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判别范文

2024-07-11

类型判别范文(精选6篇)

类型判别 第1篇

气候类型判别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其蕴含的智力价值较高,在进行气候类型的判别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进行定性的分析,而且要进行定量的分析,有一些还要求学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判断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

二、气候类型判别题的相关图表

1.各月气温、降水数据表。

2.各月气温、降水点状图。

3.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月份分配柱状图。

4.自然景观图,如典型的植被、动物、土壤等特征。

5.某些国家代表性的建筑。

6.民居建筑的特点。

7.居民的服饰。

三、必要的知识储备

做气候类型的判别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在世界范围的分布规律。

四、气候类型的判别步骤和方法

以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月份分配柱状图为例,判别时,一般采取下列的步骤和方法:

步骤一:根据平均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出现的月份、气温曲线的形状,确定该地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采取的方法:一般来说,北半球最冷月是一月,最热月是七月,南半球反之。因此,气温曲线呈“山峰”型,则该地位于北半球,而气温曲线呈“山谷”型,则该地位于南半球。

步骤二:以温定带。也就是根据气温的数据,确定该地处于热带、温带(包括亚热带和亚寒带)还是寒带。

采取的方法:一般来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是热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下0℃以上是亚热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也同此例);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且最热月温度大于18℃是温带;最热月平均气温在5℃以下是寒带。

步骤三:以水定型。也就是根据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最后确定该地属何种气候类型。

采取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根据降水月份分配柱状图可以判断该地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雨型还是冬雨型,结合步骤二,就可以确定该地是什么气候类型了。

四、气候类型判别典型例题解析

例一、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卷)地理(江苏卷)

第32题:图11是图12中两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反映图12中甲地区气候状况的是图11中的图,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是:。

(2)依据图11中属于乙地区的气候资料,简述影响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以及该地最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及其发生的月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甲、乙两区域的气候特点、气象灾害等方面的分析。本题的解答思路有两种,其一是首先判断出a与b两幅气候状况图反映的气候类型,然后判断与甲、乙两区域图的对应关系;其二是首先判断出甲、乙两区域的大致地区,并判断出两个地区的气候类型,然后与a与b两幅气候资源图所反映的气候类型相对应。两图中的纬度数都是向北方逐渐增加,故都处在北半球;经度数均向东逐渐增加,故均为东经度。甲图中的45°N与20°E的交点应在地中海以北附近,故甲区域应在地中海沿岸及其以北地区,以地中海气候为主,与a图相对应;30°E过开罗附近、波斯湾北缘、新德里附近、密西西比河入海口附近,40°E介于非洲大陆与印度半岛之间,故乙区域大致在阿拉伯半岛波斯湾以北以西一带,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故与b图相对应。区域定位之后,经过联系资料对区域进行分析便不难得出正确答案:(1) b为地中海气候;最高温出现在7月,少雨;冬季温凉多雨(冬雨夏干)。(2)降水少,水资源不足;沙尘暴、干旱;发生时间为5 (6)—10 (9)月。

例二、左图中给出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的坐标区间,据图判断回答:(8分)

(1)四地气候类型是:甲,乙,丙,丁。

(2)甲地气候特点是。(3)乙地气候成因是。(4)模拟该图对气候的表示方法,画出第五种气候的月均温、月降水区间,并标注该气候的名称。

解析:此题颇有新意,主要考查学生能否从图中获取四地月均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从而判断四地的气候类型,进而得出其他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图可知,丙和丁月平均气温的坐标区间都在20℃以上,故两地均为热带地区。丙地的月降水量坐标区间在10mm以下,为热带全年少雨型,是热带沙漠气候;丁地的月降水量的坐标区间在200mm以上,为热带全年多雨型,是热带雨林气候。甲地月平均气温坐标区间在-10℃—20℃,为温带气候类型,月降水量的坐标区间在20mm—240mm之间,且为夏雨型,故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地月平均气温坐标区间在5℃—25℃,为亚热带气候类型,月降水量的坐标区间在20mm—120mm之间,且为冬雨型,故为地中海气候。通过分析不难根据第五种气候类型的特点画出其月均温和月降水区间。正确答案如下:(1)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2)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3)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4)略。

例三、2000年8月13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沉没,如左图所示。则巴伦支海沿岸的气候符合下右图中的()。

解析:根据上图不难看出巴伦支海位于北极圈之内,属极地气候,选C。

例四、下面是一组海峡示意图(图中数字为经纬度),上述四海峡附近符合下图气候类型(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的海峡是()。

A.A海峡和B海峡 B.B海峡和C海峡

C.B海峡和D海峡 D.C海峡和D海峡

解析:根据各月气温和降水点状图,可知该气候类型为北半球亚热带冬雨型气候即地中海气候,根据经纬线和海陆轮廓的特点,可知A海峡为直布罗佗海峡,B为土耳其海峡,C为曼得海峡,D为霍尔木兹海峡。故答案选A。或根据四地纬度的特点也可得出正确的答案,因为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

例五、下图给出临太平洋某地降水量逐月分配情况,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用实线画出该地气温年变化曲线。(示意图)

(2)该地所处自然带是;

所面临的洋流名称是。

(3)该地所在国家为。

(4)与该地同纬度的大西洋西岸有世界著名的草原,该草原所在国从农业发展水平上属于。当上述著名草原正值雨季时,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以为主要特征。

类型判别 第2篇

【关键词】反馈类型;反馈极性;判别方法

【中图分类号】TN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061-02

1 引言

反馈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反馈有正负之分。掌握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有利于分析电路功能。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近年来对中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理论和专业基础普遍较差的特点,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总结出一套易于理解的简单判断正负反馈类型的方法。

2 正、负反馈的概念及区别

在电子电路中凡是将放大电路(或某个系统)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电路(反馈电路)引回到输入端,用于影响其输入端(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或电流)的措施称为反馈。若引回的反馈信号削弱输入信号而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降低,则称这种反馈为负反馈,若反馈信号增强输入信号,则为正反馈。

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区别是以反馈信号增强还是削弱原有信号的作用而定。负反馈既能稳定静态工作点,又能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还能实现特定的功能,因此,在放大电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正反馈是起增强原有信号(提高电路的放大倍数)的作用,但是在放大电路很少用正反馈,这是因为正反馈将引起自激振荡,使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所以要加以避免。但正反馈也有有利的一面,即在波形产生和波形变换的电路中,我们需要人为地把电路接成正反馈形式,从而产生所需要的波形。在电子技术实践中,要正确组成反馈放大电路和振荡电路,就必须清晰准确地判别正负反馈。

3 正、负反馈的判别方式

不管什么类型的反馈放大电路,也无论采用什么反馈方式,都可以简化为如图1的方框图。

,说明在深度负反馈的条件下,闭环增益Af 非常稳定,仅仅取决于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电路无关。

3.2 瞬时极性法

在具体电路中判断反馈极性,一般是利用电路中各点对“地”的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来判别,即假设放大电路中的输入电压处于某一瞬时极性,沿放大电路通过反馈网络再回到输入回路。依次定出电路中各点电位的瞬时极性。如果反馈信号与原假定的输入信号瞬时极性相同,则表明为正反馈,否则为负反馈。这就是瞬时极性法。严格地说,反馈极性与信号的频率有关,我们通常所说的反馈极性是指中频而言。在此频率下,通常把射极旁路电容,隔直流电容看作短路,把管子的极间电容看作开路,并且不产生相移。

运用瞬时极性法判定电路各点电位极性时,一定要非常熟练掌握三极管三种基本联接方式的判定及相应方式输出信号电压的相位关系。双极性型或单极型的晶体三极管有三种基本联接方式,其中双极型包含有共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三种。在共射极电路中,基极电位和集电极电位的瞬时极性相反,当有射极电阻并且没有旁路电容时,基极电位和发射极电位闲瞬时极性相同。在共基极电路中,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同。则射极电位的瞬时极性与集电极相同,当有基极电阻无旁路电容时,射极电位与基极相反。同理在共集电极电路中,因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基极电位与射极电位相同,与集电极电位相反。在集成运放电路:看反馈信号fX&是加在同相端还是反相端,单级集成运放反馈信号由输出端引回同相端的反馈为正,而引回反相端的反馈为负。

判断反馈极性的方法:用瞬间极性法的前提是按中频段考虑的。具体步骤是:(1)按中频段考虑,即不考虑电路中所有的电容对相位的影响。(2)用正、负号(+、-)或箭头(↑、↓)表示电路中各关键点对“地”的电位的瞬时极性(或瞬时变化),这种表示要符合放大器的基本原理。(3)要逐级进行。最后看反馈到输入端的信号的瞬时极性,若与原输入信号的相位性关系判断反馈极性。其采用的步骤如图2所示。由此得出图2中的(a)加入的反馈为负反馈,图(b)加入的反馈均为正反馈。图2 采用瞬时极性法判别正负反馈

3.3 结构分析法

物流需求类型的判别分析 第3篇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 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

对物流需求的良好掌握, 不但可以提高企业内物流设施的利用率, 降低保有量, 还可以对客户有更好的信誉, 做到有的放矢, 有求必应, 不会产生需求不足或库存过剩的后果。

2 物流需求的类型

物流中心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均匀需求

这是一种最为普遍的需求类型, 所谓均匀, 就是指需求量按日、月、年等呈均匀分布, 即需求量大体不变, 就像平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 每日必需的东西。

(2) 周期需求

这种需求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需求量呈周期状 (如图1所示) 。举个例子, 每年冬天北方人都会有腌大白菜的习惯, 一到11月份大白菜的销量就非常大, 但这种需求量是短暂的, 一年仅有这么一次, 同时又是周期性的, 年年如此。又如, 每年5~8月份, 天气日益炎热, 那么人们对饮料的需求量就会随之增长, 到8月最热的时候需求量达到顶峰。其实, 所谓周期性主要就是天气、气候等因素决定的。

(3) 加速需求

指数分布就是一种典型的加速需求分布, 开始时增长速度缓慢, 随着时间的增加, 其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比如近几年来作为大连人最深有体会的就是私家车数量的激增, 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两年前私家车增长量每年只有几百台, 如今增长量已达到几千台, 据统计大连近两年的私家车猛增了上万台。又如前面举的饮料需求量的例子中, 5~8月份的需求量本身就是加速需求。

(4) S形生产函数需求

所谓S形生产函数需求实际上就是加速需求在时间上的一个延展 (如图2所示) 。没有任何事物是一直做加速运动的, 物流需求量也是一样, 它总会有稳定或者下滑的趋势。譬如拿格兰仕微波炉来说, 它在刚开始创业时无论是产品性能还是价格都没什么优势, 但为了打开市场, 格兰仕决定降价销售, 以取得市场份额, 这样他们以低于市场平均价30%的价格销售, 这样一来, 大家纷纷抢购格兰仕, 需求速度显著增长, 一举打开市场, 不仅在国内, 格兰仕还远销国外。到2008年统计数字表明, 全球50%的微波炉都来自格兰仕。由它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看出, 由于“降价”策略使得需求量快速增长, 格兰仕快速占领市场, 之后需求量就趋于稳定状态。

(5) 一次需求

所谓一次需求, 就是在可统计的时间范围内, 仅有一次的需求量, 譬如2008年我国要召开奥运会, 在物资上将有很大的需求量, 而且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里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 这就是一次性需求。

(6) 随机需求

所谓随机需求, 就是无法在时间上作出明确描述的需求, 它不服从于任何已知的函数, 比如2003年爆发的那场SARS风波, 导致板蓝根和口罩的需求量激增, 最后甚至有些地区都脱销了, 虽然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但谁也无法预料到在将来的某个时段里会不会再次卷土重来。

一次需求是可以预料到的, 而随机需求是无法预料的, 这就是两者的差别之处。

除以上的有效需求外, 还有无效需求和恶意需求。无效需求是指无法满足的需求, 比方说客户要求的提货时间短或库存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恶意需求是指信用不好的客户的需求, 他们经常退货、不付钱、爱挑毛病索要赔偿等。

物流中心每天都会接到无数订单, 那么在这些订单中哪些是有效需求, 哪些是无效需求甚至是恶意需求, 如果有了一套有效的判别体系, 不但可以提高物流中心的工作效率, 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3 贝叶斯判别

贝叶斯方法解决统计问题的思路不同于经典的统计方法。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保证决策风险尽可能小的情况下, 尽量应用所有可能的信息, 不仅包括样本信息, 还包括现场试验之前的信息。作为一种数据融合方法, 贝叶斯方法可以用于小子样试验分析。

所谓判别问题, 就是已知研究对象可分为若干个类, 并且每类的特征已知, 现需要建立一个分类规则, 以便对任意一个新的观测样品进行分类。

贝叶斯判别需要首先知道各类即各个母体的分布密度, 但各母体的分布密度往往都是未知的, 所以实践中一般都假设母体的分布密度为正态密度。有了确定的密度函数, 就可应用贝叶斯准则建立判别函数。

假设母体G (1) , G (2) , …, G (k) 均服从正态分布, 且具有相等的协差阵∑, 则各个母体的分布密度函数为:

undefinedexp

undefined

推出的判别函数为:undefined

判别规则为:

undefined

在实践中, 若各类的均值向量和协差阵未知, 则可以从每一类中分别抽取一个随机样本, 用样本均值向量和协差阵来对总体均值向量和协差阵进行估计。

4 物流需求类型的贝叶斯判别

例如对某市的物流客户需求进行评定。评定的指标由三大要素构成:客户信用度、客户忠诚度和企业资产。从该市的物流公司中随机抽取了10家客户进行判别。所调查如表1所示, 另选4个公司作为待判样品作Bayes判别分析。

带入判别函数, 得两组的判别函数分别为:

φ1=-323.17194+5.79239x1+0.26383x2+0.03406x3

φ2=-236.02067+5.14013x1+0.25162x2+0.02533x3

将各组样品进行回判结果如表2:

回判结果表明, 总的回代判对率为100%, 这与统计资料的结果相符。

待判样品判别结果如表3。

待判样品的结果表明, 公司K、L属于第二类恶意需求客户, M、N属于第一类有效需求客户。

5 结 语

本文介绍了物流需求的类型, 并采用贝叶斯数学方法对需求类型加以判别。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此方法既可以识别有效需求, 又可以提高物流企业工作效率,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参考文献

[1][日]菊池康也.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苏彦生.物流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3]丁立言, 张铎.物流系统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4]张恒喜, 等.小样本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放大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 第4篇

第一步:有无反馈判断;第二步:交直流反馈的判断;第三步:正负反馈的判断;第四步:电压、电流反馈的判断;第五步:串联反馈并联反馈的判断。

二、反馈放大电路类型判别方法

1. 有无反馈判断。

看输出端与输入端是否有公共端子或者是否通过一定的原器件连接起来, 如果连接起来有公共端子则有反馈, 否则就无反馈。

2. 交直流反馈的判断。

首先看反馈网络中是否有电容。反馈网络中没有电容元件, 可判定为交流、直流反馈都存在;如有电容元件, 就需要根据电容器件对交流、直流信号的影响来判断是什么反馈类型。

3. 正负反馈的判断。

(1) 瞬时极性法:首先假设输入信号的瞬间极性为正, 用+表示, 之后按照信号先放大再反馈的传输路径, 根据放大器在中频区有关电压的相位关系, 比如对共射级三极管放大电路而言, UC与Ub相位相反;对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而言, Ue与Ub相位相同;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而言, 输出端UO与反相输入端UI相位相反, 与同相输入端UP相位相同。同相极性相同, 反相极性相反, 依次得到各级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的瞬间极性是正还是负, 最后判断反馈信号是增强还是削弱净输入信号, 如果是削弱则是负反馈, 反之为正反馈。 (2) 结构法:如果反馈信号极性是正, 接到输入端时就是正反馈, 不接到输入端时为负反馈;同理, 如果反馈信号极性为负, 接到输入端时就是负反馈, 若不接到输入端时就是正反馈。

4. 电压、电流反馈的判断。

(1) 定义法:根据定义来判断, 在反馈中, 若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电路及负载并联连接, 反馈信号取样于输出电压则为电压反馈;反之在反馈中, 若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电路及负载串联连接, 反馈信号取样于输出电流则为电流反馈。 (2) 负载短路法:将输出负载短路 (即令Uo=0) 时, 若反馈信号消失则为电压反馈;将输出负载短路 (即令Uo=0) 时, 反馈信号仍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3) 电路结构判别法: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如果反馈信号与输出信号接在放大电路晶体管的同一极, 则为电压反馈, 反之如果反馈信号与输出信号接在放大电路晶体管的不同极则为电流反馈。

5. 串并联反馈的判断。

(1) 定义法: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观察, 若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电路串联连接, 实现了输入电压与反馈电压相减的形式为串联反馈。 (2) 电路结构判别法:在输入回路中, 如果反馈信号Xf与输入信号Xi接于放大电路晶体管的不同极, 则一定是串联负反馈;反之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接于放大电路晶体管的同一极则为并联反馈。

三、举例说明

上图为一个两级放大电路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由于级间反馈强度比本级反馈大得多, 通常多级放大电路中主要研究级间反馈。

由图可见反馈原件Rf和输入端接在晶体管的不同极, 所以我们判断为串联反馈, 从输出回路我们可以看出反馈原件Rf与输出端接在放大电路的同极, 判断为电压反馈。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它为负反馈, 由以上的判断可以得出此放大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具体的电路给出了判别放大电路反馈类型全面系统的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依据上述判别方法, 很容易对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进行快速有效的判断, 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简单, 能很快的学会,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摘要:反馈放大电路在电子线路中占有重要地位, 电子线路是电工、电子专业和电气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反馈则是电子线路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特别是反馈类型的判断是职业技术类院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因此, 如何在课程学习中掌握反馈的判别方法就成了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反馈,放大电路,类型,判别,输入端,输出端

参考文献

[1]胡宴如主编.模拟电子技术[M].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刍议放大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 第5篇

关键词:放大电路,反馈类型,判断口诀

所谓反馈就是将放大电路 (或某一系统) 输出端的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电路又引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反馈在电子线路中应用非常广泛, 利用正反馈可以产生正弦波振荡电路, 利用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工作性能, 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 并能减少电路中的非线性失真, 所以能否正确判断反馈的类型直接影响放大电路的工作和性能分析。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 归纳了放大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

1 有无反馈判断

判断一个电路是否引入了反馈, 要看该电路的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之间是否存在通路, 即是否有反馈元件存在, 若有通路存在, 且使得放大电路的净输入量发生了变化, 则电路中肯定存在反馈。如图2所示电路, 因为Rf的存在, 使输出回路中信号 (电压或电流) 反向传送回输入回路中, 对输入信号产生影响, 因而存在反馈。

2 正、负反馈判断

按照反馈极性的不同, 可以将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若引入的反馈信号加强了净输入信号, 使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比原来增大, 则为正反馈;相反, 如果反馈信号削弱了净输入信号, 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降低, 则为负反馈。判断正、负反馈常常采用瞬时极性法, 步骤如下:

(1) 假定放大电路输入端输入信号在某一瞬时的极性 (一般设为对地为正) , 用“+”表示。 (2) 根据各级电路输入、输出之间的相位关系, 依次推断出由瞬时输入信号所引起的各点电位的瞬时极性, 分别用“+”或“–”表示, 这种表示要符合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如共射极放大电路中集电极与基极电位反相, 共基极放大电路中集电极与发射极电位同相, 共集极放大电路中发射极与基极电位同相, 而对于集成运放电路则要看xf是加在同相端还是反相端。 (3) 根据放大电路中相关各点瞬时极性的情况, 看反馈到输入端的信号的瞬时极性, 若与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同, 则为正反馈, 若与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 则为负反馈。此处还有一种更为简易的方法, 即:在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比较反馈信号和原输入信号的极性时, 若反馈信号和原输入信号接同一点, 则极性相同为正反馈, 极性相反为负反馈;若反馈信号和原输入信号接不同点, 则极性相同为负反馈, 极性相反为正反馈[1]。

综合起来可归纳为口诀:“同端同号 (极性) 为正反馈, 同端异号为负反馈;异端同号为负反馈, 异端异号为正反馈”。

在图3所示电路 (a) 图中, 假定输入端的瞬时极性为“+”, 依次在图中标出了各相关点的瞬时极性如图中所示, 输出信号通过Rf反馈回了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其极性与输出端信号极性相同, 根据上述瞬时极性法判断:此时反馈信号uf和原输入信号ui接在不同点, 且它们的极性相反, 所以 (a) 图中存在的反馈为正反馈。

在 (b) 图中, 同样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此时反馈信号uf和原输入信号ui接在不同点, 且它们的极性相同, 所以为负反馈。

3 交、直流反馈判断

根据反馈到输入端的信号是交流, 还是直流成分反馈可以分为交流反馈和直流反馈。在这样的反馈电路中往往会有电容存在, 判断的时候需结合电容“隔直流, 通交流”的特性进行[2]。

图4中由于电容C2的存在使得反馈回去的直流成分被“隔断”, 剩下的只有交流成分, 所以为交流反馈。

4 电压、电流反馈判断

按照反馈信号的成分, 反馈可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判断的方法采用输出短路法:假设将输出端短路 (即输出电压u0 (28) 0) , 此时若反馈信号消失则为电压反馈;若电路中仍然有反馈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归纳为口诀:“电压、电流看输出, 存在为电流, 消失为电压”。

图5 (a) 中, 若将输出端短路如图中红色线条所示, 此时反馈回路中电阻R1, R2两端电压均为零, 无反馈信号存在, 所以为电压反馈。

图5 (b) 中, 若将输出端短路如图中红色线条所示, 此时尽管电阻LR两端被短路, 但是仍有电流成分信号通过电阻1R反馈到了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说明电路中仍然有反馈存在, 所以为电流反馈。

5 串、并联反馈判断

根据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电路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 可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若输入端净输入量表达式是电压相加减的形式, 则该电路为串联反馈;如果输入端净输入量表达式是电流相加减的形式, 则该电路为并联反馈[3]。

判断的方法为:电路结构判别法。

当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接在放大电路的同一点 (另一点往往是接地点) 时, 一般可判定为并联反馈, 此时在输入端净输入量表达式以电流相加减的形式出现;

而接在放大电路的不同点时, 一般可判定为串联反馈, 此时在输入端净输入量表达式以电压相加减的形式出现[4]。

归纳为口诀:“串、并联看反馈 (信号) 与输入 (信号) , 同端为并, 异端为串”。

图6 (a) 中, 反馈信号uf与输入信号ui接在放大电路的不同点, 所以为串联反馈; (b) 中反馈信号uf与输入信号ui接在了放大器的同一端, 所以为并联反馈。

本文对放大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判断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得出了一些简单易记的判断口诀,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运用这些口诀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反馈的类型,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成主编.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 (第2版) [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年7月.

[2]刘淑英主编.电子技术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2月.

[3]覃翔华.放大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快速判断方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年21期, 156-157.

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别教学设计 第6篇

在高等职业院校汽修类汽车机械基础教学中, 多数教师在教授铰链四杆机构章节时, 常常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 导致了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感觉内容空洞、含糊不清, 联想不到生活当中的实例。二是学生多数是来自传统教学环境下的普通高中, 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普遍较差, 故多数同学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比较费力, 思维品质和感性认识能力较差, 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虽然教材中的“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的判别方法已经做了详细讲解, 且推到出的结果和过程也非常的浅显易懂, 但学生在学习时还是较为吃力, 很难跟联想到生活当中的实际例子, 难以理解各构件之间的相互运动关系。故笔者对此部分内容教法级学法做了重新设计[1]。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掌握“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的判别方法。

2.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观察能力, 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协作学习兴趣。

2.3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实例的的制作, 使学生对铰链四杆机构产生感性的认知, 熟悉了各构件之间的相互运动关系。教师通过教学实例分析, 汽车零件的引入, 及理论知识的讲解, 让学生对此部分知识有了系统全面的掌握[5]。

3 教法与学法

通过习理论—现制作—再抽查—后总结—引实例六个步骤, 让学生掌握对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判别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完成此部分知识的教学内容[4]。

4 教学过程

4.1 习理论

在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别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通常老师是将此部分所有的理论知识全部一股脑抛给学生, 显然这样的做法是极其不合理的, 而笔者认为在此部分理论知识的教授时, 只需要交待以下两点:

(1) 如图1中AB所示, 在机架确定的情况下, 一端固定能做360°整周旋转的杆件即为“曲柄”。

(2) 如图1中CD所示, 一端固定不能做360°整周旋转的杆件即为“摇杆”[2]。

4.2 现制作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每组制作出规定的四杆机构。

(1) 将长分别为45mm、100mm、70mm、120mm的两端有孔的木条, 参照图1尾相连。让学生分别以各杆为机架, 观察所能得到的四杆机构类型, 并做好记录。

(2) 将长分别为40mm、40mm、70mm、70mm的两端有孔的木条, 参照图2和图3尾相连。让学生分别以各杆为机架, 观察所能得到的四杆机构类型, 并做好记录。

4.3 再抽查

待制作完成, 随机抽几位同学公布自己的小组参照图1和图2所得到的四杆机构类型, 听取各四杆机构形成方法。

4.4 后总结

通过前三步的教学, 教师可由此教会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别, 其关键要素由图1和图2具体说明:

图1:

(1) AD杆为机架时, 会出现“曲柄AB”和“摇杆CD”, 曲柄+摇杆=曲柄摇杆机构。

(2) AB杆为机架时, 会出现“曲柄BC”和“曲柄AD”, 曲柄+曲柄=双曲柄机构。

(3) BC杆为机架时, 会出现“曲柄AB”和“摇杆CD”, 曲柄+摇杆=曲柄摇杆机构。

(4) DC杆为机架时, 会出现“摇杆BC”和“摇杆AD”, 摇杆+摇杆=双摇杆机构。

图2:此四杆机构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无论以哪杆为机架, 都将得到“双曲柄机构”。

图3:此四杆机构较为特殊, 无论以哪杆为机架都将得到“反向双曲柄机构”

4.5 引实例

在探索实例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日常生活中实例的工作原理, 这样就能将理论与生活很好的结合起来[3]。

5 教学感受

本课堂的一个亮点是在教学图形的制作这一环节, 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非常直观的效果, 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采用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到实处, 学以致用是最终的目的, 这也为今后面对实际工作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孔戎.铰链四杆机构的性质及判别方法课程教学设计[J].教学探索, 2014, 11.

[2]宁煜.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判定的教学实践[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2005, 6.

[3]夏咸红.浅谈提高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与分类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 2012, 12.

[4]张美.浅析铰链四杆机构的课堂教学思路[J].职业, 2009, 12.

上一篇:流化床干燥器下一篇:情景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