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创新能力

2024-09-13

区域旅游创新能力(精选12篇)

区域旅游创新能力 第1篇

不同学科对“区域”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 经济学把“区域”理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 政治学一般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 社会学把“区域”作为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 (语言、宗教等) 的聚居社区。《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认为, 区域是指某个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中划出的、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本文将区域界定为, 在地球表面特定空间上的以行政区划为依托、以经济实体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系统。因此, 本文的区域可以包括宏观层面的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各大洲、中观层面的我国各个省市区、微观层面的我国各个城市或各个地级市等[1]。

2 区域智力资本研究综述

2.1 国外学者的研究

Bontis (2004) 将国家智力资本定义为“个人、企业、研究机构、社区和区域所拥有的隐性价值, 它们是当前和未来财富创造的源泉。”他将国家智力资本的4个组成部分 (人力资本、流程资本、更新资本和市场资本) 设立二级指标, 在计算这些二级指标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形成国家智力资本指数[2]。从严格意义上讲, 到现在为止, Bontis是这一研究领域里做了最完全的理论研究的学者 (李平, 2006) [3]。Andriessen等 (2005) 认为国家智力资本是“国家或区域可以利用的所有无形资源, 它能够产生比较优势, 通过整合能够创造未来的利益。”他们运用多维价值测量理论 (TheTheoryofMultidimensionalValue Measurement) 开发设计了一个智力资本监测器 (IntellectualCapitalMonitor) [4]。JoseLuisHervas-Oliver和JuanIgnacioDalmau-Porta (2007) 建立了一个测度区域智力资本的模型, 包括微观、宏观和战略框架3个层面, 宏观层面包括技术基础、人力和教育基础、商业政策基础、社会发展、市场方面和经济绩效基础等[5]。GiovanniSchiuma、AntonioLerro和Daniela Carlucci (2008) 认为区域智力资本包括能被用来解释知识资产、区域发展所必需的战略资源, 它们是支撑区域发展和成功的关键要素。他们建立了一个知识仓库树 (KnowareTree) (见图1) 框架来评价区域智力资本, 并基于知识仓库树定义了区域智力资本指数, 构建了基于知识仓库树的区域智力资本看板, 将区域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分为4类:湿件 (1) (Wetware) 方面、网件 (Netware) 方面、硬件 (Hardware) 方面和软件 (Software) 方面[6]。PirjoStahle和Ahmed Bounfour (2008) 研究了如何从动态的角度来理解国家智力资本, 认为国家基础设施指标中包含着国家智力资本的主要指标, 经过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国家智力资本对GDP增长具有长期支撑效应、短期促进效应、呈线性的增长潜力和指数增长潜力[7]。

2.2 国内学者的研究

陈钰芬 (2006) 认为区域智力资本由4个要素构成:人力资本、关系资本、过程资本、创新资本[8]。刘晓宁 (2006) 提出衡量国家智力资本的模型及指标体系, 将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和众多的指标[9]。李平 (2006) 认为区域智力资本是符合某一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的, 个人、企业、研究机构、社区和区域等行为主体所拥有的无形资产[3]。李平 (2007) 在另一篇论文中认为区域智力资本是指一定区域网络范围内存在和流动的、具有价值创造功能的知识, 参照Edvinsson、Malone的智力资本构成模型, 构建了区域智力资本模型[4]。

3 区域智力资本的识别

3.1 本文对区域智力资本的界定

综观国内外学者对区域智力资本 (包括国家智力资本) 的界定, 对其含义的表述最为完整、并为广大学者所接受的观点主要是Bontis (2004) [2]所下的定义 (JoseLuisHervas-Oliver, 2008) [5]。本文将主要沿用Bontis的这一定义, 并在其基础上综合国内外其他学者的观点, 认为区域智力资本是符合某一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的, 个人、组织和区域等行为主体所拥有的、能够在区域网络范围内存在和流动的、具有价值创造功能的知识, 它能够为区域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直接和间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根据“H-S-C”范式, 将区域智力资本划分为区域人力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和区域关系资本[10,11,12,13,14]。

3.2 区域人力资本的内涵及识别

3.2.1 区域人力资本的内涵

李玉江 (2005) 认为区域人力资本是指该区域内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资历、经验、知识技能及其他素质存量的总称[15]。魏利军等 (2006) 认为区域人力资本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在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 每一个人通过后天投资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等因素的整合[16]。王泽强 (2008) 认为区域人力资本则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劳动力通过后天的教育、科技、卫生等途径投资和积累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及健康等方面的总和。本文认为区域人力资本是个体、家庭、组织区域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积累、各种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以及其他素质的总和, 它能够为区域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价值、创造一定的产出。即我们理解的区域人力资本不是简单的个体人力资本在区域层面的汇总, 它不仅包括个体层面的人力资本的汇总, 也包括家庭、组织和区域层面大于个体人力资本总和部分的人力资本 (2) , 例如组织层面的被组织资本化的人力资本。个体的人力资本包含个体的受教育情况、培训情况、健康情况和流动与迁徙, 组织的人力资本则包含组织对个体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组织自身的能力、健康和知识流动, 区域人力资本则不仅包含区域内的个体人力资本和组织人力资本, 而且包括区域的能力健康和知识流动等[16]。

3.2.2 区域人力资本的识别与维度

安妮·布鲁金 (1996) 认为人力资产包括体现在公司员工身上的群体技能、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企业管理技能等[17]。爱德文森和沙利文 (1996) 将人力资本理解为所有与人的因素有关的方面, 包括所有者、雇员、合伙人、供应商等带到企业的能力、诀窍和技能等[16]。爱德文森和马龙 (1997) 认为人力资本包括诀窍、教育、职业资格、与工作相关的知识、职业评价、心理测量评价、与工作相关的能力、企业家的热情、创新性和积极反应能力[16]。徐莉、王芬 (2005) 从教育水平、科技投资、医疗保健和劳动力迁移4个方面识别区域人力资本投资, 从知识水平、技能状况和健康水平3个方面识别区域人力资本存量[16]。李玉江 (2005) 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投资、医疗保健投资、培训和迁移投资4个方面对区域人力资本进行识别[15]。王学军、陈武 (2008) 从教育水平、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3个方面对区域人力资本进行识别[18]。本文认为区域人力资本应从区域内的教育水平、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水平、培训与迁移投资3个方面进行识别。区域内的教育水平体现区域人力资本的素质、质量以及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等;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水平体现区域内人力资本的健康保障;培训与迁移投资直接体现人力资本的“培训和迁徙” (3) 。

3.3 区域关系资本的内涵及识别

3.3.1 社会资本的延伸及关系资本的内涵

关系资本是由社会资本引伸出来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的各种不同定义, 大体可分为5种类型:关系网络说、特征说、资源说、能力说、功能说[19]。Bontis (1998) 认为关系资本是依靠关系作用而带来增值的价值[20]。爱德文森 (1997) 认为关系资本是组织与其他组织或顾客往来之间的关系[16]。丁焕峰等 (2006) 认为区域社会资本 (RegionalSocialCapital, RSC) 反映一个区域共同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21]。李平 (2006, 2007) 认为区域关系资本是指区域与外部 (区域之间、区域与国际、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宏观经济状况等) 相联系的所有资源[3,4]。陈钰芬 (2006) 认为关系资本在国家智力资本模型中表示一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关系, 在区域层面则表示同国内其他地区或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8]。本文认为区域关系资本是指区域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与区域外部相联系的所有无形资源, 包括对内和对外的经济、贸易关系以及对外的人员交流等。

3.3.2 区域关系资本的识别与维度

根据对区域关系资本的定义, 本文认为区域关系资本可划分为国际贸易往来、国内贸易往来、国际人员往来、科技合作、技术转移5个维度。我们认为, 对于一个区域来讲, 其关系资本无外乎包括对内和对外的经济、贸易、人员关系, 科技合作, 技术转移等, 对内的关系资本是一个区域的内部经济、贸易流动与交流, 对外的关系资本则是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和实体的经济、贸易流动以及国际交流[10,11,12,13,14]。

3.4 区域结构资本的内涵及识别

ThomasA.Stewart (1997) 认为结构资本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企业文化等, 以数据库和置换成本、销售率、管理费用及营运资本周转率来衡量[16]。埃德文森和沙利文 (1996) 认为结构性资本指不依附于企业人力资源而存在的、组织的其他所有能力, 它包括有形和无形两个部分[16]。埃德文森 (1997) 认为结构资本是指辅助人力资本实现其价值的组织资本, 是公司提供给个体人力资本的支持或者基础设施[16]。NickBontis (2000) 认为结构资本是指组织规范, 它“是指组织中所有的非人力的知识库存, 包括数据库、组织图、流程手册、战略、日常惯例以及对企业来说其价值高于其有形价值的任何事物”[16]。Hubert (2002) 认为结构资本是信息系统、政策、文化与传播通路, 如智力财产权、版权、知识数据库与系统等[11]。郑美群 (2006) 认为结构资本是体现在组织中的知识和能力[19]。曾洁琼 (2006) 从企业文化、办事程序与体制、数据库与网络、创新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结构资本指标体系[22]。李平 (2006) 指出结构资本是指归属于企业组织的知识资产, 它由组织结构、企业制度和文化、知识产权和基础资产构成[3]。王小明 (2006) 认为高校结构资本包含“软”和“硬”两部分, “软”的部分是由组织的结构、制度规范、组织文化、过程技术等组成;“硬”的部分则由组织的信息技术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图书馆建设以及高校的知识产权、专利、论文、出版物等组成[23]。

对于区域结构资本的含义, 本文赞同王小明和李平的观点, 认为区域结构资本指那些保证区域经济安全、有序、高效运转以及区域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发挥作用的资产, 包含“软”和“硬”两个部分, “软”的部分是指区域的制度规范、区域文化、区域机制、区域政府办事流程和效率等;“硬”的部分是指区域的信息技术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图书馆建设以及区域的知识流通媒介、出版物等。简言之, 区域结构资本是确保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活动顺利展开的各种体制、制度、机制以及社会环境氛围等。根据这一理解本文将区域结构资本划分为产业结构、政府效能发挥水平、社会沟通与交流机制、信息流通机制和社会保障5个维度[10,11,12,13,14]。

4 区域创新能力的识别

4.1 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

库克 (Cooke, 1990) 和莫根 (Morgan, 1990) 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18]。2003年, FrankMoulaert和Farid Sekia对区域创新研究做了总结, 认为这些研究大部分以内生增长和发展理论、创新体系理论、网络理论等为理论基础[24]。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 有的学者认为区域创新能力实际就是指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也有的学者认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力。柳卸林 (2000) 认为, 区域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25]。本文把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 (大学和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 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基础上, 运用政策、体制、法律力量, 动员与组织区域的创新资源, 不断将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 协调与推动区域创新活动的能力。它主要包含区域的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以及创新经济绩效等。

4.2 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识别

区域创新能力由若干能力构成, 从投入产出看, 包括研究开发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新产品市场占有能力;从创新过程分析, 包括知识创新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从网络角度分析, 包括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投入、区域创新产出、行为主体自身能力;从活动要素角度分析, 包括信息能力、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和制度能力等[26]。从区域经济分析的角度看, 上述分析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基于国家竞争力的分析, 二是基于区域系统的分析。

4.2.1 基于国家竞争力的区域创新能力构成

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基础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其中创新基础设施包括在研究开发中的人力资源、投资于研究开发的财力资源、对国际投资的开放度、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教育投资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支持创新集群相关的环境条件可用产业研究开发投资的强度来衡量;基础设施和产业集群两者联系的质量可用大学研究开发的水平来衡量[27]。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借鉴相关研究成果, 提出区域创新能力主要由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以及创新绩效组成[28]。

4.2.2 基于区域系统的区域创新能力构成

从主体要素看, 区域创新能力的主体要素主要有:企业、科研院校、政府、中介机构等。它们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区域创新能力[20];从投入要素看, 区域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人力资本、金融资源和知识资源;从环境要素看, 区域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基础设施及配套状况、政策法律、社会文化环境、各类社会服务等构成的复合要素集合体, 可分为硬环境因素和软环境因素, 硬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等物质性的环境因素, 软环境包括区域社会文化环境、政策法律制度、社会服务等[29]。

4.2.3 本文对区域创新能力构成的界定

本文从总体上认同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所做的分类, 具体细节上存在不同见解。我们认为知识创造实际上就是创新绩效的表现之一, 而知识获取则主要是本文所界定的区域关系资本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其构成分类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的区域创新能力由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3个方面组成, 其中创新投入包括区域政府和企业的创新投入, 创新绩效包括直接创新绩效和间接创新绩效 (即创新直接产出和创新的经济效益) [30], 具体如表1所示。

4.3 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测度指标体系 (4)

创新投入包括区域总体创新投入和企业创新投入, 区域总体创新投入包括研发人员总数和政府科技投入, 企业创新投入主要包括企业研发人员数、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拥有技术中心或研究所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比例、生产经营用设备原值和技术改造投入额。创新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市场需求、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4个方面。创新产出 (即创新绩效) 包括创新直接产出和创新经济效益两部分, 直接产出主要是指未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并带来经济效益的部分 (如专利、科研论文等) , 间接的经济效益主要是指通过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带来生产力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 (如新产品产出等) 。区域创新能力具体指标体系的构成如表1所示。

5 总结

本文主要对区域智力资本和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识别, 探讨它们的内涵和构成, 在综述基础上提出如下理解。

第一, 区域智力资本是符合某一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的, 个人、组织和区域等行为主体所拥有的、能够在区域网络范围内存在和流动的具有价值创造功能的知识, 它能够为区域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直接和间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将其划分为区域人力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和区域关系资本三大因素。

第二, 区域人力资本是个体、家庭、组织、区域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积累、各种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以及其他素质的总和, 它能够为区域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价值、创造一定的产出。将其划分为区域内的教育水平、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水平、培训与迁移投资3个方面。

第三, 区域关系资本是指区域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与区域外部相联系的所有无形资源, 包括对内和对外的经济、贸易关系以及对外的人员交流等。将其划分为国际贸易往来、国内贸易往来、国际人员往来、科技合作、技术转移5个维度。

第四, 区域结构资本是指那些保证区域经济安全、有序、高效运转以及区域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发挥作用的资产, 包含“软”和“硬”两个部分, “软”的部分是指区域的制度规范、区域文化、区域机制、区域政府办事流程和效率等, “硬”的部分是指区域的信息技术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图书馆建设以及区域的知识流通媒介、出版物等。简言之, 它就是确保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活动顺利展开的各种体制、制度、机制以及社会环境氛围等。将其划分为产业结构、政府效能发挥水平、社会沟通与交流机制、信息流通机制和社会保障5个维度。

区域行业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研究论文 第2篇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保证企业生存发展,推动区域经济进步的主要力量,科技创新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随着产学研合作的大力推广,企业内部科技创新能力已有显著提升,但是,仅靠具体某个企业或某类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有所成就,以此来带动一个城市或区域经济增长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各类行业协同创新,齐头并进,是解决区域企业科技创新全面落实的一个关键突破口。

一、国内外区域行业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研究综述

ChenLianghuang,QinMin基于扎根理论研究企业创新社区,表明了在企业中社区文化是实现知识共享的核心;蔡瑞林,陈圻运用Strauss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企业纵向研究,分析企业低成本创新的具体举措;黄贤凤,武博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分析了政府研发资助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并得到相关启示。赵富成分析并构建技术突变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技术突变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加权灰理想熵关联度评价方法;李林,傅庆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机构间创新效率差异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许学国,龚涛基于知识的视角,结合知识溢出效应,构建影响创新绩效的回归模型,给出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建议;缪根红,陈万明采用多元回归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验证了外部创新搜寻的3个维度显著提升了创新绩效并有效促进了知识整合;XiaoLiang,MaXinlong基于行为视角,运用回归分析,揭示了其中不同种类的政府干预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认知路径。

二、承德市行业企业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

对承德市100多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83份。问卷首先从行业上分类,经过统计得到承德市企业主要集中于医药卫生、建筑建材、轻工食品、机械机电、水利水电、冶金矿产、石油化工、服装纺织八大行业,然后从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一级指标出发,对基础条件、科研投入、人力资源投入、科研产出、产学研结合等相关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承德市行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以下问题。

1.服装纺织行业科研开发综合水平较弱

承德市冶金矿产、服装纺织行业的R&D资金的投入占主营收入的比重并不理想,且实施成果转化能力较弱,主要原因在于创新产出的推广方式上偏于业内交流与展销会,形式单一,远远不能满足创新产出的推广。

2.医药卫生行业财力、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承德市医药卫生行业进行融资的企业微乎其微,无法保障创新资金大比例投入。

3.轻工食品行业的服务领域过窄

承德市轻工食品行业相比于其他几类行业,并没有享受到政府大力支持。

4.建筑建材行业核心技术发展滞后

承德市建筑建材行业拥有先进设备的企业数量比重较低,核心技术发展滞后。5.机械机电行业缺乏产学研合作承德市机械机电行业产学研合作状况并不乐观,没有形成产学研合作的整体局面,严重缺乏成果转换。

三、承德市行业企业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提升解决路径

1.增强服装纺织行业科研开发综合水平

(1)提高R&D资金的投入强度。为了保障R&D资金的合理投入,企业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决策,在研发资金上,要注重政府资金与企业资金的合理配比,建立协同创新平台,联盟其它创新能力强的行业,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

(2)促进实施成果转化。企业应该打开视野,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中介推介、政府服务,选择合理的创新成果推广方式,提高实施成果转化率。

(3)促进科研人才结构科学化。目前承德市企业科研活动人员总量偏低,人员学历主要集中于专科及本科之间,人才结构层次并不科学,企业科研机构的人才队伍应该向科学化、年轻化、高素质化不断发展。

2.加大医药卫生行业财力、人力资源投入

(1)拓展企业融资来源渠道。要增加科研开发资金的投入,可以考虑从资本市场上筹措,借助政府服务,以及通过国内外合作引入资金,以此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2)注重全体员工培养与定位。企业科技创新不仅仅需要的是科研机构中的高科技人才,还需要全体职工综合水平的提高,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职能培训,为企业科技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调整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奖惩并重,激励为主,提高员工的工作进度与业务能力。

(3)精简高素质管理层队伍。管理层作为企业的指明灯,发挥决策作用,决定着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而调查显示承德市医药卫生行业在管理层高素质化上仍有发展空间,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合理规划管理人员投入,打造高水平企业领导班子,督促企业科技创新,为企业科技创新培养科研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3.拓宽地方政府对轻工食品行业的服务领域

(1)提供税收优惠。因此,在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减免方面,市级政府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对创新能力弱的行业提供优惠政策,弥补企业创新资源的匮乏,加强对轻工食品行业科技财力资源的配置。

(2)建立政府信息平台。加大产业整合力度,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引导企业间相互交流,促进企业之间形成有机协作的产业链条;根据市场动态,为企业发展提供经济形势及结构调整趋势信息,为企业科技创新指引方向。

(3)丰富创新产出方式。促进企业科研专利申请,提供科研人才培训机构,加大企业科研资金注入,为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积极组织商业会展,进一步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实施转化。

4.加大建筑建材行业核心技术发展

(1)加快设备更新速度。设备是企业实行科技创新的重要媒介,因此,企业应结合设备经济寿命,掌握设备更新时机,在保证既有设备原型更新的同时,加快新型设备更新速度,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促进工艺创新。工艺创新作为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工作,同样应该得到企业重视,在原工艺改进的基础上,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在企业科技研究方面,加大新工艺的开发;在生产过程中,强化工艺管理。

(3)加强小型机具开发。企业科研机构应针对自身的发展方向,注重对小型机具的开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机具自给自足,降低核心技术成本,提高技术水准,保证企业的生产质量。

5.加强机械机电行业产学研合作

(1)提高产学研合作的强度。产学研合作通过创新主体的物质、能量交换,使企业更具有创新动力,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京津及本地高校、科研中心资源,形成产学研合作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以及科研人才培养。

(2)选择最佳的产学研合作方式。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构建利益与风险共担的合作创新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信任制度、合理协调成果的利益分配,形成战略同盟体系,使产学研合作稳定持续发展。

(3)促进区域产学研均衡发展。建议地方政府为产学研合作构建相应的交流平台,组织企业科技成果鉴定和实施成果转化评价,在政策导向上,落实区域产学研合作中产权纠纷、收益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案,保证区域产学研合作均衡发展。

四、结论

区域旅游创新能力 第3篇

摘要:本文在研究区域创新系统与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选用29个指标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且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得出相应的结论。为以后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因子分析法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地区之间的竞争优势从依赖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建立在知识资源、创新能力之上的区域竞争优势,而一个地区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是该地区取得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关键,是衡量区域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是一个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创新制约因素,如不同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产业发展因素等,造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不同,也造成了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有大有小。所以如何评价和提升区域系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与国家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相协调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二、相关概念界定

区域创新系统概念首先由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PhilipsCooke)教授于1992年提出。他指出区域型创新系统可以被理解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正式制度和其他组织的集合,它们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相互关系运作并能够导致知识的产生、使用和传播。后经过学者们的潜心研究,基本得出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和政府等创新主体形成的创新网络系统。本文所研究的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为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区域创新能力”一词出现在1999年出版的专著《区域创新一中关村走向未来》中,对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理论剖析。其后许多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综合已有的研究,本文提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对系统资源进行创造性集成,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新的能力集。其中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以及由区域经济水平、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等环境要素的创新组合决定的支持创新能力,构成区域创新能力集的能力基。

三、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的有机统一体,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不仅仅取决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而且还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区域环境是否能够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支持能力。

1、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机构以及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处于系统的中心地位,政府是宏观指导的主体,所以政府的区域创新能力指导着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方向。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的起源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创新和竞争力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促使技术、知识资源按照市场机制进行扩散、流动、整合,所以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可以概括体现在企业的创新能力、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政府创新能力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的创新能力四个方面。

2、创新环境的支持能力

创新环境可以概括为区域创新硬环境和区域创新软环境两个方面。区域创新硬环境可以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上,区域创新软环境体现在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本文将侧重考虑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环境以及宏观经济水平作为衡量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环境支持力的评价指标。

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系统地评价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高低,我们首先要选取不同的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然后根据所选取的指标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这个指标体系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整体评价。选取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具体指标体系构建见表1。

五、评价方法及结果处理

1、无量纲化处理

本文指标数据采用2006年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和各种统计年鉴及处理结果。遵循数据的可获取性原则,本文尽量用定量指标替代了定性指标,采用功效系数法将定量指标无量纲化。

2、评价方法及结果处理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那么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

根据因子分析方法的原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11.0可计算出各因子所对应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与各指标变量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等。从表2中可以看出,提取4个公共因子替代原来29个指标,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596,超过一般要求的85%。前4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已经对大多数数据给出了充分概括,所以认为该方法合理可行,最后结果确定提取4个公共因子。

第一个公共因子在D11,D8,D24,D10,D13即企业拥有专利数、企业研发人员比重、互联网普及率、企业培训经费比重、新产品产值增长率上荷载比较大,特别在D11企业拥有专利数,D8企业研发人员比重上更为明显。这个因子大体反映了企业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创新能力最主要的因子,可以理解为“企业因子”。

第二个公共因子有较高的荷载系数的指标是在D5高校科研经费比重,D1高校科研人员比重,D2l技术交易额,D3国内发表论文数上,特别在D5,D1上更为明显。这些指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知识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所以把这个因子称为“知识因子”。

第三个公共因子主要荷载体现在指标D23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D25通信设备拥有率,D17政府创业基金比重上。这些指标可以总结为主要反映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所以称为“政府因子”。

第四个公共因子荷载系数较高的是指标D20科技服务机构年产值,D22科技成果转化率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区域创新系统中服务机构的作用,称之为“服务因子”。

六、结论

通过对上述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评价及结果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作为以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提升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借鉴。

1、重视推进以企业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都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但是企业处于中心地位,因此各地在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上,要注重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加强对企业对创新的投入,建立健全企业的研发中心,加大企业中研发人员的比重,鼓励企业申请技术专利,全面开展技术创新。

2、充分发挥知识的创造性

高校及科研机构是知识的主要来源,人才是知识的传播着,所以我们应该加大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投入比重,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基地培育创新人才,提高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使用效率。

3、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指导作用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地方政府要从宏观上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创造条件,为区域创新系统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经济环境和行政环境,从而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

4、构筑多元化创新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中介服务组织

区域旅游创新能力 第4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区域创新网络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道风景线, 如美国的硅谷、中国台湾的新竹、日本的筑波及英国的剑桥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创新网络进行了研究, 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区域创新网络在一定意义上左右着区域的技术创新发生的频率、方向和技术的发展轨迹, 其研究成果极为丰富。

Freeman最早提出了创新网络概念, 并认为创新网络是应对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1]。派奥尔和萨博 (Piore & Sabel) 在他们 1984 年出版的著作《第二次产业分水岭》中表明, 不论是在美国的硅谷, 还是在意大利的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地区, 区域创新网络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安娜李·萨克森尼 (Saxenian, 1991) , 从社会网络和创新的共享文化角度, 对网络在硅谷的形成、发展和持续繁荣中的作用作了开创性研究, 她在研究报告《地区优势》中指出, 硅谷的成功得益于区域内大大小小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形成的区域创新网络[2]。Capello (1999 ) 认为区域内的行为个体在网络联接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集体学习, 促进区域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的互动, 进而实现企业的空间集聚和新产业区的持续发展。我国学者王缉慈、盖文启开启了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的先河, 并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 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 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3]。

由此可见, 区域创新网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日益被普遍接受, 并得到广泛关注。然而他们对于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及其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 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具体分析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结构及创新能力形成。

2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及构成要素

2.1 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观

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网络组织系统, 具有系统特性。盖文启 (2002) 认为, 广义的区域创新网络就等同于区域创新系统。因此, 从系统角度来看,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一定地域中由不同构成要素及其之间关系组成的创新网络系统, 具有创新系统特征, 即是众多创新系统 (如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和集群创新系统等社会经济系统) 的一种形式。区域创新网络系统是指:一定区域内, 各创新行为参与者在一定创新环境下, 相互合作所形成的促进创新和区域发展的空间网络创新系统, 即区域网络中各个结点 (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 在长期协同创新中结成的网络, 并融入区域创新环境中组成的系统。

2.2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构成要素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 由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 (实施创新的机构和组织) 和非主体要素 (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所构成的网络。构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要素非常多, 概括起来, 可分为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主体要素由企业、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子要素组成;资源要素由知识、信息、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子要素构成;功能要素由组织学习、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子要素构成;环境要素由创新文化、市场环境、创新联结、资金运作体系、政策法律体系、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等子要素组成。这些众多的不同要素聚集在一起, 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如图1所示。

3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结构的刻画

3.1 已有的创新系统结构研究

创新系统结构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 系统结构决定了系统功能。系统结构研究是创新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Autio (1998) 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根植于同一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的两个子系统构成: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Cooke (2002) 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结构, 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结构主要由两个子系统构成: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国内学者魏江 (2003) 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模型。该模型包括三个层次的网络:核心网络、辅助网络和外围网络。其中核心网络反映的是核心层次的要素联结, 辅助网络反映的是辅助层次要素的联结, 外围网络反映的是外围层次要素的联结。

3.2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结构分析

借鉴Autio、Cooke、魏江等人对创新系统结构的研究, 为了分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区域创新网络系统分为三层次子系统:核心网络系统、支持网络系统和环境网络系统。

(1) 核心网络系统

核心网络系统在区域创新网络系统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是由供应商、竞争企业、客户和相关企业等组成, 它们构成了区域创新网络的核心主体, 它们之间通过知识流、创新价值链、竞争合作等模式实现互动。根据创新主体间联结模式不同, 核心网络系统主体间联结主要有垂直网络关系 (如供应商-用户关系) 和水平网络关系 (如竞争合作与互动) 。

垂直网络关系主要指供应商、生产企业和下游的客户之间基于共同的利益关系 (反馈关系) 等形成的关系网络。水平网络关系主要指区内合作与竞争生产者之间基于产品互补及替代关系, 特别是创新价值的实现, 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垂直网络关系和水平网络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共同构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核心价值系统, 为不同主体提供了一个互动学习和创新的平台。区域创新网络中协同互动机制促进着信息、知识、技术、人才的流动, 促进创新活动的展开。一方面, 区域网络对每一个成员企业的创新都有影响, 它们要合作共同面对技术开发风险和发展趋势, 及时获得需求信息, 共同开辟市场, 以提高产品和工艺水平。另一方面, 从合作的成本来看, 区域创新网络中地理和文化的接近性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可以共享知识、技能、采购信息和渠道、共同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以及培训, 增强了激励, 降低了创新成本, 提高创新绩效。

(2) 支持网络系统

支持网络系统由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等组成, 为核心网络系统中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基础和条件,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创新活动中去。它们为企业技术创新起着提供人才、知识、资本及联接纽带的作用, 以及创新信息的交流和组织内部的创新活动的协调作用, 从而构成区域创新网络的一个支持网络系统。

支持网络系统包括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代理机构和政府之间的研发网络, 同时, 还包括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政府之间的服务网络。这一层网络关系是支持系统向核心系统知识流入的过程, 它通过区域公共服务机构、科研机构、区域代理机构向区域网络成员企业提供技术知识和信息支持。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 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使创新活动迅速落地生根。

(3) 环境网络系统

环境网络系统是指区域创新网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它包括市场环境、政策法律、创新文化、居住环境等软环境, 以及基础设施、交通、水电、信息通讯等硬环境。

以创新文化和社会资本为核心的软环境对区域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当地政府及政策制定对于区域社会资本的培育及创新环境的营造非常重要, 环境网络系统通过文化、传统 (信任、惯例) 和市场关系等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区域企业及个人的网络创新活动。观念创新是区域创新发展的先决条件, 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当地人们的观念。而且, 这些因素往往会通过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的沉淀等社会资本来逐步起作用。这一点, 可从我国浙江温州改革以来的表现看得十分明显。如温州人以敢于冒险、务实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温州精神、创业理念与竞争文化等, 这种精神和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支持着温州区域产业的发展。

(4) 区域创新网络的三层次子系统结构图

经上分析, 我们认为核心网络系统、支持网络系统和环境网络系统共同构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 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种子-庄稼、土壤、肥料、水分、空气、阳光间的关系[4], 如图2所示。核心网络系统一般由供应商、竞争企业、用户和相关企业组成, 它们之间通过知识流、创新价值链、竞争合作等模式实现互动。支持网络系统由区域基础设施、代理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知识系统等组成, 它们不仅为网络成员企业提供格式化的、一般性的科学知识, 还负责协调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 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结和支持。环境网络系统由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规制、外部市场关系、历史文化传统等几部分组成, 它是区域创新网络所处的环境系统, 是区域创新网络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 区域创新网络三层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机理与创新能力形成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三层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概括为:核心网络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体, 在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支持网络系统或者直接从事创新活动, 或者通过为核心网络系统提供新思想、新知识、人才、资金以及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扩散的方式来推动核心网络系统的创新活动或与之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是典型的合作创新模式。环境网络系统或通过各种政策法律制度为支持系统和核心系统营造适宜的创新和居住环境, 或直接通过有关规制的建设, 或通过其他间接的作用方式 (如文化和人际关系) , 影响着核心系统的行为和相互联结方式。

同时, 这三层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耦合和相互增强的, 如图3所示[5]。支持系统为核心系统提供人才、创新源、资金及合作等, 大学与科研机构科研实力越强, 科研成果越多, 以及中介机构的纽带作用有效发挥, 就会企业创新带来莫大的支持;反之, 企业发展越好, 企业知识、技术水平越高, 就能对大学等形成反哺作用, 增强大学及科研机构把握市场的能力。环境系统与核心系统和支持系统的关系也是如此, 核心系统和支持系统是深深根植在本地的文化环境中, 适宜创新和发展的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 促进创新活动;反之, 企业发展的好, 可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改善环境, 高校的发展也会为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及渗透力。

5 结语

区域创新网络是由不同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而形成的社会经济系统, 分析其系统结构是为了更深入研究其创新优势, 最终目的是为了探究创新网络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效应。本文认为区域创新网络系统是由核心网络系统、支持网络系统和环境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三层次结构为主体间的集体学习提供比较完整的学习渠道, 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渠道间的互动, 为整个区域学习机制提供了完整的画面, 也为区域创新网络建立和完善集体学习机制提供了思路。区域创新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着, 而是通过相互间的学习机制使区域网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提升区域的竞争力, 有效地促进区域的创新和发展。同时, 本研究说明区域创新网络的培育除了构建发达的核心网络、支持网络和环境网络外, 更重要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必须相互耦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而且这一有机整体必须植根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 即要培育有地方特色的创新网络。只有将区域创新网络提到系统的高度, 并具体分析其系统层次及其之间的关系, 才能为区域创新网络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提供有益指导。

参考文献

[1]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Research Policy, 1991 (20) :10-15.

[2]SAXENIAN A.Regional advantage: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Press, 1994:118-162.

[3]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48.

[4]程德理.大城市郊区的产业集群网络创新系统[J].经济管理, 2007 (3) :17.

区域旅游创新能力 第5篇

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

中共南昌市委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

发表日期:2006年10月17日

【编辑录入:办公室】 洪发[2006]36号(2006年9月20日)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江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赣发[2006]6号),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特作如下决定。

一、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1、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2、我市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把推进科技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成立南昌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组建市科技顾问委员会,对我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等重大决策进行论证和咨询,充分发挥国内一流和省内各类科技专家在我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决策科学化服务。

二、南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4、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以“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为背景,以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以建设科技园区为龙头,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中心,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为基础,以做好“两篇文章、推动全民创业”、实现富民强市为根本目标,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技术支撑。

5、主要目标: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集成与优化科技资源,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构建我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培养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0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各30家、各类创业服务中心和企业孵化器达20家以上,建立10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全社会科技投入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市、县(区)两级科技三项经费占当年财政支出预算比例分别达到1.5%和1%以上;全市研究与开发(R&D)经费投入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其中企业R&D经费投入占总R&D投入的比例超过50%,大中型企业的R&D经费投入达到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达到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R&D活动人员每万名达100人;高效运作的风险投资机制初步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机构达5家以上,风险投资总规模达到1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科技咨询、评估、论证等中介机构,并使其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网络化,着力构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公共科技服务三大平台。力争在“十一五”期末,把南昌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示范基地,使南昌成为以知识创新为先导的全省技术跨越的创新源,以高度信息化为特色的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创新创业最具活力的地区。

三、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6、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强化企业在我市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7、加快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各类研发机构建设。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行业创建企业、行业工程(技术)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大企业(大集团)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支持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形成我市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源,支持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对企业新建立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市政府一次性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企业新建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市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

8、支持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提高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9、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经严格认定后,自获利起两年内免征所得税,两年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10、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

四、整合资源,推进科技创新服务载体建设

11、整合和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资源,构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成果转化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科研院所、高校、中介机构和政府之间的联动机制。加强公共资源平台建设,协调产学研各方发挥综合优势,联合开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共同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科技三项经费优先、重点支持公共资源平台建设和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项目。

12、构建专业化、网络化、产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完善技术市场、技术产权交易网络,进一步落实技术市场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制定鼓励我市技术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技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重点办好网上技术市场,市科技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每年从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支持区域性技术交易平台和网络的建设。

13、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区域科技创新的动力源。充分发挥省会城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集中,智力资源富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因素活跃的优势,协调建设一批综合性、专业性的研发基地、孵化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情况进行考核,择优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扶持。

14、完善各类科技园区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重要基地和国内外产业在我市转移的重要载体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园区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地、产业化基地。抓好半导体照明工程等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建设直接为基地企业提供信息、测试、设计、培训等服务的公共平台。

15、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以知识化、信息化为支撑,加快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完善提升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旅游会展业,规范壮大金融服务业,积极培育文化传媒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继续发展科教服务业,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业。

16、提高科技服务“三农”能力。以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现代化为目的,扶持现代农业企业,扶持现代农业企业,加强农业共性技术攻关,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广生物等高新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推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加快完善农业技术标准。

五、高度重视人才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17、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并重,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科技合作交流网络和人才市场服务体系,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

18、建立健全企业家和员工科技素质培训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企业家、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培训体系,构建职前、职后相衔接的教育、科技、经济、人事、劳动等部门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技工学校的作用,着重对我市规模以上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进行科技管理知识与新技术知识培训,提高我市企业家与技术工人的科技素质与自主创新意识。

19、突出以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产业化实绩为主的奖励导向,加大科技创新表彰和奖励力度。设立市科技明星奖,大幅提高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额度。围绕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办法和培养机制。对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业绩的专业技术人员,市有关部门优先向国家、省、市推荐申报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和享受政府津贴,并可破格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作为市人才重点培养对象。

六、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保障 20、引导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创新领域,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入为补充、全社会共同投入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从2006年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每年增加到1000万元,其中市财政安排500万元,市科技三项经费配套500万元,用于激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健全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与风险投资机制,坚持规范化管理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科技创业风险投资的导向作用,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创办科技风险投资公司。

21、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的科技三项经费应按当年财政支出预算的1.5%以上安排。各县区科技三项经费占当年财政支出预算的比例应达到1%以上。建立健全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和报告制度,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科技三项费的预算执行、财政审计监督、绩效评估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实施科技项目责任制,集中经费在我市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工程。

22、从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以上,设立“市专利专项资金”。主要重点资助专利申请、执法、奖励、产业化、试点示范、人才培养、知识产权战略的政策研究、建设专利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专利价值评估和制定技术标准。有条件的县(区)也要设立“专利专项资金”。

七、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23、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和法制环境建设。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入手,认真贯彻落实推动科技进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科技立法与执法工作,制定有利于推进科技创新、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24、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把工作重心从直接管理项目、资金转移到加强科技规划、制度建设、环境建设、提供服务和组织推动等工作上来,转移到组织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上来,转移到科技进步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上来。改革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整合科技资源,强化政府科技资金的导向作用;改革完善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度,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科技投入与产出比,探索建立科技持续创新发展的新机制。

25、强化知识产权工作。成立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知识产权联系会议制度,领导和统筹协调知识产权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自身建设,强化其管理职能;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申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加大对获得国内外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业标准财政补助力度;重点支持发明专利产业化,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比重;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26、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政府任期考核目标。进一步完善县(区)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制度,把推进科技进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列入干部任期考核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确保推进科技进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区域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第6篇

[关键词]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2)10-0040-06

一、高耗能行业界定

高耗能行业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一次性能源或二次能源比重较高,能源成本在产值中占比重较高的产业。高能耗行业是一个涵盖范围较广的概念,目前我国在高耗能行业所包含的产业范围划分方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龚健健将实际能源消耗强度在1吨标准煤/万元以上的作为高能耗組,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耿海青(2008)计算了2005年40个工业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费量,经对比分析发现,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五个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最高,并将其定义为高耗能行业[2]。但更多研究认为高耗能行业包括石油加、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中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六大行业[3][4][5]。

在政府层面,对高耗能行业的界定较为一致,除河北省经济年鉴将高耗能行业定义为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外,中国统计年鉴及其他省份统计年鉴并没有关于高耗能行业的直接统计数据,但从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及某些省统计局(如辽宁、湖南、广东、吉林等)发布的研究报告来看,均将高耗能行业定义为石油加、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六大行业。因此本文也沿用对高耗能行业的这一界定。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前提是构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各指标之间必须具有相互联系,具有一定互补性,但又不能完全相关。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批标体系首先应该做到科学性,它要正确反映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各个方面,在应用指标体系对不同地区进行横向比较时,要符合实际差距。

②可操作性原则。要充分考虑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定量化的可行性以及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实用的指标体系易于获得数据,易于评价和比较。

③完备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全面地涵盖各系统的内部关系、变化趋势,应该根据层次关系,进行层次分明的分解,选取代表性强,可比性好和比较重要的指标。

(二)指标体系构建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较多,虽各研究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但基本包括三个或四个大类或准则层。典型的如段婕等将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分为技术创新保障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转化吸收能力、创新资源产出能力[6];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报告》从技术创新能力角度构建了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四个一级指标: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包括人力资源存量与经济资源存量;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用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各个环节的经费投入来衡量;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是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包括企业所处地域的信息化水平、市场竞争程度、政府部门的扶持和金融部门的支持等。将以上文献的指标体系为基础,遵循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本文将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5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技术创新保障能力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主要用企业个数、企业办研发机构个数、从业人数、主营业务收入来衡量。

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决定着创新的规模和质量,主要用R&D人数、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外部支出、R&D项目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六个指标来衡量。

技术创新转化吸收能力是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本文用引进国外技术支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四个指标衡量。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技术创新的成果产出,包括科研产出和产品产出,其中科研产出由专利申请数表示,产品产出由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表示。

技术创新环境主要是指创新的政策环境,即政府和社会金融机构对行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出于数据原因,本文采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经费、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三个指标。

三、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综合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如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多属性效用决策法、模糊评价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其中因子分析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

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也是多元统计分析中降维的一种方法,它不仅可以简化数据,还可探讨变量间的基本结构,使得多维变量在降维之后更易得到解释。同时,因子分析法也克服了指标权重赋值的主观性,有助于客观反映样本间的现实关系。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为:①计算相关矩阵以估计共同度,若某个变量的共同度过低,可考虑删掉该变量;②从相关矩阵中萃取共同因子;③决定因子的数目一般根据特征根大小确定因子数目;④旋转因子以增加变量与因子间关系的解释能力;⑤进行因子命名与结果解释;⑥对各因子采用贡献率进行加权,得到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2009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资料汇编—工业企业卷》。将六大高耗能行业数据汇总可得各省区高耗能行业数据,本文样本范围为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一)区域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技术创新能力的20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当根据相关矩阵进行计算时,SPSS软件本身已经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表2为因子分析适当性的KMO及Bartlett’s检验。

KMO是取样适当性测量统计量。当KMO值愈大时,表明变量间的共同因素愈多,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当KMO大于0.7时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当KMO大于0.5时进行因子分析比较粗劣,而当KMO小于0.5时,则不宜进行因子分析。本文KMO值为0.785,说明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Bartlett球形检验用来判断数据是否为多变量正态分布,也可用来判断相关系数矩阵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本文卡方值为1,166,达到0.05和0.01的显著性水平,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3为特征值与解释变异量。从表中可以看出,左边20个成分因子的特征值总和等于20。解释变异量为特征值除以变量个数,如第一个特征值的解释变异量为14.486/20=0.7243,第二个特征值的解释变异量为1.467/20=0.073,前三个特征值累积的解释变异量为86.133%。一般根据特征值大于1确定公因子个数,或根据碎石图选择公因子个数,二者的选择结果是一致的。本文根据特征值大于1确定因子个数,由于只有三个大于1的特征值,且它们的累积方差贡献率高达86.133%,损失的信息仅占13.867%,因此提取三个因子是适合的。

表4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公因子是否易于解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因子载荷的结构,如果载荷矩阵的所有元素都接近0或±1,则模型的公因子就易于解释;如果载荷矩阵中的元素多数居中,不大不小,应考虑进行因子旋转,使得旋转后的载荷矩阵在每一列上元素的绝对值尽量地拉开大小距离。因子旋转方法有多种,从统计上所有的转轴法皆是相等的,本文采用方差最大化旋转,即使因子载荷表中每一列的变异最大。

因子应以其载荷较大的变量共同现象作为命名,最好载荷能达到0.6以上。从表4可以看出,主因子F1在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7、X18、X19、X20上有较大的载荷,基本包括了除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外的所有指标,可定义为广义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包括潜在的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保障能力指标)、现实的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指标)、投入转换能力(技术创新转化吸收能力指标)、政府支持投入能力(投入环境指标);主因子F2在X16等上有较大载荷,主要反映了新产品销售收入,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已被社会认可的产出;主因子F3在X15及X17上有较大载荷,反映了科研产出和产品产出。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到三个因子得分函数:

F1=0.955X1+0.952X2+0.861X3+0.914X4+0.975X5

+0.961X6+0.863X7+0.977X8+0.971X9+0.96X10+0.965X11

+0.967X12+0.929X13+0.583X14+0.828X15+0.463X16

+0.724X17+0.864X18+0.607X19+0.839X20

F2=-0.099X1-0.257X2+0.082X3+0.08X4-0.067X5

-0.039X6+0.224X7-0.093X8-0.055X9-0.04X10-0.038X11

-0.032X12-0.081X13+0.727X14+0.391X15+0.706X16

-0.047X17-0.175X18-0.008X19-0.294X20

F3=0.06X1-0.085X2+0.352X3+0.245X4+0.108X5

+0.096X6-0.155X7-0.09X8-0.172X9+0.012X10+0.066X11

+0.068X12-0.155X13-0.158X14+0.722X15-0.397X16

+0.321X17-0.123X18-0.313X19-0.207X20

将每个地区各指标标准化值分别代入三个因子得分函数,便可以得到各地区在各因子上的得分,然后按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进行加权,即可得到各地区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总得分。各公因子得分及总得分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按公因子1排序,排在前10位的省市中,东部地区占到5位(前4位与第10位),依次為江苏、山东、浙江、广东与北京;中部地区占4位(第5、6、7、8位),依次为河南、湖南、湖北与安徽,西部地区仅四川位于第9位。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广义技术创新投入能力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按公因子2排序,排名前10位的省市中,东部地区占5位,其中前4名均是东部省份,西部省份占4位,中部省份仅1位,表明东部地区在技术创新产出的推广和认可程度上最强,而中部则最弱。按公因子3排序,排名前10位的省市中,东部省份占5位,中部省份占3位,西部省份占2位,表明东部省份在科研产出和新产品产出方面仍是最强的。

从各省市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得分排名来看,排在前10位的分别为江苏、山东、浙江、广东、河南、湖南、湖北、辽宁、四川、安徽。其中东部省分占1/2,且传统经济强省江苏、山东、浙江、广东排在前四位。从总体排名来看,以河南、湖南、湖北、安徽为代表的中部省份正成为我国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的另一重要阵地。西部省份,尤其是新疆、宁夏、青海、海南、西藏、甘肃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排在全国的第26位~31位,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西部省份技术创新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优惠政策和融资支持等刺激西部高耗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二)区域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聚类分析

根据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对区域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包括多种方法,由于类平均法较好地利用了所有样品之间的信息,在很多情况下它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系统聚类法。类平均法又包括组间连接法和组内连接法,大多数情况下二者的聚类结果相同,本文采用组间连接法,聚类分析图见图1。

根据图1,可将我国31个地区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三类或四类。若分为三类,江苏、山东为一类,广东、四川、辽宁、浙江、河南、河北为一类,其它省份为一类;若分为四类,上述第三类又可分为两类,其中海南、青海、宁夏、西藏、贵州、新疆、重庆、黑龙江、广西、吉林、云南、陕西为一类,上海、湖北、甘肃、北京、福建、内蒙古、江西、山西、安徽、天津、湖南为一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为四类更为合适,第一类主要包括西部省份和东北地区(除辽宁外),这些地区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第二类主要包括中部省份及三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这些地区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处于中间位置;江苏、山东作为一类,这两个省份高耗能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最强;其它东部省份及中部的河南、四川为一类。

四、结 论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大陆31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技术创新能力排名前10位的省市依次为江苏、山东、浙江、广东、河南、湖南、湖北、辽宁、四川、安徽。由此可以看出,东部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势明显,与其经济地位基本一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划为一类,该类地区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弱;大部分中部地区划为一类,技术创新能力稍强。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高耗能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超过部分东部地区。总体上看,高耗能行业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强劲的经济实力又为高耗能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高耗能行业同时也是高污染行业,是国家限制发展行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高耗能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首先要加大高耗能行业的创新投入力度,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提高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其次,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企业办研发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为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提供保障;再次,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重点围绕“对标、达标、超标、制标”四个关键环节,深化和拓展对标行动;最后,加强国家政策和金融对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的支持,营造积极的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 龚健健,沈可挺.中国高耗能产业及其环境污染的区域分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2):20-36.

[2] 耿海青.高低耗能产业对我国城市化影响分析[J].城市问题,2008(11):16-19.

[3] 李岚红.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的法律保障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6):127-130.

[4] 谭忠富,于 超.我国高耗能产业出口对能源价值的影响分析[J].中国能源,2007(10):14-18.

[5] 杨先智.重视部分高耗能行业投资高增长的影响[J].中国国情国力,2007(8):11-12.

[6] 段 婕,刘 勇.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0):121-126.

A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of High Energy-Consuming Industries in China

Li Guozhu1, Li Congxin1,2

(1.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Shijiazhuang 050031, China;2.School of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defining the high energy-consuming industry, constructs an 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high energy-consuming industries in term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pport capabilit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vestment abilit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absorbenc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utput capacit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vironment.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this paper ha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high energy-consuming industries in China's 31 provinces.

Key words:high energy-consuming Industri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想 第7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并将其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任务。创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是一个国家经济获得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对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资料显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不断加强, 20世纪初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左右, 50~70年代达到了50%以上, 90年代以来某些发达国家已高达80%以上, 而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40%, 因此,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进步与区域实现跨越发展的基本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加剧, 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区域创新能力是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是区域科技与经济竞争成败的分水岭, 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是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技术支撑。因此,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本文在研究区域创新理论的基础上, 分析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 并构建了一个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 总结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布的基本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并在本文的最后重点探讨了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想。

1 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

1.1 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

1987年Freeman首次提出国家创新能力之后, 就成为了评价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区域创新能力是在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的, 90年代中期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在国际上开始不断升温, 1996年这个概念被引入到我国, 近年来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但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还不是十分明确, 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定义。

Stern, Porter和Funnan认为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是由生产一系列相关的创新产品的潜力确定的,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R&D存量, 无论是企业R&D还是政府R&D, 都能资助新技术、发明、设计和创新生产方式, 从而影响创新能力的R&D边际产出[1]。Riddel和Schwer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区域内不断地产生与商业相关联的创新产品的潜力[2]。

近年来, 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赵黎明、冷晓明从科技层面出发, 认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3];柳卸林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 同时他还认为区域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4];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以区域内技术能力为基础, 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能力[5]。甄峰、黄朝永等认为,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在创新过程中, 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基础上, 不断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能力[6]。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仍然处于探讨阶段, 学者们认识仍然不统一, 本文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在国家政策、体制、法律等创新环境下, 创新主体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基础上, 将知识、信息、人才、资本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 将其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能力, 它是对一个地区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

1.2 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

区域创新能力由若干要素组成, 不同要素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了不同的结构模型。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 区域创新能力包括科技创新的研究开发能力、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和创新产品的市场占有能力;从区域创新过程角度分析, 区域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从区域创新系统角度分析, 区域创新能力包括信息能力、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制度能力。

本文根据区域创新能力的行为主体不同, 并借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的观点, 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主要由5个要素构成, 即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这5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了区域创新能力, 这种划分也是本文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依据。

1.2.1 知识创造能力

知识创造能力是一个地区技术创新的基础, 是指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能力, 这里的知识是指直接服务于创新的科技知识。

1.2.2 知识获取能力

知识获取能力又称为知识流动能力, 如果没有知识的流动, 区域的创新系统将是孤立和封闭的, 创新将不具有系统性。许多学者认为, 一个区域的知识流动能力就是指知识在研究开发机构、企业、中介机构之间的有效流动, 它是一个区域将科技转化为创新的基础。

1.2.3 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能力众多构成要素中最核心的一个, 因为企业直接将新的技术转化为商品, 企业直接面向市场, 市场又通过企业有效地引导科技研发的方向, 所以在区域创新体系中, 尽管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只有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

1.2.4 创新环境

区域的创新活动是在一个给定的科技投入、给定的制度、法律体系下产生的, 因此创新环境是决定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市场经济体系的国家里, 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 为创新活动服务。

1.2.5 创新绩效

一个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最终表现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上, 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对这一区域在过去进行各种创新结果的论证, 同时又转而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当地企业的再次创新。

2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度量一个区域创新能力强弱的工具, 同时也是评价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是否适当有效的手段, 因此要使测评结果具有可信度, 在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2.1.1 科学性原则

区域创新指标体系中所选取的指标必须具有相对比较成熟的理论作为支撑, 并对指标的特征和使用范围有一定的界定。同时, 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这样获得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 评价结果才具有可信性。

2.1.2 综合性原则

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区域内各种创新要素的综合体, 涵盖面很广, 涉及的因素比较多, 因此在指标选取过程中尽可能将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所有因素都考虑在内, 这样才能够真实地反映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2.1.3 系统性原则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开发机构等若干个子系统组成, 同时各个子系统都需要一系列指标相互补充才能反映出来。因此指标的选取要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 既要做到减少指标的冗余又要尽可能全面。

2.1.4 可比性原则

要保证指标体系中同一层次的指标满足可比性原则, 即具有相同的统计口径、时间、适用范围, 以确保评价结果能够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 以便更好了解不同区域创新能力的实际水平, 同时在指标取值过程中宜采用相对值, 尽可能不采用绝对值。

2.1.5 可操作性原则

区域创新指标的选取要遵循可操作性原则,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 数据的可获得性, 要保证数据资料尽可能通过查阅国家及有关部门发布的统计年鉴就可以获得, 或者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获得; (2) 数据容易量化, 尽量采用定量指标进行分析并保证指标数据的可信度, 而定性指标尽量少用, 或者选取那些能通过间接赋值就可以量化的定性指标。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并参考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目标层、因素层和指标层3层次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3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

2007年11月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写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6~2007》正式出版, 该报告公布了2006年份全国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情况, 各地区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排序见图1, 根据图1我们把各地区按照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弱分为4个集团:

第1集团包括上海、北京和广东, 这3个城市一直走在全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最前列。上海在知识获取、创新绩效方面占据很大的优势, 但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排名首次被江苏超过, 主要原因是研究与开发经费和人员的投入指标以及设备水平等指标在下降。北京创新能力已经连续两年排在上海之后, 列全国第2名, 北京由于其特殊的地位位置, 在知识创造和创新环境上强于上海, 但由于其他方面的指标处于相对弱势, 所以其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稍逊于上海。广东位列全国第3的位置一直没有动摇过。

第2集团包括江苏、天津, 这两个区域是创新相对比较强的地区, 其中江苏的企业创新能力首次超过上海, 列全国第1, 知识获取能力依然比较强, 稍弱于上海, 位居第2;天津市的综合创新能力与2005年相比上升了两位, 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这两年天津市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和人员的投入等指标在全国的排名均有大幅度的提升。

第3集团包括浙江、山东、辽宁, 这3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均位于全国上游水平。浙江和山东2个区域的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较2005年相比均下降了1名, 主要原因是政府和企业的科技投入水平较其余地区比较相对较低。辽宁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稳定, 连续5年保持在全国第8名的位置, 产学研合作水平、企业的科技投入水平都较高。

第4集团包括重庆、陕西、湖北、湖南、福建、黑龙江、安徽、四川、山西、河南、吉林、河北、广西、内蒙古、江西等15个地区, 它们主要是中部地区、少数是西部地区, 它们属于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较好的地区。其中湖南、福建、河北、安徽这4个区域的排名变化幅度比较大, 其中湖南省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较2005年相比上升了3位, 其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是由于劳动生产率、出口额等指标的增长;而河北、安徽、福建的综合排名较2005年均下降了3~4名。

第5集团, 也是最后一个集团, 包括贵州、云南、新疆、甘肃、海南、青海、宁夏、西藏。除海南外都是西部地区, 从全国来看, 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总体来讲是比较弱的, 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比较慢, 科技投入水平、产学研合作水平等相对都比较低。

3.2 区域创新能力要素分布特点

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构成了区域创新能力的5要素, 从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看, 这五大要素在上述5个集团板块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具体表现如下:

第1集团中, 上海在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上表现突出, 均位于全国的首位;而北京在知识创造、创新环境方面比较强, 研究开发投入、专利和科研论文发表情况均在全国遥遥领先, 其中知识创造综合指数, 北京以84.32位居首位, 比排在第2位的上海高出将近1倍。

第2集团中, 江苏的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强, 首次超过上海位居全国首列, 2006年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540.7万元, 排全国第3位, 从中可以看出江苏省的企业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第3集团中, 浙江、山东、辽宁这3个省市, 最主要的特点是他们都具有较强的企业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创新环境, 3个省市在这两方面均位于全国前8强内。

第4集团中, 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湖南, 2006年湖南的创新绩效指标排名上升了9位, 主要由于劳动生产水平和出口额的大幅增加, 2006年湖南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20.35%, 出口额的增长率达到44.76%, 增长速度均位于全国首位。

第5集团中, 以西部地区省份为主, 总的说来, 他们在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上都较差, 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较多。因此, 西部地区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任重而道远。

综上我们看出, 目前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呈梯次分布的现象十分突出, 东部和中西部区域创新能力差距明显, 东强西弱势头强劲。上海、北京、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创新能力较强, 一直居于全国首列, 主要是因为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程度领先于全国其他省份, 这就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体制和环境。而像青海、宁夏、西藏等西部内陆的创新能力较低, 均居于全国的中下等水平, 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的知识创造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而且知识创新获取能力比较弱。因此, 中西部的省份必须要正视自己创新能力弱的问题, 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 通过制定相应的战略, 去不断提高本区域的创新能力。

4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想

4.1 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构筑一个健全完善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 以保证科技资源的流动与共享。目前我国西部很多地区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存在着数量严重不足和发展滞后的现象, 这就造成了科研院所之间、企业与高校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出现断档, 进而造成了很多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低下, 严重影响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因此要加强产、学、研的合作, 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1) 要充分发挥西部各省市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作用, 通过以项目的研发投入为杠杆, 为他们提供技术创新的平台; (2) 要加大各省市重点高校同区域企业合作研发的力度; (3) 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措施, 调动各合作主体的积极性, 如以科技项目经费的投入为手段, 扶持一些产学研合作项目, 设立一些产学研专项基金, 支持产学研合作研发等。

4.2 确定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企业是市场竞争中的真正主体, 也是区域技术创新的主体, 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创新能力不强的最根本原因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体现, 因此必须要确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 从各个方面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体做法: (1) 各级政府要建立一些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机制, 如建立企业孵化器、创新基金等, 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平台; (2) 要加强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的建设, 推动企业工程中心、技术中心以及研发中心的建设工作, 力争保证全部的大中型企业都具备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 (3) 各创新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外部市场的发展状况, 去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创新战略, 明确创新的方向, 并从整体上安排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的配置; (4) 要加强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建设, 努力构筑专业化的技术创新平台。

4.3 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 是区域创新成败与否的重要制约因素, 直接影响着区域创新的过程和结果, 是区域创新实施的背景和条件。因此各地区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区域创新环境包括软硬两个方面, 所以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不断去优化区域创新环境。 (1) 要继续加强对交通、能源、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企业的创新和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要加强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 逐渐培育和建设门类齐全、与国际接轨的创新服务组织; (3) 不断培育金融服务体系, 加大金融业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的力度; (4) 政府要加大科技投入, 不断增加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比重, 支持技术创新; (5) 政府运用市场手段, 制定同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 增强对企业的政策指导、信息沟通等功能,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4.4 加强区域间的技术创新合作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这种特征是一个区域保持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这就要求各区域之间必须要加强交流合作, 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生”的原则统筹协调好各区域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创建各区域的科技创新交流平台, 以实现各区域经济资源和科技资源共享的目的。具体包括两个层面的合作, (1) 本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合作。如西部的城市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 这样就可以借助沿海城市发达的技术创新平台开展本区域的创新活动; (2) 各省份内地区之间的合作, 这样就可以实现省内创新资源共享, 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十五”期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研究 第8篇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对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水平的关键因素。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 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已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

1 区域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能力

自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概念产生以后 (Freeman, 1987;Nelson, 1993) , 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高潮。区域创新体系,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随后被提了出来, 并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和研究, 而且在全世界许多地区得到实施。甚至有学者认为,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更适合研究的范畴。英国Metcalfe教授认为, 把国家作为一个单位来分析一个技术体系的动态图像可能太大了, 因此, “应该考虑一组特色的、以技术为基础的体系, 其中的每一个以在一个国家地理和制度为边界, 而它们之间又进行连接, 支撑国家或国际创新体系的发展” (Metcalfe, 1995) 。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 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1]。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创新体系的多样性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活力所在。区域创新体系不是替代国家创新体系, 而是一个更适合分析系统各要素间互动的体系。在区域创新体系中, 企业间的相互学习、创新活动和知识的流动性更密集、更多。因此, 区域创新体系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缩影, 而是创新的区域化。由于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创新制约因素, 如不同的价值观念、制度框架、消费习惯、产业专有因素, 造成了区域创新体系的不同, 这些因素既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核, 也是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与国家创新体系一样,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正成为国际、国内一个新的经济政策工具。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使各地的创新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释放, 使我国经济走上了一条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呈现区域化、多样化的发展路径[2]。因此, 研究区域创新体系, 探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区域创新能力由以下要素构成:知识创造能力, 即不断提出新知识的能力;知识流动能力, 即不断利用全球一切可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在各创新组织之间流动的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 即创新的产出能力[3]。

评价区域创新能力, 一是可以使各地区能全面判断自己的创新能力, 了解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原因;二是有利于各地区进行相互比较, 寻找差距, 以寻找最佳实践, 并通过总结和扩散这种最佳创新实践促进区域创新;三是有利于国家宏观部门及时掌握全国各地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四是有利于我国各地区制定促进创新的政策;五是有利于激励各地区的创新实践, 提高其创新能力[3]。通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 可以动态地掌握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 了解影响地区创新能力的原因, 从而可以使人们找出提高创新能力的最佳实践, 并通过总结和扩散这种最佳创新实践, 促进区域的发展。

2 “十五”计划期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如何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难题, 因为角度不同, 选择的指标体系不同, 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采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 的评价框架, 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提供的数据, “十五”期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总体情况见表1所示, “十五”期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一、二级指标在全国和西部地区排名情况见表2所示[1,2,3,4,5]。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2006》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2006》

“十五”期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一级指标和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最高水平比较的具体情况见表3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2006》

从表1可见, “十五”期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总体上仍然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但是每年的波动性非常大, 很不稳定, 并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尤其是在2005年降到了最低。从表2、表3可见“十五”计划期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各级指标的具体表现。经过“十五”计划, 四川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 但是存在的问题仍很严重, 五项一级指标中, 只有企业创新能力在200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也仅为全国最高水平的56.50%, 知识创造、知识流动、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四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远远落后于全国最高地区, 区域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3 四川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十五”计划期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在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几个重点指标中, 四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知识创造与获取能力明显不足

四川省知识创造和获取能力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仅分别为最发达地区水平的21.60%、26.85%。导致这两项指标落后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表2分析得出。

尽管四川省专利申请和拥有数在总量上占有优势, 但是每万名从业人员或科技人员平均专利拥有量不足, 平均专利申请和专利拥有数较低, 专利综合指标排名靠后;投入产出比在2005年排名全国第25位, 甚至在整个西部地区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 远远落后于陕西、重庆等地。导致四川省这两项指标不佳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 四川的科技合作程度较低, 2005年列全国第25位、西部第6位, 主要原因在于科技论文跨省合作程度较低以及企业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活动支持力度不大;其次, 外国直接投资程度也较低, 同样居全国第25位、西部第6位, 直接投资总额和人均直接投资额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投资增长率出现了较大的负增长。

3.2 区域科技资源整合不足, “产、学、研”合作程度较低

从表2可以看出, 在反映资源整合能力的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两项指标上, 四川省状况很不乐观, 全国排名分别为第25位、17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活动与实际的应用相脱离, 有许多科研项目缺乏应用前景, 或者即使有应用的价值, 却因为“产、学、研”合作水平低, 缺乏有效合作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而得不到有效应用。科技开发不能同市场和生产紧密结合, 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 造成大量的科技资源浪费。对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效整合的问题已经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3.3 创新能力建设环境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劳动者素质有待提高

在技术创新环境与管理方面, 四川的创新基础设施整体情况良好, 2005年居西部第1位、全国第6位。这主要是由于四川客货流量很大, 其中四种交通方式的旅客吞吐量高居全国第一, 这与四川省人口众多的省情是相符合的。但深入分析可发现, 四川每百人平均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用户还较少, 公路人均拥有量及增长率还较低, 这都是创新基础设施中应改善的地方。劳动者素质低下是技术创新环境与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这主要是由于全省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还较低, 排全国第27位;人均受教育年限还较少, 排全国第22位。经过“十五”计划, 四川省区域创新环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创新基础设施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 但是和全国最高水平相比, 差距仍然较为明显, 具体表现在外国直接投资、劳动者素质在2005年均排名全国第25位, 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这些指标在社会生活中具体体现在:缺乏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尚未完全建立起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产业、人才等政策不够完善等诸多方面。

3.4 R&D经费投入不足, 企业创新能力远低于发达地区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06。

R&D经费投入量与地区创新能力有强正相关关系。当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不足1%时, 技术研发处于以技术引进、仿制为主的阶段;当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在1%—2%之间时, 技术研发处于以技术消化、吸收、改进为主的阶段;而当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 (含2%) 时, 技术研发才处于以技术创新为主的阶段[6]。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这一数字在2%以上。从表4可见, 2001—2005年, 四川GDP呈不断上升趋势, 而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却没有相应上升, 且最高值也不过只有1.46%。与工业发达国家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3%相比, 相距甚远。“十五”期间四川企业创新能力尽管还处在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但是总体趋势是下降的。据表3, 2001年其全国排名是第9位, 2005年全国排名第12位, 四川省在该项指标上高于全国平均的优势正在逐步被削弱。四川企业创新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制造和生产能力、新产品产值两项指标下降幅度较大。

3.5 区域创新的经济效益不高, 就业和居民收入问题突出

从表3可以看出, 制约四川区域创新能力的各种要素中, 创新的经济效益是最主要因素之一。经过“十五”计划后, 四川省创新绩效不但没有能够提高, 反而和全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区域创新绩效能力仅相当于全国最高地区的24.25%, 很多分指标都处于全国较低层次。据表2,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 四川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居民收入水平、人均GDP综合、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均出现退步, “十五”计划后期这些指标基本处于全国最低层次, 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已经刻不容缓。

4 提升四川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

区域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其关键是创新的系统化, 而不是某一个方面的能力, 必须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整合各方面资源, 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提升四川区域创新能力, 具体的对策包括以下方面。

4.1 完善有利于区域创新的制度保障, 保证知识创造和获取能力提高

完善有利于区域创新的制度保障, 首先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 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要继续增加科技投入, 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 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同时, 要形成顺畅的产业化通道, 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其次, 建立专利和技术的交易市场, 从专业申请、技术价格评估、技术入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形成完备的创新技术市场;完善市场环境, 规范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交易转让秩序,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面对四川在知识获取方面还较薄弱的现状, 应一方面大力加强跨省间的学术交流, 一方面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的市场化,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同时, 积极优化内外部投资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以良好的投资条件和优惠的投资政策不断吸引国外资金的投入, 从整体上提高四川的知识获取水平。

4.2 加快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 切实提高知识创造和获取能力

如何提高知识创造和获取能力, 除了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强度外, 还要注意新创造知识归属权的合理保护, 尤其要加快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司法、执法力度, 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二是要加强对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指导, 提高企业运用、管理、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 增强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三是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加快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7];四是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观念, 形成尊重知识产权、崇尚创新文化的良好社会风气[8]。

4.3 理顺“产、学、研”之间关系, 提高协作水平

加强“产、学、研”的联系,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打破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自我封闭的格局,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科研院所和高校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体制和机制。一是探索多种合作形式, 通过共同研究、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科研器材的共同使用、关键技术信息服务、专利使用等形式整合、优化现有资源, 建立以实现共享为核心的合作机制, 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建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或通过联营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与企业的联合, 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二是企业研发要注重和高校科研机构有机结合, 企业研发经费要有一定比例用于产学研合作, 以强化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效衔接, 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9]。三是政府设立专门的技术成果转化基金, 集中引进制约四川科技进步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 由科研机构、高校吸收后转移到企业。四是科技自主创新的方向和目标由企业选择, 企业与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 缩短创新的时间, 提高创新成功的概率。五是依托大学建立高新技术科技园, 加强孵化器建设,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0]。

4.4 加大R&D投入强度, 促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加大R&D投入, 不仅在数量上保证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还要注意投入的强度。首先, 政府要进一步增加对旨在创新的R&D财政投入, 并将用于技改、补贴的投资额部分转为旨在技术创新的R&D基金;改变政府R&D投入的单一方式, 由对R&D的直接投入转变为直接投入与多种间接投入方式共存。其次, 引导企业加大R&D投入, 设立贴息专项资金, 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贷款的贴息, 高新技术企业可实行一定的税收返还或税收减免, 将科研经费全部计入成本[8]。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地位, 政府要改变过去把科研看成是科研机构职能的习惯性思维, 改变财政的科研投资方向, 从主要投入科研机构改为投入企业;深化企业改革, 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调整企业股权结构,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尽快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的步伐, 切实把提高经济效益转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完善相关机制, 加强不同企业研发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联合开发与创新, 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运行效率[9]。

4.5 合理发展产业集群, 充分利用科技资源, 提升产业竞争力

发展传统产业集群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科技资源, 将会极大地提高区域传统产业竞争力。发展适合自己省情的传统产业集群, 例如旅游文化产业、农产品加工业、食品调味品加工业、电力冶金产业、电子机械产业等;同时, 还要注意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 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不断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全面推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程, 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借鉴浙江民营企业集群模式, 推进四川民营企业集群建设。科技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指导, 为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引进竞争机制, 重点扶持一批产值超亿元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4.6 统筹兼顾城乡劳动就业, 切实保障居民收入水平

统筹城乡劳动, 一是树立起新的观念, 认识到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农村劳动力也存在就业问题, 同样要给予高度重视, 要按照“统筹兼顾”的方针, 把城乡劳动就业一并纳入议事日程研究解决;二是正视和解决农村进城劳动力的就业、生活问题;三是加强对城市使用农村劳动力的用人单位的管理, 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保证其就业的相对稳定。

无论是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 或者是经济发展方向的选择, 都应把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放到重要位置, 都应十分注意拓宽就业门路, 增加就业容量。特别对于四川这样一个人口资源大省来讲, 更应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要进一步提高就业在政府中的地位, 强化政府责任和就业意识, 要把就业率、失业率的高低作为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指标。只有解决了广大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保障他们的收入水平, 才能最终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提高创新的经济效益才能得以实现。

4.7 市场机制与政府主导相结合,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由于市场化进程较为落后, 在发展中更要强调以市场调节为主, 树立市场意识, 营造适宜创新的大环境。但这仅仅依靠市场手段是不够的, 还必须发挥政府在推进区域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加大对区域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

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制约, 推进区域创新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 既注意整体推进, 又注意重点突破。在全面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总体技术水平的基础上, 围绕重点产业、特色产业、优势学科, 重点选择一批应用面广、带动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的共性技术和高新技术, 集中力量进行联合攻关, 尽快实现突破, 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摘要:在分析“十五”计划期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的基础上, 阐述了四川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并提出了提升四川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创新体系,区域创新能力,四川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1) [R].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

[2]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2) [R].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3]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3) [R].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4]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4-2005) [R].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

[5]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5-2006) [R].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6]全毅.影响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环境分析与对策研究[J].改革, 2000 (6) :22-28.

[7]田力普.自主创新: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是关键[J].求是杂志, 2006 (4) :26-30.

[8]李晓明, 顾新, 王笑丹, 张秀芳.自主创新在工业强省中的作用[J].天府新论, 2007 (5) :61-64.

[9]郑新立.自主创新: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J].求是杂志, 2005 (18) :34-36.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因素分解 第9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快,要实现我国产业的升级、实现产业的顺利转型、增强国际竞争力,就需要依赖于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但是创新能力并不是一个指标能够反映出来的,作为一个综合考量指标,创新受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文化等众多的因素影响。在这众多影响因素中,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有对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也有辅助性作用的。抓住关键影响因素对提升创新能力能够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对影响创新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是对创新能力进行决定因素分析的重要原因。

纵观近年来对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向:一是产业的创新影响因素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思路是将产业的不同特点作为创新能力差异的划分依据,如行业不同、产业规模不同、市场结构不同、企业所有权结构不同的情况下,创新能力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差异。二是侧重于探询区域的创新能力以及可能存在的集群效应,这部分主要研究一个区域及产业集群而非单个企业或者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对区域和集群创新因素的研究焦点与企业和个别城市的研究焦点不同,主要要考虑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尤其是资源的流动性,包括人力资源及资金的流动性。资源如果发生流动就会产生成本,因此在区域和集群创新能力的研究中,往往要考虑资源的流动和周转成本。三是国家或者世界范围内的创新能力的情况,国家或者世界范围的创新研究属于宏观层面的研究。这一类研究需要注意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国情,因此对所谓创新的理解也不同。

学者在讨论国家或者世界层面的创新时要紧贴国情,根据本国或者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国外的理论或者指标体系不能照搬。因此,国家或世界范围的创新方向的研究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根据本国的情况研究本国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如国家创新的基础设施、产业集群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状况;第二类是研究国际范围内的创新影响因素,将本国经济放置于国际范围内,结果国内外技术效应对创新的影响,或者将本国与其他国家的创新环境、创新制度、模式等进行比较研究,讨论本国的优势和劣势,或者创新的各方面因素的科学与适合性,为本国综合国力、创新实力的提高提供建议与意见;第三类是对各个国家进行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主要掌握各个国家的创新水平处于何种位置,追赶速度如何,进一步了解世界整体的创新水平。

目前,我国不断推广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政府与企业都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摸索一条适合实际情况的创新道路。国家、城市乃至地区的特殊情况对创新评价的指标有不同的要求。以往的研究常常将创新与技术进步混为一谈,在对某个地区或者国家进行评价时,仅仅从技术或者科技研发的角度去进行讨论是片面的。近年来各个城市、地区加大了创新的投入力度,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如今区域之间创新水平和能力的比较已经不是一场单纯依靠当地R&D等相关的投入的较量,而是一场关于制度、模式以及环境是否能够协调发展的较量。因此,传统的研究思路以及评价指标,虽然针对性较强,但是已经无法体现创新的现实状况,而且这一类数据的绝对量之间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同国家、城市乃至地区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其特殊性的,同样绝对量的一些指标进行比较不能反映本国或者当地的创新情况,不同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的城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上有所不同。资源丰富的城市和资源稀缺的城市,制造业主导的城市和服务业主导的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主导的城市和中低技术产业主导的城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上必然不同;同时,同一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也不尽相同。

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创新能力与其科技研发能力具有极大的相关性,不能仅仅使用R&D等科技研发能力代替创新能力。二者还是具有一定差别的,创新能力涵盖了科技研发能力,科技研发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一个国家与地区的创新能力高低,除了受到当地科研技术的影响之外,与城市规模、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生态环境、资源分布状况、交通便利状况、文化教育环境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讨论创新能力的时候,要与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关环境结合在一起。想要提高创新水平,加强创新能力,仅仅将眼光放在加大科研投入是不够的。对于创新这样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来说,每一个影响因素往往都给对区域的创新企业带来重大的影响,需要谨慎对待和讨论。另外,在研究的过程中不能孤立的看待一个城市或者国家的创新能力,因为集群效应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样巨大。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创新与工业集群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以及质量对创新同样重要,实际上二者应该呈现一种互惠的关系:上游科研及技术的增强比起自己的研发来说更加容易将影响扩大到其他地区,实现更广阔领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

本文确定研究对象为我国29个省份地区,结合现阶段的经济社会背景,试图克服已有研究文献的局限性,根据我国已有的创新水平,包括目前各省市所处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资源环境、交通运输情况,当然也包括科技研发和技术支持情况,从中考量影响我国的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

二、创新能力区域评价模型

面板数据(Panel Data)又称纵列数据(Longitudinal Data),是指不同的截面个体在不同的时间上的观测值组合。从水平角度来看,面板数据包括了某一时间上不同的横截面个体的数据,即截面数据;从纵向角度来看,面板数据又包含了每一个横截面个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时间序列数据。因此,面板数据既包含了不同个体的特征,也包含了不同时间的特征。根据定义可以将面板数据的模型按照如下方式建立:

Yit=Cit+Xit·βit+εit

i=1,2,…,N;t=1,2,…,T

其中i代表横截面个体,t代表时间,N代表很截面的宽度,T代表时间的总长度。εit是随机扰动项。在面板数据的模型中,如果对于不同的个体或者时间,模型中只是截距项有差异而各变量的系数相同,此时的模型被称为变截距模型,按照具体可以看出模型的主要差异是在与截距项下标不同:

Yit=Ci+Xit·βit+εit

上式模型的设定可以看出,通过变截距模型能够清楚的刻画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研究个体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构建我国整体的创新能力因素分析模型,得出影响我国创新水平的具体因素,并根据各省份地区的经济、社会及资源分布、文化氛围等情况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此模型得出对于不同的地区,什么样的因素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不同区域在相同的创新条件下能力是否存在差异,继续探究出这种差异是由何种因素造成的。

本文选取了我国的29个省市(海南和西藏的相关数据统计不完整,故被剔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1)、《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6-2011)及各地区统计年鉴并进行相应处理。由于所构建的数据既涉及到时间序列同时也涉及到多个省市的截面数据,因而这里采用的是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数据的时间范围为1995-2010年,样本总数为464。

根据研究目的,本文将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纳入到评价模型中,主要包括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交通便利程度、创新辐射能力、创新投入和创新潜力。为了描述人口规模,这里主要选择了两个指标进行描述:年底总人口和就业人员。最常用的经济规模指标为生产总值,在这里为了更加全面的描述不同地区的经济规模大小,本文选取了四个指标,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并将交通便利程度纳入模型,目的是考量地理位置优势是否对区域的创新能力有影响。尤其是对于区域或者产业集群来说,交通运输条件优越意味着生产要素及资源的流动性较强,创新资源能够得到更快速的配置;同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能够降低区域的周转成本,从而降低该地区或者集群的创新成本。

交通状况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使得对交通便利程度对创新能力和水平具有不可或缺的影响。本文选取了营业里程进行该指标的描述,其中既包括了铁路营业里程,也包括了公路营业里程和内河营业里程。创新辐射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通过自身的创新经济带动周边地区或国家共同发展的一种能力。本文希望通过加入这个指标,探究创新型区域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和创新能力影响是正向还是反向。高创新水平的地区能否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还是会在自身创新建设过程中掠夺周边地区的资源,吸引周边地区的人才,从而使得周边地区创新能力下降,或者对周边地区根本没有任何影响。探究创新是否真的具有辐射能力,对周边地区有益、有害、还是毫无关系,是该指标加入模型参与因素分析的主要目的。

本文主要采用了货物周转量进行描述,但是实际上某地区的创新辐射能力与该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也具有较强关系,反之亦然。即货物周转量可以衡量该地区资源流动的灵活性及成本,也能够体现该地区经济对的波及性强弱。创新投入是指在创新活动中的资源投入情况,这是衡量地区创新能力的较为传统也是极其重要的指标,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资金投入,本文选取的是科技活动的经费筹集和科技活动内部支出两个指标;另一类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因为创新活动不同于其他的活动,人力资本的投入对整个创新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人员活动数目反映了直接参与创新活动的人力资本,因而本文选用该指标进行刻画。

创新潜力是指在现有创新环境下,以现有的创新资源和投入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率、增加创新产出的能力。如果说创新投入对于提高创新能力来说是一种动力,那么创新潜力实际上指的是对创新活动的激励所产生的直接效果。从创新的投入、激励产生作用一直到产生成果的过程往往需要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创新产出与投入之间往往存在一种滞后性,创新前期取得的成果对后一期的创新会存在一种积极的刺激作用,创新潜力正是用来衡量这种激励作用,因而创新潜力实际上是贯穿于创新过程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用了滞后一期的专利申请授权量和滞后一期的技术市场成交额进入模型来反映这个指标。建立如下创新影响因素评价的理论模型:

创新能力=βf[人口规模]+βf[经济规模]+βf[交通便利程度]+βf[经济辐射能力]+βf[创新投入]+βf[创新潜力]

为了避免产生伪回归,需要对各指标进行平稳性检验。按照本章的第三节中的检验方法,本文分别使用相同根检验方法LLC(Levin-Lin-Chu)、不同根检验方法Fisher-ADF和Fisher-PP方法,对各指标序列进行了平稳性检验。检验的结果是各变量序列不平稳,但是均为I(1)序列,也就是经过1阶差分变换以后各指标序列均变为平稳序列。通过三种根检验,模型估计后生成的残差项序列经过检验也为平稳的序列,模型通过了稳定性检验。

通过变量的筛选,最终选择了X3(地区生产总值)、X6(营业里程)、X7(货物周转量)、X8(科技活动人员)、X11(专利申请授权量)五个指标进入模型。基于这五个指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本文采用F检验方法,通过两个步骤的假设检验确定模型是变截距模型、变系数模型还是混合模型。

第一步假设:H01:假设模型为变截距模型;H11:假设模型为变系数模型;检验结果得到F值为0.791204,p值为0.7637,故接受原假设,即接受模型为变截距模型。

第二步假设:H02:假设模型为混合模型;H12:假设模型为变截距模型;检验结果得到F值为2.090644,p值为0.0013,故拒绝原假设,即拒绝混合模型,接受变截距的模型。通过上述两步假设检验,最终确定面板模型为变截距模型。

本文采用Hausman检验方法,对模型的效应选择,假设如下:

H0:假设应建立随机效应模型;H1:假设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得到统计量(W)是26.625983,p值为0.0001,故应拒绝原假设,认为模型应该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即认为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通过模型形式和模型效应共三个假设检验,最终确定了本章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为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

三、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中变量的系数反映了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对该地区创新能力影响的方向和程度。若系数为正说明该因素对地区的创新有积极作用,能够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大此种因素的发展力度,更大程度上提高创新能力。若系数为负说明该因素对创新有反向作用,此种因素的增多会降低该地区的创新能力,因此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要对其投入进行限制。系数越大说明该因素对创新能力的影响越大,反之越小。

经过检验最终建立的是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表明不同地区的创新能力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并没有体现在各个地区的创新因素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上,而是体现在一些未包含在模型中的其他因素对创新能力产生的共同影响中,即不同地区间模型的系数是相同的,但是截距项不同。这种除研究因素之外的其它因素的共同影响正是由模型的截距项表示出来。截距项的不同反映出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受到了传统考量因素之外的因素的影响,模型体现出的并非一些相同或者类似的影响因素造成的表面的差异。结合创新理论,本文认为可以将变截距模型中的截距项看做是一个地区自发创新的体现,这主要是因为当模型中所有系数为0的时候,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就统统由截距项来体现。此时的创新没有依靠任何外来因素,也不受其影响,而只纯粹是地区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需要,是该地区根据自身创新的欲望需求而产生的,并不是因为外界有创新的需求才产生出的反映和活动。因此,使用截距项可以表现出一个地区创新的主观能够性的大小,能够体现出该地区对创新的渴望程度。

模型中截距项的正负号以及大小也表明了不同的经济意义:当截距为正时,表明该地区自身的创新能力是高于模型系数估计的程度,即如果不用变动截距进行调整,模型会低估实际的创新能力;当截距为负时,表明该地区自身的创新能力是低于单纯模型估计的程度,即如果不用变动截距进行调整,模型会高估实际的创新能力。高估和低估的部分,从创新的主观能动性角度来说,截距越大说明该地区自发创新的欲望越强烈,自发创新的能力越强;截距越小说明该地区自发创新意识越薄弱,能力越弱。另外,如果截距为正说明该地区具有积极的自发创新意识,能够带来创新能力的提高;如果截距项为负说明该地区不仅没有自发创新意识,反而会因为欠缺创新意识而影响当地创新能力的提高。

注:均为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根据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1995-2010年的创新能力与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得到的回归结果见表1。进入模型的五个指标的t值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每个指标对创新能力的影响都是显著的。经检验,模型的F值为11.26,p值=0.0000<0.01,模型整体显著,表明整个分析模型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也是显著的。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642,修正拟合优度为0.594,DW值为1.801,模型的效果较好。因此修正后的模型为:

创新能力=SI+βES+βTC+βER+βII+βIP=0.355+0.515·ES+0.045·TC+0.088·ER+12.385·II+0.398·IP

通过模型的系数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经济规模大小,交通便利程度、经济辐射能力、创新投入的力度及创新潜力的大小对创新能力均具有正向作用。创新投入和当地的经济规模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当创新投入增加1个单位时,创新能力会提高12.385个单位,同样的,当地的经济规模扩大1个单位,其创新能力会相应提高0.515个单位。交通便利程度和经济辐射能力两个变量的系数都很小,这就反映出我国实际上并未形成创新集聚效应,各地区还是更加倾向于独立的发展,交通便捷程度能够体现地区间的经济往来与互动程度,而经济辐射能力更能反映出地区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这两个系数对创新能力的提高作用都不大,说明我国地区间的交流和沟通对创新并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

根据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将回归得到的截距项按照大小顺序和符号汇总(见表2),得到变动截距为正的省份共有7个,按照其截距项的大小排序后的结果是江苏、浙江、广东、北京、上海、山东和四川,其中除了四川位于我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之外,其余6个城市均位于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带,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截距为负的城市共有22个,按照截距项的大小顺序排序下来,前三位的是湖北、山西和陕西,而截距项最小的三个省份为新疆、河北、内蒙古。

注:根据模型回归结果整理。

在29个省份的截距项中,值得关注的是截距项为正的一类中的四川,以及截距项为负的省份中青海、甘肃等位于前列的西部地区,以及排名倒数第二位的东部省份河北(均用加粗表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实力雄厚, 2011年各省GDP总量排名的前三位为广东、江苏和山东,均处于沿海地区;同时经济越发达的地方越容易吸引人才,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这些城市拥有吸引创新人才的优势。除此之外,沿海地区基本都具有良好的海港,交通条件较为便捷,其经济辐射的范围不仅是国内,有些甚至延伸到了海外。因此,国外优秀科技成果直接对其创新能力产生正面的引导和带动作用。这些都是东部沿海省市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也正因为其强大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创新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始终较强。

在模型中值得注意的是地处西部的四川省,它的变动截距项也为正。四川省的创新实力在全国范围来看虽然不是最强,但是在中西部地区处于前列。四川虽然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但是其在我国经济和创新领域的地位从来都不容忽视,而且创新意识和行动都不输于东、中部发达城市。数据显示,2010年间在13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四川就参与承担了其中8个重大转专项的84个项目研发。“十一五”期间,四川与40多个国家的产学研机构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建立了众多科技合作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四川的技术进步奠定了踏实的研究基础。由于四川政府不断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拥有成都、攀枝花、绵阳、德阳及宜宾共5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2011年,四川被列为国际技术创新工程省,这足以显示了四川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雄厚实力与将技术转化为创新成果的极强能力。强大的创新实力与丰硕的创新成果与四川积极的创新意识密不可分,这也可以解释身处西部地区的四川跻身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行列自觉创新能力排名靠前的原因。

河北地处我国东部地区,毗邻我国的政治中心北京以及老工业基地天津,地理位置优越,在经济建设、文化交流、城市交通方面都占有一定的便利条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北京、天津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河北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惠于北京、天津。但是,北京、天津两大城市的迅猛发展,在拉动河北经济发展的同时,极大弱化了河北的经济地位,抢占了河北的资源,减少了河北招商引资、自主创新的机会和砝码,进而降低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过分依赖于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带动,使得河北丧失了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从模型的截距项便可以清楚的看出这一现象,河北在我国29个省份中自发创新的能力已经排在倒数第二位,仅略好于内蒙古。

与河北相反,青海、宁夏等几个西部地区的省份,自觉创新的能动性要高于部分东、中部地区,主要体现在截距项虽然是负的,但是却大于这些省份。西部地区距离东部发达地区较远,虽然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是其交通不便、人口相对稀少,经济较为封闭,无法吸引人才,更没有像类似河北的省份能够得到周边经济、政治中心的带动发展。也正因为这样,虽然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也不高,但是其创新的自发性与自觉性较强,危机意识和发展强烈,因此自发创新的能力相较于一些其他城市来说较高。

四、区域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各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系数的不同解释了各因素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各地区的截距项的不通解释了其自发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究竟单纯的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交通限制或者创新投入较少造成的,还是源于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创新模式,而哪个因素才是各省市创新能力差异巨大的最主要原因等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为此,本文将29个省市重新进行了分组,将沿海各省(含北京)作为一组;将中部省市划分为一个组;最后西部省市作为一个组,经过这样的划分后,对各组重新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目的是判断在不同的区位,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是否存在显著的不同,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注:根据模型回归结果整理,系数均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

1.对高效的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投入作用关键。从全国整体的创新能力来说,进入模型的指标主要涵盖了经济规模、交通便利、经济辐射的影响、创新投入和创新潜能,这说明就创新能力而言,较大的经济规模,便利的交通,对周边较强的经济辐射能力和之前累积的创新潜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就单个指标而言,经济规模存在滞后一期的影响效应,这表明创新能力受到上一年经济状况的影响,即如果该地区在上一年间经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该地区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创新的经济基础越发稳固,从而会促进今年创新能力的提高。

专利不仅可以作为创新产出的指标,而且可以作为对创新的激励。上一年有较多的专利通过审理得到了授权,在下一年这些专利可以尽快的转化成产品投入市场,为该地区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这是一种良性的经济刺激,会鼓励下一年的科技工作者发挥更大的潜能,尽可能提高创新技术,创造更多新的创新成果,以获得来年的收益。模型中的交通便利程度,经济集群辐射效应和创新的投入都是当期效应,并且其参数均为正。当期的交通便利程度增加,周边城市的经济创新联系增强,以及创新投入的增加,都会直接增强创新能力。

模型中自变量的系数衡量的是创新影响因素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以及影响程度。根据模型的回归结果,科技人员投入的系数远远大于其他指标的系数,说明在整个模型中对创新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投入创新活动的人力资本;同时,较好的创新结构都是将人力资本投入作为决定因素的。以沿海省市和四川建立的模型为例,其人力投入的系数都远高于全国的系数水平。以人力资本为决定因素的创新模形式对提升创新能力作用更为直接和有效。

2.沿海省市积极发挥集群优势,提升创新能力。从建立的模型可以看出沿海省市的创新模式是在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同时,依靠集群的经济效应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具体说来,在整个模型中,最重要的投入是人力资本,这符合科技创新的需求,同时也是一个关键的可控条件。在这种模式下,可以自主的通过加大创新投入,进而获得显著的创新能力提升。我国沿海省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这里不仅具有极佳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是重要的科技创新集群所在地。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加强各省市间的贸易交流有利于增强创新能力,因为这种贸易往来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创新成果的分享,而这种共享无论对提升区域创新水平还是对各省市创新能力都有积极的助推作用。

3.中西部省市创新能力底下的根本原因是创新模式的落后,不同地区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会有差异,因而分别对中西部省市建立模型。通过模型发现中西部省市创新因素影响模型相对比较一致,这种一致体现在了两个方面。一是进入模型的变量是一致的。相比于沿海省份和四川的模型,中西部省份的模型中都没有出现覆盖创新投入和创新潜力两个方面的指标,仅有地区GDP、营业里程和货物周转量三个指标进入,这也就指明对与中西部而言,对其创新能力起主要影响因素都是经济规模、交通便利和经济辐射。二是各个指标的系数是一致的。对于中西部的省市,不仅各个指标对应的系数相差不大,没有哪一个方面起到绝对的重要作用。若依据各个系数间细微的差距进行排序,可以看到对中西部省市创新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都为自己前一期的经济规模,而影响最弱的为交通便利程度。通过从描述模型的指标及其影响程度两个方面说明中西部省市的创新模型是一致的,进而也说明了中西部省市的创新能力模式是基本一致。因此,本文将中西部省市(除四川)进行合并得到如下混合模型(括号中为t值):

根据上述模型,可以看出我国中西部省市并没有充分进行自发研究。作为创新中必要的人力资本投入并没有进入模型,这反映出目前我国中西部创新模式和存在的问题:中西部采用的是被动式的依赖创新模式,而不是主动地自主研发模式。模型显示创新的主要动力是自身的经济基础。前一年的经济发展势态良好,下一年的创新能力才会有相应的提升。如若出现经济轻微的萎缩,那么要想保持原有的创新水平,相应的只能通过加强与其他省市的经济交流,依赖于自己与其他省市所建立的经济发展集群来刺激。在整个创新能力中,能进行自主进行控制的环节只有通过良好的省市经济发展来刺激创新。

4.加强科技建设力度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通过截距项的分析,中西部省市中有一个创新能力优秀的特例,就是四川省。相较于东部省市优越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地理优势,四川并不是突出的经济大省,同时是地处西南地区的内陆盆地,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法,虽然建国以来经过一系列的建设,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但是相较于东部地区的便捷,仍然算不上优势。因此,在不具备外部优势的情况下,四川建立了适合于自己的创新模式。

从四川的回归结果看出,影响四川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创新投入,尤其是人力资本投入,另一个则是创新潜力,即是前一期创新成果的刺激作用。四川的地势形态决定了在交通上并不具备优势,也无法享受到我国发达地区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四川的创新更多的是依赖于自身的研发来进行的。根据模型系数可以看出前一期所取得成果会对激励本期进行创新活动,而要真正的继续发挥创新优势,则有赖于创新活动的大力投入。无论是人力资本还是财力资本,四川的创新投入都是非常可观的,这与其省市的创新建设有极大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CooPer W.W,Seiford L.M.,Tone K.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A Comprehensive Text withModels,Applications,References and DEA Sol-ver Software[M].Boston:Kluwer AcademicPublishers,2000.

[2]Hsiao C.Analysis of panel Data[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3]白俊红,江可申,李婧.中国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综合评价与分析[J].管理评论,2009(9):3-9.

[4]池仁勇,虞晓芬,李正卫.我国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8):128-131.

欠发达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 第10篇

本文通过运用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测体系对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测评,结构方程的思想构建相关模型,然后再运用对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一套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在一定方面可以提升相关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篇论文对相关主要文献的基础上,希望可以找到可能引起我国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搭建数学模型,希望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方面,提出有有效的政策建议。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1996年,我国首次提出“区域创新能力”一词,相关领域专家开始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在《硅谷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区域创新网络》这篇文章中,宁熙、王核成(2001)认为特定区域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由相对集中的利益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作完成,把制度创新和技术为作为主要方向,作者把这一类开放系统叫做区域创新系统。在《基于行政区划分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中,刘金友(2001)认为,创新体系影响着经济内部的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产生、发展以及后面的实际运用有着密切联系,这样的创新体系组成了有内部联系的创新主体和机构的多重机构。

三、技术创新能力的组成要素分析

综合主要领域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含义、组成成分、指标体系、实证分析等的分析,本篇文章认为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知识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一)区域创新环境

欠发达地区的主要创新环境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因素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大体在创新基础设施、劳动者素质水平、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来体现。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地区创新环境的关键是金融环境,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二)知识创新能力

一个欠发达地区里,高校和政府机构都对创新能力和内部创新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大致表现在知识的转移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获取能力。根据2003年和2007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指出创新资源是指人们在对已经了解的知识进行一系列理解之后,通过主要的实物载体把知识放在知识库里面然后形成资源。

(三)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应该被视为一个创新的主体,我们应该突出强调欠发达地区的直接作用,创新能力企业直接决定。在市场中,企业承担的作用是一个经营主体并直接面向市场,根据企业设备、产品和技术工艺需求选择适合的创新成果,再转化成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新性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或改善环境,进而形成经济引导科技,科技推动经济的双赢局面。

(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如果仅仅只有不错的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这都还没有办法使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学习知识和技术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或增值服务,而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知识产出或技术发明,这些都必须需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其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上转变为相应的生产力,而转化过来的生产能力的强弱,又在某一方面决定了相关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大小。

(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按照一般书面的说法,不论创新的是知识还是技术,我们都应该保证有一定量的投入和支出。或者说,可以明显看出来宏观经济对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十分突出。

四、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和构建

(一)指标设置

文中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年鉴,中国科技年鉴以及中国区域创新发展报告,报告里面大致包括:区域创新能力、知识创新黄精、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各个方面,针对上述六个因变量,对于相关的指标本文做如下选取:创新环境它主要涉及基础设施的完整程度、市场环境效用、劳动者综合素质、经济环境稳定性;知识创新能力由知识获得、发展与转移能力组成;技术创新能力由企业的投入能力、高校的科研水平能力、企业的相关创新条件;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以及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等指标。

(二)数据分析

1.数据覆盖范围。在考察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趋势时,本篇文章考虑的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以此来辨析这些地区的发展状况,这里并不是说靠西部地区就是不发达的,或者说用这个概念来判定欠发达的,因为这样就容易使一些类似“后发优势”概念混淆进来。

2.数据分析。本文对陕西省统计年鉴和陕西省科技年鉴整理出相关整理,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整理出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相关结论。从最终模型来看,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第一,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环境有显著影响(H1假设通过),在最终的结果中,修正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γ1=0.37),修正后的标准化路径系数(γ1=0.38),它们的p值都小于0.001,这辨明它们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第二,在原模型假设中区域知识创新能力对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H2假设通过)。

五、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对策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当地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而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又从根本上决定区域内集群能力在竞争中的发展能力及其地位。本章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一下两个个方面做了相关阐述。

(一)构建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机制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区域一体化的加快,这对欠发达地区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但是不得不说也面临非常多的并且很艰难的挑战。作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对区位、经济资源、政策、人才、机制五大因素的创新进行改善,希望可以借此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二)创造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环境

在创新环境的建设中,政府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建设主体。我们中国现在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目前的这种体制下,衡量地方政府相关工作绩效的标准不能再仅仅是以前的计划和干预,需要做的是创造一个能够对企业和科研提供一个创新的环境。目前,转换政府职能的重中之重是要从以前依赖计划转向为区域创新提供优质服务,借此来完善创新环境建设并来推动相关区域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徐盈之,金乃丽.高校官产学合作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J].科研管理,2010(1):175-176.

[3]高朝虹,占维,高校产学研合作系统发展原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2).

区域旅游创新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大湄公河次区域(GMS) 旅游 领导能力 课程设计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项目(2012YB09)资助。[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Culture and Social Foundation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to Zhu Jinsheng)(No. 2012YB09).]

Abstrac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Greater Mekong Sub?鄄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China, Mynnmar, Lao, Thailand and Vietnam has established and accomplished great achievement in tourism projects and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While this region is still facing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ecessity of enhancing the leading competency of the GMS tourism leaders, and proposed a systematic curriculum for this potential course. Tourism leaders should be more involved in personal competency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enhance tourism cooperation in GMS tourism cooperation. In this way, the GMS tourism industry would be more developed and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near incoming future.

Key words: Greater Mekong Sub?鄄region Tourism Leading Competency Curriculum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49-02

一、前言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始于1992年,迄今已运行20余年,在交通、能源、电信、环境、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旅游、贸易便利化和投资等九大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功。该合作机制加强了GMS各国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次区域的国际竞争力,也推动了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融合[1]。在GMS各国政府、亚洲开发银行和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协调办公室(MTCO)的共同努力下,GMS各国的旅游合作进程不断深化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泰国两国旅游业蓬勃发展,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缅甸也开启了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灿烂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二、GMS旅游业领导能力提升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在共同推进GMS各国旅游合作,共同增强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程中,从旅游产业管理部门领导人对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构思的把握,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行业人员整体素质仍不高,具有专业水准的旅游管理人员匮乏的现象就愈加明显[2]。领导人的综合能力、全局视野、综合素质和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GMS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及区域旅游合作的成效。

三、GMS旅游业领导能力提升的课程设计

为此,针对GMS六国旅游部门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提升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设计了一套整体的培训课程,供授课单位和学员借鉴运用。

(一)基本信息

GMS旅游行业领导人综合能力提升课程的基本信息,如表一所示:

表一

(二)课程目标

GMS旅游业领导人综合能力提升课程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个人能力提升目标两方面,认知目标包括次区域旅游行业一般知识、合作状况,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策划、开发及综合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而能力目标包括对培训对象的综合素质、领导能力、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

(三)课程内容

GMS旅游行业领导人综合能力提升课程的单元模块应体现课程的基本目标要求,可考虑能提高培训对象的整体综合素质的内容,要适应GMS旅游业领导人的综合能力发展,且要反映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最新的理论成果。关于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则列举了一些与本单元相关的具体内容。在一次培训课程中难以涵盖所有的内容,可参考部分内容,挑选重点方向进行课堂教学。如表二所示:

表二

(四)授课方式

授课方式可以使用:课程内容讲授法、小组研讨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户外体验法、实地考察法等等,从自我学习到互动讨论,从课堂学习到实地体验的方式,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学有所成。

(五)结课方式

在课程收尾阶段,应该对授课内容进行全程总结,列举本课程关键知识点,并指出该课程内容对学员们各自岗位的应用方式。在总结阶段择机向学员征询对培训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下一阶段课程做出相应改进。

四、GMS旅游业领导能力提升课程的组织实施

大湄公河流经的六个国家,除中、泰两国之外,基本属于旅游经济底子较薄,旅游开发相对较为落后的国家。而发展旅游是促进经济发展、居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3]。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推动下,协同发展本地区旅游行业,对经济基本面的整体推动,对GMS各国人民整体生活质量提升,对促进就业都益处多多。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在海上交通、石油安全、经济合作和陆路运输方面,在建立印度洋出海大通道都有重大国家利益。通过共同发展旅游行业,帮助落后国家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体现一个大国的国家责任,是一种积极地树立良好大国形象,促进世界和平,达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我国外交目标的重要举措[4][5]。协助各国进行未来旅游领导人培训是中国积极参与并引导GMS旅游合作的有效的途径。因此考虑通过国家战略层面,运用本文所建议的课程设计和构想,积极推进GMS旅游教育培训方面的合作。

参考文献:

[1]沈阳.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几点思考[J]. 世界经济情况. 2009(11)

[2]杨阳,关于大湄公河次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中国-东盟博览,NO.3. 2012

[3]周江林,广西与东盟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探讨,旅游论坛[J].2008-12

[4]王庆忠,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域外大国介入及中国的战略应对[J].太平洋学报,第11期第19 卷,2011年11月

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第12篇

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日益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所谓区域创新能力就是一个地区在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以及其他中介服务机构构成的区域创新系统中, 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新工艺的能力。对一个地区而言, 创新能力就是对该地区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呈现出东强西弱, 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的特征。梅金平 (2001) 在《区域经济与西部经济发展》中认为, 西部地区只有走区域创新之路, 才能实现西部经济的大发展。特别的, 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经作为重要的议题写入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西部地区区域创新建设必将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更为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战略支持。因此, 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将能进一步认清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 了解各省市的优点和不足, 明确与其他地区的差异, 能为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作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结论有益的参考和补充。

1 相关文献评述

在国外, 最早涉及区域创新能力这一研究领域的是美国学者埃弗雷特·M.罗杰斯和朱迪思·K.拉森 (1985) 。他们在《硅谷热》一文中揭示了“硅谷”形成“凝聚经济效应”的条件, 对后人进一步研究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具有启发意义。直到1996年, 国内才首次出现“区域创新能力”一词,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和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联合承担了“增强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能力调研”项目, 并出版了专著《区域创新——中关村走向未来》, 该书对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理论剖析。可见, 在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是一个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随着区域创新能力理论的提出和进一步丰富完善, 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也日益被提上日程, 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在国外, Cooke (1992) 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 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在国外还包括Johannessen和Dolva (1997) 、Kaufmann和Todtling (2000) 、Koschatzky (2000) 等等。但是, 目前国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仍处在初期阶段, 虽说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上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但相对来说更偏重于案例的实证分析。至于我国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更是处在初始阶段, 是我国创新理论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潘德均 (2001) 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地方内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目前, 我国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系统、深入的区域创新系统专题研究, 还不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可操作的对策;局限于个体案例的经验总结和定性分析, 没有总体性的定量分析, 难以使研究引向深入。

进入21世纪以来,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量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日渐成为一个热点的研究领域。国内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甄峰等 (2000) 从知识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 管理与制度创新, 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共48项具体指标,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沿海10个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而官建成等 (2003) 从知识流动、系统的演化规律、创新绩效的评价、创新环境的分析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区域创新系统, 但是缺乏具体完整的分析指标。朱海就 (2004)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估更侧重于企业创新能力、网络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环境的分析。何亚琼, 秦沛 (2005) 从一种新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视角——区域创新网络成熟度, 综合考虑区域创新动态集成运作过程, 并设计出区域创新网络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但是, 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较多地考虑了一些定性因素, 可操作性不强。张伟等 (2007) 从创新基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四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15个城市的城市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且以济南市为例, 给出了其城市创新能力的总体评价和定位。庞咏刚, 孙玉涛 (2007) 提出了基于企业创新能力视角的区域创新体系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运用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对我国30个省区的创新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2 评价模型的建立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以上研究文献中可知, 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起统一的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指导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 以柳卸林等为成员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 自2001年起就开始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持续深入的分析, 他们发表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从创新环境、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来评价我国区域创新能力, 建立了由48项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在我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得到了相关学者的广泛认可。因此, 本文将引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指标体系, 从创新环境等五个方面来评价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 同时考虑到数据的易得性、可操作性, 本文将选取21项二级指标对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2 评价模型的选择

本文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状况。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构造原始变量的适当的线性组合, 以产生一系列互不相关的新变量, 从中选出少量几个新变量并使它们含有足够多的原始变量带有的信息, 从而使得这几个新变量代替原始变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可能。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其权重的确定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到的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 不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 为消除由于量纲不同可能带来的影响, 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设标准化的数据为Xi*。

(2)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及其特征值和正交单位化特征向量。

(3) 选择主成分的个数。在确定主成分的个数时, 一般是使前k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一定的要求 (≥85%) 。前k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越大, 说明它所包含的原始信息量越多。

(4) 求主成分载荷矩阵。有时为了使指标在主成分上的负荷具有明显的倾向性需要进行因子旋转。

(5) 求主成分表达式。

(6) 计算各个主成分以及综合主成分得分及排名。为了比较直观地显示研究对象综合能力的大小, 各个主成分得分以及综合主成分得分可以按以下公式转换成百分制形式:

Τi=SiΜax (Si) -Μin (Si) ×40+60, 其中Ti表示第i个研究对象的百分制得分值, Si为第i个研究对象的主成分得分值, Max (Si) 为对应主成分中的得分最大值, Min (Si) 为对应主成分中的得分最小值。

3 实证分析

在西部大开发大背景下, 本文对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 (由于西藏数据缺失过多, 故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借助SPSS12.0以及Excel软件, 从《中国统计年鉴》 (2006)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06) 以及《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2006) 中得到原始数据如表2所示。将表2中的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 按照上述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进行主成分分析, 得到的相关结果见表3—表5。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6)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06)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2006) 相关数据整理而来。

对表2中的原始数据 (Xi) 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 (Xi*) , 然后计算得到标准化数据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 见表3。从表3可知: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5个主成分, 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3.082%接近1, 即基本上保留了原来变量的信息, 而因子由21个减少为5个, 故提取了5个主成分, 达到了降维与化简的目的。从中还可以看出第1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较大, 达到了58.80%, 占到了累积方差贡献率 (93.082%) 的一半以上。

计算主成分载荷矩阵及其特征向量, 结果见表4所示。由表4可见:在不需要进行因子旋转的情况下, 各个指标在这5个主成分上的负荷就具有较为明显的倾向性。

各单项能力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 由于第1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比较高 (本文为58.80%) , 因此, 可以直接采用第1主成分计算得分, 即各单项能力得分计量模型为反映此能力的标准化数据与其主成分特征向量相乘;而综合能力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 要考虑各个主成分的权重, 本文以5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 从而可以得到综合能力得分计量模型。各个主成分的表达式通过主成分特征向量与标准化数据相乘而得到。

(1) 单项能力得分计量模型:

Y1 (创新环境) =0.221X1*+0.238X2*+0.051X3*+0.259X4*

Y2 (知识创造能力) =0.270X5*+0.270X6*+0.264X7*+0.221X8*

Y3 (知识获取能力) =0.181X9*-0.086X10*+0.258X11*

Y4 (企业创新能力) =0.273X12*+0.258X13*+0.256X14+0.190X15*+0.269X16*

Y5 (创新效益能力) =-0.019X17*+0.268X18*+0.204X19*+0.081X20*+0.133X21*

(2) 综合能力得分计量模型:

Z=0.58800F1+0.14990F2+0.07551F3+0.06907F4+0.04834F5

依据上述模型, 经过计算 (具体计算过程省略) 可以得到各单向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得分, 并将得分转换成百分制形式, 从而进行相应的排名, 见表5。

4 评价结果分析

从创新环境来看, 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四川、陕西和内蒙古, 这些省份的创新环境在西部是最好的, 这也说明地方政府发挥了其必要职能, 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而甘肃、宁夏和青海的创新环境不理想, 排名最后, 这些地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等, 改善该地区的区域创新环境。从知识创造能力来看, 四川、重庆、陕西排名靠前, 说明这些地区科技转化率较高, 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较强;而宁夏、青海等地区的知识创造能力较弱, 这些地区应当从人力和财力等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从知识获取能力来看, 四川、陕西排名靠前, 这些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门户, 外商投资较多, 资金较为雄厚, 技术市场较为成熟;而青海和新疆等地在地理区位上不占有优势, 外商投资相对较少, 因此这些地区应当采取优惠的政策, 吸引外商投资, 提高知识获取能力。从企业创新能力来看, 四川省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西部是最强的;而新疆和甘肃等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这些地区应当加大企业科研投入。从创新效益能力来看, 四川、陕西和重庆较好, 其排名也与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排名相吻合;而青海、甘肃等地区由于在其他创新环节上比较薄弱, 因此其创新效益能力也是较弱的。

为了直观地显示出我国西部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现状以及相互之间的差距, 我们将表5中的各省市综合能力得分结果用柱形图表示, 见图1。从图1中可直观地看出我国西部11个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得分及排名情况, 排名依次为四川、重庆、陕西、广西、内蒙古、云南、贵州、新疆、甘肃、宁夏和青海。其中四川排名第一, 位居榜首 (86.41分) , 说明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在西部是最强的。从图1还可以看出重庆、陕西、广西和内蒙古的得分均大于60分, 剩下的各省市得分都比较均匀, 都在50分左右。其中青海的得分最低, 为46.42分, 说明青海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是最弱的。可见,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差别明显, 而且即使是在西部地区, 各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也呈现出梯次分布的特征, 且相互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 最高分四川 (86.41) 与最低分青海 (46.42) 之间相差40分左右。

从综合能力得分来看, 一般的得分在60分以上意味着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得分在60分以下则意味着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本文根据综合能力得分情况将我国西部地区11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分成四大类, 分别表示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弱, 见表6。可见:我国西部各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绝大部分处于全国平均水平 (60分) 左右, 占到了将近80%, 其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更是占到了整个西部省市的54.5%。这值得我们关注, 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 若这些地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则整个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大部分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 综合创新能力较弱。因此, 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 西部地区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区域创新环境, 提高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以及企业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从西部地区整体区域创新能力现状出发, 本文认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系统是提高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区域创新系统是指由某一地区内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的创新系统。在该区域创新系统模型中, 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是知识的应用者和转化者, 是社会物质产品的最终提供者, 因此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要加强“官产学研”合作, 要聚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创新资源优势, 不断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官产学研”联合。高校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新知识的流动, 它不仅能为合作方提供技术支持, 还可以为合作方提供人才支持。科研院所具有雄厚的研发资源和丰富的科研成果, 是科技成果的重要提供者。地方政府能提供其它活动主体所提供不了的功能, 不仅可以运用行政手段对创新活动进行直接干预, 还可以提供合理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对创新活动进行引导。其他中介机构例如金融机构等是以协调者、中间人、沟通者等角色出现的,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在区域创新相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之上, 引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 西部地区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呈梯次分布特征, 且大部分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最后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系统是西部地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

上一篇:水体治理下一篇:幼儿道德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