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理论范文

2024-05-18

工业理论范文(精选11篇)

工业理论 第1篇

1. 工业化理论的微观基础

工业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经济增长的过程, 最初的工业化理论起源于对经济增长模型的探讨。后来的经济学家推翻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关于资本—产出比率是个固定常数的假设, 像罗伯特·索罗和爱德华·丹尼森等经济学家, 尝试用不同生产函数的方法解释增长的根源。他们仍然使用新古典的生产函数, 但包含了更多的生产要素, 把资本存量 (K) 、劳动力 (L) 、可获得资源 (R) 和生产效率 (A) 等因素纳入生产函数中去, 得出新的生产函数方程式。这样产出的决定因素从资本推广到了资本、劳动力、资源和生产效率。因此工业增长的贡献性要素, 除了资本存量的增长外, 还包括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增长、可获得资源约束的降低、引起效率或生产率提高的技术进步等。

之后的新增长经济学学家修正了传统增长模式中收益递减或收益不变的假设, 提出了规模收益递增的假定, 新增长经济学强调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知识决定着各种投入要素组合在一起的方式, 随着知识的积累, 即使同样的投入要素也可以以异常多样的形式加以组合, 由此带来边际生产力递增的无限空间。一国的知识水平越高, 则其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也越高;不断地使用和创造出知识, 是发展中国家谋求长期增长之路。他们的理论暗示者决定一国工业增长的关键在于其人力资本的规模, 以及知识创新的氛围, 这种氛围包括适宜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人们据此认识到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性, 提出了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结论和战略。

2. 工业化理论的中观基础

新增长经济学理论已经认识到工业的规模效应, 规模收益递增来源于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追求内部规模经济促使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 而为了获取外部范围经济则要求企业间的协作和产业间的协调。产业协调即产业结构问题, 也就是要建立工业部门的前后向联系以及平衡三产之间的关系。

一些经济学家从产业结构出发讨论工业发展模式, 产生了平衡增长和非平衡增长的争论。平衡增长的支持者们, 如兰格纳?诺克斯和保罗·罗森斯坦—罗丹等人论证, 如果各国想成功地获得持续增长的话, 就只能同时而且全面地发展各种工业。这种理论也被称为“大推进”理论。主张非平衡增长的学者, 比如艾伯特?赫尔希曼认为没有任何根据表明, 所有的国家必须遵循既定的模式去发展, 尤其是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 能够而且必须集中精力发展为数不多的部门, 这些部门往往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部门。然后通过工业的前后向联系, 导致新工业部门的创见。在之后的工业化理论发展中, 学者更多的是采用了非平衡增长理论, 如增长极理论、非均衡增长模式等, 不仅强调产业间的非平衡增长, 也强调地区间的非平衡增长。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则把工业增长的视角延伸到了考察三产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系。在关注两者之间关系的学者中, 有些是从工业的角度出发的, 另一些则是从农业的角度来看的。前者主要关心的事, 农业收益和剩余递减或就业不足是如何影响工业部门发展的。他们建立了“两部门模型”, 认为农业收益和剩余递减, 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农业劳动力剩余, 也即存在着就业不足或隐性失业, 这为工业化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3. 工业化理论的宏观基础

上面所讨论的工业增长或经济增长理论没有把市场需求和国际贸易问题考虑在内。一些经济学家们则进一步把需求约束条件和贸易因素引入到对工业增长或经济增长的研究中来。经济学家首先把需求的产生设定在一国内部, 需求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霍利斯?钱纳里与其合作者通过对一些国家的发展历史的考察发现, 工业化程度与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有关, 但不存在一个单一模式。而根据恩格尔定律,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描述工业化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恩格尔发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 人们花在食品上的开支预算便会下降。我们可以据此作进一步的表述, 随着经济增长, 消费者的需求会沿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轨迹向上攀升, 由于消费者主体消费的变迁, 整个国民经济内部的产业结构将做出很大的调整——农业比重下降, 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在工业部门内部则表现为低层次工业品生产部门比重下降, 高端工业品生产部门比重上升。如果把一个国家放在一个开放的国际环境之中, 人们则发现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

4. 新型工业化理论

上述的工业化理论由两个特点:一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二是工业化过程是一个渐序发展过程。实际上没有考虑到经济增长的社会、自然制约因素, 也掩盖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 如贫富差距愈趋扩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等。也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已与发达国家的历史环境不同, 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已经不适应发展中国家。针对这些问题, 学者从不同的角度, 对工业化理论进行了反思。与经济线性增长相对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把社会、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如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 戴利则推崇由穆勒的静态经济思想演化而来的“稳态经济”,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梅多斯为代表的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极限论。

5. 对工业化理论的评述

工业化理论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因为从工业革命以来, 工业化成了一国寻求本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工业增长。不管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分析, 对工业化的动力的探讨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之一。经济学家首先关心的是工业增长的内生变量, 他们最早认识到资本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随着实践的推进和认识的深化, 劳动力、资源、技术、知识等要素逐步被引入到对工业增长生产函数的分析中来。对工业增长的外在因素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经济学家认识到了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 因此生产系统对单个企业的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增长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的工业化理论至少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二是工业化过程是一个渐序发展过程。一些经济学家据此对传统的工业化理论进行了修正, 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理论, 它基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因此,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 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可能的, 也是可行的。首先要着重注意知识的积累和制度的变迁, 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与社会氛围。另外新型工业化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化, 须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协调发展关系, 在人类内部达到和谐发展, 代际之间获得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我国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

1. 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相比, 我国当前的工业化进程具有一些有利条件, 具体表现为: (1) 自建国以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 我国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 有了一定程度的资本存量、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DIO) 和世界银行的研究, 二产在社会商品生产增值总额中的比重在40%~60%者为半工业化国家, 我国目前应属于半工业化国家。 (2) 处于信息化时代, 知识的作用日益超过其他因素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要素, 通过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完全有可能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 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发达国家使用很长时间才完成的工业化过程。 (3) 利用后发优势, 正如新增长理论所论述的那样, 更能吸引发达国家 (地区) 提供的过剩资本和先进技术, 跟我国所固有的比较优势——丰富的劳动资源结合起来, 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后发优势还表现在能够吸取发达国家在传统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然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这些挑战是与我国的具体国情联系在一起的。首先, 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相当匮乏, 许多关键性资源、能源已经或即将不能满足工业进一步增长的需求。“三农”问题仍然制约着工业化进程;其次, 虽然人力资源相当丰富, 但人力资本存量却相对不足, 这在以知识为主要动力的信息化时代是十分不利的, 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提高我国国民的总体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 那么跨越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再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市场机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起的作用还是比较有限的, 资源仍无法得到优化配置。与此相关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 一些关系和体制还没有理顺, 产业、地区之间尚不能协调发展, 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最后,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了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的制约, 发达国家在许多部门, 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部门具有绝对优势, 致使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主要体现为在贸易利益的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另外在经济全球的大背景下, 我国的发展空间同样受到了其他急切需要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约束, 要与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展开激烈竞争。

2. 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途径

鉴于我国当前工业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注定了我国的工业化模式不能沿袭发达国家的模式, 而应该探索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模式, 即新型工业化模式。新型工业化模式至少要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跨越式发展;二是可持续发展。在信息化时代, 要实现跨越式和持续性就必须强调知识创新和科技的作用, 也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作用。为此, 我国迫切需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进一步深化改革。

具体地说就是: (1) 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教兴国; (2) 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 (3)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发展循环经济; (4)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把工业化与人力资源大开发结合起来, 优化产业结构, 把农业人口转移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中去; (5) 努力促进国家创新; (6) 改善政府职能, 把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到政治体制改革, 优化宏观调控, 切实完善市场体系。 (7)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通过完善产业集群治理, 提升集群竞争力, 进而增强区域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吉利斯等著黄卫平等译:发展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杨树旺易明肖建忠: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模式, 宏观经济研究, 2008, (1)

[3]Romer, P.Two Strategi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Using Ideas and Producing Ideas,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2

辽宁工业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2篇

辽宁工业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工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文化表现在观念形态、制度形态、物质形态等多个层面的`管理制度、生产方式、工业信息化、继承、引进与创新的工业制造、经济效益和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等方面.辽宁老工业基地应该研究和拥有本省特色鲜明的工业文化,目前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系统研究方面尚属空白,观念比较落后或存在认识误区.本文拟通过对辽宁的工业文化的历史、现状及发展等方面研究,重在使辽宁工业文化观念形态形成并发展.

作 者:王莉 作者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沈阳,110035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年,卷(期):10(6)分类号:C912.4关键词:工业文化 理论 实践 研究

烟草行业工业企业客户分级理论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帕累托定理;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分级;烟草行业根据“二八”规律:两层的客户创造了八层的利润,八层的客户只创造了两层的利润。几乎所有企业都符合这样的规律。因此,很多企业明白大部分的资源浪费了,浪费在无谓的客户上,所以才赚不到多少钱。只有20%的客户是上帝,我们要找出这些上帝,把资源聚焦在他们身上,才能获得80%的收益。[1]

一、客户关系管理及客户分级理论

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是: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来协调企业与顾客间在销售、营销和服务上的交互,从而提升其管理方式,向客户提供创新式的个性化的客户交互和服务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吸引新客户、保留老客户以及将已有客户转为忠实客户,增加市场份额。[2]

客户关系管理也可以称作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以客户为中心”并不代表以所有的客户为中心。从一定意义上说,帕累托法则否定了传统的“客户就是上帝”的说法。少数大客户创造了企业绝大部分收入,大客户的价值支撑了企业的价值。所以在客户管理中我们必须我们的客户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的客户对企业的贡献度,通过对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进行细分,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对客户分类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管理,针对不同等级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进而培育优质客户,保障公司市场网络长期稳定的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合理运用公司的资源。

二、烟草行业工业企业客户分级

一个企业的实力一部分取决于其产品实力,工业企业的产品即为卷烟,卷烟品牌越强大则该工业企业的发展前景越好。本报告以重点品牌的交易总额(2014年上半年)作为评价标准。根据工业企业重点品牌销量和销量涨幅两个维度,将工业企业客户分级为四个等级:重点客户、战略性客户、次要补充客户。

2014年上半年卷烟重点品牌交易情况(来源于网络公开数据)工业企业重点品牌交易总额(亿元)销量增幅%上烟集团中华490.9215.8江苏中烟南京155.2218.34浙江中烟利群317.8520.5安徽中烟黄山163.98-2.6福建中烟七匹狼144.01-0.46江西中烟金圣--山东中烟泰山--12.54河南中烟黄金叶165.373.4湖北中烟黄鹤楼276.5716.63湖南中烟芙蓉王316.4718.61广东中烟双喜253.330.55贵州中烟贵烟--云南中烟云烟360.2610.45陕西中烟好猫--川渝中烟娇子131.821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销量和销量增幅两个维度将工业企业分为四部分,如下表所示。

如上图所示,每个象限代表一个客户分级类别,故此将12家工业企业区分为三级客户:

重点客户:上烟集团、云南中烟、浙江中烟、湖南中烟;

战略客户:湖北中烟、江苏中烟;

次要补充客户:河南中烟、安徽中烟、山东中烟、川渝中烟、广东中烟、福建中烟;

三、烟草行业工业企业客户分级服务

根据客户分级管理理论,对不同等级的工业客户给予不同的服务标准,对高价值、重要的重点和战略客户安排专人重点跟进,提供给客户超值的服务,从而留住客户。而一般的次要和补充客户则由普通客服进行跟进,防止客户流失。服务标准如下:

烟草行业工业企业客户分级服务标准服务描述重点客户战略客户次要及补充客户1.定期进行需求沟通优先沟通积极沟通及时沟通2.按计划定期拜访每年4次每年4次每年1次3.按计划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每年2次每年2次每年1次4.积极征询改进建议和意见优先征询并反馈书面报告积极征询并反馈书面报告及时征询5.及时处理客户抱怨优先响应、部门升级处理积极响应、部门升级处理及时处理6.定期邀请客户到企业指导烟叶工作每年2次每年2次每年1次7.建立客户详细档案详细档案详细档案详细档案8.配备专业客户经理专人经理专人经理一般人员9.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优良条件优良条件优良条件.

参考文献:

[1]杨俐. 客户分级处理制度——提升企业利润的终极武器[J]. 管理观察, 2009(18):87-88.

工业项目财务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第4篇

一、工业项目财务评价的重要性分析

整体而言,工业项目的开发建设属于长期性投资建设行为,尤其是重大工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可能跨越的年度或周期更长,对现有的资源、资金配置影响更持久,若因草率行施而造成不良后果,对投资方等相关主体而言损失非常巨大。因而,工业项目的财务评价作为项目评价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且又极其重要,对项目的前期、中期及后期的相关投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归结起来,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财务评价能更加客观的反映工业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判明企业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和投资人投入资金的安全性等内容,这些方面的评价结果为该工业项目的投资者(所有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持,使投资方清晰该工业项目前期是否要投资、中后期是否要追加投资,以及投资回报情况如何等。

二是财务评价能更加全面的为成本管理提供信息和数据,比如某企业要扩建厂房,引进新生产线,通过详细的财务评价,可以清楚知道该改建项目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额、资金使用的计划安排以及筹款方案等,这样有助于实现对整个项目的整体把控,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三是财务评价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工业项目投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众所周知,任何项目都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尤其是重大工业行业,因其投资额度大、回报周期长等因素,更具风险。工业项目的财务评价能过对项目的风险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对风险成本和风险收益进行评估确定,以更全面的信息来规避或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避免盲目投资。

此外,现有的工业项目投资仅仅依赖企业自有资金完成的并不多,多数项目需要外部投资者的参与,包括银行借贷,故而工业项目的财务评价信息成为了外部投资者及银行放贷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工业项目的评价指标准确与否,合理与否,是外部投资者做出投资行为所依赖的重要信息,是工业项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工业项目决策水平、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

二、相关财务评价理论与方法

根据前述分析,财务评价对于工业项目而言意义重大,直接影响着工业项目的建设成效。基于此,本节将重点叙述基础的财务评价理论与方法,以便能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有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1、财务评价理论假设及评价原则

对于特定工业项目而言,要展开针对性的财务评价, 必须清晰的认识以下几个理论假设,即:一是基础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这是进行财务评价的重要依据来源,比如对于企业的工业项目,企业财务报表及其附注等所披露的信息非常关键,是外部投资者对该项目的重要评价依据,因此财务信息的形成必须严格遵循国家会计法律和准则,按照可比、一致、稳健等原则进行处理,评估、判断也应遵循该有的职业道德底线,绝不能弄虚作假。二是相对成熟的评价市场,比如对特定工业项目存在客观公认的评价指标内容和评价指标提取依据,相关评价数据等亦比较容易准确的获取,能够有效避免主观性等因素所带来的误差,以及避免短期行为的产生。三是相关者理性,包括工业项目的投资者、建设者,从事财务评价工作的相关人员等,尤其是企业作为工业项目主体时,所有者(投资者)与经营者的所站的立场有所差异,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必不可少,从而确保各方不被利益趋使而失去理性。

工业项目财务评价时也要遵循一些基础的原则:一是公正性原则,财务评价人员在财务评价过程中必须遵守, 尤其是外聘会计师、经济师及外聘机构等必须严格遵守公正性原则这一操作规范,当然相关政府监管机构也必须进一步强化监管,严厉打击不公正行为,以维护有序的评价市场秩序。二是可信性原则,一般工业项目财务评价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评价会具备较高的可信度,因为第三方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较高,且跟该工业项目所在单位没有直接利益关系,这样较自身单位开展评价的可信性要强许多,评价结果也更易得到各方认可。三是科学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工业项目的财务评价指标选取、评价程序与方法的确定等方面,有效实现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有机结合。四是全面性原则,即确保该工业项目得到的财务评价内容应该全面,包括财务评价的各个方面,如兼顾短期能力与长远潜力、流动性与盈利性、数量与质量等。

2、常用的财务评价方法及评析

(1)沃尔评分法。亚历山大·沃尔提出信用能力指数概念,把若干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评价信用水平,主要选择了7个财务比率并给定了指标比重作为评价依据。沃尔评分法是最先提出财务综合评价的模型,对后来的财务评价模型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2)综合评分法。该方法认为现代企业财务综合评价的内容主要是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大致按5: 3:2的比重来分配比重。这种评价方法的思想核心是通过设定最高分最低分来避免某项指标异常对总评分产生的影响,确保评分结果更加趋于合理,但该评价方法的缺陷是不具有智能调节功能,其与综合评分法中指标的值越大越优型的特性相违背,这就需要我们在运用方法时多加注意适用性问题。

(3)杜邦分析法。该方法是财务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 受到许多学者们的关注,以及在实践中也有不少企业在实践。其通过将权益净利率分解为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等三个指标,通过杜邦分析图对三个指标进行层层分解、逐步深入,构建一个完整的分析系统,来全面、 系统、直观反应财务状况。该评价方法局限于事后财务分析,不利于计划、控制和决策,同时分析方法只是静态评价,不能充分揭示和反映企业营运、偿债、盈利和发展能力等综合状况。

(4)Z模型计分法。结合统计上的多元判别分析技术, 爱德华·阿尔特曼选取了5项财务比率进行加权平均来评判财务状况。通过实证分析,其提出的Z模型函数表达式为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 (X5),Z值越小企业越可能破产。该模型能有效地提前预测企业财务状况出现危机的情况,从而引起重视,努力加以克服或改善。

三、有效开展工业项目财务评价的对策建议

工业项目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展工业项目财务评价工作意义重大。但是在当前财务评价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项目投资盲目性导致财务评价流于形式等,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财务评价工作的具体实践情况提几点对策建议。

一是财务评价要体现系统化、科学性。财务评价工作涉及评价指标、评价流程、评价方法等,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因而在进行财务评价时应该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系统、全面,比如在财务评价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该工业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要求、建设条件和投资环境等,并以此为依据展开对基础数据和参数的收集整理,实现对项目成本、费用、利润等信息的把控,据此编制基本财务评价报表,以更加清晰、简洁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依据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等结果编制财务评价报表。此外,财务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必须予以重视,尤其是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财务评价方法的选取等,科学性影响着财务评价工作的结果应用,甚至影响着工业项目成败的关键。

二是财务评价要重视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在财务评价工作中居于中心位置,因为财务评价工作本身就是人的活动,而且用于评价的内容也同样是人活动的结果,人的知识水平直接决定的财务评价工作的好差,因此在财务评价工作中应该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如人员激励、人员培训等, 要重视评价人员的各种授权与约事、激励与惩罚的适度,以此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等评价原则。

三是财务评价的创新性很重要。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主题,更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并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财务评价成为了企业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投资上马一些工业项目,更是离不开财务评价工作。因而对不同的工业项目,创新性地进行财务评价非常有必要,比如根据不同的工业项目特点创新性地构建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运用财务评价方法等。创新是永恒主题,针对工业项目的财务评价工作必须依据项目实情开展创新性的评价工作,让财务评价工作真正服务于工业项目建设。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项目日趋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重大工业项目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重点分析了工业项目财务评价的重要性,并简要地从财务评价理论假设、评价原则、评价方法等方面陈述了相关的财务评价理论与方法,据此提出几点有效开展工业项目财务评价的对策建议。

工业锅炉水处理工理论试题(技师) 第5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天然水中,形成水的硬度的最常见金属离子是(B)。A:Ca2+、Fe3+ B:Ca2+、Mg2+ C:Ca2+、Mn2+ D:Ca2+、Zn2+ 2.通常使用的安全电压有36V、24V和(D)。A:6;B:18;C:14;D:12。

3.新树脂不经过预处理就直接使用,会使(B)。A:初期出水浊度大;B:初期出水水质差 C:树脂受到污染;D:树脂破碎 4.N H 3中N的化合价是(A)。A:-3;B:+3;C:+1;D:-1 5.逆流再生时顶压是防止(D)。

A:空气进入;B:压脂层乱层;C:再生压力波动;D:树脂层乱层 6.离心泵流量增加,泵出口压力(B)。A:上升;B:下降;C:不变;

7.溶解固形物含量高说明水中的(C)高。

A:悬浮物含量;B:硬度;C:总含盐量;D:硫酸盐含量 8.在水中不能共存的离子是(A)。A:OH-和HCO3-; B:CO32-和HCO3-; C:Ca2+和OH-; D:OH-和CO32-9.化学除盐系统中的废液和废水量,一般相当于其处理水量的(B)左右。A:5%; B:10%; C:15%; D:20% 10.提高再生液温度,可以大大改善(C)的再生效果。

A:强酸阳树脂;B:弱酸阳树脂;C:强碱阴树脂;D:弱碱阴树脂

11.pH=1的盐酸溶液与pH=2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pH等于(D)。A:1.5;B:3.00;C:1.26;D:2.00 12.某装置正常运行压力为0.4Mpa,最高压力为0.6Mpa,压力表应选用(C)。A:0.4; B:0.6; C:1.0; D:1.6 13.离心泵的入口管线直径大于出口管线直径是为了(C)。A:提高流量; B:提高扬程; C:提高泵的吸入性能; 14.阳床失效后,最先穿透树脂层的阳离子是(C)。A:Fe3+;B:Ca2+;C:Na+;D:Mg2+。15..能有效去除水中硅化合物的是(B)。

A:强酸阳树脂;B:强碱阴树脂;C:弱碱阴树脂;D:弱酸阳树脂。16.给水加氨的目的是(D)。

A:防止铜腐蚀;B:防止给水系统结垢;C:调节给水的PH值到碱性;D:调节给水PH值,防止钢铁腐蚀。

17.001×7型树脂是(A)。

A: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B: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 C: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D: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

18.天然水按其硬度分类时,硬度在1~3mmol/L的属于(C)。A: 硬水;B:中等硬度水;C:软水。

19.在锅炉内,碳酸钠可以部分水解为(D)。A:NaHCO3;B:NaCl;C:Na3PO4;D:NaOH 20.原水经过Na型离子交换器处理后,水中的碱度(C)。A:增大;B:减小;C:不变。

21.化学除盐水系统中交换器的排列位置理论上应该是(A)。

A: 阳离子交换器在阴离子交换器之前;B:阴离子交换器在阳离子交换器之前;C:一般情况下,那个在前都可以。

22.天然水经混凝处理后,水中的硬度会(C)。A:有所降低;B:有所增加;C:基本不变。

23.阳床未失效,阴床先失效,阴床出水水质(C)。

A:PH、电导率、硅含量都高;B:PH下降、电导率、硅含量升高;C:。PH下降、电导率先下降而后升高,硅含量升高;D:PH、电导率、硅含量下降。24.当PH大于8.3时,天然水中不存在(A)。A:CO2;B:HCO3-;C:CO32-;D:OH-25.负硬水的特征是水中(C)A:硬度大于碱度、;B:硬度等于碱度;C:硬度小于碱度;D:硬度等于零。26.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的特点之一是(A)。A:出水水质好; B:设备结构简单; C:操作简单; D:再生剂用量大。

27.经氢离子交换后,原水中的阳离子几乎都转变成H+,出水呈酸性,并含有大量的游离(B)。

A:O2; B:CO2; C:NO2; D:CO 28.电导率的单位是(A)。

A:μS/cm;B:μS.cm;C:Ω;D:μS 29.对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在正常的运行中,对下列阳离 选择顺序为(C)。

A:Na+ >k+ >Mg2+ > Ca2+;B:Mg2 >Ca2+ >k+ >Na+; C: Ca2+ >Mg2+ >k+ >Na+:;D:Na+ >Ca2+ >Mg2+ >k+。30.树脂在运行中流失的主要原因是(C)A:小反洗流量不大;B:反洗操作不当; C:中排网破裂;D:运行流速过高。

31.在天然水中,形成水的硬度的最常见金属离子是(B)。A、Ca2+、Fe3+

B、Ca2+、Mg2+ C、Ca2+、Mn2+

D、Ca2+、Zn2+ 32.异步电动机是利用(B)现象进行能量传递和转换的一种电气设备。A、电热

B、电磁

C、电感

D、磁感 33.絮凝的目的(A)。

A、结成良好沉降性能的絮体

B、凝聚剂水解、缩聚成高分子物质

C、凝聚剂均匀分散到水中

D、逐步沉淀

34.甲基橙指示剂变色的pH值范围是(B)。

A、1.2—2.8

B、3.1—4.4

C、6.8—8.0

D、8.0—10.0 35.阳床出水含(C)时,则水通过阴离子交换器后显碱性。A、Ca2+

B、Mg2+ C、Na+ D、H+ 36.离子交换除盐处理中,其H型强酸阳床出水主要控制(B)含量。A、Ca2+

B、Na+

C、Mg2+

D、K+ 37.在化学水处理中,再生排放酸、碱废液经处理后,其排放水的pH值应在(C)。A、6-11

B、5-8

C、6-9

D、7 38.为提高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效果,常采用将(C)加热的方式进行再生。A、硫酸

B、盐酸

C、氢氧化钠

D、食盐 39.给水加氨的目的是调节水的(C)。

A、碱度

B、导电度

C、pH值

D、含氨量 40.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C)。

A:丙烯;

B: 酒精;

C: 氯化钠溶液;

D:食糖 41.浮动床的进水浊度,应小于(A)毫克/升。A、2

B、5

C、10

D、15 42.根据(D)的不同,可将树脂分为凝胶型、大孔型等。

A、交换基团

B、机械强度

C、交联剂种类

D、孔型结构 43.贮存强酸性阳树脂,需将其转成(C)。

A、H型

B、Ca型

C、Na型

D、Mg型 44.阳离子交换器再生不合格的原因不会是(B)。A、再生剂质量差

B、再生液加温不够

C、再生液分配装置损坏

D、逆流再生中树脂乱层 45.工业氢氧化钠溶液带橘红色,说明其中(C)含量较高。A、钙

B、氯

C、铁

D、铝

46.被(C)严重污染的树脂可用含次氯酸钠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A、氢氧化铁

B、胶体硅

C、有机物

D、悬浮物 47.入容器内作业的安全电压为(B)伏。A、6

B、12

C、24

D、42 48.NH3中N的化合价是(A)。

A:-3;

B:+3;

C:+1;

D:-1 49.001×7型树脂是(A)。

A: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B: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C: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D: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

50.负硬水的特征是水中(B)。

A:硬度大于碱度;B:硬度小于碱度;C:碱度等于零;D:硬度大于等于碱度 51.电导率的单位是(B)。(难度:中)A:μS·cm;B:μS/cm;C:Ω;D:μS 52.某水溶液中某物质的量的浓度单位是(A)。A:mmol/L;B:mg/L;C:%;D:mg/mL 53.化学需氧量一般用符号(D)来表示。

A、TOC

B、DO

C、BOD

D、COD 54.22℃时,在0.01mol/L的HCl溶液中,[H+]=10-2mol/L,则[OH-]=(B)mol/L。A、0

B、10-12

C、10-7

D、10-2 55.在水中不能共存的离子是(A)。

A:OH-和HCO3-;B:CO32-和HCO3-;C:Ca2+和OH-;D:OH-和CO32-56.原电池是将(C)的一种装置。

A: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57.润滑油的牌号是根据(B)来划分的。A:凝固点;B:粘度;C:自燃点;D:沸点 58.能有效去除水中硅化合物的是(B)。

A:强酸阳树脂;B:强碱阴树脂;C:弱碱阴树脂;D:弱酸阳树脂。59.相同情况下,消耗再生剂最多的是(A)。

A:顺流再生固定床;B:浮动床;C:移动床;D:逆流再生固定床。60.测定硬度是利用(C)的原理进行的。

A:沉淀反应;B:中和反应;C:络合反应;D:还原反应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或选错不得分)

1.强酸性阳树脂与强碱性阴树脂混杂,可用(A,B)方法分离。A:水流自下而上水力筛分;B:饱和食盐水浸泡; C:5%HCl溶液浸泡; D:2%NaOH溶液浸泡。

2.提高给水的pH值,可以防止给水管路中的(B,C)。A:腐蚀物沉积; B:氢去极化腐蚀; C:金属表面保护膜的破坏; D:氧腐蚀

3.柱塞式往复泵排液量不够的原因有(A,B,C)等。A:驱动机转速不足 B:泵阀磨损

C:吸入管路局部阻塞 D:传动零件磨损

4.阴离子交换器出水电导率超标,其原因有可能是(A,B,D)。A:阳离子交换器失效 B:阴离子交换器深度失效

C:除碳器工作不正常 D:阴离子交换器反洗进水阀渗漏 5.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是由(A,D)决定的。

A:孔隙结构;B:体积;C:重量;D:表面化学性质

6.化学除盐系统排放的酸、碱常用的处理方法采用(A,C)处理。A:中和处理; B:化学试剂; C、:弱酸性树脂;D:弱碱性树脂 7.水垢按其主要化学成分可以分为(A,B,C,D)。

A:碳酸盐水垢; B:硅酸盐水垢; C:硫酸盐水垢;D:混合水垢 8.按含盐量来分天然水可以分为(A, B,C,D)。A:低含盐量水; B:中等含盐量水; C:较高含盐量水; D:高含盐量水

9.锅炉的化学清洗工艺过程:包括水冲洗、碱洗(碱煮)、碱洗后水冲洗、(A,B,C,D)等。

A:酸洗 B:酸洗后水冲洗 C:漂洗 D:钝化

10.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与(A,B,C,D)等因素有关。A:交联度;B:交换基团;C:水温;D:离子浓度

11.在化学水处理再生系统中再生剂输送常采用(A,B,C,D)A、喷射器 B、压力法 C、真空法 D、泵

12.在要去除硅的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中,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A:降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器进水的pH值;

B:控制氢型强酸性阳树脂交换器出水中Na+的泄漏量;

C:采用强碱再生剂;

D:HCO3-存在不影响OH型强碱性阴树脂对HSiO3-的交换。13.在一级复床除盐系统中,增设除碳系统是因为(A,B,C)。A:原水经强酸H型离子交换后,其中所有HCO3-都转变成CO2需除去; B:可减少阴树脂用量;

C:减少阴树脂再生剂的耗量; D:可减少阳树脂用量;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原水经强酸性H离子交换后,其中所有的HCO3-都转变为CO2 B:一级复床适用于供水量小或进水中含HCO3-量很小的情况 C:在除盐系统中,各交换器采用固定床或浮动床均可 D:经强酸性H型离子交换出水呈现酸性,都是强酸 15.除去水中二氧化碳的目的在于(A, B,C)。

A:减少二氧化碳对给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及锅炉的腐蚀 B:消除氢钠并联出水中和后产生的二氧化碳

C:在除盐系统中,除去H离子交换后水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阴离子交换器运行周期及除硅能力

D:有利于延长H离子交换器的运行周期

16.当强酸性H型交换器失效时,其出水的(A,C,D)都将有所改变。A:pH值;B: CO;C:电导率;D: Na+

17.影响离子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的因素有(A,B,C,D)等。A:树脂层高度; B:水温; C:进水含盐量;D:运行流速。18.与复床相比,混合床的优点是(A,B,C)。A:出水水质好; B:交换终点明显;

C:间断运行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小; D:树脂交换容量大。19.加磷酸三钠应注意事项(A,B,C)。

A:加药浓度不宜过高; B:加药浓度不宜过低; C:要注意适当排污;

20.离子交换软化床产生偏流的原因有(B, C)等。A:树脂层过高; B:树脂污堵; C:排水装置损坏; D:树脂粒径大 21.水中溶解氧的去除方法有(ACD)。A、热力除氧法

B、真空除氧法

C、水力除氧法

D、药剂除氧法

22.离子交换除盐系统中设置除碳器的目的在于(ABC)。A、减轻阴离子交换器负担

B、延长阴离子交换器工作时间 C、为阴离子吸附硅酸根创造有利条件 D、延长阳离子交换的工作时间

23.在化学水处理再生系统中再生剂输送常采用(ABCD)A、喷射器

B、压力法

C、真空法

D、泵

24.提高给水的pH值,可以防止给水管路中的(BC)。A、腐蚀物沉积

B、氢去极化腐蚀

C、金属表面保护膜的破坏

D、氧腐蚀 25.按含盐量来分天然水可以分为(ABCD)。

A、低含盐量水

B、中等含盐量水

C、较高含盐量水D、高含盐量水 26.离子交换软化床产生偏流的原因有(BC)等。

A、树脂层过高

B、树脂污堵

C排水装置损坏D、树脂粒径大 27.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为(ABCD)。A、水温

B、水的pH值

C、速度梯度

D、混凝时间 28.通常,动设备日常维护内容为检查(ABCD)等情况。

A、振动

B、轴承润滑

C、运动部位发热D、固定螺栓松紧 29.不加电流阴极保护法通常采用(BC)等金属材料作为阳极。A、铅

B、镁

C、锌

D、铁

30.水泵运行中,当(BC)会引起其电动机的电流过小。

A、叶轮中杂物卡住 B、吸水底阀打不开C.水泵汽蚀 D、轴承损坏 31.大孔型树脂有(AB)的优点。

A、机械强度高 B、抗有机物污染能力强 C、交换容量高D、易于再生 32.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与(ABCD)等因素有关。

A、交联度

B、交换基团

C、水温

D、离子浓度 33.离子交换树脂常用的再生剂有(ABCD)等。A、食盐

B、氢氧化钠

C、盐酸

D、硫酸 34.下列酸中,(AB)为强酸。

A、H2SO4

B、HNO3

C、H2CO3

D、H3PO4 35.与阴树脂相比,阳树脂具有(ABD)的特点。A、酸性强

B、交换容量大 C、稳定性低D、价格低 36.锅炉用水处理可分为(BCD)。

A、生水处理 B、锅外水处理

C、锅内加药处理D、回水处理

37.以下各项步骤中,(ABC)属于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的工作过程。A、运行

B、反洗

C、再生

D、顶压 38.水垢按其主要化学成分可以分为(ABCD)。

A、碳酸盐水垢

B、硅酸盐水垢

C、硫酸盐水垢D、混合水垢 39.除去水中二氧化碳的目的在于(ABC)。A、减少二氧化碳对给水、凝结水及锅炉腐蚀 B、消除氢钠并联出水中和后产生的二氧化碳

C、在除盐系统中,除去H离子交换后水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阴离子交换器运行周期及除硅能力

D、有利于延长H离子交换器的运行周期

40.化学除盐系统排放的酸、碱常用的处理方法采用(AC)处理。A、中和处理 B、化学试剂

C、弱酸性树脂D、弱碱性树脂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1.自然水中杂质按其颗粒大小、可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类。(∨)2.pH值是指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3.悬浮物直接进入锅炉,它会在锅筒内沉淀,不会影响传热效果。(×)4.溶液呈中性时,溶液里没有H+和OH-(×)。

5.当天然水的pH大于8.3时,表明水中没有CO2(∨)。6.水的浊度越低,越易于混凝处理(∨)。

7.遇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用灭火器灭火(∨)。

8.水中硬度的大小就是指水中Ca2+和Mg2+含量的多少(∨)。9.泵出口压力与入口压力差称为水泵的扬程。(∨)

10.离子交换树脂的交联度愈大,树脂的机械强度愈大,溶胀性愈大。(×)11.水的pH值不会影响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12.胶体物颗粒直径在10-4—10-6毫米之间。(∨)13.离子交换器按结构的不同,可分为阳床、阴床、混床。(×)14.水中溶解物中只有钙离子、镁离子对锅炉有害。(×)

15.若锅炉排污不及时,则易粘附的水渣沉积在受热面上转化成二次水垢。(√)16.水垢最主要的危害是浪费燃料。(×)

17.除去水中所有的溶解盐类的处理,称为水的化学除盐。(√)

18.混床再生时,反洗分层的好坏主要与反洗分层时的阀门操作有关,与树脂的失效程度无关。(×)

19.固定床的顺流再生出水水质优于逆流再生出水水质。(×)20.化工生产中流体流动多数为不稳定流动。(×)21.在水处理中,水中的含盐量越低,水的纯度越高。(√)

22.在水泵工作时,水功率是叶轮传给水的全部功率,即为水泵轴功率在克服机械损失后传给水的功率。(√)

23.氢氧化钠溶液应储存在玻璃容器中。(×)

24.浮动床运行操作自床层失效算起,依次为:落床、再生、成床、向下流清洗、置换和向上流清洗、运行等六个步骤。(×)

正确答案:浮动床运行操作自床层失效算起,依次为:落床、再生、置换、向下流清洗、成床和向上流清洗、运行等六个步骤。

25.除去水中二氧化碳可减少二氧化碳对给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和锅炉腐蚀。(√)26.弱碱性阴树脂适用于处理含强酸阴离子量大的水。(√)

27.在锅炉给水中,溶有多种气体,其中对热力设备危害最大的是二氧化碳。(×)28.进水浊度的增高,会使阳床的反洗水量增加,但不会影响阳床的周期制水量。(×)29.混合床反洗分层后,阳树脂在上、阴树脂在下。(×)正确答案:混合床反洗分层后,阴树脂在上、阳树脂在下。

30.防止离子交换器中树脂氧化的最好办法,是在水进入交换器前,将其中的氧化剂除去。(√)

31.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32.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和废渣(√)。

33.在相同条件下,逆流再生床比顺流再生床消耗再生剂要多。(×)34.水的pH值不会影响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正确答案:水的pH值影响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 35.水中所含杂质的总和,称水的含盐量。(×)36.pH值是指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对数(×)。37.水的浊度越低,越易于混凝处理(×)38.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将会停止。(×)39.遇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用灭火器灭火(×)

40.在进行锅炉的定期排污时,为了不影响锅炉的水循环,每次排放时间不超过1min.(√)

四、画出锅外化学水处理常用系统工艺流程方块图 1.画出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管阀系统图及运行步骤?

2.画出逆流再生交换器管阀系统图及运行步骤。3.画出浮床离子交换器管阀系统图及运行步骤。

五、计算题

1.交换器的直径为D=1m,树脂层高H=2m,内装001×7型阳 树脂,其交换容量为900mol/ m3,如果所处理原水硬度为1.5mmol/L,计算可只制取多少吨软化水? 解:树脂体积为:A=3.14×(D/2)2 ×2=1.57 m3 制取软化水量:1.57×900÷1.5=942(t)

答:制取软化水量942吨。

2.交换器的直径为D=0.4m,树脂层高H=2m,出力为5m3/h,原水硬度为2mmol/L,试计算交换器的运行周期(设树脂的交换容量为800mol/ m3,再生时间为2h)。(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解:交换器截面积为:A=3.14×(D/2)2 =(0.4/2)2=0.1256 m3 运行时间:(0.1256×2×800)÷(5×2)=20.096(h)运行周期:20.096+2≈22(h)答:交换器的运行周期22小时

六、简答题

1.简述锅炉化学清洗与锅炉水处理的关系?

答:锅炉水处理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必须坚持以防垢为主,不能以化学清洗代替正常的锅炉水处理工作,锅炉不能频繁进行化学清洗以减少对锅炉的腐蚀。低压锅炉酸洗时间间隔不宜少于二年。

2.阳离子交换器的出水为何要除去二氧化碳?

答:因为生水中含有较多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所以生水经阳离子交换器后,出水中含有较多的碳酸。碳酸很不稳定,当pH小于

4时,几乎完全分解为CO2 和水。如CO2 进入阴离子交换器,水

中的重碳酸根不断与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CO2 便不断与水反应生成重碳酸根,从而消耗大量的阴树脂交换容量,使阴床周期制水量大大降低,再生剂和其他物质的耗量增加,制水成本提高。因此,经阳离子交换器出来的水要经过除碳器除去CO2。3.请简述锅水中钙镁水垢的形成原因?

答:钙、镁水垢的形成原因:当锅水中钙、镁盐类的离子浓度超过它们的溶度积时,就会从锅水中结晶析出并附着在受热面上。4.为什么H+交换器出口的水呈酸性?

答:生水一般是中性的,当生水经过H+交换器时,水中的阳离子Ca2﹢,Mg2﹢,Na﹢,K﹢ 与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基团上的H+ 进行交换,H+ 被交换到水中,与水中的阴离子结合成相应的无机酸。所以生水经过H+ 交换器以后,呈酸性。5.什么是水的pH值?水的pH值与酸碱性的关系? 答: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称为水的pH值,即

pH=-l g [H+] 式中,[H+]——氢离子浓度,mol/L 当pH=7时,水溶液为中性。当pH>7时,水溶液为碱性。当pH<7时,水溶液为酸性。6.锅炉结垢有哪些危害?

答:锅炉结垢的危害:由于水垢的导热性能比金属差几百倍,降低锅炉热效率,而这些水垢又极易在热负荷很高的锅炉炉管中生成,它可使结垢部位的金属管壁温度过高,引起金属机械强度下降,并可导致垢下腐蚀,在管内压力的作用下,金属管道就会发生局部变形、产生鼓包,甚至发生爆管事故,严重威胁锅炉的安全运行。7.阳离子交换器出来的水为什么要除去二氧化碳?

答:因为生水中含有较多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所以生水经阳离子交换器后,出水中含有较多的碳酸。碳酸很不稳定,当pH小于4时,几乎完全分解为CO2 和水。如CO2 进入阴离子交换器,水中的重碳酸根不断与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CO2 便不断与水反应生成重碳酸根,从而消耗大量的阴树脂交换容量,使阴床周期制水量大大降低,再生剂和其他物质的耗量增加,制水成本提高。因此,经阳离子交换器出来的水要经过除碳器除去CO2。8.简述酸洗机理。

①溶解作用:盐酸容易与碳酸盐水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溶的氯化物,使这类水垢溶解。其反应如下:

工业理论 第6篇

关键词:后工业社会;宜居城市;北京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这一阶段,西方学界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描述和分析,有的称之为后工业社会,有的称之为后工业时代,有的称之为信息社会,无论哪一种称谓,都表明该阶段与前一阶段有很大不同。从经济学的角度概况该阶段的特征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第二,职业分布以技术阶层的崛起为特征。第三,轴心原则是理论知识日益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制定社会政策和依据。在后工业社会,世界城市的经济结构、城市发展战略、市民生活、城市空间改造、城市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样的世界的背景下,全面提升首都北京乃至全国的国际绿色竞争力,特别是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构想,具有全球战略意义。

一、北京市宜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报告中,北京确定了“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新的功能定位。在报告中,对宜居城市是这样描述的,“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创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經济繁荣、社会安定的首善之区。”这个定位是充分考虑北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人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时,2008年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积极开展绿色奥运行动和工程,对首都城市的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生态型建筑乃至宜居城市建设的示范与推广作用意义重大,是一次首都城市的绿色革命。

北京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具备了建设了宜居城市的条件。北京城市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全市生态状况继续好转。空气质量指标在全年绝大部分时间内满足国家标准,主要饮用水源水质、全部地表水水质和环境噪声等符合相应国家标准。但是,同时也应看到北京与国内外有关机构发布的宜居城市的差距。因此,关于北京在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发展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北京市发展阶段特点

北京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的首都,各国使馆和国际组织云集,许多国家和世界最高层次的对外交往活动都发生在这里。

北京是全国的科技文化中心,国家主要的科技文教卫机构所在地和国家大型文化、科技、体育活动举办地和交流地,全国大学、科研、人才最集聚的地区,中国最主要的对外科技、文化、教育、学术交流活动发生地。

北京是令世人向往的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三千多年建城史和八百年建都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是中华文明和中国城市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典范。

任何城市既有优势和特点,也有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必须承认并研究北京的弱势。北京市较为典型的内陆城市,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冬夏污浊废气不容易排去,加上城市发展导致天然植被面积减少,城市热岛强度增强,水质和空气污染依然严重。

三、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重点

重视北京城市建设的特殊性,统筹四个功能定位。宜居城市作为北京四大发展目标之一,与“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三个城市发展目标是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首先,作为国家首都,必须做好四个服务;其次,要处理好作为国际城市同时还是一个特大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特殊问题;另外,应该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

抓好人口调控核心问题。由于人口增长的调控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北京宜居城市的建设,人口的控制和引导既是重点也是关键点,必须要有效控制人口规模,积极引导人口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有效缓解中心城市人口和功能的过度聚集,处理好外来人口的增长、管理和服务问题,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关注老龄化社会,同时还要积极有序做好城镇化推进工作。

突出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全市山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1%。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面临生态环境改善难度大、资源短缺的困难和矛盾。北京的宜居城市的建设,首先就要解决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城市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全面推进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发展模式,实行城市可持续发展。

推动区域合作与产业结构优化是关键。北京宜居城市的提出是基于我们国家整体发展的趋势和背景下提出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劳动力等要素跨地区流动呈现出经常化、规模化的特征。在人口聚集压力巨大,资源环境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北京不可能独善其身,区域整体水平的提高,将成为首都城市持续快速发展、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因此,北京必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基于区域和北京市的资源环境特点,在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基础设施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合作。(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段霞.世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以北京为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1)。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12。

第四次工业革命之管理理论创新 第7篇

我们还注意到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各种各样的管理应用系统都是建立在传统的管理理论基础之上。而管理理论已经多年未创新了。如果原先的管理理论不能穿越信息时代、以及即将到来的大数据时代, 那么现有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管理信息化系统等必然要崩塌重构。如果这些论证为真, 你应知道第四次工业革命要发生什么了。因此, 从研究管理的角度研究第四次工业革命, 这可能是我们对这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贡献。

今天全球工业都面临着“第四次工业革命”, 即“数据技术革命”。这个正在发生的“DT技术革命”, 要革掉“第三次工业革命’即以”管理驱动”为导向的”管理信息技术革命”的命。

从技术层上分析很简单, 就是“数据驱动”代替“管理驱动”。但是为什么“数据驱动”要代替“管理驱动”?“数据驱动”如何代替“管理驱动”?“管理驱动”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恐怕不是技术层面这么简单的事。

我们只有把这些问题分析透彻, 才能找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方向。

“管理驱动”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从企业的存续逻辑, 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出发, 仍然能够得到一个答案, 那就是管理理论体系必须重构。

企业的核心是价值创造

一个组织、团体、企业等, 能够持续存续, 一定是有它的社会学价值。也就是它必须具备价值创造能力。我们应认识到价值是相对的。也就是说, 价值是相对固定的受众的。对于企业来说, 这个受众就是其客户。企业能够存在的原因就是:企业可以持续的向其客户提供价值。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其价值创造能力。对于制造业来说, 那就是高质高效低成本的产品。企业的竞争力就是高效价值创造能力。

做这个推理分析, 是要大家认清楚, 制造业最核心的是高效价值创造。包括品牌、创意、技术优势、研发、工艺、制造、使用等过程都属于价值创造, 这是一个企业的价值链。价值链装得越多, 这个企业竞争力就越强。如果每个环节都能实现高效价值创造, 那么它就能成为独角兽。理论上, 一个制造业在价值链的某个环节能够实现高效价值创造, 那么它就是有竞争力的。所以, 衡量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其高效价值创造能力。

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关系

那么管理是什么呢?企业需要管理吗?从上述分析, 企业最核心的是高效价值创造。企业还需要具备的一个能力, 毫无疑问就是保障高效价值创造的能力。所以企业需要的是这种管理, 或者更准确的说, 需要是一种管控能力或者控制能力, 能够保障企业高效价值创造的能力。传统的管理, 更多强调的是事后事务处理, 而高效价值创造的能力则体现在实时控制或者预先控制, 这便是我们企业在大数据技术时代需要实现的能力。因此, 企业现在所需要的管理, 实际上就是保障高效价值创造的能力。

所以, 对于一个企业, 如果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价值创造。如果有两件事, 那就是价值创造和管理。且管理只能是价值创造的“保姆”, 是高效价值创造的保障。这是我们前段论述后的结论。我们如果要进一步分析管理, 必须理清楚价值创造到底是什么。搞清楚价值创造是什么, 我们就知道管理要保障什么了。

管理是什么

价值创造到底是什么呢?基于佛学的缘起论、因缘所生法。价值创造是价值创造的主因 (种子) 和助缘 (外部条件) 因缘和合后, 在一系列价值使用 (主因和助缘) 过程中, 实现价值增加的过程。对于工厂来说, 价值创造过程, 就是原材料这个主因 (种子) , 以及人机料法环这些助缘 (外部条件) , 因缘和合, 条件都具备了, 在人机料法环的价值使用 (法定成本) 过程中, 实现价值增加的过程。如果因缘不和合, 价值创造将停滞, 但人机料法环的价值使用还在持续, 这就是企业的直接浪费。

我们要认识到:只有主因和助缘的因缘和合, 才能实现价值创造。所以要实现高效价值创造, 就是要保障价值创造的主因和助缘的因缘和合。这个就是我们企业需要的管理, 这个管理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管理实际上就是保障价值创造的因缘和合。对于工厂来说, 一切的管理活动就是要保障价值创造时的人机料法环的协调 (因缘和合) 。

管理问题的本质

由此而推, 企业一切的管理问题, 都是价值创造的主因和助缘的因缘不和合造成的。对于工厂和车间, 一切的管理问题, 都是因为人机料法环的不协调 (因缘不和合) 造成的。这是我们车间、工厂、企业、产业链乃至价值链一切问题的根源。

我们继续推论, 如果企业出现的所谓的问题, 与价值创造的主因和助缘的因缘和合没有关系, 或者说与企业高效价值创造没有关系, 乃至是没有直接关系。这个问题是没有价值的, 没有意义的, 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企业来说, 就是浪费。这便是管理问题的虚妄性。这也是“管理驱动”的虚妄性。

管理变成价值创造的“中间层”

由此, 我们推定, 企业当前的许多所谓的管理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许多管理流程是没有意义的, 为这些管理流程而设定的管理部门是没有意义的, 为管理这些部门而设定的岗位是没有意义的……为这些管理部门、管理者、管理流程等服务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管理应用系统”也是没有意义的……这些对于企业高效价值创造没有直接意义, 他们变成了企业高效价值创造的“中间层”, “为管理服务”的结果, 使得它们成为企业经济学上的不增值活动, 我们可以把它们直接定义成“管理浪费”。这些被定义成“管理浪费”的“中间层”, 将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被工业大数据清洗出局。这便是从价值创造维度看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理结果, 是我们管理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

管理的虚妄性

当前的企业的管理不但不创造价值, 甚至管理本身就是浪费。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些问题, 一定要能认识到管理的虚妄性。管理的需求本身就是不实有的。管理的需求是虚妄的, 是企业价值创造时产生的“假相”。对于制造业, 一切管理问题, 都是价值创造时“人机料法环不协调”造成的。这是产生管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人机料法环都协调了, 管理的问题就会消失。要解决问题, 只有从根本原因上入手。

管理重构:回归“为价值创造服务”

我们要必须认识到:企业要做的、有价值的、所谓的“管理事务”, 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保障价值创造时“人机料法环协调”。即保障价值创造的“因缘和合”。除此之外的其他事务, 皆是经济学上的浪费。这是管理理论创新的突破口。也就是“为管理服务”应回归至“为高效价值创造服务”。这就是管理理论体系需要重构的核心。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管理驱动”的核心瓶颈。第四次工业革命, “数据驱动”革掉以“管理驱动”为导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的命, 回归为“高效价值创造服务”。这个革命只能由工业大数据来完成。这是我们已经建立的工业大数据模型的理论依据。它是企业价值创造模型, 也是因缘果模型, 它承载的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因缘果数据。

工业理论 第8篇

关键词:充填开采,充填材料,充填开采方法

我国的“三下” ( 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 简称“三下”) 使煤炭资源大量积压。随着煤炭开采技术越来越先进, 为了释放“三下”积压的煤炭, “三下”开采技术取得了极大进步。但地下的开采活动会造成上覆岩层破坏、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 导致地面的建筑、道路及农田等遭到严重损坏, 甚至极大影响到了生态环境。它是煤矿工业领域的难题, 也是研究的重点。在我国, 传统的“三下”开采技术有离层注浆开采和条带式开采, 但是, 离层注浆成本高昂, 效率低下, 且不能有效控制地表下沉; 而条带式开采的资源回收率不超过50% , 资源浪费严重。相反, 充填开采不仅可以控制地表下沉量, 而且其资源回收率超过90% , 避免了资源浪费。因此, 充填开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国内外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所以, 充填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对实现绿色开采具有重大的意义。

1 我国煤矿充填技术的现状

目前, 技术较为成熟的充填开采常见于金属矿, 但它们可以为在煤矿的使用提供相应的模板与经验。波兰、德国等国家已将充填开采技术较多地应用于了煤矿, 常见的充填材料有河砂、煤矸石、电厂粉煤灰, 其中, 水砂最为常见。通常, 在使用使用水砂充填后, 长壁工作面地表下沉系数为0. 10 ~ 0. 20。波兰已经利用此技术成功进行了城市下煤炭资源的开采。

20 世纪60 年代, 我国抚顺的胜利矿曾成功利用伪倾斜上行水砂充填技术采出了工厂保护煤柱。但因该工艺程序复杂且成本较高, 我国并未对其在煤矿推广应用。为了解决水砂充填所固有的泌水、需要配合建设隔排水系统等问题, 80 年代初, 膏体充填技术在国外得到了发展, 它有着充填料不泌水, 低流速下也能完成泵送等优点, 提高了充填效率。因而, 金属矿山首先发展了膏体充填技术。我国的甘肃金川镍矿与湖北大冶铜录山铜矿首先对其进行了应用, 而在煤矿方面的使用, 目前仅在德国的沃尔萨姆等煤矿做过相关实验。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 我国抚顺矿务局将国外经验加以借鉴和利用, 在我国首次成功完成了采用离层注浆减缓地表下沉的试验, 该成果得到了我国开采沉陷方面以及“三下”采煤工程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的重视, 先后在新注华丰煤矿、兖州东滩煤矿、开滦唐山煤矿等地成功现场试验了离层注浆技术以减缓地表沉降。

进入新世纪以来, 充填技术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与进步。20 世纪70 ~ 80 年代, 胶结充填、膏体充填、高速水凝材料充填等工艺相继试验成功并开始推广使用, 但是都存在缺点, 如: 胶结充填的主要材料为水泥, 不易固结细粒, 初凝时需要进行脱水, 易造成水泥颗粒流失, 使作业环境受到污染, 还会降低充填体的强度; 膏体充填工艺输送难度大, 成本高; 高速水凝材料充填技术的材料来源少、成本较高。总之, 对于我国经济效益较差的“三下”开采, 受材料来源, 技术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在实际生产中还无法应用, 因此, 发展充填开采技术的关键就在于拓宽充填材料来源、降低开采成本。

2 煤矿常用的充填开采工艺

充填开采目前常用的有超高水材料充填、膏体充填、固体物充填三种。

2. 1 固体物充填

该工艺以煤矸石, 固体废料, 或在其中加以煤灰、黄土等作为充填材料, 利用掘进过程中的矸石进行充填, 保证了充足的作业空间, 为工作面综采创造了基本条件, 同时使得充填材料拥有了足够的强度并使其充分接顶, 而输送机也可以实现安全高效地将充填材料运送至采空区。

充填工作的进行时间是在完成一刀采煤工作之后, 此时要将所有采煤工序停止, 将支架排列成一条直线, 将支架后方的充填开采运输机调试完好, 之后运行充填开采输送机、自移式转载机、胶带输送机等机械, 开始采空区充填。

邢台矿7606 充填工作面走向长为460m, 倾斜长度为50m, 工作面可采储量11. 7 万t。该工作面于2008 年12 月17 日正式进行试采, 截至2009 年5 月24 日, 共计采出原煤11. 54 万t, 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工12. 6 万t, 实际充填率超过98% , 实际生产效率每工可以达到22t, 开采成本较低, 每吨增加的成本仅为50 元至55 元, 直接经济效益4400 万元。

2. 2 膏体充填

膏体充填是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劣质土等废料, 将其制成膏状浆体, 该浆体无临界流速, 且无须脱水, 之后经过管道, 在煤层采出后顶板冒落前输送到同采工作面, 在部分采空区空间完成充填, 形成条带, 使采空区空间空实相间, 利用该条带对覆岩施加支撑作用, 适时充填采空区的充填开采技术。该充填技术的优点是: 采出率高、对环境无破坏性、较为安全、可利用管道运输、材料来源更广等。

2007 年底, 隶属于新汶集团的孙村煤矿将仰斜膏体充填开采技术应用在了21101 工作面 ( 如图1) 。该工作面的埋深为410m ~ 580m, 采高为2. 0m ~ 2. 2m, 工作面长度为100m, 倾角16. 5°, 顶板支护方式是单体液压支架配铰接顶梁, 支架排间距是700mm × 800mm, 采用“两采一充、见五回一”的开采方式, 并设定充填步距在1. 6m ~ 2. 4m之间。

经过实际开采情况来看, 21101 工作面充填开采效益十分可观, 工作面月产原煤超过了1. 2 万t, 煤矸石消耗量为1 万t以上, 在膏体充填开采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2. 3 超高水材料充填

充填工艺是主要利用充填泵站与充填点, 采用水力泵送、挂包充填的充填开采技术。

该充填开采技术不仅程序相对简单, 且总体成本较低。因为充填材料本身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所以仰斜开采时, 整个充填系统只包括管路、搅拌与泵送等设备; 但是在水平开采和俯斜开采方面, 因需要添加添加一个充填袋, 造成效率较为低下, 月产一般在5000t ~ 10000t, 目前该工艺在综采机械化充填方面的应用尚未发展到足够的高度。

超高水材料充填所使用的充填材料———ZKD型高水速凝充填材料, 是由中国矿业大学研制开发的, 该材料由A, B料和A - A, B - B添加剂构成, 该材料的掺水量超过了95% , 因而可以节约大量的固体粉料, 运输方式采用的是水力泵送方式。开采技术的流程主要包括配制高水速凝材料, 泵送充填材料, 完成充填, 实时监控等。

邯郸矿业陶一矿隶属于冀中能源集团, 其12701 上5 工作面位于房屋建筑、梯田等之下, 地面标高为171. 2m ~ 179. 1m, 工作面埋深为316. 8m~ 386. 1m, 工作面标高为- 145. 6m ~ 207. 0m。

工作面走向长度为50. 0m, 倾斜长度为292. 0m, 沿煤层顶板掘进巷道, 并使巷道按倾斜长壁开采法布置。工作面的下部煤层由于受到火成岩侵蚀, 因此需要使用炮采。陶一矿运用该充填技术, 已成功采出压煤20 余万t。

3 对我国充填开采技术的展望

充填开采技术目前已是“三下”开采的根本技术, 对于提高开采安全性, 降低开采成本以及保证“三下”开采效益的一项关键途径, 且我国对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充填开采保证了采空区的安全问题, 既可以解决采空区瓦斯超限, 又可以安全地进行“三下”开采, 同时也为处理大量的矸石和城市垃圾提供了方便。因此, 充填开采的发展必将会为我国的煤炭开采事业带来极强的生命力, 而此项开采技术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全面的推广, 技术已愈发成熟。

充填技术的发展目标是以低成本、高效率以及设备的标准化, 它提倡的是充填材料的废物利用或变废为宝, 以降低材料的制作成本。例如以煤矸石、粉煤灰、砂质废料、各种石块废料、城市固体垃圾等废旧来料来进行充填材料的配制。

超高水材料充填技术、膏体充填技术设备和技术程序简单, 因为充填体的流动性, 需要进行管道运输, 降低了充填效率, 但它能够很好地适应仰斜开采, 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和专家正在研究该技术与综合机械化开采的配套技术, 有朝一日其效率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 充填开采目前最能适应资源与环境友好开采的要求, 该技术是我国未来“三下”开采和顶板控制的发展趋势, 但技术方面要进行以下的完善工作:

( 1) 增加矿井固体废料的利用率, 减少固体污染。

( 2) 切实加深充填理论的研究深度。将充填材料特性以及各项参数与地表沉降的关系; , 不仅要降低充填材料的消耗量, 还要尽量避免充填工艺影响到回采, 并有效的控制地表下沉幅度, 为充填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 3) 积极研发更先进, 科技含量更高的充填装备。

( 4) 未来的趋势是长壁连续充填的发展, 而在小块段煤柱和小型煤矿需要应用巷柱式充填。

参考文献

[1]张元功, 董凤宝.城镇建筑群下研石充填开采新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煤矿开采, 2008, 1:31-33.

[2]闰少宏, 等.浅埋薄基岩含水层下巷柱式放顶煤充填开采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 2008, 1:123+141.

[3]张普田.煤矿研石充填开采地表变形规律分析[J].矿山测量, 2009, 4.

[4]宋建军.推进煤研石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建议[J].中国煤田地质, 2006, 2:9-12.

[5]张吉雄, 缪协兴.煤矿研石井下处理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6, 35 (2) :197-200.

工业理论 第9篇

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更高级阶段, 主要表现为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柔性集聚, 集群内的企业可以通过交流互动, 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益, 从而促进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 国内外学者分别从技术创新、竞争优势、产业区位、外部经济、交易成本等角度探讨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与发展机理。

1 产业集群研究概述

由于中小企业集群在江浙的迅速发展, 因此, 国内经济界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江浙与广东一带。江浙的学者们对这个问题从区域经济 (方民生, 1997;张仁寿, 1999;武云亮, 2003) 、产权制度 (应焕红, 2001) 、制度变迁 (朱康对, 1999;林毅夫, 2003) 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也得出了相关的结论。仇保兴博士 (1999) 在《小企业集群研究》一书中提出了小企业集群的概念, 指出小企业之间主要通过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协作。钱颖一 (1999) 运用“栖息地” (habitat) 的概念来解释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北京大学王缉慈 (2001) 从纯经济学、社会学、技术经济学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空间集聚优势进行了比较详细地说明。河南大学李二玲, 李小健 (2007) 阐述了产业集群的网络本质。中山大学李新春 (2000) 着重于从企业家网络的角度来研究企业集群, 同时也强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集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目前在国内外已经有相当成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产业集群与古典区位论、古典经济学和传统地理学等理论有一定的联系, 也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发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 更依赖于新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企业管理学等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因此, 企业集群理论是众多相关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

2 工业园区研究概述

早在19世纪末, 工业园区就作为一种规划和管理工业发展的手段出现在部分工业化的国家。由于工业园在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差异比较大, 从而导致了工业园区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由于工业园区具有基础设施配套、综合功能互补、行政管理高效和投资运营成本低的优势, 现已成为加快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马新平 (2004) 总结得出: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由于园区经济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 实现了地域化和产业集中化的有机结合, 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的运营。

3 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关联机理分析

3.1 工业园区具有形成产业集群的外在条件

产业集群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相关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 所以, 产业集群形成的首要条件是相关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性。而工业园区正是政府划出一块区域, 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优化园区的基础设施, 吸引大量企业进驻, 这些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准备了外部基础条件。另外, 工业园区内的企业除了在地理上的集中外, 还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如形成良好的信任合作关系以及产业配套等。而工业园区恰恰有利于形成这些条件。

因此, 国内理论界以及行政界都认同工业园区是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从产业集群角度看, 工业园区不仅是培养产业集群的生长点和发动机, 更是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则应按照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及发展规律对工业园区进行整体规划以及科学的管理。如:引进企业入驻时, 要考虑到产业的配套和企业的业务关联性;提供各种交流场所, 增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政策激励, 构建第三方平台, 推动企业联合技术创新;加强园区管理, 规范企业的竞争与合作的秩序;注重工业园区文化建设等。

3.2 产业集群是工业园区长远发展的内在支撑

虽然建设工业园区为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工业园区内都可以形成产业集群。首先, 从产业关联性来看, 在工业园区开始建设时, 为了能够吸引大量的企业驻扎工业园, 对企业的内在关联性要求较少。由于企业在地理位置的集中以及对公共物品的共享并不产生必然的聚集效应, 因此, 现实中的很多工业园区都是综合性的, 对于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以及业务关联并没有硬性要求。其次, 从社会根植性来看, 来源于不同国家和不同的体制条件下的企业, 在对竞争与合作的认知方面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 企业与企业之间很难形成竞争合作的良性发展。最后, 从发展的道路上看, 一般工业园区都是主要依赖外部力量的投入, 进而引发的经济总量的扩张, 是一种粗放式的发展, 带有更多的行政色彩, 不能实现园区的长期持续发展。而产业集群很多是市场化作用的结果, 不同企业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产业关联性和明显的外部范围经济效应。通过对国内外工业园区的比较研究, 我们发现, 世界上成功的工业园区基本上都是集群性工业园区。这些成功的工业园区都是产业链发达、专业化分工明显的园区, 园区内入驻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产业关联, 具有产业集聚效应。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园区等, 都带有明显的产业集群特征。因此, 产业集群是工业园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

综上所述, 工业园区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高效的专业化企业集群。而产业集群作为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的组织形式, 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意大利、日本以及我国浙江的“块状经济”的成功实践都是很好的印证。因此, 工业园区具有天然的形成产业集群的外在条件, 但工业园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企业集群的形成。我们要从产业集群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工业园区的建设, 促进工业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产业集群是一种能够实现企业间的有效协作的组织, 也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以及机制能够严重影响工业园区的发展, 因此, 产业集群作为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的组织形式, 引起了一些园区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对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综述研究基础上, 深入剖析了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关联机理。

关键词: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关联机理

参考文献

[1]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钟坚.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杨颖.企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组织关联机理分析[J].长江论坛, 2004 (4) .

[4]李二玲, 李小建.论产业集群的网络本质[J].经济经纬, 2007 (1) .

[5]胡昌升等.从工业园区到企业集群:基于产业链延伸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 2010 (4) .

工业理论 第10篇

1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化工生产系统规模较大,且比较复杂,要评价它的安全性,必须了解化工生产系统的薄弱之处,且对化工生产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给予有效的防范措施。因此, 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工业区化工生产安全进行评价的需要。化工生产的危险性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固有的危险与现实的危险。本文通过化工生产的危险性来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综合化工生产的特点,建立化工安全评价体系。 从人员、机器设备、生产材料以及生产环境等几个方面,结合安全生产的六要素,确定生产环境、材料管理、工艺设备、 作业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安全评价指标以及评价因子。相关的评价因子如表1所示。

2基于灰色层次的模型评价

由于影响化工生产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且具有不确定的特点,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模型,对化工生产安全进行预测、 分析及决策。通过灰色聚类分析,以便各类灰色评价信息发挥作用。由于专家的评审往往以经验判断为依据,对权重的评审带有浓重的主观性,直接影响评审的结果,对化工生产安全的评价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而层次分析法是通过数字化和系统化,对复杂的系统进行合理评价,更能体现多种因素评价的合理性。因此,通过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系统理论法相结合,对化工生产安全进行评价。

2.1确定评价的标准

按照优、良、中、差的评价指标,并取其相应的分值为4、 3、2、1。评价指标的分值越高,化工生产系统的安全性越好, 分值越低,安全性就越差。

2.2确定评价指标A、B的比重

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判断比较矩阵,确定评价指标的比重。

2.3明确评价样本的矩阵

通过组织T位专家对工业区化工生产安全进行制定评分标准打分,剔除不合理的打分,保留合理的打分。

2.4对评价灰类进行计算

按照优、良、中、差的标准将灰类分为4个等级,通过相应的白化权函数及灰数计算总灰数评价系数,确定T为专家的评价指标。

第1灰类“优”(e :1),设定灰数O ∈ [4,∞ ],白化权函数为

f1,表达式为:

第2类“良”(e=2),设定灰数O,∈ [0,3,6],白化权函数为f2,

表达式为:

F2=d1/3 d1∈[0,3]

F2=(6-di)/3 d1 ∈[3,6]

F2=0 d1∈[-∞,0]u(6,∞)

第3类“中”(s=3),设定灰数O ∈ [0,2,4],白化权函数为f3,

表达式为:

F3=d1/2 d1∈[0,2]

F3=(4-d1)/2 d1∈[2,4]

F3=0 d1∈[-∞,0]u(4,∞)

第3类“中”(s=3),设定灰数O ∈ [0,2,4],白化权函数为f4,

表达式为:

F4=1 d1∈[0,1]

F4=2-d1 d1∈[1,2]

F4=0 d1∈[-∞,1]u(2,∞)

然后计算出评价系数X,对于指标B属于各个评价灰类的总灰色评价数X则有X= ∑ X1234,S ∈ [1,4]

3层次灰色分析方法的应用实例

1)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化工企业比较集中,生产及使用化学危险品比较多,对其进行安全生产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2)确定评价的标准。通过对化工生产的评价指标及评价因子进行分析,确定生产系统的安全性。

3)确定指标A、B的比重,通过判断比较矩阵,确定评价指标的比重。

4)指标评分选出6位评价专家,按照评分等级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

5)计算灰色评价系数及权向量

对评价因B,根据白化权函数得属于第S个

同理可以得出其他灰色评价系数。

对于评价因子B属于第s个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权r :

受评因子B对于各灰类的灰色评价向量

rl =(0.386 1,0.435 7,0.178 2,0)。同理可算出其他因子的灰色评价权向量。

6)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由此得出化工工业生产的安全等级。

总之,由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安全隐患,只有对化工行业工业生产进行安全评价,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治理措施,才能够促进化工行业的健康、安全、快速发展。

摘要:由于影响工业区化工生产安全的因素具有灰色、模糊集难以量化的特点,因此,利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对它进行合理的评价。通过灰色系统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利用数学模型来评价工业区化工生产安全,对于制定及预防我国工业区化工生产安全措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层次,灰色理论,工业区,化工生产,安全评价

参考文献

工业理论 第11篇

1 MOAR系统节能理论

MOAR系统节能理论是湖南山水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瞿英杰为首的专家团队联合中南大学历尽二十余年开发完善的流程工业系统节能思想体系和应用方法,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将系统节能归纳为管理系统运行 (Management of System Working) 、优化工艺需求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Demand) 、调整能量供给 (Adjustment of Energy Feed) 和提升元件能效 (Rise of Component Efficiency) 这四条基本途径, 由于上述四条途径的英文翻译分别以英文字母M、O、A和R打头, 故将其命名为“MOAR”理论。

管理系统运行是MOAR理论的运用基础。现代流程工业广泛使用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分散控制系统) 系统进行生产过程的监测和控制, 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和分级管理;MOAR系统节能理论指导下的节能改造也需要依托DCS系统来展开, 即需要集机械、电子、自动控制、水力设计、给排水设计和优化设计方法等途径来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流体输送系统综合优化。所以管理系统运行是方法, 而DCS则是实现这个方法的手段。DCS更多地是站在自动化的角度上描述如何实现现场自动化管理的最优方式, 而MOAR理论则立足于流体输送的角度提出了优化的思路和方法, 甚至还需要细化至系统的元件与底层应用的数学方法和系统能源评估的具体算法层面。此外, 引入目前最新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成果, 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运行优化和调度决策。

优化工艺需求是MOAR理论的首要前提。MOAR理论借鉴电力行业的“需求侧管理” (Demand Side Management, 缩写为DSM) 思想[6], 基于传热原理和热平衡方程, 通过工业现场全面而细致的工艺参数检测, 并与工艺指标进行对比来确定用水装置的循环冷却水流量、压力和温度的需求。以有机化工行业为例, 换热器用水量往往占据循环冷却水总消耗的90%以上。根据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和工艺特性, 在确定工艺文件要求的换热器出口工艺介质的最高温度的基础上进行工业现场的温度实测。若测得换热器出口工艺介质的实际温度明显低于工艺设计温度, 则可以适当降低通过该换热器的循环冷却水流量直至二者温度相当, 从而达到节水节电的目的。

调整能量供给是MOAR理论的实现手段。随着工艺需求的优化, 也要相应地调整系统中能量的供给以达到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精确匹配。根据“三环节”能量观点, 能量分为利用、回收和转换这三个环节。对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 则需要针对上述三个能量环节的具体情况而精确地计算系统的能量供给量及其随着工艺波动、物料变化、生产负荷和气候环节等因素的变化情况, 从而进行适当调整。

提升元件能效是MOAR理论最为直接有效的技术途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是由许多元件所组成的, 元件的高能效是实现系统高能效的有力基础。具体的元件能效提升方法包括更换高效水泵、管道减阻除垢、冷却塔更换高效填料、采用低阻力流量计和提高末端换热效率 (如换热器强化) 等。

2 工业循环水系统节能

实践中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可以分为冷却子系统、供水子系统、配水子系统和用水子系统四大部分, 以下按照这四个子系统分别阐述MOAR理论对工业循环水系统的实际指导意义。

2.1 冷却子系统

冷却子系统接纳末端温度较高的回水并将其温度降至工艺规定范围以内, 通常为机械通风式冷却塔。根据调整能量供给的MOAR理论法则, 可以根据冷却负荷和外界环境温湿度的变化来调整塔顶风机的功率, 具体的做法是对塔顶风机加装变频器或齿轮传动机构进行调速, 或者充分利用水流余压将电动风机改为水动风机, 从而减少风机的电耗。

2.2 供水子系统

供水子系统接受冷却塔冷却后的循环水并进行加压, 提供输送动力, 通常为水泵房。供水子系统是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最主要的耗能部分, 也是系统节能改造的关注重点。根据提升元件能效的MOAR理论法则, 当检测到现场工作的水泵效率较低或存在偏工况的情况, 则应当根据实际所需要的工况更换为高效率的水泵。

2.3 配水子系统

配水子系统连接供水子系统和用水末端, 负责根据各个用水末端的工艺需要输送和分配用水流量, 通常由管网及阀门组成。根据管理系统运行的MOAR理论法则, 对配水子系统进行调节控制是实现系统节能的重要途径。配水子系统的管理运行离不开工业DCS系统以及各种调节阀门, 同时也可以依托新兴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 对循环冷却水输配管网进行实时监控分析, 并远传至云计算平台, 结合专家知识库和遗传算法[7,8]等先进工具进行系统管理调度的最优决策。

2.4 用水子系统

用水子系统由工艺末端的各种用水设备组成, 是整个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最终服务对象。根据优化工艺需求的MOAR理论法则, 主要是根据末端工艺包的参数, 将设计值和实际值进行对比, 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值, 然后利用热平衡方程和换热公式确定用水需求的优化空间。

3 结语

MOAR理论作为一种创新的系统节能方法和思想体系, 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节能具体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各个子系统应用MOAR理论的各大法则进行系统节能分析并加以针对性的节能改造, 是实现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的有效途径。尽管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组成结构具有普适性特点, 但不同流程工业的用水末端有所差别, 故实践中还应该加强对用水末端换热和水力特征的检测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汪家铭.工业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技术[J].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4, (04) :29-33.

[2]唐长忠, 汤中彩, 沈新荣.工业循环水WECS改造技术的应用探讨[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3, (2) :58-61.

[3]汤跃.工业循环水系统节能策略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 2013:37-48.

[4]周洪煜, 杜学森, 张振华.多边界条件下热泵利用循环水余热的CPCS-RBF预测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0) :1-7.

[5]张翮辉, 邓胜祥, 瞿英杰.MOAR系统节能理论及在石油石化行业中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 2015, (08) .

[6]王蓓蓓, 李扬, 高赐威.智能电网框架下的需求侧管理展望与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20) :17-22.

[7]张智勇.一种工业循环水系统的优化方法.中国:201210108862.7[P].2012-04-13.

上一篇:妊娠剧吐的临床治疗下一篇:公路招投标