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意识教育范文

2024-06-28

世界意识教育范文(精选11篇)

世界意识教育 第1篇

一、世界意识教育的概述

(1) 世界意识的含义。具体而言, 世界意识指的是发生在一定空间单元内、一定跨度的时间内的现象及事物 (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 对人脑所产生得刺激及其所作出的反应。世界意识的特征主要包括:所选择的现象或事物必须是与“世”“界”有关的内容, 也就是要具备时空性;所呈现出的外部世界应当是联系的、系统的或者整体的、联系的, 以此才可以被清晰地予以感知, 也就是整体性;应当将情感外显的目标进行细化分类, 详细确定量化的标准, 以此才能够融入“内隐”的意识世界, 也就是世界意识的外显性。

(2) 国际意识教育的基本要求。从总体上来看, 国际意识培养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 (1) 国际意识要求学生要拥有较为开阔的视野, 要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特点把握好。 (2) 国际意识要求学生对一切人类发展中所得到的成果理性地加以对待, 充分尊重世界文化、经济、历史等发展的多样性, 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等, 要以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与理解。国际意识要求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意识, 要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尊严感, 使学生能够为了国家的强盛及民族的繁荣而努力学习及不懈奋斗。

(3) 世界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中, 世界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近些年以来, 世界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 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已经无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所以, 我国必须时时刻刻关注世界的变化及其他国家的发展, 要密切关注整体上的世界发展态势, 虚心学习及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 进而推动我国更快更好发展。而为了与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相适应, 高中历史教学应当切实承担起国际意识教育的重大责任及任务, 要使每一位学生均可以用国际化的眼光来对世界性问题予以看待。 (2) 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随着世界发展步伐的迅速加快, 对人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所以, 在全新的时代, 高中生就必须切实顺应时代的发展, 争做全能型的人才。高中历史教学则对此重任予以担当, 在学生全局意识和长远目光的培养上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能够使学生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 并且正确地认识民族问题与国家问题, 比如恐怖主义、局部战争等, 使学生的责任意识更强。

二、高中历史新课程下实施世界意识教育的策略

(1) 形成开放的学习心态。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开放的学习心态培养, 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他人的优势, 虚心借鉴其他国家的文明特色及先进技术。比如, 在对明治维新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历史教师应当重点向学生讲述:日本是如何向西方先进国家进行学习的, 日本在学习了西方国家以后, 其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应当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 日本在进行“明治维新运动”的过程中, 大力提倡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 采取文明开化策略, 派遣留学生切身融入到实际的外国文化的学习中, 并且根据西方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国民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日本得以迅速崛起的原因是因为懂得虚心学习他人, 善于利用和借鉴他国的优势, 这样学生就能够关注世界, 并且对他国的发展优势正确且客观地加以看待。

(2) 关注文明的交融及碰撞。关注文明的交融及碰撞史实, 是世界意识培养的重要方面。例如, 资本主义殖民的扩张对美洲文明以及非洲文明有什么影响, 文明如果是各自孤立发展及存在的, 那么世界意识教育便会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失去, 而只有当弱势文明与强势文明发生碰撞且互相影响时, 才有世界意识培养的必要, 而如果文明碰撞的史实欠缺了情感上的震撼及体验, 那么就无法体验到文明碰撞中的创伤和巨痛。高中历史新教材高度关注“文明的交融与碰撞”, 因为其能够展现出历史知识的发展演变, 揭示出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 特别是采用比较的视角可以将历史知识的时代性特色彰显出来, 充分地展现了世界意识的理念。所以,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立足于我国的立场且从世界视野来给予“世界意识”充分关注, 在教学设计中将世界意识教育纳入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中。在教学中采用比较的方法, 开展“世界”视角上的学习, 并且通过三维目标的实现, 来达成培养学生世界意识的目的。

总之, 世界意识教育是在时代发展以及人类进步中应运而生的, 是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因此, 历史教师应当积极地推进世界意识教育, 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渐地渗透世界意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潇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国际意识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 2012 (18) .

[2]黄国庆.对高中历史中世界意识培养的几点看法[J].考试周刊, 2009 (39) .

论高中世界史教学的全局意识 第2篇

世界近代现代史(以下称世界史)的整体观,决定了教学要以世界为全局,将具体历史纳入世界范围之中 予以考察,论其演进,这就是本文所指的全局意识。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课本(人教版,以下称新课 本)有叙述简明、分析加强、知识面宽的优点,而支撑这些优点的是该书的全局意识。

全局意识也应体现在教法的改进上。以往世界史教学存在的最大缺陷是缺少系统的历史论证。常被使用的 历史知识结构教学法,也多落于对具体历史知识“表解图式”的俗套,难以发掘历史的内在联系。本文论述的 历史环境分析法和基本的历史联系分析法,既是针对上述弊端而言,也是让教学体现世界整体观的一种思路。 以下分别就新课本内容结构和改进教学方法,以及中外历史联系,依次谈四点见解。

新课本的开 篇章是“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叙述的是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历史变化,意在回答资本主义 是怎样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内容安排以经济为“主线”,同时叙述了这一 时期西欧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如介绍西欧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用这些没有引用过的历史材料,论证历史的 合力作用,揭示“导致现代社会形成的内在机制”,体现历史的全局变化。

历史全局意识不仅要说明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还要说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旧课本在 历史材料选用上,存在“片断性”,加上理论定性有失实之处,完整地说明世界受到局限。新课本对大部分历 史过程的叙述较简略,腾出篇幅,增加了大量的历史新材料,使许多重要的历史环节得到补充,扩大了容量; 有关内容定性,吸收了学术界的新认识,以容纳生产力发展为标准,解释了世界的竞争与共处,有助于说明世 界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拓宽了教学思路。

新课本的全局意识,还从加大现代史论述力度上体现出来,特别是二战后的当代史内容大有增加,由原来 的4课时增加到11课时,对当今世界的一些基本问题,对一些重大的历史变故,都作了较全面的评述,不仅增添 了信息量,而且给人以科学的认识。这对把握当今世界运动的走向极其有益。课本的新变化,呼唤着教学上的 创新。

全局意识是高中世界史教学的思维“支架”,将之托起的是对世界历史环境的分析。世界历史趋同存异, 无不与历史环境变迁息息相关。那些曾占据世界显著位置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历史 环境所促成,所造就。教学之长就在于运用历史环境分析法而得其要。所谓历史环境,就是历史存在所需要的 社会条件,以及推动其发展的社会需求。在世界史教学中运用历史环境分析法有两个关键“切入口”。

(一)追溯历史环境变迁的源头,探讨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

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对经济进行国家干预,实行某些社会改革,迎来了新的科技革命,使它们在一个 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得到很快发展,社会矛盾相对缓和,被称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从历史环 境变迁的源头观察,30年代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从一种体制向另一种体 制的过渡”(注:《试论30年代经济危机对世界整体进程的影响》,《世界历史》第1期。)。这就是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它的最具代表意义的事件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当政期间,放弃“自由放任的经 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整政策”。新的政策“不独挽救了美国濒于崩溃的资本主义制度,还给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进行‘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注:《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 代(1929-1945)》,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新政”还给国际经济带来了重大调整,国际经济合作机构在二 战前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建立起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这些变化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 世界历史环境变迁的轨迹,构成了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50-70年代,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史上的改革,没有一例可以说明它能消除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让人们看到它否定自身 剥削性“蜕变”的现实。由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具有强大的生 命力,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光明前景。苏联东欧剧变,只能说明实行苏联社会主义旧模式的失败,并不能否定社 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必由之路的道理。因此,对当今世界历史环境特征的最好概括,应是“我们正处于资本主义 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激烈竞争和共处的时代”(注:《当今世界50年的多样性统一进程》,《世界历史》1995 年第3期。)。新课本用专门章节评述东欧各国和苏联的变化,以及两极格局的崩溃,为教学把握历史环境,认 识当今世界政治多元化的历史趋势提供了分析的可能。

(二)从历史环境变迁中,探讨重大历史现象的多向性

历史现象的多向性,深深打上历史环境变迁的烙印。新课本的丰富内容,使这一教学思路可以充分展开。 16世纪,英国的亨利八世以议会为后盾,借宗教改革,提高王权,使宗教改革成为英国历史上的“政治遗产” 。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时代,这份“遗产”发生了变异,查理一世站到议会的对立面,对清教徒运动处置不当 ,造成政治危机,导致内战的爆发,促成英国封建专制王权的崩溃,揭开了英国历史的新 篇章。历史情况不同 ,极其相似的历史事件的内容和结果就大不相同。

工业革命之后,工业文明带来了时代的新变化,历史环境中的变革因素空前活跃,世界交往更具有“变革 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功能”。(注:《“交往”与历史转折》,《新华文摘》第7期。)。西方殖民扩 张,是近代世界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到19世纪末,殖民主义具有明显的“双重使命”特征。早在1853年,马 克思以印度为例,对“双重性”作了深刻的论述(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教学要紧扣历史环境的变迁,将殖民体系的形成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指出殖民主 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工具”,动摇了东方各国“传统社会”的根基。

二战中结成的反法西斯联盟,深刻影响战后历史环境,冷战对局,也没有改变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50 多年来,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100多个新兴的独立国家诞生,第三世界在国 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两极格局解体前后,出现了地区一体化集团,形成世界多极化的 走向。像欧洲共同体在冷战中建立,在冷战结束之后加快发展,令世人瞩目。当前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相对稳 定的国际环境,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另外,近来,世界各国经济力量的消长有新的改变。70年代以 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崩溃了,80年代日本和一些西欧国家经济增长创“奇迹”的时代结束了; 而与此同时,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特别是中国经济腾飞,都表明在世界经济逐步走向一 体化的进程中,竞争的激烈性,经济制度模式的多元化。凡此种种,无不需要多视角地观察历史环境的变迁, 将解释寓于其中,分析历史现象的多向性。

列宁在《论国家》中指出,用科学眼光观察问题,“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 联系”(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在世界史教学中,运用基本的历史联系分析法 的出发点与归宿是贯注其间的全局意识,它落实于教学,根据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历史 事物在运动中的内部联系;一类是历史事物间在运动中的相互联系,此类又分“横向”和“纵向”两种,举例 说明如下。

主题明了,发掘内在。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具普遍意义的伟大事件。19世纪的世界,是在法 国大革命的旗帜下度过的。法国大革命的主题是什么,内在精神体现在哪里,这正是历史联系所要贯串下来的 要旨。

新课本对法国大革命及其延伸的叙述,紧紧扣住摧毁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这一主题。它 与旧课本比较,替换了一些新的历史材料,篇幅大有压缩,论述却有加强。教学也应紧扣主题,以清晰的历史 联系,呈现法国改造的历史画卷。

法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以激烈的方式,冲击法国及欧洲,由启蒙思想的流行,到 各种政治模式的试验,有急进,有倒退,给历史留下艰难曲折的记录。君主立宪、共和与帝制交替表演,为世 界历史所仅有,直到19世纪70年代,法国才克服封建复辟的危险,进入平稳的历史发展时期。深究法国的政治 斗争与反复变化的原因,可以清楚看到,民众的广泛发动和法兰西民族的爱国精神,同法国缺乏坚强的工业资 产阶级力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加之法国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以及封建欧洲的背景,构成了法国 政体演变的长期性、曲折性和斗争的激烈性。从世界近代历史演进的广阔范围来看待法国政治变迁的丰富内涵 ,不难发现它的普遍意义。

横向比较,深化启发。新课本对工业革命的叙述,由英国开始,兼顾法、美、德、俄、日,许多评述都是 旧课本未涉及的,有相当的理论深度。此一叙述格局,为比较诸国工业革命的异同提供了依据。教学要通过横 向历史联系,获得历史启发。英国为什么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美国和德国何以后来居上,法国进展却相对缓慢 ,俄国始终滞后,日本怎样急起直追,从中看到各个国家经济发展道路的基本走向和经济模式的大体框架,这 都是教学应当深化的问题。

历史比较,是体现历史全局意识的重要途径,上述五国工业革命的比较,是横向历史联系的一个重要视角 ,给世界史教学大大地拓宽了思路。比如,与西方列国比较,日本的工业革命启动在前,原始资本积累的主要 来源在后。在甲午战争为起点的以后间,日本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工业起飞的资本来源是战争赔款。甲午 战争,日本从中国得到的战争赔款,是当年日本财政收入的.8倍。“那笔钱除了少量地用于伤亡官兵的抚恤金外 ,全部用于工业建设。毫无疑问,它对日本工业化是决定性的。”(注:《日本原始积累的来源》,《光明日 报》193月1日。)

纵向关联,体察潮流。新课本对国际关系的叙述,作了较大的补充,维也纳体系、凡尔赛体系、雅尔塔体 系跃然纸上,构成国际关系史的骨架。这三大“体系”可以在教学中作多种关联性的“裁剪”,对历史潮流作 多侧面的观察,形成生动的历史联系。比如,民族觉醒就是其中的重要一脉。

18世纪以前,欧洲“有国家而没有民族”(注:《拿破仑时代》,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当时欧洲的 封建君主们任意肢解有统一民族关系的国家。法国大革命后,民族觉醒推及全欧洲。拿破仑败亡后建立起来的 维也纳体系,虽然逆潮流而动,为维持欧洲封建秩序,不惜践踏民族利益,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认了民族 利益的存在,开创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河。以后维也纳体系的瓦解,无不与欧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相 关。一战结束后,划分欧洲政治地图时,比较重视民族自决,波兰复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帝国、俄罗斯帝国 垮台,一批民族国家出现在欧洲地图上,凡尔赛体系适应了这一民族解放的趋势,是欧洲得以维持20年和平的 一个重要因素。二战中,在反法西斯大旗下,民族解放运动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勃兴起来;二战后,民族解 放运动形成了汹涌澎湃的世界潮流,给雅尔塔体系以深刻影响。联合国的成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如今 联合国的成员国,大多是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国家几乎都是殖民主义时代的被压迫民族,在联合国中举足轻重 。这样的教学梳理,饱含着历史的全局意识。

中国人读世界史,必须要联系中国历史的变故与世界史的关系。近年来,根据中国改革开放的国策,不少 学者提出:“不但要从中国去观察世界,也应该从世界的角度来透视中国。”(注:《从世界的角度透视中国 》,《新华文摘》年第5期。)新课本的内容结构,也有利于加大中外联系教学的力度。笔者仅针对过去教 学中的疏漏,举出三例,以呈管见。

(一)地理大发现为欧洲和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新课本对世界历史的叙述也由此开始。中国的四大发明, 成为欧洲历史跨入近代的推动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地位和东西方的联系。17世纪,欧洲历史发生 了空前的变化,中国正值明清之际,社会动荡、经济繁荣,带来思想领域的活跃,恰是在这1里,中外交流 却在历史教学中受到冷漠。事实上随着海上交通大开,西方传教士纷纷东来,他们在中国传播欧洲自然科学, 特别是天文地理知识,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比之玄奘求经西竺,盖不多让”(注:《走向世界》,中华书 局1985年版。)。中国的学术也通过西方传教士的介绍,给欧洲正在兴起的启蒙思想以影响。伏尔泰在他的《 风俗论》中写到:“欧洲的王室与商人,仅知在东方寻找财富,而哲学家则于此发现一新的道德的与物质的世 界。”他大声疾呼,欧洲人对于中国“应该赞美,惭愧,尤其是应该模仿”(注:《走向世界》,中华书局19 85年版。)。当时,欧洲历史已开始影响世界,教学对此应该有所反映。

(二)新课本新增了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在世界扩展的内容,回观中国的洋务运动,可以肯定地说,中 国谋求工业化的起步并不算迟缓(注:《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按当时世界工业状况 而论,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工业已达到较高水平。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的设备与英国的同类工厂相当(注:《洋务 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汉阳铁厂是“远东第一流的钢铁联合企业”(注:《洋务运动 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轮船招商局在与洋行轮船公司的竞争中发展起来,与“怡和、太古 两大英商轮船公司鼎足而立”(注:《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但是,中国的近代 工业一波三折,步履艰难,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德国、意大利、俄国都背负着阻碍国家发展的历史包 袱,却在工业革命中强盛起来。特别是后起的日本,追求工业化,成绩裴然,一跃而成为亚洲强国。比较之中 ,就会给教学拓宽思路,提出辟理入深的问题。

(三)“民主”与“科学”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以往的教学集中阐明的是二者的针对性,极少 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信念中提出问题来。而这一信念扎根于对世界近代历史进程的认识。陈独秀为《新青年 》写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对其信念作了说明:“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 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注:《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 。

陈独秀等发动新文化运动依凭世界发展大势,针对中国的实际,只有从这两个角度入手,才能将新文化运 动的源起、发展、本质剖析清楚。后来新文化运动提升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更是与世界大局变化密切 相关。

漫游潜意识世界 第3篇

我们不可能规定自己何时做梦和做什么梦,这就表明,梦并不属于意识的范畴。1900年,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潜意识概念的基础上写了《梦的解析》一书,论证了潜意识在梦中的存在。现代医学认为,梦是在大脑受抑制下出现的兴奋活动,也就是大脑高级神经活动在睡眠中的延续。这与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存放着一些被压抑的东西,而梦是对潜意识欲望的满足”相符。美国的艾伦·西格尔教授从事梦境研究近30年,她指出梦就是给潜意识拍的一张“x光片”,如果一个人反复地做同样的梦,就可用来解读此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在潜意识世界中,最怪异的是梦游症。确切地说,梦游者并不是在做梦,而是在睡眠中不自觉地起床行走或做事。梦游常在前半夜发生,一般持续15分钟左右,也有长达几小时的。梦游者面无表情,动作迟钝,有时却能做一些复杂的事。研究表明,梦游的发生可能与大脑和神经系统有关。据统计,约有15%的儿童患梦游症,而成年人患者仅为2%左右,这是因为神经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育成熟所致。可以肯定的是,梦游是在潜意识控制下进行的,梦游者醒来后并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

催眠术揭示了潜意识世界的另一种形式:通过暗示来影响被催眠者的潜意识。为了避免意识的干扰,开始时催眠师常会要求被催眠者闭上眼睛,这是因为外界的干扰有2/3来自眼睛。被催眠者闭眼后,逐渐摆脱意识的控制,潜意识的大门打开了。催眠师给潜意识输入新的指令,从而暗示被催眠者做些什么。例如在给一个成年人催眠时,催眠师说:“你现在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把你的姓名写出来。”等写好后又说:“你现在是初中三年级学生,把你的姓名写出来。”最后则要求他以现在的年龄写出自己的姓名。这三次的字迹都不相同,从稚气到越来越老练。这种回溯现象称为年龄退行效应,是潜意识在催眠中所起的作用和记忆深化的效果。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在对大脑的结构和作用的研究中越来越多地探索到有关潜意识的秘密。美国生理学家麦克林认为,人脑有三层,由外而内依次为新皮层、边缘脑和原始脑:新皮层是从猿人到智人进化的结果,主管智力等,相当于意识部分;边缘脑是哺乳动物遗传下来的,主管情感;原始脑源于爬行动物,主管人的本能和原始冲动,相当于潜意识部分。科学家在电力差实验中获得了在脑阈限下的各种潜意识信息。他们还发现,大脑每秒能接收15条信息左右,但是每天接收到的这些信息只有1%得到大脑的整理和加工成为意识,其余都按潜意识处理。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世界意识教育研究 第4篇

一、大事件年表整合

高中历史课本中详细介绍了中西方历史、文明以及文化在千百年来的演进历程, 对于许多经典的历史事件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客观来说, 高中历史课本中涵盖的知识要点是十分详尽的, 学生们需要学习与记忆的内容也很多。在这样的前提下, 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重对知识的梳理与整合, 要引导学生更有技巧地学习与理解相关的内容。将大事件进行年表整合就是一个很好的知识梳理与回顾的方法, 非常有助于学生世界意识的培养与深化。在进行大事件年表整合时, 必然会以时间为轴, 记录在各个时间段乃至时间点发生的一些标志性历史事件。这会让学生们更好地将中外历史进行比照, 能够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中外历史的差异, 进而促进学生世界意识的形成与深化。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时间为轴来对比中国与世界在历史进程中的足迹。例如, 欧洲大陆封建国家进行改革的时候,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却在空前强化;当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在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民主法制时, 中国清王朝却大兴“文字狱”, 加强思想专制, 中国的学者只得埋首于故纸堆, 不敢过问政治;19世纪下半叶, 当世界资本主义在更广更深的范围内建立起来之时, 正是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压迫、现代化运动起步之时;20世纪30~40年代, 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中国损失惨重, 现代化进程遭受沉重打击。这样的对照与整合不仅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与世界在历史进程中的每一个足迹, 也让他们深刻意识到中国在许多重要的历史进程中与发展机遇失之交臂的原因。这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更为客观与真实地认识和理解历史, 也是对学生展开世界意识教育的一种模式。

二、阶段性特征整合

阶段性特征整合即将我们的视角慢慢缩小, 汇聚到某一个特定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阶段性的特征整合, 也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相关历史事件的认知, 有助于对学生展开世界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 往往存在一些很有代表性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 很多国家都在发生一些重要的甚至有着历史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对这一阶段的史实进行整合, 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范畴与角度来理解与看待某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也有助于学生世界意识的形成, 让他们懂得如何站在更高的角度与层面来对于历史进行认识与反思, 并且从这些史实中收获一些重要的感悟与体会。

我们可以将19世纪下半叶世界的这一大变革时期作为一个大专题, 将该段的中外历史进行整合, 可以形成以下小专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 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面临着世界范围内利益的重新分配问题;

2.世界封建国家掀起了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运动, 如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1861年改革;

3.中外革命战争: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战争;

4.中国民族工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形成, 西方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进入电气时代。

这些总结不仅非常好地梳理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世界上一些重要国家所经历的重大事件, 而且在对照的过程中, 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中西方在历史发展中在思想与理念上的不同, 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世界意识, 让他们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关于“点”的整合

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就一个历史事件“点”来对历史进行有效分析, 并且联系在那个时间点上世界范围内还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这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认识, 在比照的过程中, 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更为深刻地感受一些史实, 还能促进学生世界意识的形成与深化。

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 就会涉及到中国古代史、欧洲近代的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教师可以以此为“点”, 将它放在世界资本主义正在上升、中国封建社会没落这个历史的大背景下, 联系世界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 指导学生对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中国失败的原因和影响进行讨论、归纳, 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这场战争。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够引导学生站在世界的高度来理解与分析这一历史事件, 非常有助于让学生整体地、理性地看待这场战争, 也能够帮助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形成更为准确的认知。不仅如此, 站在更为宏大的背景下理解与看待这一事件也非常有助于学生世界意识的培养。

世界意识教育 第5篇

《平凡的世界》中的悲剧意识

提 要:《平凡的世界》是1部伟大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它曾获得第3届茅盾文学奖,并被誉为“第1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①。在对《平凡的世界》的评论中,大多数文章都是从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或从人物性格的分析出发,本文拟通过《平凡的世界》中的时代以及个人命运的悲剧剖析,把握并传达出它所包含的悲剧意蕴。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时代悲剧;个人命运悲剧;悲剧意识

《平凡的世界》是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主要以1975至1978年中国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表现了普通人民群众在从动荡走向转折的历史时期所经历的贫困生活和坎坷命运。传统美学意义上的悲剧都离不开大悲大喜,离不开强烈的矛盾冲突。但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往往没有矛盾双方剑拔弩张的对峙和你死我活的争斗。《平凡的世界》作为1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巨著,突破了传统悲剧的局限,遵循生活本真,基本上不写大开大合的情节,大起大落的波涛,大悲大喜的情绪,而是通过平常人的平常生活,寓不平凡于平凡中,不幸于有幸,痛苦于快乐中,这才是平凡而真实的世界。即使是悲,悲中也会有喜,而不会悲到极致,悲得那么彻底。

1

《平凡的世界》是1部“真正民族意义上的反思文学。”②它对浩劫这样1段历史生活进行反思,而不着意仅仅对1件事,1个人的批判。既然是反思文学,那么它批判的东西必然存在有不合理的方面,这种不合理的方面便酿成了那个时代的悲剧。

10年浩劫发展到70年代中期,它的灾难性的后果便暴露无遗。中国广大农村那种普遍的贫困已是1个谁也无法回避的问题。勤劳本分辛苦大半辈子的孙玉厚1家的光景仍然那么“烂包”;醉心“革命”的孙玉亭整天只顾趿着破鞋4处闲逛,不管家里人吃不饱,穿不暖的困窘,还经常死皮赖脸到哥哥家要“救济粮”……农村地区到处充斥着贫困与饥寒。

然而这又是1个酝酿变革,充满希望的年代。“4人帮”反动集团的覆灭,使中国大地恢复了1些活力与生机。而这个历史时代的特殊悲剧色彩,就表现在已进入新时期的人们,却依然受着极“左”思想的.桎梏,双水村的党委组织就是这样1个典型。双水村人以满腔热情迎接1场翻天覆地的变革时,村里的党委组织看到了大势所趋,党支部书记为了显示对上级指示的拥护,也为了证明自己作为1个领导者的魄力,凭着个人英雄主义策划了大规模的炸山造田计划,不顾村里人的反对,武断地采取行动,结果却以悲剧收场……

1场变革势在必行。双水村这样1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是中国农村社会的1个缩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从这样1个烂摊子起步,就应该从贫困这个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而不宜走苏联的老路。但由于长期受苏联模式影响,党内思想僵化,形成呆板的经验主义、教导主义,把本应实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看作是违反社会主义原则的“歪门邪道”,因而也就出现了如同双水村、石圪节公社出现的充满暴力的“劳教”农民的残酷作法。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往往含有喜剧成分。在实行“劳教”过程中,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居然把疯疯癫癫只会说1句“世事要变了”的田2送去劳动改造。这实在让人啼笑皆非,但在这种喜的背后,蕴含的却是更深层次的悲。它让我们看到盲目干社会主义实际上反而偏离社会主义的轨道,把这段历史引向悲剧。③

世界意识教育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世界意识 重要性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05

教育重要的功能任务就是对人才进行培养,而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曾经有位教师这样说过:“最佳的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具有世界胸怀以及中国灵魂。”笔者认为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甚至认为这是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

一、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非常重要

(一)与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相符合

在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意识到地球属于大家共有的家园,国家间应该经常进行交流和合作,社会需要更多具有较强世界意识的人才,这就需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世界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符合新时代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二)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符合

现在我们面临着全球化的发展问题,此种情况下中国一定不能将自己置身事外。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表明,教育一定要面向未来、现代化与世界,这是新时代教育的主要改革方向[1]。在高中历史教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被诸多教育工作者所关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历史这门学科的教学目标:“认识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以及统一性,尊重与理解世界各民族、各国和各地区的文化,进一步对世界意识进行开发。”而高中生现在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人生、社会与世界等有了相应思考,其人生观与世界观已经开始形成,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有必要根据课标要求对学生的世界意识进行培养,更好地为学生走入社会打下基础。

二、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世界意识的策略

(一) 应用全球史观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统领

近年来史学界开始谈论全球史观,学者从整体上对世界史进行研究的观念,就是应用宏观历史学及全球视角。实施高中新课改之后,高中历史这个学科的课程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普通高中必须学习的历史分为Ⅰ、Ⅱ、Ⅲ三个部分,包含了25个中外关联和古今贯通的学习专题,这些专题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等诸多历史内容进行了反映。此外,在讲解中国史和世界史以及上必修课和选修课时,都必须站在全球立场之上,选取历史上影响民族、国家、国际关系、典章制度、历史现象和人物等诸多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素材,并将它们应用到教学当中,做到对教学内容进行统领的目的[2]。

(二) 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世界意识的课程资源

1.积极对教材内容中的相关资源进行挖掘

教育不仅需要契机,还需要智慧。高中历史教材当中有很多有利于培养学生世界意识的资源,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3]。例如在对《西方思想史》进行讲解时,不管是在斯多亚学派时期,还是在启蒙运动时期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都比较注重“人生而平等”这个理念。通过这方面的讲解学生的平等意识就会得到强化。又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讲到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很不均衡引发二战,这使人们陷入灾难当中,二战后期诸多国家联合起来进行反法西斯,最后获得了胜利。通过此内容的讲解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强化。

2.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拓展学生眼界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良好的课程目标能够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通常情况下,课程资源是否能够被合理使用与实际教学质量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完成历史课堂教学以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帮助作用的书籍或者是网站,进而有效拓展学生的眼界。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全球通史》和《现代化新论》等书籍,提升学生知识水平与拓展学生眼界。或者是让学生在课下阅读与世博会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谈一谈办好世博会的设想。长时间如此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知识水平,还能使其视野得到开阔,其世界意识也得到增强。

总而言之,通过高中历史教学来对学生的世界意识进行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使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发展。

[注 释]

[1]许明华.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理论观察,2014(2):174-175.

[2]戴红艳.论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J].成功(教育版),2013(23):155.

[3]张洪波.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J].价值工程,2013(33):283-284,285.

如何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第7篇

一、“社会的发展”

1.从当今世界的历史进程看, 经济全球化浪潮正裹挟着人类进入一种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大异于过去的新生活, 它不仅带来了无可置疑的物质利益, 也使整个人类站在了一系列有待解决的全球性难题面前。

2.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看, 我们把握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坚持改革开放, 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 我们站在两个世纪的交界线上展望未来, 新的世纪, 世界将是怎样的世界?中国将是怎样的中国?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迎接新世界的挑战?这一切都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

全球化浪潮, 使我们身处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世界。肩负祖国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年轻一代, 必须有世界性的视野和意识!

二、“人的潜力的实现”

“世界意识”教育的载体之一是高中历史教学。本文的“高中历史教学”是从广义上讲的, 它包括教学视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四个方面。本文仅对“教学内容”作一简论。

1. 历史的“全球化”进程教育。

现行人教版的高中近代、现代史教材, 很好地概括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特点。这五百年来, 过去数千年间长期存在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隔绝状态在越来越广、越来越深的程度上被打破, 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逐步成为密切联系、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整体。历史赋予我们一项重任, 就是以全球的眼光和胸襟, 与世界人民一道去确立一种符合历史“全球化”趋势要求的价值观, 从而建立起一套公正的国际规则, 以争取光明的未来。

2.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同一性教育。

①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近代以来, 人类历史出现的全球化趋势, 极大地密切了各国、各民族的联系。但是, 由于历史的不可截断性和不可替代性, 以往数千年从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差异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相反, 这种文化差异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 时不时地显示出它的独特力量。进行人类文化多样性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 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意识形态。我们需要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差异, 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不同。

②人类文化的同一性。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类所共有的。认同这些人类共同财富, 研究和继承这笔遗产, 不强行给它贴上阶级或主义的标签, 无疑会有助于青年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使命:学习、吸收、弘扬人类文化成果,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3. 中国与世界关系教育。

①纵观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不难发现, 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型国家”, 中国的现代化并不是一个单向的历史过程, 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回应两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现代化运动和世界发展潮流紧密相连的史实, 可以使高中学生认识到, 中国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先进的人类文明活动, 只有在继承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 在新的层次上进行新的实践创造, 才能较为顺利地巩固和发展。离开了人类的整个文明发展道路来谈论先进的、科学的社会主义, 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那是一种空想。

世界历史教学的女性意识思考 第8篇

关键词:世界教学,女性,女性意识

中国传统的女性文化总纲是三从四德 (1) , 三从四德是男人束缚女人的封建礼仪和伦理道德。西方研究女性学起步早于中国, 妇女运动开展也早于中国, 因此学习世界史为学生认识女性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女性观。有助于他们维护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 理解不同性别的责任。

一、美女效应的应用

历史从来就不是绝对的, 在父权强大的时代, 一些女性突破世俗的藩篱, 取得属于她们的辉煌成就, 一些人通过政治的博弈登上了权利的顶峰, 一些人凭借天赋和后天的努力达到了自己事业的顶点, 有一些无视对女性的桎梏, 过着惊世骇俗的生活, 尤其是被传颂为美女的女性, 吸引力总是很大。人类自古有欣赏美的认识能力, 欣赏女性的美因人而异, 不过美总是能引起注意, 我们都是天生的、无可救药的美女崇拜者。在古希腊, 一名被指控亵渎神灵的妓女, 只是扯下披风, 裸露出光洁的胴体, 便获得了人们的同情, 以无罪释放, 而仅仅一秒钟前陪审团一致要判她死刑。世界史上不乏美女, 而美女总是伴随历史的关键人物出现, 随之就有了各种爱情故事, 利用美女效应可以帮助初学世界史的人记识历史事实, 开阔视野。

为了增强美女效应, 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艺术手法, 无论是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还是女性美的事实形容, 教师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去发挥。应用语言夸张是最普通的一种手法, 而形容美女的词句是最关键的。

如下面的语句让人耳目一新:“有人说她的美, 令人想起冬夜的上弦月;有人说就像五月熏人的微风吹拂下摇戈生姿的黄色菩提花, 有人说她的魅力使翡翠钻石都黯然失色, 只有璀璨晶莹的珍珠与之媲美。”妙语连珠, 学生听得入神。

爱情故事也是动人心弦的教学资源, 在爱情故事中, 女性美表现在很多方面, 对于升华女性美有很大的作用, 同时又可以扩展学生对美的狭隘认识, 促其形成自我的爱情观。有许多爱情故事成为了人们永恒的话题。

例如:

公元前12世纪, 帕里斯和墨涅拉俄斯争夺美女海伦引发特洛伊战争, 从中可以学习到特洛伊战争的相关内容。

伊达卡国王奥德修斯参加特洛伊战争十年, 他的妻子珀涅罗珀是绝世美女。为了逃避追求者的纠缠, 借口为公公织好一件寿衣后再改嫁, 白天织好晚上拆掉, 最终一对久别的夫妻幸福相聚, 珀涅罗珀成为坚贞的代名词。

公元前600年, 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为安慰患上思想病的王妃安美依迪斯修建空中花园, 爱情的伟大力量造就了世界工程的奇迹———空中花园。

亨利八世与凯瑟林离婚引发英国的宗教改革, 英国摆脱了罗马的控制, 废除力修道院制度, 步入了现代化的政治轨道。

在教学的设计阶段, 教师就应该广泛收集材料, 不论是神话传说, 还是民间故事, 只要能起到课堂润滑剂的作用, 适度调节课堂气氛就可以采用, 把一些知识点活化———生活化, 使知识点连接贯通, 同学听课才轻松愉快, 教师讲课才头头是道。其实每段历史都离不开女人, 我们的选材上有很大的空间, “男人”背后的故事最能起到润色的作用, 使其人物形象更加具体, 且生活化的历史能增强历史的真实性。

当一个美女形象被塑造在课堂上, 她就成了一个审美的客体, 男生和女生都会从自身不同的性别角度去评品。受传统的文化的影响, 女性对自身美的观念同样离不开男性的眼光。 (2) 男性和女性存在审美差异性, 女性的审美长期以男性为标准, 审美的群体意识丧失, 不能正确地评价人物。通过树立不同的的美女形象, 女生能逐渐以自己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存在意义, 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审美意识, 这样美女形象的树立就自然实现了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选择学习材料, 消除性别歧视

新课程改革后模块式的学习, 方便了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某一块知识。打开高中历史选修课四的所有版本 (3) 的教科书, 中外历史人物评论模块分六单元完成, 第一单元为古代的政治家, 第二单元为东西方的先哲, 第三单元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第四单元为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五单元为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六单元为杰出的科学家。你会发现人物这一模块所涉及的人物性别偏重于男性, 一方面说明了在过去男权社会, 男子统治了整个世界, 在权利分派上男女比例绝对的不平等。另一方面, 教材的设置是否符合课程的设置标准还值得商榷, 即使那些人是科学史上的明灯、思想史上的圣人、改革史上的精英, 教材中也不能少了妇女解放运动的英雄, 没有女人哪里会有男人, 没有女人的努力今天的女性地位不可想象。即使课程设置不能正确引导师生的学习, 推动妇女解放向前发展, 我们仍应提倡“用”课本而不是“学”课本, 从而主动地收集相关资料, 筛选合适的学习材料。

例如, 讲授爱国主义的人物, 我们可以选择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3岁时母亲被判叛逆罪斩首。1559年1月15日伊丽莎白加冕为女王, 她执政的45年, 被认为是英国的黄金时代, 她一生保持处女之身, 面对来自法、德、西, 瑞等国王的众多求婚者, 一直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周旋着, 最后她宣布:“我已经嫁给了英格兰整个国家。”

我已经嫁给了英格兰整个国家;我只是妇道人家, 但我有囊括四海的帝王胸襟, 一个英格兰王应有的胸怀。

———伊丽莎白一世

例如, 讲授争取权利平等的人物, 我们可以选择罗莎·帕克斯 (1913—2005) 。1955年, 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 她拒绝在公交车上给白人让座, 从而引发美国的民权运动, 改写了美国的历史……正如她说的:“我的生命很简单……在上帝的眼里说有人生来平等”。 (4)

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及《圣经》都告诉我, 人们应该维护自己的权利……就像以色列人勇敢反抗暴君。

———罗莎·帕克斯

能够反映女性典型形象的史料在世界史中很容易找到, 尤其是争取民主、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实例更多, 能体现女性性格特征的典型人物就更多了, 仁爱的特雷莎修女、有勇气的安妮·法兰克、坚定的玛格丽特撒尔、真诚的奥普拉·温弗里、正直的哈利耶特·比彻·斯托、有胆识的埃尔哈特等。典型人物的树立有利于正面的引导, 减少负面的影响。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需要穿插一些人物故事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形成优良的人格品质。

在世界史教学中, 女性意识涉及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教师和学生, 将女性意识引入世界史教学, 既可以解决教学面临的难题, 提高教学质量, 从深层次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又可以使女生注视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文化品位、精神境界, 尤其是独立自主精神和主体价值, 并使男生更新观念, 从多角度去欣赏女性美, 改变传统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宇.女性新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

[2]陶竦.美女史[M].文汇出版社, 2007, 11.

[3]韩賀男, 张健.女性学导论[M], 教育科学出版, 2005, 3.

[5]肖卫.资本女人[M].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7, 11.

[6]孙铁.影响世界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9.

[7][美]德波拉赫·G.费尔德著.张欣穆、玉苹译.女性100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人排行榜[M].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6, 1.

建构有“世界哲学”意识的中国哲学 第9篇

“合法性”反思是焦虑更是觉醒

“中国哲学”学科从创立到发展已近百年,不断出现存在的“合法性”问题,并被渲染为出现了“危机”,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认为这令人深思。他分析,提出所谓“合法性”问题者至少持守两种立场或视域。一种以古希腊(特别是亚里士多德)以来至近代西欧大陆哲学的范型为主要参照系,以近400年的科学理性作为唯一尺度,否认中国有“哲学”,认为中国顶多只有“思想”。另一种认为近百年来,“中国哲学”学科的研究者只不过是用西方哲学的不同话语系统来宰割中国本土哲学,并没有发掘出中国哲学的真髓,需要反思这种“汉话胡说”的处境,从而建构一门纯粹的、用本土话语叙说的“中国哲学”学科。

从泛义上讲,凡是对世界与人生之总体思考,均可冠之以“哲学”之名。西方哲学展现的是西方人思考世界与人生的一种模式,而中国哲学则是代表中国人思考世界与人生的一种模式,它们各自展现出哲学之一殊相而已。因此,有学者认为,从名实关系去讨论中国哲学之合法性是无意义的。不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翔海表示,“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对于我们在更高的理论层面反思中国哲学的理论特质、寻求其更为合理的存在形态,具有积极意义。

面对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焦虑,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景海峰认为,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危机,而实质上更象征了一种觉醒,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对自己民族思想之元叙事的非主体状态的觉醒,是对强大的欧洲中心主义之无所不在的隐层影响和支配权利的觉醒。

“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转进,从一个侧面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提供了有力旁证。”李翔海表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国哲学在现代西方式的、以“求真务实”为追求的知识论哲学之外,建立了一个以“天人之学”为核心、以人生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中国哲学形态。因而,中国哲学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以西方哲学来诠释、批评中国文化的过程。同时,中国哲学逐渐具备了对西方哲学展开反批评的潜在可能性,从而不断推进中西哲学进入一个可以真正展开对话的更高发展阶段。

在中西对话中发掘中国哲学独特性

中国哲学书写范式问题成为与会学者热议的焦点。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根友表示,从解释学的角度看,每一次的哲学史书写,其实都是对哲学思想历史的一次重新诠释。

与会学者表示,中国哲学思想史书写的新范式,应该是跨学科的,哲学家、史学家甚至文学家应相互合作,将侧重于思想内涵与论证的哲学书写,与强调外延社会与文化因素的史学书写协调整合,从而做到既有当代思考,又有历史积淀。

谈及重新书写中国哲学史,吴根友强调,在比较正确的“哲学”观指导下,在中西比较哲学的视野里,凸显中国哲学的独特性,进而将“哲学”这门学问真正地移植到中华文明的土壤之中。郭齐勇表达了相似观点,他认为,“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与学科范式,需要在与西方哲学相比照、相对话的过程中建构。一方面,仍然离不开中外哲学更加广泛深入的交流、对话与沟通;另一方面,应有自觉自识,发掘中华民族原创性的智慧与古已有之的治学方法,并予以创造性转化。

“重写中国哲学史,必须改变迄今为止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将西方哲学等同于人类哲学之共相的状况,还西方哲学作为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本来面目’。”李翔海认为,通过深入而系统地开掘中国哲学中蕴涵的不尽同于西方哲学的智慧精神,以进一步丰富哲学的内涵,不仅要凸显同时涵容了中西哲学之基本智慧精神、作为人类哲学之共相的哲学特质,而且要在人类哲学之一般的高度确立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平等齐一的、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地位。

解决中国思想主体性的复位和身份的重构还面临不少困难。景海峰认为,一方面,要反思近百年来中国哲学建构和发展的历程,从中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要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寻求适宜的自我身份和新的表达方式,以化解地方性知识的困限,从而把中华民族的声音带入到世界性的场域中去。他表示,中国哲学的身份重构,只有在多元而复杂、深刻而显律动的场所中经受住种种考验,才是真实可能的。

全球时代呼唤各民族哲学“大会师”

当前,在全球化浪潮下,地理空间高度压缩,时间维度不断标准化和去地方化,“脱域”现象频繁出现,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这迫切需要各主要文明形态的思想家、哲学家从自己的文明与哲学中走出、走向世界,并尽可能多地运用其他民族的文化与思想资源,对当今及未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给予哲学性解答。”景海峰表示。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双重力量并起交织的时代,建构一种‘世界哲学’有其现实紧迫性。”温州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孙邦金解释说,世界历史时代里的世界哲学,其问题意识与过去民族——国别史时代里任何一种哲学传统都有相当大的不同。

在统一的“世界历史”时代,如何在充分发掘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资源的同时,合理地继承中国现代哲学的思想成果,写出新的、具有“世界哲学”意识的中国哲学?吴根友表示,认真咀嚼、反思近现代中国哲学中的“世界哲学”意识,可为当代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提供宝贵的思想与精神资源。他认为,这是一个欧洲哲学走出欧洲,中国哲学走出中国,各民族哲学走出自己传统,走向他者、走向世界的哲学“大会师”。在此过程中,各民族哲学将与他者积极对话,并在“世界意识”的洗礼下回到自身,从而形成一种带有各民族精神烙印的“世界哲学”。

世界意识教育 第10篇

从学鲁迅、矛盾开始的现代新知识者,常常用敏锐的视角发现生活在这个大地上的千千万万的农民。路遥继承了他们的现实主义小说旗帜,在《平凡的世界》中非常细致且细腻的写出了平凡人的苦难。

作品中,路遥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了众多不同程度的苦难形态:贫穷饥饿中挣扎的痛苦;婚恋欲求的不幸;特殊政治环境中人们的精神暗伤等。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把苦难理解为高于简单痛苦的东西。他认为苦难是一种生存需要,苦难是必须的,注定会经历的。作者笔下的人物都经受种种内外的痛苦和磨难。这些人物所遭受的困境,或为了生存,或说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人们必须在艰辛中努力奋斗,忍受苦难,然后才能超越生活而存在。

二、小说中三中主要的苦难类型:

1、饥饿与贫困

物质生活的匮乏总会让人类身体承受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小说写的因饥饿引起的痛苦正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苦难形式。孙少平在少年求学期间总是饿得浑身无力,连走路都感觉天旋地转。他趁人不留意用勺子舀起盘子里掺着雨水的剩菜水,几乎是这份苦难最真实最残忍的写照。饥饿的根源在于贫穷。孙少平在县立高中上学的时候,能吃上又黑又硬的黑高粱面馍,偶尔再加一份丙菜——清水煮白萝卜,已经实属不易。少年正在长身体的年龄,这种饥饿带来的折磨不仅仅是身体,还有可能给少年的心灵造成巨大的摧残与伤害。对比城里生活优渥的学生,他的裤子就吊在半腿上,脚上穿的旧黄胶鞋打着明显的补丁,鞋中的袜子早已经没有了后跟。这种打扮让城里的同学看不起,不可避免会有嘲讽和讥笑。少年孙少平的贫穷让他衣不裹体,让他头一次承受到了自尊的创伤。

2、婚姻与恋爱的不自由

小说中描写的那个时代对于婚姻恋爱的界定并不是很清晰。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所经历的,是建立在贫穷基础上的婚恋的不能自由。孙少安与田润叶之间横亘城乡冲突,有愚昧浅薄的“门第等级”,两人仿佛从一开始就注定不能在一起。美好甜蜜的爱情无法克服现实的矛盾和束缚,二人的恋爱注定悲剧结局。外在困难难以解决,同时来自孙少安内心深处的小农意识和门第观念,更是加速了这个悲剧的发生。他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让理智战胜了情感。他做出了他认为的最好也是最艰难的抉择,拒绝了润叶的求爱,娶了秀莲,放弃了自己的爱情。田润叶的爱情早在包办婚姻中被摧毁,却和丈夫在悲剧后相互搀扶走在一起,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讽刺。

3、个人权利和未来出路的困境

相比贫穷饥饿的痛苦和爱情的悲剧,小说中更多更普遍的困境,则是特殊政治下人们的权利丧失和似乎永远无望的生活。小说描写中的社会许多方面都处在一种混乱复杂的状态中。公社一级有很多一种干部武装“民兵小分队”,整天挎着枪无所事事各个村里晃悠,专门盯人。强制“劳教”,重活而无报酬,亲人受折磨;折磨肉体,折磨精神,人格尊严的羞辱。……人性冷漠变得很平常。

小说里村大队书记田福堂察觉到女儿和孙少安的恋情,极为震怒肆意滥用权力,暗中告发孙少安他受到批判,让孙家再度陷入极大的恐惧和痛苦中。生活的重压和痛苦像洪水一样泛滥,人在这种巨大的社会环境压力中,仿佛除了承受再无他法。

三、面对苦难的态度

1、承受与寻觅

小说中的孙少安和孙少平仿佛是一对相反的人物形象。孙少平坚强勇敢,敢于追求有精神理想;孙少安则不断地舍弃自己的自由、爱情和理想。但我们明白,他们两个都生活困境的反抗者,前者用积极地方式去反抗,后者用沉默的方式反抗。孙少平在高中毕业后并没有按照命运给他铺好的道路回到农村,而是在众亲反对声中坚定地进入大城市,孤独的与命运抗争。就在他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代替亲人始终给予他精神支柱的爱人,却再一次意外中被洪水悄无声息地夺去了生命。最后的温暖消失。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被打倒,反而越挫越勇。这是真正内心强大的人。

2、对抗与超越

在艰难的岁月里,人们物质生活很匮乏,精神境界却极度不平凡。孙少安会冒着生命危险救起洪水围困的侯玉英,毫不顾忌她曾经多次伤害自己;郝红梅因偷手帕被抓时,他同样挺身而出。在黄原城揽工看到工头欺侮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工,他不惜丢掉了工作,坚定地去保护那个女孩,甚至把血汗钱全部给她。这些行为,使他获得了人格上的提升。种种困境中,他都能时刻充斥着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不放弃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永远饱含希望通过努力改变生活和命运。铜城煤矿的井下生活中,孙少安不仅仅成为能力的最强者,更在精神和实践中成了领先者。孙少平用自己的赤诚,打动了大家,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在生活的磨难中,在岁月的洗礼中,他变得更加坚强、成熟和果敢。每个人都能从命运的苦难中走出来,都能完成自我救赎,只要你有不屈从于命运,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决心和勇气。

四、结语

在生活中,命运的苦难也许是无法逃避的,却也不是无法战胜的。人只要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有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和战胜苦难命运的决心,就能超越苦难,从苦难中自我救赎,成为命运的主人。路遥告诉我们:“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1]

小说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在遭遇人生挫折和困难面前,紧紧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自强自信、奋斗拼搏的魄力、执着、隐忍、善良的个性,对我们起着非常深远的精神鼓舞作用。在人类社会中,个人总是显得如此渺小,社会在进步,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也许平凡,也许伟大。不管平凡也好,伟大也好。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全三册)[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1.

[2]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4.

[3]厚夫.路遥传[M].陕西: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版,2015-1.

[4]廖晓军.路遥小说的艺术世界[M].三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世界意识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世界历史”,“类”意识,生成,意义

一、“世界历史”的内涵

“世界历史”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特指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对这一历史状况进行了精彩的阐述:“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1]273“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276“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割和对立日益消失。” [1]291

二、“类”意识的内涵及其本质

人的“类”是和物的“种”相对应而存在的。动植物的“种”是在自身的进化的基础上,由自然环境的选择而形成的,其一旦形成就对动植物具有了前定的性质。因此,“种”的规定的深层含义就是自在性、限定性和自我中心性。而人的“类”则不同,它是人在充分个性化基础上所建立的超越了自身界限的统一性、和谐性,是对“种”的规定的突破和超越。在此意义上,所谓“类”意识就是指把人与世界视为一种内在统一性、共同性和统一体性质关系的整体观。作为对人与世界异化关系反思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体现了人对人与世界相互融合的终极秩序的展望和期待;作为对以限定性、自在性为本质内涵的“种”的观念的否定和超越,它是一种体现人的自为性的自由观;作为对单纯注重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狭隘发展观的消解,它是一种强调人与世界和谐发展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总之,“类”意识既区别于“种”的规定,又高于“种”的规定,体现着一种全新的观察视野、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精神境界和存在方式。

尽管“类”在人的类关系上蕴含着人的全部生活关系的整体统一,但它并不排斥个体或个性,相反,其存在是以个体的存在为基础和前提的。高清海等学者在区分“类”和“群”时就指出:“类则反之,它不是个体的简单组合,也没有自身的实体存在,作为个体与个体的本质统一性,类不但必须以个体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基础,还必须以个体的发展为自身发展的前提。在这种意义上说,‘群’原本属于个体的自然组合,它的性质也基本上是自然性的;‘类’则属于个体的社会组合,它的性质因而也就完全是社会性的。这种性质表明,类的力量是一个社会变量,它必须通过个体去创造,也只能通过个体去发挥,因而随着个体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类的能力也必然会不断地提高和发展。或许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才把人类的‘历史’归结为‘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即‘个体发展的历史’。”[2]

三、“世界历史”对“类”意识生成的意义

在中国先秦时期,老子关于“道”与“德”的思想和孔子关于“仁”与“中庸”的观念,就以天地、人际、身心的整体意识表征了对“类”本性的原始的理解和领悟。在古希腊,荷马史诗关于理想社会秩序的描写也蕴含着当时人们对人的类关系、类生活的憧憬和企盼。但是先人们关于“类”的观念是在人对自然、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条件下和人生存之地域性的背景下产生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类”意识的朴素性和狭隘性。而真正意义上的“类”意识只有在历史进入“世界历史”以后才能产生,才为它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1.“世界历史”打破了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地域界限,从而清除了当代“类”意识生成的地域性障碍。可以说,在历史进入“世界历史”之前,人是作为地域性的存在物而存在的。由于那时交通的不便利和通讯设备的落后,人们之间的交往基本上局限于某个地域,人们只能知道和关注本国和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区域性问题,而很少知道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先哲们所表达的那种朴素的“类”意识必然带有区域性特征。但是,到了1 500年左右,这种交往的区域性开始被打破。西欧人为了攫取更多的资本而纷纷走出国门,踏上了野蛮征服和掠夺式的对外贸易之路。由于资本的本性是无限制地攫取最大利润,因此,它“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3]于是,资产阶级便拼命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最终,世界市场形成了,打破了以往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封闭自守状态,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后果也不再仅仅具有地方性质,而是具有了全球性质。这就为当代“类”意识的生成排除了空间障碍。这正如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利希·贝克在《什么是全球化》中指出:全球性描述的是这样一个事实,从现在起,在我们的星球上所发生的事情失去了地域的局限,所有发现、所有胜利和所有灾难都与整个世界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把我们的生活与行为、组织与机构,按照地方——全球的坐标进行重新定位、重新组织。

2.“世界历史”突出了人类文化精神中的整体精神,促进了个人本位向“类”本位的复归。按马克思的说法,“人的依赖关系”是人的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人的发展的未特定化就决定了人不能像某些动物那样依靠自己去躲避危险和猎捕食物,而只能依附于一定的群体去谋求生存和发展。人的这种以群体为本位的早期存在样态就表明人是一种“类”存在。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摆脱了先前的那种物资绝对匮乏的生存样态而获得一定的独立性,个体本位取代了群体本位而成为人的主要生存样态。但人的这种相对独立的生存状态并不意味着人摆脱了“类”性,因为人的这种独立性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物不是人主观想象活动的结果,而是社会化劳动的产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时期的人更依附于社会。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的占有性个人本位观导致了一系列不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生态、能源、人口、核威胁等,从而促进了人的类意识的苏醒和生成。它使现代人逐渐认识到世界各族人民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每一个人都应是世界公民,全人类只有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采取协调一致的联合行动,才能避免全人类共同的灾难和危机。尤其是在当代社会,随着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的日益加深,人类要想解决全球性问题和共享现代文明成果,每个人都必须融身于世界之中,把自身的利益和命运与人类的共同命运和利益联系起来。一句话,人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自身已处于“类”的统一体之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240-241.

上一篇:精调测量论文下一篇:医院医疗设备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