.75%。

3讨论

分析结果显示,都安县2006年以后腮腺炎的报告发病率维持在10/10万以上,其原因主要是丙类传染病的报告管理趋于规范,网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报告率的上升直接使病例的发现率提高。2006年、 2011年和2012年腮腺炎报告发病率明显上升,说明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不受气候限制,地区分布非常广泛,每2~5年大流行一次,与甘仰本,廖征等报道的类似[1]。

从时间分布看,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数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其季节集中趋势明显,呈现出以4月、5月、6月、7月和11月、12月为高峰的“双峰”型分布特征[2],不同于王萍等报道的以4-7月为流行高峰期的单峰型分布[3]。 从人群分布上看,腮腺炎主要发生在1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且以学生为主,这符合腮腺炎的流行规律[4]。 其中3~7岁儿童发病人数随年龄增加递增,适值入托年龄的3岁儿童发病人数较3岁以下儿童上升幅度明显,7岁以后发病人数随年龄增长依次下降。

原因分析:(1)2008年之前,腮腺炎疫苗属未纳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儿童免疫规划的自费疫苗范围之内,都安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家贫困县,既往腮腺炎疫苗的接种率远不足以形成人群免疫屏障,其高流行强度及其季节性波动趋势与学校和托幼机构每年2次开学和放假的时间同步,提示腮腺炎发病情况仍呈自然流行态势。开学或入托后,作为易感人群的学生或儿童暴露于群体性密切接触的集体场所,一旦有病原介入,感染机制极易实现,历经1~2个月的辗转传播,二代、三代病例发生,流行强度迅速上升,分别于5月和11月进入流行高峰期。学校和托幼机构放假后,易感人群疏散,发病人数随之骤降,发病情况呈自然流行状态。(2)3~7岁儿童入托(入学)后,随着群体性密切接触范围和频率的增加,感染暴露的几率随之上升,发病人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7岁以后机体通过显性或隐性的自然感染而获得免疫力,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提示入托和入学后的群体性密切接触是腮腺炎流行和暴发的主要风险因素。 (3)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染病防治机制不健全,晨检、因病缺勤原因追查制度落实不到位,疫情报告和干预措施滞后。(4)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的疾病之一, 2008年麻疹 - 风疹 - 腮腺炎联合疫苗(MMR)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都安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说明常规接种一针含腮腺炎类疫苗尚不能有效控制腮腺炎的流行和蔓延。

流行特征分析 第10篇

关键词: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晋江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及人们思想、生活方式的改变, 消失已久梅毒死灰复燃, 并逐步成为了危害晋江市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准确掌握晋江梅毒流行态势, 为制定晋江市梅毒防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现对晋江市2006年至2010年梅毒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资料来自晋江市统计局编制的统计年鉴。

1.2 方法

将数据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 (仅统计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诊断病例) , 使用Excel2003进行统计,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趋势

晋江市2006年至2010年共计报告梅毒2645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34.14/10万, 死亡1例, 病死率为0.38‰。2006年以来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 初期增长速度较快, 2009年以后有所减缓。见表1。

2.2 流行特征

2.2.1 地区分布

全市19个镇/街道均有病例发生, 报告病例数较多的前五个镇分别是:陈埭镇 (354例) 、青阳街道 (282例) 、安海镇 (215例) 、东石镇 (208例) 和磁灶镇 (198例) , 这五个镇病例数占全市的47.52%。

2.2.2 年龄性别分布

2006年至2010年报告的2645例梅毒病例中, 男性1414例, 女性1231例, 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之比为1.15∶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 共报告1873例, 占总病例数的70.81%。图1示, 女性发病年龄高峰较男性前移约1个年龄组, 即女性发病高峰出现在20~34岁, 而男性则出现在25~39岁;35岁前, 女性梅毒病例多于男性, 男女之比为1∶1.32。见图1。

2.2.3 职业分布

2645例梅毒病例涉及传染病报告系统中18种职业, 其中发病较多的前五位分别是:其他职业 (643例) 、工人 (461例) 、家务及待业 (456例) 、农民 (376例) 和不详 (281例) , 这五种职业共计报告2217例, 占总病例数的83.82%。见图2。

2.2.4 时间分布

2006年至2010年晋江市各月份均有梅毒报告, 无明显的发病高峰时间。

2.3 梅毒分期情况

2006年至2010年每年各期梅毒均有报告, 其中以隐性梅毒病例最多, 共报告了1404例, 占总病例数的53.08%, 其次为Ⅰ期梅毒和Ⅱ期梅毒, 各报告了683和462例, 各占25.82%和17.47%。显性 (Ⅰ、Ⅱ期) 梅毒病例近5年来增长不明显, 而隐性梅毒则逐年上升, 成为最终影响晋江市梅毒疫情上升的主导因素。详见表2。

3 讨论

疫情资料显示当前晋江梅毒发病仍呈逐年增长趋势, 但增长速度已有所减缓。随着晋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口流动频繁, 娱乐业发展增快, 无防护的婚外性行为增多是晋江市梅毒发病逐年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 在术前检查、婚检、产检、健康体检等各种医疗活动中广泛开展梅毒筛查也是梅毒病例, 特别是隐性梅毒报告增多的重要因素。2004年以来, 在全国艾滋病防治示范区工作的带动下, 晋江市广泛开展以预防性病艾滋病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有效的提高了群众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意识, 梅毒等性传播性疾病增长速度有所遏制, 但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仍需持续实施以健康教育、监测检测和规范诊疗为主要方式的综合预防措施来有效减低梅毒传播危险。

统计资料显示:在年龄性别分布上, 2006年至2010年晋江梅毒病例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 占了总病例数的70.81%, 这与多数研究报道一致。主要是因为这一年龄段人群正处于性功能活跃阶段, 是各种性犯罪和易出现婚外性行为的高危人群, 因而感染梅毒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资料同时也显示, 晋江市女性梅毒发病高峰较男性要提前1个年龄组, 且35岁之前女性梅毒发病数较男性多, 这可能与女性性发育年龄较男性早, 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亦较男性早[1,2]有关, 有研究表明越早开始性行为, 性伴数越多, 感染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概率越大[1]。在职业分布上, 主要以“其他职业”、“工人”、“家务及待业”、“农民”和“不详”等五类为主, 占了总病例数的83.82%。其中人口基数较大, 是“工人”、“家务及待业”、“农民”等三类职业梅毒发病数较多的主要原因。另因部分患者由于惧怕歧视或其他原因, 就诊时不愿意提供自己真实的职业而使“其他职业”和“职业不详”的现象增多。地区分布上, 陈埭、青阳、安海、东石和磁灶等五个镇/街道病例数占全市的47.52%, 与这五个镇人口数较多有关。时间分布上, 晋江市梅毒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 这可能主要与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和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等不受气候条件影响有关[3]。

从梅毒的分期情况看, 近年来隐性梅毒已占了总病例数的一半以上 (53.08%) , 且上升趋势明显, 已成为影响晋江市梅毒疫情上升的主要因素。这一方面可能与晋江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开展梅毒筛查有关, 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梅毒患者不规则治疗有关。隐性梅毒可通过性接触、血液途径、母婴等方式传播[4], 但无明显临床表现, 易被忽视, 容易成为潜在传染源, 危害性更大[5]。因此, 建议进一步加强入院患者、性病门诊就诊者、孕产妇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梅毒常规筛查, 同时要加强梅毒患者治疗的规范性, 以减少传播。

梅毒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相似, 近年来晋江市HIV/AIDS检出数逐年增加, 合并感染情况也时有发现。有文献报道, 梅毒患者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高于正常人4~5倍[6]。梅毒等性传播性疾病的流行为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肥沃土壤, 助长了HIV传播速度。因此, 有效控制梅毒流行对于遏制艾滋病的流行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鹏飞, 钱汉竹, 廖明敏, 等.STD病人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1996, 2 (1) :10-13.

[2]涂晓雯, 楼超华, 高尔生.上海未婚男女青年的首次性行为分析[J].复旦学报 (医学版) , 2002, 29 (2) :109-112.

[3]马宁, 张秀月.沈阳市和平区2004-2009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10, 26 (21) :2464-2466.

[4]张晓东, 赵玉铭.梅毒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69-172.

[5]朱中奎.2004-2009年泰州市梅毒疫情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 2010, 12 (6) :17-18.

流行特征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美国之音《流行美语》 汉英语码转换 语言学

一、引言

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是指双语或者多语的说话者在一个句子或话语中选择性的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Auer,1998)从20世纪70年代起,这一现象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对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较晚。目前,国内学者对课堂教学、文学作品、微博和日常对话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的研究较多,但对双语教学节目中的语码转换的研究非常少。(王小敏,2014)《流行美语》教学节目中的语码转换有汉英语码转换和英汉语码转换两种形式,但通过分析其录音文本语料,发现《流行美语》教学节目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更普遍。鉴于此,本文选取美国之音《流行美语》中的汉英语码转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语言学特征。

二、研究方法

本文作者选取了《美国之音》双语教学节目之一的《流行美语》第388至394期节目,并将该这七期节目录音文本中的所有汉英语码转换实例作为研究语料。《流行美语》主要以现代美国流行美语为主,每次节目5分钟,每次讲授两个词语的用法,对了解现代美国口语非常有帮助。本研究以于国栋(2001)提出的汉英语码转换在语言学单位上的变异性特征为理论基础,运用人工计算,分析《流行美语》双语教学节目中汉英语码转换在语言学单位上的分类特征。

三、美国之音《流行美语》中汉英语码转换在语言学单位上的分类特征

于国栋(2001)指出,根据语言学单位,汉英语码转换可以分为单词、短语、句子、字母和语篇转换。单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冠词。通过分析《流行美语》第388至394期的录音文本,得知《流行美语》汉英语码转换在语言学单位上的各自数量和频率。

很明显,《流行美语》节目中汉英语码转换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短语转换,其次是单词和句子转换,字母组合及语篇转换出现频率最低。

1.字母组合形式上的汉英语码转换

字母组合上的汉英语码转换在《流行美语》中出现的次数很少,在作者分析的文本中只出现过4次。如下例:分别来自《流行美语》第391、392、390期

例1:LL: That's right. But oh, that smell! It's okay, Li Hua. You can tell me if you didn't shower in a while. I understand. I won't mind.

LH: 可是真的不是我的B.O.啊。啊!我知道了!一定是这个!

此例中B.O.属于字母组合转换,B.O.是body odor的缩写。

2.单词形式上的汉英语码转换

单词形式上的汉英语码转换在《流行美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居第二位。单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冠词。如下例:来自《流行美语》第394期

例2:LH: Zone out? 你在说什么啊, Larry?

例3:最近李华看到朋友Kevin经常向大家要用过的吸管,觉得奇怪,便决定和Larry一起探个究竟。李华会学到两个常用语:shady和to stock up。

例4:LH: 喔。因为grand已经是复数了, 所以要说five grand而不是five grands,那我懂了。

这三例中,例2中的“Larry”和例3中的“Kevin”“Larry”是专有名词。例3中的“ shady”是形容词。例4中的“grand”是普通名词。单词形式上的汉英语码转换在《流行美语》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因为在这个节目中有很多的专有名词,像人名。

3.短语形式上的汉英语码转换

短语形式上的汉英语码转换在《流行美语》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如下例:出现在《流行美语》388期

例5: LH: 喔。这么说,back seat driver是形容爱指挥别人但又没有权力的人,所以用在老板身上不适合。

此例中“back seat driver”属于名词短语转换。《流行美语》中短语转换出现频率最高,因为这个节目主要是讲解单词和短语的用法。

4.句子形式上的汉英语码转换

句子形式上的汉英语码转换在《流行美语》中出现的频率居第三位。如下:出现在《流行美语》:389期

例6:LH: 难怪有一种说法是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Everything that sounds too good has a catch to it.

句子形式上的语码转换可以很好的起到解释和翻译的作用。

5.语篇形式上的汉英语码转换

语篇形式的语码转换在《流行美语》中出现的次数最少。但也有所体现,如下:来自《流行美语》第393期

例7:LH: 去游泳?可是,游泳不是我的cup of tea。我怕晒黑! Oh, I know! Why don't you take me to the ballet? 我们去看芭蕾舞表演吧!

此例中:“Oh, I know! Why don't you take me to the ballet?”属语篇转换。语篇转换在这个节目中出现数量较少,主要是因为这个节目只有5分钟时间,不适合语篇交流。

四、 结论

本文以于国栋提出的对语言学单位的分类为理论基础,选取7期《流行美语》节目的录音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在语言学单位上的分类特征。发现《流行美语》双语教学中单词、短语和句子汉英语码转换较多,字母组合及语篇转换较少。本研究可以拓宽语码转换研究的领域,也可以为双语教学节目工作者提供借鉴,帮助其将节目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Auer, P. 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Identit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2]王小敏.基于顺应论的电台节目中汉英语码轉换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安徽大学。2014.4.

部队功能性胃肠疾病流行特征分析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针对某部官兵抽取6720人,其中男6668名,年龄(21.0±2.8)岁;女52名,年龄(19.5±3.7)岁。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

1.2 调查内容

根据罗马委员会2006年制定的罗马Ⅲ流行病学调查问卷(RomeⅢ-MQ),统一印刷成册。在抽中单位的每连队2名卫生员作为调查员,对调查员进行集中问卷调查培训。问卷调查由各部队统一组织实施,被调查对象集中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回收核对后由专人核录入数据库(最终有效问卷合格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疾病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FGIDs的分布

FGIDs在男女、不同血型、不同民族人群中的FGIDs患病率无显著差异。FGIDs的患病率在A型、B型、AB型、O型血型人群的分布以AB型人群为最高(26.88%)但是各血型间人群的FGIDs的患病率无显著差异。

FGIDs总患病率为25.04%(1683/6720),其中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最高,为13.02%,其后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功能性消化不良5.92%,功能性便秘5.49%,功能性烧心3.32%、痉挛性肛痛3.30%、餐后不适症3.08%、功能性腹痛综合征2.93%等,结果见表1。

患单一FGIDs疾病者879人,两种及两种以上症状者804人,即重叠率为47.77%(804/1683),其中表现为2~5种症状的有680人。

FGIDs主要症状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腹部疼痛或不适(14.58%)、恶心(13.44%)、胸部疼痛或不适(10.25%)、腹胀(8.69%)、排便困难(7.89%)等。

2.2 FGIDs的相关因素调查

本研究对调查对象的家庭居住环境、接受教育水平、生活习惯、饮食嗜好、FGIDs家族史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FGIDs患者比非功能性消化不良人群吃饭时间用的少,且常有暴饮暴食习惯;FGIDs患者日常吃冷饮的比例也比非FGIDs人群高出6.26%。FGIDS人群中吃辛辣食品的比例比非FGIDs人群中吃辛辣食品的比例高出11.49%(P=0.023)。

3 讨论

FGIDs是指具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但经检查而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常见的FGIDs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功能性腹胀和功能性嗳气等。FGIDs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质量。在美国,应用于FGIDs的费用占整个消化系疾病费用的50%以上。国外随着对FGIDs认识的逐渐深入,关于FGIDs的诊断也逐步完善。2006年国际上制定了FGIDs罗马Ⅲ流行病学调查问卷[1],为FGIDs的筛检和诊断提供了便利的流行病学调查工具。

国外的研究显示,模拟战或实战应激、高强度训练等对FGID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FGIDs发生后影响军事人员的心理状况(如对FGIDs的不理解及恐惧)、体能训练质量及战斗力。此外,资料还显示平战时部队人群中FGIDs是危害最大的非战伤类疾病之一[2,3,4,5],参加过海湾战争的军人某些FGIDs患病率甚至高达60%以上[6],其中最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别占所有FGIDs的54%及28%[2,5]。国外研究认为FGIDs与应激、身心反应、气候环境、饮食、睡眠改变等有关。

随着罗马Ⅲ诊断标准的应用,国内也逐步开始采用此标准开展相关的研究[7,8,9]。国内研究报道[7],在消化道门诊就诊的患者中以罗马Ⅲ诊断标准分类,492例FGIDs患者中,症状重叠率为38.6%。可见论在临床实践的门诊患者中还是大规模的人群调查中,FGIDs的症状合并率都较高。

本研究首次在部队人群中采用该诊断标准进行了大规模的人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部队人群FGIDSs(症状)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功能性烧心、痉挛性肛痛、餐后不适症、功能性腹痛综合征;(2)FGIDs总的患病率为25.04%,其中患单一FGIDs症状者879人,患两种及两种以上症状者804人,即FGIDs症状重叠率为47.77%(804/1683)。此外,针对这一特殊人群FGIDs危险因素的分析,发现饮食不规律、经常喝冷水、进食冷饮及辛辣食品,训练强度较大、心理承受能力差等与FGIDs的发生有关系,为部队开展FGIDs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为部队人群FGIDs危险因素的研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摘要:目的调查某部队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人群分布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多层次、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6720人,采用罗马Ⅲ分类及诊断标准设计问卷,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结果该部队FGIDs总患病率为25.04%(1683/6720),其中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最高,为13.02%;其他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功能性消化不良5.92%、功能性便秘5.49%等。1683人中有804人表现为两种及两种以上症状者,即FGIDs的症状重叠率为47.77%(804/1683)。结论FGIDs是影响部队人群生活质量的一类常见疾病,可以通过加强对FGIDs的研究,以减少FGIDs的发生,提高部队人群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部队,流行病学,功能性胃肠疾病

参考文献

[1]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Ⅲproces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377-1390.

[2]Sostek MB,Jackson S,Linevsky JK,et al.High Prevalence of chronic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a National Guard Unit of Persian Gulf Veterans[J].Am J Gastroenterol,1996,91(12):2494-2497.

[3]The Iowa Persian Gulf Study Group.Self-reported illness and health status among Gulf War veterans[J].JAMA,1997,277(3):238-245.

[4]Proctor SP,Heeren T,White RF,et al.Health status of Persian Gulf War veterans:Self-reported symptoms,environmental exposures and the effect of stress[J].Int J Epidemiol,1998,27(6):1000-1010.

[5]Dierkes-Globisch A,Fallen H,Mohr HH.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mong soldiers in peacetime versus out-of-area missions[J].Mil Med,2001,166(3):223-225.

[6]Koch TR,Emory TS.Evaluation of chronic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following Persian Gulf War exposure[J].Mil Med,2005,170(8):696-700.

[7]姚兴,杨云生,尚军,等.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症状重叠状况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12):1249-1251.

[8]宋誉民,阮六平,吴中,等.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症状的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4):576-577.

上一篇:开放的青岛案例下一篇:热泵热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