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养护技术范文

2024-07-24

路面养护技术范文(精选12篇)

路面养护技术 第1篇

1 预防性养护

1.1 表面封层

表面封层要解决的问题是复原或延缓表面沥青材料的老化, 重新建立路面的抗滑能力, 密封路表面的细小裂缝, 防止水从路表面渗入路面结构层, 防止集料从路表面失落、崩解。稀浆封层材料是由乳化沥青或乳化改性沥青、破碎的集料、矿粉、水和添加剂组成的稀浆状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由专用的稀浆封层机摊铺到原有的沥青路面上形成一层与原路面接合牢固、具有抗磨表面结构的均匀养护层。由于稀浆封层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快速凝固成型, 一台机械即可连续作业、施工过程简单和很高的生产率, 现在广泛应用于高等级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中。

1.2 薄层罩面

薄层罩面虽然是一种传统预防性养护方法, 却可以有效地防止品质正在下降的路面继续恶化, 改善平整度, 恢复防滑性能, 校正路面轮廓。它是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约2.5 cm厚的热沥青混合料薄层, 因而对路面结构也有补强作用。

2 修复性养护

修复性养护也称为路面的中、小修。作业范围包括坑槽修补、裂缝处理, 桥头涵洞跳车及沉陷处理及中等程度的变形、开裂、松散类病害处理。

2.1 坑槽修补

对于路面局部出现的坑槽, 应测定损坏部分的范围和深度, 按“圆洞方补”的原则, 划出大致与路面中心线平行及垂直的修补轮廓线, 开槽应开凿到稳定部分, 槽壁垂直, 槽底取平并将槽底、槽壁清除干净。在清洁后的槽底、槽壁刷一层粘结沥青, 随即填补拌和好的热沥青混合料、摊子、压实, 最后沿槽壁一周灌少许热沥青, 以增强新旧路面的结合, 防止雨水下渗。填补用混合料级配类型宜与原路面结构、层次一致。坑槽修补中广泛使用的仍然是热修补方式, 使用的材料通常是高性能的普通沥青或改性沥青及热拌形成的密级配混合料。影响坑槽修补寿命的工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施工气温:环境温度越高, 对坑槽修补越有利。

(2) 铺槽处理:坑槽底部及侧壁必须经过清理并干燥。槽底和侧壁应均匀涂覆粘结剂。

(3) 修补材料的压实:修补材料应充分压实, 并且对原有路面的接缝处应进行封边处理。实施坑槽热修补的传统设备是综合养护车, 车上除热混合料的贮存、保温系统外, 其它工作主要靠随机的手扶式工具完成。除热修补以外, 近年来国内外研制开发了不少路面修补材料。有些使用高性能的改性乳化沥青和集料冷拌制成密级配混合料;另有用高性能沥青加上特种添加剂与集料热拌制成混合料, 这些混合料因自然冷却后在常温下使用, 故称冷补材料。使用冷补材料应注意以下问题:1) 控制配料中的沥青用量。严格执行配方规定的用量、稠度等要求。沥青用量少时, 不易形成结构沥青薄膜, 不能粘结矿料颗粒。但沥青用量过多使矿料颗粒周围形成沥青滴, 出现“自由沥青”, 粘附力下降, 路面抗滑性能降低, 且易发生拥包泛油等病害。2) 矿料表面应保持干燥。在沥青混合料中, 矿料应保持干燥、洁净。否则, 混合料上的水份形成水薄膜, 影响粘结力, 如遇冬季施工, 结冰膨胀, 易造成掉渣现象。3) 施工界面应齐整洁净并尽量保持干燥。洁净干燥的表面有助冷补料发挥最大的附着力。4) 科学地确定厚度。冷拌料的料径较大, 在保证强度与经济合理的前提下, 一般不应小于4 cm厚;但也不宜过厚, 否则天热时容易泛起油包, 一般控制在5~6 cm为宜。

2.2 裂缝处理

裂缝处理中, 广泛采用的传统工艺是:路面基层温缩、干缩引起的纵、机横向裂缝, 缝宽在6 mm以内的, 宜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撤料法封堵;缝宽在6 mm以上的, 应采用乳化沥青混合料填封。对于轻微的裂缝, 在高温季节可采用喷洒沥青撒料压入法;在低温、潮湿季节宜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封层或相应级配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影响裂缝填封寿命的因素有:填封材料, 施工气温, 裂缝的处理和裂缝填封的方式。裂缝填充材料从传统的热沥青和乳化沥青发展到近年来采用的改性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发达国家已有橡胶沥青和特种裂缝填充胶, 其中特种密封胶具有高粘结性、超高弹性并可按不同气候条件选用不同型号。目前裂缝填充的先进设备为裂缝处理开槽机, 其施工工艺为:先进行开槽, 开槽后对裂缝进行热空气清理, 最后将干燥填封材料采用压力灌入槽内。现代裂缝填封设备特点是除了开槽功能以外, 还具备高压清理和干燥机具。灌封设备具有压力喷注装置和填充材料加温功能。

2.3 冷整平表层翻修技术

路面表层冷整平技术是以带自动找平和切深控制的铣刨机按要求的深度铣去已破坏的沥青路面表层, 消除沥青路面的拥包、车辙、波浪、泛油等病害, 恢复路面的纵坡、横坡和路拱并改善磨光路面的抗滑性能的表层翻修工艺。整平后的表面可立即投入使用或在其上再加铺一层稀浆封层或薄层罩面。

3 结语

综上所述, 预防性养护是为了防止路面轻微病害进一步扩展, 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为目的的养护作业, 是一种周期性的强制保养措施, 而修复性养护是指用以修复路面局部损坏或某种特定损坏的养护作业, 只有双管齐下, 才能充分的保证路面的质量。

摘要:针对沥青路面病害、缺陷的类型及损害程度等问题, 就养护维修技术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技术

参考文献

[1]王静杰.浅谈沥青路面养护技术[J].山西建筑, 2010, (11) .

公路路面养护技术适用性分析 第2篇

一、前言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日显繁重,公路养护技术的适应性问题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年来,各省市结合路面养护需要,在路面养护技术方面开展了适应性研究和工程实践,取得了一些应用经验,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和路面特点,引进和消化吸收了国外相关养护技术。交通运输部也立专项开展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水泥路面再生利用、路面预防性养护等相关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中国公路学会每年都组织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设备厂商、材料供应单位、各级公路主管部门、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等进行技术交流与技术展示,推动相关技术的应用。本文将从沥青、水泥路面适应性检测评价入手,介绍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与矫正性养护技术方法,包括:微表处、同步碎石封层、雾封层、薄层罩面等预防性养护技术;就地式、厂拌式冷、热再生利用;半柔性路面、聚合物水泥路面等抗车辙、降噪音路面修筑技术,以及各养护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指标、常用材料、主要设备、施工条件等技术要求。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适应性

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绝大部分是建于半刚性基层上,根据不同道路等级和规范设计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寿命通常应在15年左右。由于我国货运交通运输车辆载重量的特殊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早期损害较为严重,大量路段因路面或路基的损坏而提前进入维修期。因此,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近年得以广泛地引进、推广和应用,在各地的推广应用中,由于对相关的技术要求了解不足,或相关的技术配套考虑不周,或对部分养护技术的适应特性不知情,导致部分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出现一些质量问题,造成了部分地区对一些养护新技术的质疑或拒绝。本文将从沥青路面使用质量的影响因素、预防性养护新技术、矫正性养护新技术、以及其各自的适应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使各级公路养护部门和技术单位

更好的了解和技术推广应用。

(一)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适用性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是近年来国内逐渐认同的一门新技术,是指在公路寿命期内,为了保证路况良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将养护成本降到最低而采用的一系列预防性养护措施。路面预防性养护是针对公路路面使用特性而提前采纳的一种养护方式,要求用户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态、仅表面出现一些缺陷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的养护措施,即把病害的发展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延长道路的良好使用状态。预防性养护是缓解路面养护资金短缺、提高路面养护质量、预防病害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适应性分析中,影响路面质量的评价体系、路面交通组成、地域条件、天气环境、投资预算等因素,都将影响养护技术的选择。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评价体系分为预防性养护评价模型和矫正性养护评价模型,其中:矫正性养护评价对策模型采用“公路路面评价系统CPMS”进行评价分析;预防性养护评价对策模型将根据:⑴ 路面状况指数(除去车辙和裂缝)PCI;⑵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⑶ 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⑷ 裂缝率指数(CRI);⑸ 车辙深度指数(RDI);⑹ 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等6项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模型,该模型以PQI值为评价指标代表,PQI的数值范围为0~100,其值越大,采用的预防性养护造价就越低。

(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择

本文将影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对策模型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方案层4层。

各地市公路路面合理的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后,针对不同路面的病害类型筛选不同的对策方案。选择养护对策方案时应本着效益优先的原则,EAC的计算公式为:等效费用(EAC)= 单位成本/期望寿命。目前,国内外在预防性养护领域应用较为成熟的技术概括起来主要有:填封类、加铺类和活性剂类3种类型,约7种养护措施,包括:灌缝、封缝、稀浆封层、微表处、碎石封层、薄层罩面、雾封层。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项目实施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的正确与否,因此有必要对各种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措施进行适用性分析。

(三)沥青路面矫正性养护技术措施适用性

在路面产生明显病害或者病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采用矫正性的养护措施加以解决,矫正性养护措施包括:直接加铺、翻修重建、旧路再生利用等。

沥青混凝土路面矫正性养护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中规定,沥青路面采用路面破坏、道路平整度、路面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五项技术指标,所有指标通过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来综合表示路面的整体使用性能,其计算公式见式(1-2)。式中:WPCI —— 路面损坏PCI在PQI中的权重;

WRQI —— 道路平整度(行驶质量,RQI)在PQI中的权重;WRDI —— 路面车辙RDI在PQI中的权重;

WSRI —— 路面抗滑性能SRI在PQI中的权重;

WPSSI —— 路面结构强度PSSI在PQI中的权重。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适应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寿命通常应在30年左右,但我国在役水泥混凝土路面因货运环境的影响,路面早期损害严重,平均寿命约在10年左右。因此,我国在役水泥混凝土路面大部分已进入维修期,水泥路面的养护维修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近年得以广泛地引进、推广和应用。本文将从水泥路面使用质量的影响因素、预防性养护新技术、再生利用技术等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使各级公路养护部门和技术应用单位更好的了解和技术推广。

(一)水泥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适用性

水泥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包括:压浆、灌缝、断板修复、微表处、同步碎石封层、应力吸收层罩面等。在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适应

性分析中,影响路面评价质量的面板断板率DBL、板底脱空率TKL、路面行

驶质量指数和路面状况指标进行评价。

(二)水泥路面再生利用养护技术措施适用性水泥混凝土板块出现较大面积的损坏,对旧混凝土选用再生利用方式进行维修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包括:就地破碎再生利用和工厂式集料再生利用。目前国内外较为普遍采用的破碎技术有:多锤头碎石化技术、板式打裂压稳技术、冲击压实技术等。

四、抗车辙、降噪音路面修筑技术适应性

(一)半柔性路面修筑技术措施适用性

半柔性路面是一种在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填充水泥胶浆而形成的兼具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特点的复合路面。该路面结构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耐疲劳性能和耐油蚀性能,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在普通的水泥胶浆中掺加聚合物树脂, 可明显改善半柔性路面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随着我国货运车辆大型化的发展趋势,路面抗车辙性能提到了更高要求。本文提出的半柔性路面结构具有特殊的用途,可用于道路的交叉口、停车场、收费站,港口等易产生车辙、拥包等高温变形地段。同时,通过对水泥胶浆的色彩化,可以修筑彩色路面,用以交通管理、交通区划、交通诱导等,因此该路面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半柔性复合路面的配合比设计为油石比为:2.5%?3.0%。水泥胶浆配合比为1:0.27:0.21:0.03:0.86(水泥:河沙:矿粉:外掺剂:水),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

(二)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技术措施适用性

采用聚合物对水泥混凝土进行改性,并利用聚合物水泥混凝土(PCC)优良的路用性能铺设复合式路面,是对传统水泥路面的改善。聚合物掺入水泥混凝土后,不但可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更重要的是聚合物通过成膜、填充和减水等效应,能够改变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截断渗水通道,从而提高其耐久性能,此外,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还有降噪音、阻燃、排水等

功效。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1:1.59:2.16:0.92:0.36:0.05(水泥:水:大石:小石:高分子聚合物:消泡剂)。

五、小结

1.本文所阐述的公路路面养护技术的技术指标,来自于交通部西部课题和省市课题研究成果,部分成果以形成相关的技术规范或技术指南;

2.文中所列的部分数据属于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对一些地区需要作一定的适应性修订;

关于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第3篇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必要性

一、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必要性

对道路采取预防性养护,有利于降低道路的全寿命成本。道路的全寿命成本,不仅考虑初期修建和该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还应考虑预定分析期内可能采取的各种方案发生的费用。当道路严重损坏时,再采取措施进行养护的“反应型养护方式”已不能适应目前城市经济发展和道路文通的需求了。必须转变工作思路,防患于未然,在道路状况良好或是病害出现的早期就采取预防性养护的措施进行修复,以保证道路的完好和交通安全。传统的道路养护理念、方式与道路交通拥挤的现状不协调。道路交通的特点是车流量大,人均道路面积小。等路面破坏后才考虑维修,此时的道路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破坏,需对基层进行处理,维修时间长占用道路造成交通拥挤;而且维修前,由于路况差、行车颠簸,车辆通行速度受很大限制,道路原本提供的交通流量无法充分发挥而易造成拥堵。预防性养护大多通过对路面层处理的方式来起到对道路补强的作用,施工方便快捷,对交通影响小;通过对路面预防性的养护,在道路行驶质量明显下降前就采取措施恢复道路通行能力,就能给道路用户提供机动性大、拥挤少且更大安全、舒适和耐久的路面。

二、沥青路面公路的病害

2.1根据病害程度的分类

第一,功能性破坏。在沥青路面公路的面层有小微裂缝、麻面、沥青老化、脱皮、泛油以及路面渗水等一些轻微的病害,使得路面不平整,并降低了抗滑性能,失去了预期的功能。第二,结构性破坏。在沥青路面公路的面层有严重裂缝、沉陷或坑槽,致使整体或局部沥青路面公路的结构毁坏严重,已无法在承受车辆的正常荷载。以上这两种破坏不一定会同时出现,不过都是慢慢积累起来的。通常,沥青路面公路先出现功能性破坏,然后是结构性破坏。结构性破坏往往只能进行彻底的翻修,不过功能性破坏只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整养护,就可以恢复沥青路面公路的整性以及抗滑性。预防性养护可以很好的改善并提高路面优秀的使用性能,并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

2.2根据病害破损类型的分类

裂缝类病害主要有网裂、龟裂以及各种纵横向裂缝等;松散类病害主要有松散、脱皮、掉料、啃边、剥落以及抗槽等;变形类病害主要有车辙、波浪、沉陷以及拥包等;另外还有泛油和磨光等。

在交通运输中,沥青路面公路的病害不仅行车的质量和安全,还会减少公路的使用年限,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沥青路面出现病害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设计、材料质量、施工工艺以及外界条件影响。所以,对路面进行有效的养护和预防性养护,在维持沥青路面公路良好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沥青路面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3.1表面封层

表面封层是采取连续方式在整个沥青公路的表面敷设养护层,用来达到封缝、封水、抗滑、恢复平整度和表面功能的效果。封层材料有沥青、封层剂或沥青和集料的混合料,主要用于复原或者延缓路面表层沥青材料老化,恢复路面的抗滑阻力,消除路面表层微小的裂缝,避免水由表面渗入到沥青路面的结构层,还可以阻止集料从沥青公路的表面脱落或崩解。在当前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表面封层常用的技术有雾层封层、石屑封层、稀浆封层以及还原剂封层等。

第一,雾层封层以及还原剂封层。施工时,在老化的沥青公路路面上喷洒雾状乳化沥青或者专用再生剂,可以有效地更新并还原沥青路面表层的氧化沥青膏体。不过,对沥青公路路面进行雾层封层或还原剂封层后,需要挺长时间才可以重新开放交通,而且喷洒太多的材料在公路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降低路面的摩擦阻力,还需要通过铺砂来增加路面的抗滑阻力。

第二,石屑封层。施工时,把沥青材料喷洒在路面上,像乳化沥青、热沥青以及轻质沥青等,然后撒布砂或者级配适当的集料,再紧接着碾压。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敷设简单、价格低廉,不过初期的养护时间比较长,高速行驶会出现比较大的噪音,而且在车辆高速行驶时,路面的松散集料容易被撞击并粘附于车身或者挡风玻璃上,损失集料还会降低路面的抗滑能力,这种方式很少在交通流量大以及高速行驶的沥青公路上使用。

第三,稀浆封层。这种方式应用比较广泛,由乳化沥青、碎集料、矿粉、添加剂以及水组成稀浆混合物,搅拌均匀后摊铺到破坏的沥青路面之上,和原路面牢固结合形成均匀、抗磨的养护层。这种方法对新旧路面出现的裂缝、松散、坑槽以及老化等病害具有很好的预防和修复作用,可以快速平整路面并提高防水、抗滑和耐磨性能。稀浆封层的特点是凝固成型快、开放交通早,并且可以连续作业,节省喷洒以及碾压的工序,有效降低成本。所以,这种方法施工简单、效率高,广泛应用在交通流量大和高速行驶的沥青公路上。

3.2薄层罩面

这种方法使用的比较早,属于传统的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施工时,把热沥青混合料加铺在原有沥青路面上,厚度不能大于2.5cm,可以有效地阻止沥青路面的恶化,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并恢复抗滑阻力。此外,还可以校正路面轮廓,有补强效果。不过,这种方法养护费用高,层面比较薄、冷却快,无法使用压路机,致使密实度较低,对混合料的设计、碾压工艺、温度以及压路机的型号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使用范围比较狭窄。

3.3裂缝填封

在沥青公路路面上,裂缝属于比较常见的病害,有微小裂缝、小裂缝、中裂缝以及大裂缝等。通常,低于6mm的裂缝属于没有出现结构性损坏的路面,这种病害可以通过裂缝填封进行预防性养护。施工时,先清扫干净裂缝,把乳化沥青或者热沥青灌到裂缝中,做好贴风式封面,可以很好的防水深入裂缝,避免裂缝扩大。

3.4预防性养护时机

沥青路面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关键就是要选择适当时机,根据病害类型采取相对的养护方法。比如,在南方,沥青路面公路的病害主要是由于水害,所以在进行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时,要注重排水和防护。要确保排水系统可以可以正常排水,像拦水带、截水沟以及涵洞要完整,出现损坏时要及时修复,避免雨水渗漏毁坏路面。在雨季来临前,全面检查并维护路面的排水系统,确保挡墙泄水孔顺畅。

沥青路面公路的交通状况不同,养护时所采取的措施往往也不同,在进行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时要选择适当时机,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法。预防性养护技术要符合路面病害的特点,并考虑经济因素,在保证路面性能的前提下节省养护成本。要定期进行沥青路面公路的巡查,发现路面或者附属设施出现质量隐患,要及时进行修复,根据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做好沥青路面的日常预防、季节保养,保证路面完好。

参考文献:

[1]安芳. 浅谈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J]. 科技信息,2013,(01):404+414.

[2]李霞. 浅谈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作用[J]. 甘肃科技,2012,(20):121-122.

[3]童新,吴忠辉,廖亚雄,江伟,席方腾. 沥青路面基层与路基预防性养护[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11):70-71.

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 第4篇

公路水泥路面一般指农村公路,也是县道、乡道和村道的统称,负责国道、省道和村镇之间的连接。公路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基础。同时,公路的建设也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便利出行的保障。此外,公路还可以促进农村社会文明的发展,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公路水泥路面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破坏性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对此,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的运用已迫在眉睫。

1 导致公路水泥路面破坏的原因

造成公路水泥路面破坏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成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类。

主观原因主要包括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材料质量不足以及没有及时养护管理等等。客观原因主要有过往车辆的载重量以及气候环境的变化等等。

以上这些原因,客观原因是很难人为控制的。主观原因大都是在公路建成前发生,相比之下也不太容易控制。只有公路水泥路面的养护管理,是在公路建成后发生的,相对来说可控性比较高。通过定期对公路进行养护,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使其更好地服务大众[1]。

2 国内外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研究现状

国外养护公路水泥路面大都是分级养护,首先对路面进行评测,分优、良、中三个等级,对优级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对良级路面进行矫正性养护,对中级路面进行大修、中修或路面改善。截止到目前,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公路日常养护技术,很多国家还专门制定了符合本国公路路面实际情况的养护技术规范。

随着近年来水泥路面的广泛使用,水泥路面的养护问题也逐渐摆到了人们的眼前,国内专家对这方面问题的重视,促使国内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展,在沥青加铺、板底灌浆、快速修复、旧路破碎和回收再生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

3 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

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有很多,但其中较为成熟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3.1 裂缝修补法

公路路面裂缝出现的情况一般比较复杂,对此,在进行修补的时候要针对不同宽度的裂缝分别使用相应的修补方法进行修补。修补的方法主要包括压注灌浆法、扩缝灌浆法、直接灌浆法和条带罩面法以及全深度补块法等[2]。

(1)压注灌浆法:适合宽度在0.5 mm以下的非扩展性的公路表面裂缝修补。

(2)扩缝灌浆法:适合宽度小于3 mm的轻微公路裂缝修补。

(3)直接灌浆法:适合非扩展性公路裂缝的修补。

(4)条带罩面法:适合贯穿全厚的大于3 mm小于15 mm的公路中等裂缝的修补。

(5)全深度补块法:适合宽度大于15 mm的严重裂缝公路的修补,该方法主要包括集料嵌锁法、刨挖法、设置传力杆法几种。

3.2 错台处治法

对于公路的板块出现错台的,首先要使用压浆调整,让公路恢复平顺,如果之后依然还有高差,而且错台量在10 mm以下,那么就可以使用建筑磨平机或者是人工凿除的方式将高出的部分打磨或凿除掉,一般打磨或凿除的宽度都在10~30 cm之间。如果错台量超过了10 mm,这时就可以将沥青砂或者细粒沥青碎石衬在低的一侧,从而消除高度差,衬补长度大约在高度差的1%~2%之间。此外还可以使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薄层修补,在修补前需要使用钢丝刷清理干净原路面。在使用错台处治方法处理公路水泥路面问题时,需要根据板块错台的高度来选择适当的错台处治方法[3]。

(1)机械磨平法:如果错台高度在10 mm以下,可以使用磨平机磨平,或者人工凿平。在操作时使用磨平机,从错台最高点开始向四周扩展,边磨边用3 m直尺找平,直到相邻两块板齐为止,见图1所示。磨平结束后,要清除接缝里的杂物,吹净灰尘,并填入填缝料。

(2)填补法:对于那些高度差在10 mm以上的严重错台,可以使用沥青砂或水泥混凝土进行处板体拱起处治。

3.3 非结构性病害处治法

对于那些大面积的非结构性病害,例如麻面、露骨或者平整度差等等,人们一般使用沥青混凝土罩面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要求处理厚度在2.5 cm以上,在施工时也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罩面前要对破碎板和整个路面做修补和压浆处理。普通的麻面一般不处理,只整段处理露骨严重的部分。可以使用聚合物砂浆来做薄层处理,水泥与砂的比例为1∶2,要使用J6型号胶液搅拌直到粘稠度变均匀。之后将表面洗净,在上面涂上IV型号超早强界面剂,稍微晾干一些,把聚合物砂浆均匀地摊到路面上,保证其厚度小于15 mm,最后进行抹平、整形、拉纹以及养生工作,最后开放交通[4]。

3.4 板下封堵法

板下封堵法指的是通过对水泥路面板下、基层以及垫层里的小空隙进行灌浆,从而达到加固路面目的的技术。板下封堵法对于水泥路面修补的意义在于恢复其对路面结构的支承,这主要依靠向空隙灌浆来实现。因而在灌浆的时候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但又要控制好力度防止路面板抬升。

3.5 加铺面层法

加铺面层法指的是在原有的水泥路面上再次加铺一层水泥路面,从而实现修补的目的,这一方法主要包括分离式、直接式以及结合式三种。分离式加铺层是指使用沥青砂在原有水泥路面和加铺水泥路面中间制作一层隔离层,这种加铺层厚度要在18 cm以下;直接式加铺层是指不对原有水泥路面和加铺水泥路面中间做任何处理,在清扫、清洗完原有水泥路面后直接铺设加铺水泥路面,这种加铺层厚度一般在14 cm以上;结合式加铺层指的是对原有水泥路面进行一些技术处理,从而使得加铺水泥路面和原有水泥路面完全粘连在一起,这种加铺层厚度大都在10 cm以上。如下是加铺面层法的具体施工工艺。

3.5.1 分离式

对于分离式加铺路段,如果原有的水泥路面已经出现了裂缝和沉陷,但是路面呈基本稳定状态,那么就不用直接挖除,只需要使用沥青砂来进行平度调整。如果原有水泥路面出现了严重的脱空和破裂,这时就需要将其击碎并重新压实,从而使路面变得更加稳定,或者是直接将其挖除。

3.5.2 结合式

首先用风镐在原有水泥路面进行凿毛,浓度在3~5 cm之间,随后将凿毛后松动的碎块清除,并且使用压缩空气清除其中的碎屑,最后用水湿润表面。

清洁水泥路面加铺层,使其保持湿润且无游离水的状态,在上面涂刷水泥砂浆(水泥∶砂浆=1∶7)或涂刷0.4~0.5的水泥纯浆。涂刷要求既薄又均匀,水泥用量控制在3 kg/m2左右,刷浆完毕立刻浇筑加铺层。

3.5.3 直接式

针对基本完好的原有水泥路面,用水清洗其表面使其保持清洁湿润无游离水,其后不经任何特殊处理直接浇筑加铺层。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公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造成公路水泥路面破坏的因素有很多,绝大多数因素都不是人为可控的。在所有因素当中,只有公路水泥路面的养护管理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对公路水泥路面进行合理的养护管理,可以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养护管理技术主要有裂缝修补法、错台处治法、非结构性病害处治法、板下封堵法以及加铺面层法等几种,通过这些养护管理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将公路水泥路面维持在良好的服务水平上,并延长使用年限。

摘要: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缘故,公路水泥路面的使用大为增加,养护工作也愈发显得重要。合理的养护管理一方面可以延长公路水泥路面的使用年限,另一方面也可以长时间将路面维持在良好的服务水平上。公路养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原有路面等级较低的乡村公路逐渐得以硬化改造,而硬化改造后的公路使用期限长,并且在日常养护维修工作中,较其他路面工作量少,费用亦比较省。本论述列举了导致公路水泥路面被破坏的几个原因,描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几条公路水泥路面养护的方法,最终对未来我国公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

参考文献

[1]吴健.关于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管理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01).

[2]张晓晶.农村公路公路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综述[J].科技展望,2014(16).

[3]彭辽益.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建设与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7).

[4]蔡伦.关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处理与其养护管理探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06).

[5]李品.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及预防性养护研究[D].湖南:长沙理工大学,2013.

浅谈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第5篇

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年低,山东公路总里程达23.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00公里。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公路的技术状况和服务能力将逐渐退化。为保持公路的使用性能良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应坚持预防性养护,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持公路完好、畅通、整洁、美观。因此,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成为一个新的课题。预防性养护是指在公路病害出现之前或是路面病害发生初期有针对性地对路面预先养护处理,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展,以减缓路面使用性能的恶化速率,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抗灾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一、沥青路面病害分类

按病害程度可为两类。一类是功能性破坏,即沥青路面面层出现微小裂缝、麻面、脱皮、泛油、沥青老化、路面渗水等轻微病害,造成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能的下降。另一类是结构性破坏,即沥青路面面层出现严重裂缝、坑槽、沉陷,它是路面结构的整体或其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破坏。一般是先发生功能性破坏,而后出现结构性破坏。对于结构性破坏一般均需进行彻底翻修,但对于功能性破坏,可以通过修整、养护来恢复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即通过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改善和提高沥青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以满足行车要求。

按病害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期变形和破坏阶段。大约在通车后的l~3年内,主要表现路面纵、横向开裂,路基沉降引起路面沉陷以及局部出现坑洞。第二阶段为变形、破坏稳定阶段。沥青路面早期变形、病害通过治理以及沥青路面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不断地再次压实从而达到基本稳定。该阶段病害主要表现为由于车辆轮胎对路面的不断磨损,车辙增加,在雨季中会出现少量的坑洞。第三阶段为路面使用功能破坏阶段在路面使用8~10年后,病害主要表现为路面网状开裂,直到大面积破坏,路面的使用功能逐渐丧失。

因此,有效的养护,尤其是预防性养护可以保持路面良好的功能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二、预防性养护技术

预防性养护通常用于没有发生损坏或只有轻微缺陷与病害迹象的路

1面。目前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包括裂缝填封和薄层罩面等。

1、裂缝填封

正确的填封工艺对填封的寿命有着很大影响。影响寿命的工艺因素主要是施工气温,裂缝是否作清洁、干燥处理。一般根据裂缝宽度和深度确定修补工艺。

2、轻微裂缝

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在高温季节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单位面积内裂缝十分多)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1)将有裂缝的路段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沥青(在低温、潮湿季节宜喷洒乳化沥青),再匀撒一层2~5mm的干燥洁净石屑或粗砂,最后用轻型压路机稳压。

(2)沿裂缝涂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5mm以内的裂缝

此类裂缝由于尚未发生结构性损坏,通常不对裂缝作更多的处理,只是在表面上作灌封,目的是防止由于雨(雪)水通过裂缝向下渗入而继续扩大,属于预防性养护的范畴。

首先利用高压空气器具从裂缝的一端慢慢吹至另一端,直至缝内无杂物及尘土,并清扫干净;用灌封设备从一端将稠度较低的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入缝内,直至全部裂缝灌满为止;将干净石屑或砂撒到缝中,并捣实;将溢出缝外的沥青及石屑、砂清除;开放交通。

5mm以上的裂缝

(1)用5mm以下小粒经碎石或砂与沥青(乳化沥青)按比例拌制填封混合料,如果细石料中有少量石粉,可适当增加沥青的用量;除去已松动的裂缝边缘,对于裂缝中较大的杂物要清除,并清扫干净;将已拌制好的填封混合料填入裂缝中捣实,如果裂缝较深可分层填补,(2)高粘度高粘弹性的裂缝密封胶对裂缝进行填封。切缝机切缝;空气压缩机产生的高压空气吹出裂缝中的残留物;干燥机干燥裂缝;灌缝机灌入灌缝材料于裂缝中。

3、薄层罩面

(1)首先对原路面进行清扫和简单处理,其上喷洒一层沥青材料,紧

接着撒布砂、单粒径或适当级配的集料,并紧跟着进行碾压。

(2)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厚度不超过2.5 cm的热沥青混合料。薄层罩面在施工中最大的困难是由于层面较薄、容易冷却又不宜使用振动压路机,因而不易达到较高的密实度。因此,正确的混合料设计、温度控制、碾压工艺和压路机选型显得尤为重要。

三、预防性养护的时机

根据可能出现的病害类型,制定相应的养护措施。在预防性养护中,抓住排水和防护两大要素至关重要,排水设施一定要完整无损。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第6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

0.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事业,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由于沥青路面具有无接缝、低噪声、易维修等优点,因此高速公路中有90%以上使用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近些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和使用要求的提高,养护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同时,一些高速公路建成后,交通量增长迅速,车辆大型化和载重增大以及施工质量等因素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养护工作量和难度,因而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针对路面病害的状况和成因,选择合理的养护技术进行维修,使之提高路面使用品质、延长使用寿命,是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当前普遍关心的问题。

1.沥青路面病害分析

沥青路面破损按其形状可分为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其他损坏类四大类。

裂缝类病害:路面裂缝是路面早期破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分使基层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坏。其原因主要是设计、施工、材料及自然等因素。

变形类病害:(1)车辙问题在变形类病害中尤为突出。它除了影响行车舒适性外,还对交通安全有直接影响。车辙的产生是受内因和外因的综合影响,内因包括沥青混合料和路面结构设计,外因包括施工、交通、气候条件。(2)路面的纵向变形,是由路基的纵向变形造成的,软土地基和非软土地基都可能产生纵向变形,纵向变形造成路面大波浪型的不平整。产生纵向变形的原因:1)地基产生固结形变,地基产生固结形变的大小,既与填土高度有关,又与地基内部各层土的性质有关,即使是非软土地基,在土的压缩性大的情况下,在约10m高的路堤作用下,产生的固结形变可能高达50cm以上。2)路堤产生固结形变,路堤产生形变的大小与填土高度、土的性质和压实密切相关。通常土的性质不好,路堤产生的固结形变可能大;土的压实度不好,路堤产生的固结形变就大;路堤越高,总的形变量就越大。桥头涵顶跳车是路面纵向变形的一种形式,也是纵向变形中的一种最严重的形式。沉陷是由于路基路面产生豎向变形而导致路面下沉的现象。(3)波浪(搓板),是指路面有规律的纵向起伏。波峰与波谷交替出现,间隔很近,一般在60cm之内。造成波浪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组成设计差、施工质量差,使面层材料不足以抵抗车轮水平力的作用。产生波浪也可能是由于旧面层已有搓板,而加铺沥青面层时未予妥善处理。

松散类病害:坑槽是路面破坏而形成的深洼,坑槽的深度一般大于2cm,面积在0.04m2以上。坑槽的类型有如下3种:(1)压实不足性坑槽,一种情况是施工时混合料温度太高,使沥青老化,粘结力降低,脆性增加,导致压实不够,粘结不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形成坑槽;另一种情况是混合料温度太低,摊铺不均匀,压实不充分,导致压实度不够形成坑槽。(2)厚度不足性坑槽,路面下面层局部标高控制不严,导致沥青上面层个别地方厚度不够,在行车作用下,部分混合料易被“带走”,形成坑槽。(3)水损害性坑槽,水损坏破坏往往是从沥青面层的下面层开始的,水分进入沥青路面,滞留在基层上面,沥青下面层又往往是空隙率大的混合料,空隙中充满水,当集料与沥青膜剥离后,沥青混合料不再是一个整体,集料在荷载作用下,对基层产生了力的作用,使基层的局部松落形成灰浆,从路面的缝隙向上挤出来,在沥青路面上形成白色的唧浆,如此循环不断,水损坏坑槽形成。

其他类病害包括:泛油、磨光、老化、冻胀、翻浆、露骨、修补损坏,这些病害的出现意味着路面的表面功能衰减[1]。

2.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应用

车辙、水损坏和开裂是当前我国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形式,也是路面维修的主要工作内容。车辙、水损坏和开裂往往交织在一起,使问题变得错综复杂。如果针对某一种病害进行维修,往往会导致“顾此失彼”或“此消彼长”。对路面病害的综合处理,是沥青路面维修养护技术的关键。

现在常用的沥青路面维修养护技术有:(1)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微表处),是一种采用高分子聚合物使乳化沥青改性的沥青路面铺租技术。该技术被国际公认为是修复道路车辙、轻度裂缝等病害,防止路面水损害,改善沥青路面表面功能,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2)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修补技术,即在现场对沥青路面加热并使之软化,利用添加再生剂、新沥青混合料,将原有路面现场再生达到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标准,再经过摊铺、压实、完成沥青路面病害修补目的。目前,国内应用较好的是香港英达公司的“修路王”,实现了对原路面材料100 % 的再生利用及废料零排放,符合清洁,环保的循环经济减量化和再利用原则。由于工序简单,避免了传统工艺铣刨、破碎等环节, 效率更高. 修复一般的道路病害只需要20分钟,每天修复面积可超过100平方米。从施工质量上来说, 这一设备实现了真正的层间热粘结,不会出现传统养护方式弱接缝和弱界面的问题, 修复后道路抗剪强度是传统工艺的3倍。道路寿命大大提高。此种方式对于坑槽、翻浆、沉陷、拥包、松散、脱皮、龟裂等小面积病害处治非常合适。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修补技术,由于其施工周期短、工艺简单、施工成本低,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小等优点,目前是世界上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最先进、最佳的施工方法。(3)直接罩面法、铣刨加铺新料法和挖补法,这三种方法均属于传统的修补方法。直接罩面法,对于大面积修补情况下,原路面不必处理,施工周期短,但缺点是投资大,且由于提高了路面标高,故对路面排水带来了问题,若是桥面,则增加了桥梁荷载。铣刨加铺新料法,这种方法彻底解决了大面积修补路面产生的病害,但施工工序多,沥青废料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严重,且由于沥青废料未能再利用,所以投资大,浪费多,相对施工周期长。挖补法是修补局部路面病害冷补最常用、最传统的方法。随着冷补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该方法不失为一种经济的补修方法。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将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分为:预防性养护、修复性养护、路面翻修和路面重建四类。预防性养护是那些带有保护路面防治病害进一步扩展,和以减缓路面使用性能的恶化速率以及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为目的的养护作业。通常用于没有发生损害、或只有轻微缺陷与病害迹象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没有路面补强的功能。预防性养护可以减少路面寿命周期的成本,节约养护维修资金,是一种费用—效益良好的养护措施。修复性养护主要包括:路面局部修补,中、大裂缝的填补处理两大类,这是养护部门最日常的养护工作。

3.结束语

对于沥青路面的一些病害,可以根据路面的使用情况和自然条件,预先选用一些合适的材料对路面进行防治,通过及早、有效地防治,能避免或者延缓发生路面的某些病害。在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科技含量、技术水平、养护经费都是沥青路面维修效果的制约因素。如何应用科学有效的沥青路面养护修补技术来改善道路使用功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提高经济社会效益仍需进行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高建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与工程实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封建武,温高峰.高速公路病害分析与处治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美国路面养护新技术 第7篇

1.1 建设工期制度

美国实行零质保期, 就是施工单位的责任到竣工验收为止。这种制度使得管理者对任何新技术、新材料都非常谨慎, 也使得美国的施工期间质量的控制非常严格。欧洲实行的是长质保期制度, 他们的质保期都在二、三十年。这将责任大部分都推到施工单位的身上, 施工单位为了减少以后的维修费用, 会用最先进的工艺、最优的养护模型、最适合的材料。

我们的质保期3年, 这种模式有它的不合理的地方。例如, 除非施工质量特别的差, 新路也不会在刚通车这么短的时间内造成大面积损坏。这使得施工单位有了蒙混过关的想法。从管理者的角度上看, 人们关注的焦点很少能持续3年。3年后的时间因为领导更换, 记忆模糊, 不会有太多的责任。

1.2 超载治理制度

美国也有很多的称重站, 也有专门的人员在查超载。但是, 美国如果发现超载后, 处罚的不是司机, 而是货主。这种制度防止了司机为了利益而改装车辆, 恶意超载。同时美国的货车都是标准车, 车型相对统一。所以美国不会发生严重的超载。

1.3 施工原材料监测制度

与我国的筑路材料料场都是私人的小料场不同, 美国的所有用料都是来自于专门的公司生产。在项目开工前1~2年内, 参加竞标的公司, 将自己的材料送到州立试验室做各项试验 (这种试验室是非盈利性的) 。所有合格的厂商将会进入一个大名单, 以后施工时所用材料都会来自于这些合格的公司。

2 公路建设现状

美国的公路大多数建于30年前, 新建的项目很少, 即使开工的项目也是规模很小。公路建设以维修养护为主。所以美国的路面养护管理体系建设的很先进。通过每个州的自己的管理系统, 能清晰地看见本州所有公路的状态。包括路面检测指标、路面使用状态、需要维修的级别。能根据资金量安排最需要维修的项目。路面养护的新技术也比较成熟;包括水泥板的快速换板 (能在9h内实现换板通车) 、沥青路面热再生等等。

美国的公路基本都是沿地面修建, 所以很少有高填深挖路段, 所以公路两侧的护栏很少, 也很少设置缘石, 这使得修建成本远远小于我们。

3 安全与服务设施

美国的标志标线无论是种类还是设置数量, 设置的合理程度都远多于我们。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安全至上的准则。

(1) 在每一个高速公路的出口, 都会包含有两种路牌, 包括最近两个宾馆、最近两个加油站位置。

(2) 在每一个路口, 无论大小, 都有路牌指示哪条路是优先通行的道路。

(3) 在每一个停车场, 都有为残疾人专门留的停车位。

(4) 开辟一个双向左转共用车道, 每辆左转车辆都先进入此车道待转。

(5) 护栏与立柱之间的链接都有一木块缓解冲撞发生时候的损伤。

(6) 道路分流、合流前都有很长的实线进行引导。

(7) 在每条高速公路的本州的第一个出口, 都会有一个旅游服务站。站里有各种资料, 包括旅游介绍、交通介绍等等, 资料免费领取。

以上只是简单列举了服务与安全方面的一些点。在美国这方面是有很严格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的。

4 路面养护技术

4.1 沥青路面热再生

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使用性能呈现不断的衰减, 需要重新改造维修。在路面的维修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 如何处置每年数以万吨计的沥青混凝土废料就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这就涉及旧料的再生利用。

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技术, 就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对旧沥青路面或者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RAP) 进行处理, 并掺加一定比例的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 (必要时) 等形成路面结构层的技术。再生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 直接节省大量的石料和沥青资源, 有效保护开采砂石料带来的环境和生态破坏, 以及废弃旧料占用的大量土地资源。因此, 再生技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需要,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使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已成为公路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实用技术。

1997年国际经合组织对14个国家的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表了《道路工程再生利用战略》白皮书, 其中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的基本情况为:

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率为75%~100%;

热再生技术应用最为普遍, 再生材料主要用于路面面层结构, 极少用作回填材料和其他用途;

不论是厂拌还是就地再生, 冷再生技术推广程度较低;

就地热再生技术得到较多国家采用, 但只有少数国家推广程度较高, 且较少用于高速公路。

从发达国家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状况来看, 都特别重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实用性的研究和推广, 在再生剂开发以及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各种挖掘、铣刨、破碎和拌和等机械设备的研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适合自身情况的再生技术。

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的发展, 对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已经较为成熟, 但是对于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再生技术, 由于改性沥青的大规模使用时间较短, 国际上关于改性沥青的再生利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4.2 环道试验

NCAT环道200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环道的第一轮试验共铺筑了46个试验段, 这些路段只是4英寸表面层沥青混合料是不同的, 基层都一样。到2002年末, 环道上共加载了1001.8万磅ESALS (累计当量单轴荷载作用次数) , 相当于美国许多州际公路20年的交通量。

NCAT环道的第二轮实验从2003年开始, 其中有8个试验段挖掉第一轮实验段的混合料, 重铺不同厚度的热拌沥青混合料 (HMA) , 其相邻的段落有些为改性沥青, 有些为非改性沥青。14个试验段铣刨后, 重新铺设新的罩面层, 其余段落继续加载1000万次ESALS, 以观察其耐久性。

NCAT环道实验并无一个总体的规划和设计, 根据自愿的原则, 美国各个州可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 组织一、二个试验段, 进行自己的研究。也有一些公司为了自己的产品研发进行环道试验。每个州都会出一部分费用来帮助试验。

4.3 路面养护管理系统

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对已建成路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在合理的时间安排合适的资金维修路面。它涉及到维修技术和维修资金两个方面的问题。

路面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路面原设计、施工和维修资料的收集整理;

(2) 路面损害信息资料的收存;

(3) 道路历年使用绩效和维修资料数据的收集;

(4) 各路段性能评估和预估, 养护须求, 养护方法的决定和费用的编列;

(5) 区域整体路面养护须求的分析和预估, 区域内各路段养护优先次序的选择, 区域系统养护经费的编列和优化;

(6) 利用GIS, GPS 和数据库建立路网信息。

规划路面管理系统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事项:

(1) 应结合IT的特性和路面工程的实用性;

(2) 系统可以模块方式构成;

(3) 应考虑系统内各模块之关联性;

(4) 应考虑系统的可扩充性;

(6) 新旧数据自动转换功能。

4.4 路面微铣刨

对于沥青路面的维修, 无论采用加铺沥青层的方式还是采用替换掉原有沥青层的方式, 对沥青路面的铣刨都是必不可少的施工方法。对于我们采用的沥青路面传统铣创法主要有以下一些缺点:

(1) 铣刨面很粗糙, 不适宜车辆行驶;

(2) 铣刨面粗糙, 因此喷洒的粘层不宜均匀, 且由于漕沟深, 粘层用的油溶沥青或乳化沥青易流入漕沟内, 如此增加摊铺沥青罩面施工的困难和导致沥青罩面易产生脱皮和坑洞的现象;

(3) 铣刨面的粗集料易产生破碎和松动, 在其上摊铺的薄沥青罩面易产生脱皮和坑洞;

(4) 粗糙的铣刨面和沥青罩面 (尤其是采用大粒径的沥青混合料时) 的粘接较差, 将导致沥青罩面易产生脱皮和坑洞的现象;

(5) 如沥青罩面的水密性差时, 则路表面水渗入而残留在漕沟内, 将导致沥青罩面易产生脱皮和坑洞的现象。

而微铣刨从某种程度上能减少上述缺点, 是一种新型的路面处理方式。两种铣刨后的路面效果图见图1, 两种铣刨机具见图2。

传统铣刨用的3.5m宽铣刨轮只有约1/3量的刨齿, 而微铣刨用的3.5m宽铣刨轮约有500~600刨齿。

微铣刨作业的要求:

(1) 刨除机具:应具有更精确的纵坡和横坡高程控制, 纵坡控制在3mm内, 传统铣刨控制在6~10mm。

(2) 刨除作业:铣刨机前进速度须减缓, 以达到铣刨面更平坦。

(3) 合格标准:平坦度要求为3m直规<3mm, IRI<900mm/km, 横坡<6mm/3.6m, 清除刨除面。

摘要:根据美国路面考察体会, 对其养护的理念、方法、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综合。重点介绍了路面再生技术、微铣刨技术。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第8篇

路面使用质量和日常养护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关研究表明, 延迟养护或延期养护会加重路面的破损程度, 导致维修费用增加。预防性养护是公路养护的一种新理念, 是指在路面寿命期限内, 为了保证路况良好、延长公路寿命并将寿命周期内养护成本降到最低, 而应用一系列预防性养护措施的过程。美国公路联邦管理局资料, 在道路使用寿命达到设计年限的75%时, 道路使用质量从优良状态变为中等状态, 使用质量约降低40%。在随后12%的使用时间内, 将发生40%的质量衰减, 道路损坏急剧增加, 道路使用质量处于很差状态。若在道路处于中等状态就进行修复, 修复费用为1个单元, 但若延迟修复工作, 使路面使用状态达到很差的质量水平时, 再进行修复所需的费用将增加4倍~5倍, 所以延迟养护将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 预防性养护可以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 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图1为路面状况随时间的典型变化图。

从图1可以看出, 应建立沥青路面日常检测制度, 及时准确地掌握路面状况信息, 科学、客观地评定路面使用质量, 有针对性的安排预防养护项目, 可以提高公路使用质量, 降低公路寿命周期成本。

2 养护处治的时间优化

预防性养护的一个关键步骤是确定实施养护措施的时间, 因为养护时间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预防性养护的有效性。养护时间取决于路面状况观测和无破损检测处治计划。各种路面状况观测都可以为制定处治计划提供有意义的数据资料。为确定路网内哪些路段在什么时间进行养护并提供决策的合理技术支持, 应进行路面状况检测, 包括使用路面无破损检测。根据检测数据就可以评定各路段的等级, 根据等级提出养护方案。

选择何种养护措施、何时实施养护与可用资金有关, 图2给出了一些使用年养护费用的方法。

图2a) 表示过于延长养护周期, 造成路面修复费用增加;养护过于频繁造成浪费并影响交通。图2b) 表示过早养护的年费用情况。养护时间应按照图2c) 的形式优化。确定路面养护时间取决于许多因素, 如交通量、路面类型、环境等情况。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区的特殊情况按照路面管理系统基本原则确定最优养护时间和养护方案。表1为美国联邦公路局建议不同养护措施的最优时间。

3 预防性养护技术类别与要求

从采取养护措施的时期看, 预防性养护可分为开放交通后的初期养护、不同季节的日常养护、常见病害的处理三个方面。

1) 初期保养的技术要求:沥青路面施工结束后有一定的成型期, 开放交通后荷载作用在路面上, 会使沥青混合料变形。对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待路面混合料温度低于50 ℃后才能开放交通。纵、横向施工缝是路面结构的薄弱点, 应加强初期保养。对于贯入式沥青路面的初期养护要充分考虑其施工工艺的特性。2) 不同季节的路面养护要求:由于沥青路面所处的环境一年四季处于变化之中, 包括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粒料、土、半刚性基层材料等路面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均随环境条件变化, 这就导致路面一年四季所表现出的特性、相应的损坏形式不同。因此, 预防性养护应充分考虑公路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 适当的做好日常养护。3) 常见病害的维修要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常见病害维修应采用机械作业, 所使用的沥青混合料应集中场拌, 采取保温措施。其他等级的公路也应逐步提高维修作业机械化水平。

4 结语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 养护管理工作日益繁重, 如何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 是公路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传统的养护理念和养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公路养护管理的要求, 而采用预防性养护技术可以降低养护成本, 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必将成为一种主导的养护技术。

参考文献

[1]董瑞琨, 孙立军, 彭永, 等.基于沥青路面功能性能的预防性养护时机指标[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5 (1) :33-34.

[2]赵国峰.路面预防性养护[J].科技情报与开发经济, 2007 (8) :71-72.

[3]Hicks G, Seeds SB, Peshkin DG.Selecting a Preventive Mainte-nance Treatment for Flexible Pavement[M].Washington: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2000.

浅谈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第9篇

沥青路面的损坏主要有以下几类。

(1) 裂缝类, 包括横向裂缝, 纵向裂缝龟裂网裂和块裂等; (2) 车辙; (3) 抗滑性差产生滑溜现象; (4) 平整度恶化;由于各种损坏的原因不同, 因此在养护的处理上, 所需采用的方法也就不同。路面在何种损坏情况下, 应采用何种养护方法, 而其所能收到的效果又如何, 实为路面养护维修作业上最重要的一环。

2 沥青路面养护的方法

2.1 局部养护

局部养护包括以下几种形态。

(1) 局部填充;一般适用于由于温缩、干缩引起的纵、横向裂缝。裂缝密度小, 较稀疏。缝宽小者, 可直接用热油或乳化沥青灌缝;缝宽大者, 则应填充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合料, 捣实, 烙铁封口, 随即撒砂、扫匀。为了增加填缝料与裂缝表面粘结力, 可采用空压机吹入高压空气排除尘土。 (2) 局部表面处理;路表面呈现有松散、冒油及局部磨损抗滑性能受到影响时, 可以在损坏的表面上洒一层沥青, 然后再撒一层石屑并压实, 起到控制其进一步发展的作用。或者路面局部出现小面积轻微网裂、龟裂时, 可采用刷热油法处治, 或进行小面积喷热油封面, 以防止渗水扩大病害。 (3) 局部修补;当路面出现小面积严重网裂、龟裂、块裂以及坑槽, 可采用局部挖补方法进行处治。在病害位置划线开方槽, 清扫干净, 槽底、槽壁均匀刷一层粘结油, 采用冷拌法、热拌法或乳化沥青混合料填铺。 (4) 翻浆处理;首先铣刨路面, 开挖基层, 填筑砂砾垫层, 修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养生后, 重铺沥青面层。根据需要设置横向排水盲沟, 沿路基纵向设置集水并将地下水排出路基。 (5) 严重龟裂处理;对行车道严重破损部分先铣刨、开挖, 重做水稳层, 摊铺粗、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然后全幅路面罩面。 (6) 龟裂处理;对行车道铣刨、重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至原设计标高, 然后再全幅罩面。 (7) 沉陷、桥头跳车处理;先将沉陷处铣成规则形状, 摊铺沥青混凝土, 达到原设计标高。 (8) 桥面处理;首先对破损板梁或桥面铺装破损部分凿掉, 重新浇注混凝土, 并达到强度的70%以后, 再组织路面施工队伍摊铺桥面沥青混凝土。

2.2 表面层处理

表面层处理, 多用来改善路表面由于非结构强度有关所引起的损坏。对于高速公路来说, 主要针对大面积的细裂缝、松散, 采用局部修补无法覆盖时, 可采用封层处理。路表面光滑, 摩擦系数小时, 亦可作封层处理。这种方法同时可以改善路面的平整度。表面层处理可采用拌和法或层铺法施工的单层式沥青表面处治;也可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时, 其厚度为3mm~6mm。稀浆封层馄合料的类型及矿料级配, 应根据处治目的进行选择。

(1) 薄加铺层。薄加铺层也称其为罩面。是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沥青混合料, 解决路面的一般性破损, 如表面裂缝、车辙等, 并且改善路面的抗滑能力和平整度的措施。薄加铺层的厚度一般不大于3cm。在罩面前, 要修补好破损的原沥青路面, 必要时铺设整平层, 且要铲除因逐年喷油封面加厚的软油层并予以整平。

(2) 表面刨除和薄加铺层。当路表面的破损比较严重时, 使用薄加铺层效果将不会理想, 而需考虑用将表面部分刨除以后, 再加薄层的处理方法。刨除的厚度视路面的情况而定, 车辙隆起的部分须全部刨除。如车辙的起因是面层沥青混凝土不稳定时, 则应将面层全部刨除。对于路面摩擦系数不足或平整度差时, 应将磨耗层或平整层全部刨除, 之后用薄加铺层的施工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 刨除后加粘层前, 应将表面的细料及灰尘清除以增加粘层的效果。刨除后加铺层的结构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 中等厚度加铺层。这种处理方法与薄加铺层的作用是相同的, 都是为了解决路面的一般性破损。所不同的是, 当处治几种破损同时出现的比较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时, 薄加铺层显得力不从心, 而提高加铺层的厚度还可以适当提高路面的耐久性, 延长养护周期, 中等加铺层的厚度一般为3cm~8cm。

(4) 厚加铺层。厚加铺层通常其目的是为加强路面的结构强度。路面结构强度不足要求以补强为目的的加铺层设计与处理。补强层的厚度一般大于8cm。应该注意的是, 路面在铺加铺层前, 必须对原有的病害进行处治, 以防病害反映在新的加铺层上。

2.3 面层修复方法

(1) 切削罩面法。切除路面拥包、车辙两侧等的凸起部分, 用新料补铺并压实到原来的厚度, 以恢复路面的平整度。其专用设备是铣刨机。较先进的铣刨机带有自动整平装置和切料回收装置。进行冷切削, 即常温路面切削。大型铣刨机一次可完成一个车道宽度的切削, 切削深度达25cm。

(2) 撒铺法表面处治。表面处治的基本功能是防水, 改善微观构造, 提高抗滑能力, 改善平整度, 为适应高速公路重载高速交通情况, 撒铺法表面处治所用沥青一般为聚合物改性沥青, 也可采用玻璃纤维改性沥青。集料的级配可采用两种, 一种是连续密级配, 具有很好的防水功能;另一种是国际上近年新兴起的, 采用甚开级配的集料, 使得整个混合料的剩余空隙率达22%~32%, 形成透水表层, 兼有排水、抗滑、防噪音的功效。

(3) 旧路再生。当路面整体强度足够, 只是面层出于开裂、变形、老化等不适应功能性要求时, 可采用再生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效益及环保效益。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再生技术和设备。再生法分厂拌再生法和就地再生法。

(4) 面层更换法。当结构承载力不足, 且面层损害严重时, 可采用该法。该法采用路面铣刨机清除原面层, 洒布粘层油, 重新铺筑沥青面层。

(5) 罩面法。该法是一种在需要修复或补强的路面上加铺一定厚度新面层的方法。即按补强设计要求, 在老路面上加铺一层新的沥青混合料补强层, 以恢复路面的承载能力及表面功能。

3 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指标

公路在进行养护管理与维修时, 一般考虑路面破损、路面平整度、路面强度、路面抗滑性能四个方面。在决定各单项水平的基础上, 进行统筹规划, 确定安排养护对策。实际上, 这样就使路况的综合评价与路面养护对策相分离, 也使路况综合水平与养护费用的相关关系模糊不清, 给网级的路面养护管理、养护资金的优先安排带来了困难。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维修及费用有很大的敏感性, 我们可以通过防止路面状况到过敏感阶段或延长到达此阶段的时间而使路面维修费用减小。这样的建议必定会引起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 这尤其适合于发展中国家。也就是说, 预算费用的分配应该不总是遵循“最坏的最优先”的原则。

因此对沥青路面必须进行预防性、经常性和周期性的养护。必须加强路面的日常巡查, 随时掌握路面的使用状况, 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指定日常小修保养以及经常性、预防性和周期性养护工程计划。对于较大范围路面的严重病害的应及时安排大中修工程;对整线、整段需提高技术等级的应安排改建工程。沥青路面应采用养护机械化, 提高养护工程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摘要:公路养护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 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国家公路网结构的日趋完善, 养护管理在整个公路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将逐渐建立起来。本文通过对养护技术的研究, 提高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水平, 对养护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从而, 促使养护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 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参考文献

[1]何富军.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1) .

[2]贾晓敏, 古满堂.浅谈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12) .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控制措施探讨 第10篇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常用于公路施工, 而公路工程又是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工作,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路面使用时间过长、天气因素和交通荷载等原因均会对沥青路路面造成损伤, 所以需要把路面养护工作做好。我国现阶段施行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分类标准是从前苏联规范中引用的, 其以工程规模的大小和不同程度难度的技术将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分为4类:小修、中修、大修和改建。但是由于现今路面养护技术的发展, 此分类已无法满足需要。从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了以作业的功能和目的为核心的分类方法, 这种分类方法的特点为其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

1 沥青路面的养护现状和相关评价

1.1 沥青路面的养护现状

沥青路面己经在我国的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虽然施工技艺在不断更新, 但是公路的荷载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前者依旧不能满足后者的需求。虽然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的研究取得很多成功以为后续的研究积累丰富且宝贵的经验, 但是道路施工技术和养护技术进步的同时道路的荷载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导致现阶段的养护技术仍然难以满足沥青路面日常维护的需要, 造成养护工作不能及时到位。如果只是为了暂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路面状态, 而仅采用刨开重铺及补油的方法修补路面裂纹或者直接将路面鼓包铣平, 很可能导致路面变薄、对道路基层浩成不良影响, 从而导致癸路路基遭到严重破坏。如当沥青路面的破损面积较小, 通常采用辐射加热技术、热处理技术或传统技术进行修补。以传统修补技术为例, 传统修补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先将路面破损部位清除, 再在破损部位刨填经过加热处理的混合料。这种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的后果是混合料因温差过大而造成弱接缝问题, 养护之后的路面会在高强度碾压的情况下出现裂缝。

1.2 沥青路面损伤情况及承载能力评价

沥青路面的主要损伤情况通常分为五类:开裂、坑槽、路面变形、路表缺陷以及综合破坏。进行路面养护时会将路面损坏状况 (包括:损坏类型、损坏程度和路面损坏面积等) 作为选择路面养护方法的依据之一。还有, 路面的承载量也是一个参照依据, 路面的结构承载能力评估是评估沥青路面在产生路面损伤之前可以承受的行车荷载作用的次数, 其于路面损坏有着直接的关系。当路面的使用时间变长, 承载能力将会逐渐降低。一般承载能力较低且所负担的荷载量过大, 就会对路面产生很严重的伤害, 可见路面的承载量评估很重要, 其不仅可以作为路面养护技术的一个参照, 还能通过对路面进行荷载量的控制, 延长路面的使用时间。我国现阶段主要通过钻芯取样以及路表弯沉值综合分析来测试路面的承载能力。

2 沥青路面养护技

2.1 路面裂缝填封

当沥青路面出现破损或者裂缝时会导致水渗入路基中, 形成道路结构性损伤, 使得路面损伤更加严重, 直到完全失去荷载能力, 此时的道路只能够重建了。所以对于出现裂缝的道路需要及时的使用裂缝填封技术对其修补, 此种技术是一种成本相对低廉且养护性能优良的施工工艺, 而且能对路面损伤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抑制作用。路面封装技术可以分为封装和灌装。当路面裂缝的宽度在3厘米以下, 一般采用前一种修补方法, 其具体操作为:在裂缝周边和表面涂抹低稠度沥青及密封胶刷封缝, 当裂缝的宽度达到4厘米以上, 6厘米以下时, 采用第二种方法, 其原理为在路面裂缝中灌入封装胶, 实现填缝养护的目的。对于封装时间的选择春季和秋季, 这两种季节的降雨量小, 气温较低, 能够较好的保证分装技术, 达到好的预防养护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裂缝填封技术仅适用于宽度较小的路面裂缝, 路面一旦形成结构裂缝。路面封装技术将不能满足要求。

2.2 雾状封层和还原剂封层

常见的封层养护技术有两种, 还原剂路面封层和雾状路面封层, 对沥青路面的都要良好的养护效果。雾状封层的材料是雾状乳化沥青, 沥青再生剂是主要的还原剂。还原剂路面封层和雾状路面封层养护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还原、更新沥青膏体而起到养护作用, 所以只要在老化的路面上喷洒即可。由于其作用原理的特殊性, 所以路面养护要达到一定的效果, 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 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交通困扰。所以此技术一般被用于交通流量较少的沥青公路的路面养护。在使用此技术是还要注意应重点控制好喷洒量, 如果喷洒量过少或者面积过小, 路面的修补效果将会变低, 如果过量或者面积过大, 会造成道路的摩擦力下降, 对车辆的行驶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2.3 薄层罩面养护技术

薄层罩面养护技术在较早的时候就被运用在沥青路面的养护上。其原理是将热沥青和石料材料的混合料加铺在损伤的道路表面, 阻止路面危害继续恶化。薄层罩面就像为原来的沥青路面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行车表面, 提高了行车的舒适度, 有利于延长路面寿命, 保证了交通安全。薄层罩面养护技术可以对未被破坏的路面起一个预防的功能, 如果路面已经有一定的破损还可以对路面起一个修补的作用同时也形成一个保护层。此技术还能改善鲁米那平整度和矫正路面的轮廓, 所以对路面破坏严重的道路同样适用。除了上述中的热薄层罩面还有冷薄层罩面以及温薄层罩面, 其作用原理基本一致, 只是在材料的选择上有所不同, 一般冷薄层罩面使用乳化沥青与砂石材料的混合材料, 而温薄层罩面则采用沥青混合料进行温拌, 因为热薄层罩面养护技术一般的加铺厚度不超过2.5厘米, 导致材料冷却速度过快, 加大施工难度。而温薄层罩面的冷却速度较慢, 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施工难度, 且有一定的环保优势。

2.4 微层封层

微表封层 (稀浆封层) 指的是水、矿粉、破碎集料、乳化沥青、添加剂等组成的稀状混合料, 将所有材料进行搅拌混合以后, 均铺到沥青路面上, 然后就会形成一层具有较强抗磨能力与原本道路牢固结合在一起的表面结构。这种微表封层内部组成材料具有较强的聚合能力, 养护效果很好。沥青路面表面的养护使用此种养护方法, 较一般的公路的稀浆封层, 具有更强的抗滑阻力、修复能力和抗磨耐久性。因其凝结速度较快, 养护效果很好, 而且操作较一些养护技术简单, 所以很适合交通量大的公路以及高速公路等, 能够尽可能的降低修路带来的交通不便。此技术的应用前景很被看好, 如果此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取得进步, 将会为公路养护带来更大的利益。

2.5 坑洞修补术

作为最为常用的路面矫正养护方法之一, 坑洞修补术的具体操作并不难, 对于不同类型的坑洞修补术具体操作略有不同。根据不同路面的需要, 修补以后可以用的时间, 坑洞修补术可以分为永久性修补、半永久性修补、应急性修补等几种。 (1) 永久性修补后公路的使用寿命一般能延长两年以上, 因为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需严格依照施工步骤进行修补, 达到施工要求标准。 (2) 半永久性修补的原理是对沥青路面病害处进行切边, 将危害处已经松散的材料清楚干净, 然后在危害处填充冷补材料, 再灌注满乳化沥青, 最后撒上石屑或粗砂进行压实, 半永久性修补技术能够帮助路面延长使用时间6到12个月。 (3) 应急性修补与其他两种修补有很大的不同, 其只是一种临时性的修补措施, 为了临时应急, 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坑洞继续增大, 所以只需简单清理坑洞, 再将修补的材料充入坑中。

2.6 碎石封层

碎石封层的具体施工工艺为:把混合好的材料喷洒于路面, 将适量的粗集料铺洒与路面, 用施工机械碾压粗集料即可。路面表层为粗集料, 下卧层为沥青材料。采用此种方法修补的路面能避免路表遭到流水的侵蚀, 抗磨耗以及抗滑性能均较好, 提高路面及路基的抗变形性能。在乡镇公路、交通流量较少的沥青路面的预防养护时会使用这种养护技术。

3 结束语

公路养护的目的在于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在研究公路养护技术的同时, 应该认真思考公路在建设时的工程质量必须重视, 提高高速公路的设计质量和建设品质。虽然现今的养护技术日渐成熟, 但是仍然有一定的进步空间。

参考文献

[1]罗强, 李亮, 赵炼恒.水力和超载条件下锚固岩石边坡动态稳定性拟静力分析[J].岩土力学, 2010, 31 (11) :3585-3593.

[2]陈朝辉.建筑边坡在外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21 (1) :22-24.

路面养护技术 第11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养护措施;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路面上的裂缝会直接影响路面性能,如果不采用有效方法进行养护和处治,这些裂缝会不断蔓延最终破坏高速公路结构,缩短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给我国交通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高速公路养护部门应对路面裂缝养护和处治技术进行深刻的探讨,充分分析裂缝出现的不同原因,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进行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裂缝对路面性能的影响,以此确保高速公路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不断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原因分析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承重较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车量也越来越多,高速公路的负重也有所增加,一些车辆还存在着严重超载的现象,对沥青路面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出现荷载裂缝现象。

2、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裂缝

从路基的边缘向中心扩展产生裂缝,这种温度裂缝的形式有温度收缩裂缝,随温度下降沥青面表层开始收缩,表层的抗拉强度不同使得薄弱的断面就会断裂;还有温度疲劳裂缝,昼夜的较大温差使得沥青面层产生这种疲劳裂缝,进而引起反射裂缝,基层上较薄的沥青面更容易发生,如果面层较厚,反而会起到隔温保护的作用;对应裂缝是由于干缩和干缩应力促使路面基层表面产生拉应力,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干缩裂缝。

3、施工质量导致的路面裂缝

施工质量也是影响路面结构的关键因素,施工中使用的沥青混合材料质量不达标、感温性不好、沥青中含蜡量较高导致沥青老化、沥青中碎石不合格导致沥青和碎石之间的粘力不足等原因都会出现裂缝现象。

4、沥青和沥青混合材料的性质

沥青和沥青混合材料的性质是导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温度裂缝的最主要原因。沥青混合材料的低温强度是沥青路面开裂的决定因素,在沥青的性能指标中,温度敏感性较大的沥青路面更容易产生裂缝。

二、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养护措施与施工技术

1、优化路面的设计

不论是哪种沥青混合材料都会存在空隙,这必然会遭受水的破坏,因此,可以在沥青的面层表面涂上一层防水材料,形成一个薄膜封层,减少沥青面层中的降雨积水;另一方面,可以优化路面的排水系统设计,提高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

2、平整路面

如果路面处在尚未成型的阶段,出现松散现场,影响路面平整度,可以先清理表面松散部位,将沥青路面铺筑一遍,然后压紧实,修复松散部位。若路面已经成型,需先检查路基基底是否完好,若并无大碍,则可以将松散部位分成若干区域,用切割机切开,把表面散开的碎石等杂物清理干净,将提前准备好的沥青拌合料铺在路面上,压紧实,不仅可以修复松散的路面,还可以控制其恶化发展,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注意,沥青拌合料时,一定要把握好各种成分的比例,铺筑路面时应缓慢、均匀,否则,极易出现泛油现象引起路面其他病害。若路面的抗滑性差,则在铺筑拌合料之后,将路面撒上石屑并压紧实,增加路面摩擦力,以提高路面抗滑性。

3、各种裂缝处理

(1)修复网裂

对于路面网裂与龟裂的养护方法,根据其严重程度的不同,也有不同的施工方式。面积较小、程度较轻的网裂龟裂,直接使用热油喷洒病害部位,热油的用量应稍大,保证能将网裂龟裂完全填平。若网裂或龟裂情况比较严重,则需检查路基,保证路基处于完好状态,先将病害部位划分区域为若干几何形状,先后进行铣刨、开挖,把缝隙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在其底部及裂壁上均匀的涂抹热粘结油,使用颗粒较大的沥青混合料以各种方式将其填补完好,如热拌法、冷拌法等。填平后,应测量其高度,保证高度与远里面高度一致,最后于表面喷洒热油进行封闭处理,防止雨水冲刷渗透等,影响养护效果。

(2)填补裂缝

裂缝一般是温度骤变或干湿程度变化引起的,因此养护方法稍与网裂龟裂稍有不同。为保证灌缝的效果,先将裂缝周围及内部的杂物清理干净,可使用空压机保持裂缝内部环境干燥,填补裂缝的材料应选用玻璃纤维改性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乳化沥青或热沥青,然后进行灌缝工作,直至将裂缝完全填满。若裂缝较宽,按照一般的灌缝流程进行,但灌缝的材料应选用沥青砂或细沙式沥青混合料,压紧实,撒油封口并撒沙扫均,清理好路面。

4、对纵、横向裂缝的处理技术

由于温度变化等原因引起的路面基层的温缩和干缩产生的纵、横向裂缝,若裂缝宽度在6 mm 以下,要将裂缝处清扫干净,用压缩空气吹去表面的尘土,再用加热或乳化的沥青将裂缝堵住。若裂缝在6 mm 以上,首先要清除缝内的杂物和松动的裂缝边缘,或者开槽后沿着裂缝用压缩空气将其吹干净,再用砂砾或者细粒式的热沥青混合材料进行填充,将其捣实后用烙铁封口,之后再撒砂、扫均匀,也可以考虑应用乳化的沥青混合材料填充。

5、处理推移

根据推移的面积,将其分成几个部分,使用切割机将其进行切除,并将碎石、灰土等杂物完全清除,先铺撒粘层沥青,用混合沥青料进行填充。杂物清理后,深度较大,超过5 cm,可以将下层和上层分开填充铺筑。下层填充材料使用颗粒较大的沥青混合料,压紧实,再进行上层铺筑工作。上层铺筑则使用颗粒较小的沥青料或中料沥青,压紧实并处理平整。两层铺筑发可以避免厚度过高,沥青的紧实度不够的缺陷。

6、压实沉陷路面

在对于沉陷的问题上,先使用切割机把病害路面的沥青层与水稳层切割开,测量病害部分的面积和修复范围,根据该类数据设计施工方案。在病害周围进行划线锯缝或开挖,清理病害层,对其内部及周围的碎石、沥青颗粒及灰土等杂物进行清除,为了增加填充物的粘合度,可使用高压吹风机见病害去面层下的灰土吹拂干净,铺筑混合料,压紧实,其高度应以原来路基保持一致,最后在表层喷洒粘合油,防止雨水渗透。如果路面沉陷的因素为地基处于地下水浸泡中,在割开病害层后,应先做好相应路基基底排水工作,在基底设置排水盲沟或其他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在以后再次受到损害。

7、增强施工管理、提升施工质量

施工中要选用原材料生产规模较大的施工单位,采用统一的筛选尺寸,减少由于材料关系复杂因素带来的变异性。还要重视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采用低敏感度的材料,在施工中适当地增加沥青表层的厚度,加筋罩表面层,提高沥青的性能。另外,可以设置中间层,避免由于半刚性基层裂缝原因导致沥青路面的发射裂缝;做好施工各环节的衔接工作,半刚性基层在养生期结束后,要赶快铺筑沥青,防止基层受到阳光长时间的曝晒。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裂缝如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修复,对车辆的通行产生影响,同时缩短道路的寿命,所以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率,对裂缝进行有效的防治和处理是较合理的措施,可以多方面多角度研究,通过合理地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来减少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郭伟.津汕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04)

[2]徐东.探讨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养护措施与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2012(02)

[3]林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0(22)

[4]刘珂,柴旭.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J].青春岁月,2011(18):327-329.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第12篇

沥青路面的损坏总体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结构性损坏, 包括路面结构整体或其中一部分的损坏, 使路面不能支承预定的荷载;另一类为功能性损坏, 它可能不伴随结构性损坏而发生, 但由于平整度和抗滑性能的下降, 使其不再具有预定的功能, 从而影响了行车质量。

围绕建设与养护、维修与预防的关系, 只有长期保持良好的路面使用性能, 道路建设的巨额投资才能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 而预防性养护的意义就在于:是在功能性病害先兆时进行, 可延长路面的使用周期, 节约养护维修资金。

2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内容和特点

2.1 养护时机合理

沥青路面在其寿命周期内可分为3期: (1) 建成投入使用开始, 沥青逐渐被氧化、损耗; (2) 沥青路面出现微小裂缝、小坑槽或脱皮现象; (3) 路面出现较大面积裂缝, 并贯通形成龟裂, 最终出现结构问题。

路面预防性养护是对高速道路路面采取的一种高标准的养护方式, 要求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态时, 即路面处于第1阶段时开始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 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使路面始终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2.2 养护周期规律

预防性养护标准高, 而路面使用性能随时间变化逐渐下降, 因此必须周期性实施养护措施, 即定期开展路况调查, 采集路况数据, 进行分析与评价, 当路面使用性能降到预定标准时, 及时实施养护策略, 恢复路面服务功能, 如此循环挂复。一般高速道路要求每年进行一次路况检测, 实施预防性养护可增加检测频率, 特别是对Et常巡查中发现病害的路段作专项检测与评价, 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实施养护措施。因此, 预防性养护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相对于另外2种路面养护类型, 其周期短, 即养护频率高。研究表明:沥青路面在一个寿命周期内实施6次以上全路面预防性养护, 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同时保持路面较好的服务功能。

2.3 预防性

对路面状况连续检测、评价3年后, 获得一组连续数据, 可以建立模型对路面使用性能各指标进行预测, 对将来需要养护的路段及养护对策进行预测。通过路况的检测、评价与预测, 适时对路面采取适宜的保护性养护措施, 保护路面, 预防各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通过评价与预测, 考虑未来交通量的增长, 对出现病害或预测即将出现病害的路段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 做到治本治标, 以防微小病害发生与恶化。所以预防性养护属于主动养护, 体现了“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养护原则。

2.4 机械化程度高

路面预防性养护离不开先进的检测手段。先进的检测手段效率高, 不仅能满足预防性养护的检侧频率, 而且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和科学性, 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高速道路的检测效率和质量, 已开发和应用集成检测技术, 由1台专用车即可完成路面状况的各项检测。另外, 路面预防性养护宜采用机械化的施工方法, 以保证路面养护施工高效、优质、快速完成。

3 道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3.1 开槽、灌缝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多以裂缝形式出现, 加上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普遍存在, 使得大量路表水沿裂缝侵入路面结构内部, 甚至进入路基, 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车辆荷载特别是重载交通和动态水的交互作用下, 经常出现基层细骨料流失、唧泥 (浆) 现象, 严重的则可能导致坑槽的出现。如果不及时对路面裂缝进行合理处治, 必然会加剧路面的进一步损坏。开槽、灌缝工艺首先通过利用专用开槽工具沿裂缝开具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矩形小槽, 然后采用自行加热与灌注于一体的灌缝机把热熔型聚合物密封胶灌人槽 (缝) 由于该工艺所采用的开槽工具的特殊灵活和密封胶材料优越的技术性能, 大大提高了路面裂缝处治的质量和耐久性, 真正达到了抑制裂缝的继续扩展、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对于开挖面层后发现的大于5mm的基层裂缝, 则可以在进行裂缝清理后直接灌注, 以密封胶灌满为佳。

3.2 雾封层施工工艺

由于目前高速道路沥青面层事实存在的施工离析现象或孔隙率过大.即工程先期已有的缺陷、隐患问题, 有效的预防路 (桥) 面因此而造成的渗水现象已变的非常必要, 而路面雾封层技术是一种很直接、有效和经济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雾封层是在沥青面层上喷洒一层薄薄的、高渗透性改性乳化沥青, 形成一层严密的防水层将路面封闭, 起到隔水防渗、保护路面使用功能, 最大限度地减少路面的水破坏, 加大路面粗细骨料间的黏结力, 由此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从而节约养护资金。雾封层作为一种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其经济、迅捷, 能有效地防止沥青路面的水破坏, 比较适用于高速道路的特殊养护条件和要求。

3.3 微表处施工工艺

微表处是采用专用摊铺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合理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并迅速摊铺到原路面上, 形成一层与原路面结合牢固、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性能、在摊铺后1~3h内开放交通的薄层 (1cm) 结构。目前微表处罩面技术主要是用于建立和恢复道路表面功能, 在高速道路路面养护工程中微表处已经成为防水、抗滑、耐磨、耐久的道路表面功能层。随着该施工工艺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施工质量的提高和综合成本的降低, 在高速道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上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3.4 微表处修复车辙施工工艺

微表处修复车辙施工技术是以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为黏结料、借助专用的摊铺设备进行施工的一种冷拌沥青混合料不等厚薄层摊铺技术。它具有施工进度快、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 可以迅速恢复和改善原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提高防水性和抗滑性。车辙横断面一般为下凹形曲线, 其填补厚度为变量, 这就需要混合料中骨料粒径按照辙槽的断面正态分布。这种近乎理想化的技术要求只有微表处工艺可以做到。因为用于微表处的稀浆封层机配置一个“V”形摊铺槽, 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浆体中各种粒径的骨料就会在“V”形摊铺箱内经搅拌按照厚度变化呈正态分布进行摊铺, 同时在辙槽上方形成一定的预留拱度, 为混合料经受行车荷载进一步压密作出预留。

一般来说, 微表处适用于25mm深度以内的车辙处理。根据经验, 对于12mm以内的车辙可以一次摊铺修复;较深车辙分层摊铺时, 每层摊铺间隔一般在1d以上, 待下层完全干燥并基本压实后, 再进行上层摊铺。微表处处理车辙面层一般略高于路面摊铺厚度的20~40为宜, 即预留适当的拱度, 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辗压与原路面基本持平。根据经验, 夏季高温季节一般一星期左右;秋冬低温季节半月左右, 基本能够达到相对密实。对于早期车辙修复, 微表处工艺是一种较好的养护技术, 既能节约大量养护资金又能缩短施工作业时间, 已受到广大业主的普遍欢迎。

4 结语

上一篇:资产损失准则下一篇:结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