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布置范文

2024-07-25

建筑物布置范文(精选11篇)

建筑物布置 第1篇

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与否, 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的快慢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 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 本工程进行了如下的施工平面布置。

1 施工平面布置

本工程施工场内用地十分狭窄, 可利用场地为西部及北部部分空地。根据本工程现场上述特点, 在施工总平面的布置上, 力求科学合理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空间, 以满足各阶段地施工要求, 并使场容按我单位“标准化工地”标准实施, 为此施工总平面布置将从基础设施、机械布置、现场用电、用水、道路、材料堆放及施工平面管理几个方面来规划。

1.1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主要有办公区、宿舍区、围墙和加工设施等

(1) 办公区、宿舍区:利用原有旧楼进行改造或将我单位现有的活动房屋运至现场作为办公区、宿舍区用房, 以保证现场施工不受影响。 (2) 围墙:执行某市市文明施工有关规定及我单位施工现场标准化要求, 施工现场设置企业统一标准的围墙、大门形式, 在大门内侧设置企业统一格式的平面布置图、施工标志牌、安全制度板、消防保卫制度板、环境保护制度板、文明施工制度板。 (3) 加工设施:施工现场搭设各种加工棚, 以满足各项材料、机具、构件加工的需要。在结构施工阶段, 钢筋、模板均在场外加工, 晚间运至工地使用, 少量砂浆从搅拌站运至工地;装修阶段, 现场设木工加工间及搅拌机棚。模板加工车间放置于现场的北部靠近主楼的位置, 混凝土搅拌站设在南部靠近西楼北墙处。 (4) 材料堆场:材料堆场主要考虑钢筋、周转材料等。

地下结构施工时, 钢筋堆场布设在建筑物西侧;地上结构施工时, 钢筋半成品临时堆场布设在地下室屋面上。模板、脚手管布设在北侧、塔吊运行半径内。

所有材料堆场均应做到排水畅通、利于堆置, 并严格按照平面图确定的场地码放整齐, 保证场区道路畅通, 并设立标牌进行标识。

1.2 机械布置:

本工程设置两台塔吊, 型号为M C60型, 塔臂长度均为40m, 布设于基坑北侧, 两塔相距70m, 可满足施工需要。在结构施工后期, 在地下室屋面上两端各布置提升架一台, 以满足砌筑、装修施工垂直运输需要。

结构施工后期在现场布置两台搅拌机, 以满足零星砼、砌筑装修用砂浆的搅拌需要。

1.3 施工道路:

利用建筑北侧现有道路做为现场施工道路, 施工现场道路进行硬化处理。

1.4 施工用水及排水:

1.4.1 施工、消防用水:

(1) 按建设单位指定接口处安装施工消防管。 (2) 沿施工现场形成DN100环线。 (3) 现场设3座室外消火栓, 并设昼夜标志。 (4) 现场配水点分别由环线引出, 管径DN32。

1.4.2 施工现场排水:

(1) 施工现场地面做硬化处理, 并找坡, 现场雨、废水有组织排放。 (2) 在搅拌机棚旁设沉淀池, 用于处理搅拌机废水和商砼输送车刷洗废水, 废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1.5 施工用电管理: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电源位置, 布置施工现场的电缆及配电箱。

1.5.1 电缆敷设 (电源引入) :

根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布置位置及施工段安排等实际情况架设电源、电缆布置配电箱的位置。

电源引入从甲方提供的电源引出位置, 使用VV—3×120+1×70m2的直埋电缆敷设至施工现场红线位置。并设总配电箱, 配电箱内的电器开关和漏电开关容量由现场确定。

电源引入至施工现场内总配电箱, 在总配电箱处做重复保护接地, 接地电阻应小于1Ω。从总配电箱引出至各分配电箱之间电缆均采用三相五线制, 电缆的截面由现场按实际布置。在总配电箱处的工作零线和保护接地应汇接在一起PEN, 施工现场采用TN—S方式供电系统。

1.5.2 配电箱及电器开关要求:

配电箱的要求应根据某市市文明工地标准规范要求来布置和购置。配电箱应防雨防尘, 配电箱的高应在1.3m~1.5m以内。配电箱正面应有危险标志。配电箱内应有本箱的系统图, 电器开关和漏电保护应贴有供给机械设备标志, 配电箱应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布置, 漏电保护脱扣动作电流应小于30mA,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潮湿和有腐蚀介场所,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 动作时间小于0.1s。

每台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 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两台以上的设备。

1.5.3 接地与防雷:

本工程施工现场电源设备保护接地应在电源引入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 防雷应在施工现场内最高设备点做防雷接地, 现场有塔吊两台, 在塔吊顶端做避雷针, 其保护范围按600计算, 并能保护其他设施, 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1.5.4 施工现场照明:

根据施工现场布置探照灯的位置, 局部的照明应使用碘钨灯。潮湿场所、楼梯等场所的使用照明电源, 电压不得大于24V。照明灯具支架应使用钢管或○/16的钢筋, 其高度不低于2m。

1.5.5 根据某市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037号文件规定, 施工现场电气施工人员应有电工合格证, 不能少于总人数的50%。

2 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2.1 平面管理总原则:

施工现场总平面的规划与使用, 应严格执行统一管理的原则。根据进度计划安排的施工内容实施动态管理, 并设置专人进行规划、协调, 成立文明施工小组进行督促、检查。各分包单位进场后的场地使用, 均应遵守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规定。

施工总平面布置, 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重点, 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 在工程施工前, 制定详细的机具使用、进退场计划, 主要材料及周转材料的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 各工种施工队伍进退场调整计划, 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具体措施, 以指令性、指导性相结合的方法, 严格实施施工平面的科学、文明管理。

2.2 施工平面管理体系:

项目副经理负责总平面的使用管理,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及施工需要对总平面的使用进行协调与调整, 总平面使用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工程部负责。

2.3 平面管理计划的制定:

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和周密详细的具体计划, 在工程进度网络计划的基础上形成材料、机械、劳动力的进退场。以确保工程进度, 充分均衡的利用平面为目标, 制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平面管理实施计划, 同时将该计划输入电脑, 进行动态调控管理。

2.4 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调整情况, 分阶段发布平面管理实施计划, 包含时间计划表, 责任人、执行标准、奖罚标准, 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 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计划执行中, 不定期召开调度会, 经充分协调。研究后, 发布计划调整书。工程部负责组织阶段性的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 确保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地下施工阶段重点保证项目:场内道路有序安排使用;排水系统通畅。场区内外环卫;安全用电。地上施工阶段重点保证项目:垂直运输安全管理, 料具置场点有序调整、管理、材料、机械进退场, 料具的科学调度使用;施工作业面工人区域化管理。

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 应不折不扣地按总平面布置进行规划和使用, 按某市市标化工地管理式的具体要求, 对现场、临设、材料堆放、安全设施防护、场容管理等诸项内容, 由专职管理员对施工全场实施动态管理, 加快场地周转利用率, 使工地形成场容清洁、道路畅通、井然有序的作业环境。

参考文献

建筑水平交通空间布置要点有哪些? 第2篇

应直截了当,防曲折多变,与各部分空间有密切联系,宜有较好的采光和照明,例如走道。水平交通空间按使用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1)完全为交通联系的需要而设置的过道和通廊,

如旅馆等的安全通道等是供人流集散时使用的,一般不包括再安排其他功能要求的内容。

(2)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其他功能服务的过道或通廊。如医院门诊部的过道,可兼供候诊之用。

浅议小区公共建筑规划布置及实现 第3篇

关键词:小区;公共建筑;规划布置;原则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居住小区的环境和公共建筑的布置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区公共建筑是居住小区内重要的建筑类型,而且其规划和布置情况目前已经成为衡量小区居住质量的标准之一。小区公共建筑布置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日常的配套服务,使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小区公共建筑可以分为商业类公共建筑、教育类公共建筑、交往类公共建筑、市政类公共建筑等,不同种类的公共建筑有不同的用途,因此在具体的规划布置上也应该有所差别,但是小区公共建筑作为便民建筑,其在设计上还是有共同遵守的原则的。

一、小区公共建筑规划布置的原则

1、建筑与空间的比例适宜

人们对小区的第一印象便是建筑的造型、建筑的色彩、以及建筑与空间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公共建筑是小区内的重要建筑类型,公共建筑的大小以及与小区空间的比例,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小区空间大小的判断。虽然从视觉效果上来看,比例关系对人们的冲击不及色彩的冲击,但是适宜的比例关系,会给人以截然不同的空间感受,而空间正是建筑艺术最主要的内涵。

2、公共建筑的便利性

在小区中,公共建筑存在的目的便是给居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服务的,而公共建筑的便利性就保证了小区的大多数居民都能够使用的到这些公共建筑,为了实现公共建筑的便利性,小区公共建筑在规划布置时应该多样性和较好的可达性。

3、个性化设计

公共建筑在某些程度上来说,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建筑,更应该成为小区内的一种建筑景观。在旧式小区中,一排排整齐的建筑是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没有让人眼前一亮,充满视觉兴奋点的景观。而随着人们对精神需求的增加,小区公共建筑在规划布置时应该营造出新的景观,使小区公共建筑不再千篇一律。小区公共建筑进行个性化设计,可以通过使用与众不同的造型、综合运用色彩、使用不同建筑材料等,总之使用多种手段,使小区公共建筑具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增加小区景观,提升小区的可识别性。

4、创造归属感

小区是人们生活的场所,而小区公共建筑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在小区公共建筑的规划布置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居民感到温馨,享受到家的温暖,营造出小区内应有的归属感。因此在公共建筑的规划布置时,要注重将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串联形成小区有特色的环境,还可以将小区的公共建筑与小区道路、住宅、绿化等共同组成小区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所,总之小区公共建筑需要体现出一种生活美,让居民不自觉地感觉到认同。

二、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的规划布置

1、商业类公共建筑

小区是人们的生活场所,小区内的商业建筑是居住区的重要补充,其与商业区的建筑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商业区的建筑,是一种繁华的高楼大厦,规模大、档次高,而小区内商业类公共建筑往往规模小,而且布局分散,一般情况下很少受人关注,但是其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却密切相关,如果小区内缺少了商业类公共建筑,往往会使小区居民生活很不方便,因此在规划布置小区公共建筑时,商业类公共建筑必不可少。

在规划布局商业类公共建筑时,理性的做法是将其布置在小区的几何中心,这样能够使小区内所有居民距其的距离是最短的,缩小服务半径。但是一般情况下,很少有小区这样设计,因为这样不符合居民的出行和购物规律,会给小区居民额外增加不便。而正是考虑到这点,目前有许多小区将商业类公共建筑布置在小区出入口附近,而从实践效果来看,这样的布局明显增加了人流量,便利了居民。此外,虽然小区商业与都市商业有着明显不同,但是商业固有的集聚特点也应该使小区商业类公共建筑集中布置,将药店、花店、超市、餐饮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服务业规划在一起,成片或成街布置,既能方便小区居民,同时也便于物业管理。

2、教育类公共建筑

小区内教育类公共建筑一般是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其是小区孩童接受基础教育的场所。由于小区学校接受教育的都是幼儿,需要家长接送,因此小区教育类公共建筑在规划布置时,特别要注意便利性。

教育类公共建筑与其他类公共建筑相比更具有特殊性,对所处位置要求较高。一般地,对于托儿所、幼儿园等,在规划布置时可安排在小区中心或小区门口方便家长接送;同时校园内应该有较大的空闲场所,供幼儿室外活动所用;而且幼儿园也应该远离各种噪声源,为幼儿提供最好的服務。

而对于小区内小学等教育建筑,在规划布置时忌讳噪声源,但是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学校也是另一种噪声源,因此可以将小学等公共建筑规划在小区的侧翼,这样既方便了家长对孩子的接送,又不影响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还能避免学生在上学过程中穿越城市道路,保证安全。此外,将学校安排在小区的侧翼,还能保证学校内有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条件,而且远离了城市的主要噪声源,保证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

3、休闲类公共建筑

小区除了是人们的居住场所之外,也应该是人们在闲暇之余的休闲活动场所,而这就要求小区内应该具有休闲类公共建筑。就目前的小区现状来看,居民活动中心、俱乐部、会所、邻里中心等,虽然名称不一,但是其功能和性质是类似的,都是供小区居民休闲、娱乐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休闲公共建筑在小区居民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休闲类公共建筑在规划布置时,人情味是其中的重点,目前小区对于其主要规划布置,与小区商业设施类似,主要是沿着街道,由小区入口向小区内部展开。而且休闲类公共建筑一般小区内老年人和年轻人使用差异较大,因此在规划时,可以将公共建筑与小区绿化、中央绿地结合规划,构成小区特有的公共中心,为老年人,以及其他健身、休闲的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交往、休憩场所。而对于其他年轻人,可以在商业建筑附近规划休闲场所,满足其需求。

由于休闲类公共建筑相对普通居民而言,也会形成一定的噪声,因此在规划时应该选择安静场所,使普通居民不受打扰,同时在颜色方面也可以选用那些相对恬静的颜色,避免那些过于欢快或沉闷的颜色。

4、市政类公共建筑

市政类公共建筑是小区公共建筑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类,其是小区得以良性循环的基础设施,其中主要包括非机动车房、垃圾站、公共厕所等。

非机动车房,是普通居民享受较多的公共建筑。对于非机动车,小区一般可以有分散布置和集中布置两种。分散布置更多的存在于一些老式住宅中,大都一个家庭一间,或者一个单元一间,但是这样的布置方式却并不利于物业的管理。而集中布置较多的存在于多层住宅中,这样非机动车房可以布置在小区出入口,既方便了居民的存车取车,同时如果设计得当的话,也可以为小区增添风采。

垃圾站,是小区市政类公共建筑的一种,也许多数居民对此都极为讨厌,不愿意将此设在自家住宅附近,因此可以在住宅楼前设置有盖垃圾筒,由物业管理处定期对垃圾桶进行清理,将其送到垃圾站,这样可以避免对小区环境造成影响。

公共厕所,一般在规划布置时,既强调隐蔽性,但同时也需要方便小区居民,因此其应该和其他公共建筑联合设置,如在休闲类公共建筑附近布置,这样既不会对小区环境造成影响,同时也利给居民休闲时提供方便。

三、结语

小区公共建筑在布局设置时,便利性是其考虑的首要问题。而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其功能不同,在布置时的注意事项也并不相同,因此不仅要遵循设计原则,还要体现自身特色,充分发挥具有的功能,促进公共资源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吴蔚.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研究[J]价值工程,2011(09).

[2]何岩清.浅论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3).

个人简介

浅谈高层建筑管网综合布置 第4篇

目前,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社会的进步, 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趋于综合化、复杂化。对于高层建筑功能的多样化, 如写字楼、医院、商住综合楼等建筑, 专用设备种类较多, 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按各自专业施工图纸施工, 交叉作业, 很难做到有序管理, 影响施工效率。因此能否做到安装合理, 经济实用, 对各专业管线进行综合考虑、综合布局管理就尤其重要。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10万m2, 建筑高度约为115m, 地下2层, 地上37层。地上设有公共厕所、公交首末站、老年人服务站点、社区居委会、社区医院、商业用房等, 配电房设在地下一层, 通风机房、生活及消防水泵房设在地下二层。

2 施工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2.1 图纸会审

安装工程各种管线及其支护结构纵横交错, 极为复杂, 同时, 若各专业设计图纸未进行总体会审, 就会造成设计衔接不紧密, 施工过程中管网的相互碰撞或交叉, 甚至于部分位置无法安装, 导致材料浪费, 工程返工, 严重的还会造成工期延误。因此施工前熟悉图纸, 进行各专业比对,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如:确定管网的安装材质;对照平面布置图及系统图;查漏补缺;对设计中未明确的房屋的使用功能进行预控;尤其是图纸设计标高不明、管线交叉的部位数据核查。针对走廊、机房、办公区等水管、风管、电气桥架较多的区域, 开会集体讨论管线布置方案, 会后整理会议记录, 各专业施工队伍签字确认。本工程施工前多次组织项目参建单位赴施工现场, 尤其是对地下层各设备用房及管道层的建筑平面图、装修布局、预埋管件等进行工程设计优化布置, 提前避免一些设计上的缺陷和失误, 为后续的施工提前做好准备。

2.2 布置原则

(1) 总体原则:风管布置在上方, 桥架和水管布置在同一高度时候, 水平分开布置, 在同一垂直高度方向时, 桥架在上, 水管在下进行布置。

(2) 避让原则:有压管让无压管, 小管让大管, 水管必须在电线管下方敷设, 无温管让有温管, 强电、弱电分槽、井设置, 施工简单的让施工难度大的。

本工程针对设备用房入室前的管道布置与设计方进行了多次沟通, 尤其是通风管道入配电间, 金属桥架及消防管道的综合布置, 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配合设计人员到现场进行综合比对, 在满足设计通风量的条件下, 分别对通风管道的长、宽、高及管道支架重新进行布局, 部分需预埋管件穿越承重墙的也相应进行了调整, 以满足现场需求及功能使用。

2.3 结合管线综合布置技术进行预安装

在施工前采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使各专业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提前掌握设计意图, 管道内的传输介质及特点, 弄清管道的材质、直径和截面大小, 强电线缆与校草 (架、管) 的规格、型号、弱电系统的敷设要求, 明确各楼层净高, 管线安装敷设的位置和有吊顶时能够使用的宽度和高度、管道井的平面位置及尺寸, 特别是要注意风管截面尺寸、位置、保温管道的间距要求、无压管道坡度、强弱电桥架的间距等。

2.4 制定施工工序及计划

根据会审后深化的设计图纸中管线的上下关系, 以及对其他工序的影响划分施工的先后次序, 各专业先后顺序作业。由于本工程施工面积大, 因此分为多个施工区域, 分别为地下室、首层、避难层、标准层四个区域, 确保多区域同时施工, 多道工序不间断同时施工, 立体交叉作业。利用确定的施工工序, 编制工期、劳动力、材料的专项计划。

3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根据施工工序及进度计划组织施工

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 要具体到每一层的每一个施工作业单元, 做到事无大小, 步步到位, 明确各施工作业队伍的职责和施工范围, 流水作业, 避免造成工期延误。高层建筑的管网安装一般为从高到低, 从标准层的走廊、前室、房间。同时还取决于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 通常的顺序为空调风管、其次是空调水管、排水管、生活给水管、消防水管、强电桥架、消防桥架、综合布线桥架。

3.2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把控

(1)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管网、管材的设置规范执行。对各专业、各施工班组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按照深化后的综合布线图进行布置, 并要做好施工放线仪器和工具的校验、人员的安排及放线后的复核工作, 确保放线的精准度。交叉施工时, 工人在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后, 不用担心管线冲突发生返工现象。这样也提高了成品保护和施工便捷的程度。

(2) 做好管道支吊架施工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 大多数管网都是采用管道支架吊装的安装方式, 所以说做好管道支吊架施工是管网布置的重中之重。管道支吊架无论是数量, 还是工艺, 都要严格的按照设计的要求布置, 不能凭借部分施工人员以往的施工经验随意摆放, 要么不稳固, 要么造成材料浪费。高层建筑一般布置管网的空间均较为狭小, 要加强管道支架的稳定性及观感质量均是一个难题, 因此, 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空间情况和安装施工规范综合处理。如:支吊架固定点应布置在结构承重部位, 若两个支吊架间距过大, 应在其中部相应位置的楼板处增加支吊架;对于部分体积较大的通风管道而言, 应增加支架的数量;对于高层的给、排水压力管来说, 应在其下落管底部及管道转弯处增设管道支架, 以加强管网的稳定性及强度。同时, 应尽量合理的选用综合支吊架, 总体统筹安排各专业的施工, 将不同专业的管线使用一个综合支架, 从而减少支架的使用量, 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3) 及时反馈现场情况。对施工设计图中标注不清楚、做法不明确的部位, 做为施工单位, 要及时以书面的形式上报监理方及建设单位, 以免因误解设计方的设计意图而盲目施工,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部分线槽的敷设方式, 管网预留的位置等。

4 做好施工中预留空间管网的综合布置

当今社会商业综合楼的功能越来越多, 很多综合楼都设置了分区域管理, 根据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分区装修。如果所有区域均进行整体管网安装布置, 不仅浪费资金, 也会对空间布局造成影响。对于本工程而言, 首层公交车站办公房、老年人服务站点、社区居委会、社区医院、商业用房等区域, 在施工阶段还不能明确具体的内部装修方案, 因此对部分功能不明确的部位, 除设置楼宇水电、消防等相关设施外, 仅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预留空间明装部分管网, 既节约了资金, 又方便维修, 保证工程质量。

5 结语

总之, 高层建筑施工涉及专业广、施工作业人员多、设备种类复杂, 因此, 进一步的推广和完善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管网综合布置平衡技术, 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节省投资、方便设备和管线维修, 做到一次成优, 创出精品工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高层建筑安装工程中, 涉及专业多, 管线复杂, 管网综合布置成为了当前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我以某高层小区住宅楼为例, 浅谈下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网综合布置。

关键词:高层,管网综合布置

参考文献

[1]姜湘山, 著.建筑设备工程管道工实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辽宁省建设厅, 著.《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2.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著.《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2009年修订)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著.《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

建筑物布置 第5篇

随着大型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和建筑物内外部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增加,建筑物中的各种设备和管线数量激增。因此,探讨建筑机电工程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至关重要。

一、管线综合平衡概述

1、管线平衡的重要性

在现代建筑的公共空间中,水、电、风及弱电等专业的机电设备众多,管线密集,空间交叉频繁,设备、管线安装时由于空间有限,常常出现因管线相互交叉、挤占空间而引起的频繁拆改,影响到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外观质量甚至使用功能。所以在施工前,在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图纸管线进行综合平衡,对工程的质量保证、工期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2、管线综合平衡要点

在综合管线平衡前,各专业必须充分熟悉设计文件,了解各系统工艺流程,各种管线的走向布局及各种设备设施的位置、外形尺寸,以设计图纸为基础,现场勘测结构梁、柱的位置及尺寸,结合施工图与施工现场实际的结构布局、尺寸,开展综合管线平衡工作。在图纸平衡过程中,对一些局部设计不完善、管线位置不明确、图纸标识不清的问题,应逐一详细记录,通过与有关方面及时、认真的沟通予以解决。收集初步的施工资料,包括施工设计资料、施工图纸、现有设备参数及相关设计与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二、管线综合平衡应重视的6个方面和等级划分

1、管线综合平衡应重视的6个方面

安全方面;基本功能方面;与土建配合方面;施工方面;经济方面;扩展和维护保养方面。

2、管线综合平衡应重视的6个方面的等级划分

依照管线综合平衡应重视的6个方面的轻重缓急,划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级:“安全方面”、“基本功能方面”及“与土建配合方面”。

第二级:“施工方面”,包括施工管理、施工程序、施工协调等各方面。

第三级:“经济方面”以及“扩展和维护保养方面”,包括施工成本和运行成本,以及设备、管路的扩展需求和运行过程中便于维护管理和保养的要求。

三、管线综合平衡工作程序

各专业机电施工单位,在图纸会审后,依据设计单位的施工图进行施工现场复核。复核现场土建情况、装饰装修的要求,各专业之间的管路、线路和设备的走向和位置,充分了解施工图的意图后在总包单位的协调下,考虑机电安装时的步骤和要求、施工时间及施工周期,进行各专业的设备和管线的综合平衡布排,绘制深化设计图纸,经原施工图设计单位审批后报监理单位和业主,在总包协调下进行下一步机电安装施工。

四、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原则

建筑物布置 第6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超压;可靠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高层建筑的兴建已成为城市居民建筑发展的趋向所在。高层民用建筑由于火势蔓延迅速、扑救难度大、火灾隐患多、事故后果严重,且受到消防车水泵压力和水带的耐压强度等限制,一般不能直接利用消防车从室外消防水源抽水送到高层部分进行扑救,而主要依靠自身的消防给水系统来扑救火灾。因此,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1.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

1.1消防给水方式。

1.1.1消防水泵、高位水箱、消防水池合用的供水形式。这种供水方式是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它是采用将高位消防水箱置于高层建筑的屋顶上,将消防水池和水泵房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或室外的一种消防给水模式。当发生火灾时,由高位水箱提供前10min的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泵启动,将消防水池中的水提升并输送至给水管网,完成灭火任务。该给水方式是从高层建筑物的高度和分区角度出发,分成一次性加压供水、分区串联加压供水和分区并联加压供水三种。其中一次性加压供水方式多应用于无需分区直接给水的高层建筑物,对建筑物的高度要求在50m以下,当建筑物高度超出50m或者有分区减压供水需求的,则需要采用分区串联加压供水和分区并联加压供水方式。分区并联加压供水,各分区为独立的给水系统,供水安全可靠,分区水箱容积较小,水泵集中布置,方便了管理与维护,但对于消防管材方面要求较高;分区串联加压供水,各分区供水相互联系,下区供水出现故障时,上面的分区也将受到影响,供水安全性较差,水泵也是分散布置,维修管理不方便,但整个系统管道压力较小,管道维修较少。

1.1.2区域集中的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供水方式,即两幢或两幢以上高层建筑共用一个泵房的的消防给水系统。对于一栋单独的高层住宅楼而言,消防给水系统组件消防水泵和高位水箱是不可缺少的。但对于由多栋高层建筑组成的小区,如果在每栋建筑上都设置高位水箱和消防水泵,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同时还给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增加了多余的工作量。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提出了在小区内设置集中消防供水系统。因为同一个小区内的多栋高层建筑同时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小,可以认为同一时间内发生火灾的次数为一次,从设计合理、经济节省的角度出发,从消防水泵引出多条出水管,分别与小区内各栋楼的供水管网相连接,相当于每栋楼都设有消防水泵,只不过在供水距离上存在了差别,但并不影响对建筑的消防供水能力。只是这种方式要求消防管网设计成环状,以达到供水的安全可靠。

1.1.3加压给水方式。目前常用的加压给水方式有气压罐给水和二次加压两种。气压罐给水方式是在考虑到高位水箱的高位摆放以及影响建筑美观与结构承重问题上提出的,这种密封可靠的消防给水方式很受用户的青睐。它的运行机理是:运用气压罐将水加压后,输送到消防给水管道内,以满足各个消防设备用水需求,当达到一定的压力时,多余的水会进入气压罐,此时,水泵以及自动控制系统进入准备状态,当消防管道内水压小于规定的水压值时,气压罐将自动启动,并向消防给水管网及时给水。但是气压罐的应用,需要与之配套的水泵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参与,使得消防给水的成本大幅度增加。二次加压方式,是为了应对多层建筑的集群布置管理的形式,当单独的某个气压罐无法满足水压要求时,需要对气压罐内的水进行二次加压,以达到集中加压与稳压的目的,该给水方式的缺点是:投资成本比较大,且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做维护。

1.2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硬件设施的布置。

1.2.1水泵接合器水泵接合器的主要用途是当建筑物内部的消防给水管道水压低、供水不足或无法供水时,消防车可通过水泵结合器向室内管网供水,达到灭火的目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指出: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应按10~15L/s计算。在实际工作中,水泵接合器的数量既要按照室内消防用水量来进行计算,还要结合实际室外供水能力的状况,两者要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对于一些灭火系统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可以分别设3~5个,这样既达到了节省资金,又保证了消防安全。

1.2.2消防水池消防水池是用来储存消防用水的构筑物,是天然水源或市政给水管网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市政给水管道和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二类居住建筑除外),只要具备上述一种情况,就应该设置消防水池。《高规》第7.3.3条对消防水池的容积做了详细规定: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消防水池的构建还要考虑工程造价及管理方面的要求,在保证城市环状供水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可以采取适当放大进水管尺寸的方式,保证在室外消防用水量充足的前提下,进水管可以补充消防水池需求的消防用水量,这样就可以适当缩小消防水池的容积,减少工程造价。

商业建筑室内消火栓布置探讨 第7篇

伴随着城市规模大型化、功能综合化, 商业建筑类别日益繁多, 具有形态多样、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可燃物多等特点。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迅速, 人员疏散集中, 扑救难度大, 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其消防给水系统复杂、多样。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灭火设施, 室内消火栓的布置需要结合不同功能业态及商业布局进行针对性研究。

2 设计依据

2.1 消火栓设置数量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0974—2014) (以下简称《消水规》7.4.6条:“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满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同时达到任何部位的要求。”《消水规》7.4.15条:“跃层住宅和商业网点的室内消火栓应至少满足一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并宜设置在户门附近。”[1]

2.2 消火栓布置间距

《消水规》7.4.10条:“室内消火栓宜按直线距离计算其布置间距,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火栓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布置的建筑物, 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30.0m; (2) 消火栓按1支消防水枪的1股充实水柱布置的建筑物, 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50.0m。”

3 室内消火栓布置原则

商业建筑消火栓应设于楼梯间和前室、走道等公共部位明显易于发现、便于取用的公共部位;室内消火栓应按实际行走距离计算其保护距离, 必须考虑消防水带在设计水压下转弯半径对水带敷设的影响。

室内消火栓的保护距离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R0为消火栓保护半径, m;k3为消防水带弯曲折减系数, 宜根据消防水带转弯数量取0.8~0.9;Ld为消防水龙带长度, m;Ls为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在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按水枪倾角为45°时计算, 取0.71Sk, m;Sk为水枪充实水柱长度, m。

对于需要满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同时达到任何部位要求的建筑, 消火栓保护范围应避免穿越防火分区。室内消火栓穿越防火分区灭火, 其水龙带穿防火门、防火卷帘处会导致防火门、防火卷帘不能完全关闭, 出现缝隙, 造成防火分隔薄弱部位。在商业建筑中, 消火栓布置应尽可能做到消火栓布置按防火分区分开布置, 室内任何部位由设置在同一防火分区的同层消火栓保护, 在特殊情况下某些部位消火栓布置难以实现由同层同防火分区2支消防水枪保护时, 也应保证在防火门、防火卷帘关闭的情况下失火部位至少应有本防火分区1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可以到达, 另一只利用相邻防火分区的消火栓保护时, 必须避免穿越防火卷帘处, 穿防火门处应做防护措施。

4 不同功能业态、不同部位的消火栓布置

商业建筑通常集合了商业营业厅 (商业营业厅又分为商铺式营业厅和柜架式营业厅) 、小型商业用房、餐饮、影院、娱乐、儿童活动场所、汽车库等不同功能业态, 同时设有消防前室、避难走道、防火隔间等防火功能区, 消火栓需结合具体业态、平面布局灵活设置。

4.1 商铺式营业厅

商铺式营业厅是指营业厅内采用隔断将其空间分成若干个独立商铺来展示、销售商品的销售方式, 通常由数间相邻的、每间面积不大于300m2的商业营业厅组成, 商铺通过室内公共通道相通, 有的工程中商铺式营业厅围绕中庭空间布置, 店铺与中庭间设环廊, 形成“室内步行街”。对应该种业态, 消火栓首先应该考虑设在公共部位, 可设于楼梯口、疏散走道等部位, 并且每层宜设于相同位置;在商业走道上, 可在相邻商铺间临走道隔墙处布置消火栓;铺内空间超出公共部位消火栓保护范围的, 可在铺内布置消火栓, 但铺内消火栓不再考虑保护商铺外公共部位及其他营业厅。

4.2 柜架式营业厅

柜架式营业厅是指营业厅内无固定隔断, 采用柜台、货架、展台等来展示商品的销售方式。多见于百货、超市卖场、专业店等业态区域, 多为大开间商业营业场所, 营业厅通常设有成排的柜架及商铺销售展示台, 柜架间形成人员通道。消火栓布置受货架等的影响, 需依据商业布置图, 避开柜架等位置, 避免遮挡。初始设计时, 往往展示台、柜架等方案难以确定, 并且在后期经营过程中常常会根据经营情况调整布置, 消火栓布置需在展示台、柜架位置最终确定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尤其要注意柜架对消火栓行走路线的影响。设置在大开间场所的消火栓, 基于保护距离的考虑, 通常沿结构柱设置消火栓, 建议在同一空间场所, 消火栓有序地排列在柱同侧, 并宜朝向公共通道, 以便于后期装修、商品布置。营业厅内消火栓布置后, 商品、货柜和广告条幅的设置不得影响室内消火栓工作。

4.3 小型商业用房

小型商业用房是指用防火分隔墙来分隔的两三层高的独立商业单元组成的商业建筑, 小型商业用房分为商业网点和商业并联店两大类。

4.3.1 商业服务网点

商业服务网点设在居住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2层, 由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通过垂直楼梯组成的商业单元组成, 按照《消水规》商业网点的室内消火栓应至少满足1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消火栓设置最佳部位在店铺1层外墙朝向室外公共部位, 消火栓布置位置、间距需能保证至少1股消火栓充实水柱能够到达室内 (含2层) 任何部位。

商业服务网点消火栓设置在建筑首层外墙存在消防设施易丢失、不便管理、建筑立面难以处理等问题,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消火栓大多设在铺内, 由于各商铺经营情况不同, 存在商铺锁门时铺内消火栓无法取用的情况, 对这种情况, 建议商业服务网点每一间商业单元均在靠近首层入口处配置1只消火栓, 并宜设置在户门附近。

4.3.2 商业并联店

商业并联店独立建造或设置在居住建筑和其他建筑底部, 由层数不超过3层、底层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2、其余楼层建筑面积之和小于300m2、通过垂直楼梯组成商业单元组成。商业并联店类似于小型商业服务网点, 但并不同于商业服务网点, 其建筑面积、楼层数超过商业服务网点, 经营范围更广泛。商业并联店每间店作为1个防火单元, 其消火栓布置可参照商业服务网点, 但仍需满足同层2股消火栓充实水柱保护, 即每层均应满足消火栓布置要求。在满足同层2只消火栓保护的前提下, 店铺底层可考虑利用公共部位消火栓保护或相邻店铺的1只消火栓保护。商业单元内同层消火栓间距应控制在不小于5m。考虑到火灾情况下人的逃生心理和行为反应, 楼层消火栓应布置在每层靠近出口处, 便于火灾时取用。

4.4 影厅

影厅通常设有屏幕区、通道、座位区、放映机房等, 其座位为由前至后上升台阶式, 消火栓布置需考虑座位对水龙带敷设的影响, 对于高大净空影厅, 消火栓充实水柱的长度计算还应考虑影厅高度的影响, 水枪充实水柱保护高度不足时, 应计算加大栓口工作压力, 但不应超过0.5MPa。放映机房内设有数码放映设备, 消火栓应设于机房门外, 以防止管网漏水损坏设备。

4.5 游戏厅、KTV、儿童活动场所、餐饮等休闲娱乐区

这些区域属人员密集场所, 根据功能布局, 常设有不同大小的隔间, 场所内有大量设备、设施影响消火栓工作, 消火栓的布置必须结合最终的装修布局, 优先考虑易于发现、便于取用、无遮挡的公共部位, 消火栓保护距离应充分考虑场所内地面设施对水龙带有效长度的影响。部分嵌套在其他功能房内的房间, 其内部设置的消火栓不能考虑保护房间外公共部位。

4.6 敞开式商业外廊

敞开式商业外廊属于室外空间, 但其承担着消防疏散通道的功能, 如该部位失火不能及时扑救, 势必影响人员疏散, 因此, 商业外走廊区域必须在室内消火栓保护范围内, 消火栓可设走廊公共部位, 既保护外廊, 也可以保护沿外廊店铺。这种情况有时存在消火栓箱位置影响建筑立面、箱体周边易漏水等问题, 如有困难, 商业外廊区域也可考虑利用铺内消火栓保护。

4.7 消防前室

消防电梯前室必须设置消火栓, 在消防前室设置消火栓可方便消防队员到达火场楼层后利用消火栓开辟救火通道, 在使用中, 该消火栓可计入建筑灭火用消火栓, 作为建筑消防设施的一部分。消防电梯前室、防烟楼梯前室内设置的消火栓宜每层设于同一部位, 便于火灾时寻找使用。

4.8 避难走道

在商业建筑中, 为实现消防疏散功能, 常设置避难走道, 走道两侧为实体防火墙, 仅开有通往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 并设置有防烟等设施。避难走道仅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避难走道内不能设置其他任何物体, 属于相对安全的区域, 为保证灭火时通道安全, 其消火栓应独立布置, 仅用于保护通道范围, 消火栓不考虑和相邻功能区域共用, 以防止水龙带穿越防火门处烟气、火焰蔓延。

4.9 防火隔间

两个独立使用的商业场所连通处, 通常采用设置防火隔间作为相邻防火分区间局部连通的空间。防火隔间的围护均为防火墙、防火门, 其只用于人员通行, 属相对安全区域, 设置消火栓时, 消火栓不能穿过防火隔间保护相邻防火分区。防火隔间通常面积较小, 可由与其相邻的任意1个防火分区消火栓保护, 但不能同时由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各自一只消火栓充实水柱保护, 否则将会使两侧场所失去独立性。

4.1 0 汽车库

商业建筑通常配套建设汽车库, 汽车库作为开放式公共区域, 可供布置消火栓的位置相对较多,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 常常发现消火栓位置和车辆停车相互影响使用的情况。汽车库内消火栓的设置不应影响汽车的通行和车位的正常使用, 并应确保消火栓箱的开启。汽车库消火栓首先考虑设于不与车位紧邻的机房、楼梯间、前室等围护墙处;消火栓避免设在车位端头, 以免车辆堵住消火栓箱, 影响箱门打开;消火栓箱设在车位侧边与车位平行布置时, 箱体与车位间的距离需考虑消火栓箱门开启及汽车开门对箱体的碰撞影响;消火栓避免设在机械车位内侧;设在机械车位入口柱上的消火栓箱应避开车位升降控制盘位置。

5 结语

商业建筑功能复杂、火灾负荷大, 消火栓的合理布置对于建筑消防非常重要, 在实际工程中, 需要结合工程实际, 合理布置, 使其设置位置既满足消火栓保护范围, 又符合火灾情况下人的疏散心理和行为反应, 使消火栓真正发挥灭火、控火设施的作用, 为商业建筑、商业活动提供消防安全保障。

摘要:商业建筑具有形态多样、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可燃物多等特点, 某室内消火栓需根据不同业态、不同部位有针对性布置。论文对商铺式营业厅、柜架式营业厅、小型商业用房、敞开式商业外廊、影厅、KTV、游戏厅、儿童活动场所、餐饮等休闲娱乐区、消防前室、避难走道、防火隔间、汽车库等不同功能业态室内消火栓布置进行研究探讨, 旨在优化消火栓布置, 提高消防灭火安全性。

关键词:商业建筑,室内消火栓,布置

参考文献

浅谈民用建筑机电管道设施的布置 第8篇

在设计初始阶段, 各个专业相互提交专业条件资料, 在这个阶段各专业设计人员就应当考虑专业设计规划布置对日后施工安装的所产生的影响, 考虑设计方案中管路走向布局施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各个专业在提交专业条件时除了要考虑满足自身专业要求和节约建筑面积, 也要考虑本专业管路设备的空间分布会不会对其他的专业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各个专业井道的面积分配布置既要节省建筑面积, 也要满足各专业管路安装的空间要求, 方便各专业之间的搭接配合;配电房、水泵房、空调机房、监控中心等管路集中的设备房位置的选取应尽量靠近建筑物中心, 各类管道从中心向周团均匀分散布管;用电量集中的设备应尽量靠近配电房, 以减少配电线路长度等等。各类管道设施在建筑空间各个层面的设计分布要预先做好专业间的沟通, 对管路空间布置进行统一的规划, 达成共同遵守的分布排位规则。例如, 在各类管路交叉比较多的地方, 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等空间的排位在设计前时就明确下来, 水电空暖等专业管路的排位达成初步的排位顺序, 各专业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落实贯彻这些约定的规则。专业间关于建筑空间布置的沟通调整要贯穿整个设计过程, 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出现某专业的设计更改时应及时通知其它专业设计人员做出相应的变更调整。到设计阶段后期, 各专业的施工平面图设计已基本完成, 管道设备的平面布置也基本明确, 对设备管道多的走廊、地下室等部位, 由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定出层高净空后, 再由结构及各个设备专业提交各个层面各专业的梁高、管道设备尺寸等空间要求, 统一复核是否能满足层高净空要求, 对不能满足要求的地方再做适当的调整, 直至满足各专业要求。

2 施工阶段

在工程施工阶段, 总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机电设备安装综合排位布置规划起主导作用。在工程施工前, 总承包单位拿到各专业的施工图纸后, 就要尽快指派专业工程师审读图纸, 了解各专业管道设备的安装要点和重点, 对在结构施工阶段需要预埋的孔洞, 构件等做出标识, 并向分包单位做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 提醒分包单位注意那些重点预埋部位, 防止因漏埋错埋孔洞、预埋件造成日后施工安装时无法按照设计的布置排位要求完成作业。各专业分包单位审读图纸的专业工程师也要及早发现并提出各专业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无法施工或可能会出现安装位置不合理的问题, 集中统一提交总承包单位及设计单位核对, 做出及时的更改。对预埋在剪力墙或楼板内的强弱电线管和冷热水管道等预埋管线, 应严格按施工图施工, 预埋在钢筋面层内部, 保证预埋线管有足够的保护厚度, 减少日后在墙身楼板打钻时打穿线管造成破坏。预埋在剪力墙或楼板内管线在拆除模板后, 在管线所在的位置画出管线走向标识线。在墙身及楼板安装吊杆支架时, 打钻吊杆支架螺栓就可以避开这些标识线所在的位置, 避免打穿预埋的管线。对项目大机电专业多路道设施多的工程, 安装施工开始前, 总承包单位应组织各专业分包单位的技术人员针对机电安装综合排位布置进行图纸会审或开专题会议。

3 主管道的安装

对管道设备重迭交叉多的部位, 例如公共走廊、大面积房间, 地下室等部位, 对排位布置展开讨论, 达成排位规则。总承包单位可安排机电工程师将不同专业的平面图放在同一平面上重叠, 删去对安装空间影响不大的支管小管, 绘制成综合各个专业主要管路的综合平面布置图, 并标识出各个专业管道及设备的管径, 截面积、体积等数据, 再进行平面位置调整, 减少平面图上各个专业管道的交叉重迭, 使各类管道走向条理分明。根据绘制成的机电管道设备综合平布置图, 对管路平行交叉多, 建筑空间小、结构梁大、有大风管大水管大设备的部位, 或有可能会出现排位困难地方, 再绘制出关键部位的剖面图。由总承包单位组织各专业安装分包单位, 共同讨论, 对关键部位的布置进行排位, 确定天花标高净空高度及各类管路的空间次序。管道的外壁、法兰边缘及热绝缘层外壁等管路最突出部位距墙壁或柱边的净距不应小于l OOmm。对于并排管路上的并列阀门的手轮, 其净距不小于l00arm。

4 其他部分的完善

机电专业设备主管道安装完成后开始装修装饰工程, 这时天花材质及高度基本已经确定, 综合布置主要就集中在天花板下的布置, 天花板下有强电系统的灯具, 智能系统的广播、摄像头, 消防系统的感应探头、喷头, 通风空调系统的排送风口等设施。布置时根据天花的材质规格型号、以及同专业设施间和不同专业设施间的规范间距要求, 既要考虑天花面的观感上分布均匀美观, 也要考虑各种设施的排位分布是否能满足各自的规范要求。块状天花下的机电设施应安装在靠近天花块中心, 条状或整板的天花板下的设施应左右前后均匀规则排布。由于这是一项综合各专业间协调性的工作, 这项工作一般也由总承包单位来完成, 总承包单位组织不同专业间的协调讨论直到平面布置最终确定。

建筑外立面上不仅有建筑幕墙, 也有各类门窗百叶。做好外立面的综合布置在考虑满足外观美观的同时也要满足各类建筑门窗百叶的使用功能。建筑立面上的门窗百叶除了有提供进出建筑物的门, 通风采光的窗户, 还有各类通向室外的设备房的门窗, 通风百叶。建筑立面施工前, 总承包单位应组织幕墙、结构及与外墙相关的设备间门窗, 通风百叶等专业公司共同核对门窗百叶的位置, 必要时进行位置调整, 既要保证立面上各类建筑门窗百叶的使用功能, 也不损坏建筑立面观感的美观。

建筑物布置 第9篇

1 AVS构件的优化布置方法

1.1 系统运动方程

如图1所示的结构模型, 结构层数为n, 质量矩阵为[M], 阻尼矩阵为[C], 原始结构 (即不考虑AVS系统的作用) 的刚度矩阵为[K0], AVS系统的控制作用所产生的结构刚度矩阵的增量为[Kc (t) ], 设水平地震动加速度为xg (t) , 假设[K (t) ]=[K0]+[Kc (t) ], 则结构的运动方程为:

1.2 控制性能指标

为了在各个可行的结构刚度参数中找出一个效果最好的参数, 需要首先建立一种评价控制效果好坏的性能指标函数[2,6]。选择性能指标主要取决于问题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各种控制问题的性能指标没有统一的格式。在每一控制时段, 当已对未来地震动及响应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后, AVS控制的关键就在于选择合适的[K (t) ], 以极小化结构的响应。容易想到可以取结构的势能作为性能指标, 或取结构的动能作为性能指标。楼梦麟、吴京宁曾对动能作为AVS控制的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4]。以下研究三种性能指标的控制效果:

1) 势能作为性能指标。

如果以结构的势能作为AVS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 控制时间步长表示为ΔT, 则第k时段[kΔT, (k+1) ΔT]的性能指标表示为:

其中, t=kΔT, 在每一控制时段, 应选择使J (k) 最小的刚度参数作为结构的使用刚度。

2) 动能作为性能指标。

以动能为性能指标, 即令:

3) 势能和动能之和作为性能指标。

以势能和动能之和作为性能指标, 即令:

经过分析, 可以选取系统的动能作为控制性能指标, 在[kΔT, (k+1) ΔT]控制时段的性能指标为式 (3) 。

1.3 优化方法

当在结构的每一层都布置AVS构件时, 系统具有最小的性能指标函数值, 即J取最小值Jmin, 当去掉第i层AVS构件时, 性能指标J将增加。如果这个增加量较小, 则说明去掉该层AVS构件将不会对系统性能产生很大影响, 因而可以在该层不布置AVS构件;反之, 若J的增加量很大, 则说明该层AVS构件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 因而必须在该层布置AVS构件。

考虑直接计算性能指标的增量, 首先假定在受控结构的每一层都布置AVS构件, 然后将各层AVS构件分别撤除一次, 可以求得因撤除各层AVS构件而产生的性能指标增量, 进而求出系统性能指标对各层AVS构件的灵敏度。应用中可以根据AVS构件数量的限制, 按照灵敏度进行布置, 从而得到AVS构件的最优布置。将计算步骤总结如下:在控制时段[kΔT, (k+1) ΔT]。

1) 用Newmark法解方程 (1) 求出结构响应{x (k) }, 然后计算出AVS构件满布置 (即结构的各层都布置AVS构件) 时的最小控制性能指标Jmin (k) 。

2) 计算在撤除第i (i=1, 2, …, n) 层AVS构件后的结构响应, 并求出性能指标Ji (k) , 则控制性能指标的增量为ΔJi (k) =Ji (k) -Jmin (k) 。

3) 系统性能指标对第i层AVS构件的k时刻的灵敏度为Si (k) =ΔJi (k) /Jmin (k) 。

4) 对总的控制时段NΔT进行了以上三步的分析后, 将得到N个Si (k) , 求在地震动过程中系统性能指标对第i层AVS构件的全时段的灵敏度。

系统控制性能指标的灵敏度表示系统最优控制对AVS构件分布情况的敏感程度, 当AVS构件分布变化时, 我们要求系统控制性能指标不要有太大的变化, 也就是要求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对AVS构件的分布变化有较低的灵敏度。Si的值越大, 说明第i层AVS构件对系统的性能指标的影响较大, 该层构件比较重要;反之, Si的值越小, 说明第i层AVS构件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较小, 该层构件相对不太重要。

2 各层AVS构件的重要性

算例1:剪切型建筑物, 结构层数为n, 每层的物理参数相同, 分别为:层间质量mi=345.6 t, 层间刚度ki=6.8×105k N/m, 层间阻尼ci=734 k N·s/m, 其中, i=1, 2, …, 5。在每一层都设置AVS构件 (钢性斜支撑) , 其下部固定于楼板, 上部通过VSD与结构的横梁相连, 各层AVS构件的连接刚度为Δki=6.8×105k N/m。地震动输入仍采用经调整的El-Centrol波, 分析前20 s内的结构响应。

取结构层数n=5, 8, 10, 12, 15, 20, 求出各层AVS构件的重要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 AVS构件的重要性分布规律:在结构的中下部, 各层AVS构件的重要性比较大, 而在结构的上部, 各层AVS构件的重要性相对较小。也就是说, 在进行AVS构件的优化布置时, 应按照重要性的分布规律进行。

3 按重要性优化布置AVS构件后的结构振动控制效果

算例2:结构的物理参数与算例1中的相同, 取结构的层数为5。

对建筑物的AVS构件进行优化布置, 其AVS构件的优化布置为以下两种情况:

工况1:AVS构件位于第1层~第4层 (重要性占93.9%) ;

工况2:AVS构件位于第1层~第3层 (重要性占83.3%) 。

为了说明优化布置的正确性, 对这两种工况进行地震响应分析。

两种工况下的结构顶层位移响应的最大值, 与AVS构件满布置时结构的峰值响应相比, 工况1时结构的顶层峰值位移是2.62 cm, 增大了12.5%, 结构的顶层峰值加速度是13.50 m/s2, 增大了7%, 结构的峰值基底剪力是10 895 k N, 减小了39%;工况2时结构的顶层峰值位移是3.14 cm, 增大了31%, 结构的顶层峰值加速度是12.50 m/s2, 减小了0.8%, 结构的峰值基底剪力是13 819 k N, 增大了23%。

由以上分析可知:按AVS构件的重要性撤除部分AVS构件后, 结构的顶层位移将有所增大, 而且撤除的构件越多, 位移的增加越大;但顶层加速度和基底剪力可能会增大, 也可能会减小。

4 结语

本文对AVS控制系统中AVS构件的优化布置进行了初步研究, 通过算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基于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对各层AVS构件的灵敏度的方法来确定各层AVS构件的重要性系数是正确而且可行的。

2) 根据AVS构件重要性系数的分布规律, 应首先在结构的中下层布置构件, 然后按照重要性系数的大小进行布置。

参考文献

[1]J.N.Yang, J.C.Wu, Z.Li.Control#space2;#of#space2;#Seismic-excited#space2;#Buildings#space2;#Using#space2;#Active#space2;#Variable#space2;#Stiffness#space2;#Systems[J].Engineering#space2;#Structures, 1996, 18 (8) :589-596.

[2]T.kobori.Shaking#space2;#Table#space2;#Experimental#space2;#of#space2;#Multi-Story#space2;#Seismic#space2;#Response#space2;#Control#space2;#Structure#space2;#with#space2;#Active#space2;#Variable#space2;#Stiffness (AVS) System, Proc.8th#space2;#Japan#space2;#Earthquake#space2;#Eng#space2;#Syrnp, Tokyo, 1990.

[3]T.Kobori.Seismic#space2;#Response#space2;#Controlled#space2;#Structure#space2;#with#space2;#Active#space2;#Variable#space2;#Stiffness#space2;#System[J].Earthquake#space2;#Engineering#space2;#and#space2;#Structure#space2;#Dynamics, 1993 (22) :925-941.

[4]楼梦麟, 吴京宁.结构主动变刚度中的若干问题[J].同济大学学报, 2001, 29 (4) :379-383.

[5]何玉敖, 冯得平.主动变刚度结构体系 (AVS) 多模态优化控制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00, 21 (3) :53-58.

建筑物布置 第10篇

商业建筑空间设计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并创造出适合购物、休闲和交流的空间;二是如何创造宜人的外部空间, 吸引顾客进入商业建筑中, 并且使建筑与外界环境完美融合。商业建筑空间一般手法有以下三点。

建筑内部空间通过围合与开敞的变化来营造居民在商业建筑中不同的心理变化。比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部空间中间用获得隔墙或隔断进行分隔。推开后、打通后, 是一个连成一气的整体空间, 收拢起来又成为独立的空间。还可以通过室内活动部件、设施和家具来进行灵活分隔。另外, 居住区内设计应尽量缩小陈列面积, 利用板材和透明材料制作道具, 在物理视觉空间方面均强调其通透性、为了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和市场的变化, 居住区商业建筑应该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空间有更多的变化, 创造活泼、通透、开敞的效果。

高差的设置是处理空间的一个效的手段, 高差可以用来区分不同区域, 地面标高的变化能突出及改变特征, 标明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在大空间内创造二次空间, 但在视觉空间上保持其连续性。如利用台阶处理地面高低变化, 连接高低不同的空间, 创造出动人的线造型。还以台阶作为休息设施, 特别是在多功能空间和空间有限的地方。还可以利用坡连接高差不同界面, 坡道的优点是更人性化不仅满足无障碍设计也可减缓居民购的疲劳感, 不足之处就是占据空间较大, 因此在集中式商业建筑中要慎用。

商业建筑空间层次变化是商业建筑一个重要表现方法。即使商业建筑的规模不大, 内部空间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感, 出现在人们眼前的空间画面不至于太单调。而应该有近、中、远的景致变化。通过隔断、绿化、高差等的设置都可以增加空间的层感, 而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同时善于利用过渡空间比如商业建筑内部的出挑空间、檐廊空间、檐下空间以及构架空间, 这类空间使建筑的内部空间产生向外的扩张力, 而外部的空间产生对内的吸引力, 加强了建筑内外空间的结合, 使商业建筑的亲和力大大加强。

2 结构布置中不同结构体系空间特点

混合结构房屋一般是指楼盖和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木结构, 而墙、柱和基础采用砌体结构建造的房屋。也可认为是指同一房屋结构体系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成的承重结构。根据承重墙的位置划分为以下四种:横墙承重方案。优点是:房屋的空间可以比较大, 平面布置比较灵活, 墙面积较小, 缺点是:房屋的刚度较差;纵墙方向。优点是:房屋的空间可以比较大, 平面布置比较灵活, 墙面积较小, 缺点是:房屋的刚度较差;纵横墙承重方案根据房屋的开间和进深要求, 有时需要纵横墙同时承重, 即为纵横墙承重方案。这种方案的横墙布置随房间的开间需要而定横墙的间距比纵墙的小, 所以房屋的横向刚度比纵墙承重方案有所提高;内框架承重方案房屋有时由于使用上要求, 往往要用钢筋混凝土柱代替内承重墙, 以取得较大的空间。

框架结构是利用粱、柱组成的横、纵两个方案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它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 自重轻, 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 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也称框剪结构, 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 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 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 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 有相当大的刚度, 但造价较贵, 多用于高层建筑。

筒体结构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整体空间作用的抗侧力构件称为筒体 (由密柱框架组成的筒体称为框筒;由剪力墙组成的筒体称为薄壁筒) 。由一个或数个筒体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而形成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 它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某商业建筑沿路方向长约100m, 最宽处宽约60m, 最窄处宽41m, 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上4层, 总建筑面积近2万m2。建筑外部采用欧洲建筑风格, 外立面有许多精美的装饰与雕刻。二、三、四楼作为商场均有移动的隔墙。四楼除部分是商场外还建有餐厅和露天花园。外立面为了创造丰富的层次感, 所采用的玻璃幕墙面凹凸度较大, 装饰丰富, 有强烈的光影效果。

3.2 结构布置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这些复杂的建筑大样及丰富的建筑装饰品, 还有玻璃幕墙所想营造的视觉效果往往在实际工程中易使结构工程师在没有完全理解建筑师意图的情况下在结构布置中产生以下问题:结构布置中没有考虑建筑立面大样与建筑结构物的关系。把立面大样作为独立的外挂装饰品处理, 使建筑外饰无法固定或增加安装费用。设计人员应在做结构布置时直接将复杂建筑外饰作为结构物进行设计以减少装饰物的施工难度和建筑成本;没有考虑商场内移动隔墙的重量和布置。楼面设计荷载偏低, 使楼面容易开裂。应考虑商场中出现的移动隔墙及大型装饰柜的重量, 折算为均布荷载加载在楼面上;玻璃幕墙正上方的结构梁高不足。玻璃幕墙虽然是在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再另行安装。但是考虑到防火要求, 玻璃幕墙正上方的梁高应不低于800mm。同时本工程的玻璃幕墙凹凸度大, 按建筑方案要求, 边梁应设计成弧形。结构边梁产生较大的扭转。应建议建筑师在不影响建筑效果的情况下调整建筑方案。或在结构计算时加强配筋。

因为结构工程师在建筑方案初期就参与到工作中, 同时在施工图期间注意与建筑的沟通协调。建筑与结构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不仅在建筑效果上获得好评, 同时也为投资方节省了不必要的装饰费用。

4 结语

该项目现已正常使用半年, 建筑外观和使用功能一直保持良好。通过这个工程使我明白结构工程师一定要参与到建筑设计方案中去, 一栋楼不光是建筑效果, 也要体现结构工程师的结构设计概念、经验、判断力和创造力。建筑效果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气质容貌, 而结构就相当于人的骨架。美丽的容貌与健康的身体同时存在才能显示人的真正美丽, 建筑也应如此。在如今人才济济的建筑市场,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树立科学的态度, 认真严谨的对待结构设计工作。才能设计出美观、安全、经济性好的优质工程, 不被市场淘汰。

摘要:结构工程师如何与建筑师合作, 在满足商业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创造最好的建筑作品是设计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结构工程师在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手法的基础上, 研究商业建筑空间设计对结构布置的影响。并通过具体事例介绍实际工程的一些处理方法。

关键词:商业建筑,设计,结构布置

参考文献

[1] (GB50010-2002) 混凝土设计规范[S].

[2]张智英.居住区设计手法研究[J].建筑工程, 2008, 10.

建筑物布置 第11篇

1 加强建筑施工组织和布置管理

建筑施工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建筑施工组织和布置管理。

(1) 加强建筑施工组织和布置管理就要以市场为导向, 合理组织作业, 消除施工中的浪费现象, 文明施工, 确保安全生产。

(2) 加强建筑施工组织和布置管理就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经济效益原则, 处处精打细算, 降低成本;二是科学合理原则, 就是要符合生产的客观要求, 现场施工操作和作业流程合理, 资源有效利用, 员工才智发挥充分。建立起一个科学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3) 加强建筑施工组织和布置管理不仅要充分认识施工组织管理的对象是工程项目, 这个过程既是成品的生产活动又是交易活动, 其周期包括合同签订、施工准备、施工和交工验收以及保修等, 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2 加强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高效的建筑施工组织机构

施工组织机构是整个建筑项目的统领, 它是建筑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项目规划、施工工作明细、临时事务安排以及突发事件等的指挥中心。高效的施工组织机构是建筑工作有序推进的保障。

2.2 配备不同专业的施工组织管理人才

众所周知, 建筑施工组织机构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不同专业的优秀管理人才, 庞杂的施工现场, 众多的工种和岗位不由得增加了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的难度, 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 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3 编制合理的建筑现场施工组织设计

为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时的开展各项施工活动, 需要编制合理的建筑施工现场组织设计, 这在建筑施工中起着战略部署的作用, 因为其实对工程的组织、技术以及管理的综合性战术的文字性安排, 以此组织施工, 能保证人力物力材料得到有效的安排和运转, 从而最终使得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4 完善建筑施工组织准备工作

施工组织准备工作的完善, 主要包括将各个施工组织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制度健全, 落实工作的责任制, 保证人人参与负责, 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 广泛的收集建筑施工的相关资料, 将施工项目的基本情况做以全面的调查, 对工程合同合约认真研究, 并对工期质量标准以及成本造价等问题仔细分析。

(2) 建筑施工组织机构作为整个工程的核心领导, 要对施工图纸熟悉, 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自己设计单位共同对施工图纸会审, 并辅以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完成图纸的审查工作。

2.5 加强施工组织方案的管理

施工组织方案是整个建筑施工的核心内容,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施工单位的工艺、方法、要求与方案组织的要求保持一致, 特别是安全要求; (2) 建筑工程施工方法与施工设备的选择, 根据方案组织设计的常规要求, 结合建筑所处的实际情况进行最佳方式的选择, 由于其中的一些量大、难度大、新工艺等的因素, 必须慎重细致研究当前工作以及下一步工作中会出现和会发生的不利因素, 避免损耗, 降低消耗; (3) 施工设备选择方面必要有严格的要求, 使用上杜绝生手操作, 必须有定时的安全检测, 充分发挥设备功效的同时也要注意设备维护保养。

2.6 有效控制施工进度

建筑工程的进展是根据当时投入量和建筑质量的情况而设定的, 前提是实际进度不超过预期工期。关键线路上的工程内容能否按照预定完成决定着整体的控制目标是否能实现, 要有效的控制施工进度, 一种方法是加强管理工作, 编制详细的进度计划, 对施工的全过程实施动态控制。另一个是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工艺以及施工技术, 这样就能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利用混凝土工程可以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 补单较少了工作量还保质, 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且有快捷的施工工艺, 除此之外还有钢筋连接上, 可以采用电渣压力焊, 不但快速而且经济保质。

3 建筑施工现场布置管理方法

(1) 施工现场首先要确保施工道路的畅通, 这样各种物资才能顺利安全达到施工场地, 减少物资周转。其次机械位置的布置要也要优先考虑, 因为机械的位置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堆放和水电管网的位置, 避免出现死角或者有碰撞的现场发生。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堆放井然有序即可, 而为保证施工现场用水排水畅通, 宜建立永久性的给水系统和排水管线,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用电布置, 保证室内外的照明和工作用电安全, 现场施工的搅拌机、钢筋切断机以及插入式振动棒等都需要考虑在内, 算出需要的额定功率, 从而确定现场的实际用电量。

(2) 施工现场的测量放线布置是要按照施工图纸设置永久性的水平坐标桩和经纬坐标, 测定定位准确无误后方可对拟建工程进行施工, 必要时还需要城市规划部门进行验线, 以免违反城市规划给建筑施工带来麻烦。

(3)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布置, 比如临时性的生产和生活设施的搭建, 工作棚和仓库等, 需要进行合理的布置, 最后就是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

4 结语

由上述可知, 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是一项涉及面广, 专业性较强的产业, 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创造出优良品质的建筑产品, 加强建筑施工组织及现场布置管理十分必要。要想使工程质量及安全得到切实的保障, 就必须对施工人员以及设备等各个环节做出相应的协调, 加强全面成本、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控制管理, 进而为促进建筑施工合理安全进行, 提高管理和经济的有效性, 推进我国建筑事业做出贡献。

摘要:完善的建筑施工组织是每一个建筑工程的必要要求, 它的重要性在于保障施工方案的顺利进行, 促使建筑技术不断革新, 进而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控制, 最终达到保质保本、高效功倍。本文对建筑施工与现场布置管理进行浅析并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布置,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立新.隋晓东.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5) .

[2]史爱民, 王晓华.浅谈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J].山西建筑, 2010, (29) .

[3]王绍宁.建筑施工组织及现场布置管理方法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 2011, (18) .

[4]田泽山.关于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几点看法[J].魅力中国, 2010, (6) .

[5]王芳.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J].技术与市场, 2014, (1) .

上一篇:多元化治疗下一篇: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